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10:11:11

点击下载

作者:史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能源安全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

中国能源安全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试读:

出版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始终提倡“研以致用”,坚持“将思想付诸实践” 作为立院的根本。按照“国家级学术型智库” 的定位,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致力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及时、系统和可持续的研究成果,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全面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着力推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决定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由若干类专题研究报告组成。拟分别按年度出版发行,形成可持续的系列,力求达到中国财经战略研究的最高水平。

我们和经济学界以及广大的读者朋友一起瞩望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图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2012年3月第一章能源安全结构问题概述第一节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一 结构性问题已成为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能源产量和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面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由结构失衡可能导致的风险与损害是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一)资源约束与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

中国一次能源总资源量超过8230亿吨标准煤,探明(经济可开[1]发)剩余可采总储量139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10.1%。在中国的能源资源中,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6月)统计,2010年,中国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的13.3%,储产比为35;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占世界的1.1%,储产比为9.9;天然气探明储量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5%,储产比为29。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6%,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和7.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均产生重大影响。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禀赋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和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都是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资源多集中在我国西南部的高山深谷,开采难度大,经济成本高。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是“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根本任务。过去五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加1.68亿吨。按这个速度,到“十二五”末,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超过40亿吨标准煤。

从煤炭来看,从2003年起,我国煤炭消费几乎每年都要增长2亿吨。到“十二五”末,我国煤炭消费将达到38亿吨,届时将占全球煤炭产量的50%以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和成本很大,煤矿平均采深已超过400米,而且小煤矿众多,回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如果按照现在每年三四十亿吨的速度开采下去,煤炭资源再丰富,也会在未来四五十年内枯竭。

从石油来看,石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第二大品种,占我国能源消费的18%。近十几年,石油消费量一直呈现较快增长势头。1999年石油消费达到2亿吨,2004年超过3亿吨,2010年突破4亿吨。现在我国一年新增汽车1700万辆,一辆车按年耗油2吨计算,就需要新增石油消费3000多万吨,按今后五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2000万吨计算,到201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超过5亿吨。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增储上产能力有限。国内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0亿吨,居世界第14位,仅占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的1.1%,人均仅为世界水平的6.7%。从2005年起,我国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1.9亿吨左右。今后油田增储上产的空间很有限,国内油气供应必须要走扩大进口的路子,但利用境外油气资源却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因为石油是事关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围绕争夺石油资源的斗争就没停止过,几次大的局部战争都与石油有关。全球优质的资源区块,早被发达国家老牌石油公司占领、瓜分。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比较晚,能够获得的资源多是边边角角的地区或分布于冲突动荡的地区。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获得油气“走出去”一直予以遏制。今后“走出去”获取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从清洁能源来看,尽管这几年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发展迅速,为世界瞩目,水电总装机量世界第一,风电装机量连续5年翻番增长,核电在建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天然气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小,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长过快。(二)能源生产与需求的结构性差异

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居世界第一;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居世界第五;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居世界第二,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石油管线长度超过7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线长度达到4万公里。电网基本实现全国互联,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为16.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全国已投运核电机组14台,装机容量达1257万千瓦;在建机组27台,装机容量达2989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增长势头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居世界第一。

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仍然保持了年均6.5%的增长速度,201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7.0%。总体来看,除个别时期外,我国能源生产增长速度均慢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中,2006~2009年,我国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保持在0.6的较低水平;2010年和2011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略有上升,达到了0.75以上。

从能源生产结构来看,我国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发展较快,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明显的上升。2011年,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为77.5%,仅比2005年下降0.1个百分点;原油占9.2%,比2005年下降2.8个百分点;天然气占4.3%,比2005年上升1.3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共占9.0%,比2005年上升1.6个百分点。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多年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4.2亿吨,石油消费量为4.4亿吨,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300亿立方米;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2.59吨,基本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能源结构逐步向低碳化、清洁化方向发展。201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68.8%,比2005年下降2个百分点;石油占18.1%,比2005年下降1.7个百分点;天然气占5.0%,比2005年上升2.4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1%,比2005年上升1.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内部分地区能源资源的枯竭,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增长速度落后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能源对外依存度逐渐升高,能源自给率已从1990 年的108.1%下降到2008 年的91.2%,从能源净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供需自1993年开始出现缺口,且逐年加大,2011 年对外依存度已近60%。天然气消费量达1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6%,包括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进口量增幅高达89%,进口量将约占消费量的1/3,比2010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40%以上,但自2009年起,中国变为煤炭净进口国。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净进口1.68亿吨,同比增长15.2%,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

