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13:35:27

点击下载

作者:学校管理工作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下)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下)试读:

前 言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

纵观一些优秀的学校,无一不重视规范化管理,不仅重视规范化管理,还有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规范学校管理,寻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已成为当前广大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学校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学校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就要重视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特别编辑了这套“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建设方案”图书,主要包括《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构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学校学生与课外的规范化管理》、《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学校行政与工会的规范化管理》、《学校公共与文化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共10册,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二章 学校科研的管理

第一节 科研的管理概述

1.教育科研管理的含义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人们要认识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就要研究儿童;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要研究教学;要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就要进行比较研究。总之,改进教育实践、认识教育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教育研究。

教育科研与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科学理论、客观事实和方法技术。也就是说,它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实践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研究教育的发展变化。为什么要从事教育科研?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单纯依靠过去的经验很难得到圆满解决,需要通过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通过教育科研来加以探索,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具体来说,教育科研的意义是:

第一,它可以促使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第二,它充当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

第三,它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

第四,它为未来有远见有抱负的教育改革家提供了教育实验的舞台。

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和尝试,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育人员。他们的辛勤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然而也不可否认,总体来说,我国的教育科研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尚有距离,这突出表现在四个“少”方面,即发表在国际刊物的教育研究文章少;创建真正有理论根底的教育流派少;出现类似于蔡元培、陶行知那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家少;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少。为改变这些不足,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去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

2.教育科研管理的意义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规范化、科学化教育科研,就要对其进行管理,具体来说,教育科研管理有如下重要意义:(1)教育科研管理有利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教育科研管理必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法则或条例,这些法则或条例对于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建立教育科研机构和网络,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使用教育科研经费,评估教育科研成果等,都会有极其重要的规范作用。(2)教育科研管理对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有促进作用。教育科研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广大教育人员参加教育科研。近年来,我国教育科研发展迅速,人们对它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通过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我们扩大教育科研队伍,统一规划科研课题,使教育科研的目标更明确、更突出,从而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整体效益的提高。(3)教育科研管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认为,管理具有激励的功能,竞争是激励的一种手段。有效的管理可以通过强化激励功能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科研管理也是如此。教育科研工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劳动,其成果往往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艰苦的劳动,倾注心智和体力而获得,有些成果甚至是弹精竭虑,倾注毕生心血而换取的。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通过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持久性,从而有力促进科研发展。

3.教育科研的基本分类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教育科研有种种类型,从其目的分,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从其方法分,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认识这些类型,对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也称为基本理论研究,其特点是:

研究的问题、结果和发现大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理论,扩充知识体系,完善学科建设;

研究过程中往往先有某种设想和假说,然后通过研究对此予以确立和验证;

研究也有可能产生某些实用价值,如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等,但与发展知识体系目的比,实用的意义常常只是附带的,而不是其初衷。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例,下列研究从性质上讲显然属于基础研究:

我国中小学校长有哪些领导风格?

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在组织气氛方面是否表现出明显差异?

影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的因素有哪些?

中小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对于成就感的需要是否一致?

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怎么一回事?

中小学是否存在特定的组织文化?

教育管理体制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是否有密切的联系?

当然,研究这些问题,并不是说它们对实际工作没有启发。如研究校长的领导风格,对改进校长工作会有帮助。不过从本质上说,研究这类问题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具体指导某项工作,而在于对教育管理现象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2)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比,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里所说的实际问题,既包括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也包括实际中本身出现的问题。此外,这类实际问题往往与特定的时间、环境和条件联系在一起。试看下面这一案例。

某中学新调来一位王校长,为调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工作尽快有起色,王校长决定在全校推行课时补贴制度。经过深思熟虑,并经校长会议讨论后,王校长推出了课时补贴的具体方案。大体内容是,根据教师的不同职称,发给满工作量的教师不同标准的课时补贴。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学校后勤人员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不是教师,不能享受课时补贴。在后勤人员的强大压力下,王校长不得不对原方案作出调整。几天后,他推出了第二套方案,规定后勤人员拿全体教师课时补贴的平均数,这相当于一位中级职称教师所拿的补贴。王校长满以为这下摆平了,哪想到又引起轩然大波。这次提出反对意见的是青年教师。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工作时间不长,职称只有初级,但对教学已是尽心尽力,而且很多还在辛苦地进修,以获得本科文凭。本来按第一套方案,他们与高级教师相比已是悬殊很大,现在拿到的补贴连后勤人员都不如。他们由此感到,学校太不尊重青年教师。面对青年教师的强烈抵触情绪,王校长不得不对方案再次作修改,缩小了教师与后勤人员、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的差距。第三套方案推出后,暂时平息了由课时补贴引起的风波,但王校长甚感苦恼,虽然皆大欢喜了,但与原先的目标相差太远了,还是平均主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似乎没有明显提高。王校长真希望找到一位研究学校管理的专家,帮他设计一套既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执行起来又阻力小的奖金分配方案。

