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3 08:34:40

点击下载

作者:陈国姿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

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试读:

张序

中医是华夏文明在漫长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结晶,以其“简、便、效、廉”的特点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中药,还是古时的砭石,乃至后世的针具、火罐、膏丹等,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卫生保健做出了杰出贡献。

与古时相比,虽然现在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中医仍旧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委,在于其确定的疗效、简便的操作及低廉的价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尤其需要民众乐于接受且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恰恰符合这个要求。

古语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龙岗区中医院组织专家撰写的中医学著作,实“非斯须之作”也!《诗经》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愿更多的中医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把中医药继承发展得更好!国医大师 张学文乙未年秋月

唐序

华夏千年,中医造福祉无数,而中医适宜技术则以“简、便、效、廉”根植于人民心中。古人云:“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先有砭石,后以九针,经历代发展,已经愈发成熟,很多杂顽之症,可取桴鼓之效。

龙岗中医院,栖于深圳之东北,宛若潜龙在渊,东眺大海,西接莞惠,而该院中医之士,颇好古风,于方术之余,浸淫于典籍,乃废寝忘食,勤求古训,上下求索,冀跬步之积,成千里之行,以仁心之术,解民于倒悬之间。

光阴荏苒,历时两年,此书方成,昔孔圣韦编三绝,始得《易》之道,而吾侪于此书,悟先贤之神貌。

昔吴师机在其书《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乃见道之语。此术非得其神,不得其效,忆庖丁之解牛术,无数年功力,不得其术也,不解医道,难为此术。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中医之学,浩瀚若静夜星空,而我辈能于浩渺中添得少许星光,则愿足矣!书成,若睹赤子之靥,乐为之序。国医大师 唐祖宣2015年7月23日前 言

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治疗技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无可替代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新时期,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医学,发挥其优势,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为了给社区医生提供一本易于掌握的中医药服务规范的案头工具书,我们召集了一大批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热心于社区医疗保健的中医药专家,共同探讨编撰了《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一书。《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以社区医生的诊疗思路为主线,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详细讲解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等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并附社区医生常用的项目于后以便参考。为了使这本手册更加贴近社区,结合手册内容,我们在深圳市龙岗区社区中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广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深圳市中医药界专家、学者及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鸣谢。《社区中医师诊疗手册》几易其稿,终于和读者见面了。由于水平有限,本手册难免存在纰漏,请专家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 者2015年9月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一)哲学基础

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来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而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气一元论  “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是表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但是阴阳的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念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一致。但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不可能像现代系统论那样更科学地阐明所有系统结构的一般关系和一般规律。(二)藏象经络

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等学说是中医学关于人体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其中,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1.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藏象学说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和医学家,通过长期对人类生命活动的观察研究和防病治病的实践,并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说,对中医诊治与预防疾病、养生与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脏腑概念虽然包含着解剖学内容,但其解剖学内容主要是一个标示各种整体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整体的功能模型,其作用主要是阐述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因而不能与现代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

2.气血精津液学说  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总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藏象学说之中。

3.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4.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和经络学说相互包容渗透,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医学对生命规律独特、精辟的认识。(三)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关于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机理的学说。

1.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的,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按照症状、体征、证候来建立病因概念,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和主要特点。

2.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的学说。其内容包括发病机理、病变机理和病程演化机理三部分。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般规律的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变机理简称病机、病理,是研究人体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和津液失常以及脏腑经络失常等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病程演变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包括病位传变、病理转化、疾病转归与复发等。(四)诊法辨证

1.诊法  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以辨别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变化情况。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

2.辨证  即分析、辨识疾病的证候,即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何种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五)预防治则

1.预防  预防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采取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治未病”,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摄生。摄生又称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把精、气、神作为人身之三宝,视为养生的核心,强调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神并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养生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具有普遍意义。除摄生防病外,还应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变:是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早期诊断以防止疾病由轻浅而危笃,所谓“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医学心悟》)。早期治疗则可截断病邪传变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疾病传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健康。

2.治则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或原则,是治疗疾病的观念和确定治法的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因势利导和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观念。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调理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形神兼顾、病证相参、因异制宜等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所确定的具体治疗措施,治则指导治法,而治法体现治则。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色。所谓“理”,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做出的准确解释;所谓“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所谓“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所谓“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论治是在辨证基础上拟定出的治疗措施,辨证与论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六)康复

