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斋中医处方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4 22:30:34

点击下载

作者:秦伯未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谦斋中医处方学

谦斋中医处方学试读:

前言

本书名,因有《谦斋医学讲稿》,故以《谦斋中医处方学》命名。《谦斋辨证论治学》出版已经5年了,本想再补点东西。但后来一想:那样亦无异于“换汤不换药”,不如另辟蹊径,写一本有点干货、比较实用的小册子《谦斋中医处方学》。

该书关于中医诊断部分,笔者把谦斋归纳的常用几大辨证法则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等,重点推出。

该书关于中医处方部分,笔者由最初在《中医入门》的夹缝中发现其辨证基本观点,接着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的括号里撷取辨证思维,最后在《中医临证备要·附录》里揭开辨证论治的定义、法则、步骤、处方公式等,以此上升为《谦斋中医处方学》。该书“处方模式”,即是根据谦斋早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治疗新律》,笔者加“主证”“方药”两项,意在方便初学者。此书归纳之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便于记忆,适用临床。在学完中医基础课后,再参阅本书,十分切合实用。凡见到此书的人,均珍置案头,视为处方秘本。可惜该书出版较早,知者不多,故借此机会出版。并附秦伯未《验方类编》166方、处方医案103例作参考。

学习中医,首先是辨证难,其次是用药难。谦斋指出:“证”是“證”的简体,实质上“證”“证”“症”是一个字,不能把“症”和“证”看作两个字,也不要把“症”解释为“症状”,把“证”解释为中医特有的病理学名词。应该尊重字义出处,人为强加分别反而使问题混淆不清。如西医的败血症、尿毒症,可以写“症”,而中医的阴虚证、瘀血证为什么就不能写作“阴虚症”、“瘀血症”呢?谦斋认为,根据中医的特点,应统一为“证”字,不论是症状、症候、虚证,一律都用“证”字;而西医之败血症、尿毒症,应统一为“症”字。本书中医诊断部分,全面系统,详于辨证,适用于初学者;本书中医处方部分,重点突出,用药独到,适用于临床医生。

最后,笔者把多年珍藏的“脏腑辨证用药歌诀”列于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分析“秦伯未医案”、解读“李可方药”时,如庖丁解牛,妙不可言。孙其新2014年2月7日于岫岩时年六十七岁

中医不传之秘——《治疗新律》原序

本书之作,由于初学者洞明药物之后,莫不急求所以施用药物之法,而稽之往昔医籍,既不获解决此项问题之记载,询诸今日名宿,更无复能作有系统之答复,于是不佞偏隅之见,不得不宣布以供一般之需要。曾一度授我从游诸弟子,再试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颇收事半功倍之效,自比之临床医典云。

夫欲求药物之施用法,当先明了百病之治疗法。欲明百病之治疗法,当先考察酿病之原因。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至此病者谓之因。同一身热,其因有风有寒,有痰有食,有阴虚火升,有郁怒忧思,劳怯虫疰。知其因则不得专以寒凉治热病,盖热同而所以致热者不同,药亦迴异。病之因不同,而治各别者尽然,是病一而治法多端矣。况病又非止一证,必有兼见之证。如身热而腹痛,则腹痛又为一证,而腹痛之因,又复不同,有与身热相合者,有与身热各别者。如感寒而身热,其腹亦因寒而痛,此相合者也。如身热为寒,其腹痛又为伤食,则各别者也。又必审其食为何食,则以何药消之。故治疗之法,必切中二者之病因而后定方,则一药而两病俱安。若不问其本病之何因及兼病之何因,徒曰某病以某方治之,其偶中者投之或愈,再治他人,不但不愈,反以增病,且并前此之愈,亦不自明。似此终身治病,而终身不悟,将历证愈多而迷惑愈滋,皆在不明病因所致。因是益叹《内经》“治病必求其本”及“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二语之可贵,然千载下能诵其言而彻底感悟以为我用者,有几辈耶!程钟龄曰:“人身之病,不离乎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阴虚阳虚伤食,内伤也;总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予以出焉。”莫枚士曰:“百病之因有八,一邪气、二水湿、三鬼神、四虫兽、五器物、六饮食、七药石、八人事,前五者在身外,后三者在身内,而八纲之中,各有数目,总计其目,二十有余。”此二家对于治疗方法,颇能提要钩玄,探赜索隐。然依愚见观之,尚有增损,兹特酌定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等十三纲,分述如下。夫百病之证候各殊,百病之成因有限,百病之方剂綦繁,百病之治法可数,驱千头万绪之证候方剂而归于一,此中医不传之秘,亦中医颠扑不破之本。于是吾书之作,或有叙述疏忽,而所立之法,自信无推翻之可能,学者识此,胜于寻常临证多矣。秦伯未公元1932年8月时年三十一第一章谦斋中医诊断第一节八纲辨证二十五型

谦斋认为: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阳尤为纲领的纲领,虚实是表里寒热的纲领,虚实必须结合表里、寒热,才能细致地分析病情,作出明确的诊断。比如表证和寒证、实证结合,便是一个表寒实证,就是体表受到寒邪的实证;或者里证和寒证、虚证结合,便是一个虚寒里证,就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造成的寒证。诸如此类,表里、寒热、虚实的结合,在临证上就有八个基本类型:即表寒实证、表寒虚证、表热实证、表热虚证、里寒实证、里寒虚证、里热实证、里热虚证。在这基础上还能化出八个错杂类型:即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表里俱虚证、表里俱实证。在里证范围内还有几个复杂类型:即上热下寒证、上寒下热证、上虚下实证、上实下虚证、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以及半表半里证、寒热错杂证、虚中夹实证等。上述变化,有的是常见的,有的比较少见,有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差别,有的虽类似但必须分别。由于辨证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不厌繁琐,再作说明,以便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1.表寒实证:风寒侵犯体表。主证为恶寒、头痛、体痛、脉象浮紧,发热或未发热。

