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9:10:52

点击下载

作者:赵爱玲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试读: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当其时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能否构建起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件关系人心向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更加重视、更加积极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邦定国、惠民泽众的宝贵经验,也是保障我国整个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表明,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当其时。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表征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无法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愿景。当代中国社会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和自觉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规律的认识和建设。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无论环境如何复杂,都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和信念。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局势,着眼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提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的重大变化、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详细阐述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张,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是党把自身的价值目标与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统一的战略主张的具体表现。这不仅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必将对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其次,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保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精神法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层次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既给广大干部群众的价值观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当代中国社会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当代中国人民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多样、多元、多变性特点的凸显,难免使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一些疑惑、误解,甚至会迷失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内部各自存在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造成的社会冲突、裂痕往往比仅仅由于收入差距造成的冲突、裂痕影响更持久,破坏性更大。这种现实迫切需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深入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整合社会各阶层的思想意识,在全社会凝炼和升华包容、开放的社会文化与价值共识,统一思想,明确和巩固前进的方向,长期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未来发展中还会存在各种风险。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会对我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除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外,越来越反映为思想、文化等软实力之间的较量。而在软实力较量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的竞争,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由此判断,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缩小收入差距、对贫困群体进行救济援助等方面,从长期来看,还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凝聚和支撑作用。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仅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且有利于我们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也有利于团结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为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综合而言,当前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可以使中国人民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看得更加清楚、明白,及时辨别出难以预见的风险,找出应对各种风险的策略,也有利于使广大群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从容自信,有主心骨,进而自觉寻求普遍的价值认同,增进社会共识,采取共同行动,取得共同进步。一句话,当前中国社会能否构建起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和竞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既是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生命线”地位的凸显,也是防止和战胜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有力思想武器和重要精神法宝。

再次,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如火如荼,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对策。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命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以来,学界和实际工作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日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的结果,2000年以来正式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有8980多篇,硕、博士论文370篇,专著20余本。综观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理论研究者的维度,一是实际工作者的维度。理论研究者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包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功能、发展规律、当前的新问题与新困惑、出路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侧重结合西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研究,如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引介和评述等,这方面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近年来,关于国外意识形态研究的专著和论文越来越多,如李光晔的《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探析》(2008年全国优秀硕士论文),郭燕来的《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启示》(论文,载《理论导刊》,2010(7))、《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张秀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等。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研究,其中,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角度展开论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问题上,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竖起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蕴涵着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把二者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问题的研究,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构建问题的初步探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及其辩证统一关系角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社会认同、价值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凝聚力等角度进行探究和论述,如对认同的哲学和理论、心理依据、机制的研究和讨论等;也有学者从特殊群体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干部的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角度进行调查和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问题,多数学者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最关键的是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充分感知、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地付诸实践,而实践转化的过程必须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自身谋利益的过程,使广大干部群众既是转化过程的实践者,又是转化成果的受益者。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实践转化活动才能深入持久。也有学者强调,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实际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主要结合相关地区和领域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需求进行。

一是关于地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刘蕾在《推进北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北京社科规划课题)中立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首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自觉性为目的,分别从北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指导性、人本性、实效性、整体性、长效性、群众性)、制度保障(主要包括经济制度保障、政治制度保障、文化制度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现实路径(主要包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市民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思想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种舆论宣传之中,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北京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给北京市民以广泛参与的机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中,发挥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进行了研究。2011年12月首都文明委正式印发的《首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工程》强调:实施首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北京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任务和基础工程。弘扬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赋予了其地域特色。必须紧紧抓住弘扬“北京精神”这个根本,深入推进首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必须紧紧围绕2011—2015年首都公民道德建设的奋斗目标,着力抓好“北京精神”宣传培育、道德模范学习宣传、“雷锋精神”弘扬、诚信体系建设、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公共文明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育、农村居民和新市民道德建设、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示范、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推进等十项重点工程,努力把弘扬“北京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首都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同时把弘扬“北京精神”和实施首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认为,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坚持和发扬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党的未来,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积极倡导“公正”的价值取向;二要积极倡导“包容”的价值取向;三要积极倡导“责任”的价值取向;四要积极倡导“诚信”的价值取向。张智勇、陈力、王志凤合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文涪陵建设》(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一书,以党的十七大和重庆市委、涪陵区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实际,以较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文化渊源、功能结构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温州市刚刚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通过实施八大工程,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工程、理想信念先导工程、温州精神塑造工程、文明素养提升工程、社会风尚培育工程、未成年人希望工程、新居民融合工程、先进典型引领工程。

二是关于不同领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张文举在《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中,强调从坚持自我教育、深化理论研究、开展学习培训、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评价机制、创新载体方式等路径着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农工党黑龙江省委课题组在《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中,强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责任。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突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题。同时,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弘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建立学习型参政党、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履行好自身职能相结合。顾智明、彭岩等在胡锦涛对军人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础上,从强调军队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特殊使命、培养战斗精神等角度阐明如何践行军人的20字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军人核心价值观真正渗入广大官兵的内心世界,成为军人的“精”、“气”、“神”。

综上所述,学界和实际工作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策略,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对策。

复次,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来越凸显。

人类要认识事物、改造世界,就必须遵循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总是相适应的。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实力。否则国家的综合实力只能用人人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解释。西方一位政治家很久以前说过,“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出口思想观念,难成世界强国”。这种说法或许有些武断,但确实是对我国在综合实力竞争方面的长腿与短腿问题之深刻折射。何况仅仅就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身而言,也有不少国民持质疑和怀疑态度,至少从人均GDP总量上,我们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对此,日本权威报纸《朝日新闻》曾发表社论称,中国人均GDP还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明显存在的资源浪费、贫富悬殊等特点。由此判断,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人们对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都持十分冷静的态度。

第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具有的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大大激发和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政府更加充满信心,同时有利于党和政府进一步凝聚民心,提升影响力、向心力和公信力。对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国多数人认为是一件可喜的、令人引以为豪的事情。它不仅使世界各国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政治优势与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家威信,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也有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对带动和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崛起具有重要启迪价值。只要结合1840年以来我国积贫积弱、不断被凌辱的历史和实践,每位国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体会,当今的时代确实是一个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代。但每位国民都不会忘记,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引导、支撑和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的铁的经验和规律。这无论是以灿烂的罗马文化和罗马共和思想伴随其征服、建立过程的横跨欧、亚、非的庞大罗马帝国为例,还是以先进、灿烂的文化和开放、包容四海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大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力的中国大唐为例,都能证明这一点。

第二,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必将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提升软实力的压力和挑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我们引以为豪的同时也应具有忧患意识。一方面,我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和经济增长速度上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我国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表示:“中国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主任乔纳森·霍尔斯拉格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具有转变为软实力的巨大潜力,并将进一步赢得国际尊敬,但也要谨防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损害国家形象,或成为一个对抗者。因为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摩擦与怀疑。相反,中国应该选择塑造一个建设性国家形象。中国是否能够保持头脑冷静、集中精力谋发展、避免紧张局势,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挑战。这些充分说明,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前景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看到中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更要看到经济增长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尤其要看到我们在长期追求粗放增长的背景下,还有许多诸如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地域差异、城乡差距等一系列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方面令人焦躁的百姓生活、民生问题亟待解决。2010年11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新加坡进行访问,谈到针对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后的对外交往政策时强调:“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进一步表明,我们不仅不能单单以GDP数据夸大中日实力对比的变化,更不应对此过分乐观乃至盲目,不能止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有成就而坐吃山空,而是要一方面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在逐渐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全民族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渗透力,逐步确立我国在世界中的文化强国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吸收古代传统文化精华,借鉴西方文化优秀成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当代中国社会的软实力,建立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炼和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世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是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贸易大国的同时急需解决和回应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们党的战略主张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角度看,还是从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理论思考和现实探索角度看,抑或是从当代中国所处的国内和国际条件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辨析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上一些人断言“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失败了”,“意识形态终结了”;国内也有一些人产生了“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困惑。面对种种蛊惑和疑虑,邓小平同志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经过时代的洗礼和实践的证明,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地位不动摇,坚持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社会是个有机体,任何社会都有多种不同成分的意识形态,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意识形态便是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什么是“意识形态”(ideology)?尽管学术界和思想界中有许多分歧和争论,但是借鉴学界对“意识形态”一词最普遍也是最流行的解释,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具有统治作用的思想学说。换言之,意识形态不只是停留在社会意识或社会思想的主观层面,它更主要的是体现为社会形态中的思想制度或制度体系。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指出的,“意识形态”所代表的是在社会经济、政治、精神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或统治学说。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其中的各个部分不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有核心和边缘、本质和现象之别。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指那种渗透在意识形态所有部分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灵魂和核心,包括它究竟代表的是什么阶级、什么群体的利益,它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它所昭示的方向、道路是什么,等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和现实表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都存在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任何社会都必须要有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凝聚全社会意志和力量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定器,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动力。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和信念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的核心内容是阶级、政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达。对于一个阶级、政党、国家来说,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问题是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等问题,它所要回答的是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精神风貌、理想目标等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就是说,核心价值体系是揭示阶级、政党、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阶级、政党、国家的生存发展起核心作用的思想和制度体系。一个阶级、政党、国家的成熟、先进与否,重要的就是看它有没有成熟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和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成熟的、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有没有在实际行动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意识形态中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形成须臾不可离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总是与社会基本制度及其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高度统一。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与作用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最早提出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的本质定性为:与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并列、耸立于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即“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内涵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同的,它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展、变化,在历史上不同的阶级社会中没有一种意识形态会获得抽象的永恒的存在。既然意识形态必须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那么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最深刻根源。因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范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不仅深刻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也生动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曾指出:“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还没有可以用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我们不能再多说什么,而应当尽量谨慎和精确。”相应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961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第二次庐山会议第一天的中央和大区负责人大会上曾深刻地指出:“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不甚了了。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搞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经验。‘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邓小平同志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在总结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先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又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后,我们党又先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等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揭示出我们党在实践中找到了这条道路的“关键之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反映,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这是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最集中地反映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也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路线的根本反映,所以“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是其能否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就是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根基。他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他看来,围绕着“形象”问题所进行的意识形态变革主要有三大课题:第一,提炼能够体现时代要求、足以打动人心、把握政治大局的核心理念,确立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调。第二,解决传统和当代的平稳对接,保持意识形态的连贯性以及形象上的统一性。这里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总结历史成就和经验。第三,围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适应时代的变化,正视时代的挑战,表达时代的呼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水泥”和“黏合剂”的先决条件。(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命题,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从社会的有机构成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促使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又绝非消极被动的因素,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的。先进的、符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符合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要求的上层建筑,能够分别对生产力的发展和进度,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发挥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反之,则会起不同程度的阻碍、影响乃至破坏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和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依据这一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促进和巩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其创新和发展进程始终伴随和主导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为推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各方利益调节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它能够适应社会各环节、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序、稳定的环境。