中国能源供应全面转为净进口,削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加大了能源安全供应的风险。目前,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仅为35天,与IEA规定的安全储备90天差距较大。中国海上运输进口原油占总进口量的91%,而海上运输的保障能力相对落后。预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2020年以后,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可能会非常严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中期,石油产量一直高于消费量。而后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产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呈现供应缺口逐步增大的趋势,自给率不断降低,对进口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并不存在明显的缺口。在2009年之后,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猛增,天然气的供应缺口也开始显现并迅速扩大。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主要一次能源品种的缺口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缺口当前正呈逐步扩大趋势。防范能源缺口扩大过快并合理控制能源缺口的规模,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题中之义,也是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三)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错位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的调查,我国探明的常规一次能源量为9258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89.25%,石油占2.12%,天然气占0.32%,水能占8.31%。其中,西部12个省份占56.03%,中部6个省份占 34.15%,东部13个省份不足10%(东北3个省份占[2]4.13%,东部沿海10个省份仅占5.69%)。可见我国能源分布呈现中西部相对丰富和集中、东部相对贫乏和分散的态势。就具体能源结构而言,煤炭资源在各区域中占绝对优势,其中,中部地区的资源占有量最大,达到96.6%,其他资源的比重在各区域中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煤炭、水能在中西部地区占有绝大比例,尽管天然气在西部占的比重仅为0.31%,但由于西部的基数比较大,因此天然气的绝对数量仍然集中在西部地区。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在能源分布上占绝大份额,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由于我国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能源供求状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呈现出资源与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一直表现为能源净输入态势,而且近几年有能源资源加速流入的势头;东北地区自2003 年起成为能源净输入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一直处于能源净流出地位。我国区域能源消费呈现出中西部地区能源供过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的特征;我国能源的区域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输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国内平衡后仍然不足的部分由进口来弥补。

由于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重心呈逆向分布,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格局。随着输送量的增加,一些安全隐患逐步增加:煤炭运输通道比较集中,大秦、朔黄铁路占“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煤炭外运总量的70%以上,且都从渤海湾下水;输煤铁路和油气管道网络化程度不够,铁路运煤量仅占48%,成品油管输量仅占11.5%,大量长距离公路运输能耗高,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交流同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同向平行布置的输电通道逐步增多;对区外能源依存度较高的大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来源和输送通道等多元化程度不够。

反思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灾害对能源供给体系的冲击,初步总结有三条教训:一是相同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的同向输送通道不宜过度集中,重要地区和城市的能源供应来源应多元化,且有足够的本地支撑能力;二是主要输送通道和设施应有较高的抗灾设防标准,重点线路和设施可实行差别化标准,适度高于常规情况;三是要完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抢险设备和工具,并要经常组织演练。

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和能源供求矛盾是我国能源地区结构的典型特征,多数省区供求矛盾长期存在,必须重视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战略。一是主要能源产区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开发中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环境战略与政策措施,对我国主要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丰富的“三西”为重,小煤矿的无序乱采和缺乏统一规划的大规模开发,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二是产能区和用能区利益协调的矛盾,西部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长期肩负着向能源短缺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供应能源的重要任务,但由于能源的资源价值被扭曲,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中西部产能区在承担了极高的环境成本的同时,工业化进程滞后,产业升级缓慢,成为中国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区。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能(源)竭而衰”的挑战。能源矿藏都面临着“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很多当初“因煤(油)而立”、“因煤(油)而兴”的城市不得不接受“因煤(油)而困”、“因煤(油)而衰”的命运。它们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3]却面临着转型和重生的挑战。二 优化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意义(一)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致使我国的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要特征。在大气环境污染物中,70%以上的总悬浮颗粒物、90%以上的二氧化硫、6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85%以上的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均来自煤炭的燃烧。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已出现大面积的酸雨区,且面积在不断扩展,占国土面积已达40%。酸雨使建筑物腐蚀、农作物减产,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几百亿元。煤炭生产中还产生一些局部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洗煤水与矿井排水污染、煤矸石堆放污染等。因此,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是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当前,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9年减少5.2%,欧、美、日分别削减8%、7%、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哥本哈根峰会没有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定》(Copenhagen Accord),但是大会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

