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览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03:10:48

点击下载

作者:徐忱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节日览胜

节日览胜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节日览胜作者:徐忱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503457555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节日絮语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当吟起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们便会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爆竹声”、“屠苏酒”、“新桃符”,这些春节独有的符号总能唤起我们对合家团聚的渴望。团聚是春节的一个社会作用。千百年来,这种社会作用对中国社会家庭和族群的团结与繁衍贡献颇大。春节如是,其他节日亦功不可没。既然节日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对它们多些了解。要想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知道节日的起源。那么,节日是从何而来的呢?一、干支与农历

节日,不言而喻,当然与日期有关。而最早日期设定,则与历法有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历。

相传,最早的农历始于黄帝。公元前2697年,黄帝建国,蚩尤挑衅,双方大战涿鹿,尸横遍野,流血百里。黄帝忧民,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天神感动,乃降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轩辕黄帝像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有了天干和地支,黄帝便命史官大挠制定历法。大挠将天干地支互相排列,编为甲子、乙丑、丙寅……共六十对,把黄帝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是天干地支年历法的由来。

天干地支真的是天降的吗?当然不是。那么它是谁创造的呢?众说纷纭。《吕氏春秋·勿躬》说:“大挠作甲子。”《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则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虽然已经无法准确知道天干地支的创造人是谁,但这并不影响人们使用它。自从有了天干地支,中国人便有了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真正的农历也就诞生了。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中国乃至东亚国家的传统历法。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阴阳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三者关系的一种历法,它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由于设置了闰月,阴阳历的年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一致、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它的缺点是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过程复杂、不便于记忆。那么,第一份农历起源于何时呢?

农历的起源已不可考。目前已知的夏历——《夏小正》,相传为夏代遗留之物候及农事历书,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夏小正》按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相关农业活动。

正月的星象,《夏小正》记载:“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正月里,可以看到柳星。黄昏时,漫天星星,北斗星也悬在其中。”

正月的祭祀,《夏小正》记载:“初岁,祭耒,始用畼。”意思是说:“一年之始,先祭祀农具、农神,然后备耕。”《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月令专著,那么古代中国还有其他的历法吗?当然有。《后汉书·律历志》记载:“案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后汉书》中提及的六种历法都是四分历。四分历就是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历法。

这六种历法虽同为四分历,但“建子”的月份则不同。“建子”就是设定正月的月份为“子月”;“建丑”就是设定“丑月”为正月,以此类推。

六种历法中,周历、黄帝历、鲁历“建子”;殷历“建丑”;夏历“建寅”;颛顼历“建亥”。由此可知,六种历法设立正月的不同,它们对“春夏秋冬”的定义也不同。复杂、混乱的历法不利于统治,也给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整个社会期盼历法的统一。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统一了历法。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命邓平、唐都、落下闳、司马迁等人改历。最终浑天仪制造人落下闳和邓平的历法获得肯定,予以采用。该历法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并改纪年为太初元年,因此这部历法史称“太初历”。

太初历采用19年7月置闰法,但取29+43/81天为一朔望月。由于分母为81,所以该历法又称为八十一分法。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即每两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19年加7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的日期总长度就差不多了。

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祖冲之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与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年、历月,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回归年是公历中的概念,是指从地球上测定太阳绕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

公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所制,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施行的。它规定一年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格里历的纪年自耶稣诞生年开始,称为“公元”,或“西元”。

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正式使用公历,也称阳历、太阳历、格里历。二、二十四节气

由于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即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作为一个农业社会,人们春播秋收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于是制成了二十四节气。《太初历》中,已经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通俗地说,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天文学上的解释,就是指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计24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节气是现在的叫法。古代历法中,“节气”是专指每月第一个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是“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如今,人们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与星座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写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还写出了《二十四节气七言诗》,节录如下: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节气分解立春 一般在2月3—5日之间开始《史记·天官书》:“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意思是说,立春这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古时,立春这天,天子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人去东郊八里迎春。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定“正月上辛日祭上帝大飨殿,为民祈谷”。上辛日,是指正月里的第一个“辛”日。祈谷前三天,皇帝要斋戒,以示虔诚。祈谷一般发生在立春日之后。雍正十三年正月十日是上辛日,未立春。雍正皇帝说:“此非乘阳意也。”立春后,大地复苏,正是向上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好时机,怎么能在立春前祈谷呢?雍正皇帝就命令礼部研究此事,礼部给出意见说:“此礼本在立春后,请循例用次辛,或立春后上辛。”之后,祈谷礼便在立春之后举行了。乾隆十六年,把“祈谷”改为“祈年”,以称大飨。

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闲也。”

打春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立春前,人们用泥塑春牛。立春日,人们会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用鞭子象征性地击打三下泥春牛,是为打春。之后,人们把泥春牛打烂,每人一份,拿回家中,或撒入农田,企盼丰收;或用此土书写“宜春”于门上,求福全家;或用之涂耕牛角,却病除灾。打春之后,还要咬春。

咬春,中国北方一般吃春饼,南方吃春卷。清代词人、文学家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春饼,是一种白面薄饼,通常会把几张擀在一起烙,烙熟后,饼自然分层。配菜以绿豆芽、葱丝、韭菜为主。春卷,是春饼的一种形式,一般油炸后食用。春饼和春卷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咬春”食品,也是古代宫廷里的佳肴。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可见,“咬春”吃春饼是中国宫廷、民间共有的习俗。春饼之外,嚼萝卜也是“咬春”的习俗。相传萝卜可以解除春困,北方人尤爱心里美萝卜。春饼“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到,新一年的劳作即将开始。人们在迎春声中,不忘相互叮嘱“早盘算”未来一年的规划。因为他们知道“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雨水 一般在2月18—20日之间开始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冰雪渐渐融化,降水增多。“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这句农谚是雨水时节最脍炙人口的写照。雨水到,“东方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獭祭鱼,是描写水獭捕到鱼后,会把鱼陈列在一起,好像人类祭祀一样。文人罗列典故、堆砌辞藻,也称“獭祭鱼”。唐代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同行们称他为“獭祭鱼”。

