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3 19:09:11

点击下载

作者:李郁芳,刘景章,牛德生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试读:

导论

一、什么是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专门学科,政治经济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3 000多年前,古希腊的色诺芬在《经济论》中,首次用“经济”一词来概括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管理,亦即家庭管理。我国古代典籍中“经济”一词的含义与之不同,指的是“经国济民”、“经邦济世”,亦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我国对“经济”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法国重商学派经济学家蒙克莱田提出。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1755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大百科全书》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的论文中也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1767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采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写了一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在这里,“政治”是国家范围和社会范围的意思。“政治经济学”就是指所研究的是国家范围和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以区别于色诺芬等学者专门研究奴隶主家庭或庄园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此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名称。直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后,这一名称才逐渐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但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超越了古代和中世纪的家庭经济的范围,人们对于经济活动的探讨和研究也扩展到了家庭经济管理的范围以外,开始探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

17世纪中叶以后,工场手工业制度已在英、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政治经济学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的鼻祖——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证明封建制度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23—1687),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初步分析,试图从经济现象的分析中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他们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有科学价值的见解,如劳动价值理论等,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步确立,其固有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如何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认识并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成为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分水岭。以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学家发展了古典经济学中把资本主义当作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思想,并逐渐演变成了西方经济学。而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在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9世纪中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性变革表现在:第一,首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第二,首次提出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三,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第四,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批判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它解决了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并创立了新的经济范畴,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使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中,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刻揭示。舍去其中的资本主义特质,《资本论》所研究的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原理及其经济规律,对于任何社会的市场经济都是适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经济运动的沃土中,从实践中来又接受实践的检验,一百多年来,始终在不断地发展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垄断阶段的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内部矛盾,揭示了垄断阶段的经济规律及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到了当代,以苏联为首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建立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同样遇到一定困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始终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时代课题。从苏联、东欧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到中国共产党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付出了艰辛努力,历经许多挫折,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强烈的政治色彩使之后的西方学者纷纷远离“政治经济学”。随着世界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日益激烈,经济学在近现代演化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流派。“政治经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名词。而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回避对政治因素的分析,力图把政治经济学蜕变为纯粹的“经济学”,就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3. 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复苏和发展

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纯经济学”发展后,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过于注重数学和理论上的准确性,单纯研究经济现象而忽略社会关系的经济理论存在的内在缺陷可能导致经济学理论危机的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经济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各国纷纷陷入滞胀的困境,长期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新古典综合派也遭到沉重打击,各种其他经济学纷纷借机登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开始复苏,其主要标志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按照西方学者的解释,新政治经济学的“含义已经与传统用法大不相同了”。它既不同于经济学,又不同于政治学,而是两门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包括对一切政治学和经济学共同关注的问题的分析”。它主要研究社会与个人、政治学与经济学、国家与市场这三方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策选择、发展、环境、经济转轨、国际组织、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从狭义上说,新政治经济学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从广义上说,新政治经济学还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等。

按照一般的理解,新政治经济学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把政治过程纳入了分析对象;二是通过分析决策背后的政治约束,打开了经济政策的“黑箱”;三是通过整合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把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纳入到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来。

目前,新政治经济学仍处于发展过程中,体系结构尚未成型。西方学者对其研究对象、范围、主题的界定也不一致。但新政治经济学重视政治和经济的整合研究、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政治问题分析的努力,进一步拓展了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社会、经济问题的视野,对于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作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无法存活,社会就要灭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耗费,即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而经验和技能是长期实践和学习的结果。劳动对象是人们把劳动加工于其上的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比如原始森林、未开垦的处女地、矿藏等;另一类是已被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如生产家具的木材、冶金用的矿石等。它们也常被称为原料。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以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生产用器具、道路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范围会不断变换或扩大。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在上述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观因素,起着主导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进行劳动,劳动资料就不会被使用,劳动对象也就不可能被加工,也就不可能生产出任何产品。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因素,是进行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赤手空拳的劳动者同样无法进行生产。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以什么样的形式结合起来,这是政治经济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社会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

任何社会生产总是存在着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必须将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物质相结合,改造自然并向自然界索取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前者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后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具有怎样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利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自然界,来实现预定的生产目的。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即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则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

在生产力中,不管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都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着。由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积累的各种经验系统地总结起来,形成科学理论,这就产生了自然科学。当自然科学被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生产力。例如,劳动者在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或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改进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然而,科学技术在未被运用于生产过程之前,还只是潜在的生产力。潜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仍然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才能实现。因此,科学技术还不是生产力中的一个独立要素。

为了与自然界的力量相抗衡,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狭义的生产关系。当人们生产出产品后,就进入分配、交换、消费领域,构成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此时,通过生产总过程而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生产时,必须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才能开始生产过程。因此,在生产开始前,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占有,就会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的产品就由资本家支配。如果这些产品归劳动者公共所有,就会产生人们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产品就可由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公共机构去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性质。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的决定作用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从物质内容看,分配的对象、交换的对象、消费的对象都只能是生产的结果。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定了分配什么、分配多少,交换什么、交换多少,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二是从社会形式看,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同样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如果分配合理、交换顺畅、消费发展,就能促进生产的顺利发展;反之,则会对生产起到阻碍作用。总之,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本身还是分层次的。它不仅存在于以所有制和分配方式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而且还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经济体制、生产组织等。因此,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应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上进行。(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中,不能离开生产力来孤立地进行研究,而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密切联系及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实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共有的客观规律。如果离开了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许多重要的基本原理就不能有正确的解释,许多经济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说明。

政治经济学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何经济基础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与自己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保护和促进。如果离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就无法理解国家对经济的作用,无法理解经济政策的作用,无法理解政府的宏观调控,因而也就无法解释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分析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科学的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运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过程。这就是对普遍存在的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撇开次要的因素,深入到本质,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结合它的各种发展形势及其内在的必然联系,阐明经济范畴,揭示经济规律。二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的叙述方法。这就是根据前一过程的结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出发,将原来抽象掉的具体加进来,运用所得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说明这些具体,揭示各种范畴之间内在的联系,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必须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规律 科学抽象法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第一编 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

在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价值理论都扮演着理论基石的角色。本编运用唯物辩证法,从质和量、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等角度,分析了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历史条件、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计量、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等问题,全面论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面临的历史挑战。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社会经济形式经历着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的经济活动方式或交往方式。研究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和运动规律,是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的必要的理论基础。本章正是沿着上述思路展开论述的。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先于商品经济而存在。在自然经济中,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公社、封建庄园)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产品不进入流通过程,或只有极小部分进入流通过程。在自然经济中,几乎全部生产都是在生产单位内部进行的。每个家庭利用自身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几乎生产出自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由于排斥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发展缓慢。生产者之间很少发生经济联系。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产物,又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原始社会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商品经济已经产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换的需要。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它的发展又反过来不断推动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交换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商品生产者生存和谋求发展的前提条件。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不同生产者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但他们的需要却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交换,他们才能取得各自所需的产品。换句话说,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相互交换产品。但是,社会分工只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还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同一所有者占有,因社会分工而生产的不同产品所有者自己可以直接使用,就不需要进行交换。而在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属于不同所有者时,不同所有者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或者支配他人进行劳动,劳动产品也就归各自的所有者占有、支配。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同,获得产品的多少也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任何人要得到他人的产品,都必须以等量价值的产品去交换,从而产品必然表现为商品,这就产生了商品交换。

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仅仅存在社会分工,产品不会被当作商品来交换;而若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但没有社会分工,也不会存在商品经济。因此,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成为商品交换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则是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形式。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是同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商品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原始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条件。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工的发生,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使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开始产生。后来,由于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交换的产品日益增多,交换的区域日益扩大,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也就实现了。商人的出现缩短了商品的买卖时间,开拓了远方市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益发展起来。

简单的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备了物质条件,为雇佣劳动的出现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又称为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社会分工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②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是追求价值或剩余价值;③有较为发达的、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对全社会资源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市场经济最初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不能跳过商品经济阶段。

第二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1. 使用价值

作为商品,它首先必须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不同物品的自然属性(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属性)不同,其用途也不同。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物品的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衡量。从质上看,不同的使用价值所具有的不同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不同需要,而同一物品所具有的多重属性,又使之具有不同用途。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衡量,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不同使用价值的计量方法不同。

人类社会要不断地向前发展,就要生产出各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因此,“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物品的使用价值并不体现特定社会经济关系,也不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小麦,不管是农奴生产的,还是农业雇佣工人生产的,它所具有的能够用来充饥的使用价值并不会有什么不同。因此,使用价值也不体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正因为如此,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则是商品学的任务。

