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操作一点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19:08:59

点击下载

作者:孙朦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证券市场操作一点通

证券市场操作一点通试读:

前言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开户数已达1.35亿户,证券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就是资本市场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相对而言,资本市场所提供的直接融资方式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分散经营风险、高效传递信息和参与公司治理等优势,因而能极大地激发经济活力、提升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在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早已经超过了10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当今世界的经济成就。

在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当中,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其表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甚至被认为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典型代表,它脱胎于资本市场并且主要活动于资本市场,其发展深受资本市场的影响。虽然不过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其以高速的发展速度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当今绝大多数国家中,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基金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互动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决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程度,例如一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证券投资基金可实现的业绩空间,从而决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经营效率和发展规模。《证券市场操作一点通》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管理和基金的投资行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启示,探讨符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和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指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书内容体系完整,涵盖证券投资的各知识点;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实际;配以丰富的案例和思考题、详实的数据与图表,全面地构筑了证券投资学研究框架,不但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学习和实践参考,也适合社会各界对于证券投资感兴趣的读者使用与借鉴。

第一章 了解市场环境

世界主要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股市现象初探

世界主要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出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股票买卖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17世纪后半叶,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英国,在荷兰创立的股份公司在伦敦得到了飞跃发展。在伦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之中,与商品交易混在一起进行买卖交易的有俄罗斯公司(1553年创建)、东印度公司(1600年创建)等公司的股票。由于买卖交易活跃,所以在皇家交易所进行股票买卖的交易商独立出来,在市内的咖啡馆里进行买卖。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中,股票经济商正式组织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即当今伦敦交易所的前身,这就是现代证券市场的原型。1802年伦敦交易所新大厦落成开业,当时在交易所内交易的证券主要是英格兰银行、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其经营策略主要是通过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并以此谋取暴利。当时英国战争负债有一亿英镑,为了应付债券,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协议债券重组计划,由南海公司认购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随着南美贸易障碍的清除,加之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又带动股价的上升。次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逐年向公司偿还。为了刺激股票的发行,南海公司允许投资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新股票。当英国下议院通过接受南海公司交易的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每股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而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又涨到每股390英镑。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因而价格狂飙,到7月,每股又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半年涨幅高达700%。在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然而当时这些公司的真实业绩与人们期待的投资回报相去甚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上市公司实际经营前景完全脱节。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The Bubble Act),即“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从7月份起,南海股价一落千丈,12月份更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由此破灭。“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泡沫法案”,对英国证券市场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之后上百年左右的时间股票发行都在受到这个法律的制约,使英国股票市场几乎停滞不前,发展极为迟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基础产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刺激了公司股票发行与交易,股票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这期间由于产业革命取得成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工厂”。为了促进工业品的输出,英国一边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一边在国内发展纺织等行业,进而在1830~1840年代发展重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产业基础而进行的国家公共事业投资以及银行、保险等公司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首先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登场的是运河公司的股票,虽然在股票市场进行培育的进展并不大,但其后铁道公司的股票在全国形成了投机热潮,引发了在全国各地开设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的热潮。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共有22家地方证券交易所。

进入了50年代,伦敦证券市场再次向海外投资急速倾斜。因为被称之为“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的英国式证券商的活跃,广泛地把美国的铁道债券、印度或澳大利亚的证券等加入了交易对象,从而为确立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到1914年,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有80%是海外证券。因此,伦敦与其说是因为国内产业资本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还不如说是作为海外资本的市场不断扩充而逐渐地扩大起来的。

与此成为对照的是,美国证券市场首先是为了开发运河、铁道等国内产业基础而坚实地发展起来的。提到美国最初的证券市场可能大家都会自然地联想起华尔街,其实美国最早的证券市场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当时费城不但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则是1653年前后荷兰殖民者们作为交易基地而在曼哈顿岛的南部划分出一部分地方建立起来的。伴随着美国的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华尔街也开始逐步繁荣,证券交易中介商人们所汇集的咖啡馆也不断地增加。最初交易者们聚集在露天街角一起进行买卖,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上升的热潮所支撑着的证券交易量不断地增加,还特地追加了傍晚的交易时间,同时也出现了刊登着交易价格波动状况的报纸。

由于市场交易混乱与竞争无序,1792年,当时交易量最大的24位经纪商经过秘密协商,制定出了停止不当竞争,只在24人之间进行证券买卖交易,最低手续费为0.25%,每日在梧桐树下聚会交易等正式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梧桐树协议”。这成为美国最早的股票市场,也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17年,这些经纪人通过一项正式章程,并定名为“纽约证券交易会”,至此一个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基本形成。1863年,“纽约证券交易会”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

1820年代到1830年代,美国的工业化浪潮为证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发展水陆运输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为了筹集道路、桥梁、运河等土木事业的资金,美国发行了联邦债券、州政府债券、民间事业债券、股票等,使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度地增加,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就是伊利运河公司的股票。紧跟在运河热之后的交易热点是铁道股票热。Mohawk&Hudson铁道公司是最初上市的铁道股票,其交易从1830年就开始了。之后铁道股票的上市持续地增加,使得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买卖交易更加活跃。这种情形一直持续直到1837年股价暴跌,其后5年左右华尔街一直是处在一种非常低迷的状态之下。

在1842~1853年期间,电报的发明与建设,加利福尼亚的黄金开采热(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对墨西哥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景气扩大,再次唤醒了美国的经济活力,证券市场也开始逐渐地活跃起来了。其所交易的证券从以铁道股票为中心,逐步扩大到了包含银行股票、保险股票、运河股票等,股票数量与交易量都明显地增加,证券交易中介商人也急剧地增加了。1865年,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中断了的铁道建设再度开始继续,经济也开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股票市场走强,美国进入“飞扬的二十年代”。1921年8月到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上升了468%。那时人们可以进行保证金交易,即可以用10%的保证金融资购买股票,而股市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保证金交易的数量,到1929年10月初,经纪人贷款总额激增至68亿美元的顶峰,比1928年1月的38亿美元高出约80%。

1929年7月,美联储将贴现利率从5%提高到6%。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8月到达顶峰后疲态初露,商品批发价格出现了下降,个人收入和工业产值开始停止增长。但市场对此视而不见,终于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牛市后美国股市从9月3日的386.1点开始掉头向下,到1929年10月29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灾爆发了,单日下跌达18.5%,美国股市由此进入漫长的熊市。1932年6月30日,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20世纪前期美国最富盛名的大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在美国宣告诞生。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

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其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股市欣欣向荣,继续向上,走出了数轮持续十多年的超级大牛市。期间虽然经历了1973年石油危机、1987年股市崩盘、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911恐怖袭击”、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财务丑闻等事件等,但美国证券市场依然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投资人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全球普遍的低利率带来了资金流动性大大增加;以及大规模金融资产涉足资产重组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刺激作用,使证券市场的资金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道琼斯指数在突破万点之后继续奋发向上,至今已突破13000点关口。中国股市现象初探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里,涌现出了很多有别于他国资本市场的现象,值得交易者研究和深思。这里,仅从几个方面来诠释中国股市的表现,以强化交易者对特定市场的认知能力。一、印花税与中国股市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里发展出来的,是专门针对证券交易发生额所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种手段,同时因为印花税增加了交易者的成本,所以也使得它成为了管理层调控股市涨跌节奏的杀手锏。但是,历年来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实际影响情况如何呢?先看表1:表1 历次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状况及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由表1可见,当市场极度低迷时,管理层就会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以刺激股市恢复上涨;当市场极度疯狂时,管理层又会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以打压股市热情。但是,如果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是处在某一明确的牛市或熊市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是短暂的,多数在一周或一个月后,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牛市或熊市趋势;因为此举不能改变经济面状况,也不能改变股票供求关系,只能代表管理层意愿,并助增或打压投机而已。如果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是处在牛市顶峰或熊市底部,那么也只有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股指才能有所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作用的认知程度的加深,印花税调整越来越呈现出短期的炒作气氛,它只能起到透露管理层将要控制股市趋势向上或向下的想法,但单一的印花税调整往往难以扭转当时的股市走势。二、加息/准备金率/CPI与中国股市

加息属于国家调控经济局势的货币政策之一,其他的货币政策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尽管国家屡次说明加息不是针对股市投机行为的,但是在2007年中国股市暴涨的时候,央行却连续6次提高存款利率以加快资金回笼;同时,2007年又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流通的资金供应量。2007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全年平均涨幅为4.8%,而2008年上半年的平均涨幅为7.9%,面对存款利息的严重贬值,2008年上半年,央行却没有一次加息的动作,因为股市从2008年1月就开始明确走熊了。很明显,在国家坚决调控楼市的环境下,民间资金几乎全部涌人了股市,加息政策主要就是针对股市暴涨的行为。

利用加息回笼民间资金,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资金间接进入股市,利用同步提高贷款利率限制公司以贷款资金进入股市——这三招货币政策同时连续发出,其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下面来看看1993年以来历次加息时间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见表2:表2 1993年以来历次加息时间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由表2可见,央行在宣布加息政策的时候,多数是在周五晚或周六、周日,为的是给人们一段消化和思考的时间。而且在牛市时,加息消息多数情况下会造成股指低开高走的现象,因为人们相信“利空见光就是利好”。加息会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长远的影响,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它不能对抽离股市资金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实施于牛市里的加息政策,往往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牛市的格局;而熊市早期里的加息政策则对股市有较大的影响,这如同雪上加霜;在熊市里的减息政策,同样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熊市的格局,但它可以刺激部分敏感资金重新选择保值、增值的渠道。

2007年末,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403万亿元。从理论上分析,提高准备金率0.5%,就能够冻结银行资金2000亿元;而如果按货币乘数计算,影响的资金供应量将超过8000亿元。从2006年的中国股市大牛市开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7.5%一直调整到了2008年6月的17.5%,整整上升了10%,冻结了银行至少4万亿元的资金(截至2008年4月,M2已经接近43万亿元)。如果按货币乘数计算,影响的资金供应量可能达到了16万亿元。见表3:表3 1998年以来中国历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

由表3可见,一年内连续10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世界货币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美联储连续25次调整利率,但也没有连续10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007~2008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高的提速水平,显然不是单纯针对股市的行为。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如此猛烈的提速主要是针对什么呢?答案是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再来看看CPI的相关数据:

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持续高涨时,就会形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所谓通货膨胀率就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程度。一个国家必须保证自己的货币供给保持一定的数量,在总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发行的纸币过多,就会造成纸币大幅贬值、物价快速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就需要回笼流通市场中的资金,同时限制银行的资金供应量,于是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了央行的必然举措。但是就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加息政策无疑会助增人民币增值的速度,使国际游资在低汇率和高利率的双重“利好”下涌人中国,从而形成充满水分的巨大外汇储备量。由此一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显然比加息更具有优势,这就是为什么2007年巾国10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却只有6次加息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针对的主要是银行和企业,而加息则是针对全社会的储蓄大众,影响面更大的政策自然会使用得更加慎重。

综上所述,要想在股市中获得成功,交易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平时多加留意宏观面动向。从大局策略来旁观中国股市,将是长线交易者的必修功课,也是短线交易者顺势而为的基础。文章看得再多那也是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摸索和思考,才能领悟核心的东西。三、中国股市本质特征解析

1.中国股市是一个“政策市”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股市已经发展了19年,但和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还属于幼儿期,因此,国家政策干预股市的行为经常发生,其作用也尤为明显。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曾经信奉“最少干预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迎来的却是1929年的股市暴跌和长达11余年的经济危机,直到美国开始用政策干预股市、用制度管理股市,美国股市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使是以自由金融出名的香港股市,也曾在1987年美国股市的暴跌声中闭市了四天,又于1998年动用政府资源进行了“香港金融保卫战”。但由于世界各地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市场发展情况各有差异,所以不同国家政策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各有区别。

2.中国股市是一个“资金市”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由资金堆砌起来的,股价节节攀升的背后就是资金不断累积或轮番炒作的结果。但是这一过程,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是有所不同的。美国股市可以用存量资金不断轮炒而抬升股价或维持股价(长期投资有长期投资的轮炒方式),而中国股市如果没有了新鲜资金的供应,马上就会陷入熊市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资的对象有较大的差异。

3.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

股票市场成立的本质是为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建立一个自由交易的场所,同时方便上市公司以发行新股或增发的形式获得融资。但中国是以国有公司为主、其他所有制公司为辅的国家,所以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建立就脱离不了为国有公司融资的性质。当中国将计划经济的大权交给市场经济之时,诸多国企也就基本上就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但是国有公司的性质和机制几乎早已决定了其竞争力偏低的命运,因而需要国家政策不断进行扶持,需要银行及股票市场不断提供资金;而中国的地方经济特色又很明显,这就形成了大批质地不良的国有公司被地方政府包装上市,以获得资本进行再生产,从而充实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本就是国有公司,再加上融资来得轻松,于是上市公司重融资、轻经营、重投资、轻管理等恶劣现象此起彼伏,连续三年不分红利的上市公司竟然可以达到半数,并形成了“一年上市、二年亏损、三年重组”的怪圈,于是人们只有将中国股市称为“圈钱市”。市场所说的“扩容猛于虎”,其实指的就是“圈钱猛于虎”。

股市具有融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三大功能,其中,优化资源配置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但是我国在刚创建股票市场时,本着的却是为国企脱困的愿望,这等于一开始就扭曲了股市的基本功能。在中国股市的早期,公司上市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指标内定的结果。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只要能拿到上市的指标,就可以通过上市来筹集大量资金,不仅不用付利息,而且还无人监督资金的使用,这样的好事谁不愿做呢?这就是滋生“圈钱市”的根本原因。在这种环境下,不少公司为了上市而送现金、送股票、送小姐等,不择手段。本来公司为实现“圈钱”的目的就消耗了大量的公关成本,一旦“圈钱”的意图实现后,接下来的到处打点、肆意挥霍、以权牟私等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往往缺乏民主与法制的监督机制,致使家长式管理和专制独裁管理蔚然成风,没有人想对中小投资股东负责,多数管理层心里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享受上市公司的优惠待遇。

4.中国股市是一个“投机市”

中国股市本质上是为国有公司脱困而建立的一个融资场所,这里面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属于国有公司,而国有公司除了有特定的行业垄断优势和国家信用优势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国企上市公司没有竞争力,跟公司管理者只是政府的一名“打工者”有关,他们由政府任命,自然只用对政府负责而非对股东负责;同时也跟公司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有关,掌握着大部分股份的股东不能分享股市里的收益,自然就很难对股市负责。

5.中国股市是一个“题材市”

既然中国股市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社会闲散资金又须寻找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于是股市里的题材和概念层出不穷,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参与者疯狂角逐。对于“题材”,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凡是引发股价上涨的因素都可以称作为题材。比如重组、并购、扭亏、预增、整体上市、网络游戏、数字电视、农产品涨价、创业板概念等等,当然,明显的“业绩”和“成长”也属于题材,比如高派送、高成长的蓝筹股会反复上涨,实际上就是炒年报题材。既然是“题材”,那么就往往是预期性的利好消息,而不是已完全发生或兑现的事实。“买预期”是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的本质区别,在国内缺乏投资价值的环境下,任何微小的“题材”都可能掀起市场波澜,将“买预期”的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6.中国股市是一个“生死营”

