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累的活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9:59:3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木木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不累的活法

心不累的活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不累的活法作者:李木木排版:辛萌哒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0-01ISBN:9787514315004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我们都是来地球旅行的

你记得自己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肯定不是“吃了吗”。

也不是“我爱你”。

更不是“对不起”。

而是——“累死了”!“累死了”这三个字是现代人挂在嘴边的头号口头禅,也是大家聚在一起最共同的话题。君不见,但凡亲朋好友同学聚会,大家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累死了”,就是“烦死了”。

而且,这种累和金钱无关。我身边有各行各业的朋友,干保洁的、送快递的、机关小职员、政府官员、部委干部、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传媒公司老总……他们都在喊累。没钱的为钱累,有钱的为更多的钱累,似乎更累。没权的羡慕有权的,可是权力在握的也在喊冤。

每个人都活得那么忐忑、纠结、拧巴,不淡定,不踏实,他们眼里除了钢筋水泥,便是马路边小区内人造的那点绿化。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当公司与家两点一线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已经贫瘠到只剩叹息,是那么苍白无力……

我们身边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交心的朋友却越来越少;

我们住房的面积越来越大,活动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疾病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了;

我们的收入增加了,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的言论更加自由了,心灵的自由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说的多了,爱的却少了,对人的防备也更多了;

我们可以登上月球,却难以走进一个人的心。

……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活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小心,却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开心了。于是心累了,人倦了,快乐不见了。

这就是本书诞生的机缘。

古人曾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在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即使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生活中的名人富豪,他们的烦恼和忧伤也绝不比你少。

可是,“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当心理的倦怠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幸福指数,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时,我们该如何?

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背后的原因。

心累的直接原因是心里承重太多,而承重太多的原因是杂念太多,而杂念源自狭隘的心胸和不阳光的心态。狭隘和悲观是你的心魔,它们把你的心灵变成地狱!

找到问题后最重要的就是“对症下药”。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能力为消除心理负重感找到一剂“良药”,找到适合自己的“心不累的活法”。

人心是深邃的黑洞,你所要做的,就是打开心门,把阳光引进来,让快乐驻进来,这样生命的自由度就大了。

这就是本书关注的要点,也是我们所要帮你解决的重点问题。

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这星球亿万年存在,亿万生命繁衍生息,我们是为何而来呢?“大地是一座花园,世界犹如一间大旅舍;你我则是寓形宇内的过客旅人。”我们都是来地球旅行的过客!而且这旅行只有一次!

既然是旅行,重要的不是装备,不是和谁一起走过,不是目的地,而是游兴,有游兴才能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而游兴源自轻松的心情与认真的态度,如此才能深入其境而游刃有余!正如松紧适度的琴弦,才能弹拨出轻快的生命之歌!

这是本书的理念,以及我们的信仰。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会积极感悟自己的宿命,知道怎么样在宿命中驾驭自己命运的弹性,永远确保心灵的舒坦,而绝不会让累压垮自己。我们帮你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你只需按我说的去做——做你喜欢的,简单点、专注点、慢着点、悠着点、淡着点,以纯净的眼睛观世界,以欣赏的眼光爱世界——便可见“随处皆是青山绿树”,“小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这时你就是最幸福的地球旅客。

临末,送给你一段马斯洛说过的话: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第一章心累催人老,都市让人逃

你开着宝马,盼着大奔,穿着Armani、Prada,在富丽堂皇的地标性写字楼上班,一周飞五个城市……

在别人眼里,你是很潮、很时尚的成功人士,但在专家和你自己的眼里,你只是个可怜兮兮的“中国病人”——身体过劳,精神抑郁,心情拧巴,生活纠结,活得忐忑……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至50岁的白领!他们自嘲为可怜的“都市骆驼”。

骆驼在哭泣,因为它不知道哪根稻草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在等待可预期的必然糟糕结果出现的过程中,很多人选择了逃离。

亲,其实你不必逃,你只需要修——修好这颗心。

1.我们不是“害虫”,我们都是“小老鼠”

小熊是我新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属于一见钟情心有灵犀相见恨晚的那种。她是80后、时尚前卫、都市白领的典型代表,在一家地产经纪公司做文案工作。此女相当有深度,相当知性,相当幽默,相当深邃。这样夸一个女人,似乎不太靠谱,不过没关系,她不介意,很乐意。

几乎每次见面,她都朝我高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这首红透20世纪80年代的广告儿歌是她的最爱,也应该是风华正茂的都市白领们的最爱吧。可是最近一次见面,这个80后美女劲头照旧十足,但是唱的歌词改了:“我们是老鼠,我们是老鼠,疲惫的小老鼠!奔命的小老鼠!”

怎么给改成这样了?我习惯了她的乐观。见我一脸诧异,小熊同学先给我讲了个故事:

一只小老鼠路上拼命奔跑。乌鸦问它:“小老鼠,你为啥跑得那么急?歇歇脚吧。”“我不能歇,我要看看这条道的尽头是个啥模样。”小老鼠回答,继续奔跑着。

一会儿,乌龟问:“你为啥跑得这么急?晒晒太阳吧。”

小老鼠依旧回答:“不行,我急着赶路,前面还长着呢。”“你不觉得俺们都是这样疲于奔命的小老鼠吗?当然,除你之外。”小熊拽给我这么一句话。

接着,她拿出《蜗居》中郭海萍抱怨房价过高时候的那种派头给我细数:“姐,身在北京,哪能是你这种悠闲的状态呢?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健步如飞,每跨出一步,高跟鞋就把长安街踩个坑,咔咔咔往前走,奔忙着,忙着赚钱,忙着买房,忙着进修……不忙忙碌碌,你好意思和人说你在北京混吗?”

