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0 22:13:31

点击下载

作者:成正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

活学活用行为心理学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简明指导读本。全书共分8章,包括心智反应、效能唤醒、合理有度、决策偏差、行为矫正、行为陷阱、群体极化、关键行为8个主题。这8个主题也是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动力以及行为的外在表现,囊括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几大心理学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对人类行为的全方位研究和呈现,对个人培养正确、积极行为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

行动的力量,在你心中!

行为是思想的最佳翻译者。——英国哲学家 洛克丛书序Series Preface

很多人对心理学都抱有热情,生活中也经常会引申出各种各样心理学的话题。近几年,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某个心理问题、心理学原理、心理活动机制的把握和洞察都可能广泛地影响到个人的家庭、职业、社会生活,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普通大众读者与专业心理学知识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鸿沟,我们对心理学,特别是生活中的心理学,并没有系统加以科学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好好地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了。

专业心理学知识是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过去,很多人可能认为心理学很神秘,与普通人相距甚远。其实,心理活动也许很神秘,但心理学的研究并不神秘,而是复杂。它更像是逻辑测算一样,需要复杂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推测论证,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比较、重复性验证,最终尽可能精确地呈现研究结果。所以,专业心理学研究及相关著作可能并不如大众读者期望的那样简单易懂,至少不会是想当然的那样充满乐趣。

这无疑是很多大众读者无法深入理解心理学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看到,心理学大家们有许多严谨的专业著作,但这些著作鲜有人真正能够看完,更别提深入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心理学理论了;同时我们看到,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各种各样实用的、严谨的心理技术,人们也未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受其中的奥秘。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组织了一批专业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试图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以贴近大众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搭建一个从专业心理研究到大众心理读物的桥梁,这也正是华通咨询心理研究中心的使命。

现在,我们把这一使命的初步成果——《实用心理学丛书》呈现给读者。我们将不断地推进这项工作,读者朋友也将不断地阅读到我们的作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您满意。

这套书是我们再次努力的起步。这套书也是读者初步了解心理学的一套基本的普及读本,确切地说,是心理学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普及读本。

回忆起来,从计划做这个工作开始,到今天正式出版,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基本思路——这些思路也正是这套书的价值所在。(1)科学性和专业性。

本系列图书创作出版的目的之一是普及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也可能通过自身的感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心理活动的状态,但也许你的理解与本书所阐释的内容未必完全吻合。

专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各种成因,它们也许是深刻的,也许是简单直接的。但无论它们是什么,我们都以专业心理学研究为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尊重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以他们的研究结果为依据讨论各类问题——我们的目的在于让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汁原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2)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如前所述,专业心理学著作对大众读者来说确实有些晦涩难懂,即使易懂,也缺乏可读性,这阻碍了读者阅读的欲望。我们这套书试图修正这一不足,在尊重科学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保证内容的可读性。(3)侧重于实际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这套普及读本同样讲求解决实际问题。在这套书中,我们虽然讨论了某个领域的基本心理特性、基础心理要素,但我们的重点仍是讨论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乃至生活和命运。实用性,是本套书的重要特色之一。我们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心理学方法论展开的。(4)尽可能体现应用上的全面性。

每一个心理学知识、原理、方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都有它的特殊性,比如,同样一个心理学定律,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与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解释。为了让每一个应用领域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都独立地、全面地得到阐释,我们完全按照应用的标准选择每一个“知识点”,这中间可能出现看似重复的收录,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读者朋友要加以留意。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读者朋友们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笔 者前言FOREWORD

读一本行为心理学的图书,至少可以抱着这样两个期望:其一,认识他人,也认识你自己。

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揭示人类行为的心理奥秘。行为是思想的反应,其实也是思想的载体。如果你要深入地洞察一个人的内心过程,你可以从行为的角度来研判、分析——这恰恰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已经做过的事。要注意,你自己的行为也是你内心的反应,而且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行为研判分析,你也能够洞察自身的内在心理活动。其二,了解积极行为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学生要更好地记住书上的内容有什么方法?我们是应该更多地放弃眼前的享受追求未来的发展,还是活在当下?再者,你看到组织中的其他人都不认真工作,你是不是也应该跟他们一样呢?凡此种种,都是你在工作或个人生活中会碰到的严肃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学家们关注过、研究过,可以给你建设性答案的。

