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10:48:51

点击下载

作者:杨志勇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秦巴魂

秦巴魂试读:

题记

2015年9月18日,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会议指出,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明俊同志是陕西省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的先进典型,他用生命诠释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厚爱。会议决定,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明俊同志学习活动。

三秦各界人士认为,张明俊在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自始至终体现的忠诚于党、赤诚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拼搏精神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突出彰显了秦巴魂。

如今,张明俊永远地走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存在于秦巴山河。

每一个人都不容回避的是,生命最终都将化归尘土。然而,在生命的过程中,应该追寻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又该如何探求内心的丰富、强大和安宁呢?参考答案都在张明俊的人生词典里。

不管你的职业、地位和身份如何,不管你的年龄、性别和学识如何,不管你的经历、作为和财富如何,亦不管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阅读张明俊,让你领略到的生命风景别有洞天。

张明俊生平简介

张明俊,男,汉族,1965年1月8日出生于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2年7月高中毕业,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2月至2002年4月,曾担任瀛湖镇天柱山村村民小组组长;创办安康信立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和区农广校学习,取得大专学历和工程师职称。2002年4月至2015年6月,担任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

2001年12月至2015年6月,先后担任陕西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安康市第二届、三届人大代表,汉滨区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安康市第二届、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汉滨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8年10月至2015年6月,先后担任瀛湖镇党委副书记、瀛湖镇党委委员、安康市工商联常委、汉滨区工商联副主席、瀛湖商会会长。

2015年6月25日11时,因胃癌医治无效在安康市中医院与世长辞,终年50岁。

2004年至2015年,先后获得各种荣誉30多项。主要有陕西省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陕西省郭孝义式农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陕西省最美村官、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2015年8月,汉滨区委和安康市委组织部先后追授其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序幕晴天霹雳,大雨茫茫

2015年6月22日上午,安康市中医院一病房内,张明俊突然努力地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紧紧握住妻子陈光娣的手。以为丈夫要给自己交代后事,陈光娣连忙专心地听着。“老娣啊,如果能再多活三五年,我一定要让天柱山村大变样……”张明俊气息微弱地说完,又无力地躺了下去。

瞬间,陈光娣泪流满面。

此后,张明俊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陈光娣和孩子们多么想听到张明俊最后的温馨祝福和叮咛,然而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张明俊在弥留之际给家人说的最后一句话,仍旧牵挂的是天柱山村群众的事。

6月25日11时1分,张明俊带着无限眷恋与遗憾,永远地走了。

噩耗传出,当地干部群众悲痛万分。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并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曾经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地无私资助别人,向各类公益事业捐赠110多万元,自己创建的私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达3200万元,却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因为此前垫资的村上道路等项目一时未有资金来源,他公司的流动资金也在此时出现断流,导致他在最后治疗期间无钱交医疗费。

听闻者无不悲戚垂泪。

但这并不是张明俊的遗憾。他的遗憾是,乡亲们还在盼望着他的胃癌能够得到治愈早日出院回家,继续带领大家奔向更美好的生活。而他却再也回不去了。

或许缘于巧合,张明俊离世的那一刻,之前连续晴朗了多日的天空,忽然电闪雷鸣,大雨茫茫。第一章山河呜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所写,张明俊活着,是为了实现瀛湖镇天柱山群众在花果山中幸福生活的梦想;他已经死了,却依然活在干部群众的心中。

有人说,目前在秦巴安康,没有一个人的死能够像张明俊的不幸离世,让数千名干部群众悲痛流泪,让300万儿女的追思之情绵延不绝。

令人欣慰的是,张明俊生前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悟得很透彻,如他在日记中所写:“一个人的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深度和厚度。”迟到的问候

不知道什么原因,汪金成老人头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就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然后习惯性地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可是端起茶杯,心情却没有往日的悠闲自得,似乎有一种莫名的焦躁和烦闷充满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站在阳台,他看到远山的边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依经验判断,当日又是一个晴天。在排除了不是因天气原因带来的身体反应而产生的情绪变化之后,他想也不是因为没有休息好。他平常瞌睡少,甚至有时候连续打几个盹就能顶一夜的睡眠,另外家里也没有什么让他操心的事情,一切都平静安好。除此,再也找不到一个具体的原因,反正心里就是感到非常紧张不安,他形容不出来自己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时,两只眼睛的上眼皮开始跳个不停,他从喝水的杯子里捏出来两小片茶叶贴在上眼皮上,又仰头面向空中吐了几口唾沫。

吃早点的时候,儿子见他的眼皮不停地闪跳,开玩笑地奉承他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呀,肯定有亲友来看望我爸,要不就是有人请我爸喝酒哩。俗话不是说嘛,左眼跳右眼抽,不是吃肉就喝酒。”儿子的玩笑话并没有打消他内心莫名的紧张不安。勉强坚持吃过早点,看着儿子和媳妇都出门上班后,他连桌子上的碗筷都没有收拾,就迫不及待地背着孙子下了楼,急匆匆地赶往东堤附近,希望街道的热闹或者堤廊上的风景能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是他不仅没有因此而得到平静,反而因为街道的热闹使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焦躁不安。

路遇散步的一位老太太,见他带着孙子似乎一副厌烦的表情,耍笑他:“孙子欠你多少账,让他长大成人了还给你,别让儿媳妇看见你这张老脸,吃不了兜着走。”他哭笑不得:“不是哟,今早起来不知咋的就感觉不得劲,心里慌得很。”“是不是身体哪儿不美?去医院检查一下。”“咋不会说话哩,好好的人有什么不美!”汪金成责怪老太太的话让他感到晦气。老太太却也被他惹得没有了好话:“没见过你这倔老头子,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两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彼此话不投机,都落得了个心情不愉快。老太太生气地离开汪金成朝金州广场的方向走去。汪金成抱起孙子准备回家时,接到了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告诉他,刚刚听人说村上的张明俊支书从西安转回安康二院,由于正上班暂时走不开,让他先去看看。挂掉电话后,他感到心里原来似乎悬着的一样什么东西被完全卸了下来,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这才开始慢慢恢复到往常的状态。

