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19:31:41

点击下载

作者:李吉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试读:

总序 见证中国教育的成长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的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600多亿元;2017年,中国的GDP达827122亿元,增长了近230倍。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的背后,中国教育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中国教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这一切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中国教育一直没有引起真正的关注,直到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国教育才为世界所瞩目。

2009年,上海学生代表中国首度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就拿了一个大满贯,包揽了数学、阅读和科学3个冠军。2013年,上海学生以数学613分、阅读570分和科学580分的成绩,在所有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再次夺魁。这一次,86.8%的上海学生的成绩达到或超过OECD的平均成绩494分,呈现出上海义务教育校际差异小、均衡程度高的特点。一时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中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焦点。许多关注中国教育的人不断追问:“上海为什么能?”“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一直埋头学习别国教育的我们,也开始仔细地打量自己。有着重视教育的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这些年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用世界最快的速度推进了学前教育,普及了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教育的悄然变革,让我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在国家教育投入上,中国的教育投入连续多年占GDP的比重达4%,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已达3.89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首次超过3万亿元。

在教育普及上,2016年,中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7.4%,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这些数据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上,全国中小学生基本实现了电子学籍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从2012年的20%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90%多。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惠及400多万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

在推进教育公平上,90%以上残疾儿童享有受教育机会,8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全国2 379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约占全国总数的81%,11个省份整体通过。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缩小至2017年的4%以内。

在教育国际化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人员突破44万人,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80%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了毕业后回国发展、为国服务。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了教育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我们每个人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和中国教育的快速成长。40年来,中国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中国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普及教育到均衡发展再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看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教育的需求与我们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看到中国教育与世界先进国家教育之间的差距。

看到,是一种见证。见证,是为了建设。这就是我们编写“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的初衷。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系统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梳理我们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际教育,以及区域教育改革和民间教育实验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把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的故事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教育,并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是一套开放的丛书,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微观层面的叙事。丛书既囊括了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情境教育,又分享了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教育实验的最新成果;既介绍了在科技不断发展和互联网革命背景下不断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国际教育,也总结了日新月异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进程;既以在PISA评比中崭露头角的上海教育为典型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培训提升教学质量,也分析了海门作为县级市在改变区域教育生态方面所做的内容和制度创新。我们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难免有遗珠之憾,因此,欢迎各个领域的专家积极联系我们,为我们出谋划策,提出宝贵建议,帮助我们发现优秀的教育案例与故事,也欢迎读者毛遂自荐提供相关的素材,更欢迎相关专家指导和参与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朱永新于北京滴石斋2018年6月4日

第一章 第一篇论文引起的轰动——激起教育研究的热情

1978年的初秋。一天,在市教育局做秘书工作的徐岳先生来找我,他很温和地说:“江苏省要成立教育学会,我们南通市有好几位代表要去,你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将信将疑地问:“是吗?”

徐岳先生笑容可掬地说:“这还有假,这不特地来通知你了,‘文革’的风雨已经过去,你不必多忧。”

我看到他近视眼镜后的那双眼睛流露出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他又郑重其事地说:“不过,要携带论文。”“论文?我可没写过论文啊!”徐岳先生伸出手热情地握住我说:“李老师,‘论文’又有什么可怕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刚刚绽放的心花,一下子感受到一种似乎不能承受的压力。但我又意识到:“文革”十年践踏了文化,损伤了学术。如今要振兴教育,必须呼唤学术,复兴学术。通过学术的复兴拯救教育,从而繁荣学术、繁荣教育、繁荣文化。因此我萌生了一种使命感,下决心写好论文。“文革”前我也写过一些文章,但都是经验的总结,或者是教育教学的随感,论文还真没写过。当然,我也知道写论文得有论点、论据,要会阐述。我从来不会望而生畏,更不会却步。我想,只要肯下功夫最终是能做好的。我先从文题上想,究竟写什么?自己有什么可写?我左思右想,结合自己过去教学的体验,想到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是可以把孩子教聪明的:把不那么聪明的孩子教得比较聪明,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聪明。我心想文章就围绕这一点写,可能有点新意,这一点别人也没怎么写过。就在我构思的关键时刻,我从《光明日报》上看到了上海师大的三位女教授恽昭世、柴崇英、谢淑贞写了一篇有[1]关《发展儿童智力》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多少年来,我所想的、所做的“怎样把孩子教聪明”不就是这些教授们所说的“发展儿童的智力”吗?!于是,我就定下了论文的题目:《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当时,因为“文革”刚刚过去,相关资料很少,心理学的书更少。我便从一位老师那儿借了一本名为《小学生心理特点》的书,薄薄的,八九万字。在那个时候,我拿到这本书,如获至宝,反复地阅读,还做了摘记;又尽量找了一些相关的书来读。当时我想,自己就如同最常见的丝瓜、扁豆,是可以攀缘向上的,但是需要棚架的支撑,没有支撑,便只能趴在地上,不可能向上攀去,也就结不出多少果实来。此时我产生了一种用理论来支撑我的经验世界的想法。这种想法随着教学改革要求的迫切,变得更加强烈。也正因为迫切,我便付诸行动。理论的学习融进了我的实际感情,使我站得更高了,阐述也有了一些理论的色彩。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感受,努力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1]于这篇文章,作者是凭借记忆提取的。但由于年代久远,关于这篇文章的其他具体文献信息,现已无法找到。——编者注