被她连珠炮式的一阵轰炸,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是,在北京,像我这种生活状态确实罕见。透过星巴克的玻璃窗,往天桥底下、大街上看去,个个都是小熊同学所形容的那样:脚步匆匆,男人夹着公文包,女人拎着电脑包,咔咔咔往前走。他们中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和小老鼠一样,急着赶路,甭管走了多远,都有各自的奔头,或房、或车、或人、或远方。不仅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直辖市那种二线城市,生活节奏莫不如是。

这样的“老鼠族”,累是必然。

小熊同学果然给我叨叨上了:“我天天什么都不干,躺在床上,都觉得累。每次回到河北老家,给俺奶奶嘟囔累,俺奶奶都说俺矫情,不插秧不种田的,累个啥?”

呵呵,奶奶她老人家哪里知道,孙女累的是心,不是身。

时下的中国,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工作模式、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给人们带来了实惠,餐桌上摆的是生猛海鲜了,身上穿的是进口名牌了,住的房子是带跃层阁楼了,但是人们的心灵空虚了,心情也沉重了。工作压力、社交压力、情感压力、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各种压力铺天盖地向你袭来,让你来不及招架,来不及应对,就一股脑儿暂时保存在大脑中,埋在心底。久而久之,心和脑的承受力就会超负荷运转。这样你的心装的东西太多了,脑子想的事情太多了,你的心超重了,你的心也累了。

身体的劳累稍作休息可能就会好,洗个澡、理个发、换身新装,顿时精神十足。可是心累了,是你怎么躺着、趴着、卧着也放松不了的。那种说不出来的空虚失落、凌乱如麻的心情,时时刻刻跟着你,想躲也躲不掉,想抛也不抛不开。它就一天一天把人的意志摧毁,让你成为坏心情的奴隶,它像一个强有力的漩涡把你吸进无尽的深渊。它想让你多难过,你就会多难过;想让你多伤心,你就会多伤心;想让你多孤独,你就会多孤独;想让你流多少泪,你就会流多少泪。

这样的累,有何后果?

嗯,后果很严重。

现在不是流行“穿越”吗?咱们也玩一下穿越。假如有一天你能跑到阎罗王的办公室,翻开生死簿看看,死亡明细表上,愁死的绝对比累死的多得多!因为身体的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令人抓狂,把人逼疯。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他物所牵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调整,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以压力、速度为标签的社会里,调心显得比任何一项技能都重要。

2.心理负重感加速人类老化

23岁的年龄,32岁的面容;

25岁的身体,52岁的骨骼。

别以为我在胡扯,这是你我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实。你在上下班的时间坐过地铁吗?如果坐过,当你目睹地铁上那一张张疲倦的“地铁脸”——暗黄、无光泽、目光呆滞、满脸倦容,你保证不会反驳我的说法。

心累,说白了,就是心理上有负重感,即心理上有压力,这样那样的压力。带着压力生活,不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身体也备受摧残。

压力也会催人老吗?当然。前不久,北京一家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对近500人进行了一组体质监测。监测数据表明,约80%被监测者的体质年龄大于实际生理年龄。

另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的过速老化趋势已经超过欧美国家水平。这使人一下就联想到早几年就流行、而今被重新解释的一个词“亚健康”,即,过度用脑,普遍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情绪长期得不到疏导,心理问题成堆,身体各项指标持续下降。

那么,有多少人已陷入这种状况,或是在这种状况边缘徘徊呢?据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占16%,非健康人群占14%,其余的都可归于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

在一家IT企业任高层领导的艾女士,平时因为工作过于紧张,老是觉得疲劳、乏力,一检查,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韧度、耐力、爆发力、敏捷度等六个方面指标功能全部下降,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整整8岁。

某会计公司部门经理赵先生才27岁,吃完饭就想睡觉,老觉着颈椎有问题,动不动就感冒、头晕、血压升高。据他说,晚上一般是12点到1点钟睡觉,经常加班,没有午休,最困的时候走在街上都能睡着。累的时候就抽烟提神,经常喝酒,经常吃一些补药,经常漏餐,经常做梦。此外,还经常伴有恐高、焦虑、害怕老板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考试压力大、莫名冲动、想杀人发泄或解脱等等。

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它有可能成为我们中大部分人或某个特定圈子的常态——生命就是这样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威胁——在生命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受着威胁,而不是要定期到了哪个阶段才会受到威胁。

而且这种老还不是仅仅停留在外表、一眼就能看得见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压力会让人变老,但是这种“老”往往指的是“看起来没以前那么精神、活泼”。最近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指出:心理压力真的会让人加速衰老,而且一老就可能达到十几年。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埃丽莎·埃培尔领导的一个小组已经观察到了心理压力对细胞的影响。

