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说:曾学文临床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18:25:05

点击下载

作者:宋俊,顾月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系说:曾学文临床经验集

心系说:曾学文临床经验集试读:

曾学文简介

曾学文,1936年生,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师。1956年毕业于南京医士学校,被分配到盐城县卫生防疫站,从事卫生监督工作,1958~1961年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被评为优秀学员,取得卫生部颁发的结业证书,成为我国最早培养的中西医结合医生。自1961年起从事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历任盐城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盐城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盐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心脏病证治》,合编《中医内科学》,编审《心系论——曾学文学术经验集》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市、区科技进步奖3项。1995年被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确定为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其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2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7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荣誉证书,2011年被江苏省中医药局确定为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导师。曾学文(1936年—)曾学文教授(中)与部分名医工作室医师曾学文教授(右二)为部分名医工作室医生讲解《伤寒论》

心脏病发病与致病因素——整体失衡论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完整机体,“天人合一”。曾学文教授认为,人的内环境、外环境、内外环境失去整体平衡,如先天失健,后天失养;气候失宜,饮食失节;气血失调,阴阳失衡;劳逸失度,心神失养;生活失节,情志失调;升降失司,水津失布等等,无一不使人的整体性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先天精气禀赋缺陷与妊娠孕育不全

心脏病常有先天遗传因素,这主要取决于父母之精气。先天之精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是成于人体形成之前的基因。即人生之始,必先有其精,“精成而脑髓生。”也就是说,若由于父母本身就患有某种心血管病,即使在年轻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体征,但其体内的先天之精是存在这种疾病遗传因素的。然而这种遗传也不是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在其后代中也可以有所变异,并与后天有一定关系。如张景岳在《类经·经络类》中说:“成形始于精,养形在于谷。”一般来说,父母之先天精气缺陷,或体弱多病,精血亏虚;或年老体衰,精气自减;或纵欲妄泄,生育过多,精血消耗。凡此种种,皆可导致精气缺陷亏损,可使后代子女先天禀赋不足、精气不充,生后骨软迟行,心悸怔忡,身汗乏力;或伴有气喘紫绀,形成终身痼疾;或由于母体虚弱重病,妊娠孕育阴血不充,胎气不足;或因孕中感受时邪风疹疫毒,影响胎儿心脏发育;或孕中跌仆损伤,胎气受害;或服用有损胎儿的药物;或近亲结婚等均可导致胎儿发育障碍,形质亏损,心体孕育不全,甚至导致脏腑、肢体畸形。此类病人多自幼即见形体矮小,举步艰难,小动即喘,并常有心悸发慌、气急紫绀。

二、卫气失充导致时邪内侵于心脉气血

人之卫气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六淫外邪是造成心脏病变的致病因子之一。如《医学正传》说:“实者,邪气实也,或外闭于经络,或内结于脏腑,或气壅而不行,或血流而凝滞。”由于卫气失充,邪气内侵,正邪斗争,耗伤血气,这是心脏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热闭心经

火为阳热之气,与心相应。卫外不固,火淫外感,热邪内侵,由表入里,袭肺损心。症见发热、咳嗽、心悸、怔忡、目赤心热,甚则瞀闭懊。正不胜邪,则邪入营血,热瘀闭阻心窍见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肤紫甲绀,心区疼痛,脉象细涩。若风湿日久蕴热,热结于内,灼津为痰,痰火扰心,闭阻心脉,则心中灼痛,悸动怔忡。另则夏日炎热,暑为阳邪,卒中人体,内窜于心,则见突然昏倒、心慌气急、气喘汗出等症。2.寒凝心脉

心主阳气,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心阳不振,复因寒邪侵及。“两虚相得”,乃致阳气不运,气机痹阻,营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素问·调经论》说:“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病邪由脉入心,累及心脉,损害心脏,故卒然心痛,形寒,手足不温,冷汗出,气短心悸,心痛彻背,苔白脉紧。《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甚则腹大胫肿,喘咳。”气候或昼夜寒温变化剧烈,卫外之力失去抗衡,最易促使心脏病发作。

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循经侵脉,阻塞经隧,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受损;或因疫毒内侵心体,邪陷心包络。《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诸病源候论》说:“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凡此种种,说明经感外邪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生或能加重其病情发展。

三、后天失养致使相关的脏腑功能紊乱

1.情志失调

心脏病的发生或发展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忧思恼怒,心气郁滞,则血脉运行不畅。《灵枢·口问》篇说:“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心痛也。”所以情志太过或不及都能影响于心,故谓“忧愁思虑即伤心”。过于气郁,血脉运行障碍,心脉易于痹阻;言行过激,情绪激动,气血冲击心脑,躁动或抑郁都能损伤心气,引起心阳独亢或心阴不足,从而导致心脏病,乃至影响其他脏腑。此即所谓“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2.饮食失宜

嗜好辛辣之品常致耗散心阴,损害心体。酒毒入血,血气疾行,易中心脑,损伤血脉。多食膏粱厚味,则使营血滋腻,脂浊积聚,壅塞郁滞,血脉不利,心脉瘀阻,饮食过于咸甜,均能导致心血管病发生与发展,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素问·五脏生成》篇又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也有因水质中为人体所必需的物质缺少或过多,而影响心脏的发育和导致心功能不全。3.劳逸失度“劳则气耗”,可使心阳不足,阴血内伤,心神失养;“久卧伤气”,可使心气暗耗,血脉不利;终日伏案,多坐少动,则气血不畅;逸养过甚,则体丰痰生,脂浊积聚,壅遏心脉,气血不通。4.生活失节