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学龄初期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的。他们还不能用理性认识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这一时期,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注意力一般持续不到45分钟。然而,兴趣却是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一个内部因素。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常常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爱学、好学,是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可以断言,没有这个前提,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内因作用,我注意把课上得“好懂、有趣、有一定难度”。汉语拼音的教学,教不好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特别是书写上的变化,学生更不容易弄清楚。例如,“jqx”不和“u”相拼,和“ü”相拼时省掉“ü”上两点。我就编了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jqx’真稀奇,就是不愿和‘u’做游戏,小‘ü’遇上‘jqx’,擦掉眼泪笑嘻嘻。”这些简单的顺口溜念起来好懂、有趣,又好记。在汉语拼音全部教完后,为了避免单调的重复,我就以学古诗的办法来巩固音节。即出示的音节连起来就是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如《锄禾》《草》《静夜思》等。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初学了古诗。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拼音就不是枯燥的认读了。既然学生有兴趣,后来我又结合识字和课文教了一些古诗。学了王冕《学画》的故事,我教给他们王冕的《墨梅》诗;巩固“鹅”这个生字时,我教给他们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学习有关春天的词句和课文时,我又补充教了《泊船瓜洲》和《游园不值》这些描绘春天的古诗。这样,学生就对李白等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的诗都有了一些接触,这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他们的想象。汉字的字形结构比较复杂,我就从造字的原则出发,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动作,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雷”字时学生说:“打雷了,雨落到田里去了。”教“办法”的“办”时学生想得更好:“出大力流大汗,办法就来了。那‘力’旁边的两点就像汗珠。”他们想的办法生动形象,对字形自觉地进行了很好的识记。同时,我又把刚教的一批字编成儿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汉字。他们都很爱读这些儿歌,因为这是他们靠自己识字学会的,而不是像在幼儿园那样,跟着老师念会的。李吉林老师教学现场

学生学知识,总是喜欢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但同时又能有新发展,学到新知识。我教《画》一诗,其中有山、水二字,我就教给学生“山水”,加上“一”为“一山一水”,表示一座山一条河;加上“千”“万”为“千山万水”,表示山水之多;加上“青”“绿”为“青山绿水”,表示山水色彩之美;重叠起来为“山山水水”。这些浅近词语的扩充,既可以让学生接受,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思考片刻,就能举出例句“我爱祖国的一山一水”“我爱家乡的青山绿水”“山山水水美如画”“红军长征走过千山万水”。学生一个个为自己学到了新本领而异常兴奋,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语文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他们要学语文,爱学语文,这就促使内因发挥作用。学生爱学和不爱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一年来,学生在学好通用教材的基础上,还多学了20首古诗、20首儿歌、9篇反映学生生活的小故事,进行了11篇口头作文的训练,而我没多上一节课。两学期学生生字默写的正确率高达99.8%。学生学得好,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学起来也更有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智力也同时得到发展。

二、以引导学生积累感知材料为基础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感知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而学龄初期学生的感、知觉还没有成熟。因此,发展学生的感、知觉,积累感知材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如何发展学生的感、知觉,积累感知材料呢?我认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是积累感知材料的重要途径。因为观察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获得对事物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巴甫洛夫就十分强调“观察、观察、再观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觉往往笼统而不精确的特点,教师就更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

我利用课文和口头作文的内容,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观察课文中的图像到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景象。课文中的插图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好材料。我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特别注意抓住图中容易被学生忽视而又重要的细节进行指导。例如,《送雨衣》一课的第一幅插图,站岗的小郭对于学生来说是可见的,而对于正在紧张工作的周总理插图却没有直接描绘。我就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上那亮着灯光的窗户,通过观察和想象,使学生透过窗户,想象到夜深了,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工作的情景。

现实生活的景象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大自然的景色更是绚丽多彩的,我便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带学生去找春天,认识春天的特征;我领学生登高远眺,依次地向东、西、南、北四方望去,让学生观察绿色的田野、古老的宝塔、整齐的工房、高耸的烟囱和向远方延伸的公路……学生觉得这一切是那样的新奇、有趣。我还常常布置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的任务。春天的大地、夏夜的星空、秋天的云霞、冬日的雪景,都成了学生日常观察的生动对象。学生在观察这些景物时,我指导他们注意观察对象的色彩、状态、大小、数量以及其他特征。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发展动态,我还常常结合识字、讲读课文,指导学生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分析“灭”的字形时,我告诉学生盖子一盖,火就灭了,让他们回去做“灭火”的小实验;在出现“种子发芽”这个词语时,我让他们在院子里种上几粒豆子,观察豆子发芽、长叶的过程,使他们获得对种子发芽的感性认识;教《保护牙齿》一课,让他们做鸡蛋放在醋里由硬变软的实验……学生从反复的实验中、不断的观察中,逐步认识到事物的发生、变化和结果。然后结合口头作文报告实验经过。下面就是一篇经指导后做的口头作文:李吉林老师带孩子们观察古代建筑光孝塔一天放学后,我高兴地告诉妈妈,我要做个科学小实验。说着我拿出蜡烛、火柴和玻璃杯,准备做实验。我先划着了火柴,点着蜡烛,然后轻轻地拿起玻璃杯,小心地罩在蜡烛上。我睁大眼睛看着,只见那火苗渐渐地变小了,变成蓝颜色了,不一会儿,还听见“嗤——”的一声,火苗就熄灭了,只剩下了一股烟。实验成功了,我高兴地对妈妈说:“科学实验真有趣。”

