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训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23:48:56

点击下载

作者:邓慧君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试读:

前言

这是一个事实,却鲜为人知——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寻找新家园。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洲,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一百多名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的清教徒,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哈佛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是世界最高学府的象征,其所取得的成就历来为世界所瞩目: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革命先驱都出自于哈佛的门下;哈佛先后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2位普利策奖得主;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和思想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盛名远播,培养了微软、IBM等一个个商业奇迹的缔造者。总之,哈佛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它的一举一动都决定着美国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走向。

哈佛靠什么打造了如此众多的社会精英?哈佛的教育中深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哈佛学子需要培养哪些品质成为社会精英?哈佛教授和哈佛家长们信奉和执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哈佛大学第二十三任校长科南特可谓一语中的——哈佛所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的秘密就在于哈佛人的质量。质量何来?来源于“求是崇真”的办学理念。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哈佛大学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但似乎远远不止于此。可以把哈佛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先进的办学理念,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三百七十多年的沉淀的闪光智慧,哈佛教授杰出的贡献,哈佛学子的榜样作用……然而必须承认,哈佛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凝聚了无数哈佛家长们的汗水、心血和智慧。

诸多哈佛学子坦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从家庭里培养起来的,许多优秀品质也是从家庭里培养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一生的朋友,更是孩子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无数哈佛家长秉承坚定的信念、严谨的精神,博览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成功故事,总结着流传后世的家教训言,积累了丰富的教子经验,这些故事、训言和教子经验被人们收录成书,并渐渐丰富。这些流传百年的家教智慧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哈佛家训》。《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揭示了哈佛教育的要旨和哈佛品质的精髓所在。《哈佛家训大全集》采选资料以哈佛家训经典故事为主,补充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家教故事,也融合了少部分深具中国特色的家教故事。其中精挑细选的每个小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它们一起酝酿一场席卷心灵的教育风暴,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见微知著,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培养品质。这些小故事,有的情感喷薄让人不禁落泪,有的智慧流淌敲击心扉,有的励志绵绵催人奋进,有的精彩纷呈改变心灵……这里有成百上千个关于真爱和智慧、为人处世、进步和成功的家训故事和家教箴言。这里没有冗长的说教,只有生动真实的故事,只有榜样的力量,只有哈佛教育和哈佛家训精华的分享。《哈佛家训大全集》挖掘了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了充分的精神养料,树立起孩子的精英意识,帮助孩子塑造自我,学会选择,铸就一个哈佛学子应有的优秀品质,为其成为社会精英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许我们暂时没有机会坐在哈佛神圣的教室中聆听教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消弥和哈佛的距离。本书以做成一本“没有围墙的哈佛大学”为起点,力求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取得哈佛教育的真经,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沉浸其中。它是一部教子课本,更是成年人的修身指南。阅读本书,家长和孩子将会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哈佛故事,一起更新哈佛家训。这是献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这是人生中影响深远的巨大财富。

所有阅读本书的读者——无论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还是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希望你们因为本书中的一个故事或一句话而受到启迪,进而改变人生和命运,从而使自己从灰暗走向灿烂,从受挫走向进步,从失败走向成功。编者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和你我一样有着大好人生,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一个人最首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会生活,学会了生活,才有一切事业的基础,才有人生的成功。

珍惜眼前的人生

人生无常,每个人都应该去珍惜。不论是现在正在追求的,还是已经得到的,人们都应该对于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要每次都把希望寄托在“以后或者明天”。人生没有后悔药,在“现在或者此时此刻”的行为中一定要做到最好,不要给未来留任何机会,抓住眼前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那么你将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如果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就会把希望寄托在下次;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如果这一次面试没有合格,那么就希望下次能成功;在相亲的过程中,如果这一次对方不合心意,那么下一次就能称心如意;在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如果这一次业绩没达到目标,那么下一次再更加努力就可以。不知有多少事情,人们都在期盼和找寻下一个机会。但是,下一次真的会比这一次好吗?

在学校的时候,也许你还可能会有补考的机会。但出了学校以后,在社会上,你很难再有第二次机会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就像在战场上,如果你没有拼杀的勇气,抱着必胜的决心,那么面对敌人时,你就不会有任何存活的机会。所以说人生是一张没有返程的车票,一旦出发了,就不能回头了。

当人们步入社会以后,不论是找工作面试,还是上级交付任务,你的每一次表现,别人都是看在眼里,评在心里的。凡是优秀的人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了赢的准备与打算,所以每次行动都是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目标,不会给自己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脱过去;而普通的人都是抱着练习的态度来行事,不会特别地为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并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明天,就算有良好的机遇,也会处于被动地位,完全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去更好利用;还有一些比较差劲的人,这种人是属于光说不做的,整天都指望着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殊不知光靠等待来赢取成功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意大利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当时有很多女人被他那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所打动,都愿意与他相伴终生,但他一直都在等待那个最完美的女子出现,所以一直都是单身一人。

