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2:14:46

点击下载

作者:高利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

《黄帝内经》教你学养生试读:

前言

如何才能健康?怎样才能长寿?自古至今,养生保健一直是人类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特别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被大量开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科学、不文明行为等因素导致环境质量急速下降,使得很多城市的天空不管晴天、阴天总是雾蒙蒙的一片,“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仿佛成了在梦中才能看见的美丽画卷,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类的健康又从何而来呢?

再者,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在超负荷地透支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工作负担过于沉重,兼职过多形成角色冲突,事业上竞争过于激烈,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等,这些因素都无情地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可以说,尽管有史以来人们追求“寿而康”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摧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为维护机体健康而不懈努力。在纷繁忙碌的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回归自然的呼声也日渐强烈,人们又开始把目光投向我国自古就有的医疗宝库——中医学,并从中获益匪浅。《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即论述了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个人是否善于养生,并且把养生的典范分为四个档次: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后世的圣人和贤人,并详尽论述了养生以祛病延年的重要意义。

再如《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些精辟的论述既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对当今人类进一步探求健康长寿起到现实指导作用。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为主旨,适当引用古代医家及养生家的学术观点为佐证,从养生理论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下篇从衣、食、住、行等角度结合当今社会人群现状分别进行讲解,力求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尊重现实,借鉴古训,掌握方法,达到保健养生之目的。编者2015年5月[上篇]基本理论第一章养生与健康长寿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黄帝内经》中一段关于养生与长寿关系的讨论,意思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贤人,年纪活到了100多岁,而形体、动作不显得衰老;但现在的一些人,往往不到50岁,形体就衰老了,是时代不同了吗?人们就早早失去生命了吗?”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取法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运用各种养生方法,调摄精神,锻炼身体,能够节制饮食,日常生活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过分地操劳,精神与形体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因此能享尽其生命年限,活到百岁才离世。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酒当作一般饮料,嗜酒无度,把不正常的当作正常的,酒醉后肆行房事,耗散精气使其枯竭,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不善于统摄自己的精神……所以五十来岁就衰老了。”

生长壮老本来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人自有天年之限,因此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养生活动保持身心和谐、躯体与机能和谐,预防早衰,即病理性衰老,这也是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上古之人”,由于遵循养生的法则,故人至老年虽然形神皆不及少壮,但仍可以维持相应水平,生活自理,精神不败,度百岁乃去;而“今时之人”违背了养生法则,则半百而衰,不能尽终其天年。这段对话通过古今寿命的鲜明对比,说明了养生对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何谓养生?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早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岁月里,从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一些防病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并相互传授。发展到后来,人们把这种自觉的保健延年活动叫作养生。以后,人们又将这种保健延年活动加以理论上的归纳,称之为养生之道。经过长期的运用和不断充实,后人将偏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把侧重于老年延年益寿方面的又衍生出寿老、寿亲、养老、寿世等。这样就基本反映了养生的主要轮廓。因此,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养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古义和今义之别。古人以“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辞源》)为之养生,这是古义的养生,也是狭义养生。而广义的养生,是指现代养生学中养心、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保健、防病、寿老、寿亲、寿世等防病于未然、养病复康,使人身轻体强、耳聪目明、益智明心,并能陶冶性情、身心康乐、延年益寿诸方法之总称。养生的目的是达到“康”“乐”“寿”的境地,因此,凡令人健康、快乐、长寿的理论和方法均谓之养生。

养生包括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很多人把二者等同起来,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即要达到康、乐、寿之境地所必须遵循的养生原则)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即为了实现康、乐、寿的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是养生活动进行的前提。而“养生之术”则是在养生之道指导下的具体实施办法。这种“道”与“术”相结合的养生既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内容丰富的、优秀的文化瑰宝,又是一门当今人类急需的、急待发展的学问和实践活动。

根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彭祖是我国最长寿的老人,其养生之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第一,他十分重视运动锻炼,坚持每天清晨练功。他的健身方法,被后人概括为“导引法”,至今仍被人们用以强身祛病。第二,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彭祖坚持顺乎自然的信条,他认为,长寿的关键在于不伤身体。比如顺应四季节气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另外要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用脑适度。第三,创造和谐的夫妻生活。彭祖认为,禁欲是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的,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男女相需好比天地相合,而和谐有节的夫妻生活能够增加人的精神活力。他同时还指出当人们酒醉、饭饱、忧悲恐惧、喜怒失常时不该同房。只要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延年益寿。他的这些观点,与《黄帝内经》中的某些养生原则桴鼓相应。

