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31 08:23:59

点击下载

作者:袁雷 张云飞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试读:

马克思与燕妮的自白

卡尔·马克思自  白

您喜爱的优点:一般人………………………………………………………纯朴。男人…………………………………………………………刚强。女人…………………………………………………………柔弱。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您喜欢做的事:……………………………………………看小尼达。您厌恶的缺点:…………………………………………………逢迎。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厌恶的是:…………………………………………马丁·塔波尔。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刻卜勒。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您喜爱的诗人:……………………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您喜爱的花:……………………………………………………瑞香。您喜爱的菜:………………………………………………………鱼。您喜爱的格言:…………Nihil humani a me alienum puto[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您喜爱的箴言:……………De omnibus dubitandum[怀疑一切]。燕  妮自  白

您喜爱的优点:一般人………………………………………………………真诚。男人…………………………………………………………坚定。女人…………………………………………………………热忱。您的特点:……………………………………………高度敏感。您喜欢做的事:……………………………………………缝纫。您厌恶的缺点:………………………………………忘恩负义。您能原谅的缺点:……………………………………犹豫不决。您对幸福的理解:…………………………………………健康。您对不幸的理解:……………………………………依附别人。您厌恶的是:………………………………………………债务。您喜爱的英雄:…………………………………科利奥兰纳斯。您喜爱的女英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您喜爱的诗人:……………………………………………歌德。您喜爱的散文家:…………………………………马丁·路德。您喜爱的花:………………………………………………玫瑰。您喜爱的颜色:……………………………………………蓝色。您喜爱的格言:…………………………纵有万难,处之泰然。您喜爱的箴言:………………………………………永不绝望。马克思(1867年)第1章人生的起步 崇高理想和职业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马克思的青少年时期,他就在一些具有民主意识的师长的教诲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以照亮人间,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奋斗终生。1.家庭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1818年5月5日凌晨2时,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特利尔城,并在此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特利尔城是一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莱茵省是当时德国经济和政治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虽然特利尔城位于工业发达的莱茵河地区,但是它本身几乎没有工业,其居住者大多是官员、商人和手工业者。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法国军队于18世纪90年代占领了特利尔城。根据1801年的《吕内维尔和约》的规定,包括特利尔城在内的莱茵河左岸地区并入法兰西共和国版图之中。因此,莱茵省比德国其他地方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更为彻底和深远,在经济方面消灭了大地主和教会的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在司法方面推行《拿破仑法典》和陪审员制度,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这些变革措施不仅推动了莱茵河地区工业的发展,也使得该地区的思想文化的自由程度较高。1814年,随着拿破仑帝国的战败,特利尔地区脱离了法国的统治,并入莱茵大公国。到了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的决议,莱茵大公国又并入普鲁士王国,成为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省。一夜之间,特利尔居民由资产阶级国家的公民变成普鲁士王国的臣民。为了维护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普鲁士王国运用一系列手段对莱茵河地区的自由民主思想进行压制,激起了后者强烈的不满。因此,高度发达的工业和思想文化自由,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压制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成为莱茵河地区的重要特征,构成了马克思成长的重要环境。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律法学家。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出生于1872年,是特利尔高等上诉法院的律师。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列斯堡,是17世纪定居荷兰的匈牙利犹太人的后裔。马克思的父母一共生育了9个子女,包括4个男孩和5个女孩,但只存活了4个,分别是马克思、姐姐索菲亚、两个妹妹艾米莉和路易莎。在马克思的青少年时期,父亲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之一。当莱茵河地区并入普鲁士王国之后,封建专制制度再次显示出了其残暴和压制人们思想的一面,由于亨利希·马克思的犹太人身份和信仰犹太教的原因,他被禁止从事法律业务,因此,为了能够继续从事律师活动,他于1816年正式脱离犹太教并加入新教,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女儿爱琳娜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的父亲很有才干,是一位律师,思想上深受法国18世纪关于宗教、科学和艺术等概念的影响”,经常给马克思念伏尔泰和拉辛的著作。这表明亨利希·马克思并没有受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主要是受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教育和影响。也正因为亨利希·马克思的进步的思想倾向,他被普鲁士政府看作“可疑分子”。父亲的进步思想倾向,以及对马克思关于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教育,对马克思的成长产生了重要作用。对此,爱琳娜指出:“摩尔的父亲——摩尔非常钦佩他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18世纪的‘法国人’。像老威斯特华伦背诵荷马和莎士比亚一样,他能背诵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摩尔的知识惊人渊博,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受了‘遗传’的影响。”通过努力,亨利希·马克思当上了特利尔的司法参事,并当选特利尔律师协会的会长,从而获得了一份较高的收入,使马克思能够度过衣食无忧的青少年时期。

