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怀孕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0:22:27

点击下载

作者:洪泰和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怀孕百科

健康怀孕百科试读:

前言

在門診的時候,我常發現孕婦從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起,心裡除了興奮之外,往往還伴隨許多的焦慮與不安,比如說:會擔心寶寶能不能健康成長?自己可不可以順利生產?孕期營養要怎麼補充?要不要做運動?許許多多的問題或身體的不適,在懷孕的過程中不斷出現,往往想問醫師,可是到了產檢門診,卻又忘了要問什麼問題;或是門診裡人滿為患,自己覺得不好意思佔太多時間,所以只簡單問了幾個臨時想到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還沒開口問,一下子就被護士請到診室外等候了。這種種現象觸發了我想要著手寫一本關於懷孕過程的書籍,幫助準媽媽安心地度過懷孕期間的念頭。《健康懷孕百科》這一本書主要是針對產檢項目內容、孕期期間常見或偶發疾病、胎兒的生長以及生產的過程等主題進行說明。另外,還對懷孕期間常有的身體不適症狀,提出改善或緩解的方法,希望幫助孕婦朋友們安心而舒服地度過懷胎十月。當然,這本書並不能取代婦產科醫師的專業咨詢與照顧,它的目的是提供一般性的懷孕知識,作為孕婦朋友們接受醫師產檢之餘的參考資料。

由於個人在醫學中心服務,同時也在醫學院授課,這樣的經歷,促使我在這本書裡加入一些實證醫學和長庚醫院經驗的內容。實證醫學是指醫師的醫療措施應該以設計良好的臨床研究所獲得的結果為依據,也就是根據客觀的證據來治療病患,這是近幾年來醫學教育極力推廣的一個觀念,我則是希望讓孕婦朋友們也能知道現今醫學在產科方面的新知。另外,我還注意到市面上關於懷孕的書籍多半引用國外的統計資料,來說明疾病的發生率或處理,這讓我在和孕婦討論時,難免有隔靴搔癢的感覺。長庚醫院婦產科在圍產期醫學領域,無論是臨床服務、教學或研究,一向執台灣醫學界的牛耳,尤其是高危妊娠的護理、產前超聲波的診斷和胎盤學的研究,更是成績斐然。這本書因此引用了部分長庚醫院針對台灣地區孕婦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就是希望能減少這樣的遺憾。當然,加入實證醫學及長庚經驗的內容是一項新的嘗試,一定有內容不足或不盡理想的地方,還請各位醫學界前輩或讀者不吝指教。

我要感謝文字編輯黃麗煌小姐,以及台灣廣廈出版社的林憶純與黃佳燕小姐,謝謝她們的耐心與協助,讓我的許多想法能具體實現,也感激她們對我近乎“吹毛求疵"的要求,予以包容與配合,這本書能付梓,她們實在是居功厥偉。我還要謝謝長庚醫院的許美雅營養師,她的專業指導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完整。還有,謝謝我的研究助理李孟真與葉怡伶小姐,謝謝她們在資料整理及文書工作方面的幫忙。

最後我要謝謝曾經接受我檢查的孕產婦朋友們,從她們身上,我見證到身為母親的辛苦與偉大,領略到新生命誕生的喜悅與光輝。同時要感謝寰宇教育基金會支持這本書的出版。第1章 我懷孕了

說到懷孕早期的徵兆,其實很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發生率、症狀的輕重等都沒有一定的答案。建議大家在面臨這些問題時,不要太過擔心;那是寶寶在提醒你他(她)的存在,只要做好心理調適,有問題就詢問專業醫師,你一定能安然度過這段“磨合期”!1-1 驗孕&懷孕初期症狀真的嗎?!我懷孕了

當準媽媽們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情可能又驚又喜,也或許是倉皇失措……畢竟生兒育女是人生大事,許多婦女總認為自己並沒有準備好。我也常在門診中遇到婦女前來檢查時,當被告知“恭喜,你懷孕了”時,她們那一臉錯愕的表情!

當然,除了感受到這些準媽媽們的開心以外,一定也有一些複雜的情緒。例如:“到底自己能不能安然度過整個懷孕過程?”“懷孕期間該做什麼準備?”“怎麼樣才能讓寶寶更健康?”或者是“自然生產會不會很痛?”“我可不可以自然生產啊?”……對於準媽媽們,這些的確都是會讓她們神經緊張的原因,但只要清楚了解產前檢查的內容,以及懷孕期間應該注意的事項,懷孕期,真的是一件簡單又美好的過程!

懷孕早期會有什麼徵兆

當你懷孕時,身體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徵兆;即使在沒有驗孕的情況下,身體也會告訴你“小寶寶來報到”的信息。

在門診中也常碰到很多準媽媽,有些人告訴我,她才懷孕沒幾週,就已經開始大吐特吐了,每天早上都很不舒服;也有人是因為月經沒來好幾個星期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幾乎沒有什麼特殊的症狀。所以並不是每個孕婦在懷孕初期都會有症狀,真的得視體質而定。怎麼知道我懷孕了

通常在懷孕初期,準媽媽的身體並不會有明顯的感受,所以我才會常在門診碰到那種一聽到自己懷孕了,驚訝地張大嘴巴、不知如何是好的婦女朋友……偶爾會在醫院碰到准媽媽一臉疑惑地說:“洪醫師,怎麼我用驗孕棒驗,結果沒有懷孕,到你這邊來檢驗,卻發現有寶寶啦?”說真的這可不代表婦產科醫師都可以扮演“送子鳥”的角色,而是驗孕方式有太多種,準確度如何,還得看你是什麼時候驗,及檢驗的方式正不正確?

目前最常用的是通過抽血或驗尿方式檢測是否懷孕,看看有沒有出現懷孕特有的雌激素分泌,醫學上稱之為人類絨毛膜性腺促進素(簡稱hCG)若有,那就表示你準備要當媽媽了。除非有特殊情況,比如說要排除異位妊娠或葡萄胎的可能性,或接受人工生殖技術受孕的婦女朋友,否則還是以最普遍的驗尿方式來檢驗為多!而驗尿檢查也以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次尿液來測試,結果會比較準確;如果測試結果沒有懷孕反應,建議不妨兩天後再測試一次比較保險。

知识便利贴

何時驗孕最準確

卵子和精子在輸卵管的壺部結合後(也就是受精),歷經6~7天慢慢移動到子宮腔進行著床。在著床的過程中,受精卵不斷複製、分化,形成胚囊,胚囊最外層的細胞會進一步分化成胎盤,大約在受精後的第10天,胚囊最外層的胎盤細胞就會分泌出人類絨毛膜性腺促進素,這種雌激素會進入母體的血液,再經腎臟從尿液中排出。

所以當濃度到達一定程度之後,驗孕就會呈現陽性的反應;想通過驗孕棒得知是否懷孕,最好等到性行為2週後再行測試,比較保險。懷孕時常見的早期徵兆

說到懷孕會出現的徵兆其實很多,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因此懷孕的發生概率、害喜症狀的輕重等其實都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是只要大家在面臨這些問題時,不要太過擔心,把一切都想成是寶寶在提醒你他(她)已存在的信息;做好心理調適,一有問題就詢問主治醫師,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安然度過這段懷孕初期的心理磨合期。

至於說到究竟在懷孕初期會有什麼症狀?就我多年臨床經驗,大致上還是以下面介紹的幾種狀況最為常見。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及頻率

說到產檢,很多准媽媽都会有同樣的困擾,比如“產前檢查會不會很麻煩啊”,“產檢項目一定要全部都做嗎”,“常做超聲波會不會傷害寶寶”……在剛開始得知懷孕時,很多準媽媽都會相當擔心,尤其是懷第一胎的媽媽,更是相當明顯。通常這時候我都會告訴那些緊張得不行的準媽媽,其實懷孕真的就像是參加馬拉松賽跑一樣,對媽媽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項挑戰。而進行產前檢查就像是有教練在旁邊協助你,不但可以得知寶寶的健康情形,同時也可以掌握媽媽的身體狀況,所以產檢可以說是懷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許多初次懷孕的孕婦都會對產檢頻率不熟悉,其實產檢的頻率要依照懷孕的週數,每個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檢查頻率。根據台灣圍產期醫學會的建議,懷孕期的產檢的頻率規劃大致如下。

產檢次數

1.懷孕28週以前,每4週做1次。

2.懷孕29~35週,每2週做1次。

3.懷孕36週以後,每1週做1次。[1]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原則,如果有必要的話,醫師會視你的情況縮短產檢的間隔。另外,還有一件事我要請準媽媽們注意。雖然我們建議在整個懷孕過程大約需要進行15次的產檢,可是健保制度提供的產檢卻只有10次,所以會有幾次產檢必須是自費的。

高齡孕婦,懷孕過程需要更加小心謹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因為求學或工作的因素,懷孕時往往已經超過30歲了。的確,根據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的統計,台灣初產婦(生第一胎)的年齡從1990年的28歲,已經逐漸上升到2004年的30歲左右,而這個年齡似乎還有逐年爬升的趨勢。

我們所謂的高齡孕婦通常是指懷孕時已經年滿34歲以上的婦女。許多醫學研究指出,超過34歲懷孕的婦女,胎兒較容易出現染色體異常的情形,而母親合併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是[2][3]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先兆子癇、前置胎盤、妊娠糖尿病等懷孕合併症的幾率也較高,所以高齡孕婦要更加重視產前健康檢查!唯有通過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幸運的是,高齡的準媽媽們多半教育程度較高、經濟能力較佳,以及自我警惕的決心強烈,因此多半能配合各項檢查與檢驗。儘管出現妊娠合併症的機會較大,但是在婦產科醫師細心的照顧下,在我們的經驗裡,大多數都能母子均安。

高危妊娠的孕婦更要小心

在懷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會危害母體或胎兒健康的情況,稱之為高危妊娠。像孕婦罹患先兆子癇、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胎兒出現羊水過多、羊水過少、生長遲滯、多胞胎或前置胎盤等,都是常見的高危妊娠的例子。有高危妊娠狀況的孕婦應該密切與醫師配合,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和胎兒的健康。

有不良產科史者,要更注意

另外還有一些孕婦也需要特別的產檢護理,那就是曾發生不愉快或令人扼腕的懷孕經驗的婦女,比如曾發生流產、早產、死產,或是先前懷孕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先兆子癇或是產後大出血等狀況的人,在這次懷孕期間,要和醫師好好合作,一起達到順利生產的目標。

找到好醫師,懷孕更安心

大部分來醫院初診都是為了確定自己是不是懷孕了,或是已經自己檢測出懷孕反應,再到醫院來做進一步的確認。

第一次產前檢查大多是在懷孕第6~10週時,除了確認懷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準媽媽的病史,然後進行身體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項目,最後再進行抽血、驗尿等,另外也可以自費使用超聲波檢查。一般我們也會建議準媽媽同時做骨盆腔檢查(也就是所謂的內診)以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排除子宮頸或骨盆腔病變的可能性。

而除了部分需自費或特殊的檢查之外,例行的產檢還包含測量體重、血壓、尿糖、尿蛋白、胎兒心跳、子宮大小(醫師用尺量孕婦腹圍或恥骨到子宮底的高度)、胎兒位置等項目。

每個準媽媽在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能找到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好醫師;讓她從產檢直至生产,整個懷孕過程都能平安、順利。

其實,如果找到一位好醫師,準媽媽們能盡心與醫師配合,就能減輕懷孕的辛苦和負擔。

找個好醫師,讓懷孕過程更輕鬆

在產科看診和一般的其他科別不同的是,產科醫師往往要和這些準妈媽們相處10個月,而不只是1~2次的門診而已,所以找到一位專業的婦產科醫師相對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不但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能力,還能在必要的時候提供給孕婦一些心理上的建議與信心,讓產婦放鬆心情……

一些孕婦相信所謂人家介紹的“名醫”,千里迢迢去掛號就診。我建議與其聽信親朋好友流傳介紹的“名醫”花費許多時間掛號、等候才能就診,還不如考量自己的時間、體力、交通等狀況,仔細地找一位最適合自己需求的醫師,這樣還比較實際一些。

另外一個常會被問到的問題是:“產檢和接生的醫師一定要同一位嗎?”的確也有不少準媽媽會選擇婦產科診所產檢,到大醫院生產……其實我認為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負責你產檢與接生的都是同一位醫師,因為他對你的狀況最了解。但是如果因為地點或其他因素的考虑,你也可以事先和幫你進行產檢的醫師討論好生產的醫院,並請產檢醫師協助你病歷資料的流通以及與生產醫師的溝通等。

有些醫師經驗豐富,但是因為患者人數眾多,而門診的時間也很有限,沒有太多時間,或是不善於傾聽病患訴說,反而容易造成醫師與患者之間溝通不良。所以除了找一位專業、經驗豐富的醫師之外,還要注意他是否充滿耐性,肯傾聽你訴說懷孕狀況等,尤其是生頭胎的新手媽媽,對於懷孕過程完全陌生,經常有很多的疑問,情緒上更容易會顯得不安、煩躁,這時候身邊如果有一位充滿耐性、肯傾聽的醫師,他能幫助你及時找到懷孕過程當中有哪些不對勁,並且加以改善和解決,何樂而不為呢?

