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行为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7 02:56:53

点击下载

作者:单婷婷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微行为心理学

儿童微行为心理学试读:

前言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父母则是孩子心目中的守护神。从我们为人父母的那一天起,孩子的喜怒哀乐就牵动着我们敏感的神经。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辛劳的汗水和无悔的付出。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由襁褓中的小婴儿慢慢地变为行为独立、有思想的孩子。同时,很多父母也发现自己越来越猜不透孩子的心思了。成年人了解自己的心理都有难度,更何况是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心理。

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很多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在家非常乖巧,可在幼儿园却为了一个玩具跟小朋友大打出手?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种种厌学的行为?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说谎?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一些偏差行为?……父母不禁自问:“我的宝贝到底怎么了?”

其实,孩子每种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特殊的心理密码,需要父母用心地去观察、去发现。但因为儿童在心理和思维上与成人存在差异,所以很多时候,父母误解了孩子的行为,甚至会把一些正常行为当作异常情况去处理,以致让孩子觉得父母不懂自己,从而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感。

比如,当孩子处于行走敏感期时,大人因不懂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动不动就把孩子抱起来,从而导致孩子的行走敏感期延后;当孩子处于阅读敏感期时,大人因不懂孩子内心渴望阅读的需要,而白白错过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当孩子撒谎时,父母可能认为孩子不诚实,但是他们仅仅是因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从而把想象中的事情当作现实中发生的事,从而出现了“撒谎”行为……还有更多行为,是因为父母不懂孩子而过早地给其贴上了错误的标签,从而致使孩子在负面评价中身心发展不良,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学业、工作与生活。因此,每一位负责任的父母都需要一本儿童心理学书籍作为指导,通过学习,就能慢慢地读懂孩子心中的秘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那么,要如何通过孩子的细微行为表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儿童微行为心理学》为父母提供了最佳答案。

本书从儿童哭泣、说谎、依赖、叛逆、不合群等一系列让父母感到头疼又极度关心的行为问题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心理学原因总结、心理专家的建议,不仅解析了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暗含的心理学秘密,同时还做了细致的分析和具体的指导,针对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提出了最中肯的建议与最易操作的方法。《儿童微行为心理学》文字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案例经典,建议中肯,适合所有关心儿童成长的父母阅读。本书通过层层递进的阐述,一定可以让您成为最懂孩子的父母,陪伴孩子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第一章 哭是儿童的直观语言

哭贯穿了孩子的整个童年,哭是孩子表达内心感觉的最真实的行为语言:摔疼了会哭、饿了会哭、害怕会哭、感受到压力也会哭……孩子的哭声表达了不同的内心需求,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处理。婴幼儿哭泣的不同含义

婴幼儿哭闹是一种本能反应,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情绪,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殊语言,也是主要的活动和锻炼。“竟然让我单独在小床上躺了这么久都不来抱一抱!作为小宝宝的我内心很受伤,因为我太需要被人温柔地抱着和爱抚了。”“我很饿,可是我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我的唯一回应只能是哭泣。”“我尿床了,很不舒服,可是妈妈并没有发现,我只能通过哭泣引起妈妈的注意。”

……

但是,在父母抱起孩子,喂完奶,换完尿布后,孩子还是没有停止哭泣。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哭泣除了表达饥饿、口渴等基本需求外,还表达了更丰富的需求,父母只有读懂

孩子的哭泣语言,才能更好地照料他们。

不同的哭声代表不同的意思,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哭声所代表的含义。1.健康的表达——“我哭是因为我健康!”

对很多孩子来说,哭泣只是用来证明自己是健康的。这种哭声抑扬顿挫,响亮有节奏,基本没有泪液流出。这样的啼哭每天4~5次,累计总时长约为2个小时,是语言的前期及正常的运动,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饮食、睡觉及玩耍。

此时,父母可以轻轻摸摸孩子,或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两下,他就会立刻停止啼哭。2.意愿的表达——“我哭是因为我要抱!”

如果父母观察细致就会发现,不少孩子在哭泣时,表情有点迫不及待,脑袋也会左右扭动,哭声并不急促,有时还带有颤音。当父母抱起孩子后,孩子就会立马停止哭泣。这说明孩子需要通过与父母的亲近,提高自我安全感。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哭泣时不能抱,以免孩子娇气,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在孩子出生后,他需要与父母建立安全性依恋关系。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及时出现,满足自己的需求,给予自己充分的关爱时,安全性依恋关系就会建立。反过来,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的哭声,那么,孩子的需求就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他就会渐渐对父母失去信任,继而对身边的环境产生不安全感,出现依恋障碍。婴儿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比如说,无法信任别人,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内心感到恐慌,幸福指数降低,等等。所以,孩子一岁以内时,父母可以积极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等孩子大一点后,父母再放慢回应的脚步。3.困倦的表达——“我哭是因为我要睡!”

困了就睡,对于成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放在一个还不会表达自我想法,只能用哭声来沟通的孩子身上,却变得复杂了很多。所以,当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睡前小动作,比如打哈欠、揉眼睛,而不小心吵到孩子的时候,他就会用哭声来表示强烈的抗议。并且,孩子越疲劳,就越烦躁,可能会大哭不止。这种哭声一般比较着急,还带着颤抖。此时,父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安静,轻轻拍打安抚孩子,帮助孩子入睡。4.烦乱的表达——“我哭是因为我烦躁!”

