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02:09:09

点击下载

作者:杨国庆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试读:

引言

中国古城墙,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其不仅建造历史久远、工程浩大、工艺技术高超,而且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南京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

建于14世纪中叶的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保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工程。所规划的城区周边,冈丘延绵、山水环绕。虽有龙蟠虎踞之称的天然形胜,但对当时城垣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映在建筑思想、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工艺等诸多方面。其建筑结构及特点与南京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传统筑城技术的创新与南京城市特点完美结合的产物。

明代南京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组成(如今简称的“南京城墙”仅指第三圈的京城城墙,长度达33.676公里)。这座城垣,不循中国古代都城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为我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系统工程、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为建造这座城垣,朝廷前后至少耗时28年,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时代地区特征。

南京明代城墙,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既具有继承又具有开创意义,它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在江南定都的统一王朝的首都象征,也是明清北京城规划与建造的蓝本。自明初南京建都征派长江中下游各地烧制城砖后,烧砖技术得到极大推广。在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保障下,全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大量使用了砖包墙,其中包括明中、晚期万里长城修筑的砖包墙,砖包墙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各地砖瓦烧制技术的发展和筑城工艺的知识传播。

南京城墙经历过岁月的洗礼、蒙受过战火的硝烟,甚至遭受过人们认识局限下的部分拆城。值得庆幸的是,它迄今保存的长度约为原始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仍然是目前中国以及世界城市中最长的砖石构造的城墙。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30年来,南京城墙具有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大规模抢险性维修后,南京城墙风光带已初见成效。南京城墙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项目——“中国·明清城墙”组合项目之一,体现了南京城墙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价值。

南京城墙已然成为现代南京的一个城市文化符号,是南京地面体量最大的历史建筑物,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外宾客的兴趣和关注。

走进南京,最便捷的路径便是走近城墙。

南京城墙的建造

公元1366年9月5日,朱元璋下令在南京建造宫阙、城池。从最早规划的25公里多(这仅仅是第三重城墙,而外郭则长度达60公里)城墙的长度上,显然已经超出了中国一般府、县一级的城池(约10—15公里),而是达到、甚至超过了中国古代绝大部分都城的规模(约10—20公里)。因此,这座城池自建造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并非单纯以军事防御为目的。这表明了朱元璋当时想做皇帝、一统天下的雄心和愿望。

南京城墙的建造,主要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狮子山段“墙中墙”细部

1、初建阶段

1366年至1372年,是南京城墙早期阶段。工程主要有:(1)拆除应天府旧城北面全段和东面近半的城墙;(2)填燕雀湖建造新的宫城(第一重城墙);(3)按照“新城”规划补建城墙、建造城门和开挖护城河。早期阶段的新城墙体高约10米,厚约5米(有些地段更窄)。新建的城墙,采用了六朝的墓砖、旧砖(即所谓“小城砖”)、规格不一的无铭文城砖、块石及少量明初军砖等建材,其中尤以块石为主。

1372年1月5日,南京三山门外的早期护城河疏浚工程接近尾声,朱元璋带领丞相汪广洋等一行人来到施工现场视察。朱元璋登上三山门的城楼,发现城下寒风中的护城河里有一位民夫光着身子在河边捞东西,感到非常奇怪,就派人前去打听那人在捞什么。听说是工头将他的锄头扔进河里,找不到了,朱元璋遂命人叫那人不用捞,赏一把新的给他。民夫却不答应,坚持要他自己的那把锄头。朱元璋只好让身体壮实的汉子下河帮助寻找,一会儿锄头捞了上来,确实是那民夫的。朱元璋十分恼怒,认为民夫(其实还有匠人、军夫、囚犯等多种成分的劳役者)常年在京城劳役,手脚开裂,辛苦万分,而工头竟忍心拿民夫开心取乐,难以宽恕。遂下令将工头逮捕,并当场处以“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随后,他对汪广洋等随行人员说道:“今天,我们身穿裘皮大衣,身体还是感到寒冷。何况这些民夫因贫困衣服单薄,这种苦楚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朱元璋随即下令停止疏通三山门外护城河工程。同时,也下令将正在中都凤阳建城的民夫与工匠,全数遣返回乡。这是早期的情况,到了南京城墙的大规模建造时期,由于朝廷从制度上提供保障,朱元璋亲自上工地督工的情况也就随之减少了。自第二年起,南京和凤阳两地的城墙建造工程,又重新开始了。

