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9 17:17:5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1.1 复习笔记

一、风险及其特征

1.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真正含义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1)首先,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损失的事件”与“可测定性”不同,可测定性的不确定性可以存在于各种场合。(2)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3)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而不确定性作为风险的一个特征不能概括风险的全部内涵。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认为风险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都可以对其进行判断和估计,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2.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一定条件下,风险的发生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2)损害性

凡是风险都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无风险、无保险”。必须指出:保险不是保证风险的不发生,而是保证消除风险发生的后果,即对损失进行经济补偿。(3)不确定性

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空间上的不确定性;②时间上的不确定性;③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偶然性形成了经济单位与个人对保险的需求,而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之成为可保风险。(4)可测定性

对一定时期内特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率,是可以依据概率论原理加以正确测定的,即把不确定性化为确定性。

所以,风险客观存在的确定性和发生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保险的风险,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5)发展性

人类在创造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风险。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3.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风险因素通常可分为三类:

①实质风险因素,也称为物质风险因素,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

②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侧重于人的恶意行为。

③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侧重于人的疏忽行为。

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可合并称为人为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风险事故和风险因素的区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判定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直接引起损失。(3)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损失常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前者指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即实质损失;后者是由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或带来的无形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如果将这种关系连接起来,便得到对风险的直观解释。如图1-1所示。图1-1 风险的图解

二、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的环境分类(1)静态风险

静态风险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静态风险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避免的。(2)动态风险

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3)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的差别

①损失与否不同。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静态风险都是纯粹损失;而动态风险可能损失或获利。

②影响范围不同。静态风险通常只影响到少数个体;而动态风险的影响则比较广泛,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

③发生特点不同。静态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就是服从概率分布;而动态风险则无规律可循。

④性质含量不同。静态风险一般均为纯粹风险;而动态风险包含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2.按风险的性质分类(1)纯粹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2)投机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1)财产风险

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因市场价格跌落致使某种财产贬值,则不属于财产风险,而是经济风险。(2)责任风险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的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4)人身风险

人身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

4.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所导致的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生产及生命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自然风险具有如下特征:①自然风险形成的不可控性;②自然风险形成的周期性;③自然风险事故引起后果的共沾性。(2)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财产或人身造成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4)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

三、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它要求人们研究风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估算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识别风险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的内容。(2)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估测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风险的性质以及比较处理风险所支出的费用,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4)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意外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的目的是以提供基金和订立保险合同等方式,消化发生损失的成本,即对无法控制的风险做出财务安排。(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

3.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

风险处理是指通过采用不同措施和手段,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经济运行过程。风险处理的方式很多,但最常用的是避免、自留、预防、抑制和转嫁。(1)避免

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它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技术。采用避免技术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

①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时;

②在处理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

避免风险虽简单易行,但意味着利润的丧失,且避免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2)自留

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自留风险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通常自留风险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程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时采用。

自留风险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支出和取得基金运用收益等,但自留风险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功效,一旦发生风险损害,可能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其作用。(3)预防

损失预防是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损失预防通常在损失频率高且损失程度低时采用。损失预防措施可分为:

①工程物理法,是指损失预防措施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的一种方法;

②人类行为法,是指损失预防侧重于人们行为教育的一种方法。(4)抑制

损失抑制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它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例如,安装火灾警报器等。损失抑制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割离,它是指将风险单位割离成许多独立的小单位而达到减轻损失程度的一种方法。损失抑制常在损失程度高且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采用。(5)转嫁

转嫁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转嫁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保险转嫁,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责任给予经济补偿。

②非保险转嫁,又具体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出让转嫁;二是合同转嫁。前者一般适用于投机风险。后者适用于企业将具有风险的生产经营活动承包给对方,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由对方承担风险损失的赔偿责任。

对于那些出现机会不多,损失金额不大,或者出现机会较多,但损失金额很小的风险,宜采用自留的方式。而对那些出现机会多,损失金额也大,或者出现机会很少,但损失金额巨大的风险,则宜采用转嫁的方式。

四、可保风险

1.可保风险的概念

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可保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即危险。

