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观看——100幅精彩风光作品解读(值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3:33:44

点击下载

作者:曾星明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风光·观看——100幅精彩风光作品解读(值得)

风光·观看——100幅精彩风光作品解读(值得)试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照片(代序)

在这个一切信息都会被互联网等新式传播工具迅速碎片化的时代,在这个图像大量产生、批量消费又快速被遗忘的时代,在这个“快照美学”大众化评判标准被更快的影像“流媒体”逐渐取代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会被一幅幅摄影作品久久地吸引?是否还能够静下心来,随着视线的游移,去解析那些蕴藏在图像之中、甚至画面之外的丝丝入扣、严整而又多义的信息与观点?

显然,上一辈人的视觉经验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而现代人的视觉经验则是通过浏览获得的。

在这个图像线性化、动态化浏览的时代,不妨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一起来读照片。

可以读的照片,必然是在碎片飞扬中,被存取下来的、被沉淀下来的、被记忆下来的,有重量、有温度甚至是有手感的影像作品。读照片,需要原作呈现,更需要安静的心灵和求知的欲望,需要凝视,需要思索,需要由表及里又超然其外,在细细品评中感悟更多。

中国摄影报是一家有着25年光辉历史的摄影媒体,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出版频率最快、发行量最大的摄影专业报纸。对于影像品质的苛求和关注时代前进脚步的敏感,让我们在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集纳刊发了大量优秀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当年便影响深远,有的被报纸选作“头版照片”,有的在大赛中斩金获银,有的作为专题刊登,时至今日重新审视,很多依然能够唤起我们的视觉记忆,让我们为之感怀、感叹和感动。时光流转,沉淀下来的照片便有了值得记忆和重新解读的充分理由。

这些照片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和摄影梦想;这些照片有意无意间定格下不可重复的生活、识见和瞬间;这些照片无论从时代记忆角度,还是从影像素质层面考量,都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成为摄影人心中值得学习的“典”与“范”……这些照片经过重新编辑整理,以100位摄影家的个性风格、100个值得记忆的精彩瞬间、100分的品质追求,承载着我们百分之百的虔诚与信任,分门别类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供你品评。

在阅读中品评,是每位影像观者的权力,不同的观者则会从不同角度切入。 在交待足够的画面信息和拍摄背景之外,我们特意邀请部分摄影界专家学者、报社资深编辑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种单一的声音,有着一定的权威引导功能,但更主要的是希望能为你的阅读和思考提供线索和切入点。同样,我们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条分缕析,从鉴赏者的眼光来一一点出每张照片的特色甚至技术要点,以便引你读解到更多精要,超越于成为“头版照片”的理由,超越于获奖的原因。

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指出,图像的正确解读要受三个变量的支配:代码、文字说明和上下文。于此意义上,我们相信,提供了更丰富辅助信息的照片,肯定“会说话”,而且可以在多义化解读中“一图胜千言”。

阅读、品味、体会、记忆,是我们集纳并推广这些图像的初衷之一。“值得”系列丛书是中国摄影报社秉厚实之传承,聚你我之力量,以做大家之传媒的至高追求,首次整合资源进行的出版实践,是对报纸优质资源的整合营销,更是以我们多年的采编工作经验,为中国当代摄影史的学术研究者奉上的分类作品样本。

这既是我们对于广大读者多年支持与厚爱的精心回报,又可让更多“昙花一现”于报端的照片得以二次传播,让缺少视觉经验的中国人有更多回味经典、品评佳作的机会,让中国的摄影作品通过传播逐步走向经典化,成为烙刻在每个人脑海深处的永久影像记忆。

影像值得记忆,是为了杜绝遗忘;影像成就经典,是因为永驻心间。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入集作品的广大作者给予本书的紧张编辑工作以极大支持,诸多评论家、图片编辑和摄影家的倾情撰文可以让我们以学术眼光来看待不同类型的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的总体策划和精心编辑,给了这些影像再见世界并永久流传的机会,也让中国摄影作品的经典化尝试得以起步。

让我们打开视界,在阅读中体会影像的力量,在体悟中感受中国摄影的荣光。中国摄影报社2012年5月

又见风景

王诗戈

风景摄影,老话题了。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风光摄影”,还是近些年鸿运当头的“景观摄影”,国内仅刊发过的讨论文字,怕也有千万言了吧。

