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21:52:22

点击下载

作者:袁子茵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歌德

歌德试读:

前言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文学家、剧作家和诗人。他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逝世于魏玛。他的一生不仅从事文学创作,而且研究自然科学,进行文艺理论研究,参与政治活动。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他的名字与世界文坛巨匠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歌德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创作在1765-1775年之间,其代表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剧本有《诸神、英雄与维兰德》(1774)、《普隆德尔魏伦的集市》(1774)和《帕得·希莱的狂欢节剧》(1774)等传统的具有民间特色狂欢节剧和讽刺性滑稽剧;有《克拉维哥》(1774)等描写爱情和婚姻的剧本;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以澎湃奔突的自由激情为美学特征,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成果。

中期创作在1775—1805年之间,其主要作品有戏剧《托夸多·塔索》(1790)、《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8)、《哀格蒙特》(1788)、《浮士德》第一部(1808)等叙事诗剧等。这个时期歌德追求宁静、和谐的人道理想,创作转向古典主义。

晚期创作在1805-1832年之间,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亲和力》(1809)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0—1829),诗集《西东诗集》(1819),叙事诗剧《浮士德》第二部(1832),自传性作品《诗与真》(1811—1830)和《意大利游记》等。这个时期的作品主旨转向对人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等生活本质的思考。

歌德多才多艺,爱好广泛。他曾自豪地说,除了天文学,他对各门自然科学都试图研究。作为诗人,他留给我们约2500首诗歌,他的诗篇犹如珍珠翡翠异彩纷呈。他还是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评论体现着他的真知灼见。他是政治活动家,在魏玛公国当枢密顾问的10年间,推行政治经济文化变革,让魏玛这个弹丸之地变成了德国的文化艺术中心,步入了辉煌的古典文学时期。他是思想家,他的泛神论思想闪烁着光芒。他作为业余的自然科学家,在人类的胚胎中发现了颚间骨而闻名动物学界。他登台演剧多场,业余作画千幅,喜欢收藏钱币、雕塑等古董。他虽然没当过教授,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歌德是高寿高产的作家,享年83岁,他的魏玛版的全集达133卷。歌德8岁开始写诗,24岁时就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引发了感伤主义和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他的天才来自勤奋,在他临终时说过,一切要归功于自己的天才是愚蠢的。他的勤奋和执着体现在他的写作上,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他的情诗之所以写得让人落泪,源于他恋爱的真实历程,他只有在恋爱时才写情诗。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例如,《浮士德》陆续用了近60年的时间,“威廉·麦斯特”系列前后用了近50年。《诗与真》《意大利游记》各写了10多年的时间。他还烧毁了许多书信作品,他的作品数量难以统计。他说:“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我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我可以自豪的成就。我有什么真正要归功于我自己的呢?我只不过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分和选择,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我不应把自己的作品全归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的一生是伟大的,歌德的形象是难以用笔墨来描述的。任何一本歌德传,都难以描绘歌德丰富灿烂的一生。他身边的友人爱克曼说过:“这位非凡的人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个多棱形的金刚石,每转一个方向就显出一种不同的色彩。歌德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显现的形象是不同的。”

歌德的思想和创作充满着矛盾,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在“狂飙运动”中,歌德走上文坛,以自己毕生的精力进行了艰辛的文学创作,他用心血谱写出一部欧洲的形象的断代史。歌德在创作中,热情赞美活动、创造,歌颂积极向上的人生,探索和描绘人类未来社会的理想道路;对封建制度、教会反动势力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恶德败行,给予了严厉的揭发与批判,他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歌德的创作,还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形成和民族语言的统一,并且为德国文学屹立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之林奠定了基础。因此,歌德的名字为欧洲各国人民所熟悉,他的著作已成为全人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长出生与童年时光青少年时期出生与童年时光(1749—1759)

1749年8月28日正午,时钟刚打12下,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皇家顾问官”家里,一个婴儿降生了。孩子一出生,就睁开一双深褐色、黑亮黑亮的大眼睛。他被取名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很风趣地描述自己出生时的吉兆:“我生时的星辰是吉利的:太阳位于处女座内,正升到天顶;木星和金星和善地凝视着太阳,水星也不忌克,土星和火星保持不关心的态度,只有那时刚团圆的月,因为正交它的星时,冲犯力格外显得厉害。月亮因此耽误我的分娩,等这个时辰过了,我才得以诞生。”(参见刘思慕译《歌德自传》,第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皇家顾问中年得第一个孩子,阖家欢喜。夫妻俩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母亲无奶水,只好请保姆照管,好在家境富裕,经济上不成问题。

歌德的父亲约翰·卡斯帕·歌德(1710—1782)是帝国议会的成员。约翰·卡斯帕·歌德首先就读于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萨克森-科堡大公国的首府科堡的卡西米利安乌姆中学。念完文科中学后,便去基森和莱比锡上大学,学习法律,在韦茨拉尔德国最高法院实习,于1738年底在基森获法学博士学位。又到罗马和巴黎旅行,于1741年定居于他的故乡法兰克福。虽然家庭经济非常富裕,可是他的法律事业却进行得很不顺利。直到1742年查理七世聘他为皇家顾问,他的社会地位才逐渐提高,当上法兰克福市的参议员。37岁那年,他娶了市长的17岁的女儿为妻。婚后次年,第一个孩子出世,这就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们共生了5个孩子,除了歌德和一个比歌德小一岁的女儿康乃丽亚外,其他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夭折了。

法兰克福坐落于莱茵河右侧支流美因河的河畔,有30多万人口,是当时南北交通和工商业中心。城里有一个集市,歌德小时候特别愿意赶集,手中拿着几个小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来钻去,到货摊上采购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法兰克福是一座德国中世纪时的古城,城中还留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城墙、壁垒、堑壕、瞭望塔和辉煌壮丽的宫殿,这些都是少年歌德经常游玩的地方,这些古老的文化遗迹,深深地影响着歌德,直到老年,他都对它们怀有美好的回忆。歌德的孩提时代是在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母亲的爱抚中度过的。根据歌德自传的描述,他的父亲是一个偏重理智的学者。他勤勉好学、自尊心强、寡言少语、热爱艺术、爱好收藏名画古籍,但是性情执拗、办事刻板、铁面无私。他是“一位极慈爱、亲切而又认真的父亲,尽管内心很柔和、体贴,在外表上却表现出难以置信、非常彻底的铁也似的严正”(歌德《诗与真》记载)。母亲天性活泼,善解人意,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当孩子做错了事时,常常在严厉的父亲面前给孩子解围,但绝不包庇他们的错误。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用一个小事例来说明:

