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3 05:39: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才艺智慧

才艺智慧试读:

前言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少年英才,在各个方面显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渊远流长、绵泽深厚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一代代名传后世的少年英才。这些传诵于世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少年朋友们来说,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教育与启迪意义。

人的智慧与才智,并不单单的表现在一个人的文化学识上,而是多方面的。就本书提到的人物来说,虽然以学识见长的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少年是凭借智力与勇气致胜的。他们面对难题,能够冷静思考;遇到危难,往往沉着机智;取得成绩,能够淡然处之。他们也并非个个都是天赋秉异的神童,却能够吃苦耐劳,通过勤学苦练,迎头赶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同一般寻常儿童一样,童稚可爱,甚至贪玩任性,但他们又能够及时反思,知错即改。他们往往少有大志,不同俗流,尤其是那些奇情少女,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他们之所以会为世人所称道,有赖于其机智灵活的头脑、锲而不舍的毅力、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高尚纯洁的品德。《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一书即是通过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故事从各个方面来展现中华少年的智慧、精神与品德。全书共分十大部分:

斗智显智慧: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中华少年与人斗智斗勇的智慧故事;

小小审判官:料事如神、明察秋毫的中华少年当机立断、明辨是非的断案智慧故事;

妙对状元:中华少年巧对、善对、谜对、绝对、奇对、妙对、智对的联对智慧故事;

能言巧辩: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的中华少年能言善辩的智慧故事;

勤学修身智慧:中华少年好学、勤奋、诚实、敬业、节俭、谦虚、礼貌的勤学修身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中华少年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创造创新智慧故事与创新方法;

才艺智慧: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心灵手巧的中华少年多才多艺艺绝天下的智慧故事;

智慧在民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民间少年智慧故事;

神童大智慧:天才、奇才、鬼才的少年神童智慧故事;

英雄出少年:英勇无畏、精忠报国、大智大勇的中华少年英雄智慧故事。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较好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努力。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感染,家庭的熏陶,个人的领悟,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套少年通俗读物,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其间还有对少年成长过程中自身努力的肯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学习与教育方法方式的总结,所以,不仅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希望本书能给少年朋友们以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导向,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编者二〇〇五年三月

一 出口成章

孔融智讽陈韪

我国古时候,许多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在小时候就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被列为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就是其中一个。

孔融,东汉末期鲁国人,生在孔子的家乡曲阜。孔融从小喜欢读书,聪明过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10岁时随父亲来到京城洛阳。

当时洛阳有位名望很高的郡太守李膺,很受人们尊重,每天去拜望他的人十分多。他除了见有地位的人及本家亲戚外,其他客人都不接待。

当时才10岁的孔融也很想去认识一下这位很有名望的李膺。他并不怕他不接待,他自有办法。一天,他独自来到李府,迈步就要进去。守门的见一小孩要进李府,便出来拦住,问道:“你是谁?”

孔融满不在乎地对门卫说:“我叫孔融,是李府的亲戚,今日特来拜访。”门卫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忙去禀报李膺。

李膺听说亲戚来访,忙起身,整衣理冠,出门相迎。出门一看,见是个眉目清秀、齿白唇红的小孩,自己从未见过,心中十分纳闷。他疑惑地问:“你跟我是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连忙施礼,高声答道:“门外不是讲话的地方!进了屋再告诉您。”李膺想知道个究竟,就引他到客堂。孔融这才说:“我是孔子的二十代子孙,您是老子的后代,从前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周朝的礼仪制度,有亲密的师生关系。我和您都是他们的后代,所以也称得上是世交了。”

李膺和堂上的人听了,都很惊奇,都觉得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能讲出这样的话来,真不简单,都伸出大拇指,纷纷称赞。李膺便把他留下来,和大家一同叙谈。

过了一会儿,中大夫陈韪进来了。有人忙把孔融刚才说的话讲给他听。陈韪是个自高自大的人,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他翻白眼望了望孔融,一点也看不起他,因为见他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别看他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

孔融一见陈韪那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就不顺眼,所以马上针锋相对地回敬他一句:“如此说来,先生您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了。”

陈韪原想贬低孔融,因此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没想到反而引火烧身。孔融非常巧妙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接过来,反而讽刺陈韪。孔融那句话意思是说,陈韪因为小时候太聪明了,所以现在才这样愚蠢。

在场的人听了孔融的巧妙回答,都大笑不止。陈韪却面红耳赤,气得无话可说,在朋友中间丢尽了脸。《后汉书·孔融传》称孔融“幼有奇才”,长大后,能诗善文,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后因他的文章多讥讽之辞,触怒曹操被杀。

史青五步成诗

大约于唐开元期间,零陵(今湖南)出了一名杰出的少年,从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记,远近闻名。他就是五步成诗的史青。

一次,他向唐玄宗上表毛遂自荐说:“听说三国时曹子建七步内成诗,我却认为七步太多。如果陛下考我,臣可以五步之内成诗。”玄宗见表十分惊奇,开始以为是小孩口吐狂言,转念一想,还是让他进京面试一番。因为玄宗十分爱惜人才,求才心切,当即下诏宣史青进京。

这一天正赶上大年除夕,唐玄宗在宫殿里召见了史青,以《除夜》为题,命史青作诗。除夜就是指当夜,即除夕之夜,我们俗称大年三十晚上。只见史青踱步思索,一步,两步……迈到第五步时便高兴地说:“有了!”一首五音律诗便脱口而出:今岁今霄尽,明年明日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旧的一年马上随着今晚除夕夜而逝去,崭新的一年正随着明天而到来。寒冷的冬天将从此结束,大地将在五更之后又回到春天。冬春交替天空气色悄然变化,一夜里大家都悄悄地长了一岁。春天的来临人们还毫无觉察。后园报春的梅花却正绽出了无数蓓蕾。

史青的诗既写景又写人,抓住了除夕特点,把冬去春来,大地气象将悄然一新的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唐玄宗连声称赞:“果然五步成诗,才思敏捷,十分难得!”

不久,唐玄宗再出几题,史青都是在五步之内成诗,如《上元观灯》、《竹火笼》等。

史青从小喜欢读书,平时苦练,非常勤奋,所以才思呼之欲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五步成诗确实令人佩服,玄宗非常器重小史青的才华,破格授予他左监门将军的职务。

李泌七岁赋棋

我国唐代聪慧过人的儿童颇多,《新唐书》中记载的唐大臣李泌7赠赋棋的事情就是其中的一例。

李泌,字长源,京北(今陕西西安)人。他小时候就十分聪明,能赋词作文,知识渊博。

唐开元十六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脱颖而出。当时唐玄宗将各学派包括佛学、道学、儒学有学识的人物召入宫中研究学问,有个9岁小孩叫员亻叔的,是李泌的表哥,答辩如流,表现尤为突出,唐玄宗非常高兴。员亻叔说:“我舅父的儿子李泌,比我还聪明呢,他才只有7岁。”他把小李泌推荐给玄宗,于是玄宗传旨,召李泌入宫。

李泌接旨进宫,刚好碰上玄宗与宰相张说下围棋。玄宗就让张说出题考考李泌。擅长文辞的张说说:“请你赋“方圆动静”这四个字。

李泌思考了一下,说:“请宰相提出具体要求吧!”张说看了看面前的棋盘,吟了四句赋:“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赋是一种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体,它讲究文采、韵节,在汉代曾颇为盛行。张说的四句赋,恰如其分地包含了这四个字。

李泌听完,立即回题一首:“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他这四句赋回答得非常奇妙,意思是说,方好比行仁义,圆好比是用智谋,动好像是发挥才干,静恰如得意满足。这里,他巧妙地提出了为人的准则:行欲方而智欲圆。

张说听了非常满意,这四句赋不仅紧扣方圆动静,而且寓意深刻,于是连忙向玄宗奏道:赋得好,祝贺圣上得到一名奇童!”

玄宗听后,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小孩果然聪慧机敏,而且很有思想,当场加赏,并告知其父说:“你要好好培养他成材。”

自从李泌当着玄宗的面赋棋之后,他的名声大震,朝中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喜欢和器重李泌,常邀请李泌到家里玩。

张九龄有两位更好的朋友:一位叫严挺之,为人正派耿直;一位叫萧诚,善于逢迎拍马。严挺之看不惯萧诚的虚伪作风,曾劝张九龄少同萧诚来往,而张九龄却以萧诚奉承话好听,而拒绝了严挺之的意见,仍与萧诚来往。

李泌虽是一个孩子,但看问题却很有眼力。他不喜欢萧诚那副谄媚相,有一天,李泌就对张九龄直言相告:“老师您是布衣出身,凭着您正直的品德才当上宰相,难道您也喜欢听奉承话吗?”

张九龄一听大吃一惊,这孩子的几句话可真称得上是苦口良药,逆耳忠言。他感谢李泌的批评,一直把李泌当朋友看待。

李泌少年时就被唐玄宗任命为皇太子供奉官、以智谋过人而著称,曾官至宰相。

朱晓利七龄受皇封

朱晓利,四川成都人。生卒年不详,只知他在刚刚七岁的时候,就因才华横溢受到了皇帝的赞许,被唐太宗当场赐为进士。

朱晓利的父亲叫朱文礼,也是个读书人,在当地太守府中做一名文书。他为人厚道,也从不多言多语,又很有学问,所以,府中上下都很敬重他。朱文礼到四十岁上,妻子才为他生下了个儿子,是个独生子。因为他在府衙人缘好,所以,虽然他官职不高,同僚们却纷纷前来向他祝贺,就连太守也亲来祝贺,这为朱家增添了不少风光。朱文礼受宠若惊,设宴招待。席间,朱文礼将儿子抱出,请太守给他起个名字。太守接过婴儿一看,只见他天庭饱满,二目有神,不禁大惊道:“从相术来看,此子将来前程不可限量。不过,你我都很清楚,为官之道,唯有知道谨慎从事,晓得利害,才能前程顺达。否则,一朝不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就给他取名叫‘晓利’吧!”

太守一席言语,使得朱文礼倍受鼓舞,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把儿子培养成才。朱晓利三岁时,朱文礼便教他识字背诗,他五岁便能通读《论语》和《诗经》,尤其在作文赋诗方面,更是出口成章。朱文礼为儿子的天资聪慧、才思敏捷而高兴,更加用心地指导他学习。朱晓利七岁那年,举行乡试,他便自告奋勇,前去应试,并且一举得中,成为秀才。于是他的名字就被传开了。

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猛然记起这个名字是自己起的,不由得引以为豪。但他又想,这孩子的才华固然不错,但不知品行如何?于是让朱文礼将其带入府中,亲自测试。

第二天,朱晓利穿戴整齐,便跟着父亲上了路。途中,朱晓利顺手从路边折了一支花,拿在手中,又蹦又跳地走着。当来到太守府门口,父亲对朱晓利说:“快把花扔掉,否则,太守会不喜欢你的!”

朱晓利却不以为然地说:“太守不也是喜欢赋诗作对吗,哪能离得开花草?我看他是不会怪罪的!”

朱晓利跟随父亲来到太守面前,见过礼,便毫无拘束地站立一边,等待太守问话。太守开始并没言语,老是对他身上的大绿袍和手中的那支花看来看去,最后盯着那支花不放。父亲一看心中有些紧张,悄悄拉了一下他拿花的那只手。朱晓利明白父亲的意思,脸上露出不满意的神色,但又不愿当着太守的面让父亲难堪,最后还是不情愿地把花放入了袖中。

朱晓利父子的心态变化,没有瞒过太守的眼睛,他禁不住微微一笑说:书生袖内携花,暗藏春色“暗藏春色”,在古代是隐指到青楼妓院寻花问柳的意思。太守是说,你穿绿袍,暗袖花,想必是喜欢女色吧,以开玩笑的方式对他进行告诫。

朱晓利虽然还是个孩子,但读书多,知道“暗藏春色”的含义,也明白太守的意思,于是坦然对道:太守堂前秉鉴,明察秋毫

意思是说,太守您见多识广,明察秋毫,是不会冤枉我这个清白之人的。

太守一听,觉得朱晓利果然是机敏善辩,品德不错,又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在江南任布政司的李大人。

李大人接到弟子的推荐信,也为他发现这样一个有才少年而高兴,便想考考朱晓利的志向如何。待朱文礼领着儿子来到后,李大人指着墙上一幅名叫《风雨丽人行》的画,顺口来了个上联:画上行人,无风无雨常打伞

朱晓利听后,知道是李大人在考自己,便抬头往房中四周一看,见另一面墙上还有一幅《花鸟图》,也随之脱口而出:屏中飞鸟,有朝有暮不思归

朱晓利的这个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仅用了“不思归”三个字,就表明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宏伟抱负。李大人心中异常高兴,又把朱晓利推荐给了他的老师魏徵。

在朱晓利进见太守和李大人的过程中,朱文礼感到,儿子的才华虽然赢得了两位大人的欢心,他们并未计较儿子那种满不在乎,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态度,但如今,他要领儿子见当朝宰相,便不得不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了:“儿子啊,前两次大人没有怪罪于你,是你的运气;如今要去见的,可是当朝宰相,一定要注意谦恭有礼才是!”

朱晓利一边听着,一边应着,不知不觉便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长安宰相府。

恰在这一天,唐太宗正在宰相府和魏徵下棋。听说有个神童被一级一级地推荐到了宰相府,可见其不凡。便决定不露身分,亲自见见这位神童。

朱晓利来到宰相跟前,跟着父亲向宰相深施一礼,然后问安。

魏徵一看朱晓利的眼神,就知道是个既聪明又倔犟的孩子,便想以开玩笑的方式奚落他一下。但以什么为题呢?他又打量了一下朱晓利穿的那件绿袍子,计上心来,于是说道:出水蛤蟆穿绿袄

朱晓利一听,心中来气:你是宰相,就可以这样瞧不起人,把我比做蛤蟆么?既然你如此无礼,可就别怪我不恭了。他看了看魏徵穿的大红官服,心中有了下联,接口道:落汤螃蟹着红袍

他的父亲一听,顿时吓得冷汗淋淋,正要怒斥儿子,不料魏徵却哈哈大笑说:“好个朱晓利,年龄不大,可利舌不饶人啊!”然后转过身来,对一个学者模样的人大礼叩拜道:“启禀陛下,想我大唐盛世,人才辈出,今日又有这样一个奇才童子,真是社稷之福,可喜可贺啊!”

朱文礼父子直到这时,方知那学者模样的人就是当今大唐皇帝,急忙跪倒在地,请赦不恭之罪。

此时唐太宗早已心花怒放,遂对众人道:“不知者不为过,何罪之有?”

太宗说着,便站起身来,走到朱晓利身边微微一笑,然后说道:“看来你年龄虽小,胆识的确不凡,朕就封你为进士!”

朱文礼父子连忙磕头谢恩。这年,朱晓利只有七岁。

李义府咏诗上林苑

李义府,唐朝宰相,出生于公元614年,原籍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后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太宗时,任门下省典仪,转监察御史;高宗即位后,任中书舍人,后因拥护武后有功,任宰相,公元666年卒,时年五十二岁。

李义府能官运亨通,是他小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因赋诗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开始的。

李义府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父亲都通经书,有学问,可是,都只做到县丞一级的小官,未被重用。他的父亲任射洪县丞时,非常重视李义府的读书学习,希望他将来能光大李氏门庭。李义府自幼聪慧过人,善解人意,尤其长于言辞。他见祖父、父亲都对他抱有厚望,便向祖父和父亲说,他将来一定做个比县丞高的官,为国家效力,为家庭争光。他的祖父和父亲听了,心中当然高兴,不但自己亲自教,还为他请了家庭教师。李义府也很有志气,说到做到,的确刻苦读书,到七八岁时,便读完了《诗经》、《春秋》、《史记》等著作,并且善于写诗作文,在当地已很有名气。

当时,唐太宗是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开明皇帝。为了使一些天资聪明的孩子从小走上成才的道路,在太学专门设立了神童科,并下诏各地官员,推荐年龄不超过十岁而又聪明有识的孩子进京,入神童科深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义府八岁那年,恰遇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奉旨选才。李大亮听说李义府很有名气后,亲去测试。他看了李义府的诗文,认为果然才华出众,便上表推荐,使其进了神童科。

有一天,唐太宗由几个大臣陪同,带领神童科的一些学生,去上林苑行猎,一位年轻的将领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的箭术,“嗖”的一箭,从树上射落一只乌鸦,众人都夸他好箭法。李义府不但没有随声附和地称赞那年轻将领的箭术,反而信口念出了一首五言诗《咏乌》: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其中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上林苑这么大,树木如此多,但是像乌鸦这种能为人们带来光明的神鸟,竟然连暂时休息的一个树枝也找不到。

众人听李义府诗的调子低沉,都感到很扫兴,特别是那个射箭的将领,心中更不是滋味,刚想发作,却见太宗微微笑着把李义府叫到身边说:“好一个有才气的孩子,既然你说连栖身的树枝也借不到,那我把整个上林苑借给你好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唐太宗明白李义府诗的含义,他是用乌鸦比做人才,有的人再有才华,也不一定能被发现,能被重用。的以,李义府听说要把整个上林苑借给他,不但表明皇帝对他诗的意图很理解,也是对他才华的赏识和赞许,遂立即跪地谢恩说:“谢陛下恕小人出言不恭之罪!”