康复,又名平复、康健。康复是指改善或恢复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即采用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或功能障碍进行医疗,从而使其生理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健,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神的康复,故中医学认为康复是身心的康复。中医学康复的基本观点为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和功能康复。根据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观点,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整体康复的思想,称为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是辨证论治在康复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康复原则,并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促使患者康复的思想,称为辨证康复观。根据中医学的恒动观,注重功能训练与形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生理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称之为功能康复观。

预防、治疗和康复是中医学同疾病做斗争的三种不同而又密不可分的理论和方法,对临床医疗实践和保障人们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医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就学术分类而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群,以基础与应用分,可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类;以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的医疗行为过程分,可分为基础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和养生康复医学学科三大类。(一)基础医学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整个现代中医学科群的基础,其主要内容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病因病机以及预防、治则、康复等学说。

2.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诊法和辨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联结理论与临床诊治的桥梁。

3.中药学  中医传统用以预防和诊治疾病的药类物质谓之中药,又称本草,现统称中药。其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药。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包括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药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等分支。

4.方剂学  方剂,简称方。方,指医方;剂,指调剂。方剂是根据配伍的原则,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是治法的体现,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二)临床医学

中医学关于病证的认识及治疗病证的原则、措施和经验等,构成了中医应用学科的主体,并分别组合成为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等临床学科。(三)养生康复医学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学科。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等方法进行辨证康复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应用性学科。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一般来说,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本质的联系称之为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整体谓之系统。整体性表现为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即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联系的统一性。整体思维是中国古代所具有的独特的思维形态,它强调整体、和谐和协调。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理活动。(二)整体观念的内容

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又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形体、官窍组成的,而各个脏腑、形体和官窍各有不同的结构和机能,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1)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即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见表1-1)。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机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同时,脏腑机能活动又促进和维持了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贮藏和代谢,从而充实了形体,支持了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表1-1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根据五脏一体观,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方面靠各种脏腑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依靠脏腑间,即五个生理系统间的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协调平衡。

形神一体观,即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它们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络通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

由于精与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又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精神活动与五脏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产生,由五脏共同主持,但总由心来统领。五脏精气充盛,机能协调,则精力充沛,思维快捷,反应灵敏,言语流利,情志活动处于正常范围。若五脏精气不充,机能失调,则会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变化。另一方面,精神活动的异常也可能影响五脏的机能,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常易影响五脏气机,引起五脏精气的相应病变。(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应,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如肝气的疏泄功能失调时,不仅肝脏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常影响到脾气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而见喘咳,还可影响心神而见烦躁不安或抑郁不乐,影响心血的运行而见胸部疼痛。因此,五脏之中,一脏有病,皆可影响他脏。在分析某一脏腑的病机时,既要考虑到本脏病变对他脏的影响,也要注意他脏病变对本脏的影响。(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做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验舌诊病是一种由外察内的诊病方法。由于舌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因而内在脏腑的机能状态可反应于舌上。验舌不但可知脏腑精气的虚实,而且还可推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逆顺转归。面部色泽是内在脏腑精气的外荣,故诊察面部色泽可知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病邪之所在。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疾病治疗方面,中医学也强调在整体上对疾病部分进行调节,使之恢复常态。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以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

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形病可引起神病,神病亦可导致形病,故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以养生防病,形神共调以康复治疗疾病。在养生方面,既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加强身体锻炼以养其形,使形健而神旺,又要“恬淡虚无”,怡畅情志以养神,使神清而形健。在康复治疗疾病时,若因躯体病变引致精神病变时,当以治疗躯体疾病(治形)为先;若为精神的伤害引致躯体疾病,则当先调理精神的失调(治神)。但由于“神乃形之主”,躯体疾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损害,而这些精神损害又常阻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故要重视调理精神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首先“治神”。

2.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这种“天人一体观”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健康地生存下去,这就是人体内部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世界本原为气,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天地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运动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

人和自然相统一,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均受阴阳五行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在许多具体的运动规律上又有相互通应的关系。人的生理活动随着自然界的运动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的生物在这种规律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理、病理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此外,还要加强人性的修养,建立理想的人格,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但是,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个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弱,不能对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人就会进入非健康状态,乃至发生病理变化而罹病。(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疾病的发生和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两个方面均有关系。若人体正气充沛,适应、调节及抗病能力强,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气候特别恶劣,而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的能力相对减退,病邪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外在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  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的生命活动必然会受到其影响。人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1)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兴奋、敢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

