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在南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22:37:22

点击下载

作者:伍定明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澜在南充

张澜在南充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张澜在南充作者:伍定明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21ISBN:9787561490204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张澜(1872—1955)1924年,张澜与家人在南充。左:夫人刘慧征、三子张晓岩、张澜、长子张乔蔷。张澜与三子张晓岩、大女儿张茂延在南充。1924年张澜与夫人刘慧征在南充。1931年张澜任南充中学校长时与家人合影。张澜的出生地西充县莲池乡张观沟,张澜在此居住了15年(1872-1887)。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庞家寨村新房子,张澜在此住了3年(1922-1924)。高坪区永安镇南溪口,张澜及全家(1925年至1949年)居住在此。西充永清召善沟村五组,张澜在此房居住了30年(1887-1921)。阆中市白花庵街孔家大院,1939年至1943年张澜任阆中办事处主任时的办公处和住所。阆中道台拐川北宣慰使署,1912年,张澜任川北宣慰使的办公处。1949年8月,张澜与他的学生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在一起。张澜与家人在南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视察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视察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4月)。位于南充中心医院广场上的张澜铜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万通率人大巡视组视察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2011年9月)。序

在纪念张澜先生诞辰143周年之际,《张澜在南充》正式出版了。编者长时间致力于张澜先生思想研究,不辞辛劳,沿着张澜先生在南充工作、活动的足迹,深入实地走访考证,多方收集资料,咨询核实,辛勤写作,几易其稿,写成《张澜在南充》一书。值此,特向作者深表谢意!

张澜先生诞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莲池镇观音堂村张观沟的一个佃农家中。在张澜先生84载春秋人生旅途中,有75年是在家乡四川度过的。南充—成都—重庆是其活动的主要轨迹,而在家乡南充的活动是张澜人生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张澜五岁参加劳动和学习,22岁考上秀才,31岁公派留学日本。回国后他领导四川保路运动,担任过国会议员,反对帝制,出任地方行政长官(川北宣慰使、嘉陵道尹、四川省长),勤政廉政,造福百姓;主持南充地方自治,抗典捐反暴敛,在家乡办教育兴实业,鼓励百姓栽桑,发展南充丝绸业,极力推动南充地方经济发展。张澜的教育实践是极为丰富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他都尝试,男生、女生他都招收,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他都创办。他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大学校长,是四川女子教育的第一人,是四川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从《张澜在南充》细腻而生动的追忆中,我们不难看出,张澜先生的一生是办教育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的一生,是清贫节俭的一生,是为官清廉的一生,是爱国民主的一生。张澜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他刚直不阿,高风亮节,敢于同反动势力做斗争。张澜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我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编者依据张澜先生文集、诗集、政论、手稿,部分档案馆的档案,国内公开出版的作品和纪念文章以及知情人的回忆,张澜先生亲属的讲述及实地询访,本着事必求真的原则,将张澜先生在南充六十年的活动轨迹真实地展示出来,让人们记住张澜,有感于他曾为家乡、为四川、为新中国所做的一切,以使后人仰止,励志前行,秉承其精神,实现张澜先生职教强民、民主富强的中国梦!南充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南充技师学院院长王晓晴2015年4月2日第一章自古农家出异才1.张氏家族源远流长

张姓作为华夏的一个古老姓氏,也像其他姓氏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黄帝之子,挥为始祖。张姓是中国的第三大姓氏,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今天,张姓后裔已近亿计,占全国人口的7.1%。作为张氏家族的一支张澜家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朝时期,在四川北部的南充县三元场场口附近有一个叫满桑沟的小村庄(今南充嘉陵区桃园乡水堰口村)。村里住着一户张姓的农民,他们的祖先世代生活在这里。从一世张继章到张三江时,张三江已经是张家的第六代传人了。张三江的家境贫穷,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长大后娶杜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张志旺。不幸的是在张志旺不到十岁时,其父母张三江与杜氏双双离世。无家可归的他,自小就到地主家当长工,晚上就住在地主的猪圈里,张志旺在苦水中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张志旺与邻村的一个贫困农家的胥姓姑娘订了亲。因为太穷,连结婚的住房也没有,媳妇娶进门后也不知住在哪里,张志旺急得傻了眼。“志旺,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堆农具的那间茅草屋吧,将它打扫一下,兴许能作新房用。”村里的周大爷关切地说道,因为他是看着这个从小没爹没妈的孩子在苦水中泡大的。说是屋,实际上是一个棚寮,虽说小了些,但还是有顶有壁有墙,这对张志旺来说可是雪中送炭。总算有了一个容身之处,在乡亲邻里们的帮助下,张志旺高高兴兴地将媳妇娶进了门。

几年后,张志旺便有了几个儿子。在那时,由于战争之故,人丁稀少,孩子生得多是好事,象征着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张志旺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几个儿子,心中既高兴又发愁,小小的棚寮已无法住下这7口之家了。于是夫妻俩商量了一夜,决定盖间新房。不久,借着农闲的机会,张志旺上山从松林坡上砍回了盖房子要用的树木,又利用早就积攒下的麦草,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了一式两间的草房。在草屋旁边还搭了一个窝棚用来喂猪。张志旺租种了朱举人的几亩田地,辛勤的耕耘着,这一年还取得了好收成,孩子们也能吃上一两天饱饭,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谁知好景不长。清康熙初年(1661年),南充先是大旱,后又是水涝,田地里的庄稼不仅颗粒无收,就连田边地角,坡上坡下的草根树皮都给人们吃光了。穷苦的人家开始三五成群地外出逃荒要饭。张志旺一家人也饥肠辘辘,日子十分艰难,靠吃米糠、野菜度日。5个孩子经常饿得哇哇直哭,每天都瞪大眼睛望着爸爸妈妈,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可充饥的东西。张志旺看着孩子饿得瘦削的小脸,心中难受极了。虽说家中还留了点谷种和麦种,可那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呀!再饿也不能动它。不然,明年全家大小靠什么生活呢?“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正当张志旺为全家生计所迫日夜忧心不安的时候,朱举人家的账房先生又带着人收租子来了。“老爷,你看今年天旱水涝,地里粮食颗粒无收,大人娃儿都没得吃的,孩子们都饿得皮包骨头了,请老爷抬抬手吧,租子,我明年一定补交。”张志旺苦苦地哀求着。“先说定了租子要当年缴清,不交租,就收地退佃。”管账先生眼睛望着屋顶,狠狠地说道。“收地退佃,那我们一家人靠啥养活啊?”张志旺悲叹一声,气得昏死过去。全家人哭的哭,叫的叫,乱着一团。账房先生根本不管张志旺的死活,指挥来人在张家翻箱倒柜的搜寻,最后拿了几件东西和谷种、麦种扬长而去,走时丢下话来:“三天之内不交清租子,就封门收地。”张家陷入了一片惶恐之中。

