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22:02:31

点击下载

作者:赵金洲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11)

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11)试读:

前言

中国石油学会创办的青年学术年会已成为广大石油石化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科研成果的大平台,为促进我国石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促进石油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由中国石油学会和西南石油大学联合主办,由四川石油学会和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协办。

会议得到了全国有关单位和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年会共收到投稿论文720余篇,论文内容涵盖了油气地质与勘探、油气钻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四大领域,是对近年来石油石化青年科技工作者生产科研的一次系统总结,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石油石化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意识、科研水平和技术成果。为活跃青年科技人员学术思想、启发青年科技人员创新意识,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马永生院士、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李鹭光博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黄旭日博士分别作了“思路创新与油气发现”、“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对策与展望”、“提高采收率地球物理方法思考”的大会报告。通过由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大会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共评审出一等奖论文71 篇、二等奖论文113 篇进行了会议交流与研讨。为了使会议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交流,更好地服务于油田生产和科研攻关,大会学术委员会特将获一等奖论文编辑出版。

书中论文成果均来自油田生产一线和科研院所,内容翔实、技术先进、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相信对油田开发生产技术及管理人员、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此,谨向论文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论文作者及广大读者指正和谅解。

中国石油学会、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2011年9月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

郭亚杰,郝兰英,卢勉,杨春生(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地震解释二室)

摘 要:本文针对大庆长垣油田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沉积环境及沉积特点,充分利用长垣油田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强、地震波阻抗反射明显的有利条件,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基于密井网地质模式认知的地震属性切片为依据,井震结合确定内前缘相砂体走向及边界、识别分流平原相砂体单期次河道、追踪刻画单一窄小河道砂体并见到了一定的效果,摸索形成了“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控制”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提高了储层描述精度,在河道砂体展布特征、储层沉积环境、沉积演化规律等方面取得了深入的认识,深化了地质认识,为今后大庆长垣油田构建新一轮次地下地质认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开发地震;地震沉积学;井震结合;单一河道;储层精细刻画

1 前言

大庆长垣经过多年的储层精细描述,在现代沉积理论指导下,应用模式绘图法针对河道砂体在砂体趋势预测、单一期次河道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密井网条件下的地质模式认知程度已经非常高,在多次井网、层系调整过程及单砂体注采系统调整、剩余油挖潜2中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但从目前井网密度已经达到270口/km 的中区西部分井网密度、不同类型砂体变化情况来看:分流平原相砂体2在井网密度低于130 口/km 的情况下,随着井网密度加大,砂体形态变化大;而随着井网密度不断加大,三角洲内前缘相砂体整体趋势变化小、形态变化大,窄河道砂体形态更加清晰;三角洲外前缘相砂体分布形态变化大,主干砂体变得更加破碎。所以根据大庆长垣目前井网密度来看,单纯依靠井资料很难控制住砂体展布,存在着用井资料预测边界及走向难等问题。这就要求寻找新的技术手段,增加井间控制点,提高砂体预测精度。

为了深入研究大庆长垣油田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及沉积特点,搞清不同河道间接触关系、砂体间连通状况,寻找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在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工作基础上,针对大庆长垣储层成层性强、地震波阻抗反射明显、地震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由易到难,对密井网条件下河道砂体进行了精细、精确刻画,形成了井震结合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认识。

2 密井网条件下地震沉积学储层预测及属性分析

2.1 地震沉积学储层预测[1-3]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突破在于对地震同相轴穿时性的重新认识。从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下岩石物理分析及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匹配程度看,地震响应能够反映储层的发育特征,适合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储层预测。通过利用长垣开发地震处理充分发挥密井网条件下地质模式认识程度高的有利条件,以地质沉积模式为控制,以处理—解释一体化为手段,以振幅切片与沉积模式符合程度高为目标,在处理的每个关键环节上,通过处理与解释反复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优化处理方法及处理参数,实现地震资料保幅处理。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动力学属性特征,通过井震联合逐井层位标定、精细层位追踪,标定砂岩组及沉积单元对应的地震反射层位,确保振幅属性切片的等时,并通过基于储层认知模式下的局部微调,实现了相对较厚储层的有效预测。

2.2 振幅属性切片优选及分析

在精细的地震解释基础上,以标准层控制,局部稳定的参照层系列对比,逐步逼近到沉积单元。以细分沉积单元地震反射层面为依据,以密井网地质沉积模式为控制,进行振幅切片提取,在众多的振幅属性切片中,优选出与沉积模式符合程度高吻合较好的振幅切片(图1)。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1

图1 地震振幅属性切片提取工作流程

将井点钻遇的砂体厚度与地震切片上振幅能量强弱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除了断层部位井震符合相对较低外,3 m以上地震储层预测符合率超过80%。对于储层厚度大、顶底泥岩隔层厚度大、横向相变快的层,预测的砂体边界清晰,反映砂体厚度的相对变化明显,井震结合后2 m以上砂岩预测符合率达到80%左右(图2)。

3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

地震属性揭示了丰富的沉积信息,如河流体系、沉积演化、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及分布组合面貌等,为探索利用丰富地质信息开展井震结合精细刻画窄河道砂体展布面貌的方法,选取了分流平原及内前缘相河道砂体等典型区块地震属性进行了分析,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解剖方法研究,形成了在井震信息匹配基础上的“地震属性沉积面貌宏观趋势引导,井点微相整体控制”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提高了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认识。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2

