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祖芳论文选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05:11:10

点击下载

作者:扬州大学农学院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苏祖芳论文选集

苏祖芳论文选集试读:

我的水稻栽培生涯(代前言)

我出生在江南鱼米之乡——无锡县(今无锡市锡山区)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热爱农业,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跟父兄和乡亲初步学会了插秧等种田技术,认识了水稻等作物;1960年考入苏北农学院农学系本科,大学四年学习了农作物栽培理论知识。1964年8月28日刚办好毕业手续,就和扬州地区农业局吴孟镛老师到兴化县调查稻油作物生长情况,同年9月被派到学校施桥农业样板点锻炼,1965年底留校,在农学系稻麦研究室工作;1969—1971年被派到江都县丁沟乡省农药研究所基点参与研制新农药“杀螟松”工作;1972—1975年被派到南京大学外文系学习法语;1976年在校青山教学基地教水稻栽培实习课和指导水稻育秧实习工作。

1964—1976年12年间,在老师们指导下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在农村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了解当地的农业状况,并初步掌握了唐宝铭劳动模范水稻高产经验;和省农药研究所的同事们研究螟虫的生活习性及其对水稻的危害,对防治螟害等知识有了比较高的感性认识。1976年春青山育秧实习课,指导30多位学生种稻(从选种到育出壮秧),身教言传,身体力行,培育出了壮秧。这些经历,都为后来几十年稻作技术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1977—1979年我与冯顺义同志合作进行杂交水稻发育特性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在《江苏农学院科技简报》上发表。

1980年凌启鸿教授率先提出了“水稻不同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为完善其技术内容,凌启鸿教授主持省科技基金项目“水稻最佳栽培方案”后改为“水稻不同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我是主要参加者,实施“壮秧指标、最适基本苗、不同叶龄期穗肥和灌溉”课题的试验,并在全省不同生态稻区进行高产“百亩方”示范,获得重大进展,完善了水稻叶龄模式理论与技术体系,通过省级鉴定,这是一种国内外新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对水稻栽培学科的重大贡献。这项研究先后获1984年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2完成人)、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2完成人)。

1986年在当时少免耕栽培发展形势下,开展了促进再生稻的研究和利用。在院科研基金支持下,“再生稻高产栽培研究”立项(1988年为省重大项目“新型耕作栽培技术与应用”的内容之一),我与张洪程、龚荐教授合作研究再生稻生育特性、产量形成和高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1990年获得了江苏农学院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

1988—1990年我与马继发研究员主持国家、农业部、省重点推广项目“水稻叶龄模式应用与推广”。在实施中我与有关稻区协作组的同志一起讨论当地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子,帮助他们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课题、制订切合当地实际的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举办全国性水稻叶龄模式培训班,并应邀到湖北、河南、广西、贵州、河南、安徽等稻区的有关单位考察水稻生产或讲课,还帮助各地农技员修改专题总结或论文,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种稻技术水平,作出不懈努力。1988—1990年“水稻叶龄模式应用与推广”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在推广中有所创新,其内容丰富了叶龄模式的理论,并将水稻叶龄模式体系扩大到全国各稻区,扩大了应用范围。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

1991—1996年主要参与由凌启鸿教授主持的“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主要承担“最佳抽穗期”和“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专题试验。通过省级鉴定,该技术是水稻高产理论的新发展,在江苏省示范应用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是江苏省吨粮田建设的核心技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技术”获1995年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1995—1997年参与主持“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转化应用”项目,针对省内不同稻区的生态和生产实际情况开展后续研究和在江苏进行巡回定期专题讲课、现场指导、田头咨询等,加速了该成果的转化,取得了极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研究成果丰富了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获1997年江苏省政府科技转化一等奖1项(第3完成人)。

1997—2002年我与唐明珍研究员等合作主持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株型指标及其调控技术”,其研究结果,提出的单茎茎鞘重、叶面积生长速率、叶片松散度、势粒比等株型指标和调控技术,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理论。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

1992—2000年我与彭永欣教授、吕贞龙研究员主持承担江苏省高邮市司徒乡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二、三期建设和国家农业综合科技示范项目工作,在省、市、校领导的关心和主持下,克服困难,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带动有关教师,团结一致,和当地干群一起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取得效益,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司徒实验区的农业总产值比开发前增加4.5倍,人均收入增长4倍多,科技贡献份额增长10个百分点。使司徒乡的经济跨入了高邮市先进行列,也推动了高邮市农业的发展,先后获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及先进个人1项。

2003年退休后,在张洪程教授主持的“国家水稻丰产工程”课题组,继续做一些力能所及的水稻栽培研究与推广工作。

我自1964年由学校毕业以来,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与水稻高产科学研究半个世纪。在教学工作方面,除给本科生讲授水稻(小麦)栽培课程外,还教授《农学概论》和《创汇栽培学》,硕土研究生课程《作物诊断》和《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专题。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9名。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参与或牵头编写的稻作技术著作9部。其中,参与编写的论著有:《江苏稻作科学》(杨立炯,崔继林,汤玉庚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执笔《叶龄模式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稻作新理论》(凌启鸿,张洪程,苏祖芳,科学出版社,1993,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作物群体质量》(凌启鸿主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执笔《水稻群体质量及调控理论》; 《无公害稻米生产》(张益彬,杜永林,苏祖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获第十七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稻作诊断》(苏祖芳,周纪平,丁海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水稻株型栽培理论与技术》(张海泉,华国怀,苏祖芳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水稻叶龄模式的应用和发展》(罗永藩,马继发,苏祖芳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江苏吨粮田建设》(周立达主编,苏祖芳副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水稻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与理论》(张洪程,苏祖芳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执笔再生稻部分。

