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的历史、执政及其嬗变探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研究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21:10:53

点击下载

作者:汪亭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的历史、执政及其嬗变探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研究系列)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的历史、执政及其嬗变探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研究系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的历史、执政及其嬗变探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研究系列)作者:汪亭友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09758748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导论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遵循的原则和方法[1]

尼泊尔共产党(毛泽东主义者)是冷战后崛起并标名毛主义者而独树一帜的政党。1996年2月,该党宣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很快就从最初的100余人,发展到10年后拥有7个主力师的3万多正规军以及民兵等数十万人的地方武装,在军事上形成了对加德满都的战略合围。不仅如此,还逐渐在全国75个县中的32个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或根据地,活动范围波及全国68个县,控制了加德满都和中心城市之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影响的人口有1000多万(占全国人口近一半),在尼泊尔形成了两种意识形态、两条发展道路、两个政权、两支军队并存对峙的政治军事社会局面。

然而就在武装革命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下,2006年11月,尼共(毛)却最终决定放弃坚持了10年的武装斗争,宣布走和平的议会道路,此后该党在2008年4月举行的尼泊尔大选中一举获胜成为执政党,并组成联合政府,然而不足9个月又被迫退出执政;2011年8月,该党东山再起,第二次执政,然而9个月后再度失去执政资格,直到2013年3月完全退出政府。2013年11月,尼泊尔举行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已经历了分裂的尼共(毛)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大选中惨败,沦为议会第三大党。

同尼共(毛)坎坷命运紧密相连的,便是尼泊尔复杂多变的局势。尼泊尔1950年恢复王权,在国王特里布文和马亨德拉统治时期,国内局势总体上还算稳定。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尼泊尔开始持续动荡,1990年全国爆发大规模的人民民主运动,1996年尼共(毛)宣布开展人民战争,决定用武力推翻王室政权,在尼泊尔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此后尼泊尔国内形成一方以尼共(毛)为代表、另一方以王权为代表的两条道路、两个政权、两支军队、两种意识形态激烈尖锐的斗争和较量。在尼王室政权内部也存在王权与党权、国王与议会、各议会党派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权力纷争不止,政府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定,人民生活穷苦不堪。即便在2006年尼泊尔实现和平以后,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经济低迷、人心不定的乱象,至今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尼泊尔动荡多变的局势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世代友好的中尼两国关系。从维护和传承中尼友好这个大局研究尼泊尔的局势及其变化,对我们调整对尼政策无疑是必要而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尼泊尔局势就需要研究尼共(毛)。尼共(毛)影响或主导尼泊尔局势长达20多年,目前仍是尼泊尔政坛一支重要力量。了解和关注尼共(毛)的历史与现状,对我们解开尼泊尔乱象之谜是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尼泊尔局势的一把钥匙。

从2001年起,课题组负责人即笔者就着手搜集尼共(毛)的情况和信息,2006年起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2009年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获准立项,2010年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2015年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的支持。从课题立项至今,5年多时间过去了。此间尼共(毛)和尼泊尔局势发生了复杂变化,但课题的价值和意义仍然未减。一 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尼泊尔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对我国维护西部边陲安全和稳定、制衡印度扩张主义和境外反华分裂势力、维护南亚局势稳定意义重大。

尼泊尔,全称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是南亚地区的一个内陆山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北面与中国西藏自治区相邻,其余三面同印度接壤。国土面积14.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有2600多万(2011年的统计)。尼泊尔虽是一个小国,但因地处中、印两个大国之间,战略地位特殊而重要,历来受到印度以及美、英等西方大国垂涎。

尼泊尔历史上是个王朝国家,从19世纪初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1923年脱离英国独立,此后长期受印度控制。印度1947年独立后,在南亚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全面加强对尼泊尔的渗透和干涉,尼泊尔几乎沦为印度殖民地。1996年尼泊尔内战发生以后,印度政府主动向尼政权提供武器、物资等援助,帮助皇家军队镇压尼共(毛)。尽管尼泊尔2006年实现了和谈,国内局势趋向稳定,国家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但印度扩张主义势力仍奉行打压尼共(毛)的方针,积极扶植尼国内亲印势力,帮助亲印政党上台。这一政策至今未变。

尼泊尔动荡局势也引起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兴趣。美国借帮助尼政府清剿尼共(毛)之机,将自己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触角伸向尼泊尔。2004 年4月,美国国务院正式将尼共(毛)及其领导的武装列入境外“恐怖组织”名单。美国政府还向尼泊尔政府提供资金、武器、人员等方面大量帮助。英国也紧随美国支持尼政府“反恐”行动,提供资金、武器等方面的援助。在尼泊尔实现和谈、尼共(毛)成为合法政党以后,美、英等国仍不放弃敌视尼共(毛)的政策,竭力培植拉拢尼国内亲西方势力。

美、英等西方国家如此觊觎一个远在南亚的小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尼共(毛)领导人普拉昌达曾明确指出,“美国有个宏大的战略,布什(指小布什。——引者注)把中国和印度看作经济大国甚至是威胁。也许他们看到尼泊尔位于这两个大国之间,并相信如果这儿有不同他们的步调保持一致的势力存在,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美国是从战略的眼光看待尼泊尔的,而并不是它在这儿有什么经济利[2]益。政治控制是关键”。

中国同尼泊尔是山水相连的亲密邻邦,两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两国人民和睦共处、世代友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同尼泊尔的睦邻友好关系。1955年两国建交以后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平等相待、和睦共处、世代友好、全面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显著特点。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印、美等外部势力干涉尼内政,不可避免地给中尼两国关系蒙上一层阴影,给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甚至为南亚乃至亚太局势和平稳定埋下隐患。