要解释压力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先得从人体细胞“分子钟”说起。每一个染色体的顶端,都被一片被称为端粒的DNA物质覆盖着,它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提高基因的稳定性。每当细胞分裂时,这些端粒便会变短,由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端粒会比母细胞的端粒稍短一些。在年轻人身上,端粒酶将纠正这一过程,重新构造细胞端粒。但在年纪大一点的人身上,在细胞分裂后,端粒将大大缩小,最终细胞复制将完全终止,这意味着人的寿命也就此终结。由于端粒的长度决定了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次数,可以通过它计算出生命延续的时间,故其被形象地称为“分子钟”。

为了研究心理压力对细胞衰老的作用,埃培尔和同事们观察了58位母亲的白血球细胞的染色体端粒。在这些母亲中,2/3母亲的子女都患有慢性病,心理压力大一些,其他母亲的子女身体健康,因此她们的心理压力相对小一些。

对于这一发现,埃培尔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她说:“如果我们感到压力,就应该认真对待,因为它可能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细胞。”在研究中,埃培尔还发现,对那些照顾病儿时间最长的母亲来说,无论她们自己感觉到的压力是大是小,她们的染色体端粒都会比较短。“她们照顾病人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大。”

压力固然不是个好东东,可是生长在这个被现代文明的浪涛洗礼过N次的时代,我们注定无法和压力绝缘。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家里,我们是责任两肩挑的监护人;走出家门,我们是功利的经济人;步入职场,我们是忙碌的现代人。我们每天疲于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要,要面对工作、生活、情感、学习上的各种要求,在体力、脑力、精神上时时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越是这样,越是要求我们学会放松,与压力共舞,把生活的节奏控制在快慢适中的程度上,尽量挽回失去的“生命”。

3.情绪不佳,心身疾病不请自来

心累,情绪自然不好,情绪不好,身体自然糟糕。

先来了解一个医学名词:心身疾病。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像创伤、烈性传染病这样纯粹因生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已越来越不是人类的对手,而心血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类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损害日益凸显。在这些慢性疾病相对漫长的病程当中,情绪的变化对病情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此“心身疾病”这个现代医学名词应运而生。“心身疾病”又称“心理性生理障碍”(psychophsiological disorders),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与我们经常听到的“身心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从而引发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行为变化与个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变化常常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则正好相反,是由于个人因发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特别是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这种心理状态的失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了某些身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也就是说,“身心疾病”是身体的异常引发了心理改变;而“心身疾病”则是情绪、心理的失常导致了躯体的变化。“心身疾病”的概念被认可之后,医学专家回过头来再仔细端详现代的各种疾病,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一种慢性疾病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心身疾病”的队伍日益庞大起来: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心因性)厌食;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

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眼科:青光眼、弱视;

耳鼻喉科:美尼尔氏综合征、口吃、咽部异物感;

口腔科:舌痛、口炎;

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

人的情绪是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而身体的不适则是实实在在的,它们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我们设想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体内的神经细胞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蛋白质——我们暂且称它为“情绪递质”。当这种递质积聚到一定数量,就会作用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使人的身体组织产生器质上的变化。那么,这种神秘的“情绪递质”到底是什么呢?世界各地有大批的生理学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它,只可惜直到现在仍然理不出头绪。

当生理学家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时候,心理学家也没闲着,他们根据对人心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让我们来看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1)心理动力学说

这个假说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心身疾病是潜意识的冲突对躯体和器官功能影响的结果。有专家提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神经或者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而导致各器官出现不同的症状。(2)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说是强调病因,心理生理学说则着重于发病机制。Cannon的“应急”反应、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都试图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以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近年来,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对情绪活动导致器官功能变化的观察,同时也注意到遗传基因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当科学的宝藏还杳无踪迹时,每个寻宝者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搜寻它。也许当谜底一层层揭开的时候,人们会发现每一种理论或学说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真理,正所谓殊途而同归。

对于年轻的你来说,听起来慢性疾病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但实际上,最能感受现代日渐加重的生活压力的正是年轻人,一旦心理调适不周,心身疾病离你会越来越近。

面对事业和健康的剧烈冲突,你必须当个调和矛盾的高手,先把自己的身体整和谐了,才能体会和美人生。

4.心情不畅,高危疾病潜伏身边

在所有威胁现代人健康的疾病当中,高血压、心脏病、癌症位列前三强,被称为现代人生命的三大杀手。而这些疾病,最青睐心累的人。

二三十年前,美国有两位心脏病医生,他们在长期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有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他们的行动常常是匆匆忙忙的,老觉得时间不够用,老觉得事情没做完,觉得怎么活都累,竞争性特别强,对人常怀有敌意,易激惹暴怒,愤世嫉俗等。他们把这种行为模式叫作“A型行为模式”。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行为模式:不急不躁,心平气和,不爱竞争,按部就班等,叫作“B型行为模式”。他们认为,“A型行为模式”是病人得心脏病的重要原因。其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种行为模式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数研究观察到,“A型行为模式”的人比非“A型行为模式”的人得冠心病的要多些。而且,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病人的“A型”行为特征越典型,他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程度也越重。

近些年,我国医学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的事实:在高血压病发生和疾病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冠心病类似,甚至更突出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是诱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我国曾有研究者观察到,在高血压病(均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具有急躁易怒型和敏感多疑爱生闷气型性格的人明显多些。他们生气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因为性格急躁,常因小事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平衡,造成心血管系统的紧张状态,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

或许以上这些论据还是没有引起你对心累的警醒,那么下面这个足以让你震憾。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病死率在整个疾病谱中占居第2~3位。那么,恶性肿瘤的起因到底在哪里呢?说出来恐怕会让你倒吸一口凉气,答案依然是——心累。

