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疑难妙解:函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06:12:44

点击下载

作者:陈锡卢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Excel疑难妙解:函数版

Excel疑难妙解:函数版试读:

前言

2014年年底的某一天,有一个网名叫潇子的人通过Excel效率手册交流群与我私聊,让我做她的老师。这么多年来叫我老师的人很多,但我实际上并没有收任何人为徒弟,也正因为如此,我委婉地拒绝了她。不过潇子对自己很有信心,说我一定会收她为徒。通过跟她的交流,我对她越来越有好感,所以就同意了,她是我目前唯一的徒弟。可惜说来惭愧,一直以来都很少教她Excel技能,反倒把她引上另外一条不归路:理财之路。那时我除了是Excel爱好者外,同时也是理财爱好者,每天都在接触理财,给她灌输了一些理财知识。在这期间也断断续续地教了她一些Excel技能,但是比较零散。太过零散的知识学起来很费劲,看似学了很多,但实际上学过以后就忘记了。其实学习Excel需要关联性学习,就是同一个系列的知识一起学习,然后举一反三,同时学会后通过练习来进行巩固,这样才能学得牢。为此,我准备花半年的时间整理总结,逐步教潇子Excel中的函数与公式,做一个名正言顺的老师。

潇子是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非常聪明。很多技能只要稍微提一下,她就能很好地掌握,领悟能力很好,我这个做老师的就不用发愁,教起来比较轻松。

我是卢子,是Excel效率手册丛书的作者,同时也是Excel与理财爱好者。读者对象

本书适用于各类需要使用Excel函数和公式高效办公的职场人士,包括:●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如市场、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分

析人员;● 各类市场研究人员、金融研究人员、管理顾问等专业人士;● 希望能高效、快速解决工作表格数据的办公室白领人士;● 为进入职场做准备的学生朋友。

从软件掌握程度而言,本书需要读者对Excel具有初级到中级的掌握程度。读者应该具有基本的Excel知识,知道如何创建一个图表,Excel软件各功能操作也要有所了解。阅读指南

本书内容来自笔者个人的经验、经历和观点,因此,笔者在本书中选择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个人以及很多网友关于Excel函数和公式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力图以轻松、自然的语言和案例使行文简洁易读,减少读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加读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全书共包括四篇,各篇内容按照读者学习流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第一篇 初体验(1~6章)。函数其实并不难,比你想象中的更容易,即使不会英语,照样可以学好函数。在本篇中,你可以学习到Excel常用函数的用法。

第二篇 深了解(7~11章)。函数与公式是非常神奇的东西,第一篇已经讲解了单个函数的用法,本篇将介绍不同函数之间的嵌套组合,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疑难。

第三篇 活运用(12~14章)。本篇将给出实际工作中大量可以用Excel函数与公式方便解决的问题。通过本篇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具体方案的练习,能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第四篇 解疑难(15~16章)。笔者甄选在各大Excel论坛、Excel交流群、淘宝上等帮人解答的经典Excel函数与公式的问题,让你的工作更加高效、省时、流畅,不加班,早回家!如何使用本书?

1.疑难和案例 本书在每章开始都引出生活、工作中简单的疑难和案例,并给出用Excel函数与公式快速解答的妙法,让零基础的读者了解相关知识,顺利入门。

2.原理分析 针对每章介绍的函数和公式原理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函数和公式的实际意义。

3.知识扩展 每章会提供对核心知识点的内容扩展,让读者了解用其他方法如何解决本章问题或难度升级的实际工作问题,让读者能举一反三。

4.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全书还穿插着一些注意、提示等小贴士,如下所示:

提示:通常是一些贴心的提醒,让读者加深印象,提供建议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 提出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知识点和内容,或者相关信息。

5.课后练习 每章最后会提供专门的测试习题,供读者检验所学知识是否牢固掌握。

版本说明:本书的操作版本为Excel 2013,本书介绍的内容主要通过Excel常用功能实现,对于使用最新版本和旧版本的读者不用担心。第一篇初体验

Excel中内置的函数就有几百个,很多人看到这么多的函数头都大了,其实只要掌握十分之一就是高手,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二十个左右即可完成绝大部分的工作。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

函数难学吗?

不会英语能学好函数吗?

函数其实并不难,比你想象中更容易,即使不会英语照样可以学好函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笔者本身就是从菜鸟走过来的,当初什么都不懂,还有笔者本身英语水平就很差,在笔者的印象中很少英语考试能及格。像笔者这种水平的人都能学好函数,你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只要你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就一定可以学会!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函数,学完本篇,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本书中,你不但可以学习到Excel常用函数的用法,还可以学到一些理财的知识!第1章 求和函数1.1 统计总销售量(SUM函数)

疑难:这是某集团公司2014年各分公司每月销售量,如何统计总销售量呢?