为了生存,两天后,张志旺挑着箩筐,妻子背着背篼,拖着5个瘦弱幼小的孩子泪眼涟涟,一步一回头地离开这生他养他的故土,外出谋求生路去了。心中无限辛酸,他不知将全家人引到何处安家。为了避免兵匪的抢劫,他们全家不敢走大道,只拣人烟稀少的荒僻小径行走。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南充、西充两县交界处的地方。由于这里是两县的边缘,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带,显得异常荒凉,也看不到人烟。张志旺站在山顶上一眼望去,在茫茫雨雾中,两条黑黝黝的山岭逶迤朝远方伸去,中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沟垅,顺着长岭的延伸,连绵起伏的小丘陵慢慢展开,坡势延缓到一条小河边。岭上山下,荆棘遍地,树木葱茏。离他站的地方不远就是沟口,那里有一小块坝地,坝地上一株黄桷树。“真是一块好地方”,张志旺高兴得叫了起来。张志旺从此就在这里安下了家。他带领全家在这个几乎人迹罕至的穷山沟,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他们先将山坡上的勾藤荆棘除去,开出了一大片荒地。又在沟底的坝地上,挖出了几块水田。他们将原来在满桑沟保留下来的一点麦种撒播到开出的荒地里,勤浇灌施肥,在他们精心管理下,这一年,居然得了个好收成。经过张志旺全家的辛勤劳动,几年后,日子就逐渐红火起来。

孩子长大后为让孩子们独自立业,张志旺将家产分为5份。张志旺有五子,其中四个儿子回到南充三元场、金宝场等地发展,张志旺同四子张天荣留在了此地。张志旺的五个儿子便成了如今张氏家族的五个分枝,在南充三元场、金宝场、西充莲池等地繁衍生息,慢慢地成了一个大家族。至今张家老祖宗张三江的坟茔仍还完好保存在南充嘉陵区桃园乡水堰口村。

为了纪念先祖张三江,不知从哪个年代起,张家办起了“清明会”“吃三江”。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如今已演变成一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正值春意盎然,万物意发,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光。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国臣介子推不愿意下山受封,与母亲一同焚于清明前一日(寒食节),人们为怀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于清明扫墓。”中国乡村大都在坟头挂用白纸剪的白花。纸的张数以月份为准,闰月十三张表示怀旧之情。也有从远方回家的人烧纸放鞭炮。清明这天,西充各大房在祠堂或坟地、宗堂(桃屋)吃会,表示团聚、共祭祖先。“清明会”是川北地区的古老的习俗,势弱之族每当清明前后,同宗族的亲友们都要聚在一起,通过清明扫墓、备酒席、祭祖先、议族事、查族规,对违族规者,当场教训惩治:有遭骂的、有挨屁股的、有不准入席吃“清明会”的。势大之族建祠堂、修家庙奉供、祭祀先祖、会集族人商讨族事、履行族规。不过“清明会”的参加者是有严格规定的:其一,必须是男性。如果是女方改嫁带过来的男丁,必须经过宗族长者的认可。其二,品行不良者不得参加。每年清明节前后,张三江的后人们就会从南充各地来到三元场满桑沟的张家祠堂吃三江老祖。每年来的人还真不少,有一二百人,摆了十多桌,场面十分热闹。清明的第二天众人又赶往西充莲池张观沟,同样热闹一天。作为张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张澜也曾多次参加“清明会”。据桃园乡水堰口村一组的张永良老太爷(80岁)介绍:他小时候听爷爷讲,有一年清明,张澜在三元场参加“清明会”时,不时地与亲友们问寒问暖拉家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张澜还在会上讲了话,在讲话中叫亲友们不要买地。“清明会”一直办到解放时就停止了。张家的“清明会”有几亩田,其收入除了用来办每年的吃三江祭三江老祖外,还用来帮助救济张家的穷人。所以“清明会”也是张家的义庄。

笔者曾多次前往南充嘉陵区三元场(今桃园乡)水堰口村考证,意外地发现了张家九世祖张元秀的坟墓,可惜坟前的石碑在“文革”时被当地的造反派砸了,如今只剩下了半截,但碑中的文字还依稀看得清。张家六世祖先张三江的坟墓也在这附近。这一切可以证明南充三元场(今桃园乡水堰口)是张家的发源地。张澜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南充人。

张澜家的家谱:辈轮字派为继、受、用、明、卫、三、志、天、元、世、正、单名、文、善、应、昌、永、绍、忠、德、大、远、鸿、先。一世祖张继章、二世张受邦、三世张用先、四世张明鸣、五世张卫怀、六世张三江、七世张世旺、八世张天荣、九世张元秀、十世张世芳、十一世张正超、十二世张翼、十三世张文倬。

张家在西充莲池这一支人脉,从张天荣到张澜的父亲张文倬这一辈又整整经历了六代人。这时的张家,不再是当初单家立户时的景象,而是支派众多、子孙繁盛的张氏望族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天荣老人,也因为这沟里的人家大都姓张,都是张家的后代,于是就将这山沟称为张观沟。还有一说就是该沟的形状像一个陶罐,于是就把此地叫着张罐沟。乡亲们集资在沟头修了一间观音堂,因为有这么一座观音堂,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建村时,就把此村取名为观音堂村。

张观沟,当时属南充县中和里,民国时改为中和乡,距南充县70里。此地离中和场20余里,到西充保关场(今莲池场)不到8里,当地老百姓赶场都赶保关场。

保关场坐落在一片浅丘包围的山坡上,西充河从场口流过。场内,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因人们长年累月的蹬踩而显得凹凸不平。修筑在石板路两边高低不齐的灰黑色瓦房,不知是房屋的年代久远,还是风雨的侵蚀,到处是大洞小眼,显得破旧不堪。这是川北农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集市。因它太小,乡亲们只能呼之为场,即取“义”于“市场”之意。就是因为场小,所以,站在场口的这一头,一眼即可望到场的那一头。用当地农民的话来说,就是几竹竿长。用现在的尺码来量,约有100多米。别看保关场小,它可是西充南边要镇,是古西充到南充的必由之路,原晋城镇经黄桷寺、金山乡穿洞山、大金山到华滩河,再往舞风山前行到南充莲花池。西充县西面乡镇的邻县到南充也是如此。西充县城到蓬溪买盐买酒,必经保关场。保关场东面永清、多扶、东太等许多乡镇乡民买盐都经保关场,路途遥远的商贩及布衣们吃住于保关场,晚上场上灯火通明,住宿的人络绎不绝。保关场分为上河街、下河街。到这里来赶场也算是少年张澜的乐趣之一。出保关场沿西充河前行8华里,就到了一个绿树环绕、流水潺潺的小山村——张观沟。当地乡民们的生活习俗,口音都接近西充而异于南充。1952年9月,区域调整时,张观沟所在的观音堂村划到西充县莲池乡。

