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21:19:22

点击下载

作者:郑明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

经济骨干:胜利油田开发与建设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艰苦勘探

●李人俊刷地一指台下冶金部的代表,大声喝道:“你们冶金部产一吨钢,我们石油部坚决产一吨油……”

●地质勘探队员仍然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地找啊!跑啊!他们踏遍了勘探区的条条沟、道道梁,采集到了大量的标本资料,为指导钻探起了积极作用。

●联合调查组的4个人风趣地说:“地下的油没找到,脸上的油倒先冒出来了。”

打响石油勘探之战

1956年11月10,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84人,中央候补委员65人,列席147人。

全会主要讨论国际局势问题和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问题,以做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衔接工作。

新成立的石油部几个领导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时,在大会主席台上,坐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他们笑容满面地看着台下1360多名代表和列席代表。

冶金工业部代表的发言,把会议上的激情推向了高潮。他宣布,当年的钢产量坚决达到850万吨!

按照会议程序,下一个发言的是石油工业部的代表了。

于是,石油部副部长李人俊登上主席台。突然,他的嗓门犹如天崩地裂般地喊到:

我们打擂!我们和你们冶金部打擂!

李人俊刷地一指台下冶金部的代表,大声喊道:

你们冶金部产一吨钢,我们石油部坚决产一吨油……

会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当然还有与会同志的质疑声。

会场终于平静了下来,李人俊拿起讲台上的发言稿,正要讲话,一个湖南口音突然出现:“你们行吗?”

毛泽东,笑容可掬地望着李人俊。

李人俊一怔,余秋里也一怔。“行……”李人俊大声地喊道。

毛泽东鼓掌了,台上台下再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且这次掌声比上一次更大。

原来,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待举,加上帝国主义卡脖子、搞封锁,油料供应极为紧张,城市里跑的公共汽车不得已都背上了大煤气包。

看到这种状况,石油地质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心里特别难受,恨不得两手扒出油来。

那时,石油战线上的同志只有一个信念:艰难困苦无所惧,一定要把油找出来。

然而,华北平原这么大,到哪里去找油呢?这可真是大海捞针。

当时,一些外国专家断定“华北无油”。长期以来,帝国主义极力散布“中国贫油”论调。他们的“权威”们主观断言,只有在海相沉积层中才能找到石油,中国大部分地区是陆相沉积层,“几乎无石油蕴藏的可能”。而中国国内也有那么一些人,也人云亦云,胡说什么在渤海湾地区开发石油“是最没有前途的”。

就这样,“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谢家荣等教授不信邪,通过精心研究,都认为华北平原可能有油。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1955年国家决定对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大别山以北、渤海以西,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地区,开展一次区域性的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工作。

随着一五计划的逐渐完成,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经陆续展开,工业战线对作为工业血液石油的需求量大增。

而此时,除去玉门油田能采出一些石油外,其他地方基本没有石油采出。戴在中国头上多年的“贫油国”的帽子还没有被摘掉。石油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1955年7月,为了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步伐,中央成立了石油部。原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学院院长李聚奎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

后来由彭德怀推荐,毛泽东、周恩来决定让号称独臂将军的余秋里担任石油部长。

石油部成立后,任务并不轻松,在全国进行石油勘探是此时的主要工作。

根据地质部李四光部长1954年关于“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的勘探”的论述,华北油气前景是很有希望的,如果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处与地质部华北各省地质厅、局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一定可以加快找油步伐,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各个石油探区当中,华北地区勘探形势最好。

这个地区的区域地质工作是从1955年开始的。这年的年初,地质部和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分别作出决定,要在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工作,进行大规模的找油工作。

当年,地质部组成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在华北大平原上开展综合石油勘探。

1956年,石油部西安地质调查处成立了华北平原综合研究组,到山东工作;下半年组成华北石油钻探大队,首先展开了山西沁水盆地、大别山地区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从此,地质部和石油部并肩战斗,在华北平原上先后进行了重力、磁力的区域普查工作,部分地区的电法、地震大剖面和地震面积详查,重点对局部构造的基准井进行钻探。

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石油部、地质部3个部门组成的石油地质委员会,选定在河北省沧县至南宫明化镇隆起构造上,钻探华北平原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经石油部批准,华北石油钻探大队32104钻井队担任这口井的钻探任务。然而,后来的该井完钻时,并未能发现油气。