就连我自己,在各种场合,也唠叨过不少了。

便不太愿意开口。

甚至偶尔会觉得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么想,当然只是一时的偏激。

风景是脆弱的,脆弱得就像即将落在地上溅散的雨滴。

其实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话题。因为风景是脆弱的,脆弱得就像即将落在地上溅散的雨滴。

每一秒钟都有一个风景在老去,且是不为人知地悄悄老去。万能的摄影总是对人造物(包括人本身)的沧桑流变抱以更大的热情,展现风景时,便沉溺于那“亘古不变的美”,难以自拔。

观者同样漠然。设若有一人,一年后重访黄山,他心里装着的,也只有眼前了,不太会将前后两次暗暗地进行比较。

因为当初便未曾细细分辨过。

—又何需一年呢?三天就见了分晓。

除开实际风景的观者,也有风景照片的观者。在后者的想象中,他和前者是同一个人。拿着别人拍的黄山打量,离了明确的时间提示,可曾想起看到的已是过去的黄山?

摄影像一片堵到眼前的叶子,轻易截断了时光的流程。

两面三刀的摄影。它凝固运动的物体,而对静止的风景,却加速了风景的衰老。祛皱霜下,皱纹自顾自地滋生。关于风景的摄影,撇下了风景,让它在孤独中虚度着光阴。

所以,倘若在哪张照片中见到了风景的脆弱,那实在值得用目光去体贴爱护。

细想起来,我们在面对大好江山时,不仅冷漠,而且粗暴。

我们在镜头的掩护下,对风景实施着占有。

私人相册里的旅游纪念照,人往往不在风景中,而在风景前,风景是背景,是从属,是让人看起来更美的衬托。将相册拿给别人看,是在暗示据某地为己有的主人身份。于是,展示的风景愈多,我们的快感愈强,一如奴隶主向人炫耀他柜子里面一排排的奴隶耳朵。

助纣为虐的摄影。昔时,唤山,山不动,你走过去;相机在手,唤都不必唤,镜头探出,山便撒娇般地扑到你面前。相机成为驱遣自然的最便捷的工具。

当风景进入摄影的视阈之时,风景便沦陷了。

其实,相机并不是面对风景的,相机就在风景当中。相机的介入,改变了自然。

掺杂了人工的自然,已然构成我们的日常景象。

树木不再任性地生长,而是被排成齐整的队列,规规矩矩地站着。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人工化的风景。我进而怀疑,自在自为的自然,是否还有在摄影中出现的可能?

摄影天生与自然为敌。一片远古以来从未受打扰的风景中,一日闯进一台相机,随之而来的是持相机者的一系列行动。相机虽小,当它遭遇自然时,却像一根针,一点点地向气球靠拢。

自然正在成为人造物的仓库—我们的身体也是。

现在就不妨想想,你自己的身体里面,被植入多少人工的成分?

沃尔特·本雅明曾写过一个驼背侏儒,坐在机器人躯壳里,与人对弈。龟缩在暗处的人,未完全发育的人,无论棋盘上的胜负如何,侏儒都是受难的那一方。

这是机器对人的胜利。

大自然,在人造物的围攻下,下场又会如何?

倘若一种风景摄影牵涉到这个问题,那它一定是沉重的。

由此它也获得了一种深刻性。

每一秒钟都有一个风景在老去,且是不为人知地悄悄老去。

在视觉的层面上,摄影对风景的伤害,早在约翰·罗斯金那里,便时有表露。

罗斯金眼中的摄影术,具有显微镜般的强大力量。镜头下,自然赤裸裸地露出每一寸肌体,丑陋、粗俗、美感尽失。彼时有一批文化精英,对工业革命颇为不喜,罗斯金的看法,是这种情绪在摄影上的体现。当然,这也和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关。关于风景的审美范式,主要是建基于绘画之上的。

罗斯金担心丢掉的,是“如画的风景”。在18世纪时,恬然的乡村风光使画家和作家为之踏破铁鞋,100年后,罗杰·芬顿、弗朗西斯·弗里斯等摄影家揣着与前辈同样的渴望走在路上—有时恰是同一条路。