牵头编写稻作技术科普书籍8部。《水稻因苗管理图册》(江苏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农业出版社,1979,获1979—1982年全国农村读物评选二等奖),苏祖芳主编;《水稻叶龄模式的应用》(凌启鸿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获1991年度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主要编写人之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苏祖芳,黄土俊,吕贞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水稻看苗诊断》(苏祖芳,沈巨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98年再版,发行量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苏祖芳主编,农村读物出版社,1981),此书发行量大,深受基层农技员的欢迎,为当时的农村培训教材;《农业十项推广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执笔其中的“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 《稻作高产栽培新技术》(冯惟珠,苏祖芳,沈建辉,周春和,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南方单季稻超高产密码》(苏祖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回首半个世纪的水稻栽培教育与研究工作,对水稻栽培的情怀和执著追求,不断探索,对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做了一些研究,做了一些有益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虽有辛劳,也感欣慰。在我年届七十六载之际,部分学生将我几十年来撰写的文章和译文选编成论文集,作一个工作总结,也作为对过去的见证。本选集收录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章,其中收录主持撰写的论文41篇和共同执笔撰写的论文11篇;译文6篇;另将主持或参与未录的49篇论文题目、著作名称、获奖科研成果等列于附录中。

最后,借此机会由衷感谢各位老师和前辈的教诲,感谢苏北农学院、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大学农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作物栽培教研室和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各位老师和合作者的关心和热情帮助。苏祖芳2014年6月10日

水稻叶龄模式理论与发展

水稻茎秆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

水稻茎秆大维管束是营养器官向穗部输送水分、矿物质和有机养[1]分的通道。星川的研究结果,稻穗上每个一次枝梗内部都有与茎秆相通的一个大维管束,穗轴中的大维管束数,随穗节节位的升高而递减。因而,茎秆中大维管束数的多少和穗上一次枝梗和总颖花数有正相关关系。一些观察结果认为水稻茎秆基部第一节间的大维管束数与[2]一次枝梗数的比例为(3~4)∶1,而另一些研究认为茎第二节间与穗颈节间的大维管束数的比例,因水稻品种而不同,可分5种比例类型,而水稻品种区分为大穗型、小穗型、偏大穗型、中间型等恰与[3]这些比值有关。因此,了解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和穗一次枝梗数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决定这种比例关系的条件,对于育种和栽培均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搞清:(1)品种间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2)品种内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3)影响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时间和条件。1 试验方法

1976年在几内亚波尔多农业研究站试验,供试品种为南京11号。1979和1980年在江苏农学院进行。供试品种扩大到41个,其中籼型(Indica)24个,粳型(Sinica或Japonica)36个,爪哇型(Javannica)1个。除爪哇稻外,籼、粳两类型中都包括不同熟期、穗型(表1)。设置密、肥等不同处理,并在网室内辅以水培试验、每品种在灌浆至成熟期间取20个单株,用徒手切片法,镜检各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切片部位在离上一个节1/3处。同时,考察穗部的一次枝梗、总颖花数和结实率等性状。

根据对1000多个单株的观察,从基部第一节间至倒二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十分相近(基部第一节间内比倒2节间少1~2个),各品种较稳定。因此,本研究用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目作为除穗颈节间外茎秆各节间的代表值。2 结果与分析2.1 品种间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2.1.1 品种间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关系

表1表明,不论籼、粳,熟期,穗型疏密如何,水稻品种间穗型的大小和茎秆内大维管束数(MB)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大穗型品种茎内大维管束数多。其一次枝梗数(PV)、总颖花数(FS)与茎秆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间的相关系数,17个粳稻品种分别为****0.7725和0.9730(P=0.01, n=15, r=0.6060)(图1),24个籼稻品种****分别为0.8761和0.9435(P=0.01, n=22, r=0.515)(图2),均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说明大穗型品种是建立在茎秆内的大维管束数增多,进而使一次枝梗数增多这一生物学特性基础上的。表1 品种的穗型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注:表中MB为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SB为穗颈节间数,PV为每穗一次枝梗数,FS为每穗总颖花数。图1 粳稻茎秆内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关系图2 籼稻茎秆内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关系2.1.2 品种间穗型的大小与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的比值关系

表1表明,品种间穗型大小不同,也表现在茎内大维管束数(MB)和一次枝梗数(PV)的比值上,大穗型品种的MB/PV比值小,而小穗型品种的MB/PV比值大。品种间构型的大小与MB/PV的比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图3、4)。这样在MB相同的条件下,MB/PV比值小的品种能形成较多的PV而显示出它的大穗特性。例如表1中农垦58、农垦57及77032三个粳稻品种,其MB基本相同,但它们的MB/PV比值不同,因而它们之间的PV值差别较大,平均每穗总颖花数的差别更大,显示出MB/PV比值小的品种,穗型大。表1中籼稻品种间亦有同样的结果。由此可见,大穗型品种是建立在茎基部节间内维管束数增多和MB/PV比值减小这两个生物学特性基础上的。图3 粳稻(14个品种)MB/PV的比值关系图4 籼稻(13个品种)MB/PV的比值关系2.1.3 籼、粳稻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的关系

穗颈节间的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之间亦有高度的正相关(图**5),其相关系数为0.6728(P=0.01, n=41, r=0.393),达极显著程度,[1]这和他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然而,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之间的比值,却因籼、粳稻而有差异(图6),粳稻的一次枝梗数和穗颈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很为接近,20多个品种的穗颈节间大维管束与一次枝梗的比值平均为1.097;而籼稻的一次枝梗数较穗颈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少得多,20多个品种的比值平均为1.652。这是籼、粳稻在组织结构上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图5 水稻穗与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的关系为籼稻品种为粳稻品种图6 籼稻和粳稻品种穗颈的比值2.2 品种内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2.2.1 品种内穗型的大小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关系

表2表明,不论籼、粳稻,早、中、晚稻,疏穗或密穗型,水稻不同品种内穗型的大小和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多少也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一次枝梗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0.5320、-0.9233),每穗总颖花数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相关关系,除74-02和赣化2号不显著外,其余亦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0.5859、-0.9726)。表2 水稻品种内茎秆内大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关系及与一次枝梗数的比值续表1注:表中R为MB/PV节距;r为基部第一节间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的相关2系数,r为基部第一节间大维管束数与总颖花数的相关系数。

