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20:24:4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组织是人们群体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体现。组织行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第二个问题涉及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1.组织(1)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

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由人构成,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因此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②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组织中的活动便实现了其基本的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大类。而分工和协作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纵织的成员也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这就是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2)组织和环境

①组织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组织环境。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不同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

②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a.组织依靠环境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发展机遇,组织的产出、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

b.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

③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上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换而实现的,组织适应环境需要本质上也是要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④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⑤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组织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组织对环境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3)组织的演变

①组织形态:结构和过程、存在和演变是组织的两种形态。

a.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

②组织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a.取决于它与环境(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协调、适应的程度,它决定了组织工作成果的有效性;

b.同时组织的竞争优势也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和工作效率,它决定了组织能否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实现较多、较好的工作成果。

③组织演变中分工结构日益复杂的内在机理:

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完成组织目标必然要求组织内部分工的深化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分工的深化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导致更高的效率和技术进步。这种水涨船高的正反馈机制是组织演变中分工结构日益复杂的内在机理。

④组织规模:

在一定的时期内,规模收益和管理成本的边际比较就决定了组织的适度规模。(4)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①管理: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②组织活动可分为基本的两大类: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和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管理活动。

③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④组织和管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a.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是组织存在并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管理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

b.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但绝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管理的终极目的只是保证作业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c.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管理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活动中,管理负责把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管理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d.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组织本身不断发展演变,组织规模不断膨胀,内部层级结构日益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给管理提出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解决,便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技术方法的进步,从而使组织的管理成本降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与管理理论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5)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

在构成组织的各种资源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目标是在管理者、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人的行为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

①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

计划、组织、控制都必须以对组织人力资源的掌握为前提。而激励、领导则更是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基础性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②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

a.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b.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

c.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③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

亨利·明茨伯格提出了一个管理者究竟在做什么的分类纲要:管理者通常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

a.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和象征性的义务。挂名首脑的角色;领导者的角色;充当联络员的角色。

b.信息传递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监听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c.决策制定角色,有4种。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的角色;混乱驾驭者的角色。

不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和在组织的哪个层次上,管理者都扮演着相似的角色。

④成功管理者研究中人的因素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在对各种活动的强调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有显著不同:社交联络对成功的管理者贡献最大;而对有效的管理者而言,信息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社交联络的贡献最小。

因此,一个管理者要做好工作,取得成功,就必须培养管理和应对人事因素的能力。

2.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的研究以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为核心。组织研究分析的不同层面:(1)个体

从单个组织成员的角度出发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和解释的规律上,这些发展理论和解释是关于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应。(2)群体

如果要完成组织目标,组织成员就必须在工作中合作并协调他们的活动。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等组织形式。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研究组织中的群体。(3)组织

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把重点放在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上。这种宏观方法是把重点放在社会学规律的理论和概念上。

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中,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把组织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而进行研究,构成组织行为的宏观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并不互相矛盾,它们是互相补充的。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必须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这就说明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一定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可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总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实质上是一门现代管理科学,是管理领域中行为学派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柱。

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1)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古代社会。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看,古代的行为研究与一般的心理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

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了现代文明的新时代,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和技术、劳动分工、设备的合理使用等成为管理理论的重要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

③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理论研究走上了科学轨道,成为管理学产生的标志。

④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⑤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正式形成行为科学,对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成为管理理论的主流学说。

⑥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它的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

⑦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理论的综合,也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目前比较流行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管理对人的错误认识,从忽视人的作用变为重视人的作用。

①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

②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③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3)组织行为学的出现,反映了组织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以往的管理理论将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组织研究的典型,强调经济效益效率组织活动的中心,从有效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到增加企业对股民的吸引力,都是管理活动追求的重点。