燕妮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威斯特华伦是一个具有高度的自由思想的人,不仅熟悉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还非常热爱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威斯特华伦非常喜欢马克思,并和马克思成为真正的忘年交。威斯特华伦能够用英语和德语背诵莎士比亚的大部分作品,并将《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讲给年轻的马克思。爱琳娜回忆道:“卡尔·马克思从他们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他有一半苏格兰血统)那里,受到熏陶,很早就热爱‘浪漫派’;当他的父亲给他念伏尔泰和拉辛的著作时,威斯特华伦却给他念荷马和莎士比亚。”和启蒙思想一样,《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马克思的一生中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马克思全家的挚爱,而这从根源上与威斯特华伦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同时,作为特利尔城的枢密官,威斯特华伦每天都接触大量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他本人对社会现实问题也十分关注,并研究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希望从中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柯瓦列夫斯基回忆道:“马克思告诉我,老威斯特华伦醉心于圣西门的学说,他是第一个向《资本论》的未来作者谈起这个学说的人。”显然,威斯特华伦是推动马克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威斯特华伦教给马克思的许多知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不具备的,它们不仅从文学方面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还在激发他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接触社会主义学说方面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此,马克思于1841年将自己的博士论文,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部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献给敬爱的慈父般的朋友威斯特华伦先生:“我敬爱的慈父般的朋友,请您原谅我把我所仰慕的您的名字放在一本微不足道的小册子的开头。我已完全没有耐心再等待另一个机会来向您略表我的敬爱之忱了。”可见,威斯特华伦在马克思成长历程中发挥了思想引领的作用,而马克思也十分珍视和感激这段宝贵的经历。

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的玩伴主要是他的三个姐妹和他未来的妻子燕妮及燕妮的弟弟埃德加尔。马克思十分聪明,也非常淘气,喜欢和姐妹们在一起玩耍,并表现出了博闻强识的才能,尤其擅长讲故事。爱琳娜回忆道:“我常听姑母们说,摩尔小的时候对姐妹们简直就像一个可怕的暴君,他把她们当作驾车的马,驱使她们从特里尔的马可山上飞奔下来。更糟糕的是,他用一双脏手把很脏的生面团做成‘饼子’,一定要让她们吃下去。她们毫无怨言地一一照办,于是卡尔就给她们讲故事作为奖励。”讲故事的才能贯穿了马克思的一生,并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830年,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读书。虽然从特利尔地区并入普鲁士王国起,特利尔中学就受普鲁士文化部领导,后者也一直试图用容克精神来改造这所学校,然而,得益于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校长维滕巴赫的领导,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仍然在此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学校中也有部分反动教师,副校长勒尔斯就是一个典型,他专门负责对学校师生进行监督。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向除了勒尔斯之外的所有老师告别,以表达自己对于他的轻蔑和憎恶。为此,勒尔斯非常生气,因为只有马克思和克雷门斯没有向他道别。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的反抗精神。在中学期间,马克思的同学大多是资产阶级和官员的子弟,少部分是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子女。这为马克思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和马克思相处最融洽的是燕妮的弟弟埃德加尔。根据爱琳娜的描述,马克思在同学中留下了复杂的印象:“他的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但又害怕他——喜欢他是因为他总是淘气,而害怕他则是因为他随手能写出一些讽刺诗来挖苦他的对头。”中学时期是马克思接受教育和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特利尔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马克思的家庭为他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而宽松的环境,马克思由此脱颖而出。2.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在中学期间,马克思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独立思考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未来的职业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

1835年9月24日,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在王室考试委员会颁发的中学毕业证书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操行方面,马克思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在才能和勤勉方面,马克思的成绩是良好。在语言方面,马克思学习了德语、拉丁文、希腊语、法语和希伯来语,其中德语、拉丁文和希腊语成绩很好,法语的成绩较弱,而希伯来语的成绩没有填写。在毕业证书鉴定中,老师对马克思的作文写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客观地说,他的作文显得思想丰富,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不过经常过于冗长;在语言学方面,作文表现出是经常长期练习的,并力求运用规范化的拉丁语,虽然里面还不免有些语法上的错误。”在科学知识方面,马克思学习了宗教知识,能够明确认识并用其论证基督教教义和训诫,对基督教的历史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在数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方面,马克思的成绩都很好,仅仅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中等成绩。显然,马克思学习的语言为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必要的语言基础,马克思学习的宗教知识为他全面科学地认识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马克思学习的数学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他后来从事数学、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学方面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作文是马克思的强项之一。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时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性和作用》(宗教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语作文)和《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拉丁语作文)。这三篇文章是记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最早文献资料,反映了启蒙思想、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发展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宗教作文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历史教导我们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是必要的。同样,对于个人来讲,“同基督结合为一体可使人内心变得高尚,在苦难中得到安慰,有镇定的信心和一颗不是出于爱好虚荣,也不是出于渴求名望,而只是为了基督而向博爱和一切高尚而伟大的事物敞开的心”。显然,受社会大环境和宗教教育的影响,这时的马克思高度评价基督教对于各民族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这表明了其思想仍然处于唯心主义阶段。

在马克思的中学毕业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在1835 年8月12日撰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通过对客观社会现实环境的冷静观察和深入思考,马克思全面阐述了人们在追求职业选择时应该坚持的主要指针。在选择职业时,青年人必须坚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应该选择一个最适合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职位。然而,选择本身具有两面性,“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显然,选择是青年人必须承担的首要责任,而选择本身又具有可能毁灭青年人的一面,因此,青年人该如何选择职业呢?在选择职业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针呢?青年马克思的回答是,人们在确立目标时必须遵循内心深处的声音。如果这种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然而,这种声音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淹没,因为我们认为热情的东西可能瞬间产生,也可能瞬间消逝。

