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3:05:45

点击下载

作者:流沙河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

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试读:

绪言:什么是“古诗”?

各位朋友,我们又见面了。

光阴过得快。我记得我们讲完《诗经》的时候,还是热天,不知不觉之间,三伏天已经过完,天气凉快了。光阴就是这样,在寒暑之间,悄悄地就离我们而去,苏东坡说是“却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对一个诗人来说,也是让人很感慨的事情。我记得我当小学生的时候,唱过一首歌,是音乐课老师教的,名叫《秋风》,是黄自谱的曲,李叔同先生(就是弘一法师)填的词,歌词非常简单:“去年我离开你们,你们正穿新棉袄;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曾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颜色,我把枫叶都染红了。”非常好的一首歌,小学娃娃一学就会,记了一辈子。

伏天以前,我们从《诗经》里面选了八十多首诗,讲了十九讲。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汉代古诗。为什么不直接就开始讲唐诗呢?这是因为,从《诗经》到唐诗,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它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汉代以来的“古诗”。我们要读了这些古诗,才能大体了解从《诗经》到唐诗所经历的变革。《诗经》基本上是四字一句的“四言诗”,而唐宋以后的诗歌,基本上是五言或者七言。从四言诗过渡到唐宋以来的“近体诗”,这中间有一座重要的桥梁,就是西汉时期兴起的五言诗。五言诗虽然只是每句比四言诗多一个字,但多了一个音符,多了一个词位,因而能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当然,五言诗并不是从这十九首古诗开始的,早在它们之前,西汉的李陵、苏武等人就写过五言诗了。但《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作为一种成熟的诗歌体裁的代表,历来对它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古诗十九首》,大部分完成于东汉时代。当初那些诗人们写这些诗的时候,并不叫“古诗”,就叫“诗”。这个名字是进入六朝以后,后人搜集、编篡前代诗人的作品,把它们编入《乐府诗选》的时候,给它们取的。因为这个时候距离这十九首诗的出现,已经过去百年以上了,所以编篡者就把这些诗歌叫作“古诗”,以区别于他们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那些诗歌。经过这个命名,《古诗十九首》的名字就定下来了,从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

把这些诗命名为“古诗”,是很准确的。因为从那以后,主要是在隋唐时代,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连诗歌的名称都变了,叫“近体诗”。所谓“近体”,就是指发端于南北朝末期、从隋唐以后流行起来、有固定格式的诗歌,它们和古诗在格式上的最大区别,就是诗歌的格律变严格了,多了很多规矩和限制。

在南北朝时代,发生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很大的事情,就是佛经传入中国,需要翻译。佛经的原文是用印度的古代梵文写的,一个字有很多个发音,非常之复杂,这就促使我们反过来审视中国文字发音的独特性。刘宋时期的沈约,由此发现了汉字的“四声读音”,即一个字有四种声调,并且由此总结出声调的“平仄之分”,发现它们对汉语的音韵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古诗写作的时代所没有意识到的,《诗经》的时代就更没有这些知识。这些声韵上的新发现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就促成了隋唐时期诗歌音律的严格化,对诗歌的音韵结构,包括其中文字的表现形式,从音韵美、形式美的角度,做了许多格式化的新规定,这就是“近体诗”格律的由来。

本来,从《诗经》到六朝以前,诗歌都是要讲究格律的,但格律非常宽松,近体诗用严格的格律把诗歌束缚起来,也可以说是把诗歌武装起来,使诗歌内涵的音韵之美、音乐之美,得到格式化的表达,这种格式化的东西,就是近体格律,它对诗歌的音韵规定要严格得多。如果用近体诗的格律来看古诗,有很多在形式上都是不合格的。当然,我们不能用后人定的办法去要求前人,只能说是从近体诗开始,诗歌的音韵美有了格式化的发展,从唐宋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中间,五四时期以后,一度兴起过白话诗,又叫自由诗,曾经把近体诗的格律完全废除,从诗歌的形式上确实是一种解放。但这种解放还没有维持一百年,当社会革命时期转入新的社会常态以后,白话诗的意识形态背景逐渐消失,它的宣传功能也逐渐失效,整体上白话诗就开始式微了。今天有许多中老年人,又重新学习写传统诗歌,但基本上写的都是这种格律严密的唐宋以来的近体诗,很少有人再去学写古诗了。

我们这个讲座,就以《古诗十九首》为主要内容,另外补充了李陵、秦嘉、曹操、曹植这四位诗人的五首诗。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就能大体了解汉代五言诗的成就,了解它作为一座重要的桥梁,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讲:李陵苏武诗(其一)

李陵送别苏武,写了一组诗。对这一组诗的作者是谁,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它是后人假托李陵之名写的,也有文学史研究者认为作者为李陵是可信的。但是,即便是“托名伪作”之说成立,就诗的内容本身来看,它很真切地反映了李陵和苏武这样一对历经沧桑的朋友,在远离故土的地方,那种依依惜别的心绪和感情,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来欣赏它。

李陵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位将军,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广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位将军,非常了不起,司马迁小时候还见过他,说他“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就是说他非常质朴,老实得好像话都不会说。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大量关于李广能征善战、神武过人、威震匈奴、体恤下属、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的事迹。而且,司马迁在《史记》的“列传”里面,对传主大多是直呼其名,但对李广例外,叫《李将军列传》,足见司马迁对李广的尊重。中国的古诗里头,写古代将军的寥寥可数,但是写李广的却很多,比如唐诗有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其二》,都是写的李广;一直到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还专门为李广写了一首《飞将军》,歌颂李广说:“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胡骑奔突突不过他的臂弯……”[宋]马远《踏歌图》

但是李广最后的结局很不好。他退休以后,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主动要求参战,去了以后,和他的上级,统帅大军的大元帅李广利处不好。因为李广利原来是李广手下的一个将军,没有什么本事,只因为他的姐姐嫁给了汉武帝,就被提升为大将军,李广瞧不起他,当然就处不好。结果,在打仗中李广出现失误,带领的部队迷路了,比军令规定的时间晚到了三天,李广利就小题大做,说他贻误战机,“按律处死”。汉武帝时法律苛刻,那些司法官吏又很恶毒,李广晓得他们整人很凶,不愿意拿给他们羞辱,就自杀了。