张观沟依山面水,风景如画,西阳溪蜿蜒曲折,流水潺潺,一派田园风光。发源于西充太平镇璧山垭西南的虹溪河和源于西充青狮镇西北的半角山与苦竹垭南的龙滩河在这里的西阳寺汇合,取名为西阳溪。此处海拔高度290米,为西充县海拔高度最低处。此河经嘉陵、顺庆,在南充顺庆西河桥处流入嘉陵江,在南充嘉陵、顺庆境内被称为西充河又名西河。

张观沟一带民风淳朴,百姓生活贫苦,即在丰年,“富民无尽食白米之家”, “贫者更数月不得白米一食”。西充竹枝词说:“借问平时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薯”,又说:“红苕酸菜半年粮,一遇灾荒饿断肠”。红薯是西充人的主食,所以西充历史上曾被称为“苕国”。笔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到张观沟,拜祭张澜先生。这里的老百姓仍然住的是破旧不堪的石板房,全沟还没见到砖木结构的楼房,在西充也属较穷的地区。

张观沟最上面巍峨雄伟的雕嘴山下有一座普通农居,就是张澜故居。故居依山而建,坐西向东,粉墙黛瓦,青石院坝,掩于翠竹苍柏之中,呈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整个故居为三合院,有三间正房和两侧耳房。正中的张氏祖祠,建在高高的石台阶之上,祠堂左侧为张澜叔伯的卧室,右侧为张澜父母的居室,张澜就出生在这间屋子里。左厢房分别为张家的储藏室、蚕房,右厢房分别为张澜及兄弟们的卧室、厨房。整个建筑为穿斗结构,木梁青瓦,木楼篱墙,乃川北农村普通的瓦顶篱墙农家杂院。1872—1887张澜在此居住了15年。新中国成立后,张澜的亲戚们在此房居住至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三间正房垮了大半,90年代当地政府出资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才使屋宅保持原样。室内陈列的家具和农具,一部分是张澜亲戚保存下来的原物,一部分是根据当地老人的回忆复制的。故居周围风景十分优美,房后翠竹掩映,绿树成荫。

张观沟沟口的观音堂古庙前有一广场,还有一棵参天的古黄葛树。此树很有灵气,据说,在1949年张澜出任国家副主席时,枝叶茂密,如伞如盖。1967年,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群红卫兵来到张澜故里造反,把张澜父母的墓砸了,从此古树就慢慢地枯萎了。古树、古庙曾是张观沟的标志,如今都不复存在。20世纪70~80年代,该村在观音堂原址附近修建了村小学。21世纪初,当地政府对张澜故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近年来西充县人民政府加大了对张澜故居的开发力度,目前张澜故居已建成国家4A景区。曾有一个风水先生,通过卫星图对该地进行观察,没有发现此处风水有什么独特之处。此地能出一个张澜也许算一个奇迹。2.艰辛的童年

张天荣的第六世孙张文倬,学名本清,字海楼,人称文倬公。少时就勤奋好学,读书有成,父母很喜欢他。长大后,父母不顾家贫,将海楼送至西充县城的一位名师那里受业,不久之后,张文倬就考中了秀才。张文倬在族中首举秀才,饱读经史子集,谙熟民俗乡情,学问颇深,是张家第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也是张家的第一个秀才。张文倬娶南充县何家坪王氏为妻,王氏“性甚刚”,能干而勤勉,忠厚善良,勤俭持家,督教子女。王氏料理家务,安排家事,田间地方,整天忙碌,甚是幸劳。她“治家有法”,赏罚分明,常以种种方式,督导全家勤奋劳作。因其父母早逝,张文倬与其妻王氏精心奉养祖父和继祖母,为乡人称赞。

张文倬有兄弟五人,分家析产后,张文倬分得田地不足四亩,生活十分艰难。张文倬与王氏结婚后生了十四个儿女,因为祖上只有三亩多田地,无法维持生活,便向西充县召善沟王家租佃100挑地,从祖居南充县中和乡张观沟迁往西充县岷山乡召善沟居住。召善沟距西充县城二十余里,高山环抱,土地贫瘠,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王氏带着子女、儿媳们操持家务和农活,一家过着有一餐无一餐的挨饥受饿的生活,病死饿死了三个儿女。生存下来的有四子七女。张澜在四兄弟间是老三,大哥名从善、子择之,务农;二哥名涛、前清秀才,务农;四弟名滽、子洛门,前清秀才务农。姊妹共七人,七个姐妹所嫁人家除五姐家外都是农民。分别嫁于刘家、陈家、吴家、王家、吴家、李家、杨家。有孙男十六人,孙女十六人,曾孙男女若干人。

1872年4月2日(清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就在这天早晨,张澜的母亲王氏与往日一样,天还没有亮就早早起床,很快做好了早饭。她正准备到地里干活,突然只觉得腹部一阵剧痛,额头直冒冷汗。正在此时大儿子张从善走了进来,看见母亲躺在灶前,马上就与大姐一起把母亲扶到屋中的床上躺下。王氏根据经验知道自己快要临盆了,对从善说“快到邻村请刘大妈”。刘大妈有着丰富的接生经验,张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她接的生。很快刘大妈来到了这里,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工作。辰时(7—9点)屋里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张澜就诞生在张观沟张家大院的这一间不起眼的偏房里。

国人总是喜欢把一些灵异之事附会到大人物身上,对张澜也不例外。关于张澜出生时的异象当地也有两个传说:其一,张澜出生当日午,在西阳观教书的父亲张文倬在饭后伏桌解倦,梦中一条巨蟒向他扑来,先生惊醒才知其梦,挂在心中。时值正要上课时刻,“恭喜文倬公,恭喜文倬公,又得了一位少爷!”接生婆刘大妈在回家途中特意绕道来到学校向文倬报喜。先生听言罢了,一直上课到夕阳西下时,才兴致勃勃回家。到卧室,观其三子面色憔悴,容貌不算甚佳。海楼先生对妻子说:“不怕瘦,好好养。”这就是当地人传说的“青龙出文官”。其二,张澜出生的头天晚上,张文倬太困乏了,他不由得和衣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睡去。睡梦中“忽然雷鸣电闪,乌云铺天盖地而来。天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倾盆而下,山坡上流荡的洪水,山沟里的溪水,一下爆满了整个张观沟。不知怎的,家里的人一个都看不见了。他着急了,大声地喊着家里人的名字,可是却没有人应声,在茫茫的大雨中只有他孤单单的,看不到家中和村里的一个人。洪水迅速地猛涨着,很快就淹没了田野、房屋。张文倬只得朝房后的山岭上跑去。到了山岭的顶上一看,除了他站着的那个地方外,周围全是一片汪洋大海,波涛掀天。突然,他发现在滔滔的洪波之中,有一叶小舟在波涛中随波逐流,洪水一浪接一浪地将小舟朝他面前推来。小舟之中好似有一小儿,双手紧紧攀住颠簸不已的小舟船舷,在大浪中摇来晃去。仔细一看,又好像是只有一叶小舟,里面没有人。一会儿,波涛将小舟推到了他面前不远的地方,他正要看看舟中到底有无孩子,忽然一个大浪打来,小舟飞起朝他头上落了下来,他吓得 ‘哇’地大叫一声。”先生惊醒。第二天张澜出生后,文倬遂为新出生的孩子取名澜,字表方(方舟之意)。

