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澍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6 19:57:03

点击下载

作者:杨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孟澍江

孟澍江试读:

出版者的话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而且要写出“干货”来,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由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孟澍江教授

内容提要

本书是孟澍江教授临床经验集。

孟澍江教授是著名温病学家,他对温热病的诊治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其临床诊治疾病多从温病人手。通过对盂澍江教授医论医案的学习,可以为将温热病诊治规律移植到内科杂病的诊治上提供思路,从而拓宽临床思路,同时将温热病理论发扬光大。

医家小传

孟澍江教授,学名孟长泰,男,汉族,1921年7月13日出生。江苏高邮市人,大学文化程度。著名的医学家,中医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副组长、诊断学教研组组长、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及中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全国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同时任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江苏中医杂志》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温病学组主任委员等职。曾选为南京市鼓楼区人民代表,评为第一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自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学校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盂澍江教授出身在江苏省高邮市甸垛乡一个贫农的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且体质孱弱多病,更不幸的是在6岁时即有丧母之痛。父兄见其资质聪敏,就有意要培养他断文识字,全家节衣缩食,让他从7岁起入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虽学业甚优,无奈一个赤贫之家,再也无力提供升人中学就读之资,故而未能直接进入中学。本欲在家从事农耕,但实在体弱不堪农事之劳,故父兄相议后,觉得无论家中经济如何困难,也要设法让他有继续学习的机会,经过多方筹划,终于得到亲友的资助,得以进入私塾及初中补习班学习。不料,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践踏到了苏北大地,高邮地区也燃起了战火,各学校都陆续停办,他在快要修完初中学业之时,又再次辍学。在他17岁时,为维持生计,家中与他商议选择职业。父兄见他平时甚喜浏览医书,对医学似有所爱,询问他是否想拜师学医,这一建议正中他下怀,遂欣然同意。不久,经亲友介绍,只身赴邻县江都樊川镇,拜当地名中医王少江先生为师学习中医,从此,他走上了从事医学的漫长道路。

王少江是苏北名闻遐迩的儒医王吟江之子。吟江先生原籍苏南丹徒,后移至江都樊川定居,初习举子业,工于诗词歌赋,又精通佛学,曾为当地水陆寺众僧开讲佛经。吟江先生对医学也颇有造诣,后即正式挂牌行医,医名遍及江都、高邮、兴化及三泰(泰州、泰县、泰兴)诸地。吟江先生精于大小方脉,尤其擅长治时令病,每出奇制胜,从其学者达二三十人。其子少江幼承庭训,尽得其传,学精于内、妇、儿诸科,尤擅于肝肾、脾胃病的调治。在继承吟江先生诊治热病经验的基础上对热性病的治疗胆识过人,对危重之症,经常投用峻猛之剂而起沉疴,故远近咸称道,同行无不服膺。

孟澍江教授在王少江先生处学医三年,不仅医学上尽得其传,而且在治学、为人等方面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少江先生认为习医者非比其他职业,尝言:“为医者,人之生命所系,责莫大焉”,并多次以吴鞠通所说的“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来训导弟子。少江先生的品行也给孟教授很大的影响。先生虽为一方名医,但不以医谋财,而是洁身自好,耻于追名逐利。对广大农村中的贫困患者,素怀恻隐之心,若有贫户求诊,从不计较酬金,并随邀随到,风雨无阻。对无力购药者还经常赠金周济药费和盘缠。先生曾贴一门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可见他淡于金钱之意。但另一方面,对富而不仁之家却从不趋附,每表现出孤高之性,常有富而名声不佳之家邀诊,或借故不去,或必须付出重酬方应之。

孟教授在少江先生的精心教导下,尽得其学,颇得少江先生的青睐。先生见他潜心习医,品行端正,确为可造之材,前途不可限量,就招其为婿,以使家学有传。学医三载,业成归乡里悬壶。开业之后,谨遵师训,兢兢业业,白日应诊,夜间便在书中寻索,不敢稍有疏忽。行医未久,连续数愈疑难重症,由此而医名大振,求诊者舟楫相接,日盈于门,终年不减。虽当时战火不断,但业务日见兴旺,家境亦得以改善。行医不久,即有上门要求从医学医者,在短短几年之中就收孟沅江、杨霖江、徐涵江、陆浚江、刘静江、张锦江、刘浩江等十余人为学徒。在繁忙的诊务之中,将平生所学参以个人心得,悉心授之,尤其反复强调众学徒要继承吟江和少江先生的为人及治学方法,学医术更不忘学医德。到现在,孟教授这批早期弟子早已成为各地医院的中医骨干力量,多数亦是花甲老人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孟教授作为一方名医,率先在乡里组织了联合诊所,担任了诊所负责人。到1955年,江苏省中医学校招生的消息传到高邮,当时他虽业务甚忙,收入也颇为丰厚,但仍牢记先师之训,自觉学识尚浅,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进修提高机会,遂毅然舍弃了一切,离乡而应试。被录取后,即只身赴六朝古都南京进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即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学习。在校学习之时,是采用“边学边教,教学相长”,“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新式教学方法,一面听老教师的讲课,一面自己备课上课,互教互学。孟教授因已有相当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如饥似渴的求学精神,所以业务上提高甚快,颇得师长和同学的赞誉。一年后修业期满,被评为优等生,学校领导希望他留下任教,此时对孟教授来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如留在南京工作,当时学校的待遇甚低,家庭经济势必较为困难,加之家属难以同时调来南京,生活上颇多不便,同时在家乡已有很好的声誉,诊务工作开展相当顺利,弃之实在可惜;然而当时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全国的中医事业历尽磨难已处在极度萎缩的境地,而党的中医政策在全国贯彻不久,急需一批中医教育事业的骨干,为国家培养中医事业的后继人才。在这一形势下,孟澍江教授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不以自身的个人利益为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校工作,投身于中医教育事业之中。在长期的中医教学工作中,孟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成为现代温病学的学科主要创始人。除了担任历届中医本科生的《伤寒论》、《温病学》、《中医诊断学》、《内科学》、《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先后培养了9名医学博士、21名医学硕士。在他领导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的三十多年中,该校的温病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该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93年该学科被先后评为江苏省政府的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学科。

盂氏在几十年内,勤于笔耕,著作甚丰。他主编的《温病学新编》、《温病学讲义》、《温病学》等被选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统一教材,另外又编写了《温病纲要》、《温病学教学参考资料》、《温病学概要》、《温热病专辑》、《温病学》(教学参考丛书)、《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阐释》、《温病的理论与临床》等十余部医学专著,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谈谈温病治疗中的滋阴法》、《温病学的发展与展望》、《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若干问题的探讨》等三十余篇学术论文。