注重养生固然很好,但科学观念也必不可少。特别是经济腾飞的今天,一些商家抓住人们渴望健康、追求长寿的心理特征,在营养品、保健品、保健药等方面大做文章。现在随便你什么时候打开收音机都会发现:以往丰富多彩的电台节目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某某专家或某某大夫在电台做健康咨询,推荐某某药物或某某治疗仪。与此同时,电视中的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商场超市中各种营养品琳琅满目,使很多想养生保健的老年人莫衷一是。

网上有这样一位“养生”的人:凡是电视中广告推荐的健心肺、强肝脾、活筋骨、延年寿之类的新药、营养品,他都用心记下,然后买来服用。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以后,非但没有如广告中所称的“去岁花甲,今年五八”的情况出现,相反,倒还住了一次医院。这种所谓的“养生”只能属于盲目养生、乱养生、非科学养生,根本谈不上养生有道,其结果必然是与期望的目标背道而驰。

再举一个例子:一位记者去采访新疆天山地区的一位年高110岁的寿星时,问到他的养生之道。这位高龄老人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不养生”。老人所说的“不养生”,并不是排斥养生之道,而是对养生之道的豁达领悟。他懂得顺应自然,不人为地、机械地用外力手段去追求生命的延续,不刻意地去“养生”,这样从起居饮食的调理,到日常情趣的培养,从适时适力的运动,到有害、不良嗜好的戒除等,都能做到顺其自然,恰到好处。再加上他生活的天山地区自然环境没有受到人为污染和破坏,空气干净清新。如此来看,其所谓的“不养生”岂不恰恰是最好的养生?

因此,我们要理解养生之道中“道”的确切内涵。“道”可以理解为道理、原则,但必须是科学的道理、原则才可真正称之为有“道”。明白这一点,才能指导我们正确的养生保健。

总之,健康长寿既是人们的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但是,它不是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只有按照人类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切实掌握养生的具体方法,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健身措施,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摄,才能达到目的。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无数人都在追求“享尽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梦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特别是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现在,养生保健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问题。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在1998年国际老年人年启动仪式上讲话指出:“生命已不再像是短暂的冲刺,而更像是马拉松。马拉松选手会告诉我们,要完成这项比赛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坚持训练,同时还应有顽强的毅力。要长寿就需要我们有同样的精神。”为了健康,为了长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入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呢?

附:健康老年人标准

据医学专家介绍,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曾制定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1995年依据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补充修订。具体标准如下: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病变,如偏瘫、老年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明显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无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第二章《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做斗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丰富经验的总结,有效地指导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

在这部著作中,外避虚邪贼风、内养心神、调和阴阳是其养生论的核心;顺应四时、节饮食、调情志、适劳逸是其倡导的主要养生手段;而使心安神定,真气内守,“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机体抗邪有力,则是中医养生观要达到的目的。概括起来《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点主要有五方面:整体观、精气观、动静观、防治观、食疗观。整体观

所谓整体观念,即是《黄帝内经》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体本身则又是这一巨大体系的缩影(即人身小天地),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一)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

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里的“天”“地”即是指自然界而言。其次,由于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又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这些影响,并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反应。如《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亦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些都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中医学理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天地之间阴阳、六气、五行的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人体五脏也会发生阴阳、五行的变化,进而产生怒喜思悲恐五志。因此,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通相应的,这就是“天人一理”的“天人一体”观。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一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在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弛,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在病理上人体也同样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当气候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调节功能的正常限度,或由于机体本身不够健全,不能与外在的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疾病。如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此外,临床上某些疾病如痹证、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或节气交替时病情复发或加重。

2.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素问》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虚,气门乃闭。”概括说明了人体内阳气的昼夜波动情况。这与现代生理学研究所揭示的体温日波动曲线吻合,说明人体功能会随着昼夜的寒温变化出现节律性的改变。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样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如《灵枢》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意思是说一些疾病多在清晨、上午比较轻微,从下午起逐渐加重,到了夜晚更重。这是由于随着昼夜阴阳之变化,人体正气也有消长的缘故。