2.表寒虚证:卫气不充。主证为恶风畏寒、易出汗、汗出更冷。

3.表热实证:外感温病初起。主证为恶风或不恶风、发热头痛、自汗或无汗。

4.表热虚证:即阴虚潮热一类。主证为午后肌热、掌心热、自汗出。

5.里寒实证:寒邪直中内脏。主证为腹痛泄泻,严重的四肢厥冷、脉象沉伏。

6.里寒虚证:多由脾肾阳虚引起。主证为气怯疲倦、四肢不温、大便不实、脉象微弱、舌质胖嫩而不红润。

7.里热实证:外邪化热传里。主证为壮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严重的神昏谵语。

8.里热虚证:多由肝肾阴虚引起。主证为掌心热、头晕、口渴、心烦不眠。如果出现潮热,参看表虚证。

9.表寒里热证:外感寒邪,内有郁热。主证为寒热无汗、烦躁。又假寒证怕冷、不欲衣被、烦渴引饮,亦属此类。

10.表热里寒证:寒积于内,热越于外,其热为假热,其寒为真寒。主证为身热不欲去衣被、畏风、泄泻、小溲清长。

11.表虚里实证:多由发汗伤表,邪传于里。主证为汗出恶风、胸痞腹满、噫气、呕恶。

12.表实里虚证:内伤之体,再感外邪;或表证误下,虽伤于里,表邪尚未内陷。主证为寒热、身体疼痛、气怯、脉沉弱。

13.表里俱寒证:寒邪伤表,复中于里。主证为寒热、腹痛、泄泻。

14.表里俱热证:表邪化热传里,发热不退,反而增剧,参看里热实证。

15.表里俱虚证:阴阳两亏。主证为多汗、畏寒、气怯、心悸、脉象结代。

16.表里俱实证:外感寒邪,内停痰饮,或有宿食。主证为寒热、咳喘,或嗳腐、腹胀。又寒邪或热邪酿成的表里俱寒证或表里俱热证,均属此类。

17.上热下寒证:下焦有寒,上焦有热。主证为腹满足冷、口干、胸中烦热。又火不归原,浮越于上,证见足冷目赤、口干咽燥,亦属此类。

18.上寒下热证:丹田有热,膈上有寒饮。主证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觉冷。

19.上虚下实证:浊阴在下,清阳不升。主证为腹满泄泻、头晕目眩。

20.上实下虚证:阳虚于下,痰饮阻上。主证为形寒足冷、尿频、咳嗽、喘促。

21.真寒假热证:参看表热里寒证。

22.真热假寒证:参看表寒里热证。

23.半表半里证:表邪传里而未成里证。主证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24.寒热错杂证:湿热内阻,或内有痰饮,表邪内陷。主证为胸闷、口干不欲饮、小溲短黄,或烦热痞满、呕恶。

25.虚中夹实证:体虚有邪,或邪恋正气渐衰,均属此类。参看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证。

用八纲归纳证候,怎样才能得出诊断结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谦斋有如下观点:①必须把证状联系成为证候群:谦斋认为,单看一个证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一个证状都能在两方面出现。比如,表证有怕冷,里证也有怕冷,虚证有怕冷,实证也有怕冷,寒证也有怕冷,热证同样有怕冷,究竟属于哪一个类型呢?必须结合多种证状来决定,把许多证状加以分析,就其性质上的类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证候群,才能诊断它是表是里,是虚是实,是寒是热。②必须把类似的证候加以鉴别:谦斋认为,还应该学一学中医对证候的比类。比如发热证,有恶寒发热,有发热不恶寒,有往来寒热,有潮热,有骨蒸,有烦热,有白天发热,有夜间发热等等。分析这些证状的性质,就有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阴证、阳证等,不加仔细分析,无从作出诊断,必须把几种类似的证状加以比较和区别。③必须得出八纲组合式诊断:谦斋认为,对于任何急性热病和内伤杂证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用这二十五型的方法来诊断。在急性热病方面,例如伤寒初起便是表寒实证;若寒邪化热传里,便是里热实证;若传入半表半里之间,便是半表半里证;及至体力不支,而有泄泻肢冷、烦躁等证,则为里寒虚证或表热里寒证。在内伤杂证方面,比如五更泻是里寒虚证;肺痨是里热虚证;痰饮咳嗽是上实下虚证。以上是八纲的综合运用,临证时可根据这些方法来辨证论治获得疗效。(参考《中医入门》)第二节伤寒俯视图

谦斋早年给弟子讲学,有门人以“《伤寒论》错综变化,殊难领悟”为由,便请秦伯未指点。他出示了《伤寒俯视图》。该文节自日人浅田惟常《伤寒辨要》,经谦斋大手笔之润色,极易传诵,真可谓入门之佳境也。其全文如下:一、太阳

邪气初犯表,则正气不畅,屈而为恶寒,激而为发热,使血脉动惕逆行,故显脉浮、头痛项强、恶寒等症。此病有二,一则腠理开疏,邪气不内迫,徒泛漫肌肉,故汗出脉浮缓,是为中风。一则腠理紧闭,邪气怫郁,遂迫筋骨,故骨节烦疼,无汗脉浮紧,是为伤寒。中风为散漫之邪,阳浮而阴弱;伤寒为紧缩之邪,脉阴阳俱紧。二者轻重有别,此既表病之大纲,桂枝、麻黄之分野。桂枝之轻,自有阴阳之变化;麻黄之重,亦有阴阳之机变。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朴杏汤、桂枝去芍加苓术汤,则在桂枝之部位,而因项背强,或喘,或小便不利而加减。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则失汗数日,热郁不解,致寒热偏胜如疟,桂枝之力不能及,故借麻黄越婢以逞其势。因证有剧易,而方有紧慢之别也。若多汗,或误汗,邪气不解,大烦渴,脉洪大,及胃气不和谵语者,则入阳明,为白虎调胃承气之所主,是为阳浮之极也。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则过汗伤津,小便难,四肢微急,或气虚上迫胸满,将陷于阴位也。若误汗,烦躁、吐逆、厥冷者,为甘草干姜四逆之所主,是为阴弱之极也。麻黄汤亦然。若邪气郁遏大筋,项背强急者,为葛根汤。若势稍及里,呕逆者,为葛根加半夏汤。若内壅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为葛根芩连汤。邪气迫筋骨,疼痛而喘者,为麻黄汤。若其势剧一等,表热郁极而烦躁者,及邪气不迫筋骨,而沉于肌肉,不能宣达,但身重者,为大青龙汤。若其势逊一等,夹水饮而不解,咳喘者,为小青龙汤。若表既解,而饮热迫肺,汗出而喘者,为麻杏石甘汤。若表不解而热更入里,与水相得烦渴,或下滞为小便不利,上逆为水入则吐者,为五苓散。其不渴者,为茯苓甘草汤。若外已解,而胸满胁痛者,及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为小柴胡汤。但热灼膈间,虚烦不得眠,或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为栀豉汤。少气者,为甘豉汤。呕者,为姜豉汤。腹满、卧起不安者,为栀朴汤。微烦者,为栀干汤。此皆少阳也。若表邪入里,不恶寒但恶热者,及蒸蒸发热者,为调胃承气汤。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为大小承气汤。若里热散漫,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为白虎人参汤。若里热壅郁血中如狂,少腹急结者,为桃仁承气汤。若蓄血甚,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为抵当汤丸。以上皆属阳明也,是为脉浮紧进于阳位之极矣。若表证兼湿邪,两邪相合,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为桂枝附子汤。若热少湿多,大便硬,小便自利者,为桂附去桂加术汤。若两邪迫于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者,为甘草附子汤。若既无表证,虚寒昼日烦躁,不得眠者,为干姜附子汤。主恶寒者,为芍甘附子汤。主烦躁者,为茯苓四逆汤。主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以上皆属三阴也,是为脉紧陷于阴位之极矣。二、阳明