為什麼懷孕要做遺傳咨詢

遺傳咨詢主要是通過孕婦個人病史、家族史及產前各項檢查資料,對遺傳性疾病問題的發生、診斷及預防提供說明咨詢。遺傳咨詢不只包括孕婦本人,也可對罹病者家族提供協助。有以下情形的孕婦,可能需要進行遺傳咨詢服務。

下列產婦需做遺傳咨詢

1.年滿34歲的高齡孕婦。

2.曾生育唐氏綜合征或其他染色體異常小孩的孕婦。

3.本胎次有生育先天缺陷兒的可能,如:母血唐氏綜合征篩選顯示為高危險群者;異常的母體血清檢查者(例如胎兒甲型蛋白或人類絨毛膜性腺促進素)

4.本人、配偶或家族中有染色體變異,或為其他染色體異常的攜帶者。

5.家族有遺傳性單基因疾病,如:地中海型貧血、血友病等。

6.曾多次自然流產者。[1]健保即台灣地區的健康保險。健保制度平時僅發揮政府補貼一般疾病的功能,最大效益發揮在患者罹患重症和癌症時,除了病床費需自費及少部分由“政府”補貼外,所有的治病醫療費用幾乎可享受額補助。[2]先兆子癇指在懷孕20週後出現高血壓及蛋白尿。先兆子癇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血壓異常、眼瞼及手指水腫、蛋白尿、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疼痛、呼吸困難及尿少等。[3]前置胎盤指的是胎盤著床位於或非常接近子宮頸內口,多發生於懷孕第29~40周,多半會出現無痛性的陰道出血。此時產婦應臥床休息,避免行房及做粗重工作,並且定期測量胎動,若有出血或感覺子宮收縮時,請立即返院診治。1-2 產檢的必要性產前檢查的注意事項

產檢主要是依照懷孕週數所進行的各種檢查項目,藉以幫助醫師及早發現問題,並且進行妥善的治療。相反地,如果孕婦沒有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就會導致母體及胎兒異常的危險性大大提高。

所以,我慎重建議孕婦對於產檢,應該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千萬不要因為害怕知道任何不利的結果,進而一再拖延就診時間!這樣,對於持續在生長狀態的胎兒來說,延遲解決問題的後果,往往只會換來更大的問題……

我懷孕了,該做哪些檢查呢

產檢一般分為一般項目及特殊項目两種。之所以需要做這麼多的檢查,主要都是想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但是什麼時候該做?健保提供的免費檢查項目又有哪些?自費項目又是什麼……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會陸續為大家做更詳細的介紹。再回到一般項目及特殊項目的分別,我大致作出如下的區別。

1.一般項目:指每次產檢時都要做的檢測項目,例如體重、血壓、尿糖、尿蛋白、胎兒心跳、子宮大小(醫師用尺量孕婦腹圍或恥骨到子宮底的高度)、胎兒位置等。

2.特殊項目:特定懷孕週數或針對情況特殊的孕婦,醫師另外進行的一些檢查項目,例如骨盆腔檢查(婦科內診)及子宮頸抹片等。產前檢查:讓你順利生下健康寶寶

以前台灣並沒有所謂的產前檢查,所以小孩子出現意外或是夭折的比例相當高。而現代夫妻往往只有1∼2個孩子,產前檢查就更加重要。

產前檢查是孕產醫學進步的象徵。醫師協助孕婦在孕期的每個階段進行詳細檢查,可以有效地找出危害母體及胎兒健康的危險因子,及時達到診治的效果,幫助每位產婦順利生下可愛、健康的寶寶!而這就是產檢的必要性與價值所在。

我會告訴每一位進入懷孕階段的准妈妈,通常在懷孕6~8週,確認胚胎有心跳的時候,婦產科門診護理站或醫院的媽媽教室會發《媽媽手冊》,你們有一項必修的課程要做,那就是按照《媽媽手冊》所規定的項目進行各項產檢。通過產前檢查,可以清楚了解母體及胎兒在接下來10個月中的各種變化,例如觀察胎兒是否正常生長?有無特殊的情況發生?而檢查准妈妈的身體功能,對於生產的負荷是否做好準備,確認有無任何產前併發症等,都很有幫助。

相反來說,若是你忽略了產檢,便會提高你和胎兒发生危險的可能性,並且反映在產科的急症上,例如孕婦發生先兆子癇以及其他併發症,或像是肝衰竭等危險狀況也會變多,影響到母體及胎兒的安全。就我所知,許多婦產科醫師都表示,沒有按時進行產檢的孕婦,對於本身及胎兒都會出現明顯照顧不足的現象。因為孕期中有很多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況,多半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外在症狀;準妈妈若是等到感覺不對勁了才去就診,這時往往已錯過诊治的最佳時機,等待你的很可能就是不可挽回的γ遺憾……產前檢查之一般項目

所謂產檢的一般項目,孕婦必須檢查的有血壓的測量、體重的測量、尿液的蛋白質及糖分的定性檢測,以及子宮底高度、腹圍大小的測量等。而在胎兒方面,則必須檢查它的胎心音、胎位、胎兒活動性等項目。

以上這些都是一般檢查的項目,准妈妈每次前往醫院產檢時都必須做的常規性檢查。這些檢查看起來很平常,但卻是必須時時追蹤的項目,准妈妈不要忽視它喔。產前檢查之特殊項目

這些檢查項目的內容或施行時間可能因不同的醫療院所或孕婦個別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產檢醫師會依據你的需要,安排或建議你進行必要的檢查。另外,有些檢查項目是在健保給付範圍(像風疹抗體、艾滋病抗體篩檢等),有些項目則是必须自費(糖尿病篩檢或唐氏綜合征篩檢等)的。我把在台灣地區常見的特殊檢查項目,依施行的時間列在下面表格里。

懷孕期間可以養寵物嗎

狗對準媽媽來說,應該沒有健康上的傷害問題,貓就可能有問題了。其一是弓形蟲病,這種寄生蟲寄住在某些貓身上,透過排泄物傳染給孕婦,再傳染給發育中的胎兒。事實上,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不大,大部分的人類終其一生,也不可能碰到這種寄生蟲而產生抗體。如果你養了貓,又很擔心這種狀況,建議可以做血液檢查,看是否對這種病菌免疫。如果是的話,那就比較不用擔心。還有,請獸醫檢驗一下你的貓是否帶有弓形蟲病菌,如果有的話,請他人清理貓的糞便。1-3 懷孕期間的運動孕婦可以做的運動有哪些

一般老一輩的人都會希望產婦們能不動就不動,最好是在家待產9個月。可是,時代變遷了,這個觀念也該改變了,孕婦到底可不可以運動呢?大部分的醫師都會希望產婦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不但會讓生產更為順利,而且也會讓寶寶和產婦都比較健康。但是何謂適度呢?這個就依賴醫師的智慧和經驗了,基本上來說,適度的伸展和輕度的有氧呼吸對產婦來說,都是很好的,所以懷孕時去散散步、做做瑜伽中的一般性動作等,都是很棒的活動。適合孕婦的日常活動

懷孕的時候到底可不可以運動呢?在傳統的觀念裡,孕婦常會被老一輩告知要少動、多休息,以免動到胎氣。但其實只要量力而為,而且在懷孕前就有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在懷孕後還是可以持續運動的。即便懷孕前你沒有運動習慣,在懷孕過程中做做伸展操,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的柔軟狀態,將有助於分娩。只不過運動前記得先和你的醫師討論一下身體狀況是不是適合,再評估運動的可行性和難易程度。

根據美國婦產科學院的建議,有下列情況的準媽媽並不適合在懷孕過程中做運動,我們將這些禁忌分為絕對禁忌與相對禁忌兩大類;但是有相對禁忌情況的孕婦,並不表示就不能從事任何輕度活動(比如散步),不妨和你的醫師討論一下,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做的輕量活動。準媽媽運動的基本原則

真的要開始運動的時候你一定會猶豫,運動有這麼多種,到底該挑選哪一樣來做?其實我常在門診中建議準媽媽,只要把握幾項原則,可以挑選一項最適合自己的運動。而以下幾種運動,則是你在懷孕期間應該儘量避免的運動。

孕婦應避免的運動

1.會危害胎兒的運動,例如潛水或需平躺在地板上進行的體操。

2.容易跌倒的運動,例如滑雪或足球運動。

3.會對關節造成傷害的運動,例如慢跑或跳繩。

4.會急劇造成身體改變方向的運動,例如羽毛球或網球。

5.競技性的運動,因為容易想贏而做出超出負荷的動作,造成母體受傷,影響胎兒安全。

畢竟懷孕期間不同於一般身體狀況,除了帶球跑會造成身體的負擔之外,懷孕容易引發的症狀也要一併於運動前、中、後做考慮。最適合孕婦的運動包括散步、平地快走、騎健身房專用的固定式腳踏車、輕鬆的伸展運動以及游泳等。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孕婦嘗試孕婦瑜伽呢!反響很不錯。另外在運動時還是要注意穿著的適合度,降低運動傷害或中暑等症狀的發生率。

孕婦運動須知

1.孕婦運動時應穿著有保護作用的運動鞋及內衣,質地以較為吸汗、舒服、寬鬆為主。

2.避免在運動中被周遭的器物或他人弄傷。

3.運動過程中若有任何不舒服,應該立即停止。

4.運動前、後1小時勿進食。

5.運動容易讓人亢奮,反而不易入睡,所以睡前1小時不要激烈運動。

6.孕婦空腹太久可能會引發低血糖症狀,如頭暈、發抖,此時運動身體會受不了,不妨吃一點東西之後再進行緩和的活動,如散步等。

7.注意運動環境的溫度與通風狀況,以免身體脫水或導致體溫過高。

如果你出現下列情況,請立即停止運動。如有必要,請及時就醫。

必須立即中止運動的症狀

1.陰道出血。

2.運動前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

3.頭暈、頭重腳輕、暈眩。

4.頭痛。

5.胸痛。

6.肌肉軟弱。

7.子宮收縮。

8.胎動減少。[1]

9.破水。

醫師叮嚀你

美國婦產科學院的運動處方[2]

1.利用心率決定運動強度,而運動強度以達到心率的60%~70%為原則。

2.養成每天持續30分鐘以上的運動習慣。

3.在運動前、中、後三個階段要盡量補充水分,以免體溫過高。

4.避免蹦跳、震盪以及突然改變方向的運動。

5.避免在炎熱和悶熱的天氣下運動。

6.懷孕4個月後,禁止做背部仰臥運動。

實證醫學怎麼說

1.根據2002年Cochvane Database Systemic Review 分析10個臨床研究(涵蓋688位孕婦)的結果,健康而且沒有懷孕合併症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每週至少從事2~3次有氧運動可以改善體能狀態以及自我形象。除此之外,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傷害;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可以改善產程的進展,減少剖腹產的機會,或有比較好的懷孕結果。

2.研究報告指出,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在懷孕期間從事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對肥胖的婦女而言,運動也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的發生。

參考資料

1.Cochrance Database Systemic Review 2002;2;CD///8/

2.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 1989;161:415-419

3.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7;146:961-965[1]破水破水指的是羊水流出陰道的一種症狀,必須要立即到醫院就醫。[2]心率計算心率的公式有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最大心率=220-實際年齡。例如你現在是30歲,那就是220-30,也就是說你的最大心率為190次/分。適合孕婦的運動強度最好每分鐘心率為114~133。1-4 懷孕期間的性生活懷孕期間如何維持性生活

很多人擔心懷孕期間進行性行為會傷害准媽媽的身體或危及寶寶,其實如果沒有觸及醫學上的禁忌,目前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性行為會導致孕婦早產、出血、流產或感染等問題。