有一天,一个女子来到他的家里,对哲学家深情地说:“我想嫁给你,你娶我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你先回去吧,我考虑考虑再联系你!”事后,哲学家一个人在家想了很久,他用自己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优势、劣势和不结婚的好、坏分别列出来,希望运用科学运算的结果来发现好坏,后来他发现好坏是一个均等的状态后就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了。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又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验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自己是清楚的,但结婚后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还不知道。所以还是应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要求。最后,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她的父亲:“你的女儿在哪?请你告诉她我想明白了,我也不再去考虑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女人的父亲看着哲学家惊讶地回答:“你怎么现在才来?我女儿现在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了。”哲学家听后整个人几乎崩溃,自己竟然被一个简单的选择折磨了这么久,事到如今那些哲学理论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而后两年,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化为灰烬。最后人们看到他的遗言上只有一句话: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哲学家万万没有想到向来让他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如果自己当时有当机立断的决心,或者有永不后悔的气魄,那么自己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

在生活中,人们同样应该引以为鉴,千万不要以为机会很多,所以就奢望下一次的机会,认为这次没了,还有下一次,要知道人生没有往复,当你一旦错过,就很难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即使是当代著名艺术表演家或是知名学者,他们每一次上台表演或演讲都如履薄冰,在上台前不断地练习,严格要求自己在观众面前呈现最完美的一面。因为对他们而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观众,所以自己的每一次表演或演讲,都应该当做是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来表现。

人生就像一场表演,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请珍惜自己的生活,一旦选择了就请不要后悔,要充分享受生活,不要等到错过了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知道人生有限,生命弥足珍贵,所以要把握现在,珍惜眼前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畅享人生!

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在很久以前,上帝安排人世间所有的动物都只有25年的寿命。有一天,大家突然想知道自己那25年的光阴将会怎样度过,于是他们约好一起去问问上帝,想听听他的答案是怎样的。

上帝说:“人啊,你这25年有人供你吃供你穿,你只需要念念书,吃吃饭,做做游戏,谈谈恋爱就可以了!”

人听后很高兴:“原来是这样啊,这日子还真是好过!”

上帝对牛说:“牛啊,你的25年就需要去不断地耕地和犁田,非常辛苦啊。”

牛大声叫道:“我要过这么辛苦的日子啊,那我不要25年了,你给我10年就够了!”

人很聪明,说:“既然你不要,那就把这多余的15年给我吧!”牛点头答应了人的要求。

接下来马的情况也是如此,它要被人骑,要拉车,要受尽磨难,所以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它也分了15年给人。再后来是狗。狗每天都在家里转悠,看看主人的脸色,守守家,它感觉这样的日子太过于清闲,似乎也没多大意思,既然没事可做,还是不要活那么久了,于是人又轻而易举地捞到了10年。

最后一个动物是猪。上帝笑着对猪说:“你的日子很好呀!吃了睡,睡了吃就行。”猪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一直都会是这样吗?”“对啊,你的任务是最后养肥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肉!”猪呜呜地哭道:“那我只要活10年!我不要那么久。”最后,上帝都答应了它们的要求。

人开心极了,因为这下自己可以长寿了。于是乎,人的一辈子是这么过的:开始25年,父母供吃供穿,自己被送去读书,除学习外根本不用操心,在闲时还可以谈谈恋爱;后30年,有了家庭,自己会像牛马一样勤奋工作,整日辛苦操劳,为的是以后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再后来,有了孙子了,自己退休后在家里看看孩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最后15年的日子里人们渐渐老去,因为孙子也大了,所以自己开始了晚年的生活,最终年老体衰,走向死亡。

我们在哀叹生命不幸的同时,也应该更加珍惜平凡的生活。正因为有了这些平凡的生活,才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我们在等待希望的瞬间,也可以平静享受那份美丽,那份宁静。

在平凡的生活中,人们整天忙忙碌碌,为了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而殚精竭虑,当自己停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每天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声笑语、喜怒哀乐竟然相同,也没有什么辉煌之处,但是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人们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那么我们将不再惆怅,不再感叹,也不再为平凡而悲叹,因为平凡,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人生如同一杯水

人生的真意是什么?人们该如何来参透人生?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这是一门学问。面对着五味俱全,有悲有喜的人生,为什么有的人感觉生活是痛苦的,而有的人感觉是幸福的呢?其实主要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在经济危机时期,有很多人失业了,杰瑞也不例外。失业后的他心情非常沉重,烦恼不堪。为了缓解精神压力,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了杰瑞的诉说后,就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杰瑞认真思索后,说:“那是因为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就如掉在水中的灰尘,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沉淀到水底,让水保持清澈透明,使自己心情好受些。如果你不断地振荡,不多的灰尘就会使整杯水都浑浊一片,那样的话就更令人烦心,也会更加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情绪。”

杰瑞听完牧师的话后恍然大悟,是啊,自己整天为失业的事情而烦恼,不断地搅动那些灰尘,所以现在才这般痛苦,如果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自己不再抱怨,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杰瑞打起精神后开始积极努力地寻找新的工作,不久,他便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他的人生也从此变得乐观、自信起来。

人活一世,什么糟糕与烦心的事都可能发生,过于情绪化只会给自己增加更大的压力,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人们只有把错、痛苦、烦恼统统都忘掉,才会更加地快乐。如果人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没有冷静思考,而是拼命地摇晃自己的生活,没有片刻的沉静,那样只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