吵闹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厌烦,对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的哭声里带着烦躁不安的情绪,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后,就应该再注意一下周围环境是否有强烈的刺激,比如强烈的灯光、嘈杂的声音、突然的移动,或者是父母在抱他时摇动幅度太大,等等。

如果有以上情况,那父母就要尽量保持安静,把灯光调暗,声音压低,手臂轻摆,等等。如果孩子一直哭闹,父母可以先让他躺在床上发泄一会儿,然后再试着通过轻拍孩子或者与他讲话的方式安抚他的情绪。此外,有些孩子对外界的环境较为敏感,一旦出现变化就会不适应,从而大哭不止。因此,父母还要努力把每天喂奶、洗澡、散步、睡觉的时间和场所都固定下来,以避免孩子哭泣。5.想要游戏的表达——“我哭是因为我想玩!”

对于玩的需求,每个孩子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可以长时间安静地躺在小床上,想着自己的心事;有的孩子却时刻离不开人。其实,这种比较敏感、警觉的孩子有更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愿望。即使是6周大的孩子,也会因为“无聊”而用低声的哭泣来告诉父母,他需要看见他们,或者需要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此时,父母可以轻柔地为宝贝哼唱一首儿歌,或者让悬挂着的小玩具动起来,有时也许只给他换个睡觉的地方,他就能高兴起来,因为他能看到不同的“风景”。6.冷热的象征——“我哭是因为我冷(热)!”

关于冷热的哭声,宝贝也会分不同声调“演奏”。如果冷了,宝贝的哭声便低沉而有节奏感,

哭时肢体比较少动,小手发凉,嘴唇发紫。但如果是热了,宝贝多会大声啼哭,不安地舞动四肢。

要想知道孩子的冷热,父母可以用手摸摸他的脖子、耳朵等露在外面的部位。如果这些部位温度比较高,那就是太热了;如果这些部位很凉,说明他很可能比较冷,需要添加衣被。另外,由于孩子平时穿得总比大人多一些,因此,在给孩子换尿布或换衣服时,突然的温度落差也会令他大哭不止。这就需要父母更熟练地为孩子换尿布和脱衣、穿衣,以减少孩子对于温差的不适感。

除此之外,孩子在生病时的哭声与上述几种都不一样。生病时,孩子的哭声通常是虚弱的呜咽,而且他会表现得无精打采、食欲不振,同时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这就需要抓紧时间去看医生了。孩子哭声的含义非常丰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哭声,结合他的需求及时细心地排查,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敏感型哭泣

随着慢慢长大,很多孩子会突然表现得敏感、脆弱,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哭哭啼啼,甚至以前不会引发他哭泣的事情,也会让他变得高度敏感,动不动就哭鼻子。比如:(1)幼儿园换了一位新老师,孩子表现出不适应,从而哭哭啼啼。(2)孩子对负面评价更加敏感,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受到家长的批评而哭泣。(3)孩子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过程中,因为受不了一丁点儿委屈而哭闹。(4)父母一大声说话,孩子就会哭。(5)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一点冲突,就哭着闹着要找妈妈,以前总是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现在哭着拒绝上幼儿园。

上述现象和行为说明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到来了。而身处情感敏感期的孩子会很容易哭泣。首先,敏感的特质决定了他能很快地识别大人的面部变化,从而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其次,敏感期的孩子容易紧张、胆怯,当不知如何面对外部的环境时,容易表现为委屈或不知所措,因此容易哭泣。最后,爱哭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用语言表达,他们在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用眼泪配合,以哭这种非言语方式来协助情绪的表达。

那么,面对敏感爱哭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做呢?1.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感情

首先父母需要多理解孩子。不应将孩子的哭泣视为一种无能的表现,更不能随意指责孩子,而应该把哭泣当作他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不要急于安慰孩子,因为在孩子看来,安慰是一种“好处”,哭能换来“好处”,以后他便会经常用哭泣的方式来获得安慰,这实际上是在强化孩子哭的行为。同时,也不要批评孩子动不动就哭,批评会让孩子更加委屈,以致最后他连用哭来表达情感的通道都会被堵塞。另外,更不能吓唬孩子,以免让他更加紧张。所以,父母不妨让孩子哭个痛快,让泪水冲刷不愉快的情绪。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父母可以对他说“你哭得这么伤心,我也很难过”或“你心里委屈,可以说出来,我陪着你”。这样就给了孩子去正确对待和处理他的坏情绪的机会。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研究人员认为,孩子变得敏感脆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周围环境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自身情感比较脆弱,易激动,孩子会觉得父母给自己“脸色”看,不喜欢自己,因而伤心哭泣。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良情绪已经表现出来,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以免孩子不断地猜想,变得更为敏感。3.引导孩子以说代哭

身处敏感期的孩子,往往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所以用哭声求助。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正确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比如:“你想吃东西,可以告诉妈妈,但是不能用哭声表达。”“犯了错不能哭,改正了才是好孩子。”渐渐地父母就会发现,孩子不再试图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了,而是主动跑过来商量:“我想要玩一会儿玩具可以吗?”“我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吗?”当孩子养成这种沟通习惯后,他的心情会平静很多,避免了遇事不知道怎么沟通而泪眼汪汪的情况。4.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只要他尽力了,父母就应表扬多过批评。如果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过脸了”,父母不要急于批评“你看你怎么把水洒了一地”,而应先肯定孩子的行为,鼓励他继续保持讲卫生的好习惯,然后告诉他正确的洗脸方式,最后再把地面上的水擦掉。当然,当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也不要因为怕孩子哭而不批评,不过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错在了哪里。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父母不常陪伴在孩子身边或者总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使孩子最基本的对爱和安全感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他们敏感爱哭。面对爱哭的孩子,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不哭是不对的。为了减少敏感孩子的哭泣行为,父母应经常鼓励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并给他讲一讲身边的榜样,引导他克制哭泣的冲动。经过长时间的引导,相信孩子会逐渐告别敏感爱哭的习惯。目的型哭泣