此后,李义府以饱学有才受到太宗召见,拜为监察御史。后来,李义府虽然拥立武后有功,当上了宰相,但是不久,他因贪污受贿而被治罪,于公元666年发配边远州郡。李义府病死于戍所。

杨容华十三咏《新妆》

杨容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杨神让通经书,善写文章,是著名学者;她的母亲则喜欢吟诗作赋,当时也是个远近有名的才女。特别是她的叔父杨炯,刚刚九岁那年,就考中了神童科,十岁就担任了校书郎,后迁崇文馆学士,官至詹事司直,成为唐前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或称“四才子”。

杨容华自幼聪慧颖悟,又生长在这样一个能诗善文的家庭,耳濡目染,就养成了勤于读书的好习惯。由于她的母亲喜欢吟诗作赋,她也特别喜欢读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已读完了《诗经》和《楚辞》,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已能自己作诗写文章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父亲和祖父因为参与徐敬业的“杨州谋反”而被处死,叔父杨炯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梓州司法能军,后又迁盈川令。

父亲死后,杨容华由叔父杨炯收养。杨炯见侄女才思敏捷,好学不倦,还爱习文作诗,非常喜欢,便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指点。杨容华对叔父的才华从心里佩服,也喜欢读他的诗作,并常常模仿他的风格进行习作。杨炯发现后深感不安,便抽了个时间,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学写诗,也和作文章一样,取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写出的诗才有韵味。我曾说过,我在人称‘四杰’之中,为排在卢照邻的前面感到惭愧,而又为排在王勃之后而感到羞耻。这意思是说,我们几个人的水平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各有所长、风格不同罢了。你应该把这几个人的诗文都拿来认真读读,仔细琢磨一番,我想你肯定会从中受到启发的。”

杨容华在叔父的指点下,学习更加刻苦了,练习也更加勤奋了。他每写完诗文,都要交给叔叔评点;对叔叔修改过的地方,哪怕是一字之改,她都要认真推敲,仔细理解其中一字一句改动的意义。由于她的虚心好学,当她十余岁的时候,便已能写出意深词美、很有气势的诗篇了。

在她13岁那年的一天早晨,小容华正在甜甜的睡梦中,突然被院内树上的喜鹊叫醒了。她睁眼一看,阳光已透过窗棂射进屋内,便立即穿好衣服,推开窗子,心旷神怡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正在这时,她忽地记起,叔父说今日有位大诗人要来家做客,并准备为她引见,使她的诗作能得到名家的指点。于是,她便赶忙坐在梳妆台前认真地打扮起来。

她轻轻在脸上施了一层薄粉,淡淡画了一下眉毛,然后从首饰盒中取出一支金镂凤钗,把头发绾在头顶上,又将一条雪白的纱巾披上双肩……

收拾完毕,她站在玉镜台前一照,不由得哧地一声乐了:玉镜中哪里还是她杨容华?分明是荷花仙子出水,月中嫦娥下凡……

就在这一刹那间,一首精美的诗篇出现在她的脑海,便立即提起笔来,以《新妆》为题写道:啼鸟惊面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

杨容华刚刚把诗写好,叔父进来说:“你今日准备让客人评点的诗选好了么?”

杨容华说:“我刚刚新写了一首,不知能否拿得出?”说着,便把《新妆》这首诗递给了杨炯。

杨炯接过一看,感到这首诗比侄女平时写的诗更有些进步,便定了下来。

不一会儿,诗人郑羲真来到,杨炯便把侄女写的《新妆》和自己写的几篇一并递给了他。

郑羲真看过后,单把《新妆》挑了出来,称赞说:“杨公这些诗作,令人读了的确会有很好的享受,真无愧‘四杰’之称啊!但是,依我看来,最有味道的,还是《新妆》这篇。”

杨炯一听,脸上禁不住有些发热,但也为侄女小小年纪能超过自己而高兴。于是,他便如实相告说:“不瞒郑公,你所赞美的这首五言诗,实非我的作品,而是侄女容华今日早晨才写出来的;其余那几首,才是我的拙作!”

随后,杨炯便将侄女唤出,与郑羲真相见。郑羲真一看,杨容华还是个十多岁的女孩,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来,越发称赞说:“真是个奇才女子啊!”

杜甫七岁咏凤凰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号称诗圣的伟大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曾祖迁居河南巩县。

对于杜甫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唐代大文学家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说:“诗人以来,没有能比得上子美的。”唐朝另一位大文学家韩愈则认为他与李白齐名,称赞他们的诗篇是“光芒万丈长”。

杜甫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天资聪颖、学习条件优越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从小刻苦学习、锲而不舍的结果。

杜甫的家庭,是一个书香门第,也是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的远祖叫杜预,在晋朝时任征南大将军,还是个著名的文史学家,有著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流传于世。他的祖父叫杜审言,武则天时官至迁膳部员外郎,也是大诗人,与沈期、宋之问齐名,有文集三十卷传世。他的父亲叫杜闲,又是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官职虽然不高,但却很有学问。杜甫出生那年,杜闲已经年满三十岁,膝下尚无儿女。因此,杜甫的出世,给家中增添了空前的欢乐,官宦名流、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满月这一日,家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常,杜家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待酒至半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兴奋不已,当场为孙子取名叫甫,又起了个表字叫子美,希望孙子能有金玉一样的品性,而且能锦心绣口,继承和发扬杜氏家风。

按当地风俗,孩子一岁的时候兴抓彩,以预测孩子的前途如何。杜甫周岁这天,他的祖父杜审言令家人找来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器物和日常生活物品,放入盘中,让杜甫去抓。结果,在上百件物品中,杜甫对其他东西看也不看,却伸出小手,单单去抓了一本《诗》,杜审言看后,不禁哈哈大笑道:“我杜氏事业后继有人了!”

杜甫自幼聪明灵慧。在他刚刚会说话时,母亲教他识字,他过目不忘;教他吟诗,一遍就会背。到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已能背诵许多著名诗篇了。但不幸的是,在他三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在外任职,又续了弦,只好把杜甫寄养在洛阳城里的二姑母家中。

杜甫的这位姑母,心地善良,也很有文才。她见小子美聪明好学,便对他谆谆教导,教他学问。

这一天的晚上,二姑母让小子美完成当天的学业后,给他讲了杜家的家世。她说:“我们杜家第十三代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大将军,足智多谋,人称‘杜武库’,百姓为他编了歌谣,其中一句是‘以计代战一当十’。他在平定东吴时,为朝廷立了大功;他还是个大学问家,精通《左传》,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小子美欣喜地说:“我们的老祖宗真是了不起啊!”

二姑母接着道:“你祖父做过膳部员外郎,后做修文馆直学士,专为皇帝修改文章,是个大诗人,被人称为‘才子’。武则天女皇曾经召见他,叫他作诗,他当场一挥而就,得到皇上的赞赏……”

小子美不待二姑母把话说完,那满是稚气的笑脸上,露出了激动而严肃的表情,很有点大人味地对姑母说:“请二姑母放心,我一定刻苦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大诗人。”

二姑母听了,高兴得一把将他搂在怀中,鼓励他说:“好孩子,你一定会成功的!”

从此,小子美在二姑母的指点下,发奋学习,刻苦努力。当时,二姑母住处附近有一座荒土岗,杜甫每天一大早就到那土岗上读书。由于长期在土岗上来回踱步,竟把荒土岗的尖顶踩平了。杜甫就这样,在学习写诗的道路上,朝着他所立下的宏大志向,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公元718年,杜甫的二姑母和姑父去河郾城办事,顺便也把杜甫带了去。有一天,姑父、姑母和杜甫到市里游览,突然发现一个地方锣鼓喧天,围得人山人海,他们便凑了过去。杜甫由于个子矮小,看不见,就让姑父把他抱起来往里看。史见一个女子正在舞剑,那杨柳似的身段、优美的舞姿、超群的剑术,不时引来观众阵阵的喝彩声。

就听有人议论说:“这是哪里来的女子,舞姿如此优美?”

另外一个人则抢着说:“你们不知道她么?她不就是宫廷艺坊的公孙大娘么?宫中除了她有这么好的舞技,其他还有谁呢?”

又有人仔细地端详了一番,突然像发现奇迹似地惊喜道:“看出来了,是她!就是她!我十几年前在宫中曾见过她一面,也看过她的舞蹈,但没有想到她都四十多的人了,还是这么妩媚英武!你们知道她现在表演的这个舞叫什么名吗?我过去就看过,叫‘剑器浑脱’,是从西域传来的。”

小子美看着看着,猛然惊奇地大声叫道:“凤凰!凤凰!看这段舞姿,多么像一只凤凰在展翅飞翔呀!”众人听他一喊,也都一齐叫起来:“对,是凤凰在飞翔!”

这次公孙大娘的精彩表演,深深印在了小子美的心中。第二天,他便根据公孙大娘的表演,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写出了一首题目叫《咏凤凰》的诗。这年,他才七岁。

他的二姑母看后称赞说:“好诗!好诗!凤凰是百鸟之王,歌声最动听,你将来做了诗国中的凤凰,肯定比任何人唱得都好听!”《咏凤凰》诗传到了父亲杜闲手中,他看后也感到儿子的才华的确匪浅,便把子美从姑母家叫来说:“这首诗写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学会写诗并不难,但是要写出好的诗作可就不容易了。”

父亲稍微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你也许从读过的书中还能记得,东汉有个著名的辞赋家叫扬雄,有一次,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把赋写得好,扬雄回答说:‘读赋千首,方能下笔。’辞赋家张衡,为写好《二京赋》,整整花了十年的功夫。所以,你今后要想成为你爷爷那样的大诗人,还得下苦功才行啊!”

二姑母的夸奖、父亲的教诲,使小子美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得到了鞭策。从此,他对古今名家作品,朝吟夕诵,反复咀嚼,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对内涵全部理解,对写作手法和技巧全部领会为止。对诗、赋,他不再仅仅限于模仿,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发展和创新上,整日琢磨,通宵思考,如醉如痴地沉浸在创作的海洋中。这使他在成为“诗圣”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杜甫七岁能写诗,九岁写就一手好书法,到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能与当时的文人一同吟诗作赋,即兴应答。这时他所写出的诗,已经以持重凝练受到了世人的一致称赞。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结识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大诗人李白。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十余岁,却一见如故,结成至交。

后来,杜甫被任命为参军。“安史之乱”后他投奔唐肃宗,曾写下了《春望》一诗。不久,杜甫又去凤翔,被唐肃宗封为左拾遗,后又被派到华州做官。在这一时期,他前后写下了“三吏”(即《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名篇,受到高度评价,被冠以“诗史”的美誉。

以后,杜甫辞去官职,过了几年安定生活。这时期,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既是他当时生活困境的真实写照,又显示了他崇高的情怀、感人的品质。

公元770年,穷困潦倒一生的杜甫,最终还是因为贫穷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在艰难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估计有三千余首,现在留传下来的,只有一千四百余首,其他的可惜失传了。

刘晏现场吟诗

刘晏,字子安,出生于公元715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理财家,也是一代名相。他初为夏县县令,后补温县县令,又迁侍御史;唐代宗即位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他先后担任理财官二十余年,改革漕运,整顿税制。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极度困难,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他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为恢复和发展唐代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代宗在谈到刘晏的才华时曾称赞说:“刘爱卿,你就是朕的赞阝侯啊!”西汉萧何被封侯,唐代宗把刘晏比做萧何,可见刘晏当时在朝中的威望。

刘晏的饱学多才,是他自幼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结果。本书所撰写的几个故事表明,他的卓越才华,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呈《东封书》

刘晏出生在一般官员家中。他的父亲刘知海,出任过武功县丞,虽然官职不高,但酷爱读书,精通史籍,即使从政期间,也是手不释卷。他深深懂得,自古以来,凡是能干成大事业的,都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故此,他对刘晏的读书学习当然是抓得早,抓得紧。

刘晏刚会说话,父辈们就教他识数、认字,到三四岁时,便引导他背诗作文;到五六岁时,便开始教他读经典著作了。刘晏天资聪颖,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看到了读书的重要,也看到了长辈们对他的愿望。为此,刘晏心中非常感动,学习也很用功。他六岁时,和祖父住一个房间,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为了不影响老人睡觉,他在书桌上放个凳子,把油灯放在凳子底下,四周用衣服挡住光线,把头伸进去读书、写文章。即便如此,由于老人睡觉轻,仍然常常被他惊醒。后来,他干脆提出自己住一个房间。开始,祖父担心他无人照料,后在他苦苦央求下,勉强同意了。

就这样,刘晏用三年的时间,读完了《春秋》、 《国语》、《尚书》、《史记》和《汉书》。他的文章富有文采,在当地小有名气。公元722年春,刘晏以饱学多识和文才出众考中了“神童科”,时年七岁。

公元723年,也就是刘晏八岁那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五岳中泰山最高,古代帝王到这里所举行的祭祀活动叫封禅。筑坛祭天叫“封”,辟基祭地叫“禅”),当玄宗行至曹州作短暂停留时,刘晏特地写了一篇《东封书》,由他的父亲刘知海领着来到皇帝行营,亲手献给了唐玄宗。

这是一篇颂扬玄宗治国功德的礼赋,不仅立意新颖,文笔流畅,而且用词精当,文采出众。加之唐玄宗本人好大喜功,看后当然兴奋不已,连连称赞。但他回头一想,虽然早就听说有个叫刘晏的,年少有才,七岁考中“神童科”,却不相信这么一篇气势雄浑的礼赋,竟然会出自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之手。为了证实这篇礼赋是否真是刘晏所写,便吩咐宰相张说出个题目,当场进行测验。

张说知道刘晏是个神童,对其不免有些偏爱,不想把题目出得太难,以免在皇帝面前出丑,于是便出了个简单的题目让刘晏回答,谁知刘晏不假思索,张口便答了出来。张说见刘晏答得如此流利,不由大奇,于是,又出了一个较难的题目,刘晏仍流利地答了出来。接着,张说又出了质疑问难的题目,刘晏依然对答如流。

张说甚是高兴,遂向玄宗庆贺说:“我朝出了这样一个奇才童子,真是国家兴旺的好兆头啊!”

玄宗听了,越发高兴,在到泰山封禅之后,就把刘晏带回长安,封为秘书省正字官,负责图书文字的校正工作。现场吟诗

刘晏当上了负责图书文字校对工作的文化官,即秘书省正字,官职虽然不高,却正中刘晏下怀:一是秘书省藏书丰富,正字官任务不重,可以有机会阅读平时所见不到的经书宝典,充实自己的学问;二是可以随便出入皇宫,所接触人员都是有学问的大臣,既能增长知识,自己的才华也不致被埋没。

刘晏展露才华的机会果然来了。

一天,唐玄宗带领后宫嫔妃在勤政殿举行大型娱乐活动,让教坊艺人表演戏剧、舞蹈和杂技等各种节目。杨贵妃听说刘晏年纪小,才气高,十分喜欢,便邀他来一块观看节目,并亲切地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

最精彩的节目开始了,是教坊一个叫王大娘的艺人表演杂技。王大娘来到表演场,向唐玄宗报告说,她演的节目叫戴竿。经过皇帝批准后,只见她头上顶着一根长竿,竿顶架着两座木制假山,山上有一个小孩,手中拿着红色的彩绸,左旋右转地翩翩起舞;而王大娘则一边左挪右移,使竿保持平衡,一边抽机会来个急速旋转,更增加了节目的惊险性。

观众看了,齐声喝彩,掌声不断。刘晏看得高兴,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节目结束后,杨贵妃兴致未尽,便让刘晏以《戴竿》为题,赋诗一首。刘晏稍加思索,便吟出一首诗来,题目是:《咏王大娘戴竿》。其诗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如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

这首诗,写的是王大娘顶竿,却又先用“百戏竞争新”烘托,然后用了“唯有”二字,立即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王大娘的长竿上来;接着,用“妙如神”、“更着人”两个短语,点出了节目精彩的高峰,最后一句是说王大娘的头比男子还有力气,赞扬了她表演节目时轻松自如的神态。

短短四句七言诗,把王大娘精彩的杂技表演,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杨贵妃看后,连声叫好说:“好诗,好诗。刘晏,真有你的!”