妙解:下面的情景相信很多人见过:

拿起计算器一个个地敲进去进行求和,然后把结果输入在Excel中。

当然有的人也懒得拿计算器,把Excel当成了计算器,输入以下的公式: =C2+C3+C4+C5+C6+C7+C8+C9+C10+C11

这样确实能够解决问题,但如果有几千个数据,你是不是得敲晕,所以聪明一点的人就选择了下面这种做法。选择区域C2:C11单元格,然后查看状态栏的求和,最后将结果输入在Excel中,这样明显比上面2种方法高明,即使再多的数据也能瞬间统计完。

不过不管是哪种方法,只要其中的数据改变了,就得重新统计,相当麻烦。其实Excel预先帮我们定义好了一个求和函数SUM,它可以让汇总变得更加轻松。

单击C12单元格,在“公式”选项卡里,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在默认情况下就帮你选好区域进行求和,简单快捷。这样即使你修改其中的数据也可以立即更新汇总结果。原理分析

本例中的求和区域是C2:C11单元格,使用SUM函数对销售量进行求和。

SUM函数语法如下: SUM(数字1,[数字2],…)

参数中数字可以是262之类的数字,也可以是C2之类的单元格引用或C2:C11之类的单元格范围,参数1为必须参数,参数2为可选参数。

如下面的公式就是对C2和38进行求和。 =SUM(C2,38)知识扩展

我们将鼠标放在“自动求和”按钮上,会出现一个提示,也就是说求和其实可以用【Alt】+【=】快捷键实现快速对上方连续单元格区域汇总。课后练习

在做基金定投的时候,笔者会记录下每个月的净值、定投金额跟份额,下图是一个先跌后涨的趋势表,如何计算到最后总共有多少金额?总金额就是最后一个净值(0.9)乘以所有份额的累计数。这样一来就知道你的基金定投一年盈亏多少钱了。1.2 统计上海公司的销售量(SUMIF函数)

疑难:现在只是想知道上海公司的销售量,如何统计呢?

SUM函数是对区域进行求和,现在多了一个公司名称条件,这样SUM函数就暂时派不上用场。我们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用眼睛看,然后逐个相加: =C5+C9+C10

妙解:这样做显然不太妥当,数据一多肯定容易出错,即使不出错,效率也非常低。可能你也会想到借助筛选进行求和。

STEP 01 单击A1单元格,在“数据”选项卡中单击“筛选”按钮。

STEP 02 单击“公司名称”的筛选按钮,取消“(全选)”的复选框。

STEP 03 勾选“上海公司”,单击“确定”按钮。选择筛选出来的区域,在状态栏即可看到对上海公司销售量的求和。

这种方法明显比第一种好很多,而且准确率更高。其实Excel中提供了一个对条件求和的函数SUMIF,借助这个函数就能轻易对数据进行条件求和。

在F2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按【Enter】键结束。 =SUMIF(B:B,E2,C:C)

用这个公式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管对多少公司求和,只要下拉公式即可轻松汇总起来。原理分析

本例中的条件区域为B列,条件为E2单元格,求和区域为C列,借助SUMIF函数进行单条件求和,求出上海公司的销售量。

SUMIF函数语法如下: SUMIF(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假如现在要对C列大于500的销售量进行求和,正常使用下面的公式: =SUMIF(C:C,">500",C:C)

这时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条件区域跟求和区域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求和区域可以省略,可将公式改成: =SUMIF(C:C,">500")知识扩展

对于刚接触函数的朋友来说,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函数的存在,那怎么才能知道使用什么函数来进行条件求和呢?

在“公式”选项卡中单击“插入函数”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搜索函数”的文本框中输入求和,单击“转到”按钮。这时会出现相关函数,比如第一个SUMIF,下面就有对这个函数的介绍:“对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和”,刚好符合我们的要求,假如不符合就接着看下一个函数,直到找到合适的函数为止。

如果想知道这个函数的详细语法,就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这时可以看到对第一参数Range的说明:“要进行计算的单元格区域”。

将鼠标放在第二参数Criteria,这时可以看到对第二参数Criteria的说明:“以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形式定义的条件”。

接着将鼠标放在第三参数Sum_range,这时可以看到对第三参数Sum_range的说明:“用于求和计算的实际单元格。如果省略,将使用区域中的单元格”。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对这个函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还不是很懂的话,可以单击“有关该函数的帮助”的超链接。在弹出的SUMIF函数帮助中,有对这个函数的详细说明,正常的话,单个函数多看几遍就能够了解这个函数的语法和使用方法。“Excel帮助”其实就相当于一本字典,对基本功能都有一个介绍,哪里不懂的话,就随时进行搜索学习。课后练习

如下图所示,每一家基金公司旗下都有不同基金,如何求宝盈公司旗下所有基金产品的总规模呢?也就是只要包含“宝盈”这2个字,就把规模累加进去。1.3 统计销售量在500至700的和(SUMIFS函数)

疑难:前面说过借助SUMIF函数可以求销售量大于500的和,现在是500至700这个区间,该如何做呢?

