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骨三针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12:09:34

点击下载

作者:吴汉卿,吴军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吴汉卿,吴军尚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ISBN 978-7-117-19810-3

Ⅰ.①中… Ⅱ.①吴…②吴… Ⅲ. ①筋膜疾病-针灸疗法-高等学校-教材 Ⅳ.①R24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24337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筋骨三针疗法

主  编:吴汉卿 吴军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810-3/R•19811

策划编辑:李剑光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

医筋骨三针疗法》编审委员会

编审委员会主任 石学敏 院 士(中国工程院)

编审委员会委员 贺普仁 教 授(北京中医院)

        吴咸中 院 士(中国工程院)

        邓良月 教 授(世界针灸联合会)

        严振国 教 授(上海中医药大学)

        李维衡 教 授(中国针灸学会)

        薛立功 教 授(中国中医科学院)

        刘柏龄 教 授(长春中医药大学)

        刘清国 教 授(北京中医药大学)

        沈雪勇 教 授(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 华 教 授(湖北中医药大学)

        方剑乔 教 授(浙江中医药大学)

        许能贵 教 授(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绪平 教 授(湖北中医药大学)

        梁慎平 教 授(美国华美中医学院)

        黄焕松 教 授(悉尼大学中医学院)

        廖春华 教 授(马来西亚中西健康学院)

        高宗桂 教 授(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黄桂成 教 授(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智斌 教 授(陕西中医学院)

        胡 玲 教 授(安徽中医药大学)

        邵经明 教 授(河南中医学院)

        路 玫 教 授(河南中医学院)

        赵仓焕 教 授(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

        韦贵康 教 授(广西中医药大学)

        胡龙宝 教 授(河南新乡医学院)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筋骨三针疗法》编委会

主  编 吴汉卿  吴军尚

副 主 编 郭长青 邵水金 吴军瑞 李殿宁

     李滋平 王庆波 陈少禹 杨永晖

     万全庆 刘延祥

编  委 张浩杰 王 刚 韩旭东 常玉龙

     徐敬博 乔新惠 吴艳荣 王慧敏

     赵 帅 李晓初 邓忠明 董宝强

     张董哲 姚保民 周晓珩 周世耀

     刁吉亭 钟 妙 郭大伟 黄敬轩

     卿 鹏 王萧枫 李鸿章 赵紫昊

     闫传生 梁泽永 王 芳 刘人银

     曹振军

图片制作:王 伟

摄  影:黄 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参编单位

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二、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三、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四、 天津中医药大学

五、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六、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七、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八、 安徽中医药大学

九、 河南中医学院

十、 陕西中医学院

十一、 辽宁中医药大学

十二、 河南中医药研究院

十三、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十四、 河南省中医院

十五、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

十六、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十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十八、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十九、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二十、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二十一、 新加坡针灸学会

二十二、 新西兰针灸中医药学会

二十三、 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

二十四、 河南南阳水针刀新针法研究院编写说明《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创新教材,是在吴汉卿教授主编的《筋骨三针疗法》一书的基础上总结编写的。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的基础上将针挑疗法与运动针法、太极针法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发明了中医筋骨三针疗法。

吴汉卿教授将中医经筋学说与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力学、病理学相结合,提出了“十四经筋区带动静筋结治疗点”新的学术理论:“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膜肌肉,三角平衡;针法松解,筋结为宗”,总结出了“中医经筋区带筋结三针点定位法”,该针法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筋骨伤病、广泛的软组织损伤病及外伤后遗症,具有定点精确、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书20余万字,书中300余幅插图。上篇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经筋学说新理论及软组织损伤的特点,筋膜病变区分布特点,筋骨三针法的触诊方法,人体立体三角平衡学说,三针法入路要点、治病机制、针法要领、操作技巧、八大针法、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下篇各论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分别对60多种常见筋骨伤病、软组织损伤病及脊柱相关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筋骨三针法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列举了应用筋骨针临床治疗实际病例。该针法拓展了水针刀疗法的诊疗范围。着重对颈、腰椎术后综合征、外伤后遗症、中风后遗症、广泛性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症、骨性关节炎、神经卡压症等筋骨伤科疑难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具有西医学的诊疗标准,因此,本教材可供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使用,作为针灸、骨伤、针刀、水针刀、推拿等专业及其他各科临床医师参考使用,也可以供西医高等院校开设本门课程教学使用,对学生学习掌握这门新的中医微创技术,开拓新的医学思路模式提供指导与帮助。

本教材和《水针刀微创技术•骨筋伤病》、《水针刀微创技术•脊柱相关疾病》为系列创新教材。作为第一版教材,由于编写时间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院校师生及广大临床医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使本教材进一步完善,更适用于教学、科研与临床应用的要求。上篇 总  论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历史背景

针灸疗法从远古时期的砭石针疗法到商代冶金术时期的古九针,由砭石针—铜针—金针—银针及合成银针;从九针—新九针—特种针疗法—筋骨针微创技术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坎坷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 砭石针阶段

医学的最初起源,源于动物生存的本能。自从有了人类,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为了繁衍生息,人类注定了同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原始人类没有任何医治疾病的方法,在大自然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砭石锥刺具有镇痛、疗疾的作用,于是远古时期砭石疗法就诞生了。这个时期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砭石已成为专门的医疗器具,其形状有圆形、尖锥形,还有能够切割的刀状砭石等。到了商代在现今河南流行了玉质砭石针的剑形玉石刀,它与古九针中的铍针相似。二、 伏羲与黄帝阶段

针灸疗法的创始者,被追溯到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某些人物身上,主要集中于伏羲与黄帝。皇甫谧在《帝王世纪》记载的“尝百草而制九针”,便是关于伏羲创制九针的最早传说。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大量篇幅论述了针灸内容,可见,在古人心目中,黄帝与中医、针灸形成的关系十分密切;西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叙述了黄帝、岐伯、少俞等人物与中医针灸的传说。三、 战国与秦汉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形成的重要阶段。扁鹊、涪翁、华佗等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医均擅长针灸治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医家。扁鹊擅长运用针砭、火灸、按摩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扁鹊治疗虢太子的尸厥,采用磨制的针石针刺百会穴结合在两胁下药敷,病人不久便痊愈了。华佗,东汉名医,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张仲景,东汉名医,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在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记载了针刺、温针、烧针(火针)、灸、熏等合理使用方法,同时提出了辨经论治、以穴代经、针灸并用、针药并用的针法原则,推动了我国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创立了“六经辨证”,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辨经论治的先河。四、 魏晋隋唐时期

