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23:06:47

点击下载

作者:金焕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试读:

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大国之一。2005年年底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4 221.2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贸易大国;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 616.3亿美元。其中,中国以1.43万亿美元出口总额、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在进口排名名单中,中国以1.13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位列第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理念和运作技能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编写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借鉴和参考了大量最新国内外优秀教材与近期研究成果,结合国际贸易工作的实际需求编写了《国际贸易概论》教材。

国际贸易是一门主要研究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规律的学科。《国际贸易概论》旨在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什么、国家之间为什么要开展贸易、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什么、国家政府应如何制定贸易政策等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价格;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措施;国际资本移动、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本教材的特色在于:

第一,体系完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二,以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整合重复内容,删繁就简,统筹安排。《国际贸易概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国际货物贸易部分,以往的《国际贸易概论》教材运用大量的篇幅对国际货物贸易进行介绍,与《国际贸易实务》教材重复过多,由此产生两个弊端:对于非本专业学生而言,此部分内容偏难;而对于外经贸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接下来的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从企业的角度去阐述如何开展国际货物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可见在《国际贸易概论》部分详细学习国际货物贸易是多此一举。本书在编排时压缩了国际货物贸易的篇幅,降低了此部分的难度,将其与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并重,旨在使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的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有个概括性的了解。

第三,求真务实,注重能力培养。全书每一章都是按照“学习要点与要求—重点问题—引例—正文—本章小结—思考与训练”的流程编写的,这种流程有助于读者把握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由金焕主编,负责大纲的编写和内容总撰;李树平、修俊芝、方芳任副主编;由杨勇华主审。各章编写分工为:金焕编写第1章、第2章,方芳编写第5章、第6章,李树平编写第3章、第4章,修俊芝编写第7章,王振林编写第8章、第10章,张新国编写第9章。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亦可以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贸易相关从业资格考试和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教材、著作和文献,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还从各个网站上引用了一些数据及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资料、编者水平及其他条件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人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9月

出版说明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对新型财经类教材的需要,电子工业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出版财经类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和正在出版“经济管理基础课”、“市场营销专业”、“财务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以及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的“教学改革示范”、“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等系列教材。

由于教材主编多是全国性或地区性专业学会的专家、学者,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或教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与者,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精英,且教材全部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资源,所以教材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相关院校师生的欢迎,众多教材荣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省市级优秀教材或科研成果等奖项,不少教材成为市场畅销书。

为了贯彻和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反映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新近修订和策划出版的财经类教材力求体现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体现教材对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财经类系列教材具有下列特点。(1)教材内容和体系力图体现“工学结合”精神,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教材内容兼顾学历课程与职业资格应试要求,多种教材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形式,按岗位工作流程和需要进行编写,以便学生在毕业时顺利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3)教材内容适当引用实际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训操作,缩短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以期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4)教材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方案。教学资源除包括教学所必需的课程教学建议、电子教案和习题参考答案外,许多教材还增加了成套的模拟试卷及其答案和课程教学网站。利用教学资源,可为课程教学安排提出指导性意见,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解决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料方面遇到的困难;同时,精美、形象的电子教案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相信,财经类教材的出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高等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希望,通过精心打造的优秀教学产品,让科学的教学理念、实用的专业知识在广大受众中得以传播。

电子工业出版社 高等职业教育分社

2009年10月

教学资源网名称:华信教育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地址:http://www.hxedu.co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88254481;传真:010-88254483;电子邮件:hxedu@phei.com.cn

第1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和理解。【重点问题】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分类【引例】

德国和中国肩并肩争夺世界出口冠军的头衔

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首次超过了大幅萎缩的德国出口。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洛透露,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新计算,中国今年前6个月出口总额达到5 217亿美元——略微超过德国5 216亿美元的出口额。

帕特里克·洛说,年底谁将拔得头筹,目前还无法预测。“这是一场难分难解的竞争。”他解释说,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出口量,还取决于汇率。如果欧元汇率走高,这虽然会给出口商的业务造成困难,但在统计上却能使德国处于比中国更有利的地位。德国从2003年起就一直保持着“世界出口冠军”的头衔。

今年前4个月,德国的汽车出口大幅下降,同比减少43%;其次是化工产品,同比减少26%;机械设备的出口也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2%。但是医药产品的出口却逆势增长,同比增加10%。现在,一些德国出口商、尤其是建材业的出口商从全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势头也不错。