很多交易者心中只有投资和投机的概念,但这些概念都无法透露出股市的残酷性。实际上,股市是人类经验中除了战争之外的最大规模的角斗场。在这里,除了你之外,其余所有的相关者都是你的潜在对手,他们都在算计如何将你的资金划到他的口袋,使你的资金在还没有进场时就开始流失。这些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国家税务总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咨询机构、股评人士、基金公司、庄家、机构、大户、散户等等。这不是一对一的战斗,而是以一对万的战斗,对手从四面八方向你扑来,诱惑你、打击你、刺探你、欺骗你、愚弄你、消灭你。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资金就这么从屏幕上减少了、消失了,直到你醒觉这跟想象中的投资几乎是完全相反时,你才知道这里是一个“生死营”。

7.中国股市将有重大的突破

尽管中国股市问题重重,但是其发展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从1790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成立他们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至今,美国证券市场用了218年的艰难历程才树立了道琼斯工业指数迄今的万点高峰;而中国当代股票市场从1990年发展至今,不过才19年的历史,但是其爆发出来的蓬勃气势,却令世界为之瞩目。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扩容与改革,随着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不断壮大,随着QFII等各类国际资金的不断涌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力量、证券结构、市场容量、交易制度、监管政策等正在经历着巨大的飞跃。

第二章 掌握股市常识

股票概述

公司简介

市场透视

交易规则

股票概述一、什么是股票

1.股票的由来

当一个公司属于起步阶段的小公司时,经营者可以通过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来满足经营所需,但是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程度的提高,无论是经营者自身的资本积累,还是有限的借贷资本,都难以满足公司扩张的巨额资金需求。于是公司就会以出让股权的名义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同时建立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公众之所以愿意购买公司股权,是因为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且有不菲的收益回报。为了确认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权益关系,股份公司会发行一张纸样的凭证:股票,投资者购买股票后就可以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同时具有分享公司收益的权利。到后来,有的投资者不想持有该股票了,有的投资者因为缺钱而急需卖掉这份权益,而另外的投资者则对该公司股权早有购买之心,于是就出现了股票买卖的流通市场,股票交易市场也就随之产生。

2.股票的概念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拥有公司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抵押,是资本市场上一种长期的信用工具。

人们获取股票通常有四种途径:一是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而获得股票,如我国许多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独资公司转为股份制公司的,原公司的部分财产就转为股份公司的股本,原有公司就成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二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时,自然人或法人出资购买股票,这种股票通常被称为原始股;三是在二级流通市场上通过出资的方式受让他人手中持有的股票,这种股票一般称为流通股;四是通过他人赠与或依法继承而获得股票。

3.股票的内容

股票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需要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核准才能发行,且在股票的制作程序、记载内容和记载方式上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股票上应备注以下内容:(1)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称及其注册登记的日期与地址。(2)发行股票的总额、股数及每股金额。(3)股票的票面金额及其所代表的股份数量。(4)股票的类别。普通股票均不注明类别,但如果是特别股票,就应标明股票的种类。(5)股票的发行日期及股票编号。如果是记名股票,则需要标明股票持有者的姓名。(6)股票发行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签章,主管机关或核定发行登记机构的签章。(7)印有供转让股票时所用的表格。(8)股票发行公司认为应当载明的注意事项。

如果投资者在股份公司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购买其发行的股票,那么就会在股票上面看到上述内容。但是,股份公司一旦上市之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到的股票就不再是纸质股票了,而是一种由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所保管的电子凭证,该凭证上记录着投资者买买股票的名称、时间和数量。这种虚拟化的股票更适合大量、快速的流通,方便市场保存与结算。

4.股票的作用

股票被投资者购买后,会产生五种作用:(1)代表持有人出资参与公司投资的证明;(2)代表持有人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发表意见;(3)代表持有人可以凭借股票参加公司的利润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4)代表持有人以出资额承担由公司经营不善所带来的亏损;(5)代表持有人在公司增发新股时有优先认购的权利。

股票对于发行者而言,也会产生四种作用:(1)扩大了筹资的来源,且不用承诺支付利息;(2)分散了股权集中的风险,赋予了公司更大的经营自由度;(3)在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上升时,股价走高将使公司资本整体增值;(4)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同时容易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

5.股票的特征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长久性

股票投资是一种没有期限的长期投资,股票一旦被购买,只要股票发行公司存在,任何股票持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发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但可以出售或转赠股票。(2)责权性

股票持有者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具有参与股份公司盈利分配的权利,也具有承担有限责任的义务,还有权或通过其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并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3)收益性

股票不仅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分红的收益和送股的权益,而且可以在股票市场或场下交易中溢价卖出,以获得超额的投资回报。(4)风险性

上市公司不一定每年都会分红,其股票价格也不一定会一直上涨,反而有可能会一直跌到投资者所购买的价格之下。如果上市公司破产或退市,则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5)流通性

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随时转让,也可以继承、赠与、抵押,但不能退股。所以,股票也是一种流通性很强的流动资产。(6)波动性

由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交易,而股票在交易时受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其价格常常会发生变化,与投资者当初购买时的价格不一致。

6.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股票与债券都是有价证券,是证券市场上的两大主要金融工具。两者同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又同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对于公司来说,两者都是可以通过公开发行来募集资本的融资手段,但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如:(1)发行主体不同

国家和地方的公共团体、公司都可以发行债券;而股票则只能是股份制公司才可以发行。(2)收益稳定性不同

债券在购买之前的利率就已确定,购买者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其收益跟公司经营好坏无关;而股票购买者只能获取股息收益和差价收益,且股息派发要根据公司经营好坏来进行。(3)保本能力不同

债券到期可连本带利获得收益,如同公司外债一样;而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归公司支配,但公司一旦破产,购买者可能连本金都保不住。(4)权益性质不同

债券表示的是购买者对公司的债权关系;而股票表示的是购买者对公司的所有权关系。这意味着债券持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经营状况,而股票持有者则有权过问公司经营状况。(5)投资风险不同

债券只是一般的投资对象,其交易转让的周转率比股票低;而股票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对象,其交易转让的周转率高,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6)纳税情况不同

在缴纳公司所得税之前,债券的利息会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这样公司所交的所得税相对较少,而净利润相对增多;股票的股息则不属于公司的费用,只能从公司完税后的净利润中支付,因而无法减少公司所得税的支付,且使公司净利润减少。这一点,往往是公司在选择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时会重点考虑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当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较高时,将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购买债券,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致使股价普遍下跌;反之,当股票市场异常火暴时,债券市场往往不景气。但是,对于同一个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而言,它们却常常会呈现出同步涨跌的趋势,只是涨跌的程度不同(一般而言,股票的涨跌幅度远远大于债券的涨跌幅度)。二、股票的分类

股票的分类有很多种,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分类。

1.按股东权利分类

按照股东权利的不同,我国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1)普通股

普通股是相对于优先股而言的,是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其发行范围最广且发行量最大。普通股的股息和分红不是在购买时约定的,而是根据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确定的,若公司经营业绩好,普通股股息就会高,若公司经营业绩差,普通股股息可能就没有。普通股是股份公司中高风险、高收益的一种股份,我们在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都属于普通股。

注意,普通股股东也具有优先认股权,即当公司增发新的普通股时,现有股东有权优先购买新发行的股票,以维持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为了确保普通股股东的权益,有的公司还发行认股权证,即发行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目的普通股的凭证,该凭证可以出售、转让或任由其过期失效。一般公司在配股时,会规定股权登记日,股东只有在该日期内登记并缴付股款,方能优先认购新股。通常在股权登记日内购买的股票称为附权股,在股权登记日以后购买的股票则称为除权股,即在股权登记日以后购买该股票时不再附有认股权。(2)优先股

优先股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分配红利和剩余财产时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份。由于优先股通常预先明确股息收益率,该收益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所以优先股股票实际上是股份公司一种举债集资的形式,持有者往往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也无投票权。此外,优先股也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权益凭证,持有者虽然不能随时要求股份公司退股,但该股份却可以依照股票上所附加的赎回条款由股份公司赎回。

公司发行优先股时,主要以保险安全型投资者为发行对象,而对于富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而言,普通股则更具有魅力。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的发行,目的在于吸引具有不同兴趣的资本加入。

2.按投资主体分类

在国外,股份公司的股票只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但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公有制基础,导致我国股票若按投资主体分类,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1)国有股

国有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所形成的股份(也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而成的股份)。由于我国大部分股份制公司都是由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国有股在公司股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股改前,国有股占上市公司总市值50%左右。(2)法人股

法人股是指公司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法人股又可分为境内发起法人股、外资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股改前,法人股占上市公司总市值20%左右。(3)公司职工股

公司职工股是指本公司职工在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时按发行价格所认购的股份。按照《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司职工股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总额的10%。但目前股份公司在发行股份时已取消了职工股这一类别,均以流通股代替。(4)内部职工股

在我国进行股份制试点的初期,曾出现过一批不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在当时,只对法人和公司内部职工募集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作为投资者所持有的公司发行的股份即被称为内部职工股。1993年,国务院规定停止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和发行。(5)社会公众股

社会公众股是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这是一种可完全流通的股份,只是部分战略机构投资者和股份公司高管受相关条款限制,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出售其所持有的股票,所以这部分股票又称为限售流通股。

随着股改的成功实施,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所有股份均可实现流通,只有部分国有股和法人股会因控股需要而不能随意出售。

3.按上市地点分类

按照股份公司上市交易的地点不同,我国股票可分为A股、8股、H股、N股和S股。(1)A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2)B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的股票。(3)H股

H股是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第一个拼音的首个字母,在港上市的外资股就叫H股。由于中国在同际上被称为红色中国,因而带有大陆概念的H股又叫“红筹股”。(4)N股

N股是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纽约的外资股。纽约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N”,在纽约上市的外资股就叫N股。(5)S股

S股是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新加坡的外资股。新加坡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S”,在新加坡上市的外资股就叫S股。

4.按公司业绩分类

按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我国股票可分为绩优股、垃圾股、ST股、*ST股和PT股。(1)绩优股

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每股税后利润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在前25%的股票,或公司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超过10%的股票,就属于绩优股。绩优股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和投资价值,因而总是受到长期投资者和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绩优股又被称作“蓝筹股”,这是因为在西方赌场中,蓝色筹码最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再次之,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上就有了这一称谓。(2)垃圾股

垃圾股是相对于绩优股而言的,指的是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的股票。这类上市公司由于行业前景不好,或者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等,每年盈利能力很低,甚至进入了亏损行列。这类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通常萎靡不振,交易也往往不太活跃。除非有重大的重组信息或基本面出现重大转变,否则此类公司的股票不值得投资者购买。(3)ST股

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我国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treatment(缩写是“ST”),所以此类股票就简称为ST股。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该公司须遵循下列规定:

①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称前加“ST”,例如“ST围农”;

②股票报价日的涨/跌幅限制为5%;

③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

只要上市公司满足以下五种情形之一,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

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表明其股东权益为负值。

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③当上市公司向证交所提出申请并获准撤销*ST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

④南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

⑤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4)*ST股

如果说ST股是存在退市风险的股票,那么*ST股就是即将退市的股票了,这类公司的经营状况比ST公司还要糟糕(该类股票的日涨/跌幅限制也是5%)。

上市公司只要满足以下六种情形之一,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①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依据)。②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后,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时,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③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④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⑤公司可能被解散。⑥法院受理关于公司破产的案件,公司可能被依法宣告破产。(5)PT股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一年,并在这一年内实施“特别转让服务”。南于“特别转让服务”的英文是Particular Transfer(缩写是“PT”),所以此类股票就简称为PT股(如“PT南洋”等)。

特别转让服务的特别之处在于:股票转让行为只能在每周五的开市时间内进行;股票转让的申报价不得超过上一次转让价格的正负5%;交易所在收市后一次性对该股票当天所有有效申报按集合竞价的方式进行撮合,所有符合成交条件的委托盘均按某一价格进行成交;成交数据不计入指数和市场统计之中,转让信息也不在交易所行情中显示,只由指定报刊专栏在次日进行公告。

由此可见,最近一年亏损的公司将被“ST”处理,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将被“*ST”处理;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将被“PT”处理,最近四年连续亏损的公司才会被退市处理。于是为了规避连续3年亏损导致暂停上市的厄运,许多*ST公司会利用报表和重组玩“二一二”的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而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如此规避暂停上市的风险。这也是中国股市的一大奇观。

一般而言,交易者是不应该去买卖这些垃圾股的,但某些股票里面也确实有“黄金”,在美国也有专门处理和炒作垃圾股的机构。这三类股票的最大价值在于资产重组和时局扭转,以下四种原因决定了这三类股票仍然会在我国股市“高烧不退”:

其一,我国股份公司上市不是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各地政府手握的上市指标来操作的,但各地上市指标有限,且即使有指标的公司也可能受当时证券市场融资氛围的影响而无法上市,所以这些即将退市的上市公司就具有了,独特的“壳资源”价值。

其二,一家公司从改制、辅导、保荐、审批、发行到上市,不仅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准备过程,还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工作程序,而且上市资格的最终获得还要受制于产业政策、上市指标与市场需求,因此“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便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视。

其三,上市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一般都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如果上市公司申清破产或退市,那么银行数十亿元的贷款就会血本无归。因此,银行迫切希望这些公司能进行资产重组或破产重整,然后通过“债转股”来保全债权,同时获取后期更大的股权转让收益。

其四,为了减少股民的灾难性损失,避免扩大不利的社会影响,股市监管层也常常默许此类公司的报表重组行为或实际重组动作,以减少上市公司退市的案例。这一方面是在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参与重组,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化解垃圾股退市的风险。

正是因为曲线上市是市场本身的一种强烈需求,也正是因为乌鸡变凤凰的故事确实出现过,所以中国股市里的退市制度名存实亡,使得庄家对垃圾股的炒作更加有恃无恐,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的垃圾股行情。但重组的动机、谈判的和谐、合作的方式、资金到位状况、政策障碍等,都会给公司重组结果蒙上不确定的阴影,没有慧眼的交易者最好避而远之,这是内幕人士玩的游戏。

5.按流通股份分类

按照上市公司流通股份的大小,我国股票也可以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等。(1)大盘股

所谓大盘股就是流通股数量巨大的股票,至于什么样的量称为巨大,和当时的市场状况有关。比如2000年以前,流通盘为5亿股的股票就可以称得上是大盘股了,而到了2008年上半年,10亿~30亿股流通盘以内的股票才属于大盘股,沪深两市共有60只;30亿~180亿股流通盘以内的股票则属于超级大盘股,沪深两市共有23只。(2)小盘股

所谓小盘股就是流通股数量很小的股票,至于什么样的量称为很小,也和当时的市场状况有关。比如2000年以前,流通盘为2000万股以内的股票称之为小盘股,而到了2008年上半年,2000万股流通盘以内的股票只能称为袖珍盘股,沪深两市共有25只;2000万~1亿股流通盘以内的股票才属于小盘股,沪深两市共有380只。三、股票的价格

股票的价格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

1.股票面值

股票面值是指股份公司在所发行的股票票面上标明的票面金额,它以元/股为单位,用来表明每一张股票所包含的资本数额。将持股人持股数量与总股本相除,就可以得出持股人在该公司所占的股权比例。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面值均为壹元,即每股1元。

2.股票发行价

当股票上市发行时,上市公司从自身利益以及确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发,对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发行,而是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来发行,这个价格就称为股票的发行价。一般来说,股价都会超过1元/股来发行,即上市公司都会采用溢价发行的方式来发行股票。

3.股票市价

股票市价是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所达成的成交价,通常所指的股票价格就是指股票市价。股票市价直接反映着股票市场的行情,是投资者购买股票时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市价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这个时候,它跟股票的面值已经没有关系了。

4.股票清算价格

股票的清算价格是指股份公司因破产或倒闭而进行清算时,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公司在破产清算时,其财产价值是以当时实际的销售价格来计算的,所以其售价一般都会远低于公司的账面价值,导致此时的股票价格与过去的价格有很大的出入。公司简介一、上市公司