和諧的性生活除了可以增加夫妻間的親密感,對於準媽媽來說,懷孕只是肚子裡多了一個寶寶,並不代表她的性慾也會喊停。甚至有些準媽媽還會因為雌激素的關係,性慾遠比平常來得更加高昂,所以刻意去壓抑性慾,其實是不必要的。

懷孕期間能有性生活嗎

很多準媽媽懷孕了,想問卻又不好問的問題是:“性生活能不能夠再繼續?”如果繼續的話,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或發育?事實上,和諧的性生活無論對於準媽媽還是準爸爸來說,都有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因此在懷孕期間,性生活根本是不需要停止的。不過也因為這段時間屬於非常時期,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可說是我們必須要多加照顧的對象,所以性生活雖然能繼續,卻有一些關鍵要注意,例如避免壓迫到孕婦的肚子、動作不宜過度激烈等,而這些注意事項絕對需要丈夫的體貼和配合才行。懷孕期間的性生活

懷孕期間是不是可以有性生活呢?許多夫妻都對這問題感到很害羞。其實當然是可以的,但懷孕期間的性生活要特別注意的是要以讓孕婦感到舒服,不會壓迫到肚子或其他器官的姿勢為主;太過激烈的動作一般都不適合,盡量改用溫和、舒緩的動作。另外,准爸爸們還是要配合戴避孕套比較好,除了杜絕因為有多個性伴侶感染性病、影響寶寶健康外,戴避孕套也可以防止精液中所含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宮收縮,誘發早產。有下列情況,建議暫停性生活

對於健康的準媽媽來說,性生活不會有不好的影響;但是當準媽媽有下列幾項狀況時,最好暫停性行為,或是先請教你的婦產科醫師會比較安全。一般說來,若有以下幾種情況出現,建議避免性生活。

應避免性生活的孕婦

1.醫師懷疑孕婦有前置胎盤的可能。

2.有流產或早產的可能。

3.有破水的可能。

4.性行為會感到疼痛。

5.性伴侶有性傳染病。

6.子宮、陰道產生間歇或持續性的出血。[1]

7.子宮異常或子宮頸閉鎖不全。

8.子宮有收縮狀況,或子宮頸口已經開始擴張。

9.孕婦曾經或目前有早產或其他產科併發症的可能。

10.孕婦患有重大內科疾病,如心肺功能不良。

想要在懷孕期間享受美好的性生活,又要確保准媽媽及寶寶的安全,在懷孕初期、中期和後期各有不同的注意事項。[1]子宮頸閉鎖不全指的是在受孕後14~24週,母體發生不自覺的子宮內口頸擴張而引起胎膜破裂的現象;通常流產前,母體並不會感到有子宮收縮的現象,與一般早產的疼痛是不一樣的。妊娠初期適合的性生活

一般說來,在懷孕初期的3個月內,子宮因為還在骨盆腔內,腹部也還沒隆起,所以一般正常的性交體位都還可以使用,只要把握不會壓迫到孕婦腹部就可以了。所以並沒有絕對不宜的姿勢,只要保持輕柔,讓準媽媽感到省力即可,比如側臥位、後臀位、腹部支托式等,都常建議採用。

懷孕初期通常是準媽媽最難適應的時期,尤其對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更是如此。因為懷孕前3個月伴隨而來的害喜和疲倦感,常常會讓準媽媽們對性生活興趣減少,這一點丈夫要特別體諒。

除此之外,很多人認為懷孕初期還未穩定,在台灣,有人甚至習慣懷孕滿3個月才會正式對外宣布。事實上妊娠前3個月,胚胎正處於發育階段,特別是胎盤和母體子宮壁的連接在這個時候還不夠緊密,如果進行激烈的性行為,很可能因為動作不當或過度興奮,使子宮受到震動,導致胎盤脫落、出血,甚至造成流產。所以這段期間若一定要進行性行為,可得萬分小心才行。

此時應避免陰莖插入過深,以免造成子宮出血。若行房後有陰道出血,建議立即停止性行為,並儘早就醫檢查。而在懷孕初期,平時常用的大部分性交姿勢仍可以使用;只是提醒一下準媽媽在丈夫插入後,最好試著伸展雙腿,以免因為太深入,造成刺激或壓迫。妊娠中期適合的性生活

在懷孕初期伴隨的不適及不安,都會在懷孕進入第4個月之後逐漸改善。不少準媽媽在這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性慾突然明顯增加,甚至比懷孕前更容易享受高潮與性愛的樂趣。加上懷孕4~7個月時,胎盤已經形成,胎兒的狀況也較穩定,准爸爸媽媽在心情上也不再那麼害怕或緊張。但還是要建議大家多注意性行為進行時的體位,因為這段時間,孕婦子宮裡的羊水量增多,胎膜的張力逐漸增加,最需要的就是維護子宮環境的穩定。如果性行為次數過多,或是用力較大、常壓迫孕婦腹部的話,胎膜很可能提早破裂,臍帶也有可能從破口處脫落至陰道甚至外面,影響胎兒營養及氧氣的輸送,或是可能會造成子宮腔的感染,對胎兒相當不利。

在懷孕中期,騎乘位、面對面、背對面的側交或是後背位都可使用,其中又以背對面的側交姿勢最為輕鬆省力,不會壓迫到孕婦的肚子,也不易因太過深入造成刺激。如果採用正常位,要小心不要壓到肚子才好,因此類似男在上、女在下的性交姿勢都應儘量避免。妊娠後期適合的性生活

準媽媽到了懷孕後期,因為肚子變大的速度快,行動會越來越慢,也使得性生活變得更加困難;再加上子宮比懷孕中期容易收縮,腰部也會常常痠痛。這時候的身體已經到了完全為生產做準備的狀態,子宮有任何刺激都會不舒服,所以性行為的次數應該減少,甚至停止,這時期的丈夫要特別體諒才行。

不過,夫妻間的親密關係當然不止是性行為本身,即使暫時得“停機”,丈夫溫柔的愛撫、體貼的語言,都是很棒的溝通。不但能撫平孕婦懷孕後期帶來的不適,也能讓準媽媽變得開心。

如果還是想要有性行為,建議一定要輕柔、和緩,完全配合準媽媽,選擇讓她感到舒適的姿勢,而且准爸爸千萬不要插入太深,務必戴避孕套,避免日漸擴張的子宮頸口受到細菌感染,或是因為精液所含的前列腺素誘發子宮收縮,導致早產。

因高潮導致的子宮收縮,與分娩前不規則性子宮收縮一樣,並不會傷害胎兒,但仍應避免陰莖插入過深。性交的體位仍以背對面側臥的姿勢最好。如要用面對面的側臥,則記得兩人所成的角度一定要足夠大,才不至於撞到孕婦的腹部;而無論什麼體位,都要控制結合的深度。

實證醫學怎麼說

1.理論上,懷孕期間進行性行為可能會因陰莖的深入刺激子宮下段,促進女性高潮時催產素的分泌或者受到精液中前列腺素的刺激,以及可能因病菌的感染而增加早產的風險。

2.事實上,針對健康的孕婦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懷孕中後期(23~36週),每週有超過一次以上的性行為,並不會增加早產的危險。

懷孕時臉上斑點會變多、皮膚也會變黑嗎

幾乎所有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所謂色素沉澱的現象,但是說來也奇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定;不過據推測,可能是懷孕時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刺激黑色素分泌的可能性較大。

一般說來,常見的皮膚色素沉澱,多半從肚子正中間的下腹部到肚臍之間出現一條褐色的線,醫學上稱之為“黑線”。這條黑線可能向上延伸到胸骨,或向下延伸到恥骨陰毛的附近;另外,乳暈周圍、乳頭、腋下、外陰部、會陰部、大腿內側的皮膚顏色,也有可能會因此變深。

約有75%的孕婦在臉頰有大小不一的褐斑,有些人在脖子、下巴、上額等部位也會出現。這是最困擾孕婦的面子問題,與基因遺傳、化妝品使用、日照都有關。懷孕期間儘量避免日照可以預防及減緩症狀,產後1年內多半會逐漸變淡,但真要恢復到懷孕前的白皙,可能不太容易。

參考資料

1.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 1993;168:541-549

2.Obstetrics&Gynecology 2001;97:283-289

懷孕期間可以搭乘飛機旅行嗎

懷孕期間較安全以及理想的度假時機,是在第4~6個月。因為在前期你可能會太累或太想嘔吐,以致無法享受度假;而在後期又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影響心情。

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不要搭乘飛機:美國國內航空法規規定孕婦在懷孕的最後4周(從第36周開始)不得搭乘飛機,其他國家航空則定為35周以後不得搭乘,不過台灣各家航空公司規定不同,可咨詢醫師或各航空公司。

懷孕時,搭乘飛機旅行有幾件事情要注意:

第一,讓自己有個舒服的姿勢。要坐在飛機上靠前的位置,因為前面空氣流通好,上下飛機比較容易。儘可能抬高你的腳,並在飛行期間多走,以防腳腫脹。在長途旅行時,不論做了多少預防措施,你的腳都會腫大。一旦你脫鞋後,很可能因為腳腫而無法再穿上,所以一定要確定鞋子是寬鬆的,穿拖鞋也行。

第二,多喝水。飛機上的空氣,會使嘴巴及鼻子裡的黏膜變得很乾燥,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脫水,因此在上下飛機或搭乘飛機時,應喝足夠的不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料。

第三,保持空氣濕潤。乾燥的空氣,除了會讓你的鼻子感到不舒服,還會導致脫水,除了多喝水補充水分外,可利用呼吸一杯熱水發出的蒸汽,來讓鼻子保持濕潤。

第四,旅行前先向醫師咨詢。和醫師討論以確定自己沒有任何早產或是其他症狀的危險,例如,先兆子癇、高血壓、糖尿病、多胞胎、子宮閉鎖不全、流產等。許多婦產科醫師都不鼓勵過去有過上述症狀,或多次早產情況的婦女在懷孕的最後3個月搭乘飛機,或是作任何長途旅行。

除此之外,孕婦要特別注意不要伸手去拿頭上置物箱的沉重行李,以避免過度使用某些肌肉,因為懷孕期間並不適合做肌肉的拉伸動作。有人會擔心機場的X線是否會傷害寶寶。其實大部分機場使用的掌上型安全掃描器或由步行通過的安檢機器,只散發出低量的超聲波,它們並非像醫院的X線機那樣含有潛在危險離子化輻射波,原則上是安全的。第2章 產檢項目&分娩注意事項

完善的產前檢查可以照顧好准媽媽與胎兒兩人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也能預防與治療異常狀況。不過,做了半天,準爸媽知道這些檢查的意義與目的到底是什麼嗎?請大家仔細地閱讀本章內容,就能夠讓你對產檢有正確和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歡喜地迎接寶寶的到來喔。2-1 懷孕初期的照顧&產檢懷孕初期的不適&緩解

懷孕固然是喜事,但伴隨而來的種種不便,也考驗著每一位準媽媽。隨著懷孕的進展,母體的變化也不一樣,先了解每一個時期可能會發生的改變,將有助於準媽媽們掌握自己身體的狀態喔。

孕婦一定會“害喜”嗎

有50%~90%的孕婦會在懷孕早期出現“害喜”的現象。所謂的“害喜”,就是孕婦出現噁心感,情況嚴重的孕婦甚至一整天都會嘔吐、反胃等,尤其集中在第5~6周出現,而以第9周的前後最為嚴重,但是到了第16周之後,症狀就會逐漸緩解。

也有不少準媽媽們用餐過後會出現胸口悶、不停打嗝的現象,或是每天都覺得睡眠不足,因為這時期的準媽媽們,睡眠狀況很像剛出生的小寶寶,熟睡時間變短,而淺睡時間拉長,再怎麼調整,睡眠品質依舊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別擔心!懷孕初期固然是懷孕3個階段中,最讓人感覺不舒服的一個過渡階段,但只要用對方法,仍然有辦法改善這些煩人的症狀喔。第1孕期(懷孕1~12週)的身體狀態

在臨床上,我們一般習慣把整個懷孕過程區分成3個孕期,時間大約以3個月為間隔,分別稱為:第1孕期(懷孕1~12週)、第2孕期(懷孕13~28週)及第3孕期(懷孕29~40週)。不過請大家注意:我在這邊提到的懷孕週數,指的是最後一次月經第1天算起的日子(或超聲波校正過的週數)。因為這是一般婦產科醫師常用的說法,用來方便準媽媽們與醫師之間溝通使用。