第二,为政治合法化辩护。意识形态是社会解释工具,即它具有为阶级和政治集团统治的合法性作论证、辩护的作用。一定的意识形态具有使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系合法化,以维护政治统治与政治秩序的特殊功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不例外,不仅能够前所未有地发挥这种功能,而且能够维护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具有政治团结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它具有最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能够成为动员、引导人们为某种社会理想、社会制度和社会目标而奋斗的一种巨大力量,其“社会水泥”的聚合作用是巨大的。

第三,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理解、拥护和支持党与政府的决策部署,从而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综合而言,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能够对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如果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形态相适应,就可以促进和巩固经济、政治形态的发展;反之,则会破坏其发展和巩固,甚至造成社会的停滞和倒退。因此,一切阶级、政党、国家无不重视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要出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地位与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是我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期各种复杂形势、应对多元文化思潮并存情况而提出的重要理论主张。它一方面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是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的鲜明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发展模式

从内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观念体系”。它集中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把握,首先要深入理解三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对价值体系性质的限定。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社会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从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属性出发,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目标为价值取向。二是“核心”。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观念体系是多样的,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并引领和主导同一个社会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三是“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单个的价值目标,而且是由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价值系统。

从逻辑结构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是一个包含着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的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前提性内容,即指导层次的内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性内容,即目标层次的内容;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内容,即动力层次的内容;在全社会倡导和恪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的切入点,即规范层次的内容。指导层、目标层、动力层、规范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具有统领一个社会一切思想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系,是相对于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而言的,是建立在各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的。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具备理论体系的完备性特征。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它必须是从对象所有因素都具备的整体之中抽出的能规定这个对象性质的最抽象范畴,而且从这个最抽象范畴开始向具体上升,又能说明这个对象的全部因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备性而言,大体上要求其价值观念体系应覆盖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使得不同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的人们都能够在这个价值观念体系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并且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且,这个价值观念体系还应当覆盖人们思想意识的主要领域,才能成为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指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而且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

从影响结果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种发展模式。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立国的思想理念基础和价值指向。不同的思想理念基础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状态。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价值体系随着各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变化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当一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不强时,该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属于本国;当一国的发展实力逐步增强,成为区域中的发展大国时,该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了区域性的意义;同理,当一国的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影响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大国时,该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价值观”、“中国道路”、“中国发展模式”日益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理论共识,标志着“中国发展”正在对世界上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个完备的理论、观念体系,而且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代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的特殊意蕴。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内涵,简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

制度是价值观的载体,价值观则是制度设计和安排的依据,不同价值观影响下的制度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反映着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和生命之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也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体制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政治体制上,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意识形态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要通过改革和建设不断完善。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要求相适应,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也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基、兴国之魂,是确保当代中国有序发展的思想条件和精神根基。实践表明,这种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是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谐文化是一种与社会基础相契合,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实践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源泉、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新时期、新阶段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更好地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就越需要主心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越是多样化,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和谐文化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又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是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先进,是不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不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来体现的。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并且执好政,根本原因就在于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站在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前列,因而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党的先进性的真谛。2005年,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为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带头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写进了党章修正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写进党章总纲,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成为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武器

社会思潮是一种根源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一定阶级、阶层、群体的利益和愿望的反映,既具有理论形态,又具有心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往往传播、蔓延于一部分干部群众之中。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制和社会生活多样化,既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同时也赋予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和时代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前提条件。善于包容,是先进思想文化的特质,也是先进思想文化发挥主导作用,走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主导”就是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实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主心骨,唱响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引领”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和变化过程,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多样化社会思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目的就是要通过“引领”使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社会思潮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的方向,更好地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为了最大限度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证全社会自觉遵循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凝聚力量、抵制错误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和精神武器。(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阶级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价值性、相对独立性和绝对主导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1.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价值体系的一个根本之处,就在于它的科学性、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指导,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真理性体系。同时,这一体系是人民利益的要求,是为了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科学性内含在人民性之中。这一体系越是科学,就越能反映人民的利益;这一体系越能体现人民的要求,就越是表现为大公无私的科学性。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含的公平正义集中体现了人民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不断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这种公平正义是超越了西方自然法的形式公平的公平正义,它强调事实公平,起码要照顾到事实公平,努力实现形式公平与事实公平相统一。实现形式公平与事实公平相统一的公平正义,就要不断完善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分配制度,实现共建共享。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么,能不能对它加以批评呢?当然可以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如果可以批评倒,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准则,不仅符合我们民族的心理与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征与品格;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最广泛的认同,是我们国家56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基础;同时也着眼于当今世界和时代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具有世界性、开放性。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对人类文明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社会制度。一方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包容性、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其用一元化统领和引导多样化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多样化中反映社会进步的先进的、积极的思想观念,而且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世界开放,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西方意识形态中的先进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又要以各民族公认和接受的价值观为基础和前提,要在人类文化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在中华文化中提炼人类文化的一般性,在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把民族性与世界性协调统一起来,建立既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又合乎自身国情的价值观念。3.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并存是除原始社会外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处于统领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不仅是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也应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定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应当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崇高追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这“四个应当”既包含了主导性,又包含了包容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体系。4.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需求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因而它必须体现时代潮流、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同时,意识形态要贯穿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的“黏合剂”和“混凝土”,必须具有大众性和广泛性。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应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不能过高;另一方面,对干部与群众的要求应区分不同层次。对党员干部务必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之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改善民生;对普通百姓则要着重培养知荣辱、守法纪、重礼仪、讲责任、明诚信、做好事的德行,并引导他们从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始,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在默默奉献中逐步向更高层次的理想信念深化。5.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思想观点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是相对完整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理论性。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社会的意识形态,都具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论性,区别只在于是否科学与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无疑具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论性。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本质反映的思想理论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得到实现的实践要求和实践行动。核心价值体系这种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6.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特征,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巨大变化带来的多样化局面的时代产物。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中的不断继承与相互影响方面。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是在继承以往积累的思想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进步的意识形态必然会扬弃糟粕继承精华,并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加以补充、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吸收和借鉴了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意识形态发展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在全球化背景和互联网条件下,这种影响和作用必将日渐增强。7.被决定性与能动性统一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但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特点,又会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一种能动反映;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出现滞后或先导状况,滞后会阻碍社会发展,先导会给社会存在以深刻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尤为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在现阶段,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人们的思想认识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益增强,社会意识日益显现多样化的态势下,必将更多地表现为绝对的主导性、引领性。这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的缘起及其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再次明确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价值要求,以确立、坚持和巩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继邓小平在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战略调整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的飞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的缘起

(一)准确把握当前两种意识形态并存与斗争的客观现实的需要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都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诸如奴隶社会的意识形态、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一经产生,都会维护其赖以产生的社会制度、机制而排除其他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自1917年在苏联诞生以来,就遭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打击、经济封锁、文化渗透与攻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两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和复杂,西方国家把渗透破坏的矛头直指我国,一是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歪曲宣传,二是利用文化渗透推行“普世价值”,三是利用宗教问题支持分裂破坏活动。一句话,“冷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生活理念以及文化形态等,在潜移默化地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冲击和影响。