接到这个电话,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喜悦还是担心。张明俊从西安转回到安康住院,要么是疾病快治愈了,要么就是……总之得到明俊的消息让他的心里暂时感到踏实了。

想到这里,他责怪起自己来,人还不老,咋不中用了。原来,几乎整整一个上午,自己带孙子逛街的东堤,距离张明俊治疗所在的被当地人们习惯称为“二院”的安康市中医院,仅仅咫尺之遥。如果闲逛的时候向那个地方多走几步路,肯定就会在医院门口碰见去看望明俊的熟人,岂不是可以早一点见到明俊。

随之,汪金成又着急起来,似乎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特意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上午11点20分。想是上午的时间还来得及,不会打扰明俊休息,于是,便决定马上带着孙子去医院看望明俊。刚向医院的方向迈了几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什么礼物都没有带——无论是出于明俊对村里群众的恩情,还是我们私人交往的感情,怎么能这么空着两只手去看望呢?再说了,明俊家里大大小小的喜事从来都没有让我们知道,想去凑个热闹都一直没有机会,而我们家里的大事小事,每次都有明俊去操心。

思来想去,他认为这次的情况不一样,不管明俊接受不接受,无论如何都要表达心意。可是送点什么好呢?送钱吧,不仅不能表达心意,而且还会受到明俊的批评。送礼物?不能!这会让明俊瞧不起,而且明俊从来就不喜欢这一套。明俊是胃上有毛病,就给他买点合适的吃货。做出这个决定,他摸了摸衣服口袋,这才发现早上出门时一毛钱都没有带。于是,背起孙子奔跑着赶回居住的小区,顾不得上楼取钱,就连忙向门房的师傅借了200元钱,并将孙子交其帮忙照看,出门买了水果、糕点等,急匆匆地赶到医院。

然而还是迟到了,明俊所在的病房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汪金成以为自己走错了房间,问过护士才知道明俊刚刚离开,时间大概在20分钟之前。他突然感到四肢像瘫痪了一样,手上提的东西不知怎的就散落了一地。护士见状帮忙给他捡拾,他唉声叹气地说:“捡拾啥哩,人都走了,谁吃呢?”

担任过多年村干部的他,曾经处理了很多群众的、亲友的、家庭的大事,亦曾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面对死别向来情绪沉稳且自认为心肠坚硬的他,在得知明俊去世的噩耗后,眼泪却夺眶而出。

转身离开医院的时候,但见医院的大门外,夏季的大雨在空中流落成了密密匝匝的线条。

如果不是张明俊生前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那么他的离去,为何天公这个时候不作美?一定是为张明俊的不幸离去而在悲伤流泪。

此情此景,汪金成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强烈悲痛之情,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对不住啊,明俊,我来晚了……”

汪金成告诉笔者:“我在心底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2015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十。”社会各界的悲鸣之声

全国劳动模范张明俊走了,他依然活在人们心中;陕西最美村官张明俊走了,他依然活在人们心中。

张明俊不幸离世的当天晚上,一位网友怀着悲痛的心情随意在百度安康贴吧发了一条题为“我们的好支书张明俊,一路走好”的帖子。未曾想到,随后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在网上跟帖悼念,几个小时之内留言达550多条。阅读这一条条帖子,仿佛看见了一滴滴悲伤的眼泪,一份份深切的悲痛。

小雨西:张明俊,我们的好书记;张明俊,人民的好公仆。没有他,我回家的路不通;没有他,我老家没水吃……现在,我们只能去吊唁了。悲哉,哭吧,放声去哭吧,我的父老乡亲。

沧海一粟:可惜了,天妒英才啊!

善良的米粒:他带动全村群众一起致富,把一组和二组村民全部安排进水电厂打工。自己当支书不在村上领一分钱,所有的工作花费都是自己掏钱。唉,真的可惜了!

经典汉水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累坏了!好人,太可惜!

汉江骁艄公:天妒英才,愿张支书一路走好!一个正能量人物就这样走了,汉滨区的一大损失。

兰台书使:虽无交往,但知道他是位优秀的基层干部,可惜了!

风清扬66:阴雨不断,是苍天也在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流泪吗?明俊,一路走好!

醉美安康:他是真的好人,不仅仅是天柱山村,在瀛湖、在汉滨都是人人称赞的。人活到这个份上不容易,向他致敬,安息吧!

汗水油女:他为当地群众做了不少好事,每次去天柱山,村上的道路、村民的房子都让我们夸赞。

太老:在村官选举丑闻不断、处处冒烟的背景下,张明俊这样的村官无疑是一盏明灯,给人美好希望。

李5187:为人低调,口碑不错。可惜了!

木楼道长:挽张明俊——全心全意为群众风范高洁,满腔热血洒秦巴浩气长存;严父慈心忠厚待人处事一腹大德昭天地,诚怀博爱倾情富山绿水两袖清风留人间。

空山新雨:功垂桑梓,明俊百年谁堪继;德标天柱,白云一片望清流。

张小伟仔:天柱山人的骄傲。

甲壳虫的恋爱:我们村支书,一路走好!

走过这里的风:人民的好公仆!敬重他。

夜鹰听雨:明俊一路走好!来世再当清官为民造福。

apstar6:走好,这样的村官要组织学习。

男爵:提起他,瀛湖谁不知道,走了真可惜!

会赢的:张书记,如果有来生,我希望你还能做我们的书记。

ɡq3174:我党基层组织的一大损失啊!

2005qr:这样的正能量人物,一定要多宣传。

Aklitu: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汉江小生:忠厚之人,慢走!

坝河渔夫:此人我见过。共产党最小的官,却能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得头头是道,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

枫雪天涯:建议相关部门将我们的好书记、好党员张明俊同志的先进事迹整理宣传弘扬出去,以告慰好书记在天之灵。

汉江骁艄公:这个提议好,我觉得张明俊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在这个时代可以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的积极意义不可估量,理应受到人民的追忆和怀念。

胖胖打瘦瘦: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希望张书记一路走好。

正气50:张明俊书记的突然辞世令人心痛。天堂没有病痛,愿你一路走好!

天地Z涯:汉滨区最好的村支书走了!