父母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独立的性格,让歌德和妹妹单独睡在卧室里。夜深人静,两个孩子心生恐惧,常常从床上爬起来去找仆人。这时,父亲就会穿着宽大的睡衣,铁面无私地挡在过道里,直到把他们逼回到卧室里去。母亲却不这样,她和孩子们密约,如果晚上战胜了恐惧,第二天就能得到水果作为奖励。

母亲开朗乐观和蔼的性格,让小歌德感到母爱的伟大。他常常依傍在母亲的膝下,沉浸在母亲讲的那些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优美的故事中。这些故事大大地激发了歌德自由的想象力,萌发了创作的激情。

多年以后,歌德曾写了一首小诗回忆当年的感受:

父亲给我强壮的体魄,

还有立身行事的谨严,

母亲给我快活的天性,

还有喜欢把故事杜撰。

……

歌德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圆鼓鼓的脸,宽宽的额头透着聪颖和顽皮。他的家是一所很大的旧房子,楼梯通向东西几间高低不一的屋子。楼下有一个宽敞的前廊,它的门旁边是一个很大的木格子窗户。屋里的人通过木格子窗户能看到外面的街道和街上发生的事情。从歌德写的自传中,人们可以读到这样一个4岁男孩的故事:“有一回刚好是卖陶器的集市期,家人们不仅置备厨房要用的东西,而且还为小孩们买了一些小炊具、食器等给他们玩。这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家人们都安静地坐在家里,我带着我的盘儿、锅儿在格子间玩耍,既然再玩不出什么名堂来,我就把一个家伙抛到街上去,它摔得那样清脆,我感到很高兴。奥克逊斯泰兄弟们(住在对门的3个孩子)看见我因为这个而欢笑,甚至高兴得拍起小手掌来,便叫道:‘再来一下!’我毫不踌躇地把一个小锅马上摔到街石上。他们不断地叫嚷:‘再来一下!’我就不断地一个一个地把我的全套盘儿、锅儿、罐儿,通通摔下去。我的邻居继续喝彩,我极想得到他们的欢心,可是我的家伙,已经完全摔碎了,他们还是叫着‘再来一下!’于是,我跑到厨房去,把那些瓦的盘子拿出来,它们摔起来当然更清脆好听;我这样跑来跑去,只要我的手能够得着,那一排排食器架上的盘子,我便一个个都端出来。因为这样子还不够痛快,我便把我所能够弄来的陶器,全都摔个干净……”

这件事情被大家当作了一辈子的笑谈。

歌德到了该念书的时候,父亲为歌德和他的妹妹聘请了几个家庭教师给他们授课,父亲给他们规定的课程很多,并亲自督学。青少年时期(1759—1765)

歌德不喜欢文法,但在修辞学和作文方面的学习很出色。歌德记忆好,领悟敏捷,善于推理,明显高于同龄人的聪慧。少年时代的歌德不仅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和希伯来文,而且还学习英文和法文。语言艰深的文法对于小孩子们具有相当的难度,但小歌德往往自有掌握它们的办法。他构思了一篇小说,由远在不同地点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通信组成,其中每一个人各用一种文字来写信,这样,小说由大家写成了,多种文字的学习也变得有趣味了。歌德最爱好的还是韵文和诗歌。8岁的时候,他创作了《新年献诗》献给外祖父和外祖母,掌握了诗的形式和诀窍,给人以“后生可畏”的印象。

少年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由于他的父亲游历过意大利,又很喜欢意大利,就经常给歌德讲述意大利的知识和趣闻,父亲还在家的前厅装饰了一排排罗马的铜版风景画,后来这些画都被用镶金条的黑框框了起来。小歌德天天能从这里看到波波罗大道和彼得教堂。父亲还经常向他描述这些景物,把自己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大理石等小收藏拿给孩子们看。在父亲的影响下,歌德已经不满足于法兰克福这块小天地,他向往意大利文化。就在20年后,歌德终于踏着他父亲的足迹,实现了他的愿望。

1756年爆发了七年战争。1759年1月至1763年2月,法国军队占领了法兰克福。法国驻军的托兰伯爵驻扎在歌德的家里。这个身躯瘦长、举止庄严、满脸痘疤的高级武官托兰伯爵,不仅为歌德的家人免除了浩劫的灾难,而且由于他的酷爱绘画,给了才10岁的歌德更多的接触名画家和名画的机会。伯爵参观了歌德父亲的画室以后,便把全城有名的画家请来作画,将歌德住的阁楼用作画室。从此,幼年的歌德就认识了这些画家,常常参观他们作画,甚至对速写和素描发表意见。后来,少年歌德还就如何画约翰的故事写了一篇详细的论文。

法国军队的占领也给法兰克福带来了法国戏剧。繁荣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进入了德国剧院。歌德从他的教父、当市长的外祖父那里,弄到了门票,每天都可以去剧院看戏。就这样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世界向少年歌德打开了。

这样的环境,为少年歌德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然而要登上名作家的宝座,他还要果敢地走一条艰辛的道路。创作早期创作:求学和狂飙时期中期创作:魏玛时期晚年创作:创作高峰期戏剧创作早期创作:求学和狂飙时期(1765—1775)莱比锡大学[1765—1768]

1765年10月,刚满16岁的歌德为自己设计了一条人生之路,他要专攻语言学、文学和历史学科。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欣然前往莱比锡大学求学。

莱比锡当时约有3万人口,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中心,是德国最大的博览会城市,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莱比锡市面繁华,市民生活轻松愉快,因而它被称为“小巴黎”。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莱辛曾说,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缩影。

歌德从街道狭窄的法兰克福来到街道宽阔的繁华城市,摆脱了父亲的严厉管教,感到心情格外舒畅。他来到莱比锡半个月就写了这样的小诗:

像是一只小鸟,在美丽的树林里,

在枝丫上逍遥地摇曳,

安逸地享受着浓郁的乐趣,

鼓起自己的双翼,

在树丛中啁啾着跳来跳去。

歌德本来按照父亲的意愿,应该学习法律,但是他不想继承父业,而是想学文学。他向宫廷顾问博麦表明自己的意愿后,博麦对他学文学不以为然。博麦作为历史学家和宪法学者,对于一切带有文学气味的东西都表示憎恶。歌德只好根据博麦给他定好的课程,先听哲学、法律史和罗马法等课程。但他仍坚持经常听格勒特讲授的文学史和参加文学写作课。