1.股票上市条件

根据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第五十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4)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注意,中国的股份制公司已经有5万多家,其中不少股份制公司都面向公众发行了股票,且有很多股票已经在当地市场上流通,但是这么多的股份制公司之中,目前却只有约1600家公司的股票被批准在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上市流通。上市公司股票与非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区别在流通性上,前者的股票可自由流通和买卖,后者的股票则只能私下交易。

2.公司信息披露

交易者每天都会见到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告,一些重大内容的披露会对公司股价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了解上市公司有多少事项是需要披露的,也就成为交易者在交易前必须知道的情况了。以下摘录于2007年2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凡是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当披露。年度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第二十条: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第二十五条:上市公司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或者发生大幅变动的,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第二十六条:定期报告披露前出现业绩泄露,或者出现业绩传闻且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出现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本报告期相关财务数据。第三十条: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一)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二)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四)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五)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六)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七)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董事长或者经理无法履行职责;(八)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九)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关闭;(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十一)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十二)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十三)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相关决议;(十四)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被依法限制表决权;(十五)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十六)主要或者全部业务陷入停顿;(十七)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十八)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额外收益;(十九)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二十)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被有关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二十一)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一条:上市公司应当在最先发生的以下任一时点,及时履行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义务:(一)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就该重大事件形成决议时;(二)有关各方就该重大事件签署意向书或者协议时;(三)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知悉该重大事件发生并报告时。在前款规定的时点之前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现状、可能影响事件进展的风险因素:(一)该重大事件难以保密;(二)该重大事件已经泄露或者市场出现传闻;(三)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出现异常交易情况。

临时性报告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重要事件”披露外,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重要会议公告

董事会会议公告、监事会会议公告、股东大会会议公告是临时公告的常规性组成部分。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每次会议应于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会议应由半数以上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的决议必须经超过半数的董事通过,董事会通过的决议在会议结束后,如决议涉及信息披露义务的,应在第一时间(不超过两个工作日)拟就公告,在指定报刊刊登。

监事会会议公告的披露,参照董事会会议公告要求。

股东大会应每年召开一次年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定的表决权,股东大会所做出的决议必须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2)利润分配公告

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必须在指定媒体上公开披露。中期进行分红派息的公司,其分配方案必须在中期财务报告经过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拟定。(3)配股公告

公司应在确定的股权登记日前至少10个工作日公布配股说明书,配股说明书刊登后,公司应就该配股说明书至少再刊登一次提示性公告,以保证信息准确和广泛转达。通常公司应在自签署配股说明书的日期起,到配股缴款结束日止,6个月内完成配股的全部工作。配股缴款结束后,公司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和验资,交易所在收到有关报告后择时安排配股的上市交易。

通常而言,公告除了有说明性的公告外,还有澄清性公告和警告性公告。澄清性公告是指在任何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消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误导性影响时,公司对消息作出的公开澄清。需澄清的内容包括:上市公司从未发生也未拟定中的事项,上市公司正在拟定中但从未公开披露的事项。警告性公告则是指公司因某重要投资或经营行为正在进行中,且无法保证该行为成功又无法保证关联人不泄露相关信息,但预计该信息会对股价有所影响时,对投资者作出的公告。

3.停牌制度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停牌分为三种:例行停牌,紧急停牌,连续停牌。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例行停牌是指在披露定期报告、召开股东大会、披露权益分派公告的当天停牌一小时的行为。如果公告是在非工作日披露,则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午补停一个小时。

紧急停牌又叫临时停牌,是指因重大信息需澄清或因股票交易异常而引发的随时停牌行为。如2007年8月,深交所在中小企业板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中曾有规定:当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50%时,对其实施临时停牌15分钟;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90%时,对其实施临时停牌15分钟;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150%时,对其实施临时停牌30分钟;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首次达到±200%时,对其实施临时停牌30分钟。

连续停牌是指因重大重组过程中难以做到信息保密,无法及时进行披露,且频繁披露将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公司股票将连续多日被实施停牌的行为。

一般而言,例行停牌是在信息已经披露的情况下进行的停牌,而紧急停牌和连续停牌则是在信息尚未披露的情况下进行的停牌。至于停牌的作用,往往有三点:一是提示重大信息,二是保证投资者的公平知情权,三是规避股价的意外波动。

4.股票退市条件

现行上市公司退市办法主要包括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其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及其2003年的补充规定,其主要原则是:(1)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上市。(2)暂停上市后一年内,如果继续亏损将被终止上市。(3)暂停上市后一年内,如果盈利且被交易所认可将恢复上市。二、股票发行相关

1.股票发行价格

当股票发行公司计划发行股票时(包括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和后来的增发、配股等行为),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发行价格以推销股票。一般而言,股票可以采用以下三种价格发行:(1)平价发行

即按股票的票面金额(一般为1元/股)为发行价格。采用股东分摊的发行方式时,一般按股票的面值进行平价发行,不受股票市场行情的左右。(2)时价发行

即以流通市场上某日的股票收盘价格来确定发行价格。这种价格一般远高于股票面值,两二者的差价称溢价,溢价带来的收益归股票发行公司所有,纳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之中。(3)中间价发行

即取股票面值和市场价格的中间值作为股票的发行价格。这种价格通常在公司需要增资但又需要照顾原有股东的情况下采用。对于增发和配股而言,将发行价格定在低于时价约5%~10%的水平上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很多证券公司会先估出一个适当的发行价格,而这个价格在预估时往往会参考以下四个因素:(1)参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三年来平均每股税后纯利乘上已上市的类似的其他公司股票最近三年来的平均利润率,这方面的数据占确定最终股票发行价格的40%;(2)参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四年来平均每股所获股息除以已上市的类似的其他公司股票最近三年来的平均股息率,这方面的数据占确定最终股票发行价格的20%;(3)参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的每股资产净值,这方面的数据占确定最终股票发行价格的20%。(4)参考上市公司当年预计的股利除以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这方面的数据也占确定最终股票发行价格的20%。

将以上四个百分比数据加总后,再与同行业类似的其他公司股票近期的股价相乘,就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合理的新股发行价格。

这里所指的股票发行方式是指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一家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社会公众出售,出售过程完成后该公司即可申请到证交所挂牌交易的股票发行方式。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上市发行之前,一般上市公司会与证券公司签定代理发行合同,确定股票发行方式,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我国的股票发行通常是由中间机构来完成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代销发行

代销发行是指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时委托证券公司代为推销,证券公司代销股票时只向上市公司收取一定代理手续费的发行方法。如果在销售截止日期到达时,证券公司代销的股票尚未销售完毕,那么未售出股票将退还给发行公司,证券公司不承担任何发行责任。对于不急于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资金或有上市融资经验的公司而言,该方法可以节约股票的发行成本。(2)承销发行

承销发行又称余股承购,该方式意味着股票发行者与证券公司签订推销合同时,会明确规定在约定期限内,如果证券公司实际推销的结果未能达到合同规定的发行数额,其差额部分由证券公司自己掏钱购买。这种发行方法的特点是能够保证完成股票的发行额度,一般较受发行者的欢迎,但因中介机构需要承担一定的发行风险,所以承销费高于代销的手续费。(3)包销发行

包销发行是指代理股票发行的证券公司一次性将上市公司新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购下来,并垫支相当于股票发行价格的全部资本的发行方式。如果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的数量太大,一家证券公司包销有困难,可以由几家证券公司联合起来包销,这几家公司就叫承销团。当然,包销的折扣也是很可观的。该发行方式适合急于获得现金或社会知名度不高的上市公司采纳。

3配股与增发

配股与增发实际上都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但两者却略有区别。(1)配股

配股是上市公司向现有股东按持股比例配售公司新增股票的行为,其本意是向老股东筹集资本,以保全老股东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变。当部分老股东不愿参加公司的配股时,配股权就会转让给他老股东。配股之后,股东数量不会增加,但总股本会增加:如果股东全体参与配售,则各股东的持股比例没有变动;如果部分股东放弃配售,则放弃配售的股东持股比例会下降,参与配售的股东持股比例会上升。依照惯例,公司配股时原股东有优先认购权,且配股价一般低于现有的市面价格。欲参与配股的原股东可察看配股公司的配股说明书,以了解配股时间和配股价格。

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1996年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对于非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非技改项目,上市公司一次配股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公司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其普通股股份总数的30%,即每10股最多配3股。此举旨在防止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行为。(2)增发

增发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或向特定群体增加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行为。向特定群体增发叫定向增发,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发行,只针对特定的投资者和机构。增发之后,该公司股东数量将会增加,总股本也将随之增加,原有股东持股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获准增发公司的股票价格的确定,可以在新股发行之前向投资者发出招股意向书,根据投资者的认购意向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在发行价格确定后再公告结果。一般来说,增发的新股定价与股票市价比较接近。

2002年7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中第5条规定:增发新股的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0%的,其增发提案还须获得出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因此,很多公司的增发上限都会低于总股本的20%。(3)转配股

转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国有股或法人股股东由于缺乏现金等原因将配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并由之认购的股份。转配股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品种,它产生于1994年至1997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转配股过去一直不能上市流通,但在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决定转配股从当年4月开始,用24个月左右的时问逐步实现上市流通,于是引发了一波转配股的热潮,使大量投机者获得了巨额财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无转配股。

需要注意,配股和增发都是需要股东付钱来购买股票的,它们不属于上市公司发给投资者的红利。即使上市公司当年没有盈利甚至亏损,只要符合某些必要的条件,上市公司同样可以增发或配股,以解决公司当时的资金紧迫状况。一般来说,当市场上股票数量很少而市场需求很高时,价格略低的增发或配股会受到市场欢迎;但在市场低迷或在扩容高峰时,增发或配股则会受到市场摒弃。

老股东是否选择配股以追加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可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配股资金的投向及效益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如果配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还达不到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这样的上市公司显然就不值得投资者追加投资。注意,当一个上市公司确定配股以后,如果配股权证不能流通,其配股就带有强制性,且因配股实施后股票就要除权,价格就要下跌,所以原有股东若不参加配股,就要遭受市值下降的损失。此时,持股者应考虑是否在配殷前将股票抛出。

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配股是不受股东欢迎的,因为公司配股行为往往是公司经营不善或倒闭的前兆。一般来说,当一个上市公司资金短缺时,它首先应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解燃眉之急,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拒绝一个经营有方、发展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的贷款要求,只有经营不善的公司才会向老股东伸手要钱以渡难关,也只有不关心股东权益的公司才会总想着用股权换现金的行为;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每年有30%的配股额度,不配股就等于浪费了指标,因此许多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配股而配股,所筹资金并不一定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投资,于是往往拿着这些配股资金存人银行或炒股票、炒房产。可见,配股行为其实是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伤害,特别是那些大股东极力赞成配股但却不出资参加配股的上市公司,更是有从股票市场恶意“圈钱”的嫌疑,招致市场厌恶和恐惧。三、股票收益相关

1.股息和红利的概念

股息是股东定期按一定比例从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红利则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如果还有利润可供分配,那么经过董事会同意,可按持股比例继续向股东进行分配的利润。获取股息和红利,是一部分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投资者的基本收益权利。

股东一年的股息和红利有多少,要看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而不是看其全年收入额。一个高成本运营的公司或因汇率大幅增长而导致亏损的公司,其利润往往是不多的,税后利润就更少了。一般来说,每股分红派息的金额都不会高于每股税后利润(除非有前一年度节转下来的利润),因为公司还要将部分利润计提到公积金里。如果公司的股息政策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那么公司往往会少分红派息或不分红派息,从而直接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以满足公司扩张经营的需要。

股息和红利作为投资者的所得收益,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在我国税法中曾有规定,持股人必须缴纳股票收益(股息和红利)所得税,其纳税比例根据股票的面额计算,超过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部分要缴纳20%的所得税。这部分税款由上市公司在发放股息和红利前就代投资者扣缴了,如同公司代员工扣缴超额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一样。注意,股息和红利的征税方式往往会有变动,如2005年6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2.股息和红利的发放原则

上市公司盈利后,其利润分配顺序如下:(1)缴纳公司所得税;(2)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5)支付优先股股息;(6)支付普通股股息。

需要注意,股份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向股东分配股利,但在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6%的比例用法定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在分配股利后,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金的25%。公司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应当用税后利润弥补。此外,公司发生的年度亏损以及超过用利润抵补亏损时所规定之期限的,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来弥补,但公司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时,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而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之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上市公司在依上述原则分红派息时,还须注意相关的法规限制。比如:(1)上市公司在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者实施分红派息后将无力偿付债务时,不得分派股息和红利,即使是公司的资产总额超过了公司所欠债务总额也不行。(2)上市公司分配股息和红利时,不得违反公司所签订的有关约束股息、红利分配的合同条款。(3)上市公司分派股息和红利时,不得影响公司资产结构及其正常运转,不得使公司的法定资本有所减少。(4)公司董事会的自行限制。主要表现在分派股息和红利时,不得动用公司董事会为了扩大再生产或应付意外风险而从公司利润中提取的留存收益部分。(5)分红派息必须执行同股同利的原则。具体表现为持有同一种类股票的股东在分红派息的数额、形式、时间等内容上不得存在差别,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可例外(如一些上市公司在分红派息时,给个人股送股票而给法人股或国有股派现金,即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

3.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方式

在我国,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方式大致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1)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或红利,也是最普通的股利发放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2)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用股票的形式向股东分派的股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送红股。这也是我国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股利发放形式,具体包括送股和转股两种形式。

送股的依据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采用送红股的股利发放形式实际上是将应分给股东的现金留在公司作为发展之用,它与公司不分红派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此举虽然使股东手中的股票增加了,但公司的总股本也由此增大了,在公司利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的含量就会减少,所以股东手中股票的总资产含量是没有变化的。在国外,送股并不一是利好消息,它只是因股价太高而采取的一种分拆股价的方式。但是送红股也具有三个特殊的价值:一是送红股之后市场可能会有一个“填权”的动作,使持股者的总体收益有所提高;二是送股除权后的股价会有所降低,从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三是当上市公司将本年度不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或促使公司扩张经营时,公司下一年度的红利数额往往会增大,使持股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这也是部分投机者总是在市场上寻找高资本公积金股票的原因。

转股的依据则来自于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它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金减少一些,再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股本增大),因此转增股本严格来说也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需要注意的是,股份公司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具有股息、红利分配的性质,投资者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也不用纳税;而送股则类似于股息、红利分配,投资者取得的红股数额会作为个人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可见,送红股与派现金相比,两者都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只不过是回报的方式不同而已。但送红股与派现金也有特定的区别:如果将这两者与银行存款相比较,现金红利类似于存本取息,即投资者将资金存入银行后,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红股却类似于计复利的存款方式,银行每过一定时期便将投资者的应得利息转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满后一次付清。但是送股这种回报方式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将盈利投入再生产是一种再投资行为,会产生诸多的不确定结果,如公司可能将上一年度应分配的红利化为了固定资产沉淀,无法使公司产生更好的盈利。这样,送红股就不如送现金了,投资者取得现金后还可选择投资其他回报率较高的资产。

一般来说,倾向于现金分红的公司往往现金流量充裕且无大规模的扩张计划,而倾向于送股的公司则往往现金不充裕或有特定的扩张计划。但是,如果公司已经发生了严重亏损或没有多少利润,却还要坚持用资本公积金来转增股,那么就往往只是一种通过“高转赠股”题材来炒作股价的手段罢了。需要注意,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代表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受切身利益的影响,经营管理人员通常都会赞同公司的发展与扩张,所以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中,送红股的现象非常普遍(国外的上市公司主要以送现金红利为主)。

