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敦煌·中世纪服饰(精装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14:02:08

点击下载

作者:谭蝉雪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读敦煌·中世纪服饰(精装版)

解读敦煌·中世纪服饰(精装版)试读:

主编寄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与儒家和道教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与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佛教美术艺术应佛教需要而成长,应佛教发展而发展,对弘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也是中国古代美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

中国佛教美术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存和遗物,但历史上诸多古刹名寺因战火、天灾、人祸而灰飞烟灭,寺庙建筑中的佛教艺术也随之消失殆尽。唯开凿于山崖的佛教石窟寺虽历经沧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商业贸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处,在敦煌适宜的土壤上,辉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艺术应运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纪中国佛教美术艺术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这处千年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原因,公元16世纪以后,竟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它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长期鲜为人知。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出土了公元4至10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5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和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

藏经洞及其文物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震惊,中外学者以藏经洞文献研究为发端,开始关注敦煌莫高窟,从而引发了对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区石窟佛教艺术研究的热潮。在这个敦煌研究的热潮中,1944年,一个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的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诞生了。

六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了西部边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创业。他们住土房、喝咸水、点油灯,严寒酷暑,大漠风沙,孤独寂寞,磨灭不了他们心中神圣的追求,为了保护敦煌石窟,为了研究和解读敦煌石窟艺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经过几代敦煌学者对敦煌石窟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考证、研究,敦煌石窟壁画的尊相画(指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菩萨,虔诚修行、以求自我解脱的弟子,威武勇猛、守护佛法的天王、力士,轻歌曼舞的伎乐飞天等等佛教众神)、释迦牟尼故事画(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生前救度众生的种种善行故事,今生诞生宫廷、犬马声色的太子生活、出家修行、降魔成道、教化众生的传奇故事)、经变画(指隋唐时期中国艺术家根据大乘佛教经典创作绘制的大幅壁画)、佛教东传故事画(指宣扬佛教东传、佛法威力、佛迹灵验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画(指佛教接纳的中原汉地流行的传统神话和神怪形象)、供养人画像(指为祈福禳灾而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的礼佛画像)、图案纹样(指装饰各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的图案纹样)等七类专题性如同天书般的内容逐渐得以认识、揭示和解读。

通过研究,学者们不仅解读了作为敦煌石窟主体的佛教的题材内容、思想、教义及其演变发展,而且还揭示出壁画表现的人间所没有的佛教众神和他们所居住的佛国世界,其素材无不取自于现实人间世界。揭开佛教教义的神秘面纱后,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名目繁多的佛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

虚幻的佛国世界,而且是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今天,当历史图像资料已经成为凤毛麟角的时候,通过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画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出版的“解读敦煌”系列丛书,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一套内容详备、体例新颖、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本系列丛书具有三大优势:

一、全面涵括了敦煌石窟的建筑、壁画、彩塑以及出土文书的内容,体系浩大、内涵丰富;

二、由敦煌研究院资深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将他们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艺术、社会三大类多专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奥秘;

三、由敦煌研究院资深摄影师拍摄的两千幅精美照片,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艺术。

本丛书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和东方古代文化的辉煌,向全世界讲述历史留在敦煌的繁华和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最后,我们通过出版“解读敦煌”系列丛书,以纪念藏经洞发现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4周年。2010年6月20日前言丝绸之路上的服饰画廊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敦煌石窟的壁画和彩塑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中古时代服饰的图像和资料,从北朝至宋元,时代跨越千年。可以说敦煌石窟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异彩纷呈、绚丽夺目的宝库,任何一本研究中国服饰史的著作都离不开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的服饰图像种类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供养人服饰,一类是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中世俗人物的服饰,还有一类是佛国人物的服饰,包括了佛、菩萨、天王、力士及诸天等。0-1 佛、弟子、菩萨服饰

佛与两弟子均着僧祇支,外披袈裟,宽衣博带,弟子的袈裟曲裾,镶边饰,是当时贵族和僧人服饰的缩影。两侧的菩萨头戴宝冠,冠下垂带饰,上身袒裸,下着百褶裙,襳褵彩带下垂,是当时妇女流行的裙装。这一时期的服饰多镶边曲裾,以为美饰。