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身心机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地位过高,易使人骄傲、霸道、目空一切;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和颓丧情绪,从而影响人体脏腑的机能和气血的流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又可影响个体体质的形成。(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通过影响人体的精神活动从而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并通过精神调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变。

综上所述,中医学强调治病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从整体出发,全面了解和分析病情,不但要注重病变的局部情况、病变所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更要注重病变脏腑与其他脏腑的关系,把握整体阴阳气血失调的情况,并从协调整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关系出发,扶正祛邪,消除病邪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邪在机体脏腑之间所造成的连锁病理反应,通过整体作用于局部,从而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辨证论治实质上就是整体治疗观的体现。

二、辨证论治

中医学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是机体自身所固有的阴阳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中医学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中医学辨证观念。辨证论治则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一)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称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应;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变现出的个别、孤立现象,它可以是患者的异常主观感觉或行为现象,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也可以是医生检查患者时发现的异常现象,如舌苔、脉象等(体征)。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上;但是,症只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定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辨证  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辨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病理变化做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辨病因: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断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病因一旦辨出,证候随之确立,治疗也就针对病因处方遣药。对于外感性疾病,辨析病因是辨证过程的首要环节。但多数内伤性疾病,运用病因辨证的方法并不能找到直接的病因,只能根据疾病的诊断依据推断某阶段和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以确定证候。

辨病位: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不同的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病证。辨明病变部位,既可推知致病邪气的属性,又可了解病情轻重及疾病传变趋势,因而对确立证候是非常重要的。病位不同,病因不同,证候有别,治疗也不一样。

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伤寒论》把外感病分六个病期,以六经表示其不同的病期和发展趋势,其传变规律可概括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学家们则用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表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传变规律。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可以洞察疾病发展、变化及转归的全局。这不仅对确立证候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类型大有裨益,而且对该证的来龙去脉,即上下联系也随之明确,因而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

辨明了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及传变规律,则可认清疾病过程中某阶段或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从而对疾病、证候做出明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

2.论治  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因证立法:依据已经辨明的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证候是辨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依据。只有确立了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才能针对该证候的性质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2)随法选方:据证立法之后,随治法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予以处方。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又有内服法和外用法之分;非药物疗法内容很多,包括针灸、推拿等。处方,是在选定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依据治法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某一证候时,可选用一种治疗手段,也可几种疗法联合应用。(3)据方施治: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治疗的实施一般应由医务人员执行,某些情况下可由医师指导患者自己执行。

总而言之,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例如感冒可因其病因、病机和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垂”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四)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必须掌握病与证的关系,既要辨病,又要辨证,而辨证更重于辨病。证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变化的反应。因此,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证候,要根据不同证候进行治疗。如温病的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就是温病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应分别治以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等法。同病可以异证,异病又可以同证。如同为黄疸病,有的表现为湿热证,治当清热利湿;有的表现为寒湿证,宜温化寒湿,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再如,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性质相同的证,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脱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用基本不同的治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去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第三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的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

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含义

1.阴阳的哲学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阴阳是气本身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一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阴阳虽然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但是它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有着根本的区别。(1)阴阳范畴的局限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对立都是矛盾。矛盾范畴,对于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其对立统一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对立统一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矛盾范畴适用于一切领域,是事物和现象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而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又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规定,属于一类具体的矛盾。阴阳是标志事物一定的趋向和性态特征的关系范畴。所以,阴阳尽管包罗万象,具有普遍性,但在无限的宇宙中,阴阳毕竟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其内涵和外延比矛盾范围小很多,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仅能对宇宙的事物和现象做一定程度的说明和概括,不能用以说明社会现象。另外,对于唯物辩证法来说,具体矛盾的双方,如有主有从,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阴阳学说认为,在相互依存的阴阳矛盾中,一般情况下阳为主导而阴为从属,即阳主阴从。在人体内部阴阳之中,强调以阳为本,阳气既固,阴必从之。总之,阴阳学说对矛盾双方的性态做了具体限定,一方属阴,一方属阳,阳为主,阴为从。一般说来,这种主从关系是固定的,这也表现出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2)阴阳范畴的直观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建立在高度科学抽象的基础之上的,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阴阳范畴还不可能超出直观观察的广度和深度,不可能具有严格科学的表现形式,往往有一定的推测成分。

