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自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7 23:11:55

点击下载

作者:肯·罗宾逊 著,闾佳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思维自由

让思维自由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让思维自由作者:肯·罗宾逊[著],闾佳[译]排版:HMM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ISBN:9787213065255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特里,是她让一切变为可能。测试题放飞你的创造性思维!1.你认为以下哪些活动需要具备创造力?(  )

A.科学

B.医学

C.艺术

D.广告2.以下哪些技术进步将会对现行的教育制度造成冲击?(  )

A.纳米技术

B.基因编辑

C.人工智能

D.虚拟现实3.2015年12月10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旨在提高各学校的学术水平,以提升大学入学率,增强美国经济实力的法案。你知道具体是哪项法案吗?(  )

A.《中小学教育法》

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C.《巴特勒教育法》

D.《教育法》4.传统教育模式最为重视的两种学术能力的基础是什么?(  )

A.命题性知识

B.判断性知识

C.“逻辑-演绎”推理

D.事实性知识5.以下哪些能力是被传统教育所忽视,又被当前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

A.记忆事实性知识

B.批判性思维

C.协作与共情

D.应试技巧想要知道如何释放你的创造力,让思维自由吗?扫码下载“湛庐阅读”APP,“扫一扫”本书封底条形码,获取测试题答案!推荐序做教育创新真正的引领者

李一诺

一土学校创始人,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做教育创新的,通常有两类最极端的人,一类是最虚妄的人,一类是最谦逊的人。

为什么是最虚妄的人?

因为“创新+教育”太容易成为卖点,太容易制造焦虑,又被作为消除焦虑的“良药”:“未来充满未知,竞争极其激烈,想要知道如何让你的孩子胜出吗?来试试我们的创新教育吧。”怎么样,这类宣传是不是似曾相识?似乎任何有名头的人都可以成为专家;随便办个培训班或建个营地就可以称为“教育”;而只要是国外拿过来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创新”。在各种市场分析、投资报告中,教育的本质早就变得模糊。所谓的教育创新,也沦为了虚妄者狂欢的舞台。

又为什么是最谦逊的人呢?

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人世间再没有比“让人成为人”更深刻、更宏大的课题了。但凡真正沉下心来做教育的人,都必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最优秀的教育者面临的终极“瓶颈”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知识,而是教育者自身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的深度和高度。所有真正做教育的人都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们会以最谦逊和敬畏的心,在“外在世界”做好匠人,在“内在世界”寻求开悟。

但最难得的,其实是第三类人。

他们既怀有对教育的敬畏之心、谦卑之心,能够把理念付诸点滴实践和辛勤耕耘,又可以利用合适的舞台,有效发声、积极倡导、联合同盟,以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改变。他们谦逊而不迂腐,发声而不虚妄;既有一线的实践经验,又有哲学层面的思考;既有对现状的抨击,又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方法。

这一类人,是教育创新真正的引领者!

湛庐文化引进的这一套书,就是这样几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创新引领者的精华之作,实属难得。其中又属《为孩子重塑教育》(Most Likely to Succeed)这本书与我们渊源最深。在筹办一土学校的时候,我们就和美国的高科技高中(High Tech High)建立了合作,在教师培训方面有很多交流。我们也是第一个支持教师去参加高科技高中教师培训的中国学校。过去的每一个假期,高科技高中的教师也都会到一土学校来做交流和培训。因为高科技高中,我们又知道了《为孩子重塑教育》这部同名纪录片,也在中国协助组织了多次放映。我们和高科技高中的合作,与纪录片和书里的很多场景及描述非常相似。

肯·罗宾逊先生的教育理念也与我们创办学校的初衷不谋而合,当前的学校系统对学生创造力的压抑和限制,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天赋,从而使他们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期许。能够在教育一线亲身感受这些教育实践的发生,我备感幸运。

2016年,我们开始着手在北京创办一土学校。虽然从表面上看,一土是一所学校,但实际上,我们是想要与众多同行者一起努力,着眼于中国的当下与未来,致力于改变教育生态。从产生这个想法到现在,陶行知先生给了我很大的指引。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革新的引领者,他在近百年前写下的很多文字,到现在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写于1924年的名篇《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中,陶行知先生讲述了一所建在关帝庙里的学校发生的故事,通过带学生“做事”,让学生融入当地社会,那所学校实现了真正的卓越教育。我们现在常常讲项目学习,听上去似乎是很先进的东西,但从陶行知先生的记录里可以看出,在百年前就有类似在学校环境下开展的实践了,而且从思路到方法,再到教育的效果都非常出色。

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是对教育最浅显易懂又最深刻的阐述。所以,我在这里也想引用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里面的几句话:“我们在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今日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湛庐文化这套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教育家。这些话,也与大家共勉。