张澜的身世与中国近代其他伟人不同,大多数伟人都出生在比较殷实的家庭里,而张澜同志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佃户家庭,用阶级斗争时的话来说,张澜同志是苦大仇深,属于最革命的阶层,是彻底的无产阶级。不过贫困家庭的状况注定了张澜同志将有一个艰辛的童年。

西阳观是清朝初年修建的一座道观,它坐落在离张观沟不远处的西阳溪旁的一个小山坡上,那巍峨庄严的庙宇,在方圆几华里外都能看得见。观中除了修身养性的道士外,还开了一个私塾学馆,父亲张文倬曾在此设馆教书。张文倬对学生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爱国、爱民,很受学生尊敬、爱戴。农忙时领着年岁较大的儿子耕种,农闲时又到学堂去教书,在半农半教的生活中度过了一生。

张文倬家境贫寒,他十分了解生活的艰难苦处。因此,还在读书时,他就常常帮人写字、写状子、写书信,从不收人家的一分钱,遇上有困难的穷人他连纸张都要贴上。张文倬在这一带,不仅是一位学问好、教书有方的先生,也是一位待人诚恳,急公好义,侍亲至孝的好人。张文倬“终身布衣服,常着一羊裘,为祖遗物,虽敝不肯易”。一生清贫俭朴,仗义疏财,每遇不丰之年,“常累月食不得米,也未尝向人言穷”,相反,族人多贫苦,乃于族中设义庄会,有老不得养、幼不得教、女无以嫁,皆厚助之”。“平生无不检之行,无苟取之财”。在与邻里乡人的相处交往中,“为子言孝,为父言慈,为贫人言勤勉,为官人言仁厚,恒视其身境之不同而谆谆告之以所应知之道”。张文倬家教甚严,经常给子女讲祖宗遗德,讲贤官良者的廉洁自守和为民者的节约俭朴的美德。他对儿子们说:“我们要耕读传家,忠厚待人。”经常忙里偷闲教子女读书,并告诫子女切记人“虽贫贱,善当为,恶补可为也”的做人原则。

人口众多的张家,家境十分贫苦,不仅吃穿艰苦,就连家中用来睡觉的床都不够。一大家人只能将就着在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耳房里的几张床上挤着睡,有时连翻身都很困难。所以,在张澜出生后,母亲王氏在一个原来装谷子的长箩筐里面铺上谷草,作为张澜睡觉的床。睡在箩筐里很不舒服,冬天还能将就过去,到了夏天,那日子就甭说有多难受了。婴儿时睡的是箩筐,吃的是玉米糊,幼小的张澜就是从箩筐里开始了他人生道路的第一段旅程。

襁褓中的张澜,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虽说家庭人多,但母亲王氏却是十分细心地照料他。白天,王氏到地里干活,就把张澜用带子捆起背在背上。到了地里,王氏就将张澜从背上解下来,放在一个她既能看得见,听得到,又有树荫的地方让他躺在那里自在地玩耍。日落,王夫人再拖着疲乏的脚步把张澜背回来。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寒来暑往,时间易过。张澜在不知不觉中已五岁了。

由于张澜家人多地少,偌大一家人只有4亩薄田,虽有父亲教馆微薄收入补贴家用,但对于一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张家来说,仍然是入不敷出,有时连饭都吃不起。家中常年以杂粮、红苕、瓜果蔬菜为食,一两个月都见不到一点白米,日子过得苦极了。张澜等年幼兄弟经常上山拾别人丢弃在地里的红苕鼻子回家煮熟吃。张澜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或赤脚,或草鞋,常年穿补丁衣服,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衫、一条新裤子和一双新布鞋。张澜童年与少年时代都是在半饥半饱的生活中度过,严冬时节还穿破单衣,赤脚,在寒风中颤抖。父母虽没有给予张澜殷实的家庭,但父母亲的良好的品行与克勤克俭的习性,点点滴滴浸润着孩提时代张澜的心灵,对其以后为官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几十年后,张澜都爱说,我是吃糜儿红苕长大的。

张澜是一个很勤快、爱劳动的好孩子。从5岁开始,每天就很早起来去捡狗屎和牛粪。父母还特地用竹子为张澜编了一个小畚箕,做了一个长三角形的粪刮子,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掮着小畚箕,手拿粪刮子出门去捡粪。年龄稍长张澜就开始放牛砍柴。每天早饭后,张澜就背起小背篼,里面放上镰刀,与其他小伙伴一起赶着水牛上了山。小伙伴们一到山上,就让牛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自由地吃草。他们则在一起割草、打闹、玩耍。下午他们把牛赶到小河里泡水,自己也光着小屁股跳下河里游泳,不到太阳下山,谁也不想出来。

这年张澜已是7岁了。因家中很穷,父母不能送他到学堂读书,只能在家里割草、拾柴、放牛,以减少家庭负担。但小小年纪的张澜求学心切,上进心强,经常把牛牵到父亲教书的书馆附近,拴在大树下,让它吃草,自己悄悄站在书馆外边偷听父亲讲课。有一次,当他正在书馆外面专心听课时,牛跑到书馆旁胡姓农户的田里吃豌豆苗,张澜发现后急得哭着找那农户认错。那农户问明原委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安慰他不必伤心,还鼓励他勤奋学习。张澜太想读书了,终于有一天,张澜鼓足勇气告诉母亲,他想到父亲的书馆读书,母亲认为他年纪尚小,父亲给他些家教即可,长大再去书馆念书也不迟。张澜为此伤心落泪,于是又去告诉父亲。父亲以为他是闹着玩,随口答应,却再无下文。

张澜依然常常到书馆外偷听父亲讲课。一天,张澜去教馆时,正遇上课间休息。“张三,你又来听你爸讲课?”一位王姓的学生问他。“张三,你天天在外头听课,啷个不带本书哇?”姓王的同学又问道。“我没得书。”张澜答道。“啷个不喊你爸给你买一本嘛?”姓王的学生好奇地问。“家里面人多,没钱,买不起。”张澜低着头小声地答道。姓王的学生同情地看着张澜,沉思了一下说:“张三,你这样喜欢学习,但又没得书读,好恼火哟,我倒有一本《论语》,但只有一半,而且很破烂了,不知你想不想要,想要的话,我就送给你。”“真的呀,烂了不怕得,我把他补起就是了。”张澜听到姓王的同学肯送书给他,高兴极了。姓王的同学立即回到教室里,很快就将那半部《论语》拿出来给了张澜。张澜如获至宝,回到家中,小心地将书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细心地把书折皱的角一页页整理好。然后,又找了些父亲写字用的黄表纸和米汤,将破烂的地方一一补起来。放牛时和晚上回家都捧着书读,舍不得放下,此后张澜常常捧着这半部《论语》有空就读,不懂就问,哪怕是再难的语句,他一定要弄懂,不求其解不肯罢休。不久就把半部《论语》背熟了,令父亲大为惊叹。