房劳过度,阴精耗竭,可致气血亏乏,心失滋养;嗜酒成瘾,吸烟成癖,有害物质进入心肺血脉,流贯全身,则引起心脉瘀滞,肺气壅塞;居住湿地、阴暗之处,秽浊不洁之气留恋筋脉,内侵于心;长期在噪音或巨响环境下生活与工作,则容易使心气损伤,心阴暗耗,以致发生心慌、失眠、惊悸、怔忡。5.心神失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在脏腑中的主导作用与它主神明有关。《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心的气血充盈则思维敏捷。气血生化乏源,不足以养心,则心慌时有发作,失眠健忘。《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志,为精神活动之中枢。心气不足,血脉空虚,神不守舍,则可出现心悸胆怯、善惊易恐、多梦易醒、恶闻声响等症状。故《济生方》指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6.因病累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仅心脏有病可以影响其他诸脏,其他脏腑患病亦往往能损害心脏。如肺胀久咳,损伤肺气,可因宣发不利而使气机壅塞,心脉血瘀痹阻;肝病气滞或阴血不足,则心气抑郁,壅塞不通,导致心血亏乏,心营不足,心神失养;脾胃多病久虚,营血生化失源,可致心脏气虚,阴血亏损;肾阴不足,水火不济,则心火亢盛;肾阳虚损,水气凌心,则咳喘心悸;其他如颈椎病、胆囊病、瘿瘤、消渴等都能影响于心,以至伴发心脏病。7.年老体衰《灵枢·天年》篇云:“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人老力衰则脏腑趋于枯萎,功能减弱,尤心脏血管易于硬化,这也是老年人易患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自然过程。

四、气血失调

《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又《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心藏血脉之气也。”人体的气与血,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由于气血与心脏的关系十分密切,互为影响,因此气血失调的病理改变则是心脏病症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心气不足

心主阳气,气为血帅。劳心过度,损伤心气,心气不足,胸阳不振,运血无力,血滞心脉。即《灵枢·经脉》篇所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故发心痛、喘息、胸闷。心气不足,无以保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导致心失所养而作心悸。气虚病久及阳,进一步发展则又可成为心阳虚。2.气虚不摄

心气虚不能固摄阴液。心主汗,汗为心之液,心气亏虚,卫表不固,故易自汗。劳则伤气,动则耗气,心脏病过劳,活动太甚,易于气短、汗出。气虚不能摄血,心脏病咳嗽咯血亦常为心气不足所致。3.生化不及

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物质中,气属阳,血与津液属阴。阳生阴长,由于脏腑气化,气能化津,气能养精。心气不充,气虚日久,则心血无气以生,遂久而虚。生化不及,气不化津,则水停蓄积为患。4.气运乏力

心脏鼓动血液之循行,靠心内阳气做功。心气鼓动无力,则运行不畅,心悸发慌,脉虚结代,故《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脉之结、代、细、涩都是心气不足、鼓动无力的反映。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气滞血凝。5.气机逆乱

感受湿热邪毒,内陷营血,或大汗、大吐、大下、大出血后,气阴亏耗,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而致心慌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甚则昏蒙不省人事而成厥脱之证。6.心血不足

心主血,血赖心气之推动才得以运行周身,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为血府,与心相连,血赖气以行,心赖血以养。如血不养心,则心中筑筑然而动,是谓怔忡。《济生方》说:“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由心血不足而致怔忡者常见结代脉象。心脏阴血亏乏,心脉失于濡养,则拘急而痛。血不上荣,可见头昏目眩、唇舌色淡等症。血属阴,心血不足,往往导致心阴亏虚。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脏血虚病人的主要见症表现在心、肝、脾三脏。7.血不载气

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载之以行。血虚则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如慢性失血,血虚而致气虚者属之,若出血过多,血海空虚,则症见心悸、头晕、气短、脉细无力。8.阳虚血寒

心主血脉,《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故易遭寒邪侵袭,血凝聚积。因阳虚不能御寒,“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这些均会导致心脉瘀阻而引起心悸怔忡、心痛胸闷、四肢不温。9.血热妄行

阳气能温煦血脉,推动血液运行。火热之邪及五志过极化火均属阳邪,能使气血沸涌,迫血妄行,伤及脉络,致衄血、咯血。10.瘀阻脉络

寒凝、热结、痰阻、湿浊、气滞、气虚等皆可致血脉郁滞瘀阻,不通则心痛。心失所养,引起心慌、心悸。血为气母,瘀血痹阻,则气滞不畅,心胸闷郁,舌质紫暗,瘀斑。“心痹者,脉不通。”瘀血留滞,心阳阻遏,则脉涩、结、代。

五、阴阳失衡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资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象征。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使人体阴精与阳气的关系紊乱,出现阴阳偏盛偏衰。1.心阳虚弱

心主阳气,心阳虚多系心气虚病情严重发展而来,心阳虚常兼心气虚。心脏病日久,心气不足而致心阳虚损,可见心悸、怔忡,阳不达四末,故形寒肢冷。心病及肺,肺气受损,症见呼吸困难。心病及肾,水津失布而见小便不利、水肿等症。2.阳虚厥逆《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心阳衰竭,则脾阳肾阳亦衰,阳气一衰,鼓动无力,不能通达于四末,常见到心悸、下利清谷、四肢逆冷、脉象极微。3.心阳暴脱