2.可保风险的要件(1)风险不是投机的

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一般是纯粹风险,即仅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而投机风险则不然,它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的机会,保险人是不能承保的。(2)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偶然性是对个体标的而言的。偶然性包含两层意思:

①发生的可能性,不可能发生的风险是不存在的;

②发生的不确定性,即发生的对象、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程度等,都是不确定的。(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①风险的发生或风险损害后果的扩展都不是投保人的故意行为;

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可预知的风险往往带有必然性。(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这一条件是要满足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要求。也就是说,某一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但实际出险的标的仅为少数(确定性)。(5)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的发生有导致重大或比较重大的损失的可能性,才会有对保险的需求。如果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只局限于轻微损失的范围,就不需要通过保险来获取保障,因为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风险

答: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①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③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的特征。

2.危险

答: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危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确定性是指损失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及其承担的主体是不确定的。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危险固有的内在本质,危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性,危险是存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保险学中的危险指的是纯粹风险,即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3.静态风险

答: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其中,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失误所造成的风险。静态风险多属于纯粹风险,如台风、雷电、洪水、火灾、盗窃等风险事故。静态风险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风险的基本条件变化不大,因此,它的发生具有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来预测其发生的频率。静态风险一般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避免的。

4.动态风险

答: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其中,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比如,人口的增加、资本的成长、技术的进步、产业组织效率的提高、消费者爱好的转移、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等,都可能引起风险。它通常影响比较广泛,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动态风险的发生是不规则的,预测难度较大,多属于投机风险。

5.纯粹风险

答: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均属此类风险。

6.投机风险

答:投机风险指当损失发生时,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如金融投资、项目投资、商业经营、新技术开发、赌博等。它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呈现出多变、不规则的运动曲线,难以通过大数法则对其进行预测。投机风险导致的后果有三种可能性:损失、盈利、既无损失又无盈利。

7.风险事故

答: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因为风险因素要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物。火灾、爆炸、地震、车祸、疾病等,是风险事故常见的表现形式。

8.实质风险因素

答:实质风险因素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例如,汽车厂家生产的刹车系统、发动机功能等,建筑物的坐落地址、建筑材料、结构、消防系统等,均是实质风险因素。

9.道德风险因素

答: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诈骗、纵火等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均属道德风险因素。

10.心理风险因素

答: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人的疏忽、过失、投保后片面依赖保险等,均属心理风险因素。

11.风险管理

答: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它要求人们研究风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估算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12.可保风险

答: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可保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即危险。但也并非任何危险均可向保险公司转嫁,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危险是有条件的。可保风险的要件包括:①风险不是投机的;②风险必须是偶然的;③风险必须是意外的;④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⑤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二、思考题

1.关于“风险”的定义有哪些?你支持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答:关于“风险”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认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包括不幸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或可测定的不确定性等。(2)认为风险是一种疑虑,包括对客观存在的遭受损害可能性的疑虑,或在一定情况下关于未来结果的疑虑等。

以上两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都未能准确表达风险的真正含义。风险的真正含义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损失的事件”与“可测定性”不同,可测定性的不确定性可以存在于各种场合。以投掷钱币为例,一次投掷出现的正反面是不确定的,但在无限次投掷的情况下,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各为50%。然而,投掷钱币的行为本身并不存在损失的问题。

其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比如股价下跌作为一个事件,空头可以从中获益,而多头则遭受损失。当然,保险中的事件则是指不幸事件。

再次,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在概率上既不可能等于0,也不可能等于1,因为概率为0的风险是不存在的,而概率为1的“风险”是一种必然性风险。若不确定性的概率既可为0,亦可为1,那么就失去了可能性的含义。此外,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比如投机风险一般为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纯粹风险则一般为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确定性作为风险的一个特征不能概括风险的全部内涵。

2.理解风险的特征对了解保险运行机制有何意义?