勘探工作的不顺利,并没有使余秋里感到沮丧,军人出身的他,依然具有必胜的信念,他对新中国的石油工业仍然充满希望。

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前夕,有一次,余秋里和他的石油部的同志们在秦老胡同闲聊天,当时冶金部长王鹤寿在场。

闲谈中,王鹤寿谈及冶金部的钢铁生产形势和计划时,很是兴奋。

余秋里不服气,血气方刚的他立即提出“你们冶金部产出一吨铁,我们石油部就采出一吨油。”

王鹤寿听了简直觉得好笑。因为当时钢铁产量已达530多万吨,而石油仅140多万吨,还不到钢铁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副部长李人俊提出了余秋里的这个追赶钢铁的口号后,石油部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1958年12月18日,深冬的济南十分寒冷,济南的大街小巷里行人开始少了起来,市民已经开始在屋里避寒了。

这一天,晋、冀、鲁、豫4省石油勘探协作会在济南市山东宾馆召开了。

这次会议由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处主持,地质部石油司司长梁小平,苏联专家潘捷列耶夫及关士聪总工程师,山西省地质厅厅长杨成江,山东省地质局局长沈鹰、副局长戚涛,河北省地质局长和各省局石油普查大队的地质师、工程师以及华北石油勘探处的科、队长以上干部及技术干部参加了会议。

经过多方激烈讨论,大家出谋划策,会议终于达成了《华北石油勘探协作协议书(草案)》,为加强石油勘探协作拉开了序幕。

于是,一场石油勘探之战打响了!

获得正确勘探的方向

1957年,由于“华1井”钻探没有发现油气显示,导致了战略上从“找隆起”转移到“打坳陷”的新阶段的变化。

为此,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处,把勘探力量集中在山东临清和河南开封两大坳陷内。

1958年5月,32104钻井队在临清坳陷馆陶构造上,打了“华3井”。

1958年8月,32120钻井队在开封坳陷南坡打了“华2井”,这两口井均未见到油气显示。

于是32120队自南搬到太康隆起北沿,打了“华5井”,32104队搬到山东临清坳陷的北堂邑构造上打了“华4井”,这两口井亦未见油气显示。

1960年3月,32104队搬到南堂邑构造上打了“华6井”,也未见到油气显示。

以上6口井虽均未见到油气的显示,但通过勘探实践取得了资料,开阔了眼界,对地下地质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盆地内划分出博野、临清、开封、济阳、黄骅5个坳陷和内黄、沧县两个隆起带;二是明确了华北平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每个坳陷带都有自己不同的地质经历,必须区别对待,选择有利地区打井;三是在济阳、黄骅坳陷的一些浅井800米井段上见有石油、大燃气显示,推断其与深部油气藏有关,并结合新的物探资料分析,否定了“济黄火山活动带”的存在,重新评价了沿渤海地区的找油前景。

在此期间,为了更多地收集地质资料,配合钻探打井,上级决定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1957年,野外地质调查挺进大别山,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在当时,地质勘探队员的勘探工作非常辛苦,在搞野外调查时,勘探队员们腰上别着钉锤,背包里背着罗盘、皮尺,夜以继日地爬山越岭,敲石采样,包里总是装着沉甸甸的石头。山里人称地质勘探队员是“要饭花子”。

后来熟悉了,山里人对地质勘探队员说:“你们乍看像毛子(即强盗),实际是傻子。”

不管别人怎么说,地质勘探队员仍然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地找啊!跑啊!他们踏遍了勘探区的条条沟、道道梁,采集到了大量的标本资料,为指导钻探起了积极作用。

此时,就在地质勘探队员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东部渤海海面发现了漂浮油苗。

对其来源,众说不一,难以确认。

为了弄清其来源,1958年华北普查队和华东勘探处抽调4人,组成油苗联合调查小组。

联合调查组从大连出发,沿着海滩,徒步行进,一个一个地方进行调查。

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白雪皑皑,4个人的手上、脚上都起了冻疮,脚上的裂口流着血,疼得简直连路都不敢走,但大家还是坚持着不断寻找。

他们偶尔发现了油块,地质勘探队员们就用冻僵的双手反复几次才能采集起来。

0地质勘探队员走到荒凉的地方,经常是风餐露宿。到了胶东半岛,已是炎热的夏季,跑一天一个个像水里捞出来似的。

半年时间,联合调查组的4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可他们毫无怨言,还风趣地说:“地下的油没找到,脸上的油倒先冒出来了。”