可因大汗、大吐、大下以及劳倦内伤、心气不足等原因而起,是在心阳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变化,多在亡阴后演变而成。当心暴失其养,神无所倚,则发生神明涣散,意识模糊,乃至昏迷重笃危象。心阳暴脱,宗气大泄,心阳不能宣通卫阳,卫阳不固,“腠理开,汗大泄。”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可见心悸、气短、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等症。“心为五脏之大主。”心阳衰竭,肺气亦衰,则可见喉中痰鸣,气少息促,脉微欲绝。4.心阴虚损

阴阳互根,阳衰及阴。心阴虚常兼心血虚。阴血不足,心阴耗散,阴不制阳则虚热内生,上扰心胸,则见心悸而烦,惊惕不安。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说:“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阴虚火动,逼液外泄,则见低热盗汗。阴虚于内,虚火上炎,灼伤神明,则失眠、五心烦躁。5.气阴两虚

心主阳气,又“诸血者,皆属于心。”气阴两虚实属阴阳两虚。外因如邪气犯心,热毒之邪犯肺,肺病及心,进一步耗损心阴,内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均可导致心的气阴不足,虚火旺动。上扰心胸,则心悸怔忡,烦躁失眠。阴虚火旺则手足心热。心阴虚弱,继而心气虚衰,不能帅血贯脉,周行全身,而有气短乏力、心悸汗出。气阴两虚可致血瘀,则见面色晦滞、口唇青紫、脉细涩。6.阴竭阳脱

素体羸弱,久病不愈或大汗、大吐、大下、大出血后,元气耗竭,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以致阴阳不相维系,终至阴阳离绝。症见心悸、喘促不休、汗出如油、昏迷嗜睡、四肢厥逆等恶候。发展到如此严重阶段,则“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六、升降失司

升降出入是气在人体运动的最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无不赖气机的升降来完成。喻嘉言曾说:“水火相济,则能生物。”如升降失司,严重者就像何伯斋指出的:“水火不离,分离则死。”1.心肾不交

心属火,居于上焦,心不受邪,受邪则死。肾主水,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不受伤,受伤则危。心气下通于肾,以资助肾阳温煦肾阴,而致肾水不寒,维持肾阴肾阳平衡。肾水居于下焦,肾水当上济于心火,而使心火不亢。水得火而升,火得水而降。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心阳独亢,神不守舍,而见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脉细。肾阳不足,不能上鼓心阳,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则发为心痛。2.心肝火旺

心主火,肝属木。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使气血耗伤,心脉失于濡养,发为心痛,心中烦热,舌红脉细等症。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心火燔炽,下汲肾水,耗伤肾阴。症见心悸怔忡、头目晕眩、舌红脉弦。可见,水火之根在于心肾,水火的调剂在于相交,如此升降出入,五脏六腑得以安和。

七、水津失布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于脏腑的作用完成了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因此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会发生相应的病变,如心阳虚损,肺失通调,肝失疏泄,脾不制水,肾不蒸腾,水湿停聚,而成痰饮。水津失布,反成水邪,潴留体内,使正气受损,导致心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1.痰浊阻心

痰饮既是外感内伤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脏腑组织,使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痰为阴邪,其性黏滞,积于胸中,窒阻阳气,上焦气机不得宣畅,络脉阻滞,可见心胸气闷、胀满、心悸、怔忡等,故唐容川在《血证论·怔忡篇》中说:“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心窍为痰浊所阻,神机不运,而见多寐、嗜睡、呕吐痰涎,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不清。2.饮阻心阳

脾阳不振,不能布散水津,饮蓄于中,阻碍心阳,则见心下逆满、心悸气短、头目眩晕、吐稀白痰,舌淡,苔白,脉沉。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水溢肌肤,则浮肿尿少、咳喘不得卧。3.水气凌心

肾主水,水邪属阴,最易伤人阳气。心阳不振,不能下济肾水;肾阳虚弱,下焦水寒,无所制伏,形成水邪上凌于心。《伤寒明理论·悸篇》云:“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心阳被抑,故见怔忡、心悸。阳虚不能化水,则水津失布,停蓄于内,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寒水过盛,流溢大肠则下利,射肺则咳,舌淡胖苔白、脉沉都是里寒水停之象。

心脏病演变与证治规律——气血水厥说

一、心脏病气血水厥说多脏器病变证治

心脏病虽首发于心,但随着病证的演变发展与转归,可致心脏及肺、肝、脾、肾、脑等多脏器功能皆有损害,需予相应的辨证施治。《内经·素问》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身之血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脏有病可累及其他诸脏,因心气虚弱,不能帅血畅行,而使各脏腑血脉瘀阻。血不利则为水,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从而形成了心脏病“气血水厥”的演变与证治规律。

现将心脏病心与各有关脏器——肺、肝、脾、肾、脑病变证治的理、法、方、药大致归纳如下。1.心肺病证

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气,为相傅之官,佐心主治节,宗气舍于胸中,心肺之气相合,乃血脉运行的动力,气欲通达全身,必贯注于血脉之中,有赖于血的依附,载之以行。

①心脏病气虚不运,则血瘀痹阻,郁遏于肺,肺之气道壅塞,失朝百脉之职,则脉络损伤。病者心悸气短,胸闷憋胀,咳嗽咯血。

治法:益气敛肺,和络止血。

方药:党参20g,黄芪30g,南沙参15g,天冬10g,麦冬10g,玉竹10g,五味子5g,炙款冬花10g,槐花炭20g,白及20g。

②心气阳衰,肺失通调水道,宣发肃降无权,则津液失其输布,水液不化。病者心慌气喘,尿少浮肿,不得平卧。

治法:益气温阳,泻肺利水。

方药: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0g,麦冬10g,玉竹10g,白术20g,茯苓20g,桑白皮10g,葶苈子(布包)30g,车前子(布包)20g。2.心肝病证