仿佛重拾17世纪的克劳德镜片—戴上它,风景转化为大师画作,透视符合经典法则,背景周边流溢着金黄色调。芬顿们将克劳德镜片镶在了镜头上。

这是对工业化社会的背道而驰。彼时的风景摄影,闪烁着田园时代凄丽的余晖,忽明忽暗;如乌托邦,不带烟火气,不惹尘俗念;伴着旅游业的兴起,成为被消费的商品。

从那时起,风景摄影的乌托邦功能便埋下了种子,日后竟成为风景摄影甩不掉的宿命。时至今日,风景摄影的内部虽已异常复杂,此功能却一如既往—且看内陆城市的海景房广告,以及旅游攻略手册里精心编排的插图。

风景具有地方性,而现代世界的流动性动摇了人与风景的联系。人居无定所,四处奔波,只有在风景作为乌托邦出现的时候,风景才成为心灵稳定的寄托。

那是一种抽象的风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同时也被关于风景的影像与文字不断地润饰、修订。

由是观之,绘画与摄影,一求美,一求真,一尚艺术,一尚科学。

但摄影何曾有过单独一种势力一统天下的时候?当年有人透过镜箱寻觅世外桃源,也有人正在将影像中的细节规范成新的审美语言—一切历历在目,浑金璞玉,夺人心神。镜头不应沦落为另一种画笔。

由是观之,绘画与摄影,一求美,一求真,一尚艺术,一尚科学——摄影原本是最怕较真儿的。

19世纪的照片,托着一片空寂风景的,不在少数。直白的描写,不动感情,客观到索然寡味。

却是经不起推敲的。

镜头后面的人,可能在绘制地图、在找寻矿物、在规划铁路、在部署军事路线、在为某项殖民计划准备资料……空荡荡的一块地上,其实却矗立着巨大的权力场,四周围着多种意识形态的铁丝网,密匝匝,阴沉沉。

这是肉眼看不见的玄机。

历史有一个习惯:某种思潮,逮着机会,就会回访,只不过有时换了身行头。若干年后,贝歇夫妇高谈“类型学”,成组并置的建筑与机器冷若冰霜,及至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亚当斯一干人等扯起“新地形学摄影”的大旗,鼓吹风景摄影的“中立性”……诸般事情,见得多了,方知“真实”云云只是口号而已。

因此也是一种策略。

另有一类风景摄影,一见之下,会有“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譬如童年时常去玩耍的公园一角,又如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胡同。

其实是在感叹自己。因为那照片隐隐牵动着个体或群体的“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需常向过往经历寻求支援。一去不返的昔日景象,以最直观的方式,暴露了个体经验中坍塌的一角。

在“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困惑中,风景摄影面色忧郁。—忧郁,也会美。老照片由此获得魔力。

……

莫名的,想起苦瓜和尚的一句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

近乎偈语了。

便不再多想。

转而翻出自己拍的那些风景照片,看了看,发现拍的原来都是自己。没有风景,只有自拍。相机在手,唤都不必唤,镜头探出,山便撒娇般地扑到你面前。相机成为驱遣自然的最便捷的工具。当风景进入摄影的视阈之时,风景便沦陷了。

相机在手,唤都不必唤,镜头探出,山便撒娇般地扑到你面前。相机成为驱遣自然的最便捷的工具。当风景进入摄影的视阈之时,风景便沦陷了。

壮观天地间

■ 自人类诞生以来,自然一直都是审美的源头和灵感。

■ 风景摄影不应是原来景物的刻板再现,正应能调动一切摄影手段来揭示大自然之美,表达摄影师的思想情感,从而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

■ 那些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作品就像视觉长诗,以独特影像的方式记录自然万象,歌颂自然的美好与丰富,庄严与神奇。

自然审美变化下的风光摄影

杨剑坤

自人类诞生以来,自然一直都是审美的源头和灵感。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和科技的进步,关于以自然为主要被摄者的摄影活动一直充满了主观与客观、审美与客观记录的矛盾和争议,整个自然风光摄影活动也随着在表现自然的科学客观化和自然的艺术主观化两个倾向中摇摆不定,造成涉及自然风光的摄影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气象、海象、地象等)直到动植物的生态、天体等为主题的自然摄影,深刻地观察自然,通过摄影手段,将自然景象转换为摄影语言,强调摄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二是以艺术和主观表现自然风光为主的一般意义上的风光摄影。

