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20:30:41

点击下载

作者:万连步,杨力,张民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烟草

烟草试读:

前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始终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基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成就辉煌,令世人瞩目,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一个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民的小康,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靠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靠广大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为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40余位农业专家、教授,编写出版《作物营养与施肥丛书》。

本丛书共分三卷,即果树卷(13个分册)、蔬菜卷(10个分册)和综合卷(14个分册), 共37个分册。 各分册突出介绍了营养与施肥技术,同时,为使各种作物能独立成册, 便于农民朋友更好应用与栽培有关的技术,兼顾介绍了栽培概况、优良品种、整地改土、合理灌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病虫草害及其防治、收获与贮藏、加工与利用等内容。

本丛书取材以山东为主,博取众家之长,集全国最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和成功的实践经验,选择吸收了国外农业先进技术,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急需。本丛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操作,非常适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我们想这套丛书一定会受到广大有知识的农民群众、基层农村技术员、农村专业户、示范户的欢迎和青睐,一定会给他们及时地送去科技致富的“金钥匙”,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山东省临沭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各位编审专家在百忙之中夜以继日、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编写和审定任务,为丛书的出版做出积极贡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丛书出版后,我们将充分听取我国各地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广大农民朋友的要求,进一步修改、补充,使其与金正大集团的产品一样,成为“名牌”再版,为农民科学种田发挥更大的作用。

限于编著者的水平,书中不妥之处或错误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教正。万连步

一、烟草生产概况

(一)烟草栽培简史

烟草在我国古书中称淡巴菰、淡肉果、相思草等。由于烟草含有烟碱(尼古丁),烟碱可以产生令人陶醉的效果,又可以用作医药,因此,使烟草广泛传布,成为风靡世界的嗜好品。烟草原产于美洲,考古学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斗和烟丝,这些遗物的年代约在公元605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看到当地人把干烟叶卷着吸用。因此,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前,烟草正是美洲的一种土产,并被印第安人广泛利用。有的学者推断烟草原产于中国,另有学者认为,烟草是由非洲传到美洲的,但这些说法缺乏足够的历史证据。

烟草传入我国,可查到的历史资料是16世纪中叶明末清初的著作《景岳全书》、《物理小识》、《露书》等。《景岳全书》记有:“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1573~1620年)时始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有种植之矣。然总不及闽中者色微黄质细名为金丝烟者力强气胜为优也。”稍后的《物理小识》(1664年)记有:“万历末,有携淡巴菰至清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皆徐伥管而火点吞吐之,有醉仆者。”根据1983年在广西合浦县出土的烟斗证明,早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前烟草就已传 入我国。传入路线共有四条:一是由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直接传到福建、广东,再由福建、广东传到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二是自吕宋先传入澳门,经台湾传入内地;三是自南洋或越南传入广东;四是由日本、朝鲜传到辽宁。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我国已盛行吸烟。18世纪以后,我国烟制品逐渐增多。如嘉庆时陈谅辑成的《烟草谱》中记载:“衡烟出湖南,蒲成烟出江西,油丝烟出北京,青烟出山西,兰花香烟出云南……水烟出甘肃之玉泉,又名西尖。”另据包世臣《安吴四种·卷六》记述清道光九年(1829)山东济宁烟制品生产情况时有:“其生产以烟叶为大宗。业此者为六家,每年买卖至白银二百万两。其工人四百余名。”说明当时制烟已渐趋工厂化生产。20世纪以前,我国种植的烟草,因调制方法都是晒制或晾制,故统称晒晾烟。我国烤烟的栽培历史则较晚,烤烟在我国的传播和卷烟的输入,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而同时发生的。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美商老晋隆举行洋行开始贩运纸烟来我国推销。1902年国际烟草托拉斯——英美烟草公司在伦敦成立后,在我国上海、天津、青岛、沈阳、营口、哈尔滨、汉口等地建立烟厂,形成了一个垄断我国卷烟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庞大机构。190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香港创立,1916年在上海设厂。我国市场上手工制造的土烟逐渐为机制卷烟所代替。

为适应卷烟工业对原料的要求,引进的烤烟品种开始在我国栽培,1900年首先在台湾种植,1910年在山东威海孟家庄试种,1913年在山东潍县坊子试种成功,1919年辽宁凤城县、吉林延吉县也相继种植。

20世纪50年代初,浙江新昌县引进种植香料烟成功。60年代中期,鄂西、川东引进种植白肋烟成功,目前已发展为白肋烟的主产区。80年代初引进马里兰烟,曾在吉林省伊通和湖北省郧阳等地试种。

(二)烟草生产现状

1.全国烟草生产现状

20世纪90年代,烤烟生产发展较快,1992年全国烤烟种植面积2 223万亩,总产量273.06万吨,收购266.40万吨,总产量和收购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晒晾烟种植面积为157.5万亩,收购10.5万吨。在全国22个产烤烟省(区)中,75%左右的烤烟面积和产量集中在6个主产省,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的只有云南省,300万亩以上的有贵州、河南两省,100万亩以上的有山东、湖南和四川三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烟草生产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方针,突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重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扎扎实实的艰苦工作,全国烟草生产保持了平衡发展态势。2002年烤烟实际种植面积1 445万亩,烟叶收购量控制在170万吨之内。2002年烤烟种植面积超过450万亩的只有云南省,150万亩以上的有贵州省,75万亩以上的有福建省。