图2 不同单元井震对比图

3.1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

采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密井网条件下井震结合对曲流河、分流平原相及内前缘相砂体进行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摸索形成了密井网条件下地震沉积学储层精细描述方法,提高了密井网条件下不同类型储层精细刻画精度,使对不同类型砂体认识更加接近地下实际,深化[4-6]了地质认识(表1)。

表1 密井网条件下地震沉积学储层精细描述方法附表

3.2 河道砂体精细刻画(1)河道砂体走向精细刻画。2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看,即使井网密度达到100 口/km ,河道砂体形态依然会发生变化。对于该类储层,依据地震资料所反映的砂体趋势,修正河道走向。

通过井震结合对萨Ⅱ15+16 a单元A井区沉积相带图进行解剖认识。按照原来的认识,河道砂体在B处是北东向的,C与B之间是河道分叉部位。但从属性切片上看,C与B之间砂体较薄或是泥岩填充,砂体不连通,这两口井分属于两条河道,因此在井点微相控制及地震趋势引导下,修改了该部位的河道走向(图3)。(2)河道边界精细刻画。

以往沉积相图在井点相控制下,按照模式绘图法确定了砂体边界。应用井震结合对萨Ⅱ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3

图3 萨Ⅱ15+16a单元A井区沉积相带图

15+16 a单元D井区沉积相开展解剖。从地震切片中可以看出,在E处砂体边界清晰,可以通过地震切片准确判断砂体边界位置,从地震剖面中也可以看出该处是能量突变位置,通过比对,以地震切片所反映的边界为依据,对河道砂体进行了外扩或内收,修正了河道边界(图4)。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4

图4 萨Ⅱ15+16a单元D井区沉积相带图(3)不同期次单一河道精细刻画。

大面积发育的复合砂体内虽然河道砂体钻遇率高,井网对砂体控制程度高,但由于河道砂体垂向切叠、侧向叠置严重,导致平面上砂体规模大、砂体组合关系复杂。对于该类储层,充分发挥地震趋势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测井曲线形态差异、砂体发育规模、层位高程差异、废弃河道、河间砂体发育状况的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各类砂体的连通状况,对河道砂体进行合理组合。根据单河道的顶面层位高程存在差异或各单河道规模不同,在大型复合砂体内部识别出同层同期、同层不同期单一河道。

4 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取得的认识

应用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在河道砂体边界、走向、单一河道追踪等方面对储层进行精细刻画,使河道砂体的边界及走向刻画的更加可靠,单一河道砂体间连通状况的认识更加清楚,河道砂体刻画的更接近地下实际,提高了储层刻画精度及工作效率,该方法已经推广应用到萨尔图油田全区单一河道追踪上。利用萨尔图油田全区地震属性及密井网条件下已有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取心井资料等对沉积演化、沉积环境等进行了分析,深化了地质认识。

4.1 分流平原相砂体不同期次单一河道发育

例如,A区萨Ⅱ15+16b 单元为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沉积,研究区西部河道砂体大面积分布,河道最宽处超过900 m。通过地震属性趋势引导,逐条剖面井间综合分析,结合邻井测井曲线形态、废弃河道、河间砂体发育状况及层位差异,精细刻画了单一河道边界及形成期次。解剖后,该复合砂体是由4条单一河道侧向拼合、垂向切叠而成,河道宽度80~400 m不等,属于同层不同期单河道(图5)。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5

图5 A区萨Ⅱ15+16单元井震结合沉积相带图

通过井震结合储层描述后,河道砂体接触连通状况清楚,河道边界及走向刻画得更加可靠,单一河道条带性及方向性更加明显。由于河道接触关系的改变,砂体连通状况发生变化,不同河道间、单一河道内部、砂体变差部位形成多处注采不完善区域,具有一定的剩余潜力。4.2 内前缘相河道砂体连续分布

例如,A区高Ⅰ13单元,以前由于受资料及对高台子油层精细研究程度的限制,认为高台子油层高Ⅰ9以下为外前缘相沉积,从高台子油层地震属性上高Ⅰ9以下部分单元清晰地显示出河道砂体的分布形态,通过对高Ⅰ13 单元井震结合精细解剖,识别出具有一定发育规模及连续性的分流河道砂体,应为内前缘相沉积,修正了高台子油层全部为外前缘相沉积的认识(图6)。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精细刻画方法初探06

图6 A区高Ⅰ13沉积单元井震结合相带图

井震结合对河道砂体精细刻画后,对单一河道的动用状况认识更加清楚。研究区共有8套井网,其中一、二、三次加密井网开采高台子油层。从目前井网来看,该河道控制井数104口井,井控程度较高;从只开采高台子油层井网来看,河道控制井数49 口井,砂体控制程度明显降低;从射孔情况来看,单一河道内射孔井数少,河道控制井数只有18 口井,大部分区域为注采关系不完善区域,具有一定的剩余潜力。