但是,研究商品又不能不涉及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用于交换,自然也不会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用于交换时,就具有交换价值,也就意味着使用价值承担了一定的经济关系。因此,政治经济学虽然不以使用价值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商品关系时又必须涉及使用价值。2. 交换价值和价值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进行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1担米与20尺布交换,就表现了米的使用价值和布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1担米就是20尺布的交换价值,或者反过来说,20尺布就是1担米的交换价值。不仅如此,1担米还可以拿来和别的使用价值相交换,如和1件上衣或2张羊皮相交换。可见,一种商品在和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时,会形成不同的数量比例关系,因而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由于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而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不可能在量上进行比较的,也就是说,决定两种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肯定不是使用价值。那么,问题的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呢?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是商品的效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他们把效用看成是主观的东西,是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这么一来,商品效用的大小就取决于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的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按照这种思路,同一商品可能有不同的交换价值,这显然与现实相悖。

事实上,1担米究竟是与20尺布、18尺布还是24尺布交换,是存在着偶然性的,但在经过反复交换之后,二者的交换比例却是相对固定的,存在着固有的、共同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是什么呢?“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要得到正确的答案,就必须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一旦这么做了,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了一定的人类社会劳动。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凝结了一样多的人类劳动。作为劳动,凝结在不同商品中,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才有相互比较的基础。凝结在商品中的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与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商品的交换价值,都是以价值作为基础的。因此,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3.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物品都不可能成为商品。但是,在这两个因素中,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物品之间的使用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表现为价值与价值的交换,实质上是劳动与劳动相交换。价值是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物,体现着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才能存在。人们在生产各种使用价值时所耗费的形式上千差万别的劳动,正是通过它们相互间的交换关系,才被抽象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价值。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的存在必须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不会有人来购买,因而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凝结在物品中形成价值。这部分付出的劳动就是浪费。另外,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凡不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都没有价值,如阳光、空气等。第二,有的物品虽然是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是用于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也没有价值,如农民生产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等。第三,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如果不通过交换而供别人使用,也没有价值,如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或赠送给亲朋好友的食品等。

总之,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一切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关系,是区分产品与商品的决定性因素。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是,同一次劳动怎么能够既创造出作为商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又能同时创造出作为商品社会属性的价值?这是让经济学家们长期疑惑不解的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考察生产商品的过程。1. 具体劳动

五光十色的商品是由各种不同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劳动的性质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木匠使用斧子、锯子等对木材进行加工,生产出桌子、椅子;裁缝使用剪刀、针、线等将布料加工成衣服。每一种商品所特有的使用价值都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的产物。这种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叫作具体劳动,也称有用劳动。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式,即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所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来加以区分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消费由具体劳动创造的物质资料。因此,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具体劳动的种类和操作方式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达程度。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一样,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2. 抽象劳动

不同的具体劳动只能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而不能创造出不同商品都具有的同质的价值。但价值的创造又不能离开劳动。这表明,人们的劳动除了有具体形式不同的一面以外,还有同质的一面。这就是:不论人们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性质不同的生产活动,如木匠的劳动、裁缝的劳动,都不过是人的大脑、肌肉、神经、ꩪ¼等的生产耗费的具体形式。这种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或称一般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在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抽象劳动,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3. 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它是和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和其他劳动在质上相同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如果说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即财富的源泉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源泉,那么,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是实质,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具体劳动是形式,是人类劳动耗费的具体形式。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表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作为价值源泉的抽象劳动,则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三、商品的价值量1.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从质的规定性分析了价值之后,还需要从量的规定性方面研究价值。既然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那么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两者成正比关系。

在现实中,不同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同、机器设备档次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生产技术条件越差,技术越不熟练,生产者越懒惰,生产所耗费的时间越多,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呢?这显然不合理。事实上,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包括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这是指同一部门内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二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主要是对劳动者本身而言。劳动熟练程度是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其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多少产品以及产品质量的好坏。劳动强度则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紧张程度,它标志着在一定时间内支付多少数量的人类抽象劳动。在计量商品价值量时,上述二者指的都是社会的平均水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确定同一商品的价值量的问题。它的确定,对商品生产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好相等,他的劳动耗费就可以通过交换全部得到补偿。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就无法在交换中得到完全补偿。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他不但能使自己的劳动耗费全部得到补偿,而且还会在交换中获得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其个别劳动时间的余额。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在确定同一商品价值量时,必须把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确定不同商品价值量时,还要把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是千差万别的。有的行业操作简单,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劳动者都能担任;有的行业则操作复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胜任。这就产生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一般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如砍柴、清扫街道等工作。而复杂劳动则指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如制造机器、编制计算机软件等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随着劳动者技能的普遍提高,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过去的复杂劳动可以变成简单劳动,整个社会的简单劳动标准也会比过去有所提高。

在市场上,不同的劳动产品要进行交换。木柴可以和钟表进行交换,但砍柴者一小时的劳动绝不可能和钟表匠一小时的劳动相等。在交换中,钟表匠一小时的劳动可以抵得上砍柴者三小时或四小时的劳动。这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或者说,复杂劳动是自乘的、倍加的简单劳动。在同样的一小时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较大,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较小。在市场上,首先要将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交换才能进行。因此,在确定商品的价值量时,既要把个别劳动时间换算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要把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计算来实现的。因为社会分工极其复杂,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直接计算几乎不可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折算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由自发的社会过程决定的。人们从反复交换中大体可以意识到,什么样的劳动可以和什么样的劳动在多大的比例上相等。3.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亦即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式: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其一,劳动的平均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其二,科学的发展程度。科技越发展,其成果运用于生产越普遍,就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三,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重大作用。其四,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充分、效能如何,对劳动生产率有决定性作用。其五,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和采矿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而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四、现代科技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

马克思在继承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理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一百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同时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工业化初期,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虽然马克思注意到并且认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的必要构成部分,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但毕竟这些劳动在当时还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体,马克思没有对此作系统深入的分析。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扩展,即由过去主要的物质生产领域向社会服务和精神文化领域延伸。这部分创造服务和精神财富的劳动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2)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形态和种类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尤其是教育和科技劳动在创造非物质形态的财富中的作用凸显。(3)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整体性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的结合性和整体性大大增强。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总体劳动”的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使以往劳动过程中的管理、协调、监督等许多劳动职能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些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价值的分析都是假设商品交换采取的是不通过货币中介的物物直接交换。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切商品交换都要以货币作为中介,货币成为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要说明这一问题,就必须从货币的起源进行分析。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作为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或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就是研究交换价值的发展,实质上是研究交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研究价值的质和量如何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弄清楚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在历史上,价值形式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这种价值形式是与最初的直接物物交换相适应的。最初的商品交换发生在原始部落之间,只是一种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当时还没有商品生产,人们只是把少量的多余产品偶然地用来交换。这些偶然交换的商品,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它的价值也只是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商品上。但是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共有的内容或普遍的规定。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用如下等式来表示:1只羊=2把斧子

在上述等式中,羊和斧子是两种不同的商品,它们在交换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通过斧子表现出来;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成为表现羊价值的材料。羊的价值自己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必须借助于另一商品——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羊的价值只能表现为相对价值,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斧子则作为表现别的商品价值的材料,证明另一种商品和自己是等价的,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因此,它处于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两极,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表现在:没有等价形式就没有相对价值形式,没有相对价值形式也就没有等价形式。处于等式两边商品的价值被表现和能够表现对方的价值,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两者缺少哪一方都是不行的。二者又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在同一价值表现关系中,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于价值表现的两极,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商品既没必要交换,也不可能表现价值关系。这就是说,处于价值表现两极的商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商品。两者之间当作对极而互相对立和排斥着。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是因为两种商品都是劳动的产品,都凝结着抽象劳动。而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则是由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无论是生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还是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都会导致相对价值形式的具体数量的改变。由于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因素很复杂,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商品的相对价值的表现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作为反映另一种商品价值的镜子,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成了价值的化身。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别种商品的价值,而不表现自身的价值。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本身也是一定具体劳动的产物,但当它处于等价形式时,生产它的具体劳动就成了抽象劳动的直接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一旦商品处于等价形式,作为等价物而同别的商品交换时,这种私人劳动就成为直接社会劳动。

从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在价值表现关系中,一种商品只是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另一种商品则作为价值而存在。这么一来,潜藏在单个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关系,发展为两个不同商品之间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商品内部的矛盾发展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外部矛盾。

简单价值形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隐藏着货币形式的一切秘密。但在简单价值形式中,价值的表现是不完全、不充分的,需要进一步向前发展。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步,生产的产品日益增多,交换也日益扩大,一种产品不只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多种商品相交换。与此相适应,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成为扩大的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在这里,羊不仅和斧子相交换,而且还与谷子等任何其他商品相交换,羊的价值可以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其他商品都可以成为表现羊的价值的材料。这时,商品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与其他许多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