为了进一步分析品种内各个体间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和穗部性状间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南京11号和广陆矮4号两个品种的观察样本,汇入图7和图8。图7 中籼南京11号MB、PV和FS的关系图8 中籼广陆矮4号MB、PV和FS的关系

从图7和图8看出茎秆内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一次枝梗数目基本上随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增加而增加。亦即这两品种基本上平均每增加2.6个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就增加1个一次枝梗。然而每穗颖花数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随着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增加,每穗颖花数的增加幅度愈益增大。南京11号比中籼广陆矮4号的增幅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随着茎秆充分发育,一次枝梗数的增加,每个一次枝梗发育愈益良好,二次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愈益增加之故。这说明充分发挥壮秆大穗的作用来夺取高产,从生物学观点来看是十分经济的。2.2.2 品种内穗型大小与MB/PV比值的关系

表2和图7、图8的结果表明,各品种内各个体间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的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穗型特小的比值大,穗型特大的比值小。但从全群来看,MB/PV的变异系数较小,41个品种变动在2.43%~13.14%,其中87.8%的品种,其变异系数在10%以下,61%又集中在5%左右(2.43%~7.38%)。说明MB/PV比值,就一个品种而言,是比较稳定的。2.3 影响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时间和条件2.3.1 影响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时间

川原的研究已经明确,当n叶露尖时,这叶叶鞘所包节间内的大[4]维管束数已被决定。因此,在n-1叶出生的过程中,正是n叶叶鞘所包的节间大维管束数最后分化形成的时间。这样,茎基部第一节间的大维管束数最后分化形成的时间应在“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叶龄期,而影响基部第一节间大维管束的时间,至少应在“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叶龄期之前。例如南京11号在该试验条件下,主茎只有13叶,5个伸长节间,在按叶龄一次施氮的条件下,施用基肥直至6/0叶龄期追肥的各处理,均能明显增加茎基部第一节间的大维管束数,而且处理间未有规律性差异,而7/0叶龄期施肥,茎秆内大维管束数高于对照,但明显少于6/0叶龄期前施肥的各处理;8/0叶龄期以后的各施肥处理和对照已无差异。说明7叶龄期(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是影响基部第一节间大维管束数的最后叶龄期。

南粳34号水培试验的结果(表3)表明,南粳34号在高营养液中一生具有16片叶,5个伸长节间,当8/0~11/0叶龄期将植株一度移入低营养液中(处理⑦),就降低了基部第一节间中的大维管束数;9/0叶时期以后一直处于低营养液中的(处理⑨),这种影响已很微小,而10/0~13/0叶龄期处于低营养液中的,对茎秆基部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已无影响。说明9/0叶龄期(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2)是影响基部节间内大维管束数的最迟叶龄期。表3还表明,在低营养液中,南粳34号主茎只有15叶,5个伸长节间,在9/0叶出生期(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将植株移入高营养液中(处理②及④),对基部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已无影响。*表3 水稻不同时期供氮对茎秆维管束数及穗部性状的影响*1979年5月15日播种,每处理14株,观察5株,品种为南粳34号。Espion培养液水培,“高”为标准浓度;“低”为标准液的1/2浓度;低—高—低(9/0~12/0),表示9/0~12/0叶龄期在标准浓度培养液中,其余时间均在低浓度液中;高(13/0~)表示n叶龄期起直到成熟全在高浓度培养液中。

两试验的结果一致证明,影响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最迟的时间,在“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叶龄期之前。而要显著增加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对植株采取措施的时期,要比这个叶龄期早。图9中二次施肥的⑬、⑮及⑯三处理,均在7/0叶龄期(最后影响叶龄期)第一次施肥期,而基部第一节间内大维管束数,决定于另一次施肥期的迟早,依次表现为基肥(处理③)>4叶龄期施肥(处理⑮)>11叶龄期追肥(处理⑫),亦即施肥愈早愈好。因而,在播种至幼苗期施肥的基础上,再配合基部节间内维管束分化以前(即有效分蘖期)的施肥,才能发挥促进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最大效能(图9处理⑬及⑪⑫⑭⑮)。图9 南京11号不同叶龄施肥对茎内大维管束数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注:本试验1976年于几内亚波尔多农研站进行。品种为南京11号,2月3日播种,直播,主茎总叶数13, ②~⑫处理只施一次肥,每亩(1亩=666.67 22m=1/15 hm,下同)施硫酸铵20 kg, ⑬~⑯处理第一次施硫酸铵每亩20 kg,第二次每亩10 kg。观察材料为主茎,每处理10株)

图9和表3表明,MB对PV和FS有极显著的影响。可以说茎内形成较多的大维管束数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形成大穗所必要的组织结构基础。这种基础不好,以后是很难补偿的。例如图9中的处理⑯,因其在影响基部节间维管束数最活跃的时期(6/0叶龄期以前)缺肥;虽然在7/0叶龄期及11/0叶龄期两次施肥,但其MB和PV尚不及6/0叶龄期以前一次施肥处理高,因而其促进大穗的效果不如二次施肥中具有苗肥施肥的⑬、⑭及⑮等处理的效果好。再如表3中的处理⑨,因其8/0叶龄期以前处于高营养液中,以后虽一直处于低营养液中,但其每穗颖花数仍略高于8/0叶龄期以前处于低营养液中、9/0叶龄期后一直处于高营养液中的处理④。表4 不同密、肥条件对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及穗部性状的影响2.3.2 密、肥对茎大维管束分化的影响