其实,有关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或“完美方案”,更没有“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的教育模式或系统。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因为教育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所以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研究和学习教育创新的目的不应该是给出一套“答案”,而是怀着开放的心态,在不断的质疑、提问、实践和总结中摸索前进。这套教育主题丛书如果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心态、碰撞和思考,我想也就足够了。序言跳出思维的禁锢Out of Our Minds如果我们总是直勾勾地盯着后视镜,就无法成功地在复杂的未来环境中畅游。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跳出思维定式的禁锢。《让思维自由》于2000年首次出版,全新修订的第二版出版于2011年。如今你手里拿的是第三版,再次全新修订。为什么又要出新版呢?

我最初动笔撰写本书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变化的速度,以及它的性质,使我们需要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去对自己、对教育、对企业与机构的运营展开思考。几乎在每一条战线上,变革的步伐都变得愈发“疯狂”,而本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也由此显得更为迫切。这次的新版,就是我想要跟上这些变化的尝试。

新版问世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变得愈发迫切,而新版对它们做了更为犀利的呈现。世界越来越复杂,我们也需要变得更具创造力,以迎接它提出的挑战。可很多人仍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造能力。本书讲的是,为什么创造力如此重要,为什么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我们怎样来到了这一步,我们又能为之做些什么。本书的目标首先是帮助人们理解自身创造力的深度,以及解答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的创造力有所怀疑的问题;其次,鼓励组织相信人们的创造力,并为之创造出让创新繁荣发展的条件;最后,推动教育领域的创造力革命。

我曾在原版引言中说过,这本书叫作《让思维自由》,原因有三。如今,这三个原因仍然成立,兹列如下。首先,人类的智慧有着深刻和独特的创造力。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靠人类的想象力及文化造就的观点、信念和价值观所塑造的。人类世界的创造,既出于自然环境,又“出自我们的思维”(out of our minds)。思想和感受不仅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还原,而且是对世界产生自己独特的观点,并阐释经验以赋予意义。因为拥有的观念和体验到的意义不同,所以不同社群又有着很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我们创造了自己所置身的世界。当然,我们也可以重新塑造它。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大多由全新观念所引发:新的观察方式粉碎了固有的确定性。

其次,实现我们的创造力部分取决于才能发挥的载体。教育本来就应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但很多时候,它并未帮上忙,反而让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真才实干。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才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抛弃了他们的思维”(out of their minds)。

最后,如今有一种癫狂情绪推动着现行教育政策的发展。我们本应该理性地辩论“用什么样的战略来迎接这些重大变化”,却有人老调重弹,要求我们将传统的学业标准拔高。一如我所解释的,这些标准是为其他时代、其他地方设计的。如果我们总是直勾勾地盯着后视镜,就无法成功地在复杂的未来环境中畅游。今天,跟2001年本书刚问世时一样,我确信:要想保持航线,我们就应该“让思维自由”(out of our minds)。肯·罗宾逊于洛杉矶2017年5月引言创造力成就美好未来Out of Our Minds每当有人对我说自己没有创造力时,我都认为,他们并不明白创造力的内涵。

你的创造力如何?与你共事的人创造力如何?你朋友的创造力是高还是低?下次,当你出席社交活动时就可以问问他们。实不相瞒,你可能会对他们给出的答案感到惊讶。因为我曾跟世界上许多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共事过,但不管我走到哪里,总会发现同样的悖论:大多数孩子都觉得自己极富创造力,而大多数成年人却不这么看自己。事实上,这个问题比表面上看起来要严重得多!创造未来,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正极速发生的世界,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我们来说,复杂的未来将如何展现还是一个未知数。而文化变革也从来都是曲折的,很难被预测。如果它能够被预测,也就不需要有那么多媒体专家和文化预测者了。或许正是考虑到了这些纷繁的动荡,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K. Galbraith)才说:“经济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占星术显得更可靠。”

随着世界的转速变得越来越快,很多组织都认为,自己需要招聘到的是拥有创新思维以及与团队沟通顺畅、合作无间的员工,是那些灵活、适应性强的人。很多时候,这些组织总是认为自己招聘不到这样的员工。为什么呢?本书的目的就是解答如下3个问题:为什么提升创造力至关重要?商界领袖、政治家和教育家一直都在强调提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人们只有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发挥创造力?孩童时,我们满脑子的点子会咕嘟咕嘟地往外冒。但是长大以后,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力了呢?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创造力?是人人都有,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有?创造力能够被培养、开发出来吗?如果能,又该怎么做呢?