2.山东烟草生产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烤烟分布在8个地(市)、33个县。1982年全省种植烤烟160.5万亩,总产33.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烤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8.24%,在河南省之后,居全国第2位。80年代后期选用了G-140、G-28、NC82、NC89、红花大金元等优质品种,全省烤烟136万亩,平均亩产165千克,收购19.2万吨。上等烟占47.4%,中等烟占34.5%,生产技术水平和烟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从1991年开始,山东在全国率先试行了按40级标准收购烤烟,由于40级标准比原15级标准能进一步体现优质优价,因而更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烤烟质量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烤烟生产按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方针,突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重点,坚持控制总量,严格控制计划种植面积,防止超种反弹;突出提高质量,继续抓好控氮降碱技术,通过提高烟叶集中度来优化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结构,烟叶总量得到较好控制,烟叶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可用性增强。近几年,山东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烟叶总产量稳定在5万吨左右,保持了生产技术水平和烟叶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除满足省内卷烟需要外,还保证了国内卷烟工业的需要,也扩大出口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收,为烟农提高了收入。

(三)烟草的类型

按烟叶品质特点、生物学性状和栽培调制方法,把烟草划分为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和黄花烟六个类型。

1.烤烟

烤烟也称火管烤烟,因开始种植于美国的佛吉尼亚州,所以又称弗吉尼亚型烟。现在烤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世界上生产烤烟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印度、巴西、津巴布韦、加拿大、泰国、日本等。我国的烤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区有云南、贵州、河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安徽、黑龙江、陕西、辽宁、吉林、广东、广西等省(区)。

烤烟的主要特征是植株较大,一般株高120~150厘米,单株着叶数20~30片,叶形多为椭圆形,厚薄适中。烟叶自下而上成熟,分次采收。一次烘烤时间需110~140小时。烟叶烘干后颜色多呈橘黄或柠檬黄色,以中上部的叶片质量最好。烤烟比其他类型的烟叶含糖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烟碱含量中等。

2.晒烟

晒烟的烟叶是用日光照晒调制使烟叶干燥,按干燥后的烟叶颜色可分为晒黄烟和晒红烟。晒烟除供制造斗烟、旱烟、水烟、卷烟外,还可作为雪茄芯叶,鼻烟和嚼烟的原料。此外,有些晒烟还可加工成杀虫剂。世界上生产晒烟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印度。晒烟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各地烟农不仅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而且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特殊的晒制方法,一些名晒烟驰名中外。目前,全国晒烟种植比较集中的有四川、广东、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吉林等省。(1)晒黄烟:晒黄烟的外观特征和所含化学成分与烤烟相近。烟叶色泽有黄白色、淡黄色、金黄色、深黄色几种,烟味较晒红烟淡。广东南雄、湖北黄冈、福建沙县产的晒黄烟以及河南邓县产的“邓片”均属此类。(2)晒红烟:晒红烟同烤烟的差别较大,一般叶片较少,叶肉较厚,栽培需氮肥较多,分次采收或一次采收,晒后颜色多呈深褐色或紫褐色,以上部叶片质量较好。烟叶一般含糖量较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较高,烟味浓,劲头大。主要有四川什邡“毛烟”、湖南“凤凰烟”、广东“鹤山烟”、江西“紫老烟”、广西“大安烟”、贵州“独山烟”、山东“栖霞烟”和沂水“绺子烟”。有些晒红烟是混合型卷烟和雪茄烟的优质原料。

3.晾烟

晾烟是将烟叶或整株挂在阴凉通风的场所调制而成。依调制后烟叶色泽分浅色晾烟(白肋烟、马里兰烟)和深色晾烟。其中白肋烟、马里兰烟和雪茄包叶烟,均自成一类。但在我国除将白肋烟单独作为一个类型外,其余所有的晾制烟草,包括雪茄包叶烟和其他传统晾烟均归于晾烟类型 。(1)马里兰烟:马里兰烟因原产美国马里兰州而得名,是浅色晾烟。特点是叶片宽大,茎节较密,原烟阴燃性好,呈中性芳香,叶片薄,填充性强,能增加卷烟的透气性,焦油和尼古丁含量均比烤烟、白肋烟低,已成为混合型卷烟原料之一。世界上主要生产马里兰烟的是美国,集中种植在马里兰州。(2)雪茄包叶烟:制造雪茄烟需有三种烟叶,即芯叶、束叶和包叶。这三种烟叶必须具备各自的特点:芯叶烟气味芳香,质地较粗糙;束叶烟质地细致而有弹性;包叶烟则须油分好、质地细、弹性强、燃烧性好、颜色较淡。雪茄包叶烟对栽培条件要求较特殊,在云雾多、日光弱的条件生长的烟叶品质最好。因此,多采用遮阳栽培,叶片宽。中下部烟叶晾制后薄而轻,叶脉细,质地细致、弹性强,颜色为均匀一致的灰褐或褐色,燃烧性好,可作为雪茄包叶烟的原料。我国雪茄包叶烟主要产于四川和浙江,产量以四川为多,而品质以浙江桐乡所产为上。(3)传统晾烟:我国传统的晾烟较少,主要产地有广西武鸣、云南永胜和黔东南等地。武鸣晾烟的栽培方法与晒红烟基本相同。调制方法是,将砍收的整株挂在阴凉通风的场所。晾干后堆积发酵。调制后的烟叶呈黑褐色,油分足,弹性强,吸味丰满,燃烧性好,灰色洁白。

