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全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11:59:29

点击下载

作者:迟双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夜航船全鉴

夜航船全鉴试读:

前言

《夜航船》是一部三百多年前的“百科全书”,也是作者张岱眼中的大千世界。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长期侨寓钱塘(今杭州)。因祖先“家本剑州”(今四川剑阁、梓潼等地),所以常自称“古剑陶庵老人”或“蜀人张岱”。

张岱生于书香世家,幼习举子业,却屡次不中,遂转攻诗文。张岱以文学中的小品散文(即小品风格的散文)而闻名。其文风率真自然、清新轻俊,又蕴含幽深孤峭的笔触,时有诙谐之趣。

张岱一生著作甚多。据其《自为墓志铭》所载:“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此外,尚有《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琯朗乞巧录》等数种。在传世的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文字清奇、情感真挚、“短隽有味”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向为学习笔记小品的楷模。《琅嬛文集》所收的序、记、檄、传、墓志铭、祭文等,对于研究张岱的家世行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以数十年时间完成的《石匮书》,记载洪武至天启二百六十年间的史事,材料宏富而翔实。《石匮书后集》记载崇祯一朝及南明史事,史料价值也很高。《石匮书后集》《陶庵梦忆》等著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晚明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作者十分同情惨遭清兵杀戮的民族志士,表达了深切的故国之思。

张岱是个才情型的学者,《夜航船》一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约四千多个条目,总计二十卷,是一部比较有规模的分类百科全书。其中很多条目是张岱广泛涉猎各种典章文献和异闻之后,严加采撷,以己之言连属起来的,其本身就是一部可读性极强、其味隽永的小品文。

编撰此书的目的,正如作者在全书序言中所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必须逐一报名,对答如流,如若“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甚或只错落一人,就被认为孤陋寡闻,传为笑柄。作者考虑到当时这种学习风气和初学者的实际需要,在介绍各类知识时,注意简明切要,特别着眼于文理,而反对那种“无益于文理考校”的“两脚书橱”式的死记硬背。当然,张岱所说的学问标准,和今天的学问标准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他所倡导的“学以致用”的一些基本精神,仍然是有可取之处的。“夜航船”是古代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所以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对于当今社会的我们,阅读《夜航船》一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同时书中的知识也能在工作和生活上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指导。《夜航船全鉴》对其内容进行了精心的注释与翻译,便于读者在忙碌之余轻松阅读。解译者2018年2月卷一 天文部象纬九天【原文】

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日、月、星谓之三光。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①②政,又谓之七曜。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注释】

①曜(yào):日、月、星均称“曜”。

②更:变换。【译文】

东方叫苍天,南方叫炎天,西方叫浩天,北方叫玄天,东北叫旻天,西北叫幽天,西南叫朱天,东南叫阳天,中央叫钧天。

太阳、月亮和星星统称“三光”。太阳、月亮与金、木、水、火、土五星称为“七政”,也可以称为“七曜”。太阳、月亮所停之处,一天之内要变换七次,这叫作“七襄”。二十八宿【原文】①

东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②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 。西方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注释】

①氐(d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②獬(xiè):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译文】

东方有七个星宿,分别是: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七宿分别是: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 。西方七宿分别是: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南方七宿分别是: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分野【原文】

角、亢、氐:郑,兖州。房、心:宋,豫州。尾、箕:燕,幽州。斗、牛、女:吴,扬州。虚、危:齐,青州。室、壁:卫,并州。奎、娄、胃:鲁,徐州。昴、毕:赵,冀州。觜、参:晋,益州。井、鬼:秦,雍州。柳、星、张:周,三河。翼、轸:楚,荆州。【译文】

角、亢、氐三个星宿在地面上对应的国家是郑,对应的州是兖州。房、心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宋,对应的州是豫州。尾、箕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燕,对应的州是幽州。斗、牛、女三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吴,对应的州是扬州;虚、危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齐,对应的州是青州。室、壁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卫,对应的州是并州。奎、娄、胃三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鲁,对应的州是徐州。昴、毕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赵,对应的州是冀州。觜、参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晋,对应的州是益州。井、鬼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秦,对应的州是雍州。柳、星、张三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周,对应的州是三河。翼、轸两个星宿对应的国家是楚,对应的州是荆州。纳音五行【原文】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金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译文】

以五音十二律相合的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再以五行为序,排列如下: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金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忧天坠【原文】①②《列子》:杞国有人常忧天坠,身无所寄,至废寝食。比人心多过虑,犹如杞人忧天。【注释】

①《列子》:又称《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郑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

②坠:塌陷。【译文】《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杞国人常常担心天会坍塌,自己就没有安身之处了,以至于到了吃不好也睡不好的地步。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人心中所思太多,就好像杞人忧天。回天【原文】①

天者,君象;回者,言挽回君心也。唐太宗欲修洛阳宫,张玄②素谏,止之。魏徵曰:“张公有回天之力。”【注释】

①洛阳宫:隋唐洛阳皇宫。隋时称紫微宫。贞观元年,唐太宗号洛阳宫,武则天时称太初宫。

②回天之力: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峻局面的力量。【译文】

古时候,皇帝是“天”的象征,而“回”指挽回皇帝的想法。有次,唐太宗李世民想修建洛阳宫,被张玄素劝阻了。魏徵说:“张公有回天的功劳。”戴天【原文】①②《礼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革。交游之仇,不与同国。【注释】

①《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学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反映了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②兵革: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武器装备。【译文】《礼记》中记载:对待君主和父亲的仇人,不能与他在同片天空下共存。对待兄弟的仇人,不能把武器放下。而对于朋友的仇人,不能与他在同一国家。补天【原文】

女娲氏炼石补天。【译文】

女娲氏曾经炼五色石来补天。如天【原文】①《通鉴》:帝尧其仁如天,其②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注释】