不管是反映自然之美的自然摄影,还是以自然为依托反映主观意识和艺术表达的风光摄影,那些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作品就像视觉长诗,以独特影像的方式记录自然万象,歌颂自然的美好与丰富,庄严与神奇。我们从这些敏锐而才华横溢的发现与创作中触摸到辽阔而广袤的壮观天地:万物和谐,情趣盎然,色彩斑斓的无言之大美。

对自然风光摄影的优劣判断,古今中外一直没有正确答案,常常是各持己见,甚至大相径庭!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人类关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来对自然风光摄影的时代变更对应作简单了解。

英国经验主义思想家约瑟夫·艾迪生和弗朗西斯·哈奇生在18世纪早期提出:“与艺术相比,自然更适合成为审美体验的理想对象。”而在这个审美过程中,无利害性为自然审美的“崇高”建立了根基。

优秀的自然风光摄影作品都洋溢着生命的感觉,散发着自然的气息。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性和无利害性的理论大加认同,他以为自然世界无边的沙漠、连绵的山脉和广阔的水面这样的宏伟、辽阔和壮丽,是审美愉悦的源泉之一,这种美打破了自然和艺术的平衡而显示出自然的卓尔不凡。

18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这一门学科。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然美没有占据美学的主流范畴。而到了黑格尔,美学则被明确地定位为艺术哲学。自然美被认为远远低于艺术美而被排斥出美学的中心。

19世纪对自然的一个全新的看法应运而生:尊崇原始自然和返璞归真。美国学者缪尔认为,整个自然界特别是原生自然在美学意义上都是美的,仅当它受到人类侵扰时才变得丑陋不堪。更极端的看法则是认为自然中不可能存在丑。这些观点可称为肯定美学。肯定美学强烈影响着当时的北美荒地保护运动,并且与同时代的环境保护论相联系,吸引了众多人文和科学工作者及摄影家的参与。

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在环境问题凸现之后,自然则被认定为环境中的重要构成因子而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自然在美学研究对象中的突显,具有美学革命的性质,也引起了自然风光摄影的极大繁荣。

以摄影技艺显示世界的壮观之美,以精湛完美的摄影形式,展现动人景观。

20世纪狂热中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以欧美为中心,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日益高涨。人们发现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寻到身心灵的安宁和皈依,同时在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的传奇和种种可能,如是更多的摄影人将镜头对准自然。就像美国著名的画家、博物学家奥杜邦认为的:自然不仅具有如伐木等功利性的经济价值,也具有景观和审美价值。

上世纪至今,众多的摄影师也开始对环境与人类的审美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呈现。表现环境美与艺术美处于平等地位,摄影作品中视觉美学的疆域大为拓展,这促进了自然风光摄影队伍的空前壮大,成就了自然摄影的洋洋大观。

自然风光摄影发展到今天,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到底如何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这个问题同样见仁见智。但是一些基本标准依然被遵循。

优秀的自然风光摄影作品都洋溢着生命的感觉,散发着自然的气息,其中都有一个相对普众具有意义的主题;通过作品能起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科学论证的功用;突显表现主题最重要的事物,具有对表现主题至关重要的内容;在艺术上表现方法都有创造性、有新鲜感、符合并引领当代审美和思想潮流。

要拍摄出好的自然风光摄影,摄影师首先必须努力提高道德、思想和艺术修养,广泛地汲取各种知识,才能为拍摄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拍好自然风光作品,还必须熟练掌握摄影技能。一般情况下,自然摄影都要求技术上的精确和完美:符合美学的构图以及巧妙的用光、清晰的焦点、准确的曝光、丰富的层次和影调等。相比其他门类的摄影师来说,自然摄影师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气象和地理方面的内容,同时从事风光摄影要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和持久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激情。美国著名的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作为“有史以来最为大众化的摄影家”,在长期丰沛的摄影生涯中,致力于以摄影技艺显示世界的壮观之美,以精湛完美的摄影形式,展现动人景观。他本着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毕其一生的努力拍摄了数千幅令世人瞩目的风光作品,为后来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奇谲瑰丽的太空影像

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茫茫太空中第八次按动快门时拍下的照片,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人亲手在浩瀚太空最早拍下的影像之一。航天英雄们在太空按下快门,不仅标示着中国人飞翔的高度,而且代表了中国人全新的视界。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奇谲而伟丽,恣意而考究,令人叹为观止。一边是舱壁隐现的飞船窗口,一边是皓月空悬的茫茫宇宙,中间的椭圆则是蓝与白中飘裹着紫色的地球面容。这种天、地、人交会于一体的画面,不仅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探索精神,而且以倾斜中的对称构图揭示了天地大观的动荡不羁。

