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镇:震泽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0:50:09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徐耀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名镇:震泽镇

历史名镇:震泽镇试读:

“精彩江苏”丛书总序

江苏省省长 吴政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诸多自然景观还是各类古迹遗存,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纵观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以及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无一不因精彩而得以世代传承,无一不是我们讲好江苏故事的生动素材。

江苏多出文化精品。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惠山泥人、江南丝竹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和精湛技艺。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剧种——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集诗、乐、歌、舞、戏之美于一身,被誉为“百戏之祖”。目前,我省共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江苏多产文化名家。历史上名人辈出、名篇纷呈,孙武的《孙子兵法》、枚乘的《七发》、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众多鸿篇巨著均在中华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辉,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画派各呈风神,顾恺之、张旭、沈周、龚贤、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林散之等现当代书画家均享誉世界。

江苏多有文化遗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各级各类博物馆292家,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近百万件(套)。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文化遗产最密集、类型最丰富的河段。江苏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等具有江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省文化厅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希望“精彩江苏”丛书高水平讲好江苏故事,让小小“口袋书”发挥大作用,让一代一代江苏人更好地品味缕缕书香、延续文化记忆,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精彩,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留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序徐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作为华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孕育并保存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它们的历史和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数量领先。江苏现有5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2016年,高邮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第13个、全国第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3个、名村8个。

文化多元。从地域上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使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是上善若水、柔中蓄劲、人巧天工,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楚汉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则迥异于苏州,表现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

风貌各异。江苏境内山水平原交错,河流湖泊纵横,临水建城,倚山建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线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苏州的古典园林、镇江的宋元古街、扬州的明清老巷、泰州的明清民居等令人驻足,留连忘返。

类型多样。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古都型(南京)、传统风貌型(苏州)、风景名胜型(无锡、扬州、镇江、常熟)、一般史迹型(徐州、常州)、近代史迹型(南通)、特殊职能型(淮安、泰州、宜兴、高邮);名镇名村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乡土民俗型(周庄、淳溪等)、传统文化型(溱潼、凤凰等)、革命历史型(黄桥、沙家浜等)、商贸交通型(孟河、礼社等)、名人故里型(陆巷等)。

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延续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重要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杜绝盲目破坏性开发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尊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掘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彰显城乡传统建筑、城镇历史街区和乡村农耕水利、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期待通过丛书的传播与利用,进一步宣传好、保护好、开发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激发江苏人民群众爱国爱乡情怀,让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焕发新春!2017年秋于南京(本序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引言

震泽古镇,因濒临太湖,故取太湖的古称震泽而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江浙交界处,北濒太湖,距苏州50千米;东靠麻漾,距上海80千米;南壤桃源,距杭州75千米;西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接界。

震泽,“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雁齿斜连塔影横”“栋宇鳞次,百货俱集”,素有“蚕桑之乡”“江南重镇”的美誉。震泽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中国蚕丝之乡”“中国商业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中国太湖美食之乡”“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中国幸福乡镇”“全国重点镇”。2012年,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章具区柳浪拂丝乡

震泽,为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重镇(图1)。濒临“碧波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故镇名便以太湖的古称名之。其历史悠久,镇上现存的“禹迹桥”诉说着当年大禹治太湖之水时在震泽留下足迹的传说。同时,震泽自古以来与蚕丝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是经济、生活,还是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与蚕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图1 震泽古镇俯瞰第一节 斩龙潭水映台痕

震泽,在远古时期为泻湖浅湾,“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镇南有一湖泊,名蠡泽湖,原名斩龙潭,相传大禹在太湖流域治水时于此力斩蛟龙而得名。后来,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深悟勾践“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于是,悄然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云游四方。传说当年范蠡偕西施同乘一船观赏太湖渺茫空濛的湖光山色后,途经斩龙潭,见这里水波不兴,澄明如镜,正合他俩隐居的心境,于是就在潭边筑宅而居。范蠡还延请工匠在潭前砌造一高台,每逢晴明之日就与西施一起拾级而上,放线垂钓,故这里被称为“范蠡钓台”,为“震泽八景”之一,斩龙潭也被改称为“蠡泽湖”。1980年,蠡泽湖中出土了商代圣水牛头骨。1983年,南京博物院来调查、试掘,出土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陶片。在蠡泽湖东,另有一史前遗址,名刘家浜遗址,位于塔水桥村刘家浜,1982年出土了马桥文化的陶罐。1983年,又出土了良渚、马桥文化的陶片。从这两个遗址出土的文物看来,震泽先民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了。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几经变迁,震泽由村落形成集镇(图2)。图2 震泽古镇牌楼第二节 禹迹桥边高塔耸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张景遵在震泽开设震泽馆,震泽之名始见于志。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震泽为皇畿近地,朝廷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震泽镇之名始自此时。镇东首的慈云禅寺和慈云寺塔也在此时稍前而得名。传说北宋末年,北宋王朝朝政腐败,国力衰微,北方金兵乘虚而入,攻下都城汴梁,掳去徽宗、钦宗二帝。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来到吴地震泽后,念念不忘禁锢在北国的父皇,终日闷闷不乐。侍臣们为其解忧,就在镇东三国时望夫塔的废基上重建一座宝塔,并新建一寺,分别以“慈云”命名。塔成后,慈云公主常登临塔顶,遥望北方祈祷,祝愿父君早日平安归朝。

