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4:34:04

点击下载

作者:夏小林,李晓军,李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学生心理健康作者:夏小林,李晓军,李光排版:吱吱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9-01ISBN:9787308091046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自进校之后就要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而每个大学生在完成这些课题时都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疏导和调节,势必严重地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造成后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

心理学家荣格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社会的发展应验了大师的预言。随着社会的不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出现的心理障碍也越来越突出。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在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里的重要性,开始认识到心理的健全是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它不仅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公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世纪第一个世界卫生日(2001年4月7日)的主题定为精神卫生,体现了全世界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共同关注。注重对人们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成为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新时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与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威胁和考验,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就必须要学会自我调适和应对来自周围的挑战。(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工作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帮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扰,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患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乐观、积极、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才能使社会的发展具备更大的潜力和空间。(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人生成败的关键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就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考试结果公布时名落孙山。得知消息后,他在绝望之余便自杀了。当他正在医院抢救时,突然传来消息,他被录取了,原来是计算机系统出了差错,他的考试成绩实际上名列榜首。但很快又传来消息,他被解雇了。因为公司总裁听说他自杀的事情之后,认为他连如此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能在今后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呢?于是决定解雇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心理素质太差的人,即使学习很优秀,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面临困难、挫折时才能及时调整自己,合理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使自己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并最终战胜困难,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相反,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将是自己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往往难以做到合理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从而使自己陷入悲观、消极的心态中无法自拔,最终被困难、挫折所击倒。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呢?

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局限在身体没有疾病,而不太注重心理的健康。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仅仅只局限于生理学范畴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完全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含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也是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进而逐步确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

对于人类的健康来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反之,身体的不健康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维持,心理的不健康会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生病时候,你可能特别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病愈之后,心情也随之好转。研究和实践表明,体力活动累、工作累,不容易累垮一个人,但情绪不好、精神不振,可以击垮一个人。因为这时人的免疫力下降,使人容易生病,甚至引起突然死亡。因此,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乐观进取,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如果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请别忘了也注意维护你的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一般认同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既有文化差异,也有个体差异。《心理学百科全书》在“心理健康”词条下的解释是: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其二,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 1958年)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哪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

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是,大多数观点都强调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都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内外和谐的良好状态,也由此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10条标准,受到心理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引用。这10条标准是: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

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⑩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我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在《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中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②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⑤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⑥人格完整和谐;

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中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条标准:

①能够保持对学习的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④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从以上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观点的介绍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富于弹性与变化的相对状态。因而,心理学家在鉴别心理健康与否时,多主张以个体行为的适应情况为标准,而不是以个别症状的有无作为依据。所以,在辨别心理健康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首先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其次,以适应社会的情况为依据。第三,以统计学所确定的正常值为依据。可见,心理的正常与否都是相对的,其间无明显的界限,判断标准也是多维度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角色特征等实际情况,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还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勇于挑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二)自我意识明确

明确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自我接纳,既不妄自尊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自信乐观,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三)情绪健康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四)意志健全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外部挫折的能力,能够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特征,并具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较少有依赖心理,自主性强;不管处于什么社会生活环境下都能主动同社会保持接触,让自己融入社会,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五)人格完整

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六)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必然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的人。在交往中,不仅能接纳自我,而且能接纳他人,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在交往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能为其他人所理解,能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七)社会适应正常

社会适应正常就是指个体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适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或充满朝气和活力,精力充沛;或勤学好问,反应敏捷。相反,如果一个大学生总是显得老气横秋,心事重重,唉声叹气,情绪喜怒无常,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还应接纳自己的性别特征,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性别特征符合社会的要求。

四、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几个问题:(一)心理健康是连续的还是二分的

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之间,究竟是连续状态还是二分状态的问题,是应该要搞清楚的。我们应该以连续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偶然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上了心理疾病,应避免把大学生心理状况截然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部分。(二)心理健康是状态还是特质

心理健康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有的人常常把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同稳定的人格特质相混淆,一时的情绪波动并不能代表心理出现异常;相反,只有体验到