肝以气为用,主疏泄,藏血,司气机的转输畅达,参与心的气血运行。

①心脏病气虚,则血运不畅,肝血不足,心神失养。病者心悸发慌,失眠胁胀,心烦意乱。

治法:益气安神,养血柔肝。

方药:党参10g,黄芪30g,麦冬10g,玉竹10g,五味子5g,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当归10g,白芍10g,枸杞10g。

②心脏病气滞,则血瘀肝大,血不利,则为水。病者心闷胁痛,爪甲紫绀,足踝浮肿。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利水。

方药:香附10g,郁金10g,瓜蒌10g,薤白10g,桂枝1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20g,车前子(布包)30g。3.心脾病证

脾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藏营统血,心气无血则无以生,心血无气则无以化。

①心脉涩滞,则血流不畅,气血不充,脉道不利,脾胃瘀血。病者心胸疼痛,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治法:活血通脉,健脾和胃。

方药:丹参3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30g,桂枝10g,郁金10g,香附10g,木香10g,鸡内金10g,陈皮10g。

②心阳不振,脾阳虚损,土不制水,则水气上逆心肺,外溢肌肤。病者心慌腹胀,唇甲紫绀,喘息浮肿。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泄水。

方药:党参20g,黄芪30g,丹参3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20g,茯苓30g,桂枝10g,桑白皮20g,葶苈子(布包)30g。4.心肾病证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藏精,主水,为先天之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心脏病久,累伤肾气,肾阴肾阳俱损,重症丛生。

①心失肾阴滋养,则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病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脉细结代。

治法:滋阴益肾,镇惊安神。

方药:生地20g,山茱萸10g,麦冬10g,玉竹10g,炙远志10g,龙齿(先煎)30g,鳖甲(先煎)30g,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茯神10g。

②心失肾阳温煦,则水气不化,凌心犯肺。病者心慌气急,腹大跗肿,喘呼不得卧。

治法:温阳补肾,益气行水。

方药: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0g,制附子(先煎)5g,仙茅20g,仙灵脾20g,鹿茸2g,茯苓30g,葶苈子(布包)30g,车前子(布包)30g。5.心脑病证

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心藏脉,脉舍神。心之神明,上升于脑,心的气血充盈,则思维敏捷,脑健神清。

①气血亏损,则不足以养心补脑。病者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健忘眩晕。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健脑。

方药:党参20g,黄芪30g,当归10g,熟地10g,川芎10g,白芍10g,制首乌10g,枸杞10g,炙远志10g,茯神10g。

②心脏病危深重,阴竭阳脱,血脉瘀阻,则脑髓失养。病者心慌气微,神昏大汗,肢厥脉微。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人参10g,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制附子(先煎)10g,生地20g,山茱萸10g,龙骨(先煎)30g,牡蛎(先煎)30g。

二、心脏病气血水厥说全程各阶段证治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病,从发生、发展至转归的全过程,有一个共同的自然演变规律程序,即心气虚→心血瘀→心水肿→心厥脱,可概括为“气、血、水、厥”4个字。《内经·素问》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内经·灵枢》云:“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伤寒论》云:“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内经·灵枢》云:“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色苍苍如死状。”可见,一般情况下心脏病由气及血、由血及水、由水及厥是病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的自然发展过程。

心脏病气虚贯穿于病之始终,好转则气虚逐渐减轻,恶化则气虚愈来愈重,气虚甚则伤阴及阳,重则导致阴竭阳脱。血瘀随着气虚、阳虚而变化。水肿则随着气虚、阳虚和血瘀而变化。厥脱正不抵邪,心伤神去,精气乃绝。心厥脱通常发生于心脏病之终末晚期,心水肿之后,但亦有突然发生于早中期心气虚或心血瘀时,谓之“直中”,示病情之急剧险恶。就某个具体病例来说,病情发展变化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它受到人体正气、致病邪气、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血水厥”,病则“顺传”,好则“逆转”,重则“直中”。

心脏病气血水厥演变的全程各阶段病证、病情、病期、病位、证候、病机、治法、方剂、药物组成、方药配伍、药理作用简述如下:1.心气虚证

病情:轻。

病期:心脏病早期,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Ⅰ度。

病位:心、肺。

证候:心悸气少,胸闷隐痛,倦怠乏力,神疲自汗,眩晕失眠,健忘多梦,过劳则重,舌淡脉弱。

病机:心气虚弱,肺气不足,胸阳不振,阴液亏损。

治法:益气养阴,宽胸安神。

方剂:益心气汤(曾学文经验方)。

药物组成:党参10g,黄芪20g,麦冬10g,玉竹10g,瓜蒌10g,薤白10g,桂枝5g,当归10g,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五味子5g。

方药配伍:本方参照生脉散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黄芪、玉竹、当归、炒酸枣仁、柏子仁组成。生脉散益气敛阴为主药;瓜蒌薤白桂枝汤温通心阳,行气化痰为辅药;黄芪、玉竹、当归分别益气、滋阴、和血为佐药;炒酸枣仁、柏子仁宁心安神为使药。全方共奏益气敛阴、通阳散结、宁心安神之功效。

药理作用:生脉散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功能,保护缺血缺氧心肌,改善微循环。瓜蒌薤白桂枝汤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负荷、降脂、解痉、镇痛、祛痰、抑菌等作用。黄芪对正常或衰竭的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蛋白合成代谢有促进作用,并可利水消肿。玉竹有强心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作用。当归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改善作用,可保护缺血心肌,抗心律失常,可使血液黏滞性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炒酸枣仁、柏子仁有镇静、催眠、安定、镇痛等作用。全方可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增强机体免疫力等。2.心血瘀证