心理活动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与以下几个系统有关,即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肿瘤本身,也与这几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任何单独的心理因素的作用都是不确定的。

先来看心理因素,心理应激活动与机体的淋巴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受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调控,同时免疫系统对高级神经系统也存在着反馈机制,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应激通过改变DNA的修复,对肿瘤基因有直接的作用,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清除结构较差或发生变异的细胞,对肿瘤基因又起间接的作用。

再来看情绪作用,情绪是机体对事物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体验。抑郁、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与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国外医学专家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典型和非典型心境恶劣患者循环系统中淋巴细胞的亚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抑郁症患者的NK细胞水平可能升高。他们还发现,焦虑可降低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适当的心理社会干预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它可以改善个体的应付能力,减少情绪上的烦恼和情感上的孤独,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脑中风等重大高危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健康才能躯体健康。心理产生作用的主要中间环节是情绪。情绪是身心健康的晴雨表。而一个活得吃力、费劲的人,怎么能拿出积极快乐的情绪呢?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喋喋不休的抱怨,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所以,捍卫健康,必须从改变心累开始。

5.衣着光鲜,抑郁症恣意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心理疾病。抑郁症以忧郁和厌世心理为突出特点,病人有凄凉感,常唉声叹气,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头痛、心烦、多恐慌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

最初得知生活得好好的人竟然有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或并不打算接受,可事实又怎样呢?数一数,看看香港和台湾,有多少明星抑郁、酗酒、吸毒、聚赌、跳楼、割腕、煤气自杀、飙车、厌食或暴食,或歇斯底里,或癫狂,或妄想症,或迫害狂,凡此种种,都是心理抑郁的表征。

再看看我们周围,每一年有多少人跳楼、吃安眠药、跳水?别的不说,大学经常有因心理问题而自杀者,不仅是大一学生,也有硕士生博士生。如果这还不算严重,那么,屡见不鲜的小学生约定集体自杀,可以算是严重问题了吧?总之,从小学生到老年人的年龄跨度内,我们看不到不出心理问题的“安全”区域了。“我的世界总是灰色的,甚至经常想到死。”一身名牌、衣着光鲜的艾琳经常这样向周围的人说。她画着精致的彩妆,眉宇间却透出疲惫与憔悴。她是典型的高级白领:在名牌高校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凭着优秀的外语水平受雇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领着高薪美金。她似乎没有理由不快乐,但是她就是觉得活着索然无味。“太累了!工作累、生活累、恋爱累、交际累,件件事都累,每天下班疲惫不堪,逐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所有的朋友也都抛弃了我,心理上非常孤独。”

艾琳只是我们中某个人的代号,一个象征,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处在现代社会这种节奏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和她一样——心理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失控了、找不到方向了、“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病得不知为什么还要活着。整个社会就处在这样一种病态当中。

很多人不可理解,我们在物质上如此富裕,头脑发达、四肢健全,世界比以前不知道要精彩多少倍,怎么就不知不觉抑郁了呢?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是什么呢?答案是:

1.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

2.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3.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就业压力大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容易产生灰色情绪。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4.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5.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不适。

在抑郁的迷雾面前,我们不堪承受生命之轻,感叹生如夏花。可是生命的诞生毕竟为了生而不是死。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么一种方法,给生命减负,给心灵减压,以期发现生命之旅的曼妙和美好,体会到更多的生之乐趣。

6.亲爱的,你不必“逃离大都市”

这两年,在“裸婚”“蜗居”“蚁族”等一系列沉重字眼的轮番轰炸下,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逃离大都市正成为各大职场论坛里呼声极高的倡议。

许多大学生就业论坛里流行着这样一个笑话——我奶奶现在还在农村,自打我考上清华以后,每次回去奶奶总对我说:“家里那几块地,还有这个院子,这些鸡啊猪啊,都给你留着。”我有一位刚刚清华大学毕业的小老乡对我说,以前没毕业的时候看到这帖子总是一笑而过,而今真的毕业了,看到如今的就业形势,方才体会到了“奶奶们”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

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上广”,许多大都市都因高房价树起高高的生存壁垒,让人欲走还留,内心无奈地纠结。此时,回流到二三线城市,是否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我的这位老乡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以十几年的“北漂”经验和三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建议他“不必逃,尽力留”。道理很简单:

第一,心累的人不仅存在于大都市,小城市也照样有想不开的人。

通常,逃离人群的理由是: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买不起房,竞争激烈。可是这些因素,在小地方就没有了吗?非也。据我所知,心累已经不分地域了。一套像模像样的楼房,别说二三线城市了,就是在一个普通县城,也要三四十万元;一套别墅,要百八十万。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小城市的人情往来日甚频繁,婚丧嫁娶、小孩升学、老人过寿,都要大发帖子,大摆筵席,旺季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份子钱”。而且,小城市的攀比风更严重,县城的想去市里买房,市里的想去省城买房,省城的想去京城买房。一家攀一家,一级比一级,看不到尽头。还有,地方的工资水平不高。

鉴于上述情况,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如果你不想啃老,在二三线城市拥有体面生活并不轻松,照样累。