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遵循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还必须确认自己对这份职业确实怀有热情,而非一时冲动,或者受虚荣心和名利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可能由我们长期从事,但始终不会使我们感到厌倦、始终不会使我们劲头低落、始终不会使我们的热情冷却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显然,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可能得到满足。这都是由内在的虚荣心和外界的名利引起的,也是个人的理性很难克服的。在此基础上,年轻的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显然,只有在经过自己独立的认真的思考,并清醒地面对困难后仍然坚持选择的,才是真正值得从事的职业。这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17岁时就立志选择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职业。

当然,由于人是在社会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人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受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限制和影响,还受个人体质的限制和影响。如果由于这些限制,我们选择了不能胜任的职业,就不能将其做好,更不会取得任何成就,而导致的最自然的结果就是自卑。然而,自卑是一条毒蛇,会无尽无休地搅扰、啃啮我们的胸膛,吮吸我们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述了选择职业应遵循的方针:“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可见,职业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实践中,哪些职业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尊严呢?“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总是最高的职业,但往往是最可取的职业。”除了职业平等的思想,青年马克思还初步提出了自由劳动的思想,即个人的职业选择不是奴隶般地进行被动劳动,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只有每个人都从事自由劳动,才能真正地实现职业平等。

在选择诸如真理研究这样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更为慎重的考虑。“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当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主导思想而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还是最高尚的。”显然,研究真理是十分艰难但又非常高尚的一种职业。要选择这份职业,就必须深思熟虑,尤其要有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因为这是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论述了选择职业的两项指针:“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显然,追求人类的幸福和个人的完美不仅体现了追求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还将个人的完美寓于追求人类的幸福之中。难能可贵的是,年轻的马克思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作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而这两者都并非可以量化的具体的目标,而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是需要每个人为之奋斗一生的崇高目标。而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将这两项指针完美结合呢?马克思给出了答案:“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篇文章具有宗教救世般的情怀,它向世人表明,马克思已经立志为人类解放而工作,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语:;英语:Promethe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狄坦神。他帮助宙斯打败了以克罗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夺得了统治世界的权力。

宙斯夺得权力后,很快变得专横、残暴起来,并拒绝向人类提供火。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保护人类免遭灭亡,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带给人间。普罗米修斯的大无畏的举动严重冒犯了宙斯的权力和威望。宙斯大发雷霆,把普罗米修斯锁缚在悬崖上,令一只饥饿的恶鹰天天来啄食他的肝脏,以示惩罚。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出来。于是,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无尽头。但是,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丝毫没有动摇。

根据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古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创作了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塑造了普罗米修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光辉形象。

最早对这篇文章做出评价的是特利尔中学校长维滕巴赫,他的评语是:“相当好。文章的特点是思想丰富,布局合理,条理分明,但是一般来说作者在这里也犯了他常犯的错误,过分追求罕见的形象化的表达;因此,在许多加有着重号的地方,在个别措词以及句子的连接上,叙述时就缺乏必要的鲜明性和确定性,往往还缺乏准确性。”虽然维滕巴赫对这篇文章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但他仅仅将其看作一个中学生的即兴之作,而非一篇经过深思熟虑的、表达作者自身志向的、作者立志为之奋斗终生的战斗宣言。这显然不是维滕巴赫的错,而是一位教师对一个中学生写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文章的通常评价。

可见,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已经立志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要选择为人类而工作,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的统一。3.遇见终身伴侣燕妮——《爱之书》

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曾说过,在马克思的生命中,燕妮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就不会有今天的卡尔·马克思。他们两人志趣相投,互相取长补短。

燕妮·威斯特华伦于1814年2月12日生于德国威斯特华伦的一个贵族家庭,年长卡尔·马克思4岁。燕妮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燕妮的母亲是普鲁士官员的女儿卡洛琳·坎伯尔。燕妮的父母共育有两个子女,即燕妮和燕妮的弟弟埃德加尔。在此之前,冯·威斯特华伦还有过一段婚姻,共留下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叫斐迪南,是后来普鲁士著名的反动大臣。他对马克思和燕妮一家极端不友好,甚至参与了对他们的迫害。1816年,燕妮的父亲携家搬迁到特利尔,并担任特利尔城的政府枢密官。在这期间,冯·威斯特华伦一家和马克思一家距离较近,两家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共同成长。马克思的姐姐索菲亚和燕妮年纪相仿,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马克思和燕妮的弟弟埃德加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不仅一起成长,还同时在特利尔中学读书,并结下了终生的友谊。燕妮和马克思则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思念致燕妮