從懷孕第5週開始到第10週,我們稱這段時間為胚胎期。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月經過期沒來,同時因為懷孕而逐漸增加的雌激素,也會讓身體隱隱約約地接收到一些懷孕的信息,讓你感覺到自己可能是懷孕了……而在這段懷孕的初期,準媽媽們身體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害喜、飲食口味改變、腹部不適(例如輕微脹痛或抽痛)以及容易困倦等。這些狀況該如何處理,我都會在下面的章節中,陸續為大家介紹。“害喜”:孕婦面臨的頭一個困擾

在懷孕初期,大家最清楚的徵兆通常就是“害喜”。而所謂的“害喜”,就是孕婦在白天或晚上出現輕微的噁心感,情況嚴重的孕婦甚至會有一整天都在嘔吐、反胃。“害喜”現象的發生,可能是懷孕初期體內人類絨毛膜促進素(hCG)這種雌激素作祟的緣故。其實有50%~90%的孕婦會在懷孕早期出現“害喜”的現象,尤其集中在第5~6週出現,而以第9週前後最為嚴重,但是到了第16週之後,症狀就會逐漸緩解。

另外,不少準媽媽們在用餐過後會出現胸口悶、容易打嗝或胃酸反流的現象,這是因為雌激素(主要是黃體素)的變化,導致消化道肌肉鬆弛,減緩消化道蠕動的速度,使食物停留在胃中的時間變長,造成更多胃酸囤積在胃中,因此會產生所謂的胃食管反流。

還有,隨著懷孕的持續,孕婦的睡眠品質也會受影響。有些準媽媽們上了一天班,身體實在是累得不得了,但雌激素為了肚子裡頭的小寶寶生長,仍在24小時不停地工作,因而讓你感覺每天都沒睡醒,甚至出現困倦,特別容易累。

不過,別擔心。懷孕初期固然是懷孕3個階段中讓人感覺比較不舒服的一個過渡階段,但只要用對方法,仍然有辦法改善這些煩人的症狀。如何緩解“害喜”的症狀

很多準媽媽們一旦發生“害喜”症狀,除了身體難受,心裡也擔心因此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供給寶寶。其實在胚胎期,胚胎從母體攫取的養分有限,另外,胎兒也有本事將媽媽吃進去的食物養分優先取走,藉以作為成長食用。因此儘管媽媽再怎麼害喜、孕吐不止或是沒有食慾……寶寶還是能夠穩定地持續發育,茁壯成長。在這邊還要再提醒大家注意幾個原則,只要充分掌握並且執行,就能減輕“害喜”的不適,也無須擔心吃進去的食物沒有吸收到營養嘍。

1.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吃碳水化合物,比如蔬菜及水果;不要吃難以消化的食物,比如油炸、油膩或是辣的、易刺激腸胃的食物。

2.少食多餐:早上會有“害喜”症狀,通常都是因為準媽媽們胃中的食物已經消化一空,所以建議你從懷孕開始,要改變以往一天三餐的方式,最好是少食多餐,而每一餐的食物營養要足夠。

3.多喝水:嚴重的“害喜”、嘔吐,可能會造成身體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對准媽媽和寶寶都不好;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防止因劇烈嘔吐所流失的水分,也能防止准媽媽產生便秘。

4.穿著寬鬆衣服:穿著寬鬆的衣服,減少腹部的壓力,也可降低反胃的感覺。

5.儘量避開讓你覺得噁心的食物,多吃一點你喜歡或是讓你覺得舒服的東西。

6.維持家裡及工作場所的空氣流通,避免煙味或油煙味的存在。如何緩解胸悶的症狀

孕婦常會有胸悶的感覺,主要還是因為胃部不適,所以想要改善準媽媽餐後胸悶不適的情況,只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就可以減緩不適。

1.少食多餐:和改善“害喜”的方法一樣,少食多餐也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不會使胃酸分泌過多。

2.餐後站立、走動:吃飽飯後不要馬上坐下或躺下,保持至少20分鐘的站立,或是慢慢地走一走,加快食物通過胃部的速度,可以減輕胃部的負擔。

3.避免吃加速胃反流的食物:儘量不要食用會引起胃食道反流的食物,像是辛辣、油膩、高油脂的食物,或是橙子、番茄、木瓜、菠蘿等同樣類型的水果。

4.飯前喝杯溫牛奶:飯前喝杯溫牛奶,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也有助減少胃酸分泌,引發胸悶不適。

5.減少湯湯水水:吃飯時不喝過量的流質食物,比如開水、飲料或湯等,也可以避免胃部感覺過飽,減少胃部的負擔。

6.如果胃酸反流的狀況嚴重,吃點含制酸劑成分的胃乳片也可緩解症狀。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如果身體的變化讓你很難睡得好,建議你不妨利用適度的伸展運動來放鬆身體,或是嘗試改善睡眠環境的方式,都能讓你每天晚上睡得又香甜、又美好。

1.睡前做一些輕微運動:睡前做劇烈運動會妨礙睡眠,改做適度的伸展運動,幫助自己放鬆,有助於入睡。

2.幫助放鬆的方法:淋浴、聽輕松的輕音樂、請先生輕輕按摩等。在睡前選擇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方式,幫助你帶著好心情入睡。

3.睡前吃點點心:在睡前吃少量富含氨基酸的食物,比如乳製品或瘦肉等;另外,吃少量的全麥製品或水果,也能防止半夜因胃部沒有食物而被餓醒。

4.至少花半小時准備入睡:現代媽媽的生活較緊張,在入睡前,至少給自己半小時的准備時間靜下心來或做放鬆的動作,千萬不要把工作及生活煩惱的事帶上床。懷孕初期如何補充營養

懷孕的前3個月是寶寶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候,寶寶的五官、心臟及神經系統均已開始成形,所以除了均衡的飲食,足量的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對胎兒的成長發育絕對有必要。

雖然準媽媽們此時需要補充適量的營養素,但是最需注意的還是鈣、鐵質、葉酸及維生素A的攝取。這些營養素不僅可以預防孕婦貧血,還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另外,提供孕婦足量的鋅,可以避免孕婦因為懷孕初期缺乏鋅而產生的倦怠及早產情況。懷孕初期的產檢項目

懷孕的婦女自從懷孕第1個月起,我還是建議儘量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入睡,杜絕噪聲的打擾,避免孕婦因噪聲產生恐懼及壓力。在飲食方面,應多吃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並且一定要煮熟,絕對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其實說穿了,懷孕使身體容易疲倦、想睡覺,而在這種身體感覺比較勞累的狀態下時,多休息自然是最有助胚胎發育的方法。

然而,現今職業婦女比例增加,婦女朋友不會因為懷孕而能避免掉工作壓力或是緊繃的生活狀態;但是因為身體疲累會讓孕婦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必須時時注意安全,以免因為不小心而發生意外,提高早期流產的發生率。

孕婦在懷孕初期(1~12週),哪些產檢項目是一定要做,而且還可從中窺探胚胎正常與否的呢?下一頁的表格所介紹的產檢項目,就請你們這些準媽媽們一定要看仔細喔。2-2 懷孕中期的照顧&產檢懷孕中期的不適&緩解

懷孕中期雖然“害喜”現象沒有了,但還是會讓許多孕婦感覺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常見的症狀像是皮膚變差,腳因為水腫而讓平時穿的鞋子變得很痛,甚至還有人會因為懷孕導致失眠,而這些症狀對於許多孕婦來說,真的就是比天塌下來還要嚴重的慘事呢!

不過當你看到這些時,請不要太過擔憂,因為就統計數字顯示,大多數的準媽媽們會比第1孕期感覺舒服,“害喜”的現象改善後,心情也會漸趨穩定許多。

胎兒在第2孕期就可以聽到聲音了嗎

當懷孕進入中期,也就是從第4~7個月的時候,就是胎兒快速成長的時期。這時他的身長會從懷孕第3個月時的不到6厘米,開始發展到1個月成長6∼7厘米的狀態,而且這時候胎兒的器官持續發展形成,心臟血液循環開始運作,臉部特徵也逐漸明顯起來,而這些發育狀態都能夠在超聲波下看得一清二楚。

1.待胎兒滿5個月(20週)時,準媽媽會感覺到子宮像一個哈密瓜,這時候胎兒的雙腿大小已經有成人的小指頭那麼大,體重約340克,身長20~25厘米。

2.滿6個月(24週)時,胎兒持續發育,頭髮慢慢長出來;直到7個月,也就是28週,胎兒成長的速度會變更快。

3.從第18~20週開始,準媽媽會開始感覺到胎動,隨懷孕週數增加,胎動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胎兒的看、聽、嗅及味覺等器官開始逐漸發育,對聲音和觸覺也會有反應。第2孕期(懷孕13~28週)的身體狀態

門診中常有一些準媽媽們反映,在進入懷孕第2週期(懷孕13~28週)時經常會感到頭暈,是不是營養不夠或貧血呢?其實這是因為變換姿勢或長時間坐或站才會發生的姿勢性低血壓及直立性低血壓;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血糖過低或是貧血,需要經過診斷才能評估實際狀況。

另外,因為雌激素的影響,準媽媽在這個時候皮膚或多或少會產生變化。有些准媽媽發現自己突然變得油光滿面,甚至冒出許多青春痘。這讓許多上班族媽媽困擾不已。甚至有些準媽媽們還會因為黑色素作祟,臉上開始長出許多黃褐色的雀斑,這些狀況台灣在臨床上一般均稱為懷孕褐斑。

再就是支撐全身力量的腳部,因為水腫的關係需要換比較大號的鞋子;有些準媽媽會靜脈曲張,讓自己連路都走不好,真可稱得上是舉步維艱啊。至於孕婦的睡眠問題,則是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肚子壓迫到膀胱進而容易有尿頻的狀況;加上肚子變大,需要嘗試不同的睡姿才會找到舒適點,而這層困擾也會讓準媽媽們翻來覆去睡不著。如何緩解頭暈、虛弱的症狀

其實針對孕婦頭暈的狀況,準媽媽們最好還是配合醫師找出原因,接著再對症下藥想辦法應對,如此一來才能夠做出最完備的改善。一般來說,在臨床上最常碰到的頭暈狀況,大致有以下3種原因。

1.持續性“害喜”: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無須擔心。如果你發現進入第4個月依然有輕微的害喜現象甚至頭暈,那就表示為時不會太久,基本上對你和胎兒的健康並沒有影響。但是如果這樣的“害喜”症狀越來越劇烈、明顯,那就千萬不可輕視,必須立即就醫治療。

2.低血壓性頭暈:別固定一個姿勢過久,有助於減輕症狀。若是因為低血壓而引起的頭暈,建議準媽媽們不要大動作變換姿勢,例如上完廁所要起身時,一切都要慢慢來;如果感覺頭暈的話,記得扶住穩定的物體休息一下,不要馬上強迫自己行走;再者,如果必須長時間坐著或站著的準媽媽們,即使工作需要,也千萬不要忘了每半小時动一动、換個姿勢,舒緩一下緊張的身體。

3.血糖低、貧血:補充鐵劑,緩解症狀。至於血糖過低或貧血引起的頭暈現象,記得不管懷孕期間飲食嗜好改變了多少,營養均衡還是最重要的觀念。孕婦通常要是有因為血糖過低引發的頭暈現象,都會在調整飲食之後就逐漸改善;而貧血,則要多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或是補充鐵劑應對。如何緩解皮膚變差的症狀

因為雌激素影響而導致的皮膚變差,有時候即使你再怎麼勤加保養、頻繁跑美容院美容,狀況也不見得會有什麼明顯的改善,其實這些狀況說穿了還真的得等到分娩結束後才會自然好轉。但愛美畢竟是女人的天性,如何防止這些現象變得更嚴重?以下提供幾個變通方式,希望有助於你適時地改善症狀,讓心情能夠更愉快一些。

1.臉部泛油:清潔、保濕是唯一改善方法。尤其對於夏天懷孕的準媽媽,面臨臉部泛油的問題,常常苦不堪言。如果真的無法忍耐這樣的狀況,建議你不妨選用質地溫和的洗臉產品來清潔臉部;但一天不要洗太多次,洗完臉後還要記得保溼,噴一些礦泉水讓臉部保持溼潤,但不要再擦油脂成分高的保養品。在實在不方便洗臉的場合,隨身攜帶吸油面紙也可以免除臉泛油的尷尬。

2.青春痘:孕婦長痘是短暫的狀況。請記住:懷孕時期的青春痘大都是短暫性的,孕期結束後自然船過水無痕。經常保持臉部清潔,避免青春痘受到細菌感染形成痤瘡;如果需要,經醫師評估後,可以局部塗抹抗生素藥膏來治療痤瘡。

