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学生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8 04:45:1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就业—学生篇

就业—学生篇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从以下内容阐述,分别为:

第一章 权威谈就业

、第二章 就业形势:让我欢喜让我忧、第三章 酸甜苦辣说就业。第一章 权威谈就业世纪之初就业新趋势:就业率下降,考研、参军、出国增多不急于就业,本科生大专生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太挑剔,挑了专业挑名牌2000年北京高校毕业生派遣工作已圆满结束,2001年届毕业生们踏入了毕业的轨道。在这世纪之初的美好季节,大学生们又该是怎样一种心态?他们的前景如何?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特意走访了北京市教委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请他们全面介绍了目前毕业生就业的各种情况——

北京市教委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甘北林处长说

齐颂/文

甘处长说:你充满自信且积极竞争,定能找到适合的岗位,用人单位淡化专业且重视能力,定能选拔适合的人才。

甘处长向我们介绍,据北京市教委学生处统计,今年北京地区九所高校13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应届毕业生60702人。其中博士毕业生2951人,硕士毕业生8349人,本科毕业生37581人,专科毕业生11117人,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704人。除去考研、出国等的人数,参加分配的毕业生为51396人。由于部分毕业生待分配,今年实际派遣的毕业生总数为46829人。

与往年相比,目前的毕业生就业有些新的趋势。

一是就业率下降。至7月初派遣工作结束,尚有近万人未落实工作单位,占总数的17%。本、专科就业率更是历年最低,为79.2%。对于未能就业的学生,甘处长说,国家只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必要的就业指导,而不会有行政的干预。

二是考研的、毕业后参军的增加了,申请出国留学的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三是学生不急于就业的越来越多。他们自己找单位找工作赚钱,不在乎档案、户口落在哪。

四是本科生就业大概有50%专业不对口,而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将来比例会更大。对这一点,甘处长指出,本科基本上还是素质培养,专业对不对口不重要,教委学生处也不鼓励对口;硕、博士专业对口更重要一些。

甘处长总结说,用人单位挑学生,第一挑名牌院校的,第二挑热门专业的,素质、能力排在第三,而学生看重的是单位名气、工作环境、待遇、有无出国机会等。

关于扩招,甘处长说,会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但对需要人才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学生们都挤向大机关、大企业,涌向特定的几个大城市,造成这些地方竞争激烈。事实上,学生们不愿去的一些基层,外省市是非常需要和欢迎大学毕业生的。另外,扩招不会影响留京名额,每年都要增加留京名额,直至全部放开,不再有名额限制,而且不会再有留京费用出台。

最后,甘处长表示,教委会以就业情况指导报考和招生,指导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知识结构等方面做一系列调整,为毕业生就业做好先期的准备工作。

北京大学 毕业分配办公室主任李国忠说

周青丰

记者:北京大学99年的分配总体情况怎样?

李:在99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北大就业情况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

记者:和以往几年相比,99年的就业形势和走向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

李:传统的流向主要是三个方面: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过去大致是各占三分之一,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占不到一半,企业则占到60%。这跟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和企业的发展有关。

记者:学生近年来就业思想有什么样的转变?

李:现在的学生更趋向于注重哪个地方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哪个地方能很快地体现个人的价值,而不像过去那样要去一个稳定的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另外,去股份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比较多。还有,就是去三资企业的比往年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比例不是很大。

记者:稳定职业的观念在学生就业中是怎样一种状况?

李:我觉得找个工作干一辈子这是以前的事了。目前,即使是我们也不希望学生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所以说,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肯定不是把一个岗位当作一生的工作去考虑。一般来说,考虑的出发点有几个方面:关键的一点是,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就是工作的环境、待遇。

记者: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素质与成绩在这里面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呢?

李:我们不可否认成绩的作用,因为在学校里这毕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但现在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大多是一种对综合素质的挑选,许多单位都有一系列的考核,包括面试等。但也因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搞技术的可能。一看成绩可以就pass了,但要做一个文秘,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看谈吐、品行,有可能还要跟老师了解学生的社会工作经历,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挑选。

记者:专业的差异在近年的就业中呈什么样的变化?

李:不可否认专业是很重要的,但说得坦率一点,也跟用人单位的人事干部的认识水平有关。比如他要一个搞计算机软件的,我给推荐一个计算机应用的,他不要,而实际上计算机应用包括计算机软件的内容。

记者: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呢?

李:学生首先要求得到尊重。与用人单位接触时,他要求公司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形象。

记者:北大学生一向骄傲,多批判与挑剔性,这对他们择业有怎样的影响?