进入新世纪以来,尼泊尔经历了从内战到和平、从专制到共和、从君主专制到多党民主的多次转变。这些转变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因素,给中尼关系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过去我国主要同王室政权打交道,工作对象相对单一和稳定。随着2006年王权被废黜,国家权力转到议会政党手里,各主要政党关系复杂,党派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仅从2008年8月至2013年3月,尼泊尔政府不到5年就5次组阁。新的情况使我国对尼工作对象转向价值取向各异、党派之争激烈的几个大党。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关注尼共(毛)以及主要政党的情况,努力构建两国新型的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

其次,尼共(毛)的崛起是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突出事件。研究该党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动向,认识共产党人的议会道路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并陷入新的低潮。从那之后的20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国共产党人经过努力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新发展。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个别共产党通过议会道路在本国上台执政。这是国际共运史上从未有过的。

苏东剧变后有两个国家的3个共产党经由议会道路上台执政。最先创下此先例的是尼泊尔的共产党——尼共(联合马列)。尼共(联合马列)1994年11月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一党政府。迫于反对党的强大压力,执政到第9个月下台。此后尼共(联合马列)在2009年、2010年重新短暂执政,2014年再次联合执政。

靠议会道路上台的第二个共产党是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摩共是前苏共在摩尔多瓦共和国党组织的继承者。2001年2月,摩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执政党。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沃罗宁当选总统。2005年3月,摩共再度选举获胜,实现连续执政,沃罗宁再次当选总统。这是该党在恢复国家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因而获得广大选民支持的结果。而在2009年议会选举中,由于反对党结盟,摩共仅因一票之差竞选第三次连任失利。尽管如此,摩共连续执政八年,已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三个通过议会道路执政的就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尼泊尔的另一个共产党尼共(毛)。尼共(毛)有着独特的历史,经历了从议会道路到武装斗争、从武装斗争到议会道路、从议会党到执政党的三次跨越。2008年9月首次执政,2011年8月再度执政,目前是尼泊尔第三大党,也是最大的在野党。

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新情况,向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无产阶级只有暴力革命,才能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列宁说,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以自身的革命实践验证了这一铁的规律。然而在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共产党不靠枪杆子而靠选票也能实现执政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议会道路也能成为共产党人取得政权的一种方式?

在国际共运史上还一直存在着无产阶级革命究竟是选择暴力革命还是议会道路的争论。马克思主义一直批判放弃暴力革命、迷信议会道路的修正主义思潮。现在个别共产党也能走得通议会道路,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有没有过时?怎样看待共产党人的议会道路?

由于过去没有一个共产党组织以议会道路的方式上台执政过,因此,有关问题的讨论和争论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缺少具体的实例作为分析的依据和论证的基础。现在有了这样的实践。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党的议会道路,包括有典型意义的尼共(毛),可以获得比以往更进一步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150多个名称为共产党的组织。除了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这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外,其余的都散布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的共产党绝大多数走的是合法的议会道路。有的还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本国议会中拥有了一定比例席位,甚至在地方政权中长期执政。

尼共(毛)先是选择武装革命,后是转向议会道路,两者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不同于苏联、中国等共产党主要依靠武装斗争取得政权的革命道路,也不同于摩共、尼共(联合马列)单纯依靠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议会道路,同历史上缴械投降的共产党也有一定区别。尼共(毛)选择的道路,是否走得通,能走多远,这无论是对于从事议会道路的共产党,还是对于仍坚持武装斗争的共产党,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是一个鲜活的素材。

第三,尼共(毛)的兴起引起我国民众的较大关注。

苏东剧变以后,恐怕还没有一个国外共产党像尼共(毛)那样引起我国民众如此浓厚的兴趣。2012年1月29日,笔者在百度键入“尼共(毛)”一词,立刻搜索出127000条中文信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知名网站也把尼共(毛)单独列为词条予以介绍。

关于我国民众何时开始关注尼共(毛),很难给出一个确切时间。据笔者观察,应始于2001年。这一年,尼泊尔发生两起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件是6月1日的王宫血案,比兰德拉国王全家遇害;另一件是刚登基不久的贾南德拉国王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认定尼共(毛)为“恐怖组织”,声称对其进行武力镇压。

尼泊尔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近邻突发变故,自然会引起我国民众的关心,担心邻国内乱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此外,该党党名含有中国领袖的名字,主张以马列毛(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为指导,在尼泊尔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不免令我国民众好奇。人们还发现尼共(毛)不仅是一个宣称代表尼泊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组织,而且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此背景下,一个名称为“当代国际共运网”(http://www.gjgy.org)的中文网站在2003年注册开通后便以“尼泊尔革命”为专题,登载并汇集了大量有关尼共(毛)的报道、评论、译文、文章等。网站甚至还能提供下载尼共(毛)领导人的讲话、尼共(毛)解放区的群众集会、尼泊尔革命电影、革命音乐等视频影像资料。据说这是一家由网友自建自办的民间网站,没有固定经费和专职人员。尽管如此,网站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网民了解尼共(毛)的重要窗口。

该网站的另一突出贡献就是刊载了不少网民自发翻译的尼共(毛)资料。署名为红石、52china、星火翻译等网友,大量翻译了尼共(毛)领导人的讲话、文章、活动、尼泊尔革命的最新进展等,还译介了尼泊尔、印度、美国等国媒体有关尼共(毛)的报道、尼共(毛)领导人访谈、尼泊尔国家的立场和表态等。美国女记者李·奥内斯托1999年春深入尼共(毛)解放区采访形成的系列报道还被署名为洛崇的网友译成中文,迅速在网上流传。“当代国际共运网”刊载的各类信息,对尼共(毛)领导人论文集的翻译以及对美国记者访问尼共(毛)根据地系列报道的翻译影响颇大,有一定代表性,对准确了解尼共(毛)领导人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对及时澄清国内一些人对该党理论和政策的误解曲解,都是极其有益的。这些翻译过来的信息,连同网民的意见和评论,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成为了解尼共(毛)、尼泊尔内战以及尼泊尔局势的重要信息来源。2004~2005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跟踪尼共(毛)动向、分析尼泊尔局势、讨论中尼关系的热潮,2006年底达到第一个高潮。