袁石泉: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安康的丰碑!

一个平和的人:他是一面镜子,一杆标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更是安康精神和形象最好的代言人。

S巴山夜雨:一位好支书,人民不会忘记你。

杜鹃花304:您老太累了,好人一路走好!

Heguonjf:为有这样的好官高兴,为这样的好官匆匆离开心痛。

糊里糊涂人:人民好干部!

醉生梦死:生是一种担当,死是一种无奈。

希的勒:真正的好干部,你将永生!

lby0915:张明俊同志,一路走好!大家永远怀念你!天堂里没有负担!

麦地5886:明俊同志一路走好,你永远活在群众心里,巍巍天柱山就是你伟岸的身躯!

Laniix:陕西的郭秀明式好支书、郭孝义式好支书!

5293473:党员的典型代表,农村支部书记的模范。

沧海一粟:一路走好!您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们说YL:好干部,一路走好。

钟鼓楼99:新时期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张明俊!

YDHJS:基层乡村太需要这样的好干部!

凤凰山林:张明俊,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村支书,能让这么多的群众为之感动,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他把群众放在了心里,群众自然也把他放在了心里。

汉水清清:基层好干部,向他致敬!

繁华的山:人民村官为人民!

钟鼓楼:张明俊,天柱山村群众致富带头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担当,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大爱情怀。

闻听张明俊病逝的噩耗后,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的各级领导同志和干部职工也纷纷通过网络论坛、微信等各种形式表示沉痛哀悼。

崔光华:悼念优秀村干部张明俊,泪飞顿作瀛湖水!

何邦军:好干部,好农民,致敬!

马勇: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基层好书记!

刘云:一个村支部书记去世了,安康的微信圈一片哀悼、崇敬之情,其魅力何来?他为我们留下什么?天妒英才,吾辈惭之愧之!张明俊是安康所有干部的一面镜子。

李友明:一路走好,永远活在村民的心里。

陈志越:好人为何不长寿?痛失好干部张明俊!

刘连喜:好书记、好代表、群众的好干部,一路走好!

曾凡凯:温和敦厚,低调谦逊,创新务实,任劳任怨,虽为村官,建树丰硕,盛名昭著,擎天重负!

汉滨君:很多同事都在这样评价说,张明俊绝对是汉滨近几十年来的一面旗帜。

黄超男:去年徒步经过他家院子,看着他步履轻快,笑声爽朗,却不料英年早逝,真让人感叹人生无常,愿他一路走好。

晁起:希望天柱山村继承遗志,率先发展成文明、富裕、宜居的新农村。

功文:太可惜了!有脑筋的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

董良军:痛定思痛,无限缅怀。

王拥:张明俊是干部的榜样,党员的楷模。

刘仰:闻噩耗,痛心;叹人生,珍惜。

鲁军强:我虽然不认识这位好村官,但是今天的微博刷屏让我感到张明俊是社会脊梁式的人物……

朱焕芝:我们活着的还要继续前行,用张支书的精神引领我们不断前进,前进!

王素勤:英雄走好!

王贤峰:传播正能量,激励后来人。瀛湖之畔好村官,引领百姓谋发展。一生奉献为人民,浩气长存天地间。

王英辉:这样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走得太早,深致悼意!愿逝者长安,生者节哀!

李磊:风范永存,汉水同悲。张明俊走了,我们相信,在他的精神力量影响下,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张明俊”。

仅仅两天时间内,安康网友在当地论坛、贴吧、微信朋友圈展开的悼念张明俊活动,网友的发帖点阅数量达40万人次,其中表达缅怀之情的留言达到了万余条。

阅读这些留言,笔者梳理发现,在干部群众对他表达哀悼和缅怀之情的千言万语中,还有很多的话语值得选录在这里:

张明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党员。

他是我们村群众真正的致富领头人。

一个真正把老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的村干部。

他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好村官。

他是我们汉滨区、安康市乃至陕西省的骄傲。

他还是一名群众信赖的好代表。

他不仅是一位好会长,也是我们商会会员的好战友。

他还是一位诚信经营的优秀企业家。

他是我们的一位好老板、好大哥。

他是一位响当当的全国劳动模范。

可惜啊,真的太可惜了!他才刚刚50岁,英年早逝啊!

唉,还没有来得及请他吃顿饭。

一个大损失啊,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牵头呢。

痛惜,我们还盼望着他继续带领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呢。

本来还正等着他给我们单位全体党员上一堂党课呢!

新房子早都盖起了,还等着机会请他喝喜酒呢。唉!

……

念想,念想,有太多的念想!遗憾,遗憾,有太多的遗憾!叹息,叹息,有太多的叹息!

山水若有情,那么秦巴山河一定在呜咽。当地干部群众在悲痛惋惜之中,只能在心底默默地为他送上一份祝福——

明俊,一路走好!

明俊,一路走好!

明俊,一路走好!一位网友的深情道歉

张明俊的初中同学,担任过多年乡镇领导的汉滨区移民开发局副局长陈继楷感叹:“群众对村干部说‘不’的多,但从来没有听谁对张明俊说过一个‘不’字。不是他死了后,我给他脸上贴金,而是他生前确实把群众的事情做得好,所以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并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回忆。”

因为对张明俊做人处事的熟悉了解,安康当地的干部群众对张明俊的“好”从心底十分地信服和尊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一位天天与父老乡亲打交道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所以不能也无法排除陌生人对张明俊持有怀疑。

一名不了解情况的网友在安康贴吧上跟帖说:“张明俊是一个什么样的好人,有你们说的那么让人不舍和惋惜吗?不敢随便相信。”岂料此话一出,瞬间就遭到了众多网友的纷纷吐槽。

中坝峡谷:现在上天柱山的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安康哪个村的通村公路能搞得这么好?而且养护也搞得不错,道路一直干干净净。大家要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好干部多。我们不能为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来添砖加瓦,至少我们可以为这样的好干部鼓掌、加油,别随便怀疑一个好人。

紫衣语嫣:张明俊的事迹无数,先给你说一个,他干了十多年的村干部,没有领用过自己的分文工资。你说这怎能不让人感动,他的离世怎能不让人惋惜!