父亲见他如此用功,便问他能否记住所教的内容,张澜自信地把父亲所授,朗朗读了一遍。父亲听完后十分高兴,于是就答应张澜到书馆学习,农闲时带他到书馆去旁听。得到父亲的首肯,张澜高兴极了,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论白天晚上只要有空就读书,经常学习到忘我的境地。四书五经全记下,出口成章神童娃。张澜读书很刻苦,听讲又专心,比学堂的学生们学得还好。同学们不懂的反而去问张澜,请他讲解。张澜热心地帮助他们一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同学们都喜欢他,看他没钱买书,就将家里的旧书或破损的书送给张澜,张澜拿回家粘补好了读,养成了爱惜书的习惯。张澜小时候很勤快,喜欢帮助人,邻居和乡亲们有什么困难,他主动帮忙干,有什么要他去干,他总干得很好,大家都喜欢他,知他爱读书,家里存有好书的也乐意借给他看,这样张澜虽然住在深山沟里,还是读了很多的书,知识很丰富。

有一年中秋节,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母亲见张澜学习兴趣正浓,经多次催促未果,就将糍粑和红糖水端至张澜书屋。张澜手拿糍粑边看书学习,边沾糖水,竟将砚台中的墨水当着糖水沾上,吃得满嘴是墨。母亲拿碗见状,大笑,张澜莫名其妙,母亲将镜子交与他,他看了才恍然大悟。

张澜天资聪明,读书刻苦,学业优异,尤喜诗词,深得父亲喜爱。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把报效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除了给他讲《四书五经》外,还精心教授经史辞赋,同时还给他讲《木兰辞》《正气歌》《满江红》等诗词和历代爱国爱民英雄人物的故事。张澜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因而能在后来以救民济世、振兴中华为己任。

张澜12岁生日的晚上,张澜坐在纺线的母亲身边,在桐油灯下认真读书,母亲望着埋头读书的儿子,停住了纺车,握着张澜的小手说:孩子,我看好你,以后你一定要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

房后的雕嘴山峻雄,古树古藤缠抱,淙淙泉水昼日流淌,在其堂屋后,有墱大嘴巴石。张澜时常爱攀爬,还在上面把书看,救国理想心中挂,誓做磐石顶天塌。

同其他孩童一样,儿时的张澜也喜欢嬉水玩耍。流经村口的西阳溪成了张澜和孩童们游泳、打水仗的战场。有一块长达丈余,高二米,重达数十吨的巨石伏卧在沟口的溪中,远远望去像一只青蛙,此石被称为青蛙石。童年张澜与小伙伴们夏天常在此跳水、晒太阳,打闹、嬉青蛙石。一天,嬉水完毕的张澜把才洗干净的衣服挂在小河边的古黄葛树上,自己站在青蛙石上,一首诗脱口而出:“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这首诗表达了张澜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远大的抱负。

离青蛙石不远处的岸边有一块面积近一百平方米的水坑,此处的水面高于河面,无论天旱,哪怕是河水断流,这里的水依然不减。到了年末村民们还能在此坑打上几十斤鱼。原因何在至今无人知晓,这也算是当地的一奇。

在张观沟沟口河对面的地中,有一块高1.5米,直径3米正圆形的表面平整的巨石,在其上面还有三层石头竖立着,因其形状像一个大印,所以村民们把它称为印石。在印石旁边有一块10米见方的正四方形的田,老百姓把它称为印盒。后来张澜出任嘉陵道尹、川北宣慰使、四川省长亲掌官印,乡亲们把官印和此石联系起来。印石不知何时从何而来,这也算是第二奇。

孩童时代的张澜,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在西充,过年的习俗有:祭灶神、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吃团年饭等。有一首民谣反映了当地人民过年的情景: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不识家贫寒,想吃想穿盼过年。一盼吃肉吃干饭,二盼吃面吃汤圆,三盼穿戴新崭崭,四盼发点压岁钱,五盼年关不受管,六盼十四举灯玩。年关盼到难兑现,但与平常不一般。三十吃顿菜干饭,几片腌肉不够啖。晚上吃点冷干饭,父母前后跟着转,争要两块钢板钱。初一难吃臊子面,米面渣渣也不嫌,白布缝穿膏子染,鞋破袜烂针线连,三天玩耍随自便,打秋砸王或挺钱。初四年过把粪捡,做这做那偷空玩。初七本是人过年,好者吃顿油油饭,到了十四元宵夜,送走蜞蟆年过完。

张澜特别喜欢参加正月十四的送蜞蟆会,送蜞蟆会又称送瘟神会。清顺治十二年(1657年)开始,四川瘟疫流行,尤其是正月树枒风一吹,气候寒冷,许多小孩咳嗽不断。尤其是在青蛙呱呱叫的时期病更盛行,差不多年年如此。为了避瘟,大人、小孩在十四做出各种形式的灯笼,点着敬神的小蜡烛或用柏皮做的小火把,傍晚时节在大人的陪同下,边走边唱着歌谣:“十四日送蜞蟆,蜞蟆公,蜞蟆婆,送到大桥摔下河。”送蜞蟆会,正月十四火树银花不夜天,年年如此。每年的送蜞蟆会张澜特别兴奋,这也算是儿时张澜的乐趣吧。至今南充、西充的不少乡镇仍保留正月十四的送蜞蟆的习俗。

与此同时,张澜还养成谨守节俭、不畏艰苦的美德。他吃饭时可以不抛舍一粒米,上街赶场不花大人的一文钱。衣裤鞋袜,不用到场上去买,全是用母亲自己缝制,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破了就补着继续用。他对大人说:“百姓笑破了不笑补。”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对劳动人民深沉的爱和节约俭朴的生活习惯,为张澜以后为政清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3.成长地

与西充县莲池乡张观沟相连的是西充岷山乡(今永清乡),岷山乡因境内有一座南岷山而得名。传云汉代有个名叫何岷的人,在此山中修道成仙,故名此山南岷山。南岷山名列西充五大名山之首,建有程太虚祠与降真观,山中古柏参天,蓊郁葱翠,奇峰古洞,云遮雾掩。山中有九井十三峰,被称伏虎峰、伏龙峰、跨鳌峰、仙峰、宿鹤峰、显景峰、日照峰、丹霞峰、步虚峰、览翠峰、黄坛峰、蘸坛峰、洞阳峰等诸峰,绵延30里。“汉何岷之所隐也。隋程太虚尝修炼于此。《志》云:‘太虚自幼好道,精修勤苦,隐居南岷山绝粒,有二虎侍左右,九井十三峰,皆其修炼处。一夕大风雨,砌下得璧玉印。居人每乞符祈年,印以授之,辄获其稔。’唐元和中解体(尸解成仙)后,迁神于玄宫,容貌不变。宣宗命人求之,使者过商山,宿逆旅摄险,有居第如公馆,青童引见。一道士自称程太虚,祖居西充,且嘱曰:‘明岁,君自蜀入南岷山,无忘我。’及至蜀,熟视画像,与前见者无异。”程太虚,生于605年,卒于809年,终年205岁。被唐宣宗(李忱)敕为道济真人,宋赐号道济大师。