明代,震泽成为重要湖丝产区之一。由于丝业的发展,成化年间(1465-1487),居户增至三四百家,成为吴江四个建制镇之一。嘉靖年间(1522-1566),“倍之而又过焉”,震泽居民约有八九百家,成为县境西南重镇。清乾隆年间(1736-1795),震泽“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居民且二三千家,实邑西之藩屏也”。

从后梁开平三年(909)吴江县设立至清雍正三年(1725)的800余年间,震泽一直隶属吴江县。雍正四年,析吴江县偏西地置震泽县,震泽镇隶属震泽县。近代,生丝贸易的发达使震泽日益繁荣,成为我国著名丝市之一,为当时震泽县境内第一大镇。第三节 丝市经冬复历春

民国元年(1912),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震泽镇复属之,仅次于盛泽为县内第二大镇。民国18年,设第五区,镇属区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更名“震泽区”。新中国成立初,建震泽区,震泽镇为区辖镇,四野农村成立震泽乡。1952年7月,震泽镇升为县属镇。1959年2月,乡镇合一,镇属公社所辖。1962年8月,社镇分设,震泽镇恢复为县属镇。1985年10月,震泽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2003年12月,八都镇并入震泽镇。

千百年来,特别是近当代以来,震泽凭借一根丝,演绎了令人振奋不已的历史。震泽跨頔塘(图3)两岸,交通地理条件甚是优越。早在明代初期,以震泽为中心的沿太湖地带即是全国重要的湖丝产区之一。到了清代,“食货交易……贸丝粜粟为多”,当地多数乡民缫而不织,将丝作为商品出售。鸦片战争后,辑里丝及辑里干经(辑里丝始产于明代,产地在江浙交界的震泽、南浔一带,为湖丝中的佼佼者)在震泽集散。清咸丰十年(1860),震泽丝经商人为推动出口,与浙江南浔丝商一起在上海联合成立了跨省行会组织——江浙丝经同业公会,办理收货、仓贮、成交、结算等业务。与此同时,镇上各丝行、丝经行建立了同业行会组织——丝业公所。民国初年,震泽镇上丝行林立,丝业公所呈请江苏省都督府准予在原址新造公所,并改名为“震泽丝业公会”。20世纪20年代,全镇有二三十家丝行(全盛时达47家),尚有不少熟悉生丝生意的人充当“丝主人”(中间商)。另外,镇上有7所蚕种公卖处、14家茧行、4所桑叶行。震泽丝市一时名噪中外,形成了近代著名的丝市。(图4)图3 流经震泽的頔塘图4 震泽首届蚕花节

位于镇上宝塔街西首的师俭堂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其主要建筑第四进的正厅在清同治年间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这七十余年间,一直作为主人经营的“恒懋昶丝经行”所在地。由于要进行丝经经营,该厅为敞开式,被称作“敞厅”,这在深宅大院是颇有少见,可见这根丝在震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之高。

震泽丝业界的创举是多方面的,其开展行业办学也可谓在吴江乃至在太湖流域开了先河。民国元年(1912),即筹建丝业小学。翌年,该小学因教学成绩突出被省里定为模范小学。民国九年(1920),在北栅藕河豆腐桥之北建造新校舍。民国十五年(1926),增设初中班,改称“丝业公学”,现旧址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近现代,震泽人在蚕丝上为吴江为江苏也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殊誉。与师俭堂毗邻的懋德堂,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毕姓丝商所建,其后裔毕康侯为震泽镇上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民国10年(1921),作为中国代表团内辑里丝业三人代表之一,出席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一届万国丝绸博览会。

当今,震泽丝业更是红红火火,发扬光大。1993年9月,江苏省首家省级茧丝交易定点专业市场——江苏太湖茧丝市场在震泽开业。2013年10月28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丝绸之路国际大会上,震泽镇的太湖雪、丝立方、山水丝绸三家企业生产的丝绸产品代表中国丝绸参展,博得各国代表和客商的赞许。2015年11月24日,在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参加的“16+1”会议上,震泽生产的真丝画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各国国家元首。

震泽在丝市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在其他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等称号,为世人所瞩目。(图5)图5 震泽东首景色第二章碧波舔宅映虹霓“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荻塘西去路,蚕来胜耕田。”众水环抱之中的震泽,碧波晴光,风光旖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一千余年的建镇史,给她留下了数不胜数、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古塘、古庙、古墓、古街、古巷、古宅、古河道、古桥梁比比皆是,令人赏玩无厌,流连忘返。同时,震泽非物质遗产也颇为丰厚,其多个项目蜚声遐迩。第一节 震泽八景

风物清嘉、景色宜人的震泽,历史上曾有“震泽八景”,倾倒了远近慕名而来的人们。时至今日,“慈云夕照”和“虹桥晚眺”这二景仍完好地保存着,“飞阁风帆”和“张墩怀古”这二景近年来也得到很好的恢复。飞阁风帆