①《通鉴》:即《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②就:靠近。【译文】《资治通鉴》记载:尧帝犹如上天一般仁爱,犹如神明一样充满智慧,靠近他就像接近太阳,仰望着他就像仰望白云一样。二天【原文】①

后汉苏章为冀州刺史。行部,有故人清河守,赃奸。章至,设酒叙欢。守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日与故人饮,私恩也;明日冀州按事,公法也。”遂正其罪。【注释】

①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顺帝时任冀州刺史。【译文】

东汉时期,苏章任冀州刺史,有次巡行考核下属的时候,碰到一位故人在清河当长官,并知道了这位故人贪赃违纪的事。苏章到了清河,设宴款待这位旧友。这位旧友非常高兴,说:“每个人头上只有一个天,而我却有两重天。”苏章说:“今天和老朋友谈天喝酒,是私人的交情;明天到冀州办案,我就要公事公办了。”果然,苏章秉公执法,对那位故友依法治罪。五星会天【原文】①《通鉴》:颛顼作历,以孟春之月为元。是岁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历营室。【注释】

①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译文】《资治通鉴》记载:颛顼帝在制作历法时,把春季第一个月作为一年的开始。当年的正月初一立春,五大行星在天上会合,经过了北方的营室星。日月【原文】①②③

东隅,日出之地;桑榆,日入之地。日拂扶桑,谓之及时。日经细柳,谓之过时。【注释】

①东隅:太阳升起的地方。

②桑榆: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拂:轻轻擦过。【译文】

东隅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桑榆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太阳经过扶桑,叫作“及时”;而太阳经过细柳,叫作“过时”。龙狵【原文】①②《天文志》:日月会于龙狵。③《广雅》:日初出为旭,日昕曰晞,日温曰煦。日在午曰亭午,④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落曰晡。【注释】

①《天文志》:是专门记载朝代之天文异象之书。《汉书》始有《天文志》一专有名词。《汉书》中的《天文志》是马续所辑,历代皆沿用。

②狵(dòu):二十八宿尾星名。

③《广雅》: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

④昳(dié):(太阳)偏西。【译文】《天文志》记载:太阳和月亮在龙狵相会。《广雅》记载:日出之时称为“旭”,天刚亮称为“晞”,阳光温暖称为“煦”。太阳在中午时称为“亭午”,太阳偏西称为“昳”,太阳在傍晚称为“旰”。太阳即将下落称为“晡”。向日取火【原文】①

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注释】

①阳燧(suì):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形状的利用太阳取火的器具。【译文】

阳燧是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对着太阳就能生火,用艾绒去点就能得到火。夸父追日【原文】《列子》: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之际,渴欲得饮。赴河饮不足,将北走大泽中,道渴而死。【译文】《列子》记载了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不自量力,以一己之力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旸谷的北边,口渴想喝水。到黄河去河水,不够喝,又向北去大泽,在去的路上渴死了。白虹贯日【原文】

荆轲入秦刺秦皇,燕太子丹送之易水上,精诚格天,白虹贯日。【译文】

荆轲准备到秦国刺杀秦王,燕国太子丹为其送行,送别至易水之上。他的真诚之心通达上天,天上出现了一道白虹横贯太阳的奇异景象。白驹过隙【原文】①②《魏豹传》: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注释】

①白驹:白色骏马。

②隙:缝隙。【译文】《汉书·魏豹传》记载:人的一生很短暂,时间流逝得飞快,就像白色的骏马从缝隙前疾驰而过。黄绵袄【原文】

冬月之日,有黄绵袄之称。【译文】

冬天的太阳,有“黄绵袄”之称。月桂【原文】①②《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伐之,树创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桂。桂下有玉兔杵药。【注释】

①《酉阳杂俎》:唐代小说,作者是段成式。书中内容一部分属志怪传奇类,另一部分则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

②月桂:月中的桂树。【译文】《酉阳杂俎》记载:月上有棵桂树高五百余丈,有个人在月亮上一直砍树,但树上的创口能立刻愈合。这个人名叫吴刚,是西河人,醉心于仙道,因为学习仙术时犯了过错,被罚在这里砍桂树。桂树下还有一只玉兔在捣药。日出而作【原文】

尧时有老人,含哺鼓腹,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译文】

尧帝的时候,有一位老人口含食物,手拍肚子,一边击壤一边唱歌,唱的是:“太阳出来我就去劳作,太阳落山我就回家休息;想喝水就自己挖井,想吃饭就自己种地。皇帝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日亡乃亡【原文】

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译文】

夏朝的桀是一位暴君,他曾经自大地说:“我拥有天下,就像天空中拥有太阳;太阳消失了,我才会灭亡!”如冬夏之日【原文】①②

夏日烈,冬日温。赵盾为人,严而可畏,故比如夏日;赵衰为人,和而可爱,故比如冬日。【注释】

①赵盾:(前655—前601),即赵宣子,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

②赵衰:(?—前622),即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一曰子馀,谥号曰“成季”。亦称孟子馀。赵国君主的祖先,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译文】

夏天的太阳猛烈,冬天的太阳温和。春秋时期的赵盾与其父赵衰的为人就如此。晋国大臣赵盾生性严厉,让人畏惧不敢轻易靠近,所以将他比作夏天的太阳;而其父亲待人温和,他人都愿意与之亲近,所以将他比作冬天的太阳。蜀犬吠日【原文】①②③

柳文: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群犬吠之。【注释】

①柳:指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②庸、蜀:泛指四川。庸、蜀皆为古国名。庸在川东夔州一带,蜀在成都一带。

③吠:狗叫。【译文】

柳宗元曾在文章中说:在庸、蜀的南边,总是阴雨连绵很少见到太阳。所以太阳一出来,那里的狗都会对着太阳狂叫。日食在晦【原文】①

汉建武七年三月晦,日食,诏上书不得言圣。郑兴上疏曰:②“顷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促迫,故月行疾。”时帝躬勤政事,颇伤严急,故兴奏及之。【注释】

