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二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8 12:33:38

点击下载

作者:东方闻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通史第二册

中国通史第二册试读:

分裂下的统一(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开篇语

赤壁之战后,魏、吴、蜀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三国时期虽然仍有不断的战争,但已和东汉末期军阀混战的性质不同,是有顺应民心所向的统一战争性质。三国鼎立局面对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也是从汉代四百年太平时期到四百年混乱的过渡时代,也可说是魏晋南北朝大纷乱的开端。

帝王世系表

魏:文帝曹丕(220--226)----明帝曹叡(227--239)----齐王曹芳(240--254)----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元帝曹奂(260--265)

蜀:昭烈帝刘备(221--223)----后主刘禅(223--263)

吴:大帝孙权(222--252)----会稽王孙亮(252--258)----景帝孙休(258--264)----乌成侯孙皓(264--280)

大事年表

曹丕称帝,国号魏。

刘备称帝,国号汉。

孙权称吴王。夷陵之战。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

孙权称帝,国号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曹魏击灭蜀汉。

司马炎称帝,国号晋。

曹魏的兴衰

开篇语

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魏朝,计曹操共5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曹魏末年,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政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擅朝政。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不久废曹奂自立为帝,建立晋朝,曹魏灭亡。

曹操的崛起

曹操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桓帝时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在灵帝时作过太尉。曹操本人镇压过黄巾军,早在董卓入洛阳之前,就已经成为禁军中的有力人物。他以曹氏、夏侯氏等豪族和他们的佃客、部曲,组成自己的基干武装。在从河南向山东发展过程中,又沿途吸收分散在各地的地主武装,山阳(今山东金乡北)李典、河南任峻,都带领成千上百家部曲投靠他。凭借这些武装力量,曹操先后在东郡、兖州打败了黑山起义军和青、徐黄巾军,取得兖州作根据地,并在被俘的三十万青、徐黄巾中,选拔其中的精锐,收编为自己的队伍,称为“青州兵”,这时曹操的势力才壮大起来。曹操于196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成了他手中的傀儡。曹操自迎献帝以后,自己由丞相、魏公、进九锡,终于自称魏王,设有宗庙百官,形式上已和皇帝没有区别。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又战胜河北劲敌袁绍,逐步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乱世之英雄

曹操少年时,就很注意和名士交往。东汉末年,清议之风盛行,汝南有个善于品评人物的名士许邵,曹操便亲自登门请他品评。许邵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了十分高兴。当时,谁能得到名士的称赞,立刻就身价百倍。曹操正是利用一些名士的言论,来抬高自己的威信的。年二十,即“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曹操的统治

曹操很注意延揽人才。他多次发布《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强调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才能,可以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即使名声不好,沾有“不仁不孝”之讥的人,也可以选用。他在军队里选拔出于禁、乐进,在降将中引用了张辽、徐晃。他们后来都成为“佐命”的名将。其它从细微地位选拔出来而升任为州、郡官的人,不可胜数。曹操的谋士荀彧,三代布衣,妻子是宦官的女儿,初投曹操时只是一个县令,曹操赏识他的才干,引为心腹,出征时常把行政大权交他掌管。其他如荀攸、郭嘉等人,也都才智出众,谋略过人。在曾操的幕下,猛将、谋臣,可说是风云聚会。他们在曹操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曹操为了保证长期控制大量军队,使兵士来源固定,建立了“世兵”制(包称“士家”制),按照规定士家以当兵为终生职业,有单独的户籍,父子相袭世代为兵,不许改业。为避免兵民混杂,禁止士家与一般民户通婚,婚姻只能在士家之间进行,士逃亡要罪及妻子。士家身分大大低于平民,是依附性加强在士兵身上的反映。

公元199年 曹操擒吕布

吕布与王允合谋诛董卓后,董卓部将旋即控制长安,吕布在关中不能立足,率数百骑逃向关东,先后依附于袁木、袁绍、张杨等割据势力。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刺史曹操往攻占据徐州的陶谦,其部属共迎吕布发动叛乱,吕布被推为兖州牧。曹操得知消息后,急忙率军还兖州,与吕布战于濮阳。当时蝗灾流行,双方缺乏军粮,所以相持百余日后罢兵,吕布退屯山阳(郡治在今山东金乡西北)。兴平二年,吕布攻曹操于巨野,结果大败,乃东走徐州,投奔新接任徐州刺史的刘备。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乘袁术与刘备争夺徐州之机,率军袭破刘备的根据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掳备妻子及将吏家口,布自称徐州牧。不久,吕布又攻刘备于小沛(今江苏沛县),刘备败走,依附于曹操。建安三年九月,曹操率军攻吕布,十月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进围下邳。吕布欲降,为部下陈宫所阻。曹操引泅水、沂水灌城,经月余,吕布部将缚陈官降曹,吕布退守下邳南门之白门楼,后亦被迫投降。曹操处死吕布,吸收吕布军中的谋士武将加入了曹魏集团。曹操消灭吕布,巩固了后方,为以后官渡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公元200年 袁术败亡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其家东汉时四世为三公,门第显赫,东汉末拜后将军。关东州郡起兵时,袁术聚众屯鲁阳(今河南鲁山)。不久,孙坚杀南阳太守,与袁术合兵,由是术得据有南阳。袁术为袁绍同父异母弟,素不和,二人各结党以相图谋,袁术远交幽州公孙瓒以抗绍,袁绍南连荆州刘表以牵制术。初平四年〔193年)初,袁术为刘表所逼,引兵屯封丘。继之曹操又破袁术,袁术后逃到淮南。建安二年(197年),袁术以汉室衰微,天命归己,不顾部下的劝阻称帝于寿春。他遗使至徐州联结吕布,欲与联姻,遭到拒绝,他派兵伐吕布,反为所败。为解决军粮问题,袁术又带兵入陈(今河南淮阳)。同年九月,曹操率军征袁术,术弃军逃跑,在新县(今安徽宿县)为曹军所败。当时天旱岁荒,而袁术后宫极度浪费,至资实空尽,不能自立。建安四年,袁术焚毁宫室,率众往潜山(在今安徽霍山县境内)欲依其部曲陈简、雷薄,简等拒不纳,术大窘,士卒多散走。他又遣使归帝号于袁绍,欲往青州依绍子袁谭,结果未能通过。袁术返回寿春,在途中呕血而死。

公元207年 征乌桓

乌桓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东汉末年逐渐强大起来。袁绍灭公孙瓒后,曾以汉献帝的名义封乌桓王为乌桓单于,企图利用乌桓势力抗拒曹操。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统一北方,于207年亲征乌桓,斩乌桓单于顿,降其二十余万。在凯旋归师的途中,曹操过碣石山(河北泰皇岛附近),写下了《观沧海》一诗,以抒情怀。

公元211年 曹操定关陇

汉末战乱,关陇一带为马腾、马超父子及韩遂等割据势力所占有。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时无力南下,就着手稳定后方,谋划对关陇用兵。建安十六年(211年)春,曹操声称进讨汉中张鲁,向关中进军。关陇割据势力合众10万人,屯据潼关,阻挡曹军入关。曹操亲自率军西征,与马超等夹关而阵。后来曹操强力北渡黄河,马超率步骑万余人攻之,矢下如雨,曹所乘船船工被射死,危险万分,最终曹操始得乘乱渡过黄河。韩遂等迫于形势发展,向曹操表示愿割地求和。曹操假允讲和,乘机进行挑拨离间,使马超等对韩遂更为疑忌。此后,曹操与韩遂约期会战,大破关陇联军。韩遂逃到显亲(今甘肃天水),至建安二十年为部下所杀。马超退到凉州,后又归属蜀汉刘备。关陇的平定,巩固了曹魏的后方,为以后在西南方面与蜀汉抗衡奠定了基础。

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

赤壁之战后,曹操把兵力转向西方,平定了关中地区。公元216年,曹操为魏王,控制了东汉政权。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次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他以不参加葬礼之罪逼弟弟曹植写下七步诗,又夺下弟弟曹彰的兵权,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年,曹丕逼献帝让位,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之后,曹丕将献帝封为山阳公,在封地内仍奉行汉朝历法,按天子的礼仪在郊外祭祀天地,向皇帝上书可以不称臣;追尊曹操为武皇帝。曹丕称帝后,改“尚书台”为“尚书省”,又设置秘书监和中书省,以分掉尚书省的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经济上曹丕仍实行屯田制,使得魏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魏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以后,延康元年(220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在当时,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所以九品高下,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其中一品(即上上)为虚设,不授予人,二品实为最高等第。由于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公元226年 曹叡即位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死,世子曹叡即位。曹叡藏而不露,曹丕怕他担不起重任,故而在谢世之前,安排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等人为辅政大臣,但不久,曹叡就把曹真、司马懿调往关中和南阳,处以方面重任,而政由己出。这时适逢诸葛亮开始北伐之际,曹叡贯彻曹操的战略防御方针,使西蜀进不得战,粮尽而退,以达到不战而用人之兵的目的。曹叡在世时,曾两次遣兵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景初二年(238),司马懿斩公孙渊父子,把辽东的广大地区并入了曹魏的版图。

曹叡的弊政

曹叡统治时期,中原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他凭籍积蓄的经济力量,在洛阳修造了昭阳太极殿、九龙殿、陵霄殿、芳林园。这些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耗尽了国家财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他还在洛阳东面的荥阳、西面的宜阳一带,圈禁许多土地,豢养糜鹿。鹿群践踏附近农作物、食生苗,而百姓不得加以伤害,否则就要处死,财产没官。曹叡的这些弊政失掉了人心,以至于司马氏后来轻而易举攫取了政权。

公元229年 制定《魏律》

魏明帝时期,鉴于东汉以来律例紊乱,应用不便,且刑禁滋多,百姓不知所从,遂于公元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下诏改定律令——《魏律》。《魏律》就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在整理旧律、令、科、比的基础上,于萧何《九章》之外,新增加了《劫掠》、《诈伪》、《毁亡》等九篇,比原有篇目增加一半。《魏律》中还有《州郡令》45篇,《军中令》、《尚书官令》合为180篇以及《邮驿令》等魏令。与此同时,《魏律》还改革旧律体例,将《具律》改为《刑名》,冠于篇首,统率全文,这种体例开历代封建法典首列名例篇的先例。此外,《魏律》又重新统一刑种,将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制定刑种有死刑三,髡刑四,完刑、作刑各三,赎刑十一,罚金六,杂抵罪七,凡二十七种刑名。曹魏的这次立法,使封建刑律的体例与内容更加合理与充实,对《晋律》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可惜到隋代全文已失传。

公元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称辽东侯,拥兵割据辽东。他对内诛灭名豪大姓,对外东伐高丽,西击乌桓,对曹操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及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他自立为燕王,建元绍汉,置百官,并南通孙权,北引鲜卑单于。太和六年(232年)、景初元年(237年),明帝曾两次讨伐公孙渊,皆不利而还。景初二年(238年)春,明帝改派太尉司马懿领兵4万继续征伐辽东。公孙渊派人率步骑数万屯于辽水东岸的辽隧(今辽宁海城县西),作围堑20余里,坚壁拒魏。司马懿采用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战术,盛兵多张旗帜出其南,牵制渊主力,同时又亲率精兵暗渡辽水以出其北,不攻辽军军营,直趋公孙渊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县北)。辽东军大惊,离开营垒堵截魏军,司马懿纵兵还击,三战三捷,辽东军退保巢平,魏军进而围之。不久,公孙渊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八月,辽东军溃散,司马懿纵兵击之,公孙渊父子突围逃跑,为魏军所斩。至此,辽东归于曹魏。

公元249年 高平陵政变

曹叡死后,继位的养子曹芳年仅8岁,元老重臣司马懿和宗室大将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出身于河内(河南温县)世家大族,又是三朝元老,老谋深算。曹爽为掌大权,使司马懿为太博,有职无权。司马懿不露声色,暗中布置党羽。正始十年(249)正月初六,司马懿趁曹爽陪皇帝拜诣皇陵时,发动政变,控制洛阳,胁迫太后免除曹爽兄弟职位,切断洛阳和高平陵的联系。曹爽面对突然事变,进退失据,同意放弃权力,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曹爽及其党羽以阴谋反逆的罪名同日被斩首,并诛及三族。这就是史称的高平陵政变。经过这次政变,司马懿独掌大权。此后,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平定淮南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奠定了三分归晋的基础。

公元260年 司马昭杀曹髦

高平陵事变后不久,司马懿死。魏国大权掌握在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手中。魏少帝曹芳欲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司马师提前动手逼皇太后废曹芳,立曹髦。在平定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毌丘的叛乱后病死。司马昭接替大将军位,继续把持朝政。公元257年,司马昭击败诸葛涎及营救诸葛涎的孙吴军队,晋升为晋公和相国,司马昭不受。公元260年四月曹髦打算铤而走险,除掉司马昭,曹髦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司马昭得知后立即派兵阻截,杀曹髦,并假传太后诏,废曹髦为庶人,立曹奂,是为魏元帝。其时,曹魏政权已名存实亡。

北方经济和文化

开篇语

东汉末年以来,由于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以及豪强割据势力的连年混战,人民死亡流徙,人口减少,田园荒芜,社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曹魏统治下的北方地区,虽然受到的破坏比较严重,但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速度比起吴、蜀统治下的南方地区却较快一些。除了由于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经济中心、生产枝术比较先进而外,这主要是因为北方各地是农民起义的中心地带、豪强地主和封建制度受到的打击比饺沉重的缘故,从而为曹魏实行大兴屯田、改革赋制和加强集权等一系列顺应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国的文化,以魏较为发达。在哲学领域里,魏开创了清谈玄学的风气。玄学的开创人物王晏宣扬“贵无”论,以非物质性的“无”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广泛的影响。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改善吏治

曹操非常注意改善吏治,尤其注意地方官的选择,涌现出一大批比较有作为的地方长吏。钟繇治关中,招抚流亡,很快改变了荒残现象,“数年间,户口稍实,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刘馥受命为扬州刺史,他单马去合肥,看到的是一个残破的空城,经过他“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破及茹陂、七门、吴塘,以溉稻田”,结果出现了“官民有畜”的新气象。曹魏时从京畿到地方,从中原到西北边境,到处都有奖励农桑、兴修水利、招抚流亡的地方官,这一点在三国之中北方是最突出的。

公元196年 推行屯田制

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大批土地荒芜,粮食极度匮乏。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于公元196年下达了“置屯田令”,并设置官员,专门负责屯田事宜。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的农民称为屯田客,也称典农部民,他们只从事农耕,收获物以田租形式按四六或对半与国家分成,以外不再服兵役或一般徭役。屯田客的来源虽称为招莫,实际是强迫征集,他们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徙的自由。军屯是西汉士兵屯田的继续。从事屯田的兵卒被称为屯田兵或田卒,按军事组织以营为基本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屯田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数年后,“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保证了战争供给,对曹操势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部分减轻了人民养兵运粮的负担,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打击豪强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不仅控制了大量土地和众多的依附佃客,并且拥有实际的免除税役的权利。曹操在其统一北方前后,出于增强集权力量和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下令“重豪强兼并之法”。他在颁布租调制的命令中,指责袁绍纵容豪强擅恣,强迫贫弱农民代出租赋,要求地方官严禁这种现象。地方官秉承他的意志,也着意限制豪强。司马芝作济南郡的菅长,打击拥有一千多宾客的豪强刘节的特权,强迫刘节代替被他隐匿起来的宾客去当兵。曹操从弟曹洪的宾客,仗恃曹洪的袒护拒不应长社县的征发,被长社今杨沛杀掉,曹洪去告杨沛,曹操反而对杨沛大加奖誉。曹魏这些打击豪强政策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但在曹丕称帝以后,随着豪强大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打击豪强政策就逐渐销声匿迹。