源自天目山脉的荻塘河穿镇而过,在镇东河道交叉,南侧近左岸处有浮墩一座,将河水分为两支,故俗名“分水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墩的中央建造了“文昌阁”,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徐学健等予以重修,成为震泽的主要景观之一。文昌阁四面临水,阁高三层,四周条石铺路。周围砌石驳岸,建筑精细,各种系缆石供渡船停靠。墩南有一石桥,连接荻塘河南岸,游人可由此上墩。文昌阁深两进,宽三间,前为山门,后为阁,高三层,下层为殿,中层为楼,顶层为阁。阁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四周皆窗,琼阁联通,玲珑剔透,甚是轩敞。阁中供奉着文昌帝君神像。旧时文昌阁和慈云寺塔互为犄角,为镇上的最高建筑。每逢重阳,镇上人纷纷登此一阁一塔以俯瞰往来帆船,阁帆相映,景色绝佳。清朝诗人张芹还以“水流天目至,山色洞庭来”描绘重阳登阁所见。慈云夕照

慈云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面五层,砖木结构,总高38.44米,其中塔刹占总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钵体、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瓶构成。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小,第四层中央支有一根一抱之粗的楠木柱,穿越第五层,直透塔顶。宝塔飞檐高翘,风铃挂角,雄伟与秀丽兼而有之。在古代,慈云寺塔不但是震泽也是吴越交界地带的标志性建筑。每逢春秋佳日,夕阳西照之际,登至塔顶,万家街市尽收眼底;北望洞庭,南眺麻漾,令人思绪浩茫。此时,絮云朵朵,霞光万道,落日余晖斜照古塔,犹似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普济钟声

镇西原有普济寺,宋元丰元年(1078)建,为镇内古刹之一。寺毁于兵燹。清光绪初重建。旧时,普济禅寺以三绝闻名,即钟声、古柏、石刻,其中尤以钟声最为著名,美称“普济钟声”。惜普济寺屡遭战乱,三绝皆在日军入侵时被毁。现时听钟声、观石刻只能移步慈云寺了。元代钱惟善《宿普济寺》诗云:“初到湖边寺,相逢有赖师。深悲十年事,朗诵四怀诗。高柳窥春早,寒灯照夜迟。无一杯酒,慰我鬓如丝。”虹桥晚眺

虹桥,初建无考,拱形单孔,平缓俊秀,原离慈云寺塔不远。月夜,塔影映于桥下。清代太史倪师孟,曾咏《虹桥晚眺》诗:“寺拥残霞明雁塔,波浮新月落虹桥。”由此而得名。民国24年(1935)虹桥迁移至镇北。张墩怀古

镇北郊(现三扇村),距镇两公里有一湖泊,长近9公里,面积580公顷,古时俗称牛娘湖或牛羊湖,现名长漾。湖中有一土丘,名张家墩,四面环水,地广两亩。相传唐代高士张志和钓鱼在此,故名张墩。墩上有浮玉庵,民间传说它“大旱不见水低,大涝不见水高,与波上下自浮水面”,颇为神奇,土墩因此名为“浮玉”。乾隆《震泽县志》载:“湖中有浮玉墩。”清王徐庠《张墩怀古》诗云:“泽国茫茫旧卜居,满湖芦荻碧扶疏。春来千尺桃花水,最解相思是鳜鱼。”“泛棹牛娘夕照天,白云红树两茫然。一湾浮玉庵头月,曾照渔翁蓑底眠。”复古桃源

镇中花山头,原有一土丘,实为古墓,旁有桃源洞,为宋礼部侍郎杨绍云所建。明通判沈有光于故址复筑,叠石为山,凿坎为池,题为“复古桃源”。清周桢《同陆芗畇访复古桃源》诗云:“洞门深锁缘芜荒,古木萧条挂夕阳。一段风烟今不见,有谁相识旧渔郎。”康庄别墅

位于震泽镇南之匡字圩,由震泽籍扬州太守吴秀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所筑,又名匡庐,与江西庐山同名,寓意人间仙境。有石室、土阜、小池等,集名人碑文、画像,还藏有欧阳修“平山”两字墨宝。后景点建筑俱毁,仅存一荒丘。1970年代末,收集到断残石偈20余块。明庄宪臣《宿康庄》诗:“不知身是客,云卧意何长。山月疏棂燦,松风小阁凉。鸟呼醒梦短,絮舞得诗狂。底事横塘路,喧豗镇晓忙。”范蠡钓台

在蠡泽应天寺前。相传范蠡灭吴功成,与西施泛舟五湖垂钓于此。原有钓台一座,叠石为矶。今钓台已毁。清沈金渠《蠡泽钓台》诗云:“斜日淡孤村,野艇入烟渚。有矶截中流,云是钓台址。钓者今安在,扁舟去如驶。我欲从之游,五湖何处是。苍苔无履痕,绿尽一溪水。”第二节 历史水道及村落

震泽处太湖南境,頔塘河中段,江浙两省交界要冲。流经镇内的主要河道有頔塘河、西塘港等;境内主要漾荡有北麻漾、长漾等。这些水道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古河道頔塘河