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组织行为的探索研究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理论不断融合的结果。(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客观因素促使行为科学家重新探讨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途径。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人力资源学派。其中心思想认为: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而后,麦格雷戈提出X和Y理论,并认为现代组织的管理者就应让员工负更多的责任,发挥他们的潜力。(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目前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倾向于人力资源学派,可是对其他学派也兼收并蓄,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把关于人的管理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①组织文化也称为企业文化,是组织或企业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由领导者倡导、为员工所认同的本组织或本企业的群体和行为准则。

②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

a.“观念人”的假定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b.“生活组织”的假定以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社会角度来看企业的职能。

③理论假定的突破意义:

a.要求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

b.要求组织行为学中对企业个体的研究转变为对企业员工整体的研究;

c.理论假设的突破,使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有了新的发展。

应该说,企业文化理论从其基本假定到具体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都是对传统理性管理模式的突破和超越,这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组织行为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重大课题。(4)“新组织”的兴起与组织过程的研究

①“新组织”具有的五个特点:

a.网络化;b.扁平化;c.灵活性;d.多元化;e.全球化。

②“新组织”的兴起,为组织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a.经济的全球化,组织的劳动力和产品、资本市场开始多元化;

b.信息技术发展引起了分工的深化、劳动协作方式的复杂,以及组织设计的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

c.信息技术带来了学习成本的降低,劳动者素质、能力迅速提高,“白领”员工比例增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

d.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竞争激烈,必然带来劳动市场流动率的提高、临时性增加和员工忠诚度减弱。

近年来组织研究中的一个新动向,就是组织研究的重点便由偏重结构的行为研究转变为注重变化的过程研究。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组织行为学讲究的分类(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①理论性研究(pure research)

侧重于从理论上阐明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而不着重研究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和怎样应用于实践的问题。

②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

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发现的研究成果用于改进现状。

③服务性研究(service research)

服务性研究是咨询人员的研究。

④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动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不渗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要求资料全面、翔实,研究人员中立、公正,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②因果性研究(causal)

又称为“分析性研究”,这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的因果关系。

③预测性研究(predictive)

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预先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的方法。(3)以研究可控制性为原则的分类(如图1-1所示)

图1-1  三种可控制性的研究方法

①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方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案例分析方法对实践经验不足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自身的缺点有:

a.文字记载对情景信息的反映是有局限性的;b.案例结论的一般性与细节的具体性难以兼得,越是具体的信息,其应用的条件要求越多;c.案例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察者的认知偏见和主观解释,案例质量和撰写者的洞察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②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景的研究,与实验室实验相比,它具有更强的逼真性,但现场研究缺乏对环境的控制。研究形式有:a.现场调查;b.现场观察;c.现场实验。

③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一种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在实验室里实施研究的方法。其不足之处:

a.被测试的人知道正在接受试验,那么总会有行为方面的不自然性;

b.被试会按照自己觉得应该的方式行动,会因为怀疑而不接受实验措施等;

c.由于实验设计的操作方法不可能尽善尽美,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会使实验结果失真,或混淆实际存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4)在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研究方法时,要考虑的问题:

①效度,也称有效性,即指标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研究内容,这涉及所有研究;

②信度,也称可信性,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③普遍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

不是仅靠对人的行为现象的直接观察和了解,而是通过广泛地搜集有关资料,直接或间接(主要是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有关行为,以寻求内在的实质因素。

在调查研究中,无论是用“交谈法”,还是用“问卷法”来收集信息,都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仔细的推敲和研究,以保证调查的准确有效。(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①主要优点: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种现象的出现。

②掌握要素:自变量(价值观、态度、性格、感知等);因变量(观察或测量结果)。

③实验方法分类:实验室实验方法和现场实验方法。(3)数量统计方法

①数量统计方法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一门学科应用数量统计方法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水平。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选取恰当的指标对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准确描述与测度,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而这恰恰是描述统计中统计量研究的内容。

③统计方法是社会科学数量研究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数量方法都与统计方法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④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行为作为符合一定规范的个体活动的合成效果,是典型的随机现象,符合统计规律。(4)理论模型方法