李陵当了将军后,也是打了很多胜仗,但因为他和他爷爷一样,对朝廷里面那些卑鄙的文官武将瞧不起,平时就不跟这些人往来,连话都不说,更不在一起喝酒言欢、联络感情,这就种下了祸根。

一次汉朝出动六支大军去打匈奴,李陵是其中人数最少的一支,只有五千步兵。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准时到达了集合地点,却发现其他五位将军一个都没到,他成了孤军。后来李陵在给苏武的信中说:“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这件事在《史记》上写得很含糊,让后人推测那是人家有意设计,来陷害李陵的。照理说李陵完全有理由赶紧离开,但他认为大军有约,自己不能单独退兵,结果被八万匈奴大军围攻。虽然李陵的部队勇猛迎战,但毕竟寡不敌众,一直打到五千人马只剩下一百多人,箭都射完了,粮草也没有了,这才被匈奴俘虏。李陵被俘以后,匈奴单于亲自劝降,他一直不答应。拖了一个多月,突然从南边传来消息,汉朝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把他全家都杀光了,上自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下到未成年的娃娃,一个不留。在这种情况下,李陵气慌了,这才答应投降。单于马上给他非常高的待遇,封他为右校王。这样一来,从汉武帝时代一直到今天,对李陵的评价就长期存在争议,司马迁还为此遭受了“宫刑”。

李陵投降以后,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出使匈奴,又被匈奴扣留下来,要他投降。苏武坚决不干,匈奴把他流放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就是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想用这种办法逼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降,甚至拔剑自刎,匈奴一看没有办法,也就不逼他了。但苏武仍然坚持他的汉朝使臣的身份,把那个标志汉使身份的节杖一直带在身边,坚持了十九年。在这期间,苏武和李陵见了面,他的选择虽然不同于李陵,但对李陵非常理解,深知他是迫不得已的,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十九年以后,苏武要回汉朝去了,李陵就写了这一组诗来送他。

第一首是这样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李陵一开始就说: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很美好的,可惜你马上就要走了,而且你这一走,不会再回来,我俩那种快乐、美好的聚会,不会再有了,所以他说“良时不再至”。这是分别在即的深深惋惜。“良时”者,美好的时光也。下一句“离别在须臾”,是说我们马上就要分手告别了。“须臾”是指时间很短、一晃就过去了。这是一个叠韵连绵词。关于这个词,我们需要多说几句。“连绵词”是古诗文中大量出现的语词现象,它的特点,是两个语音连缀成义,构成一个联合表意的词组,要根据两个字连贯发出的声音去理解,而不能把两个字扯开来讲,这就叫“以音求字”。比如这里的“须臾”,就不能分开说“须”是什么、“臾”又是什么。这两个字读快了就是“倏”,倏忽的倏,也就是我们口语中,直到现在还在说的“唰一下就过去了”的那个“唰”。“须臾”两个字韵母相同,就叫“叠韵连绵词”;如果是声母相同,就叫“双声连绵词”。

接下来的“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衢路”是平交道口; “执手”是手拉着手,“野”是荒野。“屏营”也是叠韵连绵词,“踟蹰”就是双声连绵词,它们的意思都是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其中这个“踟蹰”是从蜘蛛取象而来的——蜘蛛结网的时候,不就是来回转圈子吗?把“蜘蛛”这个名词动词化,来表达那种动作的特征,就成了这个“踟蹰”,它还可以写成“踯躅”或者“彳亍”,写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样。好朋友舍不得分手,告别之际来回徘徊,就和蜘蛛结网那个样子很像,所以很好理解。

后面四句诗:“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描绘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两个那么好的朋友,马上就要分手了,他们手拉着手站在一望无边的荒凉的草原上,仰头看着天上被风吹着疾走的白云,看着它们很短暂的碰一下头,马上又互相错开,被风推送着,朝着不同的方向越飘越远,一个飘向天的这一头,一个飘向那一头……这里的“浮云”是飘动的云,“驰”是疾走;“奄忽”是忽然、迅速,很短的时间;“互相逾”是擦身而过,又彼此分开;后面的“波”不是指波浪,而应该解释为播送的“播”,“风波”就是被风吹向远处;“失所”是离开它们各自原来的地方,不知会在何处才停下来。这四句诗,实际上是李陵的感慨:我们就像这样的浮云,今后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飘,再难汇到一起了。诗贵含蓄,它不是把这一对朋友的离愁别绪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眼前的物象来表达心情,这才是诗。这种手法,古今诗人是相通的,比如徐志摩写的《偶然》,就借用两艘航船:“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情绪。“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长”者,永远也;“当”者,应该也;“且复”是姑且、暂时的意思;“立斯须”就是停下来,再站一会儿。李陵是说,我们从这里一旦分别,今后怕是永远也见不着了,你暂时不要走了,我们姑且在这里再停留一会儿。

为什么要停留一会儿呢?原来,李陵还想和苏武在一起再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他还要送苏武:“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欲”是打算、想法,是李陵表达自己的心思;这个“因”与“藉”相通,是借助、顺着的意思。草原上的晨风是北风,而苏武回汉朝是往南走,所以他是顺风行走的,故谓之“因”。后面的“子”是指苏武,“贱躯”是李陵自己的谦称。这就是说,等到明天晨风吹起的时候,我还要亲自送你,我要立在晨风中,目送你顺着北风渐渐远去……

第二讲:李陵苏武诗(其二)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恨恨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司马迁和李陵,本来并没有什么关系,两个人连话都没有说过,就是因为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他站出来为李陵叫屈,就遭受到“宫刑”,这是一种只比死刑轻一等的刑罚。那个时候,因为汉武帝连年打仗,国库空虚,各种刑罚都是可以拿钱来赎买的,八千钱可以“买”死刑,六千钱可以“买”宫刑,但司马迁很穷,连这六千钱都拿不出来,只好接受了宫刑。这对司马迁来说是奇耻大辱,但他非常艰难地忍受下来,坚持把《史记》写完。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就是这样忍辱负重地完成了《史记》。这样来看的话,也可以说,整部《史记》都和李陵是有关系的。