①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②疾:快。【译文】

汉代光武帝建武七年三月末,天上出现了日食现象,皇帝便下诏令命群臣在向皇帝上书时,全都要避免提及“圣”字。当时光武帝很勤奋地处理政事,但有些过于严厉与急躁,于是郑兴便借此劝谏皇帝说:“近年来日食常常发生在月末。日食提前发生是因为月亮走得太快了。太阳是君主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君主若太过于严厉急躁,那么臣子处理事务也会过于严苛,因此就会导致月亮走得太快。”太阴【原文】①②《史记》:太阴之精上为月。《淮南子》: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中有玉兔。【注释】

①《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译文】《史记》记载:月亮是由天地间阴气的精华上升凝聚而成。《淮南子》记载:月亮的驾驭者叫望舒,也叫纤阿,月亮中有玉兔。瑶光贯月【原文】①《通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颛顼高阳氏于若水。【注释】

①昌意: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译文】《通鉴》记载:黄帝之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女枢为妻,女枢看到有瑶光贯月的祥瑞,便在若水生下了颛顼高阳氏。论月【原文】徐稚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稚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译文】九岁的徐稚,有次在月亮下玩耍时,有人问他:“如果月亮中没有其他任何东西的话,会不会更加明亮呢?”徐稚回答说:“不会的。就像人眼睛中瞳仁,如果没有了肯定不会亮了。”如月之初【原文】①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②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注释】

①黄琬:(141—192),字子琰。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人。东汉中后期名臣,太尉黄琼之孙。

②馀:剩余的。【译文】

东汉黄琬的祖父黄琼官至太尉。有一次,他向太后禀报日食的情况。太后问他日食有多少,黄琼不知道怎么回答。七岁的黄琬就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部分就像每月初一的月亮。”黄琼很惊异,随后便用这个说法来报告太后了。吴牛喘月【原文】①《风俗通》:吴牛苦于日,故见月而喘。【注释】

①《风俗通》:即《风俗通义》,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汉代民俗著作。【译文】《风俗通》记载:吴地的牛被太阳晒怕了,所以见到晚上的月亮就使劲喘气。星北斗七星【原文】

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之为斗。按《道藏经》①:七星,一贪狼,二巨门,三禄存,四文曲,五廉贞,六武曲,七破军。堪舆家用此。

斗柄东,则天下皆春;斗柄南,则天下皆夏;斗柄西,则天下皆秋;斗柄北,则天下皆冬。《史记》:中宫、文昌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台,三台。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注释】

①《道藏经》:又名《道经》《道藏》,是我国文物图籍宝库中的一部珍品。目前,中国仅存《道藏经》三部,均系明代的《正续道藏》,由张宇初修编。【译文】

第一颗星是天枢,第二颗星是璇,第三颗星是玑,第四颗星是权,第五颗星是玉衡,第六颗星是开阳,第七颗星是瑶光。第一至第四颗连起来是勺的头,第五至第七颗星连起来是勺的柄,合起来就是勺子的形状。按《道藏经》记载说:北斗七星,一是贪狼,二是巨门,三是禄存,四是文曲,五是廉贞,六是武曲,七是破军。很多勘察风水的人都惯用此说法。

如果北斗七星的勺柄在东边,世间就是春天;若在南边,世间就是夏天;若在西边,世间就是秋天;若在北边,世间就是冬天。《史记》记载:北斗星所在的中宫文昌星下的六颗星,两两相对,就叫“三能”。也称台、三台。这些星的光亮度若一样,就意味着君臣相处和谐;不一样,君臣关系就不和谐。参商【原文】①②

高辛氏二子,长阏伯,次沉实,自相争斗。帝乃迁长于商丘,主商,昏见;迁次于大夏,主参,晓见。二星永不相见。

长庚即太白金星,朝见东方,曰启明;夕见西方,曰长庚。【注释】

①高辛氏:姜姓,中国古代氏族。高辛氏族形成于少昊金天氏政权时期。其父系先祖为黄帝氏族,母系先祖为炎帝氏族。

②帝:帝喾(kù),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的曾孙。【译文】

阏伯和沉实是帝喾高辛氏的两个儿子,他们两个之间互相争斗。帝喾就把大儿子阏伯迁到商丘,让他主商星,晚上出现;把小儿子沉实迁到大夏,让他主参星,白天出现。从此,兄弟二人便永不能相见。

长庚星就是太白金星,早上在东方出现,叫启明;晚上在西方出现,叫长庚。太白经天【原文】①②

太白,阴星,昼当伏,昼见即为经天;若经天,则天下草昧,人更主,是谓乱纪,人民流亡。③

应劭曰:“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上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天下太平,三阶不平则百姓不宁,故曰六符。”【注释】

①伏:隐藏。

②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

③应劭:(153—196),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译文】

太白星是阴星,白天应当隐藏起来,如果白天出现就叫“经天”;如果出现了“经天”,那意味着天下将陷入黑暗的时代,国家就要更换君主,这叫“乱纪”,百姓此时会遭受流亡之苦。

东汉学者应劭说:“三阶六星中上阶的上星为男子之主,下星为女子之主;中阶上星为朝廷的三公,下星为朝廷的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人,下星为百姓。三阶若平列天下则太平,若不平则百姓不能安宁,所以这六颗星也叫‘六符’。”五星奎聚【原文】①②

宋乾德五年三月,五星聚于奎。初,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③周显德中同为谏官。俨善推步星历,尝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始太平。二拾遗见之,俨不与也。”吕氏中曰:“奎星固太平之象,而实重启斯文之兆也。文治精华,已露于斯矣。”【注释】