哲学对他没有什么启发作用,逻辑学使他觉得很奇异,法律的讲授更是“糟糕”。他感到极其无聊。至于神学,歌德更是反感,他对宗教向来持怀疑态度,视圣经为宗教教条,使人思想僵化。格勒特教授虽然深受青年学生欢迎,但是他只重视散文,鄙弃诗歌。

歌德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求,转向了新的学科,学习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习绘画和雕刻艺术。

莱比锡大学是德国文学奠基人莱辛的母校。莱辛在歌德出生前3年就进了莱比锡大学。1768年,莱辛又一次来到莱比锡,但是,歌德当时没有认识到莱辛的伟大,他不但不想找机会接近莱辛,反而设法避开他。后来,他为此后悔,写道:“我从此就再也没有机会瞻仰这位伟大的、令我十分尊敬的人的风采了。”直到“狂飙运动”时期,歌德才进入莱辛的世界。他由衷地说:“《爱美丽雅·迦洛蒂》(莱辛的剧本)鼓励着我们青年人,我们十分感谢莱辛。”

在莱比锡求学期间,歌德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他最早接触的是《莎翁选粹》。莎士比亚的剧作,使歌德的精神视野大为展开,在一次纪念莎士比亚的讲演中,歌德曾这样热情地说道:“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我读完了第一部,我就像是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我没有一瞬间的怀疑,去放弃那遵循格律的戏剧。我觉得地点的一致是牢狱般的可怕,行动和时间的一致是我们想象力的枷锁。我跳到自由的空气里,我才感到,我有了手和脚。”

莱比锡市最著名的和拥有第二长历史的奥厄巴克斯·凯勒饭店和这里的浮士德的故事给歌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奥厄巴克斯·凯勒成了他在戏剧《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

不久,歌德在布路尔街的一家小旅馆吃饭认识了掌柜舍恩科普夫一家,对掌柜的活泼美艳的女儿安娜·卡塔琳娜一见钟情。歌德在自传中回忆道:她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我很喜欢她,可以有机缘来互送友谊的眼波”。为了能天天见到安娜,歌德在这家饭店吃包饭。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坠入爱河。

歌德在给他的朋友穆尔斯的信中写道:“我爱上了一个姑娘,她没有地位,没有财产,现在我感到很幸福,真正爱情带来的幸福……她决不会弃我而去。”

安娜是一个身材匀称的女人,比歌德年长3岁。虽然不很高,但有一张圆圆的亲切的脸庞。歌德爱她那坦诚、温柔的表情,率真大方的举止,聪慧明智的思维。但是歌德仍然受到等级观念的束缚,两年后,两人友好地分手了。

这次恋情,进入了他的文学生活,他写下了两个描写爱情的剧本《恋人的情绪》《同谋犯》和一些抒情小诗。歌德以后还经历过10多次恋爱,几乎每一次都进入了他的文学生活。这时候的歌德崇拜的是流行的“洛可可”文学,他的文学生活就是从这些词藻华丽、独出心裁的“洛可可”式开始的。《恋人的情绪》描写两对男女疯狂的恋爱。《同谋犯》写一个酒店女郎爱上了一个少年,后来又变了心的故事,反映出歌德当时的思想感情。歌德的抒情诗大多数是歌颂爱情,抒写个人感受的,他的诗纤巧华丽,从下面这首诗中可窥见几分:

我跟着情人,

走进森林。

我突然拥抱——听她怎么说法?“留神,——我要喊了!”“我不在乎!”我喊道,“谁敢拦阻我就把他干掉!”

她说:“别作声!干吗喊叫?

有人可会听到。”

两个月后,歌德病倒了。一天早上,他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满嘴都是血,脖子的左边长了一个肿瘤。

这次病倒不是偶然的,离家时的忧郁情绪,求学路上的不遂意,爱情上的失落,加上饮食的不当,又受了风寒,他的身体被摧垮了。在他19岁生日的那天,也就是在1768年8月28日,他收拾起行装,离开莱比锡返回法兰克福。阁楼养病[1768—1770]

歌德拖着病体回到了家,父亲很忧虑,这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只得为他请医生看病。歌德在阁楼的病床上躺了数月,母亲和妹妹精心照料他。他的病一天天地好起来。歌德在阁楼里卧床养病,有时看看闲书。每当他闭目养神时,眼前就会浮现他昔日的恋人安娜的身影。他被悔恨和痛苦折磨着,他用画画、雕刻来打发日子。谁知这样一来又损伤了肺,这一次他几乎丧了命。说起来也有点奇异,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偶然来到的炼丹术士挽救了他。病好后,歌德对炼丹术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不仅捧着这方面的书本看,而且在自己的小阁楼上支起了小火炉,夜以继日地进行他的试验工作。

歌德将这次恋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薄薄的诗集。他用诗发泄他的痛苦,让烦闷的心渐渐平静。后来,安娜嫁给了克里斯蒂安·卡尔·康内,后来的莱比锡副市长。

歌德度过了一年半的康复期,病已经痊愈。1770年他离开法兰克福,遵照父亲的意愿到斯特拉斯堡完成自己的学业。斯特拉斯堡求学[1770—1771]

斯特拉斯堡地处法国国土的东端,与德国隔莱茵河相望,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城市,当时人口约5万人,是德法文化交流的中心。1770年4月2日,歌德到达斯特拉斯堡。在斯特拉斯堡大学里继续学习法律,同时选修医学。他学法律是为了取得博士学位。在这里他继续研究哲学、历史、神学和自然科学的问题。

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的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赫尔德。赫尔德比歌德大5岁,已经是当时文坛上的知名人士。他引导歌德摆脱了追求形式的写作思路。在他的指导下,歌德阅读了荷马、莎士比亚,以及英国启蒙现实主义作家斯威福特、菲尔丁、高尔特斯密司等人的作品。赫尔德自己的著作《批判论》《德国文学论文存稿》《欧洲古代民歌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古典主义美学原则,重视民间文学传统的思想倾向,也深深地影响了歌德。但对歌德以后的文学生活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莎士比亚。