匈奴那边对李陵和苏武的待遇,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不仅对投降了的李陵封王重用,对决不投降的苏武,也是尊重有加。当苏武拒绝投降而自杀时,匈奴派最好的医生把他抢救过来,后来不仅给他供应粮食,还派了一个漂亮女子给他作伴,还和苏武生育了五个娃娃。对他那么好!宋代的王安石在他写的《明妃曲》中,曾经发过一番感慨,说是“汉恩自浅胡恩深”。我们还知道,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到密苏里号战舰上接受日本投降,就专门请两位曾经被日本人俘虏过的美国将军参加,还为他们准备了签字专用的钢笔,以示尊重。因为这两位将军当初都是率部抵抗到最后,在弹尽粮绝、突围又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才投降的。这些都说明,从不同的视角,或者用不同的文化来衡量,对李陵这样迫不得已的投降,是会有不同的看法的。

下面我们来读李陵这组诗的第二首。

第一句“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两人手牵手走到了桥上,李陵更加伤感起来了。“梁”就是桥。以前的房梁是一根木头搭在两边墙上,这是“梁”字的本义;桥也是搭在两边河岸,所以就用“梁”来表示桥了。两个人走到桥的中间,就必须分手了,因为这里就是国界了,就像现在的鸭绿江大桥一样,这半边是我们中国,那半边就是朝鲜,再走就跨越国境线了。“游子”是指苏武,古时候这个“游”,并不是现在“旅游”的意思,凡是出门在外的人,都可以称为“游子”,连外出当官都叫“宦游”。“暮”是黄昏。李陵是说我无法送你过桥了,到了今天黄昏的时候,你会走到哪里、又会寄宿何处呢?这是在表示对朋友深深的挂念。

第二句“徘徊蹊路侧,恨恨不能辞。”“蹊路”是小路;“恨”就是“憾”,在古代,这两个字是同一个字,“遗恨”就是“遗憾”;“不能辞”是说不出话来。分手在即,李陵满怀的遗憾,郁闷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在桥下的小路上来回徘徊。这种情形我是亲身经历过的。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到一位皖北的诗人朋友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他一直把我送到车站,车子都快要开了,他还在下面一边拿袖子揩眼泪,一边在那里狠狠地跺脚,这就叫“恨恨不能辞”,就是难受得说不出话来。真正好朋友分手,就是这个样子。正如柳永说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行人”是要走的人,就是指苏武。为什么“难久留”呢?因为汉朝派来迎接苏武的队伍,已经等候在桥那头了,苏武当然无法久留,两个人只能无奈分别,互相说我们的友谊是无法忘记的、我永远都记得你,这就是“各言长相思”。我记得有一位长者到了癌症晚期的时候,我去看他,大家都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一面了,握着手都说不出话来,我最后就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永远把你记在这里的。”这个就叫“长相思”。

下面这两句诗,很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就是明知道没有指望的事情,也会找些说法来安慰对方。“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说不定我们也会像太阳和月亮一样,虽然是各走各的,但还是有相见的时候。因为太阳和月亮,每个月在阴历十五那一天,夕阳还没下山,皓月已经东升了,所以这一天叫“望”。《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日月如君臣之相望也”。这些都是说来安慰人的话,就像我们去看病重的朋友,嘴巴上总会说什么“这个偏方说不定会起作用,我们二天还可以慢慢摆龙门阵”,其实心头明白,那是无望的。

苏武是朝廷的文官,李陵也是朝廷的武将,在说宽心话的时候,也免不了要来两句官腔:“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前一句就是官腔,是说你苏武回到汉朝以后,要好生工作,努力发扬你的美德。这当然也有勉励苏武、提醒他自爱的意思。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这是很高尚的美德,李陵希望他回到汉朝以后,还要努力发扬这种道德精神。因为李陵和苏武都是道德修养很高的人,他们把履行道德义务看得非常重要。说过这些官话,李陵还是结束在朋友之间的相互宽慰上:我们还可以一直等嘛,等到有一天,你我头发都白完了的时候,也许我们还会见面的。

第三讲:秦嘉《赠妇诗》(其一)