但扩大的价值形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即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公认的一般价值形式,商品交换很不方便。例如,出卖羊的人想买进谷子;拥有谷子的人却需要布,而不是羊;卖布的人不要谷子而要买茶叶。这样一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就难以顺利实现。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扩大,这种矛盾就越突出。扩大的价值形式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客观上要求价值形式必须进一步向前发展。3. 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千百次地重复,自然会有一种商品从商品交换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他所有商品的共同等价物,即一般等价物。而一旦一般等价物出现了,价值形式也就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了一般价值形式。可用下面等式来表现:

在这里,羊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其他任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其他一切商品可以首先和它交换,再用它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粗略看来,从扩大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只是等式双方的商品互换了位置,实际上,在这一阶段,商品交换关系有了重大发展。在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中,所反映的还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一般价值形式则表明,商品交换已经发展成为有媒介物的间接的物物交换。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只有一种商品充当等价物,因而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因为由同一商品来表现,价值表现还是统一的。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般等价物可能因时因地不同而产生矛盾,如在我国历史上,贝壳,铜、铁制的农具,布、绢等纺织品都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不统一、不固定必然影响和限制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的发展要求一般等价物必须固定在某种商品上,专门作为交换的媒介物。一旦这种特殊商品产生了,价值形式就从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了货币形式。4.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的等式表示如下: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是,现在一般等价物已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或白银来充当。为什么这一职能是由金或银来固定充当呢?这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适合做货币的材料,如质地均匀、体积小、便于携带、易于分割、便于保存等。也就是说,贵金属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而不在于贵金属本身有什么神秘性质。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价值形式的历史分析表明,作为货币的金或银本身也是商品,但在交换中逐渐成为特殊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起着交换媒介物的作用而转化成为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弄清楚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货币的起源就会一目了然。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表明了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货币,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只是在交换发展过程中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特殊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它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商品交换体现的是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当商品交换要通过货币媒介来进行时,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货币也就具有了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2. 货币的职能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作为货币本质表现的货币职能逐渐发展起来。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如前所述,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在这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法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而只能通过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来间接表现。可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上是充当商品价值的外在价值尺度。而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从而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为了衡量各种商品的大小,货币自身必须先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在技术上把一定重量的金或银确定为一个货币单位,如斤、两、钱、分等。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就叫做“价格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计量单位,从而有不同的价格标准。如在我国历史上,“两”、“铢”、“文”成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即价格标准。而在英国,货币单位则主要是“镑”。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从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技术规定。虽然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要借助价格标准来实现,但二者是不同的范畴。区别在于: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的化身,而价格标准则是货币的计量单位。(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每次都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人们关心的是它能否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而并不关心它的实足价值是多少。只要社会公认它能代表一定数量的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这就产生了不足值货币代替足值货币,以及纸币代替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可能性。相对地说,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按照它所代表的金或银的价值,即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一方面克服了物物交换中搜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分成了买和卖两个独立的行为。二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脱节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3)贮藏手段。

商品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取得货币后,可以不接着购买商品,而把货币贮藏起来。此时,货币就成为贮藏的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能作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可随时用来换取任何商品。随着商品流通日益发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货币作为财富的绝对形式和一般代表,无限量地贮藏货币可以满足人们无限制的欲望,这就促使人们无止境地去贮藏货币。但是,作为贮藏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在纸币流通和银行制度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更为普遍的货币贮藏方式是银行储蓄存款。这实际上是将价值符号形式的货币所代表的、对社会财富的现期索取权通过银行这类信贷机构,转变为未来的索取权。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贮藏起来,退出流通领域;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进入流通,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起着蓄水池的作用,自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但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这种天然的蓄水池是不存在的。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不是由商品流通中货币职能的自发转换来实现的,而是由处于流通过程之外的政府货币管理当局加以控制的。(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由于先购买,后支付,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到约定期限后,买者以货币清偿对卖者的债务。在这里,货币就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

赊账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借贷活动。随着赊账买卖的发展,产生了各种信用货币,如期票、支票、汇票、银行券等。各种信用货币也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同时,它们所代表的债务可以相互抵销,这就大大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支付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的。由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才能使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才能产生商品买和卖的行为;只有在买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买卖商品时的赊销方式,支付手段的职能才会产生。为了到期支付,必须进行货币贮藏。可见,支付手段必须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职能的存在为前提。(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是在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是相对于在国内的职能而言的,是国内职能在国际上的延伸。在国际市场上,货币除了起着价值尺度职能外,还有以下作用:作为一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别国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作为一般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如输出货币资本、对外贷款和援助等等。

货币的上述五种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不同方面共同表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都是在这两种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三、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货币产生以后,随着市场交换关系的发展,其形式演变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四个阶段。

在实物货币阶段,由一些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实物充当货币材料。在人类历史上,贝壳、家禽、盐等都在不同时期充当过货币的角色。但这些实物货币的缺陷是明显的,如体积笨重、难以储存和携带、不方便分割等。更重要的是,各地的实物货币质地不一,难以作为统一的价值标准。随着交换发展和交易范围的扩大,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在金属货币阶段,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出现的。其重量和成色在每次交换中都要核实,也不太方便。于是,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的铸币。铸币一般是由国家铸造,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价值的金属货币。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布币、刀币、环钱等形状各异的铸币。秦始皇为统一铸币,铸造了圆形方孔铜钱,即“秦半两”。初期的铸币与金块、银块只有形状上的差别,在重量上是一致的。但后来在流通中,虽然铸币由于磨损而分量减轻,但并不影响它在市场上执行交换媒介物的职能。人们发现可以用纯粹的价值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这就产生了由其他材料(如铜、铁等)铸造的铸币取代贵金属铸币的可能性。随着货币的进一步发展,纸币便应运而生。纸币是由国家通过法定途径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仅仅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我国在宋代便开始使用纸币,欧洲也在近代开始使用。从那以后,纸币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

从形式上看,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广义的信用货币是指纸币产生后,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银行券、商业票据等。它们都是信用货币,其共同特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能够节省流通费用,方便携带和结算。狭义的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支票、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以及人们在购买消费品时使用的信用卡。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的流通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是用信用卡。信用货币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使用风险,支付便利,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形式逐渐从有形向无形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出现了电子货币这一新的货币形式。电子货币是一种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它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在交易中通过银行进行计算机转账,一切交易都不要现金,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既可以节省货币流通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又使货币的流通更加简捷便利,大大提高了市场运作效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货币国际化的趋势。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0年设立的集体结算单位——特别提款权,基金成员国可用其作为国际债务支付和储备资产。它作为成员国之间的标准信贷基金,扮演了无国别色彩的世界货币角色。欧盟推出的“欧元”在欧盟的大多数国家内也已取代了各国货币进行流通。

货币形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是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形式的发展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四、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商品的买卖者之间不断地流动。这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它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在商品流通市场上,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就需要研究货币流通规律。1.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这是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是从货币只作为流通手段出发而揭示的规律。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一定时期中,有些商品买卖成功,但只是赊销,不用当时付现款;有些商品是过去采用赊销方式买卖的,现在需要付款;有些是在互相支付时,部分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销,只需划拨清算,也不需要付现款。这样,货币流通公式就要作些修改:2. 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作为基础的。当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纸币流通就反映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往往会出现不一致,这就蕴含了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它们所代表的价值或社会劳动就会变小,货币就会贬值。在货币贬值的条件下,同等价值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一般含义。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就出现了通货膨胀。可以按物价上涨的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增加到9%以下,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增加到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会给广大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以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当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纸币面额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因此而增加,造成纸币升值和物价水平的下降,这也就是通货紧缩的一般含义。通常认为,通货紧缩指的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品价格持续两年下降可视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虽然不经常出现,但一旦出现,将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严重不平衡的结果。只不过前者表现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后者表现为供给过大,需求不足。中央政府可以进行宏观调控,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财政、金融、税收、利率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五、信用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或借方要按约定时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的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所以,信用是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让运动。

信用的产生发展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密切相关。信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得商品或货币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不一致,即商品的卖者先让渡商品,买者过一段时间才支付商品的价值。在这里,卖者因赊销商品而成为债权人,买者则因赊购商品而成为债务人,信用关系由此而产生。在前资本主义阶段,信用主要表现为高利贷形式。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而成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信用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渗透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信用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当代社会发展成为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几乎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被纳入到信用体系中,信用规模很大,且加速扩大。信用的膨胀与收缩对国民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2. 信用的形式

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等。(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的方式出售商品或劳务时,买卖双方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后再支付。此时,交易双方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同时也是借贷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因此,赊购商品的价格一般高于用现金购买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是赊购者支付给赊销者的利息。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在商业信用中,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持有书面的债权凭证,以证明所发生的债务关系并保证债务人按期偿还。商业票据分为两种:期票和汇票。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款项的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汇票在债务人签名盖章承认以后才生效,这种方式叫做“承兑”。商业票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流通。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商品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赊购商品的是从事生产或流通的职能资本,而提供商业信用的也是掌握商品的职能资本。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社会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生产和流通的规模扩大,以商业信用出售的商品也增多;而在危机阶段,生产和流通的规模缩小,商业信用也相应地陷入萎缩状态。(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所有者以贷款形式提供给职能资本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把在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及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以适应企业资本循环周转的需要。