4.白肋烟

白肋烟是马里兰型深色晒烟品种的一个突变种。白肋烟的主要特点是茎和叶片主脉呈乳白色,叶片黄绿色,叶绿素含量约为其他正常绿色烟的1/3。白肋烟栽培方法与烤烟相仿,但要求中下部叶片大而较薄,对氮素营养要求较高,生长快,成熟集中,分次采收或整株采收。调制方法是,将叶片上绳或整株倒挂在晾房或晾棚内晾干,然后堆积发酵。白肋烟的烟碱和总氮含量比烤烟高,含糖量较低。叶片较薄,弹性强,组织疏松,填充性好,阴燃持火力强,并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卷制加工时容易吸收加料,是混合型卷烟的主要原料。我国白肋烟栽培面积较大的是湖北省和重庆市,四川、云南、河南等省也有小面积种植。

5.香料烟

香料烟又称土耳其型烟或东方型烟,是普通烟草传至地中海沿岸之后,在当地的特殊生态条件下栽培和调制形成的一种烟草类型。我国浙江新昌为香料烟主要产区。近年来云南、新疆、湖北等省(区)也有一定种植面积。

香料烟的显著特点是株型纤瘦,叶片多而小,一般株高80~100厘米,叶长15~20厘米,叶形为宽卵圆形或心脏形,有柄或无柄。烟叶具有芳香香气,吃味好,燃烧性及填充力强,是混合型卷烟的主要调香原料。

香料烟的芳香品质与产地的生态条件和栽培调制方法密切相关。适宜种植在降雨量少,土壤含有机质少、肥力低、土层较薄的山坡或丘陵沙砾土上。栽培密度一般每亩1万株左右,施肥量较少,特别要控制氮肥,适当施用磷、钾肥。不打顶,自下而上分次采收。调制方法是半晾半晒,先晾制萎蔫变黄后再进行晒制。品质以顶叶最好。

6.黄花烟

黄花烟与以上五种烟草类型的根本区别是,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种,植物学特性差异很大。黄花烟植株矮,主茎着叶10余片,叶片较小,卵圆形或心脏形。叶色深绿,有叶柄,花色黄至黄绿,花冠长度约为普通烟的一半。蒴果球形,种子较大,千粒重约为普通烟草的3倍。黄花烟生育期较短,耐冷凉,多种植于高纬度、高海拔、无霜期短的地区。前苏联种植黄花烟最多,他们称为莫合烟。我国栽培黄花烟的历史也较久,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和黑龙江,如兰州水烟、新疆莫合烟、东北蛤蟆烟都很驰名。上述不同产地在栽培、调制和利用方式上都有较大区别。我国兰州一带的黄花烟按收获和调制方法不同,分为绿烟和黄烟,切成烟丝;新疆莫合烟则以茎秆为主,分别将茎秆、烟叶捣碎后混合,独具特色。一般黄花烟含糖量较低,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尼古丁含量高达4%~10%,烟味浓烈。有的国家种植黄花烟用于提炼制造硫酸尼古丁之用。

二、烟草优良品种

(一)烤烟

1.G-28(Speight G-28)

G-28是美国育成品种,1972年引入我国。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均有种植。

植株筒形,株高110厘米,茎围9.0厘米,节距3.5厘米左右;叶形宽椭圆,可收叶22片左右,叶色绿,叶面略皱,叶尖桃尖,腰叶长54厘米、宽28.9厘米。大田生育期110天,高抗黑胫病、青枯病,抗根结线虫病,耐赤星病,易感花叶病和气候性斑点病。

一般亩产125~175千克,单叶重5~6克,烤后叶色多呈金黄至橘黄色,厚度适中,组织较疏松,光泽较强,油润丰满。原烟含总糖26.03%,总氮1.87%,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劲头适中,具清香型风味。

适宜我国南方烟区在土壤肥沃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一般亩栽1 100~1 300株,留叶18~22片。栽后长势弱,发苗慢,要适当增施肥料。叶片成熟快而较集中,应适时成熟采收,易烘烤。

2.K326

K326是美国育成品种,目前为美国主要推广品种。1985年引入我国。

植株筒形,株高120厘米。叶形长椭圆,每株可收叶20~22片,叶色绿,叶面较皱,叶尖渐尖,腰叶长60厘米、宽24厘米左右。大田生育期110天左右。中抗黑胫病,抗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中感赤星病,易感花叶病和气候斑点病。

一般亩产125~175千克,单叶重6克左右。原烟多呈橘黄色,油分多,结构疏松,光泽较强,总糖含量21.47%,还原糖17.92%,尼古丁3.65%,总氮1.83%。原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吃味纯净,属浓香型风格。

适宜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烟区的中等以上肥力土壤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北方可亩施纯氮5~6千克,南方亩施纯氮6~8千克,氮、磷、钾配比为1∶2∶2~3。亩栽1 100~1 300株,单株留叶18~20片,及时打顶抹杈。下部叶片含水量稍大,注意成熟采收。中上部叶片分层落黄好,容易烘烤。

3.中烟90

中烟9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育成的烤烟品种,1993年通过审定。

植株筒形,打顶株高100厘米,茎围9.11厘米,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叶面较皱,每株可收叶22片左右,腰叶平均长58.4厘米、宽29.3厘米。大田生育期115天左右。高抗黑胫病,抗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耐花叶病,感野火病和根结线虫病。

一般亩产175千克左右,单叶重8~10克。原烟多呈橘黄色,光泽较强,结构疏松,油润丰满。含总糖22.9%,还原糖19.3%,尼古丁2.24%,总氮1.85%,钾2.48%。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劲头适中,质量档次较高易烘烤。