尽管《京都协议书》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哥本哈根峰会也没有通过具体协定,但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迟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1998年以来,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很快。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071Mt,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1%,超过美国(5769Mt),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碳减排问题。2007年出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峰会期间做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此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二)能源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这些国家的快速工业化是靠优质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的生产和消费支撑的,有人将石油称为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加速器”。从近20年的现实看,快速发展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石油消费迅速增加,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的人均石油消费都达到了2吨左右。从供给角度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逐步升级,从煤炭到油气,勘探开采的技术手段逐步提高;从煤电到水电、核电等,发电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所反映的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从需求角度看,消费品的技术含量越高,所用的基本能源品质就越好。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能源结构也要相应升级。能源结构是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能源结构升级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工业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业也是如此,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以油气等能源消费为主导,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油品消费增长将是必然的。我国农村在加速城市化,消费品在升级,家电拥有量迅速增加,所需要的能源品种也必须相应升级。也就是说,油气消费的增长将是我国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三)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能源安全

由于化石能源资源分布与需求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能源消费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必然会产生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由于地缘政治不稳、远洋运输恐怖主义的威胁、产油国政治动荡和世界能源市场投机活动活跃,世界能源市场充满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的风险。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安全的压力。第二节能源安全结构的内涵及其意义一 能源安全结构的含义与作用(一)能源安全结构的含义与研究范围

能源安全结构是指能源构成的分类品种安全及其对能源总体安全的影响。能源安全结构风险的形成主要源于生产与生活中,由消费模式和技术方式锁定而导致的能源品种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或者生产与消费的成本与收益(包括外部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差异,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余缺不能相互调剂,产生“木桶效应”,由最短板决定能源安全的水平。

随着能源消费向着清洁、低碳方向发展,中国能源安全结构风险愈加突出。原因在于即使我们可以改变能源消费模式和技术方式,但不同能源品种的碳含量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成分是固定的,或者说是天生的。按单位热当量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煤炭是石油的1.3倍、天然气的1.7倍。从目前来看,在碳捕捉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之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是我国能源实现清洁安全目标最大的障碍。按当前技术水平测算,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火电的3倍左右,提高新能源的比例可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但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若没有政府补贴,难以被市场所接受。

能源供应是个系统工程,从资源开发到终端使用涉及生产、运输、储存等多个环节,能源流动的速度同样也是由最“细”的环节决定的,例如,煤炭运输瓶颈曾经是我国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能源安全结构问题,不仅要分析由品种之间不可替代而形成的安全风险,也要研究可能导致能源流断流的薄弱环节。中国地域广阔,由于能源资源禀赋与生产布局的差异,能源安全结构风险有时也表现为某些地区能源供需失衡,能源区域性安全也是能源安全结构所要研究的问题。(二)能源安全结构的影响与作用

能源安全与能源安全结构的关系是:能源安全是指一种状态,或者说某一国家(或地区)具有能够持续地为本国(本地区)提供品质清洁、价格合理能源的能力;能源安全结构则指形成能源安全某种状态的能源种类、进口依存度、产供销的各环节以及相应的产业发展状况。

0能源安全是一个随着形势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的概念。能源安全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7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立国际能源署(IEA),正式提出以稳定石油供应和石油价格为中心的“国家能源安全”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进口数量充足的能源,保证供应,但是进口不能危及国家安全;二是进口能源供应必须持续;三是进口能源必须价格合理,以保证数量充足的持续供应。

随着能源需求增长以及环境问题与日俱增,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能源安全由单一的石油安全扩展到煤炭、天然气、电力等多元安全,且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能源安全需要多种能源协同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基础是供应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包括能源生产与运输安全,能源消费造成环境和生态破坏,导致环境安全成为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范围的逐步扩大使能源安全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能源安全的重要问题。由于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能源全球化,能源供应安全需要全球各地区协同保障。能源安全结构是上述能源安全问题不断演化和扩大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一国能源安全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矛盾。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结论

本书的研究框架是根据能源种类——油、气、煤、电四种类别,将能源安全分为石油安全、天然气安全、煤炭安全和电力安全四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再按照供需的链条分别进行安全状况分析与评价。每类能源安全状况的评价则沿着供应环节进行安全评价。(一)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开发利用非常规石油资源意义重大