每个人偶尔都会想出一些新点子,但如何激发创造力,才能让它稳定而可靠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正经营着公司、组织或学校,那么你能使创造力变得更系统、更规律吗?你该如何引领创新文化?重新思考创造力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剖析创造力的本质以及它在实践中的运作方式就显得很重要了。有3个相关的概念,我会在后文中逐一阐述,它们分别为想象、创造力和创新。想象指的是我们想到感官里并不存在的东西的能力;创造力指的是我们开发有价值的独创见解的能力;而创新则指的是我们将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在这3种能力中,人们尤其对创造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创造力是特殊之人才拥有的吗?

人们常常误认为,只有特殊之人才拥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毕加索、爱因斯坦、爱迪生、玛莎·格莱姆(Martha Graham,美国舞蹈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英国女作家)、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美国非裔女诗人、作家、导演等)和史蒂夫·乔布斯等人的人生故事更加强化了这一观念。企业往往把员工分为两类:“创意人”和“普通人”。你通常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谁是“创意人”,因为他们上班时不穿西装。他们穿牛仔裤,而且可以迟到,因为他们在忙着苦苦思索好点子。当然,我并不是说“创意人”没有创造力。他们很可能极具创造力,但我要强调的是,只要有可供施展能力的土壤,任何人都能做到,包括西装革履的“普通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创造力,但关键是如何将其开发出来。创造性文化涉及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吗?

第二个误解是,创造力与特殊活动有关,比如艺术、广告、设计或营销。不过,虽然这些活动可能都需要创造力,但很多其他事情,如科学、数学、教育、医学、与他人协作、管理运动团队、经营餐馆,也一样需要创造力。有些学校会设立艺术学院,这正好契合了我的一贯主张,即学校应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稍后,我会解释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当然,创造力并不仅局限于艺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学校教授其他功课的原因同样充分。同时,包括科学和数学在内的其他学科,恐怕与音乐和舞蹈一样富有创造力。所以,每当我们运用自己的智力时,就有可能会产生创造力。

不同企业会在不同领域发挥各自的创造力。比如,苹果公司最擅长的是开发新产品;沃尔玛的创造优势在系统上,如革新供应链的管理和定价。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并不曾发明咖啡,而是围绕咖啡创造了一种特别的文化。事实上,它的确创造出了售价高达8美元一杯的咖啡,我认为,这算得上是一种突破。创新文化应该能应用到组织的所有领域。要有创造力就得松开缰绳?

创造力有时与自由表达相关,这也就是之所以有些人会对创造力教育表示担忧的部分原因。他们认为,孩子们理应疯狂打闹、撞翻家具,而不应该老老实实地做功课。进行创意工作时,人们通常会玩味自己的点子,享受其中,让想象力肆无忌惮地飞驰。但创造力同时也需要我们精神高度集中地琢磨自己的想法和项目,为之打磨出最佳的表现形式,明智地判断出最适合的实践方法,并指出原因所在。在每一门学科中,创造力都要借鉴技能、知识和自制力方面的优势。它不仅仅需要我们松开思想的缰绳,更需要我们将之操控得如鱼得水。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吗?

人们往往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要么天生就有,要么就没有,就好像有人一生下来眼睛就是蓝色的,而有人的眼睛则是褐色的一样,命中注定,人类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事实上,你有很多种办法可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具创造力。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不识字也不会写,你不会认为他们不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反,他们只是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而已。创造力也一样。每当有人告诉我他没有创造力时,我都会认为,他只是不了解创造力到底是怎么回事罢了。那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很重要?最重要的三大主题

以下三个基本主题将贯穿全书: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革命性变化的时代。

无论你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还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必然会被卷入一场全球性的变革中。我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可不只是比喻。如今,一些前所未有的力量正在涌现。我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观点,但它的确很有道理。人类活动总是跌宕起伏,而现在其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惊人的变化速度和规模。技术创新和人口增长是这一变化的两大推动力:它们相互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了政治和文化的性质;它们对地球的自然资源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后果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和自己的孩子将要面临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挑战。其次,为了生存和繁荣,我们必须利用不同的方式衡量自己的能力,并付诸实践。

鉴于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最深刻的转变必须来自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我们对下一代能力的认识。以我的经验来看,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才能。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但我认为,所有人天生就拥有极大的才能,可只有少数人能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而能适当开发自身才能的人就更少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白白浪费才能的一个主要原因,恰恰来自“教育”这一本该培养才能的领域。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打心眼里想帮助学生做到最好。政治家们也一样,他们慷慨陈词,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浪费才能却是一种系统性的整体现象。目前的主流教育和培训方法痴迷于特定种类的学术能力,系统性地忽视天赋,扼杀了不计其数的学生的创意自信。最后,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经营学校、企业和社会。