皇甫谧,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针灸鼻祖”之称。该书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集晋代以前针灸学之大成,在针灸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针灸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 九针阶段

商代时冶金术出现,砭石针具进一步发展为金属针具。春秋战国时期,九针针具已经形成。《黄帝内经》的《灵枢经》中记载了九种针具的长短、形状及用途。此时我国的九针疗法已经日臻完善。到了清朝中期,古九针发展为新型九针。收藏于河南南阳张仲景医圣祠的清朝年间的“刀针”(图1-1),就有用于中医外科治疗的斜刃形刀针,用于刺血疗法的棱形刀针;广泛用于“中医筋结症”治疗的带刃形刀针。图1-1 南阳医圣祠清朝年间刀针六、 毫针阶段

九针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逐渐发展演变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为毫针针具,主要以中医经络学为主导,辨证施治、选经取穴,采用提插捻转、补法泻法等灵活多变的针法,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其功能主要是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另一方面九针发展为中医外科手术刀具,广泛流传于民间,主要用于疖痈、丹毒的治疗。七、 各种针法发展阶段

清代道光皇帝认为:“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这样一来,极大地阻碍了针灸传承发展。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决定“废止旧医案”,使中医针灸发展遭到致命打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针灸学得到飞跃式的发展。我国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在临床适应证及针灸治疗机制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传统的针灸学基础上,发明了头针、眼针、手针、腕针、体针、足针、踝针等。针灸针由原来的金属针器发展到磁针、电针、激光针等。八、 针刀医学与新型针法兴起阶段

针灸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许多骨伤病与软组织损伤病难以起效。随着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骨伤科专家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软组织学科带头人宣蛰人教授首先提出了软组织损伤无菌炎症学说,总结出了治疗软组织损伤病应用开放性手术的大松解术,为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疼痛病,消除无菌炎症的诊疗思路,起到了开先河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末,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教授在古九针基础上,结合西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发明研制了新九针,广泛用于治疗临床疑难性疾病;山东省黄永发先生,在九针基础上发明了小宽针,用于软组织损伤病的治疗。

20世纪70年代末,朱汉章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经过潜心研究,将中医针灸疗法与开放性手术有机结合,发明了“小针刀疗法”。该疗法可以用于软组织损伤病、骨伤病的治疗。随着针刀疗法的不断推广普及,针刀医学体系逐渐形成。

天津592医院任志远教授在九针基础上,以现代微型手术与经络腧穴相结合进行松解治疗,发明研制出针灸刀。

20世纪80年代,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与现代水针疗法相结合,经过近30年的临床潜心研究,发明了水针刀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病、疼痛病及脊柱相关病等。

吴汉卿教授在应用水针刀疗法的过程中,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对中医经筋学说提出了“十四经筋区带动静筋结治疗点”新的学术理论:“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膜肌肉,三角平衡;针法松解,筋结为宗”,总结了“中医经筋区带筋结三针点定位法”,发明了中医微创筋骨三针疗法。第二节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概述

根据《灵枢•经筋》“结者皆痛,以痛为腧”,传统的中医筋伤学,针法有九针中的铍针,清朝年间又称为刀针,在治疗经筋病方面,主要是松解人体病灶区的“筋结症”点,其实就是现代软组织病理学的损伤点,也就是中医筋骨三针疗法的治疗点。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针挑疗法、运动针法与太极针法,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提出了新的学术理论:“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膜肌肉,三角平衡;针法松解,筋结为宗”,总结了“中医经筋区带筋结三针点定位法”。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骨筋伤病与脊柱相关病、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疑难病等。该针法拓展了水针刀疗法的诊疗范围,提高了微创针法的治疗效果。一、 针具创新

1. 微型筋骨针特点

微型筋骨针针体细,治疗疾病时按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定位,采用快速无痛进针法;针法按筋膜扇形分离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微型筋骨针具有微创伤、无痛苦的特点,因此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者、疾病较轻者及海外东南亚患者。

2. 巨型筋骨针的特点

针体比水针刀针具较粗,可钝性广泛松解软组织筋膜结节,主要用于颈椎术后综合征、腰椎术后综合征、外伤后遗症、广泛的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症、骨性关节炎、神经卡压症等骨伤科疑难病。二、 治疗方法创新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吸收了水针刀疗法的精华,根据人体生物病理学原理,将中医针法与西医刀法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疾病,应用不同的针具与针法。治疗方法上总结了十大常用针法,如筋膜弹拨松解法等。三、 治疗点创新

人体软组织的肌腱、韧带、筋膜构成了许多立体三角区,而构成这些三角区的三个点为生物力学的应力点、软组织损伤点和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点。由此提出了“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学说”,创立了“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定位”,如:头三针、颈三针、腰三针、骶三针、髋三针等三针定位法,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四、 筋骨针系列针具介绍

筋骨针系列针具是在九针的基础上,采用镀银优质钢材与永久磁相结合而制成。根据筋骨针针体的长短粗细和针头部形状结构的不同,可把筋骨针分为圆刃筋骨针、扁圆刃筋骨针、圆头型筋骨针、锋钩型筋骨针、剑形筋骨针、马蹄形筋骨针、棱形筋骨针及温灸筋骨针等九种类型。根据圆刃筋骨针的长短不同,又可分为巨型筋骨针和微型筋骨针两种类型。

1. 微型筋骨针

微型筋骨针针体细,直径在0.3mm、0.5mm、0.6mm之间,长度在3cm、6cm、9cm之间。针体如针灸针粗细,分为扁圆刃筋骨针、马蹄形筋骨针与棱形刺血型三种,微型筋骨针已获得国家专利。