我国的石油资源储量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人口众多,我国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石油供应潜力不足;石油资源储量分布不均衡,进而导致石油产量地区分布不均衡,使得我国石油市场供应地和需求地出现“错位”——石油需求量比较高的地区产量相对较低,而需求量较低的地区产量却相对较高,这无疑增加了石油使用成本,降低了石油供应安全和使用安全;由于资源储量和当前国内勘探开发技术的限制,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而同期石油消费量却增长迅猛,不得不依赖大量石油进口来弥补逐年扩大的供需缺口,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国际石油市场和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牵制;我国石油进口集中度相对较高,进口来源不够多元化,不利于分散进口风险,再加上我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远距离海上运输,尤其是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地区,并且本国自主运输能力差,我国对海上运输路线的保障水平比较低,这些都使得我国面临极高的石油进口风险;石油储备是对石油供应“维稳”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石油储备机制,储备规模小,还不足以应对石油危机的冲击;我国石油消费支出较大,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另外,石油消费强度尽管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之中,但仍高于发达国家,既浪费了资源,增加了环境压力,又背负了国际舆论指责的压力,我国石油消费安全受到的威胁较大。

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替代是弥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控制石油对外依存度、缓解石油消费压力的重要途径。页岩油和油砂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增加我国石油资源的储量,为国内石油供应安全提供保障。就目前来看,页岩油的开发会对环境状况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石油的使用安全。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技术成熟后,页岩油的开发和使用无疑会增加国内石油产量,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而改善我国石油安全状况。交通燃料替代既可以降低石油消费,又可以减少碳排放。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石油替代的发展推广既可以提高我国的石油资源供应,也可以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部分需求,从而达到“开源节流”的效果,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安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供应风险较大

天然气作为清洁、优质能源,对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石油依赖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能源供需紧张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障天然气安全日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任务。影响我国天然气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获取能力;二是国内生产供应能力。

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把石油供应作为能源安全的重点。相比于石油而言,天然气发展正处于“青春期”,天然气安全问题尚不突出,但潜在风险大。随着天然气产业的迅速发展,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局部地区季节性供需失衡矛盾凸显,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天然气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天然气安全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供需缺口逐步增大,进口通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储备应急体系缺失,国际合作环境不容乐观,价格改革任务较重。

加强天然气安全保障的战略重点是:夯实国内天然气供应基础,加大天然气勘探力度,增强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提高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能力,加大海外天然气勘探开发合作力度,优化天然气贸易布局;引导天然气高效合理利用,城市燃气是天然气利用的首选领域,工业燃料是天然气利用的另一重要方向,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稳步推进天然气替代,有序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天然气化工替代;建立健全天然气储备应急体系。(三)电力安全是能源安全的中心,电力安全需强调电力系统安全

电力是利用一次能源形成的二次能源,电力的发展需要充足的一次能源作为支撑。目前我国的电力供应基本形成了以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发电形式并存的电力供给形式。但是,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也将会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但是关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水电、核电和风电的发展速度将会明显高于火电的发展,从而减轻我国发电形式严重依赖火电的局面。大力发展包括水能、核能、风能等在内的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是未来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未来10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使我国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目前的仅为8.3%,提高至2015年的11.4%,2020年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15%。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利用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以发电的形式来实现该能源的有效利用的,电力在世界各国能源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决定了电力越来越成为能源的中心。电力系统安全尤其重要。电力系统安全性指的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电力系统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的安全性,其中包括电源安全性和电网安全性。根据电力超前发展的规律,保障电力安全,要有充足的电力投资,其中包括充足的电源投资和充足的电网投资,要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和电价结构,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创新新型电力发展模式,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四)煤炭安全构成了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环境影响是煤炭安全的软肋