瀛湖联络员:张支书这个人做人低调,口碑很好……这些都不说了,关键在于他对老百姓真的好,有一颗仁爱大爱之心。这样的好干部,有谁舍得他离开?

红尘风烟:张支书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请你不要亵渎了我们对张支书的尊敬!

龙头村:我是天柱山村的,虽然常年在外,光我知道的我们村天柱山风景区路面硬化、自来水到户、解决村民就业问题、退耕还林、保护水源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一件事情都实实在在。这个人真的不错,当村支书工资一分没领,还自掏腰包给村上补贴办公经费,还私车公用,资助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贫困户等,事迹太多了。别一上来就喷,最好了解情况后再说话。

……

在网友一边倒的强烈舆论态势中,这名唯一发出质疑之声的网友,删去了自己的帖子,向大家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对不起大家,向所有的网友道歉!因为我对张明俊事迹的不了解,随意发了一句疑问,惹得大家不高兴,亵渎了大家对张明俊的尊敬。通过阅读大家的发言和网上的一些新闻报道后,我现在由衷地认为,张支书的事迹确实不容我们任何一个人去怀疑,他确实是我们大家心中的时代英雄,学习的好榜样。最后,在这里向大家再次鞠躬道歉,说一声:对不起!

汉滨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付波对此感言,在网络舆论非常自由和复杂的环境下,张明俊能够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没有一丁点的杂音和不同看法,这在当前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亦可见张明俊事迹对社会各界产生的广泛影响。

汪金成不懂网络,儿子告诉了他这起网络风波后,他自豪地回话说:“一个人做好事不怕别人不知道,也不怕谁会抹杀掉。事实摆在那里,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不管别人咋说,张明俊还是好人张明俊。”随之他起身,自言自语道:“明俊啊,你看看,大家没有忘记你,一直把你记在心里头,永远不会忘记你。谁说你一个‘不’字,不说我不答应,大家都不答应哩。”数千名干部群众含泪送别干部群众送别张明俊

尽管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做了最大的努力,尽管所有的亲友和社会各界力量都竭尽全力挽留,张明俊终因胃癌晚期医生回天乏术,让人们万般无奈地看着他永远离开。

按照张明俊生前的遗愿,家人准备对他的丧事从简办理,可是他离世的噩耗还是悄悄而又迅速地在安康当地干部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

6月27日上午,雨一直在下。尽管天气如此,但丝毫没有阻挡人们送别张明俊的脚步。三四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地从不同的地方,冒着大雨不约而同地赶到了安康殡仪馆。

张明俊的亲友去了,村组党员干部去了,村里的群众去了,学校的老师去了,他资助过的学生去了,村里的个体户去了,商界的各位民营企业家去了,很多耄耋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去了。市上的、区上的、镇上的领导、干部、职工去了,社会各界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也赶去了。他们都想再见张明俊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陈继凯没有去,他接受不了同学张明俊不幸离世的事实,亦是担心送别张明俊时无法控制自己悲痛的情绪,但是这天他一个人却在办公室里悄悄地哭了很久。张明俊去世后三个多月,面对笔者采访,他依然悲痛在心,欲语泪先流。干部群众送别张明俊

村民罗其林没有去。他与陈继凯的心情一样,心中的深切悲痛,让他害怕自己面对张明俊的遗体,那种撕心裂肺痛得他不能自拔。

同他们一样心情的还有很多人,明明知道张明俊遗体告别的日子,却在当天没有去参加最后的送行。他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不想去,而是心里无法承受张明俊的离去。虽然没有去,但是他们都在默默地擦拭眼泪。

面对张明俊的英年早逝,这天前去祭奠告别的人们,抑制不住悲伤的情感,个个眼眶都蓄满泪水,更有很多人失声痛哭。悲痛的氛围感染得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询问身边去送行的人:“这是一个什么人,让大家哭得如此伤心?”

汪金成这天没有与家人一起去,一大早就独自坐车赶到了殡仪馆,他想在送别张明俊的时候,当面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明俊生前工作太忙了,只有在每次开会的时候才能够与他见个面,但每每谈的都是工作,因此在他的心里积攒了太多的知心话,一直都没有机会给明俊当面絮叨。

送别张明俊的场面,没有鞭炮没有锣鼓唢呐,这是张明俊生前的意愿。但是参加送别的人数之多,情感之真诚,汪金成认为是他有生以来见到的最让人感动而又最为壮观的场面。因此,他又认为这充分证明了明俊生前为人处世和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所以当大家处在悲痛的氛围里时,他却在心里生出了许多欣慰之情,看到大家都在哭泣,他反而显得异常平静。原本准备的心里话千头万绪,但在告别张明俊遗体时,他只由衷地说了四个字:“明俊,你值!”

他认为,只有这四个字能够在那个时候精准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明俊在天之灵的安抚。因为那个时候,他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与明俊多说话,因为要向明俊倾诉心里话的干部群众太多太多了。

最让汪金成为张明俊感到自豪的是,当地干部群众送的两副挽联,其中一副充分肯定了张明俊赤诚奉献的一生:

全心全意为群众,风范高洁;

满腔热血洒秦巴,浩气长存。

另一副则表达了干部群众对张明俊病逝的无比惋惜悲叹之情:

哭明俊,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留天大遗憾;

好支书,乡亲泪飞,祝您走好,永远活心中。

张明俊生前为了更多的人活着,他的离去让更多的人牵挂在心。远在西安、浙江、上海等地的诸多好友和外出务工的乡亲,怀着虔诚而又悲戚的心情,千里迢迢赶回家乡为他送别。还有很多不能到现场送别的众多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分别通过贴吧、网站、论坛、微信、微博留言等方式,表达各自的沉痛悼念之情。追思氛围弥漫安康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悼念张明俊

张明俊走了,不仅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感动,还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追思。

7月15日,张明俊的“三七”祭日。安康的天气在暴雨肆虐之后开始放晴,可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还沉浸在一片悲戚之中。在天柱山村委会群众文体活动广场,笔者看到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在张明俊“头七”祭日时,用蜡烛点亮的“好支书活在我心中”八个字,其泪痕还依旧清晰地印记在地面,阳光下显得格外耀人眼目。“这是个大好人!走得太可惜了。”在笔者向前来祭奠的群众采访时,不时有干部群众在感叹中痛哭流涕。