田间长势较强,适应性较广,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烟区的平原到丘陵均可种植。应适当增施肥料,南方一般可亩栽1 000~1 200株,施纯氮6~8千克;北方可亩栽1 100~1 300株,施纯氮5~7千克。氮、磷、钾配比为1∶1~2∶3。留叶18~22片,及时打顶抹杈,田间落黄好,叶片成熟较快而集中,应适时采收。

4.中烟9203

中烟92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5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

植株筒形,株高115厘米,茎围8.8厘米,节距4.7厘米。叶形长椭圆,叶色绿,叶面较皱,腰叶平均长62.5厘米、宽30.7厘米,每株可收叶数23片左右。大田生育期110~120天。高抗黑胫病,较耐花叶病和赤星病,感气候斑点病。一般亩产150~175千克,单叶重7克左右。烤后叶色多呈橘黄色,油分较多,光泽较强,厚度适中。整株烟叶平均含还原糖15.15%,尼古丁2.73%,总氮2.13%,钾1.38%,糖碱比6.78。原烟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劲头适中,清香型风格较明显。

田间长势较强,适应性较广,耐旱,较耐贫瘠,适于在黄淮和华中烟区的平原或丘陵山区中等以下肥力土壤种植。一般可亩施氮3~5千克,亩栽1 200~1 300株,留叶20~24片,及时打顶抹杈。中下部烟叶落黄成熟较慢,应严格充分成熟采收。

5.中烟100

中烟100由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培育而成,2002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筒形,着生叶数24片左右,可收叶20~22片,叶形椭圆,叶面稍皱,叶尖渐尖,叶色绿,腰叶长65.6厘米、宽30.1厘米。大田生育期116天左右。田间前期长势中等,中期转强,生长整齐一致。高抗赤星病、黑胫病,中抗根结线虫病,气候斑点病轻,中感黄瓜花叶病毒病、青枯病,感普通花叶病毒病。

一般亩产170千克,上等烟比例30%。烤后原烟多呈金黄色,光泽强,叶片色度均匀,油分较多,叶片结构疏松,单叶重7.8克左右。原烟评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吃味优。

该品种适应能力较强,在西南、华中、黄淮、东南、东北等肥水条件较好的烟区均适宜种植。该品种较耐肥水,抗病性较好,但要注意综合防治花叶病,青枯病频发区或重病区不宜种植。北方烟区宜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南方烟区宜基肥、追肥并重。北方烟区一般亩施纯氮5~6千克,南方烟区一般亩施纯氮7~9千克,氮、磷、钾肥配比1∶1~1.5∶2~3。北方区以每亩1 100~1 300株,南方区1 000~1 200株为宜。留叶数在18~22片。烟叶采收要求下部叶适熟,中、上部叶成熟采收,尤其适宜于上部5~6片烟叶集中一次采收。烟叶易烘烤,适宜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

6.中烟101

中烟101由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筒形,着叶均匀,着生叶数22片,可收叶数18~20片,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色绿,腰叶长61.5厘米、宽28.7厘米。大田生育期117天左右。田间长势较强,生长整齐一致。高抗黑胫病、赤星病,中抗病毒病、根结线虫病、角斑病,气候斑点病轻,感青枯病。

该品种平均亩产150千克,上等烟比例40%左右。烤后原烟多呈金黄色,色度强,油分较多,叶片结构疏松。烤后原烟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原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

该品种适于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烟区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中等肥力地块,可亩施纯氮5~5.5千克,氮、磷、钾肥配比1∶1~2∶3,重施基肥。栽培密度每亩1 100~1 300株,留叶数18~20片。中烟101节距较大,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叶片分层落黄明显,叶片成熟落黄稍慢,采收叶注意掌握成熟度,做到下部叶适熟、中部叶成熟、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烘烤宜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

(二)白肋烟

1.建白80(JB80)

建白80是湖北省建始县白肋烟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5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认定,目前为我国白肋烟主栽品种。

植株塔形,打顶株高110厘米,茎围11.0厘米,节距4.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浅绿,叶片较平,茎和叶脉为乳白色,每株可收叶21片左右,腰叶长66厘米、宽30.7厘米。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中抗黑胫病,抗根黑腐病,耐花叶病,中感赤星病和气候斑点病。

一般亩产180千克,单叶重6~7克。晾制后叶色红棕或深黄,光泽较强,油润,组织疏松,还原糖含量1.41%,总糖2.5%,尼古丁5.55%,总氮3.15%,钾(K2O)6%。原烟香气足,劲头适中,杂气略重,质量档次中等。

田间生长势强,适应性较广,较耐旱,耐涝。适于鄂西、川东白肋烟区种植。中等肥力地块,一般可亩栽1 300~1 500株,亩施纯氮12.5~15.0千克,施菜子饼40千克,氮、磷、钾配比1∶1.5∶2。单株留叶20~22片,及时打顶抹杈,充分成熟整株收获。

2.KY14(肯塔基14)

KY14是美国育成的白肋烟优质品种,1982年由湖北省蚕业研究所引进。

植株筒形,打顶株高100厘米,茎围 11.1厘米,节距3.5厘米。叶形椭圆,叶色黄绿,叶面较多皱,茎和叶脉呈乳白色,每株可收叶22片左右,腰叶长60.3厘米、宽29.5厘米。大田生育期115天。抗普通花叶病、根黑腐病和野火病,耐赤星病,轻感气候斑点病,易感黑胫病。