当人在烦躁的时候,与其疯狂地振荡自己,摇起满瓶的浑浊,不如沉淀烦恼,还心灵一份纯净和自然。当人们感到痛苦、忧愁和焦虑的时候,与其让痛苦多于幸福,还不如采用恰当的方式,让痛苦消失,让自己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让痛苦随着时间的长远而消逝,让忧愁不攻自破,那么等到平静之后,烦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苍白无力,复杂微妙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人们如果有烦恼,就去想想那杯沉淀的水,沉淀在我们心底的水,那样就不会无法自拔,人才能真正得到解脱。

人生如同一杯水,只有学会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才能沉淀自己、沉淀心情。就如牧师所言:等到瓶子里的水平静下来,一切又恢复清澈与透亮。生活亦如此。只有让烦恼在生命中得以沉静,人们才能真正得到幸福,享受快乐。

人生,都是宝贵而具有价值的

人生,都是宝贵而具有价值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同时也是具有他人不可模仿的独特性。所以每一个成功者走过的路,通常都不适合其他人跟着重新再走。也就是说在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不能为别人所仿效和重复的经历。所以说人们不需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因为自己本身的个性就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按照自己的个性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过日子,那就是最幸福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尊敬。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爱民如子,喜欢微服出访。有一天当他走出宫门,走到一个烤红薯的老头面前,一时兴起,他问老头:“你觉得咱们国家谁是最幸福的人?”老头想也不想,立刻答道:“当然是国王最幸福了。”国王觉得很惊讶,于是继续问:“那是为什么呢?”老头笑笑说:“你仔细想想看,作为一国之王,有着百官差遣,平民供奉,平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来也不用愁吃穿这样的事情,这还不幸福吗?”国王沉思后答道:“希望如你所说吧。”

后来,国王与老头一边共饮美酒一边谈论生活上的小事,直到老头醉得不省人事,国王便命人把他抬回宫中,然后对大臣和妃子说:“老头认为国王是最幸福的,但我却不这么想,现在我就戏弄一下他,给他穿上国王的衣服,让他理理国政,你们大家配合一下,不要害怕。”王妃和大臣点头答应了国王。等到那老头醒了,宫女便上前假装说道:“大王你喝醉了,现在好点了吗?眼下还有很多事情要等你处理,请您速速上朝。”于是老头昏昏然被拥出临朝,众人都催促他快些处理事情,他却懵懵懂懂,不知所措。这时,旁边有史官记其所言所行,大臣公卿们与之商讨议论,老头一直坐了一整天,这一天下来他腰酸背痛,疲惫不堪,心里有苦说不出。

一连几天过去了,老头吃不好睡不香,竟瘦了下来。宫女上前又假装说:“大王近日为何如此憔悴不堪呢?”老头回答说:“我梦见自己是一个烤红薯的老头,辛苦求食,生活很是艰难,因此就瘦成这样了。”众人知道后都私下里偷着乐。这天,老头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又想:“我是烤红薯的呢,还是国王呢?若真是国王,那为什么皮肤又这样粗糙呢?若是烤红薯的,现在又为什么会在王宫里呢?难道是我是老眼昏花了?还是自己在做梦呢?”老头现在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这个时候王妃假装问:“大王近日如此劳累,不如让歌妓们来给你取乐吧。”于是老头喝起美酒,又醉得不省人事了。

再后来,国王命人帮老头穿上旧衣服,并把他送回了家,当老头酒醒后发现自己在简陋的床上,看见自己破旧的衣服和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却浑身酸痛,好像做了几天的苦力一样。过了几天,国王又来到他这里。老头看到后,主动对国王说:“上次喝酒,我说过的那些话实在是不对,其实,当国王也不轻松啊。你走后我梦见自己当了国王,每天都很忙碌,既要审核百官,又要受国史监督。大臣们整日都要来商量讨论国事,我心里着急,手忙脚乱的。几日下来弄得我是浑身都痛,就好像做了苦力一样。现在我才明白过来,在梦里尚且如此,若是真的当了国王,还不更加辛苦啊?相比之下,还是烤红薯好一些,简单且快乐。”国王笑着点点头,满意而去。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与其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别人,不如找出自己的所能、所长去尽情发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若是把别人的生活当做自己生活的范本,为达到别人的水平而努力,这样模仿别人最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遗传密码、不同的天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际遇,绝不能通过简单的学习而达成一致,所以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起点与终点没有区别

一位做生意成功的商人到国外旅游,他临时住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里。当他闲来无事去散步时注意到那里有一位渔民,每天在大海中打捞几条鱼便回来了。

商人对于渔民的做法感到很奇怪,于是上前问:“你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多捕一些鱼呢?我看你每天就去一会儿就回来了。”

渔民笑笑,看着商人说:“我每天打的这些鱼已经够吃的了,我何必要花时间再多捕一些呢?”

商人继续问:“那你每天除了捕鱼还有那么多时间都干些什么?”

