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7:54:51

点击下载

作者:文若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理常识全知道

地理常识全知道试读:

前言

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害,但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甚或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机。当你迷失于亚马孙原始丛林时,当你感喟金字塔的壮观而又对埃及的地理概貌知之甚少时,当你站在马丘比丘遗址前却无从解读印加文明时,当你俯瞰科罗拉大峡谷却不知其地貌成因时……你一定会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匮乏带给你的遗憾。

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足见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艰苦的抗战岁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仔细研究地理、地势,然后才进行战争的决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对于我们普通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知识的储备量,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旅游等都大有裨益。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足够的地理知识、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编写这本《地理常识全知道》。以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为基础,共分自然地理总论、人文地理总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四篇,共囊括不可不知的2000多个地理常识。自然地理总论讲述地球的内外部环境,运用地理原理分析生态系统平衡、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人文地理总论涉及工农业生产布局、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等方面;中国地理由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三部分组成,以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为例,讲述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而且分区域讲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地理概况和著名旅游景观;世界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国家地理两部分,讲述不同大洲的地貌、水文,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城市、居民、特色景观等。这是一部能使读者在短时内遍览世界锦绣河山、全球风土人情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理想工具书。

本书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知识丰富。可读、可查、可藏,是一部便捷实用的地理知识百科全书。全书功能性强、信息丰富、体例简明,各部分的编排注重内在联系和逻辑次序,详实的数据、权威系统的解说、简明的地理常识和国家概况,直观明了,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便于读者查找学习掌握。另外,本书在全面介绍丰富的地理知识的同时,没有忽视版式设计上的审美要求,图文编排注重文化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力图打造一部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全文化读本。4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神奇的水下世界、宏伟的都会名城、壮观的自然奇景、神秘的文化遗址、古老的文化胜迹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方位、立体地展示各地地理地貌、风土民俗、历史文化,将丰富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使读者在轻松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取愉快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一篇·自然地理总论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日。但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所以地球上的人们想再次看到太阳,除了一个恒星日外,地球还要再转一点才能再次对准太阳,这要用24小时,这被称为一个太阳日,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昼夜。人们常常出于自己的直接观察,认为一个太阳日才是地球的自转周期,其实这是错误的。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也不是永恒不变的,由于宇宙的长期演化,地球自转的速度在逐渐减慢。据科学家对贝壳和珊瑚生长式样做出的判断,大约在15亿年以前,地球自转一周为9小时左右,比现在要快1.5倍左右。造成地球自转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大气层与地球表面的摩擦及地心引力的减弱等。因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是非常缓慢的,所以人们感觉不到,并且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目前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时区和区时

过去,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制定时间。中国就有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十二时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使用的时间都是各不相同的,甚至不同的城镇之间的时间就有所不同。时间的使用是相当混乱的。随着交通和电信的发达,各地交流日益频繁,不同的地方时间,造成许多困扰,于是人们就规定了世界时区。24时区划分示意图

时区

时区以子午线为中心,依次由东向西每15度划分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划分为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范围内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具体是: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为标准,其东西经度7.5度的范围为零时区,以东为东1区~12区,以西为西1区~12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各时区的标准时间。

区时

每个时区内的标准时间为区时,相邻的每个时区之间的时间差为1小时。时区的界线原则上按照地理经线划分,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根据各国的行政区界或自然界线来确定,所以时区的界限并不完全是同经线重合的。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以区时为单位的标准时,并保持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差整小时数。

标准时间

国际标准时间以本初子午线上的时间为标准,又叫格林尼治时间。但有些国家仍然采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时为该国的标准时间,所以这些国家的标准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的差数甚至会相差到分钟。中国采用的全国标准时间为北京所处的东8区的区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因为这里是东12区与西12区的分界线,也叫日界线。从180度经线向西,日期要加一天,从180度经线向东,日期则要减一天。为了避免一个国家同时出现不同的日期,所以,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是直线。时差

时差是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刻之差。所谓真太阳时是以真正的太阳为参考点,以真正的太阳在人们的视觉中的运动规律来计算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平太阳时又叫平时,主要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日常生活用的钟和手表都用的是平太阳时。

时差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不匀速,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和地球赤道面之间存在着倾角,真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面上不同点的时角变化率各不相同,也会引起真太阳时的不均匀。

时差的值一年之中每天都在变化,每年有4次为零,在4月16日、6月15日、9月1日和12月24日前后;4次为极值,在2月12日(负极大)、5月15日(正极小)、7月26日(负极小)和11月3日(正极大)前后。最大值能够达到16分钟。