乐乐本来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女孩。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乐乐特别爱哭,比如:妈妈不让她看动画片,她会号啕大哭;出去玩的时候,妈妈没给她买玩具,她会“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有时候乐乐想吃零食,妈妈已经答应第二天给她买,但是她依旧哭着,不依不饶。

为什么乐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当孩子第一次无意地试图通过哭泣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时,比如得到某个东西、逃避某个错误或让父母带自己去公园玩耍等,如果父母因为他的哭泣而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等于间接地传达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只要哭泣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时间长了,在父母无意识行为的强化下,哭泣便成了孩子最好用的“武器”,只要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便随时上演一场哭泣大戏。

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此类哭泣呢?1.延迟满足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要求他们每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盘子里放着他们爱吃的食品——棉花糖。研究

人员给了他们三种选择:一是可以马上吃掉;二是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那样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三是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煎熬。孩子们为了不动那些诱人的棉花糖,想了很多招数: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转过身体背对着棉花糖,有的踢桌子,有的拉扯自己的小辫子,还有的甚至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他们中的一些孩子没有按铃就直接把棉花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保持了半分钟后按响了桌子上的铃。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十几年之后,米歇尔联系了当年那些参加实验的孩子,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结果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考试分数也较低。他们往往难以承受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待的孩子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分数上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而且有着比较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稳定的社交。

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不同的延迟满足应对方式。(1)对3岁以下的孩子,可适当考虑延迟满足。

3岁以下,是孩子建立规则和秩序的关键阶段。此时,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父母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随便答应他。比如,如果孩子哭闹,就让他哭一会儿,等他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向他解释他的要求不能被满足的原因。经过几次之后,孩子便不会再用哭泣作为武器了。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还不能理解父母的言语解释,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让他忘记哭闹。比如,带着哭泣的孩子去户外玩一玩,或者给孩子读一读他爱看的故事书,等等。(2)对3岁以上的孩子,要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延迟满足的方法比较适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采用心理学上的“操作性消退”方法。具体来说,当孩子哭闹时,坚决不满足其要求,甚至不予理会,这样孩子的哭闹行为便会自行消退。比如,当孩子喜欢某个玩具时,父母可以明确告诉他现在不会买或者只有他做到每天晚上9点按时睡觉并且坚持两周后才能给他买,以此延缓孩子的需求满足时间,减少他的哭闹行为。2.向孩子提条件

对习惯哭闹的孩子,妈妈不能从凡事有求必应的状态立即转为置之不理,而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解他的承受力,以免加剧他的哭闹行为。父母可以先答应孩子的要求,同时也要向孩子提一个条件,让他慢慢懂得,自己的需求只有努力或者等待才能被满足。同时,孩子也会逐渐习惯用语言和父母交流,而不是用哭声来提要求。3.孩子不哭闹时,要多表扬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并且对孩子多加鼓励和表扬,这样他才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了哭闹习惯的孩子来说,改掉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父母必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逐步改进。胆小型哭泣

豆豆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眼里,他是一个特别胆小爱哭的孩子。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他却不敢上去,妈妈再三鼓励,他才慢吞吞地爬上去,谁知坐在上面却又不敢往下滑,最后哭着让妈妈抱了下去。平时,豆豆不敢独处,他总说害怕,父母问他怕什么,他又说不清楚,结果总是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流泪。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像豆豆一样胆小,动不动就被吓哭。其实,胆小是出于孩子的一种恐惧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产生恐惧的直接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其所做出的反应超出了应有的限度。这种过度敏感一方面与母亲怀孕期间紧张过度、忧虑以及难产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父母对孩子过多地进行限制或者过度保护、溺爱等有关。同时,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大多数同龄儿童都有共同的恐惧对象。

第一阶段:婴幼儿(0~3岁)。在孩子还很小时,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因而,他们比较害怕小动物,怕突然的异响,怕雷电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二阶段:学前期儿童(3~6岁)。当孩子处于学前期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逐渐熟悉起来,同时自我意识也逐渐成形,但是碍于心智发育还不够完善,他们会对另一些事情感到恐惧,如怕单独睡觉、怕大人发怒等。

第三阶段:学龄儿童(6~12岁)。学龄时期的儿童,他们的知识能力和身心发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但是他们却往往害怕被人嘲笑,害怕恐怖的影视片段,等等。

孩子因为害怕这些对象而产生一些胆小的行为,这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心理问题。但是,如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的心理抵御能力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强化,父母就得注意了。若孩子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没有消除,在成年以后就有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比如,有的孩子极其胆小,他就有可能会对其他同龄孩子觉得无所谓的事情怕得要命。

那么,面对胆小恐惧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做呢?实际上,很多孩子胆小都和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关。平时,只要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胆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正向引导