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银行能够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于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第三,银行信用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这是由于银行信用既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又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可以投向任何部门。

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银行的信用业务分为两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前者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后者是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其实质是国家举债,又分为内债、外债两种。内债是对国内公众的负债,外债则是对其他国家的负债。国家信用在国内的主要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政府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

国家信用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债权人则是购买了国债的经济实体和公民。第二,安全性较强。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是最高的。第三,交易性、流动性较强。(4)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它是资本所有者和企业作为资本的使用者之间建立起来的直接融资关系。债券到期要还本付息。股票则售出不退,没有本金返还的要求,但要以获得股息、红利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5)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有:①赊销,即延期付款。它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买后支付。②分期付款。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贷款未付清之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③发放消费信贷。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它可分为两类:一是买方信贷,由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并以此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消费信贷使消费者提前动用了未来的收入,其过度发展会导致生产和消费间的脱节。

在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第四节 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形式

市场经济运动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其中,价值规律是基本规律,它支配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支配着其他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包括两层不可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商品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并不意味着每次商品交换都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往往是一种常态。大量的商品交换可能使价格高于价值,也可能使价格低于价值。这种情况,并不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破坏,而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在市场上,商品价格除了由价值决定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供求关系。在分散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各自利益独立生产时,市场对某种商品究竟需要多少是无法预知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可能建立直接的平衡,加上商品的品种繁多,社会的需要又极其复杂,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出现的。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生产者争着出卖商品,其价格就会跌落到价值以下;反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销售者待价而沽,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只有当供求相等时,商品的价格才会与价值一致。

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不管商品价格如何涨落,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而上下波动。例如,1千克虫草比1千克大米的价值要高得多,即使虫草的价格大大低于价值,也绝不会低到和大米的价格相等的程度。第二,从商品交换的长时期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这种高于或低于的部分,可以相互抵销,因而在总体上看,价值和价格相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相反,它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

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分配社会劳动。在任何社会中,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如何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各个部门,以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头等大事。但在商品经济中,经济决策是分散进行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怎样生产都由每个商品生产者自己决定。每个生产者对于社会需求的数量、种类无法预知。此时,社会资源的配置只能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商品生产者依照价格的涨跌作出决策。当某类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就竞相投入资源生产,从中获利,该部门必然扩张;而当某类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生产者获利减少,甚至赔本,部分生产者退出生产,该部门的规模就会缩小。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自发调节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如事后调节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等。

第二,自发推动创新,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某个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的平均水平,它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又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卖出,于是,该商品生产者就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生产者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甚至可能破产倒闭。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生产者竞相进行创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生产的进步。在激烈竞争中,落后的生产者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淘汰,原先由他们掌握的生产资源会转到高效率的生产者手中,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得到提高。可见,价值规律在激励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可能产生落后者被淘汰、生产者两极分化的结果。

关键词

商品经济 商品 使用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劳动生产率 价值形式 货币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信用 价值规律

复习思考题

1.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 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 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5. 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后果?

7.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8.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

第二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本章把资本视作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以资本生命的全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分析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资本流通、资本间的竞争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阐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与意义,揭示资本的性质、资本与雇佣劳动对立关系的根源,以及资本一般在市场经济运动中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的产生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 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

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资本是商品、货币的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是有区别的。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在其中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G)—商品(W)—更多的货币(G′)。这时,开始预付的货币G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把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作一比较,就可清楚地看出,这两个流通公式在形式上的重大区别在于:①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商品流通从形式上看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从形式上看是先买后卖。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商品流通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流通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③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商品流通中作为流通媒介的是货币,资本流通中作为流通媒介的是商品。

形式上的区别反映着这两种流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经济内容。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流通的目的是取得特定的使用价值以满足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资本流通为卖而买,流通终点的货币在数量上要大于流通起点的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在资本流通中,货币的运动能够带来价值增殖。流通终点的货币G′=G+ΔG,即原来预付的货币额G,再加上一个增加额ΔG。ΔG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流通终点的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转化成资本的货币。货币所有者成为资本家。可见,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增殖性。资本的本性就是要无止境地追求价值增殖。二是运动性。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通过变换自身的形态实现价值增殖。一旦运动停止了,资本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G-W-G′这个公式,概括了一切形式的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增殖。所以,该公式又称为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总公式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公式:一方面,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产生了剩余价值ΔG;另一方面,货币资本所处的两个阶段G-W(即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要素)和W-G′(出售产品)都是流通过程,按照等价交换的基本要求,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价值不能发生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要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价值增殖是如何发生的。一方面,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另一方面,离开流通领域,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增殖。因此,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它的产生必须以流通过程作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要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家就必须在G-W阶段购买到这样一种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前提。2.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即劳动能力。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除了出卖劳动力外,别无谋生之道,即所谓的“自由得一无所有”。上述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要以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具体包括: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劳动力本人的再生产。②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以使劳动者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除此之外,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特殊性,即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佣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的过程中消失,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创造商品、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创造的这部分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至此,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已经解决,秘密已经揭开。货币所有者和工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买卖劳动力,没有违反价值规律的要求。但是,通过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却创造出了剩余价值。在此,货币真正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也转化成资本家。二、剩余价值的生产1.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资本的生产就开始了。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从劳动过程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在不同所有制条件下,社会劳动过程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的生产过程又是价值的增殖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阶段。所谓价值形成过程,就是工人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新价值的创造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具体形态,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同时,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凝结成新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剩余价值,那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继续延长,新创造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多出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这也就是价值增殖过程。可见,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例如,某纺纱厂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为12元(价值等于24小时劳动量),其中,5千克棉花为10元(价值等于20小时劳动量),纺纱机及纱锭支出(假定它们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其价值亦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为2元(价值等于4小时劳动量)。纺纱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等于6小时劳动量,用货币表示为3元。假定劳动时间为6小时,生产出5千克棉纱。其价值包括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价值12元,工人创造新价值3元。原来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资本为15元,如果出售棉纱收回的货币也恰好是15元,正好补偿了其预付资本价值。到此为止,还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没有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资本家必须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比如延长为12小时。由于他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使用权。虽然工人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再生产出来,但并不能阻止资本家迫使工人再劳动6小时。在12小时的劳动中,工人生产10千克棉纱,其中消耗棉花10千克,价值20元;纺纱机与纱锭消耗价值4元,创造新价值6元。产品价值共计30元。而资本家为生产棉纱的预付资本为27元,两者之差3元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就在这里。

根据上述分析,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用以补偿预付资本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无偿地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适用于一切社会。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不同社会中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亦有很大不同。2.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原材料、机器、厂房等物品所承担的一定的价值量。资本必须不断运动,并不断在运动中获得新增加的剩余价值。从本质上说,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只有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其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改变它原有的价值量,被称为不变资本(c)。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使原有价值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价值增殖,被称为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学说是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之一。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第二,为以后的一系列理论,如资本积累与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等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三,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准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3.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

它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另一种是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它表示在工人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地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决定资本获得剩余价值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剩余价值率。4. 工资

前面的分析表明,劳动力一天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为资本所占有的剩余价值两部分,而雇佣工人只得到其中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但在现实中,工资这一范畴却把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事实掩盖了。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付给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按照生产的合格产品件数付给工资。这样,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偿劳动,好像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价格。其实,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工人得到的只是他出卖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两个范畴,科学地揭示了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剥削关系。

工资的形式有多种,但基本形式不外乎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来支付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用日工资除以每个工作日的产量定额,就得出了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按产品数量支付工资造成了一种假象,即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并且是物化的劳动。此外,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条件下,工人劳动的质量、数量以及强度是由产品来控制的,这使资本家节约了雇佣监工等监督工人劳动的成本。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是表示工资绝对数量的概念。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也常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虽然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名义工资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水平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实际工资就会降低。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例如,工人的劳动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把劳动日延长2小时,即延长到1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33%。可见,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在资本主义早期,主要是手工劳动,资本家经常用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通过国家立法的办法强制延长工作日。18世纪,英国工人的工作日曾经被延长到14小时、16小时,甚至18小时。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的形式。

工人在一天内劳动时间的长短是可以变动的,但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满足生理需要,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与文化生活,以满足精神和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上述两个因素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力量对比。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由于工作日长度的限制和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而进行的反抗,为了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就设法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新的方式提高剩余价值率。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例如,原来的劳动日长度12小时不变,如果通过使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同样也由原来的100%提高为200%。