这首诗的作者,是生活在东汉桓帝年间的秦嘉。这时的东汉王朝已经非常衰弱了,政治腐败,边患不断,衰世乱象,此起彼伏。秦嘉这样的小官吏,生活都很困窘、痛苦,他流传后世的一组《赠妇诗》,就充满了感慨和哀伤。我们今天讲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秦嘉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三十岁左右,刚从上郡的“郡上计掾”调到洛阳做“黄门侍郎”。南北朝时候编选《玉台新咏》的徐陵,曾经提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寝疾”就是卧病在床。上郡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和陕西北部一带,郡治在肤施,就是后来的延安,秦嘉就在那里做“掾吏”,还算不上是“官”,只是“吏”,就是一个公务员。秦嘉的老家是陇西,就是现在的甘肃西北一带,他的太太也是家乡人,本来随他一起到了肤施,不久就得了病,他又公务繁忙,只好把妻子送回老家调养。我们根据徐陵的简述,再结合秦嘉在这首诗中的描写,可以大致设想是他到了洛阳后,本想回家乡去接他的太太,但上级不允许,他就安排了一辆车去接,没想到他太太已经病重,无法上路了。秦嘉没有办法,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的太太。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这首诗一开始就是很深沉的感叹:“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朝露”是早上的露珠;“譬”是比如;“居世”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叫“多屯蹇”?就是不顺利、艰难多。大家看这个“屯”字的篆文,就像地表下面的一棵小草,正在拼命挣扎要冲出地面,身子都挣弯了,才刚刚冒出一点芽芽。这就是“屯”字的本义。再看这个“蹇”字,上面是阻塞的“塞”省去了下面的“土”(在文字学上就叫“从塞省”),下面是一个“足”,这是个象意字(也叫“会意”),就是行走不方便,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跛脚,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艰难得很。秦嘉选这两个字,可见他对人生在世的体会,是阻塞很多、行走艰难。而且,人生篆文 屯又是这么短暂,就像早晨沾在草上的露水珠,太阳一出来就干了。这个比喻,后来被人反复借用,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第十三首,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曹操的《短歌行》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说明这种比喻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希腊神话里,也说有一个美丽的仙女达芙涅,太阳神阿波罗看到她躺在一片草叶上,五彩闪光,被她的美丽迷住了,就跑去追她,结果他刚一走近,女神就消失了,变成了月桂树。“达芙涅”就是拉丁文的“露珠”。可见,认为美是很脆弱的,人生是很短暂的,这样的感受,无论东方人、西方人,心理都是相通的。[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这是思念太太心切的秦嘉,对人生艰难更深切的体会。“忧艰”就是忧患和艰难,“欢会”是指他们夫妻那些美好的日子,“欢”是夫妻相爱,“会”是夫妻团圆。秦嘉说,这种欢会的日子也有,但是太少,而且来得太晚了,忧患和艰难却总是早早就到来。秦嘉和他太太还是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又很好,却在短暂的团聚后不得不分居两地,面都见不到。这种分离来得这么早,现在他太太又卧病故乡,不晓得下一步还会怎么样?这些都让他牵肠挂肚,非常担忧,当然是很艰难、很痛苦的事情。“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念”是考虑到,“奉”是接受任务,“役”就是出差,“时役”是突然发生的临时差遣,“尔”是指他太太。这两句是说,我受官家差遣,身不由己,又请不准假,无法回来看你,离你是越来越远了。这个“日”的古音要读“yù”,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愈来愈”的意思,屈原在《哀郢》中说“望故都之日远兮”,就是离开我的故乡一天比一天更遥远了。

秦嘉请不到假,就赶紧雇了一辆车,到老家去接他的太太,结果是空车去、空车回。为什么没有人?病重了,已经经不起旅途颠簸了。这就是“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我们讲《诗经》的时候说过,在古代,“子”也可以用来指女子,这里就是指他太太。大家想想,本来是满怀希望地等着车载人归,结果等回来一辆空车,而且还有更坏的消息,说是他太太病重,无法上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接下来这四句,就把秦嘉那种失落、难受的心情,写得凄凉无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这个“省”字要读“xǐng”,是动词,“省书”就是读信。秦嘉的太太是有文化的,给他写了一封信,秦嘉见不到人,就仔仔细细地读她太太的信。大家看这个省字的甲骨文:下面是一只眼睛,上面是翻起来的眼睫毛,它的本义就是瞪大了眼睛仔甲古文 省细看,我们说的“省悟”、“反省”、“省视”,都是用的这个意思。这个“饭”要读“fǎn”,也是动词,就是指吃饭。“劝”是劝解、劝慰;“勉”是勉励、开导;“凄怆”是凄惨、忧伤。秦嘉读信以后,得知太太病重,生死难料,非常难过,感到凄凉和忧伤,饭菜摆在旁边,他一口都吃不下去;孤身一人,独坐空房,又没有人来劝慰、开导,人生之孤独无助,莫此为甚啊!

秦嘉不仅整天都在忧伤,到了晚上也睡不着:“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华北平原的冬夜,一个人本来就很难入睡,现在又挂念病重的太太,秦嘉就更是辗转难眠。“展转”就是辗转,也是一个连绵词,指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不得安宁。为什么还“伏枕”(就是趴在枕头上)呢?我们一想就能明白:这是在伏枕掩泣——因为怕哭出声来被人家听见,只能这样哭!

最后这两句,是从诗经的《邶风·柏舟》借用来的,但是比原诗写得更好:“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柏舟”里面那个诗人说的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秦嘉是说巨大的忧愁摆脱不了,没有尽头,大家看过那种念珠吗——数来数去永远都数不完,那就是“循环”;而且,这个忧愁又不像一床席子那样,我不可能把它卷一卷就搁到一边了。什么意思?——悲伤无穷无尽,无法收拾,无法排遣。

这样的诗,写的是最普通的夫妇之情,最带个人色彩的东西,而且这种事情是旁人无法为他消解的。秦嘉写得这么好!如果我是一个女子,哪个男子能够这样写封信给我,我都不枉自活了!

最后要请大家注意这首诗的脚韵。“蹇”、“晚”、“远”、“返”、“饭”、“勉”、“转”、“卷”,都是仄声。因为仄声发音比较短促,诗歌押仄声韵的不多。但是仄声有一种很微妙的音乐效果,更能够表现出感情的痛苦。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日相识……”全部押的是仄声韵(按古读音,“息”、“急”、“识”都是入声,也属仄声,我们四川的乐山—宜宾—泸州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读音)。这样的韵律,把失去丈夫又孤身飘零于战乱之世的李清照,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中的种种愁绪和哀伤,表达得特别到位。

中国古诗有特殊的音乐成分,它是融汇在诗的情感和意境之中的。虽然这种音乐成分不是诗的主体,但必须要有它,诗歌才能“入耳”,才能以音乐的形式进入读者的听觉。诗歌的形式,包括它的节奏、韵律、格律,都不能随意抛弃。离开这些形式,诗就不存在了。

第四讲:古诗十九首·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的主题,就是古人说的“去国怀乡”。什么叫“去国怀乡”?从前这个“国”和我们今天的意思不同,那时候一个城市就叫“国”,离开了你自己生长的故乡、故城,就叫“去国”。去国之后对故乡、故城的怀念、回忆的心情和思绪,就叫“去国怀乡”。这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诗歌一开始的“行行重行行”,是行路人(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行”的古文字形就是画的一个十字路,意思就是要在路上走,“行”就是走。在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出行,外出去做官也好,被贬了官派往外地也好,或者是带兵外出打仗也好,都要靠走路。“重”者,再一次也。“行行重行行”,就是走啊走啊,走了又走,走不完的长路!那时候不像我们今天出行,开起汽车就跑,已经很难有这种体会,也就很难产生这样的感慨了。[宋]米芾 《远岫晴云图》