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4岁的男孩在睡梦中看见一条蛇要咬他,他告诉了妈妈,妈妈便拿出棍子“打蛇”。殊不知这样只能给孩子传递出屋内真有蛇的信息,孩子反而更害怕。如果妈妈打开灯,当孩子看到屋内没有蛇之后,就会安心睡去。可见,父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消除孩子的恐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孩子的胆子过小,所以有时候他会用哭闹的方式表示拒绝。此时,父母要耐心地对待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并向他讲述一些道理,在明白道理后,孩子的恐惧感便会减轻很多。另外,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就用恐吓的方法教育他。比如,在孩子因怕黑而不肯入睡时,千万不要说“再不睡,坏人就来抓你”,而应说“不要怕,妈妈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2.不要给孩子过多限制

有些家长过多地限制孩子,比如,当孩子想自己端饭盘时,父母会说:“快放下,小心摔碎了。”当孩子拿拖把想帮父母拖地时,父母又会喊:“快放下,别弄脏了衣服。”两三岁的孩子,还处于对周边事物半信半疑的时期,如果父母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他便会怀疑多于信任,从而不敢尝试新鲜事物,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在平日里,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各种小事中锻炼。如果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便会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没了主心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适度的挫折与磨难,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地去尝试和锻炼。3.减少责备和恐吓

当孩子犯错时,很多父母往往会火冒三丈,忍不住责骂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吓唬孩子说“你再犯错,我就不要你了”“不听话就把你扔掉”。在家长看来这只是几句无心的责骂,可对孩

子来说,却破坏了他的整个世界。因为,父母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切。当父母责备的话语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后,他便越来越胆小。4.丰富孩子的信息量

孩子胆小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与父母自身的性格和教养方式也有关系。有的父母自身比较内向,不爱与他人交往,孩子缺乏接触外界的机会,绝大多数时间自己在家独处,一旦进入陌生环境,孩子内心便充满恐惧,手足无措。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平时要尽量多带他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以增加孩子与别人接触的机会,或者给孩子找一个性格开朗的玩伴,让他们经常一起玩。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培养他活泼外向的性格。

即便是再胆小的孩子,平时也会有一些勇敢的行为和举动,虽然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抓住这些亮点,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助于孩子克服恐惧,不再哭哭啼啼。压力型哭泣

豆豆今年4岁,身体比较瘦弱。为了让孩子长高、长胖,豆豆妈妈每次吃饭时都会催促他多吃点。“妈妈,您别再说了行吗?”每次妈妈一催促,豆豆就会哭着哀求。刚入园时,豆豆非常讨厌别人说他吃饭慢。后来,只要谁在豆豆面前提到吃饭,他就会哭着大喊“我的耳朵关门了,听不见”。此时,豆豆妈妈才意识到,吃饭这件小事竟然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除了吃饭外,对孩子而言,还有很多琐事都会对他们造成深刻的影响,比如睡觉、起床、阅读、游戏等。韩国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博士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压力:(1)活动受限制。很多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明显不足。(2)与同伴交往时间或机会不足。很多孩子缺乏与小伙伴接触或玩游戏的时间。(3)课外学习任务过重。孩子每天的学习任务并不轻松,既有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又有参加的各种培训班布置的任务,还有父母对孩子的额外要求。(4)父母过冷或过热的态度。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关注都有可能给其造成压力。

当孩子感到有压力时,心里就会觉得委屈。受限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自我排解压力。另外,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无法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因而无法获得成人的安慰和帮助。所以,当孩子感到压力太大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他们就会通过哭泣的方式进行疏解。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理智地表达情绪,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直面压力的勇气。1.主动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哭泣时,父母应在安慰他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主动地把内心的压力说出来。父母可以这样说:“看得出来,你很紧张、很不安,不知该如何做。让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好吗?”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父母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后,就可用建议性的语言,帮助他看清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比如:“你认为……不过,我怎么觉得……”“你说别人认为你做得不对,你却认为自己做得非常正确,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在哪里呢?”父母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

础上,真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才能给予他信心和力量,帮助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2.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

对那些年龄偏大,但仍然很爱哭泣的孩子,父母有必要让他们懂得动不动就哭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教孩子遇到问题时,应自己动脑想办法去解决。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而哭泣则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3.注意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对孩子说“不要哭”“别哭”时,他反而哭得更大声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唠叨“不要哭”之类的话,等于在强化他的哭泣行为。这在心理学里叫“负性强化法”,这样做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压力。所以,根据这个原理,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压力性哭泣,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使他感到有压力的事情,而应代之以其他轻松的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4.换种排解压力的方式

当孩子因压力哭泣时,父母可以通过演示、游戏、故事等形式,逐步教孩子识别各种压力,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让孩子用涂鸦的方式画出心中的不满,甚至摔打枕头释放内心情绪,等等。

5.为孩子找一个伙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也会带来压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会感到孤独。因此,父母不妨在小区周围或亲朋好友中为孩子寻找一个伙伴,邀请其他小朋友与孩子一同学习,也可带孩子登门求教。当孩子有一两个能说说话、谈谈心的“学伴”时,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自身不能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在给孩子定目标时应该从他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分离型哭泣

丁丁出生后她妈妈就当起了全职妈妈,全身心地照顾她。丁丁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转眼间,丁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她就给妈妈出了一个大难题。当妈妈把丁丁交给老师和她道别时,丁丁突然大哭起来,抱着妈妈的腿,抓着妈妈的衣服,哭喊着“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妈妈”,任凭妈妈和老师怎么哄她都无济于事。妈妈强行离开后,丁丁哭了很久,并且不肯吃东西,不肯睡午觉。等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又委屈地哭了起来,晚上睡觉时甚至哭醒了。第二天,丁丁无论如何也不想离开妈妈一步。

丁丁排斥去幼儿园并且大哭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宝宝和依赖对象分开时表现出的一种不安的情绪和行为,它与孩子的安全依恋有关。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一般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因孩子的特质或气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呢?

