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精神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8:04:03

点击下载

作者:钟英华,杨薇,温象羽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试读:

前言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今天我们既要维护发扬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绚丽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中华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享誉世界。这是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所以理应将它展现于世界,让世人共享。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在这里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中华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国人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中华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思想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它将世世代代地影响着中国人。

将这些展现给大家,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认识中国人,促进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也正是我们编写这个小册子的主要目的。

本书可以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专题“简论”,一是配合“简论”选编的历史故事。

需要说明的是,“简论”中引用了不少古文,其目的是为了证明所介绍的这些中华人文精神都是真正传统的。书中对这些古文都做了翻译和解释。如果学生汉语水平不高,学习“简论”有困难的话,只学选编的故事,也是很好的。这些小故事都是与“简论”密切配合的,是对“简论”所论述内容的具体的、生动的证明。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先生、方克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尹靖先生主编的《中华文化大观》;并得到了天津师范大学钟英华副校长、韩鉴堂老师、高爱辉老师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本教材编写得十分仓促,本人学识又很有限,差错肯定不少,望大家给予指正。一、以人为本篇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简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无论什么派别,都是把人放在第一位,都是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揭示。

我们先看看儒家的观点。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就是教导人们要爱人、要关心人。孔子最看重的也是人。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房失火了,孔子回到家知道这件事后,张口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伤着人了吗?”

孔子最大的社会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老年人都能得到安逸的生活,朋友之间都讲信用,年轻人都能得到关怀。这样的社会人人各得其所,安宁和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将“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并提出了实施仁政的方案:给人民一定的产业,让人民有田种地;不要滥用民力,让人民安心生产;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排忧解难等等。更可贵的是,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就是说,老百姓是最重要的,以土地神(社)、谷物神(稷)为象征的国家是次要的,国君是最不重要的。这表达了孟子强烈的重视人民的思想意识。

我们再看看道家的观点。

道家的学说,实质上也是探求人应当怎样生活,特别强调人怎样才能活得更随意、更自由。老子也曾为人们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在此理想社会中)吃得很好,穿得很漂亮,住得很舒适,风俗很让人喜欢,邻国之间互相的情况都看得到,鸡狗的叫声也都听得到,各国人民各自生活、互不干涉,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往来。这是老子所设想的一个无争、无忧、安宁、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他还指出:人怎样才能无忧无祸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意思是:灾祸主要是由于贪得无厌,过错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也就是说,人要知足常乐,无欲心宽。

庄子更是不遗余力地追求人的自由。人怎样才能自由呢?他在《庄子·逍遥游》中说,人只有“无待”,才能自由。也就是要不受任何世俗的牵累,功名、利禄、金钱、地位,都要抛弃,不要有所期待,才能活得自由。《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的庄子本传里记载了庄子的一个小故事:

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能,便派人请他来当宰相,并答应给他很高的俸禄。庄子说:“钱,是好东西;宰相,也是尊贵的地位。但是,你看见那个被拉去祭祀的牛了吗?给它好吃好喝,甚至还披上绸缎锦衣,但进入太庙之后,就要被宰杀了。到那个时候,即使想当个无家可归的野畜,还能行吗?”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庄子不受金钱地位的诱惑,一心向往自由的人生态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道两家为主的伦理文化、人本主义文化,充满了冷静的理性精神和现实精神。在这种文化的主导下,中国人是不相信鬼神的。

孔子从来不谈论鬼神的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如何来侍奉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说,活人你还侍奉不好,谈什么侍奉鬼神呢?学生又问孔子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人应当怎样活着你都不明白,还问什么死呢?(以上皆见《论语·先进》)由此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放在第一位的,对鬼神之事是不屑一谈的。

中国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最大的特点便是:重人生、重实际、重现实。中国人喜欢实实在在地生活,希望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社会安定。他们对现实生活有着殷切的希望:盼望着事业兴旺、子女成才、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他们不信鬼神,既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也不相信命运的轮回。所以,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虽然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面传入的宗教如佛教,可是都没有发展至全民都信奉的状态。大多数中国人都实实在在地生活着。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落实到政治上,必然会产生民惟邦本的认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这是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的论断。孔子也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孔子家语·五仪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把船浮载起来,也能够把船弄翻,国君如果能由此考虑国家的安危问题,那么国家的安危便可以知道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我们来看看中国夏、商两代的兴亡吧。