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均占有70%的比重。煤炭的充足供应支撑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尽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55%以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到12%以上,但是我国总体的能源自给率依然保持在9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雄厚的煤炭工业。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不仅能够支撑国家的能源安全,也能够充分调剂和缓冲其他能源的不足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我国正在开发煤制油、煤制气等技术,先后建设了一批示范试点项目。这些技术的研发,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约束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和天然气供应。而且,煤炭是电力工业的上游。煤炭的持续稳定供应,对于火电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维持,以及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都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煤炭也是钢铁、煤化工等多个产业的上游产业,煤炭安全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为人类带来较经济、可靠、便捷能源保障以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尤其是高强度开发带来的局部环境生态恶化更加突出。煤炭开发尤其是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生态环境成为最大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影响和制约大型煤炭基地大规模开发加工利用的因素众多,但是环境容量和水资源这两个因素尤为突出。由于资源赋存条件的限制,东部省区煤炭资源经过长期高强度的开采,资源已经严重枯竭,产量将快速衰减。除蒙东基地、河南基地尚可维持一定时期的稳产外,今后的煤炭开发不可避免地必须往西北地区转移,主要集中在晋北、鄂尔多斯、陕北、黄陇等基地。但是这些我国未来的煤炭主要产区都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0%,水资源仅占21%,而在太行山以西的西北部地区,煤炭资源占我国保有储量90%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6%,水资源严重匮乏,地表降水稀少,蒸发量巨大,都是干旱、半干旱和沙漠化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

解决煤炭安全的环境问题,要注意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加强煤炭行业环境监管机制,完善煤炭成本构成,加快煤炭资源税改革,建立煤炭行业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第三节优化中国能源安全结构的思路与对策一 强化能源安全结构的基本思路

多元发展,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性。一个国家使用什么能源和采取什么样的能源结构,与本国拥有的能源资源和可能从国际市场获得的资源量有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我国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煤为主的多元能源结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可以满足较长时期发展的需求,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量虽有一定规模,但难以满足我国长远发展需要,因此,以煤为主的能源供需格局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很难有根本的改变。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实施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结构发展战略,提高天然气、水电以及核能和其他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努力调整、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对运输的压力。

立足国内,开展国际合作。这是通常所说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方面,中国是大国,基础资源必须立足于国内,而且我国资源比较丰富,有能力做到能源资源基本自给;另一方面,全球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可以为我所用。利用国外资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际贸易购买我国的短缺矿产品,这种方式已实施多年; 另一种方式是到国外去勘探开发我国所需要的短缺矿产资源,或通过合作收购,对已探明有采储量的矿山、油田进行开发。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的[4]不均衡,决定了国家间资源贸易的蓬勃发展。以石油为例,石油供应在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重约占18.6%,目前国内石油供应能力实际上已接近国内石油生产的最高水平。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增长的需要,要适度和轮流地进行国内石油开采、适量从国外进口石油,既能用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能源,又能避免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能源危机。同时要强调石油节约,以尽量减少我国对石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外汇支付量。

科技兴能,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能源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础。多元发展与立足国内战略的实现都需要科技的支撑。我国大量的能源技术依赖进口,自我开发能力相对薄弱。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能源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任重道远。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们要充分重视科技发展在推动节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环境目标上的作用。应将先进节能技术、洁净煤技术、先进电力技术和核电、风电等替代能源技术作为研发重点,力争使其应用达到世界水平,其中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能力。二 优化能源安全结构的战略措施(一)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

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为能源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组织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加强能源科技人才培养,注重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能源技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我国不仅要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也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二)大力发展核电

核电是清洁高效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排放接近零,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目前,我国核电装机量只占电力总装机量的1.3%,比例很低。为此,要努力提高核电的装机比例。国家现正在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力争2020年核电装机量占电力总装机量的比例达到5%以上。我国多年来已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业务素质强、管理水平高,能够适应核电建设和运营的人才队伍,核电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突破,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核电技术体系,为核电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联合研发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和热核技术,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进一步推动核电发展。(三)积极开发水电