一般亩产175千克,单叶重6千克左右。原烟多呈红棕色,光泽较强,油润丰满,组织疏松。还原糖含量1.49%,总糖2.29%,总氮3.03%,尼古丁4.45%,钾5.41%,香气质较好,量较足,劲头适中,质量档次较好。

较耐肥,耐旱性稍差。适于鄂西、川东白肋烟区种植。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一般可亩栽1 300~1 500株,亩施纯氮13~16千克,菜子饼40千克。单株留叶20~22片,中心花开放期一次性打顶,适时抹杈,充分成熟采收底部3~5片叶,其余斩株收获,整株晾制。

3. 8301

8301是湖北省建始县白肋烟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白肋烟杂交种,目前为鄂西白肋烟栽培品种之一。

植株近塔形,打顶株高109.2厘米,茎围11.1厘米,节距3.8厘米。叶形椭圆,叶色浅绿,茎和叶脉为乳白色。每株可收叶22片左右,腰叶长66.2厘米、宽32.5厘米。大田生育期112天左右。中抗黑胫病和根黑腐病,较耐花叶病和赤星病,轻感气候斑点病和蚀纹病。

一般亩产185千克左右,单叶重6.9克。原烟颜色红棕或深黄色,光泽较强,油分较多,组织疏松。含还原糖1.19%,总糖2.18%,尼古丁4.83%,总氮3.1%,钾5.89%。香气质尚好,量较足,劲头适中,杂气稍有,质量档次中上。

田间长势较强,适应性较广,耐旱、耐肥。适于川东、鄂西白肋烟区种植。一般可每亩栽植1 300~1 400株,施纯氮13~16千克,菜子饼40千克,氮、磷、钾配比1∶2∶2。单株留叶20~22片,及时打顶抹杈。充分成熟,斩整株收获。

(三)晾晒烟

1.一朵花

一朵花是黑龙江省“亚不力烟”的主要栽培品种。素以香气浓郁、吃味纯香而闻名。

植株筒形,株高87厘米左右,茎围6厘米,节距3.8厘米,茎叶角度大。叶形椭圆,叶色绿,叶面较平。每株可收叶13~16片,腰叶长43厘米、宽20厘米。大田生育期76天左右。轻感赤星病,中感花叶病,易感黑胫病和青枯病。

一般亩产110千克,单叶重5克左右。晒制后叶色红黄,油分尚足,组织细致,厚度适中。原烟含总糖7.5%,还原糖6.49%,尼古丁4.13%,总氮3.42%。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吃味纯净,劲头适中。

栽后生长势强,较耐旱、耐低温。一般可每亩栽植2 400株,现蕾打顶,留叶12~14片,成熟后带茎收割。

2.小花青

小花青是湖南凤凰晒红烟的主要栽培品种,由地方品种小花系统选育而成。

植株塔形,株高142厘米,茎围8.2厘米。叶形卵圆,叶色深绿,叶面较平,有效叶25片左右,腰叶长45.8厘米、宽24厘米。大田生育期105天左右。轻感气候斑点病,中感花叶病和赤星病,易感黑胫病。

一般亩产150~175千克,单叶重6~7克。晒制后叶色黄褐,油润,厚度适中。原烟含总糖5%,尼古丁5.44%,总氮4.37%。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清香型风格较明显。

适应性较强,耐肥、抗风。适宜在湘西晒红烟区肥力较高、土层深厚的土壤上种植。一般亩栽1 200~1 400株,留叶18~22片,现蕾打顶,及时抹杈。一次性斩整株收获。

3.广红单100号

广红单100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晒红烟新品种。

植株呈塔形,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形紧凑,节距稍密,叶数达34片,叶形长卵圆,叶色深绿,叶面平,腰叶平均长52厘米、宽24厘米。大田生育期135天左右。抗白粉病,较耐花叶病。

平均亩产160千克,单叶重4~5克。原烟红褐色,光泽鲜明,多油润,总糖含量1.17%,总氮4.96%,尼古丁4.82%,内在品质较优,属亚雪茄香型。

田间长势较强,适应性较广。可在广东等省冬烟区的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上种植。移栽时施足基肥。栽后早施追肥,促苗早发快长。栽后30~40天打顶,培植杈烟。

4.龙烟4号

龙烟4号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晒烟新品种,1992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植株橄榄形,株高170厘米,茎围9厘米,节距6厘米左右,叶形宽椭圆,叶面较平,叶色绿。每株可收叶10~12片,腰叶长68厘米、宽42厘米。大田生育期87天左右。抗花叶病和叶斑病。

平均亩产180千克,晒制后叶色红黄,油分较足,组织细致,叶片较厚,含尼古丁4.36%,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吃味舒适,劲头适中,燃烧性好。

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的肥沃黑土、河淤土和砂壤土上栽培。一般行距80厘米,每亩栽1 850株左右,每株留叶10~12片,现蕾打顶,及时抹杈,分2~3次采收,编烟时每组2片叶。

(四)香料烟

1.沙姆逊

沙姆逊是土耳其型烟草品种,又称东方型烟草,亦即香料烟。1951年由土耳其引入我国。是混合型卷烟的调香、调味的上好原料。

植株呈筒形,株高120厘米,茎较细,节距4厘米左右。叶形宽卵圆,叶色绿,叶尖钝尖,叶柄长4~5厘米,腰叶长15厘米、宽11厘米左右,可收叶28~34片。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易感黑胫病和青枯病。抗旱,不耐涝,易受风灾。