①窦俨:(918—960)字望之,蓟州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

②卢多逊:(934—985),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北宋宰相。后周显德初年进士。北宋建立后,官至兵部尚书、宰相。

③杨徽之:(921—1000),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宋代官员、宋初第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译文】

宋乾德五年三月,五大行星聚集于主管文运的奎宿。当初,窦俨、卢多逊、杨徽之三人在后周显德年间同朝为官,都是谏官。其中窦俨对推算未来的事比较擅长,他曾经说过:“丁卯年五大行星会聚集于奎宿,象征天下以后都是太平的。您二位拾遗大人还能有幸看到,我就不行了。”宋代吕中《宋大事记讲议》中说:“奎星固然是太平的预兆,但是实际上也重现开启了斯文之兆。本朝文治的精华,已经在此处显现了。”风云四时风【原文】①

郎仁宝曰:春之风,自下升上,纸鸢因之以起;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树杪多风声;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冬之风,著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注释】

①郎仁宝:郎瑛(1487—1566),字仁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藏书家。著有《七修类稿》,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译文】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春天的风是从下往上刮的,所以风筝才能飞起来;而夏天的风是在空中横行,所以能从树梢听到风声;秋天的风是从上向下,树木的叶子因此而飘落;冬天的风贴着地面吹,所以地面上能发出巨大的响声,而且还生出冰冷的寒气。少女风【原文】①

管辂过清河,倪太守以天旱为忧。辂曰:“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已有阳鸟和鸣:其雨至矣。”果如其言。【注释】

①管辂:(209—256),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译文】

管辂路过清河时,看到倪太守忧心忡忡,为天旱担忧。管辂说:“仔细观察树梢,已经出现少女般的微风,树林间还有阳鸟在相互鸣叫,雨很快就会降临的。”果然像他说的那样,雨如期而至。泰山云【原文】①《公羊传》:泰山之云,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注释】

①《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译文】《公羊传》记载:泰山的云一碰到石头就会升起来,而且很小的云气也会融合在一起,不一会儿就会雨遍天下。沆瀣【原文】①

夜半清气从北方起者,谓之沆瀣。【注释】

①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译文】

半夜里有清气从北方升起来,就叫“沆瀣”。白云孤飞【原文】①

狄仁杰尝赴并州法掾,登太行山,见白云孤飞,泣曰:“吾亲舍其下。”【注释】

①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译文】

狄仁杰曾去并州入法掾一职,去登了太行山,看到一片白云独自飘过,不禁触景生情,流着泪说:“我的父母亲就住在那白云之下啊!”云霞【原文】

云,山川之气也。日旁彩云名霞,东西二方赤色,亦日霞。《易

①经》:“云从龙,风从虎。”孔子曰:“于我如浮云。”【注释】

①《易经》: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诗、书、礼、乐、易、春秋)。【译文】

云由山川间的气形成。太阳旁边的彩色云叫霞,东西方向的红色云也叫霞。《易经》说:“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孔子说:“不义之财对我而言就如同浮云。”行云【原文】①

楚襄王游于高唐,梦一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上,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比旦视之,如其言。【注释】

①楚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译文】

楚襄王去高唐游山玩水,做梦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在巫山的南面,高丘之上,早上变成浮云,晚上变成细雨。”楚襄王到那儿一看,果真如梦中女子所说的那样。飓风【原文】①《岭表录》:飓风之作,多在初秋,作则海潮溢,俗谓之飓母风。明正德七年,流贼刘大等舟至通州狼山,遇飓风大作,舟覆,贼尽死。【注释】

①《岭表录》:地理杂记,全书共三卷,唐刘恂撰。【译文】《岭表录》记载:初秋之时多发生飓风,风一起则海潮翻涌,俗称“飓母风”。明正德七年,流窜的反贼刘大等人坐船行至通州的狼山,就遇到了这样的飓风,结果吹翻了船,船上的流贼全死了。雨商羊舞【原文】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译文】

齐国有一只独脚鸟在宫殿前翩翩起舞。齐侯就拿这事问孔子,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有童谣传唱:‘天要下雨,商羊才会这样跳舞。’这是下雨前的征兆。”后来果真下了大雨。石燕飞【原文】①《湘州记》: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则起飞舞,雨止还为石。【注释】

①《湘州记》:较早的中国古代地记作品。作者为庾穆之,字仲雍,为东晋或晋宋之际人。【译文】《湘州记》记载:零陵山上有石燕,遇到风雨就起来飞舞,雨停后又变回原来的石头。雨工【原文】①

唐柳毅过洞庭,见女子牧羊道畔,怪而问之。女曰:“非羊也。此雨工雷霆之类也。”遂为女致书龙宫,妻毅以女。今为洞庭君。【注释】

①柳毅:中国古代戏曲人物之一,成语“柳毅传书”的主人公。故事写男主人公柳毅传书搭救洞庭龙女,后与其结为夫妻。【译文】

唐朝人柳毅经过洞庭湖,看到一女子在路边放羊,感到很是奇怪,于是上前问其原因。那女子回答:“这不是羊。是雨工和雷霆之类的神物。”后来,柳毅帮助女子向龙宫递交书信,助女子回到龙宫。龙王便将女儿嫁给了柳毅。现在柳毅成了洞庭的君主。侍郎雨【原文】

正统九年,浙江台宁等府久旱,民多疾疫。上遣礼部右侍郎王英①赍香帛往祀南镇。英至绍兴,大雨,水深二尺。祭祀之夕,雨止见星。次日,又大雨,田野霑足。人皆曰:“此侍郎雨也。”【注释】