李:我觉得这与北大整个氛围有关,尤其与老师有关,这种思想在学术上可以,但在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记者:您给毕业生的忠告是什么?

李:首先是自信。相信对于工作,你是能够做好的。其次是有一颗平常心。北大学生最令用人单位反感的一点就是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你必须认识到你是个平平常常的工作者,你没有高人一等。你必须融入这个可以说平庸但却是正常的社会。说自己有水平要用工作成绩来证明。

记者:学生应聘应作些怎样的准备,比如简历?

李:对于应聘,我不怀疑学生的能力,因此要自信。同时要严谨,不要邋遢,给用人单位一个好的印象。另外要实事求是,真诚才能换来信任。我认为简历不要太复杂,简单而真诚,把情况说清楚就可以了。

记者:对较“冷”的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李:不要把自己的出路设想得太绝对,比如学历史的就不要一个心思说只搞历史。而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别的岗位可能你也能做得很优秀。比如文秘、文史哲专业的都能干嘛。

人民大学 学生处就业办公室主任文书锋说

李然

记者:人大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怎么样?

文:今年人大在可分配的1070人中,实际派遣1033人。从工作的地区来看,北京地区439人,占42.5%;边远省区60人,占5.8%;内地其他省市534人,占51.7%。

记者: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有哪些?

文:就业的主要方向依次是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分别占全部毕业生的40.67%、15.41%和10.52%。

记者:毕业就业的首选城市有哪些?

文:北京、深圳、广州这三个城市集中了将近2/3的毕业生。

记者:人大哪些院系的就业情况最好?

文:会计系、信息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的就业情况在各院系中较好。这体现了人大在专业设置上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较好。以劳动人事学院为例,目前各高校中设置这一专业的很少,而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较多,便造成该学院毕业生的“热销”。

记者: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有没有新的要求?

文: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有关,但总的来说,外企比较注重综合素质,而国有单位则更看重专业是否对口。另外,相比之下,外企在人才录用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如面试,笔试等,要更为成熟一点。

记者:在“就业难”中,人大有没有遇到困难呢?

文:国家机构改革、公务员分配、大多数部委免招或减招高校毕业生,使我校相当大的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受阻;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接收毕业生的能力大大降低;有的用人单位条件苛刻,要求过高;毕业生择业期望居高不下……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困难。不过,由于人大的毕业生竞争力较强,学校也采取一些措施,把工作做得更加主动和细致,因此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流向基本合理。从就业层次上来看,在全国还是数一数二的。

清华大学 毕业分配办公室主任王志诚说

李念东

清华大学毕分办的王志诚主任就今年大学生就业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2000年的就业形势总体情况是乐观的,由于清华大学很早就作了一些准备,此外,考研、出国又分流了部分毕业生,而且社会对清华的学生非常信任,所以就业问题没有大的障碍。

王主任介绍,为了给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地创造条件,清华于1998年3月建立了“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中心以努力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宣传用人单位情况、充分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热忱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宗旨,实现了学校既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又将自己培养的学生输送到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岗位上去的目标。两年来,中心的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王主任认为,同学们不能等临毕业了才做准备,最好提前一两年关注社会需求,看看招聘会,听听师哥师姐建议,了解就业市场,掌握信息变化。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没能完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里学的东西不一定能适应社会,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有所准备,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据信息,实现转变。根据主管就业多年的工作经验,王主任在强调专业过硬的同时,着重谈了三点能力:首先是竞争意识,在现代社会,只有树立竞争意识,勇敢参与竞争,才会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出路。害怕、回避竞争,只会让机会从身边溜走。其次是要有较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交际能力。宣传、包装自己在就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单位很看重面试,学生面对的考官不仅有业务的专家,更有管理人员。衣着不适当、说话结结巴巴,很难给考官留下好印象。第三,是要有创新意识。现代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去创造财富。现在的大学生在创新方面还很欠缺,所以清华大学在鼓励学生创新方面政策很明确,尽量为大家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谈到现在有的同学不太重视专业课时,王主任说,能力是构筑在知识基础上的,没有脱离知识基础而凭空存在的“能力”。专业课仍然很重要,许多单位对有两门课不及格的学生不予接收,这对大家是一个警示。现在有的同学在英语和计算机上花了大量时间,以致于忽视了专业学习,这就有点喧宾夺主了。英语和计算机对于多数人来说只是工具,是用来辅助专业的东西,你学得再好也很难超过科班出身的人。

王主任还谈到了女性在就业中客观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指出女同学应该认清现实,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自身能力去打动用人单位。同时,他也呼吁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真正做到工作中的男女平等。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去了哪里?