夏朝是由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的。大禹因治水有功,人民拥戴他做了部族联盟的领袖,后来他传位给儿子夏启,夏启建立了夏朝。传到夏桀的时候,夏桀残暴荒淫,人民指着天上的太阳狠狠地咒骂他:“你什么时候灭亡啊,我宁愿和你一起灭亡。”不久,夏朝就被商汤灭亡了。

商汤,商部族的领袖,爱民如子。他说:“一个人通过水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一个国君通过老百姓可以知道自己治理的好坏。”他深受人民的热爱,因此他一举兵便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传到商纣时,商纣残杀敢于谏言的大臣,并且“以酒为池、以肉为林”,让宫中男女光着身子在酒池与肉林中追逐嬉戏,商纣在这里彻夜饮酒、寻欢作乐,老百姓非常愤恨。因此周武王伐纣时,商朝的军队闻风而降,甚至反戈一击,商纣自焚,商朝也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兴亡不是由人民决定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秦朝。但是他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严刑峻法,实行残酷统治。结果,激起广泛的农民起义,偌大的一个秦朝,统治不过二十年,陈涉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开明的政治家都深深懂得“民惟邦本”的道理。《战国策·齐策·赵威后问齐使》中记载:齐王派使者到赵国问候赵太后,赵太后回礼时,却先问齐国人民是否安乐,然后才问候齐王如何。齐国使者很不满意地说:“我们国王让我来问候您,您却先问候齐国人民,而后才问候齐王,这岂不是轻视我们国王吗?”赵太后说:“没有人民,哪会有国君呢?我怎么会舍本而问末呢?”

明代宰相张居正说:“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要想治理好国家,最重要的是使人民生活安定。怎样才能使人民生活安定呢?我们看看孔子的主张吧。《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冉有等人到卫国去,看到卫国的人口很多。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啊!”冉有问孔子说:“人口发展得这么多了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如果他们富起来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之(教化他们)。”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重民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为政者应当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政者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为政者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为政者把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百姓也会把为政者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成就想做的事业,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今天,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方针,提出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即,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为人民谋福利、要关心人民的疾苦。而且要求国家公务人员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也正是今天中国政府受到人民拥护的主要原因。故事1:西门豹治邺《史记·滑稽列传》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初当魏国邺县县令时,邺县人民生活十分贫苦。为此,他走访了当地的父老,了解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要给当地漳河的河神(河伯)娶媳妇:借此,地方官便向老百姓横征暴敛,乘机大捞一把;巫婆更以此为名,明目张胆地到百姓人家挑选“河伯妇”,到河伯娶媳妇时,把“河伯妇”打扮好,扔到河里去,为此弄得有女孩子的家庭家家自危,不少人家都逃离了本土。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当地还传说:如果不给河伯娶媳妇,河神便会发大水来淹没村庄、淹死村民。人们敢怒不敢言,只好任其宰割。

西门豹不信鬼神,决心破除这一迷信。这一天,给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了,西门豹、地方上的大小官员、巫婆带着数名女徒弟都来了,河边围观者也有数千人。娶媳妇的仪式就要开始了,西门豹非常关心地对巫婆和地方官们说:“今年给河伯选的媳妇漂亮吗?叫过来我看看。”立即有人扶着一个女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说:“这个女子不好看,请巫婆你到河伯那里说一声,我们另选一个好看的,明日送去。”说罢,便让士兵抱起巫婆扔到河里去了。人们都大吃一惊,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好像很着急似的对巫婆的一个女徒弟说:“你师父去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回来?你快去看一看吧。”说完又让士兵把这个女徒弟扔到河里去了。西门豹静静地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转身又对一个地方官说:“看来她们都是女人,不会办事,麻烦你去说一声吧。”说完又让士兵把这个地方官也扔到河里去了。这时,那些大小地方官们都吓得魂不附体,面如死灰。西门豹却煞有介事似的站在河岸上弯着腰注视着河水,看了一会儿,回头说道:“怎么他们都不回来了?不然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吧。”地方官们听后马上都跪在地上叩头求饶,把头都叩破了,血流一地。西门豹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说:“好了,都起来吧,看来今天河伯娶媳妇娶不成了,我们都回去吧。”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为河伯娶媳妇了。西门豹不但破除了迷信,后来还带领邺县人民修建了十二条水渠,引水灌田,变水害为水利,受到当地人民的敬爱。解读