那么,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其水平高低受两个条件制约:其一,生产工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其二,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3.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如前所述,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又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就会取得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是由于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假定纺纱行业一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10千克棉纱。10千克棉纱价值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6元,则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为3元。这时,某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较高,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了20千克棉纱,其中,生产资料价值为48元,新创造的价值仍为6元,即20千克棉纱的个别价值为54元,每千克棉纱的个别价值为2.7元。该企业按3元/千克的社会价值来出售20千克棉纱,每千克棉纱比一般资本家多得0.3元的剩余价值,20千克棉纱共多得6元剩余价值。这6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或少数资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其他企业也会因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这样一来,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带来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即超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当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引起了劳动力价值下降。于是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地延长。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生产力落后的资本主义早期,由于技术水平低,资本主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到了后来,随着机器大工业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逐渐成为主要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而在现实中,这两种方法总是一起运用的,很难截然分开。

第二节 资本的再生产与积累

一、资本的再生产与积累1. 社会再生产

上一节已经分析了资本是如何生产剩余价值的。那么,资本本身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就要从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来进行考察。

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不能停止生产。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从内容上看,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社会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不断交替的过程。任何生产过程都要在消耗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同时,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这些物质资料既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物质条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上的需要,从而使再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社会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表现为特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为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了它,任何生产与再生产都无法进行。同时,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原有的生产关系得以重新延续和发展。如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再生产,是在生产出物质资料的同时,把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重新再生产出来。

从规模上看,社会再生产可以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维持原有规模的再生产。在这里,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新生产出来的价值只够补偿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生产规模维持不变。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扩大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在这里,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要转化为资本而不能全部消费掉。扩大再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投入增加,如扩大生产场所、增加资金与劳动力的投入来推动产出的增加。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如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来推动产出的增加。2.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如前所述,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追求资本增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总是在追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扩大再生产,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得最为突出。扩大再生产就是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再生产。例如,某资本家有100万元资本,其中不变资本6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一次生产过程结束后,可获得40万元的剩余价值。当资本家把40万元剩余价值的一半(2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其余的20万元作为资本积累起来。这样,再生产时,就有资本120万元,生产规模扩大了20%。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扩大再生产是依靠资本积累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又要以资本积累的规模为基础。积累的资本越大,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就越大。

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性,这种绝对的致富欲是无止境和无限制的。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是推动资本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另一方面,竞争的外部强制支配着每一个资本,迫使他们不断积累,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要受到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要有:

第一,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积累所占的百分比即积累率。积累率越高,积累的规模也越大。

第二,在积累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量。凡是决定剩余价值总量的因素,都是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下,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积累也就越多。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降低,既可降低劳动力价值,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量;又可用同样多的可变资本购买更多的劳动力,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还可以在不减少资本消费的情况下,降低消费基金,增加积累基金。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④预付资本规模的大小。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累过程是个别资本总额不断增大的过程。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在竞争中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或者通过若干资本联合成为股份公司的办法,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第一,资本积聚表现为资本产生了“增量”,因为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资本存量的调整与重组。第二,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量绝对增长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通过兼并或联合中小资本则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企业规模迅速膨胀。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越多,越能增强大资本竞争的力量,促使其加速资本集中,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资本积聚水平决定着资本集中的能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速度的加快反过来又会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规模越大,便越有条件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从中获得巨额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利润的增加可以促进资本积累,从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资本积聚。

资本积累有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即竞争和信用。在竞争中,大资本比小资本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许多小资本垮台,它们或者被大资本吞并,或者归于消灭。信用则像是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资本家手中,它一方面成为竞争的一个强大的武器,加速了资本的相互吞并过程;另一方面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联合过程。资本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资本家能够突破财富的绝对界限,迅速扩大经营的规模。集中在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加速了企业技术变革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因为,集中和积累的发展使资本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而经营规模的扩大,对于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提高、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有效使用非常有利,从而对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都有促进作用。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1. 资本有机构成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个别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其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构成的,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存在着密切联系。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映着技术构成。但仅仅是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价值构成变化,就与技术的变化无关。马克思认为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它可以用c∶v来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趋势。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总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上,就是资本价值不变部分的增加和可变部分的减少。资本价值构成对于资本技术构成的反映虽然只是近似的,不完全同比例的,但是,从总体和长期的趋势看,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手工技术为基础进行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本有机构成也较低。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和现代科技时代,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不变资本在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也迅速提高。2.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得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这就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二是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减少。例如,由于排字机的使用,大批排字工人就要失业,出现了所谓“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

与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相反,随着资本积累进程的推进,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这主要是因为:①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而且由于操作简单化了,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女、儿童加入劳动大军,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供给;②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少手工业者在竞争中破产,也加入雇佣劳动者队伍。

上述两种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形成的多余的劳动人口。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资本增殖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人口成为剩余的或多余的人。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即在一定时期内时而被大工业吸收,时而又被解雇,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失业人口;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村那些靠经营小块土地维持最低生活、随时准备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的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被大机器生产所排挤,没有固定职业,依靠从事家务劳动和打短工来糊口的人。在失业人口中,还包括处在最底层的需要救济的贫民。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其一,相对过剩人口可以调节和满足资本再生产周期中对不同时期劳动力需求的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再生产是周期性的,它不断从繁荣到危机、萧条、复苏,循环往复不已。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其二,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产业后备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在职工人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形成现实压力,从而迫使其接受较低的工资、较差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劳动强度。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只要存在着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就会产生,失业问题就依然存在。

第三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循环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资本价值才能得到增殖。而作为单个资本,它总是在循环和周转的运动中不断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本循环是以产业资本作为对象的。所谓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资本。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1)购买阶段。资本运动形式表现为:

在第一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资本(用G表示)在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用Pm表示)和劳动力(用A表示),将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Pm和A之间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比例关系。在购买阶段,资本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其职能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物质条件。一旦购买到所需要的Pm和A,货币资本便转化为生产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便进入第二阶段。(2)生产阶段。资本运动形式表现为:

在第二阶段,资本家将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这一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在形式上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发挥着资本的作用,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通过吸收剩余价值而使自身发生增殖,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W′。在此,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当生产阶段结束时,资本的职能形态就从生产资本转变为商品资本,资本循环便进入第三阶段。(3)销售阶段。资本运动形式表现为:W′→G′

产业资本生产的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要在市场上进行售卖,转化为货币资本,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这里的G′不仅包含了资本家垫支的资本价值,还包含了剩余价值。销售阶段是资本循环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阶段。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因为只有商品销售出去,资本家垫支的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再生产过程才能继续下去。在第三阶段,资本表现为商品资本。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当商品销售出去时,商品资本也就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循环运动才得以完成。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连接的,资本不断地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由一种职能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职能形式。可见,产业资本循环是由一个生产过程和两个流通过程(买和卖)构成的,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停顿或停滞,都会影响资本循环的实现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然后又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形式图示如下: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态

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有生命,因此资本循环是周而复始进行的,用公式表述为:

从这个无止境的循环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产业资本的每个职能形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形成各自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具有以下三种形态:(1)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G,而且终点的G′大于起点的G。由于货币资本循环准确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所以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态。但货币资本循环给人以假象,好像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具有欺骗性。(2)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纠正了货币能够自身增殖的假象,并明确地表示出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增殖的结果。但在生产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表现为转瞬即逝的现象,而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被掩盖了,似乎生产本身就是目的。这就是生产资本循环的片面性。(3)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因此,商品资本循环一开始就是包含剩余价值的运动。它表明商品销售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但在这一循环中,商品流通占主要地位,生产过程只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一个条件。这给人以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要,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总之,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有着各自特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的运动,也都有着各自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反映资本主义的现实,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的运动。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三个循环的统一。3. 产业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

连续不断地运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产业资本的循环也必须连续不断。保持其连续运动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资本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如果所有资本仅以某一种职能形式存在,循环就必然会中断。这就要把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它们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

第二,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即产业资本的各个部分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转换三种职能形式,不停地进行循环运动。而任何一个阶段发生停滞,都会引起整个循环的中断和混乱。

在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循环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又是继起性的结果。只有资本的每个不同部分能够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化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化到另一种职能形式,才能保证资本总体在空间上的并存;另外,只有把资本总体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同时处于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上,才能保证资本在三种职能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中保持连续性。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资本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在市场经济的现实运动中,这两个条件经常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资本循环出现中断。例如,由于能源供应不足而使购买阶段中断,由于工人罢工而导致生产阶段中断,由于经济危机爆发而导致销售阶段中断,等等。二、资本周转

资本为了增殖,必须不断地运动。资本这种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就叫作资本周转。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作资本的周转。”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研究资本的周转时间与速度,揭示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其对价值增殖的影响。1.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是指预付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时间是指资本循环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取决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各不相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资本周转的速度。生产时间是产业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劳动时间、自然力作用的时间等。生产时间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部门是各不相同的,如工业生产时间和农业生产时间就有很大的不同。流通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的好坏、产销距离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水平等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周转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在一年内)总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n表示周转次数,U表示一年时间,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在一年内,资本的周转次数越多,表明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用公式表示如下:

可见,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周转越快,表明其发挥作用的次数越多,就越能节约资本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加速资本周转。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生产资本的结构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则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按照它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在多次劳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直到报废之前,它的使用价值都将一直存在。而其价值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商品的每一次销售,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也会逐步周转回来。由于劳动资料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一次生产过程后,便丧失了原来独立的物质形态,变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是一次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销售后,又一次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旧价值的转移,它是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来,并且一次全部地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出售后,这部分资本价值一次全部得到补偿。从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看,以劳动对象形式和以购买到的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相同的,都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收回,因而被统称为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与其磨损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固定资本的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是指机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所以又称物质损耗。其成因有两个:①由于固定资本的使用本身引起的磨损,如机器的使用频率越高、强度越大、年限越长,损耗程度就越大。②由于自然力作用引起的磨损,如机器设备上的零件锈蚀、木料的腐朽等。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指机器设备等在有效使用期间由于技术进步而造成的价值上的损失。产生无形磨损的成因也有两个: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发生贬值。②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出质量更高、效率更好的机器设备,引起原有机器设备的价值贬值。

固定资本的损耗使其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过了这个年限固定资本就要报废。为了保证再生产的继续,就必须把固定资本已经转移的那部分价值提取并积累起来,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这种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回收这部分价值的过程叫作固定资本折旧。按照固定资本使用年限而逐步提取的固定资本价值额就是折旧基金或折旧费。它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提取。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作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资本总是想尽办法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以便尽快地将预付的固定资本价值全部周转回来。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着根本不同:①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根据是生产资本的各部分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后者的根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②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指以购买到的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③划分的目的不同。前一种划分是为了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后一种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通常以一年为限。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是: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既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的比例,又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所含的比率越大,则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越慢;反之,则越快。通常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比流动资本慢。如果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则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它的价值周转总额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越快。4. 加快资本周转的作用和意义

缩短周转时间、增加周转次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具有重大影响:第一,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速度是很快的。加快资本周转,有利于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价值的转移,减轻或避免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无形损耗。第二,加速资本周转,能够大大节省流动资本的数量。在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比例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周转越快,维持同样生产规模所需要的流动资本越小,就越能节省预付资本。第三,加速资本周转,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就是资本在一年中剥削的剩余价值总量。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其周转次数与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同一预付的可变资本在一年中发挥作用的次数越多,剥削的劳动力数量也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为:M=v·m′·n

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流动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两者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

可见,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重大意义。

第四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剩余价值是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各种具体形态来表现,并由行使不同职能的资本家来瓜分的。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集团中间的分割,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在现实中,剩余价值在不同职能资本之间的分割,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产业资本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支配雇佣劳动直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W)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即W=C+V+M。这是按劳动耗费进行计算的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即它包括物化劳动耗费(C)和活劳动耗费(V+M)两个部分。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上述区分是没有意义的。在资本家看来,商品价值无外乎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为生产商品而耗费的资本,即成本价格,等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即K=C+V。在这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界限被混淆了,二者都被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另一部分是利润,即资本价值增殖的部分——剩余价值,用P来表示。

成本价格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但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的一个增加额。因为预付资本中未被消耗的不变资本虽然不构成成本,但同样参加了商品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因而也被看作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这样,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就变为W=K+P。利润虽然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也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随着剩余价值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固化,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同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C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P′=M/C,它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由于预付总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率高低与资本有机构成呈反方向变动。③资本周转次数n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越多,可变资本在一年中被实际使用的次数越多,同量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因而利润率就越高,反之亦然。④不变资本的节约。不变资本的节约可以降低预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资本家能够用较少的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由于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导致各部门利润率产生差别。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将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这就必然引起资本家之间为追逐最大利润而展开竞争,最终导致各生产部门的利润平均化。

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展开。部门内的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条件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价值的过程。那些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资本有机构成高,从而促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促使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追求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由于不同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存在着差别。这就将引发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实行转产,生产利润率高的产品;或是把新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则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及由此引起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于是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可以获得大致相等的利润。

假定有食品、纺织和机械制造三个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资本的利润率也不同。经过部门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各部门实际所获得的利润率大致相等,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

在表2-1中,三个部门投入的资本数量都是100,剩余价值率都是100%,但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可变资本数量不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不同,从而利润率有高有低。在这种情况下,利润率低的机械工业部门的资本就会有一部分从本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食品工业部门。由于资本转移,食品工业部门的资本大量增加,产量上升,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因此,商品价格下跌。相反,机械工业部门资本减少,产量下降,造成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便上涨。竞争的结果将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资本的转移才会暂时停止。

由此可见,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用公式表示为: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和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3.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此时,商品就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作为前提的。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如表2-2的例子所示,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机械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食品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纺织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才正好和价值相等。表2-2

生产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绝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也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因如下: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和整个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就按生产价格来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一变化,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制约。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 商业资本的产生

产业资本运动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连续的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形态。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产业资本通常自己完成购、产、销三种职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拓展,产业资本家如果仍坚持自产自销,将不可避免地增大商业开支,减少生产领域中的资本投入,降低利润率水平。而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谓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买卖商品的活动,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2. 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品经营,目的是获取平均利润。但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中活动,是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因为只有生产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那么商业利润从何而来?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似乎产生于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实则不然。流通领域发生的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并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

事实上,商业利润仍然来自于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由于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就不能像自己经营商品时那样独自占有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转让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因此,从本质上说,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资本独立化后,不仅要获得商业利润,而且还要同产业资本一样获得平均利润。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商业部门中的资本就会向生产部门转移;反之,如果商业利润率高于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则会引起生产部门中的资本向商业部门转移。通过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资本在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自由转移,最终使商业利润率与产业利润率平均化,形成社会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后,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就要修改为:3. 流通费用

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除了垫支一定数量的资本购买商品外,还要支付一定的流通费用。这些费用,称为商业流通费用。它必须从流通中得到补偿,并带来相应的利润。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如商品的分类包装费、保管费和运输费,即生产性流通费用。由于它们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所需要的费用,所花费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因此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商品的售卖、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这部分支出就会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可获得平均利润。另一类是由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引起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如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这类费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因此,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对它的补偿,从现象上看,是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来补偿;从源泉上看,只能来源于剩余价值,即从剩余价值的扣除中得到补偿。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 借贷资本和利息

除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外,还存在着借贷资本,它也要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广义上说,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方面,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包括未到更新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后不立即购买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和用于积累但尚未进行投资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上也有部分资本因货币资本不足而急需补充。例如,有的企业为了维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在卖掉商品之前急需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要素;有的企业因固定资本未折旧完毕需要提前更新;有的企业需要追加资本而自己积累不足等。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企业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企业使用,这就在资本之间形成了借贷关系。闲置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货币所有者将货币贷给职能资本,职能资本家利用借来的货币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在获得平均利润后把其中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使用资本的代价付给借贷资本,这就是利息。可见,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与之相适应,平均利润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利息,由借贷资本占有;其余部分是利润,由职能资本占有。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之间的分配。

在借贷资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与当时通行的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利息量与借贷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通常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2. 银行和银行利润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银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把社会上分散的闲置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以各种贷款形式,把集中起来的货币资本交给职能资本使用。

银行为了经营货币资本,必须有自己的资本。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即银行自己垫付的资本,这只占银行资本的很小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即银行吸收进来的各种存款,这构成银行的主要营业资本。

与工商业资本一样,银行资本家经营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资本的利润,即银行利润。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因此,银行获得的利润也相当于平均利润。银行利润同样也是产业工人在生产领域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资本通过贷款给职能资本,间接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瓜分。3. 股份公司和股息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出现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许多单个资本通过认购股票来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扬弃了个人资本的形式,采取了社会资本即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的形式。股份公司的实质是大资本利用和支配大量中小资本与居民收入的手段,是加速资本集中、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股份公司与单个私人企业相比,并没有改变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它不过“是在资本主义的体系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股份公司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股份公司的经理由资本所有者雇用的管理人员担任,是资本职能的执行者。而股票所有者已变成了单纯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只凭资本所有权定期取得股息。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股东可以凭借股票领取股息,也可以把股票拿到证券市场上出售,但不能凭借股票从股份公司中抽回资本。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它之所以能以一定的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出售,是因为持有股票的人每年可根据企业盈利的状况从股份公司取得一笔股息收入。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即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它与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四、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工商业中得到大力发展,而且也在农业部门发展起来。农业资本家凭借对农业的投资,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也要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1. 地租的来源

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它是剩余价值的又一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农业中,资本家投资于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租佃土地,雇用工人进行农业生产。作为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农业资本家投资农业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这就决定了农业资本家从农业工人那里攫取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而分成两部分: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的形式付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土地所有者以获取地租的方式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2. 地租的两种形态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1)级差地租。