在斯特拉斯堡,他还接受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斯宾诺莎的著作成了歌德百读不厌的书。赫尔德曾经说过:“如果歌德能拿起一本斯宾诺莎以外的拉丁文书籍,那该有多好!”这个被逐出教会的犹太人的思想,促进了歌德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并渗透到他的诗歌创作中。海涅这样来形容这种关系:“斯宾诺莎的学说咬破了数学形式的茧儿,变成了歌德的诗歌飞舞在我们周围。”歌德还接触到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批判僧侣阶级和封建秩序、宣扬个性自由的著作。

这一切为歌德投入“狂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歌德这种思想上的变化,也反映在他的恋爱生活中。他爱上了一个美丽纯洁质朴的农村姑娘弗里德里克。这是斯特拉斯堡近郊农村一个牧师的小女儿。莱比锡的繁华都市让歌德对喧嚣热闹的城市生活感到了厌恶。这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这天使般的姑娘,深深地吸引了歌德。他从弗里德里克家回来,第三天就给她写信,诉说离开她的思念心情。他对弗里德里克的爱情从1770年10月第一次见面时开始到1771年6月结束,分别那天,弗里德里克流着眼泪送走了骑着马儿离去的歌德。据说弗里德里克以后一直没有结婚,在家乡度过了孤寂的一生。

一年多的斯特拉斯堡学习生活结束了,1771年8月,歌德带着法学博士的学位回到了故乡。韦茨拉尔就职与狂飙突进时期[1771—1775]

1772年5月10日,歌德听从父亲的教谕来到了韦茨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同年5月25日,他开始在帝国最高法院实习。父亲对儿子的学业感到满意,为他领取了律师执照,希望他能从此安心这个职业。但青春旺盛的歌德却安静不下来,他本来就不喜欢法律,对事务采取应付态度,因此来找他的人很少,这样的日子过得又枯燥又无聊。有一次歌德出庭辩护,由于言词太激烈,受到法官的斥责,这使他对这个职业更是心灰意冷。这次在帝国最高法院的实习对歌德并非不重要,他对帝国最高法院的情况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幅帝国现状的图景,尽管他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歌德希望有依照进步的、人本主义的裁决和实践,以及有顾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法规工作。

这期间,歌德看了16世纪有名的骑士葛兹写的自传《铁手骑士葛兹》,立刻被这位英雄的形象吸引住了,他随即开始写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经过几次修改,于1773年发表,这时他24岁。

葛兹本是16世纪的一个没落骑士。他反对贵族和封建割据,同情被压迫者。当时正是德国农民革命战争时期,葛兹以建立一个依靠骑士的皇权为目的,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并担任军事指挥。但他与农民军貌合神离,终于又与敌人妥协,被囚在教堂里,直至死去。歌德把历史上的葛兹加以理想化,把他描绘成一个反抗封建诸侯和暴政的英雄,情节上也做了一些改动。

葛兹在剧本中是雅克斯特豪森的世袭领主。他刚强正直,见义勇为,对诸侯的专横暴虐十分不满,一生致力于为皇帝钳制诸侯,为人民除害。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被射断,安上了一只铁手,因此他得到了一个称号——“铁手骑士”。诸侯们对葛兹又恨又怕,他们收买了葛兹少年时代的朋友——骑士魏斯林根,让他来反对葛兹。在一次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中,葛兹不幸中计被俘,被囚禁在海尔勃隆。他的妹夫济金根闻讯赶来,将他救了出来。这时,爆发了农民起义。在起义者强制性的要求下,葛兹做了他们的首领。但是身为贵族的葛兹与农民军思想和行动不一致,他只得孤身离开了农民军。农民军内部发生了内讧,被魏斯林根击溃。受伤的葛兹再一次进了监狱,由于他伤势过重,不久就在牢房里死去了。

歌德把葛兹塑造成一个反封建、争自由的英雄,他对诸侯作战,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抗精神。该剧本是受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下写成的,剧中人物众多,场面不断变换,在形式上打破了戏剧的规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这个剧本在政治上表现了德国人民渴望自由和国家统一的心情。剧本一出版就风行全国,尤其是青年人都争相阅读,青年歌德也因此一举驰名全国,成了“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狂飙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文学青年掀起的一次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它的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尔的《狂飙突进》剧本名。聚集在这一运动周围的都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诗人。这些进步青年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崇尚一种躁动的情感:“在狂飙中忘怀一切。”《狂飙突进》中的青年主人公维尔德这样说道:“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在粗野的吵闹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畅快,心中仿佛觉得轻松。”这批青年作家掀起的文学运动如“狂飙”,势不可当,故此得名。这种“狂飙式”的热情一度席卷全国。

这个运动的纲领是崇尚自然,推崇人才。作家们也以天才自命。他们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民族发展。因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模仿法国文学,要求创造德国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

狂飙突进运动大致始于1770年。赫尔德就是这个运动的纲领制定者和理论家。歌德的《葛兹·冯·伯利欣根》可以说是“狂飙运动”的第一部杰作。在葛兹身上体现了“狂飙天才”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和启蒙主义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恩格斯称歌德这个剧本是“通过戏剧的形式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不过,葛兹反抗现实却并不是面向未来,而是回望过去,希望恢复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在皇帝统治下成立宗法家长式的联合。因此,他惧怕农民斗争,终于脱离民众,在孤军奋斗中走向了失败。这反映出“狂飙运动”的局限性。

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它冲破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整个剧情都自由展开,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这个剧本中,竟出现了30多个不同的地点,从吉卜赛人的帐篷到骑士的城堡,从兵营到皇帝的庭园,从森林到牢狱,画面十分广阔。这个剧本具有异乎寻常的德意志的力量、深度和真实。诗人毕尔格尔称歌德为“德国的莎士比亚”。

韦茨拉尔是个荒凉乏味的城市,歌德起先只是喜欢郊外的自然风光,但韦茨拉尔却注定了要在他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1772年6月9日,歌德去参加两里地外的福尔佩特豪森舞会,在路上他认识了法官亨利·布胡的大女儿夏绿蒂。夏绿蒂长得并不十分美丽,但活泼可爱,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母亲去世后,她就代替母亲尽心尽力抚育她的10个弟妹。歌德与她以及另外一些同伴同车,对她一见倾心。夏绿蒂的未婚夫克斯特纳因事耽误了,正骑着马在后面走。克斯特纳是翰诺威尔公使馆的秘书,同时也是歌德的朋友。在歌德的眼里,夏绿蒂是一个淡泊不矜持的女子,不爱打扮。但那种“轻盈秀丽的体貌,纯良健全的性格,以及从此派生的蓬勃的生气,对于日常事务处理的才智”的魅力深深吸引和迷醉了歌德。夏绿蒂也很喜欢跟歌德做伴。然而,这一开始就注定歌德的爱恋是一场单相思。因为夏绿蒂已经订婚,她的未婚夫克斯特纳是一个非常正直和可信赖的男子。