在调查过程中,有一次,他们在烟台坐海军的船出海,越往里风浪越大,4名同志都晕船,呕吐得直不起腰来,通讯联络用的报话机也操作不了了,与陆上失去联络9个多小时,基地的同志以为发生了意外,开动雷达进行搜索,闹了一场误会。

后来,他们经过1000多公里的沿海奔波,终于弄清了海上油苗的真相,证实油苗来自渤海湾本身,推测油苗是地下断层在运移过程中浮至海面的。

接着,32120井队迁到山东济阳坳陷沙河街构造上打了华7井,即基准井。

同年,地质部新组建的第一石油普查大队下属山东井队,在德州用新到的罗马钻机,在林樊家构造上打了“惠深1井”。

这两口井都在下第三系钻遇新地层组。这组地层含有大量古生物化石,有机质丰富,暗色泥岩有机质含量达1.836%,是良好的生油层和储油层,这就证实了济阳坳陷不但不是“火山岩发育区”,而且是具有优越成油条件的沉积区,有良好的找油前景。

至此,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大胆实践,联合调查小组经从华1井到华7井,从野外勘探到海上调查,取得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理顺了思路,对地下的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正确勘探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钻井队千里奔赴东营

1960年10月,金秋的天津,凉爽宜人。

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华北石油普查勘探会议在天津召开。

在此次会上,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四年来的勘探情况,经过大家讨论,最后会议作出决定:

打华北第8号探井并指定由32120队担任钻探任务。

在此时,32120队还在忙着打华7井,得知这一消息后,全队职工群情激昂。

因为在当时,从1956年开始华北勘探,经过三年多时间,32120和32104两个井队南征北战,已经打了7口探井,可就是没见到油。

勘探队员心里在想:华北平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下到底有没有油?外国专家说没有,而我国专家李四光等人都说有。勘探队员当然还是相信自己的专家。可为什么打不出油来,勘探队员心里都很着急,感到责任重大。

发现油田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地质工作者通过几年的“跟踪追击”,选准了东营这个地方,现在就看32120打井的结果了!

1960年10月底,32120队接到任务后,队长李仲田和技术员一同前往东营看井位。

那时的东营还只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小村庄。

32120队全队职工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个地方,在地图上也没有找到。

从商河到东营200公里的路程,大多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李仲田等人跑了八九个小时才赶到北镇,后又顺黄河大堤到民丰渡口过黄河。

找到辛店公社时,天已经黑了。

在一间四面透风的小屋里,公社李秘书接待了李仲田等人。

听说李仲田等人一天没有吃饭,李秘书就安排做饭给李仲田等人吃。

过了一会,饭菜端上来了,一人两个高粱面窝窝头、一碗白菜汤。窝窝头硬梆梆的,汤又苦又涩。

李秘书连说很“抱歉”,可李仲田等人已经很满足了,一会儿就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净光。

第二天一早,李仲田等人驱车到了东营。

展现在李仲田等人面前的景象令人吃惊,一大片小土房坐落在这荒碱滩上,周围既没有树,也没有水,更看不到一块庄稼地,只有一片片的碱地,一片片枯黄的芦苇荡和黄蓿菜。

此时还是金秋的10月,但是,这里却像是进入了隆冬。六七级的大风迎面吹来,尘土飞扬,身上立刻感到很冷。

当时,李仲田怎么也不明白,当地人怎能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他们的日子该有多苦啊!

过了东营村,向东约3公里,在一片荒碱滩上,李仲田等人找到了华8井的井位。

不久,华7井打完后,32120队开始了整体向华8井搬迁。为了帮助32120队迅速搬迁,好尽早投入勘探工作,有关部门还专门组织了运输队帮助32120队完成搬迁。

1960年11月初的一个晚上,秋风阵阵,负责32120队搬迁任务的运输队召开了搬迁动员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战前动员,以便顺利地将32120钻井队从商河县华7井井场搬运到广饶县东营村附近的华8井井场。

在会上,队长动员说: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石油供应紧张。因缺油很多汽车停驶,不少工厂停产,农村一些机器在“睡大觉”,群众晚上都不能点灯。面对国家的这些困难,我们石油工人能不着急吗?据石油专家研究,东营地下可能有石油。现在石油部已经要求华北石油勘探处,迅速把32120钻井队搬迁到黄河以南的广饶东营地区打华8井,这一搬迁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这次搬迁路程远、路况差,还有一段根本无路的荒草滩。我们要去的地方人烟稀少,吃饭、住宿都很困难。我们要求全队司机都带上铁锨、麻绳、撬杠等物品,做好吃苦准备。尤其是党团员,在困难面前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处机关干部为支援这次搬迁工作,已经把本月供应的每人几个白面馒头节省下来、让给我们路上吃。希望大家安全快速地完成这次搬迁任务……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运输队队员便迎着秋风,直奔车场,驾车驰向华7井。