可以说,当今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理念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义的,一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在一些国家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封建意识残留,但它已经不能左右一国的社会走向,不能构成主要的社会价值观念。这意味着,当今世界各国在实际层面上要么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么走资本主义道路,相应地也就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并存与斗争。

不过,当今社会,随着意识形态载体的更加丰富,意识形态斗争的手段也逐渐呈现出更加灵活的特点。在“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手段是直接的、激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主要是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冷战”结束之后,影视节目、体育活动、娱乐产品、软新闻、食品等都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载体。当西方的这些舶来品传至中国,内里包裹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内核,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美国大片、动画片这些看似纯粹商业化的产品里,始终渗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反映着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新时期,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斗争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并且更多地采用间接、隐蔽、看似温和的手段和方式,尽量避免发生直接对抗与冲突。但是这种渗透方式的威力远远胜过武力,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种警示不仅对过去的苏联人民是刻骨铭心的,更应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警钟。(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社会矛盾,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其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衍生至今,一直没有走向真正的低谷,只是其表现形式较过去更加隐蔽与低调,甚至以一种伪善与温和的面孔诱导着广大群众,企图诱导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朝向他们所期望的资本主义方向。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生活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为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存,并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形成了复杂的对立局面。对此,我们既不能害怕其存在,又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斗争策略,让人民群众能够从本质上认清其真实面目,与其划清界限,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正如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西方国家加紧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综合而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并引发了多样性意识形态之间的诸多矛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错综复杂局面,反映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愿望的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其中既有正确的、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社会思潮,也有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传播,主要矛头就是对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终极目标是寄希望于终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不断提高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的应对能力,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二是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攻坚克难和逐步完善时期,也是社会大变动或转型的时期。有学者强调中国社会当下正在步入所谓“后改革时代”或者“后发展时代”,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社会的第三次转型”——“文化—伦理—社会价值观”转型(继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济转型”、90年代初期的“制度转型”之后)。整个社会处于思潮起伏与澎湃的活跃期,它们彼此对立、互动、激荡、消长,活跃于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和广大群众产生着不同的影响。面对这一不断蔓延和加深的社会影响,我们就不难理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也就是说,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我国必须理性地进行价值选择和建构,必须确立广大群众广泛认同并能自觉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切实推动真正和真实意义上的“价值理念”的深度变革。(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关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确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的根本问题。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地位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起根本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客观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也是多层次的。并非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能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只有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起根本指导作用的科学理论才能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这一领域的科学真理,但同时还要受包含这个领域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真理的指导。科学真理涵盖的范围和领域越广,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越大。在这个多层次科学真理的复杂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对最广泛领域的科学认识,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等各个领域,为其他一切学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理论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数仁人志士经过长期探索之后找到的唯一适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唯一正确选择。我们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果我们动摇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民族分裂甚至国家解体。在这方面,苏东剧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有一个,但可以允许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存在和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的思想成果;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的创立,社会科学中摩尔根对原始氏族社会的研究和揭示等,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列宁、斯大林领导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921年以来,我们党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一是毛泽东思想,另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坚决捍卫、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角度看,不仅应积极探索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也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证明,妥善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关系十分重要,它既可以防止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的思想僵化,又能够防止各种腐朽和错误思潮的泛滥,从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真正形成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四)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几个时间关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显现,这一理论主张的提出再次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运行中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整合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任务。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领域的一面旗帜。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高举这面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给它们打上了“中国特色”这个时代烙印。当前,“要把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必须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也举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认同这面旗帜,认同这个道路和这个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在形成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没有这个共识,体系的建立无从谈起”。因此,报告同时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蕴涵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层面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色内涵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特色”,是通过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凸显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其核心价值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同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益成分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的主导价值体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应当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映这个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必然会在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上层建筑中得到体现,使得这个价值体系必然成为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简言之,“中国特色”在视野上特指从全球化和世界视野来看待问题,以此与西方资本主义相区别;在时间维度上特指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期,以此与中国传统相区别;内涵上特指建立在鲜明的中国现实的基础上,与当代中国实际和广大干部群众需求相结合,既继承传统,又弘扬时代精神。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色”内涵可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一个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社会主义共性的核心价值观而言的范畴,即在“中国的”视阈范围进行讨论的话语范式。

以历史现实和理论先导的眼光看,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来。事实上,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提出过,特别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更有体现。因为,很难想象,在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前提下,会兴起那么广泛而持久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并取得那样大的历史成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一个区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在性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应该是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态。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至少就其思想理论形态而言是如此。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社会实际生活过程中,而它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系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的一部分。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的鲜明体现。

从内容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都打着鲜明的中国印记。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仅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显然是中国的,“共同理想”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不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即使中国模式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还是面向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在这里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无疑带有世界性,不单单属于中国,但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最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我们正是基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理解时代精神的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明显带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区别是,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

从构建方式与现实导向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带有中国特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是由党中央作为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提出来的。它首先是一项政治性、战略性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理论性和学术性的任务,当然,它也必须是一项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党和国家提出这一任务,并确定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由广大理论工作者开展广泛而集中的研究,特别是论证、阐释和完善的工作。在构建过程中,还要进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把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和信息运用于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之中。这样一种构建方式无疑带有中国特色,也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建设进程看,具有明显的中国现实导向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全国人民所易于接受,就不能一般地讲社会主义理想化的核心价值,而必须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人民的实际精神需求,构建适合各族人民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我们建构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就不都是纯粹理想性的主义、价值、理念,而是应包括一些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社会主义的高度但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非常必要的价值观念,这样构建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先进性,又兼顾广泛性、普遍性,是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的、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只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尽快地建立起来并为全国人民所接受,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其次是一个区别于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而言的范畴,即“现代的”话语范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现代性话语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王权支配社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形态,这就决定了传统社会以“王权为中心”的国家权力系统、社会结构和观念体系。可以说,“王权主义”或者说“君主专制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原则,也是社会“正义”的源泉和依据。在这种所谓正义和具有十足的合法性的“王权主义”关照下,传统社会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核心价值体系。现代社会则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人人平等的民主和公平正义观念。构建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格和尊严平等为前提,以满足个体需要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对现代性需求的回应与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再次是一个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范畴,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构框架。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提高社会接受和认同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断提高社会接受和认同程度是一个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为主体、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当前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的矛盾和现象。比如,贫富不均,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等,这既是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客观呈现,也是我们党正确制定现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基本依据,更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足点。也就是说,当前,构建以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如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于“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这一基本国情进行建构。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探索一种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社会自下而上参与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履行好监督监管和引领的重要职责,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做好制度保障,充当保驾护航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来,塑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文化格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发展和提升。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巩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还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独特的精神感召力和引导力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途径。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树立了精神旗帜。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社会各界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更好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多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在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思想意识健康向上的社会态势中,一些错误、消极、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致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是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重大社会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遵循,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有利于团结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第一,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当今时代,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在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做到立足国内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批判和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第二,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建设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思想基础。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既需要建立有效的调处机制,也需要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人人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局面和社会行为模式。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驾驭意识形态的纷繁变化,确保和谐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

一个社会要保持团结稳定并有序协调发展,除了建立合理性组织、机制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做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就是把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在向人们昭示,无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种多样,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同时也昭示出,全国各族人民要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条件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必须把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战略。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些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的重要性问题。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思想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既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及广大群众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具有的广泛适用性和包容性特点,努力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允许无害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同时,还要针对人的思想道德上的层次性,坚持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来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共同进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指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国家复兴、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我的身心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上。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而且可以直接反映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进一步的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境遇和现实挑战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一定的历史范围”的把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因为“时代”本身不应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是现实的客观的存在。这揭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到一定的历史时代坐标系中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它已经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全球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全球化趋势给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也表现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全球化演进中文化精神因素的价值凸显“全球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西方传媒社会广泛出现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全球化这一概念并着力进行研究以来,形成了许多共识。共识之一就是学界普遍认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介入的充满强权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从全球化的各种表述中可以看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纯经济的现象,而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世界历史进程。同时,全球化进程始终伴随着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现象。迄今为止,各国不仅形成了打击犯罪、保护环境等共同观念和全球意识,而且出现了政治霸权、文化帝国主义等丑恶现象和民族主义等浪潮。所以,除去经济因素之外的文化精神层面的因素也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这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精神日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文化骨架的价值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巨大。美国外交史学者弗兰克·A·宁柯维奇在1981年出版的《文化外交:1938—1959年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文化关系》中指出:“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则强调:“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和最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不难看出,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要素在全球化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全球化的过程看成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总之,全球化的影响无疑已经波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面前,文化精神、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方面,也将成为经济影响中的必然结果,甚至会反过来左右经济社会本身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进程。这种结果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又必须准确分析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二)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球化带来了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拓宽了人们思想意识空间,改变了人们思想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加快了人们思想意识现代化的进程。全球化促进和扩大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各国的文明成果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这就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打开了新的思想视野,使他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和了解世界。通过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交流,既可以借“他山之玉”来发展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思想,提高现代公民意识,也可以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是培育和增强了人类的共同体意识和忧患意识,促进了文化的大融合。全球化时代使整个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压缩,人类将在更真实的意义上成为命运共同体,任何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国家,都必须与世界合作,这促使人类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全球共同体。不断培育并增强人类的共同体、同类意识和现代忧患意识是人类在“类”共同体意识和“类”共同利益价值取向基础上对全球化进程做出的积极回应。尤其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更是突出了各国利益的趋同性、一致性。当然,其最终解决并不能靠一国之力完成,而是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与此同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是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在“地球村”中,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频繁,使自己的文化在交往和交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因,从而使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多样性。正如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了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才使得这些文化不断地汲取外部营养,焕发新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这种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到另一个民族文化中,导致这个民族文化消失。相反,正是通过这种交融使本民族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三)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与挑战