P11~p20

重视农业

与屯田制推行的同时,曹魏集团还大力兴复水利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较大的水利工程有淮河流域的芍陂、茹陂、太寿陂、睢阳渠,河北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白马渠、戾陵堰等,其中的芍陂灌溉至万顷之多。水利的发达为大量旱田改为水田创造了条件,单位产量也因之提高,多者亩收数十斛。东汉时已经开始使用的灌溉工具翻车,这时经过马钧的改革,也变得更为轻便适用。由于曹魏集团重视农业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经过农民数十年的辛勤劳动,北方的社会经济终于从极度残破中得以逐渐复苏,为重新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204年 改革赋税

屯田民、兵只是当时农民的一部分,此外仍有大量的自耕农,对自耕农的赋税征收仍是曹魏政权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此,曹操集团在赋税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即实行了租调制。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占袁绍根据地邺城(今河临漳西南)。为了对广大自耕农民进行剥削,下令:“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就是所谓田租户调令。从此,正式废除了汉代征收的口赋、算赋。由于租额固定,自耕农民的负担比东汉时相对减轻。

工商业的恢复

在农业失产恢复发展的基础上,北方地区的工商业也相应地有了恢复和发展。冶铁方面经监冶渴者韩暨改进技术,将冶铁鼓风机由过去的马排改为水排,“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除上述冶铁业的恢复以外,纺织业也严重破坏之后逐渐恢复起来,因而左思《魏都赋》有“绵绣襄邑,罗绮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绵纩(绵织品)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缣总(细绢)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之称。同时,在豪强混战中成为一片废墟的洛阳、长安,在社会生产恢复中,又逐渐恢复过去的繁荣,特别是洛阳,不仅是曹魏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北方地区的商业中心,西域各地的胡商也远道来此贸易。洛阳、长安之外,曹魏五都(洛阳、长安、邺、谯、许昌)之一的邺城,也成为一个户口殷盛的新兴城市。

马均

马钧是三国时期的发明家,他性巧又善于动脑筋,曾改进织绫机,使丝织效率提高了五倍。他发明了龙骨水车,可以连续提水灌溉,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他还通过想象力复原了黄帝时代的指南车,并利用水力推动齿轮制造了多种玩具,他制作的木头人能跳舞,奇妙无比,被誉为天下名巧。

三曹

曹操是汉末拨乱反正的一世雄杰,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对建安文学起着首创和推动作用。曹操的诗文,悲凉慷慨,气魄雄健,特别是四言乐府诗,立意刚劲,语言古朴自然,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仅表现了他的意志与抱负,而且也为后世吟诵赞叹的名句。曹丕长于散文,他的七言乐府诗,旷荡不羁,独创新体。曹植文思敏捷,才华洋溢,由于在政治上受到曹五的排抑,郁郁不得志,故在诗文中流露出满腔忧虑,悲愤的情绪。他的五言诗情景交融,风采并茂。

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196年—220年)的七位著名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相继奔赴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后人因其创作风格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称之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安七子的诗歌以五言为主。他们在创作上各有特色,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风格:内容上深刻地反映时代的乱离,艺术表现上悲凉慷慨,刚健有力,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正始玄风

正始是三国魏齐王芳的年号,自公元240年始迄249年止。在东汉后期以来的社会变动中,旧有的传统儒家思想基础已不复存在,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新的士家大族势力的兴起与自然经济的发展,使玄学思想应运而生。所谓玄学,即玄虚之学,它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玄学家认为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无”是神秘的而不具有物质属性。这种“贵无”论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或曰“自然”。认为统治看要无为而治,老百姓要无为而处,不要打乱门阀士族的现成统治秩序。玄学家还从哲学上探讨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宣称“名教出于自然”或“名教即自然”,即谓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他们推崇“三玄”即道家名著《老子》、《庄子》和儒家经典《周易》,所以说玄学是揉合儒道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在正始年间,出现了著名玄学家何晏、王弼等名士风流,盛于洛下。这一时期,正是高平陵事变的前夜,曹氏与司马氏争夺权力的斗争愈演愈烈,士家大族及其知识分子的忧思之感非常强烈。他们战战成兢,临渊履冰,为了明哲保身,逃避现实,他们整日坐而论道,谈玄析理,于是此时期的玄学具“清谈“的特色。当时,无论是居于高位的何晏、司马师,还是未甚显达的王弼,都投身于其中。他们在清谈时,分宾主两方,谈主先叙己见,称为通;宾方就论题加以诘辩,称为难。谈玄之士往往执麈尾以指画,废寝忘食,问难析疑,反复辩论。这是玄学发展的一种独特形式。正始士大夫们就是通过这种玄谈,寄心老庄,摆脱现实,逃避即将发生的社会动荡,同时也为他们放荡腐化的生活寻找借口,这对当时的当政者并无妨碍。因此,正始玄谈,蔚然成风。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事变爆发,司马氏夺得魏政,何晏等正始名士多被杀戮,王弼也以病疾夭亡,司马氏又实行了高压政策,进行统治。正始之风,暂告衰歇。

竹林之游

魏晋之际,随着曹氏、司马氏斗争的加剧,社会极不稳定,文人名士也难以自保。正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当时以嵇康为中心的一批文人名士更是潜心玄谈,逃避现实。他们往往相会于嵇康所居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县西北),游乐宴集于竹林,或玄谈,或宴饮,或锻铸灌园,超然脱俗,逃避政治斗争,世人称之为“竹林之游”。这批人中,除嵇康外,又有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共七人,故又称“竹林七贤”。但随着司马氏权力的加强,政治格局的变化,竹林七贤很快便出现了分化,各自升沉异路,分道扬镳。他们有的采取了激烈的反抗名教行动,有的转向,有的消沉。其中嵇康、阮籍激烈地反对名教,主张达生任性,把自然与名教对立起来;嵇康更是公开地表示对司马氏的反对与攻击,拒绝出仕,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抨击仁义、六经、礼律这一套名教,终于在景元三年(262年)为司马昭所杀。阮籍则对司马氏采取了消极的对抗态度,他虽然仕至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但全不以官职为意,大胆抨击名教,独尚自然。在个人行为上他也是使酒任性,玩世不恭,言谈玄远,不臧否人物、评论时事。通过这种方式,躲过了杀身之祸。山涛在高平陵事变后,虽然也一度隐身不事世务,但不久即依附于司马氏,屡居要职,保全禄位以终。向秀在嵇康被杀后,也被迫入洛,仕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中,向秀采取了与嵇、阮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主张名教本于自然,名教不可丢弃,做了名教的辩护人。刘伶、阮咸,则荒诞纵酒,完全消沉。王戎回归世俗,贪黩财货,苟全禄位以终。“竹林七贤”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集中反映了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面貌与特征。

蜀汉的统治

开篇语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主持军政大事。此后,“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政治上,诸葛亮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实行联吴抗魏方略。内政上,诸葛亮厉行法治,而用心平明。他善于认别、提拔人才,吏治清明。经济上,诸葛亮推行屯田政策,闭关息民,重视手工业生产。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蜀汉提供了稳定的后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反蜀,诸葛亮将他活捉,孟获不服,诸葛亮将他释放。经过七擒七纵,孟获心悦诚服,归附蜀国。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汉经济有所恢复,于是诸葛亮趁曹丕新死之机,于建兴五年(227年),北伐曹魏,之后“六出祁山”,取得一些胜利,但因粮草供应不上等问题皆兵败。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缓和,使蜀汉政权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实力鼎立与三国之中。

219年 关羽威振华夏

赤壁之战后,刘备率众西取益州,留关羽驻防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出兵襄樊,向曹军发动进攻。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防守樊城,曹操闻关羽北伐,命左将军于禁率兵助之。曹仁以于禁、庞德等七军屯于樊北,与城内互为犄角。八月,会大雨十余日,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等七军被水淹没,只有少部分将领登高避水,关羽乘大船猛攻,于禁投降,庞德为羽擒杀。继而关羽乘船急攻樊,围数重,守城曹军仅数千人,又遭水淹,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关羽还出兵包围了襄阳。曹魏的荆州刺史胡脩、南乡大守博方向关羽投降,许以南的地方势力如孙狼等纷纷起兵反魏,曹操甚至一度想迁都至邺,以避其锐。关羽声名大振,史称其“威振华夏”。

吴蜀荆州之争

赤壁之战以后,魏蜀吴三家瓜分了荆州:刘备占荆州的南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曹操占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南郡南部的江陵为军事重镇。为联合抗曹,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同意把南郡的南部借给刘备,此即所谓“借荆州”。此后随着蜀汉势力的不断发展,吴蜀围绕着荆州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夺。荆州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吴蜀都不愿放弃这个能筹集大量兵源和物资的重要基地。荆州据长江上游,北上可以进攻曹魏的襄樊,威胁其根据地许都,东下可顺流达孙吴的腹地。蜀若失去荆州,就被封闭在三峡以西的西川,在东、南两面很难与吴、魏争衡。吴若不占领荆州,就时刻受到长江上游的威胁,无法确保江东。所以从战略上讲,荆州是吴蜀必争之地。

公元221年 刘备称帝

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后。刘备为了继承汉统,兴复汉室。于第二年,即公元221年,在诸葛亮、许慈、孟光等人的筹划下,刘备在成都即帝位,是为汉昭烈帝,国号仍为汉,亦称“蜀汉”或“季汉”,定年号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同年五月,立刘禅为太子。

君臣如鱼得水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河北涿县)人,汉室疏远宗族,少年丧父,曾“贩履织席为业”。东汉末年,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军。在军阀混战中,他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但因兵力单薄,始终没有获得一块巩固地盘。201年,他带兵南下,投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防备曹军。刘备乘机物色人才,经徐庶推荐,刘备乃“三顾茅庐”,访求隐居在隆中(湖北襄阳西)的诸葛亮。刘备很赞赏诸葛亮的谋略,声称他得了诸葛亮犹如鱼之得水。

公元222年 吴蜀之间的战争

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之际,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公元221年六月,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同年六月,陆逊抓住战机,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刘备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中(今四川奉节东)。战后,蜀汉国力大损,孙吴也有北顾之忧,不得不继续联合抗魏。

公元223年 白帝城托孤

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兵败逃至白帝城,一病不起。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病情加重,便召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前来嘱托后事。在刘备战败到诸葛亮如白帝城这段时间里,蜀汉先后也有几位重臣去逝,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对益州和汉中的统治还没有完全稳定;而蜀汉太子刘禅当时年少不能主事。于是刘备便托孤于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遗诏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并安排中都护李严镇受永安,共同承担起兴复汉室的大业。安排好后事不几天,刘备逝世,终年63岁。刘禅在成都即帝位,改元建兴。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在入川之初,便针对刘焉、刘璋父子时“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情况,实行了旨在加强集权统治的法治。法治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在当时也包括限制豪强和整肃吏治的内容。诸葛亮极力团结与他们合作的益州地主分子,同时也打击那些横行不法的巴蜀豪强。诸葛亮用法严谨,他亲自制订了一部新律称为《蜀科》,他要求执法者必须做到“赏不遗远,罚不阿近”,他主张“明法”,反对“滥刑”。他又能够以身作则,街亭之战失败,他不因马谡是自己亲信而免予处分,对有功的王平,却破格加以理拔,并且不推过于人,自己主动请求自贬三级,所以即使是受过诸葛亮处分的人,也对他心服口服。

在治理蜀汉的过程中,诸葛亮很注意官吏的选拔。他任人唯贤,把一些有才能、忠于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安置到重要岗位上。如张嶷出身低微,而且“放荡无礼”,缺少“德行”,但他忠于蜀汉政权,很有才能,诸葛亮就提拔他为越太守。邓芝“不治私产”,“明于赏罚”,又能贯彻诸葛亮的“联孙抗曹”方针,当了扬武将军。蒋琬本是荆州的一个缮写文书的小吏,随刘备到益州后,担任官吏“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外出打仗,他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确实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力的人。诸葛亮临死时向刘禅推荐,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正是因为诸葛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能尽时人之器用”,才使得势力较弱的蜀国,能和曹魏孙吴相抗,构成鼎足之势。

公元223年 邓芝出使孙吴

夷陵之战后,吴蜀联盟遭到破坏。孙权为了保存实力,表示臣服于魏,魏封其为吴王。公元223年,蜀汉益州豪强雍闿又乘机叛乱,得到孙权的支持,蜀汉关系一度紧张。诸葛亮为了减轻蜀汉压力,孤立曹魏,决定重建吴蜀联盟,便派邓芝出使东吴。邓芝到孙吴后,慷慨陈辞,言明利害,指出吴蜀联合才能各图霸业,孙吴臣服曹魏,势必为其所灭。孙权认为邓芝言之有理,便决定绝魏联蜀,吴蜀联盟重新建立起来。虽然这种联盟是互相利用的产物和手段,但它对诸葛亮整饰内政,南征北伐,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公元225年 平定南中地区

刘备死后不久,益州大封建主雍闿勾结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发动叛乱,牂牁郡的朱褒和越嶲郡的高定也起兵响应,整个南中地区陷入混乱之中。公元225年(建兴三年),诸葛亮分兵三路,南征平乱。当时,雍闿已为部将所杀,诸葛亮便先攻下越嶲,杀高定。接着,渡泸水(金沙江),擒孟获。孟获不服,诸葛亮采取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孟获终于认输,表示臣服蜀汉中央。为了减少矛盾,稳定南中的局势,诸葛亮还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不留兵,不运粮”,还教当地人民兴修水利,使用牛耕,对于南中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南中地区后来也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了大量物资和兵源。

公元227年—公元234年 五次出师北伐

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提出“南方已定,兵甲不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次年春,领兵十万北上,扬言出兵斜谷(今陕西眉县南),吸引曹军,自己却率主力直入祁山,通进关中,魏将姜维投降,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先锋马谡未能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失守街亭,诸葛亮被迫退兵。同年冬,再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又因粮尽退兵。随在公元229年、231年,又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北伐,取得了一些胜利。最后一次是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驻扎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魏军也在司马的率领下,在渭水南岸背水扎营。诸葛亮求战不得,怕日久军需供应不足,便在渭水旁边进行屯田,作长期作战的准备。但是,诸葛亮由于日夜操劳,终于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很快病死于五丈原,年仅五十四岁。

诸葛亮五次出师北伐,虽然也取得一些胜利,但始终未能改变大局,均未达到预定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魏、蜀力量相差悬殊。诸葛亮在以小国对大国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与他的治军才能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说,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很少有的军事家。

木牛流马与八阵图

为适应山地的运粮需要,诸葛亮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创制出一种新式的运粮车,叫做“木牛流马”,以代替原来的人力独轮小车。此外他又发明一种发射力很强的新式连弩,名叫“元戎”。弩箭长八寸,一次能发出十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诸葛亮很重视对军队的训练和教育。行军扎营均有一定的条例,秩序井然。他还根据实战需要,发明了一种新的行军阵法,叫八阵图,常为后人所称道。