北周 莫高窟428窟 东壁

供养人是指出资参与洞窟营建者。他们为祈求佛的福佑,在所建洞窟内彩绘其画像,像侧有题名。供养人中大多数为当地下层的僧俗官员、僧尼佛徒、坊里百姓、画工塑匠及奴婢等。数人、数十人,甚至上千人营建一窟。供养人中也有当地最高首领、官员、名门豪富,一人或一个家族独资建窟,将本人和全家族的成员都列绘入画。莫高窟现存供养人画像8000多身,早期多为小身,以后人像由小变大,唐宋以后的供养人像有的与真人等身,甚或高于真人,其服饰也极尽富丽堂皇。需指出的是,供养人画像不是每一个供养人的肖像,而是根据性别、年龄段、身份的不同特征来描绘,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服饰风貌,但在同一类型人群中又呈现了模式化的趋势。0-2 贵妇服饰

正在修持的两位贵妇均着大袖宽缘袍服,一位头戴宝冠,描柳叶眉、朱红唇;一位头梳回鹘髻,用宝珠束髻。其服饰应是贵妇出席盛大活动时的礼服。

盛唐 莫高窟217窟 北壁

石窟中绘制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目的是说明佛经中的某一具体内容,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弥勒经变中的农耕图是以河西农业生产为蓝图,嫁娶图是当地社会风俗的记录,商旅画面再现了当年丝绸之路的风貌,战争场面反映了当年开拓西域、戍守河西的情景。这类壁画的内容涉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比供养人服饰的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阔。从总体来说,这些壁画中的世俗人物基本上保存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其服饰也具有真实性。

佛国世界的众神只是人的升华,离开了现实世界,佛国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例如菩萨以世俗美女为蓝本,天王多是模仿武将的形象,佛弟子是汉胡高僧的写照。这类人物的服饰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出于神化的需要,画师往往采用夸张、变异的手法,大大美化和丰富了世俗的服饰。在这类画面中,体现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敦煌石窟中的服饰图像,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从十六国直至元代,在一千多年的时空中,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各朝代都在此建窟,从未间断。如此集中、全面、系统的服饰画面,使我们感受到服饰史的长河在汩汩流淌,统观到服饰演变的概况,探索出古代服饰发展嬗变的脉络。0-3 江湖强盗服饰

在佛经故事画中的三位强盗,头戴折脚幞头,身着绿、白、褐色大褶衣,腰束革带,腿裹行滕,穿麻鞋。其装束介于士庶男子与劳力者之间,既便于行走,又利于格斗。

盛唐 莫高窟45窟 南壁0-4 官员朝服

四名官员均头戴进贤冠,以组缨系于颔下。身着白色和红色袍服,白色虽然与官服制度不符,但为士人喜欢的颜色,隋唐敦煌壁画中的士人多穿白服,此图说明官服礼制并不严格。

盛唐 莫高窟445窟 北壁

敦煌石窟中的服饰图像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从性别看,男女均有;从年龄看,有白发苍苍的耆老,青春妙龄的少男少女,还有怀抱的婴儿;从社会地位看,上自冕旒衮服的帝王,下至各行各业的黎民百姓;从行业看有耕种的农民、贩运的商贾、奔驰骑射的猎户、手工制作的陶师、铁匠,以及酒户、乐舞伎人和妓女等,可谓是社会万象的缩影。0-5 赞普与各国王子礼服

赞普位居各国王子的首位,形体不如中唐高大,预示了吐蕃势力的衰退。赞普头戴朝霞冠,外系红抹额,垂珥珰,着大翻领云肩左衽素色藏袍,长袖垂地,腰束玉带,佩挂躞蹀诸事,两侧垂彩绶,下穿靴。大臣中有两人着黑色短襦、两色重裙、白袴,似为吐蕃朝廷的官服。其后为各国王子,南亚王子在前,西亚王子在后,应是按与唐朝地域的远近有序排列。唐朝以来的各国王子礼佛图大多是以此顺序排列。