3.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体质特征并进一步影响其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生活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机体已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适应,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会感到不太适应,出现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但经过一定时间,逐渐地适应了新环境,这些身体的不适也就自然消除了。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机体在病理上也有不同的变化,特别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处于低洼潮湿之地的人,多发生关节疼痛或痿弱不能行走等病;居住在高山上的人,多出现瘿病(大脖子病);住在湖区水边多见蛊虫病等。

此外,许多地方病还与当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所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此外,地势高低对人体健康与长寿也有影响。《黄帝内经》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我国人口普查也表明,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就不同。同时,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衰老过程推迟。(二)人身一体观念

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说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可见,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反映了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个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间的相互协同和相互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平衡。因此每个脏腑组织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时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这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如心在五行属火,肝属木,肺属金。三者都有自己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他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的:肝木可以生养心火,肺金则可以制约肝木。又如关于饮食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的整个过程,就是通过胃、胆、小肠、脾、肝、大肠等脏腑的分工合作、协调作用而完成的。精气观

古人认为精气乃是天地之精华,是来源于天地间的灵气,天地之精气相合,才会产生人。精气禀受于先天,与生俱来,是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如果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所以中医学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

人的生成必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与衰老过程,同时也是身体抵御邪风疾病的基础,所以对于男女的情欲必须慎重,切勿放纵贪恋,必须合理地生活,使自己的精气充足,疾病才难以入侵。

精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机能必不可少的,故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真谛就在于保养精气。动静观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万物,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了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运动则身体健康,不动则身体衰弱的道理。《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但运动要有一定的限度,“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不能“饱食即卧”而是“食毕当行步踌躇,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这样有助于消化,可达到祛除百病的目的。孙思邈说“能动能静,能以长生”。主张形神兼顾,按四时的不同,养形调神。比如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阳光”。防治观《黄帝内经》中提出未病先防,有这样一句话,圣人不治已之病,治未之病。就是说一个高明的医生,不能只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更重要的是在未病之前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用药治疗,这就好比渴了才掘井,打仗时才制造兵器一样,岂不太晚了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告诉人们预防的重要性,而身体的预防就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从细小的点点滴滴做起,凡事要有所节制,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一是外感,以六淫之邪为主;一是内伤,以七情为主。所以提出相应的养生要求:一要预防外邪侵袭,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要避免精神刺激,即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前者为“治外之道”,后者是“治内之道”,体现了内外结合的疾病预防观。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为了生存,每一天都要进食,这是生理的需要,故古人十分重视维护后天脾胃这一根本,并把它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用现代通俗讲法来表达,就是人靠吃饭活着,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养生保健。《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助,五果为益。”几千年来,中国人依照这一营养方案,以素食、五谷为主,以荤食为辅,同时反对偏食,而长期得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定出的饮食结构是正确的、合理的。《黄帝内经》提出“食饮有节”的主张,也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重要观点。饮食有节,不但肉食要有节制,就是粮食和一般食物和饮料,也不能暴饮暴食。《黄帝内经》还运用阴阳的概念和物性相反相成的规律,来处理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问题。例如,提倡“食饮有节”,但又认为只要“适腹”,偶然多吃一点也无妨;冬天可以适当增加肉食,增加营养物质,也是必要的;又如,饮食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急不躁,不怒不忧;饮食环境冬宜温暖之室,春宜柳堂花榭,夏宜临水依竹,秋宜晴窗高阁,以使神清气爽,更好地食以养生。这些都明显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先民饮食养生的饮食观。第三章《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顺应自然

这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的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黄帝内经》的问世,科学地奠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认为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有了天地,然后“天覆地载,万物方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论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非常清楚地阐明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说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同样,自然环境的异常可影响人的生理活动而导致疾病发生。中医的养生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相应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所以《黄帝内经》中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四时养生方法,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四个季节里气候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但四季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因为有了春温而生,才可能有夏热之长,秋凉之收以及冬寒之藏。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顺四时养生的关键是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保养生命,维护机体健康。那么何谓四时阴阳?“四时阴阳”实际上是指一年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之气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例如,冬至一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一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的规律,因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称为“六气”。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调节的,因为有了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才有一年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可以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生长发育,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整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有规律的,遵循和利用这个规律,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对人类有益,破坏这个平衡,则会“灾害至矣”。正如唐代医家王冰称:“不顺四时之和,数犯八风之害,与道相失,则天真之气,未期久远而致灭亡。”