引领创新文化,就意味着机构(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的组织方式和领导风格要做出重大改变。商业和公共领域负责人的首要日程里存有几点共识。这些负责人都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的复杂性正在迅速加剧。未来,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加速。他们还意识到,自己所属的机构眼下还无法有效地应对如此复杂的全球环境。他们压倒性地同意:对要应对日益加剧的复杂环境的组织来说,唯一至关重要的领导力就是创造力。许多组织只是偶尔在培训日里鼓励员工进行创造性思考;但在我看来,与求雨仪式一样,这些组织往往错误理解了自己要尝试解决的问题。它们面临的问题很直观。所以,商业组织可以采取一些直接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但长期的解决之道,还在于上游的教育系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与全美教育系统、学区、校长、教师,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还包括社区大学、成人教育协会等)的学生都打过交道。我主持过全美性质的研究项目,在大学教过书,还做过教师培训,现在仍然在与各种类型的企业合作,包括《财富》500强企业、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设计公司、传媒公司、信息技术组织以及零售、制造、工程与服务公司。我也曾与艺术和科学界的主要文化中心合作过,比如博物馆、乐团、舞蹈和戏剧公司、社区艺术组织等。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去过欧洲、北美、南美、中东和亚洲等地。以我的经验来看,教育、商业和文化领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可由于它们彼此之间缺少联系,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

我跟商界领袖们提起的时候,他们总抱怨说,教育没能带来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人才,也就是思维缜密、长于创造的自信的人;能够独立想出新点子、又能帮忙执行的人;能够清晰沟通、与他人很好合作的人。他们希望教育系统培养这样的人,如果教育做不到,他们就会发牢骚。而当我跟教育工作者共事的时候,他们却抱怨说,政客们出于经济考量青睐有加的标准化考试文化打压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够系统提供更平衡、更灵活的教育形式,把自己的创意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但很多时候,他们对此感到无能为力,因为政治压力要求他们一视同仁,承受着同样压力的学生们也普遍感到不满。与此同时,因为担心孩子的受教育质量,家长们夜不能寐。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教育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家长们还希望教育能够帮助年轻人发现自己独特的才能,过上有意义、有目标的生活。当然,年轻人也这么希望。要让所有人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关键就在于所有这些群体之间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建立合作关系。携手联合是唯一出路:教育、企业和文化

在社交场合,“教育”可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儿。如果在聚会上对别人说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那我很可能就会看到对方大惊失色。“我怎么这么不走运啊,”他们肯定会想,“一个星期就这么一天时间出来放松,却碰上个搞教育的!”但如果我主动打听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或他们孩子的学业,那脱不了身的人可就是我了。很多人都很想与人交流自己的教育经历,每个人都有非常鲜明的看法。教育与宗教、政治和金钱一样,是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话题。事实上也理应如此。教育对事业生涯的成功、孩子的未来和全球的长期发展,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它还给我们的个人形象烙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世界上许多成功者在学校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不管他们后来多么成功,也往往会暗中焦虑,担心自己其实不如表现的那么聪明。这些人可能是老师、大学教授、校长,也可能是商人、音乐家、作家、画家、建筑师等。许多人是在从教育带给自己的挫败中痊愈之后才取得成功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受教育的时光,而且日后也靠教育过得很好。那么,那些没能做到的人该怎么办呢?鉴于如今世界的变化,各地政府都向教育改革投入了庞大的资源。这很好,但还不够。现在的挑战是彻底地改造它们。

随着技术和经济变革加快脚步,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统都在进行改革。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两手抓策略。一方面是扩大教育范围,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每年都在增长,教育和培训如今已处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列。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标准。教育标准应该要高,而且提高标准显然是个好主意。降低标准是没太大意义的。但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标准呢?教育更多的人,让他们接受更高标准的教育,这当然是关键,只不过,还要以不同的方式教育他们。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培养人天生能力的公平过程。大众教育系统建立在两大支柱的基础之上,其中之一是经济,受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假设所塑造,而这些假设,有些如今已经过时了;另一个支柱是智力,受有关学术智力的特定理念所塑造,学术智力往往会忽视其他同等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19世纪中叶以前,接受正规教育的人还比较少。受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特权,只有少数人才能负担得起。大规模的公共教育系统主要是为了迎合工业革命的需求,从很多方面来看,它们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原则,强调线性、一致性和标准化。

大多数公共教育系统都有着相同的等级之分,并在各自所属的时代里自然显现:地位最高的是数学、语文和科学;接下来是人文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和体育;最末尾的是艺术。艺术中又有另一套等级:绘画和音乐的地位一般比戏剧和舞蹈更高。全世界很少有学校会把舞蹈作为必修科目。事实上,不同科目教学时间的安排就能反映出其地位和等级:是必修还是选修,对哪些学生是必修,对哪些学生是选修;是主修还是辅修;是否包括在标准化考试当中,在提高教学水平的政治论战中又能占到多大比重。这样的等级之分并非事出偶然:它建立在市场供需关系的假设上,尤其是智力和学术能力。