中国人民不信鬼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从来不谈论“怪力乱神”。中国人民不信鬼神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人本主义的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就是注重人生、注重现实的文化。所以中国人最讲实际,最喜欢实实在在地生活。他们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也从不幻想得到鬼神的帮助,而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西门豹便是中华民族人本主义精神的优秀代表。他一方面大胆地破除迷信,解除人民的痛苦;另一方面他又不辞辛苦地带领大家修建水渠,造福当地人民。二、天人合一篇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简论“天人合一”,也就是认为天与人是统一的,人的行为应与自然相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中国先秦时期便已产生。

先秦时期人们把天视为有意志的人格神,主宰世间万物。因此认为天具有最崇高的品德,是至美至善的,人应当效法天。“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吕氏春秋·去私》)这是说,天普盖大地、地普载万物、日月普照万物、四时(春夏秋冬)按时而行,由于它们各尽其责,万物才得以长成。这里有力地赞扬了天、地、日、月、四时的各守其职,尽职尽责。天既然如此,人就也应当各尽其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老天爷说什么话了吗?四时按时而运行,万物按时而生长,老天爷说什么话了吗?这是孔子赞扬上天的谦虚、从不表功的美德,劝导人们应当效法天这种美德。“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意思是:诚实无欺是天之道,诚实无欺也应是人之道。这就把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了。“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是说,依礼行事,是天地永远不变、应该做的,人也应当如此。这里更明确地指出了天事和人事是一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尽量发扬人的善心,这样就懂得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天的本性。意思是,上天是积德行善的,人也应当积德行善。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将天人性化,于是便把天与人、天性与人性、天事与人事、天道与人道都统一起来了。《易传·文言》更明确地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即,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行为道德都应当与天地一致,与大自然相适应、相协调。

无怪乎孔子利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来阐释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譬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是用昼夜不停、飞快流去的河水,来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教导人们要珍惜光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这是说,不经过严寒的冬天,便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以此来说明,只有经过严峻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品德的好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是说,聪明的人机智灵活,所以喜欢水;仁厚的人稳重沉静,所以喜欢山。在这里孔子用山水的自然物性来比喻仁者、智者不同的特点。

凡此种种都是孔子将人的道德理性,通过自然的物性表达出来,既形象又深刻。这实际上是中国早期“天人合一”思想的成果。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主要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的热爱的基础上的,若不是对大自然有深切的体验和热爱,是不会有如此认识的。因此,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中国人民很早就提出来了。

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大禹时就颁有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春秋战国之时,很多国家都有法律规定,不准乱砍滥伐,如齐国“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管子·地数》)。

孟子更明确地提出了君子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有道德的人,应当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广大的人民;不但要爱广大的人民,还要爱自然万物。

先秦时期,道家的庄子更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庄子认为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这是赞美天地有至高无上的美德,可是从来不表白;四时有明确的法则,可是从来不论述;万物有成长的规律,可是从来不言说。庄子殷切地希望出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也提出最理想的社会:“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即,人能和野兽居住在一起,互不侵犯;和世间万物都聚集在一起,不分彼此。庄子的这种希望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提出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应和谐相处的观点,是有着深刻道理的。他明确地指出:“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即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不要破坏自然。庄子甚至用“浑沌之死”的故事,进一步说明破坏自然是没有好结果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时期只是一个萌芽,到了宋代,张载便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及“民胞物与”等光辉论断。即,天与人是一致的,人民都是同胞兄弟,世间万物都是人们的朋友。这充分地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明确地指出了人应当尊重、爱护自然万物。

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故事2:浑沌之死《庄子·应帝王》

传说,远古时候南海的帝王叫作“倏”,北海的帝王叫作“忽”,中央之地的帝王叫作“浑沌”。有一天倏和忽一起到浑沌那儿游玩,浑沌非常热情周到地招待了他们,倏和忽特别受感动,便商量如何来报答浑沌的盛情。他们看见人都有眼、耳、口、鼻等七窍,用来视、听、食、息,可是浑沌没有。于是便想,是否能给浑沌凿七个孔,让他也能和人一样享受这个世界呢?倏和忽都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报答方法。于是,他俩便开始每天给浑沌凿一个孔,凿了七天,七个孔都凿成了,再一看浑沌,已经死了。解读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非常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应当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而不应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是没有好结果的,不要用人力去破坏自然。故事3:庄子鼓盆《庄子·至乐》