宋良刚 北京市教委

由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在国内高校的一流地位,加上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两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从1997-1998年两校本科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毕业生总体供不应求

每年两校毕业生的供需比例在1:4到1:8之间。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较大。部分热门专业如建筑、计算机、通迅等供需比达1:20甚至1:30或更高。

二、考研人数多,考研专业较为分散

1997年、1998年北京大学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分别为863人和597人,分别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8%和27%;而清华大学由于采取本、硕连续政策,即4年本科毕业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被直接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因此清华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比北大更多。1997年清华1113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当年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6.3%,到1998年清华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人数达历史巅峰,共137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5.6%。

近两年来,北京大学各专业考研人数平均占各专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部分较热或较冷专业考研比列更高,达到50-70%;清华大学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专业较为分散,但比例均较高,平均各专业报考人数达60%左右。

三、毕业生出国多、出国的专业较为集中且这些专业考研的命中率较高

199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出国人数为45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5.3%;1998年出国本科毕业生为30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3.6%。与此同时,1997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人数为357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4.5%;1998年出国本科毕业生为37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4%。据统计,1998年北京大学出国人数前5位的专业是化学(62人)、物理(26人)、计算机软件(22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2人)、电子学与信息系统(15人)、清华大学前5名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6人)、自动化(37人)、无线电技术与信息技术(29人)、化学工程及工艺(17人)、生物科学与技术(16人)。与此同时,这些专业考研人数也相对集中,如北大化学专业考研者41人,计算机软件专业50人;清华无线电技术与信息技术专业91人,自动化专业104人。

四、毕业生实际参加就业人数少,去向稳定

由于考研、出国的影响,两校可参加就业分配的毕业生人数大为减少。以1998年为例,北京大学除考研、出国原因不能参加分配的学生外,可分配本科毕业生为1237人,占实际本科毕业生的56%;而清华大学扣除考研、出国人数,1998年可分配本科毕业生为676人,仅占实际本科毕业生的27.4%,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在可分配本科毕业生中,其主要流向为:北大40%左右的学生进入企业(其中进三资企业的为3%左右),15%进入国家机关。近10%的毕业生进入高校、科研单位;清华大学由于是工科院校,55%左右的毕业进入企业(其中进三资企业的为10%左右),2%进入国家机关,近20%的毕业生进入高校、科研单位。

第二章 就业形势:让我欢喜让我忧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甘远志

99届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的时候,就知道亚州正在闹金融危机,中国会不免受到冲击,至于金融危机对99年择业有多大影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就业为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敲响一记警钟。

接着就是如年朱钅容基总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进了国务院里,中央40多个部委被精简到29个,大量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下岗分流”。随之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政府机构改革,要使目前全国3673万靠国家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在三年内被精简掉一半。在此之前的1997年迅速增多使得比1996年增加了12万人,政府机构的行政包袱已经不堪重负了。严重超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尚在接受“待岗分流,定向培养,加强重点优化结构”的考验,哪里还有余力再敲开大门,拓宽通道、满面笑容地“欢迎大学生弟弟妹妹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当然知道政府裁减冗员于国与己都有利,但一旦自己碰上这份坏运气时,仍免不了怨天尤人,叹息惆怅一番,谁不希望自己过好日子呢?面对着这道几近关闭的政府机关大门,看着这高高的政府大院的门槛,大多数毕业生望而却步:一部分人在投石问路,还有一些人还在为一点希望去努力……

近几年,国有企业不景气,企业职工大量下岗使得今年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在前几年,国有企业一直是接收毕业生的主流单位。但是近几年,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本身企业尚有大量职工下岗待岗,对大学生只能说“不”了。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工人使出浑身解数,仍显力不从心时,劳动力市场杀来一批需要就业的新军——应届大学毕业生。1998年年底,99届毕业生已开始为叩开就业大门四面出击,去寻找自己的岗位了。然而,拥挤的人才市场似乎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多人才。于是“就业难”这个常出现在下岗工人口中的词语,已与大学生尴尬地联系到一起了。

人才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国家转型时期社会大环境的一些变革,引起了大中专毕业生供求状况的变化,使人才需求关系在总量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生司的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06.7万,建国以来首次突破100万,比1997年增长了17.8%,与改革开放前的十几二十万人更是相去甚远。据有关人士预测:1999年应届毕业生在110万左右。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增长过快,除了国家每年扩大的招生计划外,还有一些因素加速了这种局面的形成。诸如一部分学校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或出于经济目的大量增招,利用成人教育计划或自学考试计划大量录取应届初、高中生,许多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得以进入各类学校,这种情况在金融系统中各高校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学校搞计划外招生,即所谓的“三不一自”生(学生毕业后,身份不变,户粮关系不变,国家不承认学历,人事部门不负责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自主择业)。像这类“三不一自”生无法准确统计人数,更是增添了就业时的麻烦,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源,必然加剧就业现象。