许多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对这一模式押下了双倍的赌注。它们巩固这一等级制度,推广标准化考试文化,限制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自由裁量权,即决定教什么和教多少。这种现象也并非某一党派的政策。在这方面,各党派的政治家们都奇怪地一致团结起来。一方面,他们力主为教育投资,对教育加以规范,主张让所有孩子都上学、能够自主选择学校,而且,他们还赞同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业标准。但另一方面,你很少会听到任何一方的政治家对学术标准及标准化教育体系的绝对重要性提出疑问。事实上,这些政治家们是打着“推动经济发展”的旗号来推行这些政策的。之所以说这样做很讽刺是因为,这些改革所扼杀的技能和素质,恰恰是迎接当前挑战所必需的:创造力、文化理解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当今世界而言,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所有组织都要在这样的世界里竞争。缺乏创造力的后果很严重,停滞不前的组织很可能会被不留痕迹地抹掉:放眼企业史,抗拒改变的公司和行业的残骸比比皆是,它们被困在固有的习惯里,错过了承载更多创新企业向前发展的变革潮流。

不光只有企业会面临衰落的危险。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主宰了世界——这一点恐怕不会有太多争议。英国是工业革命的摇篮,其军事力量牢牢地控制着殖民地,而英文也大肆入侵了殖民地文化。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时,她执掌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日不落帝国。如果1870年你到女王的宫殿告诉她,“在一代人之内,这个帝国就会倾覆”,人们的嘲笑声肯定会响彻整个王宫。但历史证明,此话没有任何一点虚假之处。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英帝国遭受重创,而等到我出生的1950年时,这个帝国的辉煌只剩下了过往的记忆。整个20世纪,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由美国所主导,就像19世纪的欧洲那样。而关于美国能否在21世纪继续延续自己的霸主地位,还有待观察。屡获殊荣的美国科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曾指出,帝国的结局大多是彻底崩溃,而非日渐衰落,正如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

所有组织都是有机体,都会走向衰落。它们由人创造,为了生存,也就需要持续地再创造。组织若是遭遇了失败,那些依赖组织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群体就会出现动荡。如今,受害最深者莫过于青年人。在经济动荡的时候,青年失业率往往比成人失业率更容易受到影响;而从历史上看,青年就业市场的复苏也往往落后于成人就业市场。对于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而言,未来似乎变得黯淡无光,充满了绝望:他们没有工作,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找到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反复指出,为每年数百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岗位,是经济体朝着更富裕方向发展的关键要素。不过,就业岗位的数量虽然重要,但就业质量也很关键。当今世界,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的情况已成为过去。创造力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事关个人安全感和社会健康程度的必需品。《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就曾说过:“要是有人具备想象力,能创造出新服务、新机会或找工作的新方法……那么,这些人就是新的‘打不垮的人’。拥有想象力,就可以发明更聪明的方式完成旧有的工作,以更节能的方式提供新服务,或者用新法子吸引老客户,使新法子结合现有技术——这些人的事业会欣欣向荣。”解决途径是更好的教育和培训。在这里,未来的生意同样不再一如从前。“我们不仅需要提升高中和大学的毕业率,即让青年接受更完整的教育,还需要更多人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的任务会变得更加艰巨:它们不只要改善阅读、写作和数学运算的模式,更要培养孩子们的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在经济危机中,革新学校和革新银行一样重要。否则,我们根本无法回到过去的好日子。”“如今的挑战是:要把教育系统转变成某种更符合21世纪的真正需求的东西。这一转变的核心是:用截然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智力和创造力。”旧有教育制度如今不再适用,原因之一在于,现实生活不是线性的,更不是标准化的,它由始至终都是有机的、创新的、多元化的。|无法预知的职业道路|

在我儿子去洛杉矶上大学的几周前,我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迎新日。校方把学生和家长分开了:学生们去听选课介绍,家长们则前往金融系进行离别辅导。一位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孩子上大学期间家长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致意思就是,他劝我们对孩子放手,尽量别在职业选择上给他们太多建议。他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若干年前,他的儿子也在上大学。他的儿子原本想学古典文学,但他和妻子都认为古典文学的就业前景不怎么乐观。所以,当儿子上完大一后说自己决定选个更有用的主修方向时,两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问儿子想学什么,儿子的答案是哲学。虽然这位教授费尽心思向儿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今可没有哪家哲学企业在招聘,但他的儿子还是毅然决然地选修了若干门哲学课,而最终的专业则是艺术史。