孟氏学承清代江浙医学,特别对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家尤有深研,在温病学方面固然是以这四大家的学术为主体,在内科方面也继承了四大家的主要理论和诊治特色。如叶天士的久病人络、补益胃阴、中风主内风等观点,薛生白的湿热致病说,王孟英的食疗说等,对孟氏的学术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上积有五十多年的丰富经验,对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诊治都有独到之处,而在热性病、脾胃病、肝胆病、男子不育、妇人不孕、月经病等病的诊治方面更为擅长,对多种疑难病证的治疗每起沉疴,故驰名于金陵及省内外,被评为江苏省名老中医。在学术上,推崇叶天士诊治温病和杂病之说,结合师传经验,融汇贯通,尤其擅长把温病方用于杂病的治疗之中。在治学上积极主张对传统中医学理论进行整理、提高,吸收历代诸家之长乃至现代医学的有益内容;在临床上主张辨证论治与有效单方、验方结合,用药不宜杂乱,重视人体气机之通畅,重视治疗中的非药物因素。所以孟氏不仅在中医理论方面甚有建树,而且临床疗效卓著,对热性病、脾胃病、肝胆病、男子不育、妇女不孕、月经病等的诊治尤为擅长,对各种疑难病证的诊治有独到之处。现虽已80岁高龄,且患目疾,仍坚持每周上门诊,就诊者甚众。

孟氏在治学上一贯严谨,对于如何做学问颇有心得,兹择其要略言二三。

一日博而约。作为中医教育工作者,其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要能真正尽其责,必须具有精深而广博的知识,既能熟悉经典,又能汇通诸家。然而,若博而不约,则在授课时,徒为“旁征博引”,势必繁琐堆砌,不能条理系统,令人不得要领,如人云里雾中;反之,若约而不博,所授仅限课本内容,或随文敷衍,则又言之无物,肤浅乏味,不能引人人胜。因之,有博必须有约,有约亦须有博。要之,也只有做到博览群书,广收资料,尤其留意边缘学科,然后再予加工提炼,于课堂上才能重点突出,深入浅出。

二日学而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只是学而不加思考,仅能知其皮毛,绝不能出神人化。孟教授读书每究其所以然,辨其是非,不是人云亦云,书云亦云。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试举《温病条辨》一书而言,尽管孟教授以其为研究温病学者必读之书,但也非一概奉为金科玉律。如上焦篇第九条言白虎汤“四不可予”,其中有“汗不出者,不可与也”。然而证诸临床,若已具大热、大渴、脉洪大而仅是汗不出者,亦可予白虎汤,往往服白虎汤后反见汗出而解。探其缘由,系此汗不出非为表闭,而是气分邪热内郁,气机不通。投白虎汤以其能透邪外达,故能汗出而热退。可见“汗不出者,不可予也”非绝对之辞。又如上焦篇第十三条,在栀子豉汤证中言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对于所言“无中焦证”四字不可轻轻放过。此条吴鞠通示人该证“欲呕”非病邪人胃,而是热郁胸膈间之故,因而其治不可早用苦寒沉降之品。再如上焦篇第十九条用普济消毒饮治大头瘟、虾蟆瘟,吴鞠通主张该方去升麻、柴胡,但临床上用升麻、柴胡而疗效好。为何如此?盖该病初多有病邪在表,升麻、柴胡有疏表达邪之功,且虾蟆瘟多为病邪侵犯少阳胆经;又因肝胆互为表里,肝脉下绕阴器,故患者每伴发睾丸炎,而用柴胡可疏泄肝胆,用升麻可升散风毒,是以升麻、柴胡不可去也。凡此种种,读书之时应加独立思考,多提一些为什么,这样,每次读书才能有所得,对问题的认识才能逐步深化,学问才能增进。

三日知而改。祖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蕴藏着无穷的宝藏。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论而欠明、述而欠详之处颇多,所用名词术语亦多抽象概念。在学习之际,孟教授强调首先要“知”,即了解它、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敢于突破前人所说,用更清楚、明确、合理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它。这就是“改”。举温病学中的例子,例如:关于温病的病因,古人以“六淫”立论,即从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依据发病后的证候表现,推断其病因,即“辨证求因”。可见,所说的病因为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果系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所伤乎?实是未必。若舍去症状,无症可辨,又安知其病因为何哉?此种六淫病因学说目前仍有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意义,但如何使六淫病因学说求得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与现代医学的病原微生物有机地统一起来,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又如对温病的发生,传统有新感与伏邪之说,此种病邪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之证,无疑亦是从症状表现推断而来的。若拘于传统说法,以邪伏人体某处,至某日乃出,凿凿言之,人可信乎?知其系代表两种不同的发病类型,由逻辑推理而来。对此,应以更确切的理论来说明它,使之更切合疾病的本身发病规律,更符合于临床实用,这又是需要作进一步研讨。再如对于温病的诊断,祖国医学中固然有极其丰富的内容,然而其收集病情仅是在直观、宏观上,对于许多内在的、细微的变化缺乏了解的手段,因而不能充分地揭示疾病的本质;在治疗上,同样对于具体的药理作用,方剂组合的实质意义也有许多未知数。若只停留于古人的记载,只重复古人的论述,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新的探索、新的阐述、新的突破,也就是有“改”的勇气、信心和踏实的行动。

孟氏还是大力开展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学的积极提倡者,他曾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营两燔证的实质及清气凉营法作用机理的研究”等一批国家和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在带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十多年中,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温病多种病证的动物模型研制和温病学常用治法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孟氏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常应邀赴省内外各地作学术讲座,孟教授曾应邀到山东、广西、广东、云南、北京、西安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对中医学和温病学的发展思路和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学术交流中,孟老不仅对我国传统的温病学理论作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对叶天士、薛生白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还对温病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在目前形势下,温病学要适应防治疾病和人民对卫生保健的需要,必须在学术水平、治疗效果、使用剂型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呼吁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大胆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对我国中医学,特别是温病学学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了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和提高,孟教授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的温病学术组织,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温病学术研讨会,为以后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孟教授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望。日本的医学杂志称他为“温病之泰斗”,并专门撰文介绍,有不少日本友人慕名而来中国找他诊治疾病。在1990年应邀到泰国进行讲学和医疗服务,受到泰王国领导人的接见,得到当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海外有不少人以重金聘孟教授去工作,如台湾有人以每月2万元和一幢楼房为代价请孟老去台北开诊,但孟老都婉言谢绝了。孟老说:“我是党和政府培养起来的,我的中医事业在国内;外边的条件再好,也没有我在国内干得舒心,更不可能有我在国内发挥的作用大,所以我是不会到外边去的。”专病论治热  证高  热——疏理肝气亦可解高热

