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7 18:20:52

点击下载

作者:卞卫和,裴晓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

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试读:

《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编委会

主 审

许芝银

主 编

卞卫和 裴晓华

副主编

姚 昶 任晓梅 马朝群 李 琳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天雯 王 聪 王江涛 叶 蓓

冯泽宇 朱智媛 汤佳崯 许岩磊

何 鹏 应 语 宋波洋 张晓清

陈 绪 周 君 胡萌萌 薛静娴许芝银教授近影许芝银教授出诊许芝银教授在门诊带教许芝银教授(主席台左三)做学术报告许芝银教授(前排左七)出席学术会议许芝银教授夫妇与本书主编卞卫和(后右)、裴晓华(后左)合影许芝银教授给爱徒裴晓华签名赠书林 序

中医治疗乳腺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中医文献对乳腺疾病的论治记载颇多。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经络、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论述。《中藏经》中录有乳癖的病名,隋唐元明清诸多典籍中均有对乳腺病论治的阐述,《诸病源候论》还记载了乳房疾病的专门医案,而《外科正宗》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更为详尽。《医宗金鉴》在“胸乳部”中对内外吹乳痈、乳疽、乳发、乳中结核、乳痨、乳岩等疾病的论述则是承前启后的。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乳腺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乳腺疾病已成为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在未病先防的治疗中起到主导作用,在疑难病、急危重症的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起到核心作用。

许芝银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首届十大“国医名师”之一。许教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学验俱丰,他在50年的医、教、研工作中勤学医源、广采新知、勇于实践、提携后学、传承薪火。许教授在临床上坚持中西医结合,对疑难病证重视中西医双重诊断及联合治疗,为广大乳腺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经验。《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是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系统总结,本书的出版发行将推动中医乳腺病的学术发展,对中医药诊治乳腺疾病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其中蕴含着传统医学和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精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我们赶上了中医药发展的春天!国家《中医药法》的颁布及“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给予中医药工作以肯定,给予中医药工作者的支持和鼓励。广大民众更加信赖中医,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医。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入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的经验,是中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欣闻《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一书出版,我乐于为序,以示祝贺。林毅2018年元月于广州王 序

许芝银许师,江浙国医大师也,从医近甲子,德隆望尊。许师之为医者,仁也,常有患友远道而来,此为诊者,许师不虑耄耋之体,但为患者祛病为先。其为师也,传道授业解惑,桃李芬芳,传承薪火。其为学也,精勤不倦,严于律己,勇于创新。许师以仁术济世,以仁心授业,大医精诚者,莫过于此。

乳腺病学,由来已久,先古之《内经》、华佗之《中藏经》,皆有明载;明清时,发展迅速,已而三千载矣!今世之人,受困于乳癖、乳岩者众,许师观其良苦,医心不忍,责门下弟子著书,为传道解惑,亦为传承医道。本著之于乳腺病学,譬如心之于人,核之于果,君也!许师仁心仁术,学验俱丰,今其临证精华皆记于内,继先古之绝学,开后世之创新。

得此之良著传世,荣于题序。王沛2018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李 序

中医乳腺病学历史悠久,从经典的《黄帝内经》,到魏晋时期的《中藏经》与《肘后方》,一直到明代的《外科正宗》,都对乳腺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理论不断创新。譬如,对乳腺癌“早治得生,若不治,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的认识,已成为现代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原则。随着科技进步,现今乳腺病学无论在西医还是中医学领域中,都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并逐步占据着重要地位,传承并发展好中医乳腺病学,是历史的要求,更是一种责任。

许芝银教授为江苏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被江苏省评为首届十大“国医名师”之一。作为一名大夫,许教授医德高尚,医技高明,为广大乳腺病患者解除痛苦;作为一名学者,许教授学风严谨,开拓创新,为中医药在乳腺疾病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作为一名教师,许教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了众多传承、发扬中医的硕士、博士和师承弟子。本书将许芝银教授对乳腺常见病的独特认识、施治理念、临证经验、典型医案融于一体,自成体系,主次分明。

乳腺病作为外科中的常见病,一直困扰着广大女同胞。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乳腺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全科医疗,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背景下,本书可供乳腺专科医师临证学习,也可满足全科医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获取新知识的需要。相信本书的出版,能为中医乳腺病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传承和发扬中医,正需要这样的书籍,是为题序。李曰庆2018年1月于北京编写说明

乳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乳腺疾病的诊治越来越受到广大女性的重视。中医乳腺病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发展迅速,前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地位。按照“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要求,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是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重要部分。

许芝银教授是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首届“国医名师”,是位德艺双馨、严谨求实、容纳众长、衷中参西、勇于创新、学验俱丰的著名中医乳腺病诊治专家。在长达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对乳腺疾病的诊治更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并凝练出学术思想。为继承和发扬许芝银教授在乳腺疾病防治方面的宝贵经验,我们总结整理了《许芝银乳腺病临证精要》。

全书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许芝银教授学术经验概述,简要介绍许芝银教授立志从医的艰辛历程,不忘初心,德艺双馨,硕果累累的成就;阐述许芝银教授衷中参西,融会贯通; 病证结合,重视诊断;施治精妙,主次分明;内外兼治,注重整体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许芝银教授对各种乳腺常见病的独特认识及施治理念、临证经验,并分析其理法方药之精妙,介绍典型医案。

书中所用方剂按方名首字母拼音顺序排列,附于篇末,方便查阅。

本书由许芝银教师的师承弟子及众多已经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编写完成。他们跟随许老学习多年,对许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有很深的理解及认识。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苏省中医院领导及教育处陈理处长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及在读研究生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经验不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同道及读者批评指正。卞卫和 裴晓华2018年1月于南京第一部分 学术经验概述

许芝银,男,1939年生,安徽来安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六年制),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研究生1名。历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江苏省第六、七、八届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一届、第二届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副主任;全国新药评审专家;江苏省高级卫生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首届“国医名师”。一、立志从医,德艺双馨