他在怎么走呢?“与君生别离”。“君”就是“你”。诗歌像戏剧一样,也是有角色的。前一句“行行重行行”,是一个人在走,走着走着他回过头来,对一个留在远方的人说“我和你生别离了”,这第二个人物就出现了。那么,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有了悬念,有了戏剧性了。我们往下读,慢慢就会明白。

什么叫“生别离“?《诗经》里面有“别”,也有“离”,但都是单独出现,没有“别离”这个词。“别离”就是“别”,也就是“离”,这是《诗经》以后,由语音变化而出现的一个新词,一个偏义复词,就是一个音拖长了,再用一个字来表示那个被拖长了的尾音。不能把两个字扯开来分别讲。古人认为有两种别离,一种是人死了,永远也回不来,这叫“死别离”;还有一种是被活生生地分开,再也见不到了,就叫“生别离”。杜甫想念流放中的李白,就写的是“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可见到唐朝的时候都还在使用这两个概念。

诗人这一走,已经走得太远,很远很远了都还在走:“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涯”要读作“yí”。)这个“万余里”,是诗学上的距离表达,“很远很远之外”的意思,绝对不是数学上的一万多里,那样机械的理解就很可笑了,就是不懂诗歌的特点了。“各在天一涯”,就是指天各一方。古人认为“苍天如圆盖,大地如棋局”,在天圆地方的结合部,好像圆形的锅盖和方形的棋盘的边缘相连的地方,就叫“天涯”,也叫“地角”。这两句是说我们分开得太远,就像分隔在天地的两个边沿一样。“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阻”者堵塞也,原来这条路不仅很长很远,沿途还有很多阻塞和障碍。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战乱年代,沿路很多地方都不能通行,关卡啦,战场啦,各种禁区啦,都是“阻”。下面的“安可知”,是“怎么可能知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隔了这么远,沿途又有这么多阻碍,不晓得这一分别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这样,两个人的关系就出来了:他们本来应该是还要见面的,是不应该一旦分别就再不相聚的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还要等一下。诗是不能一下子把话说尽的,要慢慢展开,让人去寻味、去揣摩,才有绵长的诗意。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种版本,这一句是“会面安可期”,期待、期盼之意,和“安可知”的意思是一样的。

接下来两句,诗人不是直接说自己的心如何地想念家乡、思恋故人,而是借物说事:“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在汉代就是指匈奴,包括当时生活在蒙古、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胡马”是原产于匈奴的马,特别高大,宋词说的“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就是指的这种马。它是从北方来的,是在那边长大的,它到了中原以后,还保留着依恋故乡的本能,对北方刮来的风,它会特别“依”。这个“依”,是依靠、依傍、依恋的意思,因为北风是来自北方的大漠、草原,带着它所熟悉的故乡的气息,令它依依不舍,这就叫“胡马依北风”。“越”本来是指春秋时候的越国,就是现在的浙江一带,到了汉代,“越”就变成了“百越”,这个地域概念就宽得多了,长江流域以南广大的地区都称为“越”,不仅是浙江,也包括广东广西这一大片,所谓“百越”,是泛指其多。“越鸟”就是南方的鸟。“越鸟巢南枝”,这是诗人按自己的想象去写的,不能用鸟类学的常识去衡量它,因为鸟类学的知识恰好不是这样。雀鸟的巢确实是有固定朝向的,但是所有北半球的鸟类,它们在森林里筑的巢,门全是朝着西方的。因为鸟类是黄昏时候飞回家,它要尽量利用夕阳的那一点余晖,找到自己的家,如果鸟巢的门朝着东面,到了黄昏以后,巢里面就没有光线,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但是诗人要表达他自己的情怀,他就无心去考究鸟类学的常识,也顾不得事实验证,他可以依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去创造,说南方飞到中原来的鸟,都要把自己的巢筑在朝南的枝丫上,就为了多看故乡几眼。他不直接说人的感情,而是说了马、说了鸟,传递出的情绪是:马与鸟尚且如此,何况人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两句是说了一个因果关系:我走得越来越远,因为思乡,人都变瘦了。这个“日”还是要按古音读“yù”,“日已”也是“愈来愈”的意思。诗人不是直接说“我因为思念故乡,体重从一百二十斤减成了九十斤”,那还叫什么诗呢?他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自己的日渐消瘦,就是“衣带日已缓”,“缓”就是松,衣带越来越松,说明什么呢?汉代人的装束是长袍,在长袍两边有两根带子,从两边往中间一拴,打个疙瘩或系个扣子。本来是拴起来正合适的带子,现在越来越松了,那当然就是体重减轻、人越来越瘦了,这是思乡之情,令人瘦损。读到这里,人物角色逐渐显现出来了:他们一定是夫妻关系。像因为思念而瘦损,而且腰带越来越松,这样的话只可能是说给他的太太听,不然就不合情理了。

确定了角色的这个关系,我们就很好理解后面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了。这是一种感伤,是说我天天想念你,人都变老了,不知不觉之间,一年的光阴忽然就过去了。这个“忽”就是“忽然一下子”,“忽已晚”就是一下子就到了“岁晚”之时、进入冬季了。“早岁”是春天,“晚岁”是腊月,一年从春到冬,本来是很漫长的,春过了夏,夏过了秋,诗人怎么都没有感觉、没有发现呢?这种恍兮惚兮的精神状态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他在路上,时时刻刻都在想他的太太,对其他的事都没有放在心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唐人戴叔伦把这种感伤的表达进一步发挥,写的是“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到了腊月三十的晚上,一年又要过完了,我还在万里之外,回不到家乡去啊!就是这种感伤。

