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10:45:33

点击下载

作者:杨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

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让孩子心悦诚服(新版)作者:杨杰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09-08ISBN:9787559607461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教育贵在精准尹建莉

杨杰的年龄比我小,但我们已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了。对家庭教育的共同热爱,对这份工作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直彼此欣赏、互相激励。

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就已明确自己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我曾经在心里暗暗为她捏了一把汗,她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她后来的工作当然很好地回答了我的疑问,不但能胜任,而且游刃有余。每次读她这些在工作中形成的细腻的文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她总能从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隐藏其背后的深层教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温暖、细腻的分析,给出恰到好处的对策。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灵与娴熟。她对教育尺度的拿捏,简直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杨杰工作的出色,“精准”这个词应该是最合适的。

这本书中,杨杰自己也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准确性。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水准。这就像是乒乓球,拿起拍子谁都可以打几下,但那都是业余的消遣,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手,则是因为他们能精准地处理好每一拍球。在对教育问题的处理上,杨杰常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读者一定会感到好奇,她的精准程度来自哪里呢?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天赋和悟性。所谓的“天赋”,说到底就是一种喜欢,凡事喜欢就是天才。杨杰是我见到的对教育真正充满热爱、真正执着的人,我非常想说,或者说想预言的是,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现在教育类书籍很多,谈理论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几乎谁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最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可以说正是“实践”这个硬标准,检验出了谁只能谈教育,谁真正可以做教育。

杨杰“做教育”的能力表现在她的工作中,也体现在她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中——那些让家长晕头转向的问题,她居然可以一目了然;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她的手中可以一步步解开!我想,这种天然而精准的直觉,是她今生最大的财富。她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工作,连通了家长与孩子的心。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唤醒童年的记忆,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孩子。

她的确有做这项工作的天赋,但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则更因为她个人的努力。有一个理论叫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任何人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所谓“精深练习”,指的是目标清晰、方法适宜的专门练习。如果用这一理论来衡量,她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远超过一万小时。特别是教育咨询工作,是磨炼教育精准程度的最佳途径。当然,我们未必迷信“一万小时”这个具体的数字。我想,这个理论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所有的成就都自有它的来路,在每种才华和能力的背后,都隐藏着踏实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在这本书里,杨杰通过非常具体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教育的“妙招”,相信这些妙招可以给家长们很多启发。但我想,“支招”并不是她写书的初衷。她呈现的“技巧”,说到底是教育精准度的具体表现。这背后,是她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所形成的深厚理论功底,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是她真正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深入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是她书中最迫切要传达的东西。

这几年,杨杰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和实践新型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了不少家长。相信她的书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一个在教育之路上有心、有力、不断坚持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前言等花盛开,看树长大——留住教育的初心

在咨询中,常常遇到亲子冲突的场景。让人吃惊的是,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家庭,亲子之间事由不同、性格不同,但冲突的方式竟然如此雷同,仿佛被统一培训过。比如,因为孩子做错了一道题,家长就数落孩子不认真、心不在焉,然后历数孩子的种种不是。最后,发现孩子依然没有改进,甚至还有消极对抗的苗头,便怒不可遏。

这些家长事后冷静下来,就事论事地分析,也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但是当时却怎么也控制不住火气。

明知道不该发火,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这是许多家长的真实困境。

为什么有一部分家长格外爱发火?

表面上看是性格使然,仿佛天生如此。

观察此类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小事,慢慢地,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心理需求便呈现出来。我发现,一个人童年的心理需求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对别人有各种期待,渴望对方主动满足自己。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就会有挫败感,并且心生埋怨。这种期待特别容易指向孩子。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往往无法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以孩子做错题为例,父母的心理需求是:孩子要知错就改,并且要避免重犯,还要态度诚恳,就算被批评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则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算犯错也会被接纳,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改错,并且能得到必要的帮助。从理智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满足孩子;而在事实层面上,许多家长首先会选择满足自己,通过批评和责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事实上,在处理孩子做错题这件小事当中,父母不但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通过负面情绪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了改错的难度。我们对孩子看似合理的要求未必禁得住推敲,比如,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知错就改,但自己明知不该发脾气却又屡次重犯。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对上一代亲子关系的检验。

这些年,我深度了解过许多家长的成长故事,有些家长的童年经历听来令人感慨不已。他们的父母往往奉行“棍棒出孝子”的准则,对孩子非打即骂,却自认为在行使教育的权利。一个孩子,受尽冷落与伤害,在痛苦和压抑中艰难地长大,等自己做了父母,发誓不再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童年伤痛。然而,要把自己不曾体会过的爱与温暖带给孩子,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有的家长无法坦然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方面,因为没有榜样,对合理与否的概念是模糊的;另一方面,拒绝孩子也容易勾起自己被反复拒绝的痛苦记忆。同时,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会承受同等强度的痛苦。

作为父母,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想要超越自己,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我敬重那些不放弃的父母,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改写了家族的社会遗传密码。在咨询中,无论家长重犯多少次错误,我都不愿意去责备。在我看来,能清醒地觉察到自己有错并想方设法改错的,就是了不起的父母!我想,总有一天他们的孩子会明白,就算父母依然不够完美,也是他们跨越万水千山才达到的生命高度。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他在成年以后可以选择尊重自己的感觉,满足自己的愿望。只有学会了自我满足、自我哺育,才算是真正走向成熟。父母的成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的快乐成长。

今天,父母的另一重挑战来自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由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都想在教育中为孩子积累更多的人生筹码。这种殷切之心,不知不觉间就超越了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真实需求。比如,看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表现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超越,就会在焦虑的推动下,采取即兴而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行动。