中唐 莫高窟159窟 东壁

敦煌石窟中的服饰图像还具有多元性。一方面是多民族成分,以汉服饰文化为主,同时又呈现着西域及敦煌周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聚合,吐蕃、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党项等民族服饰均有描绘。另一方面是中外服饰文化的融汇。中亚、西亚远至欧洲的服饰风尚也传入敦煌,不但有外国僧侣及商主的身影,还有汉人着胡服的画面,波斯的条纹小口裤也出现在敦煌壁画里。敦煌壁画中还保存有隋代至宋元的各国王子礼佛图,细致描绘了中世纪各国君主、使节服饰,尤为难得,由此可以追寻到丝绸之路上使臣频繁来华和商贾贸易的繁盛场面。0-6 女供养人群像

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家族开凿洞窟的女眷供养人像,从前到后按辈分和家庭地位排列,这是敦煌石窟中女供养人群像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画面最绚丽多彩、表现唐朝前期的贵族妇女服饰最丰富的一组壁画。

五代 莫高窟61窟

敦煌石窟中的服饰画面还有鲜明的地方性。由于受到敦煌气候寒冷、干旱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御寒的服饰相对多些,面料偏重厚实,而雨具的出现则微乎其微。又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各种华丽名贵、绚丽多彩的丝绸服饰,可谓美不胜收。敦煌又以佛教信仰为主,僧尼的各种服饰,甚至世俗的一些服饰都或多或少带有佛教的烙印。

但是,由于西域各国、各民族迁徙无常,敦煌成为历史上民族成分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各国服饰在这一东西文化的大熔炉中,经历了很大融合和改变,加上各种文字记载的文献十分匮乏,又有东西、古今语言和文字的障碍,以及敦煌壁画多有模糊或残损,使得今天辨别和确定各类人物的服饰有相当大的困难。目前仅做了一些初步的、概括性的梳理工作,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破解。第一章胡服与汉装的融合十六国、南北朝(公元366~589年)1·敦煌的北朝服饰以何为时尚?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处于南北对峙的战乱年代,南方是汉族政权控制的范围,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更迭的地区。政局的混乱,彻底摧毁了秦汉帝国创建的社会秩序,其中包括了汉代制订的一套标识社会地位的服饰礼制。五胡在不断大举内迁的过程中,为了巩固对汉地的统治,大力改革自身民族的素质,提倡全面汉化。尤其统治阶层首当其冲,以汉化为时尚之举,由此掀起大规模的民族汉化运动。汉族也在社会动荡中自我反思,尤其在南迁的世族和文人中清谈玄理的思潮风行江南。在这场大变革中,各地的服饰表现出反叛的现象,汉装在五胡大行其道,中原以南的魏晋风度也逐渐渗透北方;而汉族则以胡服统领时尚。1-1-1 《洛神赋》中的贵族形象

图中描绘的是曹植及其仆从。曹植头戴远游冠,穿朱衣绛纱领,皂缘白纱中衣,朱绂赤舄。侍从则均头戴笼冠,穿皂缘青衫,足著青舄。这种穿着打扮是当时的风尚。

位于西北的敦煌,从汉代以来就有大量中原移民至此,形成以汉族居民为主体的地区。在十六国的二百七十多年间,敦煌先后归属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加之当地原本就是少数民族依存的游猎牧场,又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因此这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的居民成分更加复杂,文化更加多元化。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对敦煌的影响很大,从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建窟到公元589年北朝结束,敦煌壁画中的各个阶层人物服饰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胡服与汉服并行,汉人以胡服为时尚,胡人又以汉装为潮流的特殊现象,构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1-1-1 《洛神赋》中的贵族形象