在清楚认识到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契机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影响和挑战。1.导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迅速把自己的价值理念推向世界,不仅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同时也使各民族文化日益面临着外来文化侵略的压力,各民族意识、民族传统文化有被削弱、侵蚀的危险。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向国外投资和商品输出的方式,极力推销其在经济领域盛行的快餐文化、消费文化,并大批量输出其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极力美化和兜售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使之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之中。正如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所说:“对于那些处于边缘的人来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全世界的扩散也强加给他们一种新的认同感,替代了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前美国总统小布什曾宣称:“输出美国的资本和商业,就是输出美国的价值观。”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援助手段推行民主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大搞文化霸权、文化渗透、文化侵略,企图达到控制各国的文化资源、侵蚀发展中国家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改变别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以泯灭别国国民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目的。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加紧、加深宣扬世界大同时代的到来,呼吁无须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存在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以此诱使发展中国家公民淡化国家观念,放弃民族利益,放弃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些论调的实质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考验。对此,国内有学者提出“如果不对这种倾向保持高度警惕,任其泛滥,就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危害党的执政地位”。2.导致对国民精神的侵蚀,冲击了广大群众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异表现在需要精神归属和心灵安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国民的精神意志入侵是处心积虑的,既有长远的战略打算,又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在理论层次上,他们宣扬所谓“普遍的人类价值”、“人权高于主权”、“内战非内政”、“经济自由化”、“政治多元化”来混淆视听。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他们把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通过各种手段传播进来,以消磨人们的意志。在组织方面,他们培植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层中一些信念动摇、观念淡漠的人,通过这些人促进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在所谓“不同政见者”问题上,他们给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撑腰打气,提供物质支持,称赞这些人是政治文化精英、民主斗士。在民族宗教问题上,他们给分裂主义分子以国际活动空间,并操纵某些组织,授予其和平奖章,提供先进武器,支持其分裂活动,以达成分化、西化、冲击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的政治企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西方许多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蜂拥而至。这些思潮与流派多数打着思想、学术交流的幌子,不断向我国传播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和观点主张。不难看出,西方腐朽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进一步发展,已影响到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进一步印证了英国学者米特尔曼所说的:“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3.削弱了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模糊了人们的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公平竞争旗号的掩护下,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力度,不仅对传统的国家界限和国家主权形成了巨大冲击,也模糊和消解了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动摇了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和信心。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全球化进程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凭借其在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和投资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大举进入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使得羡慕、崇拜资本主义的情绪有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同时使人们怀疑、否定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另一方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不仅动摇了一部分人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同时模糊了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导致一些人是非、荣辱界限不清。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荣辱观模糊了,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了。”这些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严重冲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全球化成为全球化现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据调查,美国和西方几家通讯社控制着世界上30%的新闻传播。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是由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垄断集团所控制。美国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电视节目往往占发展中国家电视节目的60%~70%,而外国电视节目只占美国电视的1%~2%。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体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大本营的西方跨国媒体控制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信息传播中处于绝对的优势,挖空心思地利用各种媒体推行其文化霸权,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推销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竭力淡化输入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对本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总之,全球化不仅是个经济过程,也是个政治渗透和文化影响过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明显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各发达国家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掩护,不遗余力地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影响,使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原有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冲击,一些原本十分清晰的价值观受到质疑,致使一些人在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同时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低潮孕育着高潮。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来看,低潮,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预示着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因此,必须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以切实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价值与重要启示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全球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性。社会思想观念越具有多样性,就越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从而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要客观正确地对待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是在社会思想异常活跃的情况下产生的,并在同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的。正视差异、尊重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元的社会意识。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消极落后文化,坚决反对腐朽反动文化,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认识水平的干部和群众共同进步,切实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想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

第二,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主题。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体现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与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主题。

第三,有利于发扬和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封闭式地发展。从当前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开放也没有发展,任何抱残守旧的思想和做法都只能使自己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是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科学的态度,结合现代文明,整合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成分,发扬和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第四,有利于为全体国民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和践行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判断是非得失、做出行为选择的价值标准。在全球化背景下,引导公民学习和践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打牢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净化社会风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精神文明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而言,全球化是超越地区尤其是超越民族与国家主权的一种整体性发展趋势。在参与、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和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层面的分化和西化,认清文化精神因素在全球化中的实质,善于捕捉和利用“全球化”为我们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应注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以推进,也就是要具有国际视野,不仅要善于借鉴国际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经验,也要善于把自身发展的好经验国际化,努力在国际社会唱响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

二、网络化的影响与挑战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国际、国内信息交流的基本载体,成为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业务的信息平台,也将成为各国思想舆论交锋和国际舆论斗争的崭新阵地。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网络是“一种远比以前所能设想的更具适应能力,智能更高,更加复杂的系统”(托夫勒语)。它早已超越了“传媒工具”的意义,成为“时代标识”与“时代话语”;不仅是体现时代特征的科技力量,也成为当代人须臾不可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作为一种生存与发展方式,网络展现出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本质力量,印证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维度上人的主体性提升,同时促进了当代人的个性张扬与自我发展。但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超越国界、民族、阶层、年龄、党派,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插上翅膀,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也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平台,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安全和威胁问题。(一)互联网演进中网络文化因素的价值凸显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曾预言:计算机将普及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正经历“第三次浪潮”,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将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高度自主化的工作方式,电脑的普及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有望摆脱“朝九晚五”工作模式的桎梏。托夫勒的预言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今日的现实。计算机信息网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流动办公、家庭作业等成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网络化生存方式与网络文化多样性价值环境,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以特殊的境遇。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因此,一方面,必须要深刻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色。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大众性、隐匿性、参与性,使得借助网络传播渠道的社会思潮更加频繁、传播更加快捷、影响更加广泛。基于网络传播特性的网络文化将传统“社会文化”所固有的凝重、稳定、迟滞的特征大大淡化,而越发具有了“社会思潮”开放性、大众性、多变性、易逝性的特征,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是其他文化形态所无法具备的。网络文化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开放化、大众化、生活化,大大丰富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但网络文化本身又是鱼龙混杂、多样无序的状态,不同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碰撞与斗争比其他任何文化领域都要激烈。网络文化的杂乱性、隐匿性、盲目性、非控制性特征,使得不同性质、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极力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和网络文化形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西方敌对势力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无不借助杂乱而隐匿的网络文化环境,试图扩大其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化生存方式下,网络文化汇聚着形式各异的社会思潮,而任何一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无不是借助网络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思潮以网络文化形式存在并发挥广泛影响力,在网络传播中,社会思潮与网络文化实现耦合与共生。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不懈地探索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规律与趋势,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不断创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的富有时代内涵的、行之有效的引领之道,即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抵制错误思潮相统一,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化、大众化,进而塑造网民科学健康的信念体系,实现对多样性网络文化思潮的有效引领。在多样化的网络文化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和创造,又不断寻求和扩大社会思想共识,以共识巩固自身发展,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整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网络文化思潮的过程,既有利于展示其内在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比较优势,也有利于展现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善于吸收借鉴、批判创新的理论特征,整个引领过程是在不断与其他文化价值观念形态沟通、对话,不断实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在网络文化多样性价值同生共长的客观现实面前,一方面要尊重网络文化多样性特点和合理性差异,在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性中融共识、求和谐、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价值导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网络文化思潮。在多样化价值中,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就会迷失方向,和谐文化建设也必然归于失败;没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不可能有真正一元价值的健康发展;而没有一元主导的多元,必然是杂乱无章、沉渣泛起、迷失方向的状态,也就不可能真正有多样文化和谐共生与发展的良序局面。(二)网络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

网络不仅提高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效率,扩大了认识范围,也拓宽了人类的交往范围,扩展了交往能力,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1.网络化为网民提供了学习、了解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便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迅速了解和掌握。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信息网络化使中国的8亿多农民不必走入“第二次浪潮”中的众多学校,而是可以在当地接受教育。这昭示出网络化给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带来的便利、高效与低成本性。网络是一种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熔声、光、电、化于一炉,具有形式活泼多样、信息量丰富、传播速度快捷、实时交互方便、多媒体手段运作等特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概念,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网络用户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激发网络用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在人、机的双向互动中低成本、高效率、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使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教育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升华思想境界。2.网络化有利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传播手段