P21~p30

蜀国的经济

蜀治下的地区“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社会经济在两汉时就比较发达,到东汉末年又没有遭到战乱破坏,给蜀的建国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诸葛亮十分注意利用原有的基础来发展社会经济,都江堰及其灌溉区是蜀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诸葛亮“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主护之”。由于农田得到灌溉,水旱从人,成都平原出现了兴旺现象。

在手工业方面,冶铁、煮盐和纺织有突出发展,政府对这些部门加强了管理,专门设置了司金中郎将来督造农战之器,有时诸葛亮还直接过问兵器和钢铠的制作。蒲元为他造刀三千口,用刀去砍装有铁珠的竹筒,如断草一般,这主要是淬火技术提高的结果。在盐业方面设司盐校尉主持火井煮盐,《蜀都赋》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可见其发达情况。《蜀都赋》记成都纺织业是“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尤其是纺织品技术有较大的提高,蜀锦在蜀的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蜀亡时,因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公元263年 蜀汉灭亡

自249年至258年,蜀大将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曹魏,连年用兵,使蜀国力大衰,262年,姜维无力北伐,退至汉、乐二城固守。蜀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夏,司马昭大举伐蜀,魏将钟会与姜维对持于剑阁,邓艾趁机偷度阴平,直抵成都。后主刘禅自知无力抵抗,出城投降,蜀汉遂亡。征战在外的姜维得到后主刘禅的投向命令后,降钟会。至此,由刘备创立的蜀汉王朝,在经历了两代二帝共43年之后,被魏国灭亡。由刘邦开创的汉家刘氏天下,至此也彻底宣布告终。蜀汉亡国后,刘禅被魏国贬为安乐公,他和整个蜀汉皇族都被魏国从成都强迁到洛阳居住。此后,这位亡国之君竟苟且偷安、乐不思蜀地在洛阳生活了八九年,直到公元271年在此病逝,终年64岁。

黄皓专蜀

诸葛亮死后,尚书令加大司马蒋琬和侍中尚书令董允主持蜀汉政权,他们继续诸葛亮辅政时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蜀汉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公元246年,蒋琬、董允先后病死,蜀国政权开始走上混乱,大将军姜维领兵在外,宦官黄皓深得后主刘禅宠幸,任中常侍,把持朝政。黄皓为扩大自己的权力,怂恿后主外出游观,编选民间美女,是后主整日沉湎于声色之中。黄皓朋比为奸,排挤忠良之臣,权后主隐匿军机,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东吴的统治

开篇语

夷陵之战后,孙权基于联蜀抗魏的外交政策,与蜀结好,牵制魏南下;同时,迫于形势,曲意事魏。孙权称帝后,善理朝政,体察民情;平定山越,设置郡县;实行大规模屯田;重视造船业,大造客、货运船只和军用战舰;任人唯贤,认真听取反面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扩大了吴国的政治影响。但晚年的孙权“多嫌忌,果于杀戮”,使本已凸显的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其身后的吴国最终沦落为党争剧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

公元195年 孙吴的兴起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孙坚因战功从一个小小的县吏做到了长沙太守,并封乌程侯。董卓专权,孙坚又参加了关东军讨伐董卓的战争,后依附袁术。在一次进攻荆州刘表的战役中,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其子孙策统领孙坚部曲,奉袁术命经营江东。孙策得到江北士族周瑜、张昭等人的支持,在公元195年打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占有江东6郡。

公元229年 孙权称帝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袭职领兵,并得到张昭、周瑜、鲁肃、程普等江南江北士族的竭力辅助,讨伐了不肯归附的庐江太守李术,打败了盘踞夏口的黄祖,力量不断扩充。黄武五年(226年)七月,曹丕死,平定山越平定;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正致力于内政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于公元229年四月,正式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

吴国的世家大族

吴国是在江淮士族支持下建立的,其中尤以江南士族出力更大。吴郡的大族以朱、张、顾、陆四姓为最著名。他们世代为官,在社会上拥有很大势力,并长期操纵着吴国的政治,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门风。吴国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们不仅可以长期统辖自己的士兵,而且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他们又有优厚的复客制,由政府根据本人功勋的大小赐给一定数量的屯田客和农民作为私属。此外世家大族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奴婢,他们的土地上遍布着成群牛羊,山林田池远及千里。他们的僮仆,聚集起来可以成军,关起门来可以为市。他们还囤积居奇,兼营工商业,通过商船队的活动出入于江河湖海,进行着大规模的国内外贸易。

领兵制和复客制

为保证大族的特权,吴实行了领兵制和复客制。所谓领兵制,就是由政府赐与将帅们一定人数的兵,或是由将帅自己招募一些兵,这些兵不再属于政府,而变成了私人的部曲。这些部曲是世袭的,如陆逊以功封江陵侯,他死后,他的五千兵就由其子陆抗继承。这种制度反映了吴家族势力的强大,以致发展到“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的程度。复客制是由国家将若干民户赐与功臣、将领,如吕蒙被赐与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吕蒙死后,又被赐与守墓三百家。蒋钦死,国家也以芜湖民二百户、田二百顷赐钦妻子。这些被赐户也成了私家客户,不再向国家交纳租赋和服兵役徭役,他们的地位比自耕农要低些,比奴隶要高。

234年 讨平山越

在吴国境内的山区,散居着很多越族居民。他们各有首领,依山阻险,聚族而居,号称山越或宗部。吴国为了开拓山林,增加财赋,补充兵员和劳动力的不足,多次对山越发动征讨,强迫他们出山定居,编入国家版籍,强壮者补充军队,其余则征赋服投。山越人为了摆脱孙吴的统治,多次举行反抗,先后达数十年。234年,吴将诸葛恪进攻丹阳山越,迫使山越十万人出降。至此,吴的统治才得以稳定下来。吴对山越的征讨乃是对土著越族的压迫和掠夺,但同时也打破了他们封山自固的闭塞状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航海技术的进步

为了适应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吴国大力发展造船业。建安郡的侯官(福建闽侯)是造船业的中心,设有典船都尉,监督徒工造船。吴水军有战舰五千余艘,大船内分上下五层,可载运士兵三千人。230年(吴黄龙二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一万人,乘着规模庞大的船队到达夷洲(台湾),这是文献中有关大陆人航行到台湾的最早记录。233年,孙权派将军贺达率兵万人,航海到达辽东。吴国的使者朱应、康泰等人也曾泛海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及“西南大海洲”(南洋群岛),可见当时造船业的发达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农业有较好的基础。东汉末年,由于北方人口大量的南迁,在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下,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在长江沿岸,出现了不少屯田区。吴的屯田领导机构及屯田组织形式,与曹魏屯田基本相似,屯田客也是“不给他役,使春惟知农,秋惟收稻”。其中规模较大的军屯在庐江(今安做潜山),诸葛恪率万人在那里种稻,积谷百八十万斛,较大的民屯在毗陵(今江苏武进)。

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江南的金属冶炼业,比以前更发达,各产铁之郡都设有冶令或丞,以管理采铸。孙权在武昌令工匠用“南钢越炭”铸造大量刀剑。吴还在海盐、沙中(今江苏常熟)设有司盐校尉管理煮盐。吴纺织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是传统的民间麻纺,丝织业比过去提高,出现了所谓“八蚕之绵”,但高级织品还不发达,如锦类仍仰仗蜀国供应。瓷器生产技术水平这时有较大的提高,青瓷达到完全成熟阶段,产量和产品都有所增加。

公元238年 孙权诛吕壹

孙权在江南割据称雄50余年。在他统治的前期,虚心下土,任才尚贤,对江东的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到晚期,孙权也变得猜忌昏庸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刚腹自用,铸成大错。吕壹为吴中书校事,负责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实际上他充作孙权的耳日,对大臣进行侦察、告密,深得孙权信任。吕壹因此作威作福,到处罗织罪状,陷害无辜。丞相顾雍、江夏太守刁嘉因吕壹陷害,前者几乎丢官,后者几乎被杀。太于孙登多次向孙权进谏,孙权不听。太常潘濬见孙权固执,意想借宴会之机杀吕壹,足见吕壹为害之甚。后由于大臣的强谏,赤乌元年(238年),吕壹被孙权诛杀。事后,孙权派人往告谢诸大将,并征求对政事的意见,诸葛谨等都借口不管事,闭口不言;去问陆逊、潘濬,陆、潘虽有所陈,但心存恐惧。经过吕壹事件后,东吴大臣对孙权的猜忌都存有很深的戒心。

孙和、孙霸之争

起初,孙权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死后,又在赤乌五年(242年)立孙和为太子,并封孙和的同母弟孙霸为鲁王。孙权表面上对二子同样宠爱,实际上则偏爱孙霸。孙霸被封为鲁王后,孙权仍使他与太子同居一室,待遇完全一样。后因大臣上言,太子与鲁王应上下有序,孙权才使和、霸分宫,各置僚属。孙霸不服,到处拉拢势力,谋夺太子地位,孙和也积极反抗。两派势力的发展,造成统治集团的大分裂,乃至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孙霸一党多次向孙权诬告孙和,孙权对太子越来越反感。就两派来说,孙和是受害者,也比较好一些,这一点孙权后来也逐渐意识到了。但孙权没有采取正确政策,而是采取不分好坏、统统打击的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太子和为庶人,流徙徒丹阳故郎(今浙江安吉北)。反对孙权废太子的官吏有的遭到族诛,有的被罢官或流放。同时,孙权又赐鲁王霸死,鲁王的党羽也被诛杀。在这次事件中,孙权制造了大批冤案,进一步加深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公元253年 诸葛恪之死

孙权死后,少子孙亮继位,年方9岁,大将军诸葛恪辅政。诸葛恪秉政后做了三件事,一是裁撤监视文武百官的校事官;二是豁免百姓欠政府的债;三是除去关津杂税,由此得到吴人的拥护。但诸葛恪在对内稍加整顿后,就轻启边衅,赤乌十六年(253年)征集20万人围攻曹魏合肥新城。围了4个月,由于天气炎热,士卒感染瘟疫,死伤太多,只得撤兵,引起朝野对他的不满。吴宗室孙峻利用人们的不满,突然袭击,在酒席间杀掉诸葛恪,自为丞相,代恪辅政。两年后,孙峻病死,其从弟孙琳辅政。又3年,孙琳废黜了孙亮,拥立孙权第六个儿子孙休为帝。同年,孙休杀孙琳,自己掌握了政权。

公元280年 东吴灭亡

永安七年(264),孙休病死。此时蜀汉已亡,魏的威胁日甚一日,朝臣以为当此危急存亡之秋,皇帝应是成年人,于是拥立故太子和的儿子、时已23岁的孙皓为帝。孙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暴君,凡认为对他不利的人,一律杀掉,甚至在席间不能饮酒的人也不能逃其难,以至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咸宁五年(279),西晋武帝动用20余万军队,兵分6路,大举伐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第二年晋军就很顺利地攻占了建康,孙皓投降,吴亡。

长沙三国吴纪年简牍的出土

1996年湖南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长沙市中心古井内清理出土简牍数万枚,可能为三国吴嘉禾元年至六年(232—238年)长沙郡的部分档案。简牍内容涉及三国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租税、户籍、司法、职官等诸多方面,真实而详细地记录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交往、经济关系等。这批简牍的数量超过以往全国各地所出简牍的总和,且内容完整系统,时代特征显著,在三国时期文献史料存世匮乏的今天,对复原这段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难得的价值。此外,这批简牍的书体有隶书、楷书、章草、隶草、行草等,字形清秀完美,在中国书法史研究上亦有重要价值。

门阀士族的统治(265年—316年)

开篇语

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帝退位,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都洛阳。太康元年(280年),西晋出兵灭吴,重新实现全国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后的混乱局面。西晋是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争权夺利,爆发了影响巨大的“八王之乱”,使晋室诸王势力耗尽,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各民族纷纷起兵反晋,西晋王朝无力抵御,随之亡国。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他们广占田地,荫庇大量劳动人口,并可免除赋役,从而形成了凌驾社会之上的特权阶层。西晋在经济上实行的占田制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帝王世系表

武帝司马炎(265--290)----惠帝司马衷(290--306)----怀帝司马炽(307--313)----愍帝司马邺(313--316)

大事年表

265年 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位,废曹奂为陈流王,易魏为晋,是为晋武帝。

271年 吴帝孙皓举兵攻晋,晋遣将屯寿春拒之,吴师中道退兵。

280年 西晋灭吴,全国统一。

282年 医学家,历史学家皇甫谧去世。

290年 晋武帝死,皇太子衷嗣位,是为惠帝。

291年 八王之乱始。

301年 赵王伦称皇帝,齐王司马冏等起兵讨赵王伦。李特起兵,拒成都。

304年 李特子李雄称成都王。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建汉国。

306年 八王之乱结束。

308年 汉王刘渊称帝。

310年 刘渊死,子和继位,刘聪杀和自立。

311年 汉国攻陷洛阳,俘晋怀帝。

313年 刘聪杀晋怀帝。祖逖北伐。

316年 汉国攻陷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王。

西晋建立和太康之治

开篇语

265年,司马昭死,司马炎袭晋王位,同年十二月废元帝曹奂自立,是为晋武帝,晋朝建立。晋武帝即位后,于公元280年灭东吴,结束了三国时代,统一了全国。晋武帝在位期间,鉴于曹魏末期的腐朽统治,“矫以仁俭”,容纳直言,重视法律,抚鳏寡,并多次劝课农桑,废除民屯,使屯民成为州郡编户,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式、限田制以及荫亲荫课制等;严禁私募佃客,使得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太康年间(280--289)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由于晋武帝实行一些有利于门阀士族的措施,大封宗室为王,予以军权,使得诸王势力过于强大,为之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种子。

P31~p40

公元265年 西晋分封

晋武帝即位后,认为曹魏虚封诸王,并对之严加防范,是导致魏室孤立、迅速灭亡的原因。因此,在他即位的泰始元年(265年)底,就大封同姓诸王27人,以屏藩皇室。诸王以郡为国,计有五大国,六次国,余皆为小国。西晋一朝共封同姓王57人。诸王虽享分土,但不治吏民,王国行政由中央委派的国相处理。由于封国有军队,诸王又往往出则都督军事,持节总管一方军权,入则掌握中央朝权,这就逐渐形成了与中央王朝相对抗的若干势力,为以后“八王之乱”种下祸根。诸王之下,西晋又以公、侯、伯、子、男五等裂地封爵。高级士族多有封爵,实封土地与官属,且郡公、郡侯、县侯可以置军,亦有一定独立性。在以后的动荡中,受封公侯们依违不定,并未成为皇室之外援。西晋分封,虽然以设屏置藩为目的,但结果却加速了西晋王朝的混乱与崩溃。

公元266年 废民屯制度

曹魏在建安元年(196年)开始推行的民屯制度,至曹魏后期已渐趋破坏。其原因首先是官员们肆无忌惮地侵吞屯田土地,这就使国家的屯田土地越来越少。其次是曹魏后期国家不断征调屯田客服徭役,使他们难以忍受,因此迫使屯田客纷纷逃亡,投靠到大族门下为佃客,这使屯田地上的劳动人手也越来越少。再次,屯田客负担耕种的土地日益增多,耕作流于粗放,造成产量锐减,甚至“不足以偿种”。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屯田客的收入,也使国家无利可图。因此,在咸熙元年(264年),统治者就下令废除民屯制度,“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今长”。但这时司马氏集团正忙于魏晋禅递,这个命令或未立即执行,或执行而不够彻底。西晋初年,发生了刘友、山涛等众多官员哄抢屯田土地的案件,从而迫使统治者于泰始二年(266年)底又重申前令:“罢农官为郡县。”至此,曹魏开创的大规模民屯制度被彻底废止。