一般亩产50~60千克。晒制后叶色金黄至棕褐色,光泽鲜明,组织细致,品质以顶叶为最好。原烟含总糖2.75%,还原糖2.44%,尼古丁1.49%,总氮2.79%。香气足,吃味纯净、舒适。

适宜在避风少雨、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表土较疏松地块种植。一般亩栽8 000~1 2000株。每亩施奥磷丹等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作基肥穴施,及时培土起垄防风。一般不打顶,分批采收成熟烟叶。

2.巴斯玛

巴斯玛是由阿尔巴尼亚引进的香料烟品种。

植株筒形,株高100厘米左右,节距3.3厘米,茎秆比沙姆逊稍粗,叶形宽椭圆,叶色绿,叶尖渐尖,叶片较厚。每株可收叶30片左右,中部叶长21厘米、宽13厘米。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赤星病和花叶病较轻。

一般亩产60~75千克。调制后叶色正黄至深黄,光泽鲜明,组织细致,油润丰满。原烟含总糖4.19%,还原糖4.03%,尼古丁2.44%,总氮2.37%,蛋白质12.17%。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纯净,劲头适中。栽培和晾晒技术与沙姆逊基本相同。

(五)黄花烟

1.大叶烟

大叶烟又名大暑烟,是甘肃兰州一带的黄花烟地方品种,为兰州水烟的主要原料。

植株塔形,打顶株高45厘米上下,茎围7.5厘米,节距5.5厘米,着叶20片左右,实际每株可收叶10~12片。叶片心脏形,叶色深绿而有光亮,叶面皱,柄长7~8厘米,最大叶长26厘米、宽25厘米。大田生长期90~100天。中抗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耐花叶病,易感黑胫病。

一般亩产150~200千克。原烟含总糖12.01%,还原糖10.67%,蛋白质11.83%,尼古丁3.85%,总氮2.56%。香气足,劲头大,烟味醇和。

耐低温,适宜于无霜期较短、气候冷凉的地区种植。喜肥水,应选择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的河滩地种植。育苗移栽或大田直播均可。一般亩栽2 500株左右,施嘉安磷等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于栽烟时和栽后10天左右分两次穴施,施后浇水。

2.新疆莫合烟

新疆莫合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栽种较多的黄花烟地方品种,属原苏联莫合烟(Maxopka)的变种。

植株筒形,株高90~120厘米,茎围6~8厘米,节距4~6厘米。叶片心脏形,叶色浓绿,叶尖钝尖,每株可收叶8~12片,最大叶长28厘米、宽26厘米。大田生育期160~180天。易感黑胫病。

一般亩产150~300千克(成品莫合烟)。晒制后烟叶呈绿色,原烟含尼古丁2%~10%,蛋白质20%,总糖7%,柠檬酸5%~15%。烟味浓烈,劲头大,清香,刺激性小。

适宜在新疆黄花烟区种植。以土质疏松、肥沃、灌水方便的地块为好,不宜在土壤黏重或盐碱地上种植。前作应避免大麻和向日葵。于3月底至4月初温汤浸种,大田直播,播深1厘米。4~5叶期定苗,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栽植5 000株左右。重施基肥和农家肥,增施磷、钾肥。9月上旬收获。