孟教授作为全国知名的温病学家,对温热病高热之治疗具有丰富经验自不待言,但对于临床所见的高热病例也并非一概都用治温病之法。他认为,在内科杂病中常有一些发热病例,看似外感温热病,实由内伤引起,其立法用药自与治温病者有所不同,但在立法上可以参考温病学的理论。下举一例以窥一斑。

袁某,女,16岁。1990年5月初诊。

主诉:一年前曾有几次不定期发热。每次发作,体温达40℃左右,查血未见疟原虫,或一月一发,或数月一发。这次发热已三日,诊见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每至下午辄发热,发热前先微恶寒,体温40.2℃,伴有口干且渴,心中烦闷,月经先期。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热势虽高,仍能自持行动。舌苔微黄腻,脉弦数。辨证:证属营卫欠和,邪在少阳而波及阳明。方用柴桂各半汤合白虎汤加减。处方:柴胡6g,川桂枝5g,法半夏9g,黄芩6g,赤芍10g,甘草4g,生石膏24g,知母10g。3剂。

二诊:药后未见效验,身热依然。表虚发作虽无定时,但仍有一定规律,时发时止,故疑为久病入络,邪留阴分,乃仿吴又可三甲散以图之(处方略)。2剂。

三诊:身热仍持续不退,精神较差,进食甚少,月经提前而至,色泽不鲜。患者祖父谓:该女平素寡言,思维待人一如成人。孟教授反复考虑后认为本病表现与温病虽类似,但与其性格有关,因肝失条达而邪热内郁,故以逍遥散加减治之。处方:柴胡8g,法半夏9g,黄芩8g,甘草4g,当归12g,赤白芍各10g,薄荷6g。3剂。

四诊:服药后,身热明显减退,现已正常,精神亦见振作,饮食恢复如常。又按上方调理5剂,观察多年未有复发。

按:本例的治疗几经波折,对其病机本质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从本例症状诊断为温病似亦未尝不可,其病变似在卫气之间,少阳与阳明同调,用和营卫、清阳明之法本在规矩之内,且热势之盛不用白虎似不足挫其势。但用药之后未见有效,后又用三甲散人阴搜邪,似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药后不应。最后,孟教授根据患者祖父所提供的线索,诊其为肝失疏泄,营卫不和而致寒热数作,主以条达肝木后,其效应如桴鼓。逍遥散虽非清法之方,但对此高热之证却能取效,主要在于辨证正确,用药切合病机。所以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治不论内伤、外感,都有相通之处,应做到融会贯通。低  热——治低热亦当重祛邪

低热是内科杂病中较为常见的病证,其引起的原因甚多,治法也有多种。由于低热多见于阴虚、血虚、气虚,所以一般医者一见低热就易诊断为虚热。盂教授认为,内科杂病中的低热也有不少是因病邪的存在而发生的,所以每用祛邪之法,特别是运用治疗温病之法治疗其中某些病证,每可取得良效。1.宣膜原以退低热

施某,女,43岁。1981年9月10日初诊。

主诉:低热三月余,每至下午辄作,至后半夜渐退,晨起稍安,基本上发作有时。形体消瘦,体力不足。曾就医于多处医院,做过多种检查,但均未得出明确诊断。也曾采用各种治法,低热仍依然如故。诊查:日晡辄作低热,测体温在38℃~38.5℃,或伴有微寒,有时泛恶欲吐。面容清癯,一似阴虚之象,但细察其舌苔色黄白厚腻,舌边色红,脉细濡而数。辨证:微寒作热,其邪不在卫表。寒微而热著,发有定时,又非寒热往来,其邪不属少阳可知。从其寒热晡作,病程较久,舌红而苔腻,可推断其邪伏于膜原,泛恶亦为湿浊内阻、气机失畅之佐证。治法:属湿浊在膜原,遏阻气机,但素体羸瘦,治疗不可偏凉、偏燥,当用疏理透达法,方取雷氏宣透膜原法。处方:藿香6g,佩兰8g,川朴3g,槟榔6g,半夏6g,黄芩6g,甘草2g。3剂。处方时当考虑体质脆弱,不可过于克伐,故原方中的草果未加入,俟药后再议。

二诊:服药后,患者并无不适,自觉胸中宽松,热势虽每日仍发,但已有下降趋势,持续时间亦见缩短,舌苔较前有松化之象。经权衡后,决定方中加入草果4g,以增其透化湿浊之力。3剂。

三诊:服前方后,寒热基本控制,精神亦转振,舌苔渐化。但胃纳尚不见旺,此因湿邪尚未尽化,且胃气未复。再投用和中健胃之品以善其后。处方:藿梗6g,佩兰8g,川朴花4g,生苡仁15g,谷麦芽各15g。前方连用7剂后,邪去正复,病乃得愈。

按:本例低热发于夏暑之时,曾多方诊治,包括曾服用清暑、清化湿热、养阴、滋阴降火、益气等多种中药方,也用过多种西药,竟毫无效果。孟教授在分析其病情时,从其舌苔表现而断然否定了阴虚的诊断。其病程虽较长,但他仍诊断为感受夏令湿浊之邪所致,故投用宣透膜原之法。开始用药时,尚因患者确属阴虚体质,故对过于温燥之品较为慎重。初试即见效果,温燥药并无不良反应,故再增强祛除湿浊之力,病情迅速好转。可见,在临床施治时,对患者体质固然不可忽视,但总以祛除病邪为先,古人说有病则病当之,确非妄言。特别是对低热患者,不能只看到其虚的一面,其低热的发生往往与病邪的存在有关,所以必要时应先祛其邪,邪去热自净。当然,在祛邪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体虚,不可过于孟浪,在邪去之后,如正气尚虚者,也应视其虚之所在而投用补益之品。2.低热亦有因热瘀起,热瘀得去则低热净

顾某,女,15岁。1984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病起二月余,初起恶寒发热,阑尾部有压痛,查白细胞18000/mm3,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用保守疗法,注射青霉素等,两天后阑尾部疼痛减轻而未消失,高热渐退。但每至下午则发低热,体温38℃左右,伴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日益不支。诊查所见:形肉消脱,肌肤甲错,憔悴不堪,气息无力,日晡低热,肤燥无泽,阑尾部按之作痛,终日卧床,站立需人扶持,食纳亦少,大便干而色黑,小便少而色深。舌质红而苔少,脉细而数。辨证:热邪久羁,瘀热在里,津液暗耗,无以濡养百骸,故形体日衰,气阴大虚。留瘀不去则邪热附于有形之邪,稽留日久不退,热不退则阴愈伤,以至于到肉脱形消之地步。治法:瘀热互结,邪实正虚,补则碍邪,攻则伤正。遵“有故无殒”之训,祛瘀即所以生新,治宜清热养阴、活血化瘀。方选复元活血汤合犀角地黄汤。处方:柴胡6g,天花粉10g,当归须9g,炮山甲6g,大黄炭6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3g,红花8g,生地15g。3剂。