南京11号在主茎具有13叶、5个节间情况下,于播种前7叶及9叶期改变密、肥条件,结果是在基部节间大维管束形成之前,肥、密(光)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大维管束数(表4);在初期,肥的作用较大,后期密(光)的作用比肥料大。并随着生长的推移,群体的增大,密(光)的影响逐渐超过了肥的影响,即在群体内光照条件良好的前提下,肥对增加一次枝梗数才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3 小结与讨论(1)穗部依靠维管束和植株的茎、叶和根系相连通,每个一次枝梗内,一般均有一个大维管束,它是由茎秆内大维管束直接伸入进去的。因此,形成大穗的第一步:增加一次枝梗数,必须建立在增加茎秆内大维管束这个组织结构基础上。(2)品种间穗型大小不同,反映在茎秆内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的比值(MB/PV)上。大穗型品种茎秆内大维管束较多,比值较小,而小穗型品种恰相反。这是由品种的遗传性所决定的,是品种穗型大小的生物学基础和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3)穗型大小不同的品种,其MB/PV比值明显不同;同一品种的比值却相当稳定。因而有可能根据MB/PV比值区分品种的穗型大小。[3]林巴翠曾以穗下节间和顶上第2节间内大维管束数的比值而将品种分为5类,即2∶1,2.25∶1,2.5∶1,2.75∶1及3∶1,依次分大穗型、偏大穗型、中间穗型、偏小穗型及小穗型。这种表示方法是以顶2节间与基部第1节间基本相等以及穗下节间内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基本相等作为根据的。但是我们的观察材料类型较其大为丰富,所得结果和他有两点不同之处:① 籼稻的穗下节间的大维管束数与一次枝梗数的比值,不能用作区分水稻品种穗型大小的统一指标,而MB/PV比值可以作为区分水稻品种类型大小的统一指标。② MB/PV比值的范围可以扩大到2.0~3.5。我们试将这个比值划分为4级,即2.0左右,2.5左右,3.0左右及3.5左右,而将品种划分为大穗型、偏大穗型、小穗型和特小穗型。未见有MB/PV比值为4.0左右的品种。(4)同一品种穗型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多少。茎秆内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及每穗颖花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0, -0.9233及0.5859, -0.9726,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而且随着茎内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的增加,每穗颖花数呈指数函数关系上升,说明促进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分化,对于形成[5]大穗,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一个更为经济有效的途径。王天铎等从产量形成的最低生物学产量和物质的分配方面分析,曾提出提高单茎重量是提高经济系数的生物学意义,本试验的结果,从大穗形成的组织结构方面,又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生物学的论据。(5)影响茎秆内大维管束数的时间,最迟应在“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1”叶龄期之前,而且是从幼苗期开始就接受影响,因此,6叶龄期左右移栽的早稻和7~9叶龄期移栽的中、晚稻,茎基部节间的大维管束数基本上、甚至完全(早稻)在秧田期已被决定。生产实践早已证明,一次枝梗数的多少和每穗颖花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秧[6][7]田期秧苗的壮弱。松岛省三曾证明穗分化前的光、肥、水条件对每穗颖花数以很大影响,因而被人们理解为施用促花肥等可以促进大穗形成;而忽略了壮秧更能促进壮秆大穗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反复证明,前期生产条件不良的秧苗,即使到长穗前改善条件,其一次枝梗数和每穗总颖花数总是难以赶上前期生长良好、各期生长正常的植株,生产上的例子举不胜举。壮秧是大穗的前提,这对于早稻以及MB/PV比值小的大穗型品种,显得更为重要。(6)在秧田期,密、肥因素影响秧苗的壮弱和茎秆内大维管束的多少。在落谷稀的情况下,幼苗期肥的作用大于密度,而在大苗期,密度的作用比肥的作用大,因而在落谷稀的基础上,抓住基肥和幼苗期施肥,是培育壮秧、促进茎秆内大维管束分化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星川亲情.稻的生长.农文协,1975.

[2]莫惠栋等.种稻原理和技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118.

[3]林巴翠.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76,45(2):322-327.

[4]川原治之助.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68,37(3):399-410.

[5]王天铎.合理密植.农业科技通讯,1976(9).

[6]黄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早稻广陆矮4号增产途径的探讨.浙江农业科学,1980(2).

[7]松岛省三.稻作的理论与技术.养贤堂,196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Macro-Vascular Bundies in Culm and the Panicle Characters in Rice Plant and Its ApplicationLING Qi-hong SU Zu-fang CAI Jian-zhong(Department of Agonomy, Jiangsu Agricutural College, Yangzhon 22500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xamination of 41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hsien(indica)and keng(j aponica)types, the size of panicle is related both to the number of macro-vascular bundles in culm(MV)and to the ratio of MV to the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of panicle(MV/PB).The bigger the panicle of a variety, the more the MV and the lower the ratio of MV/PB.Based on the values of MV/PB, rice varletes could be distingushed into 4 categories.

As to a single variety, the ratio of MV/PB is fairly stable and PB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MV.The period in which MV is affected is from the seedling stage to the time when the leaf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ain-stem leaves minus the number of elongated internodes minus one emerges, The problem of techniques for increasing MV has been also treated.

水稻壮秧指标的研究

高产水稻生育与季节的良好同步,其根本意义在于将抽穗结实期安排在最佳季节里,因而不同类型品种即依据其当地最佳抽穗期确定适宜播种期。播期确定后、秧龄的长短为前茬的早迟等所决定,所以生产上所需的秧龄是不一致的。根据我们研究,凡能保证移栽后正常发根活棵,且在拔节前至少长出3叶以上的秧苗均属适龄。4、5叶是各类型品种拔秧移栽的适宜起始叶龄,而最大适龄各类型品种均可用通式“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1”的叶龄表示。例如主茎12叶4个节间的品种类型为7叶,17叶5个节间的为11叶,19叶6~7个节间的是11~12叶。

各类型品种适宜秧龄幅度甚大,给确定壮秧指标增加了复杂性。而前人虽从多方面论述了秧苗壮弱的标准,但无一个适用于不同叶龄期的统一的实用指标。近年来,我们根据秧苗生理特点以及器官同伸规则,提出了在适龄范围内叶蘖基本保持同伸关系作为衡量壮秧的基本准则,得到水稻栽培工作者实践结果的证实。