燕妮,任它物换星移、天旋地转,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蓝天和太阳,

任世人怀着敌意对我诽谤中伤,

燕妮,只要你属于我,我终将使他们成为败将。我的思念比茫茫宇宙还要宽广,

它无比崇高,胜过寥廓的穹苍,

它无比美丽,胜过梦中的仙乡,

它无比深邃,胜过惊涛澎湃的海洋。

这思念无穷无尽,热情奔放,

这思念犹如上帝的遐想,

时时在他崇高的心中回荡,

正是你让这种思念萦绕在我的心房。

你自己就是这思念的化身,

思念二字难表达一腔衷肠,

炽热的深情无法用言词诉说,

这热情将在我心中越烧越旺。

随着马克思和燕妮的深入接触,他们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年轻的马克思被燕妮的善良、智慧和美貌折服,而作为特利尔城的“公主”和舞会上的“皇后”的燕妮也喜欢上了马克思正直的品格、敏捷的思维、渊博的知识。在实际的相处过程中,马克思和燕妮产生了爱情的火花。1835年,马克思中学毕业,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并于第二年转学到柏林大学。1836年夏天,也就是在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的那个暑假,回家探亲的马克思向燕妮求婚,并和燕妮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秘密订婚。对此,恩格斯指出:“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结在一起了。”这样,两个年轻的生命就走到了一起,并立志一生携手并进、荣辱与共。

马克思和燕妮的秘密订婚在当时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订婚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知晓和同意,更是因为他们在各方面条件的差异。虽然这对年轻人彼此深爱着对方,但是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并不合适,不仅是因为年纪方面的差距——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更是因为身份地位方面的差距——燕妮出身于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是特利尔城的枢密官。相比于燕妮显赫的出身,马克思仅仅是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通青年,两个家庭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燕妮家的一些亲戚并不满意这桩婚事,并对之进行百般刁难。在他们看来,以燕妮的条件,她至少要嫁给一个贵族青年,继续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不是选择马克思这样一个普通青年,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交给未知的未来。就连马克思的父亲也认为,从世俗的角度看来,这桩婚姻预示着燕妮这个被一家人宠爱的女儿可能会面临着一个阴暗的未来,“真的,千千万万的父母都不会同意的。你自己的父亲在忧郁的时刻也几乎希望他们这样做——因为我太关心这位天使的幸福了,我爱她犹如亲生女儿,但正因为如此,她的幸福才令我十分担忧”。可见,父亲曾担心马克思不能给燕妮带来幸福。令人欣慰的是,马克思和燕妮的父亲都十分赞赏和支持这桩婚姻,因为两位老人是看着他们成长的,并且深爱着他们,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竭尽全力地为他们的爱情保驾护航。燕妮·马克思

和燕妮订婚后,马克思就去柏林大学继续求学,而燕妮则留在家中等待着他学成归来。因此,他们主要的联系方式就是通信和马克思给燕妮写情诗。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创作了三本诗集,分别给燕妮、父亲和姐姐。其中,给燕妮的诗歌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爱之书》第一、二部和《歌之书》。通过诗歌,马克思表达对燕妮的思念和热爱:“只是由于你那含情目光朝我一望,才使我从那魔法下获得解放。”同时,诗歌也表达了马克思希望和燕妮荣辱与共、白头偕老的誓言。在《夜》中,马克思这样写道:“我们的心意、行动和爱情将谱写命运的伟大篇章,一旦激情的火焰使我们结合,深沉的痛苦定会消亡。那时我愿永远驻足,与你呼吸与共甘苦同尝,我愿在你怀里燃尽烈焰,幸福地安息在你的身旁,活着我们同呼吸,死后我们合安葬。”显然,马克思和燕妮的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收到这些诗后,燕妮感动地掉下了悲喜交加的眼泪。在燕妮的一生中,不管多少次被驱逐,不管如何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无论到哪里,燕妮都将这些诗歌随身携带,小心翼翼地保存,并收藏起来。对此,拉法格回忆说:“马克思具有丰富的诗意的想象力。他最初在文学上的尝试就是诗。他的夫人曾小心地收藏着她丈夫青年时代的诗作,但不给任何人看。”这充分反映了燕妮对马克思的真挚情感。对燕妮的来信,马克思也是倍加珍惜,一遍一遍地阅读。在1837年11月10—11日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指出:“请向我温柔美丽的燕妮致意!她的来信我已经看了12遍,每一遍我都发现引人入胜的新东西。这是一封在一切方面包括文体在内我所能想像的出自一位女子之手的最美好的信。”这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对燕妮的深厚感情。

和马克思订婚后,燕妮面临着沉重的世俗压力。燕妮的亲戚们让她离开马克思。这给燕妮带来了巨大的苦恼,以致她的身体也遭受了疾病的打击。与马克思在大学期间潜心读书,可以忘掉一切世界的纷繁复杂不同的是,燕妮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针对世俗的压力给燕妮带来的苦恼,马克思这样写道:“尽管你们掀起狂澜,尽管你们怒气冲天,爱情会毅然冲决一切阻拦,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可见,这是马克思和燕妮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要扼住自己生命的咽喉。值得欣慰的是,马克思的家人都非常喜欢燕妮,给她力所能及的帮助,晚上不到十点钟绝不放她回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的父亲扮演了一个为两人的爱情保驾护航的角色,既帮助马克思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帮助燕妮排解感情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压力,成为他们爱情的守护神。