春、夏、秋、冬四季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效法自然界寒来暑往的阴阳变化规律,主动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从而增强正气,防止六淫之邪入侵致病,这些都是顺应自然养生的重要表现,“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这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那么,具体又怎样顺应自然呢?(一)适应自然

所谓适应自然,就是说人的日常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自身的生理常规。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未退去,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此时宜养人体之阳。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易伤阳。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多寒凉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

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秋时渐寒,冬时寒盛,人们喜食辛辣,好饮酒以御寒。辛辣之品易生内热,酒易生湿热,食之太过则伤阴。因此,秋冬之时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伤阴。

人们以为春之温邪、夏之暑邪易伤阴,春夏当养阴;秋之凉邪、冬之寒邪易伤阳,秋冬当养阳。为何《黄帝内经》独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因为春温夏暑易伤阴,秋凉冬寒易伤阳,人之所共知。且于春夏,人们知养阴而不知养阳;于秋冬,人们知养阳而不知养阴。故春夏之际,有因求养阴却伤及阳者;秋冬之时,有因求养阳而伤及阴者。《黄帝内经》以世人之多疏忽,而善养生之圣人能识之,故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从四时阴阳之变,是谓“以从其根”。

人在同一环境中,有些人生病,有些人不生病,有些人则很快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学认为这与人体的正气及邪气的盛衰有关系。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产生疾病。人们要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六气,要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抵御外邪,保持或恢复健康。一年当中,春天要防风又要防倒春寒;夏天要防热,又要防因热贪凉而造成的感冒风寒;长夏日要注意防湿气;秋天防干燥;冬天应防寒又要防风。(二)利用自然

万物之中,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因为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生存,促进健康。古代的一些著名养生家就很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造。

什么是自然养生?自然养生是利用自然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痊愈、身心康复的一种方法。自然因素很多,包括自然之物与自然环境,如日光、空气、泉水、香花、泥土、热砂、高山、岩洞、森林等。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自然因素必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有选择性地利用自然因素来影响人体,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可能的、行之有效的。利用自然因素、自然手段,促使人体身心健康,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的一大发现,是未来医学的显著特点与发展趋向。中医自然养生方法丰富多彩,现在简要介绍两种:①泉水疗法。此为饮用或外浴泉水,促使人体身心健康的方法。供人饮用的泉水,大多数性味甘平,具补养之功。泉水能调和脾胃、滋阴津而清胃热,用于消渴病、肥胖症、郁火性胃痛、慢性便秘、眩晕、淋证、虚损等,此外还用于呕吐不止、胸闷出汗等症。泉水煮沸饮用又有温阳除寒之功,可用于中焦虚寒诸证。温泉多性味辛热,外浴可除疥癣诸疮毒,并有温通经络、畅气活血、化癖舒筋、舒展情志、增强体质等功用。可用于皮肤疥癣疮疹诸疾以及寒痹、瘫症、失眠、眩晕、心悸等。②岩洞疗法。本法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洞穴或掘地为窟、为屋的人工洞穴,进行摄生防病和康复治疗活动。岩洞中环境安静,能使人精神宁静、情绪稳定、心志怡悦,对神志损伤者十分有利。洞中多为恒温,有利于正气虚弱、适应能力差的病人康复。岩洞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很少,也是隔离治疗的理想环境。其他还有高山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热砂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等,皆为中医自然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者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协调脏腑

古人除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以外,还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而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每个脏腑各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又有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所以养生就要协调各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又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这里的十二官,即是指人体五脏六腑,另加心包络。不得相失,即是指各脏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以此养生则寿,是说若人体十二脏腑在心的统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寿命久长。可见,养生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人体脏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两条:(一)要使五脏藏、六腑泻《素问·五脏别论》里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的满,是形容五脏藏精气的状态,五脏精气应当丰满充盛,才能游溢于中,供养人体,从而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满而虚,就是五脏功能衰退的病理表现。这里的“实而不能满”是指水谷而言,是形容六腑转输水谷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六腑只有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二)要及时纠正脏腑的偏盛偏衰