2006年初尼泊尔局势呈现和平曙光,我国政府对尼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2007年12月,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访问尼泊尔期间专门会见了尼共(毛)总书记普拉昌达。这是中国官方领导人首次接触尼共(毛)领导人。2008年8月普拉昌达访华,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亲切会见。此间和此后,中国媒体开始大量报道尼共(毛),中国掀起了关注尼共(毛)的第二个热潮。

2009年5月尼共(毛)退出执政以后,我国民众的关注热情开始减退。前文提及的红石、52china、洛崇等网友的兴趣也渐移别处。“当代国际共运网”2008年注册到期,没有再继续办下去。2011年8月,尼共(毛)再度执政,我国媒体及时做了跟进报道,虽然也有不少民众关注,但热度大不如前。尤其在巴特拉伊担任总理期间,尼共(毛)发生蜕变,出现分裂,力量和影响大幅下降,民众的兴趣锐减。到2013年11月尼共(毛)大选落败至今,对其予以关注的网民寥寥。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遗留的问题值得思考。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1.西方的关注与研究

笔者2012年2月6日在Google键入CPN(M)[尼共(毛)的英文缩写],结果检索出9280000条英文信息,这与同期的127000条中文信息相比,表明尼共(毛)在英语世界也广受关注,其程度不亚于中国,还表明研究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不能仅局限于中文资料。

1996年尼共(毛)武装起事后,起初因影响小并未引起西方的关注。后来随着尼共(毛)军事力量的增强、根据地的扩大,对王室政权的威胁加剧,西方媒体、学者包括一些研究机构才开始关注尼共(毛)。在这一过程中,媒体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西方主流媒体很快把尼共(毛)定义为恐怖组织。《纽约时报》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全世界发行的综合性日报,拥有1100多名记者编辑组成的庞大新闻团队,遍布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其大量报道国际新闻而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在西方主流媒体界占有一席之地。透过该报眼里的尼共(毛),可管窥西方主流媒体是如何看待尼共(毛)的。《纽约时报》拥有完备的可供检索和查阅的英文数据库。检索发现,该报从1999年发表第一篇含有尼共(毛)信息的报道到2011年12月6日,12年间一共刊载了344篇关于尼共(毛)的报道,总量近20万英文单词,涵盖尼共(毛)及尼泊尔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2006年之前,对尼共(毛)的关注逐年升温,2006年达到顶峰;2006年之后,虽然中间有起伏,但关注度总体下降。《纽约时报》1999年5月21日刊发的一篇报道首次提到尼共(毛)。这篇报道主要介绍当年5月初尼泊尔举行的议会大选。在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信奉毛主义的起义者们要求民众联合抵制投[3]票,但结果还是有超出60%的选民投了票。”这里“信奉毛主义的起义者”(Maoist insurgents)就是指尼共(毛)。

同年6月6日,同一作者的另一篇报道8处提到尼共(毛),内容涉及尼共(毛)何时发动革命、对大选的干扰、政府的防范措施、警方的立场、尼共(毛)发动革命以来双方人员伤亡情况等。报道还援引警方的机密文件透露:到1999年,尼共(毛)已拥有200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加上学生和工人组成的民兵组织,可动员的军事力量超过4000人。报道还指出,尼共(毛)宣称控制了尼泊尔的37个县,但警方只承认在尼西部4个偏远山区县有活动频繁的尼共(毛)游击队。他们袭击的主要对象是警察哨所和当地农业银行。报道篇幅只有1100个单词,但从多个侧面介绍了尼共(毛),表明《纽约时报》开始对其予以重视。

值得提及的是,报道首次使用rebellion一词。这是个贬义词,英文有谋反、叛乱等义,意指尼共(毛)从事的是反政府的武装叛乱。报道还把terrorism(恐怖主义)同尼共(毛)联系起来,谴责“人民[4]战争”是“精神错乱的恐怖主义行径”。报道还援引尼泊尔官员的话,认为恐怖活动已造成70多名平民和40多名警察死亡。这篇报道的特点是明确给尼共(毛)定了性。此后该报经常使用rebel(叛乱者)一词称呼尼共(毛),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尼共(毛)是连无辜平民都不放过的“邪恶组织”。

到了2000年,《纽约时报》只在世界新闻简报中介绍尼泊尔局势时两次提到尼共(毛)。然而到2001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对尼共(毛)的报道猛增到29篇。同年7月8日报道的标题首次出现指代尼共[5](毛)的rebel一词,而7月24日的报道标题首次明确使用Maoist [6]Rebels(毛主义叛乱者)。2002年初,美国官方表示关注南亚局势,声称支持打击尼共(毛),《纽约时报》有关尼共(毛)的报道当年就激增至50篇。此后在2003~2005年报道量有所下降,但每年都在30篇以上。2003年32篇,2004年37篇,2005年34篇,2006年又激增到73篇,这与当年尼泊尔局势转向和谈有关。

笔者统计,1999年5月到2006年7月,《纽约时报》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对尼共(毛)的报道有260篇,占1999~2011年这12年总报道量的77%。总的倾向是按照1999年6月6日报道定下的基调,把尼共(毛)描绘成反政府的“恐怖组织”。有关报道不断出现如下信息:“叛乱分子”在银行、学校、公交车、街道、机场等公共场所制造爆炸,造成多少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无辜平民伤亡;“叛乱者”如何袭击偏远城镇、警察哨所甚至加德满都,造成多少警察、军人或无辜人员伤亡;叛乱者的“恐怖活动”如何加剧了国内紧张气氛,如何影响了社会稳定,如何给国家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尼政府如何主动伸出橄榄枝,但尼共(毛)执迷不悟拒绝和谈;等等。