图中描绘的是曹植及其仆从。曹植头戴远游冠,穿朱衣绛纱领,皂缘白纱中衣,朱绂赤舄。侍从则均头戴笼冠,穿皂缘青衫,足著青舄。这种穿着打扮是当时的风尚。

处于西北边陲的敦煌,无论是胡族还是汉族的官员,穿着的正式官服都仿效汉装,流行曲领横颈,宽袍大袖。贵族和文人的服装受到魏晋风度的影响,追求洒脱不凡的气质,出现了袒胸露臂的新时尚。妇女的服装也仿效江南贵妇,流行曲裾绕襟,飞髾飘动。1-1-3 灰陶女俑

南朝

高37.5厘米

1960年江苏省南京墓葬出土

现藏南京博物院

俑头梳高髻,两鬓发向上梳起呈片状。面带微笑,和蔼温恭。身着右衽宽袖长袍,内穿圆领内衣。袍下微露足尖。双手叠于腹前。从服饰和发型上看,应为东晋晚期的贵妇形象。

西域少数民族服饰强烈地表现着异域风采,潜移默化地丰富了汉族服饰的因素,奠定了隋唐盛装时代多元化的基础。以适应游牧民族骑马狩猎为特征的胡服盛行,上自官员、下至士庶均以袴褶为常服。头上戴笼冠,腰间系蹀躞带,脚上穿靴子,无不反映出胡服紧身窄袖,便于骑射的特色。1-1-4 西魏贵妇服饰

贵妇头梳双丫髻,上着窄袖对襟襦衫,披巾搭在臂上,围腰下延伸出襳髾,下着间色裙。长长的襳带和上身的褵带随风飘舞,仿佛感到贵妇在迎风前行,以简练而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飞襳垂髾的丽人形象。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北壁知识库

★丝绸之路

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陆地交通线。当时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通往欧亚各国的商路有两条 :一条为南道,沿昆仑山北麓,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南部到达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诸国,再抵达地中海或身毒(今印度);一条为北道,沿天山南麓,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北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撒马尔罕)、奄蔡(今里海)诸国,再抵达大秦(罗马)。以后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蚕丝和丝织品皆经此路西运,因此而闻名于世界,被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希特霍芬称为丝绸之路,并沿用至今。

就敦煌壁画中服饰的整体风格,与当时的中原内地比较,还是保留了当地的朴实无华的风格。即使是王公贵族的服装,都是单色搭配,少有图案花纹。此时壁画的绘画比较草率,也是服饰中少有花纹的原因之一。2·边塞敦煌为什么流行胡服汉装?

西北边陲的敦煌,地理位置正处于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中间地带,早在西汉以前,这里是羌人、月支、匈奴等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牧场。西汉武帝时成为开发西域的后方基地和捍卫中原的前沿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曹魏时期,敦煌已经建设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的商贸城市和粮食生产基地。1-2-1 彩绘陶踏鼓舞女俑

东汉

高15厘米

1965年河南洛阳墓葬出土

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俑身施朱彩,头梳三髻,双目仰视。身穿长袖深衣,上身前倾,双臂小臂弯曲,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长袖前袖下垂,后袖飘起,正在舞动。下身穿肥阔长裤,外罩短裙。1-2-2 释迦服饰与坐具

正在说法的释迦,身着僧祇支,衣纹飘逸,应是用细薄的织物缝制的。他坐在筌蹄式的坐具上,并铺有方褥。这些用具原本来自北方胡族,以后又成为南朝士大夫阶层和玄学之士讲究魏晋风度的时尚用具。在西魏壁画中,画师以细致入微的笔墨描绘释迦的服饰与坐具,由此证实了佛教艺术在汉化过程中与汉文化和谐融汇的过程。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

敦煌的居民成分相当复杂,西汉武帝时基于开发西域的需要,实行从内地大量移民到河西戍边的措施,当时在河西戍边的汉人有三十万,与当地原有的二十八万居民共同捍卫和开发边陲。此时设立敦煌郡,与酒泉、武威、张掖并称河西四郡。五胡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五个政权,直至北魏灭北凉后统一北方,敦煌又归属北魏鲜卑拓拔氏政权之下。在北魏之后又历经了西魏、北周。前秦、后凉为氐族,北凉为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为鲜卑族,西凉、前凉属于汉族。敦煌还一度成为河西割据政权—西凉的政治中心,为敦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五胡统治时期敦煌又掀起了移民高潮,前秦有江汉、中原百姓一万七千余户迁到敦煌。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接连遭受永嘉、建兴之乱,而河西局势却相对稳定,吸引了一批从中州避乱而来的士大夫,加上汉代屯田戍边的汉族军士后裔,敦煌居民的成分以汉族为主。移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明程度较高的生活方式,他们同河西人民一道,经过共同努力,促进了河西、包括敦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1-2-3 国王与贵族服饰