4.3 萨Ⅱ15+16单元河流能量强,单一河道砂体发育

例如,X油田萨Ⅱ15+16单元,以地震反射层明显的SⅡ、PⅠ油层组顶面为控制、逐个样点提取的萨尔图油层萨Ⅲ2-萨Ⅱ12对应的15张属性图中来看,自下而上反映了不同时期河流的变迁、水体退进的变化,显示了该时期水退—水进复合旋回过程,与大庆长垣萨、葡油层垂向沉积演化规律分析结果一致:即萨尔图油田萨Ⅱ15+16 单元属于水退阶段,接近水退最大点,河流能量强。通过对地震属性、砂体发育、古构造、岩心泥岩颜色及微量元素含量综合分析,确定该单元湖岸线在萨中北部波动,与原认识相比,整体大范围向南推移。湖岸线北部河道砂体发育,南部以窄河道砂体发育为主。

从地震属性沉积信息显示,萨Ⅱ15+16 单元西部及东部以窄条带状河道砂体发育为主,中部河道砂体发育规模最大,不同的河流系统展示出了单一河道的规模、边界、走向,不同河道—6—

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其平面上组合关系等。应用井震结合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在西部选取其中的一条单一河道进行了连续追踪、精细刻画,以属性趋势为引导识别组合出贯穿喇南—萨北—萨中—萨南,绵延近39 km的连续的单一河道,平均河道宽度100 m左右。

选取贯穿萨中开发区的单一河道,对其动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萨中开发区河道长度14 km,目前共有8套井网,其中基础井网,一、二、三次加密井,二类油层聚驱及两三结合共6套井网开采萨尔图油层。从目前井网来看,该河道控制井数186 口井,井网控制程度较高;从只开采萨尔图油层井网来看,河道控制井数110 口井,砂体控制程度明显降低;从射孔情况来看,单一河道内射孔井数少,河道控制井数28 口井,存在多处有注无采、有采无注及无注无采型剩余油区域,具有一定的剩余潜力。

5 结论

通过井震结合储层描述,在应用地震沉积学进行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及认识,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空间。随着密井网条件下地震处理及解释方法的不断完善,成果精度的逐步提高,长垣开发地震在特高含水期深化各种类型砂体的认识及指导油田开发调整挖潜方面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ZengHL,etal.Stratalslicing,PartⅠ:Realistic3-Dseismicmodel[J].Geophysics,1998,63(2):502-513.[2]ZengHL,etal.Stratalslicing,PartⅡ:Real3-Dseismicdata[J].Geophysics,1998,63(2):514-522.

[3]ZengH L,etal.Seismicsedimentologyand regionaldepositionalsystemsin MiocenoMorte,LakeMaracaibo,

Venezuela[J].TheLeadingEdge,2001:1260-1269.

[4]林承焰,张宪国,王友净,等.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及其在大港滩海地区的应用[J].地学前缘,2008,15

(1):140-145.

[5]雷明,王建功,刘彩艳,等.地震切片技术在安达工区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3):

418-422.

[6]李秀鹏,增洪流,査明.地震沉积学在识别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8,35(6):625-629.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

韩世春,毕丽飞,石建新,王慧(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摘 要:转换波不同于纵波,它的主频低、速度低、射线路径不对称以及单点数字检波器高灵敏度的特点,使得转换波地震记录中干扰波发育、类型丰富、信噪比较低。笔者在分析转换波反射机理、频率特征及噪声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胜利探区行之有效的叠前去噪技术,在多个区块实际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转换波;干扰波;噪声压制;数字检波器

1 引言

转换波不同于纵波,它的主频低、速度低、射线路径不对称以及单点数字检波器高灵敏度的特点,使得接收的转换波资料干扰波发育、类型多、信噪比较低,特别是发育的低频干扰波与有效波频带重合,使得低频噪声的压制变得更加困难,如何有效去除原始资料存在的噪声,去伪存真,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满足高精度成像和解释的需求,需要在处理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对噪声产生机理和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针对有效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转换波反射特征,并结合转换波噪声特点,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转换波叠前去噪技术流程,在多个区块的实际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噪声特征分析

进行去噪之前,必须先充分认识各类噪声的传播机理及反射特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压制。

胜利探区某区块原始炮记录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X分量面波干扰波能量更强,Y分量次之,Z分量最弱,且X分量面波的范围明显强于Z分量。

2.1 基于频率特征的分析

除应用常用的分频扫描、频谱分析等之外,还对原始单炮进行二维频率特征分析,如进行F—K、F—X谱分析,调查噪声的视速度范围及频率的横向变化情况。

通过分频扫描和频谱分析(图2、图3),可以看到:转换波和面波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有效波频带主要集中在0~30 Hz,目的层段的主频可达25 Hz,面波频带主要集中在0~20 Hz,两者频带有部分重叠,给面波去除带来较大困难。

2.2 基于能量特征的分析

复杂的地表情况使得信号和噪声的能量横向分布很不均匀。能量分析主要包括振幅随炮—8—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1

图1 原始炮记录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2

图2 分频扫描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3

图3 X-Y-Z频谱分析

检距的变化分析、振幅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振幅沿测线方向变化分析等,可根据噪声的能量分布特征压制噪声,依据信号的能量变化规律进行振幅补偿。

该工区在采集时对野外采集因素严格控制,资料品质整体差异小,得到的转换波资料较为理想(图4)。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4

图4 X分量单炮品质分析

2.3 数据多域显示分析

各种噪声在不同的数据道集上表现出的规律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噪声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出现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原始数据做多域的调查,如共炮点道集、共检波点道集和共炮检距道集显示等,多方位认识噪声的分布特征。