不同的情感,才能说明其心理是正常的,因而区分哪些现象是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非常重要。状态性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基于大学生的共性,是从大多数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依据而确立的。在用它进行判断大学生心理是否正常时,要注意共性的存在是否要排斥个性的问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新颖性、独特性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依据理想尺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大学生按照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来发展,很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创造性也会受到影响;另方面,强调个性的张扬,又可能使心理健康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准。所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理想尺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第2章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及特征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其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身体机能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疾病不多;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正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一)大学生心理的发展阶段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心理也随之发展、变化,一般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入学适应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就业准备阶段。

1.入学适应阶段

入学适应阶段是大学新生的关键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的不稳定。大学新生从高考成功的喜悦中走出来,面对的是从中学到大学的一系列变化。由于大学新生一般都对大学生活寄以过高的期望,而进入大学后,期望与现实的差距难免使他们产生失落感。再加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方式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原来已形成的心理定势受到冲击,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大学新生只有在新环境中努力适应,才能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2.稳定发展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形成了新的学习、生活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稳定并在逐渐发展着,社交圈子也逐渐扩展。大学生的班级概念逐渐加强,集体荣誉感得到确立,他们的心情会随着老师对班级集体的表扬或批评而喜或忧。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会遇到许多锻炼提高的机会,有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遇到难题产生困惑、苦恼甚至失落难以自拔的痛苦。但多数大学生正是经过了种种磨炼而不断成长,逐步适应大学的生活,建立新的心理平衡。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活最基本最长久的阶段,直到大学毕业前夕。

3.就业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此时的大学生经过几年校园生活的熏陶,已经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自主性较强,自我意识也有很大的提高,初步接触了社会。但从学校走向社会,面临即将到来的又一次环境变迁和角色变化,又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他们既有信心但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面对着毕业后的去向,心态是不稳定的。大学生在此阶段必须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把握好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认真完成毕业设计来证明自己大学时代的专业水平。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阶段,同时又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的阶段。(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迅速走向成熟和还未真正成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并形成了有别于一般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成熟的理性思考

智力是一个多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它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训练,到大学阶段,各项智力因素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接近人一生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维能力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探索、开拓创新的倾向。尤为可贵的是,随着知识的拓展、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或定论上。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和认识方式的不足,他们抽象思维的水平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思维品质发展不平衡,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敏感性发展较慢,尤其在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观点看问题时显得理性不足,往往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而陷入想当然的境地,在分析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过于主观片面,得出与事实相去甚远的结论。这是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尚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2.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和”能力差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人的自我意识从儿童期开始发展,到青年期逐步走向成熟,大学时代是真正自我认识的时期。青年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脱离父母的呵护,开始了独立生活,因而成人感、独立感骤然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随着他们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出现了主我与客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但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造成了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出现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自我统和”是青年心理发展的必经历程,顺利完成“自我统和”是青年期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是青年中期大学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完善与统一。

3.情感日益丰富但易偏激“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认为,处在青年期的特点是动摇、起伏的,出现一些非常显著的相互对立的冲动,他称之为狂风暴雨的时期。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情感表现具有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色,因而大学时代是体验人生情感最强烈的时代。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多姿多彩。他们富于理想、兴趣广泛、关心时政、疾恶如仇、善恶分明、正义感强,总之大学生的情感日渐丰富且深度广度迅速发展。但由于大学生生理、心理和在社会性上的不平衡,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因素,突出表现在情绪与情感的波动性特点,即常在两极之间动荡、起伏;时而平静、时而活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内隐、时而外显。这种主客观的矛盾是造成大学生情感极不稳定、易走极端的原因。

4.交往欲望强而心理闭锁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是青年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途径。因此,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状况。大学时代是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上的互助需要。然而,许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浓的理想色彩,以友谊的理想模式为标准来衡量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导致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并存;由于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多方位的逆反心态,缺乏与同学的基本合作精神和宽容精神,缺乏人际间必要的信任和理解,人际关系平淡;加之交往方式欠妥,交往能力有限,人格缺陷等原因,容易导致交往失败。长期的交往失败,使一些大学生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造成心理上的闭锁,长此以往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这种状态与随着大学生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便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5.性意识发展但易导致性心理失衡