本名荻塘,古时地多芦荻故名,后唐代大臣于頔组织修缮此塘,故亦名“頔塘”,旧称“震泽运河”(图6)。震泽镇境内13公里,一般河宽40-60米。頔塘源于浙江天目山之苕溪,是排泄湖州来水的主要通道。汇聚杭州、乌镇一带南来诸水,经頔塘调节分水,北流出三里塘,经庙港诸溇进入太湖。东流经莺脰湖泄入大运河,北通苏州,东达上海。清钟鼎《頔塘棹歌》诗云:“做丝花放野蔷薇,辑里湖丝天下知。吴女生来纤手白,不关浔俗善缫丝。谷雨后头蚕市集,端午节前丝市开。不信浔溪有互市,红毛夷舫火轮来。经络蚕丝一万家,新正满日要开车。若非夜上姑苏市,定寄明朝水老鸦。”图6 頔塘河故道图7 通太桥河通太桥河

原名通泰桥河,俗呼观音桥河(图7)。頔塘北岸主要支港,南起通太桥纳頔塘水,北流至宋家湾与新开河合流,全长0.8公里,河宽20-30米,向北出三里塘,经荡白漾北入太湖。三里塘

位于震泽镇西北,南起震泽镇北栅,北至荡白漾,全长4.6千米。1970-1980年代,震泽至庙港有轮船通航,每天两班。庙港土特产由三里塘运销震泽,各种工业品由震泽运往庙港,都经此河。三里塘(图8)水流量大,汛期水位高,镇、村每年对塘岸进行加高加固。2005年,除水泥楼板护坡外,全部砌石驳岸,并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加以疏通。图8 三里塘严墓塘

位于震泽镇西南,原名普安港,北起頔塘河,南接后练塘,全长4.5千米,河面宽30米,流经蠡泽、后练至铜罗(严墓)。严墓塘连接江苏、浙江两省,水上运输繁忙。1970-1980年代,有客轮庙青班、嘉兴班、乌镇班等,航行都经严墓塘。1990年代,318国道公路拓宽畅通,乡镇公路相继开通,轮船的客运量日渐减少,轮班逐渐停航。二、古湖泊太湖

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蠡泽湖

原名斩龙潭,传说当年大禹在此力斩蛟龙,故名,亦名“沙泥潭”。相传范蠡隐居钓鱼于此,故名。在镇南,受后练塘南来之水,经众善桥港东入北麻漾,其北流与分乡桥河水会合出快鸭港。明末清初王锡阐有《龙宫芷药》诗,诗前小序云:“在蠡泽,距镇南三里,俗呼龙潭。邑志载唐李籯事,迂诞不录。芷药亦不常有。”诗句云:“拂拂西风吹白蘋,药华芷秀故溪滨。季鹰可惜非同调,秋雨松江但采莼。”长漾

古名“牛娘湖”,在镇东北。漾跨震泽、七都、松陵、平望四镇。面积5.91平方千米,漾之西南滨震泽,纳頔塘南来之水,北流入太湖。漾水清澄。(图9)图9 长漾图10 北麻漾北麻漾

在镇东,漾跨震泽、平望、盛泽三镇,面积10.3平方千米。西南受诸港来水潴入,北流通双杨港入頔塘。(图10)徐家漾

位于镇区西北,东南依龙降桥村,漾北靠花木桥村。面积1416亩,东通长漾,南入頔塘河。徐家漾北滩芦苇丛生,附近庄家、李家两村视之为经济作物。三、历史村落双杨村

位于震泽镇东,东连永乐村,南濒北麻漾,西接镇区和新乐村。古时,村上有柳塘桥,桥南、北各有大杨树一棵,故名“双杨”,后演变为“双阳”。双杨曾是一个小集镇,市场繁荣,有各种商店、茶馆、丝经交易场所。史志载:“双杨明初为村,嘉靖间始称为市,民至三百余家,自成市井”。民国元年(1912),称“双杨市”,民国18年起,为“双杨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2月,合并乡镇,将原双杨、蠡泽、皋赋3乡的近镇村落并入震泽镇。新中国成立后,供销社曾在双杨设生产资料商店、生活资料商店、商业下伸店等。双杨集镇上原有不少古建筑。奉先教寺有1300余年历史,民国二十七年(1938)被日军焚毁。位于庙浜的大庙(即曹王庙),曾是镇东最大的寺庙,20世纪70年代被毁。双杨村是清中期到民国年间著名的“双杨会”发源地。“双杨会”是跨省、跨县的水上盛会,每十年举行一次。有记载的最近两次,一是清宣统三年(1911),一是民国十三年(1924)。清代崔澄《宿双杨》诗云:“暮入双杨路,村深烟雾迷。迎人一犬吠,争树乱鸦栖。影漏邻船火,梦惊遥店鸡。明朝醒病酒,犹自改前题。”(图11)图11 双杨村石板路永乐村