一天,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子来吊唁,一进门,发现庄子坐在地上,叉开两腿,敲着铜盆唱歌呢。惠子很生气地对庄子说:“你和她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人家给你生孩子、伺候你。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就够不应该的了,怎么还敲着盆唱歌呢?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嘛!”庄子说:“请你不要生气,其实她刚死的时候,我也很难过。后来,我仔细地想了想:原先她也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连气息也没有,只是混杂在大自然当中;后来才逐渐地变而有气,气再变而有形,形再变而有了生命。今天她又变回去了,这和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运行一样。人家安然地回归自然,我却嗷嗷地哭个不停,这岂不是太不知命了吗?所以我不哭了,我应当为她的回归而高兴。”解读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人也是由气变而有形,人死了又回到大自然当中去了。当然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庄子能看到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主张生老病死要顺其自然,这是非常深刻的、难能可贵的。三、以和为贵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简论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四周与邻国都有阻隔。中国人民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而且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民长期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生活。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喜爱宁静、稳定,喜爱和谐、圆融。这种喜爱和谐、圆融的心态,是中国人最突出的心理特点。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故事的结尾都是大团圆;中国民间的重大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大多都是为了庆祝团圆,可见中国人最重视团圆。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特点,所以中国人把“和”看作是最重要的。孔子说:“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的大意是:得到天的帮助,不如得到地的帮助;得到地的帮助,不如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和”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心灵深处,也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一,希求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和谐。

重视家和。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是一宝”,这是说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什么事都能办成。这是对家和的极力赞扬和肯定,也是人们几千年来生活经验的总结。

看重邻里关系的和睦。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亲戚再多、亲戚再好,但是不在身边、不在眼前,日常生活有了急事、有了困难,最直接的、最方便的,还是取得邻里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注重邻里关系的和睦。

希望大家和、社会和。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说团结起来力量大,同心协力事业兴旺。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人际关系和谐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和谐的工作环境,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总之,在以和为贵的传统精神指引下,每个人都把维护家庭和、邻里和、社会和,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努力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有支歌曲唱得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虽也曾有过矛盾,但是大家都在“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引导下,坚持统一、互相尊重、友好往来。

回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兄弟是如何融入中华民族的?若追溯其源的话,是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一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定居;公元13世纪以来又有大量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中国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回族。

中国回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大部分回民都和汉族人杂居在一起。但是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汉族人也十分尊重他们的习俗。例如:无论在什么地区,凡有回民兄弟的地方,一定建有清真寺;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回民兄弟在场,说话、做事就要尊重回民兄弟。如大家在一起用餐的话,不管有多少汉族人,只要有一个回民兄弟,就要遵从回民兄弟的习惯。因此,回、汉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互相尊重、亲如一家,有不少回民还和汉族人结了婚。

回民兄弟也为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如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便是回族人,他率领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为建立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各个民族友好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大家以和为贵、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奋斗。

其三,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在中国历史上有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玄奘和尚西行取经,鉴真和尚东渡弘法……他们都是杰出的文化使者,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我们的先辈教导我们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意思是:对待邻邦要仁爱亲善,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宝贝。先辈还教导我们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即,待人处世,要多做好事,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样的话,必然会有很多好邻居、好朋友。

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正是遵照先贤的教导,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广交朋友,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其四,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构想了一个大同世界,一个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他说:“选用贤德的、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社会的风气讲究诚实与友善,这样便会出现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每个人不但爱自己的亲人,也爱别人的亲人;每个人不但疼爱自己的孩子,也疼爱别人的孩子。老年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年轻人都有工作;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无人照料的人和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安置与抚养。男人都分有一定的产业;女人都有所归属。物质很丰富,不必私自储藏,也不会浪费;有事大家出力,各尽其能,也都不是为自己。这样的社会,阴谋和坏事不会兴起,盗贼和作乱的事也不会发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就是天下大同的社会、天下为公的社会。”(《礼记·礼运》)

孔子所构想的这个社会,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虽然这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构想,但到今天仍然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多么盼望着出现一个充满爱心、人人都和睦相处、人人都各得其所、无欺无诈、无贼无盗、和谐安宁的社会啊!