许老出生于连年战乱、满目疮痍、民众生活苦不堪言的旧社会,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十分低下,到处缺医少药。因此,许老自幼立志从医,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新中国成立,使许老的志向如愿以偿,1958年高中毕业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正式步入中医学的殿堂。在6年的大学生涯中,许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奠定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由于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留在附属医院工作。工作后不久,就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巡回医疗的队伍中,先后在江苏句容、武进、宿迁等地巡回医疗,无数寒暑,走村串户,坚持在基层巡诊,深入农民家中、田间地头为农民兄弟服务,宣传科普,防病治疗,积极培养“赤脚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为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为自己今后医疗生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者仁心,许老将陈实功《外科正宗》“五戎十要”之训谨记在心。医道以德为先,中医受儒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把医学定位为“仁术”,好的医德称为“仁心”。许老“仁心仁术”,德艺双磬,平时心里时刻装着病人,无论大事小事都切实为病人考虑,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许老的病人很多,来自祖国各地,从外地赶来的病人常常挂不上号,许老就不顾疲劳给病人加号,延迟下班,给外地病人诊治。年近八旬的许老,经常这样加班工作,身体不免有些疲乏,家人与学生都热心劝他注意身体,避免过于劳累,但他总是说:“病人远道而来,不容易,这样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我晚一点下班又有何妨!”

许老以仁心仁术对待病人,在同道及学生的心中树立楷模,对同事也非常尊重,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学生辈的同事不断成长成才、名声鹤起感到欣慰和鼓舞,始终认为“青出于蓝而甚于蓝”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任职院领导后,行政工作繁忙,面对医、教、研工作又不能放松,责任大,任务重,许老还是坚持努力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亲力亲为,从不盛气凌人,深为大家赞颂。他对待学生如慈父一般,耐心教导,循循善诱,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对学生有问必答,将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

许老在学术上认真钻研,严谨求实,容纳众长,善于总结,成果丰硕。

许老在50多年的行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外科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诊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学术体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许老认为肝肾同源,应该从补益肝肾、调摄冲任论治,注重疏肝理气,临床屡获奇效。据此开发研制的“克乳痛胶囊”已经通过国家新药审批,现更名为“丹鹿胶囊”上市。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许老也有独到之处,通过补肝益肾、调理冲任治疗乳腺增生及乳腺癌前病变,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将“治未病”理念广泛应用于乳腺病的治疗中。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认为扶正抑癌是中医药大有可为的部分,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许老通过50多年的辛苦付出,不断积累,硕果累累,主编专著6部,参编著作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四等奖1次,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获2次国家专利,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主编的临床方剂丛书《外科病实用方》获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一等奖。二、衷中参西,融会贯通

许老系科班中医出生,虽然一工作就进入外科领域,注定与手术结缘,但他仍然坚持以中医为本,诊疗中始终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指导临床实践。外科疾病多以局部症状为主诉,往往没有全身症状或全身症状不明显,许老常常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仔细分析患者疾病的根源,以丰富的经验进行精准的辨证分析,给予对证的治疗,临床取得奇效。

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许老通过对病情的仔细观察,发现病证与月经周期相关,因此改变了原来单纯疏肝理气的治法,而是以补肾调周入手,开发了“调摄冲任、散结止痛”的丹鹿胶囊。许老重视分析疾病的本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许老是中医的坚守者,但作为外科医师、外科主任,急腹症、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等普外所有的手术在年轻时都干过。他常说:“外科疾病种类繁多,需要仔细甄别,病情常常进展迅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手术的必须马上手术,不能耽误病情,中医药在外科疾病中可以全程参与。”他强调要适时运用中药,这对快速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对乳腺癌的治疗,许老尤其重视西医的规范化治疗,并将中医药治疗贯穿于乳腺癌治疗的全过程。他认为,临床上需因人、因时、因地治宜,既不能盲目地重用有毒的峻猛攻逐之药,企图在短时间内消除肿瘤,这样必耗气伤阴败胃;也不能一味地用补益药,促使肿瘤生长或闭门留寇。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既与肿瘤细胞的特性有关,也与个人机体的内环境有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正气的广义内涵就是机体的内环境是否能抵御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许老的分析深入浅出,衷中参西,中西医融会贯通。许老从来不拘泥中医、西医,总是中西互补,取长补短,为病人提供最合适的治疗,这应该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精髓。三、病证结合,重视诊断

病是对疾病发展全过程中所出现的与其他疾病表现具有的不同特点,以及病情发展的独特规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许老认为辨病有助于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诊断疾病是治疗有方的关键。证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是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的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疾病本质的症状与体征构成。许老认为,病与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诊治病人过程中,诊断非常重要。病证结合可以获得双重诊断,既可以从中医证的概念上获得证型的分析,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又可以从西医的明确诊断中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依据。许老通过50多年的临床积累认为,对诊断明确的疾病,应该在执行现代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辨证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而在诊断不明确或一些疑难病症中,辨证精准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即使有明确的诊断,但只要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也当以中医辨治为主。辨病与辨证孰重孰轻需根据病情而异,无论孰重孰轻,病证结合都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助于更深入认识疾病的本质,对治疗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在乳腺疾病的诊治中,许老将病证结合的理念运用于各类疾病中。如乳痈初期,乳汁郁积,未形成脓肿,虽然患者发热恶寒,血象升高,但许老认为邪仍在表尚未入里,解表通乳可以见奇功;而痈肿成脓、热毒内蕴,许老就要抽取出脓液做培养,分析何种细菌感染,从而有助于选药治疗。乳腺增生的辨病、辨证都十分重要。乳腺肿块、疼痛随喜怒而消长或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这可以辨证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而肿块固定无消长,就要进一步辨病是增生还是肿瘤占位。乳腺癌患者也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癌有早、中、晚期,证有寒、热、虚、实,甚至有上热下寒、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许老认为辨清病、证是基础,辨病、辨证过程是深入认识疾病的过程,可以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无论辨病、辨证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两者缺一不可。四、施治精妙,主次分明《医学源流论》云:“用药如用兵。”许老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辨证精准,用药更是精心布局君、臣、佐、使,充分考虑病证、机体、药味三方面的因素,同时结合治未病的理念。如乳痈初期,恶寒发热,虽为表证,但用药中亦会加入适量的清热解毒之品,辨病用药,防微杜渐。治疗乳腺增生时,常常加入健脾之味,“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尤其对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更加周密,考虑放、化疗对病人的影响,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对病机复杂、虚实兼夹的病人,许老认为,宜视其轻重、标本缓急,分期治之。如病人在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严重,白细胞下降,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病证分析时有肝胃不和、胃逆不降、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心虚血瘀、肝阳上亢等,症情复杂多变。许老认为,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出发,因先和胃降逆、疏肝健脾,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恢复了,气血才能获养,肝气疏通,气机通达,气血经络才不阻滞。