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较早,西时区较迟。计算两地的时差,先算出相隔多少个时区,然后确定东、西的位置,向东则顺时针方向增加,向西则逆时针方向减去,由此可以算出两地的时差。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时、刻、更、鼓、点。

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子时,夜半,从23点到1点;丑时,鸡鸣,从1点到3点;寅时,平旦,从3点到5点;卯时,日出,从5点到7点;辰时,食时,从7点到9点;巳时,隅中,从9点到11点;午时,日中,从11点到13点;未时,日映,从13点到15点;申时,哺时,从15点到17点;酉时,日入,从17点到19点;戌时,黄昏,从19点到21点;亥时,人定,从21点到23点。

刻:古代使用漏壶计时,分一昼夜为100刻,一刻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14分24秒。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晚七时至九时为一更,晚九时至夜十一时为二更,其余类推。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故以其为更的代称。

点: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着太阳做周期性的绕转,被称为地球的公转。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的公转呈逆时针方向,也就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同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恒星年,准确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所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时近时远。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的时候,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471亿千米;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的时候,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521亿千米。同时,地球的公转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它的公转速度最快;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它的公转速度最慢。由于地球每年约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因而从秋分到春分的冬半年约179天,春分再到秋分的夏半年则需要186天。

尽管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椭圆,但它的偏心率和扁率却很小,所以地球的公转轨道十分接近正圆。“近圆性”既是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特点,也是所有行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共同特征之一。

另外,地球的公转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也给地球带来了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极昼和极夜

极昼与极夜是出现在南北两极地区的一种奇特的现象。极昼,就是太阳24小时都不落山,天空总是亮的,这种现象也叫白夜;极夜,正好与极昼相反,就是一天24小时也见不着太阳,天空总是黑的。两极地区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

极昼与极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地球黄赤交角的存在,也就是地球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存在着23.5°的交角。因为黄赤交角,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朝向太阳的时候,北极就会出现极昼。当北半球是夏至日的时候,整个北极圈都会处于极昼之中。此时南半球正好与此相反,处于极夜之中。

昼夜交替出现的时间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改变的,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就越长,纬度越低,极昼和极夜出现的时间就会越短。在南北两极的极点上,极昼与极夜出现的时间各为半年,也就是说,那里白天黑夜交替的时间是整整一年,一年中有半年是连续白天,半年是连续黑夜,那里的一天相当于其他大陆的一年。在极圈上,一年当中则仅有一天会出现极昼或极夜。四季的变化

俗话说: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当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自转轴与垂直于公转轨道面的轴线倾斜成大约23.5°的交角,这就使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产生有规律的移动,进而导致在回归年当中地球离太阳越近反而越冷,离太阳越远反而越热。

在一个回归年当中,人们发现每年1月初当地球靠近太阳的时候,北半球反而正值寒冬,而7月初北半球盛夏时节地球却正经过远日点。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变化,但这只是使整个地球从太阳接受的总热量产生一些微小的差异,这一点差异并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节变化。

事实是这样的:每年3月21日左右,阳光直射赤道,这时太阳在春分点,北半球为春季。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以北移动,北半球所得的热量逐渐增多。每年6月22日前后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太阳光最多,这时北半球便是夏季。到9月23日前后秋分时,太阳光直射赤道,此时南北半球接受太阳光相等,北半球便是秋季。秋分后,太阳光直射点移到南半球,到12月22日前后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太阳光最少,这时北半球便是冬季。地球不停地公转,春、夏、秋、冬四季便不断地交替出现。四季的变化

四季变化在地球南北温带的地方比较显著,并且南半球的四季现象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一年当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由这四季构成的一年,就是回归年,天文学家给它的定义是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一年当中有24个节气,当北半球正值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点正好照射在赤道上。当太阳直射点第三次再照射到赤道的时候,正好是平太阳第二次通过春分点。这个周期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是人们根据长期的天文观测得出的结果。如今人们通用的公历与中国传统的农历都是根据回归年来制定的。四季的划分

关于四季的划分,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而中国则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中点。中国民间习惯以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7月为最热,故以公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月和次年1、2月为冬季。这种四季分法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较为符合。五带的划分

在同一个季节内,地球上除赤道以外,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布的规律。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纬度越高,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就越少,纬度越低,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就越多。人们根据这个规律,粗略地将地球划分为五个热量带,这五个热量带分别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其中,热带与南、北温带的分界线分别为南、北回归线,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分别为南、北极圈。

热带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39.8%。在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其他热带地区,一年内有两次直射,而且,这里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高,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这一地带终年能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炎热。

