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永恒(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3 00:30: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政涛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与永恒

教育与永恒试读:

致未知的读者

这一年,不会萧索而过,

它让一月开花,五月结果。

六月的绽出,让一个世界显现,

呼吸日渐纯粹,注入摇荡的灵魂,

在有回声的地方,闪着微暗的火。

我还能看见你,

对节气敏感的眼睛,

把你卷入精神的万流。

没有谁比我更像你往世的容颜,

生动的宁静,宽恕的眼泪,

擦去了蒙住时间的灰尘。

那些病愈后的枝叶,

自动聚拢到根的周围,

放声歌唱荆棘装扮的花冠。

一个词,醒来了,

另一个词,依然沉睡,

它在梦中鼓起新鲜的风暴,

声音寻找声音的旅程,开始了吗?

序 在人与永恒之间,教育何为?

life forever education

30年前,我把随手记下的点滴人生感悟汇集起来,整理成一本小书出版,书名叫《人与永恒》。出版不久,赣南师院的一个大学生读到这本书,无比喜欢,一字一字抄录了全书。他描述当时的感觉说:“在一瞬间,我领会了哲学的力量,思想的力量。”30年后,这个大学生已经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学家,但仍然不忘当年充满喜悦的激动,也用点滴感悟的形式写下他对教育的思考,于是有了这本《教育与永恒》。

书有自己的道路。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可能知道他的书会以何种方式与不同的人相遇,灵魂的共鸣会以怎样出其不意的方式发生。人与人之间这种精神交感和影响的奇妙现象,每每令我感动和喟叹。

由《人与永恒》触发,李政涛教授写了《教育与永恒》,按照我的理解,此书要追问的问题便是:在人与永恒之间,教育何为?

人,生存于宇宙之中,宇宙是永恒的存在,人的生命却很短暂,在人与永恒之间,似乎隔着无限的距离。但是,人不甘于短暂,要寻求永恒,人类的一切精神生活皆是为了铺设一条超越之路,使人能够达于永恒。哲学和科学,用理性的思考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真。诗和艺术,用情感的体验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美。宗教和道德,用意志的自律铺路,以求达到的永恒是善。人类精神的这三种形式,在教育中融汇,教育的目标正是要使理性、情感、意志这三种精神能力得到良好的生长,培养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善良、高贵的灵魂,这样的人就会成为肩负着人类使命的践行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朝向真善美行进的努力和希望。

当然,这只是我的回答,而且相当笼统。在本书中,作为教育学的研究者和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作者给出了具体的回答,贯穿在各个章节中。对于作者来说,“教育与永恒”这个题目有双重涵义。其一,教育是他为自己选定的永恒的志业。其二,教育本身是对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的追寻。教育者心中有永恒之目标,在教育的路途上尽管仍然会有迷惘,但内心是明亮的,前程是光明的。

本书的风格,是诗性的感悟,直觉的捕捉,自问自答式的内心独白和质疑。我欣赏这样的风格,随处有真知灼见闪烁,下面仅举几例。

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通往不同的方向,铸造不同的人生;但是,教育也有限度,是对人生限度的有限突破,它在个体身上最大的成功,就是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这个人的人生限度。

关于教育与时代的关系。教育在时代面前要保持独立性,不向风云变幻的时代妥协,而应该让时代向守护永恒价值的正确的教育妥协;优秀的个体要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在没入时代的深水畅游之时,经常伸出头来仰望天空。

关于教育时间。现在学校制定的时间表贯穿着权力逻辑,是对人的肉体的操控,导致肉体丧失了精神和理性;教育时间设计中极大的弊端是“满”和“精细”,导致了机械化和碎片化的人生。

关于学校。正向问: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给学生以欢乐和希望,还是带来恐惧和厌倦的地方,是给学生以生长和发展,还是带来束缚和压制的地方?反向问:学校不是什么?不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企业,不是推行行政逻辑的机关,不是让教师无条件服从长官命令的兵营,不是全方位管控师生的监狱,等等。正向和反向的诘问,皆促人反省创立学校的初心,学校遭遇的诸多困境,根源往往在于不把学校当学校。

读者可以看到,上述种种思考,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在人与永恒之间,教育何为?

如果说,作者把本书当作对我的致敬之作,那么我的这篇序言便是对作者的回敬之言。这个回敬,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致敬,我以此向中国教育界一位有良知和独立思考的学者表达敬意。周国平2019年5月1日

自序 生命永恒,教育永恒

life forever education1

本书的感发,缘起于《人与永恒》。

周国平的灵思火花点燃了我对教育和永恒的思索。

3

0年后,我依然记得198

9

年的某个冬夜,那具从未丰腴过的肉身,蜷缩在赣南师院那间凄冷的教室里手抄此书时的场景:

窗外是茫茫黑夜,沉寂如铁,我的内心交织着澎湃与安宁,这是一种奇妙的矛盾的交融……

没有什么比席勒的这番话,更能准确表达我当时的感受了:“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

从那一刻起,我领悟了什么是动人心魄的语言方式:“它有疼痛,但不锋利;有伤感,但不浓烈;有顿悟,但不说教。”

在一瞬间中,我领会了哲学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2

此书来自我对“教育”和“永恒”的生命体验。

从过去之“我”到现在之“我”,对永恒的凝视与求索,从未改变。

这可能是“青春”的标志之一:

拥有对永恒的渴盼、痴迷和沉思。

果真如此,我是幸运的,幸福的……

我或许会永葆青春。3

本书是一本致敬之作。

致敬周国平先生,致敬仍然与我生命同在的青春岁月;

致敬我那已至垂暮之年的父母,他们赋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奠基性的教育,也催生了我对生命与教育的连绵不断的感悟;

致敬我的恩师叶澜先生,她引领我进入教育学的世界,让我从此拥有了属于教育学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教育学的永恒”产生了永恒的希望与盼望;

致敬我的妻子文娟女士,她的陪伴与爱护,已成为我内在生命的一部分;

致敬所有带给我人生启迪、教育启迪、永恒启迪的人,他们是我的家人、亲人、师长、学生与朋友……

降落在此世之我,与他们的相逢、相遇、相知,让我的人生增添了美好的意蕴……

4

以“教育之眼”看永恒,以“永恒之眼”看教育。

5

当我写下这个书名的时候,即刻置身于这样的漩涡里:

永恒的可能与不可能……

我立即处在一种纠结中:对永恒的渴望和对永恒的绝望……

6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永恒。

教育属于永恒世界的一部分。

因为与永恒有关,教育的价值已无须多言。

为什么教育可以永恒?因为人生永恒。

有人生的地方,就有教育。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永恒。

7

教育属于永恒世界的一部分。

因为与永恒有关,教育的价值已无须赘述。

只要与“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永恒”就有了依托。

8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影子。9

当“教育”站出来,和“生命”站在一起,生命的意义得以显现了,得以绽出了……

当“生命”走出来,和“教育”并肩,教育就有了前行的目标与勇气,它知道,教育必须对“生命”承担责任,必须为这个生命走向美好的人生做些什么,必须对美好的人生有所作为。

10

世界上有无数幸福或痛苦、长久或短暂、忠诚或背叛的婚姻,只有教育和生命的联姻,是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绵绵无期的。

虽然这种联姻中同样饱含着各种背叛、痛苦和折磨。

11

我为什么要书写这样的文字?

与那些鸿篇巨制,皇皇巨著相比,它们至多是些一鳞半爪的呓语、喟叹和低吟,纯属于我的教育灵魂的私人记录……

它们没有大时代大思想的力度,与黄钟大吕般的时代之声不相吻合,只是一些不合时宜的琐屑话语,甚至只是一些不着边际、没有实际功用的连篇废话,但它们浸润了我的情感,并因此有了体温,还融入了些许思维和理性,它们汇总为自我生命的留言本与记录本,其中有我的力量和无力,也有我的自信和自卑……

12

人在,教育在。

人的生命与教育同在。

我不敢,也不能说:“我在,教育在”,但可以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地加上一句:“教育在,我在”。

然后,长吁一口气,放下笔,默默地备课去了……

13

今日我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

此话有三重含义:

我的灵魂是教育的产物,我的灵魂属于教育,教育就是我的灵魂。

哦,还有另外一层隐秘的内涵:

经过多年的流亡漂泊之后,我的灵魂“叛逃”到了教育的世界,并且在那里安顿下来。这种安顿是一生的安顿。

我的一生,从此成了皈依教育的一生。

14

教育的路是生命的路,这条路随着生命成长而逐渐延伸。

经常发生的戛然而止,不是因为生命成长停止了,而是在这条路上已经看不到生命的本来面目了,它持续在走,但已经不是按照生命原本的方式在走。

这条路越走越弯曲,直到最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踪迹了。

路还在那里,成了荒凉之路。

15

网络时代的狂欢,不只是视频、图像的狂欢,更是文字的狂欢,谁都可以进入其中尽情书写,留下自己的文字印记,随之带给我的最大的恐惧是:

我一次次目睹,那些或欢呼雀跃,或嘶吼狂吠,或安宁沉静的文字,一律变成了沙滩上的文字,很快会被后来的潮水席卷抹去……然后,一切重新再来。

写作,使人永恒?什么样的写作与文字能够永恒?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此刻,自己正站在沙滩之上……

16

微信时代的新文体?

没有这样的奢望。还是回到原点,汲取传统的力量。

复调式写作?

确实,是我一直想尝试的。

的确,很难。

教育式写作?

罗兰·巴特区分了政治式写作、小说的写作和诗的写作,不出所料,“教育”不在他的眼里。

教育在我的眼里。

17

“求不得苦”,是释迦牟尼感悟到的“人生八苦”之一。“求不得永恒之苦”,是全体人类共同的宿命。

18

覆盖,是我们时代的特质。

所有制作或创造出来的东西,无论技术、器物,无论思想、观点和方法,无论名人、明星,都随时可能被一波波的后来者覆盖,一层层地被后继者覆盖,被涂抹,直至湮灭消亡。

永恒在哪里?这是悲壮或悲剧性的叩问。

不管答案如何,有一点足以确信:对永恒的追问,是永恒的。

01 追问教育

question education

1

教育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

以教育之眼看人世沧桑,以教育之眼看宇宙世界,看天地自然。2

我扪心自问:

我的灵魂,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

我的精神生活,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研究?3

教育与神秘有关。

教育是神秘之事,它拥有最迷人、最持久的秘密。

这个道理,不是我在孩童时听父母讲道理明白的,也不是读了万卷书才明白的,而是做了老师后才有所领悟的。

教育是神秘的黑森林。它包裹着生命的湖泊与山川,回响着各种奇妙的生长之声……

最幽深的声音,是人的生命在教育中成长的声音,它是尚未被解密破译的“成长交响乐”。

这种神秘的交响乐,滋养了一代代以教育为业的人。

这种神秘,不限于童年的教育,适用于各人生阶段的教育,包括成年人的教育,它们表面看起来愈发干瘪无味,但却有着浩大沉重的神秘之力。4

教育需要有神秘感。

神秘赋予教育探索的力量。5

教育之谜,是生命成长之谜。

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猜谜、解谜者。6

教育,为“谁”的教育?

为政治的教育,为经济的教育,为文化的教育,为技术的教育?

还是,为人生的教育?或者,为教育的教育?

只有解决了“教育为谁”的问题,才会有“好教育”,才会有正确、合理的课程与教学。7

教育不只是沉思出来的,还是做出来、实践出来的。

然而,没有沉思的教育,与驯兽活动基本等同。8

好教育,注定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

但往往糟糕的是:教育者还没有“深入”,就开始“浅出了”。9

教育是一种“现象”,“显现之象”即“现象”。

教育即显现,把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些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知识、经验,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方式显现出来。

显现即敞开,敞开带来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显现,具有教育与生成的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是最适合教育的一种哲学。10

教育中的“显现”与“敞开”是双向的:教师与学生相互显现、相互敞开,因而双向构成、双向玉成。11

什么才是“真懂教育”且进入了“教育”?或者说,真正“进入了教育”?

至少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否对教师平时怎么工作,学生日常如何学习有透彻的了解?