雨水的习俗以川西的“撞拜寄”最有特色。“撞拜寄”也称“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雨水这天的大清早,年轻的母亲便带上自己的孩子站在路边,等待第一个从孩子面前经过的人。一旦这个人出现,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年轻的母亲都会拦住对方,并让孩子给对方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对方也就成了孩子的“干爹”或“干娘”,就是“保保”或“保娘”。家长“撞拜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

回娘家则是川西雨水时的另一项风俗。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家看望父母,还得带上罐罐肉和竹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罐罐肉,恰如其名,是把腌制好的猪蹄放入陶罐中,加上花生米和水,用菜叶把口封好盖上碗,放入烧过的炭灰中,再用炭灰把整个瓦罐盖严。这就是罐罐肉。女婿还要给两位老人的腰间系上一条长一丈二的红带子,祝愿老人平安长寿,所以当地把雨水节也看作敬老节,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元宵节。惊蛰 一般在3月5—6日之间开始“九九艳阳天”说的就是惊蛰。蛰,是藏的意思。这时,天气回暖,中原地区春雷乍鸣,冬眠的昆虫受惊而醒,不再躲藏,开始活动。

惊蛰是春耕的开始。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描写的也是春耕的景象。

惊蛰,广东人有祭白虎的习俗。传说,惊蛰到,凶神白虎要外出找食,为患地方。为祈求平安,民间就在惊蛰这天祭白虎。白虎像通常放置在庙里,祭祀时,人们用猪油抹虎嘴,用鸭蛋饱其腹,以免它张口伤人。

祭白虎的同时,还要“打小人”。人们认为,惊蛰到,害虫结束冬眠,小人也一样苏醒过来。“打小人”一般在庙里进行,人们把纸人置于地上,先用拖鞋拍打,然后用脚踩,祈祷小人不再为难自己,百事顺心。惊蛰:祭白虎

其他地区的习俗也各有特色。在山东,人们要在院中生炉火烙煎饼;在陕西,人们要吃炒豆;在山西,人们则要吃梨,意为远离害虫。广西的瑶族同胞要吃“炒虫”,所谓“虫”,其实是玉米粒。“虫”炒好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有时还要比赛,看谁吃得又快又多,嚼得又响又脆。吃得越多象征灭虫越多。春分 一般在3月20—22日之间开始“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分,就是指这一天昼夜平分,各占十二小时;同时,春分在立春和立夏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时节是农耕的关键时刻,一场春雨一场暖,春管、春耕、春种进入繁忙阶段。“春分祭日,乃国之大典。”《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皇帝在春分这天,或亲自前往,或遣人代往,至东郊日坛,举行祭日仪式。

春分的民俗非常有趣,竖蛋就是其中之一。春分这天,人们会选择一个新鲜、光滑的鸡蛋,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把它在桌子上竖立起来。如今,这个纯中国民间的习俗,已经走向世界,变成人们追捧的游戏。

春分时节开始扫墓祭祖,也称春祭。祭祖在先,扫墓于后。祭祖一般在家族祠堂里进行,仪式非常正式、隆重。致祭人要杀猪、宰羊,请来乐队,恭念祭文。祭祖后,开始扫墓。清明后,扫墓截止。这是客家地区春祭的规矩。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清明是扫墓的正日子。清明 一般在4月5—6日之间开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寥寥28个字,立刻就把我们带入了清明时节的意境。“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河南的小麦即将孕穗,安徽的油菜花已经盛开,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小麦也进入拔节期。清明时节,气温渐高,雨量增加,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然而人们提到清明,想到最多的就是扫墓。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清明这天,人们出门扫墓,提着担子,带着酒杯,轿子和马后挂着纸钱锭,满街道都是闪亮夺目的颜色。墓地中,祭拜的、洒酒的、哀哭的、除草的、添土的人们,焚烧纸钱锭,再用纸钱把坟头盖住。墓地中没有纸钱的坟墓,是孤坟。哭完坟,人们并不回家。大家会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野餐,一醉方休。有人评价清明,是哭笑无端,哭着去,笑着还。”这里的“乐回”,指的就是清明节的另一个习俗——踏青。

踏青,也称春游、探春、寻春。唐代诗人孟浩然《大堤行》云:“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曲水流觞的春游中,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踏青时,还要举行多种游戏活动,比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其他风俗还有插柳、斗鸡、射柳、蚕花会等。

清明节的饮食,各地不尽相同。山东有吃鸡蛋和凉馒头的习惯,其中莱阳、招远、长岛等地是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这样的话,不会遭到冰雹袭击。泰安则吃冷煎饼卷生苦菜,传说吃了可以明目。山西中部地区则要在清明节前一日禁火。温州人们采来在清明节才会生长的绵菜做饼,也称清明饼。上海人则吃青团和桃花粥。浙江湖州家家要包粽子,既做祭祀,又可食用。清明:踏青“明前茶,贵如金。”这时的茶叶受虫害侵蚀少,芽叶细嫩形美,色泽翠绿,香气幽长。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杭州龙井观看采茶,并作诗《观采茶作歌》:“火前嫩个,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骑火,是指清明前一日。早则过嫩,迟则显老,“明前茶”最好。谷雨 一般在4月19—21日之间开始