在双杨村东,村中有永乐禅寺,村以寺名。现存永乐禅寺的殿宇和一棵数百年的参天银杏树。蠡泽村

位于頔塘之南,有小湖经西塘港与頔塘河相通。东临快鸭港,西至震严塘,南隔河与新幸村相望,北邻震泽镇区。相传春秋时范蠡寓居于此小湖边,故名“蠡泽”。蠡泽村名来源于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曾于此斩杀蛟龙,有个小湖称斩龙潭。吴越争战时,范蠡深知越王可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打败吴国后不愿为官,便偕同西施来到震泽的沙泥荡居住下来。范蠡请巧匠凿了好多方形块石,在沙泥荡旁边砌了个高台。高台的上下四周有石阶,下宽上窄,呈宝塔形,钓鱼台最高一块石块,恰好容两人席地而坐。石块中央有个圆圆的孔洞,直达荡底。每天,范蠡与西施携手拾级而上,垂钓憩息。起风时荡中白浪滔滔,石孔内的水面却仍然平静如镜,清澈见底。西施常常于此对“镜”梳妆,范蠡则在一旁垂钓。后人为怀念他,就把这个村庄称为“蠡泽村”,斩龙潭改称为“蠡泽湖”,镇西石拱桥称为“思范桥”,钓台称为“范蠡钓台”,为震泽八景之一。唐大中七年(853)在蠡泽湖畔建应教寺,元、明代几经重建,“殿阁俯青红,楼台晃金碧”,寺具相当规模。寺东为范蠡故宅,明改为祠堂,有《过范蠡故宅》诗云:“会稽伯业十年成,鸟尽弓藏意独行。齐楚三迁非信史,烟波一去竟完名。花残春殿人何处,月冷吴宫鸟自鸣。惟有钓台终古在,我来犹听棹歌声。”(图12)图12 蠡泽村贯桥村

位于震泽镇八都社区西北,东邻夏家斗村、前港村,南依曹村村、桃花庄村,西靠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富强村,北与七都镇隔漾相望。贯桥原为当地集市中的一座石桥梁,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以桥名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6),贯桥村属震泽乡,地处八都。民国年间(1912-1949),贯桥村先后属震泽市八都、八都乡、八曹乡、八都乡。新中国成立后,贯桥历来为乡(公社)、镇政府所在地。贯桥周边为八都集市的中心地带。夏家斗村

位于震泽镇八都社区东南部,东邻龙降桥村,南濒頔塘,西靠八都集镇区和曹村村,北连前港村。村名源自村内多“贺”姓,因当地方言“贺”“夏”同音,故名“夏家斗村”。清乾隆元年(1736),夏家斗已成村,村中屠姓人家设渡船,用手摇木船摆渡。民国初,有贺姓人家逃难来此,凭借良好的地理环境发展生产,繁衍生息,家族越来越兴旺。他们不但栽种水稻油菜、栽桑养蚕,还从事先祖传承下来的传统副业,编织竹篮、竹筐、竹蒸架、竹筷、竹扫帚等器具,农闲时挑着担到震泽、南浔集市或乡村出售。民国七年(1918),夏家斗渡口建歇凉亭,以方便行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村民随方言把“贺”读成“夏”,于是有了“夏家斗”的名称,一直流传至今。夏家斗境内有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旺港桥。原有祠山庙、石方庵等古庙,石方庵已毁,祠山庙旁有——树龄400多年的银杏树,树高25米,树围4.65米。双塔村

东临汤家扇,北临桥下水漾,南临小港里,西与七都镇李家港村交界。因位于双塔桥(原名双石桥)的边上,故名。双塔桥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图13)图13 双塔桥村第三节 遗址胜迹

震泽历史悠久,史前文化十分丰富,其先民在五六千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唐宋以来,在本地出了许多闻名遐迩人才的同时,历代不少名人在此隐居、逗留,由此产生了数量可观的遗址胜迹。蠡泽湖遗址

位于震泽镇南。蠡泽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居钓鱼于此而得名。遗址面积10000余平方米。1980年,湖中出土了商代圣水牛头骨。1983年,南京博物院来调查、试掘,出土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陶片。明沈有《蠡泽湖》诗云:“大泽震洪涛,蛟龙互相窟。驱放禹之神,何事飞剑术。”图14 刘家浜遗址刘家浜遗址

位于震泽镇塔水桥村刘家浜,西临蠡泽湖,与蠡泽湖遗址隔湖相对,面积30000平方米。1982年,出土了马桥文化的陶罐。1983年,南京博物院来调查、试掘,出土了良渚、马桥文化的陶片。(图14)慈云禅寺

位于镇砥定社区宝塔街东段,頔塘北岸,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明正统年间(1436-1449),僧道泽重建。明天顺年间(1457-1464),钦赐慈云禅寺匾额。明万历五年(1577),董份、吴秀再修。明万历四十三年,僧慈林增建大悲阁。清康熙七年(1668),僧净眼修大殿。康熙二十年(1681),僧超伟、里人沈国忠、黄一夔等重建天王殿。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建大悲阁。翌年,增建且住、大树两轩及续灯堂。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知县孟芮,里人沈竟、程诜等,僧法鉴重修,并增建钟楼、凿洗盋池。清道光十六年(1836),里人徐学健、谭琨等,僧日新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兵燹。清光绪九年(1883),里人庄人宝等,拨丝捐重修。清宣统元年(1909),里人龚树勋、徐宝田、谈麟书等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僧顺宝募款,里人徐彦宝遗孀徐毕氏捐巨款重建大殿三楹。1950年,寺被粮库征用。1974年,大殿、天王殿、洗盋池毁。1997年7月起,重建慈云禅寺。至2011年底,分三期工程,重建大雄宝殿、偏殿、香客楼、素菜馆、碑廊等,山门上悬挂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慈云禅寺”匾额。清代金圣叹《慈云寺》诗云:“震泽多精舍,慈云狮子林。家私惟古佛,眷属总玄心。后汉人何在?微言乃至今。相逢随欲别,舍此更何寻?”