王校长能否找到这样一位专家暂且不论,但就为他解决课时补贴方案这一问题而言,自然属于应用研究。同样以教育管理为例,类似的应用研究非常之多。例如:小学校长应该怎样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一所中等规模的中学,校级领导班子最好有几人;小学班干部是轮流当好,还是基本稳定好;中学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关系如何处理;小学升中学实施“就近入学”制度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当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如上述问题性质上虽属应用研究,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对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前者为教育科学的理论输送养料,后者则为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适当的指导。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1)定量研究。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教育科学研究又可分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型。所谓定量研究,就是该“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定量研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主要解决三种问题:总体特征问题、各特征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问题;

第二,有基本的研究范式,一般由假设、调查、统计、结论、建议等环节组成;

第三,较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通过演绎的方法,将普遍性的原理推广到其他同质情形之中;

第四,常常以抽样调查为基本手段,通过问卷的形式,有代表地抽取一定数目的事物进行研究;

第五,主要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展现来说明研究结果,而不是像定性研究那样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来说明研究结果;

第六,强调研究者态度中立,注重对事实的描述。

仍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例,如要研究“中学校长的领导风格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题目,一般的过程是:提出若干假设,如“中学校长的领导风格可以分成民主型、专制型、混合型”;编制有关问卷;将问卷随机抽样施测;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领导风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校长的领导风格”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这一事实的描述,不作价值判断。研究所得的结论,通常也不是专门针对一所学校的,而是具有普遍意义。(2)定性研究。所谓定性研究,也就是用文字、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定性研究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和定量研究表现出相反的特征:

第一,强调背景,认为任何行为都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之下才能被真正理解;

第二,主张研究应在自然情景中进行,不对研究对象作任何控制;

第三,在研究开始之前往往没有专门的理论假设或其他前提条件,理论在研究过程中渐渐形成;

第四,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往往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第五,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的情景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第六,强调个人感受,认为事实和价值不能分离。

例如,要研究校长负责制在学校中是如何实施的,就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选择一所学校,通过访谈、观察、参与学校决策等方式,获得对学校领导工作的整体认识,最终依靠自己的感受用文字将这些情况描述出来。

尽管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很大不同,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为了全面认识教育现象,研究者常常需要将两者结合使用,故这两种研究都是有价值和必不可少的。

4.教育科研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经20世纪以来教育实践的一再检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20世纪初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研究、蒙台梭利早期儿童教育的研究、尼尔在萨默希尔学校的实验研究,到20世纪后半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布鲁纳教育过程的研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等等,所有这些,不仅极大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加深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且在课程、教学方法、早期儿童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方面,为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其他国家一样咱20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如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杜威学说的影响下,陶行知、俞子夷、舒新城等人在南京、上海等地着手尝试的“生活教育”、“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的研究;受平民教育观的影响,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平民教育实验研究;此外还有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梁漱俱在山东邹平县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政治思潮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教育科研不被人重视。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后,教育科研的地位又重新在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得到确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一大批有志于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教育科研成果,如上海、北京、辽宁、浙江等地的“愉快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集中识字教学实验”、“整体教育改革实验”,以及泊罗、烟台等地的“素质教育实验区”、安徽的“农科教统筹实验”等等。这些成果表明,我国的教育科研近期正在迅速发展。如果说新中国以前的教育研究,为我国平民大众教育的普及作出了一定贡献的话,那么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今天的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改变着面貌,高科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数字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新发明,所有这些,都和科技的进步有关,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因此,今天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教育科研。我们深信,教育科研的春天已经到来。

5.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

教育科研计划管理的任务包括:制定教育科研计划;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指南;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核准和拨发教育科研经费;对科研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检查等。