实热充斥于表里内外,故外之发热恶热潮热,内之腹满谵语燥屎,所谓胃家实是也。此病有二,一则胃热散漫未结实。其脉洪大或浮滑,腹满身重,谵语遗尿者,为白虎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为白虎人参汤。一则胃热已结实。若胃气不和,恶热心烦,将结实者,为谓胃承气汤。脉滑而疾,谵语发潮热,大便硬未至燥屎,或腹大满不通者,为小承气汤。脉已实大迟,燥屎搏结,手足濈然汗出,身重短气,腹满而喘,谵语如见鬼状者,为大承气汤。若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者,为胃实已极。其脉弦者,精气尚存,宜下之。若脉微涩者,为精气萎缩之候,难治。此皆太阳少阳之邪,渐陷于胃者,其证属缓下之治。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汗多,或腹满痛者,为剧热迅传,势近危恶,与少阴大承气汤同属急下之列,此阳明之正治也。其他表证未解,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为桂枝汤。脉浮无汗而喘者,为麻黄汤。少阳未解,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或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为小柴胡汤。上焦郁热,心中懊憹,舌上苔,胃中空虚者,为栀豉汤。下焦郁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为猪苓汤。热入血室,下血谵语者,为小柴胡汤。热结膀胱,其人善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者,及脉数,消谷喜饥,不大便者,为抵当汤。瘀热在表身黄者,为麻连小豆汤。瘀热在表里间,身黄发热者,为栀柏汤。瘀热在里,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渴引水浆者,为茵陈蒿汤。此阳明之旁证,而皆属热也。若胃中有寒,食谷欲呕者,为吴萸汤。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此亦阳明之旁证,而皆属寒也。若胃中无邪气,汗出,小便自利,大便硬者,为津液内竭,宜以蜜煎、土瓜、猪胆导之。若但汗多,胃中燥而渴欲饮水,小便数,大便硬,无所苦者,宜少少与水以润之。三、少阳

邪气屯巡在表里之间,不借物而结,但与正气更互分争,留于胸胁而上熏,故以往来寒热,胸胁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本,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标,脉不数不大而弦紧,皆为邪在于表里之征,汗吐下俱禁,为小柴胡汤。若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又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盖其来路必经太阳,而其归路多入阳明。于是太阳未解,微呕,心下支结者为柴胡桂枝汤。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渴而不呕,心烦者,为柴胡桂干汤。其既及于阳明而少阳未解,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呕而下利者,为大柴胡汤。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者,为柴胡加芒硝汤。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者,为柴胡加龙牡汤。其既服柴胡汤已渴者,为属阳明。无大热而烦躁者,为陷阴位,阳明厥阴篇中论柴胡汤者,随处可见,此少阳之要领也。四、太阴

阴寒盛于里者,其人若感寒邪,则从里化,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腹痛,以理中四逆温其脏也。若始于太阳误下,胃气生寒,表邪陷里,而腹满时痛者,为桂枝加芍药汤。若壅塞痛甚者,为桂枝加大黄汤。若脉浮兼表证者,为桂枝汤。此太阴之要领也。但太阴脾与阳明胃,为寒热表里。阳明篇曰,不能食名中寒,曰欲作固瘕,曰攻其热必哕,曰食谷欲呕,曰饮水则哕,曰寒湿在里,曰欲作谷疸。此皆转系太阴者,可见太阴阳明几乎同局,而虚实一转,相互变也。若此证误以下之,则胃寒益甚,而胸下结硬等变证并至。不但太阴,三阴皆然,当以戒之。五、少阴

以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里证未具。若发热者,为麻附辛汤。其轻一等,经二三日,自若者,为麻附草汤。若二三日以上,上焦燥热,心中烦,不得卧者,为黄连阿胶汤。若下焦水热相并,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为猪苓汤。若热壅表里间,咳悸、腹痛、泄利下重者,为四逆散。若里实,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心下必痛,或腹胀,不大便者,为大承气汤。此皆阴寒化热之治法也。一则里证已具。若其始无发热,背恶寒,或身体骨节痛,手足寒者,为附子汤。若至四五日,加腹痛下利等里证者,为真武汤。下利滑脱,便脓血者,为桃花汤。虚寒下利甚者,为白通汤。其重一等,厥逆无脉,呕烦者,为白通猪胆汤。下利反少,脉微涩,呕而汗出,或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为四逆汤。其重一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者,为通脉四逆汤。若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吴萸汤。此皆表里纯阴、虚寒之治法也。其他如咽痛咽疮诸方,则不过少阴治标之药。如瓜蒂散亦以其证相似,此乃对比之意也。六、厥阴