所谓“透彻”,是要理解他们究竟教了什么,学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教、这么学,而不是抽象笼统地“知道”他们“在教育”,或者只对“教育结果”评头论足。

第二个标准,是否明了如下问题:

儿童要达到理想的成人目标,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些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为此,教育者需要分别给予不同阶段的生命什么知识、方法、习惯与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克服这些不同阶段的困难和障碍,教育者需要做些什么?12

最懂教育的人,是懂“教育过程”、“教学过程”的人。

世上有太多针对教育的评论者,但不少是一些只能“指点江山的人”。

他们习惯于做旁观者,也能显出很在行、很热闹的样子,但主要是敲边鼓,边鼓可以敲得声势浩大、精彩绝伦,但终归只是“边鼓”,敲不到教育的“内芯”。

教育的“内芯”是真实、具体、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它的实质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持续成长的过程。

最懂教育的人,是能深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江山的人”,也是能“点染江山的人”。13

如果以“教育过程”为视角,世界上存在两类与教育有关的人。

一类是在外面“看教育”、“评教育”的人;

一类是在里面“做教育”的人。

不是说,“看”与“评”没有任何价值。

只是很多时候,在里面的“做”,远比在外面的“看”与“评”更重要。14

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勘探生命存在的过程,是向生存的荒凉地带不断进发的过程。15

可以这样描述“教育中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

雕刻受教育者生命经验的纹路,让模糊的清晰起来,简单的丰富起来,扭曲的正直起来,阴暗的光明起来……

同时,在细密繁复甚至琐碎的经验之下,建筑一条隐秘的精神成长通道,使之有效地抵达受教育者的心灵内核。16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都是独特的,每一次教育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育的思想、观点、方法可以复制,教育的过程不可能重来。17

教育首先是一种“预测”,预测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未来命运,展现他们应该走到,也可以走到的生命之境。

随后,教育是一种“创造”,为受教育者创造一种新的人生。

那是不接受某种教育,不经历某种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拥有的人生。18“教育”是人类最大的难题。

这不仅是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而是“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你的钱装进我的口袋;二是把我的思想装进你的头脑。”

教育之难,在于要把人类已有、教师头脑里存有的那些最好的思想、经验与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里。

19

“装进”不是“填进”、“塞入”,也不是“装卸”后的“搬运”,而是“转化”。

教育即转化。

教育者有自己的想法或思想,但不能自言自语,他得让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

教育之难,是转化之难。

20

与一般的思想者和实践者相比,教育者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多少新鲜的知识和思想,也不在于形成了多少做事的方式,而在于让已有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被更多的人知晓,并且因为这种获悉生发、创造出更多的思想和经验。

21

教育?还是培训?

教育常常被缩减为培训。

培训无非是为了掌握某种技能(如使用电脑、开车等)而进行的训练。

教育离不开“训练”,但不止于、更不等于训练。

教育需要再往前走一步,还要启迪人的智慧,培育人的人格。

培训可以速成,且必须速效,“马上就要用”的召唤如擂鼓般在培训者的耳朵旁反复回响。

这种召唤具有的“魔力”,湮没了对人的智慧与人格的呼唤。

结果,技能有了,智慧没了,人格丢了。

22

一旦教育被视为培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演变为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

教育的异化,是从这种角色和关系的异化开始的。

23

人类赋予教育使命与重任的方式,在于提出了“既要……又要……”的要求与期待。《学会生存》中是这么说的:

教育既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又要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

教育既要传递文化,又要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

教育既要鼓励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又要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

教育既要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又要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马里坦在《教育在十字路口》中是这样要求教育的:

教育既要培养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责任感;

教育既要注重人的权利,又要注重人的义务;

教育既要培养为普遍的利益去冒险和行使权威的勇气,又要培养对每一个个体的人性的尊重。

这样的教育,既是在走钢丝,又是承担了不可承受之重。

24

“教育”不是通向“十字路口”,教育本身就是“十字路口”。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通往不同的方向,铸造不同的人生。

25

成功的教育,一开始必定是有痕化的,把各种教育目标和内容牢牢地扎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让它流汗、流泪甚至流血。

无痕化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也是最稀少的教育。

26

好教育,是宽大、温暖的教育。

古往今来的教育不缺聪明的教育,甚至也不缺有智慧的教育,但聪明可能用来掩盖罪恶,智慧是天籁之音,可仰望而不可学习。

唯独欠缺宽大如海洋、高远如天空的教育,缺乏温暖如春,温润如玉的教育。

27

好教育,是引导学生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它既是追寻幸福的教育,也是救赎人生苦难的教育。

28

教育如何变成一种纯粹的美?如水晶般透亮、如金子般闪光、如白雪般纯洁……

这是童话。

即便如此,我仍然对那种不含任何杂质的教育心怀向往,美就在山顶上,我们身背重负朝上攀登……

登到山顶的人,有两种可能:

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了喜马拉雅山的顶峰;

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知道山下的世界美如斯。

两种可能都把山顶本身的美遗忘了。

29

教育的光辉在哪里?

在于让生命成长的力量;

在于教育者那爱的眼神和柔情……

30

教育如诗,因为生命如诗,生命成长如诗。

好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诗人。

即使他不一定能够写诗。

31

教育就是挖矿。

挖出学生精神世界里一切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矿石。同时,这也是一个采掘教育自我生命之矿脉的过程。

谁采掘了自己,忽视了学生,或者采掘了学生,忘记了自己,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32

教育即采掘。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采掘。

真正的教育过程是这样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往对方灵魂深处放置铁铲,采掘对方的资源,然后再倒回自身开始熔炼。

每个人的生命品质和精神品质的高低厚薄,取决于他在这一过程中采掘熔炼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度。

33

我时常有悲凉之感。即使面对应当喜悦之事、幸福之事,依然难掩心中悲怆:这些幸福可能转瞬即逝,不可慰留,我要用多年的光阴去追逝它们……

生命的瞬间感、无常感、幻灭感,影响到了我看教育的眼光:

那些精彩的教育瞬间,如何才能永存,且永远流传下去?

已然显现的精彩,都不可复现。我们至多能够在另一次精彩中瞥见这一次精彩的影子。

然后,它又倏忽即逝了……

34

教育是一种具有生长力的召唤和应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召唤和相互应答。

人间的教育,常常听到的是没有应答的召唤和没有召唤的应答,看到的是听不到召唤或应答的焦虑和失落。

坏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对召唤的误听、漠视或拒斥。

35

教育的本质是孤寂的。一颗贪图热闹的心灵,收获的依然是荒凉。

今日的教育,展现了太多的热闹,将来也会收获更多的荒凉。

36

教育的魂魄在哪里?