第二,一个心累的人,在大城市累,跑到小城市也轻松不了。因为心累是个心理问题,而不是地理问题。

活得累不是城市之罪,而是人之罪。心累的根源在内心,凡是心理疾病患者都和心态不健康、人生态度不端正、自我认知不恰当有关。这哪里是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

如果不把原因放在内心,而找生活环境兴师问罪,这和小朋友碰到了桌子,不怪自己大意疏忽,而骂桌子不长眼是一个道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如果你心想不开,就是把你放到世外桃源,你也成不了陶渊明,找不到真逍遥。没有淡定的心态,逃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心累的悲惨境地。

这种情况下,不如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心想开了,心态正了,心理健康了,该进修进修,该学习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挣钱的能力,在哪里都可以活得舒坦。

7.心理疲劳度自测:看看你是否依然“健在”

以下10项测试①可以使你对于自己的心理疲劳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测试分数仅具有临床心理学的参考意义。

1.在处理一些重要或是紧急的公务时,我经常掌心冰冷或出汗:

  A.常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极少如此

2.晚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时,我也会拖到很晚才睡:

  A.从不如此  B.有时如此  C.常常如此

3.当同事的意见和我发生冲突时,我:

  A.感到恼火,甚至有时愤怒

  B.介于A、C之间

  C.冷静考虑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4.当被通知领导找我时,我总会一下子紧张起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办事拖延,我似乎也不太担心由此产生的后果: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6.最近我发现我对于以前喜欢的娱乐活动其实并不太感兴趣:

  A.是的  B.说不准  C.不是的

7.在下班时间接到显示公司号码的来电时,要很久才接听或者干脆不接: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从不如此

8.我被不是很熟的人认为干得不错,我也竭力保持别人对我的这种印象:

  A.我总是如此  B.介于A、C之间  C.几乎没有这种想法

9.在休息日总是昏昏沉沉睡到下午,然后担心时间过得太快: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0.计划表开始变得不重要,我不再往上填写各种安排了:

  A.是的  B.偶尔也写  C.不是的

A3分,B2分,C1分,算一下,看看得分高低。

分数<10,很好,你还没有产生心理疲劳;

分数在10~19, 开始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分数25分以上,情况不妙啊。

也许真的到了改变你工作环境和方向的时候了,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心理疲劳程度的加重。但此时也要当心,毕竟心累可能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你的判断力和信心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客观,建议你请专业的职业顾问机构帮你进行分析评估,这不失为帮助自身职业发展的明智之举。

有谁知道,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至50岁的白领!

按国际标准,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而我国知识阶层寿命才58.5岁!

如果说前几年《穷爸爸,富爸爸》和“奶酪”之类的畅销书暗示了人们对成功的向往,那么这两年健康书的畅销则表明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健康的重要。面对一个又一个倒下的同伴,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心不累的活法!  第二章你不是活得累,只是心累

健康与亚健康,美梦与噩梦,快乐与痛苦,活着与死去,都只有一纸之隔,而穿透这层纸的,是一个人的心念。心念可以是天使,带你到天堂,也可以是魔鬼,送你入地狱。

现代人之所以活得累,不是做的事多,而是想的事多。一个人,若能心不为形役,让心灵做主,随梦而飞,是不会累的。只会感到圆梦的快感,而不是梦碎的苦痛。

1.心为形役:为别人活,不为自己活

从出生到现在,你有没有一次认真地问过自己: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活?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活得累,是必然的。

大部分人都是为别人而活的,活在他人的期待和指望中。在人生道路上,他们呈匍匐状,孜孜以求的目的,就在于博得他人的掌声,换来社会的赞同和认可,最好是热羡。惟其如此,才觉得这辈子活值了,有成就感了,将来能对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了。

殊不知,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自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

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

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名:演音。

此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画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劝他还俗,但都被拒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然答道:“我想来就来了。”

当时的国画大师金智勇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并亲自到杭州问他。他的问答却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

此后的他一心钻研佛法,足不出户,终于成了佛学专家,被人们尊称为弘一法师。“我想来就来了。”听起来波澜不惊,想想又是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啊!这是一次世俗与心灵的交战,也是一次内“心”与外“形”的较量。听从心灵的召唤,他想来就来了,想做就做了。这句话令多少人震惊。在现今的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世俗的世界上让多少饮食男女承担了欲望的负载,他们漠视灵魂的孤寂,忽略了心灵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放弃了精神的需求,抹杀了自己的爱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浑浑噩噩,终其一生。

纵观历史长河,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须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悔恨虚度一生。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荷马却在人声喧闹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自寒窗沥血,青灯走笔,为自己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

假如你也能从世俗的期待和评判标准中轻松地走出,跟随自己,为自己奔跑,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不能成为圣人,也必将是人生旅程上一个轻松的旅行者。

你的兴趣就是你的方向,你的信仰就是你的追求,你的快乐就是你的所在。你必须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做你喜欢的事。

即使迫于现实的压力,你不得已选择了违背自己意志的路,那你也应该保证,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年,拿出几天来为自己活一次。

2.死要面子:要了面子,丢了福祉

人为什么要甘于放弃自我,为“形”所役呢?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面子”两个字上。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就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把别人的眼光当作行为的最高标准,把别人的恭维当作人生的最高奖赏,完全迷失在面子的迷宫中。对于富人来讲,钱花得越多越好,排场越大越好。对于穷人来讲,再穷也不能跌份,为了保住面子,超前消费、透支金钱。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要面子的齐人,看到他人常常下馆子,认为很有面子。

于是,便到他人祭祖的坟地,讨些酒饭吃。

回到家里,像得胜还朝似的告诉妻妾说:实在没办法,今个儿又被几个哥们儿请去,喝多了!