首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潜在的危机,他们因离开父母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紧张,从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形成焦虑。其次,父母的过度照顾也是原因之一。父母的过度照顾影响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过多的担忧减少了孩子接触陌生环境的机会,让他逐渐失去了主动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太

过忙碌,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照顾,当父母离开时,孩子因缺乏父母关爱,就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形。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是比较短暂、可以改变的。所以,父母不妨按照心理专家的建议进行尝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做好分离缓冲

璇璇是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妈妈每次外出,都会告诉她说:“妈妈外出有点事,你先和奶奶一起玩,妈妈很快就回来!”听妈妈这么说,奶奶就把璇璇抱在怀里,带她去小区公园玩,并且轻拍着她的小肩膀说:“奶奶知道璇璇想妈妈了!妈妈很爱璇璇,很快就会回来找璇璇的!”这样,璇璇就明白了,和妈妈分离只是暂时情况,妈妈会按时回到她身边的。璇璇妈妈告诉了孩子离开的时间、理由,奶奶又做了合理的安抚,从而缓冲了孩子的情感波动和心理震荡,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妈妈和孩子分离的时候,千万不能依依不舍地做出“一步三回头”的动作,否则,孩子觉察到妈妈的内心变化,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不舍,就仿佛受到了鼓励一样,可能会哭闹得更厉害。2.提前适应离开妈妈

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太着急。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学着适应短时间的分离,让孩子慢慢接受。父母可在孩子正式入园的前六个月左右,就有计划地让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逐步增加与孩子分开的时间。比如,由分离半个小时过渡到一个小时,再过渡到五个小时。另外,在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现在要离开一会儿,但是我下午四点会准时接你回家。”让孩子清楚与父母见面的时间,从而潜意识里形成一种预期。当然,父母也要说到做到,以增加孩子对自己的信任。3.教孩子学会表达需求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父母就要让孩子做一些表达自我需求的训练,让他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比如,孩子指着水瓶要喝水的时候,父母不要着急给孩子拿水瓶,而是要鼓励孩子把“我要喝水”这句话说出来。4.提前训练生活技能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新环境,父母还需要提前训练、提高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比如自己独立地穿衣服、穿鞋子、上厕所等。如此,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能独立完成这些事而出现哭闹行为与抵触心理。5.不要恐吓孩子

父母千万不能对哭闹的孩子说“你要是再哭,就把你送幼儿园”之类的威胁话语,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害怕与父母分开,更加排斥去幼儿园,加剧孩子的焦虑情绪与哭闹行为。6.给宝宝时间适应新环境

对于那些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父母不妨先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好,提前带孩子去幼儿园适应一段时间,鼓励孩子接触一下其他小朋友,陪伴孩子在幼儿园做一做游戏,让孩子对陌生环境保存一些印象,这样孩子在入园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与父母分离而过度焦虑、哭闹。挫折型哭泣

每天下班后,爸爸妈妈总喜欢和迪迪玩一会儿游戏。为了让迪迪高兴,每次爸爸妈妈都故意输给他。一次,迪迪和其他小朋友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轮到迪迪了,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回到家后,他又哭又闹,躲进自己的房间,连饭都不想吃。

在生活中,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像迪迪一样心理承受能力很低,一遇到挫折就开始抹眼泪。

现在的父母总是竭尽所能、想方设法地排除一切困难,保证孩子顺利成长。孩子自出生起,就被父母呵护着,这样的环境使孩子想当然地认为生活本应该是万事顺利的。所以,当他们输掉比赛或者在游戏中表现不佳时,就容易因这样的小挫折而出现输不起的情况。另外,不少父母平时灌输给孩子凡事追求完美的理念,使孩子形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所以,当结果“不完美”时,在好胜心理的作用下,他们认为输换来的将是家长的斥责、小朋友的嘲笑,因此他们无法忍受小小的挫折。除此之外,很多孩子输了就哭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怕输是因为无法肯定自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孩子在玩游戏失败时总是爱耍赖。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说:“童年十分幸福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痛苦不堪。”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科学地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他们应对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方式。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生活中的磨炼,让他明白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坎坷和挫折,从而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这对培养他独立、勇敢的品格来说非常有帮助。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设置某些苦难让孩子去经历,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挫折顾问”的角色。即当孩子陷入挫折中时,父母不要为他排除一切障碍,而是要给他提供一些建议,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应对。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其行为负责的精神。此外,父母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换位思考,巧妙沟通

由于孩子自身能力有限,所以他的挫折忍受力比较低,一旦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就容易推卸责任。此时,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情绪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应先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再让孩子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之后,试着和他沟通:“你很想赢,其他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耍赖,那你会不会生气?以后还会和他玩吗?”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自我思考和反省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身的错误,从而减少负面情绪。2.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不能简单地安慰孩子“输就输吧,没关系”,而应该主动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方法,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挫折中收获经验和教训。3.创设挫折情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让他懂得“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经常把他放在强手云集的环境中,比如让他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中锻炼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鼓励他向强者看齐,增强他的心理免疫力。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要把握好挫折的度,既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又不能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4.教孩子摆正心态