学生自己动手,耳闻目睹,手到、眼到,心也到,引发他们积极思考。他们面对种种变化的现象是不可能不产生许多“为什么”的。可以说,观察得越多,提出的“为什么”就越多;观察得越细,积累的感知材料就越具体。

想象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的形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和发明。没有想象,就没有任何预见。为了促使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我把指导观察和发展想象结合起来进行。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是非常生动的。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入蚁穴……”我教《小小的船》时,在学生眼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云朵、群星闪烁、月儿弯弯。我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弯弯的月儿像一只小小的船,你就坐在这可爱的船上,那么无边的蓝天像什么?朵朵白云像什么?明亮的星星又像什么?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到浩瀚的宇宙,于是他们展开了诗一般的幻想:“蓝天像大海”“朵朵白云像大海的波浪”“那闪闪的星星就像航灯”。观察图画可以启发想象,观察现实生活的景象,同样可以。当我带学生登高远望,看到五座山耸立在天边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他们一个个津津乐道:“五座山像五个巨人”“五座山像五个战士守卫着我们的家乡”还有的看见山上雾蒙蒙的,就想得更美妙了:“五座山就像小女孩披着灰纱巾不好意思地望着我们。”想象使学生的心灵插上了翅膀,在智慧的云海里翱翔……

这样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在观察中启发他们的想象,学生的观察力就会逐渐敏锐起来,有意注意就会逐渐转变为无意注意,他们就会自然地留心周围的事物。平时,我可以不断地听到学生汇报“新观察”。观察,使他们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观察,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

三、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重点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到达思维。而一个人的思维力又会直接影响他的理解、观察、想象和记忆。因此,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智力,应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重点。

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思路闭塞,智力就很难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发展的。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启发学生思考具体问题着手。这就要求教师的发问和作业富有启发性。教授《乌鸦喝水》,我就启发学生先想一想:“瓶子很高,口很小,乌鸦喝不到水,你们能给它想个办法吗?”学了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分析一下“乌鸦想的办法究竟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通过分析,初步确立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概念。带有比较性质的提问,容易激发学生做出正确判断的愿望,从而引发他们积极思考。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正确回答只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说,一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地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学生怀着许多美好的愿望,他们带着许许多多的“是什么”“为什么”来到课堂,并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解答。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告诉我们,教师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地提出问题的习惯是不困难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办法是第一要鼓励,第二要引导。先让他们问起来,而后逐步达到围绕课文提问的目的。教到“太阳、地球、月亮”时,就有学生提出:“地球和太阳谁大?”“星星和太阳谁大?”“宇宙和世界哪个大?”这些问题似乎有些脱离了课文,但是它们却唤起了学生对宇宙奥秘的许多幻想和长大后去探索的激情。我热情地鼓励了这些学生。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通过经常性的鼓励,他们就会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当然,既然是语文课,就要尽量地做到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他们对字词句和语文内容的理解,这要靠引导。在学生提的许多问题中,总会有一些是问在点子上的。我就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做范例,让全班学生有所仿效,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学生有了主动提问的习惯,不仅避免了读书时的囫囤吞枣,而且逐渐地学会了思考。长此以往就可做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大多是与感性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低年级里,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从大量的词语教学开始的。一个词就是一个概念。把每一个词准确地教给学生,学生才能正确地运用词语、运用概念,从而进行推理,做出判断。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先后学了有关“夜晚”的词,就有了“傍晚、夜晚、黑夜、深夜”的词,同样,关于“海”的词就有“大海、海面、海上、海里、海底”。这些词意思相近,但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前一组有时间的先后,后一组有方位的差异。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了这些词,才能准确地概括事物,这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训练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有条理,就合乎逻辑。为此,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我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或由近及远,或自上而下(反之也可),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现象的发生到结果。这样有顺序地观察,使学生获得的材料是有条理的,而不是凌乱的,学生的思路也随之条理化了。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我也要求他们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做一篇《狼山》的口头作文,要他们按“山上、山顶、山下”的方位依次口述;报告灭火实验的经过,则按照“点着了火→罩上玻璃杯→火灭了”这一观察、认识事物的过程进行口述;教《雷雨》一课,让学生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时间顺序复述……这样引导,学生就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受到了合乎逻辑的顺序训练。

除此之外,也可进行一些初步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训练。在教《小小铅笔要爱惜》时,我出示了三个句子:“小红用铅笔写字。小明用铅笔画画。小林用铅笔做数学题。”我要学生在后面加一句话说明铅笔的用途。学生根据上面三句的内容,很自然地归纳出“小小铅笔用途大”的结论。可以说,这就是最初步的对归纳推理的逻辑训练。又如教《小壁虎找尾巴》,我先总说一句“动物的尾巴很有趣”,再让学生分述“小鱼、老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的特点,引导学生做演绎推理的练习。

在上面这些思维训练中,学生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思维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四、以训练学生的语言为手段