2、大规模营建阶段

1372年至1396年,是南京城墙建造的高潮阶段。工程主要有:(1)在宫城外补建皇城(第二重城墙)的城墙。(2)建造外郭(第四重城墙),完成南京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的整体布局。(3)对京城城墙重新加高增厚,大量使用了各地烧造的专供城砖和巨型条石。(4)在城门内外增筑多种形制各异的瓮城。

这个阶段,朱元璋在军事上统一全国,政局日趋巩固,中央集权制得到确立,在此基础上,得以实现一项都城再建设工程。

1375年5月28日,朱元璋亲自到老家凤阳(即“中都城”)进行实地考察后,回到南京。当天,朱元璋就下令把初显城池雏形的明中都营建工程停下来。据当时的文献记载:朱元璋原先想模仿中国古代传统都城营造制度——设置两座都城。但是,经过考察后,发现工程过于浩大,他不忍百姓们过于劳苦而下令停止中都城的建造。其实,真实的原因有许多,主要有两个:朝廷许多官员反对建造中都城,代表人物就是为南京城做规划的刘基。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刘基反对筑造中都城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南京和中都城营造中,两地先后均出现了工匠造反。造反的工匠虽被镇压,但是朱元璋感受到了民意中的怨气。

朱元璋放弃对凤阳中都城池的营建之后,调集比兴建应天府新城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力、物力,重点营建南京城池。南京城墙的营建,用工量之多、耗资之巨、涉及范围之广、工程管理之严,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之少见。

3、参建人员

在明初中央集权的统治下,朝廷采取了一些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程中的措施和办法,主要是通过督造城垣的各级官吏和农村基层组织具体落实,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参与建造南京城墙的各类劳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身份复杂。从大类来分,大致包括了这样几种身份:官吏、军士、人夫、工匠、囚犯等。这几种不同身份的参建者,在参与建造南京城墙的人数比例上也不尽一致。凤阳中都宫城的午门

从目前初步统计来看,参与南京城墙建造的人数至少在百万以上。这些参建人员来自全国各地。

官吏在南京城墙营建中是个特殊的参建群体,参建人数至少有几千人。这个群体因受朝廷调派,参与了南京城池营建中的各项管理工作;同时,由于隶属中央集权统治者的身份属性,故与参建人员中以付出体力为特征的广大劳动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一方面要对赴南京参加建城的工匠、人夫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负责城垣建造中质量、技术、建材调配和工程进度等工作。

军士也称军人、军夫、军匠,是参与南京城墙建造的主要劳力之一,参与建城的人数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南京城墙初期和最后阶段,筑城工程几乎全部是由军士承担,称之“军役”。当时在南京的军士,实际上承担了三项任务:防御、种粮和筑城。其中,筑城军士所承担的劳役相当艰辛。军士在筑城的同时,还要担负运砖的任务。抚州府临川县“粮长”、“知数”、“总甲”、“里长”出现在同一块砖文中。

人夫又称均工夫、造砖人夫等,这是南京城墙建造工程中,又一重要劳力来源。自1370年到1384年,仅其中两次征派人夫数量就达91万人,从理论上推算在700万人以上。这个群体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乡村,除到南京参与建城劳役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均工夫在当地服役,如在当地参与木材的采伐、城砖的烧造、建材的运输等各项工作。