它一直在世界的隐秘处飘荡,寻找自己在人间的家。

37

面对人性的暗夜,教育何为?

有时候,教育会有意无意间被这种暗夜裹挟其中,成为新的暗夜生成之地。

教育有时可能成为黑暗的帮手,甚至始作俑者。

38

厚朴的教育,清淡的教育,温润的教育,悄然无声的教育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39

教育的优雅,有的是急匆匆中显现的优雅,有的是从容甚至悠闲的优雅。

最难得的是,以“奔而能忍”、“奔而能静”的方式在奔忙劳碌中保持心态从容的优雅。

40

那些让人心碎的教育,遍布我们的世界,绵延各个时代,犹如令人心惊的空难现场……

41

让孩子们那些模糊、隐忍和深微的生命体验,通过课堂教育智慧的细节解读,走向清晰、透彻和宽广。

教育丰富了人的生命体验,拓展了人的生命体验的边界。

这是教育对于人生最大的丰富。

42

教育即写作。

不断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写出成长的文字,终身和他们共同去修改和校正它们。

43

科技改变世界,人文奠定根基,教育引领未来。

这是人类文明中的永恒旋律。

44

无论世间的教育有多少漏洞,多少残缺,但教育依然有着动人心魄的美,我们所能做的,除去弥补种种漏洞和残缺之外,还要尝试去赞美这残缺的教育世界。

它值得我们努力赞美,绵绵不绝地赞美。

02 人生中的教育

question education

1

“假如离开了人,存在必喑哑;它将继续存在那里,却与真理格格不入。”

海德格尔如是说。

我们同样可以如此说:

假如离开了教育,人之存在必喑哑;

生活将会继续,却与人本身无关。2

我的教育,就是我的人生……

这是我对教育与人生关系的第一声喟叹。

我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3

某一个人的生命或许可以复制,但人生不可复制,更不可重来。因为他所受的教育历程不可重来。

与其说,这个人就是这个人,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如说,这个人的教育就是这个人的教育,这个人的教育不是那个人的教育。

所以,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独一无二”,都是天地自然中的“唯一”。4

什么时候读懂了人生,就读懂了教育。

什么时候读透了教育,也同时读透了人生。

此时此刻的人生境界,叫作“通透”。

蓦然间,在教育的灯火阑珊处,看到了人生的踪迹……5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限度的人生,我指的不是寿元。

教育是一种对人生限度的克服方式和拓展方式。

教育在个体身上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这个人”的人生限度,拓展了他(她)的人生世界。6

教育也有限度。教育的限度,造就了人生的限度。

我所接受过的教育,为我拓展了人生的边界,同时也划定了我生命的边界,它既保护了我,又限制了我。7

与动物、植物相比,人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存在,这似乎是人的缺陷,所以人类通过教育等不同方式创造各种技术,试图去弥补这些缺陷,让人从不确定走向确定。这样的教育,恰恰限制了人性,减弱了人生的丰富性。

好的教育,需要与人的缺陷并存,让人尽早认识并且保留人的不确定性,让它与确定性共存于人生之中。8

处在特定时空中的“我”,每一次悸动,每一下微颤,每一种欢欣,每一点愉悦和痛苦,都在提醒我,这是“我”的生命,“他”在这里,“他”与我同在……

这是诗人式的轻叹,是哲人式的呓语,我也在轻叹和呓语……

它在提醒我,我还有生长的可能,我还有帮助他人生长的可能……

或许,它可以称为教育者式的呓语。9“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这是诗人张枣的想象与喟叹……

我的想象是另一幅画面:“只要想起一生中幸福的事,梅花便开满了枝头”……

相比他而言,这个境界俗了很多,但却是我真实的生命体验。犹记家乡的梅岭,那些漫山遍野的梅花……10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已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的生命。

教育教给人的,是学会如何每天都与过去的生命告别,这个过程延续终生。11

教育的路是生命的路,这条路随着生命成长而逐渐延伸。

经常发生的戛然而止,不是因为生命成长停止了,而是在这条路上,已经看不到生命的本来面目了,它依然在走,但已经不是按照生命应有的方式在走,这条路越走越弯曲,直到最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踪迹了。路还在那里,成了荒芜之路。12

活泼泼的生命,需要活泼泼的教育。

看啊,多少活泼泼的生命被僵死的教育“教到窒息”,“育到无声”。13

教育中的不安和动荡,究其原因,是生命成长的不安和动荡。

把不安的人生变成安宁的人生,把动荡的人生变成安定的人生,这是教育的目的之一。14

在50年自我教育的岁月里,我学会了把别人批评自己的话放大,成倍放大,以期引起自己的重视和切实的改进,同时把赞扬我的话打折处理,尽可能打折,以避免被种种赞扬淹没,整日漂浮在虚名的泡沫之中。

我难以做到让所有对自己生命状态的赞扬变得无声无息,仿佛不存在一样,至少我要努力把它们变成一股微风,微微吹过,变成一点火花,一闪而过,在瞬间的闪亮中给自己一点自信,但坚持不让这种自信变成自大,不把别人的赞许变为获得自信的源泉。

只有永不停歇地学习,永不间断地成长,才是我拥有自信的源泉。15

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我大抵是悲观的。

面对确定不疑的人生命运,教育所能做的,大多只是推动既定命运的实现。

一个人有它不可抗拒的命运,有它自身有限的教育历程,教育和命运如此纠结在一起,共同诠释着一个话题:生命的限度和教育的限度。

命运是对人生限度的一种昭示。教育是对人生限度的有限突破。16“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个全称判断和实然判断,顶多是一个应然判断或可然判断。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知识改变某一些人的命运,不能改变另一些人的命运。

知识帮助一部分人改变另一部分人的命运。

教育和人的命运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无论改变与否,都是个体命运的一部分。17

我的“精神扎根”在两个方向上展开:

朝向教育的精神扎根,朝向教育学的精神扎根。

让两种根联结起来,产生相互培育、相互催生的力量。18

感受成长中生命的体温、伤痛、脉动,始终是教育者的任务,也是教育者敏感的源泉。

谁没有这样的敏感,谁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和做好教育。19

有的人,是在受过教育之后才懂得教育;有的人,是在教育过别人之后才理解教育。

然而,是否真正懂教育,以及何时才能理解教育,绝非如此简单。

当我感觉到自己开始触摸到教育的门槛时,已近不惑之年了。

不是没有困惑,而是从40岁开始,终于开始对教育产生深深的困惑了,过去自以为很明白的东西,突然变得不明白了,过去感觉很明晰、坚定的道理,突然模糊起来、摇荡起来。

真正发自内心的困惑,是了解之后的困惑。

对于这种困惑,更好的表达是“迷惘”。20

我已经步入这样的人生阶段:目睹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消逝,遁入永不复返的黑暗……身边的人流依然,热闹依旧,但却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世界。在原先熟悉的世界里,荒凉、孤独的寒流一波波涌来,其中掺杂了被遗忘的恐惧。

一次次目睹“死亡”,除了带给我悲戚和悲凉之外,也带给我教育,既是生命教育,也是死亡教育。

有时,死亡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它能重新凝聚人心,重新审视生存者的世界,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重新获得新的生之激情、生之力量,直到向死而生……21

目睹他人的死亡,会让我们彻悟人生的实质与取向。

向死而生,这里的“生”,更多的是“生发”,生发了新的思考、源泉和动力。22

很多时候,高精度的感受人生,与高精度的感受教育,是一致的。23

由于人间烟火的缭绕,教育难免有些烟火气,那又如何?有烟火气的教育,才是常态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日常底色。

烟火也可以纯粹,可以温暖,也可以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教育被这样的烟火照亮,让我感受到了“真实”。24“爱与教育”存在这样的关联:

当一切课程、教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都备齐了、用尽了,余下的时光,就交给爱吧。

有信,有望,有爱,才有真正的人生,也才有真正的教育。25

德语诗人策兰言诗:“诗诞生的时刻乃在晦暗不明之中”。

这恰好构成了对于“教育与人生”关系的注解:

教育诞生的时刻,乃在人生的晦暗不明之中。

这一注解朝向的是“好的教育”。“坏的教育”恰恰相反,它引发了人生的晦暗不明。26

教育是对人生的摆渡,人人都是摆渡者。

当我们出发的时候会发现:有无数个口岸、无数条船,还有无数条路线……我该去向何方?27

既要过美好的人生,又要为创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贡献。

美好的人生,需要朝向自我的教育;

美好的世界,需要面向他人的教育。28

我的人生最重要的收获,是能够从他人的人生中汲取营养,起先是伟人、名人,是精神上光明俊伟的人,后来是常人、平凡人、普通人,再后来是对手、敌人……

最后,是一切人的人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变成我的学习对象,都以不同方式化为我的人生。29

这是人生中的教育教会我的人生原则和习惯:

不轻易对别人的立场、观点作出否定判断,不随意轻视、蔑视、针砭和排斥某一个人,并因此显出我的人生的“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除了自己的学生之外,不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别人施以“谆谆告诫”。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常常在不经意间违反这一原则。

但我总是能对自己的违反,保持清醒自知和自我反思的态度。30

少办贵族学校,多办高贵的教育。

高贵的教育,给予高贵的人生。

这是被“灵魂”界定的高贵,而不是被“财富”和“权力”界定的高贵。

走向这样的高贵,是古典时代的教育留给人类的珍稀遗产。

我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到“高贵”的声音在这个时代的教育中回响。31

当一个人趋近死亡,他可能会追忆些什么,如果此时此刻他过去所受过的教育也成为追忆的一部分,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

03 时代中的教育

question education

1

读懂教育,从读懂时代开始。

读懂时代,是一种能力,一种总被忽略的核心素养。

读懂“时代对于‘我’的教育”,也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2

时代对我的教育,既抽象又具体,既模糊又清晰,但都被费孝通离世前的感叹和自我期许说透了:

我能否读得懂,跟得上,对得起这个时代?

既然这个“我”降落于这个时代,除了必然打上只有这个时代才能留给我的烙印之外,我还被时代赋予了某种使命,无论大小,它就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

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时代给予我的使命,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所谓的“人生价值”。3

时代是我们生长的大地和源泉,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与水分的人有福了。

对时代有敏锐的嗅觉,主动享受时代之福,汲取时代之水的人微乎其微,但他们大部分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时代的先锋派,成了引领他人走向未来时代的人。他们也是所有时代的教育都需要培养的“精英”。4

时代是我的孕育者和教育者。

学会感恩自己所处的时代,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时代。5

将自己没入时代的深水之中,努力畅游,但需要时不时伸出头来,一边呼吸,一边仰望天空。

这时的仰望,是眺望,眺望新的时代。6

我们先被自己的时代裹挟,继而被未来的时代席卷而去,唯有一种情况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保持微笑和从容:

我们对时代有所贡献,时代因我们的存在而有所不同。7

时代于我,是矛盾的存在。它滋养了我,塑造了我,也限制了我,甚至控制了我。8

返回自我,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

时代,首先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只要是属己之物,就有局限、有限度。

世上最艰难的事情,不是超越时代,而是超越时代中的“我”。

在特定时代之中,实现对自身限度的克服,一向是对个体生命的最大挑战。9“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是天才的马克思所作的天才断语。

我把它当作预言来看待:这是19世纪的马克思对21世纪的人类所作出的超时代预言。它的准确性令人惊叹,仿佛一支箭从100多年前射出,击中了这个时代的靶心。

若仔细审视这个被信息和智能打造的时代,这个预言还有延伸的可能:

它不仅让我对任何“坚固”的存在能否保持“坚固”产生疑虑,竟然还让我对“坚固”之物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怀疑:

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还有什么“坚固”的东西?

或许,在“烟消云散”之前,“坚固”已然不存在了……

一切存在最多抵达并停留在“烟云状态”,随后便开始“烟消云散”。最迅疾的消散,是“在烟消云散之中烟消云散”……

一不小心,我说出了最悲观的预言。

但愿,这是不准确的预言,最终停留于“推测”。

我宁愿在这个地方,犯下过于轻率的错误。10

我的迷惘不可遏制地喷涌:

既然“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不可避免,这个过程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阻止?