渔民乐呵呵地说:“每天打完鱼就回来晒晒太阳,和孩子们玩游戏,和老婆聊聊天,等到黄昏的时候,和老哥们一起喝喝酒。”

商人听后很不以为然,他告诉渔民:“我来教你一种方法,如果你能按照我说的去做,那么你会生活得更好。”渔民看着商人,笑着点了点头。

商人满意地坐了下来说:“以后你每天在大海中尽量多停留一会儿,抓到更多的鱼,然后把多余的鱼卖出去,赚取钱财。等到存够了一定数目的钱财之后,你就可以拥有一只大船,再利用大船招一些帮手,组建一支船队。这样下来你每天有几十吨的鱼,你再用这些资本来开办一家食品加工厂,进行直销。到后来你就会拥有大量金钱,有了钱之后你可以全世界到处拉生意,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

渔夫问:“再以后我又做什么呢?”

商人说:“等你做到这一步,你可以做更大的生意,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富翁,到时候你的钱财一辈子也花不完。”渔夫问:“那么,再然后呢?”

商人哈哈大笑:“再以后你就可以退休享清福啦!到时你就可以搬到你家乡的小渔村来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和孩子玩儿玩儿,与老婆说说话,到了黄昏再和老哥们喝喝酒,快快乐乐享受下半生。”

渔夫笑道:“你帮我计划了这么多以后,那时的生活和我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商人一时无语,接下来他陷入一阵沉思中。商人心想:我为赚钱耗尽大半辈子的青春,结果到了风烛残年才开始享受生活,但此时的我已经不再年轻,现在还剩下多少时间来享受余生的日子呢?虽然说曾经的经历让商人觉得自己的一生过得很饱满,年轻时的生活感觉也很充实,但是看着渔夫幸福的笑脸,商人不得不思考:自己走的路难道是错的?

著名女作家池莉曾经说过: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地经历、感受和体会。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过程,人们活得才更有意义。有的人认为如果省略了那些曲折动人的奋斗历程,那么也就失去了辉煌而精彩的人生;也有人认为平淡的生活才是真,一辈子没有大风大浪的历险故事也是另一种幸福。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取决于自己,起点和终点并不重要。人是为生活而活,不是为其他而活,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虽然说生活中有太多的选择,也有太多的无奈与不如意,但是无论你选择怎么走,只要最后能感觉幸福就好。

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汉,没有醉的不是英雄。所以你我只能半醉半醒,当走到人生尽头,回首人生过往的时候,只要你能够无悔于自己的一生,你就可以欣慰地和自己的生命告别了。

记得回头看看遗忘了什么

从前有两兄弟,他们的感情很好,兄弟俩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去郊外爬山,等到傍晚时分,兄弟俩筋疲力尽回来时,发现公寓大楼里贴着一张告示:电梯维修,请走楼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这对于住在高层的兄弟俩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兄弟俩住在公寓的86楼,虽然不是顶层,但是也快接近最高点了。经过一天的爬山运动后,兄弟俩的体力都快透支了,现在加上背上大大的登山包,他们都有点快虚脱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电梯起码明日才能修好,也就是说他们别无选择了。于是,哥哥对弟弟说:“看来,咱们只有爬楼梯上去了。”弟弟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20楼的时候,他们觉得这样太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休息一会儿吧,行李太重了。”哥哥点点头,在楼梯间坐了下来。弟弟想了想,又说道:“这样下去不行啊,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20楼,我们先上去,等明天大厦电梯维修好,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答应道:“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20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46层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提出爬山建议,最后才会落到如此下场。就这样他们边吵边爬,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26楼,咱们还是不要再吵了,继续往上爬吧。”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86楼到了。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惊讶地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他们找了一圈,结果发现,钥匙还留在20楼的登山包里!

很多人看过这个故事后都哑然失笑,其实,这个故事也同样在反映我们的人生。这就好像人们在20岁之前都会负重而行,因为整日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所以背负着很多压力,在这段时间内需要不停地做功课、考试、升学,这些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但是20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时候自己已经远离家长的监督之下,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20岁到40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到了40岁,人到中年,就会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此时又有很多遗憾,还有很多的心愿没有完成。于是开始埋怨,埋怨老板不识货,埋怨薪水太低,埋怨家人不体恤,埋怨孩子不争气,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20年。等到了60岁,就会突然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埋怨下去也没有多大的作用,还是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等到了生命的尽头,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就会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你的钥匙,你曾经的追求,你人生的关键。

其实,人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20岁,如果那个时候没有考虑周全,那么是否还要等到40年之后,60年之后才来追悔?人生的过程犹如戏曲的过程,有序幕、有高潮、有低谷,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仔细想一想,自己在这个阶段中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周围的环境、趋势,自己该怎么走,个人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

很多时候人们到达目的地后就忘记了胜利的欢呼,因为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催促着人们快速前进,就算冲出困境后也没有时间来长吁短叹。其实,人们应该适时的回头看看,总结一下自己当初的目标与计划,想想自己有没有遗忘的事情,是不是曾经遗忘的偏偏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自己在乎的只有自己清楚,好好思考一下吧。

人生如过客

有一次,正在云游宣扬佛法的憨山大师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中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请求借宿。“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憨山大师笑着说道。“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回答。“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家父!”“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我祖父!”“如果施主过世,它又是谁的呀?”“我儿子!”“这不就结了!”憨山大师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