答:风险主要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特征。风险的特征与保险运行机制密不可分,理解风险的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保险的运行机制。(1)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进,认识、管理和控制风险能力的增强,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决策失误等风险,虽然可以部分地受到有效控制,但是,从总体上说,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在一定条件下,风险的发生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给人们提供了认识风险、估计风险和管理风险,把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可能性。正是风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2)风险的损害性,使保险的出现成为必然

风险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所以,凡是风险都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经济上的损害(或称损失)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人身损害虽然不能以货币衡量,但一般都表现为所得的减少,或支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终究还是经济上的损失(当然亦有精神上的损害)。无损害或损失.也就无风险,在这里“无风险、无保险”,也就转为“无损失、无保险”。必须指出:保险不是保证风险的不发生,而是保证消除风险发生的后果,即对损失进行经济补偿。(3)风险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单位与个体对保险存在需求

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空间上的不确定性;②时间上的不确定性;③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偶然性形成了经济单位与个人对保险的需求,而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之成为可保风险。(4)风险的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

风险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基本上是一种随机现象,是不可预知的,那是就个别单位而言。就风险总体而言,根据数理统计原理,随机现象一定要服从于某种概率分布。也就是说,对一定时期内特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率,是可以依据概率论原理加以正确测定的,即把不确定性化为确定性。最典型的是生命表。

所以,风险客观存在的确定性和发生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保险的风险,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5)风险的发展性,为保险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人类在创造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风险。尤其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比如,向太空发射卫星把风险拓展到外层空间、建立核电站则带来了核污染等。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3.风险的分类对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风险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们发生的条件、形成的过程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是大不相同的。风险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风险的环境分类

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其中静态风险是指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2)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风险按其性质分类,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其中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

风险按其对象分类,主要有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其中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毁损、灭失或贬值的风险;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的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人身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的伤残、死亡或损失劳力的风险。(4)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风险按其原因分类,可以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所导致的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生产及生命造成损失和损害的可能性;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因此,对风险进行恰当的分类,有助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进而对风险进行估测、评价,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4.如何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管理风险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避免、自留、预防、抑制和转嫁。保险转嫁是转嫁风险的方式之一,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责任给予经济补偿。对于出现机会很少但损失金额巨大的风险,最适宜采用保险转嫁的方式。

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但它却比其他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优越的多,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点理解:

首先,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是用社会化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集中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准确预测,将单个风险单位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总体上损失的相对确定性,从而实现风险损失的均摊。

其次,保险经营过程蕴含着风险管理,保险本质上是一种集中分散风险的机制,其经营过程也是一种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保险经营的始终。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风险因素[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

答: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因此,风险因素是就产生或增加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的情况来说的。

风险因素通常可分为三类:①实质风险因素,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②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诈骗、纵火等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均属道德风险因素;③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人的疏忽、过失、投保后片面依赖保险等,均属心理风险因素。

实质风险因素与人无关,故也称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均与人密切相关,前者侧重于人的恶意行为,后者侧重于人的疏忽行为,因此这两类风险也可合并称为人为风险因素。

2.风险大量原则[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

答:风险大量原则是指保险人在可保风险的范围内,应根据自己的承保能力,争取承保尽可能多的风险标的。

风险大量原则是保险经营的首要原则。这是因为:①保险的经营过程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过程,而风险的发生是偶然的、不确定的,保险人只有承保尽可能多的风险和标的,才能建立起雄厚的保险基金,以保证保险经济补偿职能的履行;②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的,只有承保大量的风险和标的,才能使风险发生的实际情形更接近预先计算的风险损失概率,以确保保险经营的稳定性;③扩大承保数量是保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承保的标的越多,保险费的收入就越多,营业费用则相对越少。

遵循风险大量原则,保险企业应积极组织拓展保险业务的队伍,在维持、巩固原有业务的同时,不断发展新的客户,扩大承保数量,拓宽承保领域,实现保险业务的规模经营。

二、选择题

1.在下面的风险因素中,属于心理风险因素的是:(  )。[浙江工商大学2013保险硕士]

A.汽车刹车系统失灵

B.建筑物旁边的加油站

C.驾驶员的粗心大意

D.恶意欺诈【答案】C【解析】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它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的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AB两项属于实质风险因素,D项属于道德风险因素。

2.消费者偏好转移,会引起旧产品失去销路,增加对新产品的需求,这属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保险硕士]