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能食,厥热交替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脏厥。其脉微而厥,甚则肤冷,躁无暂安时者,为脏厥,治法与少阴之极者无异。故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及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者,为四逆汤。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为通脉四逆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吴萸汤。若烦躁有时,得食则呕吐蛔者,为乌梅丸。一则寒化热。盖厥阴者,三阴之极,无有所传。然物极则必变,于是有阴化阳、寒化热之证。如干姜芩连人参汤之于吐下,则未离虚寒也。如白头汤之于下利,渴欲饮水,已专于热也。小柴胡汤之于呕而发热,则专于少阳也。如栀豉汤之于虚烦,则专于上焦也。如白虎汤之于脉滑而厥,则热盛于里也。如小承气汤之于下利谵语,则热实于里也。此皆阴变阳、寒化热之治法也。其他外寒暴迫,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为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者,为当归四逆吴萸汤。胸中有寒饮,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脉乍紧者,为瓜蒂散。心下有水饮,悸而厥者,为茯苓甘草汤。此其旁证也。

谦斋认为,人谓《伤寒论》最难渗透,以余观之,殊近欺人。从医者之于伤寒,其致力每在杂病未究之先,其得心传在杂病悉通之后耳。此非亲历者不知,故既读《内》《难》《伤寒》《金匮》之后,宜阅《巢氏病源》及《千金》《外台》《本事》等书。《病源》引申经意,分门别类,比《内》《难》为易知。苟能熟玩,可明经络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伤寒》侧重方法,犹之临病之舟辑。《千金》《外台》《本事》等,均属有方之作。苟能漫淫其间,参互考订,徐俟其悟,殆另有一境矣。《内》《难》《伤寒》《金匮》等,犹之筑室者之栋梁。《病源》《千金》《外台》《本事》等,皆其装饰之物,筑室者必先定其栋梁,而后零星小件,逐次装点,不难美轮美奂也。(参考《医事导游》)第三节病因十四纲辨证“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法则,它的精神实质是理、法、方、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中医治病有其原则性,也有其灵活性,要了解中医一般诊治方法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并在取得疗效后总结出一套规律,必须掌握辨证论治。

过去,对于这重要的大法,未经系统地整理出来,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我们认为是一个缺陷。因此,为学习中医的需要,编写了“病因十四纲辨证”初稿。

在这初稿里,综合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十四纲。每一个纲里又提出了主证和主治、纲与纲之间的联系,也指出了兼证和治法,除扼要的说明外,还附列了常用方剂和药物分类。总的要求是: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执简驭繁,深入浅出。详见表1-1。表1-1 十四纲要表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伤人最易,发病最速,又因其善于和其他病因结合,变化亦最多。

凡风邪引起的疾患,无论轻、重、浅、深之别,都属于外因。正因为自外而入,故腠理不密的最易招致风邪,而风邪的治法当以疏散为主。

风证中有称作内风的,系血虚内生之风,与外风的性质根本不同,治法也完全两样。(一)伤风【主证】恶风、发热、自汗、头痛头胀、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哑、舌苔薄白、脉象浮缓(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辨】风从外来,首先犯表,病在卫分,多见上焦呼吸系统证状,是为风邪发病之最轻浅者。伤风与感冒寒邪在初期极难分清,主要是伤风见恶风、自汗;伤寒则恶寒、无汗。风邪与温病初起的区别,在于口渴与否,即不渴者为风邪,口渴者为温病。【治法】

1.宣肺辛散法。

2.调和营卫法。

3.固表祛邪法。【论】肺主皮毛,宣肺则皮毛开而邪从汗解,方如葱豉汤。伤风发表不离辛散,春夏宜偏辛凉,秋冬当偏辛温,可视时气斟酌,但禁忌大剂发汗。

调和营卫是通过加强本身抗邪能力来达到发散风邪的目的,不同于一般发汗剂,方如桂枝汤。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卫气虚弱易感风邪,或风邪稽留不解,可以一面固表,一面祛邪,如玉屏风散。【歌诀】伤风寒胀流涕咳,身热头痛汗无可;

宣肺调和固表祛,葱豉桂枝玉屏和。【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根据谦斋在《中医入门》中将伤风分轻重两型而编写的。伤风轻者,证见鼻塞声重、头胀流涕、咳嗽;稍重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为了压仄,以“汗无可”(既可有汗,也可无汗)代替“自汗或无汗”。歌诀最后一句,“葱豉”为葱豉汤,“桂枝”为桂枝汤,“玉屏”为玉屏风散。【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夹寒,证见恶风畏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多、脉象浮紧等,治以寒邪为主,宜辛温解表,见“寒”纲。

2.风温:风邪兼夹温热之邪,亦称风热,属于外感温病范围,见“火”纲。

3.风火:亦为风邪夹热之一种,但较之风温不同。除风的证状外有明显的内热,甚至有燎原之势,如咽喉红肿疼痛,牙龈肿胀溃脓,目赤多眵,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等,治宜清疏涤热法,方如黄连上清丸。

4.风湿:分两种,一为伤风夹湿,其证寒热、头痛、四肢酸痛、食欲呆钝、小便少、大便溏;一为骨节疼痛的痹证一类,俗称风湿痛。前者宜疏化如藿香正气散,后者宜蠲痹和络如痛风丸。

5.疠风:是一种风毒疠气,见“疫”纲。(二)中风【主证】轻者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重者猝然仆倒、语言謇涩、身热、痰涎拽锯、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更重者仆倒后身热、口噤、神昏志乱、四肢俱废、良久不醒。脉见浮弦或浮大、舌苔厚腻。【辨】中风分真中和类中。真中属于外风,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中络多见肌肤不仁,中经则体重不胜,中腑则不识人、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口吐涎沫。类中由于内因,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发病之急有如中风,但无六经形证。【治法】

1.搜风涤邪法。

2.疏表攻里法。

3.逐风除痰法。【论】治真中风初起亦以搜风为主,分辨六经用药,方如小续命汤;兼有里证者表里双解,如防风通圣散。如果一起痰涎壅盛,则宜三生饮逐风除痰,以急救目的用之。亦可先用开窍法,然后按证治疗。【歌诀】中风麻歪体重着,昏仆肢废謇涎热;

搜风双解逐风除,续命防通三生解。【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根据中风的轻重顺序编纂而成的。中络则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中经则身体重着,半身不遂;中腑则神昏仆倒、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语言謇涩、口吐涎沫、身热。歌诀最后一句,“续命”为小续命汤,“防通”为防风通圣散,“三生”为三生饮。(三)内风【主证】头晕、目眩、肢麻、筋惕、肉、手足震颤抽搐、足痿无力、脉象细弦或虚数。【辨】内风多起于血虚,除内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软酸、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症。【治法】