三、烟草营养与施肥

(一)烟草的营养特性

1.大量元素缺乏或过多症

烟株正常生长需要量较大的矿质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铁、锰、硼、锌、铜、钼、氯。这些元素尽管需要的量差异极大,但对烟草的生长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带来严重影响。矿质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叶面也能吸收一部分。(1)氮素:氮素吸收量过多,烟株生长旺盛,茎高叶大,叶色浓绿,成熟迟缓或不能落黄成熟,烤后的烟叶色泽暗淡,叶内含氮化合物多,蛋白质、烟碱含量高,糖类含量低,油分差,香气淡,吃味辛辣,杂气重,刺激性大,品质低劣,甚至失去使用价值。氮素不足时,烟株生长瘦小,叶色黄绿,产量低,品质差。叶内含氮化合物少,烘烤后烟叶颜色淡,叶片薄,油分差,香吃味淡、劲头小,品质不佳,上部叶片易出现劣质灰色叶。氮素营养不足的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上出现,严重时下部叶片黄化,并向中部叶发展。氮素营养水平尤其是生育后期的水平,无论是过多还是过低,叶片都难以达到工艺成熟的标准。(2)磷素:如果磷素不足时,衰老组织中的磷向新生组织中转移,使下部叶片首先出现缺磷症状,叶面发生褐色斑点,而上部叶仍能正常生长。大田生育前期如果磷素不足,则烟株生长矮小,抗病力与抗逆力明显降低。成熟期缺磷,则成熟迟缓,烘烤后烟叶油分差,香吃味淡,品质不佳。一般磷素吸收过多,对烟叶品质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3)钾: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之一,并对烟草的品质影响较大,所以常把烟草列为喜钾作物。由于钾在烟株体内更容易移动,当供钾不足时,衰老组织内的钾向新生组织移动,故幼嫩叶片仍能正常生长。缺钾首先在叶尖部发生黄色斑纹,随着缺钾程度加重,黄斑扩大,斑点中出现褐色枯死斑点,并逐渐扩大连片,症状由叶尖部向叶中部发展,同时出现叶缘向下翻卷、叶尖向下弯曲的现象。极度缺钾时,叶尖叶缘破碎。如果大田生育前期出现缺钾症状,即使生育中后期追施钾肥,也不能弥补对产量、质量造成的损失。如果大田生育前中期,烟株已吸收足够数量的钾素,生育后期即使不再有钾素供应,虽对中上部叶片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全株叶片含钾量低,品质降低。大田栽培中的烟草缺钾,往往发生在烟株进入旺盛生长的中期。缺钾症状首先表现在快速生长的上二棚和腰叶部位的叶片上,随缺钾程度的加重,会进一步向上部叶片发展。除缺钾特别严重外,下部叶片一般不出现缺钾症状。钾素吸收过量对烟叶的产量、品质无不良影响。(4)钙:钙是烟草吸收量仅次于钾的营养元素。幼苗期缺钙时,叶片皱缩、弯曲,严重时叶尖和叶缘坏死,甚至生长点也发生坏死。大田生长期缺钙,上部嫩叶和幼芽叶尖叶缘卷曲,叶片变厚,叶色深绿。留种的烟株,如果在开花前钙素不足,花蕾易脱落;开花期缺钙,花冠顶部枯死,导致雌蕊突出。钙对镁、锌等营养元素有拮抗作用,能减轻微量元素吸收过多而引起的毒害作用。钙素吸收过量时,容易使营养生长期延长,成熟推迟,对品质不利。(5)镁:镁素缺乏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镁在烟株体内容易移动,镁素营养不足时,衰老部位组织中的镁向新生部位的组织移动。故缺镁症首先在下部叶出现,逐渐向上部叶发展。表现症状是,叶尖与叶缘发生黄化,继而白化,并向叶片的中部和基部发展,叶脉间失绿;缺镁严重时,全叶乃至全株叶片均白化;在沙性土壤降雨较多的情况下常常发生。(6)硫:硫在烟株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由于烟草常用肥料中含有大量的硫,所以烟草生产上几乎未发生过缺硫症状。硫素吸收过多,影响烟草的香气、吃味及烟叶的阴燃速度。

2.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症

烟株体内含量小于千分之一的营养元素有铁、锰、铜、锌、硼、钼、氯等7种。虽然它们在烟株体内的含量低,但每种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大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一样重要,不能代替,并在烟草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铁:铁素营养缺乏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症状为叶色变黄,并渐次黄白化。叶片缺铁引起的叶色黄化与缺镁时的黄白化不同,缺铁症状首先在新生叶片发生,而下部老叶叶色仍然正常。烟株吸铁过多时,使叶面呈现污斑,全叶则呈灰色至灰褐色。土壤中含有较多数量的铁,在长期干旱的碱性土壤上,容易出现缺铁症状。排水不良和土壤通气状况不好的土地,烟叶就容易出现吸铁过多的症状。这种症状大多发生在烟株的中部叶片。(2)锰:锰素不足时,首先在新生的嫩叶出现缺绿症状。症状与缺铁的黄白化不同,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叶脉仍然保持绿色,鲜叶叶面外观上呈现绿色窗纱网状;严重缺锰时,叶面也出现枯斑。烟株吸锰过多时,多余的锰在叶片输导组织末端淀积,烘烤时,从叶表皮组织渗出,在干叶面形成细小的黑点或褐色煤灰样小点,沿着叶脉附近的叶面连续排布,致使叶面外观呈灰色至黑褐色。吸锰过多,症状多发生在烟株的中下部叶片。发生吸锰过多和缺锰症状的土壤条件与铁相同,所以叶面上的铁、锰缺乏症或吸收过多症,大多数同时发生在相同部位的叶片上,形成了两种元素的复合症状。(3)铜:烟株铜素营养不足时,叶色暗绿,下部叶片首先出现褐色枯死斑,整个烟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缺铜时,上部叶片膨压消失,出现类似永久萎蔫样症状。(4)锌:烟株缺锌时,细胞内氧化还原过程发生紊乱,上部叶片变得肥厚,呈暗绿色,下部叶片出现大而不规则的枯斑,烟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一般强石灰反应的钙质土,由于土壤中含钙多,因钙离子的拮抗作用而容易发生锌素营养不足症状。(5)硼:硼素缺乏时,上部幼嫩叶片呈淡绿色,叶形扭曲乃至枯死。吸收量过多时,则发生中毒症状,表现为下部叶片的叶缘变成黄褐色,渐次黄枯,严重时,叶片伸长停滞,呈肥厚状并环状弯曲,呈黄白色的畸形。(6)钼:钼参与烟株体内硝态氮素的还原过程。缺钼症状与缺锰症状的叶片外观相似,但叶片一般不出现坏死枯斑。(7)氯:烟株吸收少量的氯,能促进烟株生长,提高抗寒、抗旱、抗高温能力。但氯素吸收过多,烟叶含氯量超过干重的1%时,鲜叶叶色浓绿、肥厚、质脆,田间落黄成熟迟缓甚至不落黄。烤后烟叶,叶面呈暗灰色,严重时呈暗绿色,而主脉与支脉呈灰白色。叶内含有少量的氯,对烤后烟叶的吸湿性、弹性和膨胀性有良好作用。一般认为适宜的含量在0.4%~0.7%,超过1%时燃烧性受影响,超过1.5%时会出现熄火现象,超过2.5%时几乎不能燃烧。除南方部分多雨地区外,一般烟草生产上不宜施用含氯的肥料。