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克斯特纳同歌德保持着友谊,夏绿蒂也明确表示只能给歌德以友谊。在度过一个晴和美好的夏天以后,歌德深感他们三人的关系日趋紧张和尴尬,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他将一把磨好的匕首放在枕头底下,但最终他还是解脱出来了,他的理智占了上风。歌德决定离开此地,临别前一天,他分别给克斯特纳和夏绿蒂写下了一封告别信。1772年9月11日,歌德离开了韦茨拉尔。离开了心仪的夏绿蒂,歌德痛不欲生。这时,歌德接到了克斯特纳的信,克斯特纳在信中告诉他耶路撒冷于1772年10月底自杀的消息。歌德于1772年11月6—10日短暂地重返韦茨拉尔。耶路撒冷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的同学,他爱好英国文学,性格有些内向。他在布伦瑞克公使馆当秘书。据说他热恋一个朋友的妻子,因无法实现愿望,又无法排遣内心的情感,便假说要去旅行,借了朋友的手枪,在1772年10月30日的夜里自杀了。他死时穿棕色长靴,身着黄色马裤,青色燕尾服。在耶路撒冷自杀前不久歌德还在与他探究人生的意义。

歌德对夏绿蒂爱的体验和遭遇,还有这几年周围工作环境及家庭造成的压抑的心情,加上耶路撒冷的自杀,种种事情凑在一起,是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起因。1774年2月他开始动笔,经过4个星期,于1774年3月初完稿。故事的完整情节及维特书信、日记的内容和日期都与歌德给夏绿蒂的信相差无几。只是小说中的维特死了,歌德却活着。1774年秋,《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立即引起轰动,这部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引发了感伤主义和狂飙突进文学运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使年轻的歌德一跃成为享有全欧盛誉的作家,也为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领域中争得了一席重要地位。

青年歌德有着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创造力。这个时期,歌德还写过一个诗剧《普罗米修斯》,但当时没有完成,只写了两幕。歌德在该剧中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为人类的幸福勇于牺牲自己的普罗米修斯形象。这个剧本在1830年才出版。投身“狂飙运动”中的歌德还写了许多热情奔放的抒情诗,其中《五月歌》《湖上》等都很著名。在这些诗中,他歌颂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显示出反对封建束缚的思想倾向。还有《论德意志建筑艺术》《戏剧协奏曲》《牧师的信》等。歌德一生写过2500多首诗,这些诗都是他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感人肺腑。

1772年9月到1775年是歌德文学创作的第一高峰期,绝大多数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如《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都是这时期写成的,这些作品让歌德成为著名作家。

1775年元旦,歌德应邀出席一个家庭的音乐会。音乐会地点在法兰克福已故银行家舍内曼的豪华住宅里举行。在这个音乐会上,歌德认识了银行家17岁的独生女儿安娜·伊丽莎白(昵称丽莉)。此后,他们经常一起骑马出去游玩,很快建立了感情。经过两家家长的默许,他们两人订了婚。但歌德的父亲不喜欢丽莉,因为丽莉接待宾客像“交际花”,两家的宗教信仰不同,两家的家规和生活情趣也迥然不同。丽莉家经常是宾客盈门,而歌德家讲究清净,爱好书画。所以,尽管他们订婚了,歌德也感到了他和丽莉的结合没有未来,他决定放弃这段感情。歌德在《诗与真》中写道:“但是我的爱丽莉之心使这种理性的裁断动摇。”他们从认识、订婚到分手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丽莉给歌德的印象令歌德终生难忘。这一次仍是歌德先跑开的,其中除了家庭的原因外,主要也在于歌德怕受爱情的束缚。他在为丽莉所写的一首诗中,发出过这样的呼声:“爱情,爱情呀,还我自由来。”然而,对女子的负心也常给歌德带来愧疚和痛苦。老年的歌德曾说:丽莉是他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人。他曾写下四行诗(杨能武译):

可爱的丽莉,你曾一度

是我全部的欢愉,全部的歌,

唉,而今你成了我全部的

痛苦但仍是我全部的歌。

歌德在痛苦地回首往事的时候,写下了《诀别》一诗(钱春绮译):

我已尽了应尽的义务

今后再也不来找你麻烦,

请原谅你的朋友。他就要离你而去。

恢复他自己的安闲。

这一年歌德写了剧本《史推拉》,反映了他的这种愧疚和痛苦的心情。

剧本《史推拉》是歌德忏悔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史推拉哀婉悱恻的爱情悲剧。史推拉在16岁那一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比她大10多岁的费南多,他们之间很快产生了爱情。但史推拉不曾想到费南多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费南多爱史推拉年轻貌美,便瞒着她遗弃了妻子车绮丽和女儿岁西,带着她来到乡间住下来。5年后,费南多不辞而别,这一去就是3年,音信皆无。度日如年的史推拉托人雇了一个少女做伴。被雇的少女与她的母亲沙媚夫人一起来到这里。谁知在沙媚夫人她们到来的同一天,游荡了3年多的费南多也回来了。费南多发现那个叫沙媚的中年妇女就是8年前被他遗弃的妻子。此时,沙娟夫人、史推拉和少女正打算住在一起。在同一场合同一时刻,3位女性明白了她们思念等待的是同一个人。剧情矛盾纠葛缠绕,大段台词表达各人心声。与妻子的重逢使费南多的良心受到震动,他决定抛弃史推拉,与妻子女儿一道远走。史推拉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服了毒药自尽,悔恨交加的费南多随即也用手枪自杀了。