所谓性意识,一般指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尤其是性机能的成熟促使大学生性意识的觉醒,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关注异性,他们追求纯洁美好的爱情,加上大学环境较为宽松,不少学生已开始考虑恋爱问题,并试图建立相对稳定的恋爱关系。不少大学生都能合理选择恋爱时机,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并采取文明健康的恋爱方式,使之成为人格完善的契机和美好人生的华章。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尚不了解爱情真谛时就匆忙涉足爱河、陷入感情漩涡,在性道德、性法律、校纪校规的约束下容易造成性心理失衡,出现了诸如性认知的偏差、性欲困扰、性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突出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异常及行为异常的总称。大学生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上述心理特点的两面性,就形成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学生富于激情,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一个美好的设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都为自己勾画了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但往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会给大学生带来挫折、考验和障碍,甚至使大学生感到生活的严酷和无情。许多人的理想之梦在现实当中破灭了,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两者产生了冲突。

2.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从中学到大学,随着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大学生的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大大地增强。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束缚,希望自己像个大人一样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无法摆脱父母的供给,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一时难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而难以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不可避免地造成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3.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能够迈进大学校园,成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受到社会的称赞,父母的宠爱,同龄人的羡慕,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但是,大学中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此时的优势地位不再明显,往日的荣耀渐渐失去,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大学生就会否定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产生自卑,挫折感、焦虑感油然而生,表现为过低评价自己,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不求进取,甚至走向退学、轻生等极端。

4.情绪与理智的冲突

大学生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容易被生活中的情境所感染,时而激动兴奋,时而消沉失望,特点是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大学生的情绪更易走向极端,反映了心理发育的相对滞后性。大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情趣好恶为标准,判断处理评价周围的事物,同时又渴望像成人一样稳健地处理所发生的事情,这就必然产生情绪与理智的冲突。

5.竞争与求稳的冲突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大学生渴望在平等的条件下与他人进行竞争,从而为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创造条件,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投机取巧,靠侵害他人的权利获取好处的行为深恶痛绝。在实际竞争中又害怕承担风险,抱怨竞争的残酷性,出现求稳心态,最集中地反映在求职择业中,希望找一份安稳固定的职业,好好享受生活。

以上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和正确的疏导,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困惑。这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就业期待等,引起的一种暂时的紧张、烦恼、压抑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较轻。这种状态人人都会遇到,稍加自我调适或进行心理咨询,就可摆脱。这属于心理健康的人遇到了心理问题,不属于心理疾病。平时讲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指的就是心理困惑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问题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作为“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培养任务,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由于自身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都面临全新的调适问题,加之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遍较低,因而适应能力低下问题普遍存在。

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没有计划,经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面对新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2.学业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由于学习进度的快慢、学习内容的繁简、学习难度的大小、学习成绩的好坏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在学业问题上主要表现在学习内驱力不足、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学习效率低、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绩波动大、学习缺乏目标、专业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一项关于学习的调查发现,由于专业学习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少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学业不得不参加考试。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2)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较大。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69.6%的新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方法不适应”;在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但学习时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习,没有兴趣。静下来想学时,又会感到很苦恼和为将来担心。这些原因的造成主要是考入大学后,暂时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有松口气的想法,造成学习动力不足。

3)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很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虽然学习上很尽力,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心理十分压抑。

4)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对一些专业课、基础课不重视,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各种证书班门庭若市。“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证书。