德国主要出口高技术和工程技术产品,而中国却主要出口儿童玩具、鞋类、服装、冰箱等大批量制成品。中国的出口模式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工人的工资很低,而且还因为人民币的对外价值。许多分析师估计,尽管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缓慢升值,但是它仍被低估。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危机也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据德意志银行驻香港分析师估计,与2008年创纪录的14 30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比,今年全年中国的出口将下降17%。

同时,中国的出口结构也在继续发生变化:廉价的机械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在增加。龙洲经讯咨询公司的分析师珍妮特·张指出,尽管轻工业的出口额保持稳定,但是其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比例已经由2002年的42%下降到去年的32%。电子产品所占比重从21%上升至24%。重工业产品的比重由29%升至39%。(信息来源:新华网——德国《法兰克福汇报》8月26日原题为“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冠军”的文章)

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1.1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对外贸易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或称为进出口贸易。某些海岛国家,如英、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省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则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有形商品(实物商品)的交换,也包含无形商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国际贸易也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而后者则是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1.1.2 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的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的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FOB价格(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CIF价格(即成本加保险费、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对外贸易量,原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计算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多少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然而,世界各个国家进出口商品成千上万,计量单位也各不一样,无法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世界或某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实际贸易量。

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该值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较为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1.1.3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记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

总贸易体系(Genera Trade System)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既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又包括未经加工的进口货物的出口。

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 System)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列入专门进口货物的渠道一般有三种:

① 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②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③ 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的货物,以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列入专门出口货物的来源一般有:

① 本国生产的产品的出口;

② 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③ 本国化商品出口,即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的出口。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说明的是不同的问题。前者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后者说明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1.1.4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为了表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各自的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差额,还可再分为货物贸易差额和服务贸易差额。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1.1.5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在一国总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Goods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

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广义和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1.1.6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世界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如2007年中国与前十位进口来源地的贸易交易量如下:日本1 339.5亿美元、欧盟1 109.6亿美元、东盟1 083.7亿美元、韩国1 037.6亿美元、中国台湾省1 010.2亿美元、美国693.8亿美元、澳大利亚258.5亿美元、俄罗斯196.8亿美元、巴西183.3亿美元、沙特阿拉伯175.6亿美元。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如2008年世界商品贸易前十大出口国家或地区排名如下:德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9.1%、中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8.9%、美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8.1%、日本占世界贸易比重的4.9%、荷兰占世界贸易比重的3.9%、法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3.8%、意大利占世界贸易比重的3.3%、比利时占世界贸易比重的3%、俄罗斯占世界贸易比重的2.9%、英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2.8%。

1.1.7 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 Trade)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货物与服务进出口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可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表示,体现本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对外贸易依存度可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据统计,2004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9.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0.7%,进口依存度为29.1%;2005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63.9%,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4.2%,进口依存度为29.7%;2006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67.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9%,进口依存度为30.1%。

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2.1 按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

国际贸易按商品(含各种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净出口则是专指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某种同类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部分。

②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称为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净进口则是专指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某种同类商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部分。

③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是专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其实体运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口岸(不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到商品消费国。

④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则第三国对此批货物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⑤ 复出口贸易(Reexport Trade)。复出口贸易也称为再出口贸易,是指对外国商品买进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的贸易活动。

⑥ 复进口贸易(Reimport Trade)。复进口贸易也称为再进口贸易,是指本国商品出口后,在国外未经加工又重新输入本国国内的贸易活动。

1.2.2 按贸易政策划分

国际贸易按贸易政策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自由贸易(Free Trade)。自由贸易一般是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不干涉国家间贸易往来,既不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设置种种障碍也不给予各种优待,而是鼓励和提倡市场交易时的自由竞争行为。

② 保护贸易(Protect Trade)。保护贸易是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广泛地使用各种措施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免受外国企业和商品的竞争,主要是控制各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商所从事的出口本国商品的活动给予各种优惠甚至补贴,鼓励其出口。

③ 统制贸易(Control Trade)。统制贸易是指一些国家设置专门机构,利用其政权力量,统一组织和管理一切对外贸易活动的行为。

1.2.3 按国境与关境划分

国际贸易按国境与关境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总贸易(General Trade)。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总贸易可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凡是进入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进口,包括进口后供国内消费的部分和进口后成为转口或过境的部分;凡是离开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出口,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外国商品的复出口及转口或过境的部分。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构成总贸易额。目前,采用总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②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也称为专门贸易体系。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并向海关缴纳关税,由海关放行后才能称为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是指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构成一国的专门贸易总额。目前,采用专门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4 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