妙解:其实也就是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500,另一个条件是<=700。我们知道SUMIF函数只能单条件求和,不能多条件求和。

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举一反三又细心的人,应该很快就懂得如何操作,因为刚刚在查看SUMIF函数的Excel帮助时,Excel帮助中已经有提到多条件求和,Excel帮助其实也挺贴心的。

注意 若要根据多个条件对若干单元格求和,请参阅SUMIFS函数。

单击“SUMIFS函数”这个超链接,就可以看见SUMIFS函数的Excel帮助。

也就是说借助SUMIFS函数就可以搞定这个问题,在单元格输入以下的公式: =SUMIFS(C:C,C:C,">=500",C:C,"<=700")原理分析

在本例中借助SUMIFS函数可以实现多条件求和的特点,设置条件1为">=500"和条件2为"<=700",对C列的销售量进行求和。

SUMIFS函数语法如下: 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

SUMIFS跟SUMIF的参数顺序有点不同,SUMIFS求和区域在第一参数,而SUMIF函数求和区域在第三参数,这个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知识扩展

SUMIFS函数虽然可以对多个条件进行求和,但条件太多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混乱。如现在对符合月份、销售人员、城市、商品4个条件进行销售量求和,如果使用SUMIFS公式为: =SUMIFS(E:E,A:A,G2,B:B,H2,C:C,I2,D:D,J2)

在这种情况下DSUM函数就派上用场了,在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 =DSUM(A1:E20,5,G1:J2)

这样看起来非常简洁,又不容易出错。

DSUM函数语法如下: DSUM(单元格区域,第几列号(名),条件区域)

也可以改成: =DSUM(A1:E20,K1,G1:J2)课后练习

基金产品可以分成股票基金、货币基金等,如下图所示,现在要统计货币基金且金额大于1000的总金额是多少?1.4 统计总销售金额(SUMPRODUCT函数)

疑难:根据销售明细表如何统计总销售金额?

妙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在F列建立一个辅助列,先获取金额小计,最后再求和。

STEP 01 在F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并下拉至F11单元格。 =D2*E2

STEP 02 在F12单元格输入以下求和公式。 =SUM(F2:F11)

在这里会多一个辅助列,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借助SUMPRODUCT函数进行统计: =SUMPRODUCT(D2:D11,E2:E11)原理分析

借助SUMPRODUCT函数对两个区域先乘积,后求和。

SUMPRODUCT函数语法: SUMPRODUCT(区域1, 区域2,...)知识扩展

SUMPRODUCT函数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函数,前面的几个例子都可以通过SUMPRODUCT函数来完成。

统计总销售量,当只有一个参数的时候,作用就跟SUM函数一样。 =SUMPRODUCT(C2:C11)

统计上海公司的销售量 =SUMPRODUCT(($B$2:$B$11=E2)*$C$2:$C$11)

统计销售量在500至700的和 =SUMPRODUCT((C2:C11>=500)*(C2:C11<=700)*C2:C11)

你也许会奇怪,这个语法Excel帮助没有提到啊。

Excel帮助只是告诉我们最基础的用法,很多函数的高级用法都是在运用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在以后的章节你会看到更多Excel帮助中没有提到的用法,甚至看到Excel帮助也有出错的时候。现在你只要记住下面一个通用公式即可。

SUMPRODUCT函数条件求和的通用公式: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求和区域)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很多问题都有N种解决的办法,就应了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过程中你就尽量想出越多种方法越好,实际工作中你就选择最熟悉的方法,以确保准确无误。课后练习

我们在买基金之前,通常会关注很多只基金进行观察,但不一定有买,如果没买就是金额为零(不是数字的0),如下图所示,统计股票基金总共有多少金额?第2章 计数函数2.1 统计上班天数(COUNTA函数)

疑难:这是某公司考勤记录表,有上班就打勾(√),没上班就空着,如何统计每个人的上班天数?

妙解:在B34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并向右复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