在农业中,租种同样面积但质量不同土地的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的数量是不同的。优等地的地租要多于中等地,中等地要多于劣等地,地租是有级差的。农业资本家和工业、商业资本家一样,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地租只能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余额,这个余额就是超额利润。由于经营较好,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就是级差地租。土地的等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在农业中,土地是有限的,并有肥瘠之分、离市场远近之别。优越的土地自然条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只依靠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劣等土地也必须向社会提供农产品。而劣等地加入农业生产的条件是,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够获得平均利润,否则他就会放弃农业经营。所以,与工业品价格决定不同的是,农产品的价格必须以劣等地产品的生产价格为基础。以此价格出售农产品,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级差地租;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则能获平均利润。那么,为什么农业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超额利润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垄断。由于土地是有限的,一旦土地被农业资本家承租经营,其他人就不能再进行投资,限制了竞争。谁先经营优等地、中等地,谁就能够经常、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土地有限性成了自由竞争和资本转移的天然屏障。从而保证农业领域的超额利润不被平均化并转化成级差地租。

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其中,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造成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表2-3

表2-3说明,等量资本投在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上,由于生产率不同,产量也不相等,每担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在市场上,每担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决定的。因此,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都分别获得了60元和30元的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Ⅰ。

土地位置的差别,特别是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会以运费的形式影响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水平。经营位置较好土地的农场主,农产品的个别价格就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是指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率。只要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就会形成超额利润。假定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除了原来每亩地投资100元外,再追加投资100元。增产的6担农产品,仍按每担30元出售,又可获得超额利润60元。这种超额利润便构成级差地租Ⅱ。

构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地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地租,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契约和斗争。在租约的有效期间,由于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占有;当租约期满,重新缔结租约时,土地所有者往往会考虑追加投资效果而提高地租,把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或全部归自己占有。因此,围绕租约期的长短,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展开了长期的斗争。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两个不同阶段。(2)绝对地租。

在分析级差地租时,为了分析方便,假定劣等地是没有地租的。而在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条件下,不管租用什么样的土地,即使是最贫瘠、最偏远、最劣等的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由土地私有权垄断而产生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等量资本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在剥削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较多的剩余价值。因而,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就可以在扣除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后有一个剩余。这部分剩余就是绝对地租。

农产品按价值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在自由竞争时代,工业部门的一切生产条件都可以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没有不能克服的障碍。由于工业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剩余价值被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商品要按生产价格来出售,超额利润只能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由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着资本对农业产业的进入,决定了资本如不缴纳地租,租种任何土地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正是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按价值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并把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下来转化为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目前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中是否还存在绝对地租呢?事实上,只要土地私有制还存在,出租土地就必然要收取绝对地租。只是这种情况下的绝对地租与前面不同,只能来自于农产品价格超过价值的余额,即来自于垄断价格。3. 土地价格

在土地私有权存在的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可以自由转让。作为买卖对象,土地是有价格的。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天然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因而,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土地可以提供的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与这块土地的地租收入相等。可见,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二是存款利息率。土地价格与地租正相关,与存款利息率反相关。用公式表示如下: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和利息率存在下降的趋势,而土地价格则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地价上涨抑制产业资本发展,在城市中则使雇佣劳动者住宅问题的解决变得十分困难。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上述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但这却是市场经济条件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各资本集团就必然按照其所行使的职能领取相应报酬,从而加入瓜分剩余价值的队伍。

关键词

资本 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工资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成本价格 利润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职能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银行资本 银行利润 地租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2.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 怎样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5.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6.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什么?决定与制约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是什么?

7. 如何理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

8. 试述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关系。

9.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增殖有何作用?

10. 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11. 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利息、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编 社会经济制度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分析社会的经济制度,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深刻地揭示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始终重视研究经济制度。本编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本章分析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建立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阐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及其基本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和15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米兰,以及法国的马赛、巴黎,德国的科伦,尼德兰南部佛兰德尔地区的布鲁日、根特,英国的伦敦。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展及推动手工业发展、加速小生产者分化和工业资本家的产生中,商业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上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只是存在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作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还远未建立。

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并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不断自发地准备着这两个条件。但仅仅靠这种自然分化机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将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根本无法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强烈的致富欲望。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市场急剧扩大,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刺激作用。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致力于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这就是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指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掠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以及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新兴资产阶级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一,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强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在使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的同时,新兴资本家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财富。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延续三百多年的、以“羊吃人”著称的圈地运动。第二,在国内利用国家权力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第三,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掠夺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

从16世纪出现工场手工业开始到18世纪产业革命为止,历经血与火的洗礼,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从而在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创造了条件。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国有经济,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私有制基础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有受雇于资本家才能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而存在。而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仅生产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更重要的是要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可见,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与其他剥削制度相比,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有着突出的特点。在古代奴隶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劳动者失去人身自由、沦为奴隶主财产的条件下实现的。在封建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劳动者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和土地依附实现的,劳动者同样没有人身自由。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在这里,劳动者具有形式上的人身自由,却因丧失了生产资料而实际上失去了自由。可见,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无论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怎么变化,雇佣劳动制度是始终不变的。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一方面推动了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这一基本矛盾始终存在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这一矛盾直接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自由竞争基础上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及垄断的发展,这一矛盾表现为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与私人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矛盾则表现为高度生产社会化与国家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局部调整。“二战”之后,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在加强对经济运行干预的同时,也适时调整着干预的方法和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减缓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总是要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肇始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世界金融风波,正是其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方式。危机发生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政府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危机,避免了危机对世界经济可能产生的更严重的冲击。而为了应对这次危机,西方国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对各自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的调整可能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和研究。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缓解的方式。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又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1. 自由竞争与生产和资本集中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首先进入自由竞争阶段。

自由竞争阶段的特点如下:第一,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程度较低,每个企业的规模不大,占有资本较少,任何企业都无法在本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左右市场价格的变动。企业组织形式以单人业主制为主。第二,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非常频繁,可以不受人为限制地在不同部门和企业间自由转移,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生产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第三,银行资本的积聚、集中力量较弱,对经济生活缺乏支配力,仅仅是充当借贷双方的信用中介。第四,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奉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原则,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

在自由竞争阶段,工业革命和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及生产集中、资本集中日益发展和提高。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能够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竞争的结果总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少数巨型企业控制了本部门的生产,即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有了重大发展。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比重第一次超过轻纺工业,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加强,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巨额资本,仅靠单个资本的积累是难以满足的,这就要求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或者通过资本的联合来实现。在19世纪后半叶,实现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手段是建立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制度一方面壮大了大资本的实力,使其更容易吞并中小资本;另一方面,也为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及资本之间的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即通过股份参与、控制的办法实现不同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更大的企业。马克思曾评论道:“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1909年,美国占工业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控制了将近一半的工业企业;1907年,德国占企业总数0.9%的大企业,占有蒸汽动力的75.3%和电力的77.2%。2.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一个部门的生产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该部门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几家或十几家大公司来生产和销售时,大企业之间容易达成联合协议,并且它们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纵和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的规模庞大,既造成竞争的困难和新企业进入的障碍,同时也造成了大企业之间在竞争中两败俱伤的现实性。为了避免双方因势均力敌而带来的竞争损失,大公司之间就有必要达成协议,谋求暂时的妥协,联合起来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市场。由此,垄断便应运而生。

垄断就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原料来源的行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垄断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①卡特尔,即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但要根据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②辛迪加,即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同盟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③托拉斯,即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的企业组织。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经营独立性,各家企业组成一家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获取经济利益。④康采恩,又称财团,即在金融上以某个最大资本家集团为核心,由不同经济部门的多种企业或企业集团所组成的庞大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只保持着形式上的独立。

虽然垄断组织有诸多形式,但实质相同,目的都是要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以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得垄断利润。3.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特殊高额利润,即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促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各部门的资本家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只有当个别企业采用了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特别高时,才能获得超额利润,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资本的自由转移将使这种超额利润消失。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自由转移受到垄断所造成的一系列“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限制,利润率平均化规律难以发挥作用。垄断资本家凭借他们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原料来源的控制,就有可能长期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例如,1960—1970年,美国制造业的年平均利润率(纳税前)为12.5%,而大垄断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则高达30.7%,通用电气公司和波音飞机公司也分别达到21.8%和20.8%。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取得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旨在保证最大利润量的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所制定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定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垄断组织在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欠发达国家购买商品时,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价格压低到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以下;二是垄断组织为了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处理过剩、滞销商品,实行低价倾销政策。一旦上述目标实现,再提高商品售价以挽回过去的损失。“二战”以后,垄断组织在规定商品价格时,一般是实行“价格领头制”,即通常由该部门中最大的垄断企业先规定出扣除纳税后要求达到的高额利润率,然后定出商品的垄断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定价。