公元268年 制定《新律》《新律》又称《晋律》、《泰始律》,其修订始于魏末咸熙元年(264年)。当时晋王司马昭认为陈群等人所修《魏律》本注繁杂,科网严密,就命贾充、郑冲、羊祜、杜预等硕儒名臣,以汉律为基础,制定新律。至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修成,颁行全国,故又称《泰始律》。《新律》依汉律《九章》新增11篇,共有21篇,630条。新增的11篇分别为:刑名、法例、告劾、系讯、断狱、请赇、诈伪、水火、毁亡、卫宫、违制、诸侯律。律文条目与内容亦大为减约。自西汉萧何作律《九章》以来,法律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简到繁,内容庞杂,而《新律》反博为约,它是我国古代法律由繁到简的一个分水岭。

公元269年 晋武帝诏禁募客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形成。他们广占田地,建立庄园,役使佃客等依附农民进行劳作。曹魏时门阀大族的经济势力进一步膨胀,他们到处招募佃客,至“贵势之门动有百数”。由于他们的佃客不向国家服役纳税,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力量。晋武帝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利益,在泰始五年(269年)就下诏禁止募客,“豪势不得侵役寡弱,私相置名”。“置名”就是把佃客的名字注于官员的家籍上,通过这种手续把佃客变成官员的合法荫户;不准“私相宜名”,也就是禁止募客。时外戚王恂为河南尹,严格执行晋武帝的这项命令,“所部莫敢犯者”。咸宁三年(277年),中山王司马睦通过招诱逋亡、变易姓名等非法手段,私自招募佃客七百余户,结果被人检举,司马睦被贬为县侯。这说明,那时执行禁止募客的命令还是很认真的。但到大康元年(280年)颁布占田令,令文中规定品官有权占有相应的佃客,禁募客的命令实际上就废止。

公元280年 晋灭吴统一全国

晋泰始五年(269年),晋武帝司马炎命尚书左仆射羊祜镇守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在此屯兵操练,为伐吴作好物资准备,增强军队战斗力。晋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逝,镇南大将军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继续伐吴的准备。自公元252年孙权死后,吴国朝政开始陷入混乱,至孙皓继位,更是骄奢淫逸,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采纳杜预的建议,下诏伐吴。咸宁六年三月(280年)晋龙骧将军王濬攻至吴都建业,吴军骄惰,不战自溃,兵至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北郊),吴主孙皓投降晋军,吴亡,至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全国。

公元282年 罢州那武备

魏晋的军队分为两种:一种由中央直接统率,这种军队一部分用来拱卫京都,一部分由都督指挥分驻全国各要地;另一种由州刺史、郡太守统率,这属于地方武装。州郡领兵的现象东汉时已出现,黄巾起义以后更为普遍。曹操曾一度取消州郡领兵,但至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后又逐渐恢复。晋武帝平吴以后,于太康三年(282年)下诏罢州郡武备,“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但实际上当时的一些重要州郡并未裁减武备,仅是大多数州郡都不再领兵了。山涛曾对罢州郡武备提出反对意见,但晋武帝没有接受。西晋在平吴以后推行占田制度,晋武帝罢州郡武备,用意是把地方武力转化为占田的课丁,向国家服役纳税。这虽是为了扩大剥削,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西晋罢州郡武备的时间并不长,元康(291—299年)以后随着社会动乱的加剧,州郡领兵的现象又渐渐恢复了。

公元280—289年 太康之治

太康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前后共十年(280—289年)。太康元年,西晋灭吴,全国又复统一,这对生产的发展是有利的。西晋政权在统一前后,又执行过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政策。如奖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汲郡太守王宏督劝百姓开荒5000余顷,受到了晋武帝的表扬。又如废民屯制、行占田制,民屯制废除后,屯田客的负担有所减轻;在占田制度下,农户的负担也较为平均,对官员占田、萌客等特权也有所限制。又如罢州郡兵,减轻了人民的兵役负担,原来的州郡兵转为占田户后,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由于西晋执行了上述政策,故太康年间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初步的繁荣。太康元年至太康三年短短三年间,国家增加了130多万户。国家户口增多,说明社会上不向国家呈报户口的流民少了,从事生产的人多了。但由于统治阶级愈来愈腐朽,西晋政权的内外危机很快由潜在走向公开,天下又复大乱,所谓“太康之治”仅经历十年就消逝了。

西晋的腐朽和“八王之乱”

开篇语

西晋统治者是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不象汉初统治者那样,亲身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他们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度腐朽和残暴。西晋的政治在世家大族把持之下,黑暗腐败,从皇室贵族到各级官吏部极力剥削人民,搜刮钱财,过着荒淫奢侈的腐化生活。封建统治者的挥霍浪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造成了各种矛盾的激化。公元291—公元306年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的统治。

晋武帝的淫逸

晋武帝本人是一个十分荒淫、奢侈的君主。他很好色,曾两次下诏选天下美女到后宫。泰始九年(273)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的女儿入宫。次年,选下级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女儿入宫。经他挑选后,不合格的才可出嫁,隐瞒者要以“大不敬”罪名杀头。灭吴以后,建业皇宫中留下来的5000多宫女,也统统收入后宫。这样,宫女后妃将近1万。晋武帝每日退朝就乘羊车游荡宫苑,羊车到那里停下,他就进去宴饮就寝。后妃宫女们为了招来羊车,在门前沿途洒上羊爱吃的盐水,门旁挂上羊喜爱的新鲜竹叶。为了满足其恣意挥霍,向人民征收苛重的赋税,征收额比曹魏时期增加一半。晋惠帝司马衷极端昏庸,听到各地发生饥荒,人民多被俄死,竞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大臣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著处”。晋武帝的女婿王济吃用人乳喂的猪。贵族官僚们争相奢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大臣傅咸上疏皇帝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要求禁止,武帝不理。

石王斗富“石”即石崇,晋开国功臣石苞之子,曾为荆州刺吏,靠劫掠远使商客致富。“王”指王恺,晋武帝舅父。西晋之门阀士族享有政治、经济诸特权,广殖财货,骄奢淫逸,竞相炫耀。王恺用饴糖洗锅,石崇用蜡作柴,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崇就作锦步障五十里王恺敌不过石崇,晋武帝便从中相助,赐恺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向石崇炫耀,石崇顺手以铁如意将珊瑚击碎,随后摆出自己的珊瑚,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光彩耀目,株株绝俗,让王恺挑选。王恺设宴,以美人劝酒,客饮不尽,便将其杀死,有的客人故意不饮,看王恺杀人取乐,残暴至极。

公元280年 推行品官占田荫客制

早在东汉时期,世族豪强就以宗族为纽带,拥有大批的徒附、宾客和部曲。曹魏时期,为了保障世族豪强的经济利益,由政府赐给世族地主以土地、耕牛和客户,并免除这些客户对国家的田租、徭役负担,从而使世族占有客户法律化。太康元年(280年),为了保障士族官僚的经济特权,晋武帝颁布了品官占田荫客制,规定: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有不同数量的土地,第一品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减少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规定了各级官僚占有土地的数目。同时还规定,各级官僚可以荫亲属、衣食客及佃客。这些庇荫户和佃客,不负担国家徭役,完全归主人役使,实际上成为私家人口。虽然规定了世族豪强占地荫客的具体数目,但在当时情况下,真正做到限制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反,世族豪强依据国家允许他们占田荫客的法令,更加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和荫庇客户。

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

在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由于政府选拔中正官坚持了“贤有识鉴”的标准,而中正也能够认真品评人才,从而使中央控制了选举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后来中正官都由世家大族担任,状的编写便逐渐流于形式,特别到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因素便越来越明显,品评人物不再重视才能品德,只注重门第的高低,“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门第高者居上品,门第低者居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世族地主与庶族地主间保持严格的界限,互不通婚,挚虞还编成《族姓昭穆十卷》,专门记述世族门阀官僚的家谱,作为中正官品评士人的依据。

世族门阀地主的形成

世族,也称“士族”,是自西汉武帝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和重视,从此,儒学在思想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国家立五经博士,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从此儒学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在封建地主阶级中,便出现了一批由儒学起家而累世公卿的大地主,简称为世族地主。到魏晋时期,世族门阀地主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地位迅速膨胀起来。九品中正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的出现,标志着士族门阀的形成。

公元291—公元306年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晋武帝遗诏皇太后父亲杨骏辅佐惠帝,惠帝皇后贾南风野心勃勃,于永平元年(291年)借口谋反杀死杨骏,专擅朝政。元康元年(299年),贾后又杀太子。引起诸王强烈不满,赵王司马伦首先起兵杀贾后,自立为帝。此后,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起兵反对赵王伦,赵王伦无奈又拥惠帝复位,齐王冏独揽大权。自此,诸王为争权混战不止。永兴三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另立司马炽为帝。至此,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的统治,直接导致27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公元311年 永嘉之乱

八王之乱后,进地方严重破坏,国势衰弱,杂居在北方的胡人乘机入侵。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汉帝刘渊死,其子刘聪继位。第二年,刘聪派石勒、王弥、刘曜等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十万晋军,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永嘉五年(311年),刘聪又遣刘曜攻破洛阳,俘获怀帝,纵兵烧掠,杀士兵百姓三万余人。永嘉之乱后不久,怀帝被匈奴人所杀,其侄愍帝被拥立于长安。但这时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名存实亡。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准备,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

各族人民起义与西晋的灭亡

开篇语

西晋的门阀政治十分腐败,武帝分封诸王,宗王都督重镇,又立白痴司马衷为太子,种下了祸根,导致他死后出现“八王之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被迫流亡,终于爆发了广泛的流民起义,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建兴四年(316年),匈奴贵族刘聪率兵攻破长安,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遂亡。

五胡内迁

东汉以来,北方各少数民族不断向南迁移,魏晋时期,中原统治者为了控制他们和充实内地的劳动人手,还招引他们入居内地,散居于黄河流域。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逐渐学会了农业,过上了定居生活。南迁的少数民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称为“五胡”。

东汉时候,南匈奴纷纷内迁,入居内蒙古和山西北部,后来又逐渐进入山西南部。到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人更加多了。随同匈奴内迁的还有别族人,羯人就是其中的一种。他们定居在山西的东南部。氐人和羌人很早就和汉人交往杂居。东汉时,氐人散居在甘肃、陕西、四川的邻接地带。到了西晋越来越多的氐人迁移到陕西居住。羌人也由青海逐渐移居到甘肃和陕西一带。鲜卑人原来居住在东北地区,东汉时,以檀石槐为首的鲜卑贵族,曾经建立一个强国。占有东起松花江流域,西到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区。东汉末年,鲜卑人陆续内迁,一部分南下河北、山西,一部分东入辽河两岸,一部分西入甘肃、青海。其中最重要的有段氏、慕容氏、字文氏、拓跋氏诸部。他们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很大的作用。

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大部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有的改用汉姓,使用汉语,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过程。但是,他们有的还保留着部落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生活习惯。

P41~p50

江统《徙戎论》

在齐万年起义过程中,有一个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江统深感各少数族入居内地会造成祸乱,于是与了一篇洋洋数千言的文章,题名为《徙戎论》。中心就是要把各少数族迁回到边地去。江统认为,按照《春秋》之义,是“内诸夏而外夷狄”,关中地区历来是帝王所属,不能让各少数族人居住;少数族居住在腹心地区,一旦作乱,就是心腹之患,十分危险。因此应该尽早把他们迁到塞外,使“戎晋不杂”。时人称此有远识,然惠帝未予采纳。不及十年,诸族乱事四起,晋室已无法控制。

270年 秃发树机能起义

秃发氏为鲜卑族的一支,魏晋时迁居河西。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秃发树机能率族人起兵于凉州,据万斛堆(今宁夏固原县境内)。泰州刺史胡烈率兵前往镇压,兵败被杀。晋又以石鉴为安西将军、都督泰州诸军事往镇压树机能,也不能取胜。泰始七年,树机能与北地胡联合,围晋军于青山(今甘肃环县西),杀凉州刺史。咸宁四年(278年),树机能部下又在武威附近打败晋军。翌年春,树机能攻占凉州的武威。司马督马隆向晋武帝自荐愿往征讨,晋武帝拜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使其自募勇土3500人,并于武库挑选精锐兵器,给三年军资而遣之。马隆西度温水(在武威东),树机能守险抗拒。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上建木屋,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隆至武威,鲜卑大人率众万余落投降。咸宁五年十二月,马隆与树机能发生大战.树机能兵败被杀。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前后历时十年,使晋王朝损兵折将,屡道惨败,给西晋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尖锐的民族矛盾

汉族地主阶级对内迁各族进行了残酷的压榨,他们或以胡人充当佃客,或强迫胡人为奴隶,甚至还有的官员大批掠卖胡人,“两胡一枷”,石勒就是被掠卖的一个。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及一些军事集团,还驱逼胡人去当兵打仗,幽州刺史王浚所部就有大量鲜卑兵,在八王之乱时被他给沉于易水者达八千人。地位最悲惨的还是胡族人民,因为他们除了受汉族地主的剥削外,还要受本族贵族的剥削。汉族地主对他们的压迫,既是阶级的又是民族的压迫,他们的地位比汉族人民更低,所以胡族对汉族地主阶级的敌忾达到了“怨恨之气,毒于骨髓”的程度,因之西晋时期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297年 齐万年起义

元康七年(297年)关中氐、羌各族人民共推氐人齐万年为首,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数十万。前去镇压的晋军相继覆败。战火愈烧愈旺。朝廷很焦急,派周处带兵去镇压。周处率兵5000进攻屯聚在梁山(今陕西乾县西北)的齐万年军。战斗从早晨一合打到晚上,最后周处全军覆没,周处被打死。周处死后,西晋朝廷又派强弩将军孟观统率数万精兵来打齐万年。孟观统率的是宫城的禁卫军,个个矫捷勇悍,经过大小数十仗,齐万年终于失败被俘,这次起兵被压平。齐万年起兵对西晋统治是一次沉重打击,它对后来发生的流民起义也有很大影响。

流民起义

西晋王朝的残酷统治,尤其是绵延十几年的八王之乱,严重破杯了社会生产,频频的天灾,又共兵祸、人祸一起,带来遍地饥饿。迫使数以万计的农民漂流异乡,随处觅食,一些业已封建化的少数民族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从元康八年(298年)开始,十年间人民大规模流亡,各地流民群较大者自河东、平阳、弘农、上党徙至颖川、建城、汝南、甫阳一带的有数万家,自巴蜀徙至荆襄一带的有十余万家,自并州徙至青冀一带之四万余家,自关中徙至汉川地区之数万家,自略阳、天水、等六郡徙入巴蜀之数万家,等等。仅见于记载之流民有三十余万户,约一百万人之上。这些流民到了新的地方,生活依然没有着落,多数“为人佣力”,他们不但尝尽饥寒之苦,还饱受地方官吏、豪强的欺凌与残害,与土著居民也时常发生冲突,且西晋王朝又采取了逼遣流民还乡等不当措施,致使众多流民群走投无路,起而反抗,因此,爆发了多次流民起义。因蜀汉荆襄流人最多,矛盾也最突出,故流民起义多爆发于这些地区,有力地打击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它的崩溃。