A.纯粹风险

B.静态风险

C.动态风险

D.可变风险【答案】C【解析】A项,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风险。纯粹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只有两种:损失,或者无损失。它并无获利的可能性。B项,静态风险是指在社会经济正常的情况下,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或人们的过失行为所致损失或损害的风险。如雷电、地震等自然原因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火灾、爆炸、意外伤害事故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等。C项,动态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以及组织等方面发生变动所致损失或损害的风险。如人口增长、资本增加、生产技术的改进、消费者爱好的变化等。

3.风险与保险的关系是(  )。[东北财大2011保险硕士]

A.有保险才有风险

B.有风险才有保险

C.风险和保险是同时产生的

D.就好象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一样说不清楚【答案】B【解析】风险与保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无风险、无保险”,风险是保险的前提,有风险才有保险。

4.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履行赔偿责任,或者是(  )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履行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东北财大2011保险硕士]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答案】B【解析】保险保障的是被保险人的利益。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三、判断题

1.与人的疏忽或过失相关的风险因素称为道德风险因素。(  )[武汉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错【解析】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侧重于人的恶意行为,如诈骗、纵火等;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如人的疏忽、过失、投保后片面依赖保险等。

2.保险是现代风险的主要管理手段,实现保险转移风险不需要附加条件。(  )[西南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错【解析】保险是现代风险的主要管理手段,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被保险人需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金以及满足一定要求,才可以向保险人转移风险。

3.在一般情况下,风险因素是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  )[西南财大2000研]【答案】错【解析】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因为风险因素要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

4.保险与赌博同属于因发生偶发事件所引起的经济行为,因此保险等于赌博。(  )[西南财大2002研]【答案】错【解析】保险与赌博有着本质区别:①赌博产生一种新的投机性风险;而保险是对付纯粹风险的一种办法。②赌博是非生产性的,赢者是以输者的损失为代价的;而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防损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四、简答题

1.简述风险管理的方法。[浙江工商大学2013保险硕士]

答:风险管理的5种方法分别为:避免、自留、预防、抑制和转嫁。(1)避免。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它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技术。采用避免技术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①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时。②在处理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避免风险虽简单易行,但意味着利润的丧失,且避免的采用通常会受到限制。(2)自留。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通常自留风险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程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或单位财务稳定时采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风险自留,其成本要低于其他处理风险技术的成本,且处理方便有效。虽然自留风险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支出和取得基金运用收益等,但自留风险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风险的功效,一旦发生风险损害,可能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其作用。自留风险的最高级形式是设立自保公司。自保公司一般是由母公司为保险目的而设立和拥有的保险子公司,它主要向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保险服务。(3)预防。损失预防是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损失预防措施可分为:工程物理法,是指损失预防措施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哈顿的能量释放理论;人类行为法,是指损失预防侧重于人们行为教育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亨利屈的骨牌理论。(4)抑制。损失抑制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它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技术。损失抑制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割离,它是指将风险单位割离成许多独立的小单位而达到减轻损失程度的一种方法。(5)转嫁。转嫁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风险管理者会尽一切可能回避并排除风险,把不能回避和排除的风险尽可能地转嫁给第三者,不能转嫁的或损失程度较小的可以自留。转嫁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保险转嫁和非保险转嫁。保险转嫁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非保险转嫁又具体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出让转嫁;二是合同转嫁。前者一般适用于投机风险。

2.什么是可保风险?可保风险应具备哪些条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浙江财经大学2011保险硕士]

答: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可保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即危险。但也并非任何危险均可向保险公司转嫁,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危险是有条件的。