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虚拟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改变了传统媒体形式单一或者无法形成合力的弊端,能够通过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使网民在虚拟的声音、感触及仿真的三维图像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信息传输快捷、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不仅其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载体。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利用网络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具有手段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沟通更加自由等特点。任何社会个体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大范围、高效率的有关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和被教育。3.网络化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传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多边平等性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全世界的人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人们的政治信仰、价值理念、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生活观念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发生碰撞和融合,这为提高广大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水平提供了新的对象、新的契机、新的平台和模式。网络新技术的虚拟特性及匿名性特点和氛围,为网民之间的自由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也填平了学术权威和平民百姓之间的天然鸿沟,“你”、“我”、“他”之间一律平等。在虚拟空间,原本处于“小字辈”的年轻人完全有可能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成为“新意见领袖”的核心人物,从而获得众星捧月般的追捧。因此,一些原本不是权威人物的普通大众更愿意借助虚拟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袒露自己的真实心声。这十分有利于相关部门主动与这些人进行平等交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心理倾向与价值取向,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广与实践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4.网络化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传播的广泛性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知识资源和新的生产力,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来自各个领域,展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创新成果。我们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工具,吸取全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和灿烂文化。一方面,在网络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毫无障碍地向社会发布,而无须受制度、体制和其他烦琐程序的制约。这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无障碍性”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不同个体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化条件下,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进行学习,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既能通过网络快速找到大量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发帖子、发短信、QQ聊天、写博客、写威客等多种方式,与同学、老师或者陌生的“他者”进行沟通、交流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传播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及时性特点,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而且将真善美、假恶丑的多元价值观同时展现在其他社会个体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去选择。这极大地增强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使教育和学习突破了原先相对分离的状况而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和学习,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影响和传播效率。(三)网络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和挑战

网络技术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网络传播方式与网络文化的环境,决定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科学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当前社会,在深刻认识网络化具有的推广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利因素的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安全和文化威胁问题。1.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加剧,带来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与挑战

网络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放密集的信息,不仅进行信息轰炸,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不可抗拒地强加于人,占领文化阵地,而且在经济、科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以很大的压力,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和信息安全等领域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挑战。就文化领域而言,美国在信息业中的主导地位和英语作为“网络第一语言”的身份使其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宗主国。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被动地接受别国的信息、受发达国家的信息控制、没有防范信息霸权能力的“信息殖民地”国家。信息宗主国和信息殖民地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在信息时代,国与国之间实力的划分出现了新的衡量尺度和评价标准。如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提到:“高速发展的全球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集权形式的蔓延:世界上的公民,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将有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准则,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不难看出,美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目的不仅限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更在于企图充分利用其垄断和掌握的网上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而用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去支配全世界,使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准则。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播的这些信息,则极大地冲击着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行为规范,带来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与挑战。面对密集的信息,社会个体如果不及时提高信息获取与鉴别的能力和素质,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就会成为信息的奴隶。2.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网上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甚至带来“信息欺诈”的威胁与挑战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同时又有信息安全的脆弱性和先天性不足,加之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相关法规滞后、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我国网络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化对法规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提出了考验与挑战。尽管我们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存在着种种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比如,当下最常见的侵犯信息知识产权的事件时常发生,信息知识产权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信息知识产权资本化的进程也还受到种种制约等。传统的传播学“守门人理论”强调,信息的输出要经过特定的过滤。但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很难做到对网上信息进行严格审查,也不可能对信息进行逐一核实,任何个体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字符”,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尽情地遨游,甚至不需要真实的姓名和身份也可以与人交往、交流。人们都在这样一种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传播并发布信息,这就极易导致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瞬息之间会使得有用与无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同时使个体对网上广为传播的信息真假不辨,直接影响着社会个体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甚至带来“信息欺诈”的威胁与挑战。3.互联网的交互性及平等性,导致党和国家的话语“霸权”危机与挑战

互联网开放、共享、多向、交叉及受众主导性的特点说明,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向任何一个人提供和获取信息正在成为现实,这不免导致网络受众对党和国家的话语权提出挑战,也使党和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对网民的控制力下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增大,从而导致党和国家的话语“霸权”危机与挑战,造成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与侵蚀。这是因为,当互联网作为第四种媒体出现的时候,它就表现出与以前的大众媒体不同的特征,在报纸、广播、电视上,普通人不可能及时发表个人对某一重大事件的看法,而互联网能随时随地公开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网络用户不再只是单方面地接受灌输,而是要求平等交流,这必然对负责传播“主流文化”的党和国家的话语权威提出严峻挑战。即使是某类特殊对象针对性地提出的信息内容,他们也更趋向于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看不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双方各自不同的目的性硬核,以及世界趋同表象下所掩盖着的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其后果便是因普遍怀疑而产生的新的信任、信仰危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模糊的思想认识会麻痹我们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思想警觉性,降低我们对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侵蚀的免疫力。一些人在怀疑一切的情况下,价值取向可能变得混沌不清甚至被误导。4.网络传播的超媒体性削弱了个体对主导价值观的深度思考,导致社会个体核心价值理念的“去中心化”危机与挑战

超媒体性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浏览和呈现信息。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面张扬个性的时代,是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趋向无中心的时代。一方面,进入网络社会后,各种正面、反面的信息会赤裸裸地摆在网民面前,它能突破大众传媒的地域界线,覆盖全球,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到趋向无中心状态的交流之中,成为话语主体并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中的主体。成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方式中的主体后,每一社会个体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性地获得相关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获得相关声音、影像等信息。超媒体性不仅给用户以极大的信息选择自由,而且还让用户享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受众不需要顺序阅读,而是可以任意选择刺激性和震撼性的影像画面,多数是碎片化的内容残片之间的随意链接。这种碎片化与娱乐化的阅读方式,减弱了社会个体对主导价值观等理论问题的深度思考,也极易消解个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需要人们去分析、判断,辨别真假,去伪存真。人们在“出售”各种信息产品的同时,也在“出售”各种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一旦某些网络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引入一种价值尺度,且这种价值尺度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甚至直接提供如暴力、迷信、色情等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时,极易影响甚至直接导致其他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失范。因此,越是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就越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观念来引领多样思潮、澄清混杂观念、净化人们的精神价值世界。否则,不仅会影响社会个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还会造成社会个体核心价值理念的“去中心化”危机与挑战。

此外,网络化的发展尤其对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难度。青年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青年一代认识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媒体,成为他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年青一代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无疑,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三、现代化的影响与挑战

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多种多样。从不同视角考察,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内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现代化是指现代工业经济的建立;从政治学角度看,现代化是指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从社会学角度看,现代化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等。在马克斯·韦伯那里,现代化理论被指责为技术决定论和社会经济决定论;在亨廷顿看来,现代化与发展是同义词,现代化即发展。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概念,既是一个强调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的概念,具体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一个强调以经济发展为先导带动其他社会变革的概念;既指现代化过程、目标,也内含着一种个性化、先进性的思维方式的意蕴。(一)实现现代化给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1.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发展和取得的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于五四运动,主要成就显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进。随着理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深入,在新的时代与时俱进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成就和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经济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如在经济领域,在对内改革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人均GDP为4522美元,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在政治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公正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通过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在社会文化领域,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我们的国民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在教育、体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鸟巢一代”在“抵制藏独、保护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国庆60周年”等志愿服务中的良好表现,证明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教育是成功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基础。2.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经验

各种现代化都承载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就斐然。在思想文化的建设方面,先后进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坚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其间,党的十五大报告(1997年)专门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明确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明确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并具体阐述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先进文化问题的论述,更是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思想方向和价值目标。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提出的和谐发展观,既是中国独特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双赢的实践途径。他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我党以史无前例的气魄和文化自觉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思想领域,或者说,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规律和建设方针,既从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吸取经验,努力保持原有的价值理念,又结合思想理论界的努力,通过党的纲领性文件逐渐提炼、归纳出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这种建设思路和方针不仅给当前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机遇,也给包括文化建设、塑造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国民心态在内的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机遇。3.中国在世界形势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增长,有利于抵抗国外的意识形态攻势,增强中国公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和平、发展与和谐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题。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集中精力实现现代化,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不仅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制造业大国,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反对保护主义、改革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等方面发挥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2009年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言时说:“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应以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发展作为重要途径,营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这不仅是中国“发展自己、贡献世界”的一个突出证明,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示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力量,有利于抵抗国外的意识形态攻势,增强中国公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二)实现现代化给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1.对社会主义认识、实践的长期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其建设取决于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地说,从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发表那一刻起,直到今天,人们始终没有停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就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而言,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过程都将是漫长的、艰巨的。