在这之前,歌德还写了一个剧本《克拉维哥》,也是描写负心男子的忏悔和被弃女子的不幸的。克拉维哥原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他得到一个富商的养女玛丽亚的帮助和爱情,答应以后娶她为妻。可是他当上了王家史官后,却违背诺言抛弃了玛丽亚,导致玛丽亚的病亡。玛丽亚死后,他又跑到她的灵前表示忏悔,最后丧生在玛丽亚哥哥的剑下。这两个剧本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都是描写不幸的爱情的,但它们的思想意义却有很大的差别。《少年维特之烦恼》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烦恼和苦闷。维特的自杀,是对社会的不满和抗议;《史推拉》和《克拉维哥》却只局限于爱情纠葛之中,避开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两个剧本都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这种不敢面对现实的软弱性,很好地预示了歌德向魏玛时期的转变。中期创作:魏玛时期(1775—1805)魏玛最初十年[1775—1786]

歌德已经闻名德国,慕名来访的人很多。一天,年轻的萨克森—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来到法兰克福拜见歌德。公爵对歌德的才华很钦佩并真挚地邀请歌德到魏玛。

魏玛是1741年建立的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国的首府。早期的萨克森-魏玛和萨克森-艾森纳赫都是韦廷家族在图林根若干邦国之一。1741年,萨克森-艾森纳赫公爵威廉·亨利去世,萨克森-艾森纳赫绝嗣,并入萨克森-魏玛。这个公国是当时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300多个邦国中最小的邦国,面积只有34平方英里(约合5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1万(见《歌德传》)。魏玛市更是一个弹丸之地,站在全国唯一的高大建筑物——宫廷的阳台上,就可以俯瞰全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在母亲的摄政下将魏玛建设成文学与艺术的殿堂,这深深地吸引着歌德、席勒、维兰德等著名文学家,魏玛被称为“德国精神的故乡”。

1775年11月7日,歌德在内侍总管封·卡尔布陪同下,到达了魏玛。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公国的枢密官顾问,以后又担任了宰相职务。这标志着他脱离“狂飙突进运动”,也标志着他用自然形式表达充沛情感的青年时代的结束。

歌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他的密友赫尔德来魏玛,在他的大力推荐下,赫尔德终于在1776年2月来魏玛任教区总监。

1775—1786年,歌德在魏玛期间得到了历史机缘为他提供的政治舞台,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枢密院是公爵领导下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着行政管理和司法方面的职能。歌德主持外交,开发森林和矿山,整顿财务,管理交通,主持军政,办理兵役,兴办学校、剧院等事务。他积极为魏玛公国服务,于1782年被擢升为贵族。

父亲不赞同歌德去魏玛做官,并竭力加以阻挠。歌德不再服从父命,他企图依靠所谓“开明君主”来达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目的。这和歌德的气质、精力及现实生活都有联系,也是他寻求与现实妥协的一种表现。恩格斯曾对歌德这种有时敌视、反对,有时亲近、迁就德国社会的态度,做过深刻的分析和论述:“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魏玛公爵出于虚荣,很看重文学艺术,对歌德恩宠备至,言听计从。歌德在那里有了舒适的住所,成了宫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各种工作,有时,他也与年轻放纵的公爵一道打猎,作“即兴”诗,参加宫廷节庆和奇装舞会。他对自己繁忙的工作很满意,他说:“现在我将自己浸溺在事业里,事业的压迫对于一个人的灵魂是有益的。在事情做完后,一个人可以觉得更多的精神上的自由和生活的享受。终日无所事事,常使人苦闷难堪,最好的秉赋对他也要因此变成尘埃灰垢了。”

在这期间,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歌德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他从歌颂自然转为研究自然。他走进了植物学、气象学、解剖学、光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实验,写了大量的文章,在一些领域里还有他独创的成就。歌德在光学领域里与牛顿较量了一番,他反驳光的折射理论,认为所有的颜色都是由两种原色,即黑色和白色组成的。有一次,歌德赠给黑格尔一个用波希米亚玻璃做成的黄色酒杯,里面镶嵌着黑色丝织品,当阳光照到酒杯上的时候,玻璃就呈现出一种蓝颜色。歌德用这个向黑格尔证明他的颜色学说的正确性。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发现了腭间骨。虽然法国解剖学家维克达齐尔在此之前4年就已经发现,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歌德来到魏玛的最初10年,是歌德创作上的沉默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趋于停滞,无数琐碎的政务和浮华的宫廷生活耗费了他的精力,他甚至将计划中的重要文学创作都基本搁置下来,只写了一些诗歌和供宫廷在庆祝活动时演出的剧本。维兰德曾惋惜地说:“假如他不让他自己来到我们这里,他那光彩的智慧,将要如何有更多的成就呢!”这10年,是歌德从“狂飙”转入“古典”主义的过渡时期。“狂飙运动”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这时也低落下去了。歌德开始寻求一种与现实妥协的、比较实际的、冷静的生活态度。歌德在刚到魏玛不久,就认识了老公爵夫人的宫女夏洛特·封·施泰因夫人。她比歌德大7岁,她丈夫追随侍奉公爵,她独守空房。沉静的施泰因夫人虽然不算美丽,却另有一番风韵,她对歌德无微不至的关怀,显出老女性的温柔贤惠,让歌德年轻飞扬的心在现实中冷静下来。歌德深爱施泰因夫人,而她又是比他年长的有夫之妇,两人都有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的经验,因此,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像歌德以前同女友之间的爱情那么纯洁、热烈,而是富有理智和冷静。施泰因夫人对歌德的生活和事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爱情保持了好几年。他在1776年写了这样一首诗:

你宁静了我腾跃的血,

指正了我狂野迷惑的行程,

在你的安琪儿的臂里,

我碎裂的心胸重新振起。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歌德终于发现他的天才被庸俗埋没了,他的文学创作几乎停顿。他还要经常花费时间去调解公爵与他夫人之间的纷争。宫廷中的虚伪和角斗也使他感到了厌恶。歌德陷入了苦闷之中。为了摆脱这种境地,在1786年9月他化名菲利普·米勒,悄悄离开魏玛,到他心驰神往的意大利旅行去了。意大利之行[1786—1788]

歌德在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陆续完成了《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托夸多·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1786年9月6日,歌德到达慕尼黑,这是通往南欧的大门。9月8日晚他越过国境到达布伦纳,踏上了意大利国土。游览意大利,是歌德多年的宿愿,他一路上的心情,就像外出多年的游子盼望着早日到家一样。9月28日他到达世界闻名的水城威尼斯,他异常兴奋地写道:“我第一次望见威尼斯,不一会儿就要进入这个奇妙的岛域,这个海狸之国。谢天谢地,对我来说,威尼斯终于不再是一个名词,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