图中西魏国王与豪族信士优婆塞二人正在对坐交谈。两人均戴笼冠,宽袍大袖随意而舒展,曲领内衣。国王手执尘尾,坐在方褥之上,后有侍从持华盖和羽扇。从服饰到用具不仅已经完全汉化,而且具有南朝魏晋风度,是北朝上层社会的典型装束。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

五胡政权为了巩固对汉地的统治,大力改革自身民族的素质,掀起大规模的民族汉化运动。这一时期敦煌壁画中展示的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服饰,具有强烈的胡汉并行的时代风貌,而国王和官员等上层社会则流行汉装。特别是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提出“革衣服之制”,下令禁止士民着胡服,卅岁以下者禁止说胡语,这是中国历史上继赵武灵王之后的第二次服制大改革。但是赵武灵王提倡汉人着胡服,孝文帝则是提倡胡人着汉装,反映了服饰发展史上的双向交流。1-2-4 国王与仙人服饰、坐具

国王坐在胡床上,头戴通天金博山冠,宽衣博带。正在给太子观相的仙人,头梳高髻,坐在筌蹄上,一腿自然垂地,一腿盘起。国王与仙人相对交谈,完全不是中原席地而坐的姿势,而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坐姿。胡床和筌蹄传入中原以后,由于坐姿的改变,使汉代以来的礼服——裹体的深衣很不便于行动,因此为汉装带来一场变革,深衣从此消失。

北周 莫高窟290窟 窟顶东坡

中原和长江流域的汉文化发达地区,在魏晋南北朝以来,起居习惯的变化也带来了服饰的变革。先秦直至汉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身着裹体的深衣★,两腿并拢跪地而坐,称为跽坐式,与深衣相配,姿态十分高雅,符合周礼的仪轨。而西北地区以至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流行一种简便的折叠凳,称为胡床。人们坐在胡床上都是自然垂足而坐。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在大举进攻中原的同时,胡床也传入,深受上层社会的青睐。胡床的流行逐渐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跽坐式习俗,改为垂足而坐。这种新式的坐式很不利于穿着紧身裹体的汉服,由此也引发了汉服的改良,由深衣演变的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汉装和短衣下袴的胡服在王公贵族中同时成为时尚潮流。

敦煌壁画真实反映了胡床引发的中原与西北地区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在北周290窟壁画上,国王坐在胡床上,仙人坐在筌蹄上,两人相对交谈,完全不是中原席地而坐的姿势,由此证实了西北地区的王公贵族早有垂足而坐的习俗。筌蹄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坐具,筌是捉鱼用的竹器,圆形细腰,形似蹄,故名“筌蹄”。南朝在士大夫阶层流行这种坐具,他们出门必带筌蹄,便于坐而论谈,因此成为时髦用具。隋唐以后筌蹄演变成为圆凳,在王室贵族家居中担当主角。

在莫高窟西魏285窟的本生因缘故事画中,以很细腻的笔墨描绘了释迦佛坐在形似筌蹄的坐具上讲佛法,坐具上还铺有方褥。同窟壁画中与人交谈的国王坐于方褥之上,手执尘尾,身后有侍从手执曲柄华盖遮阳及大型羽扇扇凉。手持尘尾本是佛教中维摩诘在辩经时的特有形象,由于南朝汉族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崇尚玄学和提倡清谈,尘尾和方褥又演化成为玄学思潮的标志,敦煌西魏壁画中的国王也效仿了这一潮流。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从这幅画面的构图到人物的服饰、用具等,都与唐人绘画《竹林七贤图》相仿,可见南朝魏晋风度影响之深远。