由于秧苗群体中各株分蘖状况是不绝对一致的,因此,为了保证秧苗叶蘖基本保持同伸和提高秧田利用率确定秧苗群体茎蘖停止增长(多数个体停止分蘖)叶龄期为移栽适期,同时将它作为群体的主要壮秧指标。为了验证以群体分蘖停止发生叶龄期,作为适龄壮秧指标在各地各类型品种上应用的可行性,设置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昆山、赣榆、沛县、东海、高淳、扬州等地进行。供试品种为当地当家品种或组合。各品种播种量分3~4级,均在当地适宜播期落谷。然后于每个播量内设置3个处理:Ⅰ于秧苗群体分蘖停止叶龄期移栽;Ⅱ分蘖停止后1个叶龄期移栽;Ⅲ分蘖停止后2个叶龄2期移栽。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3m以上,随机排列。移栽密度均按叶龄模式基本苗公式确定。栽插规格与肥水管理同高产田。同时,测定了秧苗发根力、分蘖成活率、群体茎蘖动态等,最后分区实收产量。2 结果与分析2.1 秧田分蘖成活率

表1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同一播量的秧苗,分别在分蘖开始停止叶龄期(Ⅰ),停止后1个叶龄期(Ⅱ)及停止后2个叶龄期(Ⅲ)移栽,形成了分蘖成活率上的明显差别。无论是大分蘖,或是小分蘖,移栽后的成活率变化大致趋势均为Ⅰ>Ⅱ>Ⅲ。其中2叶以下小分蘖这种变化趋势尤为突出。例如亩播量为20 kg的双城糯3叶以上大蘖成活率是:Ⅰ97.3%>Ⅱ94.3%>Ⅲ 88.9%;2叶以下小蘖成活率Ⅰ52.0%>Ⅱ40.0%>Ⅲ 33.3%。表1 分蘖停止状况与秧田分蘖移栽成活率的关系(%)

若以不同播量将移栽叶龄调节到大致相同的水平上,设置成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的处理进行比较,同样是分蘖停止时移栽表现分蘖成活率高,而分蘖停止后1~2叶龄移栽的秧苗则分蘖成活率明显降低。例如,我们以汕优3号为供试组合,每亩5 kg播量的分蘖停止时移栽叶龄为10.0,每亩15kg播量的分蘖停止后1个叶龄时移栽叶龄是9.5,二者叶龄大致相似,但分蘖成活率前者较高,其中3叶以上大蘖成活率提高5%以上,2叶以下小蘖成活率提高7%左右。2.2 对发根力的影响

分蘖状况不同的秧苗移栽后发根力存在着显著差别。表2说明不同类型品种分蘖停止叶龄期移栽的秧苗发根数较多,根干重也较高。分蘖停止后1个叶龄期、分蘖停止后2个叶龄期的处理发根数分别比分蘖停止叶龄期处理降低16.66%、45.05%,移栽后7 d单株所发根系的干重分别下降25.89%、29.44%。同一品种不同密度的秧苗发根数与根干重也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降低。2.3 够苗期的差别

秧苗移栽到本田后,群体茎蘖数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前达到预期穗数值,是高产水稻生育前期早发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同时实践还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个叶位够苗,利于高产稳产群体的形成。当秧苗在停止分蘖时及时移栽,由于发根力强,活棵返青快,分蘖成活率高,因而有利于群体在理想叶龄期按时够苗。例如1983年沛县农科所以汕优8号为供试组合,在每亩播量为5 kg、10kg、15kg的不同等级内,分别设置不同分蘖状况移栽处理,结果是不同播量的秧苗,在分蘖停止时即行移栽处理的,由于大田分蘖发生率高,均可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够苗,而停止后的其他两处理均推迟够苗期。2.4 主茎总叶片数的变化

秧苗分蘖停止状况的差异,实质是营养生长正常与否在形态上的反映,因而移栽后除导致发根与分蘖形成差别外,主茎总叶片数亦相应产生变化。

对4个品种(组合)测定的结果(表3)指出,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的秧苗处理主茎一生总叶片数Ⅰ>Ⅱ>Ⅲ,其中处理Ⅰ较处理Ⅱ叶片数多0.5~1.0张,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当分蘖开始停止时即行移栽,秧苗的素质可保证营养生长较为正常,为生殖生长打好基础;相反,推迟在分蘖停止后1~2个叶龄移栽,则抑制了水稻的营养生长。*表2 分蘖停止状况对秧苗发根力的影响*发根力采用20株剪根处理栽培后7d的根数和干重表示。表中的百分率均以分蘖开始停止移栽处理为10%。表3 秧苗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移栽处理的主茎总叶龄2.5 对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分蘖停止不同状况秧苗在本田生长的上述差异,亦在最终产量上得到连锁反应。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品种间均以秧苗分蘖开始停止期移栽产量最高,秧苗分蘖停止后1个叶龄移栽平均减产4.78%,分蘖停止后2个叶龄移栽减产9.23%。

具体分析双城糯不同播量秧苗移栽时分蘖停止状况差异对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更可证实分蘖始停即移栽产量确实最高。通过表5、6可得到以下几点:①不同的各处理内,虽播种量和移栽叶龄相差较大,但只要是在分蘖停止状况相同条件下移栽,产量无显著变化;② 同一播量条件下,分蘖停止状况不同进行移栽,产量高低变化明显,其产量趋势为Ⅰ>Ⅱ>Ⅲ; ③不同播量条件下,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的处理间产量变化亦较大,其产量高低顺序是Ⅰ>Ⅱ>Ⅲ; ④ 上述的产量变化,从产量结构上看反映在每亩穗数,特别是每穗粒数的增减上,在不同处理间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高低趋势是一致的,依然是Ⅰ>Ⅱ>Ⅲ。至于结实率与粒重,二者均较稳定。表4 秧苗分蘖停止状况不同处理的产量比较表5 双城糯不同播量秧苗移栽时分蘖停止状况差异对产量的影响(赣榆县)