大学毕业后,那位教授的儿子在国际拍卖行里找到了工作。他周游各地,过得很好。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他通晓古代文化、受过哲学专业的训练,同时又热爱艺术史。而在他刚刚开始大学学业时,不管是他本人还是他父母,都无法预见到这条职业道路。“生活不是一条直线”这个原则适用于每个人,也就是说,当你跟着自己内心的指路明灯前进时,就能创造真正的机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获得各式各样的体验,创造不同的生活。我们此时此地的内心期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并不会笔直地通往未来:它强调的是培养天赋和敏锐感受,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在当下过上最好的生活。想象,无限创造力的起源

1862年12月,亚伯拉罕·林肯向美国国会发表了自担任总统以来的第二次年度演讲。这时,离他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还有一个月时间。他在演讲中敦促国会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局势。林肯这样说:“那些属于宁静往日的教条,已不足以迎接今日的风雨。形势日渐严峻,愈发困难。因为这是全新的情况,我们必须拥有新的思维、新的作为。我们必须挣脱自身的枷锁,才能拯救我们的国家。”

我喜欢“挣脱枷锁”这个说法。林肯的意思是,我们靠自己信奉的观点指导生活,但这些观点有可能不再成立了,很可能会与现实脱节。我们会受到它们的麻痹和束缚。要迈步前进,我们必须从旧有的观点中挣脱出来。从大多数方面来看,人类与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别无二致:我们在茫茫宇宙中只有短暂的一生;我们都要经过从孕育到死亡的共同生命周期;我们都有许多相同的生理需求;我们依赖于地球所供给的营养物质。

从生物层面上说,人类的进化速度与其他物种大致相同;但在文化层面上,人类却以一种罕见的速度在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说,猫、狗等动物的文化生活都没有出现很大的改变。若我们让它们自由行动,它们似乎总会去做一直以来做的事情,也就是相同类型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随时跟着它们,观察它们是否会出现新情况。但是,在人的一生之中,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避免,而且变化的速度每天都在加快。原因在于,至少就一个方面而言,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命不同。我们有着强大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我们能够回首过去,重新加以阐释。我们可以通过他人之眼来观察,进而提升自身的感受。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形,创造性地采取行动去实现它。我们或许不能预见未来,却能塑造未来。

或许有一天(这一天并不遥远,很快就会到来),我们会被自己一手促成的某些挑战所击垮,如自然环境的、政治领域的以及人类互相矛盾的信仰方面的。如果真是这样,那绝不是因为我们滥用了自己的想象力,而是因为我们用得太少了。所以,现在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锻炼和施展人类独特创造力的能力。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是全球性的,也与个人休戚相关。现在,请和我一起踏上这趟旅程吧。想要知道如何促进教育创新,发挥你的创造力吗?扫码下载“湛庐阅读”APP,“扫一扫”本书封底条形码,获取本书彩蛋!01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Out of Our Minds2040年左右,我们的思维会在某个地方的计算机里留有备份,这样,就算你的肉身逝去,也不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什么大问题。——伊恩·皮尔森(Ian Pearson)交通工具的变迁

我父亲出生于1914年,在利物浦生活了一辈子,连离城市50公里外的地方都很少去。我的母亲出生于1919年,直到后半辈子才因度假走出国门。我有5个兄弟和1个妹妹。哥哥约翰一直都在整理我们的家谱。他发现,截至19世纪中后期,与我们祖父母同辈的8位亲戚,有7位都是在利物浦周边长大的,而且彼此相隔不过几里地,有几个就住在邻街。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才会成为一家人。就整体而言,当时的人会选择在当地结婚,基本上过着跟父母一样的生活。他们看不到媒体上的名人和真人秀明星,就算与在商店里认识的人过一辈子,他们也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他们安于当地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一样。