航天员也可成为摄影家,而且是特立独行、天马行空式的摄影家。如果说航天是人类进一步探索未知世界的壮举,那么摄影则是其最可倚重的利器之一。毫无疑问,航天和摄影的珠联璧合,使相机成为人类伸向未知领域的“第三只眼睛”,它不仅会忠实记录下人类迈向太空的足迹,而且能够引领我们走得更高更远。正像杨利伟拍摄的《太空摄影008号》一样,蔚蓝昭示着希望和成就,黑色则告诉我们宇宙的深邃、广大和不可穷尽。太空摄影008号 杨利伟/摄

作者居高临下,从空中俯瞰高原上的河流,视角的差异造就了观者眼中景观的奇特。白色的河滩与褐黄色的江水虽然形成鲜明的色差,但在画面中却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有了块面与线条的异形分割,也形成极具冲击力的平面视觉效果。

河水多年冲刷的痕迹,形成画面中大面积白和黄的界限,一棵棵长在河滩中的绿树星星点点,仿佛这两大色块上美妙的缀饰,一下子让寂静的画面鲜活起来。河面上映照的飞机影子可能属作者的无心插柳,却变成了相当活泼的趣味点。洁净的大地 袁学军/摄

水天一色

天光抚摸过大地的肌肤,水天一色,陆水交汇,乘坐飞行器俯视神奇的地球,摄影师不禁被这无与伦比的精彩所震撼。航拍作品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必须有敏锐的眼睛和熟练的技术,更需要运气的眷顾。

阳光燃烧着朵朵白云,让它们成为朵朵温暖的使者,阴影则静静地退在深蓝的色调中,冷暖对比让画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心理感觉,光影变化使画面的影调极其丰富,仿佛顺滑的丝绸铺满大地。画面巧妙利用水面的反光,展示了绚丽的火烧云,使平静的水面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和反差的变化,大地的纹理如丝带般向水面延伸直到融为一体,在一个四方的空间里向我们立体地展示了地球之美。空间的延伸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空间,任由思绪遨游天际。交融 郭际/摄

江山多娇

如同遨游于人间仙境,如同置身于宇宙之巅,画面呈现给我们的是如此壮阔之大气魄,让我们不禁赞叹世界之博大,造化之神秀。

摄影师身临制高点,记录着大自然的灵魂,抒发着内心的感怀。仿佛无尽绵延的山脉层峦叠嶂,山顶点缀着斑驳的积雪,尽收眼底。涓涓河流穿越了山川峡谷,滋润着平原的生灵,蔚蓝的色调更加衬托了作品的博大与深邃。大山的层次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仿佛歌唱家在齐声吟唱着G弦上的咏叹调;画面又是如此安静,仿佛能够听到心跳和呼吸的声音。大气透视的效果带来了空间的延伸感,凝视画面,仿佛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起伟人的赞叹“江山如此多娇”。层峦叠嶂 高禄/摄

地势之妙

我们通常接触山川江河,多以亲临的方式,所以古人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式慨叹。

人类观万物,总想领略“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的豪迈与凌空俯瞰的气势。摄影师置身空中,便仿佛开始与地球面对面,它不同地域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嗔,都逃不脱镜头的抓取。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多面的地球,除了起伏之势还有沟壑林立,除了恢宏之势还有细腻静美。

对于此类摄影作品,除看到不一样的宏大图案,观者更希望看到细节,看到立体的属于自己生活着的这个星球的无限细节。于是宛如此裸露着肌理的赭红色山脊,便以自然的造化之态,直接而原始地在摄影家、观者眼里幻化成一抹传奇。因受航拍飞行时速度所限,留给作者斟酌、构图的时间寥寥无几,许多时候只是出于本能按下快门,能够捕捉到这样的画面,盖缘于日常的功力积累。昆仑 王琛/摄

形之象

都说照片是最好的旅游推广用品,那种美得令人叹息的照片最为雅俗共赏,既让摄影界惊讶,又能给予普通公众以视觉震撼。这张照片作为梅里雪山的“代言者”,让其进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足以证明其影响力。