就我国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进程不仅走过弯路,而且还需要一个更长期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不少人曾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大二公”,实践的结果却使我们离社会主义的目标越来越远。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头脑开始变得清醒起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也变得更加理性了。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不成社会主义”。因此,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揭示了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过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反映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结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开始,支撑了广大人民群众近三十年的公有、无私、平等、忠诚、奉献、勤俭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一夜之间坍塌了,而真正被每个公民极端信赖的核心价值理念却未能及时、全方位地形成,结果导致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价值理念的断层,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既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也给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了难度。2.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多样化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出贫穷,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并存。如今在所有制上,我们已经形成了国营、集体、民营、外商独资、中外合作合伙和个体劳动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在分配上也已经形成了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新格局。国家通过经济多元化的方式取得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成就,反过来,经济的多元化也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这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伴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变得更加活跃起来。个体意识形态观念突出了作为“社会分子”的人的主体价值,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较好地回答了个人的存在价值与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个体意识形态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崛起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客观能动作用,这是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个体意识形态观念的崛起对于整个意识形态来说也构成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程度,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吸引力。如强调自我价值的个体意识形态观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提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冲击;在一些干部群众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违背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存在。

从收入角度看,高、中、低收入阶层已经出现;从所有制角度看,至少在私营经济领域是存在着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的;从分配方式上看,已有不少的食利群体;从劳动过程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凸显,即使在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内部,随着企业的改制,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有不断弱化的趋势,企业似乎更像是高管层的企业,已经有学者呼吁,应当防止国企内“新贵”群体的出现和形成。这些因不同经济活动方式而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群体或阶层,会形成他们各自相对独立的甚至有可能是相互对立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不同的核心价值目标。比如,有的可能在追求解决温饱、增加收入、改善劳动条件,有的可能在考虑已获得的经济生活状况的稳定,有的可能在考虑如何维护既得利益,有的可能在考虑应该追求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话语权”,等等。

除此之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宗教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甚至还是相互冲突的。面对如此多元、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建设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并能成为人们共同自觉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3.中国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本身的挑战将影响和延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社会发展规律。温家宝总理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当地时间2008年9月24日于纽约)发言时指出: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收入水平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还很落后,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进一步发展还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问题还比较突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繁重,道路还很漫长,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2010年8月6日在第8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作《中国现代化的挑战与前景》报告时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将面临一些重大机遇和挑战,挑战集中为人口、资源、能源、农业、城市、教育、科技、制度、观念、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绿色化13个方面。中国现代化的挑战超过任何国家,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另外,根据二次现代化的理论,中国当前的现代化进程将面临着双重职责与使命。一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即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完成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二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即信息化建设过程。综合而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60%以上的人口还生活在农村,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生活的地方没有实现现代化,那中国怎么可能实现现代化。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别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努力解决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严峻挑战。中央倡导采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就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者相互促进。不难看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本身必将影响和延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成效。何况,即使经济、物质的现代化目标达成,13多亿人观念的现代化历程也必将是一个更为漫长和艰辛的过程。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补齐了短缺部分,加强了薄弱环节,才能够提高全局和整体的水平。4.中国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可能凸显的矛盾现象将影响和阻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国际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这个国家就是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也就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这是一个既充满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一般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因为经济社会转型,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而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就像一些拉美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出现的剧烈社会冲突那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以及引发的矛盾和冲突等。如果以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民众来信上访事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现象为例,可以看出在基层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统计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发展快于城市。1978—1984年的6年间,农民每年人均收入增长16.4%,而城市每年人均收入增长8%,城乡差距缩小。但此后情况逆转,1985—2003年的18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城乡差距急剧扩大。从横向看,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二者是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上是6:1的关系。从纵向看,以2003年为基期,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若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要赶上目前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事实上,无论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和趋势,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广大群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和阻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最终影响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表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昭示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复杂的建设过程。(一)从体系产生的客观现实基础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既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那么,这种价值观念体系就只能是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在人们的主体观念中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当我们在研究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时,不仅要看到广大群众思想活动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同时更应看到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广大群众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这一事实,这也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和培育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背景和客观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就不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希望和空洞的道德说教,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探索。广大干部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说过:“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这里所说的“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当然也包括“根据经验来确信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固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但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的,则是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让广大群众平等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只有当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进一步丰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二)从体系本身的完善过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包括理论基础和体系自身的建设两个层面。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建立在坚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没有彻底的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就无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诚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我国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也应看到,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频频调整,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在对外开放和信息化条件下,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并纷纷传播进来。群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面对大量看不清、想不通、道不明的现象,难免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甚至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争议。面对这种情况,要有效地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和统一思想认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获得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仅靠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创新成果是远远不够的。一切价值观念都是对其客观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实的能动反映。群众感到迷茫困惑和存在认识分歧的那些问题,都是在新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很现实很具体的,往往是党的现有理论尚未做出具体透彻回答的。比如,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实行的改革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什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却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体现出是在沿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同。要有说服力地解释并不断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理论探究,引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结论,并做出有理有据、经得起事实验证的科学论证。惟其如此,才能有力地驳斥各种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谬论,帮助广大群众消除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光明发展前景的困惑和疑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这正是一件凝聚社会各界心声和呼声的艰苦工作。(三)从思想教育活动的过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思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对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期望一经教育,受教育者就能发生思想品德的飞跃。同时,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不断充实、不断解决的循环往复过程。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动中。相对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状况,“全新”的思想品德一旦形成,又与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更高的思想品德要求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开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新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此外,由于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和教育环境的自发影响之间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常常会出现曲折和反复,表现在思想品德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常会出现不平衡: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不平衡又产生了,开始形成的新的思想品德要素尚未巩固,旧的思想品德要素又复原了。受教育者复杂多变的思想品德状况,要求教育者适应这些复杂的变化,不断地、反复地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反复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诱导、说服,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就得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经过内化——外化——反馈检验这样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客观现实基础看,还是从体系本身的发展完善和人们思想活动的规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将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期望通过短期的努力就达到目的。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自由、民主、博爱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而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不能自发形成。遵循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过于急迫、冒进,而是应该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在当前,就是要把握机遇,正视挑战。毛泽东同志说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利益与风险是共生的,而且往往机遇越大,挑战越严峻;利益越大,风险越多。我们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认真对付挑战,化解挑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此,我们一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真正认识到机遇的难得,善于利用机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二要迎接挑战,认真对付挑战,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基础与基本要求

一般说来,主体的任何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都要以其真理性认识作为它的认识论基础,而任何真理性认识也只有在转化为主体的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之后,才能成为实践的直接动机并用以掌控实践的精神力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哲学与逻辑基础

任何真理性认识只有转为价值性意识和观念,才能为人类行为提供指南、动力和智力支持。真理性认识是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告诉我们,人们作为认识主体从周围事物获得的价值意识,是他们改造和利用这些事物的直接动机和精神动因,因此,要以关于该事物的本质即发展规律的认识作为基础。我们在一切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形成比较客观和比较正确的功利性、评价性的认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识也不例外。因此,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

首先,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只有当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以科学预见的形式大体上勾勒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远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开始产生。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就开始有了直接的现实基础,有了根据和土壤。另一方面,并非在社会主义这个现实土壤中能够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和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都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从人民群众生活的直接现实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而只能产生于工人阶级思想家、理论家对其进行的科学思维,并自觉地“从外面灌输进去”,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这种价值体系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创新。

其次,要深刻理解不断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的重大价值。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发展巩固它的现实基础本身,一方面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实践发展而进行理论思维、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既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又可以不断地深化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而推动人们深入认同、确立、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特拉西“观念学”、黑格尔“国家意志”等以往社会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后经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成分和积极内容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1.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意识形态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形态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在人们观念上的发展。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决定性特质。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但“它并不是物质世界的消极分泌物,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及人们的社会关系,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关系的建设,为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思想和文化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它甚至会‘变成物质力量’”。“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含的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之间辩证关系,及意识形态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精神源泉。2.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特征的原理,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

意识的统治依附于物质力量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与阶级对立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超阶级关系的意识形态。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而是始终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本身是大工业的产物,它不同于过去的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所以它的阶级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是高度契合的。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把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统一起来,区分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并阐明它们之间斗争的不可调和性:“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这便赋予意识形态以鲜明的阶级特征。马、恩、列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不仅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中得到了极大发展,也在日后天翻地覆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源泉和精神动力。(二)价值认同理论

价值认同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深层理论基础。任何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价值认同和追求,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正如马克思所强调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里的意识首先要求进行理性认识,其次要求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情感认同,实现行为转化。不难看出,认同是理性认识到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