通常而言,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高分配的能力,主要是看两点:一是看其历年来有无高分配的习惯;二是看其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每股资本公积金的状况。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或超过1元,该公司就具备了每10股送5股或每10股送5元的能力;如果每股资本公积金达到或超过1元,该公司就具备了每10股转赠5股的能力。这样的股票往往会被长线交易者看重,也会被短线投机者利用。

4.股息和红利的发放程序

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条例,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在财会年度结束的120天之内公布年度财务报告,且在年度报告中公布利润分配预案,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工作一般都会集中在次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上市公司在一年内会进行两次会计决算,一次是在营业年度中期时,另一次是在营业年度终结时。相应地,这些公司可能会向股东分派两次股利,以吸引投资者长期投资。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于年终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润余额内分派,且必须是在预期本年度终结时不可能出现亏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分红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盈利水平和股息政策确定股利分派方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能生效,董事会再依据股利分配方案向股东宣布消息,并在规定的付息日以约定的方式派发股息或红利。注意,很多高配送公告出现时,都会在市场上推动其股价走高,所以交易者需要关注这些公告的发布时间和内容。按公告的时间排序,此类公告包括董事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告、股东大会的审议结果公告、具体的利润分配公告。

5.除权与除息

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上年度有利润可供分配并准备予以实施时,该股票就称为含权股,因为持有该股票就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时,需要定出一个日子,以界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或参与配股,定出的这个日子就是股权登记日。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仍持有或买进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以获取此次分红或参与此次配股,这部分股东名册由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在案,届时券商会自动将应送红股、现金红利或配股数量划至这些股东的账户上。

股权登记日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是除权日或除息日,这意味着该日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利将予以解除,该日购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不再享有分红配股的权利。除权和除息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股权登记日前后买人该股票的投资者的利益公平性。比如,一个1亿股本的公司进行了每10股送10股的送红股动作,当时公司每股收益为1元,股价为10元,总市值为10亿元;股权登记日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所有老股东均获得了每10股送10股的利益,公司总股本增加到了2亿股,每股收益则被降低到了0.5元;这样,若交易者当天仍用10元来购买该公司股票,则该股票的含金量将大大降低;只有将每股价格同步降到5元,才能保持其10亿元的总市值不变,保持每股10倍的市盈率不变——如此,在股权登记日前后,购买该股投资者的利益和机会才是均等的。

在股票除权或除息日,证券交易所都要计算出股票的除权价或除息价,以作为投资者在除权日或除息日开盘时的参考价。除权价或除息价实际上是将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予以降低,但具体降低多少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现金红利

送股除权价=(除权前日收盘价+送股价格×每股送股率)÷(1+每股送股率)

配股除权价=(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价格×每股配股率)÷(1+每般配股率)

既送红利又送股的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现金红利+送股价格×每股送股率)÷(1+每股送股率)

注意,配股和送股在技术处理上是一回事,只是送股股价是按股权登记日当日的收盘价来计算的,而配股的股价则是上市公司早就给出了的。前者是将股票利益直接送给老股东,而后者则是要老股东按一个较低的价格来认购股票,同样是给了老股东优惠。但是这些所谓的利益和优惠对于持股者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看到实质性收益的,因为除权或除息后股价就会下降,持股者的资产总值并没有任何改变。

在除权或除息日的当天,被除权或除息的股票名称前面可能会加上两个英文字母,如沪市用“XR”表示除权,“XD”表示除息,“DR”表示既除息又除权;深市则无标记。沪市送股到账和上市交易日为R+1日(R为股权登记日),现金股息的到账目为R+2日,配股缴款起始日为R+1日,缴款期通常为10个交易日,配股代码为700xxx;深市送股到账和上市交易日以及现金股息的到账日均为R+2日,配股缴款起始日电是R+2日,缴款期通常是10个交易日,配股代码为8xxx。若投资者所持股票具有配股资格,投资者可在自己的账户内查询配股数量,至于有关配股的信息,投资者可查阅该公司配股之前刊登在三大证券报上的《配股说明书》。

此外,有几个名词需要注意:股票在除权后,若交易市价高于除权价,则获得送股或配股者会因市场差价而获利,这一现象称之为“填权”;股票在除权后,若交易市价低于除权价,则获得送股或配股者会因市场差价而亏损,这一现象称之为“贴权”;股票在除权前夕,由于送、配股消息导致股价大幄飙升,这一现象称之为“抢权”。市场透视一、市场的组织体

1.证券监管机构

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它是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对全国证券、期货业进行集中统一监管,以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1997年,国务院决定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统一划归中国证监会监管,同时在上海和深圳两市设立中国证监会证券监管专员办公室,对地方证券监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1998年4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证券委与中国证监会合并组成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经过这些改革后,中国证监会职能明显加强,集中统一的全国证券监管体制基本形成。

中国证监会的基本职能是: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强化对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其他机构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等等。

2.证券交易机构

我国的证券交易机构是证券交易所,它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有形场所。我国有两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运行的连续性,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减少证券投资的风险;但是,证券交易所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导致证券价格扭曲变形。

在国外,证券交易所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两种。这两种证券交易所均可以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出资经营,也可以由私人出资经营,还可以由政府与私人共同出资经营。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以营利为目的,提供交易场所和服务人员,方便证券商交易与交割;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则不以营利为目的,由会员自治自律、互相约束,参与经营的会员可以参加股票的买卖与交割。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属于会员制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职责是:提供股票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审核批准股票上市申请,组织、监督股票交易活动,提供和管理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时时信息,等等。

3.证券经营机构

证券经营机构也称证券商或证券经纪人,是证券市场的中介人,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并从中获利的企业法人。其作用有两点:一是在发行市场上充当证券筹资者与证券投资者的中介人,二是在流通市场上充当证券买卖的中介人。

我国主要的汪券经营机构有两类:(1)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我国直接从事证券发行与交易业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有:代理证券发行,证券自营,代理证券交易,代理证券还本付息和支付红利,接受客户委托代收证券本息、红利,代办过户等。(2)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以受托人身份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它除了办理信托投资业务外,还可设立证券部办理证券业务,其业务范围主要有:证券的代销及包销,证券的代理买卖及自营,证券的咨询、保管及代理还本付息等。

4.证券服务机构

证券服务机构是为证券经营和证券交易服务的机构。我国的证券服务机构主要有:(1)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是为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办理证券登记、存管、结算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设立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该系统的运转好坏、效率高低、稳定程度等,对证券市场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三大职能是:证券登记、证券托管、证券清算。(2)证券评级公司。证券评级公司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评级业务的企业法人,一般都是独立的、非官方的,其主要业务是对有价证券的发行公司进行客观、准确、真实的评级,并负责提供评级结果及有关资料。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证券公司正在从事这样的工作。(3)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信息公司、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证券服务机构的设立需要按照工商管理法规的要求办理注册,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必须得到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二、股票发行市场

股票市场包括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是股票发行、买卖和转让的场所。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发行市场的规模决定了流通市场的规模,影响着流通市场的交易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发行市场规模过小,容易使流通市场供需脱节,造成过度投机,股价飓升;如果发行节奏过快,股票供过于求,又会使股价下滑,市场低迷,反过来影响发行市场的筹资。所以,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整体。

1.发行市场的概念

发行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它一方面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又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场所。发行市场是实现资本职能转化的场所,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把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由于发行活动是股市一切活动的源头和起点,故又称发行市场为一级市场。

2.发行市场的特点

发行市场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无固定场所,可以在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处发行股票,也可以在市场上公开出售新股;二是没有统一的发行时间,由股票发行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行情自行决定何时发行。

3.发行市场的构成

发行市场由股票发行者、股票承销商和股票投资者组成。发行者的股票发行规模和投资者的实际投资能力,决定着发行市场的股票容量和发行程度;同时,为了确保发行事务顺利进行,使发行者和投资者都能顺畅地实现自己的目的,承贿和包销股票的中介发行市场也就由此产生。这样,发行市场就以承销商为中心,一手连接发行者,一手连接投资者,展开股票发行活动。

4.股票发行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股票发行方式可以概括如下:(1)根据发行的对象不同,股票发行可分为公开发行与不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又称“公募”,是指没有特定的发行对象而向社会广大投资者公开推销股票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公司可以扩大股东的范嗣,防止股票被少数人操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为以后筹集更多的资金打下基础。公开发行可以采用股份公司直接发售的方法,也可以支付一定的发行费用通过中介机构来代理发行。

不公开发行又叫“私募”,是指发行者只针对特定的对象推销股票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采用:一是股东配股,又称股东分摊,即股份公司按股票面值向原有股东分配该公司的新股认购权,此时新股发行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股东常常乐于认购;二是私人配股,又称第三者分摊,即股份公司将新股票分售给股东以外的本公司职工、往来客户等与公司有特殊关系的第三者,以示照顾。由于不公开发行的对象是既定的,因此不仅可以节省代销新股的手续费,还可以调动外部股东和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项固和发展公司的公共关系。但不公开发行的股票不能公开在市场上出售,且私募行为也会降低公司的知名度,还存在股票被杀价和公司被控股的危险。(2)根据发行者推销股票方式的不同,股票发行可分为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又叫直接招股,是指股份公司自己承担股票发行的一切事务,直接向认购者推销股票的方式。直接发行方式要求发行者熟悉招股手续、精通招股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发行条件,如果认购额达不到计划招股额时,新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或现有股份公司的董事会必须出面认购未出售的股票,因而该方式只适用于有既定发行对象或发行风险少、手续简单的股票。在一般情况下,不公开发行的股票或公开发行有困难的股票,或有把握实现巨额私募以节省发行费用的大股份公司的股票,才会采用直接发行的方式。

间接发行又称间接招股,是指发行者委托证券发行中介机构出售股票的方式。这些中介机构作为股票的推销者,办理一切发行事务,承担一定的发行风险并从中提取相应的收益。股票的间接发行有三种方法:一是代销,二是承销,三是包销,前面已有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股票间接发行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发行者和推销者考虑的角度是不同的,需要双方协商确定。一般说来,发行者主要考虑自己在市场上的信誉、用款时间、发行成本和对推销者的信任程度;推销者则主要考虑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能获取的收益。(3)根据投资者认购股票时是否交纳资金,股票发行可分为有偿增资、无偿增资和搭配增资。

有偿增资是指认购者必须按股票的发行价格支付现款方能获得股票的发行方式。一般公开发行的股票和私募中的股东配股、私人配股都采用有偿增资的方式进行发售。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股票,可以直接从外界募集股本,增加股份公司的资本金。

无偿增资是指认购者不必向股份公司缴纳现金就可获得股票的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只限于原有股东。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股票,不能直接从外部募集股本,只能依靠减少公司的公积金或盈余结存来增加公司的资本金。送股和转股就属于无偿增资的方式,它们按比例将新股票无偿赠送给原有股东,其目的是为了使股东获益或为了调整资本结构,以增强股东信心和公司信誉。

搭配增资是指股份公司在向原有股东分摊新股时,仅让股东支付发行价格的一部分就可获得一定数额股票的方式。例如股东认购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时,只需支付80元即可,其余部分由公司的公积金充抵。这种发行方式也是对原有股东的一种优惠,配股就往往属于这种发行方式。三、股票流通市场

1.流通市场的概念

股票流通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部分。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之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相对于发行市场而言,股票流通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流通市场一方面为股票持有者提供随时变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投资者提供随时投资的机会,这与发行市场的一次性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2.流通市场的功能

股票流通市场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动,它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同时,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市场变动情况随时买卖股票,在股票和现金之间随意转换,并由此增强股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场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晴雨表,能灵敏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股票供求状况、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等变化,是进行经济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对于公司来说,股权转移和股票行情则是其投资经营的指示器,能为公司及时提供信息,有助于公司作出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

3.股票交易的方式

股票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按买卖双方决定价格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议价买卖和竞价买卖。

议价买卖是指买方和卖方一对一的面谈,通过讨价还价来达成买卖的交易方式。它是场外交易中常见的一种交易方式,一般在股票无法上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为了节省佣金等情况下才会采用。

竞价买卖是指买卖双方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群体,由双方公开进行双向买卖竞争而形成的交易方式。在此,买方可以自由地选择卖方,卖方也可以自由地选择买方,产生的价格比较合理。竞价买卖是证券交易所中买卖股票的主要方式。(2)按达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

直接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直接洽谈,股票由买卖双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场外交易中的绝大部分就属于直接交易。

间接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不直接见面联系,而是委托中介人进行股票买卖的交易方式。证券交易所中的经纪人制度就是典型的间接交易方式。(3)按交割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现贷交易是指指股票买卖成交以后,马上办理交割清算手续,当场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是指股票成交后,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过若干时期再进行交割清算的交易方式。

4.流通市场的组成

流通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股票持有人,在此为卖方;投资者,在此为买方;为股票交易提供流通、转让便利条件的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或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主要由以下四种类型的市场组成:(1)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市场是股票流通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交易所会员、证券自营商或证券经纪人在证券市场内集中买卖股票的场所,是二级市场的主体。它具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固定的交易时间,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股票买卖,使原股票持有人和新投资者有机会在市场上通过经纪人进行自由买卖、成交、结算和交割。(2)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市场或店头市场,它与交易所市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证券交易市场体系。场外交易市场在美国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发达,因为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证券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中小公司无法达到,所以许多公司的证券不可能甚至也不愿意在交易所挂牌流通,其股票往往依靠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也就是在专门的交易柜台或私下会晤时进行买卖。当然,这里交易的大多是纸制股票,和交易所里的电子股票是有区别的。(3)第三交易市场

第三交易市场是在柜台市场上买卖已在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的统称。这一部分交易原属于柜台市场的范围,但因近年来交易量增大,其地位日益提高,以至许多人都认为它实际上已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交易市场。第三交易市场是为了适应大额投资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这是机构投资者降低交易佣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不具备交易所会员资格的券商低成本招揽业务的结果。在我国没有这种市场,但有大宗交易方式可以解决机构投资者的大宗交易问题。(4)第四交易市场

第四交易市场是投资者直接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证券交易由买卖双方直接协商办理,不用通过任何中介机构。如美国的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即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就属于第四交易市场。利用第四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一般都是大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通过该市场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易,其交易行为更加隐蔽,交易成本更加低廉。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目前尚不具备发展第四交易市场的条件。交易规则一、开户相关事项

1.开设证券账户

我国实行的是无纸化的股票交易,投资者虽然是股票的拥有者,但不占有股票实物,所有的股票都采取记账式,且都按规定托管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所以投资者需要开设一个证券账户,以保管自己的股票,记录自己交易股票的过程。证券账户实际上是投资者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的身份证,有了这个身份证,交易所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交易了多少数量的什么股票。拥有了证券交易账户后,投资者就可以凭借上面的编号到证券公司查询自己所交易的股票了。

证券账户有不同的种类。目前,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的证券账户主要分为自然人证券账户、法人证券账户;A股证券账户;B股证券账户以及基金账户等。上海A股证券账户可以买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基金、债券;深圳A股证券账户可以买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账户可以买卖基金和债券,但不能买卖股票;B股证券账户只能买卖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境内白然人可以开立个人A股证券账户和基金账户,但已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不能再开立基金账户,已开立基金账户的不能再开立A股证券账户;境内法人投资者可以开立法人A股证券账户,境外自然人和法人可以开立8股证券账户,但A股证券账户不对境外投资者开放。可见,如要买卖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股票,投资者需分别开设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账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账户。