二诊:低热有所下降,阑尾部压痛明显减轻,舌质仍红,口微干,再守原制,3剂。

三诊:症情好转,低热已退,进食大增,大便每日可解,小便量多,色已转淡,右下腹压痛已无,能站立,稍事走动。再步前法略予加减。前方去山甲、当归须,大黄炭改为4g,加大麦冬10g。连用15剂,形体渐丰,肌肉渐长,日渐恢复而愈。

按:低热一证,临床上原因甚多,本例乃发生于阑尾感染之后,迁延日久不愈。究其发热之原因,属瘀热互结所致,如仅知投用清法,因邪热附丽于有形之血,其热必不能去。故治法立足于清化瘀热,瘀热得去,其热自退。所用之方为复元活血汤合犀角地黄汤,但用山甲片代犀角,除了犀角难得之外,意在加强其化瘀之力。在瘀热退后,即去之。方中大黄炭亦为孟教授的经验用药,认为其能逐瘀血而不伤正,有下导之性而不致引起腹泻,原属峻猛之药而能缓其性,因而能久用,诚为活血化瘀之良药。在临床上,因瘀热而引起低热者较为多见,其经常夹杂有阴虚、气虚等正气不足,或兼有痰浊等其它病邪,在辨证时应全面分析,适当兼顾。咳  喘咳  逆——咳逆有因肺痹起,宣肺通痹奏奇效《温病条辨》上焦篇宣痹汤是治疗“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的方剂。孟教授常把该方用于上焦气机郁阻而引起的咳嗽、胸闷、呕吐呃逆等病证,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较之习常所用的理气、止咳、降逆之法更觉稳妥可靠,特别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而肺气郁闭较甚者,尤为贴切病情。现举例于下。

韩某,男,32岁。1984年2月13日初诊。

感冒3天,见有头痛、咳嗽等症,旋即到医务室就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感冒冲剂及咳嗽糖浆等药。药后症状未见减轻,又听信别人介绍,用冰糖炖梨,服后咳嗽反见加重,乃来门诊。诊见:咳嗽频作,咳甚微喘,咳势如顿咳状,咳作则面色胀红,稍咯出一些粘痰后始能稍安,不久又复咳。查血象不高,身微热而不恶寒,胸部痞满不舒,舌苔白无腻,脉浮弦。证本属风邪袭表,理应辛散疏解,但在开始的治疗中,反用寒凉之品,致风邪郁闭,越发不能宣透。因邪在肺经,肺气痹郁,宜宣通肺气。处方:淡豆豉9g,射干6g,黄郁金6g,通草4g,川贝母6g,枇杷叶15g(包)。3剂。

二诊:咳逆之势明显减轻,已无以前气胀面红之症,但咳犹未止,痰液不多,再以前方加杏仁9g。上方继用5剂,咳逆平定而愈。

按:孟教授对此方曾有深究,指出本方乃从《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叶氏医案中而来,原来就是治疗咳嗽之方,吴鞠通在定其为宣痹汤时,去方中的川贝,作为宣通上焦气痹之用。故实际上该方对于肺气郁闭所致的咳嗽等疾病甚为合用,而这时原方中的川贝仍可使用,或改用大贝。该方的组成,宣散而不耗气,化痰而不温燥,止咳而不收敛,合淡豆豉、枇杷叶之升和通草之降,善调肺经出入之气。在具体运用时,还可根据病情进行灵活加减。如上焦湿阻气痹较盛,可加入白豆蔻、瓜蒌皮等;如咳势较甚,可加入杏仁、炙百部等;如上焦郁热较甚,可加入栀子、黄芩等;如小便不利可加入滑石、芦根、车前子等。慢性咳喘

慢性咳喘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其症情一般较为复杂。孟教授在诊治这类疾病时,不是见咳治咳、见喘平喘,而是在重视标实的同时,更重视培补正虚。其治疗的特点是,注意寒热标本同治,重视益肺滋肾。以下举二例以窥其学术经验之一角。1.喘咳久延每有寒热错杂,治当寒热并用标本兼顾

徐某,女,62岁。1994年9月5日初诊。

患咳喘多年,入冬尤甚,每因感寒饮冷而诱发,经多所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近一月来,由于天气骤冷,宿疾又作。病初起时,有恶寒,身热,咳逆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动则尤甚,咯出白色粘痰,中夹泡沫,胸闷,心悸,口燥咽干,苔薄黄,舌红。心电图检查,电轴偏右,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经投平喘化痰之剂,有时亦能取得一时效果,但不久即发。今据症辨证,系肺肾不足而心气亦虚,又兼外感新邪,痰热均盛,虚实并见。乃投以麻杏石甘汤,以宣肺止咳化痰。

处方:麻黄6g,生石膏18g,杏仁10g,甘草4g。3剂。

二诊:服上药后,身热明显减退,咳喘亦较为平定。然心悸、胸闷颇甚,气不接续,下肢浮胂,小便短少。此证显然属肺肾亏虚,心气不足,脾土又虚,乃予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麻黄6g,生石膏18g,杏仁10g,甘草4g,附片6g,泽泻10g。5剂。