在压力不断增加的社会,时刻保持镇静并不容易。但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然就需要一个安定的心理环境。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物质条件的满足,尽量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孩子的行为,却较少注意孩子平常所处的心理氛围。当父母焦虑的时候,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例如,得知孩子龋齿,妈妈肯定会担心。因此,同样的刷牙动作,父母现在再看,就总觉得孩子不尽如人意,觉得孩子的刷牙方式有问题。事实上,妈妈紧张的神情、不断数落孩子、对孩子发脾气,已经把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也许妈妈数落过孩子后会感到轻松一点儿,可是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他很难准确预知龋齿的危害,但是他会记住妈妈发火的神情和语调,会记住自己痛苦的感觉。事实上,既然龋齿已经成为事实,家长只能选择接纳。妈妈能做的,一方面是监督孩子认真刷牙,另一方面则是求助于医生。至于对未来的过分担心和焦虑,容易给孩子增加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作为父母,不要做焦虑的传送带,而要做孩子心理上的保护伞,为孩子遮风挡雨。

谈到焦虑的话题,我总是想起一篇文章——《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大意是:

一位妈妈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妈妈听了,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来,但她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原来宝宝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在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有些智力障碍。”在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却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孩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当孩子拿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妈妈悲喜交加,十几年的良苦用心,全都化作幸福的泪花。

这个故事许多年前我就看过,再次读起来,却非常感慨。教育需要一颗安定的心,否则,孩子就会成为被焦虑情绪迫害的重灾区。可以想象,这位妈妈替孩子承受了老师的负面评价。她热情而耐心地鼓励孩子,内心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这位妈妈却把焦虑截留在自己的心中,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也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才让孩子有了健康成长的空间。

我曾经问过一位妈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她说她觉得自己像个服务员,日复一日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位妈妈的感觉与我的观察非常吻合,我发现,许多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结果是妈妈不但疲惫,还容易烦躁,像赶任务一样忙碌,却很少感到快乐。如果家长仅仅把自己当成服务员,教育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只是付出,没有收获,心里难免不平衡,会忍不住时时向孩子索取回报,比如,好的成绩或表现。如此一来,所谓的“付出”就变成了一种交换。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教育的初心。

一个小生命来到身边,往往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喜悦,面对初生的婴儿,只是看着,内心都会洋溢着幸福感。随着小生命的成长,焦虑、责任和生活琐事,一点点地把父母们的喜悦感湮没。

作为父母,如果总是功利地向孩子索要好的成绩和表现,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要知道,孩子能给我们的最好回报,就是生命的喜悦感!

我常常和小孩子玩耍,许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孩子那么听你的话,那么愿意和你玩?”其实,我和孩子玩的都是常规游戏。我想,真正的原因是我喜欢小孩儿。每当和小孩儿在一起,我就有一种天然的喜悦感,并且透过游戏互动,我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孩子。一个孩子,如果他感觉你无条件地喜欢他、爱他,这便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最高肯定,那么他就会本能地靠近你。这时候,一切的教育行为都会水到渠成。

我发现,喜悦感也是判断亲子关系质量的一个快捷线索。如果亲子之间充盈着喜悦感,这样的家庭往往看不到剑拔弩张“教育”孩子的场景,孩子却成长得很好。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人家的孩子懂事。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家长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激发了孩子巨大的生命能量,孩子便不再需要监督、催促。他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儿童,天然需要完整而纯粹的爱,这份需要是父母的功课。从这个角度来说,育儿便是育己。

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在陪伴一个小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等花盛开的耐心,也会收获看树长大的喜悦!01 轻轻松松让孩子长大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常听家长说一句话:“我也知道不该对孩子发火,可就是忍不住!”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忍不住呢?

恰好前几天咨询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嘴里说今天作业有点多,却慢悠悠地看报纸,过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作业。他让妈妈帮他听写,妈妈说:“这么久才想起写作业!”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还有点儿数学作业没写。妈妈说:“早不写,这都几点了?”看孩子半天还写不完,妈妈又忍不住责备:“怎么不早点儿写?!”最后,孩子生气了,拿起书走了。

事后,妈妈很快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应该生气,也不应该三番五次地唠叨,她只需要最后总结性地提醒孩子一下就行了。

下面我们从头分析一下,看这位妈妈内心的情绪是怎么一点点高涨起来,最后演变成埋怨和生气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一边说作业多,一边却还慢悠悠地看报纸,一点儿都不着急。看到他这个状态,你是怎么想的?”

妈妈说:“看到他看报纸,我没说什么。他吃完东西,还没做作业的意思,休息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这时候我就有点儿心情不太舒畅。听写时都晚上10点了,而且要听写的任务是两篇,可当时他数学作业也还没做完。我一次次看表,心里有点着急,不高兴的话也就跟着说了出来。”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他说作业比较多,按照你的习惯思维,是不是认为孩子应该马上投入写作业的状态?他没有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心里有没有隐隐的不快?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轻微的挫败感?”

妈妈说她的确有不快的感觉。我继续追问:“仔细想想,这算不算一种挫败感呢?表面上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不主动;深层的原因,是他不符合你的意愿。”

我又追问了一遍,妈妈说:“对。”

这里是情绪的分水岭。如果仅仅是不做作业,这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的行为引起了妈妈轻微的挫败感,问题就变成两个人的了。也就是说,作业与妈妈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在心理层面,妈妈部分承担了孩子做作业的责任。

虽然妈妈的策略是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写作业,但是妈妈心里并不超脱,并且在不断地积累不满,心中不快的感觉一直在酝酿。尽管这时候妈妈可能在做别的事情,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孩子的作业,妈妈的情绪已经和孩子的作业纠缠在了一起。

到最后,妈妈忍不住发牢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责备,也发了脾气。如果做个情绪的成本核算,会发现两个人都不是赢家。妈妈费力不讨好,孩子有对立情绪,两个人不欢而散。

这种不愉快能否避免呢?