境内个人投资者开立A股证券账户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如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必须同时出示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每一个身份证只能开立一个上海证券账户和深圳证券账户,身份证号码与证券账户号码(股东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重复开户;境内法人开立法人A股证券账户时,需持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法人代表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和经办人身份征等。法人A股账户也不能重复开户,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在中国内地的独资公司不可开立A股证券账户。

原来开户的工作由各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现在各证券公司都可以代为办理。开户步骤如下:(1)在当地证券公司索取开户申请表并按要求填写;(2)将填写好的开户申请表、有效证件及开户费交与工作人员;(3)经确认无误后,即可领取A股证券账户。

2.开设资金账户

由于现在的证券公司可以代为办理证券账户的开户工作,所以交易者在进入市场之初的工作就是要选择一家实力雄厚、信誉优良的证券公司。交易者本人是不能进入证券交易所直接从事股票买卖的,需要借助一个中介机构——证券公司方能进行交易,而证券公司提供交易的途径一般包括柜台交易、电话交易、网上交易和营业部交易。

在证券公司现场办理好证券账户后,交易者即可填写相关表单办理资金账户了。由于现在的股票和资金是分离的,证券公司可以被委托为客户交易股票(交易指令由客户下达),但不能直接经手交易者的资金,必须委托一家银行来托管交易者的资金,所以在开设资金账户的同时,交易者还必须去办理一个关联的银行账户。如果交易者喜欢工商银行,就可以指定工商银行为自己买卖股票时的资金托管机构,将自己在工商银行办理的存折账户号码提供给证券公司就可以了(现在全国所有能够在异地存取款的银行都获得了证券托管资格)。如果是新办存折,就要告诉银行此存折专为证券托管所用。

一般而言,证券公司都会要求交易者填写一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三方协议》,交易者的关联银行账户就会写在上面。以后交易者想增加购买股票的资金时,就应该往该银行账户上存钱,然后通过电话或网上交易系统进行“银行到证券”的转帐,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就会到关联的资金账户上了(一般转帐是即时达到的)。当资金账户上有了钱以后,交易者就可以购买股票了。当交易者卖出股票而想取出现金时,只有在卖出股票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才能进行“证券到银行”的转账工作(因为卖出股票的当日,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需要进行股票的清算和交割工作。),这个转帐过程也是即时完成的。当资金账户上的钱转到了银行账户上,交易者才能通过银行将该笔资金取出来。最好交易者的关联银行账户能够开通网上转账功能,这样,交易者就能及时而方便地察看和管理该银行账户上的资金了。

资金账户既是交易者交易时的资金结算账户,也是以后上市公司划拨股息和红利的账户。资金账户归证券公司管理,但资金却由银行托管。可见,证券账户对应着股票,资金账户对应着资金,前者由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管理,后者由证券公司管理。事实上,交易者选择在某证券公司开设资金账户的时候,就是在选择该证券公司委托进行证券交易,两者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

3.不能开设证券账户的人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开设A股证券账户:(1)证券主管机关管理证券事务的有关人员:(2)证券交易所管理人员;(3)证券经营机构中与股票发行或交易有直接关系的人员:(4)与发行人有直接行政隶属或管理关系的机关工作人员;(5)其他与股票发行或交易有关的知情人;(6)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的人以及没有身份证的人员;(7)由于违反证券法规,被主管机关停止证券交易资格且期限未满者;(8)其他法规规定不得参加证券交易的自然人,包括武警、现役军人、证券从业人员、国家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等,但其可开立基金账户,买卖基金和债券。二、网上交易事项

作为一名职业交易者,通过网络来进行股票交易是必然的选择。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网上交易的相关常识。

1.网上交易的优势(1)交易方便、信息丰富

网上证券交易彻底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交易者无论身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交易者既可足不出户随时查阅股票行情,同时还能通过网上交易软件直接下单,或查询资金、历史成交、即时成交和撤单等情况。另外,还能随时查看上市公司基本资料、专家股评、每日动态等信息,享受类似证券营业部里贵宾级的服务。(2)操作简单、高效快捷

随着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竞争的加剧,各大软件公司和证券公司均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出了不少优秀的网上交易软件。这些软件不仅保持了传统交易软件的特点,而且增加了许多方便交易者的适用功能,如提供更为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提供个人理财数据统计服务、即时查询买卖证券的历史数据、即时划转关联帐户的资金等。(3)费用低廉、安全可靠

与传统的柜台委托下单、自动委托下单、电话委托下单等交易方式相比,网上证券交易的交易费用更加低廉。同时,各券商在维护网上交易的安全上也投入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各种重大举措,如加强防火墙的设置和主机安全,完善实时安全监测和入侵监测系统、登录时需要双重密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网上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2.网上交易的流程(1)在证券公司开立沪深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2)开户时向证券公司提出网上交易的需求,同时设置网上交易密码和通信密码。(3)在证券公司指定网站上下载相关的网上交易软件。(4)登陆交易软件,输人资金账户号码、交易密码、通信密码、随机验证码等信息。(5)察看股市行情,随时交易下单。

3.网上交易风险防范

一般来说,在网上进行证券交易时,交易者须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好的券商和软件

交易者在进行网上交易之前,应从资金安全性、交易稳定性、资讯信息质量、数据传输速度、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综合比较,筛选出信誉好、实力强、软件功能完善的证券公司及其网上行情分析软件。(2)正确使用电脑。

交易者应学会上网的基础知识,掌握上网的必备技能,熟悉电脑安全防范技术,经常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补丁,保护好自己的电脑系统。且进人了网上交易系统后,不要再访问陌生网站,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不可随意打开可疑邮件。(3)保护好自己的交易密码和通信密码

如果这两个密码泄露,他人即可轻松登录交易者的账户进行操作,即使资金不一定会被取走,却也存在着股票亏损的隐患。所以交易者在设置上述两个密码时,忌用简单的数字和容易使人破解的数字,且最好勿让他人动用该台电脑。(4)谨慎操作

交易者在网上输入买人或卖出信息时,一定要在仔细核对股票代码、价位、数量以及买人(卖出)选项后,方可点击确认,否则券商对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5)及时查询并确认买卖指令

由于网络运行的不稳定性,有时电脑界面显示网上委托已成功,但券商服务器却未接到该委托指令,所以每项委托操作完毕后,交易者应立即利用“查询”选项对发出的交易指令进行查询,以确认委托是否被券商受理和是否已成交。(6)记得退出交易软件

交易软件使用完毕后如不及时退出,有时可能会因为家人或同事的误操作,造成交易指令的误发,同时资金账户等信息也容易遭泄露。在网吧等公共场所最好不要登录交易软件,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有木马程序可以盗窃客户的密码资料。(7)记得使用电话委托功能

遇到电脑系统繁忙、网络通讯故障或停电时,常常会影响交易者正常登录软件,耽误买入或卖出的最佳时机。电话委托交易作为网上证券交易的补充,可以在网上交易暂不能使用时,快速解决证券交易的问题。(8)不要过分依赖系统数据

许多交易者习惯用交易软件的“查询”选项来查看股票买人成本、股票市值等信息,但由于交易软件的数据统计方式不同,个股如遇配股、转增或送股时,交易软件记录的成本价就会出现偏差。因此,在判断股票盈亏时应交割单的实际信息为准。(9)做好防黑、防毒的工作

目前网上黑客猖獗,病毒泛滥,木马流行,如果电脑和网络缺少必要的防黑、防毒系统,则轻者容易造成机器瘫痪和数据丢失,重者会造成股票交易密码等个人资料泄露。因此,安装必要的防黑、防毒软件是确保网上炒股安全的重要手段。(10)最好同时安装两个行情分析软件

因为一个软件在某些数据上可能不太准确,这样就需要另一个软件来作提醒。而且很多行情分析软件的特别功能是不一样的,使用两种软件将更有利于交易者进行股票的综合性分析。三、竞价交易事项

竞价交易是一个被很多交易者忽视的内容,但掌握其发生原理和实施过程的交易者却往往能获得有利的成交时间和成交价格。下面简要介绍。

1.集合竞价

所谓集合竞价,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的9:15~9:25分之间,交易者可根据股票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对当日股票走势的预测来输入委托价格,在这段时间内,输入交易所系统的所有价格都是平等的,不按照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进行成交,而是按能使成交量最大化的原则来定出股票的某一成交价位,使符合该价位条件的所有买卖者达成交易。这个价位就被称为集合竞价的价位,而这个过程则被称为集合竞价过程。

集合竞价有两个特性:其一,成交价格必定产生在最高买价和最低卖价之间,且形成的一个价格能使成交数量达到最大化;其二,遵循“价格优先,同等价格下时间优先”的原则。

一般来说,集合竞价的步骤有四步:

第一步:确定有效委托。根据该股票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以及确定的涨跌幅限制来计算当日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有效价格范围就是该股票最高限价、最低限价之间的所有价位,限价超出此范围的委托视为无效委托,系统作自动撤单处理。

第二步:选取成交价位。即在有效价格范围内选取使所有委托产生最大成交量的价位。如有两个以上这样的价位,则依以下规则选取成交价位:其一,高于选取价格的所有买委托和低于选取价格的所有卖委托能够全部成交;其二,与选取价格相同的委托一方必须全部成交。如满足以上条件的价位仍有多个,则选取离昨日收盘价最近的价位。

第三步:集中撮合处理。所有的买委托按照委托限价由高到低进行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所有卖委托按委托限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依序逐笔将排在前面的买委托与卖委托配对成交,即按照“价格优先,同等价格下时间优先”的成交顺序依次成交,直至成交条件不满足为止,即不存在限价高于或等于成交价的叫买委托、不存在限价低于或等于成交价的叫卖委托。所有成交行为都以同一成交价成交,集合竞价中未能成交的委托,自动进入连续竞价阶段。

第四步:行情揭示。股票的开盘价即为集合竞价的成交价。当股票的叫买价低而叫卖价高导致没有成交时,上海股市就将其开盘价空缺,将连续竞价后产生的第一笔价格作为开盘价;而深圳股市则规定:若最高叫买价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就选取该价格为开盘价;若最低叫卖价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就选取该价格为开盘价;若最低叫买价不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最高叫卖价不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则选取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今日的开盘价。

根据规定,在开盘集合竞价时段的前5分钟(9:15~9:20),交易者可以下单也可以撤单;在集合竞价时段的后5分钟(9:20~9:25),交易者只能下单而不能撤单;9:25分,系统将公布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9:30之后,属于连续竞价时段,股票随之展开连续4个小时的交易。但深交所在每个交易日的14:57至15:00之间,又会出现三分钟的集合竞价过程,为的是防止收盘价被市场操纵。

2.连续竞价

所谓连续竞价,是指在集合竞价之后,交易所主机对交易者申报的委托进行逐笔连续撮合处理的过程。在连续竞价阶段,买卖双方连续委托买进或卖出股票时,只要彼此符合成交条件,交易即可随时发生,成交价格也不断依买卖供需变化而出现涨跌变化。

连续竞价期间,每一笔买卖委托进入交易所主机自动撮合系统后,系统会当即判断并进行不同的处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机会成交,部分成交者让剩余部分继续等待。此外,在无撤单的情况下,买卖委托当日有效;若遇到股票停牌,停牌期间的买卖委托视为无效。

一般来说,连续竞价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价格优先原则

即如果最高买进申报价与最低卖出申报价相同,则该价格即为成交价格;如果还有更高的买价或更低的卖价,即使是后来报出的,也优先成交;但如果是同一时刻出现了新的最高买价和最低卖价,且都符合成交条件,则成交价为两者的中间值。(2)时问优先原则

即买人申报价高于卖出申报价时可成交,卖出申报价低于买入申报价时也可成交,但申报在先的价格为成交价格;如果申报买价相同或申报卖价相同而又都符合成交条件的,则谁先申报就谁先成交。

由此可见,集合竞价不易受到个别报价的影响,并能反映绝大多数交易者的买卖意愿,产生的价格比较公道合理,可以防止股价操纵行为,也可以防止误报股价行为;而连续竞价则是一对一的撮合行为,根据不同时刻交易者下单的价格不同,其成交价的波动性很大,即使是错误的报价也往往会被迅速成交。

3.委托报价技巧

很多交易者在追涨杀跌时之所以没有获得成交的机会,多数是因为没有掌握报价的策略;而职业交易者则拥有丰富的报价策略和娴熟的报价技巧,总是能比普通交易者掌握成交的先机。一般来说,报价技巧会体现在两个阶段,即集合竞价阶段和连续竞价阶段。

在集合竞价阶段,一部分股票将按能使成交量最大化的价格成交,低于这个价格的买盘或高于这个价格的卖盘都不能成交。所以,交易者需要把买价报高一些或把卖价报低一些才有机会成交。而实际上,交易者买盘报得再高或卖盘报得再低也无关紧要,因为系统将按能使股票产生最大成交量的那一个价格成交,只要交易者的委托量不大,这个价格是不会与交易者的报价一致的,甚至往往低于交易者的叫买价或高于交易者的叫卖价。

在连续竞价阶段,由于有时问优先的限制,所以交易者同样可以把买价报高些或把卖价报低些,也没有什么风险。因为成交的价格往往不是交易者所报出的价格,而是前面早就报出来的低卖价或高买价,但这样的报价技巧却可以使交易者获得晟快成交的机会。所以在报价策略上,交易者需要记住:不要担心报出高买价或低卖价,市场往往会给你更好的成交价。四、清算/交割/过户

股票在交易者买人或卖出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比如股票的清算、交割、过户手续均需要办理。但这些事情和交易者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里只略作表述。

1.清算

股票清算是将买卖股票的数量和金额分别予以抵消,然后通过证券交易所交割净差额股票或价款的一种程序。证券交易所如果没有清算程序,那么每个证券公司都必须向对方逐笔交割股票与价款,手续相当繁琐,且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证券交易所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同一日成交者为清算期,证券公司不得因委托人的违约而不进行清算。股票交易所的清算业务按“净额交收”的原则办理,交易所作为清算的中介人,在价款清算时,向股票卖出者付款,向股票买人者收款;在股票清算交割时,向股票卖出者收进股票,向股票买入者付出股票。

2.交割

股票清算后,即办理交割手续。所谓交割就是卖方向买方交付股票而买方向卖方支付价款的过程。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自1992年开始实行无纸化制度,实物股票不再流通,交易者所持证券体现为其证券账户中的电子数据记录,所以交割只是交易者证券账户中证券数据和资金账户中资金数据的账面记加或记减的动作。交割根据交割时间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当日交割、次日交割、例行交割等,如逢法定假日,一般都会顺延一天。目前我国证券A股市场采用“T+1”交割制度,即当天买卖,次日交割。

3.过户

随着交易的完成,当股票从卖方转给买方时,就表示着原有股东拥有权利的转让,新的股票持有者则成为公司的新股东。但由于原有股东的姓名及持股情况均记录于股东名簿上,因而必须变更股东名簿上相应的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户手续。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过户手续采用电脑自动过户的方式,买卖双方一旦成交,过户手续就已办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买卖双方成交后,采用光缆把成交情况传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买卖情况记录在股东开设的账户上。五、新股申购事项

1.什么是新股申购

股份公司发行新股时会采取网上申购和网下发行的办法。网上申购是指交易者动用证券交易保证金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新股认购请求,证券交易所在汇总所有交易者的认购请求后为每1000股认购指令分配一个认购序号,并通过摇号确定中签认购序号的一种新股认购方式。如果交易者认购序号与中签号相同,将成功认购1000股新股,否则认购资金将自动退回交易者的资金账户。