国际贸易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有形商品贸易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的实物商品的交易,因这些实物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故称为有形贸易,也叫商品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都要办理海关手续,并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额。目前,联合国为便于统计,把有形商品分成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 924个基本项目,几乎包括了国际贸易所交易的所有商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各类商品名称如下。

0类:食品及活动物。

1类:饮料及烟类。

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类:动植物油,脂和腊。

5类:化学成品和有关产品。

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

8类:杂项制品。

9类:未分类的其他产品。

在上述分类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为制成品,9类为其他产品。

② 无形商品贸易(Intangible Goods Trade)。无形商品不仅包括与有形商品进出口贸易直接有关的运输、保险、金融等业务,还包括劳务、技术、信息、旅游、咨询服务、教育等。

1.2.5 按贸易关系划分

国际贸易按贸易关系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经营行为,称为直接贸易。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此概念也泛指贸易活动的买卖双方的直接交易。

②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称为间接贸易。此类贸易因为各种原因,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洽谈、签约和结算,必须借助于第三国的参加。

间接贸易有些是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有些是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通畅而形成的,对于第三国来说,则是其转口贸易。此概念也泛指一般贸易活动时买卖双方通过第三者(中间商)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1.2.6 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

国际贸易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双边贸易(Biateral Trade)。双边贸易指由两国参加,双方的贸易是以相互出口和相互进口为基础进行的,贸易支付在双边交易基础上进行结算,自行进行外汇平衡。这类方式多适用于外汇管制的国家,现在,有时也泛指两国间的贸易关系。

② 三角贸易(Triangular Trade)。三角贸易是双边贸易的扩大,是指在三个国家之间相互出口和相互进口并进行合理搭配,以实现外汇平衡的一种方式。此方式往往因为双方在交易时出现商品不适销对路,或者是因进出口不能平衡造成外汇支付的困难,而把交易活动扩大到第三个国家。这类方式往往是以三国共同签订相互贸易协定来保证其顺利进行的。

③ 多边贸易(Multilateral Trade)。多边贸易是指三个以上国家之间相互进行若干项目的商品交换、相互进行多变清算的贸易行为。此类方式有助于若干个国家相互贸易时,用对某些国家的出超支付对另一些国家的入超,从而寻求外汇平衡。当贸易项目的多边结算仍然不能使外汇平衡时,也可用非贸易项目的收支来进行多边结算。

1.2.7 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划分

国际贸易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现汇贸易(Spot Exchange Trade)。以现汇结算方式进行交易的贸易称为现汇贸易。由于现汇在运用上灵活、广泛,可以自由地兑换其他货币,所以,该方式是目前国际贸易活动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其特点是银行逐笔支付货款,以结清债券、债务,结算方式以信用证为主,辅以托收和汇付等方式。

② 记账贸易(Clearing Account Trade)。记账贸易是由两国政府间签订贸易协定或贸易支付协定,按照记账方法进行结算的贸易。其特点是在一定时期内(多为一年),两国间贸易往来不用现汇逐笔结算,而是到期一次性结清。通过记账贸易获得的外汇称为记账外汇,一般仅用于协定国之间,不能用于同第三国的结算。

③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易货贸易是指商品交易的双方依据相互间签订的易货协定或易货合同,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结算方式,互相交换货物的一种交易行为。此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那些外汇不足,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无法以自由结汇方式进行相互交易的国家。

1.2.8 按交易方式的性质划分

国际贸易按交易方式的性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商品贸易(Goods Trade)。商品贸易是指以商品买卖为目的的纯商业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此种性质的交易方式又包含一些具体的交易方法,如经销(总经销、独家经销、一般经销)、代理(总代理、独家代理、一般代理)、寄售、拍卖、投标及展卖等。

② 加工贸易(Process Trade)。加工贸易是指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或技术优势,从国外输入原材料、半成品、样品或图纸,在本国内加工制造或装配成成品后再向国外输出的,以生产加工性质为主的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又可分为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