①王英:(1376—1449),字时彦,号泉坡。江西省金溪县兴贤坊人。明代诗人、书法家。【译文】

明正统九年,浙江台、宁等府已经连续干旱了很久,很多百姓们还得了严重的疾病。皇上派礼部右侍郎王英带着名香和布帛到南镇去祭祀。王英一到绍兴,就下了大雨。到了祭祀那天晚上,雨停了,还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第二天,雨又接着下起来,田间得到了充足的浇灌。大家都说:“这是‘侍郎雨’啊。”冒雨剪韭【原文】

郭林宗友人夜至,冒雨剪韭作炊饼。杜诗:“夜雨剪春韭。”【译文】

郭林宗的朋友晚上去拜访他,郭林宗为了招待朋友,冒雨去剪韭菜来做炊饼。杜甫的诗有“夜雨剪春韭”的句子。雨【原文】《大戴经》云:天地积阴,温则为雨。雹,雨冰也,盛阳雨水温暖,阴气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译文】《大戴经》说:天地间聚集了阴云,温度稍微一暖就成了雨。冰雹,是下的冰块,在强烈的阳光下,雨水温度升高,与阴气不相投合,雨水就变成了冰雹。霖雨放宫人【原文】

宋开宝五年,大雨,河决。太祖谓宰相曰:“霖雨不止,得非时①②政所阙。朕恐掖庭幽闭者众。”因告谕后宫:“有愿归其家者,具以情言。”得百名,悉厚赐遣之。【注释】

①阙:过错,过失。

②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译文】

宋开宝五年,大雨滂沱,黄河因为暴雨决堤了。宋太祖对宰相说:“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是不是因为当前的治理有什么不妥之处。我猜大概是后宫女眷太多的缘故。”于是向后宫下旨:“有想出宫回家的,只要详细禀明情况就可以获得恩准了。”想出宫的有一百人,临行前宋太祖还赐了很多封赏给她们。兵道雨【原文】①

明蔡懋德以参政备兵真定。天久旱,尺寸土皆焦。懋德祷雨辄②应,属邑民争迎之。祷所至即雨,民欢呼曰“兵道雨”。【注释】

①蔡懋德:一字公虞,号云怡,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官吏。

②辄:总是,就。【译文】

明朝人蔡懋德因为在真定做参政而在此屯兵。这里许久没有下过雨了,农田几乎化为焦土。蔡懋德一向上天祷告求雨就会下雨,所以他管辖的地方百姓都纷纷请他去祈雨,果真,他经过的地方都下了雨,百姓们欢呼雀跃,称这雨为 “兵道雨”。雷电虹霓雷候【原文】

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仲秋之月,雷始收声,蛰虫坏户。《传》曰:雷八月入地百八十日。【译文】

仲春的月份,才开始打雷、闪电。冬天蛰伏的虫子也都陆续开始活动,从洞穴里爬出来。仲秋的月份,不再打雷,准备过冬的虫子也用土堵塞洞穴。《传》说:雷神从八月开始钻到地下一百八十天。感雷精【原文】①《论衡》曰:子路感雷精而生,故好事。【注释】

①《论衡》:宣传无神论的檄文,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由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译文】《论衡》记载:子路是感应雷精而出生的,所以比较喜欢多事。雷神【原文】

曹州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首,鼓其腹则鸣。《史记》:“舜渔于雷泽。”即此。【译文】

曹州的大湖中有龙身而人首的雷神,拍拍它的肚子就会鸣叫。《史记》记载说:“舜帝打鱼于雷泽。”就是指此处。律令【原文】①《资暇录》:律令是雷边捷鬼,善走,与雷相疾连,故符咒云:“急急如律令。”【注释】

①《资暇录》:即《资暇集》,三卷,唐代考据辨证类笔记,李匡文撰。【译文】《资暇录》记载:“律令”是跟随雷神左右的动作敏捷的小鬼,擅长奔走,与雷相关联,所以方士念符咒时都说:“急急如律令。”霹雳斗【原文】①

齐神武道逢雷雨,前有浮图一所,使薛孤延视之。未至三十步,震烧浮图。薛大声喝杀,绕浮图走,火遂灭。及还,须发皆焦。【注释】

①齐神:即高欢(496—547),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译文】

高欢在行军路上恰巧碰到雷雨,便打算到前方一座寺庙避雨,让手下薛孤延去视察。还没有走三十步,那寺庙因雷电起火,薛孤延大声喊杀,绕着寺庙奔走,大火才熄灭了。回来时,他的胡子和头发都烧焦了。雷同【原文】①《论语谶》:雷震百里,声相附也。谓言语之符合,如闻雷声之相同也。【注释】

①《论语谶》:或称《论语纬》,汉代谶纬之书中的一种,八篇,分为八卷,唐代分作十卷,皆题“魏·宋均注”。已佚。【译文】《论语谶》记载:雷音可以响彻百里之远,而其声音都一样。因此用“雷同”表达言语符合之意,相符的言语就像听到相同的雷声一样。冬月必雷【原文】①《隋史》:马湖府西,万岁征西南夷过此,镌“雷番山”三字②于石。山中草有毒,经过头畜,必笼其口,行人亦必缄默,若或高声,虽冬月必有雷震之应。【注释】

①《隋史》:即《隋书》,由唐朝魏征所著的一部正史。

②缄默:闭口不说话。【译文】《隋书》记载:马湖府西边,皇帝征讨西南夷的时候经过这里,在石头上刻了“雷番山”三个字。山里的草有毒,经过这里时,牲畜要罩住嘴,行人也必须沉默不语,如果有人大声说话,即使是冬天也会出现雷声。虹霓【原文】①

虹,螮蝀也。阴气起而阳气不应则为虹。又音绛,亦螮蝀也。②《诗经》:“螮蝀在东。”霓,屈虹也。《说文》:“阴气也。”通作③“蜺”。《天文志》:“抱珥虹蜺。”一云雄曰虹,雌曰霓。沈约《郊居赋》:“雌霓连蜷。”《西京赋》:“直螮蝀以高居。”又朝西暮东,东晴西雨。【注释】