2003年1月16 日《纽约时报》在“国际短讯”栏宣称:“尼泊尔:内战敲响了儿童的丧钟。据加德满都人权组织报道,自1996年毛主义分子发动叛乱以来,2000名尼泊尔儿童成了孤儿,4000人流离失所,168人被杀害。尼泊尔关注童工问题中心声称,由于叛乱,有10000名以上儿童拒绝接受教育。该中心主席吉奥里·普拉丹表达了[7]自己看到儿童应征参加毛主义军队报道时的忧虑。”

2004年12月9日的一篇报道以《毛主义分子诱使少年卷入尼泊尔战争》为题,以政府军残忍杀害一名17岁女“叛乱分子”为切入点,讲述尼共(毛)如何违反人道主义原则,使用诱拐、绑架、恐吓等手段,强迫或变相强迫成千上万名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包括未成年少女加入游击队从事“恐怖活动”,使许多年轻人因此丧命。文章指出,长达8年的内战已夺去10600条生命,现在又吞噬孩子们的生命。文章还援引尼泊尔人权组织的统计指出,截至2004年,被尼共(毛)诱拐的孩童至少有8000名,他们被强迫参加为期1到3天的“民主人民教育”教化营活动,这些被招募来的孩童主要为尼共(毛)充[8]当信使和宣传员。

当然,《纽约时报》丑化尼共(毛)的言论也不断遭到美国左翼媒体和国际革命人士的抨击。在美国,还存在一个同情和支持尼共(毛)的政党——美国革命共产党。这是一个信仰毛主义的共产主义组织,于1975年创建。现任领导人为鲍勃·阿瓦基安。美革共认为美帝国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美国人民只有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才能解放自己。该党机关报《革命工人》在尼共(毛)发动革命后不久就开始报道有关情况,1996年8月25日发表的李·奥内斯托的一篇报道[9]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人民战争爆发第一天的情况。此后,《革命工人》和李·奥内斯托发表了大量介绍尼泊尔革命的报道。

1999年春,李·奥内斯托受美国革命共产党的委托,深入尼共(毛)解放区罗尔帕和鲁孔两县进行采访,历时5个月写成系列长篇通讯《来自尼泊尔人民战争的报道》。《革命工人》从1999年7月开始逐篇发表以后,在西方世界特别是在信仰毛主义的国际左翼力量中引起巨大轰动。“全世界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在这闭塞的南亚山国里,[10]还有尼共(毛)这样一支武装。”报道站在尼泊尔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充分肯定并热情讴歌了尼共(毛)发动武装革命的正义性,称赞这是尼泊尔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武装反抗封建资本反动统治的正义斗争,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尼共(毛)领导的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西方左翼媒体和政党普遍认为,李·奥内斯托是踏上尼泊尔这片红色热土的第一位西方记者,是尼泊尔的“埃德加·斯诺”。《革命工人》刊载的这篇通讯以及李·奥内斯托此后所写的大量报道,较为全面地宣传了尼共(毛)及其革命活动,促进了该党同国际兄弟党和友好人士的联系,为尼泊尔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为尼共(毛)同美帝国主义干涉势力的抗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革命工人》还对《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丑化尼共(毛)的报道及时进行了批驳和澄清。针对《纽约时报》2003年1月16 日刊载的报道,《革命工人》在同年2月2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是资产阶级媒体采用不实手法进行反共宣传的一个典型例子。首先,《纽约时报》引用的死亡数字是来自双方的死亡人数,但报道却暗示所有死亡都是由毛主义者这一方造成的,似乎与尼政府军没有任何关联。其次,失去父母的孤儿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被政府杀害或关进了监狱,被杀死的儿童也绝大多数死于尼政府军之手。第三,之所以出现不少儿童失学的情况,是由于教师中的反动分子离开了游击队控制的地区、许多学校被迫关闭所致,但毛主义者却已在他们的根据地又建起新的学校,实施教育。第四,关于4000人流离失所要做具体的分析。革命确实引发了农村地区的震荡,但大多数人离开乡村是因为政府的“搜捕消灭”行动,也有一些人离开毛主义者控制的地区是由于他们是和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动派,或者是不支持毛主义者的人[11]员,还有的人仅仅是为了寻求躲避战争的困难境地和冲突。《革命工人》在同一期还刊发了李·奥内斯托写的一篇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在尼泊尔实地采访经历,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手无寸铁的尼泊尔儿童是死于政府军之手。比如,尼泊尔革命第一位烈士就是一名死于警察之手的儿童。一位皇家军队军官也承认在激烈的战场上,政府军是不会考虑区分男人、女人或是儿童的。尼共(毛)还严格禁止不满18周岁的人参军。李·奥内斯托指出,数百万尼泊尔儿童生活在极度贫困和野蛮奴役的状态下,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尼泊尔社会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发动革命推翻压迫和奴役尼泊尔儿童以及尼泊尔人民的专制制度,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尼泊[12]尔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尼共(毛)合法化以后,特别在2008年赢得大选以后,《纽约时报》有关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的报道有所减少。2007年为20篇,2008年为23篇,2009年则下降到6篇。但随着2009年5月尼共(毛)下台之后,尼泊尔局势动荡加剧,对尼共(毛)的报道略有增加,2010年16篇,2011年11篇。尽管如此,相对2006年高峰期而言,报道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从学术界的情况看,美国左翼周刊《全球策略信息》(EIR)1995年11月刊登圣蒂纳·彼得的一篇文章,通过分析“革命的国际主义运动”(RIM)的宗旨以及尼共(毛)同该组织的联系,得出了尼[13]共(毛)将要发动武装革命的结论。这是对尼共(毛)革命的较早预言。从2001年起,国外研究机构和英文期刊陆续发表了介绍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的文章。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成立的尼泊尔和喜马拉雅研究会是最早关注尼共(毛)的学术团体。研究会创办的学术期刊《喜马拉雅》在2001年第21期刊载了斯蒂芬·L.米克塞尔的文章——《毛主义运动及其对尼泊尔民主的威胁》,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尼共(毛)的宗旨、目标、纲领、政策,尼共(毛)的武装力量及根[14]据地发展情况,尼泊尔政府的立场、举措等。[15]