制定教育科研计划

按时间分,教育科研计划可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在我国,长期的带有宏观性质的教育科研计划一般是每五年制定一次,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或有关的专家委员会最后确定,并以书面形式向全国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教育机构公布。长期计划是教育科研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对今后几年的教育科研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短期计划是教育科研计划的主要部分,一般来说,地区性教育科研计划采取中、短期计划形式,时间为一到三年。中、短期计划较具体地向教育科研人员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任务、方法和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确定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确定教育科研课题指南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确定课题指南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使富有理性的指导思想通过明确而具体的课题指南得以体现;二是为了突出重点,特意将急需解决的项目放在显著地位供人选择;三是便于组织教育科研人员或基层教育组织申报课题。

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和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

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目前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种是推荐申报的方法,即先由各级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组织人员申报课题,然后经初步筛选后向上推荐,经各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论证、审议和表决通过后,最后以议定书或计划表的形式正式立项。另一种是招标的方法,由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提出选题范围和选题原则,发布课题指南,然后由教育科研人员投标,经过专家论证,最后双方签订科研合同或协议书。在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时,为确保公正和避免人情因素,一般都以匿名形式,隐去申请人的姓名和单位。第三种是指定专门单位申报,即把有关课题交给相关的单位或人员去实施。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应尽可能做到:计划周密、要求明确、填表规范、论证公正。

核准和拨发教育科研经费

各级教育科研单位在申报科研项目通过后,在认真做好预决算和各项开支的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即可向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来源一般有四个途径:(1)国家财政拨款。(2)科学基金。(3)科研协作费。(4)有偿服务。教育研究经费的拨付,一般采取一次核定,分期拔款,超支不补的办法。

协调、检查科研实施情况

在我国,教育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的形式。国家、省、市(地)级的重点课题实施情况由各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国家教育部、省、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点课题项目由各主管部门自行管理。有些课题项目计划,特别是长期性研究项目,可采用“滚动式”,分步实施,逐年完成,逐步检查评审;有些课题项目计划,如“普通教育整体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涉及研究范围较广,需要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组织多学科力量协作进行,故对其检查评估也宜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6.教育科研经费管理

教育科研经费是保证教育科研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就是要达到用教育科研经费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教育科研经费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用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经费。它包括科研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和科研基本建设费(包括设备购置)等。其主要来源:一是国家财政拨款,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事业费”拨款中的“科学研究经费”,以及分配到学校的“教育事业费”中用于科研部分的费用。二是科学基金,如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高教科学基金等。三是科研协作费,即教育科研单位与其他部门横向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由委托方按协议拨给受委托方的经费。四是开展有偿服务,如教育科研部门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成果进入市场,转化的资金再为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服务。

教育科研经费的拨付与管理,一般采取一次核定,分期拨款,单独建账,专款专用,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鉴于我国目前教育经费还不十分充足,教育科研经费更是十分有限的情形,各级教育部门要体谅国家的难处,尽力争取社会投资。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在实施经费管理的时候,要认真做好预、决算和各项开支的分析工作,保证教育科研经费的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效益。

7.教育科研的情报与档案管理

教育科研的情报资料是开展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共享教育的这些成果,研究者可以减少研究的历程,降低研究难度,从而增大研究成功的希望。

目前,中央、省、市(地)、县各级教育科研机构都在陆续建立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情报资料中心(室)和教育图书馆(室),形成了全国性的教育资料交流服务网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进入管理领域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应用计算机进行科研课题管理,“八五”期间建立了含有1340个申报课题的数据库,之后,又运用计算机进行滚动课题的评审立项工作。课题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在课题申报、评审、拨款、中期管理、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发挥了快速、准确地提供信息的巨大作用,而且还为今后的课题规划提供了重要信息。近年来,中央教科所为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中国教育文献数据库”,通过电子邮件向全国提供教育信息检索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此外,教育科研部门还注重加强国际信息交流,参加国际性的教育情报会议,同国外有关教育情报机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流合作,为提高我国教育科研的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加强情报资料管理的同时,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还要注重科研档案的管理。科研档案是人们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中形成并经过整理的科研文件材料,是反映本单位科研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教育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科研成果档案、成果推广档案、学校科研组织和科研活动档案等。任何一项教育科研课题,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从选题、调研、实验、出成果到科研文件的整理归档,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实施科研档案管理,就可以全面反映科研活动的过程,还可方便后人检索资料。