由回归线到极圈范围内的南、北温带,是两个宽度最大,面积最广的纬度带,其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1.7%。温带范围内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机会,正午太阳高度每年在夏至日时最高,在冬至日时最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南、北温带随纬度的增加而显著地扩大。温带的四季变化最为明显,纬度愈高,冬夏温差愈大。

南、北寒带是两个圆形的高纬地带,它的面积最小,仅占全球总面积的8.5%。从天文特征来看,这里有极昼和极夜现象。除极点外,寒带其他地区都有昼夜分明的时期。即使在昼夜分明和极昼的日子,正午太阳高度也是很低的。寒带接受太阳光能最少,气温终年很低。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由风化的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所以地壳也被称为岩石圈。地壳只占地球体积的0.5%,它在地球表面就像一层薄薄的蛋壳。地壳的厚度并不均匀,一般来说,大陆地区较厚,海洋地区较薄。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

地壳虽然很薄,但它上下层的物质结构并不相同。地壳的上部主要由密宽较小、比重较轻的花岗岩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铝元素,这一层被称为硅铝层。地壳的下部主要由密度较大、比重较重的玄武岩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镁、铁、硅元素,所以这一层被称为硅镁层。在大洋底部,由于地壳已经很薄,一般只有硅铝层而没有硅镁层。此外,在地壳的最上层,还有一些厚度不大的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风化土,它们构成了地壳的表皮。

在地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床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物就有2000多种,这些矿物都是人类物质文明所不可缺少的资源。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的表层,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薄而坚硬,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固体表层。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厚度因地而异。一般而言,大陆地壳的岩石圈厚度大于海洋地壳的岩石圈厚度。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其间,这些板块的运动与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岩石圈中的岩石是在各种

地质作用

下,由一种或多种造岩矿物或天然玻璃质、胶体物质、生物遗骸组合而成的。比如,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黑曜岩主要由天然玻璃质组成;硅藻土主要由生物遗骸组成。组成岩石的化学元素基本上有8种,分别为氧、硅、铝、铁、钙、钠、钾和镁。

在各种岩石中,常富集与之有成因联系的一定矿产,有些岩石本身即为有用的矿产资源。各种岩石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岩石的分类

岩石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颜色也各不相同。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其中以岩浆岩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地下16千米的范围内约占95%。广义的岩石还包括一些松散的沉积物,如黄土、砂砾岩等。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又叫火成岩,是岩浆侵入到地壳,或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出,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等。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岩浆岩可以分为火山岩、浅成岩和深成岩三种。岩石会一直不停地循环生成。

沉积岩又叫水成岩,是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之后,又经过搬运、沉积后固结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构成地表的主要岩石,尽管它在整个岩石圈中只占岩石总量的5%,但在地表,沉积岩却占地表面积的75%。常见的沉积岩有页岩、砂岩、石灰岩和砾岩等。

变质岩是地壳中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地壳中原来的岩石会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而成为变质岩。例如,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质后会成为板岩;砂岩变质后会成为石英岩。地幔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构造层之一,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达2800多千米。地幔的上界面为莫霍界面,下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地幔又分为上地幔、过渡层和下地幔。上地幔厚度约为280多千米,是地幔对流可能发生的区域。上地幔的上部分是一层薄且脆的固体岩石,下部分又称为软流层,是由岩浆所组成的。过渡层厚度约350千米。下地幔厚度约2200千米,成分较均匀,呈半固体的状态。同地壳、地核相比,地幔的物质密度在两者之间,但由于地幔的体积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2.26%,所以地幔的总质量在三者中是最大的,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

岩石圈地幔中最重要的矿物是镁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两大类,局部可能有氧化物或硫化物矿物聚集,正常地幔中基本无含水矿物。其中,镁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变化能反映地幔不同部位的压力状况。软流层

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50~250千米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目前人们对软流层的认识都是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性质来推测的。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的位置较高,大陆之下的位置较深。软流层顶的界面不十分确定,与岩石圈之间无明显界面,具有逐渐过渡的特点。

软流层研究在板块构造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软流层物质的缓慢移动和对流为板块运动提供了驱动力。如果能够证明软流层存在对流现象,地球板块学说就会完全得到成立。

有人曾根据岩石的导热性推测软流层的温度,结果发现在100千米深度处温度可以达到1300℃左右,这个温度与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的温度十分接近,这说明火山熔岩很可能来自于软流层。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也是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中最里面的一层。地核的总质量占整个地球质量的近三分之一,体积占整个地球的六分之一。地核的体积比太阳系中的火星还要大。地核内的物质很奇特,既像钢铁一样具有刚性,又像白蜡一样具有可塑性。因此,地核内的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会慢慢变形,但不会发生断裂。