再说说反对战争。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我们从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节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无情的战争,毁了人的一生,也毁了美好的家园。蒿里行(节选)曹操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战争所造成的惨不忍睹的社会现象,让人不寒而栗。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到了世所罕见的外族入侵,曾一度陷入濒临灭种的境地。更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人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战乱,有着惨痛的经历,因而中国人民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所以,今日的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故事4:张骞通西域

汉朝初年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很大,不断对汉朝进行侵扰。汉武帝听说西域各国也受匈奴的侵扰,便想联合他们共同抵御匈奴,所以特派张骞通使西域。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汉朝对西域各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路途也不熟悉,而且要想去西域还必须经过匈奴的领地,十分危险。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着一百多人从西安出发了。西出玉门关、刚进入匈奴的领地不久,便被匈奴扣押起来了,一扣便是十年。张骞等人在匈奴沦为奴隶,受尽了折磨。匈奴人对他们扣押的时间长了,看管也松懈了。终于有一天,乘匈奴人不备,张骞率领着一些随从逃了出来。他们不忘使命,勇敢地继续西行,穿过大草原,跨过大沙漠,最后到达了西域。他们走访了西域几个国家,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张骞等人回来时不幸又被匈奴人捉住,扣押了一年多,幸而匈奴发生内乱才得以逃脱。张骞一行历时十三年,直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回来时只剩下张骞和一名随从。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回国后,他将在西域的见闻和西域各国愿与汉朝友好往来的情况,向汉武帝做了汇报。公元前119年,趁着汉朝和匈奴关系有所缓和,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汉武帝派遣了一个三百多人的团队,带去了大批的牛羊和无数的金银绸缎,正式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往来的关系。张骞所开通的这条路便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西域的核桃、蚕豆、胡萝卜、葡萄、石榴、苜蓿等十多种农作物传入中原。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也进入中原,深受中原地区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后来印度的佛教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的丝绸、陶器、茶叶以及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这条路传到西域、欧洲以及阿拉伯各国。可见这条丝绸之路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骞是这条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解读

张骞通西域最大的功绩,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3世纪,在这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这条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经济的重要交流通道。商人、僧人、游者,不绝于道。由于在这条古道上,被运送最多的、也是最受欢迎的,是中国的丝绸,因此人们称它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物产、文化传到西方,也使西方的物产、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丝绸之路为此起了积极的作用。故事5:郑和下西洋

郑和(公元1371年一公元1435年),中国明代航海家,原姓马,字三保,回族。幼年入宫当太监,后因帮助燕王朱棣争夺皇位有功,赐姓郑,深受重用。明成祖朱棣时,国势强盛,为了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便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船队,任命郑和为正使,出使西洋各国。

郑和自1405年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至1433年前后二十八年共七次下西洋。他曾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分别位于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阿拉伯半岛等等,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郑和与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和贸易关系。中国的特产,如丝绸、茶叶、瓷器、金银饰品等,都通过郑和的船队输送到各国。与此同时,西洋各国的宝石、象牙、珊瑚、香料等也进入了中国。

郑和下西洋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一些国家的国王、酋长都亲自率民众前来迎接。至今在一些国家还保留着许多郑和下西洋的遗址,如:泰国的“三保港”“三保庙”“三保塔”,印尼爪哇岛上的“三保垅(lǒng)”,马来西亚马六甲附近的“三保山”“三保井”等等。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海外各国的友谊,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光辉篇章。

郑和下西洋同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郑和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技术之精、航程之远,在当时都是史无前例的。他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还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已是六十多岁高龄了,回国后不久便去世了,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和航海事业。解读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在中国历史上,为了和平、为了友谊、为了中外文化交流,不畏险阻、不辞劳苦、百折不挠地到世界各国去学习、访问的人士大有人在,郑和下西洋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郑和下西洋,共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六十多艘海船。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容一千多人,最远航程曾到达非洲的东海岸,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十分伟大的创举。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科技比较发达,特别是指南针的发明,大大提升了中国的航海技术。四、刚健自强篇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简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应当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典籍《周易·乾》里早已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体运行坚强有力、永不停止;人也应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人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目标。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便无法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君子)。