通过理论模型探究人们理性的行为逻辑是最近十几年中兴起的新方法。应用博弈论等理论研究人的理性的行为逻辑,其内在合理性:

①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社会上,人们对于重要的行为选择一般都会权衡利弊。

②这种权衡又受到信息不对称、不完备的约束,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特点。而这些信息不完备的程度又可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发展而得到改变。

③人们在重要的行为选择中的这些基本特点,恰恰与博弈论中的收益函数、信息结构,动态模型等逻辑框架相吻合,这预示着运用博弈论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在行为科学研究中具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1)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一样,研究的对象本质上是人的活动。这与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不同,那就是道德问题。(2)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任何组织都生存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受到道德的制约。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和组织,都涉及道德内容。(3)组织成员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遵守组织规范,又要符合社会伦理。当两个角色冲突时,组织成员就面临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协调问题。这正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必须正视的道德问题。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题

1.试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

答: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组织行为呈现出多层面的特点,在第一个分析层次上,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在第二个层次上,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在群体工作中的相互影响上。最后,可以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每个层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观念并产生了对组织本质和功能自身的见解,具体如下:(1)个体角度

从单个组织成员的角度,组织行为是指组成组织的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应。在这个角度的研究中,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绩效。同时,对于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等因素也要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2)群体角度

群体角度的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决定一个群体团结、富有成效或分散、一无所成的因素,领导影响群体成员及其能力以到达使其一起通力合作以较高的效率工作的问题。这个角度的研究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研究组织的群体。(3)组织

从这个层面上看,组织行为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包括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组织内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等问题。这个角度是采用宏观的方法,即社会学规律的理论和概念研究组织行为。

2.举例说明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答:组织行为知识在管理中极其重要,组织行为学知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群体心理、个人心理,工作压力,沟通,领导,激励,冲突等,主要体现在管理职能、管理技能、管理角色、成功管理者等方面。组织行为在管理中主要是人的因素,在构成组织的各种资源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目标在管理者、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得以实现。人的行为和表现很大程度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1)对管理职能的影响

计划、组织、控制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对组织人力资源的掌握为前提,理解员工行为的规律性,而激励、领导则更是要求管理人员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基础上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这些都涉及组织行为知识。(2)对管理技能的影响

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方面的组织行为知识体现在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三个方面。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管理人员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需要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过程中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工作压力等组织行为的影响。

②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其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等。组织行为中的领导与激励艺术对概念技能的形成和掌握起着关键作用。

③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它对于高、中、低层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各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这些都用到组织行为学知识。。(3)对管理角色的影响

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人员通常扮演10种不同、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为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指定角色。角色扮演过程中个体特征,群体特征以及组织因素等组织行为知识对管理角色的形成和扮演起引导作用。(4)对成功管理者的影响

美国学者弗雷德·卢森斯和他的合作者发现,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在对各种活动的强调重点上,与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所关注的工作重点有显著不同:社交联络对成功的管理者贡献最大;而对有效的管理者而言,信息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社交联络的贡献最小。可见,组织行为知识的不同侧面对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有影响。

以上说明,一个管理人员要做好工作,取得成功,就必须培养管理和应对认识因素的能力,即组织行为能力,这正体现了组织行为知识对与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3.组织行为学产生与管理学发展有何关系?