他在威尼斯停留了半月有余,然后游历了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岛等文化中心,最后直奔罗马,终于在万灵节前两天到达了他朝思暮想、久久向往的罗马城。他的日记中写道:“啊!我终于到达了这个世界的大都市。”“现在我到了这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似乎可以慰我平生了。因为这大概可以说关系到我新的生命。”他甚至称他进入罗马的那天是他的第二个生日。

罗马明媚的风光留住了歌德的脚步,他在罗马住了较长一段时间。

意大利是一个有着古老和繁荣文化的国家,那雄伟壮观的古罗马建筑的遗迹,耸入云天的中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丰富多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和雕塑,以及当时和谐优雅的古典主义悲剧,都深深地吸引了歌德,令他赞叹不已。他在那里第一次被古代艺术纯朴典雅的风格所打动。

他研究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接受了温克尔曼的艺术观点,形成了他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在和煦的阳光下,他重读荷马古诗,观赏文物古迹,学习绘画。专心研究古代艺术的歌德得出一条结论:艺术应当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从那里寻找人类的美、善和正义的理想。由此逐渐形成了他以“完美人性”去教育人、去改变现实的观点。他在意大利完成的两个剧本《哀格蒙特》和《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就体现了他的这种观点。这两个剧本和后来回魏玛后写就的诗剧《托夸多·塔索》,它们起先都是用的散文体,但在最后定本时都改成了无韵诗体,从中也能看出歌德这时的古典主义倾向。

历史剧《哀格蒙特》于1775年开始写作,到1787年6月在罗马定稿,写了12年。它被收集在《歌德著作集》第五卷,于1788年复活节出版。《哀格蒙特》描写的是16世纪尼德兰人民为了争取宗教信仰自由反抗西班牙的侵略发生的暴动和起义。哀格蒙特(1522—1568)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尼德兰的一个贵族,是尼德兰民族利益的代表者。他同情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他襟怀坦荡、豪侠尚义、武艺精通,是深受民众爱戴的抗暴民族英雄。同时,他身为贵族,又害怕暴力革命,极力主张妥协退让,幻想用合法的手段争取自由。他过分相信统治者,认为统治者不可能做卑劣的事情。他告诫群众“好好在家守着,不要在街上聚众滋事”,由此导致了这位自由战士的悲剧,最终掉进敌人的圈套,被西班牙总督阿尔巴公爵杀害。哀格蒙特被捕后,他的妻子克蕾尔欣曾呼吁市民起义,想把丈夫救出来,但没有成功,也服毒自杀了。哀格蒙特和葛兹一样,虽然具有人道主义思想,渴望自由,但却把斗争的目的放在建立一个“开明君主制”的王朝上,不是站在人民一边,而是动摇、活动于人民与皇帝之间,最后只能在妥协中归于灭亡。剧中还有一个人物奥兰斯基,他是哀格蒙特的朋友,主张积极斗争,反对哀格蒙特的妥协态度。但是歌德的立场却明显地倾向于哀格蒙特。这种创作思想上的偏袒,说明魏玛宫廷的生活加强了歌德世界观中的妥协倾向。不过,由于这个剧本的写作开始于1775年,主人公哀格蒙特壮烈牺牲的结局表明它仍然充满了“狂飙突进”时代的叛逆精神,也反映出诗人日渐加深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哀格蒙特》可以说是《葛兹·冯·伯利欣根》的姊妹篇。《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剧本在1787年底完成,1788年6月在《歌德著作集》第三卷中发表。

这个剧本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曾以这个故事为素材写过一个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但歌德的《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在结尾处做了很大的改动,赋予了其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

欧里庇得斯的剧本《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的故事情节如下:伊菲格涅亚是希腊密刻奈王阿加门农的女儿。阿加门农统率希腊联军远征去攻打特洛亚时,在海上遇上了大风,为求神保佑全军安全,阿加门农许愿将女儿带到狩猎女神狄安娜前献祭。女神可怜伊菲格涅亚,将她救了出来,驾云将她带到陶里斯岛,让她做了岛上神庙的女祭司。正当阿加门农围攻特洛亚的时候,他的妻子与情夫同居了;阿加门农征服了特洛亚,班师回国。阿加门农一回到家就被其妻和姘夫杀害。他的儿子奥得斯特得知后,为了给父亲报仇,杀死了母亲,于是犯下了弑母的大罪,因而被四个复仇女神追捕。根据阿波罗神的神谕,只要他到陶里斯岛上把狩猎女神狄安娜的神像盗出带回希腊就能免除复仇女神的追捕。奥得斯特便和他的一个朋友同去该岛神庙。他们一上岛就被岛上的居民捉住了。陶里斯岛上有一个惯例:凡是从海上来该岛的外邦男子,都要送到神庙里杀死献祭。奥得斯特和他的朋友因此也被送进了神庙。女祭司伊菲格涅亚恰好是奥得斯特的姐姐,她不忍心看着弟弟被杀,决心要救出他们。于是,她就对国王托阿斯说,这两个罪人的手已经亵渎了神像,在祭神之前必须先让她领着罪人将神像带到海边去洗干净。国王一直很信任她,便同意了。他们到了海边,就乘上船扬帆而去。这样,伊菲格涅亚既救出了弟弟,也帮助他盗出了狄安娜神像。

这故事在歌德的剧本中,剧情和人物性格都有了改变。伊菲格涅亚是人类真善美的化身。

伊菲格涅亚来到这远离家乡的陶里斯岛上时,岛上还保留着原始的杀人祭神的野蛮风俗,她所接触到的也都是些没有开化的野人。伊菲格涅亚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女子,在这荒岛上,她竭力以自身为榜样来做教化工作,促使国王废除了杀人祭神的恶俗。不久,王子在一次战争中不幸战死了,岛上的居民声言,这是由于废除了古俗,触犯了神明造成的。同时,王子死后,王位的继承问题也没了着落。于是,国王便向伊菲格涅亚提出要她做他的妻子,否则就要恢复旧俗。伊菲格涅亚对国王说,自己是女祭司,已经把自己许给了神了,不能够再与凡人结婚。她还说,她的种族是有罪孽的,要是他和她结了婚,国王及他的国家就会受到神的惩罚。国王也没有办法,就把旧俗恢复了,让她去把刚刚捉到的两个人献杀,这就是来盗神像的奥得斯特和他的朋友。奥得斯特见到她后,将自己来岛上的原委告诉了她。伊菲格涅亚也向他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奥得斯特听了很惊慌,认为姐姐是一定不会饶恕他的。但伊菲格涅亚对他说,只要他能够悔过自新,她就祈祷上苍宽恕他。她去到国王那里,讲出事情的全部真相,她同国王辩之以理,以坦诚高贵的人格和纯真的感情感化了这个野蛮的国王,消释了一切疑团,平息了他心中的怒气,并再三请求他的宽宥。国王被她的诚实正直所感动,说:“好,去吧!”“祝你们安好!”他们三人就返回故乡去了。