微型筋骨针特点:微创伤、无痛苦、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图1-2、图1-3)。图1-2 微型筋骨针图1-3 一次性微型筋骨针

微型筋骨针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小关节病变及年老体弱者。

棱形筋骨针分为微型和巨型两种筋骨针具,微型主要用于经络刺血治疗(图1-4)。图1-4 棱形筋骨针

2. 巨型筋骨针

巨型筋骨针采用优质进口钢材制作,既具有弹性又具有硬度,针体比水针刀针具较粗(图1-5)。

巨型筋骨针分为扁圆型、锋钩型、圆头型、椎间孔型、筋骨减压针、马蹄形等六种类型,巨型筋骨针已获得国家专利。(1) 一号 扁圆刃筋骨针:

针体比较长,针头呈扁刃状,主要用于肌肉丰厚处的软组织损伤及外伤后遗症,如:臀中肌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图1-6)。(2) 二号 鹰嘴筋骨针:

针头呈鹰嘴状,刀尖背部带钝刃,刀锋锐利,用刀尖刺入软组织,刀背向后稍推进,然后向前割拉。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颈腰椎术后综合征、外伤后遗结节症、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神经分布稀疏处的软组织粘连等治疗(图1-7)。图1-5 巨型筋骨针图1-6 扁圆刃筋骨针图1-7 鹰嘴筋骨针(3) 三号 椎间孔筋骨针:

椎间孔型筋骨针,又称勺状筋骨针,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应用椎间孔型筋骨针进入椎间孔外口、内口(侧隐窝)、骶后孔旋转通透分离,解除脱出物、钙化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图1-8)。(4) 四号 筋骨减压针:

筋骨减压针针头呈三棱或六棱形,又称为棱形筋骨针,主要用于骨内高压症的钻孔减压及增生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图1-9)。图1-8 勺状椎间孔型筋骨针图1-9 筋骨减压针(5) 五号 圆头型筋骨针:

可用于神经血管密集部位、神经周围的软组织损伤,进行钝性松解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症、外伤后遗症、骨性关节炎、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症等(图1-10)。(6) 六号 马蹄形筋骨针:

针头呈马蹄状,背有钝刃,故名马蹄形筋骨针,主要用于切割较粗大的肌腱、瘢痕挛缩等,也可用于骨外科小手术及疖痈疮疡的治疗(图1-11)。图1-10 圆头型筋骨针图1-11 马蹄形筋骨针五、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特点

三点定位,交叉选穴,松解调整,对应平衡,针法灵活,疗效确切,易于掌握。六、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作用

既有微创针刀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减压镇痛作用,又具有传统针灸补法泻法、留针候气、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平衡阴阳的功能。七、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适应证

微型筋骨针:采用筋膜结节松解术、筋膜扇形松解法、筋膜交叉叩击法、经筋飞挑法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后遗症、中风失语后遗症、慢性胃肠病、妇科痛经闭经、小儿癫痫、脑瘫等疾病,同时可用于美容、除皱、祛斑、减肥。

巨型筋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腰椎术后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皮神经卡压症、外伤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驼背、股骨头坏死症、骨性关节炎、跟痛症等,具有短、平、快、治愈率高等优点。第二章 经筋学说及筋膜组织概述第一节 传统中医经筋学说

经筋学说来源于《灵枢经》,与经络学说并列成篇。历代医家均有著述。传统中医经筋部分指的是十二经筋。

筋指的是产生动力的肌肉,“筋,肉之力也”。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于肌腱筋膜交汇的区带线,重要的腧穴次为经筋交汇点或关节周围骨突的筋结点体系,是十二经脉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调节,故将其划分为十二个经筋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牵动关节屈伸活动,约束稳定骨骼,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经筋可分为手、足三阴、三阳经筋;经筋起于四肢末端,交于经筋区带交汇点,结于关节和骨骼部,部分进入胸腹腔;手、足三阳经筋都走行至头目;手三阴经筋走行至胸膈;足三阴经筋都行经前阴;部分经筋扩大了传统经脉的分布联系。传统十二经筋学说一、 手阳明经筋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二、 手少阳经筋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耳,循耳前,属目外上眦,上乘颌,结于角。三、 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四、 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五、 手厥阴经筋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六、 手少阴经筋

手少阴之筋,起于上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七、 足太阳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根,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八、 足少阳经筋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上,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九、 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十、 足太阴经筋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十一、 足厥阴经筋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循胫,上结于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十二、 足少阴经筋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第二节 关于十四经筋区带动静筋结治疗点新学说

吴汉卿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根据传统经筋学说、人体软组织生物力学、病理学原理,对人体经筋学说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认为人体经筋区带与腧穴次和传统抽象的经络腧穴是有区别的。人体经筋区带与腧穴次是由软组织肌筋膜动力链与关节骨突筋结应力点构成的体系,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体的经筋区带与腧穴次(即经络腧穴),即软组织肌筋膜动力链与筋结点,结交于人体的关节骨突上,为肌筋膜与关节骨突动静交点,每个关节的骨突三点对应,如腕、肘、肩桡侧的肌筋膜动力链分别附着在桡骨茎突、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三个筋结点,构成了上肢外侧的手阳明经筋区带。而上肢腕、肘、肩的三个关节骨突筋结点,为生物力学的受力点,病理学的损伤点,也是手阳明经筋区带的筋结点,是三针法的进针点。同时,吴汉卿教授认为,每个关节周围的三个骨突,前、外、后三点是相对应的,而软组织肌筋膜附着在这关节周围的三个骨突的筋结上,构成人体软组织三角平衡区,因此关节三个骨突的筋结点,为生物力学的受力点,病理学的损伤点,也是三针法进针点,在治疗时以注重针法松解软组织肌筋膜结节为宗旨。

综上所述,吴汉卿教授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对中医经筋学说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膜肌肉,三角平衡;针法松解,筋结为宗”,总结了“中医经筋区带筋结三针点定位法”,总结出了“十四经筋区带动静筋结治疗点”新学说。