采用播量的差别,造成移栽时叶龄相似而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的秧苗进行比较试验,对阐明分蘖停止状况不同的秧苗生产性能更有帮助,供试品种双城糯(表6), A组以亩10kg的播量培育两种秧苗,这两种秧苗同时移栽,移栽时秧苗同为9叶期,但前者在秧田分蘖刚停止,而后者已是分蘖停止后的1个叶龄。在大田同等栽培水平下,结果前者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显著提高,亩产为522.3kg,而后者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则较低,因而单产减少14.2%,为448.2kg。B组秧苗是用A组延迟一个叶龄期形成的,栽插时均为10叶期,但其一是分蘖停止后的1个叶龄,其二则为分蘖停止后的2个叶龄。此二者所得实产亦差异甚大,后者降低9.08%。从这一试验结果的分析不难看出,分蘖开始停止的秧苗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而分蘖停止后叶龄愈大,则生产性能愈劣。

在大苗移栽条件下,分蘖开始停止的秧苗同样具有高产性能。表7说明,不同寄秧规格的大苗分蘖开始停止时移栽后均可增加单株穗数与每穗位数,因而达到高产,而分蘖停止后1~2个叶龄移栽的秧苗都与此相反,亩产减5%~10%。表6 秧苗素质对产量的效应表7 汕优3号不同分蘖状况大苗的产量比较(建湖县,1983)2 小结与讨论

培育壮秧是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壮秧的形态指标,过去曾有扁蒲秧、带蘖秧、三叉秧等提法,这些指标虽可形象地反映壮秧在形态上的一些特点,但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缺少数量概念,不易规范化。近年来提出的秧田适宜叶面积指数界限、叶龄余数等指标,虽比以前的指标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基础,并且数量化了,但两者受品种和肥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概括出一个各类品种和多种栽培条件下的统一标准,且叶面积的准确测定不易,难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后者又只是一个不超秧龄的临界叶龄指标,仅是适龄壮秧的叶龄上限。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秧苗的生理特点以及器官同伸的生物学规则,提出用个体分蘖开始停止发生与群体总茎蘖数开始停滞增长时的叶龄值,作为在适宜秧龄范围内移栽的临界指标,不仅在各类品种各种密度以及各个地区均可应用,且指标明确,方法简易,易为群众掌握。本试验表明,于分蘖停止发生时移栽的秧苗,不但秧苗发根力强,根干重较高,而且分蘖成活率高,有利于及时够苗,达到高产所需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因而具备明显的高产性能。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秧大田比,提高了经济效益。

欲达到上述壮秧指标,必须在最适播期、移栽茬口迟早和预定秧龄的前提下,按照预期秧龄与秧苗群体茎蘖滞增期一致的原则,确定播量。据试验,汕优3号6叶期移栽,播量为12.5~15 kg,7叶期为10~12.5 kg,8叶期为7.5~10 kg;汕优3号小苗株寄9~10叶期移栽,寄2秧面积应为30~40 cm/株。

培育叶蘖同伸壮秧,还应以叶龄进程施肥灌溉,首先采用优质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根据秧田肥力状况施足基肥,而后于1~2叶期施断奶肥,以缓和离乳期养分供求上的矛盾,使幼苗早进入超重期,促进低位分蘖按期同伸,3~4叶期视苗情施好接力促蘖肥,兼顾促平衡,确保主要肥效的发挥在拔秧前1叶龄期结束,使叶色褪淡,以利提高抗植伤能力。并可在拔秧前0.5~1.0叶龄期施好送嫁肥,达到“肥入苗体,叶不转嫩”,促进栽后发根活棵。

秧田灌溉技术应根据不同叶龄期生长与需水的特点进行,出苗到1叶期土壤湿润不建立水层,2叶期勤上跑马水,出苗至2叶期若需防御霜冻或低温,夜间则应建立水层护苗,进入8叶期后,保持强水层,并适当实行前水不见后水的间歇落干。Studied on the Morphologic lndex of Strong and Healthy Rice SeedlingJiangsu Cooperative Group of Leaf-Age-Model of Rice

Abstract:In 1982—1984,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varieties, sowing norms and transplanting stage at different leaf age of the population in rice plants in each rice belt in Jiangsu Province.It showed that the beginning to stagnat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illers of the population can be the index of a strong and healthy seedling for the suitable range of leaf age. The index has a wide-ranging adaptation, it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uld easily be mastered by the masses.

The seedling transplanted at the leaf age of stagnating tilling of the population has stronger activity of developing roots, higher percentage of tiller success, earlier stage of desired number of main stems and tillers and higher grain yield。Geneally the grain yield could be decreased by 4.78% and 9.23% if the seedling was transplanted at one or two leaf age after stagnating tilling of the population.

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秧苗的特点及其应用

在水稻生产中,秧苗是基础,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关于壮秧的形态指标,过去曾提出过扁蒲秧、三叉秧、带蘖秧、健壮秧等,但仅是秧苗在形态特点上的定性描述,缺乏数量概念,不易规范化。近年来,凌启鸿等根据秧苗生理特点和器官同伸规则提出用个体叶蘖基本同伸,群体茎蘖停滞增长(多数个体停止分蘖)叶龄期作为适龄移栽的壮秧指标。为了阐明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秧苗的特点,以及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密度和壮秧的关系,明确移栽的适宜叶龄期与最适播量,特进行本试验,为大面积培育壮秧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3、1984年在扬州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中籼稻汕优3号和中粳稻盐粳2号。秧田播量分3个等级,落谷期为5月中旬,分别于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处理Ⅰ),群体茎蘖滞增后1个叶龄期(处理Ⅱ),群体茎蘖滞增后2个叶龄期(处理Ⅲ)移栽。重复3次。小区移栽密度均按基本苗公式估算而有不同。总用肥量同于高产田块,促控时间按“水稻叶龄管理模式”进行。同时测定了秧苗不同叶龄期移栽的分蘖发生率、分蘖消亡率、单茎带蘖数以及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等,移栽大田后测定秧田发根率、群体茎蘖动态、穗部性状和产量等。2 结果与分析2.1 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秧苗的特点2.1.1 发根力强