1.养血息风法。

2.滋阴潜阳法。

3.温养肝肾法。【论】内风无风可散,应以养血为主,血行则风自灭,方如加减复脉汤,进一步滋阴潜阳,如大定风珠。大概肝为刚脏,用药宜柔不宜刚,宜清不宜燥,宜和不宜伐,但有火不归水,虚风上扰,当温养肝肾,例如风痱证用地黄饮子。【歌诀】内风仆麻抽震颤,肝肾亏虚足痿见;

养息滋潜温肝肾,加复大定地黄验。【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概括了内风的特征:眩晕欲仆、肢麻、抽搐、震颤;以及由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足痿无力,如风痱证。歌诀最后一句,“加复”为加减复脉汤,“大定”为大定风珠,“地黄”为地黄饮子。【方剂选要】

1.葱豉汤:豆豉、葱白。

2.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4.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菊花、当归、桔梗、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黄、连翘、大黄、葛根。

5.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甘草、姜、枣。

6.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黄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己。

7.小续命汤:防风、麻黄、杏仁、桂枝、白芍、川芎、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姜、枣。

8.防风通圣散:麻黄、石膏、桔梗、黄芩、山栀、荆芥、滑石、白术、陈皮、甘草、川芎、归身、防风、大黄、芒硝、白芍、薄荷、连翘。

9.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

10.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炙甘草。

11.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鳖甲、炙甘草、鸡子黄。

12.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山萸、苁蓉、附子、肉桂、石斛、麦冬、菖蒲、远志、茯苓、五味子。【药物分类】

1.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2.宣肺:桔梗、蝉衣、牛蒡、杏仁。

3.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4.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5.潜阳息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二、寒

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

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之外,还须注意通阳和回阳。

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证,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一)伤寒【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辨】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治法】

1.辛温发汗法。

2.生津解肌法。【论】风寒在肌表,均以汗出为正治,因寒邪性质属阴,主用辛温,方如麻黄汤,与风邪用辛平,风温用辛凉有别。若见项背强者,为筋失所养,属刚痉,当佐以生津,如葛根汤。【歌诀】伤寒寒热无汗痛,项强为刚痉;

辛温发汗生解肌,方选麻黄葛根用。【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指伤寒多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体痛,以及由于筋脉失养而引起的头项强痛,即刚痉。歌诀最后一句,“麻黄”为麻黄汤,“葛根”为葛根汤。【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和寒邪合并,多从寒化,与伤寒同一治法。

2.寒湿:大多对湿热而言,病属于里,见“湿”纲。又有寒湿流经,实为痹证,方用蠲痹汤。

3.寒包火:即内热而外感寒邪,证见头痛、口干、咳嗽、咽痛、去衣则凛凛、着衣则烦躁,治宜疏表清里,便闭者可兼下法,方如凉膈散。(二)中寒【主证】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辨】寒中于里,表现为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证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寒则否。【治法】

1.辛热祛寒法。

2.逐寒通阳法。

3.蠲阴敛阳法。【论】寒邪犯内,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作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伤于胃而为呃逆、呕吐清水白沫,寒伤于肠而为下利清谷,腹内剧痛腹壁可见状如头足等,另行分别处理。【歌诀】中寒寒痛末不温,冷涎腹痛泄肠鸣;

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

祛寒逐寒蠲阴敛,四逆白通益元用。【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证,证见恶寒、遍体疼痛、手足不温、口有冷涎、腹痛、泄泻、肠鸣等。歌诀中间两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收录了中寒的重证,证见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缩、脉伏等危象。歌诀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白通”为白通汤,“益元”为益元汤。(三)虚寒【主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辨】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但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则多为虚脱证状。【治法】

1.温中扶脾法。

2.温暖肾命法。【论】虚寒证当温补阳气,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如附子汤。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应特别重视。【歌诀】虚寒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

温中扶脾暖命力,不冷理中温附子。【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涵盖了虚寒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诀的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方剂选要】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黄芪、当归、赤芍、甘草、姜、枣。

4.凉膈散:薄荷、黄芩、山栀、连翘、大黄、芒硝、甘草。

5.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

6.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

7.益元汤:附子、干姜、艾叶、人参、黄连、知母、麦冬、五味子、甘草、葱白、姜、枣。

8.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

9.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药物分类】

1.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2.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萸、丁香、乌药、荜茇、胡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茴香、艾叶。三、暑

暑为阳邪,指夏季炎热之气,一般以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热伤人,最易耗散气分,消烁津液。

夏令天地郁蒸,湿气亦重,更兼贪风乘凉,多啖生冷,故暑病往往夹风夹湿,处理时不能单顾一面。

夏令受暑即发者,分伤暑和中暑,发于秋季者为伏暑。在暑病中也有极似伤寒的,称作阴暑,可从寒邪治疗,不必拘泥季节。(一)伤暑【主证】身热、自汗、烦渴、面垢、倦怠少气、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或虚大而散。【辨】暑伤气,伤暑之脉多呈虚弱,与伤寒脉紧,热病脉大不同,其证亦多倦怠无神。【治法】

1.清凉暑热法。

2.生津益气法。【论】暑热宜清凉,如玉露散,伤气伤津者当以生津益气为急,方如生脉散。【歌诀】伤暑热汗烦渴倦,昏胀呕恶虚数散;

清解暑热津益气,玉露散暑生脉散。【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伤暑证见身热、自汗、烦渴、倦怠、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而散等。最后一句,“玉露”为玉露散,“生脉”为生脉散。【兼证和治法】

1.暑湿:暑邪夹湿,证见舌苔白腻或微黄、口不甚渴或渴不思饮、脉象濡数,用清暑利湿法,方如桂苓甘露饮。

2.暑风:此证有二,一为暑令伤风,宜清疏和中,方如香薷饮。一为病暑抽风,昏迷不醒,先予苏合香丸急救,再进清暑之剂。【按】暑证多夹风夹湿,前人有消暑十全饮,即从风、暑、湿三者结合定方,细加分析,不难体会暑邪兼证的治疗大法。(二)中暑【主证】猝然仆倒、昏闷不省人事、汗大泄、面赤、身热、妄言谵语、溺赤。【辨】须与中风猝倒作鉴别,中风四季皆有,并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中暑得于夏天烈日下,醒后无手足偏废现象。阴虚之人,不耐高热,亦易在夏令晕仆,移时即苏,一如常人。【治法】