当晚,憨山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生命的流逝乃至消失,是必须面对的事实。逃避是不可能的,也无法逃避。熟悉的环境时有变迁,周围的人物也时有更换。享受只是暂时,拥有无法永恒。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辉煌,而今都已烟消云散。人世间的荣耀与悲哀,到最后统统埋在土里,化作一捧灰烬,连缅怀的袅袅香烟皆无。他们活着的时候,南征北战,叱咤风云,风流占尽,转眼间失意悲伤,仰天长啸,感叹人世,瞑目长逝。“闲云潭影空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该常在,花应常开,而春来了又去了,了无踪迹;花开了又落了,不留痕迹。

每提起“人生如过客”这个词时,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负面的,但我们是否曾从相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若不是有生命更替的存在,那大自然不是太无趣了吗?当花草树木的种子悄悄地掉落大地,经过阳光、土壤和水的滋养,不消多久,植物的种子便开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让人们惊异于生命的可贵的同时,也为生命的更替而感到喜悦。

任何现象都是两面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就有坏,有对就有错,有生就有死,有天堂就有地狱。因此不必感叹时间匆匆、生命无常,要勇敢地接受它,接受它令人欢喜的一面,也接受它使人痛苦的一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匆匆地过客,匆匆地相遇,又匆匆的相离。就在这来去匆匆中留下了一串串说不完的故事,就在这来去匆匆中认识到拥有时的珍贵,就在这来去匆匆中懂得了珍惜!

被人在乎是生存的意义

人活着有很多意义,有的人为自己而活,也有人是为别人而活。其实,人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被他人需要。当你感到这个世界都需要你的时候,那么你就会产生无尽的精力。这股力量促使你不惧怕面前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做到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在市中心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虽然说两人的病情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的身份却不同。一个是来自乡下的普通农民,一个是这个城市一家公司的领导。领导的床前每天都有很多亲朋好友和同事前来探望,病房因为有他的存在而变得热闹非凡,不仅如此,领导的床头每天都摆满了鲜花、水果以及高档营养品,而农民的床前相比之下就冷清多了,在他的床头只有生活必需品。领导在晚上无聊的时候就会对农民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就,农民每次也都会安静地听着。可没有多久两人的病情居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领导几个月后在众人的哭喊声中去世了,而农民此时已转危为安在妻子的陪同下安然回家了,这样的结果让医生都大吃一惊,大家都在想: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原来,领导的家人每次来照顾他都会对他说:家里什么事都没有,你就放心吧,还有我们呢,你就安心养病吧。朋友隔三差五地来探望时也会劝慰他说:现在你什么也别想,老老实实把病养好就行,其他的事情我会帮你处理好的。公司的人来看望时也会开导他说:你只管一门心思养病吧,公司上下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现在恢复健康就是你唯一的工作……

而那个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平时只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女孩看护着,而且小女孩只有在放学后才能过来。他的妻子由于家务繁忙半个月才能来一次,每次来的时候就送些衣物和吃的。不过妻子每次来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要丈夫为家里的事情拿主意:咱们家的狗快生了,生了后是送人还是自己养?再过两天,他大叔就要嫁女了,你说送多少贺礼啊?女儿说她不想读书了,想要跟她表姐去大城市打工,我还没答应,这事要你拿主意……就这样,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医院的那位领导,在周围人善意的宽慰声里,意识到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了,同时也感觉大家都已经不需要自己了,既然失去了活着的价值,也就渐渐地失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后来,自己也不愿与病魔作斗争,于是他在孤独寂寞中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而来自乡下农村的那名患者,在妻子每次的唠叨声中,明白了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也知道家里还有很多大事小事都等着自己来定夺,在他的意识中感觉村里的人都在等着自己快速康复,为大家拿主意,自己对于周围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意识和信念支持他必须活着,于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人的求生意志就是来自于希望,人有了希望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希望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病房里,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有一天,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一棵树的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这种情景让病人感到了绝望,她的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的时候,我的生命也会随之结束。”住在隔壁的一位画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就想去帮助她。于是,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画家连夜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不论风吹雨打,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正是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与希望,在故事的最后,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其实,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被人在乎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活,那么这样的人就不会有拼搏进取的动力,也不会有奋斗下去的激情。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被别人需要,也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义,既然心中没有了牵挂,自己的生死也没有人在乎,那么活下去还有什么动力呢?所以被人在乎是人生存下去的意义所在,也是人最大的价值体现。