病情:较重。

病期:心脏病中期,心功能Ⅲ级,心力衰竭Ⅱ度。

病位:心、肺、肝、脾。

证候:心痛气短,憋闷咳喘,唇甲紫绀,颧红咯血,脘胁胀满,纳呆食少,不耐劳累,舌紫脉涩。

病机:气虚血瘀,心脉痹阻,肺络损伤,肝脾瘀血。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化瘀。

方剂:活心血汤(曾学文经验方)。

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30g,玉竹12g,桂枝10g,丹参30g,川芎10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2g,山楂20g,益母草30g。

方药配伍:本方以丹参、川芎活血化瘀为主药;党参、黄芪益气通阳,使气充血行为辅药;香附、郁金行气,气行则血行,当归、山楂、益母草和血活血,共佐主药发挥作用;玉竹滋阴养心,桂枝通阳化气,共为使药。诸药合方,有益气通阳、行气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

药理作用:丹参、川芎、当归、山楂、益母草均为活血和血之品,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参芪合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强正性肌力作用,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梗死程度,缩小梗死范围,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香附、郁金可改善冠状动脉痉挛,扩张血管,增加泵血量。玉竹有强心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与丹参配伍,能缓解心绞痛。桂枝可改善血液循环。全方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作用。3.心水肿证

病情:重。

病期:心脏病晚期,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Ⅲ度。

病位:心、肺、肝、脾、肾。

证候:心慌气急,喘促烦躁,不得平卧,畏寒肢冷,皮肤青紫,腹大跗肿,小便短少,舌胖脉数。

病机:气阳俱虚,五脏亏损,血脉瘀阻,水溢肌肤。

治法:益气温阳,化瘀行水。

方剂:利心水汤(曾学文经验方)。

药物组成:人参10g,黄芪40g,玉竹12g,桂枝10g,制附子(先煎)1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葶苈子(布包)30g,猪苓30g,泽泻30g。

方药配伍:本方参照参附汤、五苓散、四物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而成。参附汤益气回阳,温经祛寒为主药;五苓散通阳化气利下焦之水,葶苈大枣泻肺汤宣肺化痰泻上焦之饮,共为辅药;四物汤活血化瘀,黄芪益气助阳,玉竹制附子之温热以防太过伤阴,共为佐使。全方共奏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药理作用:参附汤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应激能力、抗休克,抗心衰等作用。五苓散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泽泻且有降血脂作用。白术有抗血凝作用。桂枝能加强血液循环,增加肾血流量而加强利尿。葶苈子含有强心苷,有强心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增加尿量的作用。黄芪可增强免疫能力,并有利尿作用。当归、川芎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和心肌供氧,保护梗死心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玉竹具有强心作用。全方主要体现两大作用:一是加强心功能,二是增加肾血流量。故有强心与利尿作用。4.心厥脱证

病情:极重。

病期:心脏病末期,极度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

病位:心、肺、肝、脾、肾、脑。

证候:心乱气微,胸痛难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识昏蒙,躁动紫绀,舌青脉微。

病机:气血衰微,阴竭阳脱,脏腑俱损,精气乃绝。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剂:救心厥汤(曾学文经验方)。

药物组成:人参15g,黄芪50g,玉竹12g,龙骨(先煎)30g,牡蛎(先煎)30g,肉桂10g,制附子(先煎)10g,干姜10g,当归15g,生地黄20g,山茱萸12g。

方药配伍:本方参照参附汤益气回阳,救逆固脱为主药;桂甘龙牡汤通经敛阴,潜镇上越之浮阳为辅药;黄芪、当归益气和血为佐药;生地黄、山茱萸补肾阴,益肾阳,使肾气上交于心为使药。全方共奏益气和血、敛阴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效。

药理作用:人参能改善缺血心肌合成代谢,减少心肌对氧和化学能量的消耗,使缺血心肌在氧耗最低的情况下工作,减少心肌的缺血性损伤,调整中枢神经、血压、心律,抗休克。制附子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外周和冠脉血循环,使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末梢循环和精神状态。参附对心源性休克,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动脉压,加强呼吸运动,稳定中心静脉压,提高耐缺氧能力。方中黄芪、制附子配伍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损伤范围的作用,既能增加缺血心肌的供氧供血,又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从而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求平衡。肉桂对心源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可提高阳虚病人的血压。当归可增加冠脉血流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梗死病灶程度。生地黄、玉竹、山茱萸有强心、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等作用。龙骨、牡蛎有镇静作用。全方有强心、利尿、升压、改善微循环、纠正心衰和抗休克的作用。

上述是心脏病发展全程4个主要阶段性证治类型,但在某一阶段遇有兼夹证也当仔细辨治。心脏病全程各阶段证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即病位以心为主,结合肺、肝、脾、肾、脑等主要脏器。其气虚、血瘀、水肿、厥脱之演变规律,实质上反映了心脏病后心功能不全、心脏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减退的情况,治疗宜采用益气养心、活血通脉、滋阴安神、温阳利水、救逆固脱之大法。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当归、川芎、麦冬、玉竹、五味子、炒酸枣仁、柏子仁、桂枝、制附子、葶苈子、泽泻、山茱萸、龙骨、牡蛎等可加强心肌舒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减轻心负荷;降低血黏度,改善血循环;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心肌供血供氧;改善肾血流,增加尿量;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能够营养心肌,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对心脏病导致的慢性乃至急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心源性休克均能起到综合治疗作用。