3 噪声压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转换波特有的反射特征使得转换波资料噪声干扰严重,类型丰富,仅靠某一种方法难以去除各种干扰,而且即使是单一噪声,也无法用一种方法完全去除,因此,在对每一种噪声特征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也需要通过不同域、不同去噪算法联合应用,循序渐进地消除干扰,并在保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压制噪声。

本文通过优选模块及引入自主创新软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转换波去噪处理流程。

建立了针对低频面波等干扰的“三维数据频率空间域相干噪声衰减技术”、针对各种强能量的大倾角规则噪声的“自适应噪声矢量压制技术”、针对线性规则干扰的“叠前线性干扰滤除”技术、针对异常不规则和高频噪声干扰的“基于能量统计的地表一致性异常噪声衰减技术”、针对随机干扰的“随机噪声衰减技术”等,这些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噪比,为后续处理(如反褶积、速度分析、静校正)及偏移成像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针对胜利油区转换波资料的特点,建立如下的多域多种去噪手段联合应用去噪步骤:(1)通过噪声特征分析,认识各种噪声的特征及分布规律。(2)根据噪声出现的规律,在适当的数据域内衰减噪声。如在共炮点域内采用频率空间—10—

域相干噪声衰减技术压制部分低频干扰,在共检波点域内衰减线性干扰等。(3)根据噪声的频率及速度特征,采用基于能量统计的地表一致性异常噪声衰减技术压制异常噪声。(4)根据有效信号和噪声振幅不同,采用中值滤波随机噪声衰减技术来压制随机噪声。(5)对无法有效压制的低频干扰,进一步采用自适应噪声矢量压制技术。

图5是转换波资料去噪后的效果,可以看到在采用了多域多种去噪手段联合应用后噪声得到了有效的压制。图6是转换波资料经该去噪流程去噪后的叠加剖面,可以看到,去噪后同相轴的连续性变好,信噪比明显提高,特别是深层的效果更加明显。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5

图5 去噪前后对比三维转换波资料去噪方法研究及应用06

图6 去噪前后叠加剖面对比

4 结论

纵波和转换波不同的反射机理和传播特征,使转换波资料去噪的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面波的去除更加的困难。通过对数据特征的有效分析,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了针对性的去噪措施,在常规去噪方法无法完全压制低频噪声的基础上,引入转换波特色的自适应噪声矢量压制技术,在压制规则干扰波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并通过优选模块及详细的参数测试,总结形成了一套转换波叠前去噪技术流程,对转换波资料噪声进行了有效压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要完全去除转换波资料的低频干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参 考 文 献

[1]毕丽飞,等.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150-154.[2]刘洋,等.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6,26(12):72-74.

[3]刘建华,等.三分量地震资料的偏振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6-10.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11112

江志强,刘金水,曹冰,侯国伟,张金亮(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中国海洋大学)

摘 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数据,对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创新提出以上升半旋回向下降半旋回的转换面(即水进面)为层序分界面,识别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根据基准面旋回特征和可容纳空间大小,短期基准面旋回可细分为A1型、A2型、B1型、B2型和C型共5类,并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和岩相组成。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以高邮凹陷南坡A地区为例,通过对基准面控制下各时期的沉积相和砂体厚度的分析,对储层砂体进行预测。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水进面;储层预测;戴南组;高邮凹陷南坡

1 引言

层序地层学由于其学术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已经被地质工作者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盆地分析的实践中。[1-2]T.A.Cross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邓[3]宏文教授将其引入中国以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中国陆相含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解决了诸如精细地层对比、储层预测、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等多项难题,许多研究者认为该理论与经典层序地层学相比更适合陆相层序[4]地层分析,可以提高储层研究的精度。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油藏长期以来主要针对构造类圈闭进行了勘探,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勘探方向。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区展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工作,通过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沉积演化及储层的时空展布,为今后隐蔽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精确的地质依据。

2 区域地质概况

高邮凹陷地理上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部,构造上位于苏北盆地南2缘。东西长约100 km,南北宽约20~32 km,面积约2670 km。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由于断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箕状断陷湖盆。自南向北发育了真1号、真2号断裂及汉留断裂,构成了凹陷的边界,依次发育南部断阶带、中央深凹带、北部斜坡带,凹陷内断层以NEE为基本展布方向(图1)。本文选择南部断阶带作为研究区,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为陆相湖泊沉积,主要以辫状三角洲沉积为主,岩性为泥岩和砂岩不等厚互层,砂岩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戴南组沉积厚度最大可近2000 m,与下伏阜宁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三垛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5-6]关系。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1

图1 高邮凹陷构造单元划分图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界面及识别

根据地震资料,在戴南组中可以识别出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在阜四段顶部发生削截现象,与上覆地层研究区戴一段底部呈不整合接0触,对应着T 波组,在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波阻抗界面,连续性较3好。垛一段底部上超现象明显,与戴二段顶部呈不整合接触,对应着3T 波组,在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反射能量强,反射波2组由2~3 个相位组成,连续性好,全区可连续对比追踪(图2)。

与地震资料相比,钻井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具有纵向上的高分辨率的独特优势,在戴南组可以识别出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通过对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取心井的详细观察,在戴南组可以识别出2种岩心界面(图3)。

3.1.1 岩相类型在垂向剖面的转换位置

主要为泥岩与砂岩的突变界面,反映了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即A/S值)的变化。如水体逐渐变浅的相序或相组合(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变为水体向上变深的相序或相组合(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的转换面,说明了A/S值由减小到增大,基准面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反之亦然。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2