这天上午,同样是在这个广场上,来自当地的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一百余人,再次聚集在这里,举行追忆全国劳动模范张明俊同志诗文朗诵会。参加演出的安康图书馆博阅学社各位文艺爱好者,围绕张明俊先进事迹创作编排的诗词朗诵、情景剧和歌曲舞蹈等节目,让现场的观众一次又一次地湿润了眼睛。

当天活动的开头,甲乙丙丁四人深情朗诵的一首诗歌,笔者还没有聆听结束,就已潸然泪下。 

怀念最美村官张明俊

甲:你是我们爱戴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还是我们崇敬的全国劳动模范。

乙:你是我们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困难家庭的大恩人;

还是我们耄耋老人的好子孙,

捐资助学的好典范。

丙:你是我们的好党员,好朋友;

还是群众信赖的好代表,

企业经营合作的好伙伴。

丁:你是践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的好榜样,

还是我们做人干事的楷模和精神的标杆!

甲:你倾情天柱山村,爱洒金州大地,

奉献熠熠生辉,事迹撼天动地。

乙:就在2015年6月的一天,

排成长队的乡亲,手指攥得牙根根儿痒,

同时在心底向苍天呼喊——

成全大家一个心愿吧,

让我们亲爱的张支书再多活三五年!

丙:如果让我多活三五年,

一定要让天柱山村大变样。

这是生命多么壮美的誓言!

丁:如果可以,我们愿意把器官为你捐献,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身体不能互换,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开,越走越远!

甲:你悄悄地走了,仿佛每天还在我们身边,

往昔,你带领群众致富的那一幕幕,

依旧清晰浮现在我们眼前。

乙:在风光旖旎、鱼肥水美的瀛湖之畔,

谁可知道千年的村落道路崎岖,

运输靠肩,吃饭靠天,取水用电的艰难?

丙:祖祖辈辈的贫困面貌如何改变?

率先致富的你,勇敢挑起重担,

一双胶鞋走入群众家中嘘寒问暖,

问计问策,调研全村的经济发展。

丁:修路、通水、拉电,打基础,

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旅游,搞活商业,促进就业,

一项项规划,一条条措施,摆在了干部群众面前,

天柱山村从此开始换新颜!

甲:说干就干,你和党员干部一起来动员,

你修水窖我奖一百元,修路一里我奖一千元,

只要你发展,不管腰包掏多少,我心甘情愿。

乙:你为民办事的决心,摸得着看得见,

让我们怎能不齐心协力,跟着你一起好好干。

丙:变了,天柱山真的变了!不信,你到村里看——

环绕山间的公路,似蜘蛛网上的一条条线线,

吃上自来水,用了照明电,男女老少乐翻了天。

丁:退耕还林,建设花果山,

一面面青山变成群众家里的金罐罐!

甲:家家户户住进小洋楼,文明新风吹得欢。

安路灯,做绿化,再建垃圾集中处理回收站;

改厕、改圈、改厨房,改造一片天。

乙:脱贫致富面貌天天变,陈规陋习怎么办?

文化引领是关键,创新社会管理来实现。

修广场,建乐园,唱歌跳舞,先把身体来锻炼;

搞培训,学新知,群众心里亮灿灿。

丙:再好的日子也有难,遭灾生病村里常出现,

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他们送去米面粮油酱醋盐,

治病困难的人员,资助他们去医院,

失学的孩子给他送去书包学费钱。

丁:尊老,敬老,爱老,让他们有吃有穿有温暖!

甲:你不断地扶贫济困为众生倾力奉献,

我们知道你的钱也凝聚着辛勤的血汗,

可是坚持不断如此,又是为哪般?

乙:一个党员有能力,必须尽力为社会贡献,

心里没有爱,再多的钱财都是粪蛋蛋。

你这是多么潇洒的金钱观、人生观,

让我们群众无不感到汗颜。

丙:你对穷人和富人一样地待见,

人人面前“低人一等”的谦和姿态,

让我们始终如三月的春风拂面。

丁:你把党的宗旨意识牢记在心间,

处处为民舍得自己的利益做奉献,

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实在少见!

甲:你为人低调,却敢于为我们代言,

社保的,就业的,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你都一一深入实地认真调研。

乙:你不避讳对为官者不尊,仗义执言,

安康人民是陕西的人民,

如果经济发展缓慢,陕西同样没有颜面。

丙:领导说,代表是人民的代表,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谏言,

这才是人民好代表的忠实表现。

丁:一次又一次,你的议案得到了具体实践,

你知道我们把你怎么看,

不愧是一个亲民爱民为民的父母官!

甲:村班子团结,作风正派,个个为民实干,

想表达感谢,送一盒香烟请一顿饭都难。

谁都知道你制定有廉政规范,

干部群众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乙: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事事都有公正意见,

没有谁再去镇上区上告状丢人现眼。

丙:其实,我们对你也是一肚子的意见,

为什么疾病早已缠身而不去医院,

还一直隐瞒着大家不让我们挂在心间。

丁:如今,我们天天过着好日子,

却再也见不上你的面,你说遗憾不遗憾!

哭天喊地,已经是枉然!

甲:顶礼,张明俊,你是我们群众的英雄!

乙:顶礼,张明俊,你是时代无愧的先锋!

丙:顶礼!

丁:顶礼!

合:你永远活在我们群众心中!

永远活在我们群众心中!