中国人就是这样要面子的。难怪鲁迅先生讲:“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林语堂先生说:“争脸是中国人的第一要义。”

在面子问题的推动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超前之程度,也是首屈一指。

中国人喜欢骂日本人小气。比起日本人的“小气”,中国人大方得很,什么方面都喜欢讲场面,喜欢讲排场。只要是请客,不论人多与否,都喜欢摆上满满的一桌;送礼也从不讲节约,日本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拆开一看是一支圆珠笔或者一只寿司,而中国人是包装精美,礼品价格更贵。

单位如此,个人也如此;人情往来如此,家庭消费亦是如此。虽然中国人还不富有,家庭收入还不高,但享受型消费品的购置与使用在世界上排在前列,并不比发达国家消费水平低。在国外,一般家庭还是以使用普通家用电器为主,特别是电视机,多数家庭还在用平板彩电而且屏幕也不算大。但是,在中国,稍有条件的家庭就更新成液晶电视了,至少是等离子的。再看手机消费,手机的外观、功能在中国更新之快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新款手机一上市,很快就流行开来,被消费者接受。汽车消费是目前最时尚的消费。你只要稍微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能找到,而且越贵、越豪华、越限量,买的人越多。媒体不是报道了山西的煤老板一次就购买20辆悍马车吗?其他的地区也是如此。眼下,浙江等富裕地区,有钱人开始把眼光盯在了购买飞机上。说不定要不了几年,私家飞机就会在中国流行开来。

如果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达到了这种水平,高消费自然无可指责。问题是,绝大多数的消费是脱离实际的。提前透支三个月的工资买一个新款LV包,这样的“面子”,实在让人无语。先不说这种畸形消费严重扭曲了中国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之类的大话,我要说的是,这种“面子”催生下的畸形消费观念,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福祉。最显见的一点就是,生活条件好了,奢侈品享受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却下降了。其原因在于,为了顾全面子,人们不得不拼命透支休闲时间、透支金钱、透支健康来应对照顾面子欠下的资金空缺。其结果是工作过度而休闲不足,支出过度而没有心情享受生活,人在畸形消费中变成停不下来的陀螺。这种抓狂状态下,你焉能不累呢?

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国度里,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面子都是最大的敌人。奉劝各位,还是务实一点,本真一点,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

3.虚荣心强:爱上攀比,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个男人、成功的企业家,他才三十六岁,名校毕业,在北京拥有九套房子,每套都在四环以内。就他现有的条件,即使从现在开始什么也不干,也完全可以过有滋有味的生活了吧?他不应该和我们“蚁族”一样累死累活,不应该和我们“蜗居族”一样自卑了吧?

答案说出来会让你晕死:他比你还累、还痛苦一千倍一万倍,甚至是生不如死。

不是我杜撰,这是他的原话!

此男是我的一位朋友,在中关村经营一家电脑科技公司。他经常向我诉苦,经常是骂骂咧咧气急败坏的语气,操着粗口,痛斥:“凭什么他们都买了联排、独栋别墅,而我只能买火柴盒高层?凭什么他们都有好几十套房子,而我还只是个位数?”

在认识他之前,我其实也挺想再买套房子的,但见了他后,我放弃了。原来房子越多,越有拿出来“晒”、和别人比的资本,而越比越痛苦。这是我不想要的。

这个成功男人的痛苦生活告诉我们什么?一旦在虚荣心的指使下坐上了攀比的贼船,内心的愤恨恐怕就“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其实虚荣原本是人类的共性,虚荣心是人的天性,是每个人DNA里与生俱来的,没有虚荣心的人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比我们长得好的、条件优秀的人很多,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也不少。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掀起涟漪,酸溜溜的。这就是虚荣心在起反应。

你不必因为这个反应而觉得心虚、因为虚荣心并非只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小小的涟漪、恰到好处的刺激可以激发你的上进心,让你蒸蒸日上。只有失控的虚荣心才会让你欲望无限膨胀,踏上攀比的贼船,失去生命的航向。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筐鸡蛋中”甲已经待了好久,没人理睬,感到很寂寞;而乙却门庭若市,苍蝇、蚂蚁围着转。

甲很羡慕,便去请教别人。

它被告知只有有缝的鸡蛋才会受到欢迎。

于是它拼命滚动,使自己裂开了一条缝。

果然引来无数的苍蝇朋友。

甲非常高兴。时隔不久,它变臭了,但后悔已晚。它被主人无情地抛弃了。

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虚荣心过剩的人总是倾其心力和别人攀比,你有我也得有,你好我得比你更好,你多我得比你更多,不把别人比下去誓不罢休。可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这样下去何时是个终了?