据科学观测分析,地核又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里面的物质呈液态;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状态;内地核厚度1216千米,主要成分是以铁、镍为主的重金属,所以又称铁镍核。

由于地核处于地球的最深部位,所以它受到的压力比地壳和地幔部分要大得多。在外地核部分,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到了核心部分便增加到360万个大气压了。地核内部不仅压力大,而且温度也很高,估计内地核温度可高达5000℃。

地核也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各层次的物质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局部流动,而且还有上、下之间的对流运动,只不过这种对流的速度很小。有的科学家还推测,地核内部的物质可能还会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发生有节奏的震动。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一个圈层,它是由被地球引力束缚着的大气构成的。大气圈的存在是地球生物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使地表的温度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它是水分的保护层,同时也是促进地表形态变化的重要动力和媒介。

水圈,顾名思义,是由水组成的圈层。地球上有70.9%的表面积被海洋包围着,此外还有河流、湖泊、冰川、大气中的水汽、土壤和浅部岩石孔隙中的地下水等,这些构成了一个不规整而基本上连续的水循环圈,这个水循环圈就被称为水圈。水圈的范围从大气对流层的顶端到深层地下水所及的深度,在这个范围内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着,这些水的总储藏量约为13.9亿立方千米,其中97.42%是海水,只有2.58%是淡水,而淡水中的约77%是以固体形态存在的。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构成的,凡有生物存在的范围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它在地面以上达到大致23千米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2千米的深处,包括平流层的下层、整个对流层以及沉积岩圈和水圈。

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生物圈的这个范围之所以有生物存在,是因为这个范围具备阳光、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中的物质也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这是地壳新陈代谢的一种形式。地壳中的各种岩石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变质可以相互转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风化、腐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

地壳中的这种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地壳物质在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也在同地球内部和外部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地表岩石的形成、土壤的发育、地貌的变化,都与这些循环有关。

太阳能、地球旋转能和地球重力能是地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在这些能量来源的推动下,大气、水、生物界都参与到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当中。地壳的物质循环对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时刻都在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特点

地球岩石圈的年龄已经有40多亿年了,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组成地球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和组合,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也在不断地改造和演变。地球的这种不断变化,是和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密切相关的。这种使岩石圈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既在破坏着地球,也在建造着地球。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如火山、地震、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有些地质作用却进行得十分缓慢,往往很难被人发觉,但长时间后却可以产生巨大的地质变化。

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自形成以来,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内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的能引起的。地球内部的能简称内能,主要有地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可以形成大陆、海洋,可以形成山岭、断陷谷地、洼地等起伏较大的地貌。内力作用也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矿床。地壳运动

人们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巨大的时空变化,但历史却真的有过沧海变桑田的事情,这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大地构造运动,是指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物质变位的一种运动。正因为地壳不断运动带来的变化,才有了今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根据运动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引起的,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力和引张力,产生褶皱和断裂构造。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等,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山脉,就是通过挤压褶皱而形成的。所以,有人将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垂直运动又叫升降运动,通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相邻地区拗陷,引起地势起伏或海陆变迁,所以有人又将垂直运动称造陆运动。地壳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板块构造学说

关于地壳不断运动的原因,人们还在探索之中,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理论是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地球岩石圈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圈层,而是被一些海岭、岛弧等构造活动带所分割成的一些不连续的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板块。全球共划分六大基本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板块包括大陆和临近的海洋。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两个相邻板块交界处,正是地壳活动带,火山、地震活动强烈频繁。两个板块相碰撞,岩层受到挤压形成山岭,同时有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例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相撞而形成的。板块消亡边界处,岩层由于受强大挤压作用会发生褶皱,而岩浆则通过火山喷发的形式喷出地面。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这里常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它是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存在许多相似性,包括两岸的海岸线形状非常吻合,两岸大陆的地层、构造和山脉等具有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大陆的古生物具有相关性。魏格纳根据这些证据认为构成大陆的硅铝物质很轻,它像船一样漂浮在相对较重的硅镁层上,并且地球大陆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运动。魏格纳认为,早在2亿年前,地球大陆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由于受地球自转及日、月引潮力的影响,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开始自东向西移动。此后,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海洋大陆轮廓。大陆漂移说在1912年诞生之初,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一假说得到了大量有力的科学资料证实,从此,大陆漂移说才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一种补充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根据大洋地质、地貌、地球物理和海底测量资料,认为大洋地壳在地幔软流圈对流的驱动下,每年在以几厘米的速度移动。在海洋底部的裂带中,地下的岩浆从裂口中不断地涌出,到达顶部后冷却、固结,从而形成了新的大洋地壳;而后,继续上升的岩浆把已经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从而使海底得到不断扩张。经过漫长的岁月,扩张着的大洋地壳又逐渐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为地幔所吸收同化。正是由于海底不断扩张,比较轻的硅铝层大陆也就可以在比较重的硅镁层上移动。目前,人们没有在大洋地壳中发现年老的岩石,这就为海洋扩张说提供了证据。褶皱和断层