筌蹄、方褥、尘尾都属于南朝士大夫的时尚。由敦煌壁画可以追溯到胡族的胡床与筌蹄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江南的脉络。

正是在全面汉化的历史大背景下,敦煌壁画中反映了汉代建立的服饰礼制被新兴的胡服汉装取代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到,整个社会从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多民族大融合的新时代。知识库

★深衣

南北朝时期宽袍大袖的官服,源于西周以来的深衣。深衣是周礼的产物,“短毋见肤,长毋被土”。上衣与下裳合一,长至脚踝,全身掩蔽,披体深邃,将整个身体紧紧包裹束缚起来。汉代以后,人们逐渐从深衣中解放出来,衣服越来越宽大。3·北方胡族官服为什么汉化?

在五胡政权的统治下,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制运动后,给北方地区带来强烈的汉化潮。从皇帝到官员权贵的服饰,呈现出汉化的大趋势,官服更受到汉族地区世家大族崇尚玄学★的影响,追求尽情山水,洒脱不凡的气质,称为“魏晋风度”。当时官员的常服主要特征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高冠危履,雍容华贵,由此引导着整个社会的服装潮流。1-3-1 彩绘陶文吏俑

北魏

高23.3厘米

1965年河南洛阳元邵墓出土

现藏洛阳博物馆

俑头戴高冠,脸庞修长,细颈,身穿长袍,博衣宽袖,外披裲裆,腰束带,双手扶剑,直立于地。全身施粉彩,袖口和裲裆边沿涂朱彩。具有南朝“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北魏的汉化进程。

敦煌壁画中时代最早的官服,出现在莫高窟西魏285窟“沙弥守戒自杀品”中,位居至尊地位的国王和豪族信士优婆塞二人,均戴笼冠,内罩平巾帻,外着大袖宽袍,领袖有缘饰,下着裙裳,腰束大带。这是典型的北朝官服式样,在敦煌壁画中很常见。

南北朝官服的颜色有所区分。国王或大臣以白色官服较多见,少有穿绛红色官服者,到隋代绛红色成为最高等级的官服。最突出的特征体现在衣袖上,比汉代宽大一倍。大袖除了显示身份地位外,还兼有衣袋的作用,可储藏各种随身物件,后世“袖珍”一词即由此而来。在敦煌壁画中还出现一种“垂胡袖”。袖子分为袂和祛,袂指袖身部分,祛指袖口部分。垂胡袖是袖身上半截窄,臂肘以下直至袖口突然增大,形成垂胡状。在新疆营盘遗址出土一件女式垂胡袖绢襦,与官服垂胡袖相似,说明这是男女通行的一种样式。

在官服的大袖宽袍内还有内衣,称为“中单”。通常以白色纱罗或白色布帛制作,领、袖、襟、裾以深色织物镶缘,腰部无缝,直通上下。在内衣的领部缀有衬领,其作用是防止内衣的衣领上拥颈项,称为“曲领”,平民服装也流行曲领。1-3-2 北魏贵族长者

北魏统治者大力倡导汉装,贵族长者头戴合欢帽,着交领宽袖袍服,腰束带,是典型的汉装。

北魏 莫高窟257窟 南壁

还有一种具有胡服特征的朝服,即短衣下袴,称为“袴褶”,本是北方骑马民族最典型的服装,南北朝时期是平民男子的常服,而在敦煌壁画中也常出现在官员权贵服饰中。

南北朝时期的冠帽有多种。其中,莫高窟北周290窟的国王所戴的通天金博山冠是我国从春秋直至明代的皇帝礼冠。据《后汉书》记载,冠高九寸,为铁卷梁,冠前有山形牌饰,魏晋以后于冠前改为金博山形,称为“通天金博山冠”。莫高窟285窟国王还戴一种高屋白纱帽,有两个特点:一是帽顶较高,二是有翅状的装饰。知识库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研究幽深玄远问题。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也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基本特点是 :以《老子》、《庄子》和《易经》“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以“得意忘言”为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笼冠是从国君到官员通行的冠帽,用黑漆细纱制成,形似小筩,高而平顶,两边有耳垂下,用丝带系缚。这种笼冠初为武将所戴,故称武冠。最早于汉代画像砖中就有笼冠的形象,直至隋唐仍然沿袭。《梁书·陈伯之传》记载:魏举行元正大会,褚緭戏为诗曰:“帽上着笼冠,袴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1-3-3 国王与大臣服饰