程太虚真人在南岷山修道时,或居于何岷修道的山洞里,或居于一棵千年空心古柏中,日月为伴,烟树为邻,饥食野果,渴饮山泉。修道养寿,采药炼丹,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皆称绝粒道人与程真人。生前常施药济人,画符驱邪,死后成神,显灵祐民,百姓感其恩德,修庙以祀,唐建仙林观,观中塑供程真人的神像。宋名降真观,明朝增建大虚祠。香火鼎盛,历代不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四川省省长王赞绪的陪同下,曾来到南岷山一游,并亲笔题写“南岷仙境”四字。张澜年轻时曾多次到南岷山游玩寻古,看书学习。

张澜出生时,家中已有两位哥哥,五个姐姐。后来又添一男两女,经济更加拮据。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因家中人口已逾20人,耕地不足四亩,住房十分拥挤,难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因此除留下已成家的长子张从善经营在张观沟的田地,张文倬不得已举家迁往与张观沟接壤的西充县岷山乡召善沟(今西充县永清乡赵山沟村),佃王幹臣100挑(今25亩)田地以及房屋。召善沟离岷山场只有4里地,与张观沟隔山相望。是年张澜15岁。

王幹臣是西充岷山乡财主王钟顺的二儿子,少年时期就读于张文倬老先生的书馆。由于老先生的精心栽培和他自己的勤奋好学,终于成长为一个通达事理、深明大义、诚信守诺、为人谦厚、颇富亲和力的当地有名的绅士。与王幹臣同时就读于文倬老先生书馆的同学中,有一个是来自南充县集凤场的张子南同学。他是慕张文倬老先生的盛名从数十里外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求学,学成回乡后终身从教。张子南曾在张澜任校长的“南充端明女塾”教书,还带上长女张天贞到该校读书。有趣的是王幹臣、张子南二人同时受业于文倬先生名下,先是同窗好友,后结为“儿女亲家”。王幹臣有四五十亩父亲分给他的田地,其大哥王盛元的妻子就是张澜的姑妈。王幹臣的几个儿子也都是张澜的学生,王幹臣与张澜家既是亲戚还是两代师生情。王幹臣在当地也算是一个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很有正义感。只要他一到岷山乡场上,街上赌博的吸毒的人都会停止“营业”躲起来。

召善沟山高沟深,地势险要,左是老鹰崖、白石崖、右是狮子山,前面是五洞瑭。虽说也是穷山沟,却是人才辈出,远的不说,恢复高考以来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不下百人。

在召善沟,张澜仍然是“二十余年中破衣赤足,习以为常”。由于田地的增多,张澜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在这里,他学会了耕犁磨耙,学会了农家的全部活路,与父母亲一道过着日出而作的生活。在全家人的辛勤努力下,张家的家境也有了一定的起色。在这里张澜还曾担任过“弼马温”,当时外出一是步行,二是坐轿,三是坐滑竿,四是乘船,五是骑马。在清朝马很受用,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养马、放马也是张澜每天的工作之一。张澜放养的是一匹黄兔褐毛四川建昌马。它的特点是体型小,善走山路。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它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此马强悍,刚烈,张澜为了驯服它吃尽了苦头,经常被马摔得头破血流,可张澜也是拼命三郎,最终张澜驯服了这匹烈马。召善沟的沟口就是一条官道,在这一天,胜利者的张澜骑着马一口气跑了十里地。这匹马也成了张澜最亲密的伙伴,伴随他度过了在召善沟的岁月。在张澜以后从政的日子里,马是他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直到张澜40岁,在川北宣慰史任上骑马时从马上摔下受伤,从此再没骑马。

关于张澜在顺庆坠马重伤,有这样一说:“张澜面相,山根有断纹。相法云,40岁死。尝病虐,大烧谵呓,自言梦至一大殿外,见张榜云:张澜40岁。怒,撕去40字。其后满40作川北宣慰使,乘马,马忽暴跳,坠地臂折,几死;然竞治愈。”说者认为阴德之报。此事张澜的学生任乃强曾问张澜:“信有之否?”张澜曰:“有之,偶然之事,迷信者以为果然。相士先有妖言,故懵梦中有此谵语。省躬清明,无所畏怯,则亦无验。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信之有害,斥之无益。但当修身力学,无须问此。”不过,坠马重伤对张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是,张澜从此再不能骑马,出行办事一律靠行走。二是,由于当时张澜政务繁忙(任川北宣慰使),骨节挫损处未能痊愈,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以至于从这以后张澜的左手臂不能伸直与弯曲,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笔者前不久,来到西充县永清乡赵山沟(召善沟)村五组,在王永林(王履祥的孙子82岁)老大爷的带领下参观了张澜当年养马的马厩,岁月已逝、马厩里拴马的木桩仍在。历史的痕迹还在,仿佛我们仍能听见马的嘶叫声。张澜家就坐落在白石崖下的小山坡上,当年张家佃租的房子依然保留着,但人去屋空,房屋已破旧不堪。此房原住着一位李姓的人家,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子女外出到南方打工,挣了些钱,于是就在广州买了房,把父母及全家接了出去,此屋已经荒废了好多年(在本书脱稿时,笔者再次来到此处,此房屋已经垮塌,只留下一片废墟)。据当地老人说:此房在张澜入住以前一直是被称为鬼房,也曾入住过几拨人,入住者在晚上都能听见哭叫声、打闹声,整个晚上不得安宁,于是都连夜逃离此屋。所以此屋一直空着,无人敢住。张文倬及全家十几号人入住此屋后,晚上都睡得很香,什么事都没发生。当房东王幹臣第二天得知情况后,连声说:“太神奇了,不得了,睡在此屋的人中必定要出大人物。”张澜15岁开始就居住在这里,在这里张澜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床。此屋的面积虽仍只有四五十平方米,但空间较高,于是张澜的父母亲就在上面建了一层阁楼,所以张家在这里的住宿条件就比在张观沟时好多了。张家在此屋生活了30年。在这里张澜发奋读书考中了秀才;在这里张澜结婚生子;张澜与原配夫人杨氏共育的四女三子都出生在此屋。其父亲张文倬、母亲王氏均在此屋去世。张家对面的五洞塘山山崖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头,远远看去像一只白虎俯卧在绿色的群山中。沟尾处就是张澜昔日躬耕之田,不过如今已建成了一个小水库,造福于百姓。