与此同时,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康社会各界人士、各种文艺自乐班和社会团体,分别以各种文艺表现形式,自发开展的各种追思学习张明俊活动,在各地的广场、居民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连续不断。

笔者所见到的一场场追思活动,既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又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正能量,鼓舞着人们,一种奋发的激情在心底油然而生。生命之花别样绽放

对于张明俊的不幸离世,他生前的同事和当地的干部群众,在接受笔者采访中感慨,他的离去是很大的损失。

村委会主任王本功说:“明俊走了,是我们村干部和群众的最大损失。群众失去了一个‘好当家人’,我们班子成员失去了一个‘好搭档’、好班长。”“张明俊的离世,带给全镇全村的无形损失是非常沉重的,尤其对于天柱山被他曾经帮扶或者救助的贫困户、困难户来说,损失最为沉重。”瀛湖镇党委副书记刘化波感叹,“张明俊的离世也是镇党委、镇政府的一大损失,这使得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一位真正能够挑大梁的先锋。”

在安康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感受里,张明俊的不幸离世,不仅让他的家庭失去了一位有责任有爱心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也让天柱山村的3000多群众失去了一位赤诚为公、倾心倾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好当家人,让党的最基层组织失去了一位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好党员、好村支书,让瀛湖镇、汉滨区和安康工商界失去了一位充满爱心、热心、真心的好会长,让很多企业和单位失去了一位讲诚信、守信义、重友谊的经营合作好伙伴,让他的公司同事失去了一位讲良心、懂感恩、知回报的好老板、好哥们儿,让社会各界的亲友失去了一位有大爱、大善举、大德行的好朋友、好同志。

总之,张明俊的离去,不仅是他家庭和企业的巨大损失,也是天柱山村群众的巨大损失,更是瀛湖镇和汉滨区、安康市干部群众的损失。

面对社会各界的各种叹息之声,汉滨区区委书记王孝成沉痛地说:“张明俊的不幸离去,带给全区乃至全市社会各界的无形损失,从一定意义和程度上来看,涉及面广泛,且相当惨痛,无法用金钱来估量。庆幸的是,张明俊虽然走了,但是他给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留下了一笔值得大家珍藏、继承发扬、学习传递和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目前,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各类企业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掀起的向张明俊学习活动的高潮,已经在三秦大地上呈现出一种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的态势。而他的事迹也被化作了一种强大的能量,持续激励着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努力推动着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建设。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明俊以另外一种姿态又重新在活着。也可以说,张明俊生前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了美丽绽放,他死后却再次以别样的形式,在人们心中绽放成了一朵美丽的精神之花,芬芳着千万人。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陕西各地举行的各种学习张明俊事迹报告会,都让聆听者心里获得了一种深刻的感受。他们称,张明俊的事迹带给人们的心灵感染和所产生的力量,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第二章勇挑重担

曾经有顺口溜形容瀛湖镇天柱山村的景况:水泥的赌、天山的酒、汪梁扯皮撴筋啥都有;守着青山没饭吃、望着湖水没水喝、依着电站没电用……而且,贫穷、落后是这个村历久的代名词,因此当时是远近出名的“烂杆村”。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2002年4月12日,经过“两推一选”,张明俊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在当日上任的表态发言中,他掷地有声地说:“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深感担子重、责任大,深恐辜负上级和群众的期望与重托。但我相信有镇党委、镇政府和天柱山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借用朱镕基说过的一段话——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此,天柱山的贫穷落后面貌开始得到根本改变。远近出了名的“烂杆村”天柱山村民过去的居住面貌

十四五年前,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原来的水泥、天山、汪梁三个村合并组成了天柱山村。全村20个村民小组,678户,3190人,分散居住在5面坡、13条沟、15道山梁。由于生产生活自然资源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种种原因,致使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水泥的赌、天山的酒、汪梁扯皮撴筋啥都有。”这句当地民间流传的顺口溜真实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三个村的情况:水泥村的群众赌博成风;天山村的群众喝酒成风;汪梁村的群众扯皮闹事、到处上访告状成风。三个小村合并成一个村以前,自然条件基本都一样,都是一没资源,二没产业,村民祖祖辈辈都是守着土地刨食。其中大部分农户因为安康水电站建设征地,导致所剩余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依靠耕种维持生活的需要。天柱山村过去的畜圈与厕所

生产生活条件更是严重落后,原来的三个村连一公里像样的乡村道路都没有。不仅如此,群众守着青山没饭吃,望着湖水没水喝,依着电站没电用,一直延续着“吃水靠挑、运货靠扛、吃饭靠天”的历史。因而,当地群众曾经形象地自嘲他们的生产生活现状是——纺织娘娘没衣穿。

面对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区瀛湖之畔的天柱山村,曾经来这里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经常发出感叹:一湖水美,两岸山穷。然而外地游客这样的话,并没有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更没有激发他们积极改善生活条件的热情。生活在天柱山村的村民,对一直以来所处的贫穷环境,似乎早已习以为常,或者说处于麻木状态。对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他们自认为出行难是“命中注定”,也没有抱过任何改变的“奢望”。

在这样的生存景况中,村里长大成人的姑娘一心向往嫁到外地去寻求梦想的幸福生活。外地的姑娘不愿意嫁到这个地方来遭罪,因此当地流传有一句顺口溜:生女不嫁天柱山,吃水要用盘子端。于是,小伙儿们找对象常常变成了全家人心头的一桩大事。

因为种种的无可奈何或者长期的消极失望,“听天由命”便成为当时天柱山人面对生活现状最普遍的一种心理。

正是因此,在瀛湖镇内外,天柱山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一个远近出了名的“烂杆村”。你不能只顾自己搞发展

原来的三个村合并成一个大村后,长期积累的老问题和现实存在的问题纠结在一起,显得矛盾更加突出。面对复杂的村情和各项艰巨的任务,任了一年多的原村党支部书记自认为不能胜任工作,多次主动找到镇党委,并在村党员会议上提议,让大家推选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接替重任。

天柱山村地处瀛湖景区核心地段,又是镇政府所在地的“脸面”和“窗口”,同时作为一个大村,其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全镇的整体工作和形象。这位老支书的主动请辞,让镇党委深刻意识到天柱山村确实急需一位有魄力、有能力、有号召力的领头人。只有选任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人,才能稳当驾驭全村两委班子和经济发展全局,才能带领干部群众从根本上改变全村的落后面貌。

究竟谁最合适呢?镇党委层面在物色人选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张明俊。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村里的致富能人,也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既有好人缘,又在群众中深得人心。早在他当原天山村十五小组的小组长时,在处理淹没区移民土地问题的工作中,他的办事能力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服和好评。