美国《哈佛国际评论》2001年春季版以《人民战争?》为题,扼要介绍了尼共(毛)发动革命的起因、历史传承、妇女参加革命的情况、尼共(毛)革命目标及其发展前景等。英国《柳叶刀》杂志在2001年秋季版发表了菲利普·C.史蒂文森的《通向民主的痛苦之路——尼泊尔国内危机》一文,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并引用翔实的资料,介绍了尼泊尔警察残忍对待在押的反政府人员,认为60%的招供是警察严刑逼供得来的,还详细描述了折磨给受害者带来身体、[16]心理等创伤。

2001年以后,关注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的论文逐渐多了起来。笔者查阅EBSCO、SAGE英文数据库,从2001年到2006年,研究尼共(毛)及尼泊尔内战的文章有20多篇,内容包括内战的起因、尼共(毛)的发展情况、战争造成的伤亡、尼泊尔的困境及前景等。

美国学者摩哂陀·劳伦斯在2004年9月发表《尼泊尔集权政治与毛主义叛乱的发展》一文,详细说明了尼泊尔权力过分集中以及国家强调集权的政治文化,滋生了普遍存在的权力滥用与腐败,由此造成的[17]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使政府无力抵抗毛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康奈尔大学萨拉·施奈德曼在2004年9月发表的论文,从发生在1984年尼泊尔警察集体屠杀辛杜帕尔乔克县皮斯卡尔(Piskar)村民惨案说起,系统回顾了当权者暴力镇压尼泊尔底层民众的历史,试图说明毛[18]主义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米纳·阿查里雅2005年5月发表《君主制、民主、馈赠与尼泊尔毛主义运动——关于不成熟的民主的教训》一文,从尼泊尔社会的历史、经济、地理特点、国际社会馈赠等方面,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民主必须反映并代表现存政治力量的状况才有生命力,同时指出尼泊尔不成熟的民主是毛主义运动产生的[19]重要土壤。

美国大学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S.曼叟卜·穆尔希德和斯科特·盖茨在2004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根据英国国际发展部2002年提供的权威数据,指出尼泊尔内战的起因,不是因为尼共(毛)出于对权力和利益的贪婪而发动革命(贪婪者可以去倒卖石油、贩毒,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闹革命),而是由于尼泊尔社会内部存在的种族歧视、等级制度等造成起点不平等(horizontal inequality)的缘故,包括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公共领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公共服务和课税方面[20]的不平等、经济政策的不平等等。

南亚人权论坛(SAFHR)项目执行人丽塔·曼昌达在2004年发表的《尼泊尔毛主义叛乱:激进的女性描述》一文中,运用材料和事实分析了尼泊尔妇女尤其是贾那贾提族妇女参加毛主义运动的原因,还[21]探究了妇女参加革命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放自己的问题。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叙丽娅·苏贝迪在2005年发表的文章中,从尼泊尔的视角探讨了毛主义叛乱背景下的印尼关系,主张这两个国家摒弃前嫌,在打击毛主义叛乱问题上协调立场与行动,还希望印度在呼吁国际社会比[22]如联合国旨在促进和平解决尼泊尔内战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印度查谟大学战略与区域研究中心学者苏吉塔·塔普里尧在《尼泊尔处在政治的十字路口上:印度的选择》一文中,要求印度根据尼泊尔出现三股政治势力即王权、议会党派与尼共(毛)这一新情况,适时调整对尼政策,如支持尼泊尔实行包括尼共(毛)在内的多党民主政治[23]和君主立宪制度。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也是一家专门研究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的学术机构,该中心2004年发表阿洛克·K.布卡拉、尼尔·J.米切尔和玛尼·尼帕尔三人合写的研究报告,从机会、民主和政[24]治暴力的角度分析了尼泊尔内战爆发的原因。2005年发表了尼泊尔前财政部长德文德拉·瑞吉·潘戴博士的文章,系统介绍了尼泊尔社[25]会的腐败问题。2007年又发表了玛尼·尼帕尔和阿洛克·K.布卡拉、基肖尔·葛文德三人合写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不平等和社会的两极分[26]化是尼泊尔内战的主要因素。

此外,日内瓦国际组织研究项目(PSIO)下属的国际问题研究所在2005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尼共(毛)的历史[27]和相关参考文献。苏纳尔·辛格、卡金德拉·达哈尔和爱德华·米尔斯2005年6月在《国际健康平等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介绍了内战双方[28]的行为给尼泊尔社会带来严重的人权问题。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环境研究系纳班·巴拉尔、约耳·T.海伦2006年4月发表的文章,介[29]绍了内战给尼泊尔社会、经济、司法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2006年底尼泊尔和谈之后,尼共(毛)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特别在赢得2008年4月大选之后,这种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少西方学者包括尼泊尔学者开始系统研究尼共(毛),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论文、著作。比如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社会科学系什蒂安·布罗克维特2007年6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系统分析了尼共(毛)加入和平进程的原因,认为2005年贾南德拉发动政变使尼共(毛)同主要政党合作成为可能,尼共(毛)奉行“原则的坚定性,策略的灵活性”促使其同主要政党达成妥协。印度支持尼泊尔主要政[30]党与尼共(毛)和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摩哂陀·劳伦斯在《子弹、选票和奖励——尼泊尔毛主义者在21世纪的胜利》一文中,从尼泊尔民众希望国家能有改变、期盼社会和平稳定、尼共(毛)实施了有效的竞选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尼共(毛)2008年4月大选获胜的主要原因。[31]小仓·净子所著的报告《寻求国家政权: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32]者)》扼要介绍了尼共(毛)的历史及其同主要政党的和谈。第三世界论坛(TWF)非洲办公室主任萨米尔·阿明则在文章中热情赞扬尼共(毛)给尼泊尔社会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同时也指出尼共(毛)领导尼泊尔面临的诸多挑战,比如土地改革、尼共(毛)军队的出路、是资产阶级民主还是人民民主、封建制度的去留、国家经济独立等。[33]