亨利希·马克思对燕妮非常了解,也非常喜欢这个善良、聪明和高尚的女孩,将她视为自己的女儿,因此,他不希望燕妮受到任何伤害,包括马克思可能给燕妮带来的伤害。然而,大学期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极其发散和活跃,甚至是天马行空的人,再加上他和燕妮的恋爱经受了很多世俗的不公正的对待,因此,为了与马克思结合,燕妮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对此,亨利希·马克思指出:“她为你作出了难以估量的牺牲——她表现出的自制力,只有用冷静的理智才能衡量。如果在你的一生中什么时候忘了这点,那就太可悲了!但是,目前只有你自己才能有效地干预了。你应当确信,你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值得世人尊敬、很快就会使世人折服的堂堂男子汉;是一个保证始终如一、保证将来认真努力,并迫使指责你过去错误的那些贫嘴薄舌者无话可说的人。”在父亲看来,马克思应该证明自己的才能和品德,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并给燕妮带来幸福。

为了减轻燕妮的压力,马克思的父亲于1838年经常与她谈心。根据燕妮的回忆:“那天我们两人曾单独在一起,两三个小时地谈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谈论最高尚、最神圣的利益,谈论宗教信仰与爱情。他说了一些精彩有趣的话,他的金玉良言铭刻在我的心头。他和我交谈时带着一种慈爱、带着一种真挚、带着一种亲切,这只有像他这样情感丰富的人才能做得到。”这样,马克思的父亲成功开导了燕妮,获得了她的无限信任。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善良的燕妮首先考虑到的还是马克思,生怕会对他不利,使他过分劳累。在1837年12月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这位姑娘按其出众的才干、优越的社会地位,她是作了巨大的牺牲的:她以自己优越的地位和锦绣前程换取一个靠不住的、阴暗的未来,把自己和一个比她年轻的人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简单而实际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为她在现实中创造一个配得上她的前途,而不是让她在烟雾腾腾的房间里守着一盏放在一个放荡不羁的学者身旁的昏暗的油灯。”在父亲看来,马克思应该有所改变和作为,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要以坚定的精神和男子汉的勇气使得燕妮相信自己,能够平静和坚定不移地向往着未来,这样才能配得上燕妮的付出和牺牲。

马克思的父亲对马克思和燕妮的付出,得到了两个孩子的衷心感谢和信任,也使得马克思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地担负起了一个男子汉对爱情的神圣责任。不幸的是,马克思的父亲于1838年5月10日去世。在1838年6月24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燕妮写道:“每一天,每一瞬间都提醒我:如今一切都变了,过去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那为我们的爱情祝福的卓绝的人不再和我们在一起了,他已再也不能把祝福我们的、给我们力量的太阳的光芒投入今日的黑暗中,他被永远地从我们身边夺走了,他永远地走了。”可见,燕妮将马克思的父亲当作自己的父亲,从内心感激他对自己的爱情的保驾护航。虽然父亲的离世给了马克思和燕妮很大的打击,也使得他们的爱情少了一位保驾护航的长者,但是在父亲的教导和帮助下,马克思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可以和自己心爱的燕妮一道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他们的爱情也曲折但是坚定地向前发展,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开花结果。

在马克思的青少年时代,他就遇见了将与自己携手相伴一生的燕妮,并将自己的生命和燕妮完全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马克思人生中的一件幸事。4.初入大学和父亲的教诲

1835年10月15日,在父亲的影响下,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父亲希望马克思能够继续自己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然而,马克思对法学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将其排在哲学和历史学之后,加之波恩大学较差的学习氛围的影响,他在大学初期度过了一段较为迷茫和散漫的时期。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时,正值反动派加强对德国国内思想控制之际,因此德国的大学生协会被取缔。然而,波恩大学的学生以家乡为单位组建了一些同乡会,包括特利尔同乡会。马克思参加了特利尔同乡会,并于第二学期成为该同乡会的主席。和其他同乡会的情况相似,特利尔同乡会的常规活动就是到酒馆里喝酒聚会。1836年6月的一天,由于酗酒喧闹扰乱了夜间的安宁,马克思被学校处罚了一天的禁闭。然而在禁闭期间,马克思的朋友们前往探望,又在禁闭室里开怀畅饮。在波恩大学读书期间,马克思还曾试图与人决斗,具体原因无从知晓。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并非一个循规蹈矩的大学生,而是充满了青春期的叛逆,必须得到师长的正确引导,而他的父亲正好扮演了这样的角色。马克思进入大学后,父亲就要求他与家人通信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而父亲也通过家书的形式对第一次离家出远门且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马克思予以思想上的引导和生活上的关心。