③ 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补偿贸易是指参与两国间贸易的双方,一方用对方提供的贷款购进机器、设备或其他技术,或者用对方提供的机器、设备或技术进行生产和加工活动,待一定时期后,该方用该项目下的产品或其他产品或者是产品销售后的收入去偿还对方的贷款或设备技术款项的一种贸易方式。此种方式对解决买房的资金暂时不足、对帮助卖方推销商品均有一定的作用。

④ 租赁贸易(Renting Trade)。租赁贸易的本质是租,它是由租赁公司以租赁方式将商品出租给国外的用户使用,国外租户不交付商品货款而交付商品租金的一种交易方式,因而也称为租赁信贷。这种贸易方式的特点是:出租的商品一般都是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或交通工具等;租赁公司享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并可按期收回稳定的资金;租户可避免积压大量的设备资金,并可及时更新,使用更新的技术。

此种方式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展迅速,并逐渐发展至租购结合,即先租,到一定时期后,该商品所有权即转为租户所有,变成了买卖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3.1 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只能在集体劳动的基础上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并在公社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因此这一时期,既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当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是最早的、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出现后,逐渐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

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一个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群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更加广泛地发展起来,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和国家相继产生。在这个时期,商品交换开始超越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

1.3.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在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商品交换超越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很小,进入交换领域中的商品极其有限,商品品种不多,对外贸易的范围也受到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不过,对外贸易仍然促进了奴隶社会生产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经济虽然也是自然经济,但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对外贸易已比奴隶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相应迅速的发展,商品种类有所增加,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及文化技术的交流。在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出现。早期,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后来,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解体。

总的来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中都不占主要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国际贸易才有了广泛的发展。

1.3.3 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广泛发展

国际贸易真正获得巨大的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范围遍及全球,商品种类日益繁多,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的提高使国际贸易成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具体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又不尽相同。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广泛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发展起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国际贸易范围迅速扩大,交换的商品品种和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了。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明显地反映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些特征,特别是欧洲国家通过暴力、掠夺和欺骗等方式,扩大了对殖民地的贸易,殖民地在宗主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和地位日益提高,宗主国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不过,整体来说,由于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尚未建立,通信、交通工具尚不完善,所以,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商品品种和贸易额等,都受到了一定限制。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的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产品大为丰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手段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起来。在这种条件下,国际贸易有了巨大发展。不仅贸易额空前迅速增长,而且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商品结构不断变化,贸易方式也有进步,各种信贷关系随之发展起来,同时,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也纷纷建立并日益专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进一步推行殖民政策,使广大殖民地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宗主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的斗争也趋于激烈。

3.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时期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帝国主义时期国际贸易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明显地带有垄断的特点。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积聚和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内贸易,而且控制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成了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不断扩大不等价交换;垄断组织把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直接结合起来,加重了对殖民地附属国的掠夺,同时殖民地、附属国不仅在国际贸易上,而且全部经济都卷入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措施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随着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更趋尖锐化,并引起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科学技术的革命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4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联结国内生产与国外消费和国外生产与国内消费方面处于特殊的中介地位。

当今世界,一国的生产和流通超出了国家范围的限制时,就必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这时该国的生产与流通就构成了世界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国家间相互贸易对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4.1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有些国家对某些商品的生产条件有利、劳动耗费较少,对某些商品的生产条件不利、劳动耗费较多。此外,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消费掉自己所生产的一切物品。这些矛盾只能通过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相互间的商品交换加以解决。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使各国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各国的生产力优势、科学技术水平优势、资金优势及资源优势,发展那些本国条件相对优越的产业部门,从而节约社会劳动时间,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输出那些本国可以生产的、多余的和闲置的物资,购入本国欠缺和急需的、不能生产的物资,通过这样的调剂余缺,可以解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需求上的供求矛盾,使本国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本国的各类需求得到满足,保证本国的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1.4.2 国际贸易是各国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其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依靠技术进步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占全部经济增长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涉及的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研究设计工作越来越复杂,导致任何国家无论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多高,都不可能在一切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领域内保持全面的领先地位。如果不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只埋头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势必造成重复研究,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

此外,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各国研究和设计工作的费用不断上升,科学技术越向尖端发展,研究开发费用就越高,这些都促使各国之间需要积极进行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贸易。通过这个重要途径去改造现有企业,进行全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从而缩短同国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促使其国民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