一旦在虚荣心的指使下和别人玩起攀比的游戏,你的生活就再也无法平静了。现在美国人已经虚荣得上天了,继豪宅、飞机、油轮等项目后,美国人的虚荣竞赛已经膨胀到天上去了。进入21世纪后,美国销售月球地皮的业务开始不断向国际市场拓展,从事此生意的“美国月球使馆”总公司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开设了其代理分公司。据说,这笔买卖以每平方米36美元成交。买主向卖主付款签约后可得到一张月球地皮拥有权证书和一份很详细的文件,买主能在地球上用天文望远镜观看到其所买的地段,并同时拥有其地下资源,有权进行勘探和开采。

这桩买卖我怎么想都觉得荒唐,这不过是有钱人玩的一种精神游戏罢了,买主花钱买“月球上有我一块地皮”的虚荣心,实则没得到任何利益,更不能获得法律保障,卖主却从中渔利无穷。所以,过火的虚荣心只会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除了一个虚名,你什么都得不到。

而偏偏有那么多有上进心、有能力、有资本的人,喜欢被这个虚名搅得疲惫不堪。数数你身边的有钱人,他们真的活得比你轻松吗?我不信。

不要刻意地去攫取那些其实不属于自己的光环,不要让那些无谓的“劳累”磨损糟蹋了自己有限的生命之躯。心里没有了虚荣,自然就少了自寻烦恼的劳累,也就多了生活上的轻松和工作上的坦然。当面对诱惑时,就能做到我依旧是我,依旧宠辱不惊,依旧去留无意,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别人。这样一来,世界宽了,朋友多了,生活也快乐起来了。

4.嫉妒心强:羡慕嫉妒恨,不是滋味儿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叫:羡慕嫉妒恨。

熟人朋友之间拿这句话开个玩笑,倒也挺过瘾挺给力的,若是动真格的,那可就危险了。

从羡慕到嫉妒再到恨,仿佛是心灵为了顺现代人的意专门推出的“一条龙服务”。人往往羡慕着羡慕着就变了味了,有了点嫉妒,嫉妒着嫉妒着就恨得牙痒痒起来。这时候,你就无异于服了一味穿肠的毒药。

说嫉妒是穿肠的毒药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嫉妒别人的年轻,嫉妒别人长相好,嫉妒别人身材高,嫉妒别人风度潇洒,嫉妒别人有才学,嫉妒别人富有,嫉妒别人的妻子漂亮,嫉妒别人学历高……因为嫉妒,所以就容不下他人比自己强,看到周围的人有超过自己之处,要么设法去贬低,要么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这样活着,能不累吗?

嫉妒心令人累,这从古代后宫争风吃醋斗争的残酷性就可以看出来。《大清后宫》您看过吧?书中那几个女子中,活得最轻松的是善良、淡泊、隐忍的西林春,活得最累的当属利欲熏心、为情所困的兰轩和功利心极强、想方设法混进宫的杏儿。同样是深爱着札尔凡的女人,兰轩比西林春可累多了,札尔凡多看西林春一眼,都会让她恨得牙痒痒,挖空心思地设局陷害、报复。老实巴交的西林春不争不抢,反而活得自在,而札尔凡的真心也从来没有从她身上溜走。

盘点看过的那些宫廷戏,无论是皇子皇孙、皇后妃子,还是宫女太监,只要是嫉妒心强的,其人生轨迹都是争了一辈子,算计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没过几天好日子。

宫廷戏如此,人生戏更如是。人生的戏台上,生旦净末丑,嫉妒心强的角儿没几个站稳的,算计来算计去到最后伤得体无完肤的都是自己,因为嫉妒心是一把刀,朝向别人,却插在自己的心上。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羊和一头驴子。山羊看到农夫给驴子的食物比自己丰富,心生妒忌,于是想了一个办法陷害驴子。山羊对驴子说:“你看,主人对你多不好呀,每天要你干那么多粗活,那不是太劳累你了吗?”

驴子信以为真地问山羊:“那我该怎么办?”山羊说:“你假装发狂跌到水沟里,那么以后就可以休息了。”

驴子按照山羊的话去做,假装发狂跌到水沟里,身体受了伤。

农夫发现后请了一个兽医来医治,医生告诉农夫说:“要用山羊的肺,敷在驴子的伤处,才能治好。”

农夫听了,杀了山羊,取了它的肺,医好驴子的伤。

故事中的山羊,看到别人得到一点好处,不是替别人高兴,而是嫉妒别人比自己好,于是动了一个不好的念头,挑拨离间,想要害死驴子,结果害人不成反害己。这就是嫉妒别人的下场。

山羊的结局,巴尔扎克早就总结过了。他说:“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之痛苦万分。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以恨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还有一句德国谚语说:“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嫉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请问,这样的沧桑,你要吗?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什么长处,应该把心放正,这样想:万事万物皆各有所长。陶瓷脆弱但不会生锈,钢铁容易生锈但坚固耐用。钢铁和陶瓷各具备不同的优点。人也一样,不同的性格组成不同的人,能言善道与木讷寡言的人各具有其优缺点。也许别人也很羡慕我们的长处呢!万事万物共生共荣、相互辉映才对。

换个角度想,别人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也是他自己努力付出应该得到的。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者,与其嫉妒别人,不如奋起而行,践行自己。

5.苛求完美:自己挖坑埋自己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一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于是,少庵又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

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时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劳累了自己,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做任何事,保持一个中庸的态度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劳、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极苦、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身养性的益处,也不会心情愉快。

我见过很多累得疲弱不堪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为了完美,他们宁可花费绝大部分的精力去修补那一点点的、无所谓的遗憾。好好想一想,你是不是在做这样的蠢事:

你一直在审视家中的地板是否清洁,有一点污物就彻底地清扫一番;

你不能容忍自己头发有一点点杂乱,不停地梳理;

你不能让家中有任何凌乱的现象,不停地收拾;

你因为鼻子上有一块不用放大镜就看不到的斑点而不敢照镜子,甚至要去整容;

你说的话绝对不能出任何错误,否则就不开口;

你总是想打球的时候大比分胜过对方,不停地锻炼;

你一定要找一个待遇好、地位高又很轻松的单位上班,不停地寻觅;

你一直在寻找心中最理想的配偶,但至今仍然是孑然一身;

你为一个项目做了多个计划,但是很难决定用哪个计划;

……

临终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还有精力去挑选一个精美无瑕的骨灰盒?