谷雨,雨水增多,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也是采茶的好时节。

谷雨茶,又名雨前茶,是谷雨当天采制的春茶。由于采于清明后,又称二春茶。谷雨茶虽然稍逊于明前茶,但由于芽叶受气温影响,生长较快,其内部养分积累非常丰富。因此,雨前茶相比明前茶,具有味道鲜浓,芽叶耐泡的特点。茶叶以外,谷雨时节的风俗也非常有趣。《夏津县志》记载:“谷雨,朱砂书符禁蝎。”蝎,是指毒蝎子。谷雨时节,多雨湿润,有利于蝎子的繁殖。地面潮湿时,蝎子会往高处爬,令人厌恶。“书符禁蝎”是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的风俗。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之后,立夏开始。立夏 一般在5月5—7日之间开始“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这时气温明显升高,酷暑将临,雷雨大增。立夏是有利于农作物快速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前后是否降雨、降雨量多寡以及风向都关系到当年农作物的收成。“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这些农谚证明了雨水在此时的重要性。1738年立夏刚过,乾隆皇帝看到久无降雨,发表上谕,云:“畿辅地方。三春雨泽愆期。今已立夏。甘霖未降。朕心甚为忧惕。日在宫中。虔诚祈祷。所有应行求雨典礼。著礼部太常寺择日。敬谨举行。设坛之前。该部奏闻。朕再命大臣前往各坛。共摅精诚。敬达朕为民请命之忱愫。”由此可知,贵如乾隆皇帝,对立夏的降雨也非常重视。

由于气温升高,皇帝为体恤大臣,会“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这种存放在皇家冰库里的冰不是用来食用的,而是放在室内,用来降温的,功效相当于现在的空调。据民国时期南京的民俗大家夏仁虎先生在《金陵岁时记》里称:“立夏,使小儿骑坐门槛,啖豌豆糕,谓之不疰(音住)夏。”疰夏,就是苦夏,是指夏季天气炎热,人们不爱进食。

虽然苦夏,但立夏风俗还是离不开美食。

各地立夏的美食多种多样。无锡立夏尝三鲜,三鲜分地三鲜(苋菜、蚕豆、元麦)、树三鲜(梅子、杏、樱桃)和水三鲜(鲥鱼、鲳鱼、黄鱼),其中以地三鲜为主。长沙立夏喝立夏羹;闽南吃虾面;赣东北品立夏馃;杭州尝乌米饭和乌饭糕。“立夏吃鸡蛋,石头能踩烂。”立夏之日,人们不仅吃鸡蛋,而且还斗蛋。立夏这天,孩子们把煮好的带壳鸡蛋,置于编织好的丝网兜内,挂在脖子上,然后跑出家门,与同伴开始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立夏:斗蛋小满 一般在5月20—22日之间开始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时,麦类等夏熟农作物的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所以叫小满。“麦到小满日夜黄”,“小满三日望麦黄”,“小满十日满地黄”,农谚告诉我们,“小满十日见白面”。小满到了,夏收也就到了。芒种 一般在6月5—7日之间开始“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是个抢收抢种的时节,“春争日,夏争时”说的就是芒种的景象。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黄梅时节,也就是常说的梅雨天气。梅雨对庄稼有利,如来得过迟或过少,农作物就会受旱。夏至 一般在6月21—22日之间开始“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夏至的雨水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农谚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冬至饺子夏至面。”这里的面,多指过水面。过水面就是把煮熟的面条在凉水里过滤几遍,使面条凉爽有弹性,适合夏季食用。小暑 一般在7月6—8日之间开始

暑,即热。小暑,就是小热。小暑一到,江淮梅雨结束,华北、东北进入多雨季节。小暑有两个标志,一是出梅;二是入伏。

出梅,就是指梅雨结束。芒种后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是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芒种这天也是入梅;如果小暑这天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但中国地广,纬度跨度大,入梅出梅的日期也不相同。福建地区,以立夏后第一个庚日为入梅日;芒种后第一个壬日为出梅日。

入伏,是指进入暑伏。“夏至三庚数头伏”,头伏,一般在小暑之后。一年中最热的日期开始了。伏,也称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在小暑,末伏已经是立秋后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东北地区,入伏当日要吃饺子。这一天,不仅家家包饺子,而且饺子馆也人满为患,就连超市里的速冻饺子也会卖断货。当然,吃饺子不是入伏的唯一民俗。徐州人入伏时要吃羊肉、喝羊汤,有“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之说。台湾在小暑时有吃芒果的传统。小暑:二伏面大暑 一般在7月22—24日之间开始“大暑大暑,五谷不起”,“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时节,热浪侵袭各地,地表水分蒸发快,农作物迎来生长关键期。农谚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之说,可见大暑是农作物的需水高峰期,此时的雨水,对一年的收成非常关键。

大暑的习俗有地方特色。浙江台州葭芷地区在大暑有“送大暑船”的风俗。相传五凶神为害地方,致葭芷地区疫病流行,百姓不堪其扰。于是,人们在葭芷母亲河椒江边建立五圣庙,供奉五凶神,祈求祛病消灾。还决定在大暑那天用渔船将供品送至椒江,请五圣享用,以示虔诚。福建莆田有在大暑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台湾民谚有“大暑吃凤梨”一说,是说凤梨在这个时节最好吃。立秋 一般在8月7—9日之间开始“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日,给人的印象最深的是早晚气温差别大。立秋的雨是人们期盼的,“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是收获的季节。立秋时节,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结实,大豆结荚,棉花结铃。此时气温尚高,是农田追肥的好时机。立秋:咬秋