到达波恩后,马克思的家人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来信,然而并未如愿。为此,在1835年11月8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你走后已经过去三个多星期了,可是音信全无!你是了解你母亲和她的担忧的,但是你仍然如此漫不经心!这不幸完全证实了我的看法,虽然你有不少优良品质,但是你内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私。”爱之深,责之切。父亲对于马克思的教育相当严格。父亲最为注重对马克思的品德的培养,认为品德比金钱和智力更加重要。在1836年5—6月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你的来信我7日才收到,这封信使我更加相信你的耿直、坦率和诚实的品德,这对我来说比金钱还要宝贵,所以关于钱的事我们就不再多说了。”可能是出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忧虑,父亲十分注重马克思的身体状况,不断强调健康的极端重要性。在刚上大学时,马克思对学业充满了热忱,第一学期就选了9门法学课程。对此,在1835年11月18—2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虽然父亲也指出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时间是短暂的,如果身体状况能够承受得了,也可以同时学习9门课程,但他还是希望马克思所学的东西不要超过自己身体和精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决不能因强度过大而影响自己的健康。“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上身体是你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还要运动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身心更加健康。”这里,父亲似乎预感到马克思会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终生的事业。

针对马克思的一些不好的习惯,父亲也对他进行了谆谆教导,希望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针对马克思曾想与人决斗一事,父亲在1836年5—6月给他的信中告诫说:“难道决斗也与哲学密切有关吗?这是对舆论的尊重,甚至是敬畏,而那是谁的舆论呢?决不总是正经人的,可你还是!!!无论何处人总是很少前后一贯的。不要让这种爱好,即使不是爱好,也是欲望,在你的心里扎下根。否则,你终究会使你自己和你父母的最美好的生活希望遭到毁灭的。”在父亲看来,决斗会无谓地毁掉一个人的幸福和前途。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此后对决斗问题持鲜明的反对态度。同时,由于马克思的胸部不是很健康,因此,父亲劝他别过多地抽烟。针对马克思巨大的生活开销,在1836年3月1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谈到了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后的5个月内已经从家中拿走了160塔勒的钱,这已经明显超出了家庭的一般支付能力。“亲爱的卡尔,我再说一遍,我乐意把一切都办到,但我是一个多子女的父亲,而你又知道得很清楚,我并不富裕,所以除了你的健康和前途所必需的之外,我不想再多给了。”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和健康原因,父亲希望马克思能够节约开销,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1836年,在父亲的安排下,马克思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读书。为此,亨利希·马克思于1836年7月1日写了一封表示同意的证明函件:“我儿子卡尔·马克思下学期要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在波恩开始攻读的法学和官房学。这不仅得到我的准许,而且是我的意愿。”同年8月22日,波恩大学给马克思颁发了肄业证书。在此期间,马克思共学习了法学全书、法学纲要、罗马法史、希腊罗马神话、荷马研究诸问题、现代艺术史、德意志法学史、普罗佩尔提乌斯的哀歌、欧洲国际法和自然法等课程。除了欧洲国际法和自然法的讲授老师普盖教授中途离世没有成绩外,其他课程的成绩均为勤勉、勤勉和用心、十分勤勉和用心、十分勤勉和经常用心、极为勤勉和用心等。这表明了马克思在学业方面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5.柏林大学的求学生涯和父亲的教诲

转入柏林大学后,马克思的学习和生活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相对于波恩而言,柏林就是另一个世界,其氛围与波恩完全不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波恩只是一座小城。这反映到大学层面也是如此,柏林大学的学生人数要比波恩大学多很多。波恩大学的学习氛围并不浓郁,学生们习惯于参加各种同乡会来饮酒作乐。在柏林大学,学生们无心参与这些喧嚣的组织,潜心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由于当时的柏林是由普鲁士管理的,国王和军人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柏林也没有同乡会和其他的学生团体等组织。在进入柏林大学之前,马克思和燕妮已经秘密订婚,因此,马克思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身汉,而是一个肩上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的青年人。在此情形下,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后,在学习方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指出:“到柏林后,我断绝了从前的一切联系,只是兴致索然地拜访几个人,我努力使自己专心致志于科学和艺术。”在此期间,父亲继续通过书信的形式扮演马克思的人生导师的角色。

父亲继续关心马克思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在1836年12月28日致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因为你知道,不管我把你的智力估计得有多高,要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它对我来说就失去任何意义了。你自己也承认,你早就使我有理由对你的自制力产生疑虑了。”父亲认为,善良比智力更重要。在1837年2月3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继续要求马克思要力所能及地学习,要保护好自己的体力和视力,因为健康是每个人的最大财富,对一个学者来说更是如此。马克思废寝忘食地读书确实使他的身体遭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在1837年11月10—11日给父亲的信中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在第一学期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经历了许多斗争,体验了许多内心的和外在的冲动。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我大大充实起来,不仅如此,我还忽视了自然、艺术、整个世界,也疏远了朋友们。我的身体似乎也有反应。一位医生劝我到乡下去,于是我第一次穿过全城走出了城门,来到施特拉劳。我没有想到,虚弱的我在那里竟会变得十分健康和强壮。”这样,马克思就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虽然在波恩大学期间,父亲就曾告诫马克思要勤俭节约,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他到了柏林大学依旧大手大脚。在1837年12月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我们的儿子先生违反一切协议、违背一切惯例一年花了700塔勒,可是,就连最富有的人花的钱也不超过500。在1838年2月10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现在才是一个学年的第四个月,而你已经拿了280塔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是一个喜欢铺张浪费、吃吃喝喝的纨绔子弟,而是他生性对金钱不是特别在乎,加之朋友众多,导致其开销一直居高不下,以致超过了父亲的支付能力。同时,针对马克思整天待在昏暗的房间内边抽烟边读书、不与他人交往、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的行为,父亲一再告诫他要注重生活的细节。在1837年12月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杂乱无章,漫无头绪地踯躅于知识的各个领域,在昏暗的油灯下胡思乱想,虽不在啤酒杯中消磨放纵,却蓬头乱发穿着学者的睡衣放荡不羁;离群索居、不拘礼节甚至对父亲也不尊重。与外界交往的艺术仅限于一间肮脏的房间,在那里,也许在异常混乱的情况下,燕妮的情书和父亲的可能是噙着眼泪写的、善意的告诫,被用来点燃烟斗,顺便说一句,比起由于更不负责任的混乱而让这些信落入旁人之手,这还算是不错的。”在父亲看来,马克思的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和生活方式无法给他自己和所爱的人带来幸福,也无法得到任何收获。这也是父亲对马克思的严厉的批评和谆谆教导。