就在期刊杂志发表大量论文的同时,尼泊尔及西方学者也出版了研究性的著作。检索Google图书,从2007年到2014年,以尼共(毛)为主题的著作有10余部。专门研究内战时期的尼共(毛),有赫特·迈[34]克尔《喜马拉雅的人民战争:毛主义叛乱》(2004)、布万·钱德拉·乌普瑞蒂《尼泊尔毛主义者:从叛乱到回归主流政治》(2008)[35]、乌德卜·皮亚库里雷尔《尼泊尔毛主义运动:社会学的视角》[36](2008)、摩哂陀·劳伦斯等人《尼泊尔毛主义叛乱——21世纪革[37]命》(2009)、洛克·瑞吉·巴拉尔《毛主义叛乱的尼泊尔》(2011)[38]、朱迪思·佩蒂格鲁《褪去神秘面纱的毛主义者:尼泊尔内战的日[39]常生活》(2013)、希里·普拉萨德·迪乌科塔《十年内战和对孩子[40]的教育影响》(2014)等。

专门研究尼泊尔和谈以后的尼共(毛)及尼泊尔局势的著作,有[41]摩哂陀·劳伦斯《尼泊尔政治和民主化之争》(2007)、塞巴斯蒂[42]安·厄克尔《尼泊尔民主的前景》(2009)、比什努·瑞吉·乌普瑞蒂[43]《尼泊尔从战争到和平:历史的遗产和未来的展望》(2009)、塞巴斯蒂安·冯·艾恩西德尔等人《尼泊尔转型:从人民战争到脆弱的民[44]主》(2012)、阿迪蒂亚·阿迪卡里《从子弹到投票箱:尼泊尔毛[45]主义革命的故事》(2014)等。

此外,还有著作探讨了尼共(毛)的意识形态问题、尼泊尔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尼泊尔内战对人权的破坏、种族政治与边缘民主在[46]尼泊尔的兴起、尼泊尔的联邦制应吸取印度的教训等。尽管随着尼共(毛)在2009年5月下台和此后影响的变弱,西方的研究热度有所减缓,但仍是一个受关注的话题。

据笔者观察,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关注尼共(毛),大体有两点原因。

一是西方民众尽管对共产党并不陌生,但对武装斗争的共产党还缺乏了解,难免有好奇心。主张革命的共产党曾在20世纪前半叶非常活跃,20世纪后半叶特别在苏东剧变后逐渐衰落。东南亚、拉美等地不少党自行解散或转为合法党,幸存的几个也没多大影响。唯独尼共(毛)是个例外。此外,尼共(毛)还信仰毛泽东思想,宣称以中国革命为榜样,尼泊尔又是中国的邻国,尼共(毛)的存在和发展会不会有中国在背后支持?中国政府对尼共(毛)是什么态度?诸如此类的疑惑容易成为西方媒体乃至学术界借机炒作或借题发挥的一个噱头。

二是西方媒体和学术界的职责所在。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和学术界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服从并服务于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成就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时竭力丑化和诋毁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削弱和对抗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共运史上,当共产主义思想刚在欧洲大陆传播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就视之为幽灵大加挞伐。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苏俄建立以后,欧洲14国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就毫不犹豫地联合起来,发动侵俄战争,企图把列宁领导的新生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随着苏联的强大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崛起,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看到使用武力从外部推翻社会主义政权已无可能,转而推行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寻找代理人进行和平颠覆的战略。

无论是武力推翻还是和平颠覆,西方的媒体和学术界都扮演着吹鼓手、马前卒的重要角色。从思想上、舆论上丑化歪曲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对其政权构成直接威胁的无产阶级革命,就被西方媒体人和主流学者视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苏东剧变之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就把和平演变的重点转向中国。其中一个重要手法,就是推动否定和丑化中国党和中共领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势力不能容忍其他国家还有信仰毛泽东思想的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随着尼共(毛)力量的增强,运用媒体的力量进行丑化,削弱其影响,同时离间中尼关系,成为美国等西方媒体和学者的共同使命。2.国内的研究倾向、研究重点与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我国学者关注尼共(毛)略晚于西方。从2001年起陆续有文章介绍该党。从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状况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此时的尼共(毛)还处于非法状态,我国政府为维护中尼友好大局,同王室政权保持一致立场。受此背景的影响,尼共(毛)一般被视为反政府的“恐怖组织”,不仅成为尼泊尔局势动荡的“罪魁祸首”,而且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这一看法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但还有一种看法,在当时完全迎合了西方的论调。其不仅认为尼共(毛)是个非法的“恐怖组织”,而且还认为它是国际极左政党的代表,串通中国国内极左势力阴谋推翻中国现政权,是排华反华的反动政党。此观点危言耸听,遭到不少网民的批评。

在这一阶段,也逐渐形成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主张从尼泊尔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判断该党的性质及其领导的革命的意义;提出不宜盲目跟着西方的调子,把坚持武装斗争的共产党统统归类为“恐怖组[47]织”,同时警惕西方反华势力干涉尼内政,影响我国安全。在警惕美、英、印等外部势力插手尼内政等问题上,傅小强、王宏纬、颜从文等学者联系历史及时分析了这些国家的意图以及对我国国家利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还包括尼共(毛)的历史由来、尼共(毛)发生内战的原因、尼共(毛)的纲领政策主张、尼泊尔内战的局势及其如何发展等。王宏纬、康秀英、宋志辉、刘善国、何朝荣、张惠兰、王伟、蓝建学、贾鹏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有较大的代表性。大体从2005年起,一些学者逐渐把目光聚焦于尼泊尔社会内部,从尼泊尔的历史、民族、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矛盾、民众生活等方面分析尼共(毛)闹革命的缘由,探讨尼泊尔局势的发展和走向,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尼共(毛)的历史、现状、困境和挑战。