三、心脏病气血水厥说理论渊源与治则

依据中医藏象、阴阳、气血、精神、津液、标本、正邪等理论,综合分析、研究探索中医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将其归纳为“中医心以气为本,血为标,阴为体,阳为用,神为安,水为变,厥为险,邪为害”。这对认识中医心脏病的发病、演变与证治规律,“气血水厥说”学术思想的形成,以及心脏病治疗方法的拟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内经·素问》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是心脏病发病的关键,其治疗当以益气养心为重点。《内经·灵枢》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故中医认为,心脏病变气虚在先,血瘀在后,治疗当在益气养心基础上活血通脉,标本同治。

气为阳,血为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心气无血则无以生,心血无气则无以化,心气靠阴血之滋养,心血赖气阳之做功,故治疗心脏病,滋阴温阳,才能使心的肌体功能强健。

心为一身之主,是生命的根本。《内经·灵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中医认为,人体一切功能活动受心的主宰。《内经·素问》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中医所说的“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内经·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人的精神活动对心脏既能致病又能治病,故对心脏病人调节情志,安定心神就显得十分重要。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内经·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于各脏腑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心脏病后多脏器功能失调均会发生相应病变,如心阳虚损、肺失通调、肝失疏泄、脾不制水、肾不蒸腾、多余之水,是谓邪,致使水津失布,水湿停聚,水气凌心,水液潴留,蓄于体内,外溢肌肤。《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此为心脏病变的严重表现,故其治疗当先活血,后利水。

厥,首见于《素问·厥论》。其云:“阳气衰于下则寒厥,阴气衰于下则热厥。”《灵枢·厥病》云:“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色苍苍如死状。”心脏病终末危险则厥脱,治当益气固脱,回阳救厥。

不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都能使心脏整体失衡,成为损害心脏的致病之邪,故心脏病治疗通常采用扶正祛邪、益气养心、活血通脉、滋阴安神、温阳利水、救逆固脱之大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从发生、发展至转归的全过程均会出现心功能不全。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自然演变规律。中医学基本理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行血行,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遵循心脏病的自身发展规律可将其归纳为“气、血、水、厥”,即心气虚→心血瘀→心水肿→心厥脱。

心主身之血脉,“主”是指心气与心脏功能而言。心气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气虚则泵血功能减退;心气绝则心跳停止。人之生存,非有心气不可,仅有心血而无心气,心脏就不能做功,故心以气为本。心气虚与心脏功能不全相当,心气虚轻症首先表现为心舒张功能减退,重症心气虚患者,除有心舒张功能减退外,还有泵血功能减退,颇与中医的气病在先、血病在后、心气鼓动无力、血脉运行不畅、气虚血瘀的病机相符。气行血行,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心功能不全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的大小循环障碍,表现出心脏前后负荷加重的症状与体征,即任何原因所致的心脏病均以气虚为先,其后才引起血瘀、水肿、厥脱等一系列变化。心脏病发展至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均是以气、血、水、厥四字为其总概括。

气、血、水、厥之演变规律,实质上是反映了心脏病后心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体循环、微循环障碍。心气虚证、心血瘀证、心水肿证相当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或心力衰竭I度、Ⅱ度、Ⅲ度,心厥脱证则相当于心源性休克。但心脏病演变规律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它受到人体正气、致病邪气、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病则“顺传”,好则“逆转”,重则“直中”,成为动态变化的证治规律,自拟益心气汤、活心血汤、利心水汤、救心厥汤应用于临床,分别用于治疗各相关病证,以及肺心病、风心病、心肌炎、高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心脏病中医病名考

中医学对心脏的疾病命名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指以症状为主证者。如心痛,又可分为真心痛、厥心痛等。《灵枢·厥病》云:“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色苍苍如死状。”《金匮要略》说:“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指以体征为主证者。如心水,呈端坐呼吸,下肢浮肿。《金匮要略》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河间六书》云:“其肿,有短气,不得卧,为心水。”

三指生理功能失调者。如心悸,《伤寒论》云:“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又如心厥,是由于气机升降功能紊乱所致,《灵枢·五乱》说:“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伤寒论》又云:“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四指病理机制转归者。如心痹,反复经感时邪,内侵于血脉心脏而致闭者痹也。《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又如心胀,是由于病久气血滞行,流通受阻,乃致心肿胀大。《灵枢·胀论》云:“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心脏疾病的辨证命名,因病因人而异,名目繁多,但也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以脏腑与八纲及六淫辨证为基础,突出心的气、血、阴、阳、水、火、神、邪。为了体现心脏疾病的特有证名,在每一个证名前就如同在每一个心脏疾病的病名前均冠之以“心”,以示规范,以区别其他脏腑疾病的病名、证名。如心气不足证、心血瘀阻证、心阴亏虚证、心阳痹阻证、心胸痰饮证、心火亢盛证、心神不宁证、心风湿热证等。其中某一种临床证型可见于多个心脏疾病,而某一个心脏疾病临床又可分为若干证型,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性与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一、心悸

1.病名概述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时有惶恐不安,不能自主,可伴有心前区不适、颤抖不宁,或脉见参伍不齐的一种心脏病。心悸常是各种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累及心脏的首发症状之一。

心悸的病因与治疗首见于张仲景的论述中,如“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治疗方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对心悸的症状亦作了详尽描述:“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怔忡多为心悸的严重表现。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对惊悸与怔忡两者的区别作了说明,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心悸之临床表现,主要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病人自觉心中跳动不安,不能自主。脉过速或过缓,或有间歇,参伍不齐。休作有时者轻,无时者重。(2)心脏听诊、心电图等项检查,提示有心律失常。