在那时,井队每搬一次家,都十分困难。因为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车既少又小,大件得两部吊车吊装。

在当时,运输队仅有3部载重10吨的“太脱拉”,是唱“红娘”的运大件,其余的都是载重4吨的“解放”卡车。

因此,一次搬不完,得跑好几趟。

装车时,运输队员尽量合理搭配,做到既多装,又保证行车安全。

装满后,运输队队员开始了第一趟行程。

当汽车驶到小清河边时,运输队员都愣住了,小清河上是座木桥,最大承受力不能超过8吨。

怎么办?一些超重汽车只得返回道旭渡口,沿着黄河南大堤走。但是,黄河大堤上坑坑洼洼很难行驶,汽车还没有毛驴走得快,车上装的大型设备被颠得东倒西歪的。

当车驶到西双河镇时,运输队员原准备下大堤直奔东营。

但一打听,还得过一条河,桥窄小通不过,运输队队员只好沿大堤继续缓慢前进。

当驶到民丰时,那里的男女老少没见过汽车,都跑过来围着汽车这摸摸那瞧瞧,问这问那。当他们知道运输队员是来开采石油时,都非常高兴。一位老社员还主动为运输队员指引去东营村的道路。

行驶途中,当车队经过半腰深的烂泥滩时,一辆运大件的汽车陷了进去,怎么也开不出来了。

经过10多小时的行驶,大家又渴又累,肚子饿得咕咕地叫,而陷进去的车是越陷越深,车队简直无法继续前进。

老司机任希富,小青年马洪春、常彦吉等同志用铁锨挖,其他人拔野草往车轮底下垫,过路的社员也前来帮忙,终于将车开了出来。

但走了不远车又陷了进去,运输队队员就再挖再垫。在距东营约六七公里的地方,一辆运钻杆的汽车陷入了泥中,运输队的队员们忙了半个多小时,但车子仍不能动。

于是运输队队员只好卸下部分钻杆,等车开出来后,再人拉肩扛地把卸下来的钻杆艰难地装上车。

就这样运输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深夜才到华8井井场。

井队的同志们看到钻机设备运来了都非常高兴,把仅有的一点点面粉拿出来,做了一顿面条犒劳运输队员。

饭后,运输队员开着车又连夜返回华7井井场装设备。

有一次搬运途中,运输队员连续五天五夜都吃住在驾驶室里。实在太累了,就停在路边趴在方向盘上打个盹再走。

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连续奋战,运输队终于将32120钻井队所有的设备搬运完毕,保证了华8井早日开钻。

就这样,32120全队人马和他们的设备,来到了华8井。

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全国人民生活都很困难,而华8井所在的东营尤其困难。

老百姓住的都是土房子,又矮又潮。吃的是野菜、草籽面。

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住房成了问题。

于是,32120队员们只能住老百姓的牛棚、猪圈、羊圈,有的人就和猪、牛、羊睡在一个棚子里。冷风顺着墙缝呼呼地吹进来,冻得浑身冰凉。

下雨天,一会儿这里漏雨,一会儿那里漏雨,挪个地方,还是漏雨,整晚上睡不好觉。

吃饭更是个问题。当时每人每月定量30斤,而且供给的都是代食品、地瓜干、高粱面和棉籽面。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队员每月还要省出3斤粮食救济老百姓。

当时队员勘探非常辛苦,为了补充体力,32120队还从每个班抽出两人专门去挖野菜、找草籽和谷糠、谷皮混在一起当饭吃。

当时,由于条件艰苦,勘探队员喝的是东营村边土坑里的积水。牛粪、猪粪、羊粪都漂在上面,打回来澄澄再喝。

据队长李仲田后来回忆:

1960年的冬天,是我记忆中最冷的冬天。环境之苦,生活之困难,条件之差,都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全队职工没有一个后退的,大家迎着困难上,咬着牙干,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体现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

后来,了解到勘探队员的困难后,华8井所在的山东省、惠民地区和广饶县粮食局的领导来到井场。

为了真实考察情况,视察的干部两个人抬抬勘探队的吊卡,抬不动,搬了搬钻头,也是搬不动,又到泥浆泵房看了看,两个扳手都是用3英寸的钢管,一根二三米长,也是很重。

看过后,视察的干部感动了,他们觉得石油工人确实是铁汉子,当场就决定给500斤麸子。

很快,32120的队员们开始了在华8井进行艰苦的勘探工作。

艰苦奋战进行钻探

1960年11月初,32120对开始了在华8井的正式工作。

当时,32120队的首要工作是立井架,而在当时,井架是陆续运到的,而工作不能等啊!