那些烟消云散的存在,能否重新聚合为“坚固的东西”?

哪些烟消云散之物,最需要重新恢复“坚固”?

最迫切的问题在此脱口而出:

教育在此过程中,何为?11

时代的气味,先与我如影相随,后渗入骨髓和毛细血管,成为我身上的“时代的气味”,挥之不去。

我带着这样的气味,游走于书房、校园与教室之中,接受教育和教育他人,让时代的气味与教育一起四处行走,到处飘散。12

时代必然在“持续”,但并不必然“持续发展”。

只要活着,人生必然在“持续”,但并不必然“持续发展”。

如何程大限度地让每个人的人生始终处在“持续发展”的状态?

这是所有时代教育的永恒难题。13

对数据的敏感和追逐,产生了大数据时代。我不会絮絮叨叨于数据带来的冷血薄情,以及人的形象的摇荡模糊,我转而追问:

如何让数据与人性联结,让冷冰冰的数据也能脉脉含情,温暖人心,充满生长的力量?14

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总是催动人们追逐可变之物,却忽略了寻找并守护那些永恒不变的存在,它们构成了人类文明和人性的基石与支柱。

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什么始终不会改变、坚韧磐石?

是价值观吗?何种价值观?

是情感吗?什么样的情感?

是思维吗?哪些思维?

这是教育需要回答的永恒问题。15

人格尊严、能力发展、智慧生成,是当今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三大目标。16

对时代的批评,是历代思想者的惯习与爱好。

例如,席勒对17世纪的批评:“在这种所谓有教养的时代,人们往往看到把温情变成软弱,把坦率变成肤浅,把精确变成空虚,把自由性变成随意性,把敏捷变成轻浮,把安详变成冷漠,把最令人鄙视的讽刺画与最美好的人性直接相邻。”

这种深沉犀利的批评之声,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罕见。

只是,似乎缺点什么?

这些批评更多指向对“时代与他人”关系的认知,是将时代对象化后的旁观,缺的是对“时代与我”关系的审视。17

对人工智能生长的畏惧,并不少见,但对人类智能停滞不前的担忧却鲜有人顾及。

人类最大的恐惧,不是越来越多的职业会被取代,而是越来越多的人类智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和超越。

剩下的那些不能被替代的人类智能,是当下和未来人类教育的新起点。18

当代人类教育面临着三种时代大势:

人工智能、脑科学、终身教育。

它们共同的大势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9

与“教育”有关的已有理论与思想、实践与经验,都需要置于新的时代大势下,重新追问、重新质疑、重新思考、重新实践,仿佛它们从未被如此思考与实践过。

人类教育理论与实践大洗牌的时代,已经来临。20

教育,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引领时代,为世界指出方向?

如何在顺应时代大势的同时,教育还能够创造时代的大势?

教育大势,本身也是时代大势的一部分。21

以往的教育,常常是向时代妥协的产物。

今天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时代和它的精神趣味向教育妥协。

如何在时代面前持有坚定、不妥协的态度,保持教育的独立性?22

在静思中,我听到了这样的“自我呼召”:

不让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只限定于或栖身于某一个时代。

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逃向未来。23

200多年前,席勒的告诫在今天仍然有效,且同样适用于教育:“你应该同自己的世纪一起生活,但不要成为他的产物。”

前提条件是:不要成为时代的附庸和奴隶。24

我们即将迎来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决战时代,人类作好准备了吗?

关键是:

教育作好准备了吗?

04 时间中的教育

question education

1

物理学探讨时间的物理特性,教育学探讨时间的教育意义。2

时间具有教育性。

教育者如何安排学生的时间,就如何影响、改变他们生命成长的节律,就如何塑造他们的人生。

这是一种独特的时间世界,被命名为“教育时间”。3

人类存在三种时间。

农业时间,掌管生物的节律,要求的是“自然”;

工业时间,掌握机械生产,要求的是“精准”;

教育时间,掌控人的精神生产,要求的是“生长”。

三类时间共同的特性是“重复”,都有自己的“寒来暑往”、“日月更迭”。

最大的不同,在于产出的结果。只有“教育时间”产出的是“人”,而且是“新人”。

教育时间,向人的生命发展提出了来自时间的要求。4

农业时间、工业时间、教育时间,各有各的独特逻辑,不存在等级性与优先性的关系,也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相互折磨。

教育时间,需要“农业化”的“自然”和“工业化”的“精准”,但不能把“生长”给“化没了”。5

当教育者以“教育之眼”投向时间之时,首要的任务是发现两种逻辑:

时间的“教育逻辑”,教育的“时间逻辑”。6

把教育的力量注入时间的流淌之中,让时间的流逝产生教育的伟力。

时间的流逝,绝不止于让人衰老,它还能让人再生。7

到哪里去寻找教育时间?这是一个假问题,提问方式本身就错了。

当我们用“寻找”这个词时,表明“教育时间”已然存在,已在某个地方,我们只需把它找到即可。

教育时间是设计出来、建构出来,也是实践出来的。

人人都是自身教育时间的设计师、建筑师,人人都是教育时间的实践者。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简史”。

它不是由霍金那样的科学家发现的,也不是外在于人本身的。它内在于人的生命内核之中,但绝非现成之事、已成之物,它需要每个人用亲历、亲身的教育实践去设计和创造。9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自我教育时间的安排权、分割权、设计权与建构权还给学生。10

时间本身是没有野心的批评家,也没有欲望成为学生的控制者。

但教育者有。11

时间是一种规训,也是一种惩罚。

这是通过鬼才福柯之眼看到的“教育时间与权力”的暧昧关系。

在教育世界里,存在一种学校教育时间中的权力逻辑。

这种权力逻辑的载体,是“学校时间表”,它“规定节奏、安排活动、调节重复周期”。

无论“规定”,还是“安排”,或是“调节”,根底都是“控制”:

福柯的洞察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通过对每个行动的时间控制,进而控制出被权威操纵的肉体,而不是洋溢着动物精神和理性的肉体”。