可保风险应具备以下条件:(1)风险不是投机的。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一般是纯粹风险,即仅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例如火灾风险,只有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害的可能,而绝无带来利益的可能。而投机风险则不然,它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的机会。例如股市风险,投机股票既有因股市下跌遭到损失的可能,又有因股市上扬而获利的机会,对这类投机风险(包括商业风险),保险人是不能承保的。(2)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偶然性是对个体标的而言的,比如对某个人、某个企业等。偶然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的可能性,不可能发生的风险是不存在的。二是发生的不确定性,即发生的对象、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程度等,都是不确定的。如果是确定的风险,那么就是必然要发生的风险。对某个人必然发生的风险,保险人是不予承保的。比如某人患了绝症,并已确诊,他就不能向保险公司投保死亡保险,因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死亡对他来说已是必然的。(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风险的意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风险的发生或风险损害后果的扩展都不是投保人的故意行为。投保人故意行为引发的风险事件或扩大损害后果均为道德风险,保险人是不予赔偿的。二是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可预知的风险往往带有必然性。比如适航的海轮在海上出险是不可预知的。而不适航的海轮由于出险机率相当大,在海上出险可以说是可预知的,因此,保险人就不予承保,船东瞒过保险人投保了的,出险时一经查出,保险人也不负赔偿责任。(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一条件是要满足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要求。也就是说,某一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但实际出险的标的仅为少数(确定性),比如火灾对于建筑物。只有这样的风险,才能计算出合理的保险费率,让投保人付得起保赞,保险人也能建立起相应的赔付基金,从而实现保险的“千家万户帮一家”的宗旨。如果某种风险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所具有,就失去了保险的大数法则基础,保险人承保该类风险等于是下赌注,进行投机。(5)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的发生有导致重大或比较重大的损失的可能性,才会有对保险的需求。如果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只局限于轻微损失的范围,就不需要通过保险来获取保障,因为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五、论述题

1.谈谈你对“无风险,则无保险”这一保险理念的认识。[浙江财经大学2012保险硕士]

答:“无风险,则无保险”这一保险理念表达的意思是: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无风险则无保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时时处处威胁着人的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安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和家庭正常的生活,因而产生了人们对损失进行补偿的需要。保险是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经济补偿方式,因此,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的存在是保险关系确立的基础。风险与保险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关系,主要是由风险的特征所决定的。(1)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进,认识、管理和控制风险能力的增强,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决策失误等风险,虽然可以部分地受到有效控制,但是,从总体上说,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在一定条件下,风险的发生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给人们提供了认识风险、估计风险和管理风险,把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可能性。正是风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2)风险的损害性与不确定性产生了保险需求

凡是风险都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经济上的损害(或称损失)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人身损害虽然不能以货币衡量,但一般都表现为所得的减少,或支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终究还是经济上的损失。同时,风险的发生还具有不确定性,包括空间、时间以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风险的损害性以及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产生了对保险的需求。(3)风险的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

就风险总体而言,根据数理统计原理,随机现象一定要服从于某种概率分布。也就是说,对一定时期内特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率,是可以依据概率论原理加以正确测定的,即把不确定性化为确定性。所以,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4)风险的发展性进一步促进保险的发展

人类在创造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风险。尤其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比如,向太空发射卫星把风险拓展到外层空间,建立核电站则带来了核污染等。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2.风险与保险之间有什么关系?结合实际谈谈保险的作用。[浙江财经大学2011保险硕士]

答: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保险是指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1)风险与保险之间的关系

无风险,无保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时时处处威胁着人的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安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和家庭正常的生活,因而产生了人们对损失进行补偿的需要。保险是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经济补偿方式,因此,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的存在是保险关系确立的基础。(2)保险的作用

保险的作用是指保险在国民经济中执行其功能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指保险作为经济单位或个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所产生的对微观主体的经济效应。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有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波及面有多广、受损程度有多大,都是不确定的。保险赔偿具有合理、及时、有效的特点,投保企业一旦遭遇灾害事故损失,就能够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及时得到保险赔偿,获得资金,重新购置资产,恢复生产经营。同时,由于企业恢复生产及时,还可减少受灾企业的利润和费用等间接经营损失。

b.有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保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之一,能够把企业不确定的巨额灾害损失化为固定的少量的保险费支出,并摊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或流通费用,这是完全符合企业经营核算制度的。企业通过缴付保险费,把风险损失(甚至可包括由营业中断造成的利润损失和费用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不仅不会因灾损而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均衡,而且还保证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稳定。

c.有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

保险公司常年与各种灾害事故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危险管理经验,不仅可以向企业提供各种危险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通过承保时的危险调查与分析、承保期内的危险检查与监督等活动,尽可能消除危险的潜在因素,达到防灾防损的目的。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保险合同的约束和保险费率杠杆调动企业防灾、防损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危险管理工作。

d.有助于安定人民生活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于家庭来说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参加保险也是家庭危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家庭财产保险可以使受灾家庭恢复原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当家庭成员,尤其是工资收入者,遭遇生老病死残等意外的或必然的事件时,人身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补充,对家庭的正常经济生活起保障作用。

e.有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具有民事赔偿责任风险的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缴付保险费的办法将此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顺利获得在保险金额内的民事赔偿。有些民事赔偿责任由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比如雇主责任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除等。