吴汉卿教授认为人体经筋是由软组织筋膜、肌腱、韧带系统与筋结应力点,构成了人体肌肉筋膜动力链,形成十二经筋区带;传统腧穴为经筋交汇点体系,是十二经筋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区带扩大了传统经络的分布线路联系;经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肌筋膜动力链,牵动人体关节屈伸活动,固定骨骼稳定,以保持人体运动系统的正常功能。人体肌肉筋膜动力链,聚结于关节骨突上的筋结点,是肌腱筋膜附着点,为生物力学的应力点、病理学损伤点、微创针法松解治疗点;因此人体肌筋膜动力链,简称为人体“十二经筋区带”。

十二经筋区带加上任督经筋区带构成人体的十四经筋区带。十二经筋区带可分为:手、足三阴经筋区带,手、足三阳经筋区带。

1. 手三阳经筋区带

起于手指背侧末端骨突点,行经于上肢背侧伸指肌筋膜动力链,结于腕、肘、肩背侧关节骨突筋结点,上行于胸背筋膜区,终结于头面部鼻旁、额角筋膜区。

2. 手三阴经筋区带

起于手掌指末端筋结点,行经于上肢掌侧屈指肌筋膜动力链,结于腕、肘、肩前关节骨突筋结点,上行于胸前筋膜区,终结于胸腹季肋筋膜区。

3. 足三阳经筋区带

起于足趾背侧末端骨突点,行经于下肢背侧方伸趾肌筋膜动力链,结于踝、膝、髋背侧关节骨突筋结点,行经于胸背部脊柱侧方骨突筋结点,上行于头顶筋膜区,部分终结于头面部鼻旁、鬓角筋膜区。

4. 足三阴经筋区带

起于足趾末端筋结点,行经于下肢内侧方屈趾肌筋膜动力链,结于踝、膝、髋内侧关节骨突筋结点,结于股内关节骨突点,上行于胸腹部侧方骨突筋结点,部分终结于胸部季肋筋膜区。

5. 任脉经筋区带

任脉经筋区带起于会阴筋膜区,经过腹下筋膜区耻骨筋结点,沿腹直肌筋膜动力链上行,结交于胸腹筋膜交汇处剑突筋结点,沿胸前经筋区带上行,交于胸上颈胸筋膜动静交汇筋结点,上行于颈前筋膜区,终结于任脉经筋区带筋结点(承浆次)。主要约束、固定胸腹部及颈前部肌筋膜带状区。

6. 督脉经筋区带

督脉经筋区带起于会阴筋膜区,上行于骶尾筋膜区,交于腰骶筋结点,上行于脊柱棘突关节囊筋膜区,沿枕部筋膜区上行于头顶筋膜区,下行于面部鼻旁筋膜区,终结于任脉经筋区带交汇点(龈交次)。督脉经筋区带主要约束和固定脊柱、枕部及头面部肌筋膜的经筋带状区,维护脊髓及脊神经的正常功能。

十二经筋区带与任、督经筋区带,共同构成了维系人体胸廓躯干及四肢肌肉骨骼稳定系统的十四经筋区带。一、 手部腕背三阳关经筋区带与筋结治疗点

1. 手阳明经筋区带

起于食指末端桡侧筋结点商阳次,行至第二掌骨中筋结点(间谷次),结于桡骨茎突后侧筋结点的桡阳关,沿桡腕伸肌筋膜链上行于经筋区带交汇点(手三里次),上行于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曲池次),结于外上髁后筋结点,上行结于肩峰端筋结点,行经冈上中外筋结点,结于颈7棘突筋结点(顶椎次);分支上行颈旁筋膜区,结于下颌角前筋结点,行经面颊筋膜区,终结于鼻旁筋结点(迎香次)。

2. 手少阳经筋区带

起于环指末端尺侧筋结点(关冲次),经第四掌骨背侧经筋交汇点(中渚次),结于桡背骨突筋结点的中阳关(阳关次),向上沿前臂经三阳络次,结于肘部尺骨鹰嘴筋结点(肘尖次),上行上臂外侧大结节筋结点,结于冈上中外筋结点,经颈旁筋膜区经筋交汇点(天髎次),结于下颌角动静交点,沿耳旁筋膜区上行终结于颞前筋膜区经筋交汇点(丝竹空次)。

3. 手太阳经筋区带

起于手小指末端尺侧筋结点(少泽次),经小指掌指关节经筋交汇点后溪次,结于尺骨茎突筋结点(尺阳关次),上行尺腕伸肌筋膜链结于肱骨内上髁筋结点(小海次),结于盂下结节筋结点,经腋后侧缘小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肩贞次,向内下络于肩胛骨筋结点(天宗次),沿竖脊肌筋膜链上行结于颞乳突筋结点(完骨次),交于耳前筋膜区听宫次;向下结于下颌筋结点(内颊车次),终结于鬓角筋结点(目外眦次)。二、 手部腕前三阴关经筋区带与筋结治疗点

1. 手太阴经筋区带

起于手拇指末端桡侧筋结点(少商次),经鱼际后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鱼际次,结于桡骨茎突筋结点桡阴关(太渊次),沿桡腕屈肌腱肌筋膜,上行络于前臂中点经筋区带筋结点(孔最次),结于外上髁前筋结点(尺泽次);沿上臂内侧经筋区带筋结点(天府次),进入腋下络云门次,至中府次,下结于胸里,到达季胁筋膜区。

2. 手厥阴经筋区带

起于手中指末端筋结点中冲次,结于腕掌前中筋结点大内次,沿掌长肌腱肌筋膜链上行,上经腕前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中阴关(内关次),结于肘前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曲泽次),沿肱二头肌筋膜动力链上行至上臂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天泉次,结于小结节嵴筋结点(举肩次),结于胸前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天池次),向下分布于胁肋筋膜区。