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其产生渗透于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研究中,开组织行为研究先河的是罗伯特·欧文。欧文认为关注雇员、改善劳动条件是企业管理者的最佳投资,不仅会减轻工人的不幸,也有利于企业的经营。(2)19世纪四五十年代,公司制度产生。19世纪后半叶,相应的管理理论研究走上科学轨道,这是经济组织的重大创新和管理研究的重要进展,同时也伴随着社会阶级关系和组织行为的重大调整。管理运动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劳工阶层的相对贫困化日益普遍。工会组织活动得到发展。这种形式使人力资源的工作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得到重视,对个体行为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3)20世纪初,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与组织中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突出。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拉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大幕。1935年,“劳动宪章”迫使管理者寻求新的方式管理员工,改善工作环境,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作为研究群体行为的开始,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4)行为科学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正式形成。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经过充分的讨论,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对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5)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它的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其特征是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人群关系学派和组织理论的综合。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理论的综合,也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称为“组织行为学”。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过程伴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并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组织行为学的出现,反映了组织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以往的管理理论将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组织研究的典型,强调经济效益效率组织活动的中心,从有效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到增加企业对股民的吸引力,都是管理活动追求的重点。员工和其他资源一样被视作生产要素,对员工的激励仅仅是实现利润的手段。如今,非营利性组织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力资源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被视为组织活动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以全新的视野来审视组织的行为。

4.人们对组织的看法有哪几个不同的阶段?

答: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1)人们最初认为组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来实现。(2)组织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准确感知环境,保持组织结构的灵活性。(3)组织不是保持静态不变的,由于自身和环境的变化,组织会发生变革等动态变化。(4)通过有效管理提高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

5.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中对人的看法有哪些变化?

答:随着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对人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1)经济人,即理性经济人。这种观点最初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发表的最重要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2)社会人。这种观点认为,人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物质利益只起次要作用。这种观点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G.E.梅奥提出的。他在总结霍桑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3)自我实现人。这种观点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提出。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4)复杂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E.H.沙因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上述三种人性观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不能适用于一切人。因为人不仅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情境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因此,人是很复杂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些对人的看法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理论上日益成熟,在方法上逐渐严密。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答:(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从应用广度、研究目标和研究可控制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按应用广度,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服务性研究和工作性研究四类。

①理论性研究(pure research)

理论性研究是为了增加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从理论上阐明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而不着重研究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和怎样应用于实践的问题。

②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

应用性研究是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发现的研究成果用于改进现状。所以它对实践工作较为有价值。

③服务性研究(service research)

服务性研究是咨询人员的研究。(如一位专家被某公司青睐做咨询人员或顾问)

④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动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通过这种调查,使人们能够认清问题的所在,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策略,以减少和消除发生在组织结构、人员、技术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变革。

这些研究各有其价值,在特定的情况下,究竟应采用哪种研究最为适宜,这是由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根据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来选定的。(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按研究目标,分为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这三种。

①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一般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不渗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讨论具体干预措施。组织中经常采用的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职工态度调查、心理挫折的各种表现研究都属此类。这种方法要求资料全面、翔实,研究人员中立、公正,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②预测性研究(predictive)

预测性研究,是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预先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的方法。预测性研究对有计划地控制人的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③因果性研究(causal)

因果性研究,又称“分析性研究”,这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3)以研究可控制性为原则的分类

按研究的可控制性,分为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实验室实验三种研究方法。

①案例分析

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模拟的具体管理情景。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找出主要问题,并运用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②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景的研究,与实验室实验相比,它具有更强的逼真性。现场研究有现场调查、现场观察、现场实验三种形式。

③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一种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在实验室里实施研究的方法。相对于案例分析和现场调查而言,(2)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科学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人们对工作做出正确评价,形成关于组织行为的正确认识。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①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步骤如下:

a.深入实践、摸清情况,先明确调查目的;

b.决定调查对象、内容、方法、步骤;

c.调查后必须综合、提炼、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广泛地搜集有关资料,直接或间接(主要是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有关行为,以寻求内在的实质因素。现代调查研究方法必须掌握全面、系统、准确的统计资料,既有定性材料,又有定量数据,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预测未来。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既要注意问题的社会性,又要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质性,不能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调查研究方法包括德尔菲法、民意测验、抽样调查等方法。