许老不仅治疗思路清晰,而且其施治精妙还在于用药精简、主次分明。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情复杂,许老往往先予阴阳辨证,纲举目张。辨为阴证后,以阳和汤原方治疗,鹿角胶、熟地、炮姜、麻黄、白芥子、肉桂、生甘草,偶加蒲公英、赤芍等药,临床常常取得良好的效果。

许老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方,已开发为“丹鹿胶囊”新药。其处方就非常精妙,鹿角片温阳活血消肿,何首乌、蛇床子补益肝肾、燮理阴阳,丹皮、赤芍、郁金活血散瘀止痛,昆布、牡蛎软坚散结。8味药物共奏补益肝肾,燮理阴阳,活血化瘀之功,能调理冲任,维持女生正常生理平衡,达到祛除病因、从根本上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五、内外兼治,注重整体

中医外科疾病非常重视外治,乳腺疾病的中医治疗也强调内外合治。许老认为,乳腺疾病在临床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既有局部症状又有全身症状,如乳痈初期,局部乳腺肿块有红热,又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乳腺增生局部可扪及包块、压痛,又伴情志不畅、心烦易怒、胸胁痞满、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第二种情况,只有局部症状,没有全身症状,如乳腺纤维瘤,全身无明显不适,还有部分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病人。第三种情况是无局部症状,只有全身症状,如乳腺癌术后的病人,局部病灶已手术切除,但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导致病人有许多全身症状。根据临床上的不同情况,许老认为,内外兼治、重视整体的辨证非常重要,必须审证求因,辨别病情本质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尤其对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不一致的情况,要根据病情的本质,辨别真假。如乳腺增生人,局部症状乳腺包块、无红热、作胀、轻压痛,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属阴证;而同时病人表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肝火上炎的阳证症状。治疗时先应清肝泻火,以后再考虑理气散结。

许老也十分重视外治,曾对炼丹的工艺做过专门的研究并获得专利,还专门对丹药的毒理进行研究,用于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其对乳腺疾病疮面的治疗也有独到的经验,认为阴阳辨证仍是乳腺疮面辨证的总纲领,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复杂疮面每次换药要使药尽量清创,彻底去除腐肉。“外治之理,及内治之理” “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许老认为内外治同样重要,只有内外兼治,才能从整体上帮助病人快速恢复。第二部分 乳腺病临证精要一、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本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女性,发病率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因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增大及环境等因素等的影响,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非典型增生病属于癌前病变的范畴,癌变率10%。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疼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此病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中医在乳癖的治疗上相比西医治疗而言有较大的优势,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低。1.治疗乳腺增生的学术思想

关于乳腺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古籍早有记载。《内经》就有:“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腺关联;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说明了乳腺病的发生、发展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认为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外证医案汇编》也说:“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指出乳癖主要脏腑定位是肝、脾、肾,并与情志改变、月经不调有关。

许老在乳腺增生的诊治上积累了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门诊此类患者较多,中药疗效显著。许老认为,乳腺增生的病机中心在于肝肾。女性子宫、乳房的生理活动都是以肝为枢纽,时时都处于增生、复旧、再增生的周期性过程。中医学认为,子宫、乳房的生理活动与肝肾、脾胃、冲任二脉关系密切,但四者之中又以肝为调节枢纽。基于肾为病之本、女子以阴血为主的认识,乳腺增生所表现出的周期性疼痛和肿块的发生,都是与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周期转化,是在肾气—天癸—冲任这个性腺轴调控下完成的。天癸作为促发生殖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虽来源于肾,却须和以气血,通过肝之化藏和疏导,注入冲脉,行于胞宫,方能发挥作用。同时肝与肾,一疏泄一闭藏,相互制约,共同主持,方能保证子宫、乳房正常的周期性生理过程。脾胃虽为生化之源,但脾升胃降有赖于肝之疏泄功能的正常。肾气是核心,胞宫和乳房是性腺轴的靶器官。乳癖的发生,与阴阳消长转化不利密切相关。如经后肾失充养,冲任不足,至经间期而不能达到重阴水平,影响经前的阴消阳长,阳气不足,肝失疏泄,冲任失和,气滞阴痰凝结、乳腺复旧不全而产生诸症。

许老认为,本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肿块与疼痛两个症状。按中医理论,肿块的中医病机多为气滞痰凝或气滞血瘀;疼痛的病机为气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临床上可以把本病分为气滞痰凝型与冲任失调型。气滞痰凝型主症为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或伴胸胁胀闷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冲任失调型主症为乳房肿块或胀痛,经前疼痛加重,经后痛减,伴月经不调,腰部酸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2.治疗乳腺增生的证治经验

许老认为,虽然乳腺增生临床表现多样,但治本在调肝补肾,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在治疗上有相应变化,对兼夹的其他证型则辨证论治。(1)治本调肝补肾