立秋的习俗以“抢秋膘”最为著名。抢秋膘,也叫贴秋膘,是指人们经历“苦夏”,由于天气闷热,胃口不佳,所进食物多以清淡为主。立秋开始,天气转凉,人们胃口大开,需要进补,所以要“抢秋膘”。“抢秋膘”,主要以吃肉为主,炖肉、烤肉、红烧肉都可,主食要吃饺子。“啃秋”是立秋时节的特色习俗。天津人在立秋日要吃西瓜或香瓜,称“啃秋”或“咬秋”。人们刚刚度过闷热难耐的盛夏,要“咬住”秋天的凉爽。江苏也在立秋日吃西瓜“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痱子。浙江人在这天吃西瓜的同时,还要喝烧酒,据说可以预防疟疾。处暑 一般在8月22—24日之间开始

处暑,即暑气到此为止。此时,气温依然偏高,农谚有“处暑处暑,热死老鼠”之说。民间常说的“秋老虎”就是这时出现的。“秋老虎”,气象学上是指处暑后最高气温连续5天在33℃以上的天气。这段时间,虽然已过立秋,但天气晴朗、日照强烈,酷热再现,人们重新感受到了盛夏之苦。“立秋处暑正当暑”,说的就是“秋老虎”。白露 一般在9月7—9日之间开始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此时昼夜温差加大,清晨的露水随着阴气上升而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故名“白露”。“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说的是处暑每天用一盆水洗澡,连洗18天,到了白露,为免着凉,就不要赤身洗浴了。

白露也是观测天气的好时节。“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露水见晴天”,说的都是用露水预测天气。

白露酿酒是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到白露,苏浙等一些地方人家会酿制“白露米酒”,酒是用糯米、五谷和烧酒制成,略带甜味。秋分 一般在9月22—24日之间开始“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各12小时。立秋是秋天之始,霜降是秋季之终。秋分正好是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所以说秋分平分了秋天。白露“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长江以南地区的晚稻已经开始收割,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麦。“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秋分正是三秋(秋收、秋耕、秋种)大忙时节。寒露 一般在10月8—9日之间开始

秋分后十五日,为寒露。寒露时节,中国东北、西北地区的冷空气逐渐强大,雨季结束。气温转凉,人们开始穿上西服或风衣,所以有“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之语。“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此时天气凉爽,有利于秋季蔬菜生长,是冬春棚菜地力培育和育苗的有利时期。霜降 一般在10月23—24日之间开始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是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在接近0℃时凝华而成的。“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这时的天气已经由凉转冷。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做“早霜”或“初霜”,春节最后一次出现的霜是“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叫无霜期。“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秋季的结束,冬季的开始,是一年进补的最佳时节。此时的补是温补,以补血养胃为主。立冬 一般在11月7—8日之间开始

天文学上,立冬是冬季之始。气候学上,一般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以下,即为冬季。立冬时节,“水始冰……地始冻”,此时农民们要做好农作物的越冬准备。“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这是一句闽南农谚,说的是立冬日下雨,整个冬天都会下雨,不做好预防,就会坐吃山空。

古时,国人有贺冬的习俗。贺冬,也称拜冬。这一天,人们换上新衣,互相道贺冬天的来临,就像过节一样。

北方立冬有吃饺子的传统。饺子就是交子,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饺子是立冬首选美食。“立冬补冬,补嘴空”,人们辛苦了一年,这一天要好好享受享受。立冬:饺子小雪 一般在11月22—23日之间开始“节到小雪天下雪”。小雪时节,东北风已经是中国各地的常客,各地气温逐渐下降到0℃以下。“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是说小雪时虽然会降雪,但降雪量不会太大。“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的降雪,预示来年雨水均匀,而且降雪可以冻死病菌和害虫,同时积雪有保暖作用,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

小雪是腌制腊肉的好时节。这时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燥,非常适合腊肉的制作。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制作腊肠、腊肉,等到春节时大快朵颐。大雪 一般在12月6—8日之间开始“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大雪时节,中国东北、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江河已经封冻。华北地区的气温在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人们期盼在大雪这天看到降雪,为的是来年有个好收成。冬至 一般在12月21—23日之间开始“冬至如大年。”冬至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亦称冬节、交冬、长至节、亚岁。《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意思是说,冬至这天,要敬天敬神敬人敬鬼。《后汉书·礼仪》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看来冬至这天,天子要休息,大臣也放假。乾隆皇帝在冬至前三日,要斋戒沐浴。冬至这天,或亲自前往或遣官代行,赴天坛圜丘祀天。并且还要祭永陵、福陵、昭陵等祖先陵墓。冬至第二天,百官停止朝贺。“冬至到,吃水饺。”北方在冬至这天,要吃水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之说。北京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的人民在冬至夜有吃红豆糯米饭的传统。中国台湾现在还有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九层糕,是用糯米分深浅色,蒸制而成。冬至:九层糕小寒 一般在1月5—7日之间开始“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因为它正处于三九天。什么是三九天?中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计算方法是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是“一九”,第二个九天是“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后,一般“三九天”最冷。民间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说法。