时任瀛湖镇党委书记冯尚斌回忆,当时镇党委9名委员在讨论决定该村党支部书记的推荐人选时,全票通过了张明俊。

随后,针对拟推选张明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问题,镇党委领导到天柱山村进行考察,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不论是过去的天山、汪梁,还是水泥村的党员干部,都一致表示赞成。村组党员干部的愿望不仅与镇党委的意见不谋而合,而且愿望还十分强烈。

当时,有人为了当村官,甚至到处跑关系和找门路,而张明俊面对突然而来的“官运”,并没有因之高兴,却开始四处躲避。

其实,他不是不愿意担起这个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而是在心里十分矛盾。当吧,害怕自己依然不能胜任,如果同样干不好工作,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仅会辜负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期望,而且会耽误全村经济发展的好时光。假如结局如此,他认为这个“罪责”自己背负在身,一生都将无法从心底消除。

另一方面,他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且正在大发展的征途上,时间和精力对他而言完全处于饱和状态,已经不能顾及个人事业之外的事情。为此,很多亲友听说他的“官运”后,也纷纷劝他:“你自己的建筑生意做得好好的,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干吗要去蹚村子里的浑水?再说了,祖祖辈辈多少代人都没有办法做好天柱山村的事,就你张明俊一个人能行?千万别犯傻,放着好好的企业不做,去当那出力不讨好的村支书干啥?”

这些亲友劝告的话都是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亦是用心良苦。

妻子陈光娣得知这个消息,从内心也不支持,劝他不要揽这“瓷器活”:“你要当村官,家里、公司一大摊子事情,怎么办?有当村官那精力,还不如把企业努力经营好,得的实惠也多啊。”妻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通过多年的艰难创业,好不容易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正是他坚持继续努力就可以做大做强的时候,如果他抽身而退,那么企业的命运将前途未卜。若因自己当了村支部书记而毁了企业,又该如何给自己和妻子,包括他的员工交代?换而言之,一个村官又能给他带来多少名利?如果追求名利,他当时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已经完全超过了一个普通的村支书,何况他要接任的是一个烂杆村的村支书,说不定还会毁于此。

可是不当吧,面对当时全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他实在于心不忍。曾几何时,他在外做建筑工程时,看到其他地方的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群众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过上了幸福滋润的日子,而他自己村里却是低矮破旧的房子,天晴一脚灰、下雨一身泥的山路,用水、用电等方面都很落后,从内心里他就渴望自己的村子也能够早日得到改变。现在,在党员干部群众需要他一马当先的时候,又怎么能够拒绝或推辞呢?此时如果退缩,让全村的人怎么看待自己?——无疑是自私自利的一个“守财奴”。再说,如果面对重担选择退缩,那还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吗?何况还不是上战场去迎接“出生入死”的考验,而是让自己带领全村的乡亲共同致富。

于是,两种思想和矛盾在心里造成的冲突,让他多日茶饭不思,彻夜难眠。

天柱山村村主任王本功回忆:“明俊那时候的犹豫绝对不是矫情,当时我们村情况复杂,谁都没把握说把工作干好。再说,当时人家的生意正红火着哩,换谁也不愿撂下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回来拾掇村上这个穷摊子。”

镇党委和村里的老干部、党员都坚定地认准了他,面对他的各种顾虑,都没有放弃努力,分别三番五次地上门找到他,轮流进行思想“攻关”。

还是村里老党员、老支书汪金成的话,深深地刺激了张明俊的神经:“你不能自私,光顾自己搞发展,要关心一下全村3000多的乡亲,不能看着大家受穷而不管不顾。咱们村只有像你这样率先致富了的年轻人来领头,村里的面貌改变和经济发展才会有希望。”

面对汪金成老人的一番话,张明俊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汪金成回忆,那天张明俊亲切地探问他:“表叔,如果我当支书,你支持不支持?”他听到张明俊说这话,感到希望来了,随之鼓励并表态说:“表叔活到什么时候,就支持你到什么时候。”

是的,当时汪金成的话确实是实打实地戳到了张明俊的灵魂深处。那天晚上,张明俊在日记中写道:

我曾经贫困,现在富了。但是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正的富。我不能让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对我失去希望,让子孙骂我自私自利,为富不仁。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张明俊决意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

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张明俊给妻子做工作:“娣儿,我们家里的光景好了,以后挣多少钱财是个够?一个人不仅要对家庭有担当,还得对社会有担当。组织和群众这么信任我,这担子再难挑,我也要坚持挑下去。身为党员和一个率先富起来的村民,在党组织和乡亲最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有所担当。以后家里和公司的事情就辛苦你了。”

陈光娣听后默默无语。因为她了解张明俊的脾气,认准了或者坚持要干的事,即使九头牛一起用劲也拉不回来。

2002年4月12日,经过“两推一选”,张明俊接过了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这一年,他37岁。誓言掷地有声张明俊上任时的发言稿

面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如何收拾天柱山村的烂摊子,怎样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张明俊必须当即思考,必须当即回答的难题。

当天选举张明俊出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会议,参加的人员除了全村的党员外,还有镇党委领导、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选举结果出来后会议室里异常安静,大家都在等待着也在凝思着,他会做一个怎样的上任表态发言。

张明俊的发言摈弃了啰唆话、客套话,简短而掷地有声:

这次让我出任村上的领头雁,说句心里话,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深感担子重,责任大,深恐辜负上级组织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期望与重托。但我相信,有镇党委、镇政府和天柱山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只要我们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把天柱山村建设成为全镇的脸面村。只要我们搞好规划,明确措施,狠抓落实,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就可以把我们村建设成为市级小康村和旅游名村。

在这里,我借用朱镕基说过的一段话——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之,我将以百倍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虚心学习,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摆正位置,清正廉洁,真抓实干,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高昂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实际行动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天柱山的全体父老乡亲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听完张明俊的上任履职发言,会议室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天柱山村组党员干部会议前所未有的掌声,因为大家感到无比振奋。“面对当时的村情,张明俊想改变全村落后面貌的心情是非常真诚的,也是真心想为群众做些实事。他上任的表态发言不是吹牛皮的大话,也不是在那儿给大家瞎掰掰。他能够放下自己公司的经营事务来做村上的事情,已经是一种自我牺牲,所以他不可能是作秀,也没有必要来作秀。”王本功说。