其次,人要有刚强坚定的意志。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个有志之士,不可以没有刚毅的品格,因为要去完成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孔子也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国的军队可以被战胜,军队的主帅可以被俘获;但一个普通百姓的志向,却是不可以被强迫放弃或改变的。

最后,人还应有越受到挫折,越奋起斗争的意志,即所谓的“愈挫愈奋”的精神。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得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不是因为感受到危难之事,怎么能激发起雄心壮志。

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接受,因此,还有许多警语格言激励着人们:“男儿当自强”“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人穷志不短”“越是困难越向前”等。三国时期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也广为流传。

正是在这种刚健自强精神的激励鼓舞之下,中国任何一个朝代走向腐败没落时,人民便会起来推翻它,重新塑造新的朝代,推动历史不断前进。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所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充分表明了天下是人民的天下,人民不容许腐败的王朝存在。“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这正是中国几千年来,不断改朝换代、历史滚滚向前的原因。

正是在这种刚健自强精神的鼓舞激励之下,每当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便会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为保家卫国鞠躬尽瘁、奋斗不已。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爱国诗人屈原为了拯救祖国,执着地、不懈地寻求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爱国诗人陆游因看不见国家的统一而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文天祥为了国家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历史上有很多为了坚持理想、坚持正义受到打击,但依然勇于奋争的人,我们讲一个司马迁的故事吧。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立志要写一部中国通史——《史记》。正当他专心致志埋头写《史记》的时候,一场大祸从天而降——“李陵事件”发生了。

李陵,是汉朝的一员名将。他领兵去攻打匈奴,但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被匈奴俘虏了,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为此大怒,一定要将李陵全家处斩。司马迁与李陵本来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出于仗义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没想到触怒了汉武帝,将司马迁处以极为羞辱的“宫刑”。

这对司马迁来说不仅是肉体上的摧残,更是精神上的、人格上的极大侮辱。他感到没有面目活在世上了,他想去死,但是他又想到自己还没有写完《史记》,便觉得不能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他说:“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于是他忍辱负重,更加努力地完成他的志愿。并且还用历代遭受到不平,而更加努力奋斗,终有所成的前贤来激励自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通过李陵事件,司马迁对统治者的残暴、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写成《史记》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总之,几千年来,正因为有着这种刚健自强、愈挫愈奋的精神,中华民族才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得以不断发展、不断传承。可见刚健自强、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坚强自立、奋发有为的精神支柱。故事6: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古时候有个老人名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阻挡,出入很不方便,愚公召集家人商量想挖掉这两座山。愚公已年近九十了,还有此壮心,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土石扔到哪儿去啊?”大家说:“扔到渤海边上去。”于是,愚公率领着子孙们便开始挖山了,邻居有个六七岁的小孩儿也蹦蹦跳跳地跑来帮忙。凿石的凿石、挖土的挖土,用土筐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运一趟就需要三个月才能回来,但是大家干得高高兴兴,信心十足。

有一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出来劝阻愚公说:“就凭你这把年纪、这么点儿力气,恐怕连山上的一草一木也动不了,怎么能挖掉这两座大山呢?”愚公笑着说:“你的思想太不开化了,连个小孩子都不如。我死了,有我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可是它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为什么挖不平呢!”智叟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地走开了。

愚公更加起劲地挖山,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大山背走了。解读

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愚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奋发向前。有的外国朋友听了这个故事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愚公太傻了”。这正是中外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愚公移山确实是一个假托的寓言故事,并非真有其事。一个年且九十的老人,要挖掉两座大山,是绝对不可能的。作者在这里使用一种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为了强调人要有志气,要有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故事的结尾又用浪漫的笔调说:“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大山背走了。”可见故事强调的就是“愚公的精神”。故事7: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远古的时候,有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得十分好看:红红的嘴,白白的腿,头上还有花纹。她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泳,不幸被大海淹死了。女娃不甘心就这样无辜地死去,她要报仇,于是变成了一只小鸟。每天从西山叼来木石投向大海,发誓要把大海填平。解读

这是一则神话故事。女娃被无情的大海淹死,激起她复仇的火焰,于是变为一只小鸟,要与无边无际的大海做斗争。她每天叼着些细小的木、石,投向波涛汹涌的大海,毫不畏惧、一刻不停。精卫填海的精神,正是刚健自强、愈挫愈奋、不畏强暴、斗争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五、仁爱孝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简论