当孩子做某件事时,父母不能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引导孩子多关注一下自己在此过程中的收获,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而非对结果斤斤计较。当孩子有轻视别人的表现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多认识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每天都有进步。当孩子骄傲自满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他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样,孩子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5.利用榜样教育孩子

直观性是孩子思维的特点。父母不妨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故事中的人物来教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此外,父母还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会孩子勇敢地迎接挑战。

孩子的耐挫能力只有在适度变化的逆境中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家长可以采取户外运动的方式来锻炼孩子,比如,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其耐挫能力的方式。相信孩子经过不断的锻炼,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遇到困难时就不会轻易流眼泪了。焦躁型哭泣

3岁的涛涛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就反常地紧张焦躁起来,动不动就会大声哭闹。一天早晨,妈妈叫涛涛起床上学,涛涛虽然醒了,但是一直赖在床上不起,妈妈只好帮涛涛穿衣服。涛涛的脑袋比较大,衣服领口恰巧很小,妈妈没有注意到,她在给涛涛穿的时候使劲拽了一下。这让涛涛感到很不舒服,开始用手撕扯衣服,结果越缠越紧,涛涛气得哭了起来。好不容易换好了衣服,妈妈让涛涛自己洗脸,可是他不仅不按照妈妈的要求洗脸,还玩起了水,妈妈过来帮他洗,他一边哭一边大声喊“不要洗脸”。每次妈妈都拿他没办法。

心理学认为,当孩子的身心发育无法赶上周围的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焦躁行为。特别是当他的心理诉求和外界环境产生矛盾时,焦虑表现就会更加明显。

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还比较差,一旦对某事心存不满,就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将情绪转移到周边的某些事物上,通过哭闹、叫嚷的形式宣泄出来。孩子的这种焦躁行为给父母的耐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父母会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便去制止他,进而导致孩子的哭闹更为严重。那么,父母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待焦躁的孩子呢?1.谨防“踢猫效应”

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他人的情绪,也就是说交往中双方的情绪会“相互传染”,良好的情绪传染有利于使双方的关系更为融洽。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总是面带微笑,从不摆架子,人们尊称他为“含笑哲学家”,当人们与他接触时,往往被他这种愉悦的情绪所感染,而且很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同样的道理,当孩子焦躁哭闹时,父母要以一种良好的情绪来应对,注意自我控制和调整,多给孩子以笑脸,以便帮助孩子消除不良的情绪。2.明确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受欢迎

孩子面对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会显得焦躁不安,进而以哭闹或叫嚷的行为表示反抗。这时,父母可以用动作或语言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些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达不到目的。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最好给他个台阶下,进行适当的安抚。3.教孩子做事要有计划性、条理性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分类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取用完物品后,从哪里拿的就归放到哪里去。学习上,要求孩子摆放好书本和学习用品,制订学习计划,并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只有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有条不紊,他才能提高效率,消除由混乱引发的焦躁情绪,进而把事情做好。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比较好的孩子耐性也比较好。父母可以多与孩子玩一些提高专注力的游戏,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韧性。在孩子做完

作业后,父母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练毛笔字、下象棋等,让孩子通过细致的思考、耐心的揣摩,磨炼自身的韧性。

父母要排除家庭中嘈杂环境的干扰,为孩子营造一个宁静的家庭氛围。这一点很重要。假如孩子的生活环境过于嘈杂,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导致他越来越焦躁不安。而长时间处于安静环境中的孩子,做起事情来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 说谎——孩子成长期的必经阶段

儿童的说谎行为让很多家长都倍感焦虑:小小年纪竟然学会说谎骗人了,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其实,说谎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说谎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想象,有的是因为攀比,有的则是因为模仿……父母只有结合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治好”爱说谎的孩子。孩子说谎是一种正常现象

孩子说谎不是品质问题,很多时候,孩子说谎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想象力发育良好的重要标志。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做过一项测试,结果发现,说谎是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年轻的父母无须过分担心,应抓住时机正确引导。

这项测试共有1200名年龄在2~16岁的孩子参加,测试过程是这样的:研究人员将年龄偏小的受试儿童带进一个房间坐下,该房间装有隐藏摄像头,之后,研究人员在他们身后放了一个毛绒玩具。随后,研究人员找借口离开,并要求孩子在此期间不能回头偷看。结果,摄像头“捕捉到”90%的受试儿童犯规。随后,研究人员发给年龄稍大的儿童每人一张背面印字的试卷,提醒他们不许翻看。摄像头“捕捉到”96%的受试儿童犯规。

研究结果显示:2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12岁时,这一曲线达到顶峰,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谎;16岁时,说谎人数回落到70%。

研究人员认为,孩童时代撒谎并不代表孩子品行有问题,更不代表孩子以后会成为骗子。此外,说谎能力很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这样他们才能使自己的谎言听起来更加真实可信。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青少年开始学习成年人,运用“善意的谎言”尽量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通过测验,我们不难发现,孩子说谎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锻炼和学习,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而且孩子说谎和成人说谎有着较大的区别,说谎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优点的。1.说谎是孩子思辨能力的发展

父母制定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所要遵循的规则和秩序。从逻辑角度讲,这让孩子明白了规则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当孩子违反了秩序或规则又怕被父母发现而承担责任时,他们便希望通过谎言来隐瞒其所作所为,而父母也不可能识破孩子全部的谎言。在这种考量对比之下,