一个人要表达思想,一定要借助于语言,语言对学生的认识起着主导作用,掌握语言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应以训练学生语言为手段。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语言训练可紧密结合范文进行,不必舍近求远,另起炉灶。我针对教材的特点,紧扣课文词句,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朗读、背诵和接近原文的复述,是经常性的训练。它可以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常用词语、句式和叙述顺序,使课文语言逐渐成为学生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一部分。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运用规范语言的起点,应作为语言训练的重点。例如,教“一群”这个数量词时,就是在学生进行偏正式词语搭配(一群××)的训练中,让学生理解其使用范围的。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群××在做××”,在学生进行这些说话练习时,我要求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于是,学生从小动物活动的状态说到人的活动,如“一群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一群小蝌蚪去找妈妈”“一群小羊在草地上吃草”“一群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一群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一群少先队员在唱歌”等。可以说,造一句话,学生脑海里就产生出一幅图画。这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力、想象力的训练。

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语言训练中,我十分注意总结学生的思维特点,掌握他们爱说的题材、形式,以增强训练效果。《一只小羊羔》这篇课文中的第二幅插图,画的是秋华和老大爷在对话的情景。我就引导学生从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去展开想象,组织人物的语言。为了激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我让学生扮演秋华,我自己扮演老大爷。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我提出:“秋华,你捧着羊羔是怎么向我这个老大爷打听的?”有学生连忙说:“你丢了小羊羔吗?”我随即启发:“你和老大爷讲话就这么没有礼貌吗?”学生立刻领悟,在前面加了称呼:“老大爷,您丢了小羊羔吗?”“老大爷”回答没丢羊羔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下面你又该怎么说呢?”学生想了想回答得很好:“老大爷,麻烦您了!”有的还把秋华焦急的心情表达了出来:“那么是谁家的小羊羔呢?真急人!”学生在十分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又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训练要反复进行。在反复训练中,我做到:大家练,练扎实。只有反复训练,能力才会提高。要提高,就要有意识地逐步增加难度。例如,在练习叙述有关春天的特征时,我先利用课文中出现的春天的“风”“阳光”“花草”“树木”等名词做主语,让学生练习说一句话。进而以“春天来了”做主导句,让学生说一段话。然后才做《找春天》的口头作文。因为体现了“先搀后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表达得比较好。一个小朋友当堂边想边说:“星期三下午,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老师带我们到人民公园去找春天。我们来到小桥上,往下一看,河水轻轻地流着,河边一排排柳树已发了芽。我们来到公园里,看见桃花开了,春梅开了,玉兰花也开了。小草也偷偷地从地下钻出来了。蜜蜂嗡嗡地在唱歌。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小朋友,春姑娘到我们这儿来做客了。’”接着又有许多小朋友补充:“春天来了,朵朵花儿张开了笑脸,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啊,春天来了,我爱祖国的春天!”不难看出,语言的发展,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每天写一句话”(内容自选)的练习,也反映了此现象。他们从自然界的日月水火、花草树木、春夏秋冬,写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内容丰富,思想活跃。智力的发展,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我将以上这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发儿童智力”的实践与认识写进了论文里,带去了南京,参加省教育学会成立大会。那是1978年的秋天,那天夜晚,我和教育局局长,还有几位老师坐上了江汉的轮船到南京去。舱外是浩瀚的长江,时时可以听到浪头拍打船体的声音,江上是漆黑的夜,而我的心里是亮堂堂的,希望的灯就在前面亮着。我真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到省会参加学术会议。我更觉得提包中的论文沉甸甸的。那不仅是用我的智慧,更是用我的人格、我的意志写成的。其间渗透着一个穷孩子的自尊,一个小学老师的赤诚,一位女性的清高。

报到后,见到做会议秘书工作的处长,我鼓足勇气问:“处长,不知道这次大会发言是怎么安排的?”

处长坦诚地说:“从目前的安排看,可能没有你在大会发言的安排。”

我听了并不失望,因为我的期望本来就没有那么高,能来参加这样规格的会议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又把自己凌乱的一些想法和一些经验进行了整理,与自己新学的理论结合起来,觉得挺有收获,心想:不发言也好,就用不着紧张了,那就专心听别人讲吧。

没想到第二天,那位处长找到了我们的局长,接着又找到我,对我说:“南京师院院长张焕庭教授认为你的论文很有新意,他很赞成你的观点,那就请您做好在大会上发言的准备吧!”

我们南通代表团的领导和代表听了这消息都十分兴奋。晚上,大家都来关心我,有的说:“李吉林,你千万别照稿子念”;有的说:“你也不能背稿子”……大家都为南通有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而高兴,当然我自己也为我能有这样一个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而庆幸。我在欣喜之余,提醒自己要讲就得讲好,我便照大伙儿的提醒和要求去做,既不念稿子,也不背稿子,而是脱稿阐述。

大会隆重地开幕了,会场气氛非常热烈,领导和代表充满改革新意和催人向上的发言,都让我觉得久违了。我坐在位置上激动不已,深感如今的生活是这么美好,教育是这么绚丽多彩。

快轮到我发言了,我又翻开昨夜已背熟的讲稿,看了又看。在那短促的一刻,似乎什么也记不清了。

大会主席宣布:“下面请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师发言,她讲的题目是《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我在掌声中快步走上主席台。我手上拿着讲稿,眼睛看着台下的代表,心在胸膛里咚咚地跳,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报告我的论文。