父亲一如既往地关心马克思的学业情况。在1837年8月20日左右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如果你有空给我写信,我将为看到你关于一年来在攻读法学方面学过哪些东西的简单介绍而感到高兴。从你的初步计划来看,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学习财政学。只是你可别把博物学疏忽了,因为你没有把握日后能把这个缺陷弥补上,那时,后悔就太晚了。”显然,父亲十分关心马克思的学习计划,要求他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在1837年9月16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建议他学习官房学。针对马克思对法律专业没有浓厚的兴趣,不想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情况,父亲建议他可以考虑从事教育事业,并首先获得教职。在1836年12月28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我要问你一下:你是否知道,多大年龄才能获得教职?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想,你的计划的目的在于尽快获得教职(哪怕是低级的教职)和用自己的作品来逐渐获得声望。”由于当时的规定是要获得大学教职,必须公开发表一定的文章,因此,在1837年8月12—14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说到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你是否要用本名发表?因为对你来说,博得声誉,批判的声誉,对于获得教授的头衔是很重要的。”这里,父亲为马克思的职业选择出谋划策,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满意的工作。

不管父亲如何用严厉的言辞谆谆教导马克思,他始终坚信马克思高尚的品行和出众的才华,坚信马克思会有所成就。在1836年11月9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你将为你自己和你的家庭的幸福,也将为人类的幸福而生活。事实也是如此,马克思的一生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人类的思想史中留下了光辉的学说,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然而,父亲却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在1838年5月10日,也就是马克思刚满20岁后的第五天,他的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的生活和思想道路的引路人——亨利希·马克思因病去世,享年56岁。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为他的成长、为他和燕妮的爱情保驾护航,马克思必须而且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和成熟起来。父亲去世之后,马克思一生保持着对他的崇高敬意,不仅时常向自己的孩子们谈论他的出众的才华,还将他的一张照片随身携带,以寄托自己无尽的思念。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将这张照片和马克思一起安葬。

父亲的谆谆教诲是马克思成长过程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道路,引领他去寻找真理和光明。6.大学期间的创作

大学期间是马克思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法学专业的课程,而且系统地自学了哲学和历史,尤其是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马克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现在留存下来的主要是他给父亲写的一封信以及给父亲、燕妮和姐姐索菲亚写的三本诗集。

马克思大学期间给父亲写了许多信,但现今保存下来的只有1837年11月10—11日给父亲写的一封长信。这封信反映了马克思大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和生活情况。在信中,马克思论述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因为我必须攻读法学,而且首先渴望专攻哲学,这两门学科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一方面不加任何批判地,像小学生一般地读了海奈克齐乌斯和蒂博的著作以及各种文献,例如,我把《学说汇纂》头两卷译成德文,另一方面又试图使一种法哲学贯穿整个法的领域。我在前面叙述了若干形而上学的原理作为导言,并且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300张纸。”这时,马克思不仅意识到了法学和哲学的不可分割性,而且试图创作一本用法哲学体系贯穿整个法的领域的著作。紧接着,马克思指出:“这里首先出现的严重障碍同样是现有之物和应有之物的对立,这种对立是理想主义所固有的,是随后产生的无可救药的错误的划分的根源。最初我搞的是我慨然称之为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就是脱离了任何实际的法和法的任何实际形式的原则、思维、定义,这一切都是按费希特的那一套,只不过我的东西比他的更现代,内容更空洞而已。”这时,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现有和应有之间的对立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为之后立志批判和改造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开启了一扇门。

在大学期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他讲道:“帷幕降下来了,我最神圣的东西被毁掉了,必须用新的神来填补这个位置。我从理想主义——顺便提一下,我曾拿它同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想主义作比较,并从中吸取营养——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观念。如果说神先前是超脱尘世的,那么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尘世的中心。”这样,马克思就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试图从现实中寻找思想。于是,马克思开始阅读黑格尔及其弟子的著作,希望从中汲取思想和寻求答案。同时,马克思表示:我养成了对读过的一切书作摘录的习惯,例如,摘录莱辛的《拉奥孔》、佐尔格的《埃尔温》、温克尔曼的《艺术史》、卢登的《德国史》,并顺便写下自己的感想。毫无疑问,做读书摘录和笔记的习惯的养成对于马克思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帮助,使他受益终生。