南京人在小寒日要煮食菜饭。菜饭,一般是用南京特产的矮脚黄、咸肉片、香肠或板鸭丁,加入猪油,与糯米一起熬煮而成。九九歌大寒 一般在1月20—21日之间开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大寒起,天气从极寒开始转暖,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大寒时节有三个重要的日子,一是腊八,二是小年,三是春节。当然,这三个日子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会出现一个或两个。不过看到这三个日子,我们知道,大寒时节就是过年的时节。腊八时,人们要喝腊八粥;小年夜,人们要祭灶王爷;大年三十夜,人们要守岁“熬年”。三、祭祀与宗教

祭祀活动是何时产生的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但祭祀的内容和对象却通过史籍流传了下来。“祭神如神在”,几乎所有的祭祀都与神灵有关。

中国有多少神灵?恐怕无人知晓准确答案。相传上古神兽白泽曾告诉黄帝:“天下鬼神,一共有11520种。”这是神话,不是信史,但它从一方面证明了中国神灵之多。当然不是所有的神灵都是祭祀的对象,那么中国的祭祀对象都有哪些呢?《大清会典》把祭祀分为三等:“凡祭三等:圜丘、方泽、祈谷、雩祀、太庙、社稷为大祀;日、月、前代帝王、先师孔子、先农、先蚕、天神、地祇、太岁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经祀为群祀。”

以上祭祀对象又可分为三大类:(一)祭自然。圜丘祭天、方泽祭地、雩祀祭雨,其他还有祭祀日、月、星辰、风、雷、电等自然现象的传统。(二)祭神灵。神灵包括天神、地祇。天神是指神话中天上的神仙,天神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居首位的是元始天王,即盘古氏。其他还有三清、六御、五方五老、中央天宫仙、三官大帝、四大天王、四值功曹、四大天师、四方神、南斗六星君、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将等。地祇是指地球上所有自然物的神话形式,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五祀神、百物之神等。先农(神农或后稷)、先蚕(教民育蚕之神)、先医(伏羲、神农、轩辕)等也是地祇。(三)祭先人。先人包括祖先、前代帝王、先师孔子、贤良、昭忠等。

祭祀活动与固定日期的结合,产生了节日。祖先们的祭祀活动逐渐与农历结合,与节气相配,固定在某一特定日子。这些日子有如下特点:古代祭祀

节气成节日。二十四节气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也称“八节”。立春于东郊祀芒神勾芒(伏羲长子),亦称立春节;立夏于南郊祀炎帝、祝融,亦称立夏节;立秋于西郊祀白帝父子少皋、蓐收,亦称立秋节;立冬于北郊祀黑帝颛顼、冬神玄冥,亦称立冬节。春分祭日,亦称春分节;秋分祭月,亦称秋分节。夏至祭地,亦称夏至节;冬至祭天,亦称冬至节。“八节”是祭祀与节气相结合的节日,因祭祀而过节,在节日中祭祀。

特殊数字日。受道教阴阳学说影响,古人以奇数为阳,月日为同一奇数的日子因此备受青睐。农历一月一日,是中国传统元旦、大年初一、春节;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亦是中国的情人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发展到今天成为敬老日。

生日与忌日。以名人的生日和忌日作为节日,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晋宁帝司马绍将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生日定为孔子诞辰日,中华民国政府将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定为教师节。端午节,定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正好是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也是中国人纪念屈原的日子。

除了祭祀,宗教对节日的形成也功不可没。佛教、道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都在中国的节日生活里留下了印迹。笔者会在第六章至第八章详细介绍。第二章传统节日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节日。除了汉族的节日外,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节日、佛教信仰者有自己的节日、道教信徒有自己的节日、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有自己的节日。笔者在本章将讲述六个法定与传统并存的节日。一、中国年春节春节的起源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节日,节日开始的时间是正月初一。春节,古称“元旦”、“元辰”、“端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都是春节。有的地方要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春节才真正结束,所谓“没出正月就算过年”。法定春节放假三天,与国庆节同为中国放假时间最长法定节日。春节放假时间长,它的历史同样悠长。

相传4000多年前,即公元前2000年某日,尧禅让帝位于舜。舜,姓姚,国号“有虞”,故称虞舜。虞舜即天子位后,率群臣祭祀天地。人们就把那天当作一年中的岁首,即元旦。春节:年画

但中国古时的朝代所定元月的时间不同。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时以十月为正月,西汉时直到景帝都沿用秦历。

汉武帝刘彻鉴于当时历法混乱,命落下闳和邓平编写新的历法,即“太初历”。该历法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一年的第一天或元旦。直到清末,中国一直以农历正月为元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1914年1月21日,中华民国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呈拟规定四节”,经内务总长朱启钤审阅同意,上报大总统袁世凯。其内容如下:

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之生计。本部征采风俗,衡度民时,以为对于此类习

惯,警察官吏未便加以干涉,即应明白规定,俾有率循。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

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谨呈大总统 内务总长 一月二十一日

大总统袁世凯同意此请,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23日,内务部向各省民政长电传此令。至此,中国人开始在正月初一过“春节”。

南京国民政府曾废除农历。早在1911年12月27日,孙中山就提出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后因反对声音大,在采用阳历的同时,还要在出版的公历下方注明阴历节候。1928年,改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南京国民政府为配合该运动,试图“推行国历,废止阴历”。1930年,宣布“禁过旧年”,欲停止几千年历史的春节习俗。这一决定遭到人民的反对,不得已中途流产。

新中国确立春节放假三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使用公历纪元。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放假三天。春节的习俗张贴春联