我国是世界水电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可开发的资源量约为5.4亿千瓦。截至2012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49亿千瓦,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发展潜力巨大。今后,在科学论证、系统规划、有序开发、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仍然要坚持水电开发的方针,力争到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亿千瓦左右,并进一步实施西电东输等重点工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水电的科学经济利用。(四)大力发展风电和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通过开展大型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出台风电优惠价格政策等措施,我国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的风电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今后,我国要继续加快百万千瓦规模风电场的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争取到2020年使我国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6%以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近年来,美国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回升,德国的燃煤锅炉也很干净。事实说明,随着技术的进步,煤炭也可以成为一种清洁能源。因此,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既能有效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的煤炭加工技术和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企业及其他主要用煤行业的经济效益。(六)调整和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根据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用能不平衡的特点,应加强能源基地的建设,并着手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全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三西” 煤炭基地建设要有新的思路,应利用资源优势,生产煤炭加工产品,向省外输出,提高附加值,促使经济和能源结构优化。西部水电基地建设作为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应给予扶持,建立水电建设专项基金,减少移民损失,利用外资实行投资分摊。沿海地区的燃煤发电厂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提高发电能力和能源利用率。(七)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能源产业的投资乘数效应非常明显,对带动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就业和民生状况,拉动国民经济整体“回暖” 有着至关[5]重要的作用。从提高能源中长期供应保障能力出发,保持适度超前的能源建设规模十分必要。现阶段要通过优化布局和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方式,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能源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制约,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为下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积极的能源投资政策,一方面可利用国际原燃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节省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为此,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重点将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能源安全结构、带动效应明显的核电项目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二是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煤、电、油、气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三是智能电网、农村电网、沼气、太阳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石油、天然铀等战略储备设施建设。(八)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市场化程度,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能源法律制度,为增加能源供应、规范能源市场、优化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我国颁布实施或修订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为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还有诸如《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需要修订,《能源法》《循环经济法》也需要早日出台,石油天然气、原油市场和核能等领域均有待立法来规范。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市场体系建设也有待强化与完善。我国需要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组建一个能源宏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协调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能源供应、消费、环境、安全等多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实现科学、综合、系统管理,提高国内能源管理的效率,增强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话语权。(九)普及节能降耗与生态学教育

全民普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的节约意识,重视节能降耗信息交流与培训,推动全社会的全面节约。如何节约、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生态学及其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研究对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一定的生态规律可循。要想恢复或者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促进生物、地理、化学的良性循环。通过生态学教育,普及生态学知识,可以使国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环保意识,缩小生态经济危险损害的范围,减少天灾人祸发生的[6]频率,降低生态经济损失发生的强度,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能源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结合国际形势,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1] 《驻维也纳联合国大使在欧佩克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6年9月15日。

[2] 高文永、单葆国:《中国能源供需特点与能源结构调整》,《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3] 曾少军、杨丽:《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载郑新立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朱书刚:《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与路径》,《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第2期。

[5] 林伯强、姚昕、刘希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6] 曾少军、杨丽:《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载郑新立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二章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前景评估

近年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迅速,而供应则相对脆弱,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震荡,石油的廉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广大石油消费国在高呼难以承受高油价从而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仍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性动力资源和化工原料,它支撑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被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安全不仅涉及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还涉及重大的外交、环境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问题。因此,石油安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石油安全包含石油供应安全和石油消费安全。石油供应安全主要是指石油供应具有数量上的稳定性和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反映了能够满足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正常需要的石油供应保障程度;石油消费安全主要是指石油消费具有价格上的可承受性和生态环境上的安全性,反映了石油进口国或消费者对石油价格及其波动的承受能力和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对石油消费的制约状况。简而言之,石油安全就是在可承受范围内获得并使用所需石油资源的能力。

本章首先从石油生产、石油进口、石油运输、石油储备、石油消费和石油替代等几个主要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通过分析看出我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风险;其次,在现状和风险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易获得性、实际可操作性和各自的可承受能力,从石油供应安全和石油消费安全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可以量化的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石油安全进行定量测算和对比分析;再次,以石油供应安全为重点,预测了未来世界石油可供贸易量和我国所需石油进口量,进而对我国未来石油安全前景进行评估分析;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基本判断和研究结论,并针对中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一节我国石油安全现状与风险分析

199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生产量,从而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此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则相对比较缓慢,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见图2-1)。就长期而言,中国依赖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图2-1 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对比图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1。

本节从石油生产、石油进口、石油运输、石油储备、石油消费和石油替代等方面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风险进行总结。一 石油生产的现状分析(一)石油储量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资源储量的标准主要有储量规模和资源分布状况等。我国石油资源储量具有储量规模相对较小、储量分布相对不均的特点。1.石油储量规模

我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特点。目前,我国煤炭资源量占世界煤炭总量的13.3%,低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然而,据BP 2011统计,2010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仅占全球的1.1%,再加上人口众多,我国人均石油资源占有量很少。在我国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石油资源明显不足,油田规模普遍较小,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深埋大于3500米的石油资源超过50%,开采难度大,经济成本高。