1.4.3 国际贸易是各国增加财政收入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国际贸易对于提高一国的财政收入,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可以使各国节约一定的社会劳动耗费,也可以让各国利用引进的技术、设备发展本国的工农业生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耗费,创造更多的产值,从而间接地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外贸易,通过各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上交国家的各种税收,以及国家征收的关税能直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尤其是能增加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急需的外汇收入。有人统计过,在不减免税收和不退税的条件下,我国每出口1亿元人民币的工业品,国家可得税利3 500万元左右。

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困扰许多国家的一个尖锐问题。为此,许多国家把发展对外贸易当做解决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对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目前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尚受一定的限制(国家的外贸政策、对外教育的普及等),但是,一个国家通过发展对外贸易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是相当多的。据我国有关方面统计,每出口1亿元人民币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1.2万个人的就业机会。按此标准及按目前汇率测算,我国每出口1亿美元的工业品,大约能安排10.08万人的就业。可见,对外贸易对解决劳动力就业来说,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1.4.4 国际贸易是各国进行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对外贸易纳入本国对外政策之中,使其成为本国进行国际间政治与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外贸易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及本国统治集团的利益,维护本国的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通过对外贸易建立国际或地区间的经济贸易集团,以增强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经济斗争中的抗衡力量。

第三,通过对外贸易制裁那些违背国际法规、违背联合国宪章、实行民族歧视的国家。

第四,通过对外贸易改善国家间的政治、外交关系,改善国际经济环境,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产生和发展、主要分类及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本章阐述的重点如下: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共同点,但也在许多方面有不同,应该努力排除外贸活动的障碍,更好地发展一国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分类中,许多内容也是我们认识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概念,应该理解并掌握其内涵。发展一国经济,必须重视对外贸易的地位,发挥外贸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货物贸易又称为()。

A.服务贸易.服务贸易 B.有形贸易

C.无形贸易 D.过境贸易

2.服务贸易一般又称为()。

A.货物贸易 B.有形贸易

C.无形贸易 D.过境贸易

3.《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国际货物分为()大类。

A.5 B.6

C.8 D.10

4.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0~4类商品称为()。

A.初级产品 B.制成品

C.高科技产品 D.无形产品

5.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把5~8类商品称为()。

A.初级产品 B.制成品

C.高科技产品 D.无形产品

6.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7.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

A.货物贸易 B.过境贸易

C.服务贸易 D.国际贸易

2.初级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加工很少的()和矿产品。

A.农产品 B.林产品

C.牧产品 D.渔产品

3.国境与关境的关系为()。

A.国境等于关境 B.国境大于关境

C.国境小于关境 D.国境与关境无关

4.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剩余产品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C.科技的进步

D.工业革命

5.服务贸易分为()。

A.货物贸易 B.通信服务

C.建筑服务 D.教育服务

6.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海外贸易 D.过境贸易

7.国际贸易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可分为()。

A.服务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过境贸易

三、简答题

1.何谓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

2.试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3.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案例分析

贸易的好处——加纳和韩国

1970年,加纳与韩国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当年加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50美元,韩国为260美元。到了1992年,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 790美元,而加纳仅为450美元,这反映出两国完全不同的经济增长率。1968年到1988年间,加纳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5%,而1980年到1992年间仅为0.1%。相反,1968年到1992年间韩国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

为什么加纳和韩国之间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两国对于国际贸易的态度可以部分地说明其中的原因。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韩国政府特别支持贸易,而加纳政府却不鼓励本国的生产商参与国际贸易。

加纳于1957年获得独立,它是英国在西非的殖民地中最早获得独立的国家。该国的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提出了泛非洲社会主义理论,对非洲大陆的其他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加纳而言,这一理论意味着对很多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以促进本国在某些制成品方面的自给自足,并且采取组织本国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政策。结果,加纳这一当年非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现在竟变成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以加纳政府对可可贸易的态度为例来看一看加纳抵制贸易的政策如何摧毁了该国的经济。加纳拥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海运航线,这一切都决定了它在可可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简单地说,它是世界上最适于种植可可的地方。1957年时,加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此后,新独立的国家政府创立了一个由国家控制的可可推销委员会,它有权确定可可的价格,并且被指定为加纳生产的所有可可的唯一购买者。该委员会压低可可的国内收购价格,又以市场价格将收购的可可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这样,它可能以每磅25美分的价格从种植者手中购得可可,再以每磅50美分在世界市场上出售。事实上,该委员会付给种植者的价格远低于可可在世界市场上的实际价值,这样一来就等于对可可的出口征了税,而国内收购价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差额都进入了国库,这笔钱被用于政府的国有化和工业化政策。