所谓五行学说,起初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称之为“五行”。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属“木”;心火有温煦的作用,故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肾属“水”。五行学说主要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在医学领域里,即能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本)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由上可知,五脏之间均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这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关系,兹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水生木),我生者为心(木生火),克我者为肺(金克木),我克者为脾(木克土)。根据这种理论,在养生中就能及时纠正五脏之间的偏盛偏衰。这里以肝脏为例说明之:春天时肝气偏旺,往往会克制脾土,发生食欲不振、腹胀等,那么在饮食上就要“补甘减酸”。补甘,就是要多吃点甜味的东西,以补益脾气;减酸,就是要少吃些酸味的食品,因为酸入肝,会使本来偏亢的肝气过亢。这也就是《难经·七十六难》所指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用五行学说的术语来说,即“扶土抑木”。这个例子讲的是怎样用五行学说的理论纠正肝脏的偏亢。若五脏之中有一脏偏衰时,如肺脏虚,常表现为短气,面色白,自汗出,声低息微,脉虚弱,就可采用“培土生金”法,即健脾益气。因为肺中所需的津气,要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

总之,在养生中要经常注意维持五脏之间的功能正常,若发生了偏盛偏衰,要及时注意加以纠正。协调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其最初的含义是十分朴素的,即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静等。后来古代思想家用阴阳来概括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并产生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学对阴阳协调特别重视,无论谈生理或病理,都十分注意阴阳的变化。“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阴阳为依据的。阴阳在人体内的关系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按中医学理论的这些论述,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互相作用与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功能活动的结果是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所以没有物质就不能产生功能,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动态平衡,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例如,人体内的气与血是一对阴阳,气无形而动属于阳,血有形而静属于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血的生成离不开气,气附藏于血中,不能离开血而存在,气血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也是相互影响的。若气虚则生化不足,血也虚,气虚运行无力则血脉瘀阻,气虚而不能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溢于脉外而产生出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气随血脱而发生气脱(休克)。因此,只有经常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人体内外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一)存阳气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由于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但阴阳二气之中是以阳气为主导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里又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是说,人体生命以阳气为主导。若阳气充盛,则人体生机盎然,否则就会生机凋残,折寿损年。正如张景岳所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由此看出,维护阳气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好比天空中太阳的作用一样,人体阳气运行规律失常,其生命不彰著于人世。这段话说明保养人身的阳气,是协调阴阳、保证人体健康、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二)固阴精

俗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但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精,即阴精,包括脏腑之精在内,特别是肾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主生殖,肾精所化之肾气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由始至终,犹如纵轴贯穿于各个阶段,其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寿夭的关键,人“半百而衰”是由于不知保持精的盈满。汉代名医张仲景亦重视养生防病,他在经典著作《金匮要略》里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并把此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体现了他重视保养阴精的思想。元代朱丹溪更是重视阴精,他创立了“阳有余阴不足”论,著“色欲箴”,其要旨是言肾中阴精难成易亏,而肝肾相火容易妄动,因此主张收心养心以抑制相火,节房事远房帷以保护阴精。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

阴精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精亏形坏无子

精亏形坏是指身体衰老,不能正常活动;无子,是指没有生殖能力。《易系辞》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说明精是生殖发育的基本物质,它对繁衍后代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肾精亏损,则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故张景岳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又因为肾精亏不能化生天癸,而天癸是促使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精亏神志失聪《医林改错》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这说明中医虽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但与脑也有重要关系。而脑之所以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又是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即“脑为髓海”,精髓所藏于脑最多。若阴精亏损,不能生髓,常致脑海空虚,症见记忆衰退,思维迟钝,目眩昏冒。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里的伎巧,即指智力,意谓肾的功能正常,肾精充实,则身强矫健,多智灵巧。

3.精亏诸窍不利

这是因为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的听觉功能,前阴的排尿,肛门的大便排泄,均与肾密切相关。另外,肾藏精,精生血,血藏于肝,肝开窍于目。肾阳能温煦脾阳,而脾开窍于口,故人老体衰精亏之后常视物昏花,听力减退,口角流涎,二便不利。可见,诸窍的功能正常与否,均与阴精是否充足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里说的九窍,即指头部五官七窍,下部前后阴二窍。九窍不利,是说因为人老以后,精气一天比一天亏损,上七窍、下二窍得不到濡润,故诸窍不利。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人体阴精。大医学家张景岳曾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主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积精全神,保养阴精特别是肾精是养生的又一基本原则。(三)调阴阳

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因而疾病的治疗,就必须从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来认识和处理。这里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阴阳。因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切实做到“法于阴阳”,补其不足,纠其偏胜,自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不仅可使人体内部协调,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内外和协,正气运行如常,邪气就不能侵害人体了。由此看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是多么的重要啊。