仁爱“仁”,什么是仁呢?仁者,爱人。“仁”是由“二”和“人”组成的,也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时,你把我当作人,我也把你当作人。所以仁,就是爱人、尊敬人、关心人、体谅人。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在《论语》里多次提到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根本。“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能做到对人恭敬、宽恕别人、守信用、做事勤快有效率、给人恩惠,这就是做到仁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仁道主要是“忠”,即给人做事尽心尽力;“恕”,即无论什么事都要多为别人着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严格克制自己,按照礼去做便是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能够喜爱好人,厌恶坏人。“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仁者一定要勇于维护正义、勇于改正错误。

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是以“爱人”为核心扩展出来的各种善行和美德的概括。仁既是孔子理想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操。

孔子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去实行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离我们远吗?不远啊。只要我们想要行仁道,这个仁道就来了。“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能从眼下、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实践仁道完全由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这些都是孔子告诉人们实行仁并不难,只要想做,从身边做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孔子还为我们具体指出了实行仁的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在社会上站住脚,也应当让别人在社会上站住脚;自己想办事通达顺利,也应当让别人办事通达顺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实际上就是推己及人,以诚待人,设身处地多替别人着想。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仁的实质,即“爱人”,用爱心来对待人。

孔子主张爱人,而且要爱所有的人,“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发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而提出了不但要爱所有的人,而且要爱自然万物,“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的思想是一种博大、博爱、宽容的精神。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是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孝悌“孝悌”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普遍奉行的道德观念。

我们先说“孝”。百善孝为先,在人的众多道德品质当中,孝是首要的。孝,就是孝顺父母,这是因血缘关系所产生的自然感情。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对父母有报恩之心。孝这种思想意识,在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里已有“孝”字;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尧典》里已记载大舜孝顺的故事。

孝道首先要求儿女要奉养父母。父母老了行动不便了,儿女要主动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儿女要尊敬、爱戴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对父母只是能养而不尊敬,这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来看“悌”。尊敬兄长为悌。悌是由古代宗法等级制度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之中,有父从父,无父从兄。父亲在要听父亲的,父亲不在要听兄长的,兄长拥有和父亲一样的权威,所以对兄长是必须要尊敬的。

中国历来十分注重对国人进行孝悌的教育。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教育要从孝开始,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孔子还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教育人民学会亲近人、爱人,没有比先学会敬爱父母更好的了;教育人民学会有礼貌,没有比先学会尊敬兄长更好的了。这话讲得很有道理: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不尊敬自己的兄长,怎么能去敬爱别人的父兄呢?因此,儒家把孝悌看作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长者。

在中国,人们自觉地奉行孝悌之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道,是天地永远不变忠实奉行的——天,永远不变地照耀人世间;地,永远不变地生育万物;孝道,也应是人永远不变地、自觉地奉行的道德品行。“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经·庶人》)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应当做的,没有谁可以做,谁可以不做的问题。如果有人怕自己做不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会是不想做,不是不能做。

在中国,不孝是大逆不道的,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五刑》)应受到五刑惩罚的罪过有三千条,不孝是其中最大的罪过。

儒家孝的观念不是愚孝。孝,一般地讲是顺者为孝。因为天下的父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学好,所以应当听父母的话,让父母高兴。但是也不应不管对错、好坏,都听父母的。“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孝经·谏诤》)当父母做错了事,或指使子女去做错误的事时,子女可以不顺从、可以指出父母的错误。

儒家孝的观念也不是狭隘的,不是仅局限于对父母的奉养敬爱。“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孝道分为三个阶段,从奉养敬爱父母开始,期间还要认真地、努力地为国家做事,最终做出突出成绩、干出一番事业。扬名于世、光宗耀祖,给父母带来荣耀,这是最大的孝。