孩子慢悠悠地看报纸,不符合妈妈的意愿,引起了妈妈的挫败感。事实上,此时两个人的情绪已经绑定在了一起。因此,最关键的是要切断挫败感的链条。

怎样对待这轻微的挫败感呢?妈妈的做法是指责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好点儿,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其实,妈妈这样做是通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当然,最开始妈妈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早点睡。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我反问了她一句:“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吗?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的因素呢?如果仅仅是为孩子好,他不听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呢?”

这时候,妈妈感慨道:“这么说,我的确是觉得他没有按我潜意识的意愿来行动。”

我继续帮妈妈分析:“有些事情,明明有替自己考虑的成分,但承认这一点显得不那么‘高尚’,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是为对方着想。其实,你已经被自己催眠了,你并不觉得是为了自己。他快点做完作业,早点睡,的确对他身体有利,但是,这也是平息你的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换了个视角重新来面对这个问题。我问妈妈:“当你听到孩子说作业多,看到孩子在休息,心里是不是已经对他有要求了呢?是不是希望他快点去写作业?随着休息时间的延长,你的担心也在增加。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晚做一会儿作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危害大不大?”“你的内心能否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想法来?”“如果要求你接纳孩子的行为,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妈妈罗列了如下的理由:

不就是晚做会儿作业嘛,只要知道做就行。

他确实挺累的,回来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晚睡一晚上没什么。

从孩子以前的表现来看,他会安排好自己的作业,何必跟他计较,搞得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天天听别人指手画脚,他的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我这样想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跟他分离还是越缠越紧?

从这几条理由来看,只要方向对路,妈妈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消除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也顺便切断了她挫败感的链条。我最后补充了一点:“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想了这么多说辞,就是希望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能安排好,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也不是你的责任,只是属于你的监管范围而已。如果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太晚,事后提醒一句就可以了。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必刻意说。过几天,说不定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悄然改正了。”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时,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对自己的情绪承担完全的责任,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势必会引发对抗。管理自己的念头

有位家长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事例比较典型,我便逐条进行了回复。

杨老师,您好!我的孩子(男孩)11岁了,很依赖我,现在还每天黏着要跟我睡,可在别人面前,他很得意地说是我硬黏着他。今晚,我提出让他自己睡觉,他就跟我谈条件让我先跟他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规律循环。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他也很生气。结果,这件事让我们俩都很烦。我觉得他太黏人,摆脱不了他。在我说过不陪他睡后,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哭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杨老师,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吗?

我的回答:

首先,谢谢你信任我。从这段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你烦躁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苦恼。

1.孩子依赖你、黏着你,在别人面前却得意地说你硬黏着他。我猜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不愿意当面承认黏着你的事实,所以颠倒黑白;还有一种可能,这是事实——你正在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甚至你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方式控制孩子,造成了孩子离不开你的事实。

2.孩子说先跟你睡两天,然后他独立睡一个星期,依此循环。客观地讲,你的孩子很善于想办法,他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脱离对你的依赖。两天陪伴与一星期独立,这样的安排也很合理。从这一点来说,他并不想硬黏着你。有这样一个过渡,孩子也会感觉更舒服。我们能否真心地理解并倾听孩子的意图呢?但你把孩子的合理建议定义为“懦弱”,很显然,你对孩子心怀埋怨。

3.“我很反感孩子这种懦弱的做法,起初坚决不答应他的条件,后来,被他缠不过,就答应了。可我越想越生气,反悔了。”——在这里,我要追问几句:“你是在生孩子的气,还是更生自己的气呢?你会恨自己不坚持原则吗?这个‘懦弱’的评价,是指向孩子的,还是指向你自己的呢?”

4.答应孩子的事情又反悔了,这会降低你的威信。那么,孩子答应你的事情,也会出尔反尔,因为你没有做出信守诺言的好榜样。并且,对于你的决定,他会通过软磨硬泡来不断修改,最后甚至可能让你的决定不了了之。

5.其实,这件小事情没必要以烦躁和眼泪作为结局,依照孩子的办法,陪他两天,再让他独自睡一周,不是皆大欢喜吗?当然,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他自己睡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你软磨硬泡,这是考验你是否坚持原则的时刻。

再次感谢你的信任。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孩子的表现是一回事儿,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件小事,两者恰好南辕北辙。客观地讲,孩子的建议很合理,如果我们给他贴个“懦弱”的标签,他在我们心目中就会面目可憎。作为家长,我们在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之前,必须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念头。并非每个念头都是对的,在相信之前,需要推敲和审核。

那么,要如何推敲和审核我们的念头呢?这正是我咨询工作的重点。表面上看,我的工作是在改变家长的方法;事实上,我是在修正家长的念头。许多家长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最终把这些错误的方法加诸自己深爱的孩子身上。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知错就改呢?”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些做法背后,有一连串的念头和判断在支撑着家长,它们虽然未必正确,但力量强大。如果家长真想改变自己,光改变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斩断这些有害的念头。

关于如何斩断有害念头,心理学家拜伦·凯蒂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凯蒂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抑郁症所困扰,甚至走到了自杀的边缘。当痛苦达到了顶点时,她的人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急转弯。某天早晨醒来,她忽然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领悟:从前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她不假思索地相信自己的某些负面判断。换句话说,是这些负面念头,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想明白了这一点,十年的深刻痛楚顿时烟消云散。

凯蒂的方法简单而有效,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这是真的吗?”“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当我相信这个判断时,我有什么反应?”“没有这个念头,我会怎样呢?”