两个品种的茎蘖滞增叶龄期移栽秧苗发根量均较多,分别比处理Ⅱ、Ⅲ的发根数增加3.5%~3.89%和9.5%~19.8%。根干重分别增加8.2%~15.6%和9.5%~15.2%。同一品种不同密度的秧苗发根数与根干重也随着移栽叶龄增大而降低。同时可以看出,密度愈大,随着叶龄增大而秧苗发根数和根干重下降的幅度亦增大。2.1.2 分蘖多

据前人研究,主茎的第1叶到最后一叶,除去伸长节间外,其余叶腋间的分蘖芽都有可能长成分蘖。但分蘖能否发生,取决于当时秧苗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在不同播量条件下,由于秧苗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不同,对分蘖的发生影响极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量增加,秧田基本苗数也随着增加。到4叶期后,个体开始分蘖,群体也随着增大。播量少的秧田,光照和营养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分蘖按n-3叶蘖同伸关系发生,分蘖缺位少,发生率高。随着播量的增加,分蘖发生迟,缺位多,分蘖发生率低。如盐粳2号播种量20kg/亩,第1叶蘖发生的叶龄为3.23,发生率为77%;播种量40 kg/亩,第1叶蘖发生的叶龄为3.36,发生率为25%;播种量60 kg/亩,第1叶蘖发生的叶龄为3.46,发生率仅为13%。汕优3号也有相同的趋势。但随着出叶和分蘖发生,群体增大,个体和群体矛盾日益激化,播量高的秧田群体大,个体与群体矛盾尤为突出,导致茎蘖滞增叶龄提前,单株带蘖数减少。但无论播量多少,均在茎蘖滞增叶龄期秧田群体达最高茎蘖数。茎蘖滞增叶龄期后,尽管播量高低不同,群体叶面积均进一步增大,基部光照少,小分蘖因营养不足而开始死亡,总茎蘖数下降,苗质也随之变劣。如处理Ⅰ秧田分蘖死亡率两品种平均为1.12%,处理Ⅱ平均为28.3%,处理Ⅲ平均为35.4%。总茎蘖数下降的速度,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加快,最后随着叶龄的增加,不同播量之间的总茎蘖数逐渐接近。2.1.3 叶面积适宜

试验表明,不同品种均随着播量的增加,茎蘖滞增叶龄期单株叶2面积下降。如汕优3号每亩播量10 kg,单株叶面积为65.16 cm,每22亩15 kg为49.68 cm,每亩20 kg为36.41 cm,每亩播量20 kg的比10 kg单株叶面积下降44.12%。同时表明,供试品种虽然茎蘖滞增叶龄和单株叶面积均受播量的影响,但叶面积指数却较接近。如汕优3号不同播量的茎蘖滞增叶龄期的叶面积指数为3.54(3.16~4.08),盐粳2号为4.09(3.82~4.36),这一结果和以往研究相似。因此,亦可用叶面积指数4左右作为适龄壮秧移栽的一个指标。2.1.4 产量高

汕优3号、盐粳2号在秧苗茎蘖滞增叶龄期移栽(处理Ⅰ)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05.5、542.8 kg。而处理Ⅱ、Ⅲ分别减产4.5%、2%和8.7%、4.3%。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处理Ⅱ和处理Ⅲ均比处理Ⅰ减产,但盐粳2号不显著。同时还表明汕优3号和盐粳2号虽然不同播量的秧苗在移栽时叶龄差异大,但只要是在相同的茎蘖停滞状况下移栽,产量变化较小。例如汕优3号每亩播量为10、15、20 kg,其秧苗在茎蘖滞增叶龄期移栽时叶龄分别为8.12、6.63和5.97,其产量均在600 kg/亩左右,处理Ⅱ移栽时叶龄分别为9.08、7.73和6.92,其产量均在575 kg/亩左右,处理Ⅲ移栽时叶龄分别为9.68、8.56和7.80,其产量均在550 kg/亩左右。盐粳2号的这种结果尤为显著(表1)。

处理Ⅰ、Ⅱ、Ⅲ的秧苗,产量高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增减和结实率的高低上。如汕优3号处理Ⅰ,每穗粒数为149.82粒,结实率为83.63%,而处理Ⅱ、Ⅲ的每穗粒数分别比处理Ⅰ减少4.3%~6.9%和2.8%~4.1%,结实率分别降低2.3%~4.9%和4.1%~5.9%。盐粳2号的结果相同。不同处理每穗总粒数的多少又反映在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增减上,如汕优3号秧苗主茎和3叶以上大蘖成穗的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和总粒数,处理Ⅰ分别为13.9个、32.8个和177.3粒,而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下降5.8%、7.1%和4.2%,处理Ⅲ分别比处理Ⅰ下降7.2%、14%和6.2%;秧苗2叶以下小蘖穗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的分蘖穗的一次、二次枝梗数及每穗总粒数也存在着相似的情况。盐粳2号也有同样的趋势。这一结果充分说明,要提高产量,就必须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促使每穗总粒数增加。而每穗总粒数的多少,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呈指数函数相关。也就是说,增加枝梗数,尤其通过增加一次枝梗数来增加每穗总粒数,比直接增加总粒数要多而经济。要想增加枝梗数目,就必须在秧苗期培育叶蘖同伸壮秧。表1 不同处理秧苗的产量比较2.2 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秧苗在生产上的应用2.2.1 播量与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的关系

秧苗茎蘖滞增叶龄期与密度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品种也随着播量增加而茎蘖滞增叶龄期提早。如汕优3号每亩播量10kg的茎蘖滞增叶龄期为8.12叶,播量15kg的为6.63叶,播量20kg的为5.97叶;盐粳2号每亩播量20kg的茎蘖滞增叶龄期为7.4叶,播量40kg的为5.85叶,播量60kg的为5.28叶。上述不同播量的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的差异,说明每亩播量少的,其单株营养面积大,能满足根、叶、分蘖等器官分化发生的时间长,茎蘖停滞增长叶龄期也就长,移栽叶龄可大些;反之,每亩播量多的单株营养面积小,能满足根、叶、分蘖等器官分化发生的时间就短,适宜移栽的叶龄小。由于分蘖发生要有充足的光照和土壤营养来保证,因此在具体应用时,在确定最佳播种期的同时,依据适宜移栽叶龄计算播量,不仅可以节省种子,而且能使秧苗在预期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范围内适时移栽,达到壮秧标准,利于早发高产。2.2.2 秧田利用率与秧苗群体滞增叶龄期