三诊:上药服后,诸症悉平,乃予平补心、肺、脾、肾之剂。

处方:太子参12g,麦冬10g,五味子2g,附片5g,茯苓12g,甘草4g,紫河车10g,车前子(包)10g。6剂。

上方连用12剂,病情逐步减轻,症状已平,基本恢复正常。

按: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部慢性疾病所引起的中老年常见病,本病的发生与肺、心、脾、肾四脏有关,此因为正气既虚,外在之邪就易于侵入,所以外邪常为本病的诱发原因。本病每反复发作,迁延多年,最终致心力衰竭而产生各种危候。本病例患者原有肺源性心脏病,继发感染后而致表里并急。按急则治标的原则,当首先控制感染,故投麻杏石甘汤以清泄肺热。方中用麻黄宣肺定喘,石膏清化痰热,杏仁利肺气,甘草和诸药。药味虽少,而服后,外邪得去而肺气得宣,故肺部症状大减,但此时肺失通调之力、脾失转输之权、肾失纳气之功,病情尚未能稳定,所以继之一面清彻余邪,一面定悸强心,在用麻杏石甘汤的同时,加用附子以温肾强心,用泽泻、车前子以健脾利湿消肿。当此之际,已是肺、心、脾、肾同病,虚实并见,阳热既盛,气阴又虚,处理极为困难,若一味用清,则心气更虚,如一味温养则有阳热转盛之虞,故投以石膏与附子同用,一凉一热,看似不甚平稳,然而却起到了清而不损阳,温而不助热的作用。且附子又可强心利尿,再助以泽泻、车前子,使脾湿得化而肿势亦可相应消退。2.慢性咳喘肺肾多亏,治当重视填肾精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中医咳喘病范围。本病多为肺肾不足又兼有痰湿壅阻气道,而其发作又每与感受新邪有关。故书云:“形寒饮冷则伤肺”。其发则多呈表里兼病、虚实夹杂。古人对本病的治疗有“平时治肾,发时治肺”之说。但孟教授认为本病在发作之时及平时所治均须肺、肾并调,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他自拟肺肾咳喘方对这类病证的治疗有很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陈某,男,62岁,退休职工。1985年12月12日初诊。

自诉:咳逆气喘,入冬尤甚,常为感寒或饮冷而诱发。经多次透视及摄片,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病已十余年,近一月来,由于天气骤冷,咳喘又发。咯出白色粘痰,中夹泡沫,或带有咸味,动则喘甚,夜间不能平卧,形寒,精神欠振,食纳减少,咽部不利,胸脘痞闷,苔薄白而腻,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弦而滑。以往曾用止咳平喘化痰之剂,如小青龙汤、定喘汤、三子养亲汤等,有时亦能取一时之效,但不久则又发。辨证:证系肺肾两虚而痰湿内盛,前受外感之邪尚未尽去。治法:宣肺止咳,补肾纳气,燥湿化痰,以标本兼治。用肺肾咳喘方。处方:麻黄4g,杏仁9g,甘草3g,法半夏9g,陈皮6g,茯苓10g,当归9g,熟地12g。每日1剂,分早晚煎服。

一周后,咳喘之势大减,痰量明显减少。继用药两个月,咳喘一直未有大作,较以前历年的咳喘之势大为减弱。以后每人冬令,辄取此方服二三十剂,咳喘虽间时仍有,但病情极为轻微,持续时间亦短,至今已近十年,疗效较稳定。

按:本方为孟教授据张景岳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化裁而来。方中半夏、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痰由湿生,湿去则痰自消,故用茯芩健脾利湿;益以甘草和中补土,使脾健而湿化痰消;用麻黄、杏仁以宣肺止咳,且麻黄又有开肺疏表定喘之功;方中配用当归以和血,熟地以补肾纳气而定喘。在临床上本类病例舌苔多腻或水滑,显系痰湿内盛,一般医者据此而每认为不能投用当归、熟地之类滋腻补益之品。其实,归、地与二陈配合后,并无滋腻阻滞气机之弊,二陈得归、地,则无过燥劫津之虞。特别是熟地与麻黄相配,一补一泻,一收一宣,甚得配伍之妙,堪称是治疗慢性咳喘病的典范药对。本方在临床上治疗肺肾两虚的慢性咳喘患者甚多,效果甚佳,而未有留邪助痰或温燥伤正之副作用。

在具体使用时,一般可按原方,也可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加减。如咳喘喉中有痰鸣如水鸡声者,可加射干6g。如痰稀而粘,可加干姜、五味子各2g(同杵)。如新感之邪渐从热化,咽部干痒不利者,加鱼腥草15g,甚者可加生石膏15~20g。

孟教授对肺病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从以上三个病例可见一斑。总的来说,他认为对肺病咳喘的诊治,首应辨明新感与内伤,但往往又有新感与内伤相杂者,不可不知。如外感而咳嗽不畅,气急面红,可因兼夹食滞,过食生冷,风邪内敛,肺气不宣所致者,可用上焦宣痹汤,忌用柔润。另外,亦有外邪引动咳喘或原有水饮继而感邪化热,咽部干燥者,可用三拗汤或酌加煅石膏主之。煅石膏性偏收敛,用量宜轻。如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咳嗽气喘,动则喘甚,痰稀白味咸,舌苔中腻,属内蕴痰湿,肺肾均虚,单治肺往往不能见效,宜肺肾同治,可用金水六君煎。若新邪外袭,咳喘均甚者,可加麻黄、杏仁;若痰稀白泡沫多者可用干姜与五味子同杵,取其一辛一敛,辛不耗气,敛不碍邪,使饮除喘止。胃  病

胃病是临床常见病证,有表现为疼痛或嘈杂者,有表现为痞满作胀者,有表现为不能进食或食人不化者,其辨治方法甚多,教科书中有系统论述。孟教授对该病证的治疗颇多体会,以下分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胃阴不足——养胃阴之中不忘舒畅气机《温病条辨》中立沙参麦冬汤作为治疗肺胃阴伤,或热或咳之代表方。而孟教授用本方治疗内科杂病中见有肺胃阴液不足的各种病证,特别是对萎缩性胃炎见胃阴虚者,每投用本方而取得满意的效果。孟教授用本方特别强调应配合舒畅气机之品,认为这是能否奏效之关键。现举病例于下。

周某,女,43岁。1985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胃脘疼痛隐隐,时作胀满,嘈杂不适,已历5年,每于劳累时尤甚。口干唇燥,大便于结,倦怠无力,形体消瘦,脉弦细,苔薄舌红。证属胃阴匮乏,气机失畅。治以滋养胃阴,疏通气机。处方:北沙参10g,大麦冬9g,玉竹9g,白芍9g,炒川楝子9g,天花粉10g,炒延胡索8g,川朴花4g,生麦芽15g,生甘草3g,姜汁少许。

按:本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曾治以补中益气、疏肝理气等法,服药后口干益甚,胃痛不减。服孟教授方5剂后,胃痛即解,大便畅快,口干亦减,后继以此法调理三个月,自觉症状均已消失,五个月后作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对本例患者的辨证,因其有胃脘胀满、倦怠乏力等表现,故易误诊为气滞、气虚之证。但在按气滞、气虚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且用药多属温燥、香窜之品,更易耗伤其阴。孟教授辨证认为本例属胃阴不足,但亦有气机失畅之象,所以主以沙参麦冬汤,取其清养不滞之特长,但因伴有气机不畅,一味投用阴柔之品亦非所宜,故佐以通利气机药物,全方有养阴而不滞气、理气而不伤阴之妙。