工匠或称匠户、作匠、烧砖人、烧砖人户等,是一个掌握各门技术的群体,相对其他建城人员来说比较复杂,人数超过万人。工匠在建城群体中人数不占多数,作用却相对突出。在一些需要技艺的部位,如城楼、城门的拱券、水关涵闸、墙体防排水系统、砌筑技术、地基处理以及建材的采造(如烧窑、烧制石灰)等方面,工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囚犯又称囚人、罪人等,具体参建筑城人数不明。在所有参与建造南京城墙的人员中,不仅工作量更大,而且朝廷规定,犯流罪以上的罪行,都要被带着沉重连环的铁制镣铐参加筑城。可以想象,每天带着这样镣铐参与筑城,所付出的体力何等惊人!筑城中的“囚人”死后,有关部门还要去死者的家中,将其父兄解押到南京,替补死者未满的役期。南京城墙的收尾工程,最后是以“犯流罪者”充任的。

4、建筑材料及运输

南京城墙的建材使用量,是南京其他任何一座单体建筑所无法比拟的。除了宫城、皇城、京城及外郭的墙体(包括基础等)、防排水设施,还有城门、闸门以及数十座高大壮丽的城楼。

建造城墙用材,大致有城砖、条石、片石、木材、石灰(包含其他黏合材料)、颜料等。这些用量巨大的建材来自全国各地。其涉及区域之广、数量之浩繁,都令人叹为观止。

城砖又称官砖、官甓、贡砖、皇砖、城墙砖,每块城砖重约20公斤,是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城垣工程中一项最大宗的建材,初步估算全城约耗城砖上亿块。每块城砖规格约为40×20×10(厘米),如将单块城砖连接起来,足可绕地球赤道一圈。这些数量惊人、规格基本一致的城砖,产地不一,文献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有通过城砖铭文的收集、整理,尚可逐步获得其概况,因此南京城墙砖文多元的文化信息,文化遗产价值非常高。整治后的狮子山段城墙外侧环境

木材是南京城墙建造中的耗材之一,主要用于对城墙松软地段地基的加固、城门楼(有的还使用了珍贵的楠木)的建造等项目。采木之役,遍及四川、江西、湖广、浙江、山西、北直隶、南直隶、云南等地。1384年,浙江行省湖州府凌说山场所产可用木材,仅一次征集就达29万根。经考古发掘,在长约15米的一段城基下部,所挖木桩达1700余根。木桩多数为水杉木,下端削成三角形尖头,上端均有明显被反复夯击的印痕,木桩长度有的为4.8米;一般长度为3-6米。洪武八年与永乐五年砍伐楠木摩崖石刻拓片玄武湖段城墙基础之木桩

石料在南京城墙建造中用量不少。自通济门至三山门段城墙几乎全部(除了宇墙、雉堞和顶面用砖外)用条石砌筑,还用于城墙部分地基以及其他地段的墙体勒脚、城门地面道路的铺设、部分城门的拱券(如聚宝门等)。

1999年,笔者在对繁昌县境内数处被称之为“明代采石场”遗址的调查中,亲眼所见其中被人工凿去的半座山断面,上面布满了600年前钢钎凿石的印痕,场面十分壮观,令人震撼。

黏合材料又称夹浆、混合浆、黏合剂等,用于南京城墙城砖之间的黏合。对于黏合材料的成分,正史不载,野史无记,600年来人们只是凭借墙体上那色泽乳白、掐之坚硬、渗透砖隙间凝结体上气泡眼的感性认识,并加以南京人的丰富想象力,编造了“朱元璋用糯米汁筑城”的传说故事,并成了代代相传的口碑。南京城墙尽管迄今已经600年了,但城墙内部的粘黏材料仍然是软的,没有完全固化。所以,明代南京城墙黏合材料是否参合了糯米汁,仍然是个待解之迷。墙体断面呈白色的部分为黏合材料

运输南京城墙砖以及其他建材,从对城砖产地分析的情况看,主要是通过水路运来南京。水上运输通道,是以长江中下游为主要通道,并以此辐射到相关的河道、湖泊。处于长江水系相关的各地,不仅要为南京城墙烧造城砖,提供各类建材,还要承担运输的任务。当年在运输城砖时,还实行了一种“砖票”的办法。当各地运送城砖的船只返回时,长江巡查的官员会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没有砖票,即刻将其捉拿治罪。