二、心痛

1.病名概述

心痛是指病者膻中及虚里部位,由于心脏本体劳损而引起的以疼痛为主症,伴有心悸发慌、气短汗出、脉弦紧,经休息或治疗症状可获暂时缓解的一种心脏病。

心痛病名首见于《灵枢·厥病》。按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分为真心痛和厥心痛。“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色苍苍如死状。”《素问·脏气法时论》将心痛的部位与放射描述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继之,《金匮要略》又云:“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病源候论》还进一步将心痛依其病损的部位及预后分为正经与支别络脉之不同类型,谓:“心为诸脏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不暇展治。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脉,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

根据心痛的临床特点,现代医学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病人自感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肩臂部,常于劳累时发作,或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感、憋闷感,每遇风寒、饱餐、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时易发作或加重,舌紫脉涩。(2)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放射线、血清酶等项检查符合冠心病改变。

三、心痹

1.病名概述

心痹是指经感风寒湿热之邪,窜经入络,侵犯肌肉关节,损伤血脉,内舍于心,寒热汗出,骨节肿痛,心悸气短,胸闷乏力,两颧紫红,咳嗽咯血,脘胁胀满,下肢浮肿,脉滑数或有间歇的一种心脏病。《素问·痹论》首先指出,心痹的原因是反复感受时令之邪,侵及血脉心脏,使气血瘀滞,闭塞不畅。其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的命名和主要症状及其病机,在《素问·痹论》中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淫气忧思,痹聚在心。”心痹有寒热之别,“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古人对风湿性环状红斑、舞蹈症也早有阐述,如明·王肯堂说:“三气合而为痹……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手足掣动不随,四肢颤摇。”

心痹主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有风寒湿热感染病史,如咽喉疼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肌肉关节红肿热痛,并伴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颧唇紫红,下肢浮肿,脉数或有间歇。(2)心脏听诊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放射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提示有心脏瓣膜病理性改变和抗“O”升高、血沉增快等。

四、心胀

1.病名概述

心胀是指心脏本体或其心包受病劳损,肿胀发大,病者心下痞满,惊悸怔忡,心慌气短,甚则不得平卧,肤唇紫绀,肢体浮肿,脉数或不整的一种严重心脏病。

心胀的命名和主要症状首见于《灵枢·胀论》。其云:“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其病机为“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心肿胀大,气血滞行,流通受阻,且血不利,则瘀为水。其证候表现在诸多方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颈脉动,喘疾咳。”《金匮要略》云:“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医门法律》说:“阻其血则杂糅心下而为痞坚。”“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见于面部。”《千金方》说:“凡心下有水筑筑而悸,短气而恐。”严重则出现心气虚脱,如《素问·平人气象论》释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心胀相当于现代医学各种心脏病之原发性或继发性心室或(及)心房扩张,或(及)肥厚。如各种感染性或中毒性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各种疾病引起的心脏增大,以及心包炎、心包积液等,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有较长的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史,并伴有严重的心脏病症状与体征,如心慌气短,颈脉动甚,面色黧黑,甚则心下痞坚,肢体浮肿,脉数或不整。(2)心脏叩诊、心脏放射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提示心肌肥厚,心脏增大,或有心包积液。

五、心水

1.病名概述

心水是指病者表现为心慌气急,喘促烦躁,不得平卧,畏寒肢冷,皮肤青紫,腹大胫肿,小便短少,舌胖脉数的一种严重心脏病。《素问·气交变大论》首先指出心脏受病,重则水肿。其云:“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寐汗出,憎风。”《金匮要略》明确指出了本病之病名和系列症状与体征特点:“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刘河间在《河间六书》中更强调了心水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他说:“其肿,有短气,不得卧,为心水。”甚者水气凌心犯肺,咳嗽咯血,如《丹溪心法》说:“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咳嗽唾血。”《外台秘要》也云:“心咳,咳而吐血。”心水病人,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其病除心脏本体外,还常累及肺、肝、脾、肾诸脏。《金匮要略》云:“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水在肺,吐涎沫。”“水在肝,胁下支满。”“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肾,心下悸。”

心水主要见于现代医学中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右心衰竭、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发生严重心脏功能不全有水肿者,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心慌气急,腹胀纳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唇指发绀,或伴咳嗽咯血,不得平卧,脉细数或有间歇。(2)心脏物理检查、心脏放射线、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循环时间测定等提示心力衰竭。

六、心厥

1.病名概述

心厥是指病者表现为心乱气微,卒然心痛,大汗淋漓,面色惨白,四肢厥冷,神识昏蒙,躁动紫绀,舌青脉微的一种危险心脏病。

厥,首见于《素问·厥论》,以阳气、阴气之衰分寒厥、热厥。其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灵枢·五乱》又以清浊之气逆乱阐明厥的病机,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其主症的机理为:“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医学入门》又说:“气逆而不下行,则血积于心胸。”可见,厥为阴阳气衰或清浊之气逆乱,或阴阳之气不相接而致。《素问·举痛论》指出,受寒剧痛可导致厥逆:“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心脏以气为本,血为标,阴为体,阳为用。心气衰脱,心阴枯竭,血脉瘀滞,壅塞心窍,使营卫不通,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不能畅达于手足,以致厥冷不温,发为心厥。若阴阳之气不相维系,终至阴阳离决,则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二便失禁而发为心脱。心厥脱是心脏病的终末表现,可以相继于心脏病由气及血、由血及水之后,也可以突然直中,出现于心脏病之早中期,或是由于其他疾病突然恶化发生心厥脱。