图2 戴南组长期旋回层序地震识别

3.1.2 河道底部的岩性突变面

河道底部的岩性突变面说明一期新的河道沉积的开始,位于短期旋回的底部,属于最低可容纳空间,以中细砂为主,常含泥粒,底部有明显的冲刷侵蚀面。

在测井曲线上,能识别出侵蚀面和泥岩标志层。侵蚀面一般位于箱状自然电位曲线的底部。阜四段与戴一段(LSC1)下部界面处自然电位曲线发生突变,界面以下为大段平直线,界面之上曲线为钟形,电阻率曲线形态也发生了突变。泥岩标志层则表现为高自然电位、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及低电阻率的“三高一低”特点,在剖面中易于识别。戴一段(LSC1)上部与戴二段(LSC2)分界处,界面之下自然电位曲线平直,为“五高导”之泥岩段,界面之上自然电位为箱[7]状、钟状或复式钟状(图4)。

湖泛面代表基准面上升最大位置,是基准面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转换面,也是区域等时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区最大湖泛面出现在戴一段(LSC1)上部与戴二段(LSC2)分界处,为“五高导”之泥岩段顶部,在地震上为高角度上超面,表现为亚平行、中—强振幅、高连续、高频反射波组(图2),对应的岩性特征为暗色泥岩,对应的电性特征为低电阻、自然电位平直和高伽马、高声波时差,代表基准面由上升折向下降的转换位置(图4)。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3

图3 戴南组中、短期旋回层序界面识别

3.2 基准面旋回识别划分

大多数的文献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位由水退面或沉积基准面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来限定。但这种划分方法在本研究区实际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和对比中明显不合适,操作难度大,主要有以下理由:(1)在水退面或在沉积基准面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位置上,河道迁移、切割,造成砂体分布不稳定,因而不利于追踪对比。(2)在辫状三角洲体系,一个高分辨地层旋回代表一个进积到退积的完整过程。如果把旋回界面放在水退面或在沉积基准面,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可将辫状三角洲平原与辫状三角洲前缘分隔开,这无疑不利于对沉积过程进行整体分析。(3)这种划分常常将一套分布范围相近,甚至相互连通的砂体划归不同地层单位,不利于开发层系划分和细分,也不利于油藏管理。

本文运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纳空间的变化,以不同级次的基准面升降运动导致的地层过程旋回性及沉积学响应特征为依据[8],以水进面为界面,将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LSC1~LSC2)、7个中期旋回(MSC1~MSC7)和若干个短期旋回。

3.2.1 短期旋回识别划分

研究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浅复变深的非对称型三种类型短期旋回层序。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4

图4 单井基准面旋回综合柱状图(1)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层序(A型)。

此类型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条件(A1)和高可容纳空间条件(A2)两种亚类型。低可容纳空间形成于A/S≪1的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即可容纳空间远小于沉积物供给量的背景中,常为单个或2个岩性相组成的水道化砂体,砂体相对较纯,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顶部为冲刷面,可导致多个相互切割的水道化砂岩体连续叠置(图4)。高可容纳空间形成于A/S≤1的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即可容纳空间由小于至接近沉积物供给量的沉积背景中,在辫状三角洲中,由水下或水上分流河道砂岩体→水下或水上天然堤→分流间湾→前辫状三角洲组呈向上加深变细的上升半旋回正韵律结构,顶底为弱冲刷面或无沉积间断面,形成多个间夹较厚泥岩的水道化砂岩体的连续叠置(图4),与低可容纳空间亚类相比,A2 型层序以砂岩夹泥岩或两者互层组合为主,而A1型层序则以砂砾岩的连续叠置为主,偶夹薄层泥岩。(2)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层序(B型)。

此类型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条件(B1)和高可容纳空间条件(B2)两种亚类型。低可容纳空间条件发育于距物源区相对较近和基准面下降过程中沉积物供给较充足,可容纳空间相对较小,即A/S值由大于1向小于1 转化的沉积背景中。在辫状三角洲前缘,为前辫状三角洲泥→席状砂→前缘砂坝块状砂组成向上变粗的下降半旋回反韵律结构,底为无沉积间断面,顶为弱冲刷面或整合面,形成多个进积前缘砂坝砂体的叠置(图4)。高可容纳空间条件发育于距物源区较远和基准面下降过程中沉积物供给量有限,可容纳空间相对较大,A/S值始终大于1的沉积背景中,如远离物源区的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的进积早期乃至晚期。(3)向上变浅复变深的短期旋回层序(C型)。

层序对基准面上升和下降两个半旋回都有较完整的沉积记录,该类型随着基准面的下降,岩性变粗、砂层变厚;随着基准面的上升,岩性变细、砂层变薄。在基准面下降至最大位置及进而转为上升的初期砂岩较发育,一般厚度最大,岩性最粗,在基准面下降初期和上升末期一般发育泥岩沉积。(4)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分布模式。