最后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个“弃捐”一般说来只能用于夫妻之间,就是“我不要你了”——我把你抛弃了,你把我捐出去了。这一句意味深长,因为有个“复道”,就是“重新又说”的意思。这里显然是一种倒叙:诗人一年前上路的时候,他的太太曾经说过“弃捐”一类的话:我们这一分手,不晓得要好久才见面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外生活艰难,就另外找一个人来照顾你,就不要挂念我了,就把我“弃捐”了吧。这是妻子对丈夫的体谅。而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我不会和你分手”,今后这样的话你不要再提了,我不可能再去另外找一个人的。这是一种爱情忠贞的表达。然后他劝他的太太:你要注意保重身体,多多吃饭。今天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很难理解为何要劝亲人“努力加餐饭”,我们今天劝人,多半会说你要少吃火锅、少吃肥肉,怕得糖尿病哦!只有犯傻的人才会去劝人家多多吃饭。那个时候物质匮乏,营养有限,多吃饭才能保重身体、维护健康。时代不同,风俗习惯也是不同的。我们读这样一首诗,不仅能欣赏它的诗意、它的诗学上的美,还能了解一个时代的人物、生活,了解那个时代的夫妻关系,和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这就是一首好诗的价值。诗人是对他太太说:你要保重身体,不要像我一样,在路上越来越瘦;不管我能不能回来,你一是不要提分手,二是要多多吃饭。所有这些诗句,都很含蓄地表达了非常深沉的夫妇之爱。对丈夫来说,他是“游子思乡”,对妻子来说,就叫“思妇”,是留在家中形单影只的主妇,只有苦苦地思念她远方的丈夫,而且知道这一生再不可能重逢了。

为什么说再不可能重逢呢?诗歌中间有两句非常关键的交代:“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就是说,朝廷里面一片昏暗,不见阳光,我这样的宦游之人(游子)不可能再回来。原来,这个诗人本是一个官员,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贬黜到远方去,他的出行原因原来是这样的!所以他一腔的愤懑,不想再回到朝中;所以他这一走,就是遥遥无归期的。正因为这样,两人分手时他太太才要说“弃捐”之事。如果没有中间这两句的交代,就好像丢失了戏剧中间的重要情节,就不好理解了;有了这两句,我们就明白,他们夫妻俩分手的时候,是百感交集的,是很清楚地知道今后再也难见面的,是一场“生别离”。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感伤,领会“生别离”的痛苦。有了这两句,整首诗歌所叙述的故事才完整,所表达的感情才真实、深切。

好诗就是这样,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一行都少不得,否则诗人抒发感情的各种细节就不能做到环环相扣、相互烘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像有些现代白话诗,尽是口水话,你删掉它十几行,都没有关系。

第五讲: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前一首诗的特点,是诗人自己就是诗中的一个角色,这一首就不一样了。

一开始这四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不知道大家看出它的特点没有?它们好像是一组镜头,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一句比一句在往前面走,就好像电影镜头在一步步向一个画面逐渐推近:第一句是一个远景镜头,好像隔在河对岸遥看,只看见江边一片茂盛的青草,看不到其他的细节。到第二句,画面开始清晰起来,让我们看见了“郁郁园中柳”。“郁郁”者,茂密也,原来河边是一座庭园,园中有一片茂密的柳树。然后镜头再往里面推,而且变成了鸟瞰镜头,柳树后面、花园里边的景物又呈现出来:里面有一座楼,楼上坐着一个女子,而且体态丰满。“盈盈”者,丰满也。镜头再推近,画面上的女子看得更清楚了,她不仅体态丰满,而且长得很白,而且不是那种死眉烂眼的白,是洁白而有光泽,而且坐在窗前。“皎皎”,是洁白而有光亮;“当窗牖”是坐在窗前(“牖”就是窗,也可以解释为朝北面的窗)。这四句诗,画面一幅比一幅清晰,描写一句比一句细致,完全就像是有一个摄影机在那里慢慢地摇镜头,而且是变换着角度在逐步推近。

当然,那个时候是没有摄影机的,这个“镜头”就是诗人那一双眼睛,这些诗句展现的是这位诗人出色的观察和描写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要有一个视角,一个“aspect”,从这个特定的视角逐步推进、变换,画面景物才会由远而近有序展开,不至于凌乱、跳脱。这种有内在联系的场景转换,还如此井然有序,就像现代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这么早就出现在我们古人的诗歌表现艺术中,这是非常之惊人的。

那么,这个“盈盈”、“皎皎”的女子,坐在那里干啥子呢?请大家注意,现在是柳树长得很茂盛的时候,是夏天,这个女子可能是在那里乘凉,也可能是在那里等人,等谁呢?我们慢慢往下读。

现在,诗人的眼睛再向前推近:“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娥娥”,是形容女子的美貌;“红粉妆”,是化妆的时候又用了胭脂、又用了白粉。那个时候化妆用的粉,不是我们现在女子专用的化妆粉,是小麦粉。大家不要笑,小麦粉最初就是用来搽脸的,因为小麦加工出来的粉,比其他各种粮食作物加工出来的粉都要细得多,可以用来搽脸,所以它才叫“面粉”。你们看——连这个女子画的什么妆都看得这么清楚,诗人的这一双眼睛要凑得有好近!接下来还要近,完全是特写镜头了——他看见那个女子把手从下面拿出来了,连那个女子的手指很细、很白,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纤纤出素手”。“纤纤”是细而柔嫩,“素”就是白,那显然是一双没有下过厨房的手,不是劳动妇女的粗糙的手。连这些都看清楚了,诗人恐怕离那个女子还不到一米远,要是个近视眼的话,那就还要凑得更近!当然这是玩笑话,这是说诗人的观察要有多么细致,才能作这样具体而微的描写。[宋]佚名 《女孝经图》

前面这六句诗,是外在形象的观察和描写,是空间的推进,到下边就变了,空间转化为时间了。“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这是时间上的倒叙,从“昔”(就是过去)到今,原来是“女”,未婚女子,现在嫁了人,是“妇”了。什么叫“倡家女”?就是歌舞班子的女演员。最初说的“倡”和“伎”,不是现在红灯区的那个娼妓,女演员唱得好的叫“倡”,表演得好的就叫“伎”,那时候的歌舞班子都是私人的,就叫“倡家”。什么是“荡子”?就是浪荡不归的男人,一年四季不落屋,欧洲美国到处耍,逛风景、下赌场,那就是“荡子”。原来这个本是歌舞班子女演员的少妇,现在嫁的是一个浪荡不归的耍哥子。她坐在窗口,看来不仅是在乘凉,还有可能是在盼望她的丈夫回来?