春联,也称对联、春贴、对子、桃符。第一副春联相传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所写。公元964年岁末,孟昶在都城成都贺岁,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题写联语。辛寅逊写完交给孟昶,孟昶觉得写得差强人意,于是自己动手,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谁知孟昶一语成谶。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后蜀,命吕余庆为成都府知事。据说这一天,正好是赵匡胤的生日,即长春节。也许是历史的巧合,给后人留下许多谈资;也许是后人的演绎,虚构了巧合的历史,我们不妨姑妄听之。第一副春联是皇帝写的,推广春联的也是皇帝。春节:对联

明太祖朱元璋是推广春联的第一人。据明代文人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有一年岁尾,他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圣旨下发后,朱元璋走出皇宫,微服私访,看看民间的反应。一路上,他看到家家户户都张贴了春联,非常高兴。当他走到一个屠户家时,看到门外光秃秃的,有些生气。派人一问,才知屠户不会写字,又没时间请人代写。朱元璋一时兴起,提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让屠户贴在门外。第二天,朱元璋又来到屠户家,看到春联还是没有贴上,非常生气。派人一问,才知道屠户一家知道是皇帝写的春联,没舍得贴,供起来了。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于是提笔又写了一副。就这样,皇帝喜爱春联的名声就传了出去。贴春联这个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贴春联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到大年三十(除夕夜)都可以贴春联,但最晚不能超过除夕夜里十二时。贴春联最集中的日子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天津春节民谚:“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合家欢乐守一宿。”倒酉,俗称“小挂钱儿”,其上端是一块印着“福”字涂金粉的红色菱形方块,象征吉祥。除贴倒酉外,还有八大红:一红贴门神;二红贴春联;三红贴春条(如五谷丰登、平安如意);四红贴斗方(如“福”字);五红合体字(如“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六红贴窗花;七红贴年画;八红悬挂绢绸类十二属相、花生串、元宝串以及五彩椒等手工艺品。

春联的贴法有讲究。春联由三部分组成,上联、下联和横批。要想把春联贴得正确,先要分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春联写作要求是“上仄下平”或“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字,也就是普通话三声或四声字,如美、运、地、喜等;下联的尾字则须是平声字,也就是一声或二声字,如福、财、门、春等。分清了上下联,还须知道张贴它们的正确方法。我们知道,一扇大门是由门楣、左右门框、门槛和门组成的。假设贴春联的人面对大门,横批须贴在门楣上,上联贴在右侧的门框上,下联贴在左侧的门框上。

除了贴春联,还有贴福字、窗花、年画等习俗。

贴福字,亦称贴红斗方。顾名思义,福字要具备至少三个特点:红色纸、正方形、上书“福”字。贴福字的历史不算长,最早的传说来自明初。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以脚大闻名天下,朱元璋非常忌讳,不许任何人提及此事。某年元宵夜,朱元璋微服私访,出宫赏花灯。在南京杏花巷看到一盏大花灯,灯上画着一只大马猴抱着一双大号的绣花鞋哭泣,讽刺马皇后脚大。朱元璋一看,非常生气,正要发作。突然一个老者对灯主人说:“皇上圣明,让我们衣食无忧,你应该感激才对,为什么还讽刺马皇后呢?”老者边说边砸灯,灯主人也不示弱,把老者打得满脸是血。朱元璋把一切看在眼里,忙把老者扶进附近一家店铺,为老者擦去脸上的血迹,又请店家拿来纸笔,写了一个“福”字给老者。并告诉老者回家后一定要把这个字贴在大门外。老者不解,问原因,朱元璋笑而不答。回到宫里,朱元璋把这一切对马皇后说了,并说要血洗杏花巷,只保留贴福字的那户人家。马皇后一听,觉得不妥,又不好当面反对,就派人暗地里到杏花巷把家家户户的大门都贴上了福字。朱元璋派出的侍卫到杏花巷一看,家家有福字,就回来报告。这时马皇后出来,向朱元璋解释说:“这是上天的旨意,保护皇帝您仁义的名声。”朱元璋一听,只好作罢。后来马皇后把真相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不但没有责怪马皇后,而且还佩服马皇后母仪天下的气度。从此,民间就开始流行过年时贴福字了。春节:福字

福字的贴法有讲究。福字的贴法有两种:正贴和倒贴。大门的福字一定要正贴,取其正福之意。室内的正福只能贴一个,且必须是坐东朝西,意思是“福如东海”。倒贴的福字一定要贴在门厅的正前方,且须坐北朝南,取意“福入厅堂”。民间还有把福字倒贴在米缸上面,期盼明年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贴福字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福字都是与春联同时贴,但民间有大年三十下午贴福字的习惯。且须从外向内贴,从大门一直贴到屋里面。

贴窗花是过年的传统习俗。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一般用大红纸剪出喜鹊登梅、燕穿桃柳、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五福临门、连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蟾、五女拜寿等题材,贴于窗上。

贴年画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神荼、郁垒两兄弟负责监督众鬼,抓住为害人间的鬼,便会把它们投入虎口。于是,黄帝就在门上画上兄弟俩的像用来防鬼。所以年画也叫门神画。年画的体裁有春牛、岁朝、嘉穗、戏婴、花灯、神仙等,材质一般为纸质,也有木刻。产地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为著名。燃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国人过年的最重要的习俗。鞭炮,古称爆竹。顾名思义,就是燃烧竹子。古人在驱除鬼神时,用火燃烧竹子,据说“噼噼啪啪”的声音可以吓跑鬼怪。后来人们渐渐用爆竹为节日助兴,形成传统。火药发明后,人们用纸卷火药,一头堵死,一头加上引信,制成鞭炮。燃放鞭炮从此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春节:鞭炮