寺内的慈云寺塔,因寺而名,相传为北宋末年宋徽宗之女慈云公主避难于震泽时所建,其前身则为初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的望夫塔。清咸丰十年(1860)寺毁而塔独存。民国十五年(1926)秋,塔的第五层层面被大风吹坍,两年后修复。1937年11月,塔遭日军炮击,被击去第四层的飞角廊柱。1954年,当地政府和省文管部门拨款重修慈云寺塔。1957年,该塔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予以再修,再次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再度重修。2013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寺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总高38.44米,六面五级,由回廊、塔壁、塔心等组成,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壼门,开口方向上下相闪。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等组成。仰莲上有明万历五年(1577年)修缮时的铸刻文字。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外观慈云寺塔,翼角轻举,秀丽挺拔。慈云寺左前侧有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禹迹桥,寺、塔、桥构成了震泽独特的地标风光。清沈彤《慈云塔影》诗云:“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荻塘西去路,蚕来胜耕田。”(图15)图15 慈云禅寺宝觉寺

在镇曹村寺浜,相传因住持高僧法号“宝觉”而得名。宋绍兴十一年(1141),僧佛光建寺,占地10亩,后毁,僧元兰重建。明万历六年(1578),僧楞修。清顺治年间(1644-1661),僧际格重修。明清时,该寺香火颇盛,有殿堂、楼阁、法幢等建筑,为文人雅士、高僧大德参访、修学之地。新中国成立初,宝觉寺尚存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两座佛殿。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佛塑像,四周有十八罗汉塑像。“文化大革命”时,大雄宝殿被毁,观音殿被拆,佛像全部被毁。1992年,信徒孙阿虎筹资60万元,修建宝觉寺大殿、斋堂等。现寺占地面积3亩,所建大殿内供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佛像。王锡阐纪念馆

位于镇西今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自西向东由王锡阐墓、王贤祠、晓庵桥等组成。王锡阐(1628-1682),系明末清初之际天文学家,吴江震泽镇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即王锡阐逝世后的第二年,其墓营建,墓碑题刻“高士王晓庵之墓”,道光七年(1827)里人重修立碑。道光十四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倡捐重修其墓,并于道光十七年在墓门之东建造一座祠堂,名“王贤祠”。祠的东侧小河上架有一座石桥,名曰“晓庵桥”。民国12年(1923)后,祠堂损坏严重,民国35年9月重修。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祠墓。1982年3月,王锡阐墓(附王贤祠)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至1998年,省、市文物部门先后对墓、祠、桥等进行整修。1998年秋天,即王锡阐诞生370周年之际,王贤祠被辟为“王锡阐纪念馆”。

王贤祠,面阔三间11.8米,进深9.94米,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前院正中设汉白玉日晷1座,馆前设铜质三辰晷1座。入口门楼上悬“王锡阐纪念馆”匾。祠内正间设王锡阐坐像,上方悬“学究天人”匾,像前有生平简介碑铭。北墙两侧悬挂《夜观天象图》和《潜心著述图》两幅国画。东间陈列柜中,展示王锡阐的主要著作目录及遗著、遗诗、字轴、墓志铭等复制品;西间陈列王锡阐墓的沿革和照片,后人对王锡阐的研究、评论文章和天文图、天文仪器模型等。明间前步柱上楹联“以天文成名南国,作新五学贯东西”,联中“新五”系指王氏著作《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金柱楹联“枕经藉史,纵观今古,锡华章与当世;推步验天,博采中西,阐新法于后人”,概括王氏一生的成就,上下联第九字分别嵌入“锡”“阐”两字。东山墙外垣树石碑5方,分别镌刻王锡阐自撰的《国有君》《遣兴》《幽居》,顾炎武所撰的《太原寄王高士锡阐》和张其淦所撰的《王寅旭锡阐》。祠东的“晓庵桥”,俗称祠堂桥,跨震泽中学震泽校区门前小河,东西走向,系后人为纪念王锡阐而建。当代芜晨《王锡阐墓(附王贤祠)》诗云:“高士墓前松柏翠,晓庵桥畔院庭连。呕心沥血研星月,竭虑殚精究股弦。推步验天阐妙法,枕经藉史锡华篇。王贤祠内后人至,薪火相传耀万年。”(图16)图16 王锡阐纪念馆内景文昌阁

