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综合素质知识点精讲梳理(小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系列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04:01:33

点击下载

作者:庄春跃,卫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 综合素质知识点精讲梳理(小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系列规划教材)

2017年 综合素质知识点精讲梳理(小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系列规划教材)试读:

前言

Preface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行“国标、省考”的标准参照性考试。2011年开始我国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简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并在湖北、浙江两省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7月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中指出,在湖北、浙江等15个省(区、市)试点的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国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从改革试点省市的考试情况来看,教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足三成,与之前通过率接近八成相比有了大幅的下降,这一方面说明教师资格“国考”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准入标准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说明广大考生没有真正转变观念积极备考,未能掌握通过考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了帮助更多的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迈出教师职业道路的第一步,我们组织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一线教师对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真题特点不断研究,分析命题规律和趋势,于2017年推出具有实战意义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系列规划教材”。本系列规划教材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级中学不同学段的各个学科的考试科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特色一 考纲透视

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教师资格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考试真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依据各科考试大纲命制。本书编者紧跟考情,对大纲进行了专业解读,将其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方便考生有针对性地掌握教材内容。

特色二 真题再现

编者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考点系统的统计和考试真题题型的分布,每章都附有历年有代表性的真题,并配有详细的解析过程,考生可结合这些内容理解并掌握考试脉搏及其解题技巧,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答题思路,快速提升做题速度。

特色三 图解分析

为了给考生提供更为直观的章节内容,编者对每章都精心绘制了知识框架图,方便考生从结构上熟悉并理解该章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知识点。

特点四 直击考点

为了帮助考生快速抓住重点内容,本系列规划教材不仅在每个章节的考试重点部分用波浪线进行了标记,在书的后面还赠送了考点汇总背诵版,对考试内容统一梳理,突出实用性,让考生能够快速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作为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辅导用书,本系列规划教材适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备考复习时使用。考生可以据此全面了解教师资格统考科目的题型特点和考试内容,短时间内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也可在艾华教育官方网站(www.aihuaedu.org)进一步了解教师资格相关政策,掌握考试方向。

本书由庄春跃、卫霞主编,张海波、杨力、强亚莉、李红副主编,相信这套凝聚着艾华教育专家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书,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在圆梦教师职业的旅途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最后,预祝所有考生能顺利过关!编者2017年1月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本章知识框架图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二)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本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在于它是引导我国教育在向21世纪迈进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期望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境界。素质教育所具有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与国际社会的教育改革目标不谋而合。

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个人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这种权利,并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愉快地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区别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现代教育区别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

3.素质教育的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也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校教育而言,实施素质教育,纵向上存在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横向上,意味着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三)素质教育观的提出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政策沿革(1)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1994年8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且明确的指导思想。(2)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1994—1999年)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首次对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3)素质教育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2005年)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4)素质教育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也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大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纳入国家重要的法律体系,体现了国家意志,表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定性和长远性。(四)小学素质教育

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小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小学素质教育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小学生的教育。

2.小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注重小学生自我意识、意志、道德信念的形成,为小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五)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我们国家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让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不能成为限制人们思维空间的东西,而应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能力的基础,不是把人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知识融入到人的认知结构中,能够活化起来。同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六)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全体性”是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如下。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基础的教育。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础的方面做起。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完成从知、情、意到信、行的转化,并将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品质,成为学生个人的信念和个性特征。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如下。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3.发展性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教师从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中发挥作用。

4.全面性“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5.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青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6.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面发展。