我们不妨用“孩子懦弱”这个案例来做一个练习。“孩子懦弱”,这是真的吗?妈妈认为孩子懦弱的证据是孩子不肯立刻与妈妈分开睡,而是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而“懦弱”的定义则是:害怕面对眼前的事实,逃避事实,胆小怕事。很显然,孩子并没有逃避,而是想了一个更为柔和的办法去面对。

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懦弱”这个判断是真的吗?在这个例子中显然不能。就算家长对其判断非常有信心,一旦有人追问“能否百分之百确认”时,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玩笔、发呆,马上判断孩子不认真。其实,除了不认真,我们还可以想出别的可能。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正在思考,或者心情不佳。如果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认,这个判断就不能当作事实,而是需要进一步核实。

当妈妈认为“孩子懦弱”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妈妈的行为给出了答案:怨恨、愤怒、失望、烦躁,对孩子出尔反尔,导致孩子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没有这个判断,妈妈会怎样呢?很显然,如果没有“孩子懦弱”这个判断,妈妈会看到孩子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寻找方法的诚意,会肯定孩子的努力,重申“说话算话”这一规则,并欣然应允孩子的要求。

本来可以皆大欢喜的事情,因妈妈的一念之差,亲子之间的气氛便急转直下。这再次证明,念头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推向深渊。而我们最大的失误,往往就是放任各种负面念头和认知在心中纵横驰骋。

其实,不光是家庭教育,我们人生中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心中的负面念头。这让我想起半杯水的故事,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则会说“多亏还有半杯”。乐观与悲观都与水无关,左右我们心情的,不是那半杯水,而是我们对半杯水的看法。我们看待孩子的行为,也存在“半杯水”心态。同样一个孩子,有的人能发现好多优点,有的人则能挑出一大堆缺点。视角不同,与孩子互动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不管是为了教育的成功还是为了人生的幸福,对于心中的念头和判断,都需要有一个理性的审查系统来过滤,相信那些值得相信的念头。而凯蒂的四个追问,则可以扮演称职的法官,守护我们内心的安宁。不对孩子发脾气的小绝招

我发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有一多半的精力都在处理亲子双方的情绪。我常常在心里感慨:“如果能把情绪问题剥离出去,就事论事地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亲子沟通其实非常简单。”

许多父母都说:“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太难了,尤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而且,自己忙得团团转,哪里有心情与孩子温和互动?”我也曾经是脾气急躁的人,非常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在此,我结合咨询经验和自己的体验,来谈谈情绪管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被头痛所困扰。当时特别怕生气,一旦生气,头痛立刻加重。因此,遇到生气的事情时,我必须克制自己。为了不去想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我常常像念经一样,在心中默默地念叨:我不生气,不生气,坚决不生气……这样做就是为了阻止自己发火,等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再回头思考。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这样坚持几年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性格温和的人。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自我克制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要改变爱发脾气的习惯,自我克制绝对是必经阶段。

当然,仅仅克制还不够,保持克制,只是为了安然度过情绪爆发的危险期。等平静下来后,则要回头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发现,许多家长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后便不再对情绪展开工作了。这不是在处理情绪,而是在压抑情绪。数次积累之后,情绪的火药桶便会彻底爆发一次。其实,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样做危害更大。一件事情让我们感到生气,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们不妨重新回到这件事情本身,了解自己的困境和需求。我们可以换个视角抚慰自己的心情,同时,看能否找出更温和的处理方法来替代发脾气。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只有这两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真的把这件事情处理完,也只有这样才不会积累负面情绪。

有时候,我也会充分发扬阿Q精神。遇到特别生气的事情时,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情,3年之后你还能想起来吗?那时候你还会生气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一定会在当下把事情处理完。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就对自己说:“既然3年后都不记得了,今天何必生气呢?”通常3年后还能让人纠结的事情,不会超过1%。而许多家长对孩子发完脾气,往往用不了3个小时,就会感到特别后悔。因此,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前,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很快就会后悔,那何必发脾气呢?这样想想,气往往就消了一半。

遇到父母控制不住情绪的情况时,我通常会建议他们主动将自己隔离几分钟。这一小段时间是情绪爆发的危险期,如果选择让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发脾气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在这段安静的时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厘清思路!不管我们怎样生气,事已至此,我们必须想出对策,想好接下来怎么办。比如,有几个处理方法?各有什么利弊?孩子接下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回应?我该怎样对待?之所以对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我们无力处理当下的局面。如果我们能找到很好的策略,谁又愿意发脾气呢?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地压抑情绪,而是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来。

这个思考的过程不妨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我发现一个人思考时心里会千头万绪,写下来则会变得很清晰,更容易取舍。后来,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一个企业家也用这个办法。他说遇到让人火冒三丈的事情时,他会坐在办公室里,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念头一股脑儿地写下来,写完了就发现情绪平复了,办法也出来了。

就算没有突发事件,我们每天也会不经意地积累很多负面情绪,因此处理情绪的工作需要天天进行。这并不是勉为其难的“作业”,而是疼惜自己的最佳方式。

几年前,我在一本心理学书籍上看到这样的话:“人的信念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一个非常细小的念头,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就琢磨,怎样避免小念头制造大麻烦的这种情况发生呢?于是,我开始每天晚上回头梳理一天的感受。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就马上去寻找源头,因为是当天发生的事情,一般都能找到根源。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梳理之后发现,许多时候,心里不痛快的感觉,往往就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自己一个很琐碎的甚至是“没经过大脑的”念头引起的。在咨询过程中也常常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的家长在闲聊中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就有点失落。回家看到孩子总觉得心里不顺畅,如果恰好有个导火索,负面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其实,事情本身未必那么可气,是之前的负面认知搭了便车。这许许多多的琐碎想法给我们带来层层叠叠的烦恼,如果不及时追踪,父母只能被痛苦所困扰,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而痛苦。