在波恩读书期间,马克思还进行诗歌和小说创作,并将自己的诗歌寄给父亲。然而,父亲并没有对此表现出应有的开心和鼓励,反而劝诫他:“我坦率地对你说:你的诗,无论就它的真正含义,还是就它的倾向来说,我都不理解。……难道你想只在抽象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同梦想有些相似)中寻找幸福?简言之,给我个答案,我承认自己思想的局限性。”到了柏林大学,马克思不仅继续创作诗歌,而且创作其他文学作品。在1836年12月28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父亲指出他用诗人特有的在爱情上的那种夸张和狂热的感情破坏了燕妮的平静,并且再次强调:“诗歌应当是第一个杠杆,不言而喻,在这方面诗人是有资格的。可是,创作引人入胜的那类诗歌,勿宁说是有智慧的、社会上知名的人的事。在通常情况下,这可能是对年青人的过高要求。”在父亲看来,如果诗歌不能使马克思的生活变得幸福的话,就应该将其抛掉。父亲的观点对马克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之燕妮生病和自己徒劳无益的脑力劳动使得自己生病,因此,马克思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写道,创作抒情诗歌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而病好了之后,他就将所有的诗歌和小说草稿都烧得一干二净。此后,虽然马克思与诗人海涅成了莫逆之交,并保持了终生的友谊,但是他本人不再创作诗歌。

大学期间的创作反映了马克思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发展和心路历程。第2章从象牙塔走向革命实践 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开始

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

1841年3月30日,马克思完成了学业,获得了柏林大学的毕业证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毕业后,马克思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这样,他就开始了从象牙塔走向革命实践的人生历程。1.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交往

黑格尔的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者一生中曾多次以前者的学生自居。

在马克思读大学期间,黑格尔哲学是德国的官方哲学,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加之马克思喜欢哲学和历史,因此,他对黑格尔的思想并不陌生。虽然黑格尔不可能实现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的目标,但他还是构建了一个内容庞杂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的辩证法,它不承认有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不承认所谓的绝对真理。然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又假定存在所谓的绝对精神,即精神发展的另一个终极,尤其是将普鲁士精神看作人类精神发展的顶端。因此,黑格尔哲学被普鲁士国家确定为官方哲学,成为维护普鲁士专制统治的工具。可见,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是革命的,而其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和保守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突出表现在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这一命题上。在黑格尔去世之后,出现了对其哲学理解不同的两个派别,即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强调和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基督教和普鲁士国家持批判态度,其主要成员有施特劳斯、施蒂纳、卢格、鲍威尔兄弟等。老年黑格尔派强调和重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主张维护普鲁士国家的专制统治,在政治上持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态度,其主要成员有格·加布勒、卡·道布、汉宁和亨·莱奥。

在大学期间,马克思就开始阅读黑格尔的著作。起初,马克思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也不喜欢黑格尔哲学的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1837年4—8月,马克思钻研黑格尔哲学:“这就是要证实精神本性也和肉体本性一样是必要的、具体的并有着坚实的基础;我不再练剑术,而是要把真正的珍珠拿到阳光之下。”马克思希望从黑格尔哲学中找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1837年11月10—11日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指出:“在患病期间,我从头到尾读了黑格尔的著作,也读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由于在施特拉劳常和朋友们聚会,我接触到一个博士俱乐部,其中有几位讲师,还有我的一位最亲密的柏林朋友鲁滕堡博士。这里在争论中暴露了很多相互对立的观点,而我同我想避开的现代世界哲学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了;但是万籁俱寂时,我却产生了讽刺的狂热,而在如此多的东西遭到否定以后,这是很容易发生的。”当时,马克思已经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些代表人物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并成为其重要成员。

在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之后,马克思很快就以出众的才华和敏捷的思维得到了其他成员的信任和钦佩。1841年9月2日,赫斯在给贝尔托尔德·奥尔巴赫的信中指出:“你将准备认识一位伟大的、也许是惟一现在还活着的真正的哲学家。不久,他将公开露面(不论在著作中,还是在讲台上),那时,他将引起德国的注意。不论就他的趋向来说,还是就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来说,他不仅超过了施特劳斯,而且也超过了费尔巴哈,而超过后者,就说明很多问题!……我所崇拜的马克思博士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人(大概不到24岁)。他将给中世纪的宗教和政治以最后的打击。他把最机敏的才智与最深刻的哲学严肃性结合起来。你想一想,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在一个人身上结合起来了(我说的是结合,不是混合),这就是你将得到的关于马克思博士的概念。”这里,赫斯对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期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相处得较为融洽,在一起激扬青春。1842年4月,鲍威尔写信告诉弟弟埃德加尔关于他自己和马克思一起纵情旅游的事情:在哥特斯堡,两人骑着两头租来的毛驴环山飞跑,以至于波恩的社会人士都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即便如此,马克思和鲍威尔也毫不在意,依旧在自己的欢呼声和毛驴的鸣叫声中骑着毛驴纵横驰骋。这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豪放不羁和真实性情。

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是马克思思想形成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