网下发行则主要是针对战略投资者的,那么什么样的投资者属于战略投资者呢?不同的发行人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界定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例如,华能国电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公布战略投资者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一,最近一年内向本公司提供燃料及运输服务一次性交易总额在3亿元以上的法人;其二,或者自公司成立以来向公司一次性收购或出售资产(或股权)经评估或审计确认的交易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法人;其三,或者自公司成立以来在证券市场与本公司发生重组、并购等资本运营行为一次性交易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法人。公司将根据符合上述要求的战略投资者与本公司业务关联的重要性以及往来业务量两个标准最终确定不多于三家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对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数量最多不超过1亿股(一般来说,战略投资者与发行公司订立配售协议后,其持股时间不得少于六个月,即六个月后该部分股份才可以上市流通。)。

2.新股申购的流程

T-2日或之前:

申购日的前两天,股份发行公司会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上刊登《招股说明书》和《发行公告》。

T日(申购当天、受理申购):

申购日当天,交易者可按买入A股的常规方法提交申购委托指令。其中:上海的新股认购代码为730×××,深圳的新股认购代码与股票上市后的代码相同;申购价格按《发行公告》中的规定进行;申报认购下限是1000股,即认购必须是1000股或其整数倍数量,但最高申购量不得超过社会公众股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否则被定为无效委托;上网申购期内,交易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价格区间上限填写委托单,如果确定的发行价格低于价格区间上限,差价部分将退还给交易者。

需要注意,新股申购时不可撤单,每个账户只能申购一次,如有多次申购行为,只有第一次是有效的,其余几次均无效,但无效申购资金仍会在当日被冻结,次日才能使用;交易者在办理完新股申购手续后,所得的合同号不是配号,交易系统中的“委托已成交”不等于申购已成功,只能说明申购委托已成功进入交易所的主机系统之中,但能否申购到新股还必须在后期查询委托是否中签;此外,申购新股不收取交易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费用,但可以酌情收取委托手续费,如上海、深圳本地收1元,异地收5元,部分券商则对委托手续费予以减免。

T+1日(资金冻结、验资配号):

申购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证券营业部负责将交易者的申购资金转入证券交易所指定账户,该日如果交易者打印交割单,交割单上的成交编号不是新股配号,此时的成交编号或申购编号只是证券营业部分配给交易者的流水号而不是申购配号,申购配号由交易所主机统一产生。

T日沪市新股的申购代码是730×××;申购确认后,T+1日交易者在账户内查看到的是申购款代码740×××;T+3日查询新股配号时的代码是741×××;如果中签,T+4日交易者账户内会有中签的新股显示,新股代码为730×××;新股上市交易的当天,证券代码将变更为60××××;深市新股申购代码、申购款代码、新股配号、中签新股代码直至上市交易的证券代码均和该公司原有的股票代码保持一致。

此外,验资及配号的工作同步进行。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进行验资时,按每1000股为单位,以委托时间顺序生成配号,同时确定中签率。当日营业结束后,交易所将配号回传至各证券营业部。

T+2日(摇号抽签、中签处理):

申购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交易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查询新股配号:查阅证券营业部张贴在营业大厅内的所有交易者的新股配号;打印交割单,交割单上的成交编号即是新股配号;通过自助系统(包括电话委托、自助委托、网上交易等)查询新股配号;拨打证券交易所新股申购声讯服务电话进行查询,沪市查询电话为021-16883006,深市查询电话为0755-82288800。

同日,主承销商组织摇号抽签,确定并公布中签结果。当日营业结束后,证券交易所将中签结果回传至各证券营业部。注意,新股配号按照每1000股配一个号,以时间顺序连续配号,号码不间断。每个证券账户在交割时只打印申购配号的起始号码,同时打印有效申购股数。如交割配号为10005605,则意味着有效申购股数为5000股,且该账户的全部申购配号有5个,依次为10005605、10005606、10005607、10005608、10005609。

T+3日(公布中签、资金解冻):

申购日后的第三个交易日,证券营业部将对未中签的申购冻结资金进行解冻。同日,交易者可以查询中签情况,查询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T+2日得到的配号,查询证监会指定报刊上由主承销商刊登的中签号码,如果配号的后几位与中签号码相同,表示中签(每一个中签号码可以认购1000股新股),不相同则表示未中签;二是直接查询账户冻结资金解冻后的金额是否减少,或者查询股份余额中是否有申购的新股,以此来确定自己是否中签。

注意,T+3日资金解冻时,在交割单上显示为“卖出”,其成交股数等于交易者的原申购股数;T+2日中签时,在交割单上显示为“买入”,其成交股数即是交易者的中签股数;如果交易者在某日申购了新股但又撤销了指定交易,则交易者的相关数据会传送给交易者所在的证券营业部,交易者可在该营业部进行查询。

T+4日(新股划拨、资金划拨):

申购日后的第四个交易日,主承销商将交易者所购新股划至交易者账户,同时将交易者认购款划人发行公司指定账户,股票发行筹资活动至此结束。

3.新股申购的要点

交易者进行新股申购时,有三点需要注意:

其一,新股申购不是稳赚不赔的。因为新股申购属于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的范畴,所以新股一旦在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开始上市交易时,其价格往往会高出申购价很多。但是,也有些质地不佳的个股因为上市时正逢熊市,所以往往也会在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导致申购的交易者不但无法溢价卖出,反而蒙受亏损。

其二,新股申购是有风险和成本的。所谓风险主要来自于机会风险,因为在申购新股时,交易者账户中至少有3天的资金是不能进行交易的,如果此阶段有交易者看好的股票开始上涨,那么交易者将损失这个买人的机会;所谓成本则是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相比较而言的,在新股申购的过程中,资金必须存放在资金账户中,如果此间正逢周末,那么资金不能取出的时间就会达到5天,再加上资金转入银行账户当天是不算全天利息的,所以这3~6天的资金利息是没有的。

其三,申购新股的收益率主要由新股的首日涨幅来确定。新股的首日涨幅往往受制于四个因素:发行规模、中签率、行情走势、发行市盈率,它们与新股首日涨幅的关系如下:新股发行规模越大,中签率越高,但是新股首日涨幅越低,因为人多心不齐;大盘行情较差时往往中签率较低,大盘行情较好时往往中签率较高,因为资金在行情不好时都涌人了新股申购的渠道;大盘行情走势较好时,新股首日涨幅一般比较高,这是水涨船高的原因;新股发行市盈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其未来成长性越看好,新股首日涨幅也就越高,但过高的市盈率在市道低迷时很难维持长久。

可见,交易者在进行新股申购时,要从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即便是一门心思只做新股申购的交易,也要分清楚时机和品种,有些时机和品种是不适合出击的。

4.新股申购的技巧

对于靠申购新股而牟利的交易者,需要掌握以下的技巧:(1)新股发行之前,要多方面了解新股的基本面和已上市的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情况,以估算出新股将来上市时的首日价格,同时得出是否值得申购的结论。(2)积极参与大盘股发行时的申购,因为大盘股的供应量大,中签率明显要高于小盘股。但如果同一周内出现两只以上新股时,则要优先考虑基本面尚可的冷门股以获取较高的中签率。(3)如果周一和周二都有新股申购,尽量去申购周二的新股,因为大量资金都抢在周一去申购了,所以在资金冻结期内,周二的市场申购资金比较少,这样就有利于提高申购的中签率。(4)要想有稳定的新股收益,根据目前一级市场的资金存量情况来看,交易者至少需要300万元的资金,个别小盘股申购时所需资金更高,甚至需要达到800万元。(5)中小交易者的资金一般比较少,应集中所有的资金全力申购一只新股,以提高中签率。(6)一般在刚开盘和快收盘时进行申购的中签率很小,可选择在上午和下午的中间时段来申购。(7)新股申购时必须拥有买彩票的心态,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开花结果。六、股票交易术语

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通看涨,且延续时间比较长。

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通看跌,且延续时间比较长。

牛皮市:指股价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很小、股价变化不大、多空双方僵持的态势。

多头:指预期未来股价会上涨而实施买入行为的交易者。

空头:指预期未来股价会下跌而实施卖出行为的交易者。

多头陷阱:指本来后市行情比较看好,但在交易者买入后却开始大幅下跌的状况。

空头陷阱:指本来后市行情比较糟糕,但在交易者卖出后却开始大幅上涨的状况。

多翻空:指原本看好行情的交易者突然改变看法,开始卖出股票的状况。

空翻多:指原本看空行情的交易者突然改变看法,开始买进股票的状况。

死多头:指一直看好股市上涨并持续持股,无视股价下跌趋势的交易者。

踏空:指交易者因担心行情下跌而卖出股票,但随后股价上涨却未能及时买入的状况。

利好:指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

利空:指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各种因素和信息。

行情:指股票的现行价位或股价走势。

涨跌:指将股票现行价格与前一日的收盘价相比,是涨还是跌的情形。

低开:指今日开盘价在昨日收盘价之下。

高开:指今日开盘价在昨日收盘价之上。

平开:指今日开盘价与昨日收盘价持平。

跳空:指开盘价大幅高于或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使股价走势出现缺口的状态。

盘整:指股价变动幅度较小,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不大的行情。

回补:指股价下滑时将原来的向上跳空缺口填满的情形。

反弹:指股价在下跌趋势中因跌速过快而回升,但回升幅度小于下跌幅度的行情。

反转:指股价朝原趋势相反的方向移动,并成功超越原趋势的高点(低点)的情形。

阴跌:指股价如阴雨连绵、长跌不止的状况。

跳水:指股价迅速下滑且下跌幅度很大的状况。

崩盘:指由于某种利空原因,导致大量卖盘蜂拥而出,致使股价疯狂下跌的情形。

跌破:指股价向下跌过支撑位的现象。

跌势: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不断下跌的态势。

买盘强劲:指买方的欲望较强烈,造成股价上涨的状况。

卖压沉重:指卖方的欲望较强烈,造成股价下跌的状况。

筹码:指交易者手中持有的股票。

建仓:指在股票市场上买进股票的行为。

加仓:指在买入股票后继续买人同一只股票的行为。

减仓:指将持有的股票卖出一部分的行为。

平仓:指在股票市场上卖出所有股票的行为。

套牢:指买入股票后股价大幅下跌,使持股者蒙受账面损失的状况。

斩仓(割肉):指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低价卖出股票的行为。

超买:指股价持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买方力量恐怕不能维持的现象。

超卖:指股价持续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卖方力量恐怕不能维持的现象。

吃货:指暗中买进股票的行为。

出货:指暗中卖出股票的行为。

低价区:指较低的价格区间。

高价区:指较高的价格区间。

底部:指某一时间段内股价的最低价格区间。

顶部:指某一时间段内股价的最高价格区间。

探底:指股价到达阶段性底部后开始迅速回升的状况。

骗线:指主力在K线图上做手脚,使其他交易者作出错误决定的情形。

对敲:指主力左手买进、右手卖出、自买自卖的交易行为。

洗盘:指主力准备拉升股价之前,故意压低股价迫使恐慌盘出局的操作行为。

护盘:指行情不佳时,主力大量购进自己重仓的股票,防止股价继续下滑的行为。

抬轿子:指市场买盘蜂拥,将主力低价筹码轮番抬高的状况。

坐轿子:指主力在低位获得筹码后,因市场买盘蜂拥而导致筹码涨价的状况。

第三章 探寻股票交易

短线交易

涨停板的交易

开盘短线交易

盘中短线交易

中线交易

短线交易

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股市是动荡不安的,百分之几的涨/跌幅往往来回交错,常常使其陷入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尴尬处境;而部分交易者则试图把握住所有短期内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以及所有能够获利的时机,事实上,这往往也是徒劳的努力和无知者的幻想。但是,如果遵循有节奏、有节制的交易原则,在特定的时段,短线交易者确实可以获利丰厚,达到每周获利超过5%的程度,所谓“短线是银”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书籍中把短线交易吹得神乎其神,但那往往只是作者推销自我的手段罢了,交易者不必当真。一、短线交易的概念

短线交易是相对于长线交易和中线交易而言的。在T+1交易制度下,短线交易通常是指隔夜交易,即当日完成进场交易,次日完成出场交易。但有时,如果行情继续看涨,短线交易者也可能继续持仓几个交易日,直到一波强势涨幅完结为止。二、短线交易的风险

每个交易者面对每天的涨停板都会心动,对于连续的涨停板更是羡慕不已,但是,一旦真正涉足,则常常亏损累累,不堪重负。一般来说,短线交易往往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

1.盘中走势陷阱

贪婪与恐惧是绝大多数人的弱点,盘中主力常常会利用交易者的贪婪心态,将初拾小惠而又自信满满的交易者送进“云端”;又常常利用交易者的恐惧心理,将胆颤心惊而义懵懂无知的交易者踢出“电梯”。只要是交易者能够看得到的指标,主力都有做假的机会,包括K线图、成交量、成交笔数、内外盘、委托买卖盘、分时走势图等,都会在主力的股票、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下,变得扑朔迷离和诡秘难辨。

2.盘中技术缺失

身在一个随时可能被主力操控的微型趋势中,交易者常用的分析技术会受到很大的考验。对于中、长线交易方式而言,无论主力在微型趋势里怎么反复,最终股价还是会向既有的方向前进,主力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而对于短线交易者而言,则在临盘时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极为敏感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要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思考方式;三是要有较为高明的技术分析水准;四是要有极为丰富的辨析识伪能力。显然,这样的技术要求只有少数勤奋钻研的交易者才可以具备,而大多数交易者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盘中分析技术的缺失。

3.盘中策略欠缺

在中、长线交易方式中,如果交易者错过了进、出场时机,以后往往还有机会;可是在短线交易中,往往容不得交易者有丝毫的犹豫,一步错,可能步步错,一招失,可能招招失。有的短线交易者只会买入,不会卖出;或只会持仓,不会止损;这些都其交易技术体系不完善的表现,也是其盘中交易策略欠缺的体现。盘中短线交易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技术体系,交易者必须要有明确的进场位、出场位、加码位和止损位,以及良好的交易心态和交易素质。没有这种严密的短线交易体系作为保障,短线交易的失败率就会大幅提高。

4.错过大幅盈利机会

由于短线交易者是冲着股票可以突飞猛涨而去的,一旦股价出现r预期中的调整,交易者就会抛弃该股而另择机会;但是,往往交易者还没来得及在其他个股上获益,被抛弃的股票却反而快速度过整理期后一路飙升,从而导致交易者错失更大的盈利机会。此外,在交易者不断进行短线操作时,会遇到赢利、持平、亏损三种局面,再扣除频繁交易所应付冉的印花税和交易佣金后,真正能够获取的利润往往不会太多。但如果是在牛市,至少会有10只股票的年度盈利在500%以上,于是当牛市来临时,短线操作的策略就会变得不合时宜。三、短线交易前须知

1.短线交易的目的

在股市中获利有多种方式,短线交易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可能成为始终如一的操作方式。如果交易者不合时宜的随意进行短线交易,就会增加巨大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压力,使自己常常处于深度疲惫的状态,最终失去市场感觉。

短线交易的目的,应是在熊市后期及震荡市中,以短期持股的策略来规避趋势无法继续上涨的风险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以高抛低吸的方式随机获取收益。它的作用在于即时保证资金的安全,避免深度套牢状况的发生。

2.短线交易的周期

短线交易的周期因人而异。有的交易者喜欢做隔夜交易,只要第二天所持股票不能一路上扬就会伺机抛售;而有的交易者则喜欢根据自己的止损位提前设立出场条件,如果股票继续上涨,就会上浮止损位,直到止损位被跌破为止;还有的交易者则喜欢进场后就一直守到股价回跌至5日均线时为止。等等,不一而论。