移栽的关系。秧田播量增加,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提早,单株茎蘖数下降,秧田分蘖发生率下降。如盐粳2号在茎蘖滞增叶龄期的分蘖数,每亩播量20 kg的单株带蘖数为1.52个,播量40 kg的为0.72个,播量60 kg的为0.34个。播量过低,秧田基本苗少,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延迟,虽然分蘖较多,但秧田与大田比仍不高。播量过高,秧田基本苗多,群体茎蘖停滞增长叶龄期提早。分蘖少或者无分蘖,如不及时移栽,主茎蘖素质下降,且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分蘖死亡和缩脚苗增多,秧田与大田比也不高。这种密播秧,只有在不影响正常成熟的情况下,用作小苗移栽,倒是较经济的一种方法。但在适宜播量范围内,秧田基本苗数适当,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的秧苗正是适宜中苗移栽的秧苗,又是叶蘖同伸壮秧。所以,适当降低播种量,争取大蘖作为基本苗利用,不仅节省用种量,又可提高秧田利用率。

培育叶蘖同种壮秧,除了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外,还应根据叶龄进程进行肥水管理,促使4叶期开始分蘖。在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移栽,秧苗叶色正常,叶片有弹性,可以提高抗植伤能力,促进栽后发根活棵,为穗多穗大产量高奠定基础。

水稻基本苗公式的论证

对水稻的基本苗数,以往定性描述者多,定量分析少。1981年前,我们通过对16个不同类型品种分蘖成穗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确定适宜基本苗简易公式。1982年后又通过广泛的协作研究和应用,确定了基本苗公式。1 试验设计和方法1.1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有竹系26、南粳35、双城糯、盐粳2号、汕优3号、IR24、昆稻2号。基本苗:对照(CK)为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的基本苗,12(r)、(r)一般分别以0.7、0.4计算,±25%、±50%为分别在CK的基础上增减的百分数。处理设置代号:I(CK-50 %), Ⅱ(CK-25 %), ⅢCK, Ⅳ(CK+25%), Ⅴ(CK+50%), Ⅵ秧田密度,Ⅶ延长1叶龄移栽,Ⅷ铲秧移栽。移栽时行距和每穴本数各处理相同,株距根据基本苗数而定,肥水管理等同“叶龄模式”试验田。1.2 试验方法

处理观察记载项目:秧苗茎蘖移栽后的成活率,本田主茎和各级分蘖的发生率与成穗情况,分蘖起始叶龄(分蘖数达主茎和3叶以上大蘖的16%以上),及每一叶龄期的茎蘖数(直至最高分蘖期)。并在N-n-1、N-n、N-n+1、N-n+2各叶龄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塑料丝圈标记分蘖发生数,成熟期考察标记各叶位分蘖的成穗数、穗部性状,并计算各项参数的实际值。2 结果2.1 高产群体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准确划分

定量确定基本苗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分蘖成穗并形成适宜穗数,这首先必须准确掌握穗数形成期。我们确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叶龄期左右。2.1.1 N-n叶龄期的同伸分蘖,具有发生自生根系的生理基础

N-n叶龄期的同伸分蘖,至拔节叶龄期,已有自生根系。我们观察拔节期分蘖的发根率:IR24的3叶蘖占13%~66%,4叶蘖占86%~97%;双城糯3叶蘖占18%~66%,4叶蘖占100%,2叶蘖均不具根系。其他品种类同。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由于N-n叶龄期发生有效分蘖,并非到此完全终止,故将N-n叶龄期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1叶龄期发生的分蘖,有时也能成穗,把N-n+1叶龄期称为动摇分蘖叶龄期。2.1.2 N-n叶龄期的茎蘖数与穗数的关系密切,而与最高茎蘖数的关系不密切

1980年对50块田的IR24、IR661(N-n=17-5)的统计分析,穗数**与12叶龄期的茎蘖数呈极显著相关,r=0.8627;与最高茎蘖数呈显*著相关,r=0.3550。1981年进一步观察了上述关系:10块田原丰早**(12.5-4),穗数与8.5叶龄期的茎蘖数的r=0.9598。穗数与最高茎蘖**数的r=0.5006;26块田南粳35(17.5-5)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52, **r=0.3844;8块田双城糯(18-6)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64, r=0.6853 **。又据赣榆县对12块田赣化2号(17-5)的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26, r=0.3130。昆山县52块盐粳2号(16-5)穗数与11叶龄期*茎蘖数的相关系数,r=0.74579。各协作单位对不同品种的观察,得到十分一致的结果。2.1.3 在N-n叶龄期及其稍前一个叶龄够苗最有利于获得高产

1978—1980年间,对56块杂交稻和65块国际稻高产田块的分析,最后穗数相对于各茎蘖的叶龄期与产量的关系看出,群体有效茎蘖数出现于不同叶龄期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过早或过迟够苗均不利于取得理想的产量,产量的最高点出现在12叶龄期(N-n叶龄期)初及其前1叶龄期(11叶龄期)。二次回归方程求出的最适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籼型杂交中稻(17-5)为11.0272,国际稻(17-5)为11.2761。1983年赣榆县对赣化2号(17-5)的分析,亩产900kg以上的高产田总茎蘖数达到最后穗数的最适叶龄值为11.3。高淳县31块竹系26(11.7-4)最适有效分蘖叶龄期为7.75。宜兴县徐舍区3年杂交稻亩产650kg以上的高产田块均得到类似的结果。据1981年设置的IR24(16.5-5)密度试验指出,提早于9.3叶够苗的,穗数虽多(21.57万),因穗小(110.63粒)产量仅554.65kg;延迟到12.3叶够苗,由于穗数较少(19.3万),产量为565.7kg;恰于N-n叶龄期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