鞭炮燃放贯穿整个春节。从小年夜开始直到元宵夜,都有人燃放鞭炮和烟花,其中以大年三十夜(除夕夜)为最。除夕夜的鞭炮在午夜钟声前最猛烈,之后会逐渐减弱。大年初一到初五,人们都有在吃饭前放鞭炮的习俗。人们在元宵夜更是要燃尽手里的鞭炮,祈福全年平安顺意。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中国各地政府曾经试图禁放鞭炮,保护环境。但千年传统无法一夕改变,碍于民意,停放的烟花不得不再次开禁。我们一方面看到传统习俗的力量,另一方面看到政府顺从民意兼顾传统的宽容。除夕守岁春节:守岁

守岁,又称熬年,是指人们在除夕终夜不睡,等候新年的到来。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呢?传说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要在五更天回来,并且给家家户户带来过年的好东西。人们就在这夜点灯熬年,迎接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进自己的家门。守岁的另一层解释是,年长者要珍爱光阴;年轻人为父母延寿。春节拜年

大年初一吃过饺子,拜年活动就开始了。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下级给上级拜年。拜年时,一般要准备四样礼物,象征“事事如意”。这四样礼物,各地的内容并不一样。东北地区一般送烟、酒、糕点、水果。如果是新婚的夫妻到女方家“回娘家”,必须带上一大块猪腿肉。一般来讲,初一拜年的还是少数,初二至初五是拜年的高峰。

拜年时还有给压岁钱的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鞠躬行90度大礼,以示虔诚和尊重。长辈端坐受礼后,要拿出封好的红包给晚辈压岁钱。因“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取压住邪祟之意,保佑年轻的晚辈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一般都是给未结婚成家的晚辈,尤其是还在上学的幼童。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这首诗是说小孩子拿到压岁钱后,把它仔细地藏在枕头下,准备买爆竹,一夜不睡觉也值了。初五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相传,大年三十,人们守夜熬年迎灶王爷爷、灶王奶奶,却把脏神忽略了。她醋意大发,到弥勒佛那里告状。弥勒佛一直笑,不说话,就这样一直到了初五。脏神越来越生气,扬言上天去告状。弥勒佛不想事情搞大,便笑着说:“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鞭炮,包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破五这天,人们要早早起床,清扫屋子,包饺子。由于民间忌讳大年初一扔垃圾,多日积攒的垃圾,到了初五终于可以扔掉。人们还要对着垃圾堆放鞭炮,赶走穷鬼。放过鞭炮,人们回到屋里吃早餐。初五的早餐有些特别,在东北,初五的饺子一定是蒸饺,而且必须是现包的。因为民间传统习惯,初一到初四是不能用生米做饭的,所以家家户户都提前把饺子包好、馒头蒸好,以备食用。到了初五这天,才开始做新饭。家家户户和面、剁馅,准备包饺子。剁馅时,菜板要剁得当当响,让街坊四邻听到,还要把“小人”吓跑。吃饺子,也是为了“捏小人嘴儿”。吃蒸饺,代表“蒸蒸日上”。当然,连续吃了多顿水饺,换换口味,也是必须的。

破五买卖要开张。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商家、店铺、食肆都要关门歇业,到了初五才重新开张迎客。初五零时零分,商家要打开大门和窗户,在门口放鞭炮、点烟花,迎财神。相传,正月初五是路头神即财神的生日。财神是五神(户神、门神、灶神、土神、行神)中的行神,他管出行。有了他的保佑,东西南北中各路的财富都能如期如愿到来。人们迎完财神之后,还要喝路头酒到天亮,期盼一年生意红火,财源广进。现在,商户多选择在初八开业,取“八”有“发”的谐音,有发财之意。春节: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六六大寿

初六,中国一些地方要给到岁数的老人过66岁生日。不论寿星的生日在哪天,都要在初六过66岁生日,俗称抢六。“年过六十六,阎王要吃肉”,意思是人活到66岁,阎王都开始惦记他的肉了。为了堵住阎王的嘴,生日这天,寿星老一定要吃猪肉,才能度过这道“坎儿”。初六这天,子女要给老人穿上蓝色的衣服,意思是“拦住”,拦住疾病,拦住衰老。儿媳或女儿还要给老人包66个饺子,还有包68和70个的说法。66个饺子是给寿星食用的,多出的2个或4个,是敬献给天神或地神各1个或一对。饺子的包法也有讲究,事先要准备6两6的面和6两6的肉,取六六大顺之意。因为要让老人一顿吃完66个饺子,所以饺子必须是袖珍的。吃过66个饺子,老人就会顺顺利利,长命百岁。二、十五元宵节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月圆之夜,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元宵节,也称春灯节、上元节。上元,意思是新年的第一次月圆之夜。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道教早期重要派别五斗米教(天师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并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每个生日都是一个节日。正月十五因此而称上元节。这是元宵节道教起源说。除此说法外,元宵节的起源还有几种说法。元宵节:灯市

佛教起源说。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笃信佛法,永平十年,出使天竺取佛经的蔡愔满载而归,回到洛阳。蔡愔禀告明帝,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日,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点灯敬佛。刘庄听罢,就令皇宫和寺庙效仿,并令士族庶民家家挂灯,渐渐地这种佛教礼仪演变成元宵节。正月十五日,还是中国藏族同胞的酥油灯节。是日,每家每户都要在窗口摆上一排酥油花灯,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服邪魔。两个节日都在正月十五,且都以灯为主题,也许元宵节与佛教确有某种联系也未可知。