人们在山区经常可以看到由地壳运动带来的地壳变形现象,这些现象是地壳内力作用引起地壳运动的重要证据,人们称为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就是两种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是地壳中的原始岩层经过地壳运动而受到挤压后发生了弯曲的一种地质构造。地球上的很多山脉、山岭、谷地和盆地都是由褶皱形成的,像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等,都是有名的褶皱山脉。

断层是指岩层因为受到地壳运动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而发生断裂,并且断裂的岩层沿断裂面发生了错位和位移的一种地质构造。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带或者陡峭的悬崖,像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中国的华山北坡,就是典型的断层构造。

在断层构造地带,岩石容易破碎并受到风化、侵蚀,因而常常发育成为沟谷或者河流。断层上升的一侧,常常会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像中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就是这种地貌。断层下陷的一侧,常常会成为谷地或低地,如中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是指岩浆的生成、流动和凝结的过程。岩浆是地壳深处一种温度很高、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物质,它既像坚硬的固体,又像柔软的液体。它可以流动弯曲,但又十分坚硬致密。岩浆里包含着种类众多的金属、非金属以及其他气体成分等。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在岩浆里几乎都能找到。

岩浆的生成是因为地底的温度很高,随着含水量的增多和压力降低,硅酸盐矿物的熔点开始降低,从而变成了岩浆。岩浆主要集中在离地表几十万米以下的上地幔中。它原本是一种很不安分的物质,因为有沉重的地壳覆盖着,使它不能自由地流动,所以才变得安稳起来。但如果地壳一旦出现了裂缝,岩浆就会沿着裂缝向上侵入岩层,或猛烈地喷发出来,导致火山喷发。

岩浆刚喷出地表的时候温度极高,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300℃。岩浆流经的地方会立刻成为一片火海。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岩浆开始渐渐冷却凝固下来,形成各种各样的火山熔岩,如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有时岩浆猛烈的爆发还会形成火山碎屑岩。如果岩浆未能冲出地表,就会在地壳的不同深度冷却凝固,形成各种侵入岩,如花岗岩、橄榄岩、闪长岩等。

岩浆中所含的矿物质随着岩浆的冷却凝固开始按次序逐步结晶分异,重的矿物质会结晶在岩石的底部,轻的矿物质会浮在岩石的上面,较活泼的含矿质挥发成分还可穿进外围岩石的缝隙形成矿脉。岩浆中的矿物质侵入到了别的岩石中就会形成特定的内生矿床,如镍矿、铬矿、铂族元素矿等就是这样形成的。有些铁矿、金银矿以及好多非金属矿,也往往会产生在火山岩里。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是指能够使地壳内部的岩石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从而形成新岩石的一种作用。

能够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温度往往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主导因素。温度越高,岩石的强度就越低,岩石就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变成新岩石。一般,地壳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带来的。

压力也是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根据压力的性质可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静压力是由岩石上覆盖着的厚重的地壳带来的压力,会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静压力能够使岩石压缩,从而导致岩石内部结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动压力是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由于动压力只存在于一定的方向上,因而使得岩石在不同方向上产生了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也可以使岩石破碎或产生变形,从而改造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变质作用的温度因素和压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时刻在相互配合、共同改造着岩石。有时候,两种因素中不论谁为主导因素,都会使岩石在变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火山

地底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等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就叫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也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一种体现。它能够使地壳很快就隆起成山,或者凹陷成盆地,从而造成了地表的高低起伏。由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堆积而成的山,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山。

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类。活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经常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但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是指曾经喷发过,但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并有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座死火山,800多座活火山,这些火山大致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火山带。地震

地震是一种地壳自然快速颤动的现象,它是由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引起的。地震发生时会引起大范围的地面震动,这是因为地壳内部发生断裂时,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了出来,地震波使地面发生了震动。

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垂直上方的地面处叫震中。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叫地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叫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叫横波。由于纵波速度比横波快,所以地震来临的时候人们首先感到上下跳动,然后才感到左右摇晃。