在用沙参麦冬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时,对原方每需进行加减。其中主要的加减法:如胃痛较甚者,伍以川楝子、玄胡、白芍等;如因胃阴不足而便秘者,伍以火麻仁、玄参等;胃阴不足而胃火上炎者,每有口舌糜烂,可加入盐水炒知母、盐水炒黄柏、桂枝木、人中黄等;胃阴不足而兼有气机不畅者,佐以橘白、生麦芽、川朴花等;胃阴不足而虚火上逆之眩晕者,伍以白蒺藜、煅赭石、甘菊花、川牛膝等;对于胃阴耗伤较甚者,他又常用酸甘化阴之法,在原方中加人生地、白芍、乌梅、五味子等;如兼有胃气虚弱,每合太子参、茯芩等;如兼有中焦气机郁闭者,每加生地汁和姜汁并用,以起到养阴而鼓动气机的作用。肝胃不和——气滞胃痛固常见,兼夹之邪当详辨

苏某,女,40岁,机关职员。1996年7月12日初诊。

主诉:患胃病多年,时而胃痛,时轻时重,经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形容清癯,胃痛时作,胃酸少,但食后胃部作胀,有时嘈杂,胸中有热感,大便虽解不畅,夜寐不宁,苔薄少津,脉弦带滑。据云服药已多,不外行气化痰、养阴和胃、消导健胃之剂,然胃痛仍不时发作,痛势时如针刺,近来有加剧趋势。素性急躁,经常恼怒,因之夜不成寐,食纳少。证属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肝郁化火,胃阴渐伤。投以舒肝泄热和阴之剂。药用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加减。处方:炒金铃子10s,炒玄胡索10g,醋炒五灵脂9g,蒲黄(包煎)9g,川连3g,山楂12g,生谷麦芽(各)12g,砂仁(后下)6g,川朴花6g。

服7剂后胃痛明显减轻,但大便解而不畅,有湿热夹滞之象,因而加大黄炭3g,似导热下行,大便较畅,脘腹胀痛减轻,继嘱仍服原方,经调理一月后,胃痛已除,饮食正常,食后亦不作胀。

按:此患者之胃痛有明显的肝胃不和表现,但其证情较为复杂。如同时有胃酸少,苔薄少津,胃阴伤也;胸中有热感,证属胃中有蓄热;久病人络,痛势如针刺,为有瘀滞在血络。故其治不宜仅仅着眼于疏肝和胃,如过分温燥反易伤阴。孟教授立法主以清解郁热、酸甘化阴、行气化瘀。予失笑或金铃子散辈以化瘀理气止痛,川连泻心以除烦,山楂酸甘化阴,合生谷麦芽养胃气以鼓舞胃之气阴,砂仁行气,为气药、阳药,合酸甘阴柔之品以化津液。投药后即见效果,后又见有湿热夹滞之象,予大黄炭导热下行,大便畅则湿热积滞有去路,故脘腹胀痛得减矣。

本例与上例均属胃阴不足,但本例病情更觉复杂,所以只是在清热、化瘀、行气之中寓化阴之意,多年的顽疾才能得以取效。可见在临床上正确辨证之重要性。特别是胃痛的发生往往是由某几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的,所以在治疗时也每需针对其复杂的原因采取措施,不能仅见一端。痰热蕴中——胃病缘痰热而发,治疗当化痰热

小陷胸加枳实汤是《温病条辨》中治疗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之方。盂教授常把此方用于治疗各种中焦痰热蕴阻之病证,认为该方配伍严谨,有诸泻心汤辛开苦降之义,却无诸泻心汤用参、枣、甘草等壅塞之弊,为清化中焦痰热之首选方。在临床上经常用于各种表现为痰热中阻的急、慢性胃炎,现举例于下。

杨某,男,31岁。1983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胃脘疼痛胀满,呕吐频频,口苦而干,欲得饮水,而得水即吐,脉弦滑,苔薄黄腻。证属痰热阻于中焦,西医诊为急性胃炎。治以清化痰热,清胆和胃,降逆止呕。处方:全瓜蒌12g,姜半夏9g,川连3g,苏叶5g,陈皮5g,淡吴萸2g,枳实6g,姜竹茹10g,姜汁少许。

按:本例用1剂后即痛除吐止。本例所用之方系多方复合而成,孟教授据胃脘胀痛,得水即吐,苔薄黄腻,诊为痰热中阻证,投用小陷胸加枳实汤主之。其中川连与苏叶并用,乃取《湿热病篇》中“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之法。因其呕势较剧,又加竹茹、姜汁以清胆和胃止吐。

在临床上,盂教授常用小陷胸加枳实汤治疗胃、肝、胆、心、肺之疾患,随证有灵活加减之法。如中焦气机郁滞较甚者,常佐以川朴、苏梗、藿香、柴胡、木香、姜汁等;疼痛较甚者,加川楝子、炒玄胡;痛处势如锥刺者,加失笑散、丹参等;胸脘痰浊痹阻而疼痛涉及后背者,加薤白头、川桂枝等;痰热较甚而大便秘结或不爽者,加玄明粉;伴有呕吐者,加姜竹茹、淡吴萸等。对痰热引起的胃痛,主治大法是辛开苦降,除了小陷胸加枳实汤外,《伤寒论》中的三泻心汤也属辛开苦降之法。该方配伍特点是辛味之品,如半夏、厚朴、枳实、干姜等与苦温苦寒的厚朴、黄连、黄芩等相伍,既能宣通气机,又能清热祛痰燥湿,所以不仅在温病的治疗中对湿热性温病颇为常用,而且也多用于由痰热、湿热引起的许多内科疾病。气机阻滞——花药芬芳理胃气,治胃当善用诸花

胃脘痛的治法甚多,在临床上该病的表现非常复杂,除了有很多的证型外,多数患者表现非为单一的证型,这给辨证和用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孟教授对治疗这类病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多用花类药物,他认为,花类药理气而不耗气,温通而不伤阴,对多种类型的胃痛都能适用。以下举其用五花金铃子散治疗胃痛一例,以窥孟教授用药之特色。

郑某,女,46岁。19叨年3月25日初诊。

主诉:胃脘痛已三年,钡透提示为慢性胃炎。频繁发作,发时即就医用药,常服“胃必治”、“三九胃泰”、“快胃片”等,用药可临时缓解胃痛,但仍常有发作。近来一遇某些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饮食不调等,就频频发作,疼痛较甚,发时呻吟不止,身冒冷汗。诊察:形体不丰,胃痛频作,胃脘作胀,时时嗳气,胃酸少,食纳差,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后进行胃镜检查,并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痛多年,医者屡用香燥之晶,日而久之,胃阴渐伤,但曾用养阴之剂而亦未能奏效。综合分析本例属气滞阴伤胃痛。治法:清香理气止痛。用五花金铃子散加减。处方:川朴花6g,白豆蔻5g(后下),佛手花5g,香橼花5g,绿萼梅6g,金铃子10g,炒玄胡10g。7剂。