石油的国内资源禀赋是可供本国自身开发生产的石油资源基础,可以反映一国石油安全程度。石油储量数据是静态的,更能反映国内资源禀赋的核心指标是储采比,即国内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采出量之比。该指标主要是测定国内目前石油剩余可采资源量可供本国消[1]费的时间。2010年底,我国石油资源的储采比仅为9.9年,比2005年的12.1有所降低,并且依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图2-2展示了2005年和2010年世界各地区的石油储采比。图2-2 2005年和2010年世界各地区石油储采比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6、2011。

通过对比我国石油产量和每年新增可采储量的大小,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相当,储采平衡系数在1左右,有不少年份的新增可采储量小于当年产量。这也使得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增长趋势得以停止,当前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大致保持稳定,但仍有小幅下降。2.石油储量分布[2]

我国石油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够均衡。据统计,2010年我国陆上[3]六大地区的石油基础储量分别为:华北地区38841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14.21%;东北地区92177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33.71%;华东地区37187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13.6%;中南地区6496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2.38%;西南地区687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0.25%;西北地区98034万吨,占陆上总储量的35.85%(见图2-3)。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两个地区占陆上总储量的比例约为70%,而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所占比例很少,不到陆上总量的3%。图2-3 2010年我国石油储量地区分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二)石油产量

国内稳定的石油生产是保障本国石油安全的根本立足点和最强有[4]力的手段。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05年的21.62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9.69亿吨标准煤,累计增长37.33%,5年间年均增加近1.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6.55%。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产量也在长期保持着增长趋势(见图2-4)。然而,在产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原油所占比重却不断下降——从2005年的12.6%下降到2010年的10.4%(见表2-1)。图2-4 1965年以来我国石油产量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1。

由此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来,我国石油产量规模总量得以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且在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原油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国内石油供应形势不容乐观。表2-1 我国原油产量在能源产量中的比例(三)石油生产与需求分布

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是石油高产的基础,我国石油产量较高的地区与石油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相一致。图2-5展示了2010年我国各个地区石油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其中,西南地区产量所占比例极低。图2-5 2010年我国各地区石油生产占比

注:数据统计时难免有误差,因此图中比例加总不等于10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从历史经验和实证分析来看,一个地区的石油需求量总是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呈正比。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用GDP来反映,我国2010年各地区的GDP分别是:华北地区64605亿元,东北地区37493亿元,华东地区162031亿元,中南地区112745亿元,西南地区37445亿元,西北地区22722亿元。图2-6反映了我国2010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石油生产的对比状况。2010年我国各地区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实际对比情况见图2-7,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石油产量远不能满足本地区需求量。图2-6 2010年我国各地区GDP与石油产量对比

注:左轴为GDP坐标,右轴为石油基础储量坐标,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图2-7 2010年我国各地区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对比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重心和石油需求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少数省份,而这些地区的石油产量却相对较少,并且现有油田的产量也已经进入递减状态,未来陆上具有增产潜力的重点区域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国内石油产地和石油需求市场分布的错位会加大石油运输压力,也就会对石油安全产生影响。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将石油从产地运往需求地需要跨区域远距离运输,这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另外,石油远距离运输也会导致使用成本的增加。二 石油进口的现状分析(一)石油对外依存度

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叫石油进口依存度)是指一国的石油净进口量与国内消费量之比,它是国内石油自给率的反向指标(都以百分比表示,两者之和为1),反映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是体现石油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43.06%一直增长到2010年的54.73%(见图2-8),并且存在继续增长的趋势。图2-8 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化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对外依存度为作者计算所得。

石油对外依存度越大,一方面说明国内石油自给率越低,国内生产保障能力也就越低;另一方面表明对国际石油贸易的依赖程度越高,那么受到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就会越大。可见,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我国石油的国内生产保障能力处于越来越不安全的状态。(二)石油进口集中度

石油进口集中度一般是表示石油进口来源前3位(或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量之和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用来反映一国石油进口来源的集中程度。进口集中度越高,表明石油进口来源越集中,从而越不利于分散石油风险。

从我国石油进口地区来看,2011年BP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总量为294.5百万吨,其中,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118.4百万吨;从非洲进口石油66.5百万吨;从亚洲(不包括中东)进口石油39.1百万吨;从独联体地区进口石油33.3百万吨;从中南美洲进口石油24.1百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石油7.2百万吨;从北美地区进口石油4.6百万吨;从欧洲进口石油1.3百万吨。2005年和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各地区分布结构如图2-9所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