唐玄宗看后,感到自己的眼力的确不错,选来了一个如此才华出众的人才,更是高兴万分,当场赐给他一件黄纹袍和上朝用的象牙笏板以及其他贵重物品,表示鼓励。妙答“正”字

刘晏平时酷爱读书,得封秘书省正字后,官虽不大,任务不多,可以接触到平时见不到的经书宝典,很是心满意足。因此,他一到秘书省,便一头钻进书库,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皇宫中,有御花园,有假山绿水,他都无心游览;戏剧歌舞、杂耍表演经常举行,如不是皇帝和后妃亲自相邀,他决不去观看。刘晏作《咏王大娘戴竿》诗后,名声大震,一时间文武百官、社会名流,都争相拜访,想一览刘晏的神童风采。而刘晏,除了皇帝和皇帝身边心腹大臣亲自引荐,或者非见不可的以外,都以身体不适,或以回乡探亲为借口,令人代他婉言谢绝。因此,他来秘书省不到两年,便读完了经书上千卷,使他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写作能力上,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相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刘晏任秘书省正字一年后,唐玄宗因外出巡视,政务繁忙,便无暇顾及他。这一日唐玄宗退朝之后,忽然心血来潮,在宰相张说等几位心腹大臣的陪同下,要去看看刘晏有什么进步。来到秘书省刘晏的住处一看,见刘晏正伏案读书,于是笑吟吟地问道:“小爱卿,你任秘书省正字已经一年多了,到现在究竟‘正’了多少字呢?”

刘晏见皇帝驾到,立即整衣跪地请安。就在这跪地请安的刹那间,刘晏的脑子飞快地转着:皇帝为什么要提这样的一个问题?自己负责图书文字的校正工作一年多了,究竟校正了多少字,难以统计,又如何回答?

刘晏忽地心中一亮,便风趣地回答说:“回陛下,天下所有的字都‘正了’了,唯有一个字没有‘正’得。”

唐玄宗见刘晏回答新奇,也来了兴致,又问道:“究竟是什么字未曾‘正’得?”

刘晏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回答说:“就是那个‘朋’字,请陛下看看。”

他一边说,一边把“朋”字写了好几遍。

他又说:“这个‘朋’是由两个‘月’旁组成的,无论怎么写,总有两撇向一边斜。为臣实在‘正’不得!”说罢还无奈地摇了摇头,出了口长气。

唐玄宗听后,觉得刘晏的回答不仅笼统巧妙无懈可击,而且动作更是幽默风趣,活泼可爱;还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他在文字研究方面的丰富知识,不由得哈哈大笑说:“答得好,答得好,如果你连‘朋’字都能‘正’,你就不是神童了。”

刘晏长大后,在唐玄宗时期任县令,后任侍御史等职;在唐肃宗期间,任户部度支郎中、彭原太守、陇华三州刺史,至京兆尹,成了首都长安的行政长官。后因受老官僚严庄诬告,被贬为通州刺史。代宗即位后,又把刘晏调回朝中复职,官至宰相,统管全国财政,在改革盐政和漕运制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到了德宗时期,刘晏又受到另一个宰相杨炎的诬陷,被贬为忠州刺史,并受监视;公元780年七月,杨炎又诬陷刘晏蓄谋作乱,唐德宗信以为真,遂派宦官将刘晏赐死。唐朝一代名相、杰出的理财专家,蒙冤而死,终年六十五岁。

刘晏死后,杨炎抄其家产,在财产登记册上,这样记载着:“唯杂书两乘,米麦数斛。”充分表明了刘晏一生为官的清正廉洁。

骆宾王七岁咏鹅

唐诗宋词,一直流传至今。我国唐宋时期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咏鹅》诗,名扬千古。今天我们能在《全唐诗》中谈到的这首活泼而清新的小诗,是骆宾王7岁所作。

骆宾王从小就喜欢诗词,酷爱文学而且才思敏捷,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观察得细致入微,然后抓住特征,咏诗作文。

小时候,骆宾王很喜欢玩耍,他家所在的村边有条小河,他常去那里看鱼儿戏水,听白鹅唱歌。有一天,他吃完午饭,来到河边,正在翻弄河边的小鹅卵石,一抬头,只见河旁小路上,摇摇摆摆地走来一群白鹅,伸着弯弯的脖子,昂头朝天,嘎嘎地叫唤不停,一只只都对着骆宾王引吭高歌。骆宾王被鹅群吸引住了,坐在河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们。“扑通通”,一只只白鹅跳进了小河,轻松、自在、欢快。骆宾王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痴望着那碧绿的河水,上面辉映着洁白的鹅毛,红红的鹅掌,有节奏地激荡起碧亮的水波……他仿佛被这美妙的白鹅嬉水图迷住了。

骆宾王凝神注视,从鹅儿的欢快嬉水中好像捕捉到了一种灵感,于是信口咏出一首小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短短的四句诗,把这奇妙的白鹅嬉水图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朗朗上口,笔调清新,色彩鲜明,谁都喜欢读。杜甫曾高度赞扬其作品为“不废江河万古流”。

骆宾王一生坎坷。做过官,后来因罪遭贬郁郁不得志。弃官后,埋头作诗,他因广泛与社会各阶层接触,诗文中常有勃郁不平之感和积极进取之精神。后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造反,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气势磅礴,语言辛辣,连武则天都盛赞其才学。武则天平定叛乱后,骆宾王下落不明,一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在一场政治动乱中消失了。

刘少逸人小才高

刘少逸,苏州人,小时候聪明好学,尤其爱读文学书。七八岁时,他就熟读了自两晋以来名家的经典著作,而且触景有诗,脱口能吟。宋朝中期著名诗人潘阆听到这个消息后,专程前往,要会会这个小诗人。

两人见面后,没有什么客套,立即就进入了诗歌领域的探讨。随后,潘阆便收其为徒。这年,刘少逸年只十一岁。

刘少逸拜师后,学习越发刻苦。在潘阆的指导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学完了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沈约的《四声切韵》和刘勰的《文心雕龙》;又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重新研读了《楚辞》、《汉赋》、《乐府》,以及“初唐四杰”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的大量作品,使他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潘阆为弟子的进步而高兴,更为收了个得意门生而自豪。于是,他便常带刘少逸外出,每逢机会,便对人炫耀一番。

有一次,潘阆带刘少逸去拜见长州太守王元之,恰好吴县县令罗思纯也在那里。因为这二人都懂些诗词,他便拿出刘少逸平时写的一些作品给他们看。王太守和罗县令看后,大为惊奇,这些作品难道真的出自一个年只十一岁的少年之手?于是,便笑着问刘少逸说:“这些诗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吗?”

刘少逸以礼答道:“回大人的话,这是学生前几个月写的作品,请二位大人指教。”

王、罗二人听了,有些不悦,心想:这孩子倒不谦虚,今日非考考你,看看你到底有多大本事。

由于吃饭的时间未到,王、罗二人便利用这个空隙邀潘阆师徒外出散步。

刚一出州府,罗县令抬头一看,见远处炊烟袅袅,顺口来了一句:无风烟焰直

不用县令点名,刘少逸遂接了一句:有月竹枝寒

这两句诗,前一句是描写景色,后一句是触景抒情,对仗十分工整。罗县令感到满意,对刘少逸笑了笑,点了点头,以示赞许。

不一会儿,他们一行四人来到一片竹林中,见有一张石桌,四个石凳,王元之不由得来了兴致,便命随从拿些酒菜来,一边下棋,一边喝酒,十分惬意。罗县令一抬头,见日光透过竹叶洒到石桌上,竹影晃动,心有所动,便来了一句:日移竹影侵棋局

刘少逸知道这又是让自己对诗,遂也脱口接了一句:风送花香入酒樽

王元之见罗县令连续两次没有难住刘少逸,已感到这孩子的确有些才华,心中高兴,便也跟了一句:风雨江城暮

刘少逸即刻又接上一句:波涛海树秋

这两句连在一起,写的竟是日暮时分,秋江风雨,波涛涌起的壮观景象。这一来,竟引得王元之诗兴大发,又高声吟了一句:一回酒喝似吞海

刘少逸很佩服这诗的宏大气派,但他不甘示弱,也一抖精神,高声接道:几度诗狂欲上天

没等王、罗二人表态,刘少逸的老师潘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首先鼓掌喝彩说:“对得好!对得好!”

王、罗也高兴地称赞说:“不但诗对得好,志向也十分远大,果然是个才华出众的孩子啊!”

不久,王、罗二人把刘少逸带入宫中,向皇帝推荐,被赐为进士。

欧阳修用荻练字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公元1007年,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他才华出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更以散文著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学成就异常突出。

欧阳修出身于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叫欧阳观,好读经书,能诗善文,为泰州(今吉林省洮安东)州府。他的母亲郑氏,出身于江南大族,很有文才,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欧阳修刚刚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于任上,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家产。孤儿寡母实在无法生活下去,郑氏只好带着欧阳修及其妹妹,千里迢迢来到随州,投靠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待安顿下来后,郑氏自谋出路,靠给人缝衣服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母亲很想让欧阳修读书,可是家中买不起纸和笔。母亲华竟是个有文化的人,深知读书对儿子前程的重要,所以,便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儿子读书。

欧阳修家的住处,有一个大池塘,母亲郑氏常去池塘洗衣服。这一天,郑氏又去池塘刷洗衣物,忽然发现一种叫荻的草,顶端像苇穗,可做笔毛用,可在地上画字,于是便折下一些,拿回家中,代替毛笔,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典故“画荻教字”的由来。

欧阳修天资超人,刻苦强记,不到两年的时间,由母亲用“画荻教字”的办法,学完了《诗经》、《论语》、《汉书》和《左传》等十余部经典著作,初步学会了写诗和作文章。

有一天,郑氏教欧阳修《汉书》,当读到其中的《范滂传》时,欧阳修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若是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准许还是不准许?”

郑氏则笑着回答:“你若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

范滂,东汉著名学者,年轻时以节俭有名,为官后以清廉著称。这说明欧阳修在六七岁时,读书就有独到见解,而且崇拜历史上的廉洁官员。

此后,欧阳修昼攻夜读,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家中的所有藏书。在这过程中,他最爱读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书。他感到当时宋朝有些人写文章,只追求华丽辞藻,句子和句子之间讲究对应,而内容却空洞无物,有无病呻吟之感;而韩愈的文章,内容充实,说理透彻,雄奇豪放,变化曲折,文字流畅,主题明快,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所以,他读后常常感慨不已,激动地对人说:“学者当至此而止耳!”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学者,如果写文章能达到韩愈这个水平,就可以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立志要做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大家。

欧阳修在母亲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下,在立志要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大家的目标激励下,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求知的欲望越来越高。他感到,一天不吃饭、不睡觉可以熬得过去,如果一天不读书,他便像生了病似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他读完家中父亲留下的藏书后,便开始了借书抄书的学习过程。

欧阳修十岁那年,听说他的小友中一个叫李尧辅的,家中藏书甚多,就常去李家找小友玩。他名义上是玩,实际上一到了李家,他便央求李尧辅给他打开书房,躲在里边读书,而且一读就是半天。他的小友却往往看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要他出去一块玩。欧阳修怎舍得这难得的读书机会?于是,他便将自己读书时看到的一段一段的有趣故事,让他的小友去读,待按住小友出去玩耍的念头后,他再静下心来,按自己学习的需要,去认真攻读。如此时间一久,他的那位小友也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学业上也有了进步。那小友的父亲知道后,对欧阳修的刻苦学习精神很是佩服,也为自己的儿子能在欧阳修的影响下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高兴。

有一天,欧阳修在李家的一个旧竹筐里看到一本书,是《韩昌黎文集》,翻开一看,喜出望外,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并且一边读,一边连声叫好不迭。主人见他如此喜欢这本书,又觉得欧阳修对儿子的帮助实在不小,自己无以为报,便对他说:“既然欧阳公子喜欢这本书,我就送给你好了;不仅如此,我家所有藏书,只要欧阳公子需读,尽管拿去就是了。”

即使如此,欧阳修的求知欲仍未得到满足。此后,他若听到谁的家中藏有奇书,总要千方百计地前去借阅。因为欧阳修刻苦好学的名声已经很大,所以有藏书的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他凡遇到难以读到的稀有经典,便一字一句地把整本书抄下来。据资料统计,欧阳修从老家吉州庐陵随母亲搬到随州的六七年中,仅抄书就七十余部,上千万字,这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于是,欧阳修被时人称为神童。

欧阳修长大后,参加会考,取得了礼部试第一名,受任西京推官。从此,他开始与尹洙往来,一起写作古文,议论时事,两人互为师友;他又与梅尧臣来往,互相之间用诗歌唱和。他以文章名冠天下后,被召入朝,任馆阁校勘。从此,他的官职不断升迁,公元1060年任枢密副使,次年又任参知政事。但是,由于他为官清正,不徇私情,曾多次遭到小人的诽谤,不久,被罢为观文殿学士,去了蔡州。公元1071年,以太子少师退职还乡,次年去世。

欧阳修刚刚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晚上,他外出求师,身背行囊,急急忙忙来到襄阳城下,但是,城门已经关上了。欧阳修无奈,只好上前叫门:“请开门,请开门!”“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呼小叫?”

欧阳修抬头一看,见是一个守门老军,于是拱手一礼道:“老伯伯,我是个读书人,从随州来此拜师求学的,紧赶慢赶,没想到还是来晚了,就请你开门让我进去吧!”

守门军从声音中听出这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而且口齿伶俐,谦恭有礼,便生了爱惜之心,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欧阳修,今年十二岁。”

老兵也曾听说过郑氏“画荻教字”的故事,没想到今日这三更半夜叫城门的孩子竟是欧阳修,便来了兴致,接着说道:“原来你就是那个‘画荻教字’的欧阳修啊!听说你能诗会文,咱们就对个联吧。如果你对上了,我就让你进门;如果对不上,就说明你学业未成,就请回去继续读书,等真有了学问,再出来拜师。到那时,不论你来得多晚,我都会主动开门的。”

欧阳修道:“既然如此,就请老伯先出个上联吧!”

老门军低头思考了一下,开口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听后,只是微微一笑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那老门军一听,很是扫兴,不由得生气地说:“我出对子是让你来对,你怎么让我对呢?看来你的学问还没有学成,那就请架吧,等你成了再来!”

那老门军说着,回头就走。

欧阳修急忙答道:“老伯伯且慢,其实我刚才已经对上了,您如不信,再琢磨琢磨看!”

那老门军一听,又把欧阳修刚刚说的话想了想,果然是一副对联:“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门军不禁想到:这个下联,欧阳修脱口而出,竟是一个新颖别致的下联。他越想越新鲜,越念越感到其趣无穷,不由得叹服道:“对得好!对得好!真是个奇才啊!”

说完,他立即走下城门楼,十分高兴地为欧阳修打开了城门。

黄庭坚感吟《牧童诗》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涪翁,出生于公元1045年,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英宗年间中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之罪被贬。在文学方面,他是北宋著名诗人,由于出于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其著作有《山谷集》、 《山谷精华录》,词集有《山谷琴趣外篇》;并擅长书法,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庭坚小的时候,由于刻苦好学,其才华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表现出来,至今传诵不衰。

黄庭坚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叫黄庶,进士出身,是个诗人。因为他在政治上没有如愿,便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崇尚杜甫风格,内容朴实,语言凝练。他的舅舅叫李常,既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也是一位诗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黄庭坚自幼开始读书。他记忆力很强,对于经书,他只要读上几遍就能背诵,故史书说他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五经,而且能诗会文。

在他七岁那年,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有一次,他对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家时,父亲教我读经书,说的是要学六经,实际上教给我的只有五经;现在,我来上学,先生也说要教六经,可在课程安排上,仍然是五经。还有一经到底叫什么?为何不让学呢?”

老师回答说:“所谓六经,是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乐经》和《春秋》,但一般教学生读书,就是读前五部经书,因为《春秋》是部编年体性的历史书,比前几部难读一些,故一般不去读。”

黄庭坚又说:“既然《春秋》列入六经,就应该读,也应该教,否则,就不成其为六经了!”

老师见黄庭坚说得振振有词,而且很有道理,感到他非同一般孩子,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教他读《春秋》。不料,他读得兴致勃勃,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全部读完了。老师惊奇地称赞他说:“真是个神童啊!”

从此,黄庭坚的神童称号闻名乡里。

舅舅李常对黄庭坚的自幼好学早有所闻,如今又听说他有神童之称,心中更加高兴,便决心亲自前来看个虚实。

李常来到后,见黄庭坚正在读书,便顺手于书架上拿过一本书来,从其中找出几个问题,让他回答。结果,黄庭坚都一一答了出来,而且准确无误。李常又抽出一本,提了几个问题,黄庭坚依然对答如流。李常一连抽出七本,提出很多问题,都没有把黄庭坚难住。

李常高兴地称赞他说:“好,好,你学得这么快,进步这么大,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舅舅李常检查了黄庭坚的学习情况后,感到他这个被称为神童的小外甥,对经书是比较精通了,但诗又作得如何呢?他决定进一步考考他。

这一天,李常带黄庭坚到郊外去玩。江南的田野上,稻苗青青,油菜飘香,微风拂面,令人格外舒畅。正在这时,忽闻一阵笛声,悠扬婉转,声音悦耳,引得蜂蝶狂舞,百鸟争鸣,给景色如画的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

李常顺声望去,只见一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任牛驮着慢慢行走,神态很是自由自在。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黄庭坚,时而在油菜花上捉蝴蝶,时而跑着捉蜻蜓,喜笑颜开,十分快活。于是,他把黄庭坚叫住说:“鲁直,如此美景,难道没有诗么?”