3. 手少阴经筋区带

起于手小指末端尺侧筋结点(少冲次),结于尺骨茎突前经筋交汇点尺阴关(神通次),沿尺侧腕屈肌筋膜动力链上行结于肱骨内上髁前筋结点(少海次),沿三头肌前缘肌筋膜链,上行进入腋窝终结于经筋交汇点(极泉次)。三、 足部外踝三阳关经筋区带与筋结治疗点

1. 足太阳经筋区带

起于足小趾末端外侧筋结点(至阴次),经第五跖趾关节经筋交汇点(束骨次),上行于外踝后侧筋结点的后阳关(昆仑次),沿小腿三头肌筋膜动力链上行小腿后经过承山次,沿小腿后外侧筋结点(合阳次),交于腘窝经筋交汇处委中次。沿腘绳肌群肌筋膜链向上结于大腿后侧筋膜区直立次、殷门次,结于坐骨结节筋结点,经外侧筋结点环跳次,上行于骶髂筋膜区经筋交汇点(秩边次),内行白环俞次。上至骶髂筋膜区的八髎次,结于骶髂筋膜区的髂后上棘筋结点。沿竖脊肌筋膜动力链上至于第五腰椎横突筋结点关元俞次,至腰3横突筋结点。沿竖脊肌筋膜动力链胸旁筋膜区至第十二胸椎横突筋结点胃俞次,直行至胸旁筋膜区第九胸椎横突筋结点肝俞次,沿竖脊肌筋膜动力链至第六胸椎横突筋结点督俞次,经第三胸椎横突筋结点肺俞次。沿竖脊肌筋膜动力链到达颈旁筋膜区颈七横突旁筋结点,经第四横突直行结于枕骨下方经筋交汇点风池次。沿颈后筋膜区结于颈1横突筋结点,结于耳后筋膜区乳突筋结点(完骨次)。上行枕后筋膜区隆突旁筋结点(玉枕次),上行至头顶帽状筋膜区,经额前筋膜区下行,结于鼻旁筋膜区。

2. 足少阳经筋区带

起于第四趾末端外侧筋结点窍阴次,沿经筋交汇点丘墟次,上行结于外踝尖筋结点的中阳关,沿胫外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悬钟次),沿腓肠肌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阳陵泉次),结于腓骨小头筋结点,上行结于膝外侧筋结点(成腓次),上结于股骨外侧髁筋结点(中阳关次);经大腿外侧髂胫束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风市次),上结于股骨粗隆筋结点(髀枢次),向上结于臀部经筋交汇点(环跳次),上行髂前上棘筋结点(五枢次),沿季肋筋膜区。上行经12季肋端筋结点(京门次),外经11肋端筋结点(章门次),前上行经胸外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日月次),走腋前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渊腋次),结于胸肋筋膜区的乳根部,上出腋部行于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汇于颞部筋膜区的率谷次,上额角交于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颔厌次,交会于头顶,下经下颌上结于鼻旁筋膜。

3. 足阳明经筋区带

起于足二趾末端外侧筋结点(厉兑次),结于足背经筋交汇点(冲阳次),上行结于外踝前筋结点的前阳关(解溪次),外上行于腓骨长短肌经筋交汇点(足三里次),上结于膝外下筋结点(犊鼻次),沿胫骨结节筋结点,外行结于髌外筋结点(髌外次),上经髌上筋结点(梁丘次),沿股直肌筋膜链上行结于股骨前经筋交汇点(髀关次),交于腹下筋膜区经筋交汇点(归来次),上行腹外筋膜区经筋交汇点(天枢次),沿腹直肌筋膜链上行交于胸腹旁筋膜动静交点(不容次),经胸前筋膜区乳根次,上经颈旁筋膜区人迎次,从面颊结于下颌筋结点(颊车次),上行耳前经筋区带筋结点(牵正次),上行结于颞前筋结点(头维次)。四、 足部内踝三阴关经筋区带与筋结治疗点

1. 足太阴经筋区带

起于足大趾末端内侧筋结点(隐白次),上行于第一跖楔关节筋结点(公孙次),结于内踝外筋结点(商丘次),上结于内踝尖筋结点的中阴关;上经胫后经筋交汇点(三阴交次),上结于胫骨内侧筋结点(阴陵泉次),上行膝内侧髁筋结点,结于小转子内筋结点,上经腹股沟部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府舍次,上行结于脐旁经筋交汇点腹结次,沿腹外筋膜上行,结于胸肋筋结点(腹哀次),上布于胸中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周荣次),终结于胸肋筋膜区(大包次)。

2. 足少阴经筋区带

起于足底前中筋结点(涌泉次),向后上行足内侧经筋区带筋结点(然谷次),结于内踝下筋结点(照海次),向上结于内踝后筋结点的后阴关(太溪次),上行于胫骨后缘经筋交汇点(三阴交次),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结于膝内上筋结点(阴谷次),经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耻骨结节外上筋结点(横骨次),上行脐外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肓俞次),经胸肋筋膜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幽门次,上行于锁骨中下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俞府次),向上至项枕部筋膜区,结于枕骨筋结点,与足太阳经筋汇合。

3. 足厥阴经筋区带

起于足大趾末端外侧筋结点(大敦次),行至一二跖骨间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太冲次,向上结于内踝前筋结点的前阴关(中封次)。上行经胫骨后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三阴交次),沿胫骨内侧上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蠡沟次),上至膝下筋结点膝关次,沿大腿内收肌经筋交汇点(足五里次),沿腹外斜肌筋膜链上交于11肋端筋结点(章门次),终结于胸肋经筋区带筋结点(期门次)。五、 任、督经筋区带与筋结治疗点

1. 任脉经筋区带

起于会阴筋膜区经筋交汇点(会阴次),结于耻骨筋结点(曲骨次),沿腹直肌筋膜动力链上行经筋区带经筋交汇点(关元次),结于经筋区带筋结点(神阙次),上行沿腹直肌筋膜动力链经筋交汇点(中脘次),结于胸腹筋膜动静交汇筋结点鸠尾次,经过胸前经筋区带的经筋交汇点膻中次,达颈胸筋膜动静交汇筋结点(天突次),经颈前经筋区带咽喉筋结点(廉泉次),上行达下颌筋结点,终结于经筋交汇点的承浆次。