这一时期是国内研究尼共(毛)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并介绍尼共(毛)的情况。

第二个阶段是2007~2009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尼泊尔实现了和谈,国内局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仍有许多亟待处理的重大问题。此间还发生了不少重要事件。中尼两党关系建立。

尼共(毛)合法化后,我国及时转变了先前的立场和态度,同尼共(毛)建立了正常联系。这些变化有力推动了国内对尼共(毛)和尼泊尔局势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开始介绍尼共(毛)及其领导人。《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新华网、人民网、环球网等,对尼泊尔和谈进行了大量报道。2007年2月,《环球人物》特约记者张松在加德满都采访普拉昌达,这是第一位中国记者采访尼共(毛)最高领导人。采访后的报道向中国读者直观描述了这位在尼泊[48]尔家喻户晓的神秘人物。此后,《南方人物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同舟共进》等杂志也发表了介绍普拉昌达和尼共(毛)的文章。普拉昌达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更是受到中国媒体的追捧。

媒体的关注也推动着学术研究,学术界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这一时期的研究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巨大的提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尼共(毛)放弃暴力革命,选择和平议会道路的背景、原因;2008年4月尼共(毛)赢得议会大选的原因;上台后的执政情况与2009年5月普拉昌达辞职事件;尼共(毛)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发展的原因和意义;美、英、印等外部势力插手尼内政对尼局势的影响;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之路的困境与前景;尼共(毛)同中共关系的建立以及两国关系的发展;等等。

汪亭友、贾鹏、王剑、时宏远、宋志辉、王建树、胡为雄、王宗、单小桐、袁群、徐扬、常建刚、何朝荣、聂运麟、龙兴春、楼春豪等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此间,贾鹏等学者比较早地看到了尼泊尔和平的曙光,署名为刘乃强的文章较早提出中国外交应如何应对尼泊尔乱局、如何面对合法的尼共(毛)等问题,认为这是中国外交[49]面临的新挑战,主张中国政府要有所作为。常建刚、何朝荣、袁群等译介了尼共(毛)领导人的主要文章和思想。还出现了以研究尼[50]共(毛)为主要对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本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得到原中央领导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人的肯定和赞赏。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同志2008年6月13日在笔者发表的有关尼共(毛)的两篇文章[51]上批示:“写得好,写得及时。对尼共(毛)的发展壮大及取得胜利的途径,介绍具体,分析透彻,对了解尼共(毛)很有帮助。”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现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同志,也高度评价笔者向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提交的多篇研究尼共(毛)问题的文章和内部报告。

第三阶段是2009年5月至今。总的倾向是由热潮趋向平稳。研究的重点包括普拉昌达辞职事件、2009年5月开始的尼帕尔政府、2011年2月开始的卡纳尔政府、特别是2011年8月标志尼共(毛)再次上台的巴特拉伊政府等,其中巴特拉伊政府尤其受到关注。研究学者包括汪亭友、张培、段玉、单小桐、龙兴春、楼春豪、吴国富、时宏远、王静、李涛、刘秧、唐田等。研究尼泊尔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中尼关系成为热点。吴兆礼、赵萍、谢士法、邢红梅、吴国富、李莲莲、杨晶鑫、李涛、戴永红、黄正多、李燕、李涛、王新有、赵畅、王艳芬、宋国栋、李敏、卢远、穆阿妮、袁群、刘丹蕊、尚永强等学者,从历史与现状等多个角度介绍并分析了尼泊尔同印度、美国、中国的关系,就如何发展中尼关系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还出现了以统一尼共[52](毛)和尼泊尔对外关系为主题的硕博学位论文。

上述研究情况和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多数学者是把尼共(毛)和尼泊尔局势当作一个国际问题来对待的。应该看到,这不仅是个国际问题,而且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范畴的问题。尼共(毛)是一个信仰马列毛主义的共产党组织,自称领导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不论人们对此作何评价,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第二,还需要系统研究尼共(毛)。笔者2013年10月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研究尼共(毛)的文章不到50篇。有关的专著只出版过一部,侧重分析尼共(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系统介绍尼共(毛)的历史并将该党的历史、革命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的著述还没见到,需要在继续挖掘、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课题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要厘清尼共(毛)的历史,搞清其间的基本脉络和发生的主要事件,分析该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路线、方针与政策等;二是以尼共(毛)为切入点,解读尼泊尔复杂多变的局势,分析现象背后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三是考察印度、美国等西方国家如何插手尼泊尔内政,探究应对之策;四是就如何发展中尼两国关系和两国党际交往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三 本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任何研究的第一步,都要尽量占有翔实可靠的资料。尼泊尔通用英语,为课题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提供了便利。从目前掌握的文献与资料看,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尼共(毛)领导人的著述、讲话,包括媒体对他们的访谈。有关这些著述、讲话、访谈的文章数量庞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尼共(毛)中央委员会2004年1月编辑出版的尼共(毛)领导人文集——《尼泊尔革命的问题与前景——普拉昌达同志和尼共(毛)领导人文集》。它汇集了尼共(毛)主要领导人普拉昌达、维迪亚、巴特拉伊、阿南塔、巴瓦娣、赫西拉·亚米、古拉夫等从20世纪90年代到和谈前撰写的23篇文章,其中普拉昌达的最多,计有16篇。文集按照8个专题,即思想·哲学问题、政治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军事问题、组织问题、妇女问题、联合阵线·民族问题及国际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尼共(毛)领导的这场革命,对了解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方针政策很有帮助。