在镇禹迹桥东、頔塘南岸分水墩上,为旧震泽八景之一“飞阁风帆”所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始建。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清沈环飞《秋日登分水墩文昌阁》诗云:“飞阁凌空峙,丹霞倒影流。烟凝万户晓,爽挹一天秋。水势分还合,山容淡更幽。笔峰浮古塔,文藻接瀛州。”分水墩为頔塘中的一个小岛,河水在此分成两脉。文昌阁高三层,登阁四望,頔塘中船来舟往,风景极佳。后阁毁,墩存。2007年12月,在原文昌阁地址南侧重建,2009年12月竣工并开放。新建的文昌阁坐东面西,北邻頔塘航道,阁基为仿分水墩原貌,面积150平方米,四面环水,南架“状元桥”,拾级过桥可进入阁内。此阁前后两进。第一进为山门,大门为四扇落地长窗。进大门两侧墙上镶嵌着震泽自宋至清的科举及第人物碑刻,共37人,其中举人22人、进士15人,图文并茂。第二进为阁,三层,高13.5米,四角飞檐,阁脊嵌有“双龙戏珠”,阁檐正上方挂“文昌阁”鎏金匾。底层为大殿,供奉魁星、文昌帝、财神三尊神像。梁上有“秉直抡才”匾。底层设前、后门,各有六扇落地长窗,第二层、第三层阁楼四周,均为玻璃半窗。水墩四周筑有金山石护栏,高0.96米,总长148米。(图17)图17 文昌阁远景尊经阁

亦名藏经阁,坐落在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1923年,施肇曾、施肇基兄弟合捐2万元,创办镇属初级中学,即今震泽中学的前身,该校建在震泽镇西王晓庵(王锡阐)祠内第五高等小学旧址上。1933年,在镇属初中的基础上,增设吴江第一所新制高级中学——私立育英高级中学,兴建了尊经阁、教学楼等建筑,由施肇曾出资,校董、镇上致德堂第二代主人徐子为经办。新中国建立后,震泽中学一再扩建,尊经阁这一校内初创时所存的原有建筑于1992年和2003年得到修缮。2005年1月,尊经阁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尊经阁面阔五间,坐北朝南,双层,挑檐翘角歇山顶建筑,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485平方米。阁建成后,负责筹建的徐子为将家中所藏全部古籍捐出藏入尊经阁。此后尊经阁一直作为震泽中学的图书馆。当代芜晨有《尊经阁》诗云:“施家昆仲报桑梓,古镇西郊新学兴。智炬堂中才子聚,尊经阁内古书盈。五楹楼宇角飞翘,三代校歌曲转腾。祠畔桥边花树茂,英才辈出似云蒸。”(图18)图18 尊经阁丝业公学旧址

位于镇藕河街38号。丝业公学由当时震泽丝业公会所办,其前身是丝业小学,筹建于民国元年(1912)。其时,丝业小学设于旱桥庄宅内,翌年,因教学成绩突出被省里定为模范小学。民国九年(1920),在北栅藕河(此河现已填没,成为藕河街)豆腐桥之北择地建造新校舍,至民国十二年(1923)落成,共耗资1.24万元。新校区以两幢双层西式教学楼为主体,后有大礼堂、辅助房屋及操场等。民国十五年(1926),学校增设初中班,报省备案后,改称“丝业公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入侵,丝业公学被日军用作驻扎宪兵队。抗战胜利后,恢复学校教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震泽镇藕河街小学。二十世纪70年代拆去后幢教学楼。此后,为震泽第二中学、震泽一中民办初中班校址。1997年9月,丝业公学旧址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前幢教学楼,占地183平方米,面阔四间,前有拱形走廊,左右侧连接厢楼,通宽15米,进深12.5米,墙体由青砖砌成,走廊方形立柱上的半圆实体用红砖砌置,楼上走廊前置有柱节状栏杆,楼层顶上辟有围栏露台,台前侧中央砌有一座“人”字形悬山顶墙,上镌“1923”字样。作为当年震泽丝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丝业公学旧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旧址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召开的国民党吴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会址。当代芜晨《丝业公学旧址》诗云:“荻塘两岸养蚕勤,辑里干经遐迩闻。北栅藕河公学立,株株桃李接慈云。”(图19)图19 丝业公学旧址贞惠先生碑亭

位于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贞惠先生,即施则敬(1855-1924),字临之,号强斋,又号子英,为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在忙于公事的同时,对家乡的公益事业也十分关心,曾“捐资合建石塘十有二里,通浔震之邮,并接筑平望梅堰塘工,倡捐五千金”。贞惠先生碑亭,落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在震泽镇太平街施氏祠堂旁侧,南靠荻塘河,北对太平街,2003年由震泽镇人民政府和震泽中学共同出资收购,纳入震泽中学校园内。该亭为六角形飞檐翘角敞亭,外有围墙,占地164平方米。亭内原立有青石碑一块,正面为贞惠先生画像,碑背刻文,由同里籍国学大师金松岑撰文,太仓毕寿颐书丹并撰额,吴县周梅谷镌刻。碑文颂扬了施则敬的才干和公德。碑毁于“文革”期间。令人欣慰的是存有画像和碑文拓片,2008年,按照原貌,恢复了此碑。与此同时,对碑亭进行了修缮。2008年12月,贞惠先生碑亭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当代芜晨《贞惠先生碑亭》诗云:“荻塘岸上碑亭矗,翘角飞檐入碧天。青石刻文天翮撰,犹书震泽一乡贤。”(图20)图20 贞惠先生碑亭震泽耶稣老教堂