凭借着对价格的控制,垄断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有学者研究发现,1970年日本台式彩电的成本为4万日元,而国内零售价达184万日元。1974年日本小轿车的生产成本为20万日元,零售价则超过64万日元。可口可乐每瓶生产成本为3日元,零售价则高于35日元。197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人均汽车产量为18.4辆,1983年上升为27辆,劳动生产率提高42%,但销售价格却没有明显降低。

垄断价格虽然是人为规定的,但也不是随意的。在一定程度上要受价值规律的限制,以及各种竞争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具体来说有:①商品需求的制约。如果商品价格定得太高,消费者因收入水平有限,就会寻求低价的替代商品,从而迫使高价商品的价格下降。②商品供给的制约。商品供给过多,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同时,为了不使高价成为诱致新资本进入垄断组织已进入的产业展开竞争,垄断价格也要定在能够成功阻止其他资本进入的适当高度。这在西方被称为“进入阻止价格”。③产品成本的制约。过高的价格必然会导致产品销售量与产品产量的相应减少,引起设备利用率下降和产品成本上升,最终使利润减少。垄断企业在制定垄断高价时必须在价格和产量之间进行权衡,使之符合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任何企业都不能不考虑市场容量而任意提高垄断价格。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之前就有所发展,但在当时的作用还很有限,且带有战时经济的特殊性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猛烈发展阶段。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一种经常的和一般的现象。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已经发展到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这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垄断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表明,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要求,必须由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加以替代。具体表现在:

第一,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求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与加深,生产高度社会化,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生产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例如,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及社会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公共设施的建立,部门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等等,都需要巨额的长期的投资,并具有较大风险。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私人垄断资本能够和愿意解决的。这就要求突破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由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作为资本家整体利益总代表的资产阶级国家,由于可以把巨大的财政资金转化为资本,在数量上要比单个私人垄断资本充足得多,因而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缓解上述矛盾。

第二,生产力飞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要求政府出面调解生产与消费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二战”后,现代科技革命使得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空前发展,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于少数垄断资本手中造成生产能力急剧扩张,社会商品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则远远落后于生产的膨胀能力,商品相对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单一的市场机制已难以有效调节社会再生产,其结果是经济危机频频爆发。这就迫使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种种“反危机”的政策和调节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出口信贷、出口补贴等方面支出的扩大,以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

第三,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经济发展比例失衡,要求国家进行干预。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和国民经济部门不断增多,客观上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调节社会生产。这是各自为政、追求私利的私人垄断资本不可能做到的。而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手中直接掌握着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各种经济杠杆,可以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及其私利之上,根据垄断资本总利益的需要,担负起对社会经济的组织和调节任务。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性质,而是国家政权日益与垄断资本相结合,国家作为“总资本家”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利润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与私人垄断资本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资产阶级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缓解社会经济矛盾,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运动的目的,主要不是自身价值的增殖,而是为社会资本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的价值增殖创造条件。例如,公共工程的投资规模大、风险大,投资回收的周期长、盈利低,甚至可能亏损巨大,却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国家垄断资本对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可能自身价值得不到多少增殖,却为私人垄断资本增殖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例如,英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属于基础工业,它们就是通过提供低价产品来为私人垄断企业服务:提供的电力价格就比供给居民的价格要低70%左右;法国政府也对私人垄断企业实行低价供应煤电和运输的方针。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不仅以直接投资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而且还从资本积累、商品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和整个社会资本运动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以利于私人垄断资本的增殖。例如,国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向私人垄断组织大量订货(如国家的军事订货),为其提供了一个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稳定市场,保证其垄断利润的顺利实现,同时有利于逃避或缓和经济危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第一,国有垄断企业。在这里,资产阶级国家作为垄断资本的总代表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和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垄断资本形式——国有垄断企业。它是通过两种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家运用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开办企业,如私人垄断资本没有能力并且不愿意投资的部门。这些部门主要是电站、铁路、桥梁、机场、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原子能、航空航天等先进或新兴行业。二是对私人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国家出于各种目的采用赎买或其他补偿办法,把一些私人垄断资本创办的企业收归国有。例如,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为防止企业倒闭引起的连锁反应,稳定经济,而对私营企业进行的国有化。英国1945—1949年第一次国有化浪潮以及1974年第二次国有化浪潮都是与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的。2008年9月7日,为防止陷入困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破产,而对美国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家企业,这成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最重大的一次救市行动。又如,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某些衰退产业中的私人垄断资本企业技术落后、亏损严重,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资本退出碰到极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往往采取国有化的办法,高价收购私人垄断资本的企业,从而使得经营这些企业的垄断资本家可以拿到超过企业实际价值的补偿金,投入新的、有利可图的行业,而把改造企业的任务推给了政府。“二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掀起了规模较大的国有化浪潮,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20世纪70年代末,英、法、意、奥等西欧国家在采煤、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电力、煤气、铁路运输、航空、邮政、电信11个部门的生产中,国有企业比重达50%~100%,金融业也是西欧国有化的重点。70年代初,国家在金融业资产中的比重,奥地利为82%,意大利为75%,法国为60%,联邦德国为54%,英国为20%。

第二,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组建国私合营企业。“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私合营企业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其形成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或子公司;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企业。在合资的股份公司中,根据国有资本掌握股份的多少,又分成国有控股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国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上控制了造船、邮政、电信、电力、天然气、铁路、航运、钢铁等部门,并在制造业、化工、石油和宇航等新兴的尖端工业部门占有一定的比重。

第三,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这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这种结合表现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①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生产领域的结合。这包括国家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有利的生产条件,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如国家对私人垄断企业提供各种补贴、优惠贷款,投资于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教育及社会保障等,为私人垄断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等。②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流通领域的结合。在国内,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提供稳定的市场。以美国为例,在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中,20%以上商品和劳务的最终销售是靠政府购买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的国防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40%~50%。在国外,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为私人垄断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其商品输出。③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分配领域的结合。一方面,私人企业通过上缴税收把剩余价值转到国家手里;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及其他收入再分配方式,将国家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转化为私人垄断组织的资本和利润,保证私人垄断企业的利益。

第四,国家调节经济。国家调节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的国家通过财政和金融等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和调节,以改善社会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其中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调节手段。在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时,政府还辅之以其他调节手段,如计划管理、产业政策等,以期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在微观上,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通过建立一整套法律规则,实行微观规制。微观规制是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微观经济主体所采取的种种有法律依据的经济、社会干预或控制。微观规制的范围局限于市场机制对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的领域。关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具体内容将在第五章详细分析。

总之,“二战”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暂时缓和了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长期高速增长,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它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对立和不可调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摆脱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等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支配,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二战”以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制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第一,科技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据统计,1957—1975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大大高于战前。其中,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美国为3.2%,英国为2.6%。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企业广泛运用计算机管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30%,有的甚至达到了40%。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新的变革,资本有机构成大大提高。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1999年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0%,英国为70%以上,德国为63.8%,法国为71.5%。在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迅猛发展,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1991—1996年,以计算机、软件和信息通信系统为主的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上升到866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57%,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另据统计,1971—1986年,西欧高新技术产业值由50亿美元上升到2 000亿美元,增长40倍;美国由90亿美元上升到4100亿美元,增长45.5倍;日本由30亿美元上升到3200亿美元,增长106.7倍。产业结构的变革带动就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它不仅表现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不断减少、第二产业的人数缓慢增加、第三产业的人数迅速增加、白领工人所占比重上升,更突出表现为“知识型”劳动者迅速增加。到21世纪初,美国数百万计的新就业者中,90%是“知识型”劳动者。

第三,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资本集中和垄断趋势加强。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产品各个零部件的科研、试制和生产过程分包给遍及世界的其他企业;产生了公司组织机构“横向化”、职能“综合化”、“无国界”管理等新的变化。与此同时,科技革命还催生了许多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公司兼并重组不断涌现。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纷纷涌现。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进一步融合,交叉生长,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第四,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的过程,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在: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早已超出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已被联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和技术传播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使生产力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第五,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调控能力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当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又能较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危机的蔓延和扩散,从而降低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和伤害。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尽管世间对政府应付危机的措施及其后果有不同的评论,但这至少表明了当代西方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很高的。

在一百多年的历程中,资本主义在对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中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得到缓解,制度得以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的繁荣。四、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在其产生后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同样,作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化,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束缚,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赖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商品关系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化,解放了劳动者,使之摆脱了原来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和自由。这就大大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可见,资本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消除,从而为消灭自身存在的基础创造了物质前提。

其次,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和残酷竞争的压迫,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竞争的外在压力也要求资本必须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扩大自身规模,而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把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过程,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以及劳动过程的社会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发明此起彼伏,新部门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再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在其产生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日益显露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为了克服这些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过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制度由资本家个人占有的个体资本转向以股份制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次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更高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第三次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转变。国家垄断资本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一次调整。上述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