我讲着讲着,两腮滚烫滚烫,满脸通红。我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我的发言。会议休息期间,很多人向我围拢过来,大家祝贺我、称赞我,身旁是一张张发自内心的微笑着的脸庞。老厅长朱子闻先生特别高兴,因为他“文革”前曾经来过我们学校,让我参加他主持的座谈会,所以他看到我的进步兴奋得不得了。老厅长满心欢喜地说:“李吉林,行啊!你讲得很有道理。想不到多年后我们还能在这里相见,还能听到你在台上发言,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很好,很好,我祝贺你!”说着紧握着我的手不放。一会儿,长叹一声,“只是天石老厅长听不到了——”。在朱厅长旁边,还有南京市教委主任朱刚先生,他一身近乎老干部的打扮,也一个劲儿地夸我:“讲得好,好!难得呀!”

当时还很年轻的王铁军老师也眯着笑眼说:“李老师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很有见地。”

还有南京师院、镇江师院的许多专家、老师、领导,虽然我们彼此并不认识,但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我们很自然地连在一起。会场休息厅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不绝。改革的春风吹拂着中国大地,吹进了教育园地,代表们一个个满面春风。我也感到自己又回到了十几年前——1962年秋天,吴天石老厅长在常州主持江苏省语文教学座谈会。当时我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参加会议,也发了言,他也是用这样赞许的目光望着我,关切地问我的。

不一会儿,朱刚主任又来到我面前(有人介绍说朱刚主任是陶行知的学生),他热情地说:“你讲得好,我们明天请你在玄武大礼堂给全南京市的老师讲一场。”我一听立刻紧张起来,那是做大报告。朱刚主任看出了我的胆怯,又鼓励我:“没事,你去,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在朱刚主任的引领下,我走进玄武大礼堂,南京的老师陆续走进会场听一个来自江北的小学老师的报告,我真惶恐极了。

不一会儿斯霞老师也来了,她在主席台上坐下。我想,我的大会发言她已经听了,这不是听第二遍?我意识到这是前辈的一种提携,一种无声的支持。我心里踏实多了。全场鸦雀无声,静静地听我讲。报告在南京引起很大的反响。谁知这消息不胫而走。当我回程路过上海时,住在旅馆里,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院长和朱静英老师找到我的住处。我并不认识他们,但他们很客气地说:“李老师,您在南京市做了一场非常好的报告,我们听说了,也想请您在我们虹口区为我们上海的老师做一场报告。”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我不知如何应对,也没人商量,我心里忐忑不安。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学老师竟跑到大上海做报告,扬眉吐气的快感和胆怯交织在一起。那场报告也同样受到了上海老师的热烈欢迎。

多少年后,朱静英老师还回忆说:“李老师,你那天到上海来做报告,我们看见你鞋子上还有泥巴呢!”我想,这说明我一心只想着把报告做好,顾不得从头到脚地打扮自己。我便自我解嘲地说:“鞋子上有泥巴,不就是个乡巴佬儿吗,还到上海来做报告?!”说着,两个人都欢笑不已。

这次参加了省教育学会成立大会,我的第一篇论文从江苏到上海,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所以一下子就有好几个杂志社,全文或分上下两期刊登了我的这篇论文。《江苏教育》是最先发表的,在1979年的第1期和第3期全文发表。这篇论文当时在全国来讲,是基础教育领域关于发展儿童智力的第一篇论文,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关注。《江苏教育》的封面在《江苏教育》发表的论文

当时我想,影响已经出去了,我该怎么面对这样喜人的新情况呢?心里很不踏实。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只有好好学,好好干。我又告诫自己:心要热,头脑要冷静。这是当时我自觉地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我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心更急切了,把孩子教好的决心更坚定了。此后,我更是每日每课地动脑筋琢磨。

第二章 一个信息做了40年——从训练语言、发展智力起步

当时这种真切、热切、急切的心理状态,令我终日沉浸在对教学工作的思考中。路在脚下,究竟该怎么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发展究竟是个什么规律?我当时就像个孩子一样,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我的内心平静不下来。我渴望学到新的东西,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为孩子挣脱束缚。

在1979年“五一”前夕,我出席南通市举行的劳模座谈会。我走进市文化宫二楼大厅,巧遇初中的外语老师。我恭恭敬敬地跟外语老师打招呼,也很自然地坐在他的旁边。我刚坐下,他就对我说:“李吉林呀,你那篇发展儿童智力的文章里介绍的训练语言的办法,在外语教学里也很好用。”我一听开心得不得了,惊喜地说:“哦,是吗?!”随即我又请教他:“那么蒋老师,您外语里面,有没有什么方法我们汉语教学里也可以用呢?”他稍微思索了一下,提示我去看一看最近一期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说里面的介绍或许对我有启发。