皓月当空,云横山间,红黄蓝白黑五色分明,宽画幅让梅里雪山既展出妩媚的一面,又秀出雄浑的风格。看这样的照片,你会心旷神怡,你会遐想万千。关乎拍摄器材、技术的那些繁琐的探索在静静的用心品味面前,显得多么无谓。

梅里雪山难拍,难在它很难现出真容,许多游走至山下的摄影师曾等待数日无功而返。从这个意义上说,拍到了梅里真容者就是英雄,能拍得如此美妙的景致,就属奇上加奇了。梅里雪山 石明/摄

实景实写

冰舌是指山岳冰川从粒雪盆流出的舌状冰体,作为描绘冰川运动时的一个词汇十分形象。越过粒雪盆出口后,冰舌蜿蜒而下,两侧由于山体的摩擦而速度较慢,中间部分则因为无阻拦而行速较快,舌状自然显现。画面中位于两山之间的部分便是冰舌。

这张照片是摄影师从西藏昌都飞往林芝时,在千米高空航拍下的。难得一见的冰舌巨大无比,其间夹杂着冰晶、泥土和碎石,如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作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大幅采用的航拍作品,这张照片与其他风光照片有所不同,它对于冰舌的肌理和周遭环境表现十分到位,冰舌上那些纵横交错的纹理丝毫毕现。照片除了两边山顶上的乌云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刻意营造的冲击力,但却十分耐看。

也许,风光摄影与人文地理摄影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写意,重在意象的营造;后者写实,重在原原本本地用摄影还原地貌的实际情形。冰舌 甘沛奇/摄

跨越苍生

厚重饱满的颜色与巨大的岩石山体,构成视觉上的力量和精神的重荷。

山的褶皱标志着大地的沧桑与历史的烙印,风蚀雨浸的斑驳涂抹着生命真实的色彩。在幽光中我们看到一位强壮的伟男子顶立在天地之间,他以沉默的魅力散发着难以阻挡的诱惑。泛着白光的山顶是他坚定而光明的前额,山坳里的葱绿镶嵌着朴素的衣襟。我们宁愿他是我们的父亲,不奢望他带给我们流水的清脆和有趣的故事,只是以柔弱的躯体攀缘在他坚实的肩头,静静地倾听他磅礴的心跳。

坚强与隐忍的性格并不拒绝冷静的柔情,它在满目的岩石间埋藏、滋生,一丛矮树是它的微笑,几块苔藓是它心中的鲜花。

艺术的力量让一座普通的山幻化成一位平凡的人,几块石头刻画了大自然的苍生,一张普通的照片就有了非凡的意境。

看这张照片,我们感受了别样的幸福。郴州飞天山 宋举浦/摄

时空交谈

人迹罕至的南极圣地,随着科学考察和邻近国度开发的旅游项目,像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一样,吸引着天南海北有探求未知领域求知欲的摄影家们前往采风拍摄。对于这片冰雪覆盖着的奇妙原野,人们既想挑战自身的耐力,又想亲眼观察企鹅等只能在动物园一见的生物,一观渺无人烟的大地的澄净。

拿起相机按下快门是人与自然通过影像进行对话的过程。这张照片定格的瞬间中,两只企鹅的拟态化效果,仿佛就是在面对面交谈与对话。巨大的冰川作为背景,仿佛旁观者的另两只企鹅宛如大场景中的人的个体一样,充满着别样的大气。这种远观其势背景下的生动细节,需要摄影家以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才能感受到这种生灵之间的情意与交流,才能用影像方式与之实现深入的三方对话。对话 张炎龙/摄

古今映像

对于一个地域的风貌加以表现时,如果要拍摄全景,找寻更好的角度就是关键的一环。这个拍摄地点,对于表现张家口地区塞外风情的“大好河山”来说,作者不是唯一到达者。只不过,在最终产生的众多影像中,其场景的选择和技术的把控是最到位的。

相对于传统的风光照片,这幅画面并不怎么讨形式的巧,但胜在其丰富的内涵:一条石径,把阳光和阴影中的两座寺庙联结起来;远处是沸腾的电厂、林立的楼房和弯弯曲曲的洋河。一疏一密的有机结合,大概就是作者所追求的和谐世界吧。宽画幅的构图,为作品内涵的表达增加了张力。选择恰当的时间拍摄,也是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