3.烟株养分的吸收和分布规律(1)养分吸收规律:根系是烟株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器官,烤烟移栽后,一般随着地下部的生长,各种养分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当茎的节间开始伸长时即进入旺长期,烟株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开始急剧增加,氮素每日的吸收量在现蕾前达到了高峰。钾素每日吸收量达到高峰的时间比氮素晚10天左右。氮、钾养分吸收达到高峰后,急剧下降,降至一定水平再缓慢下降。烤烟对磷素的吸收过程比较平稳,除移栽至团棵时上升较缓慢外,旺长期至成熟期的吸收量增减变化也比较小(图1)。图1 烤烟的养分吸收与干物重增长

烤烟移栽后30天内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不大,30天后急剧增加。夏烟最大吸收期在栽后26~70天,吸收高峰在50天左右;春烟最大吸收期在栽后30~75天,吸收高峰在60天前后。一般由于打顶后促发次生根,对养分吸收又有一个小幅度回升。因此,烟田应在吸肥高峰之前供给充足的养分,而在此以后,烟田不应再存留较多的氮素养分,以便适时落黄。(2)养分在烟株体内的分布规律:氮、磷、钾在烟草根、茎、叶中的分布,在各个时期均以叶片最多,茎次之,根最少。另据研究表明,烤烟花蕾、烟杈中的氮、磷、钾含量均很高,所以及时打顶抹杈,对减少养分消耗,确保烟株平顶所需的养分具有重要意义。

4.烟草养分吸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烟草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受土壤的温度、水分、通透性、酸碱度、各种养分含量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1)土壤温度与养分吸收:土壤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根系的吸收活性。土壤温度过低,导致养分吸收缓慢,同时影响土壤速效养分释放的速度和养分向根际移动。烟株根系生长最快的温度为30~32℃,这也是根系吸收氮素量最高时的温度。温度升降,对不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不同,按变化大小的程度排列,以硝态氮素>铵态氮素>钾>磷>钙>镁的顺序减弱,即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硝态氮的吸收量变化最大,镁的吸收量变化最小。(2)土壤空气与养分吸收:土壤通气状况,影响烟草根系的有氧呼吸。一般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养分吸收量增加。不同养分之间,随氧气量的增减而增减的幅度差异较大,依次按钾>氮>钙>镁>磷的顺序减弱。可以看出,烟草对钾素的吸收,受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最强烈,而磷的吸收受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不大。土壤的通气量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量的影响很大,随土壤中氧气量的增加,烟草对氮素吸收量增加,其中对硝态氮素的吸收量显著多于对铵态氮吸收量的增加。在硝态氮与铵态氮等量存在的条件下,氧气充足时,烟草对硝态氮的吸收量显著高于铵态氮;在氧气量不足时,则吸收铵态氮的量多于硝态氮。

土壤空气中含氧量过多,土壤环境呈还原状态时,铁、锰等养分被还原成低价的可溶形态,易造成烟草对这些养分吸收过量,而出现灰色叶。土壤如果长期干旱,土壤中铁、锰等又被氧化成高价的难溶形态,根系难以吸收,导致烟株对这些养分的缺乏症状。(3)土壤酸碱度(pH)与养分吸收:土壤pH值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转化和吸收。一般在酸性土壤下,作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条件下,作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土壤pH值对养分转化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因为土壤pH值既能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沉淀,又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也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通常在土壤(pH)值低于4或高于9的条件下,则使烟草正常代谢过程受到破坏。

土壤酸碱度的高低,既影响根系的吸收活性,又影响某些养分可被吸收的形态。所以,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养分的吸收。烟草生产实践证明,土壤pH值为5.5~6.5时,土壤中营养元素被烟株的吸收量较大,有利于促进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pH值7时会对烟株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山东烤烟土壤pH为6.5~8.0,略偏高。(4)土壤水分与养分吸收:土壤水分状况可影响到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同时主要影响靠扩散型补充根际养分的速度。一般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加;水分不足则抑制对养分的吸收;在严重缺水时,根系就不再吸收养分,甚至已吸收的养分向根外渗出;水分过多至渍水状态时,会造成根系活性降低甚至死亡,而导致对养分吸收量降低乃至停止。(5)养分间离子平衡与养分吸收:从营养生理角度看,缺少某种营养元素,都会影响烟株的正常生长,而导致其他养分吸收量降低。如氮素供应不足时,磷、钾的吸收量下降;磷素不足时,氮、钾的吸收量下降。养分之间有互相促进吸收与抑制吸收的现象,带相同电荷的养分离子之间有互相拮抗的作用,一种离子吸收增加,导致另几种离子吸收下降;而带不同电荷的养分离子间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如硝态氮的吸收量增加而促进了钾的吸收量增加。(6)其他因素与养分吸收:当土壤通气不良或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有机物,在根系活动层产生并积累对根系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时,这些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几乎使烤烟对所有养分的吸收都有阻碍作用。

地上部光照的强弱,对根系吸收养分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氮、磷的吸收量增加,钾吸收量下降,钙、镁的吸收量几乎不变。进入成熟期后,如果光照不足,则氮素的吸收量增加,这也是烤烟在成熟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叶片返青的原因之一。

烟株打顶与否,以及打顶时间的早晚,对烟株吸收养分的影响有较大不同。现蕾前打顶与不打顶相比,氮、磷、钾、钙吸收量略有升降;开花后打顶,则各种养分的吸收量,比不打顶烟株均有下降,尤其是钾与钙的吸收量下降较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