经济的繁荣,理应需要大量人才,然而,国有企业改革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已经显性化,企业在减员增效,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减弱。处于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企业短时间内对毕业生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部分需求甚至有所减少。早在1998年6月初,国务院就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还具体要求,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等部门录用工作人员,除军转指令性安置外,优先从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对金融系统,还特别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要使用自然减员指标补充一批高校毕业生。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吸收高校毕业生,改善人才结构。但对各高校的毕业生而言,捧上“金饭碗”谈何容易,金融体制改革也正进入攻坚阶段,各金融机构员工都是零增长或是负增长。随着政府各类机构改革力度加大,许多事业单位大都采取冻结进人的办法,只出不进,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教育难以适应市场的缺陷开始显现

作为人才的传统培养单位,大中专院校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体制下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教育事业规模的发展相挂钩,致使招生计划很大程度上只能反映院校的培养能力,而不能反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一些学校片面追求规模发展和专业扩张,求大求全,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前几年,金融、外留、外经事业发展较快,学校大量增招相关专业的学生,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和人才供需两难的境界。不可否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所造成的结构性人才浪费不无关系。

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1996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陡然增加到400多所,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扩大了10倍。而到这批金融人才毕业时,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地增加,反而因为金融体制的改革而有所减少,人才的过剩和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了。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江苏省武进市,在1998年对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为20名本科生左右,而仅本地毕业生就达60名,供需比例高达3:1。与此同时,一些基础或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却是另一番天地。另一个百强县金坛市,1998年该市需要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27人,其中本科16人。大专11人,本地生源总共仅3人,且均为大专。毕业生品种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加剧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供需矛盾。

人事制度依然阵营分明

在我国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我国的用人制度还在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而且两者在福利、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直接与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毕业生择业不得不考虑,尤其是现在收费上学,从某种角度上说,上大学是一种投资,有投资就有回报,这就使他们都将眼光盯在回报较高的地方和单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广大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有着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需求,但由于这些企业无法使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信房得到根本保证,本来具有很大潜力的就业渠道遭到梗阻。

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种种误区,也使得毕业生就业渠道不能畅通。部分用人单位在吸纳毕业生上盲目追求高消费不恰当地提高学历档次,从而造成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供求矛盾加剧。厦门某幼儿园招2名幼教,结果一名毕业于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和厦门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应聘上了。从人才的合理配置来看,大学生、研究生应该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幼儿园对一名研究生专业水平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浪费。同时,有的招聘单位还存在着招聘标准人情化、招聘过程“暗箱”化,不少单位刚刚准备到人才市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手中的“人情条”已塞满了,这样,一些学业优秀、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也只能大叹走投无门了。

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客观地讲,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还是集中在低层次毕业生的就业上。要妥善解决低层次人才的就业,需要有一个较完善的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发挥作用。

在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政府人事部门办的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层次上的分离和地域上的隔离,一方面,人才市场就业的毕业生具有干部身份,由人事部门办理,而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由劳动部门办理,不具备干部身份。就目前我国的体制而言,无疑将影响就业者今后工作的调动甚至自身长期的发展,必然造成如今的毕业生即使待业也在所不惜,等待人才市场相对为数不多的岗位向自己招手。另一方面,各地人才市场划地为牢,相互隔离,解决低层次毕业生就业基本仅限于本地生源,使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异地不断应聘,割断了异地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互补性联系。另外,人才市场的集市形式和摆摊方式,也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信息开发和传递及服务手段都迫切需要提高水平。

作为人才输送单位的学校,目前也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机构,这就相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市场销售机构一样。在西方国家,如英国的高校内一般都设有服务中心或职业服务办公室,并配备各方面的就业专家。这一机构会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包括定期发布就业简报、不断更新招聘广告及网上招聘信息、介绍各公司情况等。每年还会组织一些就业研讨会、供需见面会、洽谈会等,增进学生与需求单位的相互了解。这种服务机构免费对学生开放,它已成为英国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我国院校虽设有机关机构,但远不能达到这种水准。一般是由学校代表学生和需求单位见面,学生无法了解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只能从应聘书上了解学生。

大学生自身也应找不足

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偏狭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也制约了就业道路。