1.辛香宣窍法。

2.甘寒清热法。【论】中暑昏仆以急救为先,可用紫雪丹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方如白虎汤。此证最忌香薷等暑令常用药发散。【歌诀】中暑猝倒面赤汗,身热尿赤谵狂言;

辛香宣窍甘寒清,紫雪丹救白虎选。【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中暑的主证,证见猝然仆倒、面赤、汗大泄、身热、溺赤、妄言谵语等。后一句,“紫雪”为紫雪丹,“白虎”为白虎汤。(三)伏暑【主证】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膈烦闷、有汗或无汗、面垢、倦怠、小便短赤、舌腻、脉濡滑数。【辨】暑邪内伏而发,多夹湿浊,与湿温证有类似地方,参考“火”纲。【治法】清化中上法。【论】此证初起,以清化上中二焦为主,方如甘露消毒丹。宜透泄而不宜大汗,清化而不宜滋润,防止正虚邪恋,神昏液涸。【歌诀】伏暑往来胸膈烦,苔腻短赤汗可倦;

清化上中宣透泄,不汗不滋甘露丹。【歌诀解释】前两句,指伏暑证见寒热往来、胸膈烦闷、苔腻、小便短赤、有汗或无汗、倦怠等。后一句,意思是治伏暑宜透泄而不宜大汗,宜清化而不宜滋润,甘露为甘露消毒丹。【方剂选要】

1.玉露散:石膏、滑石、寒水石、天花粉、甘草。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3.桂苓甘露饮:肉桂、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石膏、滑石、寒水石。

4.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

5.苏合香丸:苏合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荜茇、香附、诃子、犀角、朱砂、熏陆香、冰片、麝香、安息香。

6.消暑十全饮:香薷、扁豆、厚朴、紫苏、白术、赤苓、藿香、木瓜、檀香。

7.紫雪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木香、丁香、甘草、升麻、玄参、朴硝、硝石、朱砂、麝香。

8.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9.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豆蔻、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药物分类】

1.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2.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扁豆、竹叶。四、湿

湿邪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它的性质阴寒凝滞,能郁遏阳气,并阻碍人体气机的流畅。不但弥漫胸腔令人昏闷、呕恶,或浸润肌肉、经络、关节发生沉重、麻木、酸疼,还会停留内脏,生痰积水。

湿从外来者为外湿,从内生者为内湿,内湿和脾脏关系最为密切,凡湿邪内阻能使脾运不健,脾运不健亦能产生湿邪。同时,湿邪能和风、寒、暑邪结合成风湿、寒湿、暑湿等证;也能和不同性质的热邪相结合,成为缠绵难愈的湿热证。

治法,外湿宜汗,内湿轻者宜化,重者宜化兼渗利,既积成水并可攻逐。(一)伤湿【主证】鼻塞、头胀如裹、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烦疼或有低热、脉象浮濡、舌苔薄白或腻。【辨】伤湿亦属外感,与伤风感冒不同之点,在于发热不高或仅下午微热,头重觉胀,很少剧烈疼痛,缺少咳嗽等肺脏见证,多见肠胃方面的口黏、口淡、舌腻、食呆、胸膈痞满等证状。【治法】

1.苦温辛散法。

2.疏风胜湿法。【论】治表湿当微汗,忌大发汗,否则湿不尽而阳气反伤,药取苦温辛散,方如神术散。湿恋经络,亦可用风药祛除,方如羌活胜湿汤。【歌诀】伤湿寒胀关节疼,苔腻微热闷沉重;

苦温辛散风胜湿,神术散表羌活胜。【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伤湿的主证,证见鼻塞、头胀如裹、四肢关节烦疼、苔腻,或有低热、胸闷、全身沉重等。后一句,“神术”为神术散,“羌活”为羌活胜湿汤。(二)停湿【主证】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口内黏淡、恶心呕吐、嗳气、腹满、大便濡泻、小溲短少、足肿、肢体困倦、口不渴、渴亦不能多饮且喜热饮、脉象濡缓、舌苔白滑浮腻。【辨】过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损伤脾阳,最易引起内湿,故多见肠胃功能迟钝及气机郁滞现象。临床证状以舌腻、口不作干、胸闷、泛恶、小便不利等最为多见,因为湿属阴邪,很少热证,倘见热证须留意是否湿热同病。【治法】

1.芳香化湿法。

2.苦温燥湿法。

3.淡渗利湿法。【论】内湿轻者用芳香化之,方如不换金正气散;重者宜苦温燥之,如平胃散;燥之不去,可用渗利,使从小便排出,前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渗湿汤。【歌诀】停湿闷腻恶不利,不渴足肿泻嗳气;

芳化苦燥淡渗湿,不换平胃渗湿利。【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停湿的主证,证见胸脘痞闷、苔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口不渴、足肿、大便濡泻、嗳气等。后一句,“不换”为不换金正气散,“平胃”为平胃散,“渗湿”为渗湿汤。【兼证和治法】

1.风湿:见“风”纲。

2.寒湿:湿本阴邪,与寒邪极易结合,在经络为着痹疼痛;在内脏为胃脘痞痛,腹胀、泄泻等。治法不离温化,前者如除湿蠲痹饮,后者如生附除湿汤。

3.暑湿:伤暑夹湿,发于夏季,见“暑”纲。

4.湿热:湿邪和热邪合并发病,见“火”纲。

5.痰湿:积湿生痰,见“痰”纲。(三)积水【主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或腹部独大、气喘、心悸、两胁疼痛、小便不利、脉象浮迟或弦紧或沉细。【辨】肿与胀类似,肿属于水,胀则属气。肿多先起于头面,或先起于足胫,然后全身皆肿;胀则以腹腔为主。水肿按之如糟囊,下陷不起,气胀叩之然。水肿皮薄明亮,气胀皮色不变。【治法】

1.发汗消肿法。

2.分消行水法。

3.利气逐水法。

4.温运逐化法。【论】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腰以上肿宜发汗,方如麻杏苡甘汤;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如小分清饮。上下皆肿则发汗和利小便同用,《内经》称为开鬼门(指汗孔),洁净府(指膀胱),后人也叫上下分消。