接下来这两句就更有意思:“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前一句简单,就是说他那个浪荡丈夫一天到黑不回家;后一句就很直截了当,它用的是“空床”,不是“空房”,空床比空房给一个少妇带来的苦恼更要多。“难独守”,就是诗人在帮那个女子把她的内心活动说出来了:你这个浪荡子一年四季在外头,让我在家里面空等下去,那是办不到的!你在外面耍,到处找女朋友,我也可以去找一个男朋友——她要想搞婚外恋了!汉代的人,好像说真话没有那么多顾忌,比较洒脱,到唐代的诗就不兴这样写了。比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她只不过是有点后悔:“哎呀!我不该喊我那个男人一天到黑在外头去挣表现,想当啥子官,有啥子意思嘛……”她就只说到这里为止。汉代的人就不那么含蓄隐忍,她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喊我一个人守那个空床,办不到!

对了,现在我们就晓得她为啥子是“娥娥红粉妆”、“皎皎当窗牖”了,这个“出素手”的心思也出来了:又没拿东西,又没做事情,她就是“出”,出示给别人看。她浓妆艳抹地坐在窗前,再加上这一个动作,就有了要把自己展示给别人看的意思。

这么一想,这首诗就很有点儿喜剧化了:那个诗人远远地看到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坐在窗前,他不敢出来,开始是躲藏在远处,一双眼睛就贼惑贼惑地往河边花园里头看,看着看着就往前钻,越钻越近,越看越清楚,然后就开始想七想八、想入非非的了……诗人的身份虽然被隐去了,但是诗人的情态,却是活灵活现的。这是诗歌表达的技巧,也是诗人心思的细密,我们前面还说了:这和那个时代的观念的质朴和开放,也是有关系的。

第六讲:古诗十九首·其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礀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开头这两句,从眼前景物说起。“陵”,可以是山坡,也可以是坟墓,我们在这里结合全诗来看,应该把它理解为坟墓。从前的人,很讲究在坟墓上种柏树,柏树是一年四季都不凋谢的;礀是水流干了的山涧,有水就叫“涧”,没有水,流干了,就叫“礀”;“磊磊”是很多很多堆在那里;“石”,在这里要读“she”的入声。诗人起眼一看见的,首先是一片片的坟墓,栽满了青青的柏树;再低头一看,干涸的山礀里,大大小小那么多石头。柏树的寿命是很长的,北京太庙里头,有栽了九百多年的柏树,晋祠还有三千多年的古柏树,至今都还活着;山礀里面的石头,那就更久了,都上万年了,还堆在那里。

和这两样活了这么久、存在了这么久的东西一比,诗人突然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忽如”,就是恍恍惚惚之间,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远行客”,是说我不过是一个走长路的过客,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这天地之间,暂时路过而已,这里是陌生的地方,我的家不在这里,我不是这里的人。这种感觉,上了年纪的人,时常会有。我就有。我有时候在春熙路走着走着,一瞬间会产生一种陌生感:这里是哪里?我是从哪里来的哟?因为我小时候留下印象的春熙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它不像是我生长的地方,不是我的家乡,我好像是从远方跑来的?这种感觉,就是“忽如远行客”。还有一次,我去看我一个八十九岁的姐姐,她住在成都市第一福利院,都多少年了,那天她突然对我说:“弟娃儿,我们是住在城厢镇槐树街啊,咋个我们跑到这儿来了呢?走,你带我回去!”哎呀,那一瞬间,我好感伤。这两句诗,把这种微妙的感受,写得非常之好:看到柏树啊,石头啊,这些长久存在的东西,一比之下,那一瞬间,恍恍惚惚地觉得一切都不真实了,自己成了天地之间,一个不知来自何处的匆匆过客。[明]蓝瑛 《青山绿水图》

人生是这样飘忽不定,使人感伤,怎么办?去找朋友喝酒吧。那个朋友酒也不多,他只有一汤瓢的酒,就是“斗酒”。只有这点儿酒,但是也可以先高高兴兴地喝起来,这就是“斗酒相娱乐”。这个酒还不是什么好酒,是“薄酒”,就是度数不高的酒,酒虽然很薄,但是我们可以“聊厚”,就是权且把它当好酒,不要嫌它像啤酒一样度数低,喝起不来劲,管它的呢,我们就把它当成五粮液来喝嘛。这就是“聊厚不为薄”。

酒喝完了,俩朋友就伙起出去耍。“驱车策驽马”,就是赶起马车出去。看来这两个人还不算穷,还有马车,东汉时候如果有一辆马车,那比现在家里有一辆奔驰还要阔气,是很不容易的。“策”的本义是马鞭,在这里作动词;这匹马还是“驽马”,就是懒惰的马,诗人都是爱在诗中装起,说自己不是什么大富大贵,虽然有马车,但是马都不是什么名马、宝马,只是一匹“驽马”。赶起马车干啥子呢?出去耍——“游戏宛与洛”。他们两个不是赶路,毫无目的,就是“游戏”,就是耍,就是“play”。人生这么短暂,一下子就过去了,想那么多干啥子哦,不如出去耍个高兴。到哪里去呢?“宛与洛”。当时唯一的一条高速路,是从首都洛阳往正南方向到南阳,这是一条大路,当时是为了出兵打仗赶路迅速,特别修建的。“洛”是洛阳;“宛”是南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驻马店一带,古称“宛”,因为那一带地势很低,凹成一个碗状的盆地。“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年涨大水,驻马店地区一百多座水库崩塌,大水成灾,就是因为这一带地势很低。

接下来“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说的是首都里面的社会人情。这个“郁郁”显然不是说树木长得多么茂盛,而是说洛阳城中修了很多建筑物,很繁华;“冠带”是指峨冠博带的有身份的人;“索”的本义是绳子,在这里是用它的引申义,就是“联系”。这两句是说首都很繁华,那些有身份的人有他们自己的圈子,自己的耍法,就好像有自己的俱乐部,自己的会所。这跟现在是一样的,各有各的圈子,那些私家会所,像我们这样的一般人是进不去的,我们就只有跟那些退休老头老孃儿一起耍。