南京城墙的价值与特点

南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1、罕见的都城规划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明代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组成的布局,是其例证之一。在城内,不仅有山、湖和河流,官宅、民居、军营、商业、祭祀场所,有皇宫等中央及地方的政府机构,还有大片的农田和国家的大型粮仓。金陵古今图考·明朝都城图南京午门南面

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而定。该地原为“燕雀湖”,地势低洼,经清淤、打桩、挑土填湖、铺垫巨石等项措施,营造成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宫城。宫城内建筑分为前朝(三大殿)和内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分为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明故宫地段相继发现的大量木桩和夯层地基

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在形制上,依照《礼记》设五门三殿的旧制,从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共五门;在这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六宫则依照《周礼》旧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犹如天地日月长存。在皇城城垣上开筑的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南京明故宫被俗称的“马娘娘梳妆台”刘基像

京城全长33.676公里,建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开筑城门13座。其城垣形制独特,为明初朱元璋、刘基等人所独创。它一反《周礼·考工记》和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使京城城墙的形制成为后人所乐道的特例。因此,民间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朱元璋脸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等。1999年,笔者根据中国都城营造传统制度,以及南京城墙具体的布局提出:南京城墙是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形状聚合而建,设计者是朱元璋的谋臣、著名风水家刘基等人。在被人格化的“南斗”斗勺内,设市为民居;在“北斗”斗勺内,设宫为皇帝住所,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的向背,保护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天人合一”与“皇权神授”的思想。南京京城城墙简图观音门券

外郭为弥补和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下令建造外郭。将雨花台一线山丘、钟山、孝陵、幕府山等制高点,和诸多河道、玄武湖等湖泊全部囊括郭中,全长达90公里。开筑城门16座(后增建2座,计18座)。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所以俗称“土城头”。就方位而言,外郭的形状为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笔者考查沧波门段城墙遗址

南京明代的四重城墙,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显得标新立异,独具魅力。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明南京城墙的规划,堪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为南京城市未来的发展保留了相当宽阔的城市空间。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南京城市的发展,基本没有脱离这座城墙提供的城市空间。佛宁门城墙遗址观音门

2、京城的城门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利于壮势和观瞻。

京城开筑城门13座,每座城门配设数量不一的闸门。分述各城门如下:

正阳门清末民国初年民间曾误称为洪武门。位于南京城南,与皇城正南的洪武门呈同一条中轴线,坐北朝南。城门设内瓮城2座、外瓮城1座,均为长方形,有主城门与内、外瓮城城门四道;内瓮城城门与京城的城门呈直线而设,外瓮城城门开于瓮城东侧墙体,皆为拱券城砖砌筑,无条石。这座城门,在当时是朝廷举行正式仪式(包括祭祀、迎宾送客等)的必经之门,因此又俗称“国门”。1928年夏,国民政府改名为光华门。正阳门复合型瓮城复原示意图

通济门位于南京城南,坐北朝南。城门内向西南,为商市区;向东北,为皇宫区。内瓮城呈“船形”,设有“瓮洞”若干,门垣共四道。三座内瓮城城门与主城门呈南北直线而设,皆为拱券砌筑。城门上建有闸楼和城楼、内瓮城上建有闸楼。通济门为京城13座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广的一座城门。

聚宝门旧“南门”,洪武(1368—1398)初年,曾沿用过旧有的城门。1386年,在原南门的旧址上重新建造,因门外有聚宝山(今雨花台),遂定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城南(现存城门及瓮城的基座,城楼已毁),坐北朝南。在南京京城13座城门中,聚宝门气势最为恢弘,南京民间传说涉及这座城门的故事最多。由于城门券道狭小,且有四道城门,百姓挑担柴米或有牲畜入城时,常常纷扰不堪,难以通过三座内瓮城,故被市民称之“站圈”。1928年夏,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

三山门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也称作水西门、下水门,位于南京城西,坐东向西。洪武初年,直接利用这座旧有的城门。1386年重新建造城门,主城门与内瓮城的三座城门呈东西直线而设,皆为拱券砌筑。城下南侧建有水关一座(即西水关)。该门形状与通济门内瓮城相似,规模、气势均逊于聚宝门、通济门,但超过其他诸门。