据王幹臣的孙女、王履祥的女儿王慧碧老人(原西充中学教师)讲:“张澜先生曾多次说,没有王家就没有张家的今天。”张文倬当年在王幹臣处佃租的田地几乎是没有收取租金的,住房也是免费提供的。张澜对此事一直怀有感恩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对王家的后人给予了在力所能及范围的关照。后来王履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张澜就安排他在南充中学和成都大学教书。新中国成立后张澜还多次过问王家后人的情况。

但张澜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名庄稼汉,也不是仅仅像父亲一样做一个私塾先生,他在少年时代就向往嘉陵江、长江,向往大海,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仍然走着中国传统文人的路,他追求的是通过科举来实现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便名扬天下。一可光宗耀祖,二可为官为仕。古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并称三余。读书人所有余暇皆用来博览群书、广纳学识,被人们慕为三余广学。张澜便是如此广学之士。科举仕途,读书人趋之若鹜,张澜也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呕心沥血地攻读,欲通过科举来成就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张澜十分喜爱读书,像四书五经这些文人必修功课,他早已熟记于脑中。他还特别喜欢读历史和政论方面的书。父亲的藏书早已不能满足他,因为穷买不起书,张澜只好四处借书看,方圆十里读书人家中的藏书都被他借阅了一遍。因为张澜的人品好,守信用,所以有书的人家都乐意把书借给他。张澜还曾到西充县城的李举人家借书看。后来,张澜自力谋生以后,家里存了很多的书,张澜喜欢读书和藏书,成了他一生的爱好。他经常一个人在家看书,一坐几个钟头,对古代名家学说以及近代的各种著作都读,如果有客人来了,谈到有新发表的文章或新出版的书好,张澜就一定请他去找来看。无论是书或者是文章,看了后总要进行探讨,并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书页上,把书中重点和精彩的词句旁边打上圈圈、点点,反复看几次。

一天,张澜正读书之时,忽然晕倒在地,浑身滚烫发烧,母亲尽心照料,病情虽缓,但仍不痊愈,家里人都很着急,而张澜更急,躺在床上也在看书。后来村里来了一个江湖郎中,家里人将其请来,告知张澜的病情,郎中给张澜把脉望舌后,随即开了一剂药。张澜服药后吐出一口浓痰,顿觉心定气舒,而后又连服几副药,渐渐病愈。之后,张澜更加努力用功学习,似乎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就这样张澜努力的学习四书五经,念着“子曰”,长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形貌,品学兼优,儒雅斯文,身上更兼有父亲的正直端方和母亲的克勤克俭。张澜一天天长大,由少年走进了青年,走向了成熟。4.考取功名

西充地处川北,地瘠民贫。辛亥革命后,有一年,罗纶(四川副都督,众议院议员)回西充省亲。有一次谈起在成都吃酒席,一桌酒席要花八两银子。罗纶的母亲当时大吃一惊说:“一桌酒席要花八两银子,究竟吃的是啥子?难道吃的全是净猪油吗?”这位儿子当大官的罗老太太,尚且把“净猪油”当着珍馐美味,西充的贫瘠,由此可见。西充人民历来勤劳好学,“穷不离书”成为西充的一句传统名言。穷家即使衣食不周,也要设法凑钱送儿子进学堂读书。在清代科举时期,西充读书人大都是寒士(贫穷读书人),负笈(自背书箱)从名师(学问、人品均佳的老师)。不但束修(学费)苦无从出,膏火(伙食费)亦感困难。一旦进学(赴考),院费(报名费)和旅食费约需三四十两银,更非寒士所能担负。张澜22岁时才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报名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张文倬知道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可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无论家中再穷,只要有可能他都要送儿子读书。他总是鼓励和支持儿子们发奋读书,考取功名。但是每人三四十两银子考试费用,对张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20世纪共和国全民大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时的一句话,张文倬先生在清朝时期就率先实践这句话。张文倬硬是靠着精心耕种一百挑田地和学馆的微薄收入,先后把三个儿子送进学堂最终全部考上秀才,才有了一门四秀才的佳话。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张澜时年22岁。就在这年2月,张澜第一次踏进科举考场参加童试。

赶考的头天晚上,母亲把他叫到房里。“三善,这次到县城赶考,希望你专心致志做篇好文章出来。别的我不懂,也说不出其他,你爹是秀才,你二哥也是秀才,我只望你也能考中秀才,取个功名,日后也好有个好的前途。”

张澜听了母亲这番话,忙笑着应答道:“妈,我一定牢记您的话,考个秀才回来让您高兴。”“你从出世到今天,你从来没有穿过一双新袜子、一双新布鞋,不是妈不疼你,只因家里穷,你的哥哥姐姐多,我实在顾不周许多。这回你到县城去赶考,是件大事,我特地凑了些钱,买了布,做了一双布袜子,还做了一双新布鞋,来,你穿上试试。”母亲一边说一边从衣橱拿出一双亲手做的新布鞋叫张澜穿上,希望他前程如锦。“妈,赤脚草鞋多少年来我也习惯了,不是也挺好吗?你何必省吃俭用积下钱来替我买布做鞋袜呢!还是让哥哥他们穿吧。”张澜把鞋袜推了回去。“赤脚草鞋哪能进考场?你快穿上!”母亲坚持要儿子穿上。

张澜不敢再违拗母命,只得穿上了。母亲又叫他在房间里走走,问他大小怎样。张澜长到23岁,穿新鞋袜还是人生中破题儿第一遭,在此之前不论春夏秋冬,张澜都是赤脚大仙,很少时间穿草鞋,更不用说穿布鞋。虽然尺寸大小不会错,但新鞋袜又紧又硬,很不习惯,一双脚像成了鞋子的楦头一般被紧紧地箍着。可是,这一针一线都是母亲的一片爱心,哪能让母亲不高兴?难受也要说它舒服,于是张澜笑道:“妈,正好合脚,正好合脚。”其实他已经微感趾头胀痛了。

有一次,张澜看见母亲打草鞋时,在草鞋上扎上一些布条。他问母亲为什么要扎布条,母亲说因为家里穷,你从未穿过布鞋,在草鞋上加点布条,也算了此心愿。母亲还答应他参加科举考试时,给他做双布鞋,一则体面,二则带来好运。现在,望着母亲手中包含着家人希望的布鞋,张澜的心灵受到震撼。

张澜从母亲房里出来,又去见二哥张涛,请教考场规则,注意事项等等,直到深夜,才回转房里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张澜高兴地穿上了母亲为他亲手做的新布鞋,提了行囊,从西充县召善沟出发,第一次离开家乡,走出大山,独自一人来到顺庆府参加科举考试。从召善沟到南充县城有80多里路,由于第一次穿新鞋走这样长的路,新鞋又紧又硬,张澜很不习惯,真吃了苦头,脚趾打了好几个大血泡,后来灌脓成疮,留下了几个疤痕。这疤痕在今后的几十年的岁月里成为张澜对子孙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