②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指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a.优点。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等待某种现象的出现。研究者通过控制和改变条件,可以知道这些条件对被试者状态的影响;改变或保持一些条件,可以揭露和扫清某些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经过反复实验,积累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作为判断被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的依据。

b.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

c.分类。实验方法以实验场地的不同可分实验室实验方法和现场实验方法两种。

③数量统计方法

在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建立的组织行为学模型中,因变量通常有生产率、缺勤率、流动性、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主人翁意识等。而自变量通常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系统三个层次的变量,常见的个体水平变量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传记特征,以及价值观与态度、知赏与情绪、能力等个性特征;群体水平变量有群体结构、互动过程、沟通方式、领导特点等;组织系统水平变量有组织结构与文化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选拔、培训、绩效评估等)等指标。通过这样的模型研究,会得到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④理论模型方法

理论模型在揭示理性的行为逻辑时,一般有严格的条件,对实际现象进行了合理简化。因此,应用理论模型解释和研究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条件的匹配,同时也要和科学实验、案例调查、统计实证等方法结合。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优势和劣势,组织行为学的不断发展阶段,需要各种不同方法的互补组合。

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为何会涉及道德问题?

答: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组织作为人们社会群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道德活动的必然结果。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和组织,都涉及道德内容。(1)个体

组织成员的角色众多,同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组织成员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遵守组织规范,又要符合社会伦理。当两个角色冲突时,组织成员就面临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协调问题。这正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必须正视的道德问题。(2)群体

组织作为人的集合,本质上是在一定规范下的特定人际关系、群体活动的总和,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拥有的信息等方面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因而人际关系(尤其是上下级)呈现非对称性。个人自由和组织规范、个性发展和组织纪律、平等和权威、个人尊严和服从管理是处理组织内人际关系,尤其是上下级关系时必然遇到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背后反映的是组织管理中的效率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为组织行为学研究提出了重要课题。(3)组织

由于组织、社会及其环境存在互相依存性,个人、群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组织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组织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兼顾社会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利。这种新的价值观就是组织与社会、环境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样在组织活动中不同道德观念的碰撞将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组织行为学研究采用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时,其对象实际就是被测试的人、群体、组织。这就使组织行为学研究规范也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必然涉及道德问题。

8.案例研究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案例研究是指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模拟的具体管理情景。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找出主要问题,并运用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哈佛商学院在1947年开发的“林肯电器公司”案例,几十年来一直是案例研究的典范。案例研究不是单纯的看别人怎么处理事情,而是希望从案例出发,帮助员工和学生了解组织决策的基本理论原则。通过多年对哈佛商学院案例分析的研究,发现案例研究在某些条件下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不足。(1)优势

①案例分析方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诸如信息获取、分析问题、论述辨析等方面的能力。

②学生在一定时期中通过一个个表面上互不相关、支离破碎,实际上则是精心选择、用心安排的案例讨论活动,在反复的分析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从而建立起独特的管理思维方式。在这个缓慢的自我参悟过程中,带来管理思维的升华。

③案例有高度的拟真性,所反映的是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真实情况。案例中的问题若隐若现,信息凌乱不全,数据、素材杂乱无章。这些都是实际中情况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真实反映,迫使学生分析思考、形成整体判断。(2)不足

案例分析方法对实践经验不足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

①文字记载对情景信息的反映是有局限性的,背景材料不可能完备。因此分析书中的“隐含前提”比较多,容易出现各人说法不一、没有统一明确答案的情况。

②案例结论的一般性与细节的具体性难以兼得,越是具体的信息,其应用的条件要求越多。

③案例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察者的认知偏见和主观解释,案例质量和撰写者的洞察力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高质量的案例往往得之不易。

9.案例研究和理论模型之间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答:案例研究和理论模型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二者之间的区别

①案例研究是一种以可控制性为原则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方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案例分析方法对实践经验不足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自身的缺点有:

a.文字记载对情景信息的反映是有局限性的;

b.案例结论的一般性与细节的具体性难以兼得,信息越具体,其应用条件要求越多;

c.案例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察者的认知偏见和主观解释,案例质量和撰写者的洞察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②理论模型方法是一种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理论模型在揭示理性的行为逻辑时,一般有严格的条件,对实际现象进行了合理简化。因此,应用理论模型解释和研究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条件的匹配,同时也要和科学实验、案例调查、统计实证等方法结合。(2)二者之间的联系