几千年来,孝悌对培养人的品德、形成浓厚的亲情、养成尊老敬长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一首关于孝的中国古诗,联合国曾推荐给世界人民: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给要出门的儿子缝制衣裳。把衣裳缝得结实些吧,以防在外穿坏了——“密密缝”;但既要密密缝,又怕儿子在外时间长了不回来——“意恐迟迟归”,这是母亲矛盾的心情。正是在这矛盾之中,体现了深厚的母爱。诗的最后两句,我们做儿女的就像一棵小草,天天享受着春天三月阳光般的哺育,我们报答得了这伟大的阳光般的母爱吗?故事8:董永《搜神记》卷一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董永,自幼丧母,与父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董永非常孝顺,父亲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董永便朝夕不离地伺候父亲。即使到田地里去耕地,也要用小车推着父亲,带在自己的身边,随时照料。

后来,父亲去世了,董永无钱埋葬父亲,便到财主家自卖为奴。在去财主家的路上,董永遇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自称是天上的仙女,名叫织女。织女说:“因为你非常孝顺,感动了天帝,所以天帝让我来帮助你偿还债务。”于是,董永和织女结为夫妇,一同来到财主家,男耕女织,很快便还清了债务。董永和织女一起离开了财主家,刚出了门,织女便腾空飞走了。解读

孝,就是孝顺父母。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敬爱,董永的故事就是有力的说明。

这个故事出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了,今天黄梅戏所演出的传统剧目《天仙配》便取材于此。这个故事在人们心中之所以具有这么强的活力和感染力,都是因为人们看重“孝道”。故事9:孝哉闵子骞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早年丧母,父亲为了照顾孩子娶了后娘。开始的时候,后娘对闵子骞还好。可是后来,后娘生了孩子,便对闵子骞不好了。平日无论吃、喝、穿、戴,闵子骞的都不如弟弟的,可是闵子骞对后娘始终十分尊敬,从来不到父亲面前诉说后娘的不是。

有一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后娘为闵子骞兄弟俩做了新棉衣,兄弟俩穿上都很高兴。弟弟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可是闵子骞总是揣着手、抱着肩,冻得直哆嗦,父亲和后娘看了都不太高兴。

一天,闵子骞赶着车和父亲一块儿出门。刺骨的寒风阵阵吹来,闵子骞冻得直打哆嗦。忽然,又一阵寒风刮来,闵子骞蜷缩成一团,手中赶车的鞭子也掉在了地上。父亲十分生气,觉得闵子骞穿着这么厚的新棉衣怎么还这么怕冷呢?一气之下,从地上拾起鞭子鞭打闵子骞。没想到一鞭子打下去,棉衣开了花,里面的芦花四下飞扬,闵子骞的父亲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原来闵子骞穿的棉衣里面全是芦花。父亲立刻把闵子骞紧紧地抱在怀里,掉转车头,往家急奔。

一进门,父亲气汹汹地叫出后娘,非要休掉她不可。闵子骞一看马上跪在地上恳求父亲说:“爹,您不要让娘走,娘在家里照顾您和弟弟,我一个人受点儿委屈没什么。如果娘走了,谁来照顾您和弟弟啊。”后娘听了也很感动,表示今后一定改过。从此,一家人和睦相处,十分幸福。孔子赞扬闵子骞说:“孝哉闵子骞。”故事10:曾子达不忘亲

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因为孝敬父母被孔子赏识。曾子家贫,父亲脾气很不好,常打骂曾子,拿曾子出气。有一次,父亲又发怒了,顺手拿起一根木棍向曾子打去,曾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头部,鲜血直流。邻居们都看不过去,要去责问他父亲。曾子为父亲辩解说:“家庭生计艰难,父亲着急,脾气难免粗暴。”

曾子学成之后,先是当了一个小官,薪金很少。他省吃俭用,把剩余的钱都补贴家里,每次回家还都给父母带些好吃的。后来,他父母都过世了,他去南方当上了大官。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每次出门跟随他身后的车辆就有一百多辆。可是曾子却终日闷闷不乐。曾子说:“过去我做小官,俸禄也不多,可是我很高兴,因为虽然所挣不多,但能够用来孝敬奉养我的父母;今天我虽然做了大官,住着高堂大屋,拿着高薪厚禄,可是我的父母都故去了,不能为他们尽孝了,我只能天天向北而泣了。”解读

闵子骞的母亲不好、曾子的父亲不好,可是闵子骞与曾子对他们的父母,不但不怨不恨,还十分孝顺。这是真诚的孝,纯洁的孝,这样的孝谁能不受感动呢?它能化解一切矛盾,它能酿出浓郁的亲情,它能使家庭充满亲和的力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