东汉文帝说。吕后独揽朝政,变刘家王朝为吕氏王朝。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恐不安,密谋作乱,企图彻底霸占刘氏王朝。齐王刘襄决定讨伐诸吕。他与老臣周勃、陈平联合,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后,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史称汉文帝。刘恒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农历正月十五日变成了节日。

太一祭祀说。太一,也做泰一,是北极神,也是传说中最尊贵的天神。《天宫书》说:“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在众神仙中,太一要比黄帝的地位还高贵。汉武帝刘彻命落下闳和邓平制作太初历,把正月十五日定为祭祀太一神(天帝)的节日,这是元宵节起源的说法之一。

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很多,无法一一介绍,也无法考证到底哪个起源说是正确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享受元宵节带给我们的快乐。

元宵节分为上灯、元宵、落灯三个阶段。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五日为元宵,十八日为落灯,这六天统称为灯夜。自十三日夜开始,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燃灯笼,有的人家甚至在厅堂等处用红绸结彩,并挂起各式花灯。人们在灯下摆起酒宴,共庆佳节。除掌灯外,元宵节习俗还有很多。元宵节的习俗汤圆元宵

元宵,古称“浮元子”。相传,元宵是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无意中发现的。一年正月十五日,楚昭王乘船游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就命人打捞上来,原来是一种外白内红的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子曰:“这是漂浮的苹果,是复兴之吉兆。”这就是现在的元宵。据说袁世凯非常忌讳人家提到“元宵”二字,因为“元宵”与“袁消”同音之故。元宵节: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元宵。说到元宵,必须提到汤圆。所谓北元宵,南汤圆,两种食品貌似一样,实际做法不同。元宵是把馅放在糯米粉里滚动,让馅料不断沾上糯米粉,直至成为圆球形。汤圆则是用糯米面,包馅,揉圆而成的。虽然做法不同,但正月十五日,中国人北吃元宵,南品汤圆,一起欢庆元宵节。灯谜打虎

猜灯谜是元宵节里最重要的活动。灯谜,也称灯虎,所以猜灯谜,也称打虎、射虎。灯谜是谜语的一种,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字游戏。元宵赏灯时,把谜语悬于灯下,供人猜射。宋代周密著《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时至今日,灯谜依然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游戏。元宵节当天,公园里的灯谜常常会吸引大批的游客,甚至机关单位、街道社区也会组织猜灯谜的活动,足见此活动深入人心,倍受人们喜爱。舞龙祈年

舞龙,也称舞龙灯、耍龙灯。舞龙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汉代,舞龙灯在中国民间就已是节日的助兴项目。唐宋时期成为春节常见的表演形式。元宵节:舞龙

舞龙灯的“龙”和舞龙的“龙”不同。“舞龙灯”的龙,据日本中川忠英的《清俗纪闻》记载:“龙灯长达四五间,灯内燃点数十支蜡烛,由数人高举舞弄。”间,是日本量词,为6日尺,日尺与中国市尺相等,1日尺为0.33米。四五间的长度就是7.92米到9.9米。看来古时的龙灯可达10米长,且内置数十支蜡烛。夜间舞动起来,像是一条飞翔的熠熠发光的龙。现在,蜡烛多以彩灯代替,但节日气氛依旧。“舞龙”的龙,龙身用竹皮和铁丝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每节相距约5尺。龙身,平年长12节,闰年长13节。龙头和龙尾单独制作,接上龙头龙尾后,还要举行点睛仪式。舞龙前,一人持竿在前引导,竿顶竖一巨球。舞龙时,巨球前后左右不停摇摆,龙头追随巨球作抢球状,龙身上下游动,煞是好看。

舞龙或舞龙灯有“祈年”的意思。这种活动是承继殷周“祭天”习俗,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南狮北舞

舞狮,也称“太平乐”,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活动。南北朝时期,舞狮开始在中国流行,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代,舞狮在中国开始普及。诗人白居易《西凉伎》写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生动描写了舞狮时的情景。

在中国,舞狮分南狮和北狮两种。南狮流行于华南、东南亚和海外;北狮则风靡于长江以北。

南狮,也称醒狮,造型威猛,马步扎实。一般是两人舞一头,一人做头,一人当尾。狮头借鉴戏剧脸谱造型,传统上取“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题材。三种狮头,颜色不同,舞法各异。黄色为刘备,仁德贵气;红色为关羽,忠义财富;黑色为张飞,雄霸勇猛。舞狮前,通常要举行“点睛”仪式,将朱砂涂在狮子的眼睛和天庭上,象征赋予灵气及生命。舞狮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狮子在音乐的节奏下舞动。有句话说得好,南狮重写意,北狮重写实。元宵节:舞狮

北狮相比南狮,造型酷似真狮。北狮的狮头简单,全身为金黄色毛。一般也是两人舞一头狮,狮子成对儿同时出场。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戴绿结者为雌狮。有时还会配一对儿小北狮,小狮子和大狮子玩耍取乐,幽默风趣。

无论南狮北狮,都是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当然,舞狮并非仅在元宵节出现。时至今日,公司开张、门市庆典、老人祝寿,都少不了舞狮队的身影。高跷高脚

踩高跷,亦称扎高脚、走高腿,是汉族传统民间舞蹈。表演时,舞者的腿绑上长木跷,站起来比一般人高许多,便于远近观赏。表演有“文跷”和“武跷”之分,文跷者扮相幽默、步法滑稽;武跷人翻转腾挪、踢腿劈叉、展示技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