认同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西方政治学理论流派。最先对认同现象加以理论分析的是S.弗洛伊德。他在对人类生物本能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认同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盛行,美国一些政治学者率先研究人的政治心理,并将认同理论引入政治领域,对政治认同理论加以系统研究,提出诸如体制认同、政策认同、阶级认同、政党认同、宗教认同等新概念。其中,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肯定性体认和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它标志着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实际行为的自觉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是凝聚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亨廷顿指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的理论学说,要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关键在于实现从理论认识向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跃升与转换。这必然要求抓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要把抽象的理性认识推进到具体的情感认同层面;二是要把情感上的认同转化为实践上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必然遵循价值认同理论的理性认识——情感认同——道德自觉——价值支撑——实践转化的逻辑线路。价值主体只有在情感上认同核心价值体系之后,才能将其内化为价值主体精神世界的道德自觉、价值支撑和良心发现,才能使价值主体在心灵上感到亲切与敬重,在行动上做到自觉自愿地遵守与维护。没有这种跃升与转换,价值主体的行为就只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知晓上,而不能变成一种良心自觉;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由自在的必然性转化为自我的必然性,由外在的约束转化成内在的自律,由外在的规范和命令转化成内在的自我立法、自我律令,才能增强吸引力,扩大认同度,切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建设。(三)意识形态冲突或斗争理论

意识形态冲突或斗争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提供了科学依据。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它以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著称。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就存在着资本主义思想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冲突与对立。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与对立,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冲突与对立。正如列宁1902年在《怎么办?》一文中所指出的:“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体系的加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政权要实现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就必须紧紧抓好思想、文化、舆论阵地建设。这些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与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高尚的、健康的思想不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错误、低俗、不健康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如果意识形态阵地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就整个国际范围说,只要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一天,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愈年轻,也就应当愈积极地同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企图作斗争”。对我国而言,“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但是,由于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因此,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冲突或斗争理论,尤其注重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冲突或斗争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改革开放以来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政治和文化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在中国特色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使人民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丰富与完善,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的主导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和前途。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也深刻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号召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疑为处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政治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各族人民历经数千年积累和积淀下来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就其最深层的意蕴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体现,是中华文化之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将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和积淀,不仅为各族人民所理解、认同,而且不断被赋予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内涵。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在扬弃中得到发展,在传承中获得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既包括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包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崇高的革命文化,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文化等。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的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都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凝炼、创新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在内容的构建,还是在作用的发挥上,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切割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相互贯通、相互熔铸,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与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

西方国家此起彼伏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现实依据。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颠覆与“和平演变”。他们在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极力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时,精心炮制意识形态“多元化”、“淡化”、“趋同化”,甚至“非意识形态化”等理论,蓄意搅乱人们的思想,削弱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而达到颠覆、瓦解、消灭社会主义的目的。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还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处心积虑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文化及生产方式。他们在把持全球话语霸权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意识形态渗透经验上升为全人类的经验,企图占据全球化精神生产的制高点。因此,任何无视西方意识形态战略而不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的国家,只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俘虏;任何幻想全球意识形态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人,只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助手。苏东剧变的教训之一就在于淡化甚至放弃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自觉不自觉地追随或陷入所谓“非意识形态化”思潮,进而丧失了对意识形态进攻的抵御能力。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法轮功”事件,某种程度上也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手段和工具。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经验及苏东剧变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要占领阵地,更要坚守阵地、建设阵地,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揭示的是抓住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问题,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及如何举”的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回应的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问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及如何走”的问题;“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强调的是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问题,解决的是“树什么风貌和如何树”的问题;“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的是夯实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问题,解决的是“遵循什么规范和如何自觉通过遵循规范养成民族风尚”的问题。(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十七大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十八大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及如何举”的问题。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和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唯一正确选择。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形成全国人民统一的精神支柱。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马克思主义历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和锤炼,其基本原理始终迸发着真理的光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融入到这一进程中。我国正经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潮更是动荡起伏、异常活跃,呈现出社会思潮多元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西方社会思潮侵蚀的潜移默化性、潮来潮去的变动性和沉渣泛起的反复性等特点。社会各界想回避、封锁或者消极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是不可能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及其话语内涵,认清其在我国存在和流行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做到因势利导,既有效地遏制各种错误思想在我国继续蔓延和扩张的力度,又能有效地吸取各种思潮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广大干部群众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其次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及时对新的现象做出新的概括和总结,切实引领意识形态建设。(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十七大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十八大强调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及如何走”的问题。走什么路,如何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愿望和追求,是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它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把党、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利益和愿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包容性和时代性。这必然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回顾我国1840年以来的历史,可见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又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这就更加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能够把千千万万为创造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信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任何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催人奋进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这种理想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战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思想武器,具有脚踏实地和求真务实的品格,同时又能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以坚定的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十七大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十八大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解决的是“树什么风貌和如何树”的问题。“树什么风貌和如何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由其自身特点和它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无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同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突破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拮据,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既需要民族精神的浸润和滋养,也需要时代精神的牵引和推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相互交融,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也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时代强音。

中华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帝反封建斗争;在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可以说,正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正是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使之日新月异。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召唤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推进民族的复兴、繁荣与发展。(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解决的是“遵循什么规范和如何自觉通过遵循规范养成民族风尚”的问题。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由我国当前社会风尚的现状和道德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境界,同时也规定了社会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与评价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性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荣辱观自古有之,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持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伦理道德观的人们,对荣辱观的认同和践行必然存在显著的差异。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灵魂解决了“举什么旗和如何举”的问题,主题解决了“走什么路和如何走”的问题,精髓解决了“树什么风貌和如何树”的问题,基础解决了“遵循什么规范和如何自觉养成民族风尚”的问题,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向度与基本原则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有“立足什么”、“为了谁”、“何种价值”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也就是“顶层目标”或“核心理念”的问题。正如我们去体会自由、平等、博爱所体现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样,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应该或可能概括为什么,何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相区别或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这就像建大楼的道理一样,建筑师必须先明白为什么要建这个大楼,之后才能回答造一个什么样式的大楼的问题,也才能回答用什么材料和什么样的工艺来建造和装修这个大楼的问题。从通俗的意义上看,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与建设的本来意义,是要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合理性等提供一种价值理性层面上的辩护与阐释。但问题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仅仅限于理论论证或解释,而对民众普遍的精神焦虑和健全人格养成与生存境界提升等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它就不会与现实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功能建构,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现实,观念现实和社会现实。因此,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与原则问题具有十分迫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意识,具有为社会成员认同、协调社会成员行为、整合社会各种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力量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的意识形态武装人的头脑,塑造人的心灵,即培育和塑造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使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以寻求思想价值共识,同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渗透、“内化”过程。其次要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同时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这是一个由内到外的“外化”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有学者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指向。就笔者的认识和研究而言,这一说法并没有清楚地回答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概括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主要是通过寻求社会思想共识来凝聚社会发展的合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思想理论和道德基础,从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结合的目标体系。(一)共同愿景:推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共同愿景是团结的纽带,是凝聚力的源泉。这一方面是因为,具有共同愿景的人,因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规范,对同一现象会做出大致相同的价值评价和选择,进而达成价值共识,彼此团结,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反之,当人们的价值观不同甚至相互冲突、对立时,人们就会彼此疏远、排斥、反感、厌恶、敌视,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会受到影响,更不可能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当人们确立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目标,有了共同的社会理想、社会信仰时,就会为实现共同理想自觉地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战斗集体,协同奋斗,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现实价值内涵就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它既凝聚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民族精神与追求现代文明进步的时代精神,也内含着诉诸实践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作为国家的精神现象、精神理念而存在的,但它绝不是纯粹的精神理念,而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的、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的精神现象、精神理念。它不但是支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而且内含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这表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着深层的渊源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归根结底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首先在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这一根本作用不是直接完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宣传和深入学习,首先映入人的头脑,形成一种理念、信仰,进而通过人们的实际行为来逐步而持续地完成的,这是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改造周围世界和对象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话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它表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自然以及社会发生关系,始终处于一定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融入社会之中,改变着周围世界,而社会也在无形与有形中影响和引导着人的活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于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它既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美好愿景。

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近代以来,为改变我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找到了现实途径。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实质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消除贫富差距,创造更加发达的物质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应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革命时期就高高举起民主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实质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立更为健全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当家做主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政治条件。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过程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文明进步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实质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改变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相对落后的现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更健康、更完美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上超越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精神文化条件。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基本价值诉求,其实质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改变不够公平、不够公正的社会现状,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更充分的平等权利,创造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结构状态上超越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二)目标前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揭示了构建和谐文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尽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文化发展最终由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但文化发展本身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也体现在它是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路径,是鼓舞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路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位列第一,被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不仅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人类思维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的结合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来,同时又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和目标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由此引导全体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味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基本指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既弘扬民族精神,又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既保持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又具备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的创新意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不违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可能的,构建和谐社会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这一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迷失方向,也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本质,构建和谐社会也会失去方向和可能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消除了少数人得到发展的垄断权。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在21世纪前20年里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近期目标与马克思的远期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这大大激发和强化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斗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有序发展、不断提高精神境界的思想文化根基。人总是通过一定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改变个体的现实存在,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之所以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因为它与主体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是人的全面发展诸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促进作用。这一素质不仅关乎人的理想、信念,而且影响人的智力、体力、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的程度,关系到个体价值的实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都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要求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道德变成一种动力,并使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不是存在于某种外在的物的东西,而是存在于主体的精神与意义领域。追求精神利益的活动使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教育和传播社会政治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帮助人确立根本的价值规范、价值目标、行为规则、道德准则和理想诉求,不仅为个体准确把握实践中遇到的政治、道德和心理等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思想武器,也引导个体在知行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三)目标指向: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目标指向上应关注两方面的内涵:社会层面的稳定、协调发展,个人层面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互为前提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但人作为目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的根本,是一切发展过程包括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从本质上讲,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历史过程,不是为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核心、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境界和最终价值目标。