此起彼伏的流民起义

公元301年,略阳、天水等六郡(今甘肃东部)汉族和氐族饥民数万家十余万口流亡入蜀求食,因西晋政府强迫他们返回本土,限期上道,遂激起忿恨,共推巴氐人李特为首领,在绵竹(今四川绵竹)起义。起义军屡次击败西晋官军,攻下广汉(今四川广汉),又进围成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西晋政府从各方增派军队并勾结地方豪强地主共同镇压,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李特英勇牺牲。李特的弟弟李流和儿子李雄率领流民继续战斗,经过几次大战,又转败为胜,于304年攻入成都,并占据了益州(今四川)全部地区。

公元303年,张昌在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的石岩山领导流民数千人起义,附近的流民和逃避戍役的人民纷纷前来参加,一个月之内就发展到三万人,连破西晋官军,占据了江夏郡。接着向外发展,不过四个月,势力发展到荆州、豫州、扬州、徐州、江州等五州地区,曾杀死西晋的将军、太守等重要官吏多人。后来西晋增派大批官军合力镇压,起义军逐渐失败,张昌于公元304年被俘,惨遭杀害。

公元310年,从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流亡到南阳郡(今河南南部)的人民,因反抗西晋政府强迫他们返回本土,由王如领导起义,南阳附近的流民也分别由庞实、侯脱等率领参加。不久,起义军发展到四、五万人,共推王如为大将军,攻杀地方官吏,连败西晋官军。起义军又沿汉水流域,进逼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经过一年的战斗,终因缺乏粮食而失败。

公元311年,从巴蜀(今四川)一带流亡到荆州、湖州(今湖北、湖南)的人民数万家,因不堪当地豪强地主的欺压,遂共推成都人杜弢领导起义。起义军打败了荆州和湘州的官军,杀死了安城、长沙、宜都、邵陵等郡的太守,后来又与官军进行了几十次激烈的战斗,起义军因死伤过多而失败。

公元316年 西晋灭亡

怀帝司马炽被汉军俘获之后,群臣拥立当时驻守长安的秦王司马邺为太子,公元313年,刘聪将怀帝毒死,晋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秦王司马邺为帝,是为晋愍帝。改年号为“建兴”。但这时的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公元316年八月,刘曜率军围攻长安。十一月,城内粮尽,又无外援,无法拒守。愍帝出城投降,刘汉军将他押到平阳,废封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西晋至此灭亡,共历四帝五十二年。

西晋的文化

开篇语

西晋士族生活是优裕的,礼法的束缚是疏松的,全国统一以后,闻见也比三国分裂时扩大了。这些,使得一部分士族中人有条件去从事文化事业。西晋一朝虽极短促,但文化上成就却是巨大的: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西晋时的陈寿所著。这时的诗歌讲究形式的华美,内容上却由于过多模仿古人,左思创造了西晋文学的最高成就。不准盗冢是我国古代史上出土文物最多的—次发掘。

陈寿和《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著《三国志》,受到大臣张华的称赞,并说要把晋史也托付给他。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表现了他的卓识与创见。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

裴秀绘《禹贡地域图》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时,他负责总理中枢,掌管全国户籍、土地与田亩租税,故对地域之图十分关注。西晋朝廷所藏既无先秦所绘地图,又无萧何所收秦朝图籍,只有汉代舆地图及诸杂图。这些地图制作粗率,极不精审,既不讲比例,又不定方位,亦未备名山大川,难可依据。裴秀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下稽西晋十六州、郡国县邑,进行综合,制成地图18篇,名《禹贡地域图》。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详备地图,举凡当时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形及古今地理沿革,均囊括其中。同时裴秀还创立了绘制地图的科学理论,提出了“制图六休”,即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它们是: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形)、方邪与迂直(道路曲折径直)。这六条原则,互为补充,除纬线和投影外,已与今天绘图原则相同。直至明末,我国绘图办法基本依照裴秀所创的六体说。这种卓越成就,结束了我国绘制地图的原始状态,在科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可惜的是,裴秀的《禹贡地域图》今已无传。

鲁褒著《钱神论》

鲁褒,字元道,西晋南阳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西晋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货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活跃。那时的门阀士族生活奢侈,贪得无厌,拼命捞钱。如晋武帝司马炎就卖官鬻爵,卖官钱入私门;王戎“积财聚钱,不知纪极”;王济在京城“买地为马路,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和峤家产丰富,人称有“钱癖”。这样,就便西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整个社会弥漫着铜臭气。鲁轻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于元原年间(291—299年)吾《钱神论》以刺之。文章对“钱能通神”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也对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作了肯定。作者对统治阶级爱财如命的丑恶嘴脸深恶痛绝,寓愤世嫉俗于嬉笑怒骂之中,辛辣讽刺了金钱万能、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借用假托人物的口,把对社会的不满与看法,无拘无束、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语言活泼多用排比和反语。《钱神论》在揭露权贵的贪鄙上有一定的深度.它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西晋时货币经济活跃的情况,在思想史上是—篇有特色的文章。

西晋文学

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文学的风气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时的诗歌讲究形式的华美,内容上却由于过多模仿古人,跟现实脱了书。文学史上称这一时期的诗风为“太康体”,这是由于此体盛行干晋武帝太康年间的缘故。简要地说,太康时期的作家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指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俩。“两潘”指潘岳、潘尼叔侄俩。“一左”是左思。太康诗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陆机和潘岳。左思则独树一帜,创造了西晋文学的最高成就。

洛阳纸贵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寒素的士族,其妹左棻选入晋宫,举家徒居洛阳。他天资迟钝,学书学琴俱不成,但刻苦用功,以勤补拙,写出的文章质量很高。他曾用一年的时间,为他的家乡临淄写了一篇《齐都赋》。后来,他开始着手写魏、蜀、吴三国都城,书名叫《三都赋》。他字斟句酌夜以继日、耗费了十年的时间才把这篇《三都赋》写完。当时,《三都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因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皇甫谧为《三都赋》作了序,加上文史界名人的赞誉,使得《三都赋》一下子出了名。左思的《三都赋》很快在京城流传开来,洛阳文人墨客、达官富家子弟,都希望自己家里存留一本《三都赋》。于是,大家纷纷买纸抄写,唯恐落后于他人。竞至一时之内洛阳纸价大涨,贵得惊人。

不准盗冢

不准,西晋汲郡(治今河南汲县)人。咸宁五年(279年),盗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漆书十余万言,载之数十车。因其竹书皆竹简文字,故称竹书;又因其出于汲郡魏王冢,亦称汲冢书。太康元年(280年),武帝令竹书藏于秘府,使中书监苟晶、和娇、卫桓。束医等人整理之。汲家共得书16种,75篇。其中有魏国文书,以编年体记夏以来至魏襄王近2000年事,整理者分其为13篇,题名《竹书纪年》,其所载史事多有异于传世文书之处。此书赵宋时亡佚,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此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之重要资料,并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年代之误。另又有《竹书纪年》两卷,近人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伪托。汲家书中还有:《汲冢琐语》11篇,为诸国卜梦妖怪相书,对古史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穆天子传》五篇,记周穆土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故事,晋人郭璞为之作注,流传至今;还有《易经》两篇;记楚晋事之《国语》三篇;《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事;《缴书》两篇,论弋射法;《大历》两篇,邹子谈天之类。诸书经整理后均改以当时通行文书写定,唯其中七篇因竹简损坏,无法考知书名。其中还发现玉律、钟磐等文物。不准盗冢虽为私盗,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史上出土文物最多的—次发掘。

向、郭注《庄子》

向秀,宁子期,曹魏河内怀人,喜好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名为《庄子隐解》,吕安读后惊叹:“庄子不死矣。”郭象,字子玄,晋惠帝时人,比向秀晚世二三十年,他也“好老庄,能清言”,著有《庄子注》而传世。郭象《庄子注》间世后,向秀以及魏晋时其他人的《庄子注》均渐次散佚。郭注《庄子》不仅吸收了向注的内容,而且还吸收了司马彪等人的《庄子》注解。他在广泛吸收各家《庄子》注以后,综合各家,集其大成,通过注《庄子》发挥自己的哲学见解,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在“有无”、“性”、“命”、“有对”、“无对”等一系列玄学重要命题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使他的《庄子注》在当时成为玄学第二阶段发展的顶峰,后来取代各家《庄子注》一直流传下来。

西晋的医学

皇甫谧是西晋有名的医学家。他总结了古代针灸疗法的经验,著成《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各个方面,对针灸治疗的理论、方法以及人体经穴约分布作了详细的说明。他根据脏腑功能和各器官间的联系,把人的体质类型分类并分别使用不同的针灸疗法。皇甫谧总结了过去针灸学的成果,对此后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直到现在《针灸甲乙经》还是中医学针灸工作者所必读的书籍。

王叔和是西晋时著名内科医生。他对脉学有精深的研究,若有《脉经》十卷,把脉象分为二十四种,并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这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内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开篇语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健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借助长江天险和江南富饶的人力和物力,与中原16国对峙,延续了11帝,共104年。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建立的,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皇权与士族之间、南北士族之间、北方士族之间、门阀士族与低级士族之间的内争不断发生。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局面。由于东晋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少数民族控制着。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

帝王世系表

元帝司马睿(317--322)----明帝司马绍(322--325)----成帝司马衍(325--342)----康帝司马越(343--344)----穆帝司马聃(345--361)----哀帝司马丕(362--365)----废帝司马奕(366--371)----简文帝司马昱(371--372)----孝武帝司马曜(373--396)----安帝司马德宗(397--418)----恭帝司马德文(419--420)

大事年表

公元317年 司马睿于健康即位称帝,建立东晋王朝。

公元319年 石勒称王,以赵为国号,史称后赵。

公元322年 王敦第一次举兵。晋元帝死,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公元324年 王敦第二次举兵。

公元326年 石勒令王波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

公元327年 苏峻、祖约之乱爆发。

公元328年 石勒生俘刘曜。东晋、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并立局面形成。

公元329年 东晋平定苏峻、祖约之乱。

公元330年 石勒称帝,改元建平。

公元347年 桓温率军西进灭蜀。

公元349年 冉闵挑唆民族仇杀。

公元353年 殷浩北伐前秦。

公元356年 桓温收复洛阳。

公元357年 王猛为前秦尚书。

公元370年 秦王苻坚遣兵灭燕。

公元376年 前秦统一北方。

公元382年 前秦命吕光西征。

公元383年 淝水之战。

公元384年 慕容垂重建燕国。慕容泓建西燕。姚苌建后秦。

公元386年 拓跋珪重建代国,旋改国号为魏,都平城。

公元394年 慕容垂灭西燕。

公元395年 北魏推进中原。

公元400年 陇西李暠被众举为敦煌太守,后称凉公,史称西凉。

公元403年 桓玄称帝,国号楚,旋失败。

公元412年 乞伏乾归被杀,乞伏炽磐自称河南王。

公元417年 刘裕入长安,后秦亡。

公元420年 刘裕建立刘宋王朝,东晋亡。

P51~p60

淝水之战前的北方

开篇语

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以淝水之战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水安元年(304年),略阳人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了成汉政权。到水和三年(347年)被东晋所灭。在成汉建立的同一年,匈奴贵族刘渊也在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国,永嘉二年(308年)称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攻下洛阳,俘晋怀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攻下长安,灭西晋。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刘曜夺取政权,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同年,羯族人石勒在河北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汉、前赵和后赵政权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胡汉分治,滥杀人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生产破坏严重。但他们也都利用各族上层分子,学习汉族地主的统治经验,以巩固政权,实行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和汉族地主相结合的胡汉联合统治。石勒后来在政策上有所转变,仿行魏晋租调制,督劝农桑,赏赐力田,使其统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有所恢复和发展,并得以在咸和五年(330年)灭前赵,称帝,使后赵成为北方唯一能与东晋相抗的大国,全盛时,占有南过淮河、北到燕代、西起河西、东至海的广大地区。石勒死后,其侄石虎杀继位的石勒子石弘自立为帝。石虎极为残暴,激起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反抗,规模最大的有永和五年(349年)的梁犊起义。石虎死后,诸子争权,互相残杀,政权落入石虎养孙汉人冉闵手中。冉闵于次年称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冉闵大杀胡人,引起各少数族人民的反抗。永和八年(352年),冉魏被前燕所灭。

公元308年 刘渊建汉

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改元永凤,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刘渊,字元海,匈奴冒顿单于直系后裔。公元290年晋惠帝继位,杨骏辅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成为晋朝的北方守将和被晋朝承认的南匈奴最高统帅。刘渊努力推行法治,打击邪恶势力,恤贫济苦,以诚待人,在匈奴五部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晋惠帝永安元年(公元304年)8月,刘渊在离石(今山西离石县)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随着刘渊影响的扩大,其他反晋势力先后依附于其麾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影响,加强自身的政治权力,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冬十月,刘渊正式称帝。刘渊是汉化的匈奴贵族后裔,他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但从少数民族对汉人的长期统治过程中,为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融合,准备了条件。他所建立的汉国是十六国最早的割据政权。自此中国开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混乱时期。

胡汉分治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和后赵所实行的一种统治政策。匈奴贵族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建立政权,控制中原地区以后,面临着尖锐的民族矛盾。为了便于进行统治,便采取了以汉制治汉人、以胡制治胡人即少数民族人的政策,称为胡、汉分治。汉国刘聪时,曾设左右司隶、内史、令长,统治40多万户汉人,以子刘粲为大单于,井设单于左右辅、都尉统治“六夷”即匈奴、鲜卑、氐、羯、羌和巴氐等少数民族20多万落。前赵刘曜时,以子刘胤为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又置左、右贤王,其以下皆选胡、羯、鲜卑、氐、羌豪酋担任。后赵石勒规定称羯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并以子石宏为大单于,统治胡羯。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十六国时期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其他政权不再实行胡汉分治政策。

公元312年 石勒称霸

石勒(274~333)上党武乡人,羯族。石勒14岁就随邑人行贩于洛阳, 20岁时被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掠卖为奴,被赦后认识牧苑的牧率汲桑,晋永兴二年(305年),与汲桑在河北起兵反晋,任前队督。永嘉元年(307年),石勒兵败,投汉王刘渊,被封为辅汉将军、平晋王,转战河北,南下江汉地区,连战皆捷,力量日益壮大。石勒建立君子营,与常山(今石家庄东北)、巨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一带的汉人合作,重用有才干的赵郡人张宾为谋主,并采纳其建议,决定先定河北,后争雄天下。于是,在永嘉六年(312年)五月,移军北上,占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定都于此。之后,石勒控制了并、幽、冀三州之地,息境安民,积蓄力量,同时西附刘汉,南阻东晋奋威将军祖逖北进,稳定了北方,实力也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18年 刘曜建前赵

刘曜,字永明,匈奴族,刘渊族子。自幼好读兵书,善文,工书法,长于骑射,号为神射。历任汉国大司马、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要职,镇守长安。建武二年(318年),靳准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发动政变,杀刘粲,刘曜闻变,率兵东讨,进抵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在属下拥戴下即位称帝。遣兵族灭靳氏后,迁都长安。次年夏,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前赵建立后,刘曜剿抚兼施,镇压了关中氐、羌、巴、羯30余万人的反抗,又先后平定了南安(今甘肃陇西)和陇右。30余万汉、氐、羌、巴、羯等族人民被迁到长安及其附近。刘曜采用胡、汉分治政策,利用各族上层分子治其原来部落。又选用汉族地主做官,在长安设立学校,学习汉族文化。其军旅最盛时,有兵28.5万。咸和三年(3z8年)初,刘曜在洛阳城西兵败被俘,为石勒所杀。