8.教育科研成果管理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科研人员自己或与他人合作或集体共同努力取得的具有一定社会和学术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这一成果是以知识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等多种类型。教育科研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科研报告、论文、专著、资料汇编、音像资料等,其中科研报告包括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经验总结。

科研成果的管理,有下列三方面内容:

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

科学地评价教育科研成果,对于完善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改进教育科研工作,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鉴定教育科研成果,可从其社会价值和其学术价值两方面入手。社会价值是指教育科研成果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为教育部门提供某一教育问题的理论和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建议、方案和方法,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学术价值是指科研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理论和方法应用的深度、广度,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某些学科领域空白的填补,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启迪意义等。

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并建立在研究和构建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

目前,我国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是按照课题的来源和成果的重要性及涉及面的大小,由相应的课题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的。(1)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委托有关单位对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中华基金资助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部级重点项目、部级青年专项成果等进行鉴定。(2)由国家各部委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部委级项目的成果进行鉴定。(3)由各省市、各高校科研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本单位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的成果鉴定工作。

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形式,一般是在研究课题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填报教育科研成果鉴定申请表,向组织鉴定单位提出成果鉴定申请。鉴定主要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根据科研成果的重要性程度和经费等具体情况,可采取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两种评价形式。鉴定组专家一般为5~9人,本着科学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精简节约、讲求实效、公平合理的原则,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对科研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并由鉴定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最后,由鉴定单位发放教育科研成果等级证书。

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

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对社会的贡献,因此,有必要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科研人员奖励。目前我国虽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及操作条例,但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可作为参考。以教学成果奖为例,可视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的效果,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两种。申请的条件是:国内首创的;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验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奖项一般分成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凡获奖者,有关方面给予相应的证书、奖章和奖金,其成果可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依据。目前,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和方法进行传播,并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意义在于:首先,它会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科研,科学地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使成果物化为教育效益,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其次,它有助于进一步检验该成果的科学性、适用范围和可行性,并丰富和发展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再次,它有利于普及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素质,扩大科研队伍。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初涉教育科研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说,是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知识,熟悉科研方法,开展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能增强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扩大学校科研队伍,形成一种浓郁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教育科研成果中所反映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这些理念和思想对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等,有着极其重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教育科研成果中揭示的教育规律或改进建议,这对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三是教育科研成果中总结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没有这三方面内容的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

教育科研成果要想顺利推广应用,就要建立一套推广应用的规章制度,以便有章可循。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基层学校三者合作的运行制度效果较好。教育行政部门站在全局的角度,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起领导和决策作用,同时能调动推广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育科研机构了解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推广应用成果的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同时对基层学校担负必要的解释和指导任务。基层学校处于教育第一线,最了解教育的问题与需求,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成果推广应用的主力军。所以,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的组织保证应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基层学校三者的有机结合。

9.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建设

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

基层学校主要是指中小学和幼儿园。基层学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开展教育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校教育实际服务。近年来,我国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自觉地投入教育科研,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的展开,许多基层学校还建立了教育科研室,有些民办学校则称为教育科研部。就隶属关系来说,学校教育科研机构行政上受校长领导,业务上接受校行政以及区(县)、市教科所的指导。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人员,通常由热心教育科研、熟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科研及科研组织能力的教师或学校中层干部担任。

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主要有:(1)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本校的教育改革,做好校长的参谋,为学校决策出谋划策。(2)利用举办教育理论讲座等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普及教育科研知识。(3)编制本单位教育科研计划,组织学校课题申报工作。(4)检查课题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5)组织专家鉴定课题成果,并对科研成果给予奖励。(6)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信息”、“教育科研论文集”等,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校内外教育科研课题进展情况。(7)加强科研资料室建设,做好课题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订阅科研杂志,收集有关科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8)监督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为使学校教育科研取得更好效果,学校管理者应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所研究的课题范围不宜过大,应是学校能够承担的;

第二,研究项目的性质不宜是纯思辨、纯理论的,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第三,研究的项目时间不宜过长,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完成。时间一长,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如校领导班子的更换,教育形势的发展等,会对原来项目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如有可能,最好请一些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担任课题顾间,专家的参与会有助于提高课题实施的质量。