孩子自然会对父母说谎。2.说谎是孩子变相反抗能力的发展

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还比较弱小,他们并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但很多父母一味地追求完美教育,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不允许孩子出错。所以,当孩子犯错时,为了逃避父母的批评,自然会选择用谎言来逃避。3.说谎是孩子规避风险能力的发展

从说谎的动机来看,绝大多数孩子说谎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如逃避惩罚或者为了获取某种好处,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父母需要对其进行纠正。但是父母也可以借此对孩子进行一些特殊的规避危险的教育,比如遇到坏人时该如何说谎保护自己。

4.说谎是孩子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

父母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许多时候,孩子说谎是为了讨好对方。可以说,这是孩子的一种善意的谎言,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若这是孩子的经常性行为,则有社会化过度的倾向,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逼迫孩子过多。5.说谎是孩子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孩子说谎,说明他们已经按照某些社会化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只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其自律能力有限而控制不住自己,因而偏离了标准,但孩子又惧怕后果,所以才采取了说谎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过错。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期。

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的时候,大可不必太紧张,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

1~3岁:不宜大加斥责

这是孩子首次说谎的阶段,孩子为了逃避惩罚或者获得某种奖励而说谎。

应对:碍于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父母不应大加斥责,也不要逼孩子承认说谎,而应耐心开导。

3~5岁:顺着孩子的思维

身处此年龄阶段的孩子常常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区别,他们会把想象中的某件事当作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谎言”更像是孩子的个人表演,孩子可能会说自己是动画片中的某个人物,也可能会说一些不可能发生的奇特经历。

应对:如果孩子说了一些大话,父母不应打断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下,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场景,这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5~12岁:找出说谎原因是关键

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同理心,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不想伤害别人而说谎。这意味着孩子有了基本的社交意识。另外,孩子还会为了避免让父母失望或者自身受到惩罚而说谎。

应对:面对此阶段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不要一味地进行责罚,而应该找出说谎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

孩子谎言的背后隐藏着不敢说出来的要求、希望和恐惧。父母若用心倾听孩子的谎言,仔细揣摩孩子的心理,就能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利用从谎言中获得的真实信息,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攀比式说谎苗苗的妈妈遇到了一件令她烦恼的事:女儿最近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喜欢吹嘘。比如,当她看到另一个小女孩在玩玩偶时,她会说,妈妈刚从国外回来,给自己带了很多洋娃娃。再比如,苗苗看见穿着新衣服的同学,她会告诉同学,自己家里的衣柜像卡车那么大,里面都是好看的衣服,穿都穿不过来。其实妈妈一直没有出国,家里的衣柜也非常小。苗苗的妈妈不禁发问:孩子这么小就如此虚荣,大了还得了,该怎么办好呢?

孩子喜欢攀比,与以下因素有关。1.内部因素(1)身处幼儿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当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感觉自身没有受到大家的关注时,便会选择用玩具、衣服或者父母给予的奖励等来吸引注意。(2)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当他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时,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样的心理也会引起孩子的攀比行为。比如,当孩子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在很多方面互相攀比。有的比吃,有的比衣服品牌,有的比房子大小、装修程度,还有的比外表,比老师更喜欢谁,等等。2.外部因素

孩子年幼时易产生攀比心理,往往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诱导,特别是家长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孩子教育为例,家长聚在一起会攀比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孩子上的是否为贵族幼儿园,等等。在家长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很难做到不攀比、不虚荣。

所以,如果孩子的物质条件不够好,他便会用撒谎的行为来设法满足自己。

孩子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对事情还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一味地与人进行攀比,必然会对他的成长带来非常大的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导致他的自信心在攀比中逐渐丧失。因此,当孩子出现与人攀比的苗头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采取以下几个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1.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这代表着他的内心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意识,他希望达到或者超越别人的水平。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的这种竞争心理,改变他在物质上攀比的倾向,引导他进行一些“软实力”的竞争,比如在个人才能、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偏心,经常表扬某位同学时,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一下该同学的优点,让他跟同学比一比,看努力后能否赶上同学。2.把攀比变成动力

当孩子出现攀比行为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攀比变成动力。比如,孩子跟别人攀比遥控车的数量和档次,父母就可以鼓励他积攒零花钱自己购买遥控车,或者进一步引导他查找资料,购买遥控车的零件进行组装,从而提高孩子的节约意识和动脑能力、动手能力。3.改变孩子的消费观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让他从小养成“我要什么,你们就得给我什么”的坏习惯。首先,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金钱是要靠劳动才能换来的。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非理性的,并适当地教给他一些理财知识。最后,父母还需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以免他为了攀比而养成花钱无度的坏习惯。4.鼓励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比如,让孩子对比今天与昨天的自己,对比这个月与上个月的自己,在这样特殊的对比中,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原来不会做的数学题现在会做了,原来易出错的汉字现在也能写对了,慢慢地在对比中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有的父母看到别家孩子有什么,就给自己的孩子买什么,或者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做,其实是在以行动鼓励孩子“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买得起我也要买”,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一定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比如,父母应该勤俭节约、不过度消费、不奢侈浪费等,只有自身做到不攀比,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带动下做到不攀比,进而不会因攀比而说谎。想象式说谎

5岁的欣欣最近不想去幼儿园。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去,她伤心地说:“小智这几天总是打我。”妈妈很吃惊,继续问她:“你们不是好朋友吗?他怎么欺负你了?”欣欣回答说:“他说他不喜欢我,画了一只大老虎吓唬我,还用拳头打我。”妈妈信以为真,立刻去幼儿园找老师了解情况,谁知,老师告诉欣欣妈妈,小智因为感冒已经很久没来幼儿园了。妈妈哭笑不得,同时很不解:“为什么欣欣要说谎骗我呢?”