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到市教研室把这本杂志借来了,坐在办公室里一口气把它读完。看了之后,我第一感觉就是:在外语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学习词汇,进行句式的训练,孩子学得生动有趣、非常轻松。我就想,这办法挺好。汉语教学在当时来讲是呆板而抽象的,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外语的情境教学,移植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这个问题提出以后,我进一步想到它的可行性。我想到曾经读过的《语言学》: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我想,外语和汉语既然都是沟通、交流的工具,那两者必有其共性。我再联想到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不管是中国的孩子,还是外国的孩子,他们刚开始学习语言时,都是在一种情境中学习的。孩子的第一声“妈妈”,是“妈妈”的这个形象多少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然后妈妈教他发“妈妈”的音,孩子才渐渐地学会的。推而论之,所有的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的。我想,这就是两者的相通之处,这是由它们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既然外语、汉语的本质是相同的,那么情境教学就不仅可以是外语教学的方法,同样也可以成为中国孩子学习母语的生动场景。

当时我做了这样很初步的分析,用现在的话来讲,还算不上提出问题后的“理论假设”,只是非常粗浅而不规范的设想。不过也至少做了些分析与思考。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我个人的局限,只能这样“土法上马”了!但正是这种“土办法”让情境教学走进了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为了稳妥起见,开始我仅仅是做了一个局部的尝试。那只是在阅读课上留下5分钟进行语言训练。第一次是我教《小马过河》的时候。课文是一篇童话,里面有几个角色:老马、小马、松鼠、老牛。课文生动地描写了这些童话角色的对话,描写了它们说话时的神情和动作。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描述中运用提示语。那天我班上刚巧获得卫生红旗,我就请班上年龄最小的吴洲表演。

我小声地对吴洲说:“吴洲,今天班上得红旗,你高兴吗?”他点点头,我又接着说:“那你就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最好说两遍,好吗?”

可爱的小吴洲一边跑着、笑着,报告这个好消息。接着我要孩子们把吴洲的神情、动作、报告的内容说一说。结果大家看了吴洲的表演,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在那时候,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出现孩子这样的表演,那真是绝顶新鲜的事!孩子们兴奋不已,纷纷举手,有的非常迫切,把手举得老高,他们争先恐后要发言。他们说:“吴洲连蹦带跳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吴洲跑进教室,欢天喜地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吴洲连声喊:‘我们班上得到红旗了!我们班上得到红旗了!’”“吴洲兴高采烈地大声喊:‘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

描写吴洲动态的词语,像蹦跳出来的似的,一连串的词都用上了。孩子们的兴奋感染了我,我即兴创设了一个情境:“现在你们看李老师,”我望着孩子,笑嘻嘻地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好!”随即我对孩子们说:“你们能描述一下李老师刚才说的和脸上的神情吗?”

孩子们更兴奋了,一下子呼地举起了手,他们不假思索地说:“李老师微笑地说:‘小朋友们好!’”“李老师满面笑容地说:‘小朋友们好!’”“李老师亲切地说:‘小朋友们好!’”

…………

我真想不到,孩子们对情境的创设是这么欢迎。语言活动热烈地进行着,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词语的检索速度飞快。我真是开心呀!

那天正好是学校的李静教导主任和教研室的一些老师听我的随堂课,下了课,李主任就说:“李吉林,你今天这个办法好。”

我脱口而出:“我今天用的是情境教学。”说完,我自己也惭愧地笑起来了。虽然当时我自己对外语中的情境教学也不甚了解,但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认真思考怎么把它继续做下去。第二堂课、第三堂课……我从创设一个情境,说一句话,到创设几个情境,说几句话,到最后创设连贯的情境,说一小段话。有时候,我自己也表演角色,比如我是小红的妈妈,是小明的奶奶,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我逐渐意识到,情境不仅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景,而且还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我感觉到情境激起了孩子热烈的情感,在语言活动中,他们的情感在起作用。我开始意识到儿童语言的发展有情感伴随该多么好。同时也感悟到儿童学习语言需要在情境中进行。

我思忖着,我创设的情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粗略地分析了一下:一是创设的情境是儿童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觉得特别亲切;二是情境要与课文语言相连,这样他们就有词汇去描绘它,这就非常顺利而且很自然地促使儿童运用课文语言。

我真想不到,蒋老师传播的这个信息,让我由此探究了近40年。我自己也反思,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需要学会捕捉信息。对于这一信息,我为什么能够一下子就把它抓住了?那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寻求一条有效途径,这条途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是可以使语言文字的学习化难为易的。真没想到对这一信息的把握,竟然让我一步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在这里可以引用一句格言:“灵感惠顾有准备的头脑。”李吉林反思实践中的感悟,撰写论文

大概是受第一篇论文的影响吧,1980年暑假,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北师大的高惠莹教授给我写信,热情地推荐我这个还没见过面的小学语文老师去大连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参加这次会议同样也需要携带论文。我当时接着上次的思路,准备写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论文,当然不能重复。当时我问自己:智力发展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呢?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呢?于是我根据自己最新实践的感悟,写成了论文《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

一、提高起点,提早起步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6~9岁的儿童。据研究,这一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佳期(4~8岁)的后半期,也是儿童语言由简单句向连贯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发展时期。在儿童大脑迅速发展、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若只以识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因为待学生读完小学二年级,已是八九岁的儿童了,这就错过了儿童智力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诚如国外一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其发达期给予发展的机会,就会一个一个地枯死,就会发生儿童能力的递减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给儿童以发展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尽早地得到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进行字词句篇语言训练的丰富材料,包含着可以用来发展智力的诸多因素。因此,无论从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还是从教材内容来看,我以为识字教学应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不识字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但识字不是唯一的重点,训练语言、发展智力应及早进行。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我把语言训练贯穿其中,适当增加难度,让作文提前起步。一年级上学期,通过拼音、识字、阅读,进行大量的“说一句话”的训练,3个月后开始口头作文;下学期就进行每天“写一句话”的训练。二年级上学期每周写两段话,进行书面短文练习,开始写作命题作文;二年级下学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在教授课文时,以理解、运用为原则,让学生进行篇章和修辞的训练。