渐渐地,我把每晚的梳理工作变为随时的追踪和记录。我的书桌上总有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负面念头,随时思考并把感悟记录下来。这是一个高效处理情绪的方法,而且大大减轻了大脑的负担,可以让我空出更多的“内存”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我非常喜欢我的状态。

这种处理情绪的方法最开始实施起来比较慢,而且因为要重新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难免会有情绪反应。但渐渐地,我处理情绪的速度不断加快,有时候处理一个念头只需要半分钟。

还有的时候,生活中没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内心却产生了真实的负面情绪。这往往与我们的童年成长有关,我也是在最近才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有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每次我看见许多书胡乱地堆在书桌上,就会对自己说,应该把书整理一下!紧接着,我就感受到内心有一丝细微的抗拒力量:“我不想做!”于是,整理书桌成了悬在我心头的一个任务。每当看到那一堆书,心里的两个声音都会一同登场:“应该整理一下!”“我不想做!”通常否定的力量会占上风,这件小事会一拖再拖,每次看见那堆书,心里都会不舒服。直到自己忍无可忍,就抽空把书整理了一下。结果只用了一分钟,书桌就变得非常整洁,我心里想:“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拖了好几天,非得让自己的内心陷入困扰才做呢?”然而下一次,我又陷入了这个怪圈。许多小事都是如此,比如,应该去趟超市,或者应该给某人打个电话……却又纠结要不要马上去做。

经过深入分析,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思考的模式。还以整理书为例,在“应该把书整理一下”之后,还跟着一句话:“看看你,总是乱扔东西,不知道随时整理。”接下来,心中才升起对抗的念头:“我不想做!”此前,我一直忽略了自我责备的念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抗拒什么。觉察到自我责备,我立刻明白了: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责备我的,她总是数落我没有物归原处的习惯。我不由得惊呼:“内在父母”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我完整地复制了父母责备我的方式,每天非常“敬业”地用这个程序谴责自己。这么多年,我的内心成了两股念头的战场,如果不是学心理学,也许我终生都会被这些琐碎的念头所侵扰。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许多人的情绪容易习惯性低落、烦躁,自己却找不到源头,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其实,我们都带着童年的影子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积累各种暗伤。我们值得为自己停下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念头在阻碍自己。

自从发现自我谴责的倾向以后,我非常注意心中的念头,一旦有轻微的不舒服感觉,我马上回头去想,并且立刻把自我谴责改为自我期待。比如,再看到书桌杂乱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请整理一下,我喜欢清爽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从小到大一直伴随我的不舒服感觉消失了。

我们的成长历程并不完美,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转移、不蔓延。如果我们不是成熟的人,如果我们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孩子就会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重灾区。

随意发脾气就像乱扔垃圾一样,是不好的行为。不要把家变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也不要把孩子变成替罪羊。其实,情绪并不是坏东西,负面情绪中往往也隐藏着我们的需要和诉求。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就会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满足自己。

我发现,很多家长发脾气都是“即兴”的。比如,发现孩子没做作业,立刻火冒三丈,狠狠地批评孩子,其间难免口不择言,而且还翻旧账。训斥完孩子后往往丢下一句:“作业是你的,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看着办吧!”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赌气的,如果真坚持这个原则就没必要发这么大的火了。家长只是发泄了情绪,并没有解决问题。

我也不主张一味地压抑情绪,那就仿佛是把霉变的垃圾藏在了地毯下面,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却会一直被难闻的气味所困扰。

我总是对家长说,当发脾气在所难免的时候,请把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如何做呢?简单地说就是定好目标,划定界限。不要“即兴”地发脾气,而要确定一个理智的目标,并且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干净地争吵”,绝对不翻旧账、不攻击孩子。这样可以把发脾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为此,我曾经和一位妈妈总结发脾气的流程。如果我们用遍了所有温和的方法依然无效,当我们决定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如果用“你”字开头,特别容易变成指责孩子,那样的话就不再是“干净地争吵”。以没做作业为例,我们不妨这样向孩子表达:“上午有充足的时间,我们约定好中午以前完成作业,我也很信任你。可是,我发现你一直在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点儿都没做。我很生气,也很失望。我希望你在晚上六点之前完成作业。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周我会考虑加强监督。”

表面上看这个方法显得对问题过于轻描淡写,只说了几句话而已,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点到为止”非常重要。教育的力量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一次这样做未必能看到效果,但坚持这样做,就会看到令人惊喜的改变。有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当时俯首认错,才算教育到位。其实,有时候孩子虽然没说什么,但行动上已经认错了。如果非得逼着孩子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累加起来则是过度教育。这样的结果就是彼此积累怨恨,影响了亲子互动。

父母管理好情绪,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孩子,其实最终成全的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后就会发现,人生的喜悦和幸福,原来触手可及。学会尊重,学会爱

有一位妈妈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那严厉的措辞仿佛是对家人的投诉。她说老公脾气暴躁,与孩子关系紧张,夫妻很难达成教育理念的一致,孩子的问题也非常多。有一次,孩子交了白卷,老师找这位妈妈深谈了一次。这位妈妈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咨询开始后,我先了解了详细的情况,比照她的网上留言,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的描述和我看到的事实竟然南辕北辙。当然,妈妈并不是故意隐瞒,她当时真诚地认为,问题都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从具体事实出发,我却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与妈妈有关。在咨询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小事的分析,妈妈渐渐意识到她并非局外人,一切问题她都参与其中。同时,她也认识到,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妈妈发挥作用。

有一天,这位妈妈在日志中描述了一件小事:

晚饭很快做好了,他爸很怕热,吹着电扇,一边吃一边淌汗。我让他洗洗再吃,他不理我,我也没再说话。孩子却帮着我对他吼,让他爸快点去洗脸。我在一边听着,感觉很好笑,但还是故作平静地对孩子说:“吃饭,不理他!”