黄庭坚说:“诗是有的,可是,今日既然跟您出来,也是机会难得,如果请舅舅命题让我来作,不是更有意义么?”

李常心想:这孩子不但学习刻苦认真,而且还十分明白事理,善解人意,这分明是有意让我高兴啊!

为了体谅孩子对自己的那份孝心,也正好借此考考他的作诗能力,李常便顺手一指,对黄庭坚说:“就以那吹笛的牧童为题吧!”

其实,黄庭坚也早就觉得那牧童是今日咏诗的最好题目,现听舅舅一说,正合自己的心思,遂朗声吟道: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尺不如君。

这意思是说:牧童骑在牛背上,走过前面一个小村庄,一阵微风吹来,将那优美的笛声吹过小溪,小溪对岸的人们都听到了。此时此刻,长安不知有多少人,正在勾心斗角,用尽心机,为了名利而在奔波追逐,机关算尽,可他们都比不上牧童的悠然自得。

李常听后,心中万分感慨,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触景生情,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表明这孩子的文学功底已相当深厚;然而,他又猛地省悟道,当年自己学识渊博,但多次考试总是名落孙山,心情是何等苦恼?而现在想想,即使考中了,做了官,又能怎么样呢?就连韩愈、欧阳修那样有才学的人,当在官场上遭到诬陷,被贬降职的时候,心情又会好到哪里去呢?倒不如从此以后,放弃仕途,一心专做学问,自食其力,就像那牧童一样,生活是何等悠闲?顿时,他觉得心情特别开朗。

想到这里,他心情激动地对黄庭坚说:“好孩子,你诗作得好,意境更好,该不是专为安慰舅舅而作的吧?要这样,那就应该是:知我者,是鲁直了。”

舅舅说完,高兴地笑了。

黄庭坚也笑了。《牧童诗》,是黄庭坚童年时候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又因为他的家住在修水,当地人都以他的才华引以为豪,所以,有的称他为“修水神童”,也有的称他为“修水才子”。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此时也感到儿子已基本成熟,便有意识地让他走上社会,游览胜地,交结名流,以丰富他的创作资源,开拓思路。

在父亲的赞同下,黄庭坚于公元1059年的五月,离开老家修水,来到了繁华的江州。“修水才子”来到江州,消息不胫而走,不少文人前来拜访,但是心态各异。有的见他年仅十四五岁,就谈吐不凡,成绩卓著,从内心感到佩服;有的觉得他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名声,恐怕是一些人吹出来的,未必有真才实学,准备寻机考一考他;但也有少数文人,自己没什么才学,又不想让别人出名,怀有妒忌,企图伺机对其羞辱,使黄庭坚赶快离开江州。

这一天,他们陪黄庭坚游览名胜古迹,来到烟水台。恰在这时,有一游客正抽水烟,陪同黄庭坚游览的一位文人看见后,触景有思,便脱口来了句上联: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众人称赞说:“好一个烟从水起!好,实在是好!”

可是,众人光说好,并无一人接对下联。黄庭坚一见阵势,心中就明白了,这是等着他续下联。于是,他联想到刚才游览过的汉代灌婴所开掘的一口“浪井”,心有所动,遂也脱口吟道:风浪井,博浪风,风自浪兴

众听了,齐声称好,而那位出上联的文人,则更加兴奋地说:“黄公子不说浪随风起,反说风自浪兴,正是浪井之奇。可见公子之才,非常人所比,在下实在佩服!”

几句话,说得黄庭坚兴致勃勃,觉得这些文人对自己非常友好,因而戒备全消。当他和众人来到思贤桥的时候,不由得脑中一闪,于是对众人说:“承蒙诸位错爱照顾,在下不胜感激,现我也偶有一联,想以谢大家,不知诸位能否赐教?”

一位文人抢先答道:“黄公子光临江州,实为江州之幸,公子能一展风采,实在是我等求之不得的啊!”黄庭坚于是念道: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流世

众人听后,无不感到这上联用的典故生疏,深感孤陋寡闻之苦,不由得你望我,我望你,难以接对。为了扭转这难堪的局面,黄庭坚笑道:“我想这下联,诸位早已胸有成竹,不过,我也自思了下联,想先说说,请诸位指点,不知是否妥当?”

众人急忙答道:“就请公子先讲,公子先讲!”

于是,黄庭坚又念道: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

话音一落,众人便抢先称妙;但也有几个人,以为黄庭坚盛气凌人,心下气愤,便悄悄议论,定要设法将他羞辱一顿。

当他们一行来到小桥梳妆楼下时,一位文人对黄庭坚说:“几年前,这里有一位书生结婚,在洞房花烛夜,新娘出了一个上联,要新郎对,对得上,新郎方能入洞房。结果,那位新郎没能对出,最后羞愧自杀而死。此后多年,这个下联无人能对得出来,不知黄公子能否应对?”

随后,只听那文人念道: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黄庭坚一听,心中明白,知道此人把自己当成痴女献媚,有羞辱之意,遂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反击道: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众人一听,齐称佩服,只有那位出上联的文人,见黄庭坚把自己比做春风,把他比做残花落叶,不由得羞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欧阳玄日成百首诗

欧阳玄是元代很有名气的文学家。他十岁那年,有一天,朝廷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吏来县视察。县令为了显示开办教育的政绩,特意挑选了包括欧阳玄在内的十余名高材生去见那位官吏。那官吏当场以盛开的梅花为题,让学生们每人作一首诗,以检验他们学业如何。当其他学生还在审题思考的时候,欧阳玄已经提笔疾书,一挥而就,交了首卷。

那官吏接过细细一读,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好诗,好诗,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然而,欧阳玄回到家中,仍觉诗兴未已,继续伏案而书,一写就是九十首,第二天一早,便去交给了那位官吏。那官吏读后,大为震惊,随后令人将其母亲李氏召来询问。当他听了李氏的介绍后,不由得感叹道:“有志继承祖业,真乃世间奇童!”

故事中的欧阳玄,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子孙,字原功,号圭斋,出生于公元1273年,原籍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后迁至浏阳(今湖南浏阳县),故一般史载欧阳玄是浏阳人。

欧阳玄自幼丧父,由母亲李氏抚养成人。李氏不仅通经书,且善诗词,从欧阳玄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教他读书识字。李氏见欧阳玄聪慧颖悟,对所学知识记得快,领会透,故从他四岁始,便教他读《孝经》、《论语》等书,他也是过目成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阳玄产生了自满情绪。往日,欧阳玄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谁来找他玩他都不去。然而这一日,母亲因走亲戚外出,恰在此时,一些小伙伴又来找他去玩。他觉得母亲布置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可写完,况且母亲又不在家,玩就玩一会儿去吧。

谁料他出去一玩,就没完没了,直到傍晚尽兴,才想起母亲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这才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他一进门,只见母亲坐在床上,面部表情冷若冰霜,吓得他扑通跪在地上,等待母亲的责罚。然而,母亲李氏既没打他,也没骂他,而是流着泪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就是欧阳玄的先祖、大文学家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母亲郑氏见儿子有才,不忍离去,亲自教他读书,以地为纸,以荻草秆为笔,教欧阳修写字的故事。特别是当李氏讲到欧阳修做官后,仍然发奋读书,决心要赶上韩愈的宏大志向后,欧阳玄已经泣不成声,遂对母亲发誓说:“母亲,孩儿知道错了。请母亲放心,我一定要像先祖那样,勤学苦读,决不会给欧阳氏门庭抹黑的!”

从此,欧阳玄像变了个人似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几个月后,他不仅又将先前学过的几本经书,专心致志地重读了一遍,还系统地学习了唐宋时期一些名手大家的文章和诗词。

公元1281年秋,母亲李氏见儿子已张口能吟诗,提笔会作文,心中十分高兴。但高兴之余,又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不了儿子的求知欲望了,便将他送到一所乡办学校就读。因为这所学校里有位老师名叫张贯之,学识渊博,通晓经史,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并且和欧阳氏家族关系密切。当李氏向张贯之介绍了欧阳玄的情况后,又经过当面测试,张贯之便痛快地收他为徒,并且对其要求相当严格。

在张贯之的教导下,欧阳玄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写诗作文数十篇。两年后,欧阳玄不论在诗词还是在写文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位叫黄冠师的学者,和张贯之是莫逆之交,当他见到欧阳玄,又读了欧阳玄的作品后,深有所思地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射人,不久的将来,就可文章冠世,定是个治国的人才啊!”

随后不久,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欧阳玄一日赋诗近百篇的消息传出后,赢来了一片赞扬声,可他牢记母亲的教诲,并不因此自满自足,而是在张贯之的推荐下,又去拜一位姓宇的学者为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欧阳玄闭门谢客,博览群书,经史百家,无不研读;习诗著文,更加勤奋。故史书称赞说:“一连数年,人们都见不到他。”

公元1314年,欧阳玄考中进士,先后任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参与修撰《经世大典》,编修四朝实录和宋、辽、金三史;当时朝廷的一些主要文件多出其手。就连一些名山大川、佛寺道观的题名、著文,以及王公贵人墓隧之碑,都以得到欧阳玄的文辞为荣;哪怕是他的只言片语,只要有人得到,也都视为稀世之宝。

公元1357年,欧阳玄病逝,时年八十四岁,被朝廷追封为楚国公。

徐渭挡道难太师

经忏可超生,岂有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讽刺地方官吏勾结寺僧,巧立名目搜括民脂民膏的名联,辛辣深刻,痛快淋漓,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诵。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资质超人,聪明机灵,4岁识字,6岁便能流利诵读几百字的长文章。他勤勉刻苦,博通专精,十几岁便才华横溢,远近闻名。他擅长诗文,精于书画,通晓军事谋略,对戏曲也造诣颇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有关他的趣闻轶事。

徐渭自幼便傲骨铮铮,不畏权贵,对趾高气扬的达官贵人非常轻蔑,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总想设法捉弄和讥讽他们。

相传有一年秋试,皇帝派老太师窦光鼎到山阴当主考官。窦太师出门总是带上众多随从,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尤其耀人眼目的是扛在队伍前头的那块御赐金牌,上书“天下无书不读”6个大字。

一天,小徐渭听说窦太师马上要到,便想去见见这位“天下无书不读”的显赫人物,决计跟老太师逗逗乐。于是,他朝东郭门内的官道走去,来到太师一行人的必经之路。待鸣锣开道的声音渐渐听清,小徐渭就将小褂一脱,铺在路中心,然后躺了下去,袒胸露腹,大模大样,假装睡得很熟的样子。

一会儿,窦太师的大队人马开过来了,开路先锋见一小孩挡在路中,忙禀告太师。窦太师听了非常惊异,便吩咐停轿,下来看个究竟。他让随从把睡在路上的小孩叫醒,小徐渭像是非常不情愿地醒来,睡眼惺忪,迷迷糊糊,揉着眼,一脸的不高兴,慢慢才抬起头看着老太师和身边的人。太师觉得这孩子顽皮可爱。他问他:“你睡在这么热的石板上,又不盖衣服,难道不怕把皮肤晒伤?”小徐渭两眼紧盯太师,非常认真的回答:“我在晒肚皮里的万卷书呢!”随从们听了都感到好笑,只有老太师觉得这孩子出语不凡,聪明可爱,便进一步说:“听你这么说,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对对联没问题吧!我现在给你出一上联,要是对不上来,你马上给我让道好吗?”小徐渭马上反问太师:“要是我马上对出来了,你又怎么办呢?”老太师不假思索地说:“只要你对得漂亮,我从你旁边绕道步行进学宫。”说完,顿了顿,随及吟道:南街三学士

小徐渭启口便对上:东郭两军门

太师一听,当场点头连连称赞“了不起!了不起!”此联对得确实机敏、熟巧。“东郭”对“南街”,武将对文官,非常和谐,再说联中的5个台门都是绍兴城里有名的。老太师没有依权仗势,也没食言,便守约步行进了学宫。

这件事很快在山阴传开来了,人们以惊叹和赞赏的口气讲述着小徐渭挡道难太师的故事。

后来,徐渭到了杭州,游览风光,描摹景致,整日浪漫逍遥,其乐无穷。一天,杭州知府想亲眼见见这位敢于挡道难太师的少年才子,便派人把徐渭领到了府里,想出几道题考考他,看他到底有多高的本领。于是跟徐渭约定好了,由知府出联给徐渭来对,要是对不上,徐渭就马上离开杭州。小徐渭成竹在胸,毫不畏惧,含笑看着知府。

知府领徐渭到了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一字一顿,拉长声音出了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渭闭口不答,只是扬了扬手。知府见他默不作声,以为对不上来,心里一阵窃喜。接着,又指着卓立山巅的保塔,抑扬顿挫地吟出了新的一联。保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吟毕,他得意地盯着徐渭,心想这一下他更对不上来了,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徐渭还是一言不发,只见他用手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将两手摊平,向上一举。

一连串的动作,搞得知府莫名其妙,不知徐渭是何意思,知府正在那里纳闷,突然,徐渭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知府说:“我早已对出,你怎么就没看出来呢?”知府闻声发怒,喝斥道:“你指指划划,一言不发,怎么对出来了,说给我听听!”徐渭看到知府勃然大怒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大人你尚不明白,只好让我细细给你解说了。”说完,就依将把刚才的动作重新做了一遍,边做边说:“这是第一联,意思是: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可否与大人的‘六塔重重’相对?这是第二联,意思是: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知府顿时恍然大悟,变得哑口无言。知道徐渭才华非凡,傲然独立,知府又佩服又难堪,从此再也不敢去惹他了。

徐渭十多岁时,正值明代嘉靖年间,他家乡的富豪乡绅勾结寺僧,以替老百姓“消灾祈福”为名作水陆道场,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徐渭早就痛恨在心,直想找机会讽刺揭露。正好,他们慕徐渭的才子之名,邀请他写一副劝人“行善”的对联,来宣扬他们的功德。徐渭暗喜,但不露声色,挥笔写道:经忏可超生纸钱能赎命

富绅和寺僧读过后,不禁喜形于色,这两句话非常符合他们招财进宝的愿望,便忙不迭地致谢。

岂料,徐渭却说:“先不要着急,我还有几字相送。”

这些人看到徐渭非常诚恳的样子,又拼命地称谢。

徐渭鄙夷地看着这几个人,接着在刚才写好的上下联后各添了7个字,于是就变成了本文本头的那副对联。

写罢,撂下笔,扬长而去。

这几个富绅寺僧惊得目瞪口呆,气得七窃生烟,像一摊泥瘫坐到了地上。没想到这位当年挡道难太师的孩子,这么不留情面,于是他们只好自认倒霉。

写这副对联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争相传诵,一时传为佳话。这副对联在后来的反封建斗争中,屡被人们引用,徐渭也因之颇受人们敬仰。

徐渭不满当时社会和封建礼教,是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者,反复古主义文学派别的先驱。他还通晓兵书,曾追随江南七省总督胡宗宪抗击倭寇,立下汗马功劳。

在今绍兴市徐渭故居“青藤书屋”,悬挂着他手书“一尘不到”、“砥柱中流”等匾额和多副寓意深刻的楹联,其中有一联这样写道: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

上联说的是:光埋头读书而不实践,是不行的,但如果废止了读书,又怎么能指导实践呢?

下联说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但如果总是失败,又怎么能说增长了智慧呢?

这是一副内蕴深刻的劝学联,成为许多有志青年的座右铭。

杨用修九岁联圣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始康(今四川新都县)人,是我国明代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和学者。

杨慎自幼机敏聪慧,勤奋好学,11岁能写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被乡亲们誉为“神童”。

杨慎天资聪颖,工于书法,文字功底深厚,尤其擅长对对联,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佳话。

相传杨慎五六岁时,在家乡的一个堰内游泳,那天风和日丽,波光粼粼,孩子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正好县官的船从这里经过,其他孩子都惊慌地游到了岸边,给县官让道。可是,小杨慎游兴正浓,加之本来就没有让道的意思,因此视而不见,毫不回避。县官看到他如此不恭敬,非常生气,让手下的人把他的衣服挂到了堰边的一棵大树上,然后用手指着小杨慎的头,严厉地对他说:“我出一联,你要是能对上,就把衣服取下来给你,否则……”于是,即兴出了一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应声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对答敏捷,出语惊人。杨慎的下联气势磅礴,表现了小杨慎的壮宽胸怀和鸿远抱负。县官见如此激壮沉雄的语言出自五六岁的孩子之口,佩服得连连称赞:“真是个神童!”