相比之下,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过很多地方,有时候甚至记不清自己去过哪儿,又是什么时候去的。几年前,我到挪威的奥斯陆去做演讲,连夜从洛杉矶坐飞机,途经纽约。因飞机晚点,我比预定到达时间晚了5个小时,疲倦不堪,但又对当天的活动充满期待。在我为上台做准备时,一位主办人问我以前来过奥斯陆没有。我告诉他:“没有,但这座城市很迷人。”直到几个小时后,我才想起来:我以前来过啊,还待了整整一个星期呢!没错,那虽然是大概15年前的事儿,但总归我是来过的呀。我总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跑到挪威闲逛吧。在那个星期里,我做了很多事情:吃饭、洗澡、与朋友见面、聊天以及欣赏挪威的每一隅风景。我到过挪威国家美术馆,欣赏了爱德华·蒙克(Edward Munch)的画作,包括《呐喊》(The Scream)。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件事,我才意识到,我竟然完完全全忘了那趟旅行。这或许是我出行太多的一个标志吧,同样,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我以前在英格兰一个名叫斯尼特菲尔德的村子里住过,那里离莎士比亚的故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有大约5公里。1531年,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就出生在斯尼特菲尔德。20岁时,约翰决定离开故乡去5公里外的斯特拉特福镇碰碰运气。他的世界观与500年后我们的世界观相比差异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商务旅客经常在周末飞越大洋去开会,他们常常会恍惚到不知自己置身于何处。跟如今比起来,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阶段,社会进步都慢得像是蜗牛爬。虽然在莎士比亚的一生中也有过一些革命性的进展,比如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丝绸之路,涌现了各种发明创造,但他的日常生活与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那几代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Out of Our Minds”要想理解在今天预测未来有多难,我们只需要想一想,从过去预测今天有多难就行了,因为有事实为证。

我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英格兰。而因为工作和旅游的关系,我至今已经去过欧洲和远东的大部分国家,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很多地区。我的孩子们年少时到过的国家,比我小时候多得多。在我成长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把父母童年时期的20世纪20年代视为中世纪:大街上都是马,汽车很少,只有蒸汽火车和远洋大轮船,想搭乘飞机出行根本是不可能的;当时没有电视机,电话也寥寥无几。当1959年我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时,全家人简直觉得我们已经抵达了人类进化的顶峰。现在,我的孩子们恐怕也会觉得我的童年处在古代:电视机只有两个频道,不是彩色的,没有环绕立体声;没有电脑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更没有社交媒体。他们生活的世界如此不同,与我祖父母、曾祖父母那一代人简直是天差地别。

差异不仅来自变化的性质,更来自变化的步伐。最深刻的变化不是出现在过去的500年里:它们大部分出现在过去的200年,尤其是过去的50年中;而且,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以下就是一些估算数据。

我们不妨把过去的3 000年想象成钟表盘上的一整圈(60分钟),而每分钟则代表了50年。前57分钟,交通运输的历史都是由马、马车和船帆占主导地位。18世纪后期,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这改变了一切,它是工业革命这场社会地震的一轮巨震。改良后的蒸汽机大大提升了了工业生产的生产力,为海陆运输的提速奠定了基础,为铁路(早期工业国家的大动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改良后的蒸汽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推动了人类的众多活动。从那时起,社会变革的曲线就几乎变成了垂直的。

虽然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一项评估指数,但它还算不上是最快的。指数级增长的信息技术

人类社会的文字记录至少已经有3 000年历史了。在大多数时间里,这些记录方法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人们在各种东西的表面上做标记:用钢笔在纸上写,用凿子在石头上刻,用颜料在木板上画,借此进行交流。若书面文件仅有一份时,就只能手工抄写。只有少数有特权的人才能接触书写,而且这些人还得具备阅读能力才行。1440—1450年间,也就是我们之前假想的那一时钟的大约11分钟前,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从那时起,变化进程加速几近疯狂。想想过去200年里信息交流领域出现的重大创新吧,它们出现在时钟上的间隔越来越短了。

1950年我出生时,家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当时,普通计算机差不多有客厅那么大。这也是人们不买计算机的原因之一:他们总不能为了配合这大而无用的设备而住在户外吧!第二个原因是价格:当时计算机的价格高达几十万美元,只有政府部门和部分企业才买得起。1950年,晶体管问世。1970年,硅芯片也被设计了出来。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使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转速度和能力。标配内存自此之后出现了成倍增加:从最初的几百KB增长到现在的几个GB。

你口袋里的智能手机,计算能力恐怕比1940年地球上的所有计算机加起来还要强。1960年,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和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共同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致力于研究认知科学的机构。由于研究所的资金很充裕,所以他们购置了美国第一台用来进行心理学实验的计算机:PDP-4小型机,价值65 000美元(那可是在1962年呀),拥有2KB内存,最高可升级到64KB。如今,普通电子表的性能和内存都比1969年的“阿波罗”号飞船(阿姆斯特朗就是搭乘着它“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更好和更大。17

据估计,如今全世界每年要制造大约10枚微芯片,我听说这个数目大致相当于全世界的蚂蚁总数。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无法核实和验证的。但这一非同寻常的生产速度,反映了如今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是何等的广阔。在过去70年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一直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大事年表。①由雷·库兹韦尔撰写的《人工智能的未来》中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注