案例研究和理论模型作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由于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3)举例说明

对于从众行为的研究,自从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经典实验以来,案例分析和实证调查很多,但是对从众行为的内在机制研究略显不足,通过理论模型研究从众行为的内在信息机制和激励效应的研究证明,在存在信息上的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当群体中的个体序贯行动时,后进者会观察先行同行的行为,以此推断先行同行的信息,增强自身拥有信息的准确性,降低风险。通过对从众行为的研究可以看出,两种或以上研究方法同时使用会更加有益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0.说明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的区别。

答:实验方法以实验场地的不同可分实验室实验方法和现场实验方法两种。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区别具体如下:(1)实验室实验

①原理。实验室实验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创造一种环境进行实验,研究人员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观察,以便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影响。

②实验场地。实验室

③优点。实验过程和结果可以重复,说服力强。由于对于各种变化的因素能较准确地了解和确认,就能较好地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条件,并能够用一致的方式测量,使两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更明确的反映。

④缺点。

a.被测试者知道正在接受试验,产生“迎合”或“逆反”心理造成假象,使实验数据失去意义。

b.被试者会按照自己觉得应该的方式行动,因为怀疑而不接受实验措施等。

c.由于实验设计的操作方法不可能尽善尽美,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会使实验结果失真,或混淆实际存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2)现场实验

①原理。现场实验是在实际工作场地进行的,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使现场条件尽量单一化,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某些外界条件,使所获得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②场地。实际工作场地。

③优点。现场实验一般能把对环境条件的适当控制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有较大现实意义。

④缺点。因为现实工作场地的具体条件错综复杂,许多控制变量难以排除或保持稳定,所以需要长期观察,成本很大。

11.为何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有较大用途?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于定量化,数量统计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种趋势是组织行为学研究走向深入、追求精确的重要标志。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有较大用途的原因具体如下:(1)数量统计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数量统计方法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现实世界任何现象形态、运动方式都具有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此,数量统计方法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不可缺少。(2)组织行为学应用数量统计方法随着人们对其认识深化而展开

一门学科应用数量统计方法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水平。只有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抽象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认识层次时,才会有应用数量统计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的要求。同时数量统计方法精确的表述语言、抽象的思维模式、快捷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则会使认识更为准确、一般、可靠。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应用数量统计方法,也是随着组织行为规律认识的深化而展开的。(3)组织行为学研究是统计中统计量研究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研究选取恰当的指标对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准确描述与测度,是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而这恰恰是描述统计中统计量研究的内容。同时统计方法是社会科学数量研究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数量方法都与统计方法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①调查和观察方法中,方案的设计、对象和情景的选取、进行的过程都离不开统计方法;

②实验方法中,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随机选取、非实验因素的控制离不开统计方法。

③调查、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中得到的经验材料要经过统计处理,以发现其统计规律性,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4)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组织行为作为符合一定规范的个体活动的合成效果,是典型的随机现象,符合统计规律。组织行为由人的活动构成,而个人的活动具有随机性:人们对外界的作用可以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人的行为可以有多种事先难以确定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又是可以认识的。这是数量统计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应用统计方法,统计学方法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12.信息技术对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企业的组织和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如下:(1)经济全球化,组织的劳动力和产品、资本市场开始多元化。企业的雇员有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并可能向其他国家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国籍、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生活习惯、思想需要的员工,进行工作安排,制定针对性的薪酬、福利、培训计划,以调动雇员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组织的有效性。(2)信息技术发展引起了分工的深化、劳动协作方式的复杂,以及组织设计的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企业管理中间层次减少,基层得到更多的授权,高层也便于集权。团队结构、员工行为与决策方式、组织控制系统的建立、跨文化的沟通与冲突解决系统的建立保证了组织运作的速度以及服务的及时性、成本、准确性。(3)信息技术使雇员的学习成本降低,劳动者素质、能力迅速提高,“白领”员工比例增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面对新的“知识劳动者”,管理阶层拥有的信息优势减少,导致了雇员在组织中相对权利的扩大,企业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的改变,雇员能力结构及组织运作的互动,新型激励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建立,加大了授权程度与组织内部上下级指挥体系的重构。(4)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竞争激烈,必然带来劳动市场流动率的提高、临时性增加和雇员忠诚度减弱,必须通过组织学习与界限管理,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变革和创新;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舒缓雇员的工作压力,改善道德行为。