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出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一方面,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为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唯物史观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绝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时代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社会价值体系构建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必要过程和手段。另一方面,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是由无数个体来完成的。个体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遵从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潜在状态发展到显在状态,推动实现社会价值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质、中心和目的,不断提高主体素质,积极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确定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是和谐社会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内生原质。只有把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的价值目标实现相结合,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把构建和融入和谐社会当做自身完善的价值要求,自觉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

这表明,一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谐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此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四)目标归宿:形成良好国民心态和社会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种抽象的超历史的存在,而是具体的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的过程。一方面,历史的发展总是在社会实践与理论学说频繁、积极的互动中实现的。要有效地完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就必须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去构建、修正和完善践行机制,努力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持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深厚的社会土壤,获得人们更广泛的认同和共识,进而提升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对每个个人所提出的价值航标,而不是每个个人所主动抉择的价值准则,个人价值的满足必须以社会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这必然要求每个个体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同时,社会主义是尊重个人价值的,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在价值取向上,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与个人相结合的共同本位论。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义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再一方面,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求进一步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在现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塑造中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不难发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价值目标的追求更多地还停留在理论的、理想的层次,并未完全切实地落实到绝大多数群众的现实生活中。而且,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仍然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障碍。如长期以来,因缺乏更加规范、更加清晰、更加严密、更加具体的践行机制,导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空想;人们对公民意识、公共责任的漠视或逃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效率低下;观念的陈旧、方法的单一则使人们把公共行为的取向建立在领导个人的命令、决策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效能常常因个人的感情、感性、良知而摇摆不定;宣传力度的不足,导致个体公共参与意愿不强,尤其是现实中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被人们很好地与中国传统的优良价值观念衔接,也没能很好地与西方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优良价值观念衔接;等等。

再者,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终极关怀在于引导人的行为并形成自觉自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风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关注个体外在的认知、认同,也关注个体内在的精神提升,即由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识、认同到价值信仰、信奉及习惯性践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在实际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了起来,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如果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成为社会思想的共识,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的结合程度,那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地转化为社会信仰,则是从质的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的结合程度,最终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国民心态和社会风尚,推进提升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不断地解决好认识、认知、认同的问题,需要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需要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既引导个体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向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强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这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总体思路。(一)理论向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遵循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必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摆在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着眼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首要问题。科学的信仰是以科学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科学。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学说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当然,马克思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曲折之后必有大的发展。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一规律性,我们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

第二,着眼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共同的社会理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是实现人类最崇高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价值目标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着眼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巩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所谓时代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在划时代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四,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光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二)实践向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理论的科学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寓于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思想和生活之中,使理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践,才能打动人,才能被接受。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要有大批的同志……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当前,从深刻认识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的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1.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摆在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决定》同时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内容。因此,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摆在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方面,要把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要求,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媒体宣传之中,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融入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把握好体系构建与功能发挥两大关节点,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2.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理论创新和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理论教育应更加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理论创新与自主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广大群众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自主实践原则,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其在内容上贴近生活、打动人心,在形式上喜闻乐见,紧紧吸引群众,方能切合广大群众对现实世界的经验感悟,增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认同感。3.注重巩固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接受、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这有三个方面要求:一要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发挥实际作用的程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就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程度。这不仅要求社会各界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反映和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还要求社会各界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只有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会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动力,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认同、接受和践行。二要采用大众表述和大众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进一步概括,用简明扼要的大众表述和大众话语阐释其核心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加深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也会使其更加具有生命力。三要选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和教育手段。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接受并自觉践行,离不开积极有效的宣传。应运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和教育手段,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掌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舆论氛围。一方面,要面向群众的实际生活,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把握群众的心理特点,切忌大话、空话、套话,努力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4.坚持走多样化、具体化和民族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破除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元价值体系的观念误区,在尊重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对待,走多样化、具体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只有多样化、具体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地具有普遍适用性,真正成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国家软实力。(三)核心理念向度1.凸显“中国特色”

凸显“中国特色”是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向全体中国人民,以求获得更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主流价值导向的需要。从理论视野上看,任何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就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而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各有特色,特别是作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和东方一些国家(比如欧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强调凸显“中国特色”,并不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社会主义一般属性,而是说这个体系应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它在一般性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精神和属性;在特殊性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这就要求,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同时看到并把握和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善于从本国本民族的实际状况出发,思考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问题,又要放眼全球,用世界眼光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大趋势,重视在与世界各国的对比与参照中凸显“中国特色”。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立足中国,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同时又要放眼世界,密切关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善于汲取世界各族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而在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碰撞中回应社会分化和价值冲突,凸显“中国特色”。2.强化“阵地意识”

一个国家不能只表达同一种思想、发出同一种声音,同样也绝不能没有主流思想和主流声音。突出一元化主导和主流地位,强化“阵地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诉求,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成功选择和宝贵经验。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思想、文化领域始终存在着谁来占领、统领的问题,也始终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领域。敌对势力争夺、占领这个领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搞乱我们的思想,进而借机引发社会混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证其在多元化社会思潮中处于主流和主导地位,必须首先确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即主导价值取向,并在多元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大力传播先进思想,营造文明健康、蓬勃向上的舆论氛围,弘扬社会正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在人们思想中扎根。正如列宁指出的:“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江泽民也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3.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执政理念的生动表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向。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引导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熏陶人的过程,是一个努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进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人的生命至上,就是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人都享受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社会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过程,也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和实践过程。主体性的功能发挥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效性的基础。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心理活动依赖于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没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负责的理性判断,就无法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没有绝大多数社会个体起码的感受力、领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就无法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无法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做出行为选择,无法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必须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努力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相结合,了解民意,关注民生,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让人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彰显社会共识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被人们自觉遵守和执行。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没有对这一体系情感上的共鸣、认识上的一致,则无法实现这一体系的核心价值目标。其中,心理认同是在感情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认同和选择。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认同主体容易产生相同的感情和共鸣,进而生成推动实践的动机与激情;反之,则易导致社会矛盾、分化甚至冲突。群众心理认同是架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桥梁。没有广大群众共同而深刻的心理认同而仅靠强制力维持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可能形成坚不可摧的民族信仰和精神支柱,也不可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成为真正对人民群众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着城乡、地区、不同阶层以及整体和个人、长远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和差别,这些导致了形成群众共同心理认同的巨大障碍,必须下大力气努力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利益的和谐与协调。具体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要消灭价值观的对立和差异,而是要以主流的价值取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坚持主流,抑制支流;既大力倡导同社会发展进步一致的主导价值取向,又鼓励和保护那些积极进步的价值取向;要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认同感,进一步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群众的共同信仰,进而转化为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对国家、政府和方针政策的由衷认可和支持,切实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最大程度彰显社会共识。5.突出精神引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人们精神文化领域搞建设,目的是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展现和彰显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境界。历史和现实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追求。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不可能构筑全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无法形成全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就会使社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础,从而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当前社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迸发出来的伟大时代精神,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是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中心环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风尚。这有助于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开拓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源泉,对不断巩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撑,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促进全民族精神境界的提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6.着力价值实现

任何一个价值体系的最终效应都会指向其价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其实现的前提、动因、实质、途径与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有力地保证它在全社会得到广泛宣传、推广和践行,切实“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结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谐社会这一价值理想,既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理想,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追求的一种价值信念和信仰,是社会群体对现阶段社会规律的共同认识,是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综合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处理好价值取向上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并在两者的相互联结中促进其价值实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中共中央文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视和关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方针,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依据。1.导向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需要在不断地引导国民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和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导向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明辨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潮的多样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与差异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汲取营养,马克思主义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视野。2.人本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突出人本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人的生命至上,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关注人的精神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必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最根本要求,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利于而不是阻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注重实际效果。实效性原则的核心是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接受,并将其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且在行为上表现出与此相一致的长期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有注重实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自身获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才能实现自身行为的外化,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4.长效性原则

长效性原则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必须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不断积累中巩固和壮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和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在13多亿人口的大国中进行的,是在全球化、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现代性弊病不断彰显等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展开的。要获得十几亿人民群众的认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必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伴随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战略任务,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脚踏实地,扎实推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能够一代一代地抓下去;要进行中长期规划,规划是工作长期化的保证,在当前,要特别关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状况,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建设规划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牢牢植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深处。5.群众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尊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群众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预期成效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蕴涵着极大的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与创造活力。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不断形成新的工作思路,推出新的创建举措,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6.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中不同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灵魂、主题、精神基因、道德基础四个方面内容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展开,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内容丰富、深刻、严整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深入把握其内在联系;要把党政多个部门的领导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形成党委、政府和社团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形成三维互动的良性教育机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