上述几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和平面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① 辫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发育低可容纳空间的A1型层序为主,显示有较强水流的冲刷作用。向水道两侧和下游方向,随沉积物补给量的减少和可容纳空间的加大,逐渐转化为A2 型层序为主,反映正韵律退积结构,由粗变细的沉积序列保存程度逐渐完整,也显示了泥质含量增高的地层响应过程。② 在前缘砂坝以发育B型层序为主,显示该部位因距离物源区较远,与基准面上升期常呈沉积物补给量极少或中止补给的无沉积状态。当基准面绕过高点后折向下降时,伴随下降幅度的加大和沉积物补给量增多,地层响应过程为由加积作用逐步过渡为弱进积作用,下降晚期可能出现较强进积和暴露冲刷作用。砂体主要位于反韵律旋回中上部,顶部的砂岩厚度较大和粒度较粗。③ 水下分流河道与前缘砂坝连续过渡部位,发育C型层序为主。

3.2.2 中期旋回识别划分

中期旋回层序属于长期旋回层序中次一级湖进—湖退旋回产[8]物,发育于区域性的湖进或湖退过程中。中期旋回的相序主要是指亚相相序或多个微相组成的垂向序列,如辫状三角洲前缘→前辫状三角洲或辫状三角洲平原→辫状三角洲前缘的相序为一定规模的湖侵过程,反映中期基准面的上升;辫状三角洲前缘→辫状三角洲平原或前辫状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前缘的相序,为一定规模的湖退过程,反映中期基准面的下降。

研究区戴南组发育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7)。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结构特征变化类似于短期基准面旋回,但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内,有效可容纳空间向陆方向迁移,大部分沉积物被截留在近陆的上游地区,以发育水道化砂体为主的特征更明显。自下而上,通常由连续叠置的块状砂岩→砂泥岩互层→泥岩为主的变化,组成进积→加积→退积的上升半旋回。而基准面下降期内,有效可容纳空间向盆地方向迁移,以发育前缘砂坝为主,自下而上由砂泥岩互层→砂岩夹泥岩→砂岩为主的变化,组成加积→进积的下降半旋回,同时,近陆的上游方向因受到基准面下降到低点位置时的冲刷侵蚀影响,沉积厚度明显减薄,水道化砂体相对不发育。

3.2.3 长期旋回识别划分

长期基准面旋回是在沉积盆地范围内,区域基准面所经历的上升[8]和下降过程。长期旋回的相序主要是较大规模的相序变化,指多个亚相的垂向叠加序列或大相的变化序列,如辫状三角洲→滨浅湖或滨浅湖→辫状三角洲的相序,总体反映比中期旋回更大规模的湖侵或湖[9]退而引起的三角洲的进积或退积,反映了长期基准面的上升或下降。与最大湖泛面对的是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它代表了可容纳空间的最大时期,研究区戴南组最大湖泛面出现在戴一段(LSC1)与戴二段(LSC2)之间(图2)。

3.3 基准面旋回对比及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就是把相同时代形成的岩层按一定顺序纳[10]入相关年代的地层对比格架中。在本文里,笔者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以基准面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转换面为优选等时地层对比位置,在单井基准面旋回识别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图5为高邮凹陷内富民庄油田地区一条垂直物源方向的对比格架。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5

图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砂体展布图(垂直物源方向)

3.4 基准面内砂体展布规律

笔者以高邮凹陷内A油田地区为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格架内砂体对比的基础上,对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的沉积演化和砂体厚度平面分布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砂体分布明显与基准面旋回变化密切相关。

从沉积相平面图和砂岩厚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图6),MSC2 时期对应着长期旋回LSC1上升半旋回的中后期,A/S比值逐渐增大,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发生明显的向陆退积,发育规模逐渐减小,泥质沉积增大,砂岩分布范围和厚度减小。砂体最为发育处在富44 井—富2井—富21井井区周围地带,砂体厚度最高达到50 m,砂地比可达到40%左右。从砂体剖面图可以看出(图5),MSC2时期砂体规模较小,砂体连续性较差,多形成孤立状砂体。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6

图6 MSC2时期A地区砂体分布和沉积相平面图

从沉积相平面图和砂岩厚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图7),MSC6 时期对应着长期旋回LSC2下降半旋回向上升半旋回转换时期。此时A/S比值最小,陆源碎屑供给十分充足,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发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砂体厚度最大可达95 m,砂地比最高达85%。从砂体剖面图可以看出(图5),MSC6时期砂体规模很大,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砂坝沉积为主,沿着富90—富20—富19—富21一线形成连片的河道砂体,砂体相互切割连接成多边砂体,侧向连续性好,可作为良好的储集层。

4 结论(1)按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以水进面为分界面,将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LSC1~LSC2)、7个中期旋回(MSC1~MSC7)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分布上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辫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以发育A型层序为主;在前缘砂坝以发育B型层序为主;水下分流河道与前缘砂坝连续过渡部位,发育C型层序为主。(3)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规律,不同基准面旋回位置的砂体发育程度不同。因此—20—高邮凹陷南坡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07

图7 MSC6时期A地区砂体分布和沉积相平面图

可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进行有利储层预测。A地区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位于MSC1和MSC6时期即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

参 考 文 献

[1]CrossTA,LessengerM A.Sedimentvolumepartitioning:rationalfortratigraphicmodelevaluation and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correlation,in F.M.radstein,K.O.Sandvisk,and N.J.Milton,SequenceStratigraphyCon-ceptsand applications[J].NPFSpecialPublication 8,1998:171-195.