地震强度以震级和烈度来表示。震级是地震能量等级和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地震在一定地点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破坏程度的度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与释放的震波能量密切相关,震级每增大一级,能量约增加33倍。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就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也会减小。在同一震级下,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震源越深,破坏性就越小。

诱发地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目前,随着人们探索地球的手段越来越先进,通过钻探、地底引爆等也能够诱发地震,这样的地震被称为人为地震。另外还有由火山喷发而引起的火山地震和由岩洞崩塌引起的陷落地震,但这两种地震影响的范围和强度都不大。地震时,岩石会沿着地壳的断层移动。图为地震中部分塌陷的公路。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是由地球以外的能引起的。地球以外的能简称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外力作用能够把高山和高原破坏掉,然后把它们搬到低洼的地方,沉积下来。像冲积平原等地貌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过程。风化作用的结果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化、侵蚀的产物又为搬运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而沉积作用则又是搬运作用的结果。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在吸收太阳散射出来的热量,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表状况不同,所以受热都不一样,这就导致各地上空的冷暖程度产生了差异。于是,暖空气膨胀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事实上,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

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造成的。一般,赤道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大,日照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太阳辐射的强度也就比较强,地面和大气所接受的热量较多,温度就比较高;高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小,日照时间比较短,因此地面和大气所接受的热量就比较少,温度较低。温度较低的地方形成了高压,温度较高的地方形成了低压。一个地区的气压高,而另一个临近地区的气压低,则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就存在气压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被称为气压梯度。这就像水总是向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即存在一种气压梯度力推动着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因此可以得知,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的。

人们常将风吹来的方向定为风向。风向常用方位来表示,地面上一般用16个方位表示风向,而海上却用32个方位来表示。世界上最早给风定等级的是我国唐代的李淳风,他在《乙巳占》中将风分为8个等级。200多年以前,英国的蒲福通过50多年的观察研究,将风分为13个等级,后来又填补了每级风的速度等,成为现在人们衡量风大小的标准。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

大气环流指的是全球范围内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主要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匀、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造成的。

大气环流将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因而使得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为各种能量之间相互转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的影响下,大气低层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总称为行星风系。行星风系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如果考虑地球表面的性质,特别是北半球的地势高低起伏大,海陆对比明显,行星风系的各风带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不能连续围绕地球,具备季节变化和地方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太阳辐射能是大气环流的动力,而地球自转和公转也对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多,空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受热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高纬扩散,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产生偏东风,使气流下沉,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同样的原理,冷而重的气流在极地地带形成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的气流在地面辐散,向高纬流动的暖气流与来自极地高压带的冷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盛行风带

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形成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形成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带,南半球为东南风带。风带主要是受高低压之间气流运动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经向三圈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因赤道和两极受热不均,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闭合环流。但因地球在不停自转,空气流动时便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发生在纬度30°以内,是一个直接的热力环流。赤道的暖空气上升至高空,并向高纬输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出现高空西风。空气在副热带下沉为两个分支,一支流回赤道,在低纬形成闭合环流。

中纬环流。发生在中纬度30°~60°之间。这一地带近地面盛行西风,地面和高空分别有流向低纬和高纬的气流,并分别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低压上升气流相结合,形成一个环流圈。理论上,中纬度上空应是偏东风,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此测得很强的西风,此种现象的成因尚在研究。

高纬环流。副热带高压带流向极地的气流,以偏西风的形式到达极地,与极地高压带的偏东风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沿极锋向极地方向上升,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偏西气流,并最后在极地冷却下沉,补偿极地地面流失的空气,这就形成了极地高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又称为副热带无风带,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地区。副热带高压带是一个不连续分布而且特别稳定的高压带。它的形成完全是由动力作用导致的,属于动力高压,这和热力因素形成的极地冷高压性质不同,它属于暖性高压。赤道上空温暖而潮湿的空气,在高空中向南北流动,流向副热带地区的空气在副热带上空积聚,并且大量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又开始增温,这样就形成了暖性的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一种控制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它的强度和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气候都特别干燥,很少有云雨,天气晴朗,是沙漠的主要分布区。

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主要有西太平洋高压、南海高压和青藏高压,其中西太平洋高压对我国的影响最大,是影响我国夏秋旱涝的主要天气系统。西风

西风带又称为中纬西风带,或者是盛行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地区,是副热带地区向高纬流动的热空气和极地上空受冷下沉的冷空气的交汇地带,因此,这里经常有气旋出现。