清光绪十六年(1890),美籍传教士衡特立与曹子实来震泽传教行医,先在南栅义嘉桥,后迁至十间弄、祠堂桥、大桥湾、寿星桥设立布道处。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现太平街庄桥河西置地,由美国传教士亨特利筹集捐款。民国四年(1915)建造耶稣堂,堂内可容500人。民国十四年(1925),耶稣堂改为牧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隶属浙江湖州中心教区管辖。1958年7月,震泽耶稣堂停止活动,房屋归震泽中学使用。1981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震泽恢复基督教活动。1982年12月,吴江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要求各地占用教堂的单位退出,于是,震泽中学占用的耶稣堂经修缮后仍为教堂活动场所。图21 震泽耶稣老教堂

后震泽基督教活动迁往镇南西路新教堂进行,震泽耶稣老教堂便作为一处民国建筑存留了下来,2008年12月,吴江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图21)江丰农工银行旧址

位于镇文武坊26号,1994年7月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2014年6月,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江丰农工银行,为私营商业银行,是吴江近现代最早开设的银行之一,由震泽“施氏三杰”之一的施肇曾创设,于民国八年(1919)开业,施肇曾任董事长,聘请施士彬任总经理管理银行日常业务。该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震泽蚕丝业主,以丝或经作抵押发放贷款。为扩大业务,曾购置蚕种赊给蚕户。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震泽被日军侵占,江丰农工银行房屋及部分账册被焚。次年,该行于上海设立临时办事处。民国三十五年(1946)在震泽复业。现距江丰农工银行开业,已有近一个世纪,距其停业也已有近七十载,但其硕大的双层欧式建筑坐北面南,依然矗立在古镇的小巷之中,颇为引人注目。该建筑面阔5间计18.2米,进深8.5米,门框装饰为半圆形拱券并逐层挑出,两根高大的爱奥尼亚柱上,“江丰银行”四个金色大字门额熠熠生辉,屋顶的飞檐耸峙云空。面对高高的外墙,体味其典雅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之时,可依稀想象出这震泽镇上第一家商办银行当年开业时的盛况。第四节 历史街巷

震泽因水成街,水陆并行。东西向的頔塘河贯通全镇,市河北侧为上塘街,南侧为下塘街。两街纵贯东西,组成古镇街巷的主梁骨。市河南北两侧支流两岸又形成若干街巷。街巷两侧现存宅院大多为明、清或民国建筑。宝塔街

位于古镇区东栅砥定社区,南依頔塘河,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河。旧名东大街,因街东建有慈云寺塔,故改名为宝塔街。原先长度为680米,东自政安港西端,西至斜桥河。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开转道河(即新开河),翌年新开河上建东新桥,宝塔街长度缩为530米,东自东新桥南堍起,西端不变。东新桥南堍至禹迹桥这一段,在新中国建立前为外来人员搭建的草棚,没有商店,且路面又是泥地,故镇上人习惯将禹迹桥至斜桥河这一段铺设石板、开设店铺的街路称为宝塔街。现该街长368米,宽2.7-6.3米,路面原为石板,20世纪60年代初,改为弹石。1984年,改为水泥路面。2009年5月,恢复为石板。宝塔街南侧房屋沿河而筑,底层北向面街设铺开店,楼上为居所。一些人家依水筑河埠。宝塔街北侧,三弄平行,东为虎啸弄(原名火烧弄),因弄口铺有赭色武康石,故名;中为缸甏弄,因弄口王源昌缸甏店贮货于弄内,故名,亦称“官弄”,为明代通判张源墓所在;西为三官堂弄,因弄内有三官堂而得名。旧时,震泽镇区分为10个坊,宝塔街上有两个坊,三官堂弄东为仁安坊,三官堂弄西为仁里坊(三官堂弄东的辑雅堂风火墙拱门上和三官堂弄西的师俭堂风火墙拱门上刻有坊名)。宝塔街为震泽镇繁华街道之一,市廛密集,店铺鳞次。以前,其东为进镇通径,是镇东北郊乡民上街的必经之路。街上除慈云禅寺外,还有总管堂、祠山庙等祠庙,还有米业公所、新安会所(安徽茶商同乡同业组织)等行会,因此,行人如织,川流不息,尤其是上午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旧时,丝业为震泽镇的支柱产业,宝塔街上开设着好几家丝经行。宝塔街上明清、民国建筑居多,建筑风格基本保留苏南水乡古镇的原貌,带有一些“徽派”特色。北侧三进及三进以上的老宅有十几处,如12号师俭堂、22号毕氏宅、28号懋德堂、38号五本堂、40号九世堂、42号景香堂、53号辑雅堂、96号郑宅、100号敬德堂、110号祥裕堂(庄宅地下室)、三官堂弄9号凝庆堂等。(图2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