在欧里庇得斯的剧本里,国王十分凶残,伊菲格涅亚是靠智慧和计谋逃出去的;在歌德的剧本中,国王虽野蛮却也有人性,在“完美人性”的化身伊菲格涅亚的感化下,终于变得“宽厚而仁慈”了。这种用“完美人性”来教育人改造社会的思想,就是当时歌德的政治主张。剧本是用严格的古典主义形式写的。《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与莱辛的《智者纳旦》、席勒的《唐·卡罗斯》被称为宣扬人道主义的三部杰作。和《哀格蒙特》比较起来,这部作品中妥协的主题表现得更清晰了。但伊菲格涅亚最后还是离开了那野蛮的国土,这也反映了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的感受以及悄然离去的心情。

歌德在这个时期的第三部作品《托夸多·塔索》,开始创作于去意大利之前,改于意大利旅游之中,完成于返回魏玛之后。虽是在回魏玛后完成的,但在意大利时就已基本定型了。歌德在意大利期间改写了《托夸多·塔索》部分章节,创作了《浮士德》《魔女之厨》《林窟》等场。

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画家。在罗马,歌德生活在一群青年画家中间,他专注地学习绘画、写生和临摹。在绘画艺术上,他热情地进行实践,绘画达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探索知识的精神触角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认识外部世界。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感觉,使他在不同领域里,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确,当时像歌德这样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兴趣,并致力研究的人,还微乎其微,于是,歌德便以博学多才而遐迩闻名了。

歌德于1788年3月17日收到了赫尔德催他返国的信。1788年4月25日,歌德痛苦地离开了罗马,带着他在这期间画的近千幅画,经由瑞士,于6月回到魏玛。

歌德在意大利旅居了一年零九个月。他的创作激情在这里复苏,不虚此行,他完成了两个剧本。而更重要的收获是精神方面的。他转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他从“狂飙突进”诗人变成一个推崇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完美与和谐的诗人。“革命”的锐气削弱了,但艺术更成熟了。他又将以诗人的身份出现在魏玛了。再回魏玛\法国大革命\与席勒合作[1788—1805]

1788年6月18日,歌德回到了魏玛。从晴朗的南国回到阴沉的北国,从梦中回到现实,歌德心中的感触是很多的。周围鄙陋的环境和趋炎附势的人群使他越来越感到孤独,他辞去了行政职务,致力于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并监管矿山。1791年,公爵的宫廷剧院落成,歌德当了经理,从此他领导魏玛宫廷剧院达27年之久。

1788年7月12日,歌德在伊尔姆河畔魏玛公园里散步,迎面走来一个少女,向他提交一份她哥哥的工作申请书。这个少女名字是克里斯蒂安娜·符尔皮乌斯(1765—1816),23岁,是绢花厂的女工。

已进入人生第40个年头的歌德,遇见了出身低微但容貌十分动人的年轻热情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两天之后,歌德就和她在花园小屋同居了。歌德称她是一朵“小野花”。这朵“小野花”遭到上流社会的白眼,但却深得歌德的心。她是一个热情的、善解人意的女人,能满足歌德的欲求,她喜欢跳舞和郊游,也常去看戏。这都与歌德的天性合拍。她深知,自己的出身门第和文化水平与歌德“不平等”。因此,她安心做一名家庭妇女、贤妻良母。而歌德此时已功成名就,他不希求妻子在事业上帮助他,而是需要一位贤内助。他们结合后的第二年圣诞节,喜得贵子,取名奥古斯特。

1806年,歌德与符尔皮乌斯正式结婚。符尔皮乌斯从未给予歌德的思想以任何影响,她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歌德的身边,但她的勤勉体贴,使歌德得到了他很需要的家庭温暖。可惜她1816年就死了,给歌德留下一个儿子和许多悲哀。

诗剧《托夸多·塔索》是歌德重返魏玛后完成的一部主要作品。

托尔夸·塔索(1544—159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著名诗人,他曾受到费拉拉公爵的赏识,在费拉拉公爵的宫廷中服务多年,但宫廷生活却使他感到苦闷。他的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闪烁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的光芒。据说他爱上了费拉拉公爵的妹妹,被公爵发现而被关进牢房达7年之久。生活中的巨大挫折使他的神经错乱了,出狱后他四处游荡,最后在罗马死去。

歌德刚到魏玛,就有了创作《托夸多·塔索》的念头。1780年秋,他写了两幕。他去意大利时带着这份草稿,只是没有时间完成。他在费拉拉寻访过塔索被监禁处的遗址,又在罗马参观了圣俄诺弗里俄修道院里的塔索墓,还搜集到新的传记和材料。因此,他决定放弃草稿,另起炉灶。歌德回到魏玛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歌德把自己与塔索做了对比,心境的相通使他用了多年的时间来写剧本《托夸多·塔索》,终于在1789年完成了诗剧《托夸多·塔索》的创作。

歌德剧本中的塔索热情直率,是一个有艺术才能的诗人。他爱上了费拉拉公爵阿尔放梭的妹妹丽娥罗娜公主,引起公爵对他的不满,想把他赶出宫廷。1575年4月,在费拉拉郊外公爵的夏宫,塔索把他刚写好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献给公爵。公主亲自编好月桂给他戴在头上。这时,宫廷首相安东尼正好从罗马回来。他亲眼看到塔索得此殊荣,心怀嫉妒。塔索与安东尼的冲突是戏剧矛盾的中心。安东尼老奸巨猾,他看不起塔索,利用诗人容易冲动的感情多方作弄他,逼得他几乎发狂。塔索气愤之极,拔剑欲与之决斗。公爵将他斥退,令人将其软禁。塔索不解其意,将剑和桂冠交还公爵。公爵旋即派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