腹内积水,实证当予逐化,方如舟车丸;阳虚者当温运,如真武汤。治腹水须健中,脾健则水自消;须宣上,肺畅则水自行;须补火,肾命旺则水自化。因为肺主气,肾命主火,脾主健运化湿,言气而三焦决渎在内,言肾命而膀胱气化亦包括在内了。【歌诀】积水面身肢腹肿,喘悸不利两胁痛;

发汗分消利气温,麻苡小分舟真用。【歌诀解释】前两句,涵概了积水的主证,证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腹部独大、气喘、心悸、小便不利、两胁疼痛等。后一句,“麻苡”为麻杏苡甘汤,“小分”为小分清饮,“舟为”舟车丸,“真”为真武汤。【方剂选要】

1.神术散:苍术、防风、甘草。

2.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

3.不换金正气散:藿香、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甘草。

4.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5.渗湿汤: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泽泻、猪苓、甘草。

6.除湿蠲痹饮:苍术、白术、茯苓、羌活、泽泻、陈皮、甘草、姜汁、竹沥。

7.生附除湿汤:附子、苍术、白术、厚朴、木瓜。

8.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

9.小分清饮:茯苓、泽泻、猪苓、苡仁、枳壳、厚朴。

10.舟车丸:甘遂、大戟、芫花、大黄、轻粉、黑丑、青皮、陈皮、木香、槟榔。

11.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药物分类】

1.化湿:藿香、砂仁、苡仁、佛手、陈皮。

2.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3.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

4.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5.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五、燥

因季节气候干燥而出现枯燥证状,属于外因的燥;由于津液不足和高热以后产生的燥证,则为内因。前者常见于冬秋,故有“秋燥”的名称。

这两种不同原因的燥证,治法亦有出入,在“燥者濡之”的原则下,秋燥兼用疏表,津液不足等但与滋养。(一)秋燥【主证】咳呛无痰、咽喉干燥、口唇皮肤不滋润或脱皮及破裂、脉象右手数大。【辨】秋燥亦为外感之一,病在上焦,以干咳、唇燥等为主证;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同于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节酸疼等的严重。【治法】辛凉清润法。【论】外邪当辛散,辛散多发汗劫液,此证既属于燥,只宜清润中佐入辛凉,方如桑杏汤。【歌诀】秋燥干咳咽唇燥,鼻干微热头胀扰;

清润之中佐辛凉,右手数大桑杏疗。【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秋燥主证多见干咳、咽喉干燥、唇燥皲裂、鼻干、微热、头胀等。后一句,“右手数大”指秋燥的脉象,“桑杏”为桑杏汤。(二)津液枯燥【主证】干咳或吐黏沫或带血点、消渴、食难下咽、皮肤皱揭、筋急爪枯、下肢痿弱、大便燥结、脉象微细涩小或虚弱浮芤。【辨】内伤燥证须分三焦,在上属肺,多干咳口干;在中属胃,多消渴,食下噎膈;在下属肠,多大便艰难,也有因脾不能运行津液而大便难者,称为"脾约”。

燥证多形体消瘦,肌肤少泽,如果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为燥伤血脉,与肝病肾阴有关,不能单顾津液一面。【治法】

1.清燥润肺法。

2.清胃生津法。

3.润肠通幽法。

4.滋燥养营法。【论】燥在肺宜清燥润上,方如沙参麦冬汤;燥在胃宜清胃生津,如消渴方;燥在肠宜润肠通幽,如五仁丸,也可佐入泻药,如脾约麻仁丸。血虚生燥,病在血脉者宜滋养肝肾,方如滋燥养营汤。【歌诀】津燥干咳黏口干,消渴噎膈大便难,

消瘦皮皲筋拘急,爪枯足痿伤血辨;

清燥润肺胃生津,润肠通幽滋燥营,

沙参麦冬消渴方,五仁脾麻滋燥营。【歌诀解释】前四句,是根据十四纲原文中内燥在肺、胃、肠及燥伤肝血肾阴的顺序编纂而成的。证见干咳、吐黏沫、口干、消渴、噎膈、大便艰难、形体消瘦、皮肤皲揭、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后两句,“沙参麦冬”为沙参麦冬汤,“消渴”为消渴方,“五仁”为五仁丸,“脾麻”为脾约麻仁丸,“滋燥营”为滋燥养营汤。【方剂选要】

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山栀皮、梨皮。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3.消渴方:黄连、生地汁、天花粉、牛乳。

4.五仁丸:柏子仁、松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

5.脾约麻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6.滋燥养营汤:当归、生她、熟地、白芍、甘草、黄芩、秦艽、防风。【药物分类】

1.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皮、梨皮、枇杷叶。

2.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3.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六、火

温之甚为热,热之极为火,三者异名同类,只在程度上有差别。一般以温邪属外感,火气属内因,凡是热性证候都称为热。正因为温、热和火性质一致,治疗大法不外清凉一途,但因轻重、表里分出种种法则,用药也十分细致。

不论火证或温热证,发病比较快,变化也比较多,在很短时间内可以酿成燎原之势。同时,火邪和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动血烁阴,阴血津液损伤则火势必然愈炽。故治疗时宜急不宜缓,并宜随时防止伤阴动血,特别对老年、小儿和体质虚弱的患者更宜注意。(一)实火【主证】口燥、口疳、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身热、狂躁、吐衄、溺涩、便闭、脉象沉实滑数,舌苔黄腻黄糙或见灰黑、舌质红绛或尖生红刺。【辨】实火包括实热在内,都属里证。有的因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憹、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凉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有的起于脏腑之火,如醉饱胃火动,恼怒肝火动,房劳肾火动,忧郁心火动等;若以五脏为主,亦称五志之火,如心火的见证为心烦、掌热,肺火为咳血、咽干,肝火为头胀、多怒,脾火为怠惰、嘈杂,肾火为骨弱、尿赤淋浊等。

人身本有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生理违反正常时亦能为害。常见心火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治法】

1.苦寒制火法。

2.甘寒清热法。

3.泻下热积法。

4.釜底抽薪法。

5.升阳散火法。

6.清解内热法。【论】火性炎热,热则须清,火势上升,升则须降,前人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火用苦寒,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用甘寒,如白虎汤;热盛大便闭结者宜凉下,如大承气汤;因便闭于下而火亢于上及有阴液枯涸趋向者,亦用凉下法,称作“釜底抽薪”,也叫“急下存阴”。