公元328年 高侯原之战

咸和三年(328年),石勒命石虎率四万大军自轵关(今河南济源县西)西征刘曜,河东50余县响应,遂进击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刘曜亲率水陆精锐自边关北渡救援,石虎引兵撤退,刘曜追之,双方在高侯原(今山西闻喜县北)决战,石虎大败,将军石瞻被杀,枕尸二百余里,武器辎重损失以亿计,石虎逃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乘胜南渡,围石生于洛阳金墉城,并分兵攻后赵之汲郡、河内。后赵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相继投降。高侯原之战是后赵势力扩张过程中遭到的一次重大挫折。

公元329年 石勒灭前赵

咸和三年(328年)八月刘曜在高侯原(今山西闻喜北)大败后赵石虎后,乘胜南渡,围石生于洛阳金墉城。石勒命石虎进据石门,石勒亲率主力往救洛阳。刘曜天天与近臣饮酒作乐,不注意安抚士卒,得知石勒自来,军势甚盛,遂撤金墉之围,将十余万众列阵于洛阳城西。同年十二月,石勒进驻洛阳后,命石虎率步卒三万,自城北向西攻击刘曜中军;石堪、石聪各率精骑八千,自城北向西攻击刘曜前锋。石勒亲率主力夹击刘曜军。刘曜一向嗜酒,临战犹饮酒数斗,结果在西阳门被后赵大军击溃。刘曜在昏醉中奔逃,马陷石渠,陷坠于冰上,为石堪俘获,不久即为石勒所杀。次年正月,刘曜的诸子放弃长安,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关中大乱,石生乘机进占长安。八月,石虎攻占上邽,杀前赵太子及诸王公侯将相以下3000余人,前赵灭亡。

公元330年 石勒建后赵

330年,石勒称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早年深受汉族官僚的残酷压迫,起兵初期,曾大量屠杀汉族官吏、降卒和百姓,后来逐渐转变政策,曾以汉族士人张宾为谋主,后任为大执法,总管朝政。攻陷冀州后,将当地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加以保护。下令胡人不得侮衣冠华族,并通过恢复九品中正制和察举、考经等办法,吸收汉族地主做官。经济上仿效魏晋租调制,进行封建剥削,并注意劝课农桑,恢复农业生产。文化思想上设专宫主管经学、律学和文学,又在都城、郡国设立学校,今贵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后赵全盛时,占有南过淮河、北到燕代、西起河西、东到海的广大区域,成为与东晋对抗的大国,其声威远及西域和辽东塞外。

张宾

张宾,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西)人。博学有大志,常自比张良。永嘉三年(309年),石勒与诸将攻略山东,张宾认为可与之共成大事,乃提剑到军门求见。起初石勒对他并不重视,后来张宾多次为石勒出谋划策,逐渐受到石勒的信任和重用。石勒称赵王后,张宾任为大执法,专总朝政。石勒曾以“右侯”呼之,以示敬重。张宾帮助石勒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歼灭王衍,攻破格阳;兼并王弥,占据襄国;诱杀王浚,逐走刘琨,控制幽、冀、并三州,奠定了建立后赵政权的基础。后赵立国之初,许多重要制度如恢复九品中正制等也大多由张宾制定。

公元334年 石虎继位

延和八年(333年),石勒死,子石弘继位。次年,石勒之侄石虎杀石弘,自立为天王,迁都于邺。石虎在位时不断与东晋、前燕、前凉交战,穷兵黩武,强行征发人民当兵,三丁发二,五丁发三,还曾下令:出征士兵五人出车一辆,牛两头,米各十五斛,绢十匹,不能完成者斩。人民被迫卖儿卖女,自杀于道路。又大兴宫室,在邺城造台观40余所,营造长安、洛阳二宫,先后征发民工80余万。石虎还大量掠夺年13岁以上、20岁以下民女3万余人充实后宫,致有“夺人妻女,十万盈宫”之说。石虎统治期间,刑政苛暴,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各地人民不断起义。咸康三年(337年),安定(今记肃泾川)侯子光(或称刘光)自称佛太子,聚众数千人在杜南山起义。八年(342年),贝丘(今山东临清)人李弘率数千家起义;永和五年(349年),梁犊起义,参加者达十余万人。石虎死后不久,后赵即亡。

公元349年 梁犊起义

永和四年(348年),后赵太子石宣因为自己的弟弟受宠于石虎,派人杀了自己的弟弟,并想杀石虎。后来事情泄露,石虎杀了石宣,东宫卫士十余万人也被发配到凉州。次年,石虎称帝,大赦天下,但是自邺城西行到达雍城(今陕西凤翔)的被动士卒不在赦例,马匹又被雍州刺史张茂夺去,被迫步行推鹿车(小车)载粮去戍所,引起士兵的强烈不满,于是推梁犊发动起义。梁犊自称晋征东大将军,率领众人攻打后赵。戍兵皆力大善射,勇敢善战,以民间大斧、长棍为武器,攻郡县,杀长吏,所向披靡。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万之众。因长安未能攻下,遂东出潼关,进击洛阳。石虎派将领率步骑十万前往阻遏,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洛阳两次交战均被起义军击败。梁犊乘胜东进荥阳、陈留诸郡。石虎忙以燕王石斌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统氏兵进行镇压,在荥阳击败起义军,梁犊被杀,起义军余众也被消灭。梁犊起义削弱了后赵的统治,促使它迅速瓦解。

公元350年 冉闵灭后赵

冉闵的父亲冉瞻为石虎养子,改姓石,冉闵为石虎养孙。后赵主石虎死后,诸子争久,石遵杀石世自立,冉闵以都督中外诸军事掌兵权。不久,冉闵与大将李农等杀石遵,立石鉴为帝。永和六年(350年),石鉴利用冉闵和李农率兵在外作战之隙,派人攻冉闵的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后来事情泄露,冉闵遂杀鉴及石虎五子,即位称帝,国号大魏,复姓冉,史称冉魏。后赵宗室石袛听说石鉴被杀,遂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兵将纷纷响应。冉闵亲率步骑十万攻围襄国百余日,石袛恐惧,乃于次年二月去帝号,称赵王,向前燕求救。三月,石袛率领十余万军队大败魏军于襄国城下,魏兵将死者十余万人,冉闵仅与十余骑还邺。石袛遣其大将刘显率众七万攻邺,冉闵全军出战,大败刘显,刘显秘密遗使以杀石袛为条件请降。四月,刘显在襄国杀石袛十余人,后赵遂亡。

反胡羯斗争

后赵石虎死后,石虎的养孙汉人冉闵控制了实权。冉闵为了巩固政权,便依靠汉族,开展反胡羯的斗争。他下令禁止“六夷”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和巴氏等少数民族携带武器,违者处斩。“六夷”恐慌,纷纷斩关逾城而出。冉闵又下令“与官同心者住,与官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于是胡羯纷纷出城,邺城百里内的汉人纷纷进城。冉闵认为羯人与自己不同心,便下令大杀羯人,不分贵贱、男女、少长,共杀20余万人。冉闵在反胡羯斗争中采取了错误的民族仇杀政策,引起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反对,加剧了民族矛盾。冉魏政权建立后,连年与羌、胡等少数民族相攻,中原大乱,氐族苻健的前秦和鲜卑幕容儁的前燕乘机而兴,冉魏政权亦在少数民族武装的夹攻下被消灭。

公元352年 幕容儁灭冉魏

后赵主石虎养孙冉闵在建立冉魏、灭掉后赵政权的过程中,对胡羯等少数民族采取错误的民族仇杀政策,加剧了北方的民族矛盾,导致了青、雍、幽、荆州的被迁户及氐、羌、胡、蛮数百万人各回本土,互相杀掠,生产破坏,中原大乱。冉魏政权亦在与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连年相攻中日趋衰弱。此时,氐族符健乘机在关中建立前奏政权,前燕慕容儁自辽西进兵幽冀。水和八年(352年)三月,冉闵攻克襄国,势力伸展到常山、中山诸郡,与南下燕军正面接触。四月,双方在魏昌大战,燕兵十战皆不胜。燕将慕容恪用参军高开之计,将以步卒为主之闵军诱至平地决战,又把燕之骑兵分为中左右三部,择五千善射骑兵以铁锁连其马,列成方阵,作为前锋,待冉闵率军冲击燕兵中军时,燕左右两军从旁夹击,魏军大败,冉闵虽突出重围,仍为燕兵所俘,被斩于龙城(今辽宁朝阳)。冉魏政权遂亡。

十六国简表(西蜀、冉魏、西燕一般不计入十六国之中)

统治期 国名 开国者 民族 首都 亡于何国

304--347 成汉 李雄 巴氐 成都 东晋

304--329 汉赵 刘渊 匈奴 平阳(今山西临汾)

长安(即陕西西安) 后赵

319--351 后赵 石勒 羯 襄国(今河北邢台西)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冉魏

320--376 前凉 张茂 汉 姑臧(今甘肃武威) 前秦

337--370 前燕 慕容皇光 鲜卑 龙城(今辽宁朝阳)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前秦

350--352 冉魏 冉闅 汉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前燕

351--394 前秦 苻健 氐 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秦

384--407 后燕 慕容垂 鲜卑 中山(今河北定州) 北燕

384--394 西燕 慕容泓 鲜卑 长子(今山西长子) 后燕

384--431 后秦 姚苌 羌 长安(今陕西西安) 晋

385--431 西秦 乞伏国仁 鲜卑 金城(今甘肃兰州) 夏

386--403 后凉 吕光 氐 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秦

397--414 南凉 秃发乌孤 鲜卑 乐都(今青海) 西秦

397--439 北凉 段业 汉 张掖(今甘肃) 北魏

398--410 南燕 慕容德 鲜卑 广固(今山东青州) 晋

400--421 西凉 李暠 汉 敦煌 北凉

405--413 西蜀 谯纵 汉 成都 晋

407--431 胡夏 赫连勃勃 匈奴 统万(今陕西) 吐谷浑

407--439 北燕 高云 朝鲜 和龙(今辽宁朝阳) 北魏

十六国简表

统治期 国名 开国者 民族 首都 统治地区 亡于何国

304--347 成汉 李雄 巴氐 成都 四川东,云南,贵州 东晋

304--329 汉赵 刘渊 匈奴 平阳(今山西临汾),长安(即陕西西安) 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 后赵

319--351 后赵 石勒 羯 襄国(今河北邢台西),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 冉魏

320--376 前凉 张茂 汉 姑臧(今甘肃武威) 甘肃,新疆,宁夏 前秦

337--370 前燕 慕容皇光 鲜卑 龙城(今辽宁朝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 前秦

350--352 冉魏 冉闅 汉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河北以南 前燕

351--394 前秦 苻健 氐 长安(今陕西西安) 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辽宁,安徽,江苏,四川,贵州,湖北 西秦

384--407 后燕 慕容垂 鲜卑 中山(今河北定州) 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辽宁 北燕

384--394 西燕 慕容泓 鲜卑 长子(今山西长子) 后燕

384--431 后秦 姚苌 羌 长安(今陕西西安)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 晋

385--431 西秦 乞伏国仁 鲜卑 金城(今甘肃兰州) 甘肃东 夏

386--403 后凉 吕光 氐 姑臧(今甘肃武威) 甘肃,新疆 后秦

397--414 南凉 秃发乌孤 鲜卑 乐都(今青海) 甘肃西,青海 西秦

397--439 北凉 段业 汉 张掖(今甘肃) 甘肃,新疆 北魏

398--410 南燕 慕容德 鲜卑 广固(今山东青州) 山东,河南 晋

400--421 西凉 李暠 汉 敦煌 甘肃西 北凉

405--413 西蜀 谯纵 汉 成都 晋

407--431 胡夏 赫连勃勃 匈奴 统万(今陕西) 陕西,内蒙古 吐谷浑

407--439 北燕 高云 朝鲜 和龙(今辽宁朝阳) 河北,辽宁 北魏

前秦的统治

开篇语

前秦是氐族首领苻健在永和七年所建,都长安,占据关中一带。升平元年(357年)苻坚登位后,在汉人王猛帮助下,改革内政,打击豪强,加强中央集权;争取汉族地主和各族上层分子的支持,缓和民族矛盾;设立学校,提倡儒学,发展文化;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发展经济。使前秦国力大为增强,先后灭前燕,夺益州,灭前凉和代,控制西域,基本上统一了北中国。太元八年(383年),前秦攻伐东晋,淝水之战,秦军大败,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公元351年 苻健立国

晋永和六年(350年),苻洪被后赵降将毒死,苻健嗣位,去秦王号,对东晋称臣。当时京兆杜洪占据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颇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支持。苻健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经过充分准备后,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集中全部力量西进,分兵两路,同时进击长安,在潼关击败杜洪部将张先。 杜洪召集关中之众以抵抗苻健,不敌,杜洪的弟弟杜郁率所部降,杜洪逃亡了,苻健遂进入长安,据有关陇,并与桓温修好。永和七年(351年),苻健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国号秦。次年,改称皇帝,史称前奏。永和十年(354年),东晋大将恒温亲率步骑四万北伐前秦,进军至长安附近的霸上。不久,苻健弟苻雄率兵在白鹿原击败桓温,晋军死者万余。前秦又采用坚壁清野政策,使晋军饥饿乏食,被迫退兵。此后,苻健在关中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优待土族,尊祟儒学,使前秦政权得以逐步巩固。

公元357年 王猛辅政

公元351年,氐族首领苻坚进据长安,自称大单于,次年称帝,国号秦,史称前秦。苻坚即位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图缓和阶级矛盾,但是,在前秦社会中,氐族贵族豪强飞扬跋扈,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危害极大。王猛,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善于谋略和用兵。福建与其一见如故,于晋晋升元年(357年),起用王猛等辅助朝政。当时关中因多年战乱,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王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他打击犯法的豪强贵族,“举异才,修废职”,创立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形成了“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的新局面;凿山起堤,招纳流民,减租减税,奖励耕种,使得平原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大大增强了前秦的国力;同时,王猛通过德化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竞学之风日盛。很快前秦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思劝励、号称多士、盗贼止息、田畴修辟、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备”的太平盛世。

P61~p70

公元370年 灭前燕

前燕是鲜卑人慕容氏建立的政权。慕容氏部落原居辽河流域。公元286年,其首领慕容廆建立政权,公元337年,其子慕容皝称燕王,正式建立前燕政权,都于龙城,(今辽宁朝阳)。当时,前燕地偏东北,战乱较少,前燕统治者又招徕汉人,因此,内地的许多汉族流民纷纷进入前燕。前燕组织汉族流民垦荒屯田,农业很快发展起来,慕容部落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很快进入封建化阶段。前燕灭冉魏后,其疆域向南扩展,为了控制新占领的地区,便把都城南迁,初迁于蓟(今天津市蓟县),后又迁到邺。前燕迁都之初,政治状况还比较好,社会也比较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公元360年,慕容隽死,其子暐即位后,穷奢极欲,生活腐朽,政治腐败,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很快激化了。公元369年,前燕统治者内部又发生了夺权斗争,贵族慕容垂投降前秦,前秦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向前燕发动进攻,很快攻占洛阳,公元370年,又破燕兵四十万,攻下邺,慕容被俘,前燕灭亡。