2.毛主义政党或组织的刊物刊载介绍尼共(毛)及尼泊尔革命的报道和文章。代表性的刊物主要是三种:一是尼共(毛)自办的刊物,如其党刊《工人》,1993年创办,自1996年起,几乎每年出版1期,截至2008年共出版12期。再如尼共(毛)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半月刊《红星》杂志以及不定期发布的公告等;另一种是美国革命共产党创办的《革命工人》(现更名为《革命》)。这是一份周报,从1996年起刊发了数百篇介绍尼共(毛)和尼泊尔革命的报道与文章。仅李·奥内斯托在1996~2005年10年间发表的就有近70篇;还有一种是“革命的国际主义运动”编辑出版的杂志《赢得整个世界》。刊名取自《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自1985年起,每年出版1到2期(有时3期),到2006年出版了32期。尼泊尔革命发生后,该刊辟专栏予以介绍。

3.尼泊尔主要媒体、官方网站刊载的报道和消息。影响较大的如尼共(毛)自办的新闻网(和谈后停办)、尼泊尔新闻网、新兴的尼泊尔、坎提普尔新闻网、尼泊尔政府网、尼泊尔警方网站、尼泊尔皇家政府驻华使馆网站、国际主义尼泊尔团结论坛、BANNEDTHOUGHT.NET等。这些网站有的今天已打不开或被废止,不少资料和内容也见不到了。但在尼泊尔和谈前,这些网站是查找尼共(毛)信息的主要渠道。

4.尼泊尔境外媒体、网站发布的消息。如印度的《印度教徒报》,美国的《纽约时报》,中国的新华网、环球网、《环球时报》等。

5.国外英文期刊如EBSCO、SAGE登载的文章和亚马逊网上书店出版的著作等。

6.中国学者登载的文章以及出版的著作。

掌握资料只是奠定了研究的基础。具体开展研究,还需要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笔者以为,研究像尼共(毛)和尼泊尔局势这样复杂的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基本立场。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极少数除外),一般都会涉及一个世界观与基本立场的问题,总要以相关理论和观点为指导。纯客观的研究是没有的,淡化意识形态也是做不到的。对研究像尼共(毛)这样的共产党组织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理论,只有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尼共(毛)和尼泊尔局势,是本课题研究遵循的首要原则。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方法。列宁指出:“社会科学的[53]唯一科学的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所谓唯物主义的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到本课题的研究,即尽量占有详尽可靠的资料,全面把握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事件的实质。

再次,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目前尼泊尔局势千头万绪,需要我们善于找出并抓住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总的来看,相对于同国外的矛盾,尼泊尔的国内矛盾是主要矛盾;相对于同国内的其他矛盾,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在各阶级矛盾中,尼泊尔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都围绕并从属于这两大阶级的矛盾。

此外,还要做到分析客观,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论为主。

[1] 英文全称为Unified Communist Party of Nepal(Maoist),简写为UCPN(M)。翻译成中文,有译成“尼泊尔统一共产党(毛泽东主义者)”的,简称为“统一尼共(毛)”;也有译成“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泽东主义)”的,简称“尼联共(毛)”。从英文名称看,后一种翻译有不准确的地方,需要商榷。首先,英文Maoist的含义是“毛主义者”,如果是“毛主义”应使用Maoism一词。其次,英文unified源于动词unify。使不同的个体成为或变成一体或单体,这是unify的基本含义。因此,unified的本意应是“统一的”。“联合的”英文词汇是united。尼泊尔的另一共产党——尼共(联合马列)的英文名称就含有united,把Communist Party of Nepal(United Marxism-Leninism)翻译成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主义),简称尼共(联合马列),这是准确的。鉴于此,本课题决定使用“尼泊尔统一共产党(毛泽东主义者)”简称“统一尼共(毛)”这个译法。UCPN(M)的历史比较复杂,党的名称也不断发生变化。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尼泊尔共产党,也可追溯至1974年成立的尼共(四大),以后又经历了尼共(Masal)、尼共(Mashal)、尼共(团结中心)几个阶段。1995年2月开始确立党的名称为尼泊尔共产党(毛泽东主义者),简称尼共(毛)。2009年1月,尼共(毛)同另一共产党合并后取名尼泊尔统一共产党(毛主义者),简称统一尼共(毛)。2012年6月,该党一分为二。普拉昌达领导的党仍称为统一尼共(毛),而分裂出去的新党取名为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简称尼共—毛。值得一提的是,被统一尼共(毛)开除出党的领导人马垂卡·普拉萨德·雅达夫,在2009年另立了新党——尼泊尔共产党(毛泽东主义者),简称尼共(毛)。需要说明的是,文中使用的简称尼共(毛)是指1995~2009年1月期间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者),统一尼共(毛)是指2009年1月至今的尼泊尔统一共产党(毛主义者),跨越这两个时期的使用尼共(毛)。

[2] Siddharth Varadarajan:Multiparty Democracy in Nepal will Be Message to Indian Naxalites,The Hindu,February 10,2006,http://www.thehindu.com/todays-paper/tp-opinion/quotmultiparty-democracy-in-nepal-will-be-message-to-indian-naxalitesquot/article3176255.ece.

[3] Barry bearak:Governing Party in Nepal Gains Majority in Parliamentary Election,The New York Times,May 21,1999,http://www.nytimes.com/1999/05/21/world/governing-party-in-nepal-gains-majority-in-parliamentary-election.html?scp=6&sq=maoist+nepal&st=nyt.

[4] Barry bearak:Democracy is Taking Root in Thin Soil in Nepal,The New York Times,June 6,1999,http://www.nytimes.com/1999/06/06/world/democracy-is-taking-root-in-thin-soil-in-nepal.html?scp=7&sq=maoist+nepal&st=nyt.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