在普通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意识中,他们往往将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和热门行业作为选择的奋斗目标。据中国青年报载,国家直属院校所在地统计表明,1997年接收毕业生较多的6个省市为:广东、四川、北京山东、江苏和上海,共接收34502人,占全国同类毕业生的53.1%;接收较少的6个省、自治区为;宁夏、青海、西藏、贵州、内蒙古和山西,共接收9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择业时,毕业生普遍对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身份、工资、奖金及其他有关的待遇问题。对已不缺人才的事业单位和待遇较高的金融、外贸、邮电部门等行业始终抱着热切希望,千方百计试图踏进它们的大门,即使抛弃所学专业改行,也在所不惜。而事实上,全国事业单位成员在1997年迅速膨胀,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6.9万人,随着机械改革的进行,裁员已迫在眉睫;而金融等行业部门,人员已经开始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业形势可谓相当严峻了。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由“专业型”趋向“通才型”和“复合型”,即精通多种专业知识的人才类型和既精通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又对相关领域的学科具有广博学识的人才类型;对较低层次的人才要求则侧重于应用能力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对人才的另一普遍要求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些自认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生们也许尚未意识到这种变化或是未能达到这种要求,使得自己与就业的失之交臂。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的起飞需要大量各种人才,我国的第三次人才浪潮即将来临。当前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向人们提供一个虚假的人才资源过剩的信号。解决好今天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我国下一世纪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问题,对当前各类毕业生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妥善安置他们顺利就业,是一件事关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世纪之交,大学毕业生怀揣文凭向哪看

曹殊

一、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就业的一部分。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表明,通过对“八五”期间接的统计资料进行测算,就业与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关关系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67.3万个就业岗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1999年,经济增长速度与新增就业机会的对应关系大体是:经济增长7%,新增就业机会709万个;经济增长8%,新增就业机会810万个;经济增长9%,新增就业机会912万个。

总体上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分布在国有集体、个体和非国有集体之间的比例大约为5:2:3。

近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平均每年城镇可以吸纳约700万新增劳动力就业,扣除从事个体劳动的约有150万,其他经济成分吸纳约550万人。今后,高校每年将有100多万(1998年为106万1999年约为110万)毕业生,毕业生一般都不从事个体劳动,这样每年在非个体劳动岗位上就业的人员,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校毕业生。

预计1999年中国净增加的劳动年龄的人口达914万,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约一百万。在净增劳动力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不能及时就业。我们毕业生应当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二、就业政策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正在进行改革,既然是改革就要经历一个改革的过程,在改革的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具体政策。

当前,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规定主要是:除了委培、定向生外,大学毕业生主要是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进行就业。国家对来自边远省区的毕业生除支边子女可以安排一个女子在内地就业外,原则旧边远省区急需专业的毕业生要回边远省区就业。对一些国家的重点的、高科技、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优先保证,鼓励毕业生去这些单位就业。

不同的城市对接纳毕业生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一般规定:本市生源的毕业生在外地上学毕业后可以回本市就业。对外地生源的毕业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一般要求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本市生源不能满足需求的;在学历上,一般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具体的接收单位应当取得外地户口的落户指标等等规定。在京、在沪院校的外地生源的毕业生,如果要留北京或上海就业,除了上述条件外,毕业生还要取得学校的留京或留沪的指标,这样方能够在这些城市就业。

毕业生由于毕业院校的隶属不同,还需要了解所在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范围有什么具体的政策规定。按照教育部199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一些中央与地方共管的院校,要求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总的部署,加强对这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一些行业性较强的院校跨省的毕业生,在过渡时期内可以商请原主管部门协助在行业内安排,这些毕业生就业计划由地方审核后报教育部,由教育部统一下达。按照上述意见,1999年对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和过去的规定没有大的变化和影响,只是在计划的审批手续上有变化。

三、就业意向

大学毕业生面对上述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面临着大压力的。压力主要来自就业人口的数量多,机遇主要来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优势,一是年轻,二是在同龄人中,大学毕业生是相对的少数,再就是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因此,毕业生在自我定位时,首先要按照自己毕业学历和所学的专业考虑就业的单位。

各种不同的学历和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根据有关资料,向毕业生提供一些社会需求的概括情况。

近年来社会需求的总趋势是:毕业研究生的需求旺盛,专科毕业生的需求少,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社会需求向高层次毕业生方面转移。

在需求专业科类方面,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科、师范、医药类。特别是工科的社会需求大于毕业生的供给。专科毕业生需求主要集中在师范和工科类。

在社会需求大的专业中,本科需要大的50个专业中,有工科专业32个,师范专业7个,财经专业4个,文科专业3个,医药专业2个,理科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其中工科的专业又以机械类(10个专业)、电气类(6个专业)、电子类(5个专业),土建类(4个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