任脉经筋区带下络于会阴经筋区带,分布于腹前腹直肌经筋区带、行经于胸前筋膜中心区带,上连于颈前经筋区带,其主要功能是约束胸腹部肌筋膜及胸廓的稳定,维持胸腹部正常的运动功能,调整人体内脏。

2. 督脉经筋区带

起于会阴筋膜区经筋交汇点(会阴次),结于尾尖筋结点(穷尾次),沿骶尾韧带筋膜链上行于骶4嵴筋结点(凤凰台次),上结于腰骶筋膜韧带动静交点腰5棘上筋结点(腰阳关次),沿脊中棘上韧带夹脊经筋区带,上行至腰2棘间筋结点命门次,结交于胸腰动静交点处胸11棘下夹脊筋结点(脊中次),上行胸9棘下夹脊筋结点(筋缩次),结于胸6棘下筋结点(灵台次),上行胸3棘下夹脊筋结点身柱次;结于颈胸筋膜动静交汇点颈7棘突筋结点(顶椎次),沿项韧带肌筋膜链上行颈4棘突筋结点颈中次,上结颈2棘突夹脊筋结点哑门次,上结颈枕动静交点隆突下筋结点,经后顶筋结点(后顶次),上行巅顶经筋百脉交汇处百会次,经前额筋膜交汇点额中次,行至鼻尖筋结点素髎次,终结于任督脉经筋交汇点(龈交次)。

督脉经筋区带下络于会阴经筋区带,分布于背部脊柱棘突韧带筋膜与夹脊间经筋区带,上连于头部帽状经筋区带,主要容纳和穿越脑与脊髓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调整和维持人体的运动功能和内脏功能。第三节 人体筋膜的组成

人体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一、 浅筋膜

人体浅筋膜是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该层位于全身皮肤层下,覆盖于肌肉、肌腱和深筋膜上层,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如人体的背部、臀部等部位,具有保护人体的肌肉、内脏,缓冲外界撞击力的功能(图2-1、图2-2)。图2-1 颈部浅筋膜示意图

浅层筋膜结构又是皮下脂肪组织的支架,此层筋膜内富有脂肪组织。浅筋膜主要分布在人体的面部、腹壁、臀部,长期受到挤压的部位形成较厚的“筋膜脂肪垫”,比如人体颈胸棘突周围、臀部坐骨结节周围、髋部的大粗隆周围、足部的跟下结节周围。因此水针刀法及筋骨三针疗法治疗时,应用筋膜扇形松解法松解“筋膜脂肪垫组织”,促进脂肪组织的吸收,因此可用于减肥。

浅筋膜内纤维束的强弱、松紧,关系到皮肤连接深部结构的紧密程度,其他部位的浅筋膜较疏松并有弹性;筋膜延续形成鞘。浅筋膜内有浅动、静脉,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浅动脉一般细小不明显。浅静脉则较显著,有的相当粗大。浅静脉一般不与动脉伴行,循行中相互吻合,并常与深静脉相交通。浅静脉最后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图2-2 胸背部浅筋膜示意图二、 深筋膜图2-3 腰背部深筋膜示意图

人体的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是位于浅筋膜下层,并包裹在肌肉、肌腱纤维组织及骨关节周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肌浅面者为深筋膜浅层,包被深层肌者为深筋膜深层(图2-3)。四肢的深筋膜还深入肌群之间,深部连于骨骼,称肌间隔。肌间隔是包绕着一块或一群肌肉的结缔组织,如“刀入鞘”,故称之“肌鞘”。在人体关节周围的筋结点及筋膜间隙点,是肌腹、肌腱移行处的筋膜损伤点,也是中医经筋系统所指腧穴次的经筋交汇处和筋结点,还是水针刀法及筋骨三针法的治疗点。

人体各部的深筋膜,其厚薄强弱分布不同。人体躯干部及四肢关节的背侧面筋膜分布较厚,屈侧面筋膜分布薄弱,如人体腕踝部的深筋膜浅层分布增厚,形成支持带。人体活动的力学应力部位深筋膜为肌腱的起止点,形成腱样结构,如胸腰筋膜、髂胫束等,也是人体经筋部分的筋结处。在人体四肢末端关节的屈伸肌肌腱上包绕两层筋膜,形成筋膜鞘,保护肌腱,参与和维持关节的活动。在人体躯干部和四肢肌肉与肌肉、肌肉与骨骼之间,深筋膜包绕并分隔和固定软组织,并由疏松结缔组织充填,称筋膜间隙或筋膜间室。这些部位是筋膜容易损伤处,也是酸性代谢物容易聚集的部位、临床引起疼痛的部位,也是水针刀法和筋骨针的治疗点。第四节 筋膜病变治疗点的分布

传统《易经》与中医基础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易经•风水学》提出了“岭脉行盛,必有一山峰,峰岭之旁,必有一河流,风水相聚,皆为巢穴。”中医的经筋腧穴是沿着人体筋膜肌腱走势分布,结于四肢关节的骨突点,形成筋膜结节。骨突侧方间隙大多为神经血管穿越之处,属于中医针灸的腧穴点。而四肢骨突的筋结点,属于生物力学的应力点、病理学的损伤点,也属于中医经筋的腧穴次,为中医筋骨三针法的进针治疗点。吴汉卿教授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人体生物学、病理学,对中医经筋学说提出了新的学术理论:“经筋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经筋结节,软伤疼痛;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膜肌肉,三角平衡;针法松解,筋结为宗”,总结了“中医经筋区带筋结三针点定位法”以及“十四经筋区带动静筋结治疗点”新学说。

根据《灵枢•经筋》“结者皆痛,以痛为腧”,传统的中医筋伤学,针法有九针中的铍针,清朝年间又称为刀针,分离人体病灶区的“筋结症”点,其实就是现代软组织病理学的损伤点,也就是水针刀法与筋骨三针疗法的治疗点,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软组织筋膜损伤点