于是,32120队队员边拆、边运、边立。

一部井架,45米高,40块大角铁,每块200多公斤,都是靠人拉肩扛,搬上去、立起来的。

开始,32120队只过来20多个人,井架底座要放在基础上,队员们只好一齐上,挪一挪,拖一拖,好不容易才给放上去。

上边的角铁都是靠手摇绞车拉上去的。当时饭吃不饱,绞车也摇不动。于是,小件就4个人一起摇,大件要6至8人一起摇,有的工人摇着摇着就晕倒了。

有一天,一辆拉着胡萝卜的毛驴车从井场经过,大家两眼瞪得大大的,很多队员便让队长李仲田上前要几个填填肚子。

看见大家又累又饿,李仲田就硬着头皮上去拦住了老大爷的毛驴车。

老大爷看见工人们饿得干不了活儿,也很心疼,一下子扒下了一小堆,送给队员们。

大家接过来,在身上擦了擦,就吃下去了,然后接着干。

由于吃不好,睡不好,活儿又重,不少人病倒了,队长李仲田还得了痢疾,10多天才好。

尽管这样,32120队队员们谁也不说自己病了,每天都坚持上班。

就在这时,指导员捎信来,说队长李仲田的爱人在商河生了一个女孩,让李仲田回去看看。

前两次李仲田妻子坐月子时,李仲田没能照顾上,这次真想回去,可井上实在离不开。

过了20多天后,工作有了头绪,李仲田才搭车回到了商河。

回到家后,李仲田人虽在家里,但心里一直惦记着井上的工作。

最后,李仲田心一横:干脆让家属和孩子与他一起东征吧。

于是,李仲田到华7井找到指导员,和他一起研究了一下工作。第三天,李仲田就带着爱人和孩子返回东营。

回到华8井之后,李仲田把妻子、孩子稍作安排,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经过三个月连续作战,一个45米高的大井架在黄河三角洲的荒原上顶天立地地耸立起来了。

井架立起来了,钻机也搬来了,队伍也都到齐了,可是仍然开不了钻,因为没有水。

开始时,李仲田等人从六干水渠引水,顺着华8井旁边的排水沟把水引过来。但是,由于地下干涸,水都渗到地里去了。

这时,已经是腊月底,万事俱备,只欠水源。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水井。

此时,天寒地冻,表层土都冻结了,下层是松软的泥沙,挖井谈何容易!

于是,李仲田等人开了一个“诸葛亮会”。

在会上,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先预制一个井盘,挖的时候,井口由5米、4米到3米,分3个台阶往下挖。

于是,挖井工作展开了,很快工人们就砌好了井筒,绑好了三角架。

腊月二十九晚上,当时为了抢在春节前把准备工作做好,保证一过节就能开钻,队长李仲田和指导员把全队职工召集到一起,动员大家大干年三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在动员会上,李仲田布置了任务,把全队分成两个班,每班挖一口井,互相竞赛,看哪个班挖得快,挖得好。

安排完后,李仲田就让大家先回去休息。

可第二天一早,当李仲田和指导员到井场一看,两口井已经挖得很深了。

原来,任务布置后,大家并没有好好休息。两个班都想争先,二班司钻肖庭喜带一个班,当晚24时多就悄悄地来到了井场干上了。

一班司钻卢喜善带领全班,第二天天没亮也来到了井场。他们看到人家已经干了起来,觉得自己落后了,把棉衣一甩,抡起镐就干了起来。

那时正是数九寒天,井场上温度降到零下10度,西北风吼叫着,身上冰凉冰凉的,地像钢板一样硬,铁镐使劲抡下去,震得手臂酸痛酸痛。

为了早日挖好井,很多工人三天三夜没休息,最后大家累得支撑不住,有的职工往墙边一靠就睡过去了。

队长和指导员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心疼,就强行把职工拉回来休息,几个队干部还轮流值班,监督大家睡觉。就是这样,还是有人偷偷地从后窗口跳出去到井上干活。