在熊市或震荡市,个股之所以会形成短期上涨的走势,是因为当时入场的资金往往属于短线性质。这些资金的操作常常非常快速,只需一两天即可完成建仓的工作;由于筹码不多,也只需几个交易日便可完成拉高出货的动作,整个操作一气呵成。除非大盘同期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导致短线主力改变了战术,否则这些被操控的股票很难有超过10个交易日以上的连续上涨行情。

3.短线交易的原则

短线交易所累积的收益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其风险也是巨大的。交易者要想成为一名稳定的短线盈利高手,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不要频繁操作

美国证券投资家Edwin Lfever曾经说过:有一种十足的傻瓜,他们无时不刻不在犯错;但有一种华尔街傻瓜认为,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进行交易。可见,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于做短线交易的,即使是在熊市和震荡市,也不是天天都有交易机会。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短线交易同样如此。

只有当交易者所预期的交易环境出现时,只有当市场所提供的机会远大于风险时,才值得交易者进场交易。短线交易的目的是寻求最佳的市场机会,而不是捕捉所有的市场机会,这一点,尤其值得交易者注意。(2)择股不如择时“择股不如择时”是股市里的谚语,它意味着交易者只有等到某概念出现、某板块崛起、某资金流激进等有利时机时,才可顺势而为的入场交易。至于交易者选择什么股票反而是第二位的考虑因素,因为只要是能获利的低风险机会,往往来自于整个市场或某一板块的崛起,而不是来自于某一只股票的单独行为。做投机的大忌是心浮气躁,瞎猜乱撞,这会使交易者丧失理智,决策失误。所以,交易者做短线交易时要有耐心,要能心定神闲地等待介入时刻的到来。但在等待的时间里,交易者也应随时注意行情变动,时时进行分析思考。(3)重势而不重价

短线交易必须密切关注趋势,包括大盘趋势和个股走势,但不要过多的关注股票价格。即使是已经涨得较高的股票,如果综合分析显示其还有继续上涨的能力,那么作为短线产品,该股票仍然可以被交易者买进;反之,即使是价格很便宜的股票,如果没有出现上涨的趋势,交易者也不能介入。自然界和股市都遵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规律,一些股票之所以能维持上涨趋势,是由于“上涨”本身把它的股性激活了,因此只需少许推动力量即可使其继续走强;而另一些股票之所以长期不涨,则是因为股性呆滞,缺乏市场追捧的人气。(4)勿把短线变中线

有一些交易者,一旦被套就会把短线交易变成中线交易,为的只是不将账面亏损转化为实际亏损,但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其一,这是明显违反短线交易原则的做法。交易者一旦有了第一次违反就会有第二次违反,将会形成破坏交易规则的恶性循环;其二,短线交易看重的是个股的“势”,既然市场人气和资金势能都不存在了,那么继续持股往往就会导致巨大的亏损;其三,如果被套的股票将来可以解套,往往其他个股会在同期上涨更多,因为它们早已把市场人气吸引过去了;其四,短线交易讲究的是追高建仓,这和做中、长线交易的逢低吸纳是两码事,这样的追高建仓行为一旦被套,就会导致解套的时间更加漫长,使交易者本该流动的资金困死一方。(5)短线交易不是目的

在证券市场上,有“长线是金、短线是银”的说法。其实长线既不是金,短线也不是银,它们都只是一种获利的方法,用得好,则都是金,用不好,则都是泥。交易者不能为了“做短线”而做短线,要知道,短线交易仅仅是一种获利的方法,而不是我们交易的目的。也就是说,交易者要视大盘特定情况展开短线操作,当情况更有利于中线交易时,则交易者应选择中线交易的方法;如果大盘的获利概率变得非常小或不确定时,那么交易者最好什么也别做,袖手旁观是上策。

4.短线交易的对象(1)上班族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无法及时看盘,容易错过最佳买、卖点。(2)年龄较大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反应迟钝,且难以承受高强度的盯盘工作。(3)年龄太轻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阅历太浅,盲目浮躁,且容易冲动。(4)负担过重或性格偏激者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原因是压力过大或偏激痴迷者容易失误。(5)不会使用电脑及网速太慢者,也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

综上所述,短线交易只适用于有即时分析系统、能经常盯盘、实战综合水平较高、心理素质较为稳定的中青年交易者。对于其他交易者而言,短线交易亏损的概率会非常大。四、短线交易的要求

真正的短线高手是万里挑一的,即目前尚存的4000万股民中,大约只有4000人才能称得上是短线高手。如果这4000人平均分布在50个主要的城市,则每个城市只有80人。短线交易是一个复杂的交易体系,非一般人可以建立。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专业、严格的训练,绝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最终将以失败而告终。

一般来说,短线交易的要求主要分为八个方面,下面一一论述。

1.设备要求(1)普通电脑一台,但必须能同时接两台高分辨率的显示器。(2)4M宽带,选择当地市场最快的宽带服务提供商。(3)两台28寸液晶显示器,接在一台主机上,用来看盘分析。(4)最好配置一台15寸笔记本电脑,用来看即时新闻,同时也可应对意外停电事故。(5)可选购Level-2版的交易软件或赢富版的交易软件。(6)备有与外界联系的电话、方便实用的计算器、能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等工具。

2.技术要求(1)要对股价运动规律和各种经典拉升、出货图形非常熟悉,特别是要对盘中股价的即时攻击态势和股价短期的组合攻击态势非常熟悉,做到看图像看连环画一样简单。(2)对于各类主力机构的操作性质和操作手法要非常熟悉,包括其在建仓、拉升、洗盘、出货各个阶段所采用的各类方法,也包括其使用的常规技术和反常规技术,常规心态和反常规心态等。(3)对于个股所属板块、股票质地要比较熟悉,同时,要有很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K线分析、均线分析、筹码分析、盘口分析、量价分析、分时图分析等,都应能快速运用。(4)对于游资和基金风格的主力性质要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快速识别个股行情背后的主力性质,做出个股行情周期和走势特征的判断。(5)对于集合竞价阶段及其后续的板块走势,要有较好的嗅觉和感知,能快速摸准板块启动的脉搏,有效识别主流概念、非主流概念、中期题材、短期题材等板块行情的性质。(6)对于大盘近期市道和当日趋势的判断,要能达到80%的准确率,即能大致估算出大盘当日是会收阳线还是收阴线或是收十字星线。大盘背景的好坏直接制约着短线操作的成败。(7)对于个股出现的当日公告消息要有比较丰富的识别经验,能感知它们出现后对个股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8)对于突然发生的消息和事件,要有敏感的触觉和丰富的应对经验,能快速分析盘中的突发性行情,及时处理突发性交易。

3.时机要求(1)对大盘的要求

不是什么时机都可以进行短线交易的,只有当大盘处于以下三种时期时才能展开短线操作:

①大盘处于牛市末期时。此时部分主力还非常活跃,大量资金还敢于频繁进出,但交易者要注意防范趋势突然反转的行情。

②大盘处于横向盘整阶段时。此时各种主力都有机会进行试盘的动作,各类资金也常常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

③熊市中大盘出现大幅下挫(如连跌20%以上)或暴跌现象时(如一日内急跌8%)。此时往往是各类游资抢反弹的时机,市场跟风比较活跃。

除这三种情况之外,当大盘处于牛市上升阶段或进入明确的下降通道时,是不允许做短线交易的。因为前者不划算,后者易亏损。(2)对行情的要求

即使是大盘处于能够做短线的市场背景下,短线交易也不是天天都可以操作的,当市场氛围不好而跟风不足时,连主力都会自身难保,跟风交易就更难以获利了。只有当大盘环境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才能提高短线交易的成功率:

①要能看到政策面和消息面的实质性利好,这在大盘处于盘整市道和熊市时极为重要,一旦政策性利好出现,个股反弹马上开始。

②要能看到某一板块集体启动的现象,这是大资金共同抬升的结果,说明热点集中于某一板块,资金大量涌入某一板块,跟进的风险自然较小。

③要能看到某只股票出现基本面的重大利好,这往往是个股短期内暴涨的根本原因,虽然交易者很难及时参与,但后期还是有少许机会的。

当行情启动的环境不具备时,短线交易往往好看不好用。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等待就是赢利,因为它节约了亏损的资金,同时赢得了资金的主动权,使交易者保持有随时伺机而动的机会。(3)对个股的要求

当大盘处于能够做短线的市场背景下,短线交易的成功则跟个股状态密切相关。从个股技术面上来说,短线交易的时机主要有:

①当股价经过长期整理后带量大举突破旧高从而创出新高时(牛市末期及震荡市);

②当股价突破关键阻力位即将大幅拉升时(牛市末期及震荡市);

③当股价即将暴发性突破近期底部的整理平台时(熊市反弹期及其中的震荡市);

④当股价运行在明显的上升趋势通道内,且在通道下轨处获得支撑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⑤当股价形成了明确的箱体走势,并有着规律性的低买高卖现象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⑥当股价形成了明确的下降趋势,并因下跌过度而引发强烈反弹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⑦当股价在底部先涨后跌并缩量整理完毕,开始爆发性拉升时(熊市反弹期及震荡市)。

其中,④和⑤也属于可以做波段交易的个股状态。这样的股票往往不受限于大盘和行情概念,基本上被主力掌控,很难暴涨,但会缓慢上升。交易者介入这样的股票时,要有充分的耐心。

对于具体的目标来说,短线交易者不要参与个股上升中的调整阶段,但也不要放过个股调整后的拉升阶段,即当好的品种调整完毕时,及时杀个回马枪也是必要的动作。

4.目标要求(1)以月来计算,短线交易的盈利率要高于大盘同期涨幅,跑赢大盘是最低的要求。如果交易者的盈利率能超过当月最大涨幅股票的盈利率,则为最佳。(2)要求交易者买人股票后60%的时候处于当日盈利的状态,30%的时候处于当日持平的状态。否则,就说明交易者的进场时机有问题。(3)达到买进就涨、卖出就跌的状态为理想状态。即交易者当日买、卖点始终处于当日最佳买、卖时机;同时,买进时始终处于个股近期的低点,而卖出时又始终处于个股近期的高点。(4)由于短线交易是在弱市里的交易,亏损的风险较大,所以要求操作的成功率能达到80%。即在严格止损的基础上,80%的交易是能够获利的。否则,就说明交易者不适合做短线交易。

可见,成功的短线交易并非仅仅是买进能够上涨的股票,而是要买进短期内上涨幅度最大的股票,这是检验交易者短线交易技术是否过硬的标准。

5.资金要求(1)基本要求

①普通交易者的短线交易属于跟风操作,所以资金量不能太大,一般宜在1000万元以内。

②资金使用的原则是大钱分散、小钱集中,即大资金须讲究投资组合,小资金须集中持股。

③小资金进、出场方便,应强调明确的进、出场点位,甚至可以要求在当日最低点进场,在当日最高点出场;但大资金则应讲究进、出场的价位区间,不能固执地等待最低点或最高点出现。

④在大盘背景良好的前提下,只有少于500万元的资金且该笔资金有短期盈利要求的时候,才可以考虑一次性满仓操作。否则,都应该采用分批的方式入场。

⑤无论大盘好坏,大于500万以上的资金量应采用分批或分股的原则进行交易。前者是指看好某只股票后可分批加仓,后者是指可以将剩余资金购买其他股票,以分散风险。但总体原则是必须保留有可以活动的资金,使自己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

⑥即使交易者拥有1亿元的资金,在短线交易的持股上最多也不要超过3只,更多的资金要么活用,要么考虑中线持股。短线交易本就是瞬息万变,当交易者手握3只以上的股票时,很难在卖出的环节不出差错,何况每天还有那么多涨停的股票在刺激着交易者的神经。须知,精心选股、细心看护是交易获胜的关键,买股票不是开杂货铺。(2)资金管理要求

①要有建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建仓的时机和买入的数量;

②要有加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加仓的时机和买入的数量;

③要有减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减仓的时机和卖出的数量:

④要有平仓的技术原则,包括平仓的时机和卖掉的数量。

在这四项原则中,加仓比较有难度。它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行情继续看涨时进行加仓,这是普遍的加仓行为;另一种是在行情有过少许调整后又开始反转向上时进行加仓,这是谨慎的加仓行为;但绝对不允许因股价急挫或股票便宜,就进行摊低成本的加仓动作。平仓则更有难度,它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获利或保本出局,这个比较容易做到;另一种是亏损时斩仓出局,这个难度比较大,这不仅是交易者心理接受上的难度,更是操作技术上的难度,它同股票目前获利空间与风险大小密切相关,不能一概套用亏损3%就出局的结论。止损在短线交易中很容易发生,更容易产生累积性的实际亏损。为了避免出现止损的动作,交易者能够使用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少出手,但一出手就要快、狠、准。

此外,交易者切勿因为自己的资金量少,就忽视资金管理原则。必须记住,这是一种交易原则和一种交易风格,是千万成功交易者在资金管理上的经验。一千个交易者在行情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资金管理技术是不同的,这也将导致一千个不同的获利或亏损的结果。所以即使交易者能够准确预测到一些趋势的变化,但如果不能掌握好资金管理技术,则最终的盈亏状态也无法确定。

6.纪律要求

在几种股票的交易风格中,短线交易最为激烈,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纪律盔甲,交易者很容易中枪中弹,损失惨重。市场并非无规律可寻,大多数交易者在股市中失败,往往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自身纪律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纪律可言。知而不行,往往比无知还不可原谅。

具体来说,大多数交易者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上述理念、时机、方法而随意进行买卖的结果,盲目、随意、突然、侥幸等是这些交易者的常态;但也有部分交易者则亏损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层面上,在进、出场信号出现后往往犹豫不决,而在进、出场信号未出现前又常常轻举妄动。作为一名成功的短线交易者,冷静等待大盘、板块、个股、主力四者出现明显可见的交易状态,是其成功获利的基础,快速行动和资金管理技术则是决定其获利多少的关键。交易者必须牢记:任何交易都必须是在已有的操作计划和风险掌控中实施的,随意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不应该出现在职业交易者的身上。

7.素质要求

导致短线交易者一再犯下低级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南于交易者的交易心理严重失衡,使其交易决策和实施过程均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从而导致交易行为的扭曲变形。可见,理性的交易心理和良好的交易素质,是短线交易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但是,交易心理控制需要长期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掌握方法的过程,具体论述详见后面的“交易管理经验”一章。

这里先从四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帮助交易者清理一些思想上的障碍:(1)交易者要明白,高手之间较量的已不再是一些细小的技巧,而是心态和素质的拼比。这意味着交易者在进行短线交易时要有“四心”:一是机会来临前的耐心,二是机会出现时的细心,三是进场时的决心,四是出局时的狠心。(2)在股票市场上,看对了但不一定就能够做对的人比比皆是,而看错了却总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的交易者则寥寥无几。因此,对于交易者来说,能否看对行情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做对和应对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3)真正的短线高手只安心赚取自己操作系统中能够到手的钱,而不会贪婪一切个股涨幅,也不会妄图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凭技术和原则赚钱、不依靠小道消息、杜绝侥幸心理、反思幸运获利、看淡常规赢利、审视每次失败等,是短线交易高手的一贯原则。(4)一个人的自信是来自于内心而非外界,更深层次的是来自于内心的原则和遵守原则的感觉。同样,短线高手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往往不是赢利目标是否实现,而是看自己是否经常在按市场规律交易并坚定不移地遵守了自己的交易准则。后者,才是成功交易者最为依赖的法宝。

8.训练要求

建议交易者拿出3000元在股市里进行试验。3000元只能买到100股30元的股票(不含交易成本),但是,很多短线交易的股票价格往往不会超过20元,该金额应该可以满足试验的需要。在试验的阶段,多数交易者是要亏损的,即使有盈利也往往不知所然。所以交易者一开始不要贪大,等技术稳定了,经验丰富了,再加大资金也不迟。涨停板的交易