懂得热爱生命

人要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只有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从前有一个守墓人,他非常善良,对于守墓工作也恪尽职守,最近他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一连好几个月他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来信,在信里还附着钞票,信的内容是请他每周在固定的墓地前放一束鲜花,也就是放在妇人儿子的坟墓上。后来有一天,守墓人见到了这位妇人,那一天,当守墓人放好花束以后,发现一辆小车开过来停在了公墓门口,司机匆匆跑来对他说:“夫人在门口的车上。她病得走不动了,请你去一下。”守墓人快速跑了过去,他发现一位上了年纪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妇人的神情有几分高贵,但表情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在她的怀抱里有着一大束鲜花。“我就是给你写信的那位莎丽夫人。”她说,“这几个月我都给你寄钱……”“买花。”守墓人帮她说道。“是的,那是给我儿子的花。”“可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嗯,我知道。”莎丽夫人淡然地说,“今天我亲自来,是因为医生说我活不多久了。既然如此,我就想再看一眼我的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以后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感到很惊讶,他苦笑了一下,思考后说:“夫人,这几个月您一直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哦,那是为什么呢?”莎丽夫人看着眼前这位守墓人无力地问道。“因为鲜花搁在那儿,没有几天就干了。在这里既无人闻,也无人看,太可惜了!”“你真这么想?”“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自己常去的孤儿院了,那儿的孩子都很爱花。他们爱看花、闻花。在那儿的都是活人,懂得欣赏美丽的事物,可这墓地里哪个是活着的呀?”老妇人听后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了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见此景象很后悔自己的那番话太草率、太欠考虑,他担心自己说的话刺激或伤害到了那位妇人。

没想到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眼前的场景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而且精神比上次好了很多。“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孩子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很高兴,大家的感激让我觉得很快乐!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的确,活着,即意味着拥有追求幸福的资本和机会,好好珍惜现在,珍惜自己的生命吧。放下种种的消极思想,敲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命短暂得就如一道流星,你稍不留神就会与它擦肩而过,浪费生命无疑是人生的最大悲剧。所以趁现在好好活着吧,因为只有珍惜生命,才知道活着是多么幸福。

也许此刻,你正在徘徊,你正在失落,你正在迷惘,你正在失败中,你正在灰暗里。但请记得,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拥有自己的快乐“湖水”

从前有一个徒弟整天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师傅为此头痛不已,为了帮徒弟改正这一陋习,师傅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效果不大。有一天师傅突然有所感悟,于是一大早就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喝了以后后马上吐了出来,立即说:“水很咸。”

师傅笑了笑,便让徒弟带一些盐陪自己一起去湖边走走。徒弟不明白师傅所为何意,便点点头,跟在师傅后面,他们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等来到湖边后,师傅便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现在又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这次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但是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却可以随之改变,这容积的大小也同样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要想着用杯子去装,而需要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成为一片湖。”徒弟听后明白了师傅的苦心,想起往日自己的一些抱怨,不禁心生惭愧,于是就此下定决心,不再抱怨。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抱怨的时候,在发生这种情况后,如果不能放宽自己的心,总是抱怨、苦恼、哀叹,那么,你就只能永远陷在这些悲观与痛苦里;如果你能宽心做人,乐观地包容这些苦、这些痛,积极地应对一切,那么,你就能得到自己的“湖水”,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原则并非深奥玄妙的哲理,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宗教或信仰,原则其实是人类社会颠扑不破、历久而弥新、不言自明的真理。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

不要总做“老好人”

人的种类,除了从性别分为男人、女人外,还可以大致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再要细分的话,就有很多种,因为好人中也有相对较坏的人,而坏人中也有相对较好的人。当然,还有一些不好不坏的人,例如:老好人,伪坏人等。

是好人的话,就应该受到大家的喜欢、尊重和爱戴,被大家所歌颂。但是有这样一种好人,他们总是一味地迁就、顺从和曲意逢迎别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当然他不会害人,他凡事都能够做到忍让而不与人争,只求能够本分地默默做事。一味地迁就、顺从和曲意逢迎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是不坚定的表现。因为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是与非的尺度,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很容易犯错,所以,这一类的好人我们称之为“老好人”。上班几年的杰克没别的毛病,就是天生的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他听什么,妻子一生气就骂他是“软骨头”。中午出去吃饭,同事问他吃什么,他犹犹豫豫地想了一会儿说:“吃牛排吧!”同事一听:“牛排有什么好吃的,就要意大利面吧。”杰克赶紧点点头:“好,好!”

杰克不但生活中这样,工作中也是如此,上班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什么事都听人家的,所以单位里开会时,他永远是坐在角落不发言的那一个。领导说什么他就唯唯诺诺地答应,同事很多时候都把工作推给他做,他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前不久,妻子回娘家了,说要跟他离婚,起因就是一卷墙壁纸。妻子嫌卧室里的壁纸旧了,想换上新的,正巧身体不舒服,就让杰克一个人去买。走之前一再嘱咐他按照家具的颜色配着买,可他却禁不住售货小姐的怂恿,买了一种深蓝色直条纹的壁纸,贴上以后,妻子总觉得自己是睡在监狱里,她觉得丈夫这个人实在是太没用了,很多同事都利用他的好说话、好帮忙而占他的便宜,领导们也把他像柿子一样随手捏来捏去……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妻子愤怒地收拾东西要离开这个家,而杰克则只是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做人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立场,一味地迁就、顺从、迎合别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软弱、自卑的表现。而软弱、自卑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生活的动力和自信,要知道,一个没有动力和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而且,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又怎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平时我们常听人说某人是好人,或者我们自己说“这人是个好人”。但是,仔细想一想,好人的种种条件,他真的具备了吗?比如他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吗?他有踏实的勤劳努力吗?他有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吗?如果他不具备这些,而只是没有主见、畏首畏尾、迎合众人、明哲保身而不敢举发坏人的“好人”,那么,这样没用的好人只能是朋友成长的拖累,是公司发展的障碍,也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一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立场,不能一味地迁就、迎合别人,一点主见也没有。这原则既包括办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立场等,少了哪一个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麻烦,影响你的生活。