软组织筋膜损伤以后局部散在出血、机化粘连形成无菌性炎症结节。触诊按之有压痛、局限性僵硬结节,活动时有明显的牵涉痛,这些部位为水针刀微创技术的治疗点。

2. 肌肉肌腱的起始点、终止附着点

为软组织的应力点、病理损伤点及针法的治疗点。如肩胛提肌终止受力点在C横突点及肩胛骨内上角点;跟骨骨刺在跖长韧带、跖1-4腱膜附着处。

3. 扳机点

又称为肌筋膜激痛点,是肌筋膜的高张力点。扳机点主要分布在每块肌肉的肌腹肌腱交汇处,两块筋膜的间隙点、两层筋膜的间室点及肌腱韧带的交叉点。

4. 骨突治疗点

如颞乳突骨,枕骨粗隆,C横突,C棘突,C棘突,L横突,1273第12肋游离端,尾骨尖,肩胛上下角,肱骨内外上髁,股骨内外侧髁,股骨大粗隆,坐骨结节,髂嵴及髂前上棘、髂后上棘等。

5. 内脏疾病反射点

如右肩胛下区为胆囊炎反射点;剑突下腹部为胃溃疡反射点;肋脊角为肾病反射点;右下腹部麦氏点为阑尾炎反射点。第五节 软组织筋膜病变诊断思路一、 肌筋膜病变诊断时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肌筋膜病变的部位

如颈部筋膜损伤是属于后颈部、颈侧方还是颈前方,要分清病变是在筋膜层、肌肉层还是韧带肌腱组织。

2. 明确肌筋膜病变的性质

是属于损伤、炎症、畸形还是肿瘤;对肌筋膜损伤性质,要分清是急性外伤还是慢性劳损;炎症要分清无菌性炎症还是感染性炎症;对肿瘤还要分清是良性还是恶性。

3. 明确病程的长短

发病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4. 明确患者体质

在疼痛的诊断过程中,应始终强调,对全身状态即患者体质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判定。二、 诊断方法

1. 性别和年龄

许多疼痛病症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如肋软骨炎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丛集性头痛初发多是20~30岁的青年男性。同是腰背痛,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椎间盘突出症、筋膜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人。

2. 疼痛特点(1) 疼痛的性质:

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软组织内血肿、脓肿、外伤后水肿为局部胀痛或跳痛;酸痛多为肌肉组织的功能性疼痛;神经炎或病变侵及神经多为灼痛或切割痛;神经根或神经干受压常引起放射痛;晚期肿瘤疼痛多呈部位固定、持续性且逐渐加重;风湿痛多为游走性;神经痛为阵发性剧痛;血管痉挛或肌痉挛性疼痛常有间歇期,有时呈波浪形即时轻时重,大多数与诱发因素有关等。(2) 疼痛伴随症状:

了解疼痛的伴随症状,在疼痛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关节疼痛伴有肿胀、晨僵者多为类风湿关节炎;疼痛伴有发热者考虑感染性疾病、风湿热等;丛集性头痛的特征为头痛伴痛侧流泪、睑结膜充血、鼻塞流涕。(3) 疼痛的部位:

询问疼痛的部位对疼痛的诊断非常重要,除分清头面、颈项肩臂、胸、腹、背、腰骶、臀髋、下肢等躯体部位外,要问清是哪一侧。(4) 临床常见疼痛性质分类

1) 压痛:是慢性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压痛点主要是由于原发灶接受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当受到外力压迫时,原来的刺激量增加而产生更为显著的定位疼痛感觉,称为压痛点。

2) 动痛:是躯干或四肢某些受力点、软组织粘连点、神经纤维的牵拉点出现敏感的疼痛点。

3) 激痛:肌筋膜疼痛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激惹感应痛,称为激痛。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继之出现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却相对减少。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束紧张出现感应痛区,并伴有局部结节。

4) 放射痛:周围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传导通路遭受某种病变刺激时,疼痛可沿受累的神经向末梢方向传导,至远离病变的部位,即其分布区内,称为放射痛。例如:神经根受刺激,疼痛放射肢体相应的根区。第六节 骨质增生症与骨内高压症的治疗机制一、 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机制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骨质增生症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骨质增生症的主要病因有两个方面:

1. 由于骨关节的受力点、骨突点受到长期超负荷的挤压作用造成骨膜面的代谢障碍,引起软骨化肌炎,形成骨膜面软组织筋膜结节,如跟痛症、跟下骨刺等。

2. 由于骨关节的受力点受到肌腱韧带筋膜长期超负荷的牵拉作用,造成附着在骨突点的肌腱韧带筋膜散在的出血劳损,形成无菌炎性肌筋膜结节,导致骨突受力点的代谢障碍,造成增生硬化。如髌骨上下缘骨刺,同时,骨关节的受力点受到肌腱韧带筋膜长期超负荷的牵拉力作用,引起关节动态失衡,造成小关节微小的错位,出现临床综合征。如:颈腰椎的棘突偏歪、韧带钙化。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治疗骨质增生症,首先松解骨突受力点,切开筋膜结节,消除无菌性炎症,如治疗颈椎病项韧带钙化,透皮后首先切开附着在棘突上的韧带筋膜结节。然后松解挛缩的韧带,恢复颈部的动静态平衡。②松解附着在骨关节上的肌腱韧带筋膜,恢复骨关节力的动静态平衡,如治疗跟痛症,透过跖腱膜后,首先切开附着在跟骨结节上的筋膜结节,然后松解跖长韧带,解除牵拉力,恢复足底部的动静态平衡。二、 骨内高压症的治疗机制