这件事像一阵风马上传遍杨慎的家乡,人们议论、称赞,为家乡出了这样睿智的神童而自豪和欢欣鼓舞。后来,乡亲们把杨慎游泳的这个堰,取名“娃娃堰”。

杨慎9岁那年春天,其父大学士杨廷和一位同缭来家做客,很想见见这位远近闻名的神童。这一天,晴空万里,春风拂面,暖日融融。在厅前闲叙时,只见杨花飞舞,扑面而来,客人触景生情,想当场考考杨慎,便即兴出了一联: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杨慎看了一下院里随风摇曳的绿竹,启口答道: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客人一听,笑逐颜开,连声称赞他聪明可爱,夸他前途无量,还说要把杨慎推荐给皇帝。

客人夸赞杨慎,实在是发自心底。他的上联,表达因错觉而感受到的美妙景致,用“错认”;杨慎的下联对上因错误感应而获得的朦胧之美,用“误疑”。对仗考究工整,意境和谐,透出杨慎对联才华的非凡。

经客人推荐,弘治皇帝非常感兴趣,想亲眼见见这位“神童”。有一天,弘治皇帝在御花园宴请群臣,便传旨杨廷和偕子杨慎同来赴宴。

时值隆冬,烧起了火盆,黑色的木炭熊熊燃烧,红光闪烁,弘治皇帝触景生情,出联求对:炭黑火红灰似雪

吟毕,笑望群臣,等候答对。大臣们一听,此联用字虽简,但关联紧密,深奥难对,只好低头沉思,谁也不敢冒然应对。顿时,整个御花园鸦雀无声,一片死寂。“我来对!”一声稚嫩的童声响起,打破了御花园的沉寂。大家一看,是座中年纪最小的杨慎,只见他走上前来,施罢礼,从容答道:谷黄米白饭如霜

弘治皇帝听了,拍手叫绝。大臣们也发出一阵惊叹赞赏之声。弘治皇帝的上联中,炭、火、灰原是一物,演化而为三,并且颜色不同,“碳黑火红”。杨慎的下联中,谷、米、饭原来也是一物,同样演化为三,颜色也依次对上“谷黄米白”,自然而贴切,精巧而工整,人们不得不佩服。

杨慎的聪明才智不仅仅靠先天的禀赋,而且离不开后天的发愤努力,勤奋好学。由于他渴求知识,孜孜不倦,日积月累,他的才智得到发挥,知识也日益丰富。他能巧妙地对上弘治皇帝的深奥对联,还得追溯一件往事。

一天中午,杨慎外出回来,途中看到一私塾先生用戒尺责打学生,看样子非常生气。杨慎好奇地走上前去,想弄清楚究竟是为什么。私塾先生告诉他说:“今天早晨,我出一下联,要他对出上联,可到中午他还对不上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说该不该打?”杨慎随即请教这下联的内容,原来是:谷黄米白饭如霜

杨慎沉思良久,深感艰涩深奥,一时对答不上来,看私塾先生那恨铁不成钢的神态,他仿佛感到戒尺敲打在自己身上,便惭愧地离开了。他没有请教私塾先生,但把私塾先生出的下联牢记心中,随时寻思,期望有一天能找到妙对佳句。

今天,听皇帝出此上联,仔细一琢磨,心里不免一阵惊喜,私塾先生出的下联,此时不是找到了美妙的上联了吗?于是,他当着皇帝和大臣们的面,沉着勇敢地应对,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杨慎虽然聪明过人,才华出众,但他从来不以“神童”自居,而是不断地刻苦自石厉,发愤苦读,博览群书,精益求精。终于在24岁那年,取得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即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武宗时录》。

杨慎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明世宗时,因秉公直言进谏无隐,被贬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在滇西度过了他的晚年,结束了他的一生。

杨慎才高学富,精通诗、词、文、赋和散曲,著作甚丰,多达100余种,后人辑其重要者,编为《升庵集》。

杨慎的一生,对西南文化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在今天云南的许多风景佳绝揽胜处,都留有他撰写的楹联和题记,其中象昆明西山华亭寺的一联,至今仍为文人墨客和广大游人争相传诵和赞赏。联文是:一水抱城面,烟霭有无,拄仗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寥寥30多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把昆明美丽的湖光山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婉如一幅隽永的青绿山水面,仿佛一首清丽婉转的抒情诗,把登临游人置于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表现他们陶醉神驰,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的情景,自然而贴切,真是“联中有诗,联中有画”。充分体现了杨慎不愧是一代颇负盛名的对联高手。

在杨慎的故乡,乡亲们为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常常用各种方式来缅怀这位杰出人物,以他做楷模来鞭策自己和教育后人。在今四川省新都县桂湖杨慎故居,后人曾经修建升庵殿来祭奠他,作联赋诗来纪念他,其中有一挽联为:烟波送客,风月含情,沧桑变,屡易规模,故址遗基,尚存太史千秋迹桂枝留人,荷华招我,鞍马闲,流连光景,先忧后乐,惭愧希文一片心

人们写景抒情,盛赞杨慎风流永存,同时,寄托对先人杨慎的无限敬爱之情。

叶子鸾苦学成才女

叶子鸾,字琼章,又字瑶期,江苏省吴江县人。

由于她自幼好学,到十岁的时候,就能诗会文,成为远近有名的小才女了。

叶子鸾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家庭也可说是一个荟萃了诗人的家庭。她的父亲叶绍袁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尤通文章诗词,一生崇拜唐朝的“李杜”和宋朝的“三苏”;她的母亲沈宜修,当时已为诗人,著有《鹂吹集》和《梅花绝句》百首,闻名遐迩;她的大姐叶纨纨,有著作《芳室轩遗稿》;二姐叶小纨不但诗文出众,还通戏曲,诗集有《存余草》传世,戏曲《鸳鸯楼》至今受到推崇。至于她的五个哥哥,也是各有文采,诗词俱佳。

在这个诗人荟萃之家,对叶子鸾影响最大、花费心血最多的,就是她的母亲沈宜修。她出生不久,父亲、姐姐和哥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都想给叶子鸾找个奶妈,但母亲坚持不肯,因为她感到请奶妈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不利。她曾笑着对家人说:“八个孩子,我已带出了七个小才子、小才女,难道剩这一个就不带了?将来孩子大了,文才如赶不上你们,她一定会埋怨我的!”

因此,从叶子鸾刚刚会说话的时候,沈宜修就教她识字前诗;三岁的时候,教她读《诗经》。现在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刚刚开始上幼儿园,然而当时的叶子鸾,却已在父母和哥哥姐姐学习空气的包围中,模仿着读诗书了,而且读得十分认真。

有一次,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去吃饭了,家人见她还在一个人捧着书看,便对她说:“小鸾,吃饭了,别再用功了!”

叶子鸾一听,瞪着眼睛,带着一副很认真的神态回答说:“噢,原来你们早就想着吃饭了!那叫废寝忘食么?所谓废寝忘食,就得像我这样,到了睡觉的时候不睡,到了吃饭的时候不吃才行呢!”

众人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叶子鸾不知道众人是在笑她那副认真的神态,遂又问道:“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这时,母亲走出来,笑着对她说:“对,还是我们小鸾说得对,你们的学习都不如我们小鸾认真,照这样用功下去,将来准能超过你们!”

叶子鸾受到母亲的表扬,十分得意,特别是母亲那句“照这样用功下去,将来准能超过你们”的话,使她那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叶子鸾学习得更认真了。

叶子鸾资质过人,才思敏捷,又能如此刻苦读书,所以史书说她“四岁能诵楚辞”,也就不为虚夸了。

此外,叶子鸾年纪虽小,学习却很虚心。她知道自己的学问不如哥哥和姐姐,所以,当哥哥和姐姐们一块切磋诗词和学问的时候,她都要参加,静静地听,细细地琢磨,遇有听不明白的,都要及时提出疑问,非弄清楚不可。

就这样,叶子鸾到了十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诗,提笔成文了。

有一天,父亲叶绍袁来了诗兴,把全家人叫在一起,联诗作对,讨论诗词,气氛十分热烈。叶子鸾年龄最小,总感到学问还没有赶上哥哥和姐姐,便一直坐在旁边专心致志地静听,当听到好句好词的时候,不禁高兴得拍手叫好。

她这一叫好不要紧,却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便笑着向她说:“听你母亲讲,你的诗词最近有了很大进步,也来个联对怎样?”

叶子鸾说:“和哥哥姐姐相比,还差得远呢!不过,父亲要想考考我,那就先出上联吧!”

叶绍袁见她答应得痛快,很是高兴,于是信口来了句上联:桂寒轻露湿

叶子鸾未加思索,便对了个下联:枫冷乱红凋

她的话音一落,众人便齐口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

父亲感叹道:“你们称赞得一点也不过分,看起来小鸾的诗是成熟了;她这么小的年龄,能对出这样好的句子来,是我没有想到的!”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小才女只活到17岁便去世了,留有著作《疏香阁遗集》传世。

王尔烈巧对诗联

王尔烈,辽宁辽阳(今辽阳市)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太子太傅(即后来的嘉庆皇帝的老师)。

他小的时候,就以才思敏捷,能诗善文而被誉为“奇才童子”,有着许多勤学苦读、显露才华的故事。野外对诗

王尔烈出生在读书人家,小的时候十分聪明,自幼识字背诗,一学就会,六岁上学前,已经把《毛诗》、《左传》两部书读完,并且已经会联诗作对。在学校中,他读书注重背记,更注意动脑思考,常常能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他每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很喜欢他。

这年秋季的一天,私塾老师带着王尔烈和其他学生去郊外游览。

东北辽阳的秋天,是一个金色的秋天。那玉米,像牛角般矗立在发了黄的玉米秆上,突破了外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发出了金灿灿的光;那沙果,黄澄澄地坠弯了树枝,金汁欲滴;那豆子已干了棵,落了叶,豆荚层叠,被烈日一晒,噼叭作响,里边的金娃娃,从裂缝中露出了金色的笑脸。

但是,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山坡下的黄花菜。在关内,那是种在沟边路沿,被视为稀有植物;然而在关外,却是铺天盖地,满山遍野,因此,才被称为特产。此时正是收割季节,那成千上万的花蕾,在那直挺挺的枝条上竞相开放,露出了金色的花片、金色的花蕊,飘出了金色的花粉,把那采食蜜蜂的身上、翅膀上、头上和脚上,都裹上了一层金装,“古书中“金蜂”一词,也许由此而得。

师生们被这金色的秋天陶醉了,一个个血液沸腾,心潮澎湃。私塾先生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无限感慨,顺手折了一支黄花,朗声念出了一句上联:野外黄花似金钉钉地

他念完之后,希望他的学生们接个下联。可接什么合适呢?因为黄花是此时此地金秋的代表,也必须以有代表性的实物相对才行。

众学童举目四处观望,没有找到可对的目标;冥思苦想,没有想出合适的词语,只好互相对视,无可奈何地低下头来。

老师望望他的得意弟子王尔烈说:“怎么,今日你也对不出了么?”

王尔烈笑道:“我已想好了一个下联,只不过想先听听大家的,看有没有更好的下联;既然大家一时想不出,那我也只好献丑了!”

随后,他往城内一望,顺口念道:城内白塔如玉钻钻天

同学们一听,都称赞说:“对得好!城内野外,白塔黄花,钻天钉地,实在是对得太妙了。”

因为辽阳城内有座参天的大塔,叫白塔,为古老建筑物,据说天宫各路神仙,常来这里聚会,因此,它不但多年来被视为辽阳吉祥的代表,成为民众逢年过节祭祀的场所,也是东北的名胜古迹之一。

私塾老师听后,满意地笑了。就读龙泉寺

正当王尔烈在私塾老师的悉心培育下茁壮成长的时候,由于家中变故,年仅十岁的王尔烈只读了四年书,便被迫退学了。

王尔烈退学后,经他的老师介绍,到龙泉寺做了一名勤杂工。王尔烈在龙泉寺,表面上是来寺中做杂工,实际上是为了来这里继续读书。因为私塾老师深知寺中方丈元空禅师是个学问家,又有一面之交,为了使他的得意门生不致半途而废,便想到了把王尔烈送到寺中。当他把王尔烈的情况向元空禅师说后,元空禅师高兴地接受了他。

王尔烈在寺中一边干些杂活,一边向寺中僧人请教诗文。寺中僧人见他头脑机灵,又在诗文上已经很有名声,所以也都愿意教他。

有一天,大雪过后,寺中僧人带着王尔烈一边扫雪,一边堆雪人玩。有的用雪堆了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有的堆了个猪八戒,还有的以王尔烈的模特,堆了个他正在读书的形象。可王尔烈却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竟在寺院的中央堆了一尊南海观音像,还把菩萨脚下的莲花涂上了粉红色的颜料,栩栩如生,很是逼真。

其他僧人看后,称赞说:“以前光听说你的诗文很不错,看不出你还会绘画,可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小才子啊!”

也有的逗他说:“你来我寺,没有削发,也算得上一个俗家小弟子,你把观音画得如此漂亮,可你知道观音究竟是个女的,还是个男的?”

王尔烈见问,瞪大眼睛,不解地望着众人。众僧看着他稚气十足的面孔和不解的神态,不由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恰在这时,元空禅师从内室走了出来,看了王尔烈堆的那尊观音像,也觉形象逼真,不由得心中一惊。原来,自从王尔烈来寺中后,元空禅师因多次外出会友,又忙于佛事,只交待弟子们要照顾好朋友送来的这个小勤杂工,却从来没有正面和他接触过;至于他是否有才气,更是一无所知。因此,今日偶尔看到他堆的那尊观音像后,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顺口念道: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王尔烈虽然也是头次和元空禅师正面接触,却一点也不感到拘束,稍加思索,便对了个下联: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元空一听,这下联不仅对得工整,而且神思驰骋,形象生动,方觉王尔烈的确才气不凡,心中十分喜爱,随后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了一名茶童。

从此,王尔烈在学识上得到了元空禅师的直接教授。巧对小尼姑

王尔烈自被元空禅师收到身边后,经常出入禅师卧室,见到许多自己从未看到过的名家经典著作,如《史记》、《汉书》、《左氏春秋》、《乐府诗集》、《太白文集》等等,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元空禅师见王尔烈如此用心读书,又有才气,也更加喜欢他,于是每次外出与名家切磋学问,都要把他带上,以使他开眼界,长见识,把腹中所学进一步加深,从而使王尔烈的应对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有一天,元空带着几个弟子去大安寺,恰恰遇上大安寺的几个尼姑在湖边提水。

当元空所乘小船来到尼姑提水处时,几个尼姑突然发现,在清澈的湖中,映出了和尚为师傅划船的影子;而划船的篙影,又一来一去地打在划船和尚的头部影子上,十分有趣。于是,一位年龄大点的尼姑,便笑着吟了个上联: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

她意思是让龙泉寺的和尚们对出下联。龙泉寺的和尚们过去也是和大安寺的尼姑们玩笑惯了的,要在平时,早就争着接对了,可今日,师傅在船上,对的俗了,生怕师傅责备;要对的雅些,又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语来,于是互相对看,都不敢张口。就在此时,大师兄悄声对王尔烈说:“你现在也算我们寺中的一个弟子,能忍心看着我们败给她们不成?”

又有位僧人也悄声怂恿说:“你平时最善联诗作对的,今日怎么了,为什么不吭声?”

王尔烈望了望元空禅师。元空禅师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王尔烈这才朗声念出了一个下联:尼姑汲水,绳系潭底观音

尼姑们一听,小和尚对的这个下联,很是工整,且有礼貌,并形象地描绘出:当她们从湖中往上汲水的时候,自己的影子也提了上来。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画啊!”

就这样,王尔烈在龙泉寺一晃就是十年,博览群书,学识日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学者。

公元1771年,王尔烈进京殿试,一举得中头名状元,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又做了太子太傅。

成鹫吟诗惊文人

成鹫,是出家为僧后的法名,原姓方,名颛恺,字麟趾,出生于公元1636年,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清代初期著名诗人。

成鹫出生在一个诗人家庭,他的父亲、哥哥当时都已经以诗出名,特别是他的哥哥方殿元,后来以诗成为“岭南七子”之一。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鹫虽然在学校读的是经书,但耳濡目染的是诗词,从小和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到他八九岁时,不但读完了《论语》、《尚书》、《春秋》等多部经书,而且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唐宋以来的名家诗作。

由于他的父亲一心让他读经学史以将来走上仕途,加之他性格内向,不爱卖弄,所以其父对于成鹫学诗的事一直都不大清楚。

这年冬季一天的夜晚,成鹫家中来了几位客人,都是父亲的诗友。父亲这些诗友,每当聚集在一起,便要以轮流作诗联对为乐。他们今日的作诗联对内容,是要求以风、花、雪、月四字为题,一字作一首诗,每人用四个字作四首诗,然后进行集体评议。只评最优和最差两名,最优者,在宴席开始后坐在主宾的位置上;最差的则负责斟酒倒茶,为大家服务。

作诗比赛开始后,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构思。可就在此时,客厅门口的月光下,成鹫也正在和他的弟弟、妹妹做游戏,一会儿争论不休,一会儿哈哈大笑,直吵得那些诗人们心烦意乱。

父亲见状,生气地命令他们:“叔叔伯伯们正在专心作诗,你们在这儿起什么哄,快走远一点,要不就到外边玩去!”

成鹫却做了个鬼脸,然后满不在乎地说:“走就走,作诗有啥了不起?四个字作四首诗就难成那个样子,我一首诗就能把四个字全用上!”

客人们见他口气这么大,估计可能有些文才,于是把他叫住说:“那你就作出来念给我们听听!”

父亲则制止说:“听他一派胡言,我从来就没有教他写过诗!”