3.懷孕褐斑:做好防曬就能避免發生。受雌激素的影響,孕斑會出現在前額、上臉頰、鼻頭和接近下巴的部位,某些皮膚較黃或較黑的準媽媽們,也會發現褐斑長在眼窩附近。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盡量避免日光的照射,即使出門也要做好防曬,一旦減少紫外線的傷害,就能防止已經長出斑點的部位產生更多的黑色素。如何緩解腳部水腫、靜脈曲張的症狀

對於每個準媽媽幾乎都會遇到的腳腫問題,除了穿大一點的鞋子,讓腳部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之外,其實你也可以這樣做,用來改善腳部的不適。

舒緩水腫的方法

1.不管是坐或臥,盡可能抬高雙腳。

2.不要久站,記得讓雙腳多休息一會兒。

3.常做足部運動,讓腳趾動一動,腳踝轉圈動一動。

4.不舒服的時候做一下腳部按摩,但動作必須輕柔,不要用力揉壓。

5.回家後可讓雙腳浸泡一下溫水,舒緩疼痛及腫脹感。

6.穿棉質襪子,讓腳部更透氣。

7.穿大小合適的鞋子,且要低跟,防滑的功能千萬不能少。

下肢靜脈曲張則是由於懷孕期間雌激素分泌,導致孕婦血管壁的肌肉變得鬆弛;再加上日漸膨大的子宮壓迫到下腔靜脈,使得靜脈回流淤積下肢的狀況更加嚴重。這時候不要用力揉壓按摩靜脈曲張的血[1]管,免得引起血管更進一步的損壞,甚至引起血栓。

在懷孕期間很難避免的靜脈曲張,若想在生產完慢慢擺脫它,建議你坐著的時候盡量把腳抬高,睡覺時靠左側躺臥;穿著較寬鬆的衣服,避免穿緊身衣褲,建議你可以嘗試以彈性襪來預防或改善靜脈曲張的現象。[1]血栓一種因血管破裂,形成並附著於血管壁上的血凝塊。當血管壁有損傷、血流滯緩及血液呈高凝狀態時都會形成。長期臥床或久坐不動,或是因受傷或感染所導致的血管損傷、妊娠期及雌激素(雌激素或避孕藥)等狀況,都會引發血栓。血栓是導致心、腦及外周血管病變的關鍵環節,更是癱瘓猝死的直接原因;嚴重時還會造成心臟病發作、中風、手足癱瘓或肺栓塞等重大傷害。如何緩解失眠的症狀

想要改善懷孕中期的睡眠品質,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會導致半夜醒來的原因全數改變。

如果是因為翻來去而醒來,那麼就立刻換個睡姿,試著側睡時在肚子下墊個枕頭,可能會比較舒服;如果是腿部抽筋讓你醒來,在睡前別忘了按摩一下小腿,或是动一动腳部,都可以預防半夜抽筋的現象發生;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胸、胃灼熱,試著把枕頭墊高,保持上半身微微抬高的姿勢,也會有所改善。

至於先天屬於比較憂郁的準媽媽,試著將全身放鬆後再入睡,若是勉強帶著憂慮和煩惱去夢周公,半夜你一定會頻頻醒來而睡不好。懷孕中期的營養補充

第2孕期(懷孕13~28週)是胎兒發育成長過程當中的主要階段,這段時間的準媽媽們應該多補充適量的鐵質,藉以幫助預防發生常見的懷孕期貧血現象。另外補充適量的B族維生素也很重要,因為它可是幫助母體及胎兒紅血球形成的最大功臣之一呢。

另外,礦物質的補充也很重要,例如鈣質就是一例;因為母體攝取足量的鈣質,有助於胎兒骨骼發育的正常。此外像是鋅、錳等礦物質,也是有助於胎兒骨骼、神經系統及腺體發育的重要營養素。懷孕中期的產檢項目

懷孕3個月(12周)的產檢項目,主要都是例行的產檢過程,例如測量孕婦血壓、驗尿,要注意的是孕婦的尿液中是否有蛋白尿或酮尿反應,同時得用超聲波檢查胎兒心跳和生長情形。

不過目前可在胎兒11~14週大時,利用高解析度超聲波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如果此時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大於2.5毫米,則表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概率相當高。如再配合血中游離性乙型絨毛膜性腺激素及懷孕相關血漿蛋白(PAPP-P)的濃度檢查,更可篩檢出約90%的胎兒異常症狀,包括唐氏綜合征、第18對、第13對染色體的異常胎兒等。不過因為這是自費項目,准父母可視情況選擇是否要做檢查。

此外,目前台灣圍產期醫學會也在積極推廣先天性脊髓萎縮症的[1]診斷。先天性脊髓萎縮症發生的概率約為1/30,診斷方法是抽取父母雙方的血液,檢查是否攜帶了有缺陷的SMA基因?如果有,則胎兒將有1/4的機會罹患此症,不過這是自費項目,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要加做此項檢測。懷孕末期(13~28週)要做的產檢項目大致有以下內容。[2][1]先天性脊髓萎縮症這是一種從脊髓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突變開始後,進一步發展到肌肉發生漸進性退化的疾病。患者慢慢地無法梳頭、無法走路、爬行和吞嚥,最終會因無法呼吸而死亡。從出生到成年皆有可能發生。[2]妊娠性糖尿病指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第一次被發現對碳水化合物有耐性不良反應者,以全世界的統計數字來看,約有7%的發生率。孕婦本身除了容易出現一般糖尿病的併發症之外,也容易因此生產巨大兒(嬰兒體重超過4000克)造成難產,不僅危及生命,還會導致寶寶日後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增大。2-3 懷孕后期的照顧&產檢懷孕後期的不適&緩解

到了懷孕末期,準媽媽的所有辛勞終將告一段落了,接下來便要準備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懷孕過程當中的種種不適在此時或許更嚴重,但是請你放寬心,因為只要忍耐一下,度過這個時段,你便能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了。

在漫長的懷孕過程中,母體正經歷一場形態與功能的重大改變。有些改變會從懷孕初期持續到生產,有些則會伴隨懷孕週數增加而變得更加明顯,例如子宮在懷孕末期會快速增大,進而造成各種壓迫的症狀;另外也有些症狀是到後期才逐漸出現,以下我們將針對懷孕末期常見的問題詳加介紹。

如何知道我真的要生了

陣痛是臨盆的徵兆之一,但很多準媽媽在懷孕後期常會感覺子宮在頻頻收縮,其實這不是真的陣痛,而是一種假性陣痛。而很多準媽媽都會問到,假性陣痛與真的陣痛有什麼不一樣?其實當陣痛來臨的時候,還真的是不容易區分真假,尤其是第一次生產的媽媽,緊張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去管它是真是假。

其實假性陣痛與真陣痛最大的差別,就是假性陣痛的次數和時間都不規律,有時只要身體換個姿勢,就不痛了。在假性陣痛來臨時,你所能做的事就是多休息、配合陣痛的來臨做做深呼吸,多少可以減緩疼痛感。

至於真的陣痛來臨時,頻次很規律,每3~10分鐘痛1次,每一次的收縮均持續20秒以上,而且這種現象持續1小時以上。此時最好趕快先到醫院報到,交給專業醫師或護士來為你分辨是否就快生了。第3孕期(懷孕29~40週)的身體狀態

懷孕一旦進入後期,準媽媽們在體態上就會開始大腹便便,孕婦這時至少會比懷孕前多出約8千克的體重;而在這段時間,胎兒會發育完全、日益成熟,所能做的就是等著被媽媽生出來。

對準媽媽來說,除了因為腹部受到壓迫而感到不舒服之外,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會有便秘問題。而在懷孕30周之前,一般人不會感受到子宮在做密集收縮;在30周之後,可能伴隨著假性陣痛,反而讓很多準媽媽們誤以為自己就快要生了。但有過幾次的經驗之後,大家多半就會發現這樣的陣痛並不規律,並非產兆。還有,許多准媽媽因為沒有生產經驗,到了懷孕後期會格外的緊張,擔心早產、擔心該進行自然產還是剖腹產、擔心分娩的那一刻不順利……種種擔憂加上懷孕後期帶來的身體不適,的確會讓不少準媽媽們怎麼睡都睡不好。

另外,身體已經在準備餵哺寶寶,即使胎兒還在肚子中,不少準媽媽會發現乳汁開始微量分泌。第一次生產的准媽媽會不太習慣,有些人甚至會因為擔心乳汁滲出弄髒衣物,導致白天上班時情緒非常不[1]安,生怕自己會穿幫。此時的乳汁是呈現微黃色的初乳。針對這樣的情況,倒是不必太過擔心,除非分泌量過大,必須經常更換內衣,不然只要以乾淨的棉布或棉花棒用清水輕輕擦拭即可。[1]初乳妊娠後期,乳房內逐漸開始蓄積少量的乳汁,不久便產生帶有黃色的黏稠狀的乳汁,這便是初乳。初乳含有許多珍貴的免疫物質,可提升新生兒免疫力,是寶寶健康發育的重要養分。如何緩解大腹便便的不適

懷孕後期(懷孕29~40週),子宮快速長大的結果會導致下腹部的腸道往上或往兩側移動,有時候腸子甚至會被擠到肝臟附近。此外,子宮在長大的同時,也會做旋轉的動作,這些改變可能會對子宮旁邊[1]的圓韌帶、寬韌帶造成一定程度的牽扯,在兩側鼠蹊部位甚至會有被拉扯的疼痛感出現。

另外是骨盆腔,尤其是膀胱上恥骨聯合處易有壓迫感的疼痛症狀出現。這些不舒服的感覺,通常是可以忍受的,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多休息就可以讓症狀減輕一些。如果疼痛變得厲害或伴隨有其他症狀,如嘔吐、發燒等,要儘快找醫師檢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1]鼠蹊部位下腹部與雙側下肢連接部。如何緩解呼吸困難、胸悶的症狀

呼吸困難、胸悶的症狀,在懷孕末期(懷孕29~40週)的孕婦身上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懷孕後3個月,孕婦的橫膈膜上下活動會受到增大的子宮影響,增加每次呼吸的深度,這樣才能讓寶寶獲得充分的氧氣。而這種呼吸深度的增加,常會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這[1]種擠壓效應在多胞胎及羊水過多的孕婦身上更為明顯,因為子宮過大壓迫到胸腔,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平躺時還會有快要窒息的感覺出現。

此時我建議孕婦要減少活動量,並且保持愉快的心情;臥床休息,採左側躺臥等姿勢也都會有某種程度的幫助。若胸悶的症狀在平躺時更顯厲害,或是伴隨有嚴重的水腫,產檢時記得告訴醫師,因為有時候孕婦之所以會喘,其實是其他疾病的前兆。[1]羊水過多#####羊水多寡可由超聲波下的羊水指標來評估;當羊水指標在5~24之間,即表示羊水量正常。當羊水指標<5,則為羊水過少;但羊水指標若>24,表示羊水過多。單純的羊水稍多,不需任何治療;但若羊水過多已造成准媽媽身體不適,醫師會考慮是否必須將部分羊水抽出,以免因羊水過多刺激子宮收縮,造成早產。如何緩解腰酸背痛、手腳無力的症狀

一旦到了懷孕末期(懷孕29~40週),因為子宮急劇地長大,母體的重量增加,容易使孕婦整個人的重心都往前移;孕婦的腰、背肌肉肯定得保持某種程度的張力,才能讓上半身保持一個往後仰的姿勢,藉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尤其此時孕婦若是還穿高跟鞋的話,脊椎將會承受比平常更大的壓力。

另外,上身往後仰的同時,也會使身體不自主的把肩膀及頸部往前傾,藉以維持頭部的姿勢。這些姿勢的改變常常是造成孕婦頭部、肩膀到腰背酸痛的原因,甚至還會牽扯到肩膀附近的神經,造成手部的酸麻無力。所以,要避免長時間站立及穿高跟鞋,並且維持適度運動藉以維持肌肉的強度,加上適量的休息與局部熱敷,都能使背痛的情況改善。必要的話,還可請醫師給予輕微的止痛藥,減輕疼痛。如何緩解便祕、尿頻的症狀

准媽媽在懷孕後期(懷孕29~40週)之所以會變得很容易便秘,主要是因為雌激素分泌引發胃腸道蠕動速度變慢,糞便會因此變得比較乾硬;加上此時腹部壓迫力變強,會讓整個排便過程變得更加困難,這時我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們,一定要記得以下幾個緩解原則。