[2]CrossTA.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correlation fromtheperception ofbaselevelcyclesand sedimentaccom-

modation[J].In:proceedingofNorthwestern European SequenceStratigraphyCongress,1994.105-123.

[3]邓宏文.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2):

89-97.

[4]郑荣才,彭军,吴朝容.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1,19(2):

249-255.

[5]陆红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陆相层序地层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0.7(1):18-22.

[6]张喜林,朱筱敏,钟大康.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相及其对隐蔽油气藏的控制[J].古地理

学报,2005,7(2).

[7]薛良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高导泥岩的高导成因与沉积环境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8,

9(4).

[8]邓宏文,王洪亮.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3):

177-184.

[9]淡卫东,张昌民,尹太举,等.川西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J].沉积学报,

2007,25(5):708-715.

[10]尹太举,张昌民,赵红静.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

28(4):79-82.北三台凸起多层系立体勘探方法的探索

刘旭,宋永,吴俊军,卞保力,张蓉(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北三台凸起紧邻阜康富烃凹陷,是油气运移长期指向区,存在多个不整合面和断裂为通道的立体运聚成藏模式,可多层系成藏。各层系成藏条件有差异,目标类型有别,优选钻探目标是该区深入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井震结合的控藏因素分析技术,选用适宜技术进行目标识别和油藏描述,针对不同层位的成藏特点进行了综合钻探部署,北三台凸起多层系立体勘探初见成效。

关键词:北三台凸起;多层系;成藏条件;立体勘探

1 概况

1.1 勘探简况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北三台凸起及其西斜坡,油气勘探始于20 世纪50 年代,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相继上钻探井数十口。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主要针对断块—地层型圈闭进行钻探,在靠近阜东断裂带发现三台油田二叠系、石炭系油藏,靠近沙奇凸起北侧发现北三台油田、沙南油田三叠系、二叠系油藏。除已发现油藏外还有许多孤立出油气点。

2006年针对北三台凸起西斜坡不同年度采集的7 块三维,进行了连片重新处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采用了针对性的叠前去噪、统一网格、统一静校正计算、地震数据特性的一致性处理、振幅补偿、面元均化以及叠前时间偏移等多项技术措施,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消除了各区块间频率和相位差,拼接处过渡自然,剖面反射波特征明显,地层接触关系较清楚,为寻找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基础。

1.2 区域地质背景1.2.1 构造特征

北三台凸起及其西南斜坡经历了海西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这三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该区的构造格局,同时控制了该区的沉积背景及油气成藏。

海西运动是准噶尔盆地的成盆运动,使该区大部分地区成为沉积区,该区附近的沉降中心在现今的阜康凹陷。燕山运动在该区幕次较全,共有3次,运动强烈,特征明显,是北三台凸起的强烈改造期,对北三台凸起的构造格局及沉积、成藏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图1)。

燕山运动使该区出现了3个不整合:燕山I幕使侏罗系头屯河组与下伏西山窑组之间形成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燕山Ⅱ幕形成了白垩系底界与侏罗系之间全盆地性的角度不整合;燕山Ⅲ幕为古近系与白垩系之间的不整合。喜马拉雅运动期是北三台凸起的构造定形时期,局部构造不发育,特征表现不明显,只是整体向南掀斜,形成现今北高南低的整体格局。北三台凸起多层系立体勘探方法的探索01

图1 北三台凸起构造及油气成藏模式示意图

通过几期强烈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该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超覆、退积等沉积作用频繁,再加上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在凸起部位遭受了严重的剥蚀作用,地层尖灭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地层尖灭体与构造线配置可构成大量的地层型圈闭。

在构造运动的频繁作用下,该区断裂发育,断裂与地层的构造形态配置,可形成大量的断块、断鼻型圈闭。从构造应力位置分析,北三台凸起高部位应发育一些背斜型圈闭,但在高部位背斜遭受的剥蚀作用强,再加上断裂的复杂化,背斜形态能保存下来的机会较少,残存的也主要是一些断背斜或断鼻。

各构造运动造成不同时期的地层大幅度的隆起后,在风化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剥蚀面不可能是平坦的,古时残留的山丘被后期沉积物覆盖后形成与古地貌有关的古潜山型圈闭。如果具备较好的储集性能及封堵条件,也可聚集油气而成藏。

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多期次的油气运聚及调整,使该区可多层系成藏。根据构造运动幕次及不整合,可将该区地层分为8 个构造层。目前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水西沟群、侏罗系石树沟群、白垩系等6个构造层发现油气藏或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1.2.2 烃源岩

该区紧邻阜康生油凹陷,发育中二叠统平地泉组和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两套烃源岩。从有机地化指标分析,中二叠统烃源岩属于好—较好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为较好—较差烃源岩。

分析该区主要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及后期的构造运动,该区主要有5次关键油气成藏期,分别是:(1)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是该区原生油气藏的成藏时期。此时中二叠统烃源岩开始大量生、排烃,是油气的重要聚集成藏时期,石炭系和二叠系成为成藏的有利场所。(2)侏罗纪西山窑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此时,该区中二叠统大量生、排烃以来的第一次强烈构造运动,是该区油气石炭系、二叠系古油藏的调整及三叠系、中下侏罗统原生和次生油气藏的成藏主要时期。(3)侏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第二幕。这次构造运动又一次改变了该区的构造格局,使得中下侏罗统及以下层位的古油藏又一次得到调整与改造,同时可在中上侏罗统的圈闭中形成新的油气藏。(4)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第三幕。这又是一次波及全盆地的强烈构造运动,使得侏罗系及以下层位的古油藏再一次得到破坏与调整,部分油气运移聚集在白垩系中成藏。(5)新近纪末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本次构造运动在工区南部的阜康断裂带较强,在北三台凸起范围内只是整体向南掀斜,但其可强化早期断裂的运移作用,并改变了前期形成圈闭的规模,使油气藏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目前在该区发现和今后要勘探的即是此期调整后保存下来的油气藏。