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质。它来源于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盛。肾为先天之本,天癸赖以滋养,天癸充盈,则月事以时下,乳房为女子重要的副性器官,其生长发育与肾密切相关。同时,肝藏血、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也有赖于肾气温煦。一旦肾气不足,气血生化运行失调,影响乳房的正常发育,久之而有痰癖之变,临床上也常见乳癖与妇人先天不足、不育、流产、产后损伤有关。故而,许老认为乳癖之为病,肾气不足,以致肝失所养、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是其本。若肾之阴阳不足,则肝体不充,肝阳亦有所不及,肝失疏泄,肝郁乃成,郁久化火,气郁及血,致使乳房脉络失畅。因此,许老认为乳癖的治本在于调补肝肾,肾气充盈,阴阳调和,肝血得以疏泄正常,则乳痛减轻。(2)分月经周期

冲任隶属于肝肾,女子经事由冲任所主,冲任起于胞中,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乳房与子宫通过冲任的联系,上下相通,故在月经周期中,乳房随冲任血海的变化而有充盈、疏泄之别。肝肾亏损、冲任失调,临床上多有周期性的乳房胀痛,乳中结块的加重与缓解。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小叶增生乃黄体素生成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的长期刺激,以致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久而形成本病。纠正这种内分泌的紊乱,与调节其垂体的功能关系密切,即有赖于各期激素的不同含量及其所引起的负反馈的建立,逐渐恢复其正常生理变化,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并扭转乳腺增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许老认为治疗乳腺增生,不能拘泥于一方一法,应根据月经周期分为经前、经期、经后三个时期,经前疏肝理气,经期调经为要,经后补虚为当。(3)辨证论治,治疗兼证

治疗乳癖时,根据患者个体表现,还有气滞、血瘀、痰凝为主的兼夹证型,临床治疗时应辨证论治。

肝与脾胃有关,肝疏泄不及,肝郁化火,损耗气血,致使乳房脉络失畅,肝郁气滞,水湿津液不运,酿成痰湿,痰湿与肝郁气滞相合,本虚标实,形成乳癖。经血来潮,气随血泄,故乳房脉络等亦告暂时缓解,继而经前期来临,阳长至重,又将激发肝气之偏旺而郁结。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气郁结,日久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故宜培植肾元以治本,兼疏肝解郁,理气行滞,化痰和血以治标。3.方药心裁

许老根据乳腺增生的发病机理,治疗主要采用补肾疏肝解郁、理气行滞、和血祛痰、化痰散结。并强调方宜温和为贵,反对攻伐太过。肝肾精血互滋、气阳共享,故补肾必兼补肝,临床上必先辨明证属面白乏力、腰膝酸软、舌淡的阳虚,还是咽干、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的阴虚,阳虚予以仙茅、仙灵脾、鹿角片,阴虚则予女贞子、枸杞子、墨旱莲等品。疏肝则不忘养血,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宜选用辛润之品,药选郁金、香附、川楝子、青皮、白芍、当归。若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腻,加入夏枯草、山栀清肝火;若疼痛较甚,加入橘叶、橘核理气散结止痛。乳癖病程较长,气滞血瘀,久病入络,加丹皮、丹参、赤芍等;痰瘀互结,疏通经络,加白僵蚕、陈皮等化痰散结。养血活血贯穿整个月经期,月经前疏肝理气,月经期后,补血重于活血,加黄芪以助升发。排卵期后,活血重于补血,常佐牛膝,引血下行。

许老在用药配伍中重温阳,不仅阳虚者重用温阳,即便是阴虚患者,在滋阴养血品中也常酌加温阳之品,既助脾之运化,亦可阴阳互生。温阳药物大多有类性激素样作用,通过对垂体-卵巢轴的作用,进一步对体内的性激素产生双向调节功能,故对乳腺增生有预防治疗作用。许老善用桂枝,临床配仙灵脾、鹿角片,效果更佳。4.验案范例

张某,女,35岁,2015年11月10日初诊。双侧乳房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2月。

1年前反复双乳疼痛,月经前加重,诊断为乳腺增生,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口服三苯氧胺、乳增宁、乳康片、乳癖消、逍遥丸等,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近2月来,因家庭琐事,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感双侧乳房刺痛明显,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缓。查体:双乳均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质韧,边界欠清,触痛明显。双腋下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乳B超示双侧乳腺增生。证属肝郁气滞,治拟疏肝理气。药用:

郁金、青皮、丹皮、赤芍、白芍、丹参、法半夏、茯苓、陈皮、橘叶、橘核各10g,陈皮6g,徐长卿20g。7剂。

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述乳房疼痛明显减轻,诉乳房时有灼热感,此乃阳郁化热,故原方加夏枯草、黄芩各10g;再服14剂以疏肝泄热后,自觉包块缩小;继用1疗程后,包块消失,疼痛完全缓解。嘱再用1疗程以巩固疗效后复查B超,未见明显异常。

李某,女,24岁,2016年1月18日初诊。双乳胀痛3月余。

患者3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月经紊乱,月经推后不至;后出现双乳胀痛,不能触碰,腰酸,手足清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末次月经:1月7日。周期40天左右。查乳腺B超示:双乳腺体回声不均质,腺叶呈中等强度的光点、光斑,腺体回声增粗、增强,结构紊乱。提示乳腺增生。查体:双乳触痛明显,扪及大小不等结节、质韧、边界欠清。双腋下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证属肾虚肝郁,冲任失调。治拟补肾疏肝,调摄冲任。药用:

仙茅、仙灵脾、川断、桑寄生、桂枝、肉苁蓉、郁金、青皮各10g,制附片3g。7剂。

每日1剂,水煎服。14剂后,述乳房疼痛及手足清冷稍好转;原方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各10g,再服用7剂,诉月经至,乳房疼痛完全缓解,触诊无疼痛,结节明显缩小。

田某,女,32岁,2016年6月18号初诊。

近半年来情志郁闷,心烦易怒。2个月前发现双乳房有肿块,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两侧乳房胀痛,偶有刺痛且乳房肿块随情志波动而增大。查体:双乳大小对称,双侧乳房外上限可触及如鸡蛋大肿块,质软、活动、压痛,皮色不变,与胸壁无粘连,乳头无异常分泌物,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辨证:肝郁气结,乳络阻滞。证属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治拟疏肝理气,通络散结。药用:

柴胡10g,郁金10g,川芎10g,白芍10g,赤芍10g,川楝子10g,香附10g,青皮10g,当归10g,炒山甲10g,皂角刺10g。

7剂后复诊,诉烦躁易怒明显减轻,双乳压痛不明显,原方加丝瓜络10g,瓜蒌仁10g。再服14剂后,双乳外上肿块触及不明显。二、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中医称之为“乳疬”,是指男子乳房在青春期或成年以后出现单侧或双侧增大,乳晕后方出现扁圆形肿块,甚至呈现女性型乳房,伴有胀痛的病症。本病分别发生于青春期和成年以后,前者多为原发性,后者多为继发性,继发性以中老年者为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青春期年龄的提前,临床亦常见到10岁左右的儿童患者。本病属于良性的乳腺间质和导管增生,或可自行消退。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年轻化。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内分泌活性药物,但副作用大;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改善患者身心痛苦,疗效显著。1.历代医家治疗乳疬的学术思想

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而冲任隶属于肝肾,冲任之本在肾。所以乳疬发病当首责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乳疬”之名最早见于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书中对该病症状进行了描述,云:“其症于一侧或两侧乳晕部有核子,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或稍硬,疼痛或压痛,乳房变大增厚,状如妇乳。”自明代以后关于乳疬的记载逐渐增多,《外科枢要》将本病发病责之肝、脾、肾之虚损,寒凝阴滞,立法调补气血及通阳理气活血治疗;陈实功《外科正宗·乳》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涨……男子乳节与妇人微异,女损肝胃,男损肝肾,盖怒火房欲过度,以致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经无以荣养,遂结肿痛。”这不仅指出本病的症状,更进一步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和男女乳病病位的不同,认为乳疬多由怒火、房欲过度,以致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而成,以调补肝肾、补益气血为治疗大法;《外科秘录》则进一步强调了本病与痰凝关系,注重消痰化癖治疗。2.西医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的病因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的病因很复杂,大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男性乳房发育症

新生儿乳房发育症:于出生后2~10天发生。原因是新生儿乳腺受胎盘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乳房可出现乳汁泌出,症状会很快消失,偶尔可持续数月。

青春期乳房发育症:男性出现乳房肥大,一般从13岁开始,持续数月或数年,有自限性。激素水平测定,提示睾酮、二氢睾酮低下,而雌激素或雌二醇/睾酮比例增高。此外,临床上还有可能与生长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乳腺的刺激有关。

老年乳房发育症:老年人发生本病,主要由于睾丸退化导致雌/雄激素比值绝对升高。或者是性激素、黄体激素及睾丸间质细胞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下降等倾向性因素。(2)继发性乳房发育症

继发性男性乳房发育症,多由内分泌性和非内分泌性两类疾病引起。

内分泌性疾病:睾丸功能低下,雄激素分泌严重不足,使得血浆内睾酮与雌激素比例发生改变。如隐睾、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胎儿期发育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不全,睾丸炎和睾丸肿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肿瘤、男性假两性同体、糖尿病患者等。

非内分泌疾病:如长期嗜酒、肝脏疾病、营养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性男性乳房发育、外伤、炎症及应用某些药物(特别是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某些疾病)等引起。3.证治经验

许老认为乳疬的治疗需审证求因,治病求本,重在疏肝补肾。(1)疏肝理气

男子乳头属肝,因情志不遂,或暴怒伤肝,至肝气郁结不畅,气滞则血瘀,郁久则化火,灼伤肝肾之津液,炼液成痰,津不上承,脉络失和而形成乳疬。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偏硬,乳房胀痛,心胸烦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数。许老治疗乳疬,认为疏肝理气为首要,调达肝气而散郁结,方药中会加入柴胡、郁金、青皮、橘叶、橘核等疏肝理气。柴胡、郁金相配,共奏疏肝解郁之功;橘叶、橘核性平和,可疏肝行气散结;青皮除了疏肝理气,还有行气止痛之功,缓解乳疬患者的乳房胀痛。对于肝火旺盛的患者,加入夏枯草清肝火,散乳结。(2)补肾阴或肾阳

乳疬的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精血不能资助冲任,冲任脉气不通;脾运不健,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不充,在下则精室不能充满和溢泻,在上则痰瘀凝结乳络而成本病。或因年老体衰,久病及肾,肾之阴阳两虚,不能涵养肝木,肝木失养,木气不舒,疏泄失职,则痰湿停聚,上结乳络,亦能发为本症。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如妇人状,伴头昏目胘,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或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不耐劳作,或面部少须,睾丸细小,舌淡脉细。许老治疗乳疬重在补肾,分补肾阳和肾阴。肾阴虚患者加左归丸来滋补肾阴,方药用熟地黄、菟丝子、牛膝、枸杞、鹿角、山茱萸、山药。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熟地黄、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配菟丝子、牛膝、鹿角、枸杞补肝肾,健筋骨。肾阳虚患者加二仙汤温肾阳,补肾精,调冲任。方药用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证候。(3)治疗兼证

乳疬有一部分患者是外感湿热疫毒,或长期嗜酒,或服用伐肝损脾之品,可导致肝血亏虚、肝阴不足、肝失柔养、肝气郁结;脾气亏虚,脾运不健,痰湿内生,则气结痰凝、乳络瘀滞而发病。许老治疗这部分患者时,常加用柔肝、保肝及化痰之品,如金钱草、田基黄、垂盆草、海藻、昆布,生牡蛎。

肝气郁结不解,气滞日久,则经脉不利,气机失调,瘀血阻于乳络而致本病。许老治疗兼夹血瘀的患者,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4.验案范例

陈某,男,51岁。2016年1月15日就诊。

发现右乳晕后方肿块半年余,按压疼痛,皮色不变,无恶寒发热,心胸烦闷,咽中有痰稠黏、不易咯出,苔薄黄,脉细弦。查乳腺B超示:右乳头后方皮下腺体回声不均质,结构紊乱,厚度约0.8cm。提示男性乳房异常发育。查体:右乳触痛明显,乳头后方扪及一肿块,大小约2.0cm×2.0cm,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一般。证属肝郁痰凝。拟疏肝解郁,化痰消结。处方:

柴胡10g,郁金10g,青皮10g,橘核1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浙贝母10g,瓜蒌仁10g,海藻10g,昆布10g,生牡蛎15g。

7剂后,右乳疼痛减轻,痰易咯出,心烦胸闷减轻。再服14剂后,痰少,右乳肿块明显缩小,无疼痛。再服14剂,加用山慈菇10g,肿块消失。

顾某,男,46岁,2016年4月20日就诊。

一周前左乳房发现一肿块,近两日饮酒后发现肿块增大、胀痛;伴有眩晕,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咽燥,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查体:左乳晕后方有4.0cm×3.0cm扁圆形肿块,质韧,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查乳腺B超示:左乳头后方皮下腺体回声不均质,结构紊乱,厚度约1.2cm。提示男性乳房异常发育。查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63U/L,谷丙转氨酶43 U/L。证属:肝经湿热,兼夹肾阴虚弱。治则:疏肝清利湿热为主,补益肾阴为辅。方药:柴胡清肝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

柴胡10g,郁金10g,夏枯草10g,当归10g,巴戟天10g,生地黄10g,山萸肉10g,黄柏10g,知母10g,田基黄10g,金钱草10g,垂盆草10g。

服7剂后肿块渐消,但仍感胀痛,复查转氨酶已恢复正常。续用上方,加橘叶10g,橘核10g,青皮10g。服14剂后痊愈。

夏某,男,44岁,2016年7月21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发现右乳头下肿块,初起肿块不大,后逐渐长大,经外院多次治疗不效,情绪焦虑,唯恐癌变;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脉细。查体:右乳晕下扪及一大小约3.0cm×2.0cm肿块,质地稍硬,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压痛,左乳(-)。B超检查:右乳头后方皮下腺体回声不均质,结构紊乱,厚度约1.0cm。提示男性乳房异常发育。证属肝郁气滞,肾阳虚弱。治拟疏肝理气,温补肾阳。处方:

柴胡10g,郁金10g,橘叶10g,橘核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0g,牛膝10g,枸杞10g,鹿角10g,仙灵脾10g,山药10g,三棱10g,莪术10g。

服用7剂。复诊示右乳晕下肿块较前稍软,压痛减轻,情绪好转。继服原方7剂。复诊示:服药后精神好转,查右乳晕下肿块较前缩小,大小约1.5cm×1.5cm,压痛较前减轻。继服原方,加八月札10g,山慈菇15g,14剂。复诊示乳晕下肿块消失,无疼痛,痊愈。追踪观察半年无复发。三、少儿乳房发育异常症

少儿乳房发育异常症参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定义,即10岁左右儿童(14岁以下儿童),一侧或两侧乳晕部微隆起,乳晕中央皮下可触及扁平、圆形结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肿胀感,或有轻度压痛,乳晕部色素深,但乳头、乳晕都未发育,排除全身性内分泌疾病,即真性早熟性乳房肥大,中医称“男女童稚乳病”“奶病”或“乳疬”。小儿乳房异常发育症是儿童性早熟表现的一部分。性早熟是指女性 8 岁前、 男性在 10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病变。据国外统计,性早熟发生率为0.6%,女孩性早熟是男孩的5倍左右。性早熟可分为两种,即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又称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出现的性征和个人的性别一致,除了第二性征出现较早外,同时也有性腺的成熟和性功能的表现,即女性有排卵、男性有精子的成熟 ; 假性性早熟,又称周围性性早熟,是指仅有第二性征出现,而无性腺成熟现象,其性征的表现可以和个人性别是同性的,也可能是异性的。临床中以假性性早熟多见。1.学术思想

历代中医文献对性早熟鲜有记载,但少儿乳房发育异常症的病因病机,中医古籍早有记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描述了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的生理过程与肾气充盛密切相关;《内经》曰:“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腺关联;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说明了乳腺病的发生、发展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明代的《疮疡经验全书》亦提到:“此病因女子十五六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致生此疾。多生寡薄,形体虚弱,乳上有一核,可治……”

许老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乃“稚阴稚阳之体”。肾气充盛,天癸期至,人体才得以正常地生长发育。天癸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精微滋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肾同源,且冲任皆属于肾,而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肾常不足”,肾精不充,肝木失养,或疏泄失常,气机郁滞,冲任失调,或肝郁化火,炼液成痰,痰气互结于乳络而发为本病。又因小儿年幼,饮食不节,药食不当,而脾胃尚且虚弱,无力运化,痰湿内生,停阻于乳络发为本病。在经络循行中,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本病虽病位在乳房,但其本在肾,与肝、脾亦有联系。许老认为,该病病机归结于先天不足,肾亏肝郁,冲任不调;或脾弱失运,气滞痰凝而成乳下结块。

西医认为,此病多由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水平敏感性增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肾上腺肿瘤、 性腺肿瘤、 外源性(医源性)应用雌激素药物或污染食物、 应用雄激素药物或污染食物所致。2.证治经验

许老认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晕部结块及胀痛,而本病病机多是肾虚肝郁、冲任不调,或肝郁脾虚导致气滞痰凝而成乳下结块。许老在少儿乳房异常发育症的诊治上,积累了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疗效显著。

余听鸿在《外证医案汇编》中指出:“鄙见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若治乳从一气字着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疏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许老根据病机多用补益肝肾、调摄冲任、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之法,并强调方宜温和为贵,反对攻伐太过;肝肾精血互滋,气阳共享,故补肾必兼补肝。另在临床上必先辨明证属面白乏力、腰膝酸软、舌淡的阳虚,还是咽干、五心烦热、舌红苔少的阴虚。许老在用药配伍中重温阳,不仅阳虚者重用温阳,即便是阴虚火旺患者,在滋阴泻火之时,亦酌加温阳之品,既助脾之运化,亦可阴阳互生;温阳药物大多有类性激素样作用,通过对垂体-卵巢轴的作用,进一步对体内的性激素产生双向调节功能,故对少儿乳房异常发育症有预防治疗作用。3.方药新裁