公元376年 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占据关中,当时东面有燕,南面有晋,西北有凉,东北还有代,西面还有吐谷浑。经过苻坚和王猛以及其他大臣的治理下,前秦的政治稳定清明,经济快速发展,军事强大精良,已经具备了扩张的实力。前燕是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政权。公元367年5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病逝,大权落到了慕容评手里。慕容评心胸狭隘,能力不高。苻坚于公元369年以王猛为大将,出兵前燕。经过潞川一战,燕军再无斗志,前秦大军直逼燕都邺城,并很快攻陷。燕君主和慕容评被俘,前燕亡。此后数年,苻坚先后消灭了仇池(今甘肃成县西)的氐族杨氏、前凉、代等割据势力,并于晋太元七年(382年)进军西域,相继讨平了西域三十六国。至此,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割据纷扰的黄河流域,实现了统一,前秦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公元376年 灭前凉

前凉是凉州地区存在一个汉族政权。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西晋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萛守土保境,中原人民纷纷前来避乱,张氏子孙世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汉族士人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成为西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张氏虽接受东晋封号,但与建康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然后击败伊吾戊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西域的广大地区。353年张重华死后,张氏宗室内乱不绝,凉州大姓也起兵反抗。十年争权夺位的斗争,使国势大衰,到张天锡时已失去今甘肃南部。376年,前秦主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张天锡被迫出降,前凉亡。

公元383年 淝水之战

前秦在统一北方后,不断向南扩张,相继攻占东晋梁、益(约今陕西南部及四川)二州及襄阳、彭城等地,苻坚急欲灭亡东晋,统一天下。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征集80多万人进攻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等率军八万迎敌。同年十月,前秦军队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苻坚派被俘的东晋将军朱序到晋军中去劝降。朱序乘机告诉谢石,前秦军队到达前线的只有25万人,建议先发起进攻。十一月,晋军在淝水与前秦军隔水对阵。谢玄以隔水不方便打仗为由,请秦军后退。苻坚想乘晋军渡河时消灭晋军,答应后退。可是,由汉人及各族被役者组成的前秦军不愿再战,秦军一退便“制之不可至”,此时,朱序又乘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军队顿时大乱。晋军趁机渡过了淝水,秦兵溃散逃跑,死亡大半,苻坚也被箭射伤,逃回长安。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而东晋相对稳定的局面得到了巩固,江南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公元382年 伐晋之议

苻坚即位后,在汉人王猛的帮助下改革内政,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国力迅速增强,先后灭前燕、前凉和代国,取得汉中、益州,攻占襄阳、彭城两大战略要地,全部控制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广大地区,与东晋相持于淮水一线,苻坚遂有伐晋之心。太元七年(382年),苻坚会群臣于太极殿,提出要亲率97万大军,一举消灭东晋,让群臣讨论。有人随即附和,认为大军压境,东晋必不战而降。有人坚决反对,认为东晋虽弱,但有谢安、桓冲等江表伟人,君臣和睦,内外同心,故不宜出兵。太子也认为东晋有长江之险,民为所用,不可伐之。由于多数大臣反对出兵,这次廷议久而不决。苻坚将其弟阳平公苻融单独留下,继续商议。苻融提出伐晋有三难,希望苻坚不要忘记王猛临终之言。太子和爱妾等均劝谏苻坚不要伐晋,苻坚却坚持己见,认为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投鞭长江,足断其流,以此击晋,犹疾风之扫秋叶,何愁不克。

东晋的建立和北伐

开篇语

当西晋末年北方混战之时,琅邪王司马睿于水嘉元年(307年)以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从下邳移镇建业,依靠王导为首的南迁北方土族,联合江南士族,逐渐稳定了在江南的统治。西晋灭亡后,司马睿遂于317年称晋王,次年称帝,都建业,是为东晋。其疆域最大时占有长江、珠江、淮河流域及今山东大部。东晋虽有祖逊、桓温、刘裕等多次北伐,但均无力实现统一。

公元313年 祖逖北伐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立志为国家效力,半夜听到鸡叫,说“此非恶声也”,立即起床舞剑,加强锻炼。西晋灭亡后,祖逖率亲党数百家南逃,深得流民拥护,被推为“行主”。他看到在匈奴统治下的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决心北伐。可是,司马睿却素无北伐之志,一些世家大族也只顾巩固自己的地位,竭力反对,因此司马睿对他的北伐并不支持,只给了祖逖一个豫州刺史的虚名和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让他自己召募军队。祖逖不怕困难,率部曲一百余家于公元313年渡江北伐,渡船行至中流,祖逖慷慨激昂,“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渡江后,一面在江阴制造兵器,一面招募士兵,队伍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当时占进入河南后,当地许多起义武装都纷纷响应,听他指挥,多次打败石勒军,黄河以南州县全部为祖逖收复。可是,正在祖逖准备继续向黄河以北进军时,司马睿却害伯祖逖势力过大,会危害朝廷,又派戴渊为都督,节制祖逖。这时东晋朝廷内部也矛盾重重,祖逖见北伐难以成功,忧愤成疾,抱恨而死。他领导的北伐也宣告结束,收复的土地又丢失了。

新亭对泣

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建业称帝,建立东晋,原来西晋士族旧臣纷纷避兵南渡。每到天气和美的日子,士族旧臣便相邀来到城南的新亭。他们坐在芳草地上,饮宴狂欢。行酒之间,周顗突然慨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意思是说风景依旧,但山河已改。士族旧臣相对哭泣,只有丞相王导不以为然,以为河山破碎,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不应自作楚囚,相对哀泣,言辞慷慨,鼓励过江士族竭力辅佐东晋政权。王导还建议司马睿招引吴姓土族,抚绥新旧,使江东归心,以便安定江左。

公元317年 司马睿建东晋

建兴五年(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改元建武,大赦天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土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马睿是在刘渊起兵之后,接受王导建议,与永嘉元年(307年)九月南下,并在王导、王敦扶助下,立足江南。司马睿即位后,因为他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东晋初年,政治上有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

王导,字处忠,琅邪临沂人,出身士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早在洛阳时,王导就和司马睿友善,“契同友执”。他随司马睿到江南后,更成为心腹,“每事咨焉”,对其倍加亲信。随着司马睿政权在江南的巩固,王氏家族的势力也与日俱增。王导任丞相,掌朝廷大权,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控制军权。司马睿称帝,接受百官朝时,百官陪列,司马睿竟让王导“升御床共坐”贺,王导坚辞固让再三,方作罢。王氏势力几乎达到与司马氏平起平坐的地步,故当时民谣曰:“王与马,共天下”。

公元322年 王敦兵变

当司马睿正式称帝以后,王导、王敦兄弟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由于王氏弟兄权力太重,司马睿想控制一下王氏弟兄的权力,便任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人为亲信,还在军事上逐渐分散王敦的权力,引起王敦不满,终于在公元322年(晋元帝永昌元年)发动兵变。王敦从武昌发兵,王敦的死党沈充从吴兴(今浙江吴兴一带)起兵响应,南北同时向建康进攻。晋元帝司马睿见王敦造反,立即让刘隗、戴渊守卫京城,任命王导、戴渊等人领兵御王敦,又命令右将军周札专门守卫当时的军事重镇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王敦领兵来到石头城下,猛攻石头城。城中守将周札坚持不住,率兵投降。刘隗等人本来就不会打仗,士兵们与王敦的军队一接触就四散奔逃,溃不成军。晋元帝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眼看着只能任王敦宰割了,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发下诏书,说王敦不但无罪,而且有功,给他加封为丞相,封武昌郡公。诏书到达时,王敦坚决推辞,不受加封,但也不听元帝退兵的命令,在石头城驻下来,也不去朝见皇帝。当年元帝病死,明帝即位,在胁迫下手诏征王敦入朝辅政。王敦自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王导为司徒,自领扬州牧,不久病重。太宁二年(324)明帝下令讨伐。王敦以兄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王敦病卒,含军崩溃。王敦之乱揭开了东晋政权内部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序幕。

王允之告密

王敦的侄子王允之,正当童年,王敦因他聪明机警,异常宠爱,经常让他跟随自己。王敦有次在夜间饮酒,王允之以醉酒为由告辞先睡,王敦便和钱凤一起商讨叛乱之事,被王允之原原本本听到。王允之随即在睡卧的地方大吐,衣物、脸面都沾上了污秽,钱凤走后,王敦果然持灯前来察看,见王允之睡卧在呕吐的污物中,便不再有疑心。不久,适逢王允之的父亲王舒升任廷尉,王允之请求归省父亲,便将王敦、钱凤密谋的内容全部告诉了王舒。王舒与王导一块儿禀告皇帝,私下为应付突变做准备。

公元326年 苏峻、祖约之乱

东晋建立初期,内朝与方镇之间矛盾尖锐,先是王敦两次起兵,苏峻因平定王敦叛乱有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颇为骄纵,有轻视朝廷之意。祖约在寿春亦持名望功劳,以不得明帝顾命为恨,对朝廷不满。咸和元年(326年),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由外戚庾亮辅政。于是孙峻联结祖约,以诛执政庾亮为名,起兵反晋,攻入健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兵败被杀,祖约逃奔石勒。至咸和四年(329年)春,晋师南迁以来最大的叛乱得以平息。苏峻、祖约之乱对东晋当政的门阀士族打击很大。此后东晋至孝武帝时为止,士族内争在方式上有所顾忌,不敢轻动干戈,因而东晋得以免除内战达七十年之久。

公元346年 桓温灭成汉

建兴三年(306年)流民起义领袖李雄称帝,国号大成,都成都。永和二年(346年),执政的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乘成汉李势继位之机,发兵攻汉。桓温以袁乔率2000人为先锋,亲率周抚、司马无忌等大军随后,直击汉都成都。桓温首战连连告捷。次年春,汉帝李势全军出战,在成都笮桥(今成都西南南河上)同桓温军激战。桓温军前锋受挫,众士卒欲退时,鼓吏误击进鼓,袁乔乘势督士卒力战,大破成汉军。晋军乘胜直追,火烧城门,李势连夜逃走,至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遣使向桓温请降。至此,成汉灭亡。桓温还军时以周抚镇彭模。周抚经两年扫除成汉残余势力,使蜀地全归东晋。

公元354年—369年 桓温北伐

桓温,字子元,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东晋穆帝时,任荆州刺史,曾出兵灭成汉,将四川地区归入东晋版图,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桓温是个政治野心很大的人,因此和东晋王室有一定的矛盾。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和捞取政治资本,桓温几次请求北伐,朝廷却置之不理,另派褚裒、殷浩先后率军北伐,结果都遭到惨败。在这种情况下,才同意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354年(永和十年),桓温率军进攻前秦,一直打到关中,取得重大胜利。关中人民得知后,争持牛酒犒劳晋军。可是,北伐军并未得到东晋王室的支持,前秦又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使晋军粮食供给不足,陷入饥困之中,不得不退兵南归。第二次北伐是在356年(永和十二年),桓温率军从江陵出发,勇猛进军,打败了羌人首领姚襄,一举收复洛阳。桓温建议晋穆帝还都洛阳,穆帝不理。不久,桓温回到江南,洛阳又被前燕攻占。第三次北伐是在369年(太和四年),从姑熟一直打到枋头(今河南濬县西),对前秦震动很大,也由于粮草不给,被迫退兵。退兵中途,又遭到前秦骑兵追击,晋军死伤三万余人,北伐失败。

东晋后期的统治

开篇语

自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中央与地方、南北士族之间、皇权与士族当权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政局极不稳定,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了孙思、卢循起义的爆发,东晋政权更趋衰弱。由谢玄招募和组建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战建立奇功之后,又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府兵低级将领刘裕在掌握了这支武装的领导权之后,进一步控制了东晋政权,并于元熙二年(420年)代晋建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士族的统治

东晋士族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拥有种种特权。在政治上朝廷对北来土族常根据他们的门阀和社会势力给于不同的高官美职。他们可以自己统率家族、宾客、部曲,自立户籍,建立侨居的州、郡、县,享有减免赋税的优待。东晋政府委派的当地官吏不能对他们进行管理,形成州外有州、郡外有郡、县外有县的错杂局面。在选举用人和刑赏方面,朝廷总是“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对士族多方照顾。土族子弟只要凭家世门第就可以做地位清高、职务优闲的校书郎、秘书郎等美职。在土地占有上,不论南北士族,都在大力侵并土地,封山占泽,广建田园别墅,同时还荫庇着大量的徒附、佃客,不向政府交赋服役。有人指出,东晋土族是:仆射、尚书成为他们垄断的宫职,万顷江湖成为他们的产业,千百成群的奴仆、佃客成为他们的私养。在这种情况下,土族的势力和地位也就愈来愈巩固了。

士族的争斗

东晋建国之初政权就控制在士族手中。他们统治着军政要地,一般庶族士人无从指染。在士族内部,地位亦有很大差异,他们之间既有地区的南北之别,又有门望的高下之殊。北方土族称“侨姓”,以王、谢二族地位最高;南方士族称“吴姓”,以朱、张、顾、陆四族为最著。在侨姓北方土族中,又由于渡江时间的早晚而有地位的差别。渡江晚的土族往往受到渡江早的士族所压抑与排挤,政治和社会地位相对要低些。晋时有《百家谱》和《士族谱》,专门记载随晋元帝渡江南来的中原百家士族,不入《百家谱》的后渡士族就被称为“伧”,不得与百家一样享受同等权利。大体上说,北方士族是东晋王朝的支柱,先后交替执政的有王(王导、王敦)、谢(谢安、谢玄)、庾(庾亮、庾翼)、桓(桓温、桓玄)四大族。江南吴姓土族的地位则要比他们低些,只能做较次的官。这些土族在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进攻、保卫江南安全上,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能暂时联合起来,拥颠司马氏。但他们亦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彼此间常存在着种种矛盾和斗争。这种情况贯穿着整个东晋的历史。

P71~p80

公元320年 侨置州郡县

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北方战乱频仍,进入中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于汉族百姓的压迫和剥削异常残酷,大批中原人民或随同豪强大族南迁,或分散流移到江南。中原人民南下后,主要集中在荆、扬、梁、益诸州。他们被称为侨人,大部聚族而居,不上户籍,因此南北权豪竞招游食,挟藏户口,以为私附,有的流民甚至被掠为奴婢。东晋政权为了维持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便在流民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设置州郡县。太兴三年(320年),晋元帝立怀德县于建康,安置随他过江的千余家琅邪侨民;成帝司马衍咸康元年(335年),在江乘县(今江苏句容)侨立琅邪郡,称南琅邪郡,以此区别北方的琅邪郡。其后侨置州郡县纷繁。

公元339年 庾亮专权

明帝司马绍于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之乱后,王氏势力受到严重削弱。太宁四年(326年),明帝病死,其子成帝司马衍继立,年仅5岁,由王导、郗鉴、庾亮等共同辅政,而政事全部决于庾亮。庾亮,字元规,颖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为南渡北方世家大族。其妹为明帝皇后。庾亮因伐王敦有功,又是帝舅,于是独擅朝政,颇失人心。咸和二年(327年),庾亮以苏峻骄恣,召其入朝为大司农,欲夺其兵权,导致苏峻、祖约叛乱,攻破建康。庾亮依据温峤、陶侃联军东下,始平叛乱。庾亮以此乱事由他引起,求出外镇。庾亮身居外镇拥有重兵,同时仍然执控朝廷大权,排挤王导。咸康五年(339年),王导病死,庾氏遂独擅朝廷大权,置成帝于傀儡之位,东晋当时为庾氏与司马氏共掌。咸康六年(340年),庾亮病死,其弟庾翼代镇武昌。至永和元年(345年)翼病死,庾氏专权的局面才告结束。