国王坐殿堂中,与站在殿堂下面的大臣谈话。国王头戴高屋白纱冠,宽衣博带,手执尘尾,气质洒脱。大臣头戴笼冠,穿垂胡袖袍服,有束腰,衣带长至膝部。国王和大臣均内着曲领中单。国王身后侍从头戴平巾帻,身着袴褶,束腰,有短衣带。由此可见,衣带的长短可能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

以上三种冠帽是汉族传统样式。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统治者中流行合欢帽。帽形作两花瓣合抱,故名合欢。多以厚实的毛毡制作,御寒保暖。莫高窟北周290窟佛传故事画中的国王就戴此帽。1-3-4 国王与大臣

国王头戴通天金博山冠,宽袖袍服,胸前佩假两。其后的大臣戴笼冠,佩假两,垂蔽膝。相师手抱太子,头戴合欢帽,帽后还垂发辫,这是鲜卑族索头的特征。从假两和披袍看出,北周官服还都保留了一些西北民族的习俗。

北周 莫高窟290窟 东坡

与袍服相配套的是腰间束带。带以皮革为主,也可用丝带系扎。还有供官员跪拜时垫护膝部之用的蔽膝,即在腰部垂一围裙,用皮制或布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1-3-5 国王服饰

国王头戴合欢帽,颅后垂发辫,是鲜卑族特有的发式。着翻领披袍,脚蹬笏头履,垂绶带。

北周 莫高窟290窟 东坡

此时国君、官员或贵族常外罩一件披袍,多用厚实的织物做成,如皮毛和毛毡等。披袍有翻领或圆领,有对襟。在领口以带系结,下敞,直袖,袖子空垂于外。披袍与内衣形成内长外短的反差。西北以至西域天气寒冷,早晚温差较大,披袍穿着方便,也利于骑马出行。4·北朝军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直至西域,都是胡汉争夺的主要战场,骑兵在残酷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是战场上的主力兵种,步兵是辅助兵种。由于骑兵的兵器弩机有了重大改进和普及,以及军团式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从骑兵、步兵到战马都配备了防护性能强的重装铠甲,被称为防护力和冲击力兼备的“铁骑兵”。在敦煌魏晋壁画中出现的铠甲种类非常丰富,最常见的有裲裆铠、筩袖铠、重皮甲、战袍等,大多是用铁片或皮革制作的。1-4-1 灰陶执盾武士俑

东晋

高50.2厘米 盾长18.5厘米 宽9.5厘米

1965年江苏南京富贵山出土

现藏南京博物院

陶俑身着左衽窄袖短衣,里着无领内衣,下身着长裙,露出双靴尖。左手持盾,盾为圆角长方形,饰有四乳钉,正面涂朱。右手略弯,所操兵器已失。

骑兵大军团作战,使骑兵和步兵更加注重胸部和背部的保护,在铠甲上加厚这些部位,称为“裲裆”。裲裆是一种背心式的铠甲,前后两片,前护胸后挡背,在肩部以皮襻联结。莫高窟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中的骑兵队伍,都身着典型的军服,头戴兜鍪,下至颈部,除护头外,还护耳、护项,头盔顶部还插有一束缨,或为鸐的尾羽。身披裲裆铠,长至膝上,内着袴褶、半臂,腿部套胫衣,穿靴。正如梁朝《企喻歌》所云:“牌子铁裲裆,鞮鉾鸐尾羽。”战马也是全身套有铠甲,从面廉、鸡项、甲身、荡胸至搭后,全部具备。骑兵全副武装,手执长柄矟,背负盛弓的鞬和盛箭的箙,再现了南北朝骑兵鏖战的场景。重装骑兵无疑大大削弱了秦汉时期曾经在汉匈之战中发挥巨大威力的远程弓箭的杀伤力。1-4-2 骑兵戎装