现代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尚无特殊有效的办法,多认为这种表现是暂时性的、自限性的,可自行恢复,一般无需处理。

许老以二仙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并依据患者兼症用药,以达标本并治,临床效果显著。主要药物为仙茅、淫羊藿、鹿角片、天门冬、白芍、当归、柴胡、青皮、郁金、香附、玫瑰花、佛手、陈皮、茯苓、海藻、昆布等。方中仙茅辛温,淫羊藿辛甘温,皆归肝、肾经,相须配伍以增强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者皆有拟激素样作用,可调节内分泌紊乱;鹿角片,补肾阳益精血;天门冬甘、苦,大寒,滋肾养阴,疏肝则不忘养血,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当归、白芍,归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配伍增其疏肝理气止痛之功;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其性升散,具有疏肝解郁升阳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肝损伤、利胆的作用;郁金,归肝、心、肺经,为血分之气药,既能行气解郁,又能活血止痛;青皮,性味辛苦而温,能入肝胆,善于疏肝破气,适用于各种肝气郁结之症;玫瑰花,气味清香,善能疏肝理气而解郁;佛手、香附,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同入肝、脾、胃、肺四经,对诸气滞皆可应用,尚兼化痰宽胸之功;陈皮辛散行气,苦温燥湿,具有健脾化痰,行气宽中之效;海藻、昆布化痰软坚散乳中之核。上述药物并用,自当“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起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之效。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香附、乌药;舌苔白腻者,加藿香、佩兰;口干、口苦、尿黄赤者,加夏枯草、生麦芽、车前子清泄肝火。阳虚以仙茅、仙灵脾、鹿角片为君,阴虚则予女贞子、枸杞、墨旱莲等品。4.验案范例

患者,女,8岁。2015年 8月 5日初诊。

主诉:左乳肿块伴疼痛 1月余。患者家长代诉 :1年多前,患者发现左乳肿块,于当地医院服中药治疗后好转。1个多月前因饮食不节,几日后左乳再次出现肿块,并伴有疼痛。近日出现食欲不振,为求中药治疗,特来许老门诊就诊。查体:左乳晕内上可及约1.5cm×2.0cm 肿块,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压痛(+)。形体偏胖,倦怠懒言,纳呆,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诊断:少儿乳房发育异常症,证属肾虚肝郁,气滞痰凝。方药:

淫羊藿 6g,鹿角片6g,炒白术8g,茯苓10g,藿香6g,香附6g,薏苡仁12g,海藻5g。5剂,水煎服。

1周后复诊,家长代诉疼痛有所减轻,肿块稍有变软,食欲较前增加。效不更方,服药3个月后左乳肿块及疼痛症状消失,食欲恢复。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患者,女,6岁2016年 3月 8日初诊。

主诉:左乳房肿块伴疼痛半月余。查体:右侧乳晕处触及1.5cm×1.5cm肿块,压痛明显,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可。形体偏瘦,精神不振, 烦躁多动, 食欲欠佳,偏食荤腥 ,大便干结,追问半月前有外出旅游、进食较多鸡翅史。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血常规、 胸片均正常。诊断:少儿乳房发育异常症。证属肝郁脾虚,气滞痰凝。治宜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方药:

炒青皮6g,夏枯草4g,玫瑰花6g,白芍、赤芍各6g, 淫羊藿10g,左牡蛎15g(后下),瓜蒌仁5g。5剂,水煎服。

服药5剂后, 乳房肿块明显缩小, 疼痛减轻, 夜间安宁, 大便通畅, 余症均好转,效不更方, 续服 7 剂, 随访已愈 。四、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房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疾病。临床以乳房结块疼痛,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为特征,相当于中医的“乳痈”。急性乳腺炎又分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医称外吹乳痈)、妊娠期急性乳腺炎(中医称内吹乳痈)。其中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由于与哺乳有很大关系,在发病原因、发展过程、脓肿的切开以及引流以后都能遇到与哺乳有关的许多问题,使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变得较为复杂而难治。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中医对治疗乳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治法疗效显著,且不影响哺乳。

许老认为,外吹乳痈常由乳汁郁积、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因素而发。其中乳汁郁积是外吹乳痈的主要发病原因,气血乖违,乳络失宣,可使乳汁郁积,郁久化热酿毒,进而腐肉成脓。正如《圣济总录》云:“新产之人,乳脉正行,若不自乳儿,乳汁蓄结,血气蕴积,即为乳痈。”而内吹乳痈多由妊娠期胎气上冲,结于阳明之络而成。正如《外科正宗》说:“内吹,因胎气旺而上冲,致阳明乳房作肿。”许老治疗急性乳腺炎,多从“气”而论,主要分三期(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治之,以自拟的乳痈散结汤加减治疗,配合湿热敷,加按摩通乳,使乳络通、乳汁畅出、乳房气血调和,而本病易趋康复。1.学术思想(1)病机为乳汁郁积,气滞热壅

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调节乳汁的分泌。情志所伤,肝气不疏,引起植物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影响到乳导管,则乳导管痉挛、水肿,致使乳汁的排泄受阻而发生乳汁郁滞症。另一方面,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如果过食肥甘,胃热熏蒸,湿热浊气壅结乳房,便可成痈。妇女产后,气血原有不足,兼有乳头凹陷,婴儿吮吸致破,或有乳头皲裂,乳母又不注意乳头卫生,乳窍不净导致毒邪乘虚而入,使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经脉阻塞,郁而成为痈疖。乳汁郁滞,乳络阻塞,一旦毒邪(细菌)入侵,极易化热, 肉腐成脓,形成乳腺脓肿。每次喂乳,又不让婴儿吸尽,哺乳后又不将残余乳汁挤清,如此等等,均使余乳内积,促使细菌大力繁殖,最易成痈。因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其基础在于肝郁胃热,乳汁郁积,气机不畅,又因乳头皲裂、哺乳不当、乳头不净等因素导致毒邪乘虚入侵,与热乳壅结,最终形成乳痈。(2)治疗当从“气”而论