做人要有“度”

所谓“度”,就是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因而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做人原则。

人生在世,做人是第一大事。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人的原则是什么,这些都是关系到以后立身处世、生存发展、事业成败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总之,做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不要随便听从他人指挥。一旦肯定自己,树立自信,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只是一味地迁就别人,那么只会越来越退缩,最后丧失自己的原则,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梭罗是一个旅游爱好者,有一次他在南非旅游的时候,在逛街时看上了一个装饰品。“这个多少钱?”他指着装饰品问商贩。“500兰特。”商贩说。“120兰特。”梭罗看着商贩说。“天呐!”商贩用手拍着前额,作出一副要晕倒的样子,然后看着梭罗:“这样吧!420兰特。”“120兰特。”梭罗坚定地说道,他此时没有表情。“这个价格我从来没卖过!”商贩摇摇头,他在原地打了一个转,转向旁边的摊子,对着那摊子举起手里的装饰品喊:“他出120!太不可思议了!”接下来商贩又对着梭罗说:“最低价,我卖你300兰特,就当结个缘,明天你带朋友来,好不好?”梭罗笑着耸耸肩,转身走了,因为他口袋里只有120兰特,就算商贩出到300,距离他手中的钱,还是差太远。他才走出去四五步,小贩就在后面大声喊:“回来,回来吧,200兰特啦!”

梭罗没有理睬,继续向前走,当他走到别的摊子上看东西,小贩还在招手:“你过来!你过来!我们是朋友,对不对?我算你200兰特,半卖半送!”梭罗仍然没有过去,他笑着走出了那个摊贩聚集的地方。

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小孩从后面跑来,并声称要带梭罗去一个地方。梭罗觉得奇怪,他好奇地盯着小男孩,打探究竟。原来,小男孩是那摊贩派来的,目的是把他重新拉回自己的摊位。“好啦!好啦!我要休息了,就120兰特啦!”摊贩最后以梭罗出的价格卖掉了那个装饰品。现在,每当梭罗看到桌子上摆的这个装饰品,就会想起那个小贩。他常想:“我为什么能出这么低的价就买到?”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底线。

梭罗也想,小贩为什么会卖?那是因为小贩觉得他心中有个最低的底线,并且很难冲破,所以只有自己退让了。

很多时候做人也是如此。如果是在原则面前,那就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如果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就要反复磋商,达成共识。这就好像是讨价还价,要进行双向的沟通,双方事先在心里都有个最低的底线,只要不越过这个底线,就可以进行沟通。也只有经过相互协商,双方都有“让步”,才会有“收获”。

说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要有原则的,这些原则并不是死板的条条框框,只要不触及底线,把握适度,就能够成为人们不断完善自己人生的起点,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不断进步中自己感到快乐并奉献社会。

当然,在把握做人的原则上,要掌握好这个“度”。给自己定做人原则的时候,既要合情合理,还要切实可行。人不能没有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的原则来作指引,无论是做人的原则,还是处事的态度,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有原则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得更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原则是模糊不得的

原则是做人的最后一条底线,也是人们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维持着自己一颗依旧纯正心灵的信念。原则也是一个人骨气的象征,虽然它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人们却是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或者语言来进行表达,让人们能深刻地感知到原则的存在与否。

有一家很有名气的外资企业,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年薪30万美元。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力,来应聘这个岗位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在众多应聘者中,梅恩业务精干,经验丰富,于是经过层层选拔,她很快脱颖而出。最后一关只剩下3名应聘者,这一关是由总经理亲自面试。

总经理对梅恩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面试。这期间经理不断地提出刁钻的问题来为难她,梅恩从经营方略到内部管理、新品开发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想法。总经理对于她的回答很满意,他认真地听着,不时赞许地点点头。显然,他对于录取结果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说完了?”总经理微笑地说,“你讲了半天,一定有些口渴了。我也有些口渴,现在,请你去买两瓶矿泉水来。”说着递给她一张百元大钞。梅恩接过钱后就来到街前商店,买了两瓶矿泉水。回来递给总经理矿泉水的同时,把剩下的钱也一分不差地交给了总经理,她想到,这很可能也是考试内容的一部分。

果然,总经理打开一瓶矿泉水,喝了两口后便说,“这是今天测试你的最后一道题目了。你已经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果剩下这道题你能回答得让我满意,你将通过今天的测试,顺利成为我的助理。这道题是这样的,假如这两瓶水中有一瓶被人掺了毒药,当然目标是针对我。现在,为了安全起见,我命令你替我尝一尝,你打算怎么做?”