緩解便秘的方法

1.多吃高纖維食物,比如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

2.每天一定要喝足夠的水才能幫助軟便。

3.保持運動習慣,即使到了懷孕後期,也要多花時間散散步。

4.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習慣。

5.鐵劑、維生素會讓便秘更嚴重,所以最好在餐後再補充。

另外常常碰到很多準媽媽們,覺得頻頻跑廁所很不方便,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憋尿的習慣,尤其是在未懷孕前就已有憋尿習慣的婦女朋友,情況更嚴重。因此我要奉勸你:還是少憋尿為妙。孕婦因為骨盆腔受到壓迫,膀胱根本貯存不了太多的尿液,有些人甚至不必到廁所去蹲著,因為她只要稍一用力,就會有尿液釋出。

由於準媽媽此時的膀胱壁比平時更容易水腫,因此也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傷或感染,所以千萬記得不要憋尿,還要養成多喝水、多上廁所的習慣,這些舉手之勞的好習慣,都是能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法。

另外,懷孕後期(懷孕29~40週)的胎兒體重上升變快、胎動也漸趨頻繁,而且更是胎兒各部位(特別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懷孕後期若是無法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將對胎兒腦部發育影響極大,所以要特別注意營養素源源不絕的供應,一定要確實做到。

1.足量的鈣質:以供胎兒骨骼成長所需。

2.鐵質、銅、鋅及維生素B、維生素B:以提供母體及胎兒產612生充足的血球素,幫助寶寶發育得更健康。懷孕後期的產檢項目

產檢是一種預防醫學。通過完善的產檢,可以減少准媽媽的併發症發生率,並且確保胎兒的健康,增加胎兒的存活率。因此,還是老話一句:找到自己信任的醫師並且按時做產檢,隨時注意身體的各種變化,好讓自己與寶寶一同歡喜迎接見面的那一刻。尤其是到了懷孕末期,隨著分娩時間的步步逼近,相信許多準媽媽一定都是壓力大得不行,因此,去做產檢的同時,與主治醫師聊聊天,緩解一下心中的壓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放鬆方式喔!懷孕後期要做的產檢項目大致如以下所敘述。2-4 臨盆&分娩我終於要生了

經過了漫長等待,寶寶總算要到這個世界上來了。我在門診遇見的準爸媽這個時候都會相當緊張,尤其是生產頭一胎的新手父母,一方面期待寶寶快點來到,一方面又很憂慮生產的疼痛,每次來門診時都顯得焦慮不安。

雖然我總是說:“不要緊張!一切都會順利的……”但是我也知道這句話只能安撫產婦情緒5分鐘而已。我想,必須等到寶寶順利來到這世界的那一刻,準媽媽們才能真正放寬心呢。

預產期都過了還不生怎麼辦

在醫學上我們對過期妊娠的定義,指的是孕婦懷孕滿42週以後仍未分娩的一種現象,發生率為3%~10%,不僅新生兒死亡率是正常足月寶寶的兩倍或兩倍以上,她們發生併發症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比如羊水減少或因羊水減少而容易造成臍帶壓迫或產生黏稠的胎便、胎盤功能老化、胎兒過大等。

一般說來當胎兒超過4000克時,便很容易造成產婦的產程延滯、產道裂傷,必須剖腹生產,甚至連產後大出血的概率也會隨之上[1][2]升;寶寶也比較容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肩難產、鎖骨骨折等並發症。[1]肩難產指的是分娩當中,胎頭已出來但肩膀卻卡在產道,無法順利生出來的現象,如果無法及時處理,寶寶很容易因缺氧而死亡。肩難產的發生概率為0.25%~1%。臨床上,很難預知哪一次生產會發生肩難產,雖說寶寶越大,發生概率越高,但是仍有一半以上的肩難產是發生在4000克以下的寶寶身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測。[2]鎖骨骨折新生兒鎖骨骨折多發生於難產過程中,即在分娩時,胎兒鎖骨前方頂著母親的恥骨處,進而導致胎兒肩膀的產出有困難,或因臀位而導致手臂呈伸直的姿勢所造成。發生過期妊娠的原因

很多媽媽從接近預產期的時候,就滿心期待寶寶的到來;但眼看預產期一天一天的過去,身體就是沒有“要生了”的徵兆,心情通通從一開始的興奮慢慢轉變為焦急,大家一見面就是頻頻追問:“該怎麼辦才好啊?寶寶怎麼還不想出來呢?”這時候親朋好友、同事們見面時對准爸爸的問候語,也多半會從“太太什麼時候生啊”變成“你老婆怎麼還不生呢”?

其實這種過了預產期還遲遲不見產兆的情況,一般稱為過期妊娠。而發生過期妊娠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到底哪些人容易發生過期妊娠?一般來說生頭胎的產婦、前一胎曾發生過過期妊娠的產婦等,都比較容易出現過期妊娠。而經歷過過期妊娠的寶寶,更是約有20%的機會出現過熟兒症候群,他們的皮膚外觀會皺皺的,皮下脂肪也較少,所以看起來都比較瘦,指甲也會比較長,整體看起來就像是老頭子一樣。

其實當準媽媽們發現自己已經超過預產期,我在這邊還是要安慰大家不用太緊張,除了多加注意胎動次數,也要到醫院評估胎兒的最新狀況,只要與醫師做好緊密的配合,必要時每週進行2次的產檢,我相信一切都會平安無事。

或許會有很多準媽媽問道:“那如果是已經過了預產期,到底什麼時候生最好?”一般來說,如果在婦產科醫師的評估下發現胎盤功[1]能不良、胎心音監測器顯示胎兒窘迫,或是超聲波評估胎兒可能過大時,醫師大多會建議採用引產,也就是催生的方式將寶寶抱出來。但是如果產檢一切正常,但是子宮頸的成熟度不夠,我們多半會採取密切觀察的方式,希望再等等看,就像等待瓜熟自然會落蒂一樣。然而大多數的醫師一般都不會鼓勵產婦把胎兒等到42週後才生;多半在滿41週卻還沒有產兆出現時,就會建議你要住院催生了。至於這時的生產方式,是採用陰道生產還是剖腹生產,必須由專業醫師來做決定。[1]胎兒窘迫即胎盤因過期妊娠,或母體罹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糖尿病而引起的功能不全,導致胎兒生長遲滯。一般又可分為慢性與急性兩種。早產發生的原因

所謂早產,指的是懷孕20週以上,未滿37週的生產情況。一般而言,早產的盛行率為7%~10%,但是卻佔了所有新生兒罹病率和死亡率的70%~80%。而說到該如何避免早產的發生,準媽媽們除了記得定期接受產檢之外,平常也可以透過一些觀察,看看自己是否有早產的徵兆或早發性子宮收縮的情況,像是下腹部有類似月經來前的那種悶痛、頻率規則或一陣陣的肚子變硬、持續性的下腰部位痠痛、陰道分泌物變多或夾帶紅色血絲等,都要多加留意。除此之外,嚴格按照以下方法去做,相信可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預防早產的方法

1.避免刺激子宮收縮,如久站、上夜班、過度勞累、情緒緊張、壓力過大等。

2.避免不必要的長途旅行。

3.遠離菸、酒等有害物質。

4.每2~3天可做自我檢查:把手放在肚子上,看看是否有收縮變硬的現象,並將次數記錄下來。

5.如果有子宮收縮現象,也不必過於緊張,只要放鬆心情、多臥床休息、適時補充水分,大部分都會得到改善。

6.如果收縮的次數每小時多於4次,最好就醫診療,配合醫師進行治療。關於臨盆的徵兆

在進入懷孕末期之後,準媽媽們幾乎天天都是處於戰戰兢兢的緊張狀態,隨時做好到醫院生產的準備。但到底什麼時候會生?临盆又有哪些徵兆呢?

1.輕鬆感:在懷孕末期,大腹便便的準媽媽感到痛苦的原因,就是已經有壓迫感,但還沒有要生產的跡象,不過在生產前1~2週,這種壓迫感會消失,準媽媽此時會感到胎頭下降,而有一種輕鬆感。但這樣的感覺並非十分明顯,最快也要1週後才會出現其他更明顯的徵兆。

2.見紅:所謂的見紅,就是陰道出現帶有粉紅色或褐色血絲的分泌物,一般會發生在規則陣痛或羊水破裂的前幾天,是子宮頸正在變軟、變薄的徵兆。如果流出來的是血紅色的分泌物,甚至是鮮紅的血,而且量多到會把棉墊或內褲弄濕,可能是產程進展較快或是胎盤剝離[1]的現象,這時應該就醫檢查。

3.破水:所謂的破水就是胎膜(包括羊膜與絨毛膜)破裂,羊水流出子宮外。在懷孕晚期,子宮內約有1000毫升左右的羊水,在破水的時候,準媽媽會感到有大量的水自下體流出;而且移動位置時覺得陰道裡面還會有水流出來,那就是有可能破水了。

4.便意感:不少準媽媽在這時會感覺肛門不自主地想用力,甚至會有想排便的感覺;這可能是胎頭壓迫到直腸甚至肛門,造成便意感的產生,尤其在陣痛時,感覺會更強烈。此時應儘快就醫,並且搭配深呼吸或做哈氣動作,千萬不要用力。

5.陣痛:當準媽媽開始感到陣痛,也有可能是假性陣痛來攪局的。這種所謂的假性陣痛,子宮的收縮並不規律,痛的頻率和強度並沒有增加;另外,痛的部位可能在下腹部或鼠蹊部,而不是後下腰的地方。假性陣痛發生的時候,只要改變姿勢或是躺下,收縮的情況便會慢慢停止。

不過真的陣痛發生時,情況可就不是如此了。首先你會發現收縮的頻率變緊密了,即使改變姿勢,收縮仍然很強烈,並且不會停止。此外疼痛的部位從子宮上部到後下腰的地方,並且會一直延伸到下腹部;此時子宮收縮的感覺比較類似腸胃不舒服,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腹瀉產生。

一般而言,足月的頭胎產婦要每3∼4分鐘陣痛1次(有些人頻率會更高),才會有明顯的產程進展,所以陣痛剛開始的最初幾個小時,可能還是在家裡等待比較好。但是如果覺得胎動減少或是子宮收縮變強、出血量也增加,前往就醫則比較保險。如果是有過經驗的產婦,從開始有感覺到子宮收縮增強到每5分鐘陣痛1次(或頻率更密)時,建議可以視情況前往診所或醫院等待。因為第2胎的產程進展遠比頭胎來得快,所以必須留意實際情況,以免發生在家裡生下寶寶,或是在送醫途中就生了的窘況。[1]胎盤剝離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進展相當快,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危及產婦和胎兒的生命。若胎盤剝離面積超過胎盤的1/2或以上時,胎兒多半會因嚴重缺氧而死亡!臨盆前的應對方法

當陣痛開始頻頻催逼著產婦的身體,但是寶寶就是還沒準備要出來時,身為準媽媽的你,到底該有什麼對策才好呢?這時除了想辦法舒緩陣痛之外,充分利用陣痛的間歇休息時間,也可以幫助你減少生產前的種種不適。

從真陣痛開始到子宮頸擴張3~4厘米的這段時間,一般稱為潛伏期。第一次生產的孕婦平均需要6小時,但不會超過20小時;有過生產經驗的孕婦則平均需要4小時,一般不超過14小時。對於許多準媽媽們來說,長時間的陣痛是相當難熬的。當疼痛達到某個程度時,產婦此時根本已無法與旁人說話;但藉由家人協助做到以下幾件事,倒是可以緩解產婦的一些疼痛。

1.做呼吸,轉移疼痛感:專注在呼吸上,可以幫助轉移疼痛。當陣痛來臨時,準媽媽可以用鼻子吸氣,然後小口慢慢吐出,做規律的吸—吐動作。在陣痛強烈時可以加快速度,減輕時則跟著放慢速度;陪產的家人不妨在一旁協助,並提醒準媽媽要盡量放鬆全身的肌肉。

2.事前準備可抓握的東西:在陣痛來臨時,準媽媽會很想抓握東西,以便自我控制。事前不妨準備好如軟墊、枕頭、被子等物品,在過度用力,不會傷及身體的前提下,適時提供產婦抓握,舒緩不適。