2.阴阳的医学含义  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表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它既表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又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见表1-2)。表1-2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总之,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它也是一对关系范畴,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二)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用阴阳来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2.阴阳的相对性  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就要随之而改变。所以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局方发挥》)。

阴阳这种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性和无限可分性。(1)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寒证和热证的转化,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之间,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二者在生理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可以转化为功能,功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2)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随着对立面的改变,阴阳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

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不但说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也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即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都是一分为二的。

3.阴阳的关联性  阴阳的关联性是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对矛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事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不能构成一对矛盾,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学以水火作为阴阳的征象,水为阴,火为阳,反映了阴阳的基本特性。如水性寒而就下,火性热而炎上。其运动状态,水比火相对的静,火较水相对的动,寒热、上下、动静,如此推演下去,即可以用来说明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是: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均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均属于阴的范畴。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四)气与阴阳

中医古代哲学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分为阴气和阳气。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的运动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实质。

对立是阴阳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发展变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

在人体,生命现象的主要矛盾是生命发展的动力,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用阴阳来表述这种矛盾,就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则生命物质为阴(精),生命机能为阳(气)。其运动转化过程则是阳化气,阴成形。生命就是生命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有斗争就要有胜负,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阴阳的对立是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二)阴阳互根

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1.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  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不仅要注意其差异性,而且还要注意其统一性,即相互关联性,从差异中寻找统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运用阴阳来分析说明。如上属阳,下属阴,没有上之属阳,也就无所谓下之属阴;没有下之属阴,也就无所谓上之属阳。昼属阳,夜属阴,没有昼之属阳,就无所谓夜之属阴;没有夜之属阴,也就没有昼之属阳。热属阳,寒属阴,没有热之属阳,也就无所谓寒之属阴;没有寒之属阴,也就无所谓热之属阳。所以说,阳依赖于阴,阴依赖于阳,每一方都以其对立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果事物不具有相互依存的关联性,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无法分析其阴阳属性,也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了。

2.阴阳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因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与阳相互依赖,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所以事物的发展变化,阴阳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均存在着阴阳互根的关系。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证脏腑活动功能的平衡。

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气候则由寒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气候则由热逐渐变凉变寒,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根本出发点,这是中医学的宇宙恒动观。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即人体中阴阳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基本上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在量的变化上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没有突破阴阳协调的界限,所以人体脏腑活动功能正常。只有物质和功能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都是如此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果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在病理情况下,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损,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由于“无阳则阴无以化”,故可进一步损伤体内的阴液而导致阴虚,称作“阳损及阴”。反之,阴虚至一定程度,由于“无阴则阳无以生”,故又可损伤体内的阳气而导致阳虚,故称作“阴损及阳”。如失血患者,由于血(阴)的大量损失,气随血脱,往往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之候,这可称之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虚证。如果人体内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一方已趋于消失,而使其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呈现孤阳或孤阴状态,这种阴阳的相离,意味着阴阳矛盾的消失,那么生命也就即将结束了。

3.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代表着相互关联的事物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因而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也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基础。因为阴阳对立的双方没有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三)阴阳消长

消长,增减、盛衰之谓。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其消长规律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平衡是维持生命的手段,达到常阈(生理限度)才是健康的特征。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了生理限度,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于是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疾病就由此而生。在疾病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过程。一方太过,必然导致另一方不及;反之,一方不及,也必然导致另一方太过。阴阳偏盛,是属于阴阳消长中某一方“长”得太过的病变;而阴阳偏衰,是属于阴阳某一方面“消”得太过的病变。阴阳偏盛偏衰就是阴阳异常消长病变规律的高度概括。一般说来,阴阳消长有常有变,正常的阴阳消长是言其常,异常的阴阳消长是言其变。总之,自然界和人体所有复杂的发展变化,都包含着阴阳消长的过程,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四)阴阳转化

转化即转换、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统一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互变过程。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理,极则生变。

但阴阳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二者就不能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不已,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入凉爽的秋季,则是由阳转化为阴。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转化为营养物质(阴)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实际上,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代谢过程,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统一,即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等。如邪热壅肺的患者,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这是机体反应功能旺盛的表现,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