涨停板交易是最为重要的短线交易方式,是无数短线主力和短线高手的必争之地。在诸多的股票交易书籍中,涨停板交易一度成为短线交易的代名词。所以,下面就涨停板交易作重点阐述,以使交易者理解短线交易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主要的操作方式和获利方式。一、涨停板交易的性质

1.涨/跌停板交易概述

涨/跌停板是沪深证券交易所规定的、股价在一个交易日中相对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涨/跌幅度。具体规定是:普通股票的涨/跌幅为10%,ST类股票的涨/跌幅为5%,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不受限制。涨/跌停板制度原是管理层为抑制过度交易和个股暴涨暴跌而设置的,但现在却常常被主力操纵,以制造“短缺效应”或“恐慌效应”,从而达到影响股价走势的目的。涨/跌停板的本质是多、空双方争斗白热化的表现,具有很强的助涨助跌效应,容易聚集市场人气,造就“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市场现象。

涨/跌停板特定的市场内涵和交易特性,使其成为了主力控盘的有力武器,从建仓、拉升、洗盘到出货,几乎每一个坐庄环节都可以通过涨/跌停板来实现主力操纵市场的目的。但对于短线交易而言,涨/跌停板却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只有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投机价值的最大化。自从中国股市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以来,几乎每一只股票都有过涨/跌停板的市场表现,即使是在股票跌停数量达到1000只以上而上涨数量不到20只时,涨停板个股依然存在。这说明涨/跌停板的市场机会无所不在,同时也为交易者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相应规律。

但是交易者需要注意,涨/跌停板是一个特定的市场现象,其本身是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趋势的极端化延续,交易者切不可以实时盘中的涨/跌停板状态来孤立地看待涨/跌停板现象,也不可以涨/跌停板的市场结果来求证其发生的原因。

2.涨停板交易的机会

涨停板交易的机会有很多,但总体来说,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1)从市场机会来说:

①在牛市中,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

②在熊市末端出现超跌反弹时,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

③当板块集体走强时,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

④当某一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概念刚开始出现时,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2)从个股机会来说:

①行情启动时有涨停板机会。

当个股经过长期整理后从底部突然展现拉升行情时,或者超跌反弹行情开始启动时,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但这种机会通常难以及时把握,而一旦能把握住,往往会使交易者获利不菲。

②行情进行中有涨停板机会。

当个股处于主升浪阶段时,涨停板的机会比较多,短线的收益比较大。一些超级强势股则更是会出现连续涨停的壮观景象,此阶段是涨停板操作的最佳时机。

③行情末端也有涨停板机会。

当行情处于即将完结时,个股的表现不尽相同,有些个股开始减速运行,有些个股却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但总体来说,行隋末端的涨停板机会比较少,并且风险很大。

3.涨停板交易的风险

涨停板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即使是交易者在行情启动初期买人,也有可能是买在了主力的试盘阶段,第二天很可能会被拖入到个股继续调整的阶段,从而迫使短线交易者亏损出局。(2)即使是交易者买在了行情的拉升阶段,个股也不一定就会立刻暴涨,反而往往是边洗边拉,缓步走高。此时,短线交易者必须接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实。(3)如果交易者不幸买在了行情趋势的末端,或错把末端趋势当作中部趋势来交易,则有可能当日即亏损20%,而次日则可能无法出局,直至三天亏损30%以上。二、拉高型涨停股交易

在熊市或震荡市中,市场往往失去了方向感,但率先涨停的股票却可以告诉人们主流资金的最新动态和炒作方向。在大盘大幅下跌或横盘震荡的期间,某些个股既然敢率先启动,则往往意味着主力是有备而来,并且实力强大。主力既然选择了某种股票作为市场领涨品种,也就预示了这类股票可能会成为短期内的市场炒作热点,同时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因此,追击涨停板,追击强势股,就成为了短线交易者的主要工作。

但是短线交易的买点在哪里呢?从理论上说,短线交易的买点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追击一字型涨停股,其最佳买人时机是在开盘时,但买进股票的可能性较小;另一种是追击拉高型涨停股,其最佳的买入时机不一而论,但可选择的买入时机比较多。

拉高型涨停股的特征是:股价低开、平开或高开后,一度升到涨停价位。尽管其涨停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上也只有两种:斜推式涨停和平台整理式涨停,其他样式都是由这两种演变而来的。短线交易的主要参考依据是个股分时图,所以这里只就分时图进行解说。见图1:图1

可见,所有要涨停的个股分时图走势都可以时间来划分。时间越短,变数越少,个股能使用的涨停招数就越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封涨停板的个股走势开始发生变化,封涨停板的方式也会逐渐增多。

一些常见的个股涨停形态,在这些涨停形态中,都有一些有利的进场时机,我们称之为最佳介入点。在很多短线交易的书籍上,常常把介入图形当作最佳介人案例来讲述,却几乎无一例外的忽视大盘同期走势和个股近期走势,往往以偏概全、事后圈点,实则祸害匪浅。而在实际交易中,由于个股涨速太快、受看盘方式限制、受分析速度限制、受下单速度限制、受大盘瞬息万变等因素的制约,交易者是不容易按照上述介入点进场的;同时,在交易者介入之后,个股也不一定就会继续上涨,这跟大盘趋势和热点转换息息相关。介入点都是事后标注上去的,不一定具备实际操作的价值,但却可以体现出一种理想化的操作状态,使交易者明白很多市场人士都在等待并会选择那样的介入时机;但之后个股是否会涨停,往往是一种高概率的可能行为,而不是必然的行为。

对于大盘分析和个股分析,很多交易者感到比较复杂。其实,如同大盘具有三种趋势状态一样,个股的当日分时图也往往只会有三种形态:上涨攻击、横盘蓄势、下跌整理,短线交易锁定的只是前两种而已。即:对于前一种积极抢进,对于后一种随时准备。三、封涨停板处的交易

利用涨停板进行交易,并不是只追逐涨停板,而实质上是要把握涨停板后续的市场机会。如果交易者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即使是在涨停板的地方也一样有介入的机会。通常而言,市场上会有两种涨停板:一种是股票开盘就告涨停,交易者在开盘时几乎没有介入的机会;另一种是股票开盘后才封住涨停板,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拉高型涨停股。很显然,开盘即告涨停的股票最有后续上涨的势头,但遗憾的是,因为不容易买到,于是很多交易者早早就放弃了对它们的跟踪,而把眼光盯在那些市场跟风型或散户抬高型的股票上,其结果自然不尽人意。

也有很多股票在涨停后一度打开涨停板,这种现象常常令持股者惶恐不已,也令追买者犹豫不已。一般而言,主力看好的股票都会用大单封住涨停板,杜绝散户介入,但是为什么会有涨停板打开的现象呢?它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

这需要根据行情阶段来判断。通常情况下,个股强势涨停后再度打开涨停板,会有三种含义:

1.强势吸筹

在建仓时间不够用或急于启动行情时,主力往往会通过涨停板来吸收筹码。涨停板的出现,会极大地刺激持股者,使其密切注意该股状况,一旦发现涨停板封不住了,很多持股者就会迫不及待地抛出股票,于是主力就可以趁势快速收集筹码。如果该主力是超级短庄,那么只要当日抛盘不大,该股就有可能在第二日高开高走,实现主力快速出货的意图;如果当日抛盘过大,超过了超级短庄的预期,则该股可能会在第二日低开低走,但主力会立即斩仓出局;如果该主力是一般的短庄,则个股后期往往会出现几天的整理过程,以清理出当日的跟风者。一般而言,如果当日涨停板被打开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并且再次封涨停板的间距时间短、封单量大,那么次日该股行情依然可以期待。否则,即会消耗主力大量资金,同时导致大量散户跟风,且弱化强庄股的形象。

2.强势洗盘

有些主力的控盘筹码已经比较多了,在强势拉升股价的前期,也往往会通过打开涨停板洗去意志不坚定的交易者,使其与新介入者交换筹码。对于超级短线主力而言,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因其没有多余的时间实施整理过程,只得通过打开涨停板来洗去部分跟风获利盘;而对于处在第二个涨停板甚至第三个涨停板的个股而言,主力则更有可能通过该手段将前期的获利者清理出局,以维持未来股价在高位上的稳定性。这种洗盘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短线交易者对该股继续走强的期待,从而阻止持股者加大跟风仓位。当然,当日跟风盘的多寡只有主力知道,但这个数据会影响个股第二天的走势。一般而言,如果当日涨停板被打开的次数不超过两次,并且再次封涨停板的间距时间短、封单量大,那么次日该股行情依然可以期待。

3.主力减仓

主力要减仓或出货,必须挑选交易火暴的日子才容易进行,而个股涨停之日无疑是交易最活跃也是最易吸引人气的时候。通过不断打开涨停板,主力可以不断减仓;而后又通过不断封住涨停板,主力又可以继续吸引贪婪的交易者跟进。如果主力的筹码在当日无法出完,而后续大盘走势尚佳,则主力往往还是会在后半场封住涨停板,以制造次日行情值得期待的迹象,同时在次日继续震荡减仓,直至所有仓位被清理完毕;但如果主力急于出货,那么在大盘走势不佳时,则个股有可能上演高台跳水的表演,致使股价从+10%跌至-10%,同时第二天继续跌停,将高位散户远远抛在后面,以便于主力在股价中部独家出货。主力减仓通常发生在其获利丰厚之时,或是其担忧大盘后期走势之时,或是其自身资金吃紧之时,这些情况都需要交易者自行揣摩和估量。

在实际交易中,交易者要注意三个问题:(1)如果是值得期待的涨停板,那么涨停板被打开的次数不会超过两次,涨停板被打开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其缺口也不会太深,因为市场一致看多的力量会导致涨停板再次被快速封死。(2)如果是虚假的涨停板,即使有巨大的封单量,也往往会在大盘不济的时刻突然撤单,或者被更大的抛盘吞没,导致涨停板被迅速打开,所以持股者不要以为封单量大就可以高枕无忧。(3)如果涨停板被打开的次数过多,则通常是行情趋弱的征兆,或是主力吸筹或减仓的表现,至少不会是主力想快速拉升股价的迹象。对于这样的涨停板,若交易者不慎介入,就要及时出局。开盘短线交易

个股交易的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盘阶段、盘中阶段、尾盘阶段。早盘阶段的时间为9:30~10:00,一些个股在此时的波动和成交量将达到最大化,尤其是在前15分钟内;盘中阶段的时间为10:00~14:30分,多数个股在此时的波动和成交量将达到最大化;尾盘阶段的时间为14:30~15:00分,少数个股在此时的波动和成交量将达到最大化,特别是在收盘前的15分钟内。

主力经过一夜的精心策划后,往往会在第二日个股开盘时即发动行情,因为拖拉时间不利于保密,会引来众多的跟风盘。因此,开盘一分钟内快速上涨的股票,常常受到短线交易者的追捧。而在一些短线交易的书籍中,甚至把开盘交易当作是短线进场的惟一时机,同时大肆渲染优选出的实时盘中图形,给人以开盘交易易做且有暴利的印象。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不负责的做法,开盘的短线交易很难操作,往往是短庄的获利手段,却是普通交易者的亏损所在。

短线交易比较难操作,开盘的短线交易就更难以把握,这是对交易者综合素质的傲大考验。它需要交易者具有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主力意图识别能力、浏览转换能力以及灵敏的大盘感触能力。一、开盘短线交易的操作

开盘短线交易的操作是一个流程问题,一般有四个阶段:(1)9:15~9:25,根据政策消息、近期热点转换以及今日集合竞价状况,预测大盘上午和下午走势,或全天大盘最终是收阴线、收阳线还是收十字星线(多数个股最终是与大盘同步的)。(2)9:25~9:26,根据今日集合竞价的结果,继续修正自己对大盘的预期判断,同时预测今日涨/跌幅靠前的板块是哪几个,且看有无板块联动的现象(板块的性质也很重要)。(3)9:27~9:30,按“67+回车键”,快速浏览涨幅靠前的个股,最好能看到个股涨幅为2%的位置。如果涨停的股票超过了10只,则直接看涨幅为7%以下的股票(做好个股交易的准备)。

在浏览个股K线图时,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①按“Ctrl+r”键,查看个股所属板块(以通达信软件为例),看究竟是什么板块或概念在启动,这些板块或概念在当日成功启动的概率有多大。

②点击“信息地雷”,察看个股当日有无重大信息披露,及时对利好消息作出反应。

③看个股K线图、均线图和成交量。

④看右边信息栏里的“流通盘、市盈率、换手率”等数据。

⑤看右边信息栏上方的买卖盘挂单,以及下面的首笔成交记录。(4)将值得介入的股票加入到“每日自选股”板块,方便9:30之后再次过滤或快速选择。注意,每日9:15之前应清空“每日自选股”板块,避免混淆当日白选股。二、开盘短线交易的看点

在做开盘短线交易时,9:15~9:25分的集合竞价状态是很重要的分析点。集合竞价是多、空双方争斗的第一个回合,交易者如果能认真细致地分析集合竞价的情况,就可以及早进入状态,感知大盘当天运行的趋势信息,同时发现集合竞价中稍纵即逝的机会。

9:25时,所有股票的集合竞价数据已经出来。在9:25~9:30分这5分钟里,交易者应就集合竞价的成交数据,快速浏览涨幅靠前的个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六个方面:概念板块、信息雷达、K线图、基本数据、挂盘数据、成交数据。以上顺序是按其重要性来排序的,即概念板块最重要,成交数据最次之。因为盘口的那点小文章,或真或假抵不过当前的K线趋势或股票的内在属性。下面分别论述。

1.概念板块看什么(1)是什么概念在起作用?该概念新不新?概念越新越好,新东西无法及时估值,容易炒作。(2)是否是旧概念再次活跃?曾经涨幅较大的板块若再次活跃,也往往只是短期的反弹行情。(3)概念有无实质性意义?所谓实质性意义是指概念能否为公司带来真实的业绩增长,包括重大重组、新技术出现、新市场被发现等概念。(4)是主流题材还是非主流题材?是中期题材还是短期题材?不同题材有不同的影响和寿命。(5)市场的反应热度如何?如能迅速带动大盘放量上涨,则说明热点深得人心,后市可待。(6)与概念相关的板块质地如何?所谓板块质地,是指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及表现,比如整体业绩提升、市场前景普遍看好、公司利润普遍较高等等。(7)板块是否具备联动效应和比价效应?若否,则往往很难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领涨板块。(8)被影响板块是否概念清晰或历史规律清晰?若否,则市场大众无法及时识别,不易跟风。(9)被影响板块的股票数量多否?数量少于10只的板块,不易吸引大资金介入,行情易夭折。(10)被影响板块的平均流通盘大否?平均流通盘太小(如5000万股以下)或太大(如10亿股以上),都不易吸引市场资金的兴趣。当然,这里的标准是针对熊市而言的。(11)整体板块是被基金炒作还是被游资炒作?弱市里被基金炒的股票往往涨幅不大,而被游资炒的股票则往往短期涨幅惊人。(12)同板块内的主要股票是否具备连续走强的技术条件?比如领头羊及其同类股票的上档处是否有明显的阻力,是否纷纷处在高位等。

2.信息雷达看什么(1)看是否有ST除帽的消息,该消息属于重大利好。(2)看是否有资产重组和并购消息,该消息属于大利好。(3)看年度和季度财务报告,业绩预增100%以上或每股收益增加,都是利好消息。(4)看有何关联交易、转让、担保等事件发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