这是一种直捣底部的毒辣眼光:学校时间是对人的肉体的操控,它导致肉体丧失了精神和理性。

当然,这种判断不具备必然性。12

当我看到如同蛛网般的密密麻麻的学校时间安排表时,表格之网暂时从眼前消失了,浮现出来的是被困在网络之中的那些人。

他们的灵魂被网格化了,被分解、切割成一块块碎片。

时间的安排,导致了碎片化的人生。

有人辩解说:这叫“精细”。

这样的“精细”,是深入骨髓的“控制”、“支配”和“束缚”。

这不是时间的表格,是权力的毛细血管。13

时间,是一种视角、维度和眼光。

教育改革需要从时间的维度审视、设计和推进。

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改动那些具体的时间表、时间框架,让它们更粗一些,更具有弹性和开放性,或让它们更细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精准性。

最根本的改变,是改掉教育时间管理者、设计者背后的时间价值观和时间思维。

这是“教育时间”变革的起点与出发点。14

时间的教育性,要求教师掌握一种独特的本领:

挖掘时间的育人价值,成为教育时间的设计师。15

教师是教育时间的设计师。

设计时间,就是设计教育,设计生命成长。

这种设计的危险在于,教师可能变成替代者。

教师需要与学生在商讨、对话中设计教育时间,成为学生自我设计时间过程中的对话者、介入者、指导者和引领者。16

课程表,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切割、组合与焊接。

不同的切割方式、组合方式、焊接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不同的生命成长的节奏和节律。17“教育时间”设计中最大的弊端,是“满”。

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家长也罢,都缺少打盹的时间、休闲的时间、聊天的时间,甚至发呆的时间。“满”带来了“快”和“赶”。

满登登的时间安排,催赶着师生朝某一方向奔跑,“赶时间”成了目的。18

什么是最理想的“教育时间”?

另一种提问方式是:

什么样的教育时间,最有助于人的生命主动、健康地成长?

这是一个没有确定性、唯一性答案,也不会穷尽的问题。19

时间蕴含着“价值观”。“快”与“慢”、“多”与“少”、“匀速”与“变速”,各有其背后的价值观。

教育时间的设计者,需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提出并回答这样的问题:

把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渗透、转化于教育时间的安排与设计之中?20

时间内置着“思维方式”。

当三年级的教师备课时,只针对着或只想着“三年级”的事情,无暇或不愿顾及“一、二年级”和“四、五年级”的时候,这叫点状思维、割裂思维。

当他跳出“三年级”,转而了解学生带着“一、二年级”的什么基础和准备进入三年级,三年级的教学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些什么?”、“推进些什么?”、“发展些什么?”的时候,当他还能够思考“三年级”的教学如何为“四、五年级”的教学“打下什么基础”、“作出什么铺垫”的时候,这叫“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21

在学校中创造了节日,创造了休闲,也创造了教育的机会。

节日,创造了在休闲中教育的节点性机会。22

在教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间”,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时机”。《学记》言“豫时孙摩”,《论语》里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与此有关。

大多数情况下,“教育实践智慧”没有那么玄虚,也没有多少“高大上”的特性,只不过是“善于把握时机”而已。

然而,只有天知道,这种“善于”是一桩多么困难的事情!23

教育时间的独特逻辑是什么?

是“周一的不适,周二的无望,周三的灰心,周四的黎明前的黑暗,周五的曙光,周六的解放,周日的惴惴不安”吗?

还是“向40分钟要效益”?

教育的时间逻辑首先是“需求逻辑”:向师生的生命成长要尊重、要个性、要活力、要权力,最根本的是索要更多的可能性。24“教育时间”中的主要矛盾是“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作者古德莱得化身为时间共性的倡导者:“第一节课通常上数学课或语文课……下午的课通常是社会学习、科学、艺术以及带有休息性的体育课。”

这种“通常”里,或多或少带有“规律”的味道,因而带有某种强制性,在“规律”面前,谁能不低头,谁敢不服从?

同时,也包含让部分人反感的“学科歧视”,凭什么“科学”、“艺术”只能放在昏昏欲睡的下午?难道它们只有在心智低潮的时候学习才最有效?或者,它们是一种“兴奋剂”?

哦,还有“体育”……25

美国内珀维尔的体育老师邓肯,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课是体育课,早晨跑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结果出人意料:上半学期,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州平均分高17%。数学则高出18%。TIMSS考试的学生取得了科学世界第一、数学世界第六的成绩。

我很好奇,古德莱德是否知晓这个来自体育学科的案例,如果知晓了,又该如何评价?

但我完全可以想象,全世界的体育老师们都会为邓肯的时间探索而欢呼雀跃。26

当教育时间在个性与共性之间摇摆不定,难以达成共识的时候,需要引入两个式:“范式”和“变式”。

教育时间的“范式”,要求时间安排不能违背天地自然之道、人的生命成长之道,不会让儿童进入“晚睡晚起”的时间模式……总要有一些教育过程必须遵守的内在时间逻辑和外显的时间规范。

教育时间的“变式”,要求同一种“时间范式”因地、因校、因人、因事、因活动而有所变化。“范式+变式”的教育时间安排,或许能够让矛盾化解、争议纾解。27

教育的僵化,从时间的僵化开始。

时间的僵化,导致了生命的僵化。28

拖堂,表面上只是教学时间的拖延,实质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和漠视。29

日渐流行的教育中的“私人订制”,其实是教育时间的私人订制,设计适合“这个人”的“教育时间”。30

时间是有智慧的。教育智慧里蕴含了时间的智慧。

05 空间中的教育

question education

1

当我走进学校,立刻被一种独特的空间包围,那里弥漫着教育的味道,散发着教育的气息,涌动着教育的力量。2

与时间一样,空间也具有“教育性”。

空间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具有推动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力量。3

具有“育人价值”的空间,命名为“教育空间”。

它以空间的方式,展开了另一番教育的图景,重新定义了教育的内涵。4

教育空间,是自然空间、社会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它横跨、贯穿了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

教育无处不在,到处拓展它的疆土,展现它的力量:自然空间中有教育,社会空间中也能随处觅得教育的踪影。

所有空间都可能被教育的气息渗透和浸润,无一例外。5

到哪里去寻觅教育空间?

学校里有,“学校空间”是教育空间最重要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家庭里有,“家庭空间”的教育味道之浓郁,丝毫不让学校空间。

社区里有,“社区空间”散发的教育气息,正在日渐浓厚。6

中国的“中”表明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这是词语里的空间感。

说汉语之人的空间感,与说英语、德语之人的空间感是否不一样?