②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保险功能的发挥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有助于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会因遭遇各种灾害事故而被迫中断和失衡,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保险经济补偿能及时和迅速地对这种中断和失衡发挥修补作用,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有助于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商品必须通过流通过程的交换才能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而在交换行为中难免存在着交易双方的资信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的障碍,保险为克服这些障碍提供了便利。

c.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对于熟悉了原有技术工艺的经济主体来说,采用新技术就意味着新的风险保险则可以对采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提供保障,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使用专利壮胆,推进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

d.有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每次破坏,都将或多或少地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和银行贷款归流的中断,同时还要增加财政支出和信贷支出,从而给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困难。在生产单位参加保险的前提下,财产损失得到保险补偿,恢复生产经营就有了资金保证,生产经营一旦恢复正常,就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基本稳定,银行贷款也能得到及时的清偿或者重新获得物质保证。此外,保险公司积蓄的巨额保险基金还是财政和信贷基金资源的重要补充。

e.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和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一国出口商品时争取到到岸价格或进口商品时争取到离岸价格,即由己方负责保险,则可减少保险外汇支出。此外,当一国进入世界保险市场参与再保险业务时,应保持保险外汇收支平衡,力争保险外汇顺差。保险外汇收入是一种无形贸易收入,对于增强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历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f.有助于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保险公司虽是集散风险的中介,但就单个保险公司而言,其所能集中的风险量总要受自身承保能力的限制,超过的就要向其他保险人分出(再保险),或对巨额危险单位采取共保方式。因此,再保险机制或共保机制就可以把保险市场上彼此独立的保险基金联结为一体,共同承担某一特定的风险,这种行为一旦超越国界,即可实现国际范围内的风险分散,从而将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联结为一体。国际再保险是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的一种主要形式。

g.有助于完善和实现国家社会管理职能

保险可以被用来作为国家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性工具以完善和实现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

综上,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二:①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安定;②发挥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

六、案例分析

1.刘某从部队转业到保险公司工作。为尽快入门,他购买了几本保险读物。通过学习,了解到风险与保险有着紧密联系,即无风险无保险。但具体到单一风险事件来说,其损失发生频率与损失程度对损失结果有着重大影响。从实际情况看,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有四种组合:一是发生的频率高,损失程度大,如在战争时期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发生的频率高,损失程度小,如小学生经常丢失笔和纸;三是发生的频率低,损失程度小,如某人在下雨天忘记带雨伞,到了某个地方后,雨停了,之后把雨伞忘在那儿了:四是发生的频率低,损失程度大,如飞机发生坠毁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通常是机毁人亡,损失惨重。这四种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损失结果,对不同的损失结果应当采取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法。

请问:你认为保险公司可以承保哪一种组合下的风险?阐述理由?[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

答:保险公司可以承保频率高、损失程度大的一类风险。

并非任何危险均可向保险公司转嫁,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所承保的风险是有条件的,可保风险一般满足以下要件:风险不是投机的;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风险必须是意外的;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1)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一条件是要满足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要求。也就是说,某一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但实际出险的标的仅为少数(确定性),比如火灾对于建筑物。只有这样的风险,才能计算出合理的保险费率,让投保人付得起保费,保险人也能建立起相应的赔付基金,从而实现保险的“千家万户帮一家”的宗旨。如果某种风险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所具有,就失去了保险的大数法则基础,保险人承保该类风险等于是下赌注,进行投机。(2)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这一条件是指风险的发生有导致重大或比较重大的损失的可能性,才会有对保险的需求。

综上所述,可知频率高、损失程度大的一类风险,恰好满足上述可保风险的条件。首先,因为这类风险发生的频率高,可以累积大量的历史数据,有利于保险公司通过建立精算模型,确定保险费率,承保该类风险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次,这类风险的损失程度大,对于投保人来说才是经济的。如果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只局限于轻微损失的范围,就不需要通过保险来获取保障,因为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所以,保险公司可以承保频率高、损失程度大的一类风险。