①螮蝀(dì dōng):即彩虹,又称美人虹。

②《说文》:全名《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③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译文】

霓虹,就是螮蝀。阴气聚集起来而太阳抵不过就成了彩虹。又音“绛”,也是指“螮蝀”。《诗经》中有“螮蝀在东”的句子。霓,就是弯曲的虹。《说文解字》说:“是阴气。”也写为“蜺”。《汉书·天文志》有“抱珥虹蜺”的话。还有一种说法,称雄性为虹,雌性为霓。沈约在《郊居赋》中说“雌霓连蜷”。《西京赋》也说“直螮蝀以高居”。虹霓早上在西边晚上在东边,而且在东边预兆天气晴朗,在西边预兆天降大雨。雪霜柳絮因风【原文】①

晋谢太傅大雪家宴,子女侍坐。公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称赏。【注释】

① 谢太傅: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

②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译文】

一日,天降大雪,东晋谢太傅便在家中摆开家宴,子女都坐在一起。谢安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他兄长的儿子谢朗说:“可以把它比作在空中撒盐。”他另一个兄长的女儿谢道韫则说:“不如将其比作柳絮因风在空中飞舞。”谢安大为赞赏。神仙中人【原文】①

晋王恭尝披鹤氅涉雪而行,孟旭见之,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注释】

①王恭:(?—398),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外戚。【译文】

晋朝的王恭曾经披着鹤毛制成的裘衣行走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孟旭看到后大为惊叹:“这可真是犹如仙人一般啊。”雪夜入蔡州【原文】①②

李愬乘雪夜入蔡州,搅乱鹅鸭池,及军声达于吴元济卧榻,仓卒惊起,围而擒之。【注释】

①李愬(sù):(773—821),字符直。中唐名将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

②吴元济:(783—817),唐代宪宗时叛藩的首领。【译文】

李愬在雪夜带兵攻入蔡州,故意搅乱鹅鸭池,等行军的声音到了吴元济床边时,他才突然惊醒,但已经被围捉了。踏雪寻梅【原文】①

郑綮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注释】

①郑綮:(?—899),字蕴武,郑州荥阳人,唐昭宗时期宰相。【译文】

郑綮是一位心胸旷达之人,喜欢冒雪骑驴探寻梅花。他常说:“我的诗都来自于灞桥风雪之中、驴背之上啊。”啮雪咽毡【原文】①

苏武持节使匈奴。幽武大窖中,啮雪咽毡,数日不死,匈奴神之。【注释】

①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译文】

汉代使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匈奴人把苏武幽禁在大窖里,没有吃的,他便就着雪吃毛毡,生存了很多天,匈奴人觉得他很神异。映雪读书【原文】①

孙康家贫,好学,尝于冬夜映雪读书。【注释】

①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东晋长沙相孙放之孙。【译文】

孙康家境贫困,又喜欢读书,曾经在冬天借着雪的反光读书。雪夜幸普家【原文】①

宋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太祖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太祖立风雪中。【注释】

①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译文】

宋太祖多次微服出访功臣家。有一天下大雪,到了晚上,赵普以为宋太祖不会来了。过了很久后,听见了敲门声,赵普急忙去开门,见宋太祖站立在门外的风雪中。霜【原文】①

露之所结也。《大戴礼》云:霜露阴阳之气,阴气盛则凝而为霜。《易》曰:履霜坚冰至。《诗》②:岐节贯秋霜。【注释】

①《大戴礼》:即《大戴礼记》,与《礼记》大体同时编成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礼制的文章汇编,但增加了若干篇记载古史世系和天象物候的历史文献。

②《诗》:即《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一十一篇。【译文】

霜是露水凝结而成的。《大戴礼记》记载说:霜、露都由阴阳之气形成的,阴气盛便凝结成霜。《易经》有“履霜坚冰至”的句子,《诗经》也有“岐节贯秋霜”的句子。五月降霜【原文】①②《白帖》: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狱。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降霜。【注释】

①邹衍:(约前324—前250),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代表人物与五行学说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齐国人。

②燕惠王:(?—前272),姬姓,名不详,燕昭王之子,战国时期燕国国君。【译文】《白帖》记载说:邹衍忠心侍奉燕惠王,但是遭到燕惠王左右的人的诋毁,燕惠王听信他人之言将他下狱。邹衍仰天大哭,五月天为他下起了霜。露雾冰花露【原文】①

杨太真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凌晨,至后苑,傍花口吸花露以润肺。【注释】

①杨太真:即杨玉环(719—756),字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译文】

杨贵妃每天晚上的酒意刚刚消去时,就会饱受肺热之苦。经常凌晨时到后苑,凑到花边上吮吸花上的露水来润肺。仙人掌露【原文】

汉武帝建柏梁台,高五十丈,以铜柱置仙人掌,擎玉盘,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也。【译文】

汉武帝建造了五十丈高的柏梁台,用铜柱顶着仙人掌,举着大玉盘,用来盛接云端滴下来的露水,然后和玉屑一起服食,希望以此来得道成仙。露【原文】①

夜气著物为露。《玉篇》曰: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注释】

①《玉篇》:我国第一部按部首分门别类的汉字字典。南朝梁大同九年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译文】

夜晚水气附着在物体上就形成了露水。《玉篇》说:这是上天赐予的津液,降临世间滋润万物。雾【原文】①②

地气上,天不应也。《元命苞》曰:阴阳乱为雾,气蒙冒覆地之物。【注释】

① 应:此指成功。

②《元命苞》:即《春秋元命苞》,西汉末年谶纬之士著,是假托经义宣扬符录瑞应的书。【译文】

地上的阴气是不可能到天上去的。《春秋元命苞》记载说:阴阳紊乱就成为雾,雾是像气体一样覆盖大地的东西。冰【原文】

冬水所结。天寒地冻,则水凝结而坚也。【译文】

冰由冬天的水凝结而成。天气寒冷时,结成的冰变得坚硬。冰生于水【原文】①《荀子》: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后进之过于先生也。【注释】