心厥为心脏本身病变或其他疾病恶化导致微循环障碍、血循环衰竭,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等,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2.诊断依据(1)心慌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或不省人事,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见怪脉。(2)心脏听诊心音低微或极快或极慢,或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有严重心肌缺血或梗死或心律失常,测血压极度下降等。

心脏病脉诊解析

脉诊是一种诊断疾病,估计预后的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心脏病人。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中医学与现代医学采用脉诊诊断心脏病各有其特点。

一、中医学脉诊

诊脉时间以在早晨为宜。《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诊脉部位以寸口脉为准。《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认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曾学文教授认为,常人之脉,一是脉力应平和滑润;二是脉率应频恒定数;三是脉律应平整规则。若有异常,则多为病态。1.脉力

心脉的正常搏动,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应是“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脉力异常有强弱之别。《濒湖脉学·四言举要》指出,脉力“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说明脉力过强或过弱都是心脏疾病的一种表现。(1)脉力过强:如洪脉、弦脉、紧脉等。

①洪脉:脉体阔大,搏动来时急剧有力,呈冲击感,去时缓缓拖曳。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②弦脉:脉体坚硬,呈索状感,按之不移,如张弓弦,挺然指下,不柔和。多见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

③紧脉:脉来往有力有劲,发紧发硬,举如转索切如绳。多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高血压脑病等。(2)脉力过弱:如濡脉、弱脉、细脉、微脉、伏脉等。

①濡脉:脉浮细柔软,轻按相得,重按无有。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周围血循环衰竭、休克等。

②弱脉:脉沉细无力,按之乃得,举之无有。多见于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等。

③细脉:脉细直软,若丝线之应指下常有。多见于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炎等。

④微脉:脉细柔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多见于严重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休克等。

⑤伏脉:脉行筋下,重按着骨方得,隐隐约约。多见于累及肱动脉的大动脉炎等。2.脉率《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说:“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即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脉动4~5次,按成人平均呼吸18次/分则脉率为72~90次/分,正常为60 ~100次/分。脉率异常有快慢之差。《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说:“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素问·大奇论》指出:“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还说:“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快于迟,缓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说明过快或过慢之脉均是心脏病的严重表现。(1)脉率过快:有数脉、疾脉、极脉、脱脉和浮合脉5种。

①数脉:脉一息六至,快于100次/分。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等。

②疾脉:脉一息七至,快于120次/分。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③极脉:脉一息八至,快于140次/分。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阻滞)等。

④脱脉:脉一息九至,快于160次/分。多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⑤浮合脉:脉一息十至,快于180次/分。多见于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2)脉率过慢:有迟脉、损脉、败脉和夺精脉4种。

①迟脉:脉一息三至,慢于60次/分。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等。

②损脉:脉一息二至,慢于40次/分。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结区性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③败脉:脉一息一至,慢于20次/分。多见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自搏性心律等。

④夺精脉:脉二息一至,慢于10次/分。多见于心室自搏性心律等。3.脉律

脉律一般应是规则的。《脉经》说:“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呼吸性心律不齐属正常现象。如《千金方》说:“吸而脉至多,呼而脉至少。”脉律异常有歇乱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代则气衰。”“涩则心痛。”《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认为:“散脉无根,形损难医。”“真脉既形,胃已无气。”说明脉律紊乱失常是心脏病严重复杂的表现,为预后不良的征象。(1)脉律歇止:如促脉、结脉、代脉等。

①促脉:脉数而歇止,止而复来,其脉率快,间有歇止,但无定数,一止后又能恢复均匀的搏动。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伴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伴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等。

②结脉:脉缓而歇止,止而复来,其脉率慢,间有歇止,但无定数,一止后又能恢复均匀的搏动。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过早搏动、窦性停搏、逸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③代脉: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有规则的间歇,休止时间较长,一止后,可以连续地有间歇,一时不能恢复均匀的搏动。多见于过早搏动呈联律者或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比例较固定为6∶5;5∶4;4∶3;3∶2)等。(2)脉律紊乱:如散脉、涩脉、乍疏乍数脉和真脏脉等。

①散脉:脉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有表无里,涣散不收。多见于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等。

②涩脉:脉细而迟,往来极难,易散易止,止而复还,参伍不调。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过早搏动、慢性心房颤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③乍疏乍数脉:脉力强弱不一,率或快或慢,律忽疏忽密。多见于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④ 真脏脉:是一组脏气欲脱的“怪脉”、“绝脉”,是心脏病极严重危险的临终脉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脉率极快,急促零乱,脉力或强或弱,脉律紊乱不齐,忽疏忽密,有以下7种:

雀啄脉:脉如雀食之状,连连凑指,忽然顿无。

麻促脉:脉如麻子纷乱,细微至甚。

弹石脉:脉如劈凑指,促而坚实。

解索脉:脉如解乱绳之状,散乱无序。

偃刀脉:脉如手指循刀刃,弦急细硬。

转豆脉:脉如豆粒转动,来去急速。

釜沸脉:脉如汤涌沸,有出无入。

这些怪脉多见于各种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或心室扑动、颤动、频发性或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等。

其二,脉率极慢,似有似无,良久一搏,脉力极弱细微,脉律紊乱不齐,有以下3种:

屋漏脉:脉如漏屋滴水,良久一搏,溅起无力。

鱼翔脉:脉如鱼游,头定尾摇,浮浮泛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