一位年龄大些的客人说:“你不教,学校不一定不教,他既然说了,就能作出,你让他试试又有何妨?”

父亲这才无话可说了。

只听成鹫稍加思索,便开口吟道:瓶中一支花,窗外一轮月;花落月归天,风吹满地雪。

众客人一听,这首诗不但用词精当,押韵合辙,而且想像力丰富,又出于一个年仅八九岁的孩子之口,不由得纷纷叫奇,他的父亲一下子也给弄蒙了,不由得问他:“你什么时候会作诗了呢?”

成鹫顽皮地微微一笑说:“就是在你们常常作诗联对时听会的呀!”

成鹫长大后,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成鹫对尘世心灰意冷,便去拜石洞禅师为师,削发为僧,做了和尚,取法名成鹫。

在文学成就方面,成鹫与当时文人陈恭尹、屈大均、梁佩兰齐名。因陈恭尹居西樵,成鹫则自号东樵。其著作有《咸陟堂集》传世。

吴廷桢妙对显才

吴廷桢,字山抡,生于公元1663年。据资料记载,他自幼聪明好学,5岁能联对,7岁能吟诗,10岁会写八股文,12岁在乡试中就中了秀才,被当地人誉为神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神童,由于家中贫寒,无钱在官场打通关节,结果屡试不中,直到1696年,康熙南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他,当场赐举人,后又中进士,才走上仕途,官至翰林院大学士。

就在他屡试不中的前后,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自造章句充古诗

吴廷桢14岁那年,由于家中贫寒,不再继续上学,来到杭州,被介绍到一个大盐商汪孝亭家中做门客。汪孝亭虽然家产万贯,却不知诗书,常常在和官府打交道中丢丑,被人瞧不起。于是,他便下决心像其他人那样,找一个有文才的门客,替他装点门面,以便在关键时刻给他出来“挡驾”。经过面试,汪孝亭便收下了他。

从此,吴廷桢在这里一面替人做事一面挤时间读书,生活倒也丰富多彩,又能挣些钱寄回家中,颇觉心满意足。

有一天,扬州盐商举行聚会,周边地区的盐商都被请了来。汪孝亭在当地所有盐商中是数一数二的大户,是这次聚会的重要人物之一,理所当然地要带上吴廷桢去参加会议。

别看这些盐商文化水平低下,而在酒宴中,却又常常学着那些文人墨客,不是提议作诗,就是提议联对。尽管他们作的诗联的对不伦不类,仍然要故作文雅,自命风流。特别是在行酒令时,他们虽然不懂酒令的规矩,却也有不懂装懂的办法,只要到时每人念一句诗或曲子,最后一个字是个“红”字就行了,以此表示盐业的兴旺发达。不过,他们的肚子中毕竟没有什么墨水,也背不出几句古典诗词来,不过这也无妨,他们都带有门客,到时候由门客在小纸条上写上一句,他出来念就是了。

这天的“酒令”开始了。

头一个开口念道:万绿丛中一点红

接着第二个念道:花落水流红

第三个又接着念道:当年拼却醉颜红

第四个轮到汪孝亭了。恰在这时,吴廷桢去了厕所,汪孝亭急得满头大汗,嘴一张一合,就是念不出诗来,再加上众人的催促,汪孝亭更加慌了神,当他往院中看看吴廷桢回来没回来的一刹那间,忽见满院柳絮飞舞,便信口胡诌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

他以为,反正后边有个“红”字就行,可是他的话音一落,众人便哈哈大笑说:“不通,不通,柳絮分明是白的,怎么变成红的了呢?”

又有的说:“罚酒,罚酒!”

汪孝亭正急得满头冒汗,吴廷桢却走了进来说:“且慢,谁说柳絮不能由白变红呢?这分明是诸位少见多怪罢了。”

众人被他的一句话弄蒙了,其中一位盐商见他年龄小,不会有多少文化,便追问说:“白絮变红,你有什么根据?如说不出,连你和你的主人一块加倍罚酒!”

吴廷桢微微一笑说:“其实,汪先生刚才所念的是一首古诗,并非杜撰,是古人一首七言绝句中的最后一句。如果不信,我现在将全诗背出,诸位一听就明白了。”

只听他念道:浪迹天涯西复东,青山绿水画图中;夕阳返照桃林岸,柳絮飞来片片红。

众人听了,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想不到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竟有这么大的学问。

回到家中,汪孝亭异常高兴,于是拿出一千两银子交给吴廷桢说:“亏你学识渊博,记住了那首古诗,为我挽回了面子;否则,我不知道要丢多大的丑呢!拿着,这一千两银子,就算我给你的报酬吧!”

吴廷桢笑着说:“哪里是什么古诗,只不过我见主人为难,胡诌了几句蒙他们罢了!”

汪孝亭听了,哈哈大笑,更加喜欢他的聪慧机警,每有外出应酬,定要将他带在身边。宴席联对露才华

清朝初期有个吏部尚书,名叫宋冘,字牧仲,号漫堂,出生于公元1634年,河南商丘人。此人通经书,善诗词,爱绘画;特别是在写诗上,与当时的著名学者、诗人王士桢齐名;在作画上,善水墨兰竹,兼长山水树石,还精于鉴别文物。

公元1678年,宋冘在苏州做布政使的时候,听说号为神童的吴廷桢很有才华,便经常邀请他到府中谈诗说文,虽然他们年龄相差悬殊,谈话却很投机。

有一次,宋冘大宴宾客,在客人中,除了他的同僚,便是社会上有名望的学者和文人,为了使吴廷桢显露才华,特地将他召来作陪。席间,宋冘把他的名气和才能向人家介绍后,众人无不向他表示祝贺,但也有的流露出不服气的表情。

于是,有的人提议说:“既然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何不当场为我们露上一手,以让我们大开眼界?”

众人对这个提议,一致表示赞同。

宋冘明白大家的意思,便主动说:“好,诸位既然有这个意思,让我来考他一考吧。我们今日考他,一不要他作诗,二不要他作文,让他当场作一副对联;而且今天的对联,也不用命题,就叫往里边嵌字吧!”

宋冘说着,便取过一本书来,随意让一位客人指了个“两”字,又让一位客人随意指了个“空”字。尔后,宋冘规定,要把这两个字分别嵌在上下联中,而且要都嵌在七字句第六个字的位置上。

宋冘讲完要求后,让侍从为大家斟上酒,接着对吴廷桢说:“我希望酒过三巡,能看到你的佳作。”

众客人听了宋冘的要求,就觉得这副对联实在是够难作的,现在又听说在酒过三巡后必须作出,便一齐瞪大了眼睛,盯着吴廷桢。

吴廷桢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坦然自若,无事一般。三巡过后,只听他朗声念道:忽听猿声啼两岸,又闻人语响空山。

他的声音一落,宴席上顿时一片欢腾,齐声叫妙。宋冘听了,觉得这副对联作得确是巧妙。上联化用了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下联化用了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不但用语现成,对仗工整,而且意境也高。他岂能不为自己发现了这样一个人才而高兴呢?

对于宋冘的得意之态,众客人已经看了出来;其实客人们也未尽兴,于是又提议让吴廷桢再来一联。

吴廷桢急忙对大家说:“刚才宋大人出这么个难题,我已险些被难住,岂能再来一次?请诸位不要再让我献丑了!”

众人不放。

宋冘只好又说话了:“廷桢,我知道你腹中诗文,犹如源头活水,潺潺不断。既然大家有这个愿望,你又何必推辞呢?就再来一首吧!”

吴廷桢说:“既然宋大人也发话了,我岂敢违命?不过有话在先,我若真的被难住了,作不出来,诸位可不要见笑哦!”

这一次,大家仍按上次的办法,点了两个字,一个是“蛟”字,一个是“断”字,而且指定嵌在七字句第四个字的位置上。

吴廷桢见点的是这两个字,的确有些作难了。因“蛟”是个名词,“断”是个动词,如何对得上?而且意思相隔太远,也无法把它们贯串起来。

正当吴廷桢苦思冥想,还未找到合适词语的时候,宋冘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吴廷桢看见宋冘坐的是一把垫着虎皮的交椅,忽地灵机一动,妙思涌出,遂念道:射虎斩蛟三害尽,房谋杜断两心同。

在这副对联中,上联用的是晋朝周处除三害的典故;而下联中的房谋杜断,指的是唐朝李世民时的两个贤相,一个是房玄龄,善于谋略,另一个是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后来“房谋杜断”便也演化成了一个典故。

直到此时,众人才觉得吴廷桢的确是个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难得人才,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受荐御前赐举人

吴廷桢虽然自幼被誉为神童,后又多次显露才能,但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去考举人,却仍未得中。这是怎么回事呢?身为江苏布政使的宋冘深是不解,并且也很表惋惜。

有一次,吴廷桢前来拜见,宋冘心想:吴廷桢屡试不中,是不是因为八股文写得不好?便想趁其来访之机,考考他的八股文作得如何,于是对他说:“廷桢,今日我出个题目,你来破题如何?”

吴廷桢说:“不知大人以何为题?”

恰在此时,有两个木匠正在院子的一角锯木板,宋冘便用手一指说:“就以锯板为题吧!”

八股文,这是自明朝后才兴起的科举必试题目。八股文分为八段,头一段叫破题,用一两句话点明题目的意思,为下文开路。

吴廷桢听说以锯板为题,稍加思索,便开口说道:“送往迎来,所厚者亦薄也!”

这个破题很是形象,因锯木板要拉锯,一拉一推,把这动作说是“送往迎来”;一块很厚的木头,或者一根圆木,被锯成许多板子,就薄了,所以说它是“厚者亦薄”。但是,这个破题内含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送往迎来”,习惯了敷衍,他就对人不会有什么深厚的友情了,即使原来比较深的友情,也会淡薄的。

宋冘听了,不由得拍手叫绝。他想,既然破题如此好,行文必不差,那么怎么就一次又一次地考不中呢?他决心伺机向朝廷推荐。

恰在这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江苏,宋冘在率领各级官员跪地相迎时,有意将吴廷桢安排在内。

康熙是个重视人才的皇帝。他在召见宋冘汇报当地政事民情之后,又要他推荐人才,宋冘乘机汇报了吴廷桢的情况,并说此人今日也已前来迎驾。

康熙闻言,立即派人把吴廷桢召来,亲自面试,以“圣驾巡幸”为题,让他作一首诗。

吴廷桢谢罢龙恩,站起身来,当即念出了两句:龙舟彩益鸟动旗幢,圣主巡方至越邦。

他正要念下两句,不料康熙在这时问身边的侍臣:“船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侍臣回答说:“到了吴江。”

吴廷桢闻言,不由灵机一动,又续出了下两句:民瘼关心忘处所,侍臣传语到吴江。

吴廷桢这首诗,特别是后两句,是说皇帝心中光想着民瘼(民间疾苦)了,把船行到什么地方都忘记了。这是两句拍马屁的话,而且拍得及时,康熙听了也不由得笑了,感到这小子也真会逢迎,不过,他感到此人才思也的确敏捷过人,便称赞他说:“即景生情,出口成章,是个才子!”

吴廷桢此一举,引得康熙高兴,当场便赐他为举人。

由于这举人是皇帝钦赐的,后来再行考试,谁还敢挡他呢?于是,吴廷桢1703年便中了进士,受封为翰林。

方苞七岁学《史记》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出生于公元1668年,安徽桐城人。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和散文家。康熙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方苞的家庭,是世代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方仲舒是著名学者,尤通经史,也是位著名的诗人。他见方苞天资颖悟,智慧过人,故从两三岁开始,就教他读经书,学诗文。方苞到四岁的时候,就会联诗作对了。

有一天,方苞和他的父亲方仲舒清早起来,见门外漫天大雾,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公鸡的叫声,透过重重迷雾,一声声传了过来,父亲有感,顺口来了句上联:鸡声隔雾

方苞才思敏捷,立即应声来了句下联:龙气成云

父亲感到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很有气势,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难得了。于是,从五岁开始,父亲便教他读《论语》和《孝经》。

方苞年龄虽小,却酷爱读书,并且注意修身养性。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对《论语》和《孝经》中的内容,父亲往往只教给他开头,他便能读懂下文;结果不长时间,便把这两本书读完了;尔后,他就自己又找来一些经书自学,如《毛诗》、《左传》等,他读起来都是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在他七岁那年的一天,他看到父亲在读一本叫做《史记》的书,常常凑上去看几眼。父亲对这本书很是珍惜,为防止遗失,每次读完之后,便藏在自己的书箱内。方苞对这本书早就听说过,它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止共三千余年的历史,保存了古代至汉武帝时最为系统的珍贵资料,而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很想读上一读。于是,他便和也想读这本书的哥哥方舟暗中商定,只要父亲不在家时,哥俩就偷偷地把书箱打开,取出来自学;万一父亲发现后怪罪下来,两人共同承担责任。

不久,父亲就发现了他们偷读《史记》的事。父亲见他们哥俩小小年纪就能读懂《史记》,大为惊奇,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索性取出,让他们专心阅读,并且还取出了自己平时喜欢读的《易》、《书》、《诗》、《礼》以及《左传》等,供他们阅读。不长时间,方苞除《史记》之外,对其他所读经书,都能熟练地背诵下来,并且开始撰写古文;待他八岁那年去私塾读书时,在文学方面已经小有名气,被时人称为神童。

公元1699年,方苞考中举人;1706年,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他将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时,听说母亲有病,便回家侍奉母亲。后来,康熙发现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便任命他为皇帝的南书房当值(一个专门为皇帝提供各种资料的官员);雍正即位后,提拔他为礼部侍郎。

在学问上,方苞对《春秋》有深刻的研究;在文学上,他推崇《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他所写的散文,在当时的文学界有深刻的影响;又由于他的弟子刘大槐、姚鼎都是桐城人,后人便称他和他的弟子们为清代文坛上的“桐城派”。

方苞有著作《方望溪先生全集》流传后世。

李调元七岁联对

李调元,清代著名文学家,四川绵阳人,出生于公元1734年,1754年中进士,成为乾隆年间年纪最轻的一名进士。

他在七岁的时候,有一个叔嫂联对的故事,读来颇是有趣。

李调元出身于书香门第,尤以文学世代相传。这样一个家庭,使李调元自幼受着读诗、写诗、咏诗的熏陶,到六岁开始上学读书时,就已会联诗作对了。

他七岁那年的五月五日,即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吃粽子。李调元一大早起来,便跑进了厨房,以去上学为由,要他的三嫂拿出粽子给他吃。

三嫂见他馋成那个样子,感到好笑,故意逗他说:“粽子还未煮熟,再等会儿吧!”

李调元说:“再等,上学就晚了,老师批评我怎么办?”

三嫂笑着说:“又不批评我,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再说,现在离上课的时间还早着呢,你急什么?”

李调元无法,见桌子上放着已做好的糍粑,便又改口说:“那就让我先吃点糍粑好了。”

说着,他便伸手去拿,三嫂又上前拦住说:“这糍粑是我连夜做出来的,全家人正好一人一份,非要等大家齐了一块吃才行呢!”

李调元这下没咒念了,闻着锅里透出来的粽子味,口水都流下来了。

直到此时,三嫂才对他说:“要吃粽子可以,但必须对出一联。”

李调元一听,觉得这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便急忙说:“好,就请三嫂出题吧!”

三嫂便以端午节为题,来了个上联:五月五日,五叔讨粽子

李调元见三嫂用了个“讨”字,把自己要吃粽子的情景说得那么难堪,也不甘示弱,立即以牙还牙地对了个下联:三更三点,三嫂偷糍粑

三嫂听了,有点不满意地说:“你用三个‘三’字,对三个‘五’字,倒也对仗工整,构思巧妙;不过,你那偷字却用得不好。我一夜未睡觉,赶做糍粑,为了全家,辛辛苦苦,怎么叫‘偷’呢?”

李调元不服气地说:“那你在上联中为什么要用个‘讨’呢?我以‘偷’字相对,不是合乎情理吗?”

三嫂望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扑哧一乐说:“好你个小五叔子,真是一点亏也吃不得!”接着便顺口改道:五月五日,五叔吃粽子

李调元听后,也立即把下联改成,三更三点,三嫂做糍粑

此后,李调元“叔嫂联对”的事传了出来,也就成了一段趣话,流传至今。

傅嘉九岁难进士

傅嘉,清朝著名学者,广东人,出生于公元1745年。

傅嘉自幼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指导下,五六岁时便学会了联诗作对,到七岁去学校读书时,在文学上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可是,他只念了一年书,由于母亲去世,家中贫困,他也就退学了。在他退学之后,仍不忘读书,常在上山砍柴和干活的空间,挤时间读书。

有一天,他听说朝廷派了个叫李调元的进士到广东任学政。傅嘉早就知道李调元是个有名的才子,小时候就以“叔嫂联对”而闻名乡里。于是,他一时心血来潮,便想见识见识这位名人的才华。

几天后,傅嘉打听到李调元每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便在路的正中央用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然后守候在那里。不一会儿,李调元坐着轿子来了。

轿夫来到“石桥”跟前,一脚便把石头踢到了路的一边。这下,傅嘉可不干了,上前拦住轿夫,指责他不该把他的“石桥”拆掉。轿夫则说傅嘉不应该在路中央摆石头玩,妨碍行走。轿夫和傅嘉各说各的理,声音越来越大,争吵起来。

李调元在轿中听了,也觉着这孩子太不讲理,于是便走下轿来,准备劝说几句,叫他让开算了。

不料,他刚一下轿,傅嘉竟一扫刚才的怒气,上前深施一礼说:“您就是新来的李大人吧!听说您从小就以联诗作对很有名气,在下很是敬慕,今以‘石桥’拦轿,就是想和大人联上一对,不知大人能否赐教?”