①《荀子》: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况所著,今存三十二篇。【译文】《荀子》记载:冰是由水变来的但比水更加寒冷。比喻后进之士超过了先进之士。冰山【原文】①②

唐杨国忠为右相,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若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遂隐居嵩山。【注释】

①杨国忠:(?—756),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杨贵妃族兄。

②张彖:唐代进士。【译文】

杨国忠当时是唐朝位高权重的右丞相。陕郡有个进士张彖,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拜见杨国忠,并说:“你若能拜见他,富贵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张彖说:“你们觉得依靠杨右相就能像依靠泰山一样,我却认为他是座冰山。如果太阳一出,冰山立刻融化,你们还有依靠吗?”进士张彖没有听他人之言,自己隐居到嵩山去了。时令律吕【原文】①

六律属阳,十一月黄钟,正月太簇,三月姑洗,五月蕤宾,七月夷则,九月无射。六吕属阴,十二月大吕,二月夹钟,四月仲吕,六月林钟,八月南吕,十月应钟。【注释】

①蕤(ruí)宾: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译文】

六律属阳,十一月称为“黄钟”,正月称为“太簇”,三月称为“姑洗”,五月称为“蕤宾”,七月称为“夷则”,九月称为“无射”。六吕属阴,十二月称为“大吕”,二月称为“夹钟”,四月称为“仲吕”,六月称为“林钟”,八月称为“南吕”,十月称为“应钟”。十干【原文】

甲曰阏逢,乙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强圉,戊曰著雍,己曰屠维,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黓,癸曰昭阳。【译文】

甲叫作“阏逢”,乙叫作“旃蒙”,丙叫作“柔兆”,丁叫作“强圉”,戊叫作“著雍”,己叫作“屠维”,庚叫作“上章”,辛叫作“重光”,壬叫作“玄黓”,癸叫作“昭阳”。十二支【原文】

子曰困敦,丑曰赤奋,寅曰摄提,卯曰单阏,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曰协洽,申曰涒滩,酉曰作噩,戌曰阉茂,亥曰大渊献。【译文】

子叫作“困敦”,丑叫作“赤奋”,寅叫作“摄提”,卯叫作“单阏”,辰叫作“执徐”,巳叫作“大荒落”,午叫作“敦牂”,未叫作“协洽”,申叫作“涒滩”,酉叫作“作噩”,戌叫作“阉茂”,亥叫作“大渊献”。十二肖【原文】

子鼠无胆,丑牛无上齿,寅虎无颈,卯兔无唇,辰龙无耳,巳蛇无足,午马无下齿,未羊无瞳,申猴无脾,酉鸡无外肾,戌狗无胃,亥猪无筋。鼠前四爪、后五爪,虎五爪,龙五爪,马单蹄,猴五爪,狗五爪,故属阳。牛两爪,兔缺唇,蛇双舌,羊分蹄、四爪,鸡四爪,猪四爪,故属阴。

三春曰陬月、如月、宿月。三夏曰余月、皋月、旦月。三秋曰相月、壮月、玄月。三冬曰阳月、辜月、涂月。【译文】

十二生肖各有缺点,子鼠胆小,丑牛没有上齿,寅虎没有脖子,卯兔没有嘴唇,辰龙没有耳朵,巳蛇没有脚,午马没有下齿,未羊没有瞳仁,申猴没有脾脏,酉鸡没有外肾,戌狗没有胃,亥猪没有筋。老鼠前边四爪、后边五爪,虎五爪,龙五爪,马蹄是单瓣的,猴五爪,狗五爪,所以都属阳。牛两爪,兔没有嘴唇,蛇的信子分为两条,羊蹄是双瓣的,共四瓣,鸡四爪,猪四爪,所以都属阴。

三春分别叫作“陬月”“如月”“宿月”。三夏分别叫作“余月”“皋月”“旦月”。三秋分别叫作“相月”“壮月”“玄月”。三冬分别叫作“阳月”“辜月”“涂月”。节水【原文】

正月解冻水,二月白苹水,三月桃花水,四月瓜蔓水,五月麦黄水,六月山矾水,七月豆花水,八月荻苗水,九月霜降水,十月复槽水,十一月走凌水,十二月慼凌水。

伏羲始立八节。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译文】

正月叫作“解冻水”,二月叫作“白苹水”,三月叫作“桃花水”,四月叫作“瓜蔓水”,五月叫作“麦黄水”,六月叫作“山矾水”,七月叫作“豆花水”,八月叫作“荻苗水”,九月叫作“霜降水”,十月叫作“复槽水”,十一月叫作“走凌水”,十二月叫作“慼凌水”。

伏羲最先创立八个节。后来周公改为二十四个节,来与二十四气相适应。节气【原文】

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中;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中;立夏四月节,小满四月中;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中;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中;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中;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中;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中;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中;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中;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中。【译文】

立春是在正月节,雨水是在正月中;惊蛰是在二月节,春分是在二月中;清明是在三月节,谷雨是在三月

中;立夏是在四月节,小满是在四月中;芒种是在五月节,夏至是在五月中;小暑是在六月节,大暑是在六月中;立秋是在七月节,处暑是在七月中;白露是在八月节,秋分是在八月中;寒露是在九月节,霜降是在九月中;立冬是在十月节,小雪是在十月中;大雪是在十一月节,冬至是在十一月中;小寒是在十二月节,大寒是在十二月中。甲子【原文】

尧元年至万历元年癸酉,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六十七甲子。

洪武十七年甲子为中元,正统九年甲子为下元,弘治十七年甲子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为中元,天启四年甲子为下元。【译文】