接下来四句,是说他们两个朋友在洛阳城中到处去逛,看到的城市气象。“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衢者,四通八达的大道也;罗者,排列也;夹巷就是小街道、小巷子;“长衢罗夹巷”,就是长长的大道两旁,密密麻麻地排列了很多小巷子。这种街道布局在我们成都商业街一带还能看到:长顺街两边排列着很多小街小巷,其中包括宽巷子窄巷子,还有支矶石这样的小巷子。这样的街道里面有些什么呢?“王侯多第宅”。“宅”在这里应该读“ce”的入声——那些封了王封了侯的高官显贵,在里面修了很多私宅、公馆。“两宫”是当时洛阳城中心的两处宫殿区,一座“南宫”,一座“北宫”,相距七华里,中间都是繁华的商业区,所以说它们是“遥相望”。“双阙”是指洛阳南门的建筑。从前的首都,南门是一个大的缺口,没有城门的,所以就叫“阙”,“阙”者,缺也。缺口两边各修一座很高的塔楼,就叫“双阙”,也叫“观楼”,取其观察遥望之意(这个“观”要读“guàn”,就像我们青城山里的“常道观”)。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迷信,南方是属于风水通道,所以南门必须敞开,必须让坐北朝南的皇帝天子看出去是直通通无阻挡的。我们成都现在的城市格局还有这种痕迹:从天府广场往南看,天府大道直通通的要通很远。洛阳南城的这两座“阙”非常高大,非常气派。这些都是这两个朋友的眼中所见。

最后的“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就是表达汉代人的一种人生观了。“极宴”是大吃一顿,吃个痛快;“娱心意”是要使自己心里快活,吃得满意。古人说“唯食可以忘忧”,就是不管你有什么烦恼、忧愁,只要一开始吃美食,就可以把它们忘掉了。诗人一开始不是有忧愁的吗,他觉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嘛,用什么办法把它忘掉呢?开头是找朋友喝酒,然后是驾起车去兜风,又折回来在首都城里头到处逛,大街小巷,王府皇宫,城门高楼,都耍转了,耍饿了就大吃一顿,吃得心满意足,开心得很。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劝其他的朋友,那些不像他们看得这么开的人,还在“戚戚”,就是不快活;“何所迫”,究竟有啥子东西在逼你们嘛?那么忧心忡忡的样子——有啥子丢不开呢?啥子光阴如梭、人生易老哦,不要去想那么多,及时行乐嘛。汉代的这些人,就是这样子讲究享受,我们现在还能在汉墓壁画和石刻上,看到这种人生观的痕迹,那上面好多墓主人生前吃啊耍啊这些场面,还有如何驾起车子出游的。汉代的人就是这样想得开,尤其是首都那些富贵的、有地位的人,他们这种注重享乐的人生观,在这首诗里面表达得非常之鲜明。

我们现在的人,已经不像汉代的人那么敏感了。他们还能很早就意识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而我们有时候就显得比古人麻木,没有这种生命意识了,一天到黑就拼命去整,突然有一天镜子里头一照,才发现哎呀咋个头发都白了?再过几天人事科就跟你说你该退休了,这个时候才来感伤。你看汉代这些人,他们老早就看开了,就喊你要去耍、要去享受。

当然,我们在了解古人这些想法的同时,要注意到他们的生活背景,特别是在东汉末年,那个社会乱象纷呈,动荡不安,让一般的有知识、有身份的人,多有感慨,觉得世事不可捉摸,还不如出去多喝些酒,好生享受生活。这是当时的真实状况。我们欣赏古诗,不是喊你去向这两位同志学习;古诗也不是最高指示,一定要你去照此办理。首先我就不会,我一天到黑只守着自己的书桌。我们不过是通过欣赏这些诗,去了解古代、了解古人而已。

第七讲:古诗十九首·其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这一首诗,他们还在大吃大喝,还在接着干,而且是酒席都还没散,还正在举行中。

一开始就是“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嗨呀今天这个宴会,硬是整得舒服哦,规格又高,吃得又好,耍惨了,所以叫“良宴会”。本来这个“宴”字并不是吃东西,而是“安乐”,就是平安和快乐的意思。但是中国古代的人,离开了酒就不欢,必须要弄点酒来助兴,所以“宴”就要有酒,后来就把设了酒的吃喝聚会叫作“宴会”了。“具”是“全部”,“陈”是陈列、陈说,就是我们四川话说的“摆”;“难具陈”就是无法全部摆出来。这后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个酒席上那些安逸的事情,说都说不完!“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筝是一种十三弦的弹拨乐器,“奋”是高亢的琴声给人的感觉,好像它是很振奋地迸发出来的;“逸响”是不同凡响,“新声”指新创作的曲子。这两句是说,今天的宴会上,有高级乐师在演奏新创作的音乐,乐曲很美妙,弹得好得很,不是外面那些寻常场合听到的一般音乐,所以说“妙入神”。

接下来四句,是对这位乐师的夸奖。“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令德”是品德高尚的人;“高言”是指歌词高雅;“识曲”就是听得懂音乐,能欣赏音乐的妙处;“听其真”是说听得出那个音乐和歌词所表现的主题;“齐心同所愿”是说宴会的参与者的想法一致,和乐师所唱的是一样的;“含意”是蕴藏在心中的想法;“俱未申”是还没有能够表达出来,“申”者,表达也。这四句诗是说:德行高尚的乐师,一边演奏新创作的歌曲,一边自弹自唱,他所唱的主题,在座的人都听得懂,觉得那就是大家心中所想、只是还说不清楚的东西。

那么,他唱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这六句,就一层一层地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寄”者,临时存放也,这是说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住旅馆一样,只是寄放,不是永久的,时候一到就要走的;而且只能寄放一次,就是“一世”,只有这一辈子,没有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