骨内高压症属于中医学骨痹证的范畴,其中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骨坏死症、骨质疏松症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长刺节论篇》中就有关于骨痹的记载:“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则痛,名曰骨痹。”证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治宜补肾祛邪,用安肾丸、附子独活汤加减等方。在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骨痹相关疾病,在治疗原则上主张“从肾论治”,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国内外骨内高压学说作为东西方骨伤科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骨科微创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20世纪60年代,不少国内骨伤科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骨内高压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理机制:骨内高压症的病因主要由于长期应用激素、骨关节的外伤、长期酗酒、血液病、减压病等所致。骨内高压症的病理改变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损伤、骨内结构改变:一方面是由于骨内血流淤滞、组织损伤、骨间质水肿、骨松质内静脉窦样扩张、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升高、炎性渗出,骨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导致骨小梁的坏死,骨质内的无菌性炎症,而致骨内及软骨内高压症。另一方面,由于骨关节损伤后的炎性渗出、代谢物质浸润、血运障碍及组织压迫,形成骨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不断加剧,引起骨关节的囊内压升高。因此,引起股骨头坏死类疾病所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基本是骨内高压和囊内高压。

骨性关节炎造成的高压症主要是由于人体进入中老年后,骨关节的缺血缺氧,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继而引起骨质的增生硬化,部分伴有软骨下囊性改变。其主要原因是骨质内的静脉回流受阻、代谢障碍、血管内压升高,一方面刺激新骨的形成,导致骨质硬化及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引起骨内高压症。

骨内高压症多见于髋关节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症的疼痛期;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急性疼痛肿胀期;肥胖型跟痛症人群的发作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疼痛肿胀期等疾病。一般疼痛越严重,骨内压越高。骨内潜在性高压引起膝关节活动时疼痛,由于骨关节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骨关节休息时疼痛。许多疼痛性骨关节疾病与骨内高压有关,尤其是骨关节的休息性疼痛与其有直接关系。

骨伤微创临床治疗骨痹证,即现代骨关节病的骨内高压症时,主要采取的是“中西结合、辨证施治、筋骨并重、内外兼顾、保守微创、局部病变、全身追踪”的原则。筋骨减压针骨膜旋转减压术,可直接减低骨内压、囊内压,改善骨内与关节内的血液循环,增加骨内、囊内的血氧量,有利于骨关节病变的恢复。治疗骨病分急性疼痛期和慢性恢复期:①急性疼痛期以水针刀松解关节周围的筋膜结节为主。切开骨关节长期牵拉的韧带,恢复关节的动态平衡。骨内高压胀痛症,应用筋骨减压针三针法旋转减压术。②慢性恢复期以中医中药补肝肾、强筋骨治疗为主,内外结合治疗为辅,如应用筋骨针大粗隆三针法骨膜旋转减压术、水针刀三氧消融术结合中药强筋壮骨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症;应用筋骨针胫骨粗隆三针法骨膜旋转减压术、水针刀三氧消融术结合中药筋骨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筋骨针跟后结节三针法骨膜旋转减压术、水针刀三氧消融术结合中药活血软骨汤加减治疗跟痛症。第七节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对筋膜损伤作用机制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对筋膜病变的治疗,可分为病变点扇形分离法及病变区扇形分离法。筋骨针的扇形分离法及注射留线法,一方面可以改善筋膜层次的微循环,促进炎性致痛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通过筋骨针的切割、分离,调整筋膜层次的动静态失衡,达到筋膜层次的动静态平衡。一、 筋骨针的松解作用

各种原因的软组织损伤(外因、风湿与类风湿)直接作用和慢性劳损,引起肌肉纤维、肌腱、肌筋膜、腱鞘、滑囊、韧带等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形成结疤粘连。

由于粘连致使骨关节周围的肌肉、筋膜、韧带变性,原有位置和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动静态平衡,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1. 筋骨针手术效应。筋骨针在软组织损伤的病变区松解粘连,解除了局部血管、神经的卡压症状,即通道减压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微循环,恢复了局部组织内力平衡。

2. 筋骨针同时能够在肌纤维、肌筋膜间室和肌肉起止点的炎性粘连处,切开粘连、松解肌肉。

3. 松解骨神经纤维管的卡压症状,从而恢复局部组织内的生物力学平衡。二、 三角平衡功能

人体动静态的平衡,是依靠骨骼框架的平衡稳定系统的肌腱、韧带及筋膜等软组织,构成人体许多立体三角区,而达到的。人体的骨骼框架以脊柱为中轴,上承头颅部,贯通胸廓,下连骨盆,构成了头颈部、胸腔部、骨盆三个中心立体三角区。其次周围的颈肩部、臀髋部及四肢连带骨构成了大小不等的骨骼框架的立体三角区,这些骨骼框架的立体三角正是依赖软组织立体三角生物力学的平衡而达到稳定,其受力点大部分是在肌腱、韧带、筋膜的起点,少部分在终止点。这些立体三角区的每个角,为生物力学的凝力点、软组织规律性的病理损伤点及无菌炎症的粘连点,因此三角点为水针刀及筋骨三针法规律性治疗点。三、 针刺疗效

应用筋骨针在病变区,即肌肉起止点、交叉点或骨端附着点、相邻点、骨性隆突点等病变阳性敏感点(压痛点、酸胀点、筋结点)进行松解,达到“不通则痛,以松治痛”的目的。中医的“以痛为腧”即阿是穴,筋骨针刺入病变点下的皮肤筋膜、骨膜面时患者感酸胀沉痛。即可起到疏通经络经脉,行气活血,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机体内在的阴阳平衡。

这种对穴位长久持续的机械物理刺激,可通过经络而起到较长时间的针刺效应。这种刺激可大大激发全身之经气、精气,从而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活动,使经络保持在平衡及旺盛的功能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第三章 关于中医筋骨三针疗法创新理论依据第一节 人体筋膜的高发病变区三针法要点

人体筋膜层次分为头颈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胸背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腰骶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胸腹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肩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肘部筋膜高发病变区、手腕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臀髋部筋膜高发病变区、膝周围筋膜高发病变区、足踝部筋膜高发病变区等部分。这些不同的筋膜区域根据人体软组织分布及功能摩擦的部位不同,筋膜层次的分布厚薄也不同。

一般来说,头部的筋膜层次最坚厚。其层次可分为:头皮层、皮下层、浅筋膜层、深筋膜层、帽状腱膜层,其下层为颅骨外膜层(图3-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