这一年春节,全队没有一个职工要求回家过年。

大年初四开钻那一天,没有一个职工在宿舍里休息,都跑到井上,没有活儿也要找点活儿干。

挖好了第一、二层后,在挖第三层时,把预制好的井盘放下去,用砖头砌起来,在井边上树起三角架,用滑轮把人吊进去,人在里边挖,井筒随挖随下。

挖着挖着,水出来了,人就站在水里挖,水冰冷刺骨,腿脚一会儿就冻麻木了。

泥沙混着水,装进帆布兜往上拉,水哗哗地往下流,一不小心就灌到脖子里。

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工人们毫无怨言,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

队长和指导员每人把着一口井,让大家5分钟一换,轮流下井。

每次换人时,井下的工人硬是催不上来,都说:“刚下来,不用换,再挖一会吧!”

就这样,经过一天的紧张战斗,两个直径3米、深6米多的大水井挖成了,日供水120立方米,有效地保证了打井用水。

1961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二日,华8井终于开钻了。

这天一大早,32120队全队职工就列队井场,指导员作了开钻动员。

动员会后,顿时,钻机的隆隆轰鸣震醒了茫茫原野,冷寂的黄河三角洲第一次有了生气。

周围10多里的小青年跑来了,小学生跑来了,有些妇女和老年人也来了。他们和32120队的队员们一样为华8井的开钻而欢乎。

开始钻进时,钻台4个班分成两个班,12个小时轮流干。

队长和指导员一直守在井场。三四小时后,麻烦出现了,由于快速钻进,泥浆循环急,加上天太冷,返上来的泥浆都成堆成块,堵塞了泥浆槽。泥浆不能正常循环,钻井就没法正常进行。

这时,共产党员、钻工孙延祥第一个站了出来,他上去用两只手在泥浆槽里扒起了泥浆。不一会,孙延祥的双手冻得由红变白。

尽管这样,仍然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孙延祥干脆趴在泥浆槽里,一边用手扒,一边用脚蹬。

在孙延祥的带动下,刘安居、孙喜乐、梁庆燕等几个同志一拥而上,都用手扒了起来,一个个冻得浑身直打哆嗦,但他们还都咬着牙坚持着干。

大家的奋战,保证了钻机一刻不停地钻进。

从这以后,华8井的钻进比较顺利,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和意外。

当时,大家都一心扑在打井上,许多职工几天几夜没离开自己的岗位,困了找个地方迷糊一会儿,然后接着干,队长和指导员赶都赶不走。

在快速钻进阶段,司炉工王春祥为了保证为设备供气取暖,大班司机陈福兴为了保证5台柴油机、两台压风机正常运转,机械工长周永祥为了保证泥浆泵不出问题,都是三天三夜没有离开自己岗位。

正是32120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华8井钻井非常顺利,这大大加快了华8井出油的步伐。

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

1960年秋天,32120队来到这个山东有名的“北大荒”。

当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里几乎没有一条成形的公路,没有一处像样的住房,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

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生活上的困难和打井过程中遇到的麻烦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了保证32120队100多号人的队伍,做到军心不散、情绪不乱、一呼百应,一个心思地打井找油,就必须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显示威力。

作为队指导员的魏振家首先意识到,一个队伍不能没有士气,待别是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保持队伍士气的旺盛是重要的。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打华8井是32120队这个队有史以来遇到的生活最困难、环境最苦、条件最差的一次施工。

在当时,队员们借住老乡的土房大都多年失修,只要一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满屋子是接水的盆子。

这里的老乡常年喝湾里积攒的雨水、咸水、脏水,32120队的有些职工因水土不服,经常闹病。

同时,又是首次在这个地区打井,孤军作战,各方面的条件差得叫人难以想象。

面对这种环境,虽然队员们工作激情高涨,但是在休息时,难免有一点怨气。

对此,魏振家一到华8井后,就首先针对职工的思想倾向,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以鼓舞大家的士气。

在当时,32120全队100多名职工都生在旧社会,每个人都有一本苦难的家史,对党、对社会主义有很深厚的感情。

可以说,32120队每个职工都是一本传统教育的活教材。联系职工的实际,魏振家等人组织职工进行新旧社会对比、个人与先烈对比。

指导员魏振家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向职工灌输一个道理:在旧社会我们中国人民受尽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挣扎在死亡线上,比一比,眼前这点苦算什么呢?为了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死都不怕,与他们比一比,我们遇到这点困难算什么?