二诊:上药服用后胃痛渐平,嗳气亦减,惟口仍时干,舌偏红,苔薄少,脉弦细滑。按前法再加用养阴之品。前方加大麦冬10g,北沙参10g。其后又复诊数次,均以前方略事加减,间断服药半年,病情一直稳定,即使有情绪波动或饮食不慎,胃痛也基本上未发作过。经胃镜复查,提示病变有好转。再以清养胃阴、和胃理气之剂间断服用,以资巩固。

按:本例胃痛气滞症状较为突出,盖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若失于疏泄,每易犯于胃。前医多投以疏肝理气之剂,此本无不妥。但香燥之品虽可止痛,但久服必然耗阴。胃为阳土,性喜濡润,如素体阴液不足,或医者用香燥之剂过度,胃阴大伤,则气机也会失畅,从而加重其气滞症状。本例在诊治时注意到前医用理气之剂已久,而效果欠佳,同时又见患者有舌红少苔、口咽干燥等症状。故在用药之时对理气而易耗阴之品较为慎重,择用多种花类理气药,以取花类轻扬疏散而不伤阴,亦为“轻可去实”之意,同时,花类药再配合金铃子散以疏肝理气,用后果然止痛效果较好。又因其胃阴不足见证较为显著,故二诊时又加入麦冬、沙参等养阴濡胃之品以善其后。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多见阴虚,其实在临床上未必尽然。如本例在开始时,虽有胃阴不足,但其气滞见证亦很明显,所以单用养阴之法并不能取效,而是用花类理气之品获效,后再加用养阴之法收功。另外,还可见萎缩性胃炎表现为气虚、阳虚者,则当用补气、温阳之品,不能拘于胃阴虚之说。食欲不振——食少当重温煦胃阳,不能仅恃健脾开胃

不能食,即食欲不振,临床上每见于病后或素来即厌食者。所用治法多从健脾开胃人手,对热性病病后之不食症,则多投用养胃益气之剂。此皆为治疗之大法。孟教授强调对此类病人,应详细辨察病证之性质,不可一概投用健脾化食之法。以下所举之病例可示孟教授在这一方面的诊治经验。

马某,男,36岁。1978年10月初诊。

自诉:原患支气管扩张而多年咳血,就医已多,所服之药多为凉血止血之剂。近一个多月来,虽咳血渐止,但胃口大减,不思饮食,食之无味。于是医者连续用调胃之品:有从健脾论治者,多用参、术、芩、草等;有从消食健胃调治者,多用谷麦芽、山楂、神曲之类;也有从养胃阴人手者,所用不外沙参、麦冬、石斛等。投剂虽多,但仍然毫无食欲,进食甚少,以至形体日益消瘦,精神每况日下。诊查:面色淡黄无泽,形体衰惫瘦削,微有咳嗽,痰血已无,不思饮食,舌淡红,边有齿痕,脉虚细。辨证:因久投寒凉之剂,劫夺胃阳,胃气相继而衰,受纳之职失司,故食不思进。治法:证属胃阳虚败,胃气不振。治当温养,用甘草干姜汤主之。处方:甘草4g,干姜3g,白术8g,茯苓10g,茜草10s。3剂。

二诊:前用温通胃阳法,虽未见饮食大增,但自觉胸中舒适,口中稍知味,乃从前方加味继进。

三诊:用前方连服15剂后,食欲明显增加,进食后亦无不适感。自此又加醒胃之品,如藿香、佩兰等,食欲渐趋正常。先后调治月余而得恢复如常。

按:临床上不能食之症较为常见,其原因各不相同,治法亦异。但一般医者见此症每好用消导开胃之剂,殊不知,此仅对伤食而不能食者有效,其他如脾虚者当健脾,胃阴伤者当养胃阴,亦应辨证而施治。本例所用之甘草干姜汤,本是《金匮》方,用以治肺痿肺中冷,吐涎沫证。因其具温养胃阳之功,故用以治疗胃阳虚之不能食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正所谓“异病同治”也。本例原有咳血,医者每惧动其血而甚少考虑到可用温热之剂,足见孟教授辨证之准,成竹在胸。但在用药时则配茜草一味,亦为针对其原有咳血而设,防范于未然,更觉用药之稳妥。便  秘——“增水行舟”不忘“鼓风扬帆”

便秘也是内科杂病中较常见者,孟教授认为《温病条辨》中增液汤是治疗阴虚便秘的主方。该方在《温病条辨》中虽为温热病后期阴液耗伤而肠液不足所致的便秘而设,但对一般杂病中的便秘,凡属阴液不足者均可应用。

戚某,女,36岁。1982年9月13日初诊。

主诉:长期便秘,数日一行,粪燥如栗,经常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丸、上清丸、果导、番泻叶等,结甚之时必用开塞露方能解,但用药则便,停药又复秘,如此而至今未愈。诊查:面色欠华,有时潮红,五心烦热,大便秘结,数日在药物作用之下方能解一次,解时艰难,但腹部无胀满感,舌红口干,但不欲饮,脉细微数。辨证:患者见一派阴虚之象,系肠液不足,肠中失于濡润所致。治法:肠中津枯而致便秘,只宜濡养,切忌攻伐,用增液汤加味。处方:生地25g,玄参15g,麦冬10g,柴胡5g,炒枳壳12g,杏仁9g,桃仁10g。7剂。

二诊:服前方后,大便已能自解,但感不畅,解后有未尽之意。再从前方加味。前方加火麻仁15g,生首乌20g。按上方连服30剂后,大便自调,每日得解。后停药观察年余,大便一直正常,病已得愈。

按:本例治法看似平淡,但用药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对阴虚便秘者,所用养阴药之剂量应较大,如用临床一般剂量则难以有明显效果,此即《温病条辨》中所说:非重用不为功。二是在投用养阴药之同时,应注意配合疏理气机之品,孟教授称之为“增水行舟再加上鼓风扬帆”,较之单纯养阴效果要好得多。在临床上,往往对阴虚便秘投用大剂养阴药而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原因多是因为在养阴的同时,未能注意配合适量的行气之品。养阴药物与行气药物配合,还能防止养阴药物滋腻碍胃之弊。三是对此类便秘如病程较长者,用药时间也应较长,不能便通即停药。一般可采用逐步减少用量的方法,直到能自行排便为止。附:孟澍江教授治疗便秘理气三法