二、思考题

1.举例说明组织演变和管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答:略。

2.说明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必然性。

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研究中,开组织行为研究先河的是罗伯特·欧文(Robert Oven)。欧文认为关注雇员、改善劳动条件是企业管理者的最佳投资,不仅会减轻工人的不幸,也有利于企业的经营。(2)19世纪后半叶,相应的管理理论研究走上科学轨道,这是经济组织的重大创新和管理研究的重要进展,同时也伴随着社会阶级关系和组织行为的重大调整。管理运动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劳工阶层的相对贫困化日益普遍。工会组织活动得到发展。这种形式使人力资源的工作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得到重视,对个体行为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3)20世纪初,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与组织中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突出。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拉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大幕。1935年,“劳动宪章”迫使管理者寻求新的方式管理员工,改善工作环境,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作为研究群体行为的开始,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4)行为科学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正式形成。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经过充分的讨论,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对员工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5)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它的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其特征是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人群关系学派和组织理论的综合。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理论的综合,也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称为“组织行为学”。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管理学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组织行为学的出现,反映了组织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以往的管理理论将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作为组织研究的典型,强调经济效益效率组织活动的中心,员工和其他资源被视作生产要素,对员工的激励仅仅是实现利润的手段,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使得非营利性组织的研究受到关注,人力资源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被视为组织活动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必然的。

3.说明瓦格纳法案对管理发展的历史意义。

答:瓦格纳法案是在美国劳工长期受迫害,连基本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劳资冲突经常发生的背景下诞生的,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使得美国失业率暴骤升,劳资冲突更加突出。为缓解阶级矛盾美国参议员瓦格纳提出“瓦格纳法案”,法案规定:雇员有组织工会、同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干预、压制雇员行使此种权利,不得禁止罢工,不得歧视工会会员;设立全国劳工关系局,负责法案实行。

瓦格纳法案,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意义。(1)瓦格纳法案为各国企业协调劳资关系双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2)瓦格纳法案使得管理者管理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管理方式随之向民主管理,以人为本转变,从而使劳资矛盾缓和,团队精神充分体现,雇员由对公司的不满逐渐变为与公司融为一体,引导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参与管理。(3)瓦格纳法案承认工会是工人的合法代表,可以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它迫使管理者寻求新的方式管理员工,改善工作环境,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这为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4)瓦格纳法案的通过,在美国以及其它各国引起强大反响,各国纷纷借鉴瓦格纳法案,使得之后的管理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日益繁荣。

4.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的方面?其演进对组织结构有何影响?

答: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为提高工作效率要提倡分工。分工是指将整体功能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功能单位,分别由相应的人专门从事一项或少数几项功能单位,使得个人专项技能得以强化和组织整体绩效得以提高。例如生产型企业中原来所有员工必熟练操作整个流程中每一个工序,劳动分工后A员工只负责质检这一个工序。劳动分工的优劣体现如下:(1)分工的优越性

①对于组织,劳动分工的结果,大大提高了产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②对于组织成员,无需掌握所有技能,只需掌握一项或少数几项技能并使之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这样在一定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就可极大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2)分工的不利

①从事同一职能,对组织成员的效用呈现边际递减倾向。即人员非经济性,表现为厌倦、疲劳、压力、低生产率、劣质品、常旷工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