阴阳协调,是健康的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精与阳气是处在不停地相互消长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阴精与阳气如果因某种原因出现一方的偏盛或偏衰,人体就会处于病理状态。因此,阴阳协调、内外和调是使人“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可见,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并保持二者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具体方法:

第一,遵循阴阳消长转化规律。

第二,遵循阴阳动静变化规律。阳主动、阴主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所以阳时宜动养,阴时宜静养。

第三,遵循气机升降规律。上午是气升阶段,晚上是气降之时,同样春夏气升,秋冬气降,升则长阳,降则长阴。所以要养阳时应在上午锻炼,欲养阴时,就在傍晚入静摄生。精神内守《寿世保元》有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意思是说人要想养生延年,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不要劳伤心神。的确,“养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只有精神健康,才能真正长寿。

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正如古代养生家强调的:“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使脏腑协调、肢体灵活、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由心所主。若心安神定,则五脏六腑功能协调,身体健康无病;反之,若心惊神摇,则脏腑功能失和,气血紊乱,阴阳失佐,百病由生。所以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各种压力层出不穷,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神经衰弱,精神躁动,甚至精神分裂。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神的保健,心神不统一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古往今来,很多医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

养神的具体要求有二:

一是心态须保持恬淡虚无,清静愉悦。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养神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安静,淡是朴素,虚无,是不被物欲所蔽,也就是清心寡欲,无忧无虑,能够做到“恬淡虚无”,心神方面也就不为外物所扰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谓:“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界,因而可以长寿。这就是聪明人的养生方法。足见保持心安神守、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对调摄精神、通畅真气、协调脏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著名医家石天基有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尤其当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常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

在生命过程中,神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弛甚至消亡。故嵇康《养生论》又说:“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指出了神躁不静的极端危害性。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他在《老老恒言·燕居》中说:“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同时还指出:“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曹氏所提出的“静神”实指精神专一、排除杂念及用神不过。由上可知,古代养生家的所谓静神,主要是指神静不用、神用不过、神用专一等内容,从而脱胎于道家又高于道家。

老人晚年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少思寡欲,静养心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二是应善于调节情志,适当疏泄。

情志致病是中医病因学说的内因。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但若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即七情失常,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为患。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受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故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临床所见,因情志失调而导致疾病的案例是很常见的。对于养生而言,调节情志、重视精神的调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而安神的关键,又在于使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各有法度,适可而止。七情既然是人体正常的情绪活动,就应该顺其自然,既不可过度,也不可压抑,可通过适当的疏泄来调节心中的情绪,从而达到身体康健之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以恐胜之,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证。《儒门事亲》里载:有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于是病人便渐渐由怀疑不安而产生恐惧,又由恐惧产生悲哀,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这个病例说明了庄医生采取按脉失声与取药数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胜喜”也。说明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必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喜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于恐能胜喜,其义维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为忧者,唯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2.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郁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证。《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则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3.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为抑郁、低沉的种种病证,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引病人发笑。

4.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晋书·乐广传》记载:“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乐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酒,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历史事实,说明由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5.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方法,促使病人产生悲哀的情绪,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证。《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灼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此病例为木火灼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强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动静结合“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们防病保健的一句至理名言。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提倡用运动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与长寿。《黄帝内经》中指出了春季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句话是指,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顺应万物的生发之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坚持在春天进行体育锻炼,人体免疫力会增加,不易患病。个人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放风筝等,让身体沐浴在春光之中,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的活力。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亦提倡“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吕氏春秋·尽数》中就提出了“动形”的主张,“流水不腐,户枢不蝼(义同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运动能够保持人体精气布散流畅而不郁滞,可防止疾病发生而得“尽终其天年”,从而阐明了运动健身的道理。故清·颜习斋在《言行录》中曾说过:“养生莫善于习动。”

三国时代的华佗是位了不起的医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养生专家,他活到90岁而步履矫健、齿目不衰,就是因为自创自练仿生养生五禽戏功法,主要也是模仿熊、鹿、猿、鹤、虎五种动物的运动。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一方面起到了锻炼全身关节的作用,同时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从而使全身得以气血流畅、祛病长生。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在这套保健气功里,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据说华佗临死时还是耳聪目明满头黑发呢!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也都活到了近100岁。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延缓衰老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例如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品都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话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