石城门今汉西门(亦称旱西门),位于南京城西(现保存于汉中门市民广场,城楼已毁),坐东向西。南唐时称大西门,沿袭宋元。朱元璋下令改建西门后,因城门可遥望石头城,遂定名石城门。城门顶部的城台长37米,宽32米(含雉堞厚度)。城门设内瓮城2座,主城门与瓮城城门呈直线东西而设,均为拱券砌筑。1385年改筑的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等城门中,数这座城门规模最小、名称变化最多。《康熙南巡图》中的旱西门《同治上江两县志》中南京城墙与石城门内瓮城关系图

清凉门位于南京城西(现存城门的基座,城楼已毁),坐东向西,曾名清江门。1575年之前,城门名仍改旧称——清凉门。设有城楼1座、城券1座、门设两重4扇,外有锁钥1副(南京民谣“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闩朝外插”,即指此门)。清凉门

定淮门位于南京城西,坐东向西,建造于洪武初年,由于临近城内的马鞍山,故名马鞍门,城门外有龙江宝船厂。1374年,改为定淮门,并派兵把守。城门拱券高8米,宽6米,深25米,城门外侧为一层石质拱券,其上为城砖拱券。1862年之前,出于城防需要,将这座城门堵塞。定淮门定淮门远眺

仪凤门位于南京城北狮子山与绣球山之间,坐东向西,建于洪武初年。昔日卢龙山(即狮子山)南麓山下,濒临长江,与钟阜门在不足1公里的地段项背而建。1465年以前,出于城防需要,与钟阜门一道被堵塞。1659年后,又重开仪凤门。1928年夏,国民政府改名为兴中门。

钟阜门位于南京城北,坐西向东,与仪凤门项背而建。洪武初年称“东门”,1378年,改“东门”为钟阜门,因遥对钟山(亦称“钟阜山”)而得名。1465年后,该城门长期被堵塞。

金川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故名。1402年,燕王朱棣(即永乐皇帝)经龙潭进攻南京,由朱元璋第18个儿子谷庶人和李景隆等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军队进入城内。之后,朱棣委派朱元璋第16个女儿宝庆公主的丈夫赵辉,充任金川门的“千户守”。

神策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朝北(保存较好)。1461年,重建神策门的城楼。1658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败绩于神策门下,清廷遂改其名为“得胜门”,后仍称“神策门”。1892年,因城楼毁损严重,维修资金不足,地方官吏仿淮安府城楼重建,缩小了原先的规模。1928年夏,国民政府改名为和平门。神策门

太平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该门位于南京钟山的西南麓,是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便捷的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城门外为刑部等国家的执法机构所在,故名“太平”。

朝阳门今“中山门”门址所在,位于南京城东,城门坐西向东,因内傍皇宫且朝东,故称“朝阳”。明代每年神宫监向朱元璋及皇室人员进贡的嫩姜、时鲜水果、香脂等,均从此门进入。1865年,出于城防需要,在朝阳门外建造瓮城。瓮城呈半椭圆形与朝阳门的城门偏北斜设,城门皆为拱券砌筑。1928年夏,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山门。朝阳门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也是当年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创造城门建造艺术上新的形式,以便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3、砖文及制砖工艺

明代南京城墙砖文,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砖文群,在中国古代砖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砖文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砖来自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黏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城砖上的砖文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砖,究竟依靠哪些区域烧制单位提供?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不详,近几十年来经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对城砖铭文孜孜不倦的考证、补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统计精确的资料: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县级以上单位承造,其中包括组织人力制坯、烧造和运输。明南京城墙砖产地分布示意图

为了确保建造南京京师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总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这种严酷的“责任制”,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也许只要没有写错,就不会有杀头之虑的缘故,其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后者属于粗通文墨,或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城砖铭文的字体,篆、隶、魏、楷、行各体皆备,蕴含着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种书体最具神韵,在中国书法字典上,也难找到它的归属,却一笔一划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所有的铭文,折射出的谨慎与虔诚,强烈而鲜明。从铭文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刻划三种形式。其中,铭文的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的笔划较细,故对制砖泥土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