对6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想象敏感期,往往会把想象中的某件事情或者听来的某件事情与现实混淆,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另外,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他们对一些事物分辨得不那么清楚,也容易出现现实与想象混淆的情况。

那么,针对这一阶段的孩子,父母该如何进行引导呢?1.教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

在孩子3~4岁的时候,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分辨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已经发生的,教他逐步认识想象与现实的区别。比如,父母在与孩子做游戏时,家长扮成大老虎的样子,孩子就会感到紧张,此时,家长要跟他解释“假装”的含义。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利用科幻电影、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与他讨论现实与虚构的不同。2.注意启发

2~8岁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最高峰。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和绘画技能,比如画线、画圈、折飞机、组装玩具等,这些能使孩子了解物体之间的不同性质。同时,这个年龄段也是孩子求知欲、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不妨在孩子说谎时,进行恰当的启发,提升他的想象力。比如,父母可以通过增减或改换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发展他的想象力。比如妈妈问孩子:“如果一个房间只有3张床,那么怎样才能让10个人都睡下呢?”孩子的回答可能有:“挤在一起”“睡地板”……孩子非常喜欢此类开放性的题目,妈妈的提问越有趣,孩子就越喜欢思考和想象。再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一玩物品替代的游戏。妈妈出题说:“我要刷碗,没有清洗球怎么办?”此时,孩子就可能会去找抹布、手套等物品。还可以给孩子设置一定的难度,看孩子最多能想到多少替代物,数量越多,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越强。3.多让孩子观察

孩子因为年龄小,知识难免不足,往往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这就容易导致所说的与事实不符。比如,爸爸让孩子看看电热壶的水开了没有,孩子跑过去一看,听见水正在吱吱作响,便告诉爸爸说“水开了”。爸爸过去一看发现水并没有开,就生气地问孩子:“你怎么骗我说水开了呢,水明明没开啊!”实际上孩子并非有意骗爸爸,而是不明白水开后热水壶自动断电的道理,因而判断失误。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就要多教给孩子一

些生活常识,多引导他观察,以提高他的认知水平。4.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

父母可提出反常规的问题让孩子回答,让他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动脑筋思考。比如妈妈可以询问孩子:“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黑夜只有白天,会怎么样?”“如果汽车能在天上飞会怎么样?”

针对儿童想象式说谎,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它仅是儿童身心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不成熟的表现。当父母发现孩子所说的话与事实有出入时,不能仅凭一己之见就断定他在说谎,更不能责骂他不诚实,而要通过分析了解和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从虚幻的世界里走出来。模仿式说谎

米米今年8岁。令妈妈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开始对妈妈说谎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米米不想上兴趣班,希望待在家里看动画片。可是她知道不去上课妈妈会批评她,所以她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偷懒。有一天晚上,她听到妈妈对爸爸说:“明天是结婚纪念日,你不要上班了,我们出去好好庆祝一下。”结果第二天一早,米米听到爸爸跟领导打电话说:“我今天不去上班了,身体不舒服。”这样一来,米米有样学样,等下次妈妈要她去兴趣班的时候,她就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很关心地问她哪里不舒服,结果米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通过观察米米的言行,妈妈发现她是在装病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不上兴趣班。对于米米的撒谎行为,妈妈有点左右为难,她怕当面揭穿女儿的谎言会让女儿受到伤害,但她又担心,如果不指正,孩子以后习惯性说谎该怎么办?

米米为什么说谎,恐怕父母最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相似的反应,这就是模仿。简而言之就是,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分不清是非曲直,他们往往会选择父母作为模仿对象,模仿父母的表情、神态以及举止。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不诚实,将会直接导致孩子不诚实。

那么,当孩子存在模仿式说谎行为时,父母该如何做呢?1.从自身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重要模仿对象。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做正直诚实的人,说到做到,给孩子树立榜样。另外,不要教唆孩子说谎,因为孩子学会了说谎就可能会反过来骗父母。如果孩子拿父母过去说谎的行为作为自己说谎的理由时,父母首先应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愿意接受孩子的监督,并要求孩子不要说谎。2.对孩子一定要说话算数

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少父母会随口说:“只要你认真学习,我就带你去旅游。”“只要你做完作业,我明天就给你买玩具。”父母对孩子许下不少承诺,可是并没有兑现。这样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孩子以后可能出现各种撒谎行为:答应父母认真写作业,却偷偷地溜出去玩;答应父母不抄袭,却作弊被老师抓到。3.严格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完成某个行为后,得到了奖励、快乐或者其他好处,

行为便会得到强化,反之,行为则会减少出现的频率。

因此,孩子第一次说谎后的结果非常关键。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说谎后没有受到惩戒,反而得到了很多好处,那么,他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以后会经常说谎,而且谎言越来越严密,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当发现孩子说谎后,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要求孩子做一些他平时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为惩罚,以避免再犯。但是父母在惩罚时要把握的原则是,惩罚措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就可以了,不能虐待孩子,打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反而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如果父母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要尽量避开孩子。因为他没有分辨能力,会误以为大人可以撒谎,自己也可以。另外,如果孩子说谎后,能主动认错,或者孩子的说谎频率越来越低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表扬,强化他诚实的行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