提到篇章和修辞的训练,人们总认为这是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其实,低年级教材已包含着一定的浅显易懂的篇章知识。稍加指点,学生即可接受。加之儿童的思维条理性不强,及早进行篇章的训练,可补其缺,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而儿童富有想象力,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很喜欢让小鸟、小草说话,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可以说,他们是擅长比喻和拟人的,只不过不懂得术语罢了。因此,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正可“扬其长”,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我想,既然是教了学生就可以学会的东西,何必一定要拘泥于陈规而不教呢?凡是学生能理解的,就应该是合适的。于是,我按照字词句篇“四杆齐下”、各年级有所侧重、螺旋式上升的顺序来组织教学。

此外,我还增教了古诗,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古诗中的许多名篇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在学生幼年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们多读多背些,对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和语言、增强他们的记忆力、陶冶他们美的情操都是有益的。因此,我每学期都选10首思想感情健康的古诗,做补充教材。

这样适当提高起点,增加难度,就把学生带入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智力发展便可开足马力。他们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也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

提高起点,提早起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智力,也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小学阶段学生平均识字2648个。1~4册统编教材要求识字1690个,默写正确率达99.4%。两年来,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在学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另外多学了85篇课文(其中包括40首古诗)。每一个学生“写一句话”练习90余次,短文写作练习39篇、观察日记84篇、命题作文(口头和书面)30篇。每一个学生入学后进行的这些创造性书面语言的训练,除去开始11次未写成书面的口头作文外,共达230多次。这也就为学生提供了巩固识字的极好机会。学生能非常轻松愉快地学习,没有多上一节课,我也没有过重地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创设情境,带入情境

学龄初期的儿童,怎样才能提高起点、提早起步呢?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根据教材和作文题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把语言训练和发展智力统一在情境教学中。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有生活才有语言。可以说,一个人在孩提时期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是无法学会语言的;而到了少年时期也是无法学好语言的。情境教学这种手段具体形象,为低年级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便常结合教材和作文题材,设置情境,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学习语言,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图画、照片、音乐和文学语言的描绘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教材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过去,讲读课运用的“发胖式”的分析法,流弊确实很大。它的症结是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章的意境和整体美,削弱了教材的感染力,孤立地讲授基础知识。而情境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客观事物,深切体察自己的感受,从整体上理解词句,加深对教材的领会。《小白花》这篇课文,描绘了1976年4月初,首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但这一历史事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怎么才能使学生有所感受呢?于是我先出示了一张放大的当时拍摄的照片,它给学生以特别强烈的真实感。我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观察,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整个天安门广场花山人海的情景有了感性的认识,而后让学生结合照片,朗读有关的课文,进行语言的训练。接着我选取了以悼念周总理为主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几个乐句,借助音乐的语言,再现首都人民面对纪念碑向周总理默哀的情境。音乐声起,悲哀的气氛被渲染得特别强烈,一下子就扣住了大家的心弦。学生静静地听着,想象着课文中描写的那个情境,大家低头不语,仿佛自己也来到了纪念碑前,正在向周爷爷默哀。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范读课文,学生轻读课文,他们深情地读着:“敬爱的周爷爷啊,我们想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课文中的语言成了学生的共同心声。我自己好像也进入了那个情境,不禁潸然泪下,学生也忍不住哭了,晶莹的泪珠挂在脸上……接着,我要他们用“天安门广场”说一句话,描绘当时的情境,学生的想象十分丰富:“天安门广场上静静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低低地垂着,松树挺立着,金水桥下的河水呜呜地哭起来了……”课后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那个情景。”

通过师生动作的演示,设置和教材有关的情境,进行语言的基本训练。《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描写对话时用了许多“提示语”:“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等等。为了引起学生对“提示语”的注意,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种种神态和动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提示语,我设计了两个情境、两个动作。一是指名一个学生演示动作:欢蹦着进教室的同时说“我们班上得红旗啦!我们班上得红旗啦!”;一是我自己微笑着说“小朋友们好!”,分别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的句子。演示时,全班学生一个个凝神视之。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我可以知道,此时,他们的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这种兴奋性越高,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越集中,观察得就越持久、越真切。这就向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加之我要求他们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这必然促进学生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的全面发展。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学生在观察、感知时,主要是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境时,主要是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大大挖掘大脑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学习语言,而不至感到疲劳。所以在阅读课上,我很少进行名目繁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更不采用“题海战术”。语言是有生命的,“题海战术”却是抽掉了语言的生命,使语言变成了干巴巴的文字形式上的变换和组合,学生做得透不过气,索然无味,结果收效甚微。