骑兵将士头戴兜鍪,身穿袴褶,并有半臂铠甲,蹬长靿靴。前胸和大腿用绿色和黑色绘画的铠甲,推测应是铁质和皮质制作。骑兵手执长矛,采用的战术是进攻时排横队列,以密集的队形快速攻击敌阵。与敌军交手后队形立即分散,单骑作战。

北周 莫高窟296窟 南壁

由于南北朝战乱连年,类似裲裆铠式的军服在朝野上下也广为流行,甚至国君和朝臣都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加有防御性护甲,称“假两”。假两形似裲裆,有的只有前片而无后片。据《南史·齐·和帝纪》记载:“先是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两。”敦煌壁画上真实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莫高窟北周290窟佛传故事中国王和大臣的服饰就很特别。国王、太子、大臣的对襟衣服的一侧有缘饰,而另一侧的胸部则无缘饰,腰带以下又恢复缘饰,无缘饰处的胸部正是一方布帛,即假两。以此图象来看,假两应是和衣襟的一侧连缀在一起,另一侧是穿着后搭在衣襟上的。由此证实,军人的铠甲裲裆是用铁片或皮制,而王公贵族的假两则使用布帛缝制的。1-4-3 武士铠甲

武士铠甲用皮革连缀而成,前胸、后背、双肩是防护的重点部位,另用小块铁片连缀在皮甲上,成为半臂铠甲。以后这种半臂样式演变成为背心式的裲裆铠甲,普及到中原以至长江流域,成为文武官员的官服。

北周 莫高窟428窟 北壁

筩袖铠是一种时代很早的防御性装备,用皮质的甲片连缀成圆筩状的甲身,肩部装筩袖,上下相连。早在三国诸葛亮的军队就常穿这种坚固实用的铠甲,称之为诸葛亮筩袖铠。魏晋南北朝在大江南北都很流行,莫高窟254窟“降魔变”中的魔王、魔将,都是头戴兜鍪,身着长条形甲片缀成的筩袖铠。1-4-4 武士戎装

头戴长护耳兜鍪,上着皮质半臂铠甲,有护髀和腿裙,下着波斯条纹小口袴,足蹬尖头皮靴,是西域风格的骑兵装束,与高昌回鹘国骑兵铠甲近似。

北周 莫高窟428窟 北壁1-4-5 步兵戎装

官军的步兵与强盗在激烈战斗。步兵头上为巾子束发的覆髻,着袴褶,腿套胫衣,有缚口。手执弓箭、盾、环刀等武器。步兵在骑兵战争中属于辅助兵力,装备不及骑兵。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

重皮甲以皮革合以为甲,分上下两部分,上身作筩袖可护心,下着护髀,均以锦绣缘边。内着袴褶,腿部套胫衣。

北方出征的高级将领着厚实的战袍,头戴兜鍪,骑重装铠甲的战马。战袍袖口的宽窄往往成为魏晋时期男子服饰区分贵贱与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而将领的战袍都是垂胡袖。1-4-6 骑兵戎装

官军骑兵从将士到战马都有防护设备。骑兵戴兜鍪,着裲裆铠,执长柄矟。军官着红色垂胡袖战袍。战马披重装铠甲。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1-4-7 天王服饰

天王头戴佛冠,上身皮革制半臂铠甲,有护髀和腿裙,袖口作箭袖状,配铁制裲裆,蹬长靿靴。画师利用色彩和几何图案表现铠甲的皮质、铁制,还用金色显示铠甲的华丽。这种装束应模仿北朝的骑兵。

西魏 莫高窟285窟 西壁

袴褶在魏晋之际属于军人的常服,在战场上也可以穿着。军人的袴褶形式是窄袖或半臂,腿套胫衣,头戴兜鍪,蹬长靿靴。军人再配备弓箭、盾、环刀、长柄矟等,更显精干威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