1963年到1979年间,可可推销委员会付给加纳可可种植者的价格增长了6个系数,而加纳的消费品价格增长了22个系数,临近国家的可可价格增长了36个系数。按实际价格计算,可可推销委员会付给加纳可可种植者的价格每年都在下降,而世界市场价格却在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加纳的农民们纷纷放弃了种植可可,转而生产一些能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去的基本粮食作物。这样,在7年的时间里,加纳的可可生产和出口锐减了1/3以上。与此同时,加纳政府依靠国有企业建立国家工业基础的努力宣告失败。结果,加纳出口收入的减少使本国经济陷入衰退,外汇储备下降,这严重限制了该国购买必要进口产品的能力。

加纳采取的是内向型贸易政策,这使该国的资源转向其没有优势的基本农作物种植和制造业领域,而不再种植可可这一该国在世界经济中享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这种资源的低效使用损害了加纳的经济,也抑制了该国的经济发展。

反之,再来看看韩国政府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世界银行把韩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归纳为“极为外向型”。与加纳不同,韩国政府强调对制成品的进口设置低障碍(对农产品则不同),并采取刺激措施鼓励韩国公司进行出口。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韩国政府逐渐将进口关税的平均水平从进口产品价格的60%降低到80年代中期的20%以下,并将大多数非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此外,受配额限制的进口产品的数目也从50年代后期的90%以上减少到80年代初的零。同时,韩国政府给出口商的补贴也从50年代后期的占销售价格的80%逐渐下降到1965年的不到20%,到1984年则不给补贴。除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游说集团强烈要求对农产品施行进口限制)以外,韩国的贸易政策逐渐向自由贸易方向发展。

韩国的外向型贸易政策取得了成功,该国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最初,韩国的资源从农业方面转向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特别是纺织、服装和制鞋业。韩国拥有充足、廉价的而又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这使它能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里建立比较优势的基础。近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韩国经济已开始向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发展,特别是汽车、航空、家用电器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一切都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50年代后期,韩国77%的劳动力都就业于农业部门,今天,这个比例已降至20%以下。同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不到10%增长到30%以上,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

案例讨论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2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价格

【学习要点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认识国际分工的产生、发展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了解国际分工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世界市场的构成,以及国际价值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问题】国际分工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市场的构成影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因素【引例】

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更大优势

纺织工业是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入世无疑会给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普遍持乐观态度,有65.9%的企业认为入世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将有好转,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其中尤以服装、棉纺织业更被看好。

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又是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纺织类贸易额的30%,占全国商品出口的23%。中国纺织业在劳动力、资源上有比较优势,有较齐全的加工基础,这些都为纺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优化纺织品出口结构、提高附加值方面已有较大进展。可以预见,中国纺织工业在未来50年间,在出口创汇、增加消费等方面仍将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产业一时难以取代的。这与中国纺织工业在原料供给、加工能力、产业体系、劳动力成本及素质等方面一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以及占有世界市场最多的份额有着直接关系。

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纺织业要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必须看到以下一些问题。(1)重复建设的根源尚未消除,低水平建设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装备及产品相对落后,传统行业生产过剩,新兴行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一直是制约纺织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进行行业内部调整尤为重要。(2)最近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2001年以来,超负荷生产和正常运行的纺织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5.6%,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占到14.4%。然而,认为销售量减少的企业比例比认为增加的多了4.1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纺织企业目前的销售量增速明显下滑,其中化纤和棉纺织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大中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的销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3)2001年以来,美、日经济增速减缓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对纺织业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其他产业。2001年中国的外贸出口需求下降,纺织业增长势头有所下滑,不过仍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态势。此外,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对好些。(4)纺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困扰,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仍然存在,发达国家还会通过各种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新的限制。

如何有效地扩大国内外需求,缓解资金的紧张状况,如何进行优化的战略性改组和结构调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应抓住入世契机,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来推进纺织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从而由纺织业大国向强国转化。入世后,能不能把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利好变为实际的经济利益,关键在于要把增强竞争实力作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也是眼下纺织工业作为竞争性产业唯一能够做的准备。

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国际分工的有关原理,分析中国纺织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国际分工中影响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增强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1 国际分工概述

2.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劳动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设备,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

2.1.2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