结合教材或作文,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的训练。情境教学,往往是从观察入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材料。生活的图画丰富多彩,学生可有感而发。我带孩子们登高望远,让他们认识家乡的美景:春天来了,带他们到公园的花丛、草坪、树下、水边找春天;秋天,庄稼成熟了,我带他们去观察秋天田野里丰收的景象;初冬时节,我又带他们到野外、到庭院认识初冬特有的景象。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就是带学生去认识世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大自然绚丽的画面,是我常常选取的情境。

情境要让学生感知,学生才会有所表达。鲜明的感知目标,才便于学生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这正是学生智力积极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语言发展的重要过程。事先我总是一个人到野外去,认真选取感知目标,并从景物远、中、近的层次确定观察的角度,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确定了感知目标,还得考虑好带有启发性的导语和提问。例如:我带学生观察秋天的田野,站在大桥旁,近看一大片丝瓜棚。我指导他们先看棚上花的色彩、形状和花上飞舞的蝴蝶,然后看棚下的瓜,并问学生:“那大丝瓜该多大啊!你们的手臂和它比比看,哪个粗?”“那些小丝瓜躲到哪儿去了呢?”这些导语和提问,激起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他们的观察更精确,表达的内容也就具体了。学生这样描述丝瓜:“我们站在大桥上,眼前是一片丝瓜棚。棚上开满了一朵朵小黄花,真像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棚下挂着一条一条大丝瓜,有的比我们的手臂还粗呢!小丝瓜呢,它比不过大丝瓜,就不好意思地躲到绿叶背后去了……”事先考虑好导语和提问,指导学生观察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还要因时制宜,让学生去发现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那天,我们站在大桥上,刚巧刮起一阵风,我便随即指导学生看在秋风中摇曳的芦苇,以“一阵秋风吹来……”做导语,让学生描绘芦苇的动态。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写作文时就无须再搜索枯肠,而是言之有物,充满生活的情趣,没有空话和假话。在情境中学生的智力和语言都得到了发展。

三、注重启发,促进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要教学生识字,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发展智力,似乎毫无头绪。但一切事物都有个核心部分。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因此,要把语言训练和智力发展结合起来,就要紧紧抓住核心,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力。国外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就目前时代对人类的要求来看,如何充分利用人类特别是儿童的脑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的问题,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从这个观点来看,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指出:“只要在发展上下功夫,学生掌握知识就更容易,知识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学生会想,便会说,想得多,表达的内容就丰富;想得合乎逻辑,表达起来也就有条理。因此,要把训练语言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注重启发,促进发展。

首先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虽然学生每天在课堂里学习,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们的思想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而是要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展开智慧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宇翱翔。一次,我教补充教材《指南针》时,要让学生知道指南针的作用,但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作用?”这样问,学生只需回答“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而是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儿用得到指南针?”这一问,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高山想到古老的原始森林,从飞行员说到潜水员,从勘探队员说到旅行家、考古工作者,从登山运动员说到伐木工人……学生的思路一打开,语言就随之丰富起来了。

其次要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三篇论文轰动了全世界,他就是正确地提出了别人没有提出的问题,所以爱因斯坦说:“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重要。”可以说,一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地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简单有趣,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学生提出的问题扯远了,就说明他们的思路没有条理。要引导学生想到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思维力具有条理性、深刻性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适宜鼓励的特点,我极力避免讲大道理或指责,而采取了三种做法:一是示范,二是鼓励,三是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班上学生一般说来都能围绕教材的重点提出问题,问题也比较集中。但总不免有一些离题的,这往往是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而不宜轻易否定这些提问。例如,教学《鱼和潜水艇》时有学生提出:“如果潜水艇在海底遇到鲨鱼怎么办?”学生因为好奇,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我意识到无视或挫伤学生的好奇心,无异于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同时,我又考虑到这篇课文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仿生学,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他们将来也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我放手让他们大胆地设想,我觉得这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学生议论开来了。有的说:“我有个办法,在潜水艇的后面装个镜子一样的东西,船舱里装个电视屏,如果鲨鱼来了,潜水员坐在里面就能发现,迅速躲开。”有的说:“我有个好办法,潜水艇里装个东西,可以像乌贼那样喷出黑水,鲨鱼就看不见了。”但是马上遭到另一个同学的反对:“我不同意。你这样做,会污染海水的。”学生提问似乎有些偏离了课文,但是结合这篇具体课文的教学要求,做一些讨论,还是有益的。说不定这次讨论就在某些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运用仿生学进行发明和创造的种子。其实,他们想出的像乌贼那样喷黑水的办法,不正是有一点仿生学的意味吗?学生提出问题后,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创造性人才应该是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仅正确地提出了问题,而且自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教师的教学工作应立足于学生的明天,从明天的高度考虑今天教学的具体办法。事实上,学生智力的潜在力量是很大的,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是可能的。

最后要启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能动地发展。启发学生思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待老师启发,学生自己就主动地多思、多想,这是学生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心理动因。具备了这一条,学生便可以能动地发展。因此,我尽量把课上得“好懂、有趣,有一定难度”。进行识字教学,我总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识记字形,逐渐地使他们掌握汉字的规律。有时,我还自己编写儿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识记字形,体会字义,从而巩固识字的过程。复述朗读,我也尽量安排得生动些,让形式新颖、多样些。有时我故意设置障碍,引而不发。在教《数星星的孩子》时,我让学生听了一篇100多字的极其优美的短文。那篇文章从天上的银河,写到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讲到银河系之大,整个宇宙之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