李调元一听,心中就乐了,天底下竟有这样求联对的!不过,他一向以联诗作对为乐趣,今又见傅嘉出语不凡,满脸稚气,很像自己当年向三嫂讨粽子时的那副神态,不由十分欢喜;于是,也想考考他是否有自己当年那种才气,便高兴地对他说:“那你就先出上联吧!”

傅嘉不假思索,顺手指着被轿夫踢倒的“石桥”,写出上联:踢倒磊桥三块石

按说,上联中的“磊”字应该用“垒”字,可他竟写上了三个“石”字的“磊”,和后面的“三块石”相接,使得李调元难以应对,想了足有半个时辰,也未想出合适的语句来,便有些难堪地提出回去再想,明日一定答复。傅嘉同意了。

李调元回到家中,愁眉不展,他的妻子见了,便问根由。当李调元把途中一个孩子求他联对的事说出后,妻子竟笑着说:“咳,这有何难?”

于是,她拿过剪刀,把绣花用的纸剪出一个“出”字,然后从中间剪成两个“山”字说:剪开出字两重山

李调元一听,“出”和“磊”相对,“两重山”和“三块石”相对,不由得连连称妙。

第二天一早,李调元又坐轿来到原处,见傅嘉已等在那里,便把下联说了出来。

可傅嘉听了,却微微一笑说:“这下联对得的确很妙,但我想并非出自李大人之手。”

李调元吃惊地问道:“你这是从何谈起?”

傅嘉又笑着回答说:“想大人堂堂男子,不用‘劈’字和‘砍’字,怎么想起来用个‘剪’字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联定是李夫人对的。”

李调元听后,十分钦佩傅嘉惊人的聪敏才智,不但承认了夫人对下联的事实,而且专门来到傅嘉的家中,送上俸银二百两,一再嘱咐他的父亲要好好供傅嘉读书。

林则徐联对中举

林则徐,清朝大臣,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立矣村老人,出生于公元1785年,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以虎门销烟震惊世界。

史称他“少警敏,有异才”,并以“童年擅文”而被称为神童,世间流传着不少关于他显学露才的生动故事。童年擅文

林则徐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叫林宾日,是个教书先生,不仅通晓经书,更喜欢吟诗、作赋、写文章。但是,他多次参加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最崇拜的是南朝陈国一个叫徐陵的,不但仕运亨通,官至尚书,而且文章绮艳,与庾信齐名,是当时很有造诣的文学家。于是,父亲在林则徐刚一呱呱坠地,便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则徐,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徐陵那样的人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父亲对林则徐的早期教育抓得很紧,两岁教他识字,三岁教他背诗,四岁便让他跟着自己到私塾去,让他和学生一块读书。

林则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立志不辜负父母的希望,自觉读书,学习刻苦。夏天,由于他家的院落后边有一条臭水沟,蚊虫密密麻麻,在晚上林则徐读书时,把他咬得浑身都是疙瘩,他却仍不觉得,直到第二天早晨,母亲来叫他去吃饭时才发现,母亲心疼得失声痛哭。于是,她狠心卖掉了一副耳坠,给他买来了一个帘子和蚊帐,并于每天晚上,在林则徐读书时,为他驱赶蚊虫。

有一天,他的父亲带着学生去鼓山游玩,登山望海,触景生情,一时兴起,便让学生以“山”和“海”为题作一副对联,并把这两个字嵌入上下联中。

当其他学生还在苦苦构思的时候,年仅九岁的林则徐已经脱口而出: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众学生一听,无不称赞叫好。父亲林宾日更是惊喜异常。因为他觉得,儿子写的这副对联,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还借此抒发了他广大的胸怀和宏伟的志向。

此事传出后,福州一位名士大为惊异,来到林宾日的家中,想当面试试林则徐的才学。当林则徐被叫来和他见过礼后,这位名士当场念出了一个上联:鸭母无鞋空洗脚

这是一个和周围的事都不相关的上联,连林宾日听了也一时想不起以何相联为宜,可小小的林则徐未加思考,竟立即对出了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

那名士听后,感到出有奇思,答有奇想,且对仗工整,字字有声,不由得连连称赞:“神童!果为神童!”

从此,九岁的林则徐便以“童年擅文”而出了名。父子双书联

儿子出了名,老子也高兴,这是人之常情。

林则徐自从有了“童年擅文”的名声后,林宾日越发把培养林则徐成才当成了大事,经常与他切磋诗文,以帮助他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他学习的自觉性。林则徐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对读书和写作也抓得更紧了。

有一年除夕,父亲林宾日坐在堂前写对联,林则徐站立一旁,铺好纸,研好墨后,林宾日从儿子的手中接过笔来,稍加思考,便来了副上联:

除夕月不同,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该写下联时,林宾日有意让儿子显显才华,便故作难色。林则徐见状,已经知道父亲的用意,先没有开口,而是抡起一个小鼓槌,轻轻地在堂鼓上敲了三下。父亲不解其意,便问他说:“这是为何?”

林则徐笑着答道:“儿子已为父亲续好了下联。”

随后念道: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林宾日听了,连声赞道:“好一个‘替天地扬威’,我儿果然气度不凡!”

他知道儿子的书法此时也大有长进,于是,把笔递给儿子说:“你快自己把它写出来吧!”

林则徐也不推辞,接过笔来,一挥而就。

林氏“父子双书联”的佳话传出后,林则徐的名气就更大了。联对中举

林则徐12岁那年,去县城参加童子试,考官见他的成绩与一个老童生相差无几,就以联对的形式进行复试。考官所出的上联是:童子何知

意思是说:你们二人的知识到底怎么样?

老童生一时没有回答上来,林则徐却坦然回答道:大人利见

意思是说:大人您自有正确的评判。

因此,林则徐考中头名。

第二年,郡中考秀才,林则徐又一举得中,被选拔到福建省城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深造。

林则徐在公元1811年入京会试,一举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先后任河道总督、江苏巡抚。

1838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

1840年,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祯合力严缉烟贩,迫使英美烟商交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威震英法当局,但也因此受到投降派的诬害,充军新疆。

1845年,林则徐又被起用,四年后因病退职,返回故乡。1850年病死,其著作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传世。

丘逢甲提笔成文

丘逢甲,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彰化人,出生于公元1864年,是清朝末期著名诗人,诗作近万首,有著作《岭云海日楼诗抄》传世。

丘逢甲虽然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但他的父亲却是个读书人,对经书诗词无所不通,只是由于清朝政府已经腐败,家中没钱打通关节,所以屡试不中。他见丘逢甲有过目不忘之才,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面种田谋生,一面教儿子读书。

在父亲的亲自教导下,丘逢甲自幼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四岁就能背《三字经》和《千家诗》,六岁开始读经书;到十一岁的时候,便已经读完《论语》、《尚书》和《史记》,对其中一些重要篇章都能背诵并且出口成诗,提笔成文,成为远近有名的“小秀才”,被乡里的人们称为神童。

他十四岁那年,去台南参加童子试。不到两个时辰,丘逢甲便答完了卷子。考官见他在这次考试中年龄最小,交卷最早,诗词立意新颖,平仄准确,很是惊奇,便怀疑他的卷子是否有假,于是重新出了一套题目复试,丘逢甲依然一挥而就,方使考官对他的才华深信不疑。

这考官也是个爱才之人,见丘逢甲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心中很高兴,便立即报告了主考官丁日昌。

丁日昌听到报告后,立即带领一些考官前来召见了他,首先问道:“你为什么要用丘逢甲这个名字呢?”

丘逢甲道:“因为我出生那年,恰好是甲子年,所以,我的父亲便以年取名,方为逢甲。”

丁日昌听后,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巧妙,于是说道:“听考官说你很有文才,现在我就以你的名字出个上联,你来对个下联如何?”

言毕,他便顺口念道:甲年逢甲子

丘逢甲闻言,不假思索,便脱口对道:丁岁谒丁公

谒,是拜见的意思。丁日昌一听,忽的明白,今年恰好是丁丑年,正好和自己的姓相合,而且用词彬彬有礼,更加感到他反应灵敏,顿时对他产生了好感。

为了进一步测验他的才学,丁日昌又出了一道题目,让他写一篇文章。丘逢甲仍是未加思索,提笔便写了起来。半个时辰过后,一篇两千余字的文章竟一挥而就,而且文辞并茂。丁日昌看后,心中越发高兴。为了表彰他的才华,丁日昌当时就命人刻了一个“东宁才子”(台湾在明清时期称为东宁)的印章,赠送给他,以作为对他的鼓励。

丘逢甲长大后,恰逢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他积极参加了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斗争,坚持抵抗日军,后来虽然兵败受挫,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被后世传诵。

王韬五岁巧应对

王韬,江苏长州(今苏州)县人,出生于公元1828年,字仲,又字紫诠、子潜,清代著名文学家。

他五岁的时候,有一个“巧应对”的故事,反映了他非凡的才智。

王韬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机警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两岁开始识字、咏诗,三岁读经书,到四五岁的时候,便开始博览群书,有问必答,出口成章,被时人称为神童。

他五岁那年的一天,他父亲的几位客人来到家中,听说他五岁就有神童之称,甚感惊奇,而且也半信半疑,便向他的父亲提出,要一览神童风采。

他的父亲心中明白,这是客人不相信他儿子的才华,于是,便唤王韬出来与客人相见。

客人中有一个姓庞的学者,见王韬生得天庭饱满,双目有光,心中有几分喜欢,便笑着顺口来了个上联:鲁男子

王韬则毫无拘束地立即对了个下联:徐夫人

从字面上看,这个下联,已经对得十分工整了;而更重要的,是上下联又各含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先说“鲁男子”,是在春秋战国时,鲁国有一个男子,单独住在一间卧室中,在他的隔壁房间里,也单独住着一个寡妇。夜间,天下暴雨,两房中间的墙受损害,那寡妇便来到男子住室,欲以身相托,那男子坚持不肯接纳她。后来,人们便用“鲁男子”称赞那些在处理男女关系中以礼自持的男子。“徐夫人”,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姓徐的男子名叫夫人,当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时,所用的那把匕首就是他献的。因此,王韬用“徐夫人”对“鲁男子”。客人们感到他小小年纪,对掌故如此熟悉,的确令人折服。

可是,又有一位客人觉得这次联对可能是一种巧合,王韬正好知道这个历史典故,便又对他说:“你还能另外对个下联吗?”王韬说:“这有何难?”于是又对了个下联:莽大夫

这“莽大夫”又是一个典故,是指西汉末的扬雄,原为西汉大臣,王莽篡朝后,他又在王莽所建的新朝称臣,时人耻笑他没有气节,后人便用“莽大夫”专指那些没有气节的人。

客人听了,这才对王韬的才思敏捷和渊博的历史知识大加赞赏。

王韬九岁那年,参加童子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贡生(即秀才)。他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学者,时人称赞他作文章以“直抒胸臆,不假修饰”为宗旨,开一代先河。其诗的成就更为突出,当时的大文学家黄遵宪则称之为:“凡意中所欲言,笔皆随之,宛转屈曲,夭矫灵便而无不达。”其著作有《淞隐漫录》、《园经学辑存六种》等。

陈懋鼎九岁咏《灯花》

陈懋鼎,是清代光绪年间著名学者,以研究《周易》著称,出生于公元1861年。

在他九岁的时候,以诗作《灯花》而被称为神童。

陈懋鼎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精通史书,尤以研究“四书”、“五经”闻名。因此,陈懋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三岁开始,母亲教他识字、背诗,到他六岁去私塾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诗经》和《孝经》。

他上学后,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和他父亲研究的学问正好合拍,很得父亲喜爱;可是,他更为喜欢的却是诗,一有空闲,便读名家诗作。

有一天,他正在书房读李白和杜甫的诗,并且也模仿着写了几首。恰在这时,他的父亲送走客人,路过他的书房,听见他在书房背诗,很是恼火,便走了进去,不仅把书给他收走,还大声训斥说:“吟诗赋词,那都是些闲人干的事;研究经书,才是真正的学问。你自幼聪慧,将来是做大事的人才,怎么能学吟诗诵词这类雕虫小技呢?”

也许是逆反心理的作用,对于父亲的反对,陈懋鼎表面上不敢再学诗词了,可是暗中,却仍是恋恋不舍,对学诗词的兴趣反而越来越大,只是为了不被父亲发现,学得隐蔽些罢了。

由于陈懋鼎读书刻苦,勤学好问,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公元1870年,他刚刚九岁时,就被老师推荐去县城参加了童子试,并且一举得中,成为全县最年轻的秀才,还被县令点名选拔到县学继续读书。

父亲见儿子如此长进,特地邀来亲朋好友为其庆贺,并且在送他去县学读书时,亲自为他整理东西,收拾行装。

就在父亲给他整理行装的时候,从他书桌的抽屉中发现了大量名人诗集,其中有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张九龄的《曲江集》、《李白诗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等;更让父亲百思不解的是,在他的被褥下面,竟压满了纸片和纸条,他拿起一看,全是诗句,不由得一篇一篇地看了起来。

恰在这个时候,陈懋鼎来到了自己的书房,见父亲发现了他的“秘密”,心情十分紧张,便低着头,在父亲的身边束手而立,准备随时接受惩罚。

可他又忽然发现父亲在翻阅他的诗作时,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特别是当他翻到一首题目叫做《灯花》的诗作时,竟还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万紫千红外,别开一朵花。不愁风雨妒,春在读书家。

陈懋鼎见此,不由得哧的一声笑了,父亲这才发现儿子就在身边,于是问道:“你这些诗作都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陈懋鼎笑而不答。

从此,父亲也不再干预儿子学诗写诗了。

此后,陈懋鼎更加刻苦勤奋,博览群书,于公元1890年进京会试,一举中第,成为进士,走上了仕途。

黄遵宪十岁成诗人

黄遵宪,字公度,号水苍雁馆主人,出生于公元1848年,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光绪年间的著名外交家,先后任驻日使馆参赞,驻英国伦敦使馆二等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等职;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其著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传世。

黄遵宪九岁那年,在私塾已经读了多部经书,如《论语》、《史记》、《汉书》等,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到十岁那年,老师才开始教他读诗、写诗。当时,老师为了摸清他有没有学过诗,以及写诗的素质如何,便以“一路春鸠啼花落”为题,让他先行试笔,却未料到他竟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写出一篇诗来,其中两句是:春从何处去,鸠也尽情啼。

老师听了,感到该诗不但韵律规范,而且很有新意,不由得大为惊奇,于是问他说:“你入学读书以来,我并没有教你写诗,你是怎么学会写诗的呢?”

原来,黄遵宪出生于一个仕宦家庭,家中人多知书会文,特别是他的祖母,年轻时就是一位大家闺秀、有名的才女,自来到黄家后,一直没有丢掉读诗写诗的爱好,并以此一代一代地培养着她的儿孙们。黄遵宪作诗的本领,就是从他的祖母那里学来的。

那还是他刚刚三岁的时候,祖母便在落满月光的院子里教黄遵宪学儿歌: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外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

结果,当祖母领着他念了一遍之后,再念第二遍的时候,祖母念出第一句,他就能接第二句了,乐得祖母合不拢嘴。

接着,黄遵宪便开始学读诗,学写诗。到他六岁去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博览了自三国两晋以来的名家名篇,能背诵如流的就达六百余首,并且在祖母的耐心指教下,学会了写诗押韵。

听完了黄遵宪学诗的陈述,私塾老师很是激动,便于第二天把他的祖母请了来,又以杜甫的名句出了个题目:一览众山小,命黄遵宪吟一首诗。

黄遵宪稍加思考,便吟出一首,其中两句是: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感到惊奇;但更为兴奋的是他的祖母,感到这句诗的意境,比杜甫原作的意境又高了一层,不由得激动地对老师说:“这孩子在您的指导下,作诗越发有长进了!”

私塾老师则说:“这几年来,我并没有教他写诗,他在来读书之前,就已经是很有才华的小诗人了!”