许老认为,乳痈的治疗不论何种证型,必须设法将乳汁排出,才有消散希望,不仅初起如此,即溃脓之后,亦须将乳汁吸出,以有利于早期愈合,并能防止传囊之变,此为治疗乳痈之关键。因此,治疗乳痈着重在“气”字,无论新久虚实、消托攻补,方中总以理气通乳之品为主,使乳络疏通;况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乳为血化,气调血畅,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2.证治经验

许老根据急性乳腺炎的不同病理类型,将乳痈分为三期辨证论治,即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对兼夹证,则随证加减,且进行内治的同时,兼以外治,防治两利。(1)郁滞期

此期中医学称之为妒乳,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提到:“凡乳汁不得泄,内结,名妒乳。”此期以乳汁郁积,气滞热壅为主。患者常有或无乳头破损、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局部形成包块,皮色微红,皮肤微热,伴有压痛;伴或不伴恶寒发热,头痛或四肢关节疼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疏通乳络,和营散结。此期乳汁郁积是主要矛盾,促进乳汁通畅排出,乳汁郁积处便得以消散,正如《丹溪心法》所曰:“予初起之时,便需忍痛,揉令消软,吮令汁出,自可消散。”因乳汁郁积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在进行内治的同时,对于乳痈初起,尚未成脓者,还倡导喂乳前先湿热敷加按摩通乳的外治疗法。具体方法:先将新(较厚)毛巾浸泡热水中,拧干后折叠数层(4~6层)敷于肿痛处,上置热水袋,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温度以加强湿热敷的穿透能力。湿热敷约20分钟后,取下热水袋及毛巾,患者取坐位。继而由患者家人于乳房皮肤处涂以少许润滑油,一手托着乳房,另一手四指并拢,用手掌小鱼际部位,由乳根向乳头方向,顺着乳络轻轻施以正压按摩,可使郁积的乳汁向外排出;按摩5~10分钟后,可喂养婴儿或用吸乳器吸尽乳汁,既可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又可达到疏通乳络、和营消肿止痛之目的。依据许老经验,治之宜早,法要得当,对乳痈初起,乳房红肿或不红,局部皮肤不热或微热,乳内结块不十分疼痛者,经3~4天治疗后,硬块软散,诸症减,可望消散而不致化脓溃破。(2)成脓期和溃后期

若经治疗3~5天后,发热,硬块不消,而红肿疼痛加剧,局部疼痛如针挑刺或鸡啄者,乃化脓之征,一般难以消散。临床可见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肤焮红、灼热,局部疼痛明显,患处拒按,有波动感,按之应指;出现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高热不退,溲赤,便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洪数。治宜清热解毒,托里排脓。此期脓肿形成,单凭服药消退较难,外治是主要手段,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或针管穿刺抽脓,以防毒邪旁窜,传囊之变。若脓出通畅,则局部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脓出不畅,则肿势不消,疼痛,身热不退,局部成传囊之变。久治不愈者,乳汁由疮口溢出,脓汁稀薄,多形成乳漏,疮口久治不愈,舌淡、少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血,和营托毒。此期若发生传囊之变,仍应选病灶最低部位及时穿刺或扩创贯通脓腔以利引流。若疮口日久不愈,形成乳瘘,可行压迫疗法。在创口炎症已完全消退,余毒已清的情况下,压迫疗法可治好绝大部分的乳瘘创口。

急性乳腺炎溃后末期,余毒未清,正气亏耗,此时应慎用寒凉攻伐之品,因寒凝易致气滞血瘀,疮口不敛。此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扩创引流,使创口脓液引流通畅,炎症消退,直至创口已无脓液,仅流乳汁,创口周围皮肤炎性浸润亦已消失时,再按压迫疗法进行治疗。3.方药心裁(1)宜分期辨治,方中主理气通乳之品

郁滞期:许老临证时常以自拟的乳痈散结汤加减治疗,收效颇佳。拟定基本方如下:蒲公英20g,青皮5g,橘叶10g,橘核15g,牡丹皮10g,赤芍药10g,漏芦20g,生甘草5g。方中以蒲公英为君,入肝、胃两经,古今列本品为乳痈之要药,取其疏郁通乳、消痈散结之效;与青皮、橘叶、橘核相使配伍,以加强疏导厥阴之滞。因气机阻滞乳络,常导致气血壅滞,郁而化热,热入血分或气郁血瘀,瘀热互结,故配伍牡丹皮、赤芍药以清热凉血,和营止痛;配伍漏芦以通经下乳,消痈散结;配伍生甘草以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若为单纯乳汁郁积,而热象尚不显者,常配伍郁金、路路通、荔枝核等,以增强理气通乳之效;若气滞热壅,症见全身热象较甚者,常配伍轻清的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症见烦躁易怒、舌边红、苔较黄、脉弦者,常配伍黄芩、夏枯草以清泄肝胆木火之郁结。若见脓肿形成者,许老常以乳痈散结汤为基础化裁,配伍皂角刺、炮山甲、生黄芪等以托毒排脓。

溃后期:常以托里消毒散化裁治之。有补益气血,促其腐肉易脱,新肉易生之功。若因气机阻滞,导致阳明热盛,症见大便干结者,习用全瓜蒌以宽胸散结、润肠通腑。若产后恶露未净者,习用益母草以祛瘀生新。若产后乳汁过多或治疗期中需要回乳者,常与《外科大成》回乳汤化裁治之,以减少乳汁生成。若产后体虚,汗出受风,症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者,习用荆芥、防风以疏散表邪。若遇夏月黄梅之季,暑邪夹湿侵犯人体,阻碍气机,症见肢体困倦、舌苔黄腻者,习用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浊。(2)忌过用苦寒,或妄投清热解毒之剂

乳痈初期,若因寒凉药物使用太过,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而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