4月13日,上任的第二天,张明俊在村党支部活动室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发动大家一起深入农户,调查掌握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的愿望,研究制定适合本村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一定要在三五年时间内让全村群众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面貌迅速得到改变,实现建成市级小康村和旅游名村的目标。

王本功回忆,张明俊上任主持召开的这第一个工作会,老太婆叠裙子——一折一折地,提出了全村长远发展的很多计划,安排部署了当下要做的具体事务,给人的感觉就是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安排具体工作有板有眼,且道理讲得实在,让班子成员能够很快明白,进而统一思想认识。

尽管张明俊个人鼓足了勇气,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也给予了干部群众非常明确的目标,可是天柱山村的问题积累得实在是太多了,要在短时间里迅速得到解决,或使面貌迅速得到改变,哪会那么一帆风顺,又岂能在一朝一夕?

张明俊是人,不是神!他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只有勇往直前一条路张明俊和党员干部研究全村发展大计

上任的第三天,张明俊就组织带领班子成员分赴各村民小组,入户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愿,分析掌握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因素。

看到村里一间间破旧的土墙房屋,一个个闲散无事的村民,部分村民家徒四壁的恓惶日子,穷到麻木而呆滞的眼神……这些贫穷而无聊的现状,无一不使他深深地感到肩头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艰巨而又紧迫。

穷,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不知进取。该村贫穷的村民却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不去思考改变,不去努力改变。同时,很多村民不在发展经济上动脑筋,却在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小事情上扯闲筋,用足了心思,不仅闹得邻里关系长期不和谐,还把小事闹成了大事。因而告状、上访的事情时有发生。经过详细了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牛羊吃了庄稼的要公道,孩子互相打架闹事的要个说法,鸡鸭偷食晒席谷子遭辱骂这类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因为村组干部没有及时介入处理,使得村民心生抱怨,引起矛盾逐渐升级,并导致干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不断下滑。

因为穷,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当年村里还有30多户无法按时缴纳税费。很多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甚至有不少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在家,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柱山村竟然如此落后。一件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天柱山村,这让张明俊心里很不好受。

该村柳树塘的一个村民,面对张明俊的入户调查,讥讽说:“换了多少茬村组干部,我们这个组还是一直没啥变化,也不可能有啥变化。不信你去看,我们五组大部分农户六七十年代的拴牛桩都还在,别说你有钱,能力大,你能出钱给家家户户换上金牛桩,让大家都住上金銮殿?”

类似的风凉话,张明俊在走访中听过不止一次。很多穷惯了的群众,面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已经失去了改变落后生活条件的信心,且从内心对村组干部未抱希望,包括对他这个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

随着调查了解的不断深入,呈现在张明俊面前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他没有回避、惧怕,而是有一种“战必胜”的信念在他的内心越发坚定:

大家相信我,我既然接过了这副担子,就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为了尽快摸清情况,张明俊带着班子成员马不停蹄地挨家挨户深入走访,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家。每到一处,他都细心询问了解,把群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逐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通过摸底调查后归类总结,天柱山村存在的6大问题明晰地呈现出来:1.天柱山村地处瀛湖景区旁边,瀛湖风景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千年佛教圣地白云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好底子,但是好资源没有得到利用。2.守着瀛湖一湖碧水,但山上的群众用水困难。3.住在瀛湖电站边上,但是村上一半以上的群众家里不通电。4.全村的青壮年劳力成百上千,但都不知道干什么,待在村里无所事事。5.尽管绝大部分农户距离安岚路边并不是很远,但因为山高坡陡,无乡村道路,运材料不便,很多群众住的还是土坯房,不但与瀛湖景区极不协调,还时刻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6.村民都有种植瓜果的老传统,但村里的很多果树年代久远,疏于管护,没有经济效益。张明俊和班子成员在调研工作的路上

结合实际村情和民情民愿,张明俊及时召开班子和党员群众代表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村的发展思路:第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网络;第二,选准经济发展项目,让人人有事干有钱挣,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第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让村容村貌亮丽起来,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战略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凝聚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力量,统一集中到改变全村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和发展经济上来。第三章凝心聚力

面对落后的家乡面貌和人心涣散的现状,以及群众对他的将信将疑,张明俊在日记中勉励自己:“我是农民的后代,大山的儿子。党员和群众推选我当支书,我就得干出个样子,才能对得起大家,不负众望,不负自己。”“我是一名新手,请老干部、老党员多批评多指导,多提建议意见,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从坦言自己的觉悟和决心,到团结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张明俊倾心倾力凝聚党员干部群众的人心和力量,集中精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全村各项事业,始终如一坚定信念,为之努力不懈。当干部就得像模像样

如何将全村如同一盘散沙的群众凝聚到一起,迅速掀起各项基础建设热潮?村组党员干部在会议上纷纷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意见。有的说,不是不想把工作做好,村里的情况太复杂,底子太薄弱,村上又没有钱,所以群众的这些事情实在难办好;有的说,群众的观念落后,思想认识水平低,懒散自由习惯了,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统一他们的思想;有的认为,不是干部无能,而是群众太“调皮捣蛋”;还有的说,给群众办再多的事也难落得好,还不如不操这个心,能够应付上级组织就行了……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说来说去,就是认为群众的思想难以统一起来,同时也认为干部不好当,也当不好。

王本功回忆,对于班子成员所说的种种困难、苦衷和表现的畏难情绪,张明俊认为当了干部就要当好,不好当更要当好;要让群众信任干部,追随干部,干部自身先要有个当干部的样子,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信心、决心、责任心。他曾告诉笔者,张明俊当时给大家说道:

披了村干部这身皮,就要把这身皮披得像模像样。

在这次会议上,村组党员干部和班子成员,虽然都在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内心对统一群众思想集中精力搞建设,都有各自的“小九九”,那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张明俊发现这个不良思想倾向后,对大家动情地说:当一天和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