西风带内长年盛行偏西风,风速一般都很大。在北纬40°~60°的陆地地区,海上来的大风受地面摩擦阻挡,风速相应地降低了很多;而在南纬40°~60°几乎全部都是辽阔的海洋,因此大风受到的阻力很小,大洋表层的海水在大风的作用下,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环流。由于这个海区常年盛行西风,所以这里浪高流急,海浪终年都在7米以上。据记载这里最大的浪高达30多米,巨大的海浪给经过这里的船只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风带中的风力为什么会如此巨大?西风为什么会终年盛行呢?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地球自转对空气流动的方向起着主要的作用。因中纬度的气流是向极地输送的,也就是说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风向北吹,而南半球中纬度的风向南吹。但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导致北半球向北吹的风变成了西北风,南半球向南吹的风变成了西南风。地球自转偏向力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由中纬度吹向极地地区的风总是西风。其次,中纬度地区的温差特别大,热量消耗也特别巨大,因此上下对流比较旺盛,形成的风也就比较强劲。季风环流

季风指的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着季节有着显著变化的风系。季风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温度对比的季节变化造成的。

夏天的时候,陆地升温要比海洋剧烈,因此在陆地上空形成了高气压,海洋上空形成了低气压,于是上空的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而在接近地面和海洋的地方,恰恰与高空相反,陆地上形成了低气压,海洋上形成了高气压,于是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大陆。这样就形成了海陆面夏季的季风环流。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夏季的时候盛行东南和西南季风,夏季风温暖而湿润。

冬季的时候,陆地迅速冷却,海洋的温度要比陆地的温度高,因此大陆的低空区形成了高压,海洋的低空区形成了低压,底层气流由大陆吹向海洋,而高空的气流由海洋吹向大陆,这样就形成了海陆面冬季的季风环流。我国在冬季的时候,盛行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冬季风寒冷干燥。

世界上季风比较明显的区域主要有东亚、南亚、东南亚、北美东南部、非洲中部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其中印度季风和东南亚季风最为著名。海陆风

常住海滨地区的人们大都知道,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白天,风总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总是从陆地吹向海洋。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称为海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陆风,二者合称海陆风。海陆风对区域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陆风的范围比较小。从水平范围来说,在温带地区,海风深入大陆约为15~50千米左右,热带地区一般不会超过100千米,而陆风侵入海上最远只能到20~30千米左右,近的只有几千米。从垂直范围来说,海风在温带厚度约有几百米,在热带只有1~2千米,而陆风的厚度更小,最强的陆风也只有200~300米。

一般情况下,海风要比陆风强烈,这是因为白天的海陆温差比较大,再加上陆地上的气层不太稳定,因此有利于海风的发展。海风的前进速度最大可达5米/秒~6米/秒,而陆风一般只有1米/秒~2米/秒。山谷风

居住在山区的人们大都知道,白天的时候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名为谷风。夜晚的时候,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名为山风。山风和谷风合称为山谷风。

谷风的平均速度约每秒2~4米,有时还能达到每秒7~10米。谷风往往在通过山隘的时候,风速会加大。山风比谷风的风速小,但在峡谷中的时候,风力会加强,往往会给农作物造成损害。谷风的厚度一般为谷地以上500~1000米,它的厚度还会随着气层不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每天午后谷风的厚度最大。山风的厚度比较薄,通常只有300米左右。

在晴朗的白天,谷风会将温暖的空气送到山上,使得山上的气温升高,促使山前坡岗地区的农作物、果树等各种植物能及早开花结果;冬季的时候谷风可以减轻山坡地区的寒意。谷风可以将水汽带到山上,因此谷风常常会成云致雨,对山谷地区的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非常有利。气候的形成气候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气象要素(温度、降水、气压、湿度、风等)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及变化特征。从现代大气科学角度出发,地球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海洋、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的整个气候系统物理状态的统计特征。气候的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甚至是数百年以上。以冷、暖、干、湿等来衡量气候。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按空间尺度气候可分为全球气候、区域气候、小气候等。研究气候时,不同的研究尺度,考虑的要素也不同。研究大气候时,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大地形等是主要要素,地表的状况可以忽略。而研究小气候时,地表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地理纬度等是可以忽略的。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在内,是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完整的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五部分组成。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主体,极易变化,是最敏感和脆弱的部分;海洋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存储库,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与大气圈和冰冻圈相互作用;冰冻圈指全球的冰层和积雪,包括大陆冰盖、高山冰川、地面雪被、多年冻土、海冰、湖冰和河冰,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岩石圈包括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是变化尺度最大的部分;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低纬度气候

受赤道低压和热带气团的影响,低纬度全年高温,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

低纬度气候主要有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干湿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又分为热带干旱气候、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热带半干旱气候三个气候亚型。