这样的照片用于城市或地域形象的宣传推广来说,因为其丰富的信息量和整体表现出的意境、寓意等,足以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和合世界 李德林/摄

对照

西藏的阿里地区由于其海拔较高、人烟稀少,从而保留了丰富的地理表征和纯正的自然风貌。在这片世界屋脊之屋脊的高原上,各种地貌应有尽有,非到过此处者不能想象和展示其美妙。幸而有了影像,让更多的人得以借机一览阿里之壮观,一品阿里之细节。

这幅作品依然是从宏大叙事的角度切入,向观者展示了雪山与大漠相交,水天沙海相融一处的高原景象,冷暖色调的鲜明对比,沙海起伏与云层纵横的呼应等成为这张照片的最大特色,在对比中呈现出简洁而雄浑的美感,同时又不失许多细节。宽画幅的运用延展了空间,得以收纳更丰富的信息,也让阿里的影像意象更为空旷。

作为有绘画童子功的摄影家,作者勤快的拍摄和充裕的时间成本等,为其拍到此等佳景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于色彩和光影的良好运用,则是拍摄此类照片的必备技术功底。阿里高原沙漠 曹俊生/摄

影调与动感

摄影人最希望碰到的光线效果是能够拉出影调层次的景象,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在天空有云的时候,阳光穿透云层,让自然忽明忽暗,世界会突然变得十分生动,这时恰好是摄影的最好时机。《海边》就是这种光线效果下抓拍的作品。阳光刚好照射在海滩上,扑向岸边的白色海浪,又正好成为相机的测光基点,远处的大海因曝光不足显得黑暗,于是一个较大的反差在照片画面中形成,色彩由此显得明快而鲜亮。迎面而来的海浪让照片充满动感,自然有了跃动的活力。点睛的是奔跑的孩子,正好处于照片的视觉中心,他奔跑的方向又给观者留下了未知的想象和悬念,这些都构成了一张好看照片的必要元素。海边 钮益中/摄

净 土

这是一种纯洁的美、静谧的美、神圣的美,这是千百年来守护稻城亚丁藏民的不朽神山—央迈勇雪山。作者用唯美的画面展现了她的圣洁之美,画意地再现了稻城亚丁的人间奇景,置身其中,不由地惊叹造物主的神意。

云雾缭绕处,朦胧中被阳光照射得熠熠生辉的雪山在蓝天映衬下越发如同仙境一般,冰清玉洁地傲然于天地间。宽阔的峡谷气势莽莽,融化的雪水像母亲的乳汁,汇成小溪滋润着高原上的生灵。作者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形成的奇景,广角镜头干净简洁地将前景与雪山融合在一起。画面前景的小树身覆洁白哈达,仿佛虔诚的藏民倾身向雪山朝拜。这是一幅画意的影像,又是一幅写实的作品,它让我们读懂了作者对于稻城亚丁的独特理解和敬仰情感。圣地 许宇晓/摄

可以读的照片

这张照片给人静中蕴动、动静相宜的感觉:静的是波澜不惊的水面,是被压成剪影的山体,是色调分明的层云,而那只孤独的飞鸟便成了画面中精妙的灵动之物——虽被定格成一处小小剪影,但我们仍能感到它在山水间翱翔的自由。方构图严谨大气,含蓄中张扬着个性。

相信作者一定是怀着平和心态来营造画面的,否则如此意象不会让他心动。飞鸟的剪影被曲折的山体暗影半环着,看似无心,实属巧用。有摄影家说,这样的照片“确实好,拍得不落痕迹,看不出刻意,拍出了一种孤绝之美、圣灵之美,给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然画面中了无人迹,但又给人以此间必有生命的联想,是真正可以‘读’的照片。”

境由心生。其实,圣灵与孤绝,含蓄与灵动,都不是靠张扬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样饱含中国传统意境的平静画面,让人很容易想起盛唐摩诘诗,想起宋元文人画,体味作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气心境。湖光山色 钟国华/摄

破与立

在作者眼里,观山川巍峨、江河纵横,感山之魂魄、水之神韵,念天地之悠悠、人生之舒卷,这是可以听的图画,这是可以看的音乐,能使人在喧嚣、纷扰、浮躁的尘世中,心灵归于平静,灵魂得到洗礼,思想为之升华,趋向山与水共生、人与天交融、心曲与意境契合的自然境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