公元341年 实行土断

东晋政府为了安置大批南渡的北方流民,曾经设置了侨州郡县,给他们以免役免税的优待。但因此也导致了行政区划和户籍的混乱,往往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同时,经过一个时期的繁衍生息、开发经营,侨户也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具备了负担赋役的条件。所以,后来东晋南朝政府为了改变行政区划和户籍的混乱状况、扩大剥削对象,实行了土断政策。当时侨人单立户籍,为白籍,当时侨置州的侨户达18万,人数达96万。侨户最初享有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的优待。咸康七年(341年),东晋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和加强控制,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改变过去优抚侨州郡人民的办法,实行土断,将北方侨民断入和当地人民一样的黄籍,取消优待。自东晋咸和至陈天嘉元年,经过先后九次土断,东晋统治者从世家豪族庄园中检括了大量户丁,成为国家编户齐民,担负着封建国家的徭役,造成东晋一时财阜国丰。黄籍成为封建国家统一的户籍。土断也使东晋租调日益苛重,激化了东晋时期的社会矛盾。

公元377年 北府兵之建

宁康元年(373年),谢安继桓温执掌东晋朝政后,“镇以和靖,御以长算”,深得朝野拥护,又以不大干涉下游事权的桓冲为荆州都督,使掌上游大权,使东晋内部相对安定。为了加强中央的军事力量以抗衡上游,也为了对付国力强盛并且时刻企图南下消灭东晋的前秦,谢安于太安二年(377年)用兄子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让他组建一支新军。谢玄上任后,积极招募新兵,当时集中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的北方侨户纷纷应募入伍。这支新军驻在京口,当时称京口为北府,因而称北府兵。这支不过十万人的军队,由于士兵来源于北方侨民,他们渴望收复中原,经过一段时期的严格训练,很快就成为—支骁勇善战的精锐军队。北府兵在东晋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公元399年 孙恩、卢循起义

孙恩,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其叔父孙泰为五斗米道首领,因谋聚徒起兵,被东晋政府所杀,他被迫流亡海岛。司马元显征兵江南,民怨沸腾,公元399年,孙恩乘机率流亡农民百余人从海岛登陆,发动起义,攻会稽、虞等城,孙恩自称征东将军,得到江南人民的支持,旬日之内,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义军所到之处,击杀官吏、焚烧官府,东晋政府十分惊慌,立即调兵遣将,进行镇压,最后被刘牢之率北府兵击败,孙恩被迫率众退回海岛。次年再次登陆,大败晋军,攻下余姚、上虞等城,杀东晋将领谢琰等。由于晋军多方截击,被迫再次退回海岛。401年,第三次登陆,图取建康。见东晋有备,转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后浮海北上,攻打郁州(今江苏连云港),为东晋下邳守刘裕所败,乃南撤入海。402年,第四次登陆,进攻临海,不幸失利,孙恩投海自杀。孙恩牺牲后,其妹夫卢循继续领导起义军,404年,卢循率军攻入广州。410年,起义军从广州出发,进入长江流域,进攻长沙、豫章(今江西南昌)、建康等地,后被晋军刘裕所败,退往广州,转攻交州,兵败,卢循自杀。

公元403年 桓玄篡位

桓玄,桓温之子,隆安二年(398年),桓玄与青兖两州刺史王恭及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专擅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矫诏,命自己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征讨桓玄。桓玄举兵东下,迎击司马元显,司马元显不战而溃,桓玄进驻健康城,杀司马元显,掌握朝政。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桓玄代晋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后改称永始。桓玄称帝之后,私欲膨胀,骄奢淫逸,游猎无度,夜以继日。朝野怨声四起。元兴三年(公元404年)2月,建武将军刘裕与何无忌、刘毅等在京口起兵声讨桓玄。桓玄兵败被杀,安帝司马德宗复位,刘裕专政。

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分裂

开篇语

淝水战后,前秦政权分崩离析,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今河北、山东及山西一带有鲜卑慕容氏先后建立的后燕、西燕和南燕,汉人冯跋在辽西地区建立的北燕。今陕西和甘肃的东部及内蒙古的伊克昭盟,有羌族姚氏建立的后秦,匈奴赫连氏建立的大夏和鲜卑乞伏仁氏建立的西秦。今青海乐都、西宁一带和甘肃的河两走廊,当时民族杂居最为复杂,前后出现了鲜卑秃发氏的南凉、氐族吕氏的后凉、汉人李氏的西凉、泸水胡沮渠氏的北凉。这些割据政权,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建立的,其内部矛盾都很复杂。为了争夺土地、财富、人口,彼此间不断攻战,统治者又大多凶残暴虐,任意屠杀人民。

公元384年 慕容垂重建燕国

慕容垂本为前燕贵族,因遭奸臣陷害,被迫出走,投奔敌国前秦,得到苻坚的赏识和重用;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瓦解、苻坚去世,慕容垂率部返回河北旧地邺,经过一系列东征西讨,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封官拜爵,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围攻邺城,苻丕(苻坚庶长子)放弃邺城,奔往晋阳。慕容垂进入邺城,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归于慕容垂统治,386年,慕容垂自立为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392年,慕容垂攻占滑台(今河南滑县),尽取丁零族翟钊所统治七郡三万余户。394年,慕容垂取长子和晋阳,杀慕容永,灭西燕,得西燕所统八郡七万余户。至此,经过多年征战,后燕成为北方诸政权中较强盛的一个王国。395年,燕、魏叁合坡一战,燕国力日衰。公元407年,慕容熙为冯跋和高云等所杀,后燕亡,共历24年。

后燕的征战

后燕通过多次兼并战争,灭掉了境内的丁零翟氏、鲜卑慕容永的西燕,攻取了东晋的青、徐等州,占有了黄河中下游和幽、并等地。在北部中国,除了关中的后秦外,后燕的主要对手就是鲜卑拓跋氏的北魏政权。后燕与北魏之间,连年累战,互有胜负。公元395年参合陂(内蒙凉成县东北)一战,后燕惨败,文武将吏被魏俘者达数千人,北魏坑杀所俘燕军数万人,后燕精锐尽失。这是后燕衰弱,北魏兴起的关键一战。次年,慕容垂亲自率军攻下平城,收魏人3万多,但没有损害魏军的主力。慕容垂回军经过参合陂时,看到积尸如山的作战处,惭愤呕血而死。

公元386年 姚苌建后秦

后秦是羌族姚苌所建政权。后赵末年,姚苌兄姚襄率羌众自河北返回关中,在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为苻生将邓羌所杀,苌率众降于前秦,被封为扬武将军、益都候。淝水之战苻坚战败后,西州豪族推姚苌为盟主,于太元九年(384年)在渭北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太元十一年(386年),又乘慕容冲被部下所杀、鲜卑人弃长安东归之机,进入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苌任用汉族地主,提拔贤才,政权日渐巩固。太元十八年(393年),姚苌病死,其子姚兴继位。义熙十二年(416年),姚兴病死,懦弱多病的太子姚泓继位,东晋太尉刘裕乘机北伐。这时,后秦王室内部自相残杀,国力大衰。义熙十三年(417年) 八月,晋将王镇恶攻入氏安,姚泓率群臣降晋,后秦亡。

姚兴的统治

后秦在姚兴统治时期,政治上、经济上颇具持色。在用人方面,姚兴能包容广纳,用人之长。他大兴儒学,也提倡佛教。佛教在后秦极为盛行,沙门自远而至者5000余人。他针对当时刑罚滥酷的状况,设律学于长安,调集郡县散吏以授之,回去后论绝刑狱。如果碰到疑难案件,而州县不能判者,可以送到中央要廷尉判决。姚兴本人也经常听判决,减少了冤狱。另外,姚兴还下令把那些因饥荒而自卖为奴婢的人,全部免为良人,这个政策对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经济有相当大的意义。姚兴统治的22年,是后秦最强盛的时期,版图东越汝、颖,西控西河,南到汉川,北至上郡,占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和河南的一部分。

公元394年 西秦建国

西秦是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所建政权。西晋泰始(265—274年)初,乞伏可汗率5000户迁到夏缘,后辗转定居于苑川(今甘肃榆中北)一带。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召集诸部,有众十余万,于385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建元建义,筑勇士城(在今甘肃兰州东北)为国都。387年,被前秦苻登封为苑川王。次年,国仁死,其弟乞伏乾归继位,自称河南王,改元太初,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被苻登封为金城王。乾归尽有陇西、巴西之地后,于394年自称秦王,史称西秦。隆安四年(400年),乾归降后秦,被后秦主姚兴扣留于长安,其子炽磐在苑川统领所部。义熙五年(409年),乾归回到苑川,再称秦王,改元更始。412年,乾归死,其子炽磐继位。414年,西秦乘南凉衰乱之机,出兵灭南凉,又屡败吐谷浑,势力达到鼎盛,其版图据有今甘肃东南部。428年六月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又屡为北凉主沮渠蒙逊所侵逼。430年暮末欲东趋上(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途中遭夏主赫连定阻击,退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431年夏军攻围南安,暮末出降,西秦亡。

西燕建国

西燕也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秦建元二十年(384年),从前被苻坚灭前燕时迁至关中的鲜卑贵族,乘苻坚之败,共推幕容泓为主在华明起兵,大败秦军,泓自称济北王。秦平阳太守慕容冲,也在山西起兵与泓联合。泓被杀后,鲜卑贵族推慕容冲继立,在阿房(今陕西西安市西),自称皇帝,史称西燕。慕容冲与羌族姚苌合攻长安,苻坚出走,遂占领了长安。后来西燕内乱,权力落入幕容永手中。中兴元年(386年),幕容永在长子(今山西长冶西)称帝。后被后燕慕容垂所灭。

公元400年 李暠建西凉

西凉(400一421年)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地方汉族豪族李暠所建。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西汉李广十六世孙,世为陇西大族,高祖、曾祖都在西晋时任郡守,父任前凉武威将军。李暠好文学,习武艺。后凉吕光末年,段业自称凉州枚,李暠为其敦煌大守。庚子元年(400年),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史称西凉。李暠建西凉后,息兵按甲,务农养土,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流人,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积极发展农业,西凉一时出现了年谷丰登、百姓乐业的繁荣景象。义熙十三年(417年),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继位后,严刑峻法,大修宫室,使西凉人力凋残,百姓愁悴,国力大衰。西凉是河西最小的国家,立国仅二十一年,便被北凉所灭。

公元400年 慕容德建南燕

大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主拓跋硅南下伐燕,迅速攻占河北大部,后燕主慕容宝逃往龙城,留守中原的后燕残余势力纷纷集结到镇守邻城的范阳王慕容德周围。慕容德于隆安二年(398年)正月,率4万民户,从邺城南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称燕王,设置百官。第二年率师东进,割据青、齐,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第三年,在广固称帝,年号建平,史称南燕。其疆域东至海,西到今巨野,南滨泗水,北临黄河,占有今山东大部。慕容德在位时,提倡儒学,兴立学校,发展农桑,南燕国势最盛。慕容德死后,继位的慕容超不恤政事,专事畋猎,社会矛盾激化。义熙五年(409年)四月,东晋大将刘裕从建康出兵北伐南燕,六月,包围广固。次年二月,刘裕全力攻城,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接晋军。慕容超执送建康,后被杀,南燕灭亡。

慕容德括户

慕容德在青齐地区建立南燕政权后,最初对河北迁来的士族地主和鲜卑贵族实行免役免税的优待政策,后来鉴于户口荫漏严重,遂采取了严厉的括户措施。元兴二年(403年),尚书韩卓上疏说:“百姓因秦晋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依托城社,不惧熏烧,公避课役。”建议搜括荫户,充实编户,以益军国兵资之用。慕容德采纳了这一建议,以韩卓为行台尚书,巡行郡县,检括户口。又派人率骑兵3000,沿边严防,以备百姓逃窜。这次括户成绩显著,共括出荫户5.8万。

公元402年 南凉建国

南凉(397—414年)是鲜卑秃发氏(拓跋的同音异译)所建。魏晋之际,原鲜卑拓跋部的一支进入河西,秃发乌孤时部众强盛,居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太初元年(397年),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后改称武威王,徙乐都(今青海乐都)。弟秃发利鹿孤时徙西平(今青海西宁),改称河西王。利鹿孤在位时,曾袭姑臧,俘后凉8000余户,又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兴建学校,培养人才。弘昌元年(402年),秃发傉檀再迁乐都,改称凉王,史称南凉。南凉先后遭大夏及北凉的进攻,嘉平七年(414年),降于西秦。

阳武之战

义熙三年(407年),大夏主赫连勃勃向秃发傉檀求婚,傉檀不许,勃勃大怒,率骑2万从杨非行军300余里至枝阳,杀伤万余人,掠2.7万余口,牛羊马数10万。傉檀率兵追至阳武时,勃勃在此凿冰埋车以塞通路,回兵击傉檀,傉檀大败,勃勃追赶80余里,南凉死伤万计,名臣勇将死者什之六七。傉檀与数骑远奔南山,几为夏兵俘虏。勃勃将南凉阵亡战士士卒尸体堆积为高台以土封之,号“骷髅台”。此战给南凉以致命打击,傉檀怕夏兵再来,将300里内的百姓全部迁入姑臧,百姓怨恨,乘机聚众谋反,使南凉政权一度呈现内外交困的困难形势。

公元403年 后凉灭亡

后凉(386—403年)是略阳氏吕氏所建。淝水战前,苻坚派太尉吕婆楼子吕光率兵出征西域。吕光攻破焉耆、龟兹等三十六国,掠获大量珍宝和马匹。淝水战后,吕光回归姑臧(今甘肃武威)。大安元年(386年),吕光自称大将军、凉州枚、酒泉公,后又称三河王。龙飞元年(396年),称凉天王,史称后凉。吕光在位时,对外不断战争,内部权臣擅命,刑罚失中,人不堪役。光死后,内乱迭起,政事败坏,府库竭尽,百姓饿死者过半。隆安五年(401年),吕隆被拥立即天王位。吕隆多杀豪望,以立威名,内外喧嚣,人不自固;刑法峻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力大为削弱。同年,后秦伐后凉,后凉大败请降。次年,北凉和南凉出兵后凉,包围姑臧。姑臧城内连年饥荒,斗米五千文,饿死者十余万人。百姓乞求出城为戎夷奴婢者日有数百,吕隆怕人心动摇,尽坑之,积尸盈于道路。元兴二年(403年),吕隆宗族、百官及一万民户被后秦迁至长安,后凉亡。

公元407年 大夏建国

大夏是匈奴族铁弗部赫连勃勃所建政权,都统万(今陕西横山西北)。赫连勃勃初隶属于后秦姚兴,历任骁骑将军、安远将军、安北将军,镇守朔方。后秦弘始九年(407年),率其众袭杀后秦高平公没奕于,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史称大夏。东晋刘裕灭后秦后,不久退回江南。勃勃乘机夺取长安,于义熙十四年(418年)在长安即帝位。大夏盛时,其版图东至浦津、西收秦陇、南依秦岭、北至黄河,占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宁夏、甘肃的一部分。赫连勃勃死,其于赫连昌继位,由于数子互争帝位,大夏政局不稳,北魏乘机出兵。北魏始光四年(4217年),北魏袭击统万,赫连昌兵败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魏军入城,获大夏王公百官、后妃官女万人。428年,北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