少年梁启超才智过人

梁启超是我国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启蒙宣传家和杰出的学者。他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创立过独到的学说,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投身“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战斗行列,猛烈抨击清政府的统治,宣传改良主义思想,积极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县熊子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父亲梁宝瑛,以读书和教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也粗知诗书。梁启超自幼聪敏,才智过人。4岁起就在父亲和母亲的教导下诵读四书五经。书中的文句,往往讲上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他还常常捧起一本书,在父亲的书房里,模仿父亲的样子,踱着步子高声吟诵,惹得父母好不欢喜。到了9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写出洋洋千言的八股文章了。就在这一年,他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船前往广州参加童子考试。

这一天,同船的人都是前去应试的,有不到10岁的娃娃,也有屡试不第的几十岁的老童生。美丽的西江,碧波荡漾。客船扬起风帆,顺流而下。远处是隐隐的青山,从两岸不时飘来阵阵稻花的清香。两岸的景致激发了人们的兴致,不知是谁提议赋诗连句,立刻得到众童生的响应。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吟咏起来。突然,梁启超吟出两句诗:“太公垂钩后,胶鬲举盐初。”语惊四座,众生哗然。这两句诗构思新颖,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抒发出梁启超儿时的豪迈志向。

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姜太公是商代隐居的贤士,他听说文王善用良才,就故意到渭河观垂钩,以试文王。果真文王慧眼识才,招纳了姜太公。胶鬲原为殷纣王的贤臣,因武王伐纣,隐姓为商,以贩卖鱼盐为生。文王得知,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并推举为自己的近臣。梁启超在这里以姜太公、胶鬲自喻,表现出他宏大、高远的志向。

虽然这次考试梁启超没有考取,但他舟中赋诗的故事却不胫而走。人们赋予了梁启超一个“神童”的称号,从此梁家“神童”的名声传遍了新会县的大小乡材。

10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梁启超独自在院中玩耍,看到满院开放着艳丽的桃花,便随手折下一枝,坐在石凳上观赏。正在这时,父亲和那个朋友走过来,梁启超怕受责备,赶忙把桃花往袖里掩藏。可是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提出让梁启超对一联,如对得出,可免受处罚;对不出,则加倍严惩。

父亲的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稍加思索,随口答道:“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父亲的朋友异常惊讶,也出一联让他回答:“推车出小陌。”

梁启超立即回答:“策马进长安。”

那个朋友连声夸赞:“了不起!了不起!不愧为梁家‘神童’啊!”

梁启超家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熊子山。山顶耸立着象毛笔一样的七级凌云塔。站在塔顶,远处珠江三角洲的盛景,可以一览无余。一次,11岁的梁启超到塔顶去游玩,极目望去,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道登塔诗: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我欲问苍天,苍天常默默。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

虽然此诗写得并不十分精彩,但却表现了梁启超力图探索自然界变化的奥妙、敢于质问苍天和孔子的豪迈气魄,显示出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勇敢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梁启超不畏强权、立志变革的性格已经在这首诗中显露出来。难怪,梁启超的祖父读过此诗之后,大声训反:“你竟敢冒犯昊天圣人,真是大逆不道啊!”

1884年,也就是梁启超11岁那年,他又第二次前往广州应考。由于梁启超的聪颖和勤奋,终于考中了秀才。接着他又考入了广州著名的学堂“学海堂”,开始了他对中国经书史籍的系统学习。经过4年艰苦的努力,梁启超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1889年,16岁的梁启超带着“学海堂”苦读的成果,参加了广州的乡试,榜列第8名举人。主考官礼部侍郎李端棻惊叹梁启超过人的才华,特地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得中举人的梁启超,风华正茂,意气昂扬,毫不迷信所谓的大家权威,他的才华往往令渺视他的豪门名流不得不折服。

一次,他北赴京城,途经武昌,前往总督府想要拜见当时名噪一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递进去的名帖落款处,梁启超故意写上:“愚弟梁启超。”张之洞看过落款极为不悦,心想:狂妄的玩童竟敢自诩老夫的弟弟,且让我戏耍他一番。于是由侍卫传出话来:“大人无意接待。不过如能对上一联,大人倒可以破例相迎。”梁启超泰然应允,让侍卫赶紧传出上联。上联很快被拿出来了,写的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意思是:我张之洞身居一品高官,年纪已五十有余,你这狂妄的娃娃对我自称“愚弟”太不礼貌了。

梁启超读罢上联,立即唤来纸、笔,倾刻挥写而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读了梁启超的下联,张之洞不禁暗地称绝:“这狂生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得不亲自到总督府门前,把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梁启超迎进了府门。

张之洞不甘心第一次的平局,他要再试探一下梁启超的根底。于是,刚刚坐定。张之洞又开口了:“久闻你才思敏捷,今日得见,果然气势不凡,佩服。前几日,老夫得半联,苦思数日,一直未能对出下联。不知能否劳你代为一对?”

梁启超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爽快地答应了。张之洞捋着长长的胡须,凝思了片刻,说出了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个上联出得极妙。四水指的是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长江居四水的首位,夏季又居于四季的第二位;张之洞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坐镇江夏(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昌),这里,他借地名“江夏”,以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听罢上联,梁启超略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念出了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三才”指天、地、人。梁启超以“儒人”的风度,表面上谦卑地称自己为“小子”,同时又颇为得体地说出了“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既有对长者的彬彬有礼,又有对自己的不卑不亢。

张之洞听罢,禁不住拍案赞叹起来:“妙极了,妙极了。”立即邀请梁启超担当了维新报纸《时务报》的撰稿人。

1890年,17岁的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然而却没能如愿。梁启超又回到广州,继续上“学海堂”学习。同年8月,梁启超结识了改良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并拜康有为为师,进入“万木草堂”继续求学。结识康有为是梁启超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通过今文经学获得了谋求社会变革的锐利武器;又从康有为教授的西学中了解了世界,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给中国带来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他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由一个封建学子成长为一名维新变法的战士。

左宗棠出口成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所熟知的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经历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等重要的历史阶段。他曾创设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大力兴办洋务,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曾全力投入收复新疆的斗争,并以垂暮之年驰骋于抗法战争的前线。他的爱国热情深得人们的钦佩。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左观澜虽然饱读诗书,却不能中举,既做不了官,又没有多少土地,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计,左观澜不得不一面读书,一面教书。左宗棠3岁的时候,就在做过国子监生的祖父教导下读书、识字。左宗棠4岁的时候,祖父把全家迁到了长沙,并且开了一所学馆招收学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祖父对身边这个最小的孙子进行严格的儒学教育,教左宗棠读《论语》、《孟子》等经书。

这一年,祖父去世。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此时已年过四十,因为自己“功名”不就,便把希望寄托在左宗棠身上,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

年幼的左宗棠聪颖好学,父亲教的经书史籍他都能很快地掌握。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很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下定决心,勤勉努力,以学业的成就回报父亲的殷切希望。左宗棠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他用这条座右铭提醒自己谨慎结交朋友,勤奋刻苦地读书。努力去掉虚浮奢华的习气,崇尚实际,追求做人的根本。这条座右铭对左宗棠的一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导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努力下去。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加系统的学识,父亲不顾家贫,即使拼命教书也要把儿子送进学堂。父亲每天都要亲自背着瘦小体弱的左宗棠通过学堂与左家之间泥泞的小路,伏在父亲背上的左宗棠听得到父亲赶路时“怦、怦”的心跳,感觉得出父亲急促的喘息。在左宗棠的父亲看来,背上背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儿子,而是他一生的渴求与希望。他要凭着自己的腰杆给左家驮出一个改变命运的神童,幼年早熟的左宗棠深深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对父亲惟一的回答只有努力。

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背着左宗棠跨进了学堂的大门,照例把儿子背到了课桌前。坐在讲堂前的先生抬起头,眯着眼睛看这父子,突然他即兴开玩笑似地说了一句:“以父作子”

一句话,引起整个讲堂里的学生哄堂大笑,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父子俩身上,搞得气喘吁吁的父亲哭笑不得,十分尴尬。左宗棠见先生在开他们父子的玩笑,一骨碌从父亲的背上爬下来,看着先生眨了眨眼睛,用他那带着稚气的嗓音毫不示弱地回敬道:“望子成龙”

这4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与“以父作子”相对,则显得绝妙精当、准确贴切。既含有父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又透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安慰。于是刚才的一场哄笑顿时变成了满堂喝彩。先生笑着站起身来,走到左宗棠父子跟前,抚摸着左宗棠的头,不住地夸奖:“神童,神童,真是个神童啊!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左宗棠的聪颖、机智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父亲为了训练儿子的才思,经常让他赋词连句。左宗棠仔细体会,认真玩味,一个对子、一句续诗他往往能对出四五个不同的句子,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交给父亲。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得左宗棠能够在关键时刻妙语惊人,才思泉涌。

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深切感到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愿望,也培养了他不屈从于权贵时尚,专心读书以苦为乐的性格。

有一天,父亲把左宗棠叫到书房,让他为书房撰写一副对联,要求言简意赅,立意深远。左宗棠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笔,坐在铺开的纸前,陷入了沉思。他望着书房里摞到屋顶的书籍,眼前呈现出左家居室的简陋,浮现出终日操劳的母亲的身影,浮现出望子成龙的父亲眼里流露出的殷切期待的神情……突然,一道灵感的火花从他脑海里划过,他立即伏下身去,在铺开的纸上挥洒起来,倾刻写就: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当左宗棠双手捧着写好的对联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副对联写得极为出色,语句通俗简明,内涵深刻、丰富。“读破万卷”一句出自杜甫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来苏轼将这两句诗化为一句格言:“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心中装下万卷诗书,作诗著文即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若有神助。左宗棠自然深谙这诗句的深刻含义,他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

这副对联引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由此引出的“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含义,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中,意在以此激励自己:当存远大宏伟之志,以国为怀,“心忧天下”,仰慕前贤,“神交古人”,不以“身无半亩”而自悲,要以“读破万卷”而自豪。

读罢这副对联,父亲在心中禁不住对儿子的远大志向和抱负赞叹不已。望着眼前这个和所有家人一样历尽贫苦,然而却十分懂事的孩子,父亲感觉到一阵阵的欣慰。

左宗棠不仅饱读经史,而且博闻强记,凡是当时能找到的有效益的书他都要找来读一读。有一次,他在书铺里买到一部顾祖禹的《读史舆纪要》,如获至宝,他十分喜欢书中描绘的山川险要,钦佩作者对战守机宜的了如指掌。他还读过顾炎武、齐如南等人的书。广泛的涉猎使左宗棠作了大量详细的笔记。这些对他以后率兵征战、兴办洋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宗棠的博学在当时沉湎于科举的文人们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为此,他常常遭到这些人的嘲笑。然而左宗棠对这种种嘲笑毫不理睬,仍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求学道路。

左宗棠15岁那年,赶上大旱,家中无粮,只能以糠屑充饥。母亲因此患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为了给母亲治病和办丧事,左家向人借了一大笔钱,这使得本来就穷苦的左家生活更加困顿了。3年以后,也就是左宗棠18岁那年,父亲又一病不起,左家的栋梁摧折了。家境从此一落千丈。左宗棠家原来是个有十口人的大家,如今,父母双亡、长兄夭折、姐姐出嫁,只剩下左宗棠与二哥左宗植二人相依为命,共受熬煎,好不凄凉。不久,二哥又谋食他乡,客游武昌,只留下左宗棠孤单一人。幸好,在“湘水校经堂”读书的左宗棠,因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校方的生活资助,才得以维持住自己的生活。

贫苦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把左宗棠压倒,反而更加磨练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他把自己比视为卧龙岗隐居的诸葛亮,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读书籍、增长学识上,期待着能有一天脱颖而出,重振家威。

后来他终于成长为著名的洋务派的首领和英勇御敌的爱国将军。

魏源读书数月不下楼

魏源,湖南邵阳隆回人,清代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我国近代闻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19世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魏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智慧超群,被誉为邵阳的神童。他读书刻苦,博闻强记。凡他读过的书,没有不能背着默写下来的。

魏源7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楼上刚看完一部书,觉得有点累,就下楼同一群孩子嬉戏。他们在楼下跑来跑去,东躲西藏,把一只猫吓了一跳。只见这只猫径直地窜上楼。

孩子们觉得十分有趣,追赶着猫在楼上乱跑。突然,猫窜上魏源的书桌,“砰”地一声踹倒了墨汁,把魏源刚看完的一本书污染得不象样子,几乎无法辨认书上的字了。魏源十分惋惜。不过,不一会他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把那部被污染的书放在一边,取来一个新本子,当晚就把那本书背着默写出来了。第二天拿着旧本子一对,一字也不差。

魏源9岁那年,他随哥哥进城办事。他的一位同窗好友张某托他买《府学应试文选》和《县学应试文选》各一本。回家后,他只交给友人一本《县学应试文选》,对友人说:“很对不起,我带的钱不够用,只帮你买了这本《县学应试文选》,下次进城一定帮你买到。”

友人显得有些不高兴。魏源见了,牵着他的手笑着说:“张兄不要难过,幸好这本书我在城里书市上读过,还可记得许多。如果你急着用它的话,何不我背你写,把它默写出来呢?”

姓张的友人不相信魏源的话,以为他是同自己开玩笑。禁不住魏源的一再相求,张生只好坐下来抄写。这样背写了3天,一部《府学应试文选》重新写了出来。

过了不久,姓张的朋友来见魏源,他兴高采烈地告诉魏源,他们合作默写的那部书同原书没有什么差别。姓张的朋友十分敬佩魏源的才能,称魏源是“天才”。

魏源真的是“天才”吗?如果不是,那么魏源博闻强记的能力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魏源生在一个世代做官的读书人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有功名,魏源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外面做官,所以他是由爷爷和二伯父教养大的。

魏源刚生下来时性情特别,很少嬉笑,常常独自坐着沉思,显得呆头呆脑,有时提一些古怪的问题,家里人以为他是个呆子。魏源的爷爷不认为魏源呆,爷爷十分钟爱魏源,他常对家里人说“这个孩子性情相貌不寻常,将来是会有异绩的呀,不要用教养一般的孩子那样教育他。”爷爷明白魏源发呆是在想问题,知道孙子外表平静,脑子灵活。爷爷亲自教孙儿读诗书,对魏源要求很严格。

魏源的二伯父魏有邦此时刚好在家,他也常教育侄子。他不惜重金,寻访名师,请到家里来教魏源。

6岁时,魏源入了家塾,但他并不爱学习,玩心特大。一本《启蒙三字经》念了10天,还吱吱唔唔半天背不出几句。他的先生火了,拿起戒尺就打了魏源一下,戒尺打中了脑门,他当即昏倒在地。老师见状,慌了神,只好亲自向东家说明原因并赔礼道歉。

魏源家里人一听气就来了,说:“果真死了?这样的蠢才,死了也不足惜。先生不要自责。”

不久,魏源渐渐地醒过来了。他环顾四周,忍受着疼痛,记起了刚才发生的事。当即他坐起来,对众人说:“刚才我做了一梦,梦见我走到一条大河边,看见河上有4只大船,每只船上都装满了书。不知怎的,正走着我肚子饿的慌,就拿船上的书吃了起来,已经吃了3船书,却被母亲的哭泣声唤醒。”

从这以后,魏源立志吃尽“三船书”,勤奋攻读。白天他听老师讲课,夜里通宵达旦地读书。母亲为了他的健康,常责令他灭灯就寝。他总是等到父母睡下去了以后才爬起来,在床边的凳子上放一盏油灯,用一个方凳罩住,蒙上衣服,仅在向床的一边留一小口,借着灯光读书。书看到入神之处,他就数月不下楼,菜饭都由家人传送。

一年端午节,家人送来一串粽子和一碟白糖,放在他的桌上请他过节。他头也不抬,边吃边看书。等家人来收拾碗筷时,发现他满嘴乌黑,像个雷公菩萨。原来他在吃粽子时,把砚池的墨当糖吃了。

书读多了,魏源也就聪明起来了。9岁那年,魏源到县城里去考秀才。县令喊到他的名字时,见他相貌不凡,有心考考他,就指着茶杯中的《太极图》说“杯中含太极”,要魏源作对子。魏源想到“吃三船书”的故事,马上脱口而出“腹内孕乾坤”。县令对其才思敏捷十分惊异。

魏源12岁那年,当地有个不学无术的举人,剽窃了别人的诗作。魏源发现后,当众揭了他的老底。这个举人恼羞成怒,寻机报复。

一个夜晚,举人提着灯笼上门挑衅,他指着灯笼里的蜡烛出了上联,想难倒魏源: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看出了举人的用意,当即灵机一动,应声答出一联: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魏源机智地讽刺举人“有眼无珠”,岂敢来戏弄我!举人狼狈地逃走了。

15岁时,魏源中了秀才。19岁获取了上京赶考的机会。进京后,他名气很大,名声在京师远扬。但也不骄傲,依然努力读书。

京师是个大地方,公私藏书很多。魏源利用一切机会拼命读书。据记载,魏源进京后,几个月不出来拜见老师和朋友。他的老师以为魏源病了,就亲自去看魏源。老师一见到魏源大吃一惊,只见魏源蓬头垢面、衣衫很脏,一脸倦意。先生爱惜地对魏源说:“你为了读书抄书几个月不离小楼一步,实在可佩。但你不能不注意你的身体呀!”

就这样,魏源终于成为我国有名的大文人。中年以后,魏源仍然刻苦攻读,他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了《海国图志》,成为我国近代了解西方的第一批中国先进人物之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