3.減少環境刺激及干擾:除了適時協助準媽媽,比如擦汗、撫慰等,其餘像是太強烈的光線、噪聲都要避免,以便讓準媽媽不受太多干擾,而集中精神應付陣痛。

4.利用陣痛間歇時間休息:如果你是首次生產的準媽媽,一定很難想象生產時需花費多大的力氣才能將寶寶“擠”出來。很多人明明清楚為了把寶寶生出來,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用力,但還是會痛得很想放棄,恨不得把寶寶再塞回肚子裡算了。在待產的過程中,一旦子宮頸開3指之後,密集的疼痛加上胎頭向下擠壓產道,子宮頸持續擴張,這時準媽媽實在很難放鬆肌肉了。但為了應付接下來的一場硬仗,提醒準媽媽務必把握陣痛的間歇時間放鬆肌肉。

5.需定時解尿:提醒陪產家人除了要適時為準媽媽補充水分之外,當產婦痛到汗流浹背之時,也要協助她們換上乾爽的衣服。此外,因為胎頭壓迫到尿道,很多準媽媽都會有解不出尿的情況,很多人甚至就乾脆不解了。如果脹尿情況太過嚴重,不但容易使產婦產後膀胱受損導致解尿困難,也會阻礙胎頭下降而延緩產程。所以,陪產家人一定要提醒並協助產婦定時去解尿,千萬不要超過4小時都不去上廁所。若是產婦不便起身,可以使用便盆讓產婦坐在上面解尿,以防產婦發生意外。

醫師叮嚀你

臨盆用品先列清單,以防手忙腳亂

準備生產之前,記得把該預備的東西先整理好,並且跟陪產的人隨時沙盤演練一下,才不會到了該去醫院的一刻亂了陣腳!臨盆時需要預先準備的物品,大致如下。

1.個人證件及手冊:產婦保健卡、夫妻身份證、醫院掛號證、孕婦健康手冊、乙肝登錄表。

2.個人衣物:哺乳內衣、睡衣、防溢乳墊、乳頭清潔棉、產褥墊、生理褲或免洗褲、束腹帶、拖鞋、出院的外出服。

3.盥洗用具:毛巾、肥皂、洗面乳、牙刷、牙膏、梳子、杯子、會陰沖洗器。

4.新生兒用品:紙尿布、寶寶包巾、手套、襪子、紗布衣、嬰兒服、嬰兒安全提籃。

5.哺乳器具:吸乳器、母乳冷凍袋或是奶瓶、奶瓶消毒機等。第3章 寶寶成長日記

想了解寶寶是如何在肚子裡面變大的嗎?做過功課的准媽媽也許就會知道,懷孕過程中的種種身體不適,不只是雌激素的變化,也有一部分是因為腹中的胎兒。另外,全程掌握寶寶的成長階段,對於需要時時補充的營養,准媽媽也能更有把握喔。3-1 了解胎兒的生長透視胎兒的異想世界

一個完整的懷孕過程大約需要36~40週,而在這段“辛苦耕耘”的日子裡,腹中的寶寶無時無刻不在出現微妙的變化。

從第4~10週的胚胎期到第11週之後的胎兒期,心肝寶貝會從一個小到連肉眼都看不見的受精卵,依賴母體提供的養分,讓他每天一點一點地長大,發育成為一個身長約50厘米,體重約3000克的胎兒,這其中的形成過程相當奇妙。

如何推算預產期

一般說來,醫師在為你推算預產期之前,大致都會詢問幾個必要的問題:例如平時月經的規律如何?如果在過去半年內,你的月經都還算規律,大約是28天左右來1次的話,我們將會以你最後一次月經的第1天,加上266天或38週(此為自受精到分娩的平均時間),再加上另外14天(等於加上280天),來計算出預產期。

如果準媽媽們想要自己推算看看的話,也可以參考以下的公式來試試。

1.先找出最後一次月經的第1天日期。

2.再加上1年。

3.然後減掉3個月。

4.最後再加上7天即可。

若是你的月經不太規律或週期不是28天,例如是35天或35天以[1]上的話,我們會用超聲波來測量妊娠囊或胎兒的大小,然後再推算出一個預產期的日子。[1]妊娠囊這是孕婦在懷孕初期,也就是月經過期後5週內在子宮內呈現的構造,主要是檢查形狀及著床位置。翔實記錄寶寶成長的每一天

辛苦懷胎40週,在這40週當中,胎兒無時無刻不在出現微妙的變化。從4~10週的胚胎期,到11週之後的胎兒期,胎兒會從一個如米粒般大小的胚胎,長成一個身長約50厘米,體重約3000克的胎兒,這中間的形成相當奇妙,完全靠著母體提供的養分,每天一點一點地長大。了解胎兒如何在肚子裡面長大變化,准媽媽也就能知道,身體上的不適,不只是雌激素的變化,也有一部分是胎兒帶來的。另外,熟悉胎兒的成長過程,你能更及時地掌握何時需補充營養。如何計算懷孕週數

在透視胎兒的秘密生活前,準媽媽們可得先弄清楚懷孕週數的計算方法,因為胚胎學專家與婦產科醫師們的算法略有不同,如果因沒弄清楚,就會白緊張一場了。加上因為最後1次月經的第1天,是大多數女性容易記住的日子,所以本書採用從最後1次月經的第1天開始算起的方法,來計算懷孕週數,相信大家會比較容易明白並且計算出來。

往往在第一次產檢時,婦產科醫師就會如前面所說的,根據你最後一次月經的日期或超聲波測量的結果來估算你懷孕的週數以及預產期的日子。許多準媽媽常常執著在預產期這個日子,以為自己會在預產期這天生產,甚至以為在預產期之前生產就是早產,超過預產期還不生就是過期懷孕而擔憂不已。其實預產期只是我們用來界定胎兒生成的一個參考指標,就好比賽跑要先決定好終點線一樣,才能知道選手跑的速度是不是超前或落後。在醫學上,只要是預產期前3週及預產期後2週(也就是懷孕37~42週)這段時間出生的寶寶,都可算是足月的健康寶寶,請準爸媽們不要太過擔心!但反過來說,若是在懷孕37週前出生的寶寶,一般通稱為早產兒;而若是超過42週還未分娩,醫學上稱之為過期妊娠。

接下來我們將要開始進入胎兒的異想世界,徹底了解他們在媽媽肚子裡面,究竟是怎麼成長與發育茁壯的?准媽媽準備好了嗎?開始吧!胚胎期:懷孕4~10週胎兒的生長胎兒期:懷孕12週起胎兒的生長3-2 孕期營養須知胎兒與準媽媽需要的營養

確定懷孕之後,許多準媽媽都不知道該怎麼吃,才能讓肚子裡的胎兒健康成長。其實懷孕期間,胎兒是依靠母體提供營養來發育成長,所以准媽媽最好能注意三餐的飲食內容,才能提供胎兒均衡的營養。

但不知道是矯枉過正還是怎樣,大多數的準媽媽到後來不是營養過剩就是營養不均衡,有些人甚至因為懷孕期間完全不忌口,想吃什麼就一定要吃到,而導致懷孕期間體重直線上升,等到產後還要費心減肥,得不償失。

懷孕期間該怎麼吃才正確

我在這里教大家簡單的評估方式,懷孕期間不知道該怎麼吃的准媽媽只要把握“五大營養素均衡攝取”的原則,並且再補充一些需要的營養素即可。

1.每天300~500卡的能量。

2.25 克的蛋白質。

3.800 毫克的鈣質。

4.0.4 毫克的葉酸。

5.40 毫克的鐵質。

比如每天1杯優酪乳以及170克的魚肉,蛋白質就足夠了;而如果能吃些動物肝臟,再補充些葉酸、鐵質跟鈣質,也就能達到預定的效果。總之,不要被這些營養攝取的建議嚇壞了,只要記得補足上述介紹的營養素,你就不用擔心胎兒會營養不良了。胎兒需要的營養素有哪些

因為產婦必須供應自己和胎兒的營養和能量需求,所以飲食上應該要更注意,一般來說每天能量的需求以增加17%~20%最適量,也就是一天增加200~300卡,其他的營養素也要階段性補充,過與不及都不健康喔。

不論懷孕與否,人體基本上需要的7種營養素,都是缺一不可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主要指鈣質和鐵質)、食物纖維及水分。如何達到這7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取,才是每個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定要好好鑽研的課題。孕婦需要的營養素知多少

婦女懷孕後體內發生很大的生理變化,由於要應付母體在這段時間代謝上的改變,而且還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更應該要攝取充足的營養,以免影響胎兒及損害到自己本身的健康。而孕婦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呢?以下介紹的孕期飲食原則與必須攝取的營養素,請大家務必仔細研究。

1.脂肪:強化胎兒腦部、神經系統發育。懷孕的身體需要脂肪,除了能提供孕婦足夠的體力,也是提供人體最基本所需的營養素之一。某些特殊脂肪,例如屬於必需脂肪酸的DHA等,更有助於胎兒腦部、神經系統以及組織的強化與再生。每日油脂的需要量約占總能量的30%,以總能量2000卡為例,大約是25克的烹調用油加上6份中脂蛋白質(豬小排、雞蛋、豆腐、五香豆乾等)中所包含的30克油脂,都是提供人體所需的最基本的營養素之一。

吸收來源:深海魚類、堅果以及大多數的蔬菜,或由種子提煉的油脂,例如橄欖油、亞麻油等。

2.膽固醇:胎兒小腦發育全靠它。膽固醇雖然被認為是營養學界中的“壞孩子”,但如果不說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它可是胎兒小腦成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此外,由於懷孕時期身體分泌的雌激素有抑制吸收膽固醇的作用,因此,在許多狀況下,我都會建議產婦多攝取一些膽固醇。每日膽固醇的需要量為300毫克,約等於一個蛋黃所含的膽固醇,每天都吃一個蛋黃的准媽媽需要量是足夠的,如果不常吃蛋,就可以吃些內臟類的食物(豬肝、豬腎)來獲得膽固醇。

吸收來源:蛋黃、內臟類食物如豬肝、雞心、豬腎、豬心等。

3.蛋白質:胎兒組織成長不可或缺。蛋白質是由許多微小的氨基酸組成,而大部分的氨基酸其實都可以在我們人體內自行合成;不過說到底,還是有許多氨基酸必須通過食物當中的養分才能合成、產生,而我們就將這類的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的攝取若不足,很容易讓身體的部分功能運作發生障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包括動物性來源牛肉、魚肉、蛋類及乳製品等。說到必需氨基酸的植物性來源,因為多半只含有部分的氨基酸成分,因此人體不需通過多樣化的攝取方式,就能得到較為完整的營養,在這裡不做推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約占總能量的15%~20%,以總能量2000卡為例,大約是60~70克的蛋白質攝取,可以用2份低脂鮮奶搭配6份動物性或植物性蛋白質來獲得足夠的蛋白質量,並將這些分量平均分配於三餐及點心中。

吸收來源:豬肉、牛肉、魚肉、雞蛋、豆腐、豆乾、牛奶、優酪乳、黃豆製品等。

知识便利贴

素食媽媽,蛋白質攝取要多注意

一般說來,孕婦每天需要攝取60~70克的蛋白質,這時如果你能每天均衡攝取6~8份蛋白質類的食物,比如牛肉、魚類、雞肉、乳製品及雞蛋等,這樣大概就已經足夠應付你與胎兒的需要了。[1]

但是如果你不喜歡吃紅肉,或者對乳製品過敏,甚至你根本就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那你可能就真的需要稍微設計一下菜單了。因為只要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會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而影響腹中胎兒的生長發育。

4.糖類:人體活動力的主要來源。糖類可說是人體精力的來源,而不同的糖類,營養價值也就完全不同。例如單糖由於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經過腸壁滲入血管,會造成血糖的上升;此時胰島腺便會開始分泌胰島素,抑制血糖上升,從而引發血糖的不穩定。一般常見的單糖指的大多是蔗糖與葡萄糖。營養價值較高的糖類,主要分為天然水果中富含的果糖,以及乳製品當中常見的乳糖。而對孕婦較有幫助的糖分是複合糖,由於它的分子較大,能在人體消化道停留較長時間,而且進入血管的時間也遠比單糖來得慢,因此不會有血糖驟升的情況產生。這類型的複合糖一般通稱為複合碳水化合物,燕麥片、馬鈴薯、穀類、豆類以及種子類等都是代表食物。每日糖類的需要量約占總能量的50%~60%,以總能量2000卡為例,大約是250克的糖類攝取,每天以12份主食類(3碗飯或3碗陽春麵或400克吐司)搭配2份水果(1個橙子或1個小蘋果或半個香蕉),就可以達到250克糖類的攝取。