可靠的烃源岩和多次成藏期,使北三台凸起具备了多层系油气成藏的基础条件。1.2.3 储层特征

北三台凸起各层储层特征不同。对工区内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分析认为,石炭系储层主要以石炭系顶部安山岩为主,夹有火山角砾岩,总体属火山岩溢流相,厚度在50~200 m,靠近不整合面的储层物性较好,油气显示活跃。石炭系储集空间类型以基质孔隙为主,具有中孔隙和微吼道特征,不同井储层物性差异较大。

该区二叠系梧桐沟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梧二段,为一套泥岩夹薄砂层沉积,泥岩层厚度较大,砂体不发育,是油气藏主要盖层。下段为梧一段,为一套砂泥岩交互沉积,砂体较发育,岩性较粗,厚度大,是主要的出油气段。分析认为该区梧桐沟组储层岩性为细砂岩、含砾细砂岩、中砂岩、含砾粗砂岩。岩石颗粒成分主要为岩屑,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以孔隙式、压嵌式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8.6%,渗透率平均0.854 mD,为中孔、低渗、分均质性较强的中等储层。

三叠系韭菜园组砂体总体较发育,区域上变化较大,在平面上自北向南厚度减薄,自西向东增厚。分析认为,韭菜园组储层岩性以中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含砾中砂岩为主,胶结物以浊沸石、方解石为主。颗粒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接触型,胶结程度中等。分析孔隙度在18%~27.6%之间,平均19%,渗透率平均为65.59 mD,属中孔中低渗储层。北三台地区三叠系韭菜园组储集性质较优,是该区三叠系有利的勘探层系。

烧房沟组沉积特征与韭菜园组相似,平面上整体呈自东南向西北减薄的趋势。烧房沟组储层岩性为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含砾中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成分成熟度极低,泥质含量高,以充填孔隙和堵塞喉道为主,储集空间以基质收缩孔、基质微孔或晶间孔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20.66%,平均渗透率21.02 mD,属中孔低渗储层。另外,在研究区烧房沟组的粘土矿物组成以蒙脱石占绝对优势,含量超过60%,使该组储层具有一定的水敏性。综合认为,烧房沟组储层条件较差。

克拉玛依组砂层总体较不发育,单砂层厚度小。储层以粉细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细砂岩为主,储层表现为呈砂泥岩交互状沉积。在北三台凸起东南斜坡该组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16%~20%,渗透率1~50 mD,其它区域物性较差。

侏罗系头屯河组储集体以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为主,岩性以细粒、中细粒、极细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以接触式为主,接触—孔隙式次之。头屯河组储层孔隙发育中等,连通性较好,孔隙度平均为17.62%,渗透率平均为3.56 mD,属中孔、中低渗,孔隙结构相对较差,非均质较强的储层。

2 北三台凸起多层系控藏因素分析

北三台凸起存在多层系油藏,各层系构造背景、储层特征的差异,导致该区油藏类型复杂,控藏因素各异,现将各层系油藏控藏因素分析如下。

2.1 石炭系油藏控藏因素分析

石炭系已知油藏是在被断层切割的鼻隆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断块、[1]断块—岩性和岩性油藏,纵向上都位于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附近。已发现的西泉1井区块石炭系油藏为受构造控制的层状油藏,西泉3井区块石炭系油藏为构造—岩性控制的层状油藏,西泉9井石炭系油藏与西泉3井类似,西泉10井石炭系油藏为受断块控制的层状油藏。分析已知油藏可知,北三台凸起西泉地区石炭系油藏主控因素有: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断裂和储层物性。

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是阜康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和石炭系源岩生成的油气向北三台凸起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附近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该区石炭系内部缺少盖层,上覆二叠系地层发育的大套泥岩可作为区域性良好盖层。另外,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形成风化淋滤带,对储层物性具有改善作用,有利于沿不整合面运移的油气聚集成藏。

已发现的石炭系油藏均与断裂有关,且绝大多数断裂断穿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说明断裂对石炭系油气成藏很重要。断裂对石炭系油气成藏有三方面作用: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火山岩岩性体侧向遮挡和改善储层物性。

在断裂活动时期,阜康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生成的原油通过石炭系顶界不整合面运移到北三台凸起,再沿开启的断裂向下运移至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体中聚集成藏。在断裂封闭时期,断裂又可作为火山岩岩性体的侧向遮挡,使得已经运移聚集的油气得以保存。另外,在断裂附近形成的破碎带,对断裂附近火山岩的物性具有改善作用,特别是对储层的渗透性改善作用明显,有利于油气成藏和提高油层的产量。

分析已钻井的储层含油性和物性可知,石炭系储层的含油性与物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储层物性好则含油性好,物性差则含油性差,特别是储层的渗透性对含油性的影响更大。从单井纵向上不同井段物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