对于爸爸没有理会妈妈的建议这件事,我首先让妈妈形容一下对爸爸说话的语气,妈妈说:“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我觉得汗流浃背的样子很脏,就用平常的语气对孩子他爸说:‘去洗洗吧,怎么流那么多汗?又没让你干什么活儿!’”我继续问:“孩子的爸爸没理你,你觉得和语气有关系吗?”妈妈说:“他经常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仔细想想应该有关系。”妈妈的性格比较直爽,她在平常的沟通中都会带着责备的语气,而她浑然不觉。这个倾向在后面的咨询中反复出现,比如,她还说过:“家里不是有饮料吗,你怎么又买一瓶?”为此,我专门和她讨论了一次,并建议她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要总是用反问句。其实,她的话如果转换为“家里有饮料呢,不用再买了”,便不再有责备的意味。我猜测,妈妈的话让爸爸感到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发生争吵,所以爸爸就用沉默应对。妈妈说,她在工作中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得罪人,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应该就是语气的原因。

我半开玩笑地问妈妈:“孩子吼爸爸,你心里觉得好笑,是觉得儿子帮你‘报仇’了?”妈妈说有一点儿这样的想法,不过她也不赞成孩子吼爸爸。我继续问妈妈:“爸爸不洗脸,孩子吼爸爸,你觉得谁的错多一点儿呢?”妈妈很干脆地说:“是爸爸。”妈妈不假思索地给出这样的答案,让我有点吃惊。我追问理由,她说:“如果他爸洗脸,不就没有后面的矛盾了吗?”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你让爸爸去洗脸,但语气不是很好。爸爸没有去也没有理你,你心里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觉得他不听劝。”妈妈接着说:“是的,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我继续说:“从爸爸的角度看,他出汗了,他觉得吹吹风扇就可以了。他要对自己的感觉负责任,洗脸与否,决定权在他手里。我们可以提建议,但没必要强迫他。如果你要求他必须去洗脸,那么洗脸这个行为,就不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你和孩子,为了让你们看着舒服点儿。如此说来,爸爸没有听你的话并不算过错。后来,孩子参与进来直接吼爸爸,你觉得妥当吗?”妈妈说:“看来是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光想着爸爸不听我的,反倒忽略了孩子的过错。”

这件生活琐事中,孩子可以参与意见,但没有权力对爸爸颐指气使。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故作平静地说“吃饭,不理他”,本意是阻止孩子,但给人的感觉是母子立场相同,都觉得爸爸不识好歹。妈妈说“不理他”专指眼下这件事,但孩子有可能将其扩展为任何时候都可以不理爸爸,因为爸爸是个讨厌的人。如此说来,妈妈的做法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反倒鼓励了孩子与爸爸敌对,从而加深父子之间的裂痕。

我问妈妈:“如果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孩子吼爸爸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呢?”妈妈说:“这么看来,孩子和他爸关系不好,我自己也有责任。我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不夸张地说,这句话我已经听过上百遍了。“尊重”这两个字,说到容易做到难。如果默许孩子对爸爸大吼大叫,回头再给他讲一番大道理,那么“尊重”便成了一个口号。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口号,那些口号都正确无比,却只是说说而已。有一次与家人聊天,恰好聊到这个话题,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一个道理,我们能说出来,最多只证明我们懂了5%,另外的95%,则要看能否将道理融会到自己的行为中。”这恰好是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通俗的理解:做到了,没必要说;做不到,说了也白说。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说到做到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尊重”这两个字体现在行为中呢?在当时的具体情境中,爸爸没有去洗脸,孩子吼了爸爸。妈妈怎样做才能既体现对爸爸的尊重,又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呢?

我建议妈妈先倾听内容,再关注语气:“你希望爸爸去洗脸,对不对呀?”孩子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讨论到这里,妈妈插话说:“然后,我就对他爸说,家庭表决,二比一,你应该去洗脸!”我没有评价妈妈的方法,而是继续说我的思路:“我也希望爸爸去洗洗,这样爸爸自己舒服,我们看着也舒服。不过呢,脸是爸爸的,是否洗脸要由爸爸自己来决定。你也是好心,但是吼爸爸就不对了。这样,爸爸心情不好,更不想去洗了,咱们要尊重爸爸!”

这段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我们是在建议爸爸去洗脸,而不是命令爸爸去洗脸。不管爸爸怎样选择,我们都要尊重他。同时,肯定了孩子的出发点,也委婉地指出孩子不妥的地方,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很想说服爸爸,除了吼爸爸以外,还有没有更温情的办法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孩子想不出,妈妈也可以提供建议。比如,让孩子学会亲昵地请求:“好爸爸,你去洗洗吧,那样多不舒服呀!”或者建议孩子直接行动,拿一条湿毛巾给爸爸,这样既体贴又温馨。通过这件小事,父子关系反倒会升温。如果爸爸去洗脸了,可以开玩笑地肯定爸爸一句:“瞧,这个老爸又讲卫生又听儿子的话!”如果爸爸依然无动于衷,不妨对孩子说:“你的话爸爸听到了,但他现在不想去,那等他想洗的时候再洗吧。”

这位妈妈感叹:“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这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且,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不注意自己的语气。现在终于明白了,会说话的人,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人,让人跳。”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所呈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深度参与的结果。与指责相比,我们可以选择更负责任的态度,从我做起,反躬自省并努力改变。这样做虽然不容易,但更有价值。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