7.合作性

素质教育是合作性教育,而不是竞争性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民主型的教育,是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素质教育提倡两种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素质教育的合作性也体现在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正因为学生能力有高有低,才应该相互协作,相互帮忙,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二、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政治思想素质教育(1)政治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的教育。我国目前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范畴。(2)思想素质教育,指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确立正确的思想信仰、理想动机、信念追求、民族精神等。(3)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他人和国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4)民主法制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主法制理论与内容,知法懂法,依法行事,树立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意识。(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基础科学知识,以及识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等,为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职业岗位选择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和技能基础。(三)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善于以美的品位去完成工作,以美的心灵去面对社会和人生,以美的思想去创造生产和生活。(四)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一方面是要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五)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六)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包括顽强的意志力,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兴趣、爱好、需要、友谊、交往、成就感、荣誉感以及面对困难、失败的承受能力等各种正常心态的发展培育和心理失衡、心理矛盾、心理疾病的自我调整与自我矫治。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三、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3)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四、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有所进展,但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不落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考试升学竞争依然激烈,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迫切要解决以下问题。(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学生负担依然普遍偏重。要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和文化考试的关系,克服那种一提考试就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倾向。(2)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重智轻德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身心素质不容乐观。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方法,承认差别就必须因材施教。(3)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培养特长的关系。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只注重发展特长,忽略全面发展是片面的教育;只注重学科知识,忽略个性特长的培养也是不完全的教育。(4)要处理好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部分地区择校现象。(5)要处理好教师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五、素质教育观的应用(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当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如表1-1所示。表1-1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续表(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应避免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是对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一致的发展。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展自己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

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

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者、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误解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是对“考试”的误解

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是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的学习、刻苦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的问题,指出:“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于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经验发展和表现,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旧式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械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1)机械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2)机械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机械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这种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三)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与实施

我国教育所规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灵魂与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作用)、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其他四育),通常被称为“五育”。各“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参透,依存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的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地位。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作“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增长。

小学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三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小学生刚入学时容易疏忽客体的“形状”特性,而会更多地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形状的正确率会逐渐提高。

其次,在方位知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位置和方向会有更清晰的知觉,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

最后,在距离知觉方面,小学生对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可以确定,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这说明小学生的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2.小学生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

其次,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

最后,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忆更多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随着知识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影响,小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不断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生的记忆系统。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想象也日益丰富。小学生的想象经常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思维的活跃性。这也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比更高学段孩子高的原因。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具体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发展,知识的丰富和经验的累积使他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逐渐得以发展。

3.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低年级小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高年级小学生情感更为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总体而言,小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此外,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标志。

4.小学生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具有不平衡性。小学四年级前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四年级后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

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1)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工程。完整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例如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等,而且包括人文素养基础,包括关心他人、崇尚节义、待人宽容以及追求真善等。(2)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也叫整体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在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内在要求。(3)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

由于小学教育是起始教育,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因此它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必经的阶段。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性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就是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不应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别情况制订出具体要求,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才能、想象力和好奇心等。(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变化愈加丰富、深刻,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去保障和呵护,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最后,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评价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的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正确、适当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起到引导、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三、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小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另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小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

教育者要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小学生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发展。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学生的自然状况看,他们的生理发展情况会有差异。从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状况看,也会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四、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小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地对待所有的小学生,促进所有小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小学生步调一致,而是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一)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分阶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阶段,然后依据这种阶段,给予不同阶段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而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分阶段教育同因材施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分阶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有才能高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才能的高低来分配。因材施教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不同,因而要给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机会。(二)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教育活动中,不因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情况而歧视一些学生,给所有小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公正的要求。教育公正也包括不同学生不同个性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还包括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为本。人的全面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人要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性发展水平上,各个方面的素质发展程度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和专门发展相结合的人才。专门性发展就是人的个性方面。让有审美特殊才能的人去专门发展体育竞技能力,或是让科学人才去专门发展审美能力等,都是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伤害,因而这种教育也是不公平的。即使人的同一种素质发展,不同的人发展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譬如智力素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以人为本,教育公正,也意味着承认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快一些,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慢一些。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去。(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与不同的影响:

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是由于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

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权威下才肯努力学习。

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内容)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民主平等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想火花。

3.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育取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第三节教师观一、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广义上,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称之为教师。狭义上,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二)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首先,要教好书,搞好教学,因为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

其次,教师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之一。教师通过日常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或指导课外活动,进行家访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具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学习的志向,形成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看法,懂得怎样做人、如何生活的道理。

另外,教师还要关怀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握学生负担的合理性。过重的负担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最后,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注意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教师要适当关照学生的衣食住行,也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文艺和体育等活动,以便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志劳动。(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目的就是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而独特的发展。(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经过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体验、意志的锻炼、信念的建立,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教育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优化组合各种影响,使之发挥最佳的合力。然而,把这些复杂的影响有效地组织到教育过程中,使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这是一种复杂的工作。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创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定,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个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便形成教育合力。(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时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产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再者,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2.教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