对于频率高、损失程度小和频率低、损失程度小的风险,人们可以通过避免、自留、预防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而对于频率低、损失程度大的风险,由于缺乏精算所需要的历史统计数据,保险公司无法计算出合理的保费,而且这类风险损失程度往往是灾难性的,投保后一旦发生损失,很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所以这类风险通常属于被动自留,损失发生后由政府采取一些救助措施。然而,随着精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的积极创新,一些可保风险的条件也在慢慢弱化,保险公司也将提供种类更加丰富的保险产品。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2.1 复习笔记

一、保险的性质

1.保险性质说的评介(1)损失说

保险产生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物质损害的补偿问题。从这个概念出发来阐述保险机制特征的,主要有以下三说:

①损失赔偿说

该学说从合同的角度给保险下定义的,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

其一,保险是经济范畴,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在理论上的抽象;而合同是法律行为,是经济关系赖以实现的形式,因此,把保险合同等同于保险是错误的。

其二,该学说即使从合同角度来解释保险的概念,也仅局限于合同保险,即私法上的合同概念,而不能解释公法上强制成立的保险关系,如社会保险、存款保险等。

②损失分担说

该说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的事实,因而把损失分担这一概念视为保险的性质。该学说抛开了对保险概念的法律上的解释,而从经济角度指出保险是多数被保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分担损失赔偿,实际上已经阐明了保险的本质,这是一大进步。但把“自保”也纳入保险范畴,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自保”在风险准备金上的摊提与单独的储蓄并无任何区别。

③危险转嫁说

该说是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个人或企业可借此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将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

由于新的危险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涌现,它可能带来十分巨大的损失,使个别单位或个人根本无法独自承担这种损失,只能将这种危险转嫁出去,以减少对危险损失的负担。就连保险人为了经营财务成果的稳定,也需要将承保的巨额危险用分保的形式予以转嫁。但该说还是隐含了商业保险的合同概念。

总而言之,上述三种损失说都是以损失补偿的概念来阐明保险的性质。相比较之下,其中损失分担说是比较严谨的经济学上的保险定义。(2)二元说“二元说”论者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经济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主要观点有:

①否定人身保险说

该说认为: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经济学家科恩说:“因为在人身保险中,损失赔偿的性质极少,它不是真正的保险而是混合性质的保险。”埃斯特和威特主要是从人寿保险中的储蓄成分来否定人身保险的性质。实际上,人寿保险是保险与储蓄的结合,即“储蓄性保险”。单就这一点论之,科恩的见解是正确的,尽管他否定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承认了人身保险中的保险成分。

②择一说

该说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认为保险合同不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就是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合同,二者只能择一。“择一说”与“损失赔偿说”一样是在法律关系上解释保险,而不是在对保险经济范畴下定义。凡是“二元说”论者都只是强调了保险的种概念(种概念=属概念+种差),而不是在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二元说”是在对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分别下定义。但是,保险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所以“二元说”是不能接受的。(3)非损失说

该说认为:保险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技术说

该说认为保险是把可能遭受同样事故的多数人组织起来,结成团体,测定事故发生的比例(即概率),按照此比例进行分摊,这种特殊技术就是人身保险或财产保险的共同特征,这种技术不一定要按照统计学或概率论等科学的方法,凭经验或推测也可以求得。

概率论是研究普遍存在的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保险经营运用概率论原理,仅仅是解决保险的对价问题,用它来解释保险的特性显然是文不对题。

②欲望满足说

该说从经济学角度探索保险性质,其倡导者认为:保险是以赔偿和满足经济需要为其性质的,是当意外事故发生时,最少的费用满足该偶发欲望所需要的资金,并予以充分可靠的经济保障。

③财产共同准备说

该说从保险基金机能上来解释保险性质的,认为:保险是为了安定经济生活,将多数经营单位组织起来,根据大数法则积聚经济上的财富并留为共同准备。但是,此说不能解释无需建立保险基金条件下的合作保险形态。

④相互金融机关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