中纬度气候

受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的影响,中纬度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显著。中纬度气候区范围广,气候类型多。主要有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为亚热带干旱气候和亚热带半干旱气候两种亚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为温带干旱气候和温带半干旱气候两种亚型)。

高纬度气候

分布在极圈附近,显著的特征是低温,盛行极地气团。因蒸发量小,虽然降水少,但并不干旱,有大片沼泽。

高纬度气候主要包括副极地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适合在极地气候下生存的企鹅

高地气候

高地气候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分布较广,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地。高地气候从山脚到山顶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呈现气候垂直带性。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稀薄度、气压、风力、日照、气温等有不同的水热组合,这导致出现不同的高地气候带。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10°范围内,这一气候类型控制下的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多雨。按地域划分,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西亚、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以及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到新几内亚岛一带。

热带雨林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常年高温多雨,气候变化小,一年内每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4℃~28℃之间,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不低于18℃,最高气温不超过35℃,气温日较差可达10℃~15℃,而年较差却不超过5℃。这里终年潮湿,云量也非常多,每月的降水量不少于60毫米,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3000毫米左右。这里的气候十分单调,几乎全年都是夏天。一天中的天气状况一般是这样的:早晨天气晴朗,中午以前炎热难当,中午以后雨水从天而降,黄昏的时候大雨停歇,天气变凉。

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和植被的影响为主。由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处于赤道附近,因此,太阳辐射强烈,于是形成了炎热的天气;处于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南北的信风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多雨的天气;靠近海区,大海对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都有重大的影响;植被丰茂,影响了水汽的蒸腾,使得环境变得潮湿。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两侧的热带草原地区,大致在南北纬10°~20°之间,主要包括亚马孙盆地两侧、南非、东非、印度高原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干湿季节十分明显。每年的干湿季节都在很有规律地交替着,湿季下雨最多的一个月的降水量一般多于干季几个月降水量的总和,全年降水量约在750~1000毫米。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热季、雨季的交替。干季结束,雨季还没有到来,这一阶段就属于热季。干季的时候严重缺水,因此植物枯萎,而雨季的时候,植物又生长得特别茂盛,所以,热带草原气候区中的植被以草原为主,草原中还生长着一些耐旱乔木。这里全年气温较高,即使是最冷月,气温也高达16℃~18℃左右。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的时候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因此,多气团活动,潮湿多雨,为雨季;冬季的时候受信风带的控制,受大陆气团影响,因此干旱少雨,是干季。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赤道南北纬度10°~20°的大陆东岸地区,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南美洲、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以及南亚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有:终年高温,由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热带地区,因此全年常夏无冬。在冬半年的时候,北部的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了强冷空气的进入,因此使得冬半年的气温也比较高,最冷月的气温也在16℃以上。干湿季变化明显。全年分为干季、热季和雨季。每年的冬季,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因此降水很少;每年夏季的时候,这一地区被西南季风控制,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吹来,因此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全年的降水量约在1500毫米以上;处于干季和雨季之间的季节即为热季,这一季节在一年中最热。季风显著,盛行热带气旋。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之间,它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与大陆西岸。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以及澳大利亚中西部的大沙漠等等。这些沙漠区终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远离海洋,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全年干旱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特征有:常年干旱少雨,但是降水变率比较大。热带沙漠气候区一般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然而,偶尔会有一些阵雨,这些阵雨带来相对丰沛的降水量,使降水变率很大。云量少,日照强烈,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大,蒸发强烈,相对湿度较小。

热带沙漠气候区的年平均气温一般高于18℃,夏季的时候特别炎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0℃~35℃左右,而有些地方的气温可以达到58℃,地面最高气温可以达到80℃以上,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都不低于10℃,气温的日较差可以达到35℃~40℃。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大多分布在亚热带各大陆的东南部,主要分布在我国秦淮线以南和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朝鲜的南部,美国的东南部,非洲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的南部。这种气候类型以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典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低而少雨。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夏季的时候一般盛行东南风,气温比较高,降水也比较多,初夏的冷暖气团一般都会在这一气候区内交汇,因此多锋面雨。除此之外,盛夏的时候还多对流雨,夏秋交接的时候还有台风雨。冬季的时候,这一气候区内盛行西北风,气温比较低,降水也比较少。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在热带海洋性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冬季的时候受蒙古高压控制低温而少雨,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高温而多雨。冬季的时候气温虽低,但也不太冷,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在0℃~15℃;夏季的时候比较炎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大于22℃~28℃。气候区内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气候区内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的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分、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由于这里位于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的时候,欧亚大陆的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向西北挺进,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东南季风带来了充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