第一次来到南充县、州、府所在地,张澜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着新鲜好奇。顺庆真大,这里有好多人、好多房屋,还有整洁的街道及商铺。在这以前张澜只到过西充县城,西充县城就是张澜看到最大的城镇,不过与顺庆比西充县城确实太小了。曾有一首民谣这样说道:“好大个西充县,走拢才看见,大堂打板子,全城都听见。”到了南充县城后,张澜找了一家靠近嘉陵江边的客栈住了下来,顾不上休息,就来到了他早已向往的母亲河嘉陵江。此时的江水缓缓地流着,江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江中自由地游动着,渔夫划着小船唱着渔歌在江面上撒网捕鱼。江面上不时有商船和游船驶过,江边的码头上停靠着上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张澜被美丽的嘉陵江景色所吸引,一路飞奔来到了他在梦中多次缠绕的西充河入江处。他轻轻用手捧起一把水放在嘴边,全部喝了下去,水真甜、真甜。二月的江水依然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此时的张澜可全不顾这些,他脱下新布鞋,整整齐齐放在岸边,打着赤脚在江水中、在沙滩上,尽情地飞奔玩耍。学习的辛苦、途中的疲劳一扫而光。张澜望着东流去的嘉陵江,默默地发誓自己一定要考上秀才、中举人、走仕途之路,实现自己的理想。

清朝的科举分为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张澜此次参加的就是院试,也叫童试。院试是清朝时各省内的科举考试,由提督学政主持。院试前,进行县、府(州)考试,府县考试每三年两次。县试是最低一级考试,每年二月,由知县主持考试。来县里考试的叫童生,县试根据人数的多少分为五场、六场,录取若干人参加府试。府试合格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录取若干,考上学院了叫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为三类,一类叫廪生,是正额录取,可以从国家仓库取得禄米;二类叫增生,是正额以外录取,当廪生不足时,可以增补为廪生;第三类叫附生。

张澜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没有让自己失望,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以顺庆府第十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考毕回家后,张澜脱下新布鞋珍藏之,只逢年过节穿一两日,一为纪念一为节约。五十五年后张澜就是穿着这双旧布鞋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当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看见张澜时,朝下一瞥,见张澜的脚上穿着一双旧布鞋,心想今天该穿皮鞋,怎么穿了双布鞋呢?真太节俭了。再一看,虽是布的,却还新,但样式却很老旧。毛主席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张澜笑了一笑。毛泽东主席哪里知道这双布鞋已经55岁了,可算是一件老古董,还有一番历史呢!

张澜考中秀才回到家中。亲友邻里,纷纷前来祝贺,家中着实热闹了几天。那天晚上,在饭桌上,父亲张文倬谆谆告诫张澜和众儿女道:“我少勤于学,考中秀才,半耕半教,清贫自守,至于今日,自问平身无不检之行,无苟取之财,你等须知,人生处世,善当为,恶不可为。三善,你既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又怀解民疾苦之心,往后功名成就,仕宦前程,为政当记取 ‘清廉’两字。”“三善,你将来要是做了官,就当个好官,替贫苦百姓做事,你对自己,要节俭,待人不要刻薄。”母亲王大夫人在旁叮嘱了一番。

张澜恭恭敬敬地回答说:“爹,妈,你俩的话,我都牢记了。”张澜日后居官,确实清正廉明,这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考上秀才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也就进入到士大夫阶层,可以进入官方学校学习,有免除差徭,不能随便对其用刑等特权。不过清政府对秀才的管理还是相当严格的,不搞终身制,更不是铁饭碗。每年学政都要主持对秀才的考试,称为岁考。考核的情况分为六等,一、二等为优秀,可以增补为廪生、增生,三、四等为合格。五六等可惨了,不但有可能被剥夺秀才资格,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张澜每年岁考成绩优秀,1897年(丙申年)是张澜的本命年,张澜被补为廪生。廪生每年都由国家提供粮食,张澜从此开始吃上皇粮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张澜由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张澜开始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国家的人了,张澜的人生道路又到了新的拐点。自此,张澜脱离农业生产,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第二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第一次婚姻

张澜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婚姻。张澜是一个传统的文人,他一直恪守文人的道德规范。他的第一次婚姻,也遵循中国古代的婚姻传统习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894年,张澜考上秀才后,张澜的父母开始商量起张澜的婚事。“孩儿他爸,三儿的年龄也不小了该成亲了,现在秀才也考中了,再不提亲,恐怕别人要笑话我们家了。”王氏对丈夫说道。听着妻子的话,张文倬也点点头说:“三儿是该成亲了,可是,家中太贫寒,谁愿把女嫁到这里呀。”说着夫妻俩忧愁起来,这一晚,夫妻俩都没合上眼,为张澜的婚事焦虑着。

正在这时,嫁到西充县车龙乡的张澜的大姐带来了喜讯。西充县车龙乡有一个杨姓的大姑娘,人品好,又能干又贤淑,一手女红做得很好。她家看上的是张澜的人品和学问,至于聘礼多少都没关系,只要有个意思就行了。张文倬夫妇一听十分高兴,立即写下张澜的生庚八字,交给了大女儿带去杨家。几天后,他们收到了杨姑娘的生庚八字。就这样在张澜不知晓的情况下,父母替他订下了终身大事,两家并约定,第二年开春后迎亲。

婚事定下来后,张文倬夫妇又商量如何向儿子说这件事。“娃儿他妈,三儿这个人志向远大,不晓得他满不满意这桩婚事!”张文倬对妻子说道。“我看没得啥,三儿是孝子,很听话。再说杨家姑娘也不错,三儿现在这么大了,应该懂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我想他是不会反对的。这件事就由我跟三儿说吧。只要他没得啥,过几天就叫他到杨家去相亲,尽快把这件事给办了。”王氏的一番话,说得张文倬直点头。

晚上,母亲将张澜喊到一边,给儿子讲了这件事。张澜听了后,脸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一样,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在母亲的启发下,张澜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根据川北的婚姻习俗,女方的父母看中了张澜,便央求媒人到张家说合,订婚成戚。订婚兴请算命先生“合庚”,合上“庚”才能婚配。张澜与杨氏的生庚八字相合,所以张澜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文倬先生请阴阳先生按杨氏的年庚,选择不犯凶煞、大吉大利的结婚日期(一般都选冬春季,故现在冬季结婚甚多),日子定在春节后。订婚兴“纳吉”,俗称“插香”。插香男方要备制衣料、首饰、四色水礼、红香三烛、红烛一对和线纸等物。富者抬盒,贫者挑背,由媒人护送至女家,称曰“请期”。女家给男家也回赠衣、帽、花生、红蛋等礼物,称曰,“还贴”。

半月后,张澜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西充车龙乡杨家相亲。杨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