3.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建立与周围同学的友好关系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然而许多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不同。一方面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宿舍可以说是大学的基本单位,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的同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等。要使宿舍成员协调相处并不是很容易,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导致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很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内向,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和冲动或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不敢主动与别人交往,或者在交往中感到很紧张,或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是很自然、很协调。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4.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感到舒畅的约占31.7%,感到压抑的占41.6%;愉快21.9%,烦恼47.6%;充实14.2%,空虚63.9%;平和3.3%,烦躁78.1%。情绪问题较严重的有:一是抑郁。表现为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二是情绪失衡。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5.恋爱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多数人远离父母,且大学生均处于青春成长期,因此“爱情”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敏感的话题,年轻的恋人也是大学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是,在享受爱情的甜蜜的同时,却也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扰的领域之一。表现为与异性之间交往的困难,陷入多角恋爱关系不能自拔,单相思、失恋等痛苦,对性冲动的不良反应,性自慰行为产生的焦虑自责等,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6.求职择业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由对前途的憧憬转向现实。如果说他们在填报志愿时还比较理想化的话,现在他们都从职业准备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前途。当前的就业形势,社会的人才需求,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都会引起他们各方面的思考和权衡。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表现为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面对五花八门的人才市场和招聘单位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不知如何推荐自己,有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能正确分析,出现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心的心理。(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

1.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和疑病症等。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冲动型人格等。

3.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的现象。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四)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人脑功能活动失调,丧失自制力,不能应付现实正常生活和现实保持适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异常表现:第一,病人的反应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情感失常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和行为反映;第二,社会功能严重损失,如不能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对公众生活造成危害;第三,不能正确理解自身的现状,不承认自己有病,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丧失自制力。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主要有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反应性精神病。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心理问题,包括那些较严重的心理危机,都不是“一朝突变”的结果,而是在渐进、累积基础上有层次地逐步形成的,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趋进”过程。所以,我们要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出发,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充分发挥身心潜能。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以便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内在原因,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原因。(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

1.个体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个体生理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之一,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遗传是个人心理状况发展的生物前提。人的心理状况不完全是遗传来的,但如果把人作为协调统一的整体来考虑时,就与遗传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遗传因素是影响心理状况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有遗传,才使得个体心理具有先天差异性。

2)生物因素的影响。科学家在对人类的基因、神经递质研究过程中发现,神经系统的生化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如人体肾上腺素过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引发躁狂型精神病症状。人体血液内的5-羟色胺,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作用,如果脑干中缝受损,不能释放5-羟色胺,人就会患失眠症。还有,在人的脑干黑质里合成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它使大脑兴奋,使人处于觉醒状态,患帕金森病的人,其症状反映为肌肉僵硬,手颤抖、不能动作,就是与多巴胺过少有关。而另一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又与多巴胺过多有关。

3)脑损伤的影响。脑损伤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况。脑组织因各种因素受损后,会损害人的智力,造成记忆力残缺、意志障碍,影响正常思维。例如:大脑左半球颞叶相连的部位是管理人的思维的地方,如果它受损,人就不能思维了。大脑言语区处在中央前回的下部分,如果它受损,人们虽然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能说话了,这就是失语症。另外还有因脑震荡、脑挫伤等造成的健忘症、人格障碍等。由于有毒、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的失常,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等,都能造成不良的心理状况的发生。

2.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包括个体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心理冲突、学业期望、环境变迁和人际关系等。

1)认知态度的影响。所谓认知是指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人们形成不同的心理状况就是因为有不同的认知。生活中诸多事情之所以千人有千人的思维和处理方法,就是因为我们的所知决定我们的所感,我们的所感决定我们的所行。往往生活中引起人们心理健康出现异常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和信念不同,它们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根本所在,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失真。认知失真的人,就会在思想上产生不合理信念,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影响中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

2)自我意识状况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否正常,是否完善是我们衡量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向往,但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转变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

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学业优秀的群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有相当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自我意识上的两极振荡。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在客观现实面前,有的大学生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3)心理冲突的影响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常常会造成动机部分地或全部地不能满足,同时也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动机与挫折相关,也是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既有群体的如独生子女与贫困学生特有的心理冲突,也有个体发展中面临的升学与就业、学业与情感等。大学时代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家庭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建构。当多重发展任务同时落到大学生身上时,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事实上,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并非是非判断引起的冲突,而是由于选择带来的取舍。如升学还是就业,都只是人生诸多选择的一种,并不从本质上改变人生的方向;再如毕业后是否从事专业,都是在实践中再选择的过程。