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

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教育科研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作些分析。(1)是职业道德。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科研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课题研究的长期性,常使得研究工作默默无闻,不易被人理解。一个研究者所得到的,往往低于他的奉献,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不怕辛苦,不计得失,无私地奉献于教育科研工作。除了敬业精神外,良好的职业道德也能促使科研工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认真地、实事求是地从事其研究,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钓誉,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教育世界的自由王国。(2)是知识结构。教育科研工作决定了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二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研究者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才能为科研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而精深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专门知识,则可使研究者有的放矢地选择研究方向、方法和手段,从而为课题研究达到较高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再次是能力结构。教育科研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①对研究项目的感悟力,即在大量的教育问题中大胆选择、准确判断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的能力;

②理论思维能力,即在复杂的教育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并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推导出新思想、新见解的能力;

③创造能力,即善于开拓创新,从新视野和新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④研究能力,即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

⑤评价能力,即对自己和他人的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当然,所有这些能力对任何一个教育科研人员来说,都很难十全十美地做到,每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需要不断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加以提高。

10.基层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

我国教育科研队伍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80年代初期,我国仅有教育科研机构40余个,专职科研人员1200余人。到了90年代初,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已有专门教育科研机构7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5600余人。此外,各地教研室的教研人员有12万余人。近几年,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和人员有了更大的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专、兼、群”相接合的教育科研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教育科研机构1000余个,专职科研人员1万余人。若将热衷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广大教育第一线人员算进去,则我国的教育科研队伍肯定居世界前列。但有一点,我国教育科研队伍虽然庞大,但就整体的研究水平来说并非世界一流。再加上近年来教育发展速度之快,已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在这种情况下,对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就更显其重要性。就像国外有的学者所声称的那样:“未来的教师与其说在被训练为负有组织创造性、参与性和训练性学习使命的教育家,不如说在被训练为各学科的研究者。”实际上,无论是专、兼职教育科研人员,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方式是丰富多样的。首先是脱产进修。由于我国教育科研人员总体水平与国际相比还不是很高,这表现在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数量不是很多,因此有针对性的脱产进修是必要的。通过脱产进修,使学习者在一定时间里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讲学,共同讨论有关教研问题,这样对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提高教育科研人员的水平会有极大帮助。

其次是业余轮训。这是一种与脱产进修不同的培训方法,它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班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讨论一些问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再次是自学。这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培训,即教育科研人员针对自己的不足,制订出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目前,关于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的书籍、刊物种类较多,为研究者的自学提供了很大方便。

最后是直接在基层学校学习。实践出真知,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和源泉。对专职科研人员来说,亲自参加教育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现状,找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研究课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对于有教育科研积极性的广大教师来说,在自己的学校中从事教育科研,边干边学,带着问题学,这对自身教育科研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同样会有帮助。事实已证明,没有接受过专门教育科研培训的普通教师,凭着对教育科研的浓厚兴趣,肯下功夫钻研,同样有可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11.教育科研呼唤科学管理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而人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宝贵、最为复杂的生命体,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科研是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教师也是责任最重大、最富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者。教育科研的管理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级单位,而是一所所文化背景、办学历史和条件各不相同的学校;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个个经历、学识、个性迥异,充满生命灵性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管理上更要讲究科学方法,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尊重差异,细致入微。从本质上讲,教育科研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一种学术管理。学术问题不能以权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要弱化“领导”意识,强化协商行为;要减少指令,增加指导,真正体现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人格平等,体现学术自由。教育科研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组织、监控、指导、评价五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它对教育科研工作也具有导向、建构、控制、服务、激励等五项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引导和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地投入教育科研,科学地开展研究活动,提高研究水平。

规划

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本地、本校的发展需要,比较全面和长远地制定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教育方针正式确定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教育科研要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现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教育的和谐等,教育科研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各级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在制定本地、本校的教育科研规划时,都要具体策划有关的研究内容。这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总方向和攻坚战。请看案例:××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根据“十一五”该市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研工作,围绕该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质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进多层面、多类型、多形式的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益,为实现该市“十一五”教育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作贡献,并确定了以下工作重点:(1)进一步探索和健全符合该市实际的高效的教育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求真务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切实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