吸收來源:米飯、麵包、豆類等澱粉,水果中的糖類等。

5.鐵質:胎兒組織成長不可或缺。由於胎兒成長的時候,至少需要幾十億個紅血球幫忙,才能維持整個身體的正常運作,因此,孕婦應該多補充具備造血功能的鐵質,以應付胎兒成長時的大量需求。一般人對鐵質的需求量為10�15毫克,而孕婦需要的鐵質大概是正常人的2倍,也就是30毫克左右。可以多吃紅肉(牛肉、豬肉)及豬肝等來補充鐵質的需要量。不過懷孕前3個月的產婦補充鐵,反而容易讓孕吐更嚴重,也容易造成便秘,所以一般建議懷孕4個月後再開始補充。如果在服用鐵劑後會有便秘或胃部不適的情況,其實只要將服用鐵劑的時間延至一大早“害喜"之後,就能緩解孕吐的情況;而將一天所需鐵劑分數次服用,也能改善便秘的情況。

吸收來源: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肝臟、生蠔、豆類、大麥、牛肉、南瓜、櫻桃及葡萄乾等。

6.鈣質:滿足骨骼成長的基本需求。為了維持胎兒骨骼成長以及孕婦骨骼健康的基本需求,懷孕時需要的鈣質應為平時的1倍以上;準媽媽與胎兒每天的平均攝取量應該在1600毫克左右。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孕婦每天若能保持補充1500~2000毫克的鈣質,將可大幅降低60%~70%的高血壓與先兆子癇的發生率。每天2杯高鈣鮮奶(500毫升)可以提供750毫克的鈣質,再加上小魚乾、豆乾等高鈣食物就可以達到每天的需要量。在所有的食物中,熱量最少且鈣質最多的補充品首推乳酪(每100克有574毫克的鈣質),因此若你不喜歡喝牛乳,吃些乳酪倒是不錯的選擇。

知识便利贴

補充鐵質的注意事項

其實並非所有的鐵劑都能被人體吸收,菠菜便是一例。當你長期處於貧血狀態,則容易生下早產兒或體重過輕的寶寶。

至於攝取鐵質的注意事項,有幾個原則需要把握,比如如果與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同食用(柑橘類、草莓或是奇異果等),能達到幫助鐵質吸收的功效,而反過來說,牛乳、咖啡或茶等,其實都是有礙鐵質吸收的食物,少碰為妙喔。

吸收來源:牛奶、優酪乳、小魚乾、乾果類、豆類等。

7.碘:幫助身體保持適量水分。大家都知道鹽吃過量對身體不好,但是對孕婦來說,除非醫師有所指示,否則千萬別自行限制鹽分的攝取,因為鹽分可使人體保持更多的水分。而人體也實在需要補充碘,以免在懷孕時因為甲狀腺缺碘而造成病變。總之吃飯時,可別忘了在菜餚中加點鹽。[2]

吸收來源:鹽、海帶、海苔、紫菜、昆布,還有番茄、牡蠣、葡萄乾等。

8.葉酸:胎兒成長必需的維生素。葉酸是胎兒成長必需的維生素,懷孕時的需求量甚至達到一般人的1倍以上。葉酸的補充最好是在準備懷孕前就開始,尤其是懷孕前3個月是胎兒發育最重要的黃金時期,一定要多補充。葉酸可以通過一般食材獲得,但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它,而且要特別注意的是,高劑量的葉酸會造成維生素B的缺乏,所以12必須適量補充。懷孕期間的葉酸需求量大約是400~800毫克,如果孕婦攝取量不夠,很可能會影響到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成長,特別是脊柱部分。孕婦如果葉酸補充不足,生出早產兒的概率就會增加許多。每餐固定有一碗深綠色蔬菜,搭配適當的核果類(腰果、核桃等),就不需擔心葉酸攝取不足。

吸收來源:生菜、豆類、核果、肝臟、深黃色蔬果、肉類、鮪魚、動物內臟、鮭魚、全麥、麥片、糙米、牛奶、胡蘿蔔、乳酪等。

9.維生素:一旦過量後遺症也隨之變多。部分維生素如果攝取過量,對胎兒的健康其實只有害處,像是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如果攝取過量,不但會妨礙胎兒正常發育,更會影響母體健康。1995年一份醫學文獻指出,如果孕婦每天補充的維生素A超過1000國際單位,也就是遠超過胎兒需求量的5倍之多,那胎兒就有可能發生兔唇、裂以及心臟病等。特別提醒在吃復合維生素的准媽媽,注意維生素A的含量不能太高,或者選擇含有胡蘿蔔素的維生素補充品,比較能夠避免維生素A過多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而維生素C的補充量也以每天不超過100毫克為佳。

吸收來源:

維生素A:深綠色、深黃色蔬菜、水果、動物肝臟、奶油等。

維生素C:深綠色蔬菜、柑橘類的水果等。

維生素B:肉類、海產、牛奶、蛋等。12

10.水:幫助新陳代謝,避免細菌感染。懷孕時多補充流質,除了供應40%額外血液與保護胎兒的羊水以外,孕婦本身的新陳代謝,也需要大量的流質來幫忙才行。除此以外,多喝水除了幫助新陳代謝,降低便秘概率,也可減輕尿道受細菌感染的機會。另外,孕婦要避免喝酒精類飲品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這些飲料多半具有利尿作用,會使身體內的水分快速流失,並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喜好咖啡飲品的准媽媽應盡量減少攝取量,因為過度地攝取咖啡會導致早產現象。

吸收來源:水、水果、牛奶飲品等。

11.纖維素:緩解便秘的問題。孕婦因為腸胃道蠕動較慢,有時候子宮也會壓迫到腸胃,所以很容易造成便秘,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可以防止或是改善便秘狀況。

吸收來源:可溶性纖維質有穀類麵包、燕麥、蔬菜、水果等;不可溶性纖維質有米飯、堅果類等。

懷孕一定會有妊娠紋嗎?如何預防或消除

懷孕時因為皮下結締組織的變化,會出現妊娠紋,這是孕婦最關心的美容問題之一。通常會發生在皮膚急劇擴張的地方,以腹部最常見,再來就是胸部、大腿等部位,另外有極少數會發生在下背、臀部、上臂內側。妊娠紋一開始會呈現粉紅色或紅紫色的條狀,6~7個月後條紋會凹陷、合併細微皺紋及變淡,此時甚至會略有瘙癢的感覺。不過待產後就會慢慢變淡,但不會完全消失。

其實妊娠紋的成因說穿了就是因為雌激素,另外就是皮膚急劇擴張牽扯,造成真皮層內的彈性纖維減少。而比較會發生的族群則以有家族病史、有色人種或是胸部、大腿曾有類似紋狀變化(減肥紋)、懷孕期間體重急速增加的人。至於使用除紋霜、妊娠霜究竟有沒有效果、據一些報告指出,使用含有維生素E、膠原蛋白、彈性纖維水解分子的產品因為具有保溼的效果,所以可能有預防功效,不過效果還是因人而異。如果要預防妊娠紋,從懷孕時就開始擦。[1]紅肉營養學名詞,指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具體說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2]昆布海帶科植物海帶的葉狀體,產於我國遼寧、山東、浙江、福建等地。孕婦什麼食物不能吃

1.容易誘發胎兒體質過敏的食物:比如芒果、牛奶、蛋、帶殼海鮮等,都應適量攝取。

2.鹽類和加工過的食物要少吃:懷孕期不要吃太多鹽,容易造成水腫,尤其是有高血壓史的產婦更要小心,還有醃漬或是煙燻過的食物,像是蜜餞、火腿、臘肉等都含有太多鹽,最好不要吃。

3.罐頭、海鮮的食物也要減少攝取:罐頭含有大量調味料,最好少吃,尤其是魚類或是海產罐頭,你不確定材料到底是不是來路不明的,最好少吃為妙。就算是吃新鮮海產也要嚴格把關,如果吃到含有重金屬殘留的海鮮或是魚類,會傷害胎兒的神經系統。

4.部分茶類要避免飲用:除了咖啡以外,還有薏仁、人參茶、決明子茶、紅棗茶、當歸黃芪茶、花草茶等,都會造成子宮收縮、出血;紅茶、綠茶等會妨礙胎兒生長,要避免飲用。餵奶的媽媽也不要喝麥茶,因為有退奶作用。可以喝一點杜仲、檸檬茶等溫和的茶飲。

5.維生素和營養品:我相信很多孕婦在懷孕期會補充許多維生素或是珍珠粉、中藥粉等,但是這些經過加工的化合物在補充之前一定要清楚它的來源和成分等,以免品質不良對胎兒造成傷害。第4章 臨產與分娩

寶寶要出生了!當你能夠了解分娩過程種種的生理變化,對生產抱持著平靜的心情與堅強的態度,並自然地面對生產陣痛的來臨,就能更放鬆且有自信地順利生下一個健康寶寶。4-1 分娩前我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生啊

在門診產檢時,接近預產期的孕婦常會問我:“洪醫師,我什麼時候會生啊?”我總是笑著對她們說:“我如果知道你哪一天會生,就改行去當算命仙,不用當醫師了……”

許多人都受到電視上劇情的張力影響,總以為生產就會像電視劇情一樣,忽然走在路上就肚子痛了起來,然後就快生了……事實上生產前會有一定的徵兆,尤其是對初產婦來說,有些人甚至從陣痛到生產會經過10多個小時。你一定會知道自己即將生產了,不必太過緊張。

懷孕幾週分娩才是正常的呢

人類的胎兒平均經過280天就會呱呱落地。所謂的280天,是指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1天算起的時間;如果從受孕日算起,大約是266天。預產期就是依此算出來的。

不過實際上,真正準確的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比例並不高,大多數胎兒都是在預產期前、後2週出生,因此從接近預產期的兩週起,孕婦就要有隨時可能生產的準備,而只要在這段時間內生產,都算是足月生產。怎麼知道我快要生了

懷孕進入37週以後,就算是進入待產階段。這段時間裡,你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好為生產做準備,常見的變化有:下墜感,尿頻,下背部疼痛,子宮收縮的頻率、強度變強,陰道分泌物增加。

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肚子裡的胎兒已經移到腹部下方,這表示胎頭已經進入骨盆腔,這種現象在第1次懷孕的孕婦身上特別明顯,如果是第2次(或以上)生產的孕婦則不見得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因為第1次生產時,骨盆肌肉已經伸展過一次,所以在準備第2次生產時不需要再事先暖身。在這個階段裡,孕婦會感到呼吸變得比較順暢,胃所受到的壓迫感也變得比較小,原因在於胎兒的頭已進入骨盆開口,所以腹部會感覺比較小、比較輕,而產生一種較為舒適的輕鬆感。

再者,因為胎兒的頭更靠近膀胱,膀胱有壓迫感,因此你會經常感覺有尿意而常跑廁所。加上隨著胎兒越來越重、越來越往下降,在子宮與骨盆的韌帶組織拉扯下,骨盆也會因而出現痠痛現象;這時下背脊椎旁的肌肉,也容易出現疲勞而有疼痛的感覺。

暖身的宮縮將從不舒服漸漸變得很痛,雖然還比不上真正分娩的宮縮疼痛,但還是強到可以讓子宮頸開始變薄,此時子宮頸將會從厚壁的圓錐狀變成薄壁的杯形,收縮也會持續變強,直到分娩前夕。此時如果你可以嘗試改變姿勢或試著多走動,或許宮縮便可能獲得減緩。你可能會發現分泌物增加了,不過正常來說,分泌物的顏色會呈蛋清狀或帶點粉紅色,與落紅不同。

接近預產期時,該做些什麼才好呢

我的建議是:放鬆心情,好好休息。在此同時,不妨開始準備住院用品、檢查一下產前應準備的事項,並把工作跟家裡該交代的事交代一下,同時增加攝取碳水化合物來補充營養、儲備能量。沒事則多練習放鬆與舒緩疼痛的技巧,這對即將到來的生產過程將會有所幫助。真產痛VS假性陣痛

接近預產期又出現一陣陣子宮收縮的現象,一定讓許多準爸媽們手忙腳亂,怕來不及到醫院,胎兒就急著出來打招呼……

不過,有些陣痛其實只是虛驚一場,常見到準媽媽在家裏痛了好幾個小時,全家人興沖沖地以為要生了,跑到醫院檢查卻發現子宮頸沒開,只是假痛而要你們回家。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因此認識假性陣痛與真產痛的差別,才可以減少無謂的奔波和挫敗感。

假性陣痛是很累人的,有的人假性陣痛只有幾個小時,有的人則可能痛上好幾天。假性陣痛有時與真陣痛很像,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子宮頸是否有進行性的變化,包括變軟、變薄以及擴張,不過這點卻必須通過醫護人員檢查才知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