4)学业期望的影响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由于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5)环境变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比较突出。环境变迁主要包括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等。生活环境的变迁对大学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变化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例如,几个同学共住一个寝室,彼此生活习惯、作息安排包括语言隔阂,都需要去面对和适应。尤其很多新生有远离家乡、亲人的问题,要适应起来还需一段时间。而学习环境则面临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习主体、竞争对手与竞争方式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易产生心理不适。

6)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与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既有师生关系的理解,也有同班及宿舍的相处,还有异性交往的适应等。

由于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渴望与异性关系良好。但另一方面,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

除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外,社会大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和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社会环境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大量涌入,使得学生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价值选择,感到茫然、疑虑和混乱。诸如对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等,缺乏明确认识。东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冲突,使大学生陷入空虚、压抑、紧张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两难境地无所适从,造成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与此同时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也会在成长着的大学生中留下深层的心理积淀。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正确甚至错误的则会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构成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家庭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双亲等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教养、生活习惯、相互关系等。家庭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学生远离父母,但是与家庭在经济、情感等方面联系密切。家庭关系不良,气氛紧张,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必然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影响家,容易使大学生形成焦虑、自卑、粗暴、怀疑、武断等不良性格,影响心理健康。而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层面的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在学习上的成就与挫折等;二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变化,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市场,学生交费上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市场增加了对高校与学生的约束机制。这一切都直接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必须承担上学的部分教育成本,面对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选择难度的增大,他们有着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而择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地刺激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担心失利,既希望手中握有更多的机遇,又担心失却原有的保障。

总之,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时常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而,保持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第3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大学生如何形成和维护健康心理,提高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如何学习、生活、工作,如何成才,更关系到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身心发展规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系统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由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身心状况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引起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注。重点是大学生自己要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做到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学校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家庭协调努力,共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关注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注重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知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是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协调自我、发展自我、乐观自信,能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这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患的大学生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就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健康的情绪管理、挫折心理调控、完善人格的确立、大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恋爱心理辅导、择业心理辅导、心理疾患的预防与调适等内容。

1.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青年走向成年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进而发展自己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因自卑、怯懦、虚荣心等不良心态,在性格上存在诸多的缺陷,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偏差,因而,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对待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主观之我与客观之我、个人之我与社会之我之间的关系,确立一种健康的自我形象。

2.健康情绪的管理

情绪是健全心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认识和洞察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它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良好的情绪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使个性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如果长期被不良情绪所困扰,其生活会很容易遭受打击或损伤,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学习情绪与心理健康的知识,可以使大学生加强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和了解,掌握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主动调节自我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挫折心理的调控

挫折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由挫折引发的挫折心理如不及时调控,将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心理调控方面的教育,对其健康心理的养成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

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是引起不良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正确认识人在交往中的动机以及懂得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这是大学生发展自我、培养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辅之以交往心理训练及正确交往的行为方式,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克服不良交往心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愉快的生活。

5.完善人格的培养

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的成熟意味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魅力展示着个体心灵的完善。大学时代是人生造就健全人格和完美性格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人格的构成、成功者应具备的人格素质及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学习和了解,主动对自我人格进行优化与完善,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

6.学习心理教育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学会学习,主动觅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中应培养的特殊能力。但事实上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关。通过对学习心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学习心理的一般规律,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误区,主动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7.恋爱心理的辅导

恋爱是大学生群体重要的交往活动,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也最多。在大学生中进行健康恋爱心理和行为的教育以及健康爱情观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爱的含义,培养爱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对待两性交往,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友谊、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等的关系,使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

8.择业心理与职业规划

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专长,了解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主择业的能力。在进行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认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努力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在积极挖掘潜力的基础上,调整择业期望、合理规划、主动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