可是这样做很失败,在努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承担的是孤独、焦虑、紧张、怀疑,你的神经在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折磨。

追求完美耗费了你毕生的精力,当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除了某件事做得不错,其他的事简直就是垃圾。我要告诫你,你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那个漂亮精致的陷阱。

这个陷阱让你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因为你对自身要求很高,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自己觉得应该比别人高好几个档次。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这就使你对自己感到不满,以至于不能接受自己和现实生活,经常感到郁闷。你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常表现为固执、刻板,生活节奏总是绝对规律。无论干什么事你都要求顺利完成,事无巨细一律要有所结果才能安心地干下一件事,常常会因为纠缠于小事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完美主义可能会使你最终放弃梦想。由于过分追求完美,你一遭遇挫折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完美;由于过分追求完美,你会慢慢失去奋斗的动力,因为现实只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完美;由于过分追求完美,你还会渐渐地产生压抑的情绪,有时候你感觉很难进步,老是做不好,由于感觉不到追逐的快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令你放弃梦想。

放弃心中的完美主义吧,不要把你有限的生命浪费在虚无的完美之中。唯其如此,你才能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你还在事事追求完美?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生命的长度?你真的以为世界上有完美的爱人?有完美的朋友?有完美的工作?有完美的老板?你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那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时间。你肯定还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唏嘘感叹上,感叹完美真的好难。只是你觉得完美的事情,别人不一定觉得完美。

6.杞人忧天:预支莫须有的烦恼

你经常使用信用卡吗?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挺爽的吧?可你意识到了没有,你经常也有意无意地在人生的储蓄卡上预支明天的烦恼,甚至假想的根本不存在的烦恼打乱了你今天的生活,令自己寝食难安。“杞人忧天”的故事大家都读过,“自寻烦恼”的意思大家也清楚。可我们身边,每天还是有那么多现代版的“杞人忧天”的事迹:

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品。二位中年人细细地品尝美食,而邻座的年轻人愁眉苦脸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中年人颇为好奇,热情地问:“小伙子,怎么不吃点?这伙食标准不低,味道也不错。”

年轻人慢慢地扭过头,不无尴尬地说:“谢谢,您慢用,我没胃口。”

中年人仍热情地搭讪:“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没胃口?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啦?”

面对中年人热心的询问,年轻人有些无奈:“遇到点麻烦事,心情不太好,但愿不会破坏了您的好胃口。”

中年人非但不生气,反倒更热心了:“如果不介意,说来听听,兴许我还能给你排忧解难。”

年轻人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目的地,聊就聊聊吧。

年轻人说:“昨夜接到女朋友电话,说有急事要和我谈谈。问她有什么事,女朋友表示见了面再说。”

中年人听后笑了:“这有什么犯愁的呀?见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吗?”

年轻人说:“她可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有什么变故,也许是想和我分手,电话里不方便谈。”

中年人笑出声:“你小小年纪,想法可不少。也许没那么复杂,是你想得太多。”

年轻人叹道:“我昨天整个晚上都没合眼,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唉,你是没身临其境,哪能体会我此刻的心情。你要是遇到麻烦,就不会这样开心啦。”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么知道我没遇到麻烦事?也许你的判断不够准确。”说着,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广州打官司的,我们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还不知能否胜诉。”

年轻人疑惑地问:“您好像一点不着急?”

中年人回答:“说一点不急是假,可急又有什么用呢?到了之后再说,谁也不知道对方会耍什么花样。可能我们会赢,也可能一败涂地。”

年轻人不禁有点佩服起眼前这位儒雅的绅士来。一晃几十分钟过去,到达了目的地广州,中年人临别给了年轻人一张名片,表示有时间可以联系。

几天后,年轻人按照名片上的号码给中年人去了个电话:“谢谢您,张董事长!如您所料,没有任何麻烦。我女朋友只想见见我,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么样?”

张董事长笑声爽朗:“和你一样,没什么大麻烦。对方已撤诉,我们和平解决。小伙子,我没说错吧,很多事情面对了再说,提前犯愁无济于事。”

年轻人由衷地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董事长。

有时候我觉得,人活着就是折腾;有时候是造物弄人,有时候别人折腾我们,但最经常的是自己折腾自己,像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就是。人类似乎有忧虑、凡事往坏处想的心理定式,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把事情想得一塌糊涂,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事情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所以,即使你感觉到不好的苗头,还是要淡定。

许多烦心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绑的绳索,是对自己心力的无端耗费,无异于自己设置虚拟的精神陷阱。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请不要预支烦恼!

7.苛求利益最大化:你不仅在为难自己,也在为难上帝

看过《蜗居》,很多情呀爱呀的台词早忘记了,但是,一句话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