经过对比,大家感到,吃的苦再多,遇到的困难再大,与那些先烈们也是无法相比的。

当时,32120队几乎每天都要开一次大会或班组会。在开展传统教育的同时,魏振家等人还结合形势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32120这个队一直在河南、山东一带打井,华8井是第一口见油的井。所以,在这之前队上很多职工没见过石油。

1960年,魏振家到大庆开会,回来时,专门装了一瓶原油准备带回来。

上火车时,列车员不让带,魏振家对她说:“我们是找石油的人,在山东打井,还没打出油来,带回去让大家伙儿瞧瞧,鼓鼓干劲。”

列车员听了后,很受感动,就帮指导员保管着,下车时,才重新交给了魏振家。

在华8井开钻动员会上,魏振家把从大庆带回的油瓶子举了起来,激动地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油,大庆油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现,华北平原能不能找到油就看我们的了!”

让职工见识过油后,魏振家还向全队职工讲述了国际国内形势,待别是严峻的经济形势。

此时,大家感到,国家建设需要油,我们搞石油的却没见过石油,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打不出油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大家的情绪高涨起来了,大有找不到油不罢休的气势。

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32120队还注重通过表扬先进,来带动后进。

早在华8井工作展开之际,指导员魏振家就经常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奖’或者‘表扬’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

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魏振家抓住这种一般心理,把表扬成绩,鼓励先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方法,贯穿于华8并会战的全过程。

在具体实施时,魏振家采取的方法是每天晚上召开职工大会,讲评一天的工作,主要是表扬好人好事,当然对一些不良倾向也不放过。

同时,魏振家等人还注重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宣传报道突出的个人和班组。

表扬先进的结果,使受表扬的班组或个人心里热乎乎的,没有得到表扬的班组和个人心里就不是滋味,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局面。

在华8井施工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让党员干部带头,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时在32120队有20多名党员,他们在职工中就是20多个中流砥柱,在政治上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在生产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据32120队指导员魏振家后来回忆说:

回想起来,党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3条: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从未间断;二是开展党内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管哪个党员有缺点、有错误,或者哪方面做得不够,或者党员之间有什么意见,都能摆到桌面上来,面对面地开展批评教育,保证不让一个党员掉队;三是坚持每日一次的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员向小组长汇报,小组长向支委汇报,支委会再综合研究分析党员队伍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关键时候就能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

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特别重视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促进了队伍的建设。党员干部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

当时,在32120队,共有5名干部,其中3名行政干部,2名技术干部。

这5个人天天和工人吃住在一起,工作服天天不离身。工人在井上干8小时,干部一天在井上不少于12小时。每次上井,干部也都爬上二层平台和工人一样干。

当时,指导员魏振家到钻井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起挂吊卡的技术不亚于一个二级工。

工人们常指着魏振家,对别人说:“指导员是他,书记是他,工人也是他。”

党员干部的这种模范带头作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看到干部们如此辛苦,普通队员的干劲就更足了,他们纷纷加班加点,甚至经常一连干几个昼夜不停工。

在华8井钻井过程中,安排好群众的生活,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商河一带打华7井时,32120队职工每月口粮定量是53斤,到东营地区打华8井时,定量减至30斤,而且供应的是地瓜干、地瓜面和玉米面,没有细粮。

定量不足,质量不好,营养不良,造成一部分职工体力不足。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了生产进度。

为改变这一状况,魏振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

除了向当地政府求援外,魏振家每天派4个人到老乡收获后的地里翻地找萝卜头和地瓜头。每天都能挖到20多斤,掺到面糊糊里充饥。

同时,魏振家还大胆地鼓励职工买羊,由集体喂养,用以改善职工生活。

在队领导的鼓励下,32120队大约喂养1000多只羊,还喂养了90头猪。于是,队里定期宰杀猪羊,为职工改善生活。

另外,32120队还定期派车到外地购买蔬菜,保证职工每天吃上一顿青菜。这样就基本上满足了困难时期繁重体力劳动的需要。

为了稳定队伍,为了尽快打出石油,针对当时的情况,指导员魏振家带领全队做了很多思想政治工作。

这些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成功的,他稳定了人心,团结了队伍,提高了队员的劳动积极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动下,很多工人纷纷表示:

无论条件有多艰苦,为了给祖国打出油来,我们都要不畏严寒,不畏饥饿,昼夜不停地奋战在华8井上,力争早日在华北打出油,向党中央、向毛主席报喜。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为华8井的钻探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一口井顺利出油

1961年3月5日,这一天是我国石油工业史册上光辉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华8井终于打出了华北地区的第一块油砂。

这一天,当钻至井深1194米中途起钻取出第二筒岩心时,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

岩心取出来了,进尺6米,取心筒下了钻台,大家都围了上去。

一块0.45米长的岩心被小心翼翼地挤了出来,红红的往外流油,就像红砂糖一样,地质员惊喜地发现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块油砂,只见它有指头肚儿一般大小,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光泽。

这一块小小的油砂,像一团灿烂的火苗,燃亮了石油工人心头的希望。在场的工人如获至宝,传来传去,怎么也看不够。

欣喜万分的地质员,更是乐不可支,他们找了个瓶子洗了又洗,还系了一条红绸子,小心翼翼地把油砂装了进去,然后郑重地写上了这样几个字:

华北探区的第一块油砂随即,向华北石油勘探处发加急电报报喜,并将第一块油砂连夜送往华北石油勘探处。

收到喜讯后,地质综合队队长师福德还专门到东营,对发现油砂情况作了具体了解。

返回济南后,师福德又陪华北石油勘探处党委书记孙竹、主任地质师安培树,一起把油砂直送北京,向石油工业部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汇报。

根据专家们介绍,东营新探区的沉积厚度大,储盖条件好,只要见到油砂,就可能有大的来头。

余秋里看到油砂后,非常高兴,拿着油砂用放大镜不停地端详。

余秋里还风趣地说:“这个小宝贝,可是比金子还要珍贵得多喽!”

为此,余秋里一边高兴地让秘书赶快把这个油砂瓶传给其他领导和司局的同志看,一边命人通知食堂,做上好饭、好菜,请师福德等人一起吃了午饭。

在席间,余秋里还向师福德等人敬了酒,鼓励他们一定要打好这口井。

华北探区又发现了一块油砂,无疑为我国石油勘探区域大拓展增添了一缕曙光。

就在当天,石油工业部研究决定,委派勘探司钻井处长邓礼让和主任地质师谢庆辉到现场加强领导,要求他们严密注意井下情况,每天向余秋里汇报录井资料。

3月14日,华8井现场向石油工业部打来电报说,又见到了多层油砂。

3月28日,余秋里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布置松辽和山东的勘探工作。

在会上,余秋里提出,要加快速度,高质量地打好华8井。余秋里说:

关于山东勘探,分三步走:1、华8井要试好油;2、再打三间井;3、如果形势好,下一步再大干。对山东油田要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最后,会上决定:

调青海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王尚文、华东石油局副总工程师李光征到华北勘探处东营现场工作,加强技术力量;

调玉门石油管理局3部大钻机和原建制井队共300人,给华北石油勘探处,4月底到达;

调华东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刘南同志到华北石油勘探处工作,并指定刘南、孙竹和邓礼让3人组成东营地区勘探临时领导小组,刘南同志任组长,孙竹同志负责党政工作,刘南、邓礼让同志负责生产与后勤工作。

由于指挥得当,后勤有了充分保证,华8井打得非常顺利,仅用了35天就顺利钻穿油层,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部党组会后第三天,这口井已打到1721米,先后在馆陶组、东营组地层中发现油层30层,总厚度59.3米,形势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征求专家的意见,同时吸收松基3井的经验,决定于4月1日提前完钻。

为了把华8井的试油工作搞好,余秋里提出了选择试油层位的三条原则:

1、可疑水层不试;

2、没有把握的油层不试;

3、要试绝对有把握的油层。

石油部提出4月1日完钻的任务给现场地质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当时大庆会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石油部急于找到后备战场,翘首以待东营油井早日出油,因此命令地质人员天天汇报地质情况,并要保证资料“齐全、准确”。

但是,专业人员少。原来取心每天进尺只有10多米,完钻一口取心井需要一年左右时间,而当时实行快速钻进,每天进尺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几十天就能完钻,录井工作量相应地成倍增长,人员需求也相应增大。

面对这些困难,地质人员没有畏惧和退却,大家一致表示,转战数载,历尽艰辛,不就是为了出油吗?“十月怀胎”都挺住了,哪能让“一朝分娩”吓回去!再苦再难也要抱出个“油娃娃”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