常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呢?也没见家长怎么管,孩子却表现优异?”言外之意是老天爷偏心眼,把听话的孩子都赐予了别人,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假设真有老天爷的话,我相信他老人家手里的确有这样的孩子,不但天赋过人,还自主成长,没给爹娘出过什么难题,一溜烟儿就长大了,其间居然还成绩斐然。不过,好东西都是稀缺资源,就像500万的彩票,惦记的人多,中奖的人少。

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够严密——没见着别的家长管,并不代表人家没管。就算真没管,他们也没妨碍孩子成长,至少给了孩子空间。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到,毕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自有它的原因。

有一位家长说起她的侄儿,每次都赞不绝口。她的侄儿也确实优秀,在县里成绩始终是第一名,到了省里最好的高中依然数一数二。在她看来,孩子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体贴父母,孝敬老人,待人礼貌,自己就能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来,她和孩子的妈妈,也就是她的嫂子聊天时得知,她的嫂子对教育很感兴趣,而且很早就开始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指导孩子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并且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专门为孩子做了一个错题本,出错的地方反复练习。慢慢地,孩子也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孩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她的嫂子便对孩子完全放手。表面上看,似乎从来没管过。

前几天又有一位家长咨询,她问得很具体:“为什么有的孩子打一顿就很管用,而我的孩子打了也不长记性呢?”我不赞成打孩子,不过我还是反问了一句:“你一年打多少次孩子,别的家长一年打几次呢?”

有的时候,的确如这位家长所说,偶尔打孩子,孩子在恐惧的驱使下会有短暂的改变。这个办法看上去立竿见影,其实这样做不但伤害了孩子,也妨碍了父母的成长。这是一个懒惰的办法,阻碍了家长的反思和改进,并使他们形成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依赖。如果挨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改正后的良好状态会越来越短暂,甚至会反弹得越来越严重。渐渐地,教育就会陷入“打了收效甚微,不打无计可施”的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孩子绝对是饮鸩止渴。

和这位家长继续聊下去,就说到了一个问题:“同一个孩子,同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唠唠叨叨了很多,孩子就是不听?而有的人只说一句,甚至只是一个眼神,孩子就服服帖帖了呢?”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也是个淘气的孩子,老妈成天唠叨我,但我依然我行我素,就当没听见。而老爸呢,通常一个月才说我一次,居然会令行禁止。如果让我给父母打分,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我会给老妈60分,给老爸95分。

我的感觉是,抗拒老妈没有什么后果,她只是说说而已,而且会反复地说。但抗拒老爸的结果是,他虽然不会有激烈的行动,但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完。另外,老爸很少说话,但说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是非说不可的,我自己也服气。从体验来讲,老妈成天说教,会让我很烦躁;老爸很少说我,我平时都很舒坦,所以他一旦开口说话,我一定会认真对待。我从中得到的体会是:说得多,不代表效果好;说得少,效果却更好。这便是“少即是多”的道理。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我非常关注效果,一旦产生无效的互动,我会立刻反思,并寻找新的策略。

这个体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对待小孩子,也大体复制了父亲的方法。有一次,叔叔家的弟弟陶然玩的时候一直翻我家的抽屉,恰好那个抽屉里面有针、螺丝钉、剪刀等尖利的东西。陶然的妈妈一直在制止陶然,陶然却充耳不闻。她连续说了六遍,简直像复读机一样:“陶然,把抽屉关上,小心扎着你的手。快点啊,快点关上,别动了!你没听见我的话呀,赶紧关上,扎着你的手会出血的……”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拖着长腔说了一句:“陶然,把抽屉关上!”结果,陶然痛快地答应了,并且马上关上了抽屉。陶然的妈妈半开玩笑地说:“陶然欺负人,我说了六遍都不听,你说一遍就管用。”

我想,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提醒遍数的多寡。平时,我非常注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每到周末,我家就会聚集许多小孩儿,如果像陶然的妈妈这样唠叨着管他们,估计会把我累死。我的原则是最低限度地管。我平时习惯和他们约定一个大致的行动范围,告诉他们哪些东西绝对不可以玩,比如,厨房用具或者被子等。除此之外,我对他们保持观察而很少干涉。经过慢慢观察我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鲁莽,他们也会小心。我只要稍加提示即可,没必要一定制止,但我对于要制止的事情,一定会很有执行力。所以,我一开口说话,孩子就知道,如果他不听,我必然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聊聊威望值。其实,每个家长的威望值都不同,只是难以准确地用百分制来计量。威望值在任何领域都存在。如果我们用心经营,就可以事半功倍。

如果一个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值比较高,孩子就会顺从。在这里,“顺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自愿服从,这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写照。

至于怎么提高威望值,似乎没有标准答案,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有不同的适用方法。不过,有两条是共通的,首先是家长的自律,其次是教育方法落实的精准性。

教育孩子,首先是自我教育。因此,大人必须对自己有要求,做孩子的榜样,做一个让孩子佩服的人。这话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可没这么轻松。许多家长都感慨,管住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嘴非常有难度,常常半途而废。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的长辈管束我,我就会在心里说:“你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孩子一旦有这样的感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很难实行。

与一位家长交流时,她一直在感慨:“说道理谁都懂,但到关键时刻就忘了,或者就算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最后也都不了了之。”我就半开玩笑地说:“你看,孩子在学校都有学生守则,作为家长,也应该有个家长守则。你不妨针对你家的情况列个家长守则,每天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后来,这位家长还真列了一个家长守则给我,内容如下:

尊重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还有体验失败的权利。

不唠叨,制定的规则言简意赅,并坚持监督。

遇事控制好情绪,态度平和,语调温和。把事情处理完,不回避。

对待两个孩子要公平,解决他们的纠纷时要了解清楚整个事件,最好能让他们分别阐述过程。

对孩子要做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

信任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向上的。

不过多看重考试分数,把关注点集中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上。

每天抽出15分钟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互动。

我看了这个守则,感觉写得很充实,也很符合她家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我给了她一个建议:“每天按照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行为。可以评分,也可以写出自己具体做到了哪些,是怎样做的,还有哪些有待改进。”虽然这样做有一些麻烦,但可以通过这样的自律,让自己得到改变。

这几年,我非常重视教育方法落实的精准性。在方法对路的前提下,教育成果的差别往往取决于过程中的精准程度。我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不擅长教育孩子的家长,越会大张旗鼓地教育孩子,吃饭、走路、做作业、玩游戏……孩子耳边时刻响彻着家长的“谆谆教诲”。这样做的结果却往往是问题越来越多。作为旁观者,看到这种现象时心里会莫名地烦躁、紧张。相反,那些擅长教育孩子的家长很少讲大道理,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一切都点到为止。表面上看平淡无奇,作为旁观者却觉得很舒服,而且能体会到亲子之间那种无言的默契。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非常关注这样的细节。我特别喜欢追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两类家长的回答侧重点各不相同。不擅长教育的家长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看见孩子存在的问题,我感到很担心,我想要怎样的教育效果,所以我立刻进行干预……”而擅长教育的家长更多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孩子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我这样做会在哪方面促进孩子的成长……”从结果来看,前者主要是孩子在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后者是家长更多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二者的另外一个区别,则是对当下策略的用心程度:让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家长,更重视自己的体验,会随意而频繁地教育孩子;更多地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家长,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感觉,每个教育行为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正因为经过深入的思考,所以这类家长能全面分析孩子的状态,解释教育行为的用意,预测各种可能的后果。每当听到后者这样完整的分析,我都暗自感慨:“这些家长,手中仿佛有一张教育地图。他知道自己和孩子现在所处的位置,也能清晰地标注目的地,而且能够通过反复权衡,从诸多线路中选择一条最佳线路通往目的地。正因为做了如此细致的准备工作,才不易迷路,也很少走弯路。”

如果我们没想好就教育孩子,便是把孩子当作试验品,这是在孩子身上试错。是否追求教育的精准性,关键看我们的取舍:要么舍得思考,要么舍得孩子。

从当前来说,关注教育的精准性,家长会辛苦,但照顾了孩子的体验;随意教育孩子,家长省了事儿,但孩子的感觉却非常糟糕。从长远来看,不断追求教育的精准性,则是同时成就了家长和孩子,这是双赢之路。

通过深思熟虑,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精准的教育,就算我们不多说什么,孩子的体验也会告诉他该做什么。这简洁、准确的教育行为背后隐藏着父母的深情和爱意,是真正的用心良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明白父母的这份付出对他的深刻意义,我相信孩子会为此感激终生。

其实,教育的精准性并非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我们不妨立足现实的教育水平,教育之前深思,教育之后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通过不断打磨细节,教育的精准性便会不断提升。请别说无可救药(上)

虽然我接触过各种情况的孩子,但大宝的状态还是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据他父母的描述,孩子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看上去简直无可救药。

这是大宝妈妈的描述:

大宝每天都玩到很晚还不写作业。我急呀,急得咬牙切齿,用食指指着他怒吼,威胁他再不写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大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我在一边咆哮升级,忍不住动手抽他一通,嘴里发泄着我的不满:“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写作业!”刚开始,大宝撇撇嘴哭两声就继续玩,后来他锻炼成了我的对手,我抽他一下,他还我两下。我们常常是斗争了一晚上,结果大宝就是不动,困了躺在地上就睡。我拿着针对着他,他一合眼就扎一下。

那时候,大宝刚上学,我就已经被搞得筋疲力尽了。老师也三天两头找我,说他和同学打架、上课睡觉、上课离开座位、不写作业……一大堆的问题袭来,我都要崩溃了。最让我心惊胆战的是,老师找我说:“大宝上课不听讲,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带孩子去看看吧。”

在咨询开始的时候,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停止打孩子,作业的问题慢慢解决。大宝的父母极力控制自己,不再打骂孩子,但对于这种失控的局面依然无计可施。这是大宝的爸爸当初写的一段日志,描述孩子做作业的过程:

今天是正月十五,本打算晚上去孩子奶奶家吃晚饭的。我六点回到家,地上到处都是书、笔、本子、尺子、橡皮……孩子闹了一下午,一个字都没写。听他妈妈说,她一直和他僵持着不理他,他也不写。妈妈盯着他不让他玩,他就扔东西。妈妈没给他捡,他继而起身往床上扔鞋,妈妈还是没理他。他找来钥匙把门锁上,并说:“想要钥匙吗?需要5000块钱,您给我1块就行!”他妈妈还是没理他。他说:“反正我今天得去奶奶家,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正在这时我回来了,我让他妈妈先去孩子奶奶家,我盯着他要求他必须把作业完成,否则就不让他出门。孩子又开始撕心裂肺地哭,没完没了玩命地闹,要求先去奶奶家,回来再写作业。这中间奶奶来了两次电话,姑姑也打过一次电话,劝他赶快写,我在电话里跟她们说:“不完成作业,哪儿都不能去!”孩子没完没了地重复一句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要给妈妈打电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等妈妈来接我!”并猛烈反抗。他的作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他就是磨蹭。我一次又一次地用尽各种办法,把他“请”回书桌前坐好。我刚把他放在座位上,他就打出溜儿,然后在地上爬。要想把他拉起来,他就打坠儿。一不留神,他又跑到床上去了。反反复复,我真是身心疲惫了。等到他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