火郁于内可用升散,即“火郁发之”的方法,方如升阳散火汤。

脏腑之火,当分别施治,如心火用导赤散;肺火用泻白散;脾火用泻黄散;肝火用泻青丸;肾火用知柏八味丸。又如君火旺用黄连阿胶汤,相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总称为清解内热法。【歌诀】壮热口渴痞满硬,头胀懊恼咽肿痛,

渴喜冷饮胸膈烦,小便赤涩便闭停;

肝火头胀恼怒焦,心火心烦掌心找,

脾火怠惰嘈杂见,肺火咳血咽干燥,

肾火淋浊赤骨弱,心烦失眠舌糜晓,

头胀狂乱胁苦满,梦遗耳鸣面冷脚;

甘寒泻下苦寒制,抽薪散火内热清,

白虎大承黄连解;升阳青赤黄白知,

黄连阿胶龙胆治。【歌诀解释】前12句,根据实火分为3种编纂而成的。①表邪传里之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憹、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冷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便赤涩、大便闭结等。②五脏之火,肝火为头胀、恼怒焦灼,心火为心烦、掌心热,脾火为怠惰、嘈杂,肺火为咳血、咽干,肾火为尿赤淋浊、骨弱。③君相之火,心头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后3句,“白虎”为白虎汤,“大承”为大承气汤,“黄连”为黄连解毒汤,“升阳”为升阳散火汤,“青”为泻青丸,“赤”为导赤散,“黄”为泻黄散,“白”为泻白散,“知”为知柏地黄丸,“黄连阿胶”为黄连阿胶汤,“龙胆”为龙胆泻肝汤。【兼证和治法】

1.风火:见“风”纲。

2.寒包火:内脏有热,又受寒邪外束,见“寒”纲。

3.湿火:亦称湿热,湿郁热伏,证见烦闷,小溲短赤,足胫红肿疼痛等,治宜清利,方如胜湿清火汤。(二)虚火【主证】潮热、手足心热、面赤足冷、烦渴、盗汗、倦怠、脉象细数或浮数无力。【辨】虚热、虚火多为血虚、阴虚引起,常发于劳倦困顿之后。虚热发热多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面热、咽痛、齿痛、下肢反冷。

浮阳上越,似火非火,或阴盛格阳,躁热自汗,与一般所说虚火有别。【治法】

1.滋阴降火法。

2.甘温除热法。

3.引火归原法。【论】治虚热、虚火均以滋补为基础,阴虚有热用滋阴降火,方如大补阴丸;气虚有热用甘温除热,如补中益气汤;火浮于上用引火归原,如七味都气丸。【歌诀】潮热掌心两颧红,咽齿目赤面足冷;

滋阴甘温火归原,大补益气七味明。【歌诀解释】前两句,虚热发热多为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咽痛、齿痛、目赤、面热、足冷等。后一句,“大补”为大补阴丸,“益气”为补中益气汤,“七味”为七味都气丸。(一)温邪【主证】身热午后热盛、自汗或无汗、头痛、口干、咳嗽、红疹、红斑、神昏、痉厥、便闭或热利。【辨】诊断温病,必须分清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外感温邪从上焦传中焦再传下焦,并自卫分入气分入营分再入血分,称为“顺传”。在上焦卫分,证见寒热、自汗、咳嗽、口干,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由气入营为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在下焦血分为痉厥抽风等。

也有不循次序,在上焦,即见神昏证状者,称作“逆传”,或一起即见中焦里证,多属“伏气”温病。【治法】

1.辛凉轻解法。

2.清气透邪法。

3.凉营清心法。

4.清热开窍法。

5.两清气营法。

6.补液息风法。【论】叶天士曾指出治疗温病的大法:“邪在卫汗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初期在上焦卫分宜辛凉轻解,方如银翘散;入中焦气分宜清凉透邪,如白虎汤;气血两燔则两者兼顾,如玉女煎。

热入营分亦称邪陷心包,轻者凉营清心,方如清营汤;重者清热开窍,如安宫牛黄丸。倘伤血劫液动风,当用滋补镇静,方如大定风珠,温病至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急急填阴塞隙,实质上是一种虚证治法。【歌诀】寒热自汗口干咳,壮热渴饮二便别,

红绛烦昏斑疹血,光干抽风又痉厥;

辛凉清透两清营,凉营开窍滋息风,

银翘白虎玉女煎,清营安宫大定风。【歌诀解释】前4句,根据温病分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编串而成的。在上焦卫分为寒热、自汗、口干、咳嗽;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入营为舌质红绛、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口鼻出血;伤阴为舌光干绛、抽风、痉厥等。后两句,“银翘”为银翘散,“白虎”为白虎汤,“玉女”为玉女煎,“清营”为清营汤,“安宫”为安宫牛黄丸,“大定”为大定风珠。【兼证和治法】

1.风温:亦称风热,温邪之夹风者,证治同外感温病初期。

2.湿温:指温邪夹湿。除一般温热证外,兼见胸闷、恶心、身重疼痛、两足不温,小溲短少、便溏、舌苔厚腻,甚则神识似明似昧、发出白等。治法宜清热化湿,斟酌孰轻孰重,双方兼顾,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3.温毒:指温邪时毒,证见面赤斑斑如锦纹或头面红肿、目不能开、咽痛、身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治宜清温解毒,方如普济消毒饮。

4.温疫:疫病之热性者,见纲七“疫”。【方剂选要】

1.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2.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3.大承气汤:大黄、玄明粉、厚朴、枳实。

4.升阳散火汤:柴胡、防风、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生炙甘草。

5.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

6.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7.泻黄散:藿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8.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9.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10.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

1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生地、柴胡、车前、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12.胜湿清火汤:苍白术、茯苓、苡仁、石斛、石膏、知母、猪苓、泽泻、荷叶。

13.大补阴丸: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

14.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15.七味都气丸: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16.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荆芥、豆豉、薄荷、牛蒡、甘草、竹叶。

17.玉女煎: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

18.清营汤:玄参心、莲子心、卷心竹叶、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

19.安宫牛黄丸:牛黄、犀角、郁金、黄连、朱砂、冰片、麝香、珍珠、山栀、黄芩、雄黄、金箔。

20.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鳖甲、牡蛎、麦冬、五味子、甘草、鸡子黄。

21.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蔻仁、竹叶、厚朴、苡仁、半夏。

22.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川贝、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