便秘一症,在中老年人尤为多见,而致便秘之因甚多,治法亦千差万别。孟教授在治疗便秘时,常于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疏理肺、脾、肝三脏之气机,本文就此经验略作探讨,以供同道赏析。1.在肺宣开上痹

盂老认为肠腑之通降既赖脾胃之转输,亦赖肺气之肃降,上窍闭则下窍不通,肺失清肃则致肠腑闭塞不畅。孟老治之每用开宣上痹之法,选轻苦微辛之品,微辛以开气痹,微苦以降肺气,肺气得通,气机得畅,胃气因和,肠腑得通而便秘自除,即所谓“开天气以通地道”之法也。正如叶天士所云:“昔丹溪大、小肠气闭于下,每每开提肺窍。《内经》谓: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孟老选药常从俞氏《通俗伤寒论》“里气抑郁,大便不爽或竟不通而痛,加春砂仁三分拌捣郁李净仁、松仁、桃仁、柏子仁、蒌皮、酒捣薤白等辛滑以流利气机,气机一通大便自解”之意,或用郁金、紫菀、杷叶、杏仁、桑白皮等取《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之意,以宣通上焦肺气,脏腑同治,表里相应。尤以紫苑为常用,紫苑辛散苦降,温和柔润,既可宣开肺痹,又可润肠,治疗便秘兼有肺气闭塞者尤良。若兼有气机不畅者,则用瓜蒌、薤白等,既可调畅上焦胸膈气机,又有润肠之功。

病例:赵某,女,52岁。形体瘦削,便秘多年,常干结如羊屎,伴腹胀,脘中微有不适,口微干,舌偏红,苔少。为素体阴液不足,气机郁滞所致。治宜理气解郁,兼以润肠通便。处方:全瓜蒌12g,薤白6g,川朴4g,枳壳10g,青皮6g,白术10g,制军5g,桃仁12g,肉苁蓉10g,当归12g,火麻仁15g,首乌15g,柏子仁15g。7剂。因患者病已多年,病难速已,嘱同时常规服用果导片。7日后复诊,患者诉胃中渐适,惟大便仍不畅,口干欲饮,舌暗,苔白而燥。细询缘由,果导片未曾服用。效不更方,仍予前方加减。全瓜蒌15g,玄明粉4g,薤白6g,柴胡6g,枳壳12g,青皮6g,火麻仁15g,桃仁12g,肉苁蓉10g,制军6g,川朴5g,白术10g。7剂。大便能自行解,遂嘱停用果导片,以本方加减化裁调理近一月,大便已能自解,多年痼疾得以痊愈。

按:本案患者便秘多年,便结腹胀,乃气机郁滞不畅所致。大便常干结如羊屎,且形体瘦削,口于,舌红少苔,显属素体阴液不足之象。盂老匠心独运,选全瓜蒌、薤白二药,既可宣通上焦气机,取脏腑同治之义,又可润肠通下:川朴、枳壳、青皮调畅胃肠气机;选质润之桃仁、肉苁蓉、当归、火麻仁、首乌、柏子仁润肠通便,又有滋阴之效;制军以助通导之功。诸药合用,肺气得宣,胃肠气机得畅,肠道津液得复,则多年顽疾终得以痊愈。2.在脾以补为通

因久病或年老体弱,中气虚弱而致便秘者,下之当慎。如《温热经纬》所云:“热病后,三十日不大便,无所苦者,下之百日死。”同样,对中虚便秘者妄用攻下,益损脏气,虚虚实实,焉得不毙!故孟老对因年老体弱或中气虚弱,推动乏力所致之便秘者,强调不得强行攻下,而需以调补中焦为主,兼以疏通气机,以恢复脾胃升降之机,脾胃气机得复,便秘自愈。孟老习用参、术等健脾益气,砂蔻仁、木香等以温中行气。

病例:郑某,女,29岁。1999年12月29日初诊。便秘多年,伴畏寒,手足冷,舌淡少津,脉细弱。证属阳虚不运,法当温运,用黄芪建中法。太子参15g,黄芪15g,桂枝6g,赤白芍各10g,甘草4g,枳壳10g,白术12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当归10g,肉苁蓉15g,首乌15g,陈皮6g,紫菀10g,姜枣为引。7剂。二诊时患者自诉不服果导等药,大便已能自解。原法续进。黄芪15g,白术12g,柴胡6g,枳实、枳壳各6g,赤白芍各10g,甘草4g,肉苁蓉15g,柏子仁15g,火麻仁15g,桃仁10g,川朴花4g,山萸肉15g。7剂。后以本法调治月余,多年痼疾得以痊愈。

按:本例患者便秘多年,伴畏寒肢冷等症,乃中阳虚衰,阴寒内生,留于肠胃,阴寒固结,阳虚不运,致肠腑传导失司而成,故以温阳通便,调理中焦为法。一诊方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化裁,参、芪、术、桂温中散寒以助健运;陈皮、枳壳理气宽中;患者中阳虚寒,气血生化乏源,有阴津不足之象,选用二仁、当归、苁蓉、首乌、山萸肉等品,既有润肠通便之功,复有滋阴之效;紫苑既可宣畅肺气,又有润肠之功,诸药共奏温阳润肠通便之功。二诊时大便已渐畅,仍以温阳健运为法,为加强理气行滞之功,合四逆散加减,气血流畅而大便自调。3.在肝流畅气机

孟老认为便秘一症,病虽在胃肠,固以疏理调畅肠腑气机为主,但亦不可忽视肝之条达作用。脾胃功能之调畅,多赖于肝之疏通。《内经》有云:“土得木则达”,即有此意。肝气郁滞,则横逆侵犯中焦,三焦气机不利,肠腑不得宣畅丽致便秘。如唐容川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故治疗时虽宜宣通肠腑气机,但亦须注重调畅肝胆气机。孟老法从《内经》“治病必求其本”之旨,习用四逆散加减,以疏肝理气,肝气得疏,气机得畅,肠腑得以畅通,不治便秘而便秘自愈。

病例:阎某,女,57岁。便秘多年,常数日不大便而无所苦,伴口于微苦,舌淡红,苔千黄,脉弦细。证属肝郁兼有阴液不足,以疏肝解郁,增液润肠为法。处方:柴胡6g,枳壳8g,首乌15g,当归10g,生桃仁15g,玄参15g,火麻仁15g,郁李仁12g,麦冬10g,全瓜蒌15g,砂仁(后下)2g,芦根15g,肥玉竹10g,知母10g。7剂。二诊时便结稍畅,仍觉口干,苔黄腻。原方加减:柴胡6g,枳壳8g,火麻仁15g,郁李仁12g,生桃仁12g,全瓜蒌15g,首乌15g,当归12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0g,砂仁(后下)2g,芦根15g,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