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设计出的最强大、普及度最广的通信系统。它每天都在发展,就像一头庞大的、不断生长的生物,其中数百万链接采用的都是类似人脑里树突状分组和神经节的模式,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加。与大脑一样,突触被激活得越多,链接的反应就会越大。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指出,生物体和技术的演变都会遵循相同的模式,它们都需要长时间的演变才会出现,但随着进步的逐渐累积,发展最终会以指数级的速度爆发出来:“19世纪,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此前的10个世纪差不多;20世纪前20年的进步,又与整个19世纪的进步相当。当今的重大技术转型往往只出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计算技术正经历着同样的指数级大爆发。”

戈登·摩尔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据他估计,集成电路板上晶体管的密度每12个月会翻一番,计算机每单位成本的性能和速度也会定期翻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摩尔将这一期限修改为约24个月。这样看来,摩尔定律预计到2020年就会寿终正寝。到那时,晶体管恐怕也就只有几个原子合起来那么宽了。计算机的力量将继续成倍增长,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要是机动车技术以同样的速度发展,那么普通家用车肯定会与现在的截然不同:能以6倍音速前进,每加仑汽油能行驶1.5公里,而且售价仅为1美元。我猜你总有一天能拥有这样一辆车。只不过,加速的时候可要千万小心啊!纳米技术

技术创新的速度在过去50年里一直令人叹为观止。但所有迹象表明,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预见不到未来50年会出现哪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就像莎士比亚预见不到iPad会问世一样。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纳米技术是门户之一,操纵对象极小。现今,纳米技术研究员正通过组装单个原子的方式来制造机器。为了测量太空的广袤距离,科学家们以光年为单位。

我向一位纳米技术领域的教授请教道:“你们用什么单位来衡量纳米空间那小到匪夷所思的距离?”他回答说:“用纳米,也就是1米的10亿分之一。”我想,人们几乎无法理解这一距离到底会小到什么-9程度。在数学上,这是10米或0.000 000 001米。那么,这对我们理解它有什么帮助吗?

概念我倒是明白,但无法想象。我问:“大致有多长呢?”教授想了一会儿说:“1纳米差不多就是1秒钟男人胡须生长的长度吧。”虽然我从来没想过胡须在1秒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它们肯定有变化,它们要用一整天时间才能长出大约1毫米来,而且也不是瞬间长出来的;另外,它们可不是每天早晨8点钟准时在你脸上跳出来的。胡须是缓缓生长的,我们的语言反映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不会说“快如胡须”或“速如长髯”。现在,我们可以用一种新方式来理解它们生长得有多么慢了:1秒钟大约会长1纳米。

1纳米确实非常短,但它还不算最短。如果我们有了1纳米,就可以有半纳米。事实上,还有皮米(picometer),即1纳米的千分之一;阿米(attometer),即1纳米的百万分之一;费米(femtometer),即1纳米的10亿分之一(1米的10亿分之一的10亿分之一)。也就是说,这就相当于你的胡子还留着胡子,胡子的胡子还留着胡子……

1995年,哈罗德·克罗托(Harold Kroto)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与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发现了碳的第三种形式,一种名为C60分子的纳米碳球,也称富勒烯或巴克球(借用了美国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的名字)。富勒在建筑物上广泛使用了类似C60分子球的几何结构。C60很特殊:它比钢的强度高100倍,重量则是钢的1/10,与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这一发现引发了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和其他许多领域的一大波研究热潮。如果能够批量生产C60,那就有可能制造出比现在大20倍甚至50倍的飞机,但重量却更轻,且更省油。到那时,建筑物可以高耸入云,直穿过大气层;桥梁可以横跨大峡谷;机动车和火车也可以变得更轻,并可以利用太阳能获得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从理论上讲,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从原子层面上创造任何物质。科学家们对这一实际可能性展开了推测,而其他人则在思考它将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后果。全球未来研究院(Institute for Global Futures)的资深研究员查尔斯·奥斯特曼(Charles Ostman)指出:“如今,世界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对自然与工业资源的控制为基础。一旦纳米技术让人能够廉价而轻松地合成任何物质,现行的经济体系就会过时。我已很难想象比纳米技术应用更广泛的领域了。”

不管这些可能性是否会变为现实,纳米技术在各个工程和医药领域都有望带来大幅度的创新。它可以被用来“进行分子计算,制造可以改变形状的合金,合成有机化合物,定制基因结构,开发超小型机械”。医学上,有人提议将仅有人类发丝般细小、带旋转刀片的纳米机器植入人类的静脉和动脉,让它清理胆固醇和斑块沉积。在奥斯特曼看来,说到其他医疗应用方面,“纳米技术意味着它可以修正人类躯体几乎任何器官的细胞的化学性以治疗疾病,或提供增强的感官和心智能力,这些前景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现今,人工种植的皮肤已经被生产出来,而且很多地方在开展有关有机人造心脏的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