至少我确信,作为“象形文字”的汉语,它的空间设计、空间架构,以及带给人的空间思维是独一无二的。7

空间是一种价值观。

我去过的德国洪堡大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它的价值观是“开放”;

我到过的一些加拿大的学校,墙壁上展现的不同肤色的教师与儿童的身影和笑脸,表现了“多元”;

我看过的英国议会大厅,截然对峙式的坐席设计,呈现的是西方式的所谓“民主”;

我目睹过的德国国会大厦的会议室,圆周形的桌椅设置方式,显示的是一种“平等”……8

空间中的价值观,通过空间设计的细节来体现与渗透。

据说,在老北大的教室里,是有后门的,方便学生进出,避免需要从教授眼皮子底下“溜走”,留下“深刻印象”,可能“影响成绩”……这是北大“兼容并蓄”的宽容文化传统在空间设计上的体现。

一间没有后门的教室,缺的不是一扇门,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包容。9

空间何尝不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中国的故宫也好,四合院也好,既凸显了中国人特有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信念,骨子里也将“关联思维”、“综合融通”的思维方式浸润其中。

中国人本能地排斥将“天”与“人”割裂开来,不会要么“以天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在我们眼里,“天”中有“人”,“人”中有“天”。10

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

空间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是以“师生关系”为核心的“教育关系”。

教育空间的破碎与教育关系的破裂、师生关系的崩塌,是异语同义。11

空间具有多重维度,如物理维度、地理维度、社会维度、政治维度,以及教育维度,各有其特殊属性。

所有将空间的属性只定位为某种属性,物理属性(如霍金)、地理属性(如哈维)、社会属性(如西美尔、吉登斯、布迪厄)、政治属性(如列斐伏尔),还有教育属性……都可能窄化、弱化了空间的价值,或多或少变成了“褊狭”。

真正的空间,原本既是地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也是教育的,它们不能相互替代,一直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在“咖啡馆”、在“茶馆”等不同的场域中交互生成。

教育,是在不同空间维度里的穿梭转换。12

空间是自然、人文与教育的叠加,而学校是多种空间的叠加处。

不,不是叠加,是交接或交汇。13

学校空间里有什么?

有办学理念吗?有文化活动吗?有课程资源吗?有教学方式吗?

最重要的是,这个空间里有“人”。14

学校空间里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朝向成长与发展中的人。

与其他空间相比,同样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学校空间是以人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的,它的使命是面向人、朝向人,更是基于人、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而存在的。15

教育与空间的关系,本质是人的成长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孟母考虑并以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孟母三迁”,实现了教育与空间关系的三次改变。16

以教育之眼看空间,空间的生产力,是教育的生产力。

在教育空间里,空间的生产方式,是教育的生产方式。17

空间对于人的影响,从影响人的心理开始。

心理学家把一个儿童放入空荡荡的房间里,孩子顿时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恐惧感。

此时,一把椅子拿了进来,孩子的目光投射到了椅子上,安全感陡然上升……

仅仅一把椅子,就把安全感给予了孩子。18

学校空间的设计,优先考虑的前提性问题是:

如何给予孩子“安全感”与“幸福感”?

什么样的空间有助于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19

当教育者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空间”、“需要什么样的教室”?

其实是探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方式?”

根本是追问:“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20“你的家的样子,就是你的灵魂的样子。”

学校空间,是师生共同的成长之家。

有什么样的学校之家,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

走出校门的教师和学生,从面容到心底,都带着学校之家的样子。21

好的教育空间,是有助于师生交互反馈、互动生成的空间。

这句论文腔调的话语,其实说的是:

好的教育空间,是属于每个人的空间,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场,它能让师生共同生长。22

教育空间的气息,是生长的气息。虽难以言传,但却“味道十足”。

只有把教师生长的味道与学生生长的味道交融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教育空间的味道。23

学校是“剧场”,也是一种“剧场空间”。

整个学校是大剧场,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是小剧场。“学校剧场”以完成系统“教化”任务为目的,拒绝为观看而观看。24

同时作为“表演者”与“观课者”,剧场中师生的角色不会固定不变,而是存在交互转换的可能:

当教师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的时候,他是“表演者”,学生是“观看者”;

当学生表达或者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他是“表演者”,教师是“观看者”。25

学校空间史,是一部教育史。学校空间的变革,也是一种教育变革。26

如何从空间的维度看学校变革,进而推动学校变革?

切入点之一,是“权力”。空间是一种权力。

把学校空间的设计权、创造权还给学生,是学校变革的一部分。

学生与老师一样,也是学校空间的创造者。

与教育时间类似,教育空间也是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

学校中的每一座雕塑、每一片草坪、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中点点滴滴的空间装置,都同时篆刻着教师与学生的名字。27

好的教育变革总是能够带给人希望的变革。

从希望的角度看学校空间的改进,意味着一种新的尺度、标准的诞生:

好的教室空间,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希望的空间;

好的办公室空间,是能够给教师带来新希望的空间;

好的会议室空间,是能够给与会者带来新希望的空间。28“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接着说:让每一处空间都说话。

说什么话?说教育的话,说育人的话。

说谁的话?说老师想说的话,说家长想说的话,还要说学生想说的话。

让教育空间中的每一个人都说话。29

读《三体》时,其中描述的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所采取的“降维打击”,即把三维空间强行变为二维空间,造成原有空间全部崩塌毁灭的场景,让人战栗不已。

在教育场域里,“空间打击”也可能成为惩罚或体罚的手段。

转念一想:如何把“空间设置”变为激励人、唤醒人的手段?30

与教育即转化一样,教育空间里也蕴含着转化:把自然空间转化为育人空间。

这种转化的实质是“改造”:对“自然空间”的教育化改造,这是教育目标、教育计划的一部分。31

空间与能力有关。

在校长那里,是“空间领导力”,领导学校空间设计与空间变革的能力。

在教师那里,是“空间设计力”,帮助学生设计教室空间、学习空间的能力。

在学生那里,所谓“学生领导力”,其中也有属于学生世界的“空间领导力”和“空间设计力”。例如,学生需要有自我学习空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