尧帝元年至万历元年癸酉,共计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可以分出六十七个甲子。

洪武十七年甲子称为中元,正统九年甲子称为下元,弘治十七年甲子称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称为中元,天启四年甲子称为下元。闰月【原文】

冬至后馀一日,则闰正月;馀二日,则闰二月;馀十二日,则闰十二月;若十三日,则不闰矣。【译文】

冬至以后如果还剩下一天,那么下一年就会闰正月;剩下两天,就闰二月;剩下十二天,就闰十二月;若剩下十三天,就不闰月了。天时长短【原文】

每年小满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夏至,而一阴生,天时渐短。小寒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冬至,而一阳生,日晷初长。《周礼》①注: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二尺;夏至日在东井,景长五寸。【注释】

①《周礼》: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译文】

每年过了小满后,积累三十天到夏至,这时生一阴,白天时长开始变短。小寒后积累三十天是冬至,这时生一阳,白天时长开始变长。《周礼》注说:冬至时太阳在牵牛宿,日影长一丈二尺;夏至时太阳在东井宿,日影长五寸。春邹律回春【原文】①②

刘向《别录》:燕有寒谷,黍稷不生,邹衍吹律,暖气乃至,草木皆生。【注释】

①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②《别录》: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西汉刘向撰。【译文】

刘向在《别录》中记载:燕地有寒谷,因为天气寒冷,黍稷都不能生长,邹衍一吹律管,天气就变暖了,草木开始生长。元日【原文】

伏羲置元日。汉武置岁元、月元、时元。【译文】

伏羲设立了元日。汉武帝设立了岁元、月元、时元。五辛盘【原文】

元日取五木煎汤沐浴,令人至老发黑。道家谓青木香为五香,亦①云五木。庾诗:“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注释】

①庾:指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译文】

元旦时节,用五木烧水沐浴,能够让人的头发到老都保持乌黑。道家把青木香叫五香,也叫五木。庾信有诗句说:“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元夕放灯【原文】

以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诏:罢中元、下元两夜灯。【译文】

在正月十五天官生日那天放天灯,在七月十五水官生日那天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那天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下诏令,停止中元、下元两夜放灯的活动。耗磨日【原文】

正月十六日谓之耗磨日,人皆饮酒,官司不令开库。【译文】

正月十六日叫“耗磨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喝酒,官府严禁这天开库房。天穿日【原文】

正月二十日为天穿,以红彩系饼饵投屋上,谓之补天。【译文】

正月二十日叫“天穿”,用红彩绳拴饼饵扔在屋顶上,这叫“补天”。水湄度厄【原文】①

元日至晦日,士女悉湔裳,酌酒于水湄,以为度厄。【注释】

①湔裳:洗衣服。【译文】

初一到三十,无论男女都洗衣服,并在水边酌酒,相传这样能躲避祸患。雨水【原文】

前此为霜为雪,水气凝结。立春后,天气下降,当为雨水。【译文】

这个节气之前要么是霜要么是雪,皆由水汽凝结而成。立春后,天上的水气就会变成雨水降下。中和节【原文】①

唐李泌以二月朔为中和节,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酿宜春酒,祭句芒神,百官进农书。【注释】

①李泌(bì):(722—789),字长源,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译文】

唐代的李泌把二月初一命名为中和节。这天,大家用青布袋装上百谷、瓜果互相问候赠送,酿宜春酒,祭祀句芒神,百官向朝廷进献有关农业的书籍。寒食【原文】①②

冬至后一百六日谓之寒食,以介子推是日焚死,晋文公禁火而志痛也。【注释】

①介子推:(?—前636),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②晋文公:(前671或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译文】

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叫寒食,因为介子推这天被烧死,晋文公下令禁止生火用来铭记这一痛心的事。踏青【原文】①

三月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侍臣于是日进踏青履。王通叟词:“结伴踏青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注释】

①禊(xì)饮: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译文】

三月上巳那天,朝廷在曲江赐宴,市民在江边上祭祀、喝酒,践踏青草,叫作踏青,侍臣也在这一天向帝王呈上踏青履。王通叟词说:“结伴踏青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夏天祺节【原文】

宋真宗以四月一日为天祺节。【译文】

宋真宗规定每年的四月一日是天祺节。麦秋【原文】①②《月令》:麦秋至。蔡邕《章句》曰:百谷各以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夏为秋。【注释】

①《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十二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

②蔡邕(yōng):(133—192),字伯喈,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译文】《礼记·月令》记载“麦秋至”。蔡邕《章句》注释说:百谷都把出生叫“春”,把成熟叫“秋”。所以麦子把夏天当作“秋”。浴佛【原文】①②

王钦若于四月八日作放生会。《荆楚岁时记》:四月八日建斋,作龙华会,浴佛。【注释】

①王钦若:(962—1025),字定国,北宋初期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

②《荆楚岁时记》: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撰。【译文】

王钦若在四月八日作放生会。《荆楚岁时记》记载:四月八日那一天要斋戒,还要办龙华会,为佛洗浴。小满【原文】

四月中小满后,阴一日生一分,积三十分,而成一昼,为夏至。四月乾之终,谓之满者,言阴气自此而生发也。又孟夏万物生长稍得盈满,故云小满。【译文】

四月中旬小满之后,阴气每天生一分,累积三十分,就是一天,便到了夏至。四月是“乾”的终结,之所以叫“满”,是说阴气从这时开始生发。又说初夏里万物生长得较为繁盛,所以称为“小满”。竞渡【原文】

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①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注释】

①角黍:俗称“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译文】

屈原在端午那天死去,楚地之人划着船去救他,这称为“竞渡”。又有一种说法:在端午那一天扔粽子来祭祀屈原,怕被蛟龙抢走,所以制造龙舟驱赶蛟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