梅恩说:“我明白你是在测试我对公司和你的忠诚度。虽然我知道也许我尝了你就会录用我,那样以后我就会拿到高额的薪水,虽然我也很想进入这家公司,但是我的原则告诉我不能尝。我认为你这样做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所以我绝对不会替你来试毒。”

总经理听后立刻怒道:“这次应试者有上千人之多,人们都对这个位置垂涎三尺,别说现在我让他们喝这没毒的矿泉水,就是真让他们喝有毒的,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

梅恩看着经理正色道:“我认为你刚才说的话与你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称。对不起,我觉得今天的测试没有必要继续了!告辞!”她说着要起身离去。经理见此情况后立刻和颜悦色地说:“请原谅,刚才只是测试。我很欣赏你的反应和你的品格。请坐,今天面试你通过了,相信你以后会是一名优秀的经理助理。祝贺你!你被录用了。”

梅恩说:“招聘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你的测试我已经通过了,但在我对你的测试中,你没有通过,你不是我想象中的总经理。再见!”说完,梅恩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愕然的经理。

有原则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面对什么类型的人,什么样的环境,抑或是自己在做或是准备做什么样的事,通常都会事先用原则的准则和基石去衡量一番。经过思考以后再决定能不能去做,做了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没有原则的人,做人做事,正好相反,想做就做了,用短浅的目光,任性的思维,稚嫩的想法,做着很冲动的事情,从来不顾及后果,也不会预见以后的风险如何。

原则是模糊不得的,在遇到触及根本性的问题时,必须坚持你的原则。做人要有骨气,那样才会生活得有意义,一个有骨气的原则,就好比是给后辈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给他人描绘着一幅人生多彩的美丽画卷。

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在拜访一位得道高僧的时候,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微笑着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村里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个老实勤恳,一个机智过人。两人受村民所托挖井寻找水源,他们经过观察后,最终选择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过了不久后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老实的那个人继续在原地深挖,而机智的那个人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那个老实的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水源,造福了乡民,而不断地更换地点的那个人却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大师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说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做事应该坚持不懈,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大师仍然没有回答,他只是笑笑,就继续讲述第二个故事。

还是这两个人,那个机智的人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有水的迹象,不禁大喜,于是开始深挖,最终找到水源。而那个老实的人始终在原地,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您的意思是?”年轻人有些迟疑,思考一番后回答道,“您是想说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吗?”

大师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上,悠悠地喝了几口茶,开始讲述第三个故事。

这两个人虽然都竭尽全力,依然没有找到水源。不论那个老实人挖多深,也不论那个机智的人换多少地方,结果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又是为什么呢?”年轻人觉得很疑惑,大师究竟想告诉自己什么答案呢?他诚心地请教道:“大师,那这样说来做人还有准则吗?”“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水,所以不论他们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方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大师从容道,“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就像在挖井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挖出水来,要想知道结果,只有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吃一堑,长一智

原则也讲究适时性,所谓“适时”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言行举止,都需要“适时”。人们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要寻求变通,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赢得未来。

在伍德罗·威尔逊担任总统期间,他身边的许多顾问或助理经常吃他的“闭门羹”,不管他们提出如何优秀的创新意见,都会毫无例外地被拒之门外,有时甚至碰一鼻子灰。但唯有豪斯的屡屡进言常被采纳,后来他竟然成了副总统,成为威尔逊身边的得力助手。豪斯本人十分有才华,他如今的成就也是经过一次教训后得来。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威尔逊总统单独召见他,同他商量一个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建议,豪斯听过这个问题后,心里大喜,因为恰好这个问题他深思熟虑过。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豪斯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长篇演说,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他为自己能酝酿出如此高明的计划而格外得意,他一边兴奋地讲着,一边反复对威尔逊总统强调说:“这可是我精心研究过的,绝对不会有错,你尽管采纳我的建议吧!”

但接下来威尔逊总统的话却犹如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威尔逊总统说:“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来的。”这一句话使豪斯立刻心灰意冷。他认为威尔逊总统根本不赞成这个建议,只好悻悻地离开了。但是几天以后,在白宫的一次宴会上,豪斯惊讶地听到,威尔逊总统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了!有了这次教训,豪斯以后变得明智多了。他认识到,以后还有可能会遇到这种“谏而不纳”的情况,当自己苦心酝酿出的一个非常优秀的方案被领导毫不留情地否决的时候,就需要换个思维方式想一想,也许就会找到出路。再说自己是参谋助手而不是决策者,所以无法取代决策者的作用。现在威尔逊总统需要一个既会出谋划策,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维护上司颜面的人;对自己所作的建议和贡献能守口如瓶,做到自己知、上司知,绝不对第三人炫耀的人。如果自己在决策者面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和居功自傲,那么以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吃一堑,长一智。1914年春天,豪斯奉命赴法国在外交上进行周旋。出发前,威尔逊总统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豪斯心里很清楚总统的想法。于是到达巴黎不久,他就立刻寄回自己与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谈话记录中,豪斯把自己建议的、经威尔逊总统初步同意的方案,说成是“威尔逊总统的创建”,并热烈赞扬威尔逊总统的“天才勇气和先见之明”。看了谈话记录后,威尔逊总统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该方案。正因为这种正确的做法,给法、美两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豪斯在晚年总结与威尔逊沟通交流的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