以上这两个方面的期望是合理的,也是本书想提供的价值所在。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行为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严谨的说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心理学家华生。在这一流派中,一些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家都在其列,包括霍尔特、拉施里·亨特、魏斯、托尔曼、赫尔等,还有斯金纳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坊间有一个传言,说斯金纳设计了一个黑箱子,将自己的女儿安置其中,观察她的行为反应。这个没有证据的传言,也使斯金纳在大众心中成为一个疯狂的人物。

无论是早前的华生,还是近代的斯金纳,行为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们都侧重于研究“行为”本身。华生断言:研究人的意识、潜意识等是远远不足的,还应该研究人的行为与外界刺激之间的规律反应。比如,为什么有危险来临时,你自然而然地会逃跑;在什么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危险来了你也不会逃,诸如此类的问题。

要理解行为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思维,我们得这样假设——我们假设表现出的某一行为反应是“结果”(如我们躁动不安的行为表现),而促使我们产生这一行为的“内外部刺激条件”(如天气炎热)是原因。原因产生结果,结果也可以推知原因——行为心理学家们想揭示的就是这中间的规律,无论是必然的规律还是或然的规律,都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当我们知晓一个行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达到推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无论是他人的行为还是自己的行为,都是如此。

我们这本书试图对行为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做一个较全面的说明。

但是,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我们的目的乃是通过专业的行为心理学知识服务于我们个人的生活,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含义,以及如何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在知识点的选择标准上,突出于“实用性”特征,以便你能够开卷有益,读有所用。

所以,这本书并不打算按照行为心理学的系统理论阐释整个知识体系——那些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较远的行为心理学知识,尽管它可能是行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这本书中我们并没有收录;反过来,那些可能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我们则收录了进来。这都是因为,我们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而是工作和生活中有用的心理技术。

本书共分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每一章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中第1章是一个基础,旨在向我们阐明一个基本的观点:我们的行为是经由外界刺激产生的心智和行为反应,影响这一刺激与反应的基本要素,本章内容做了充分的说明。本书的其他部分,包括感性与理性的平衡、规避决策偏差和行为陷阱,以及群体中的个人行为问题等,是你避无可避需要了解的心理实用技术——通过这些内容,你将了解到工作和生活中任何方面,一些积极的、有益的“行为表现”是如何产生的,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最后,希望你从这本书中获得行动的力量。第1章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机器:心智反应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智能的机器,人的各种心智反应就是这部机器的遥控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内在的心理机制的影响。感觉 人类是感性的动物学心理,用心理只有你感觉到了,你才可能理性地分析它。所以,没有感觉,也就谈不上理性。

人的行为究竟是受理性操纵,还是由感性支配?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但可以确定的是,人们对待外部事物,是从感觉出发的。

人不能没有感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人在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表明了感觉对于人的重要性。

一些大学生作为被试被要求24小时待在一个有光的小屋的床上。他们的感觉输入被严格控制——眼睛用塑料眼罩罩着,虽然可以透进一些光,但不会呈现图形视觉;暴露在外的手被套上硬纸板套袖和棉手套,这样他们就不能触摸任何东西了;同时,空调单调的嗡嗡声限制了他们的听觉;接着,他们的头被固定在用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

他们可以在小屋里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可以睡觉、思考。

在实验7天后,许多被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现象,包括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有的被试甚至出现错觉、幻觉,以及一些其他继发性的情绪行为障碍。

其他学者在进行了类似实验之后也认为,只要一个人的感觉被剥夺,那么这个人的心理、身体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感觉缺失的情况下,他们的理性思维也将出现混乱。

这个实验证实了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特征:个人是依赖于感觉的。

感觉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感觉可分为表层感觉和心理上的内在认知活动。社会学家休谟曾将表层感觉定义为“直观印象”,而将内在的认知活动定义为“感性观念”的形成过程。

所谓表层感觉,是个人经由自身感觉器官与外在事物的直接接触、观察而得到的感觉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感觉器官分辨外部事物的属性,区分颜色、气味、声音、软硬、粗细等特性,这都是直观印象,是表层感觉。

上面实验中所讨论的现象就是针对表层感觉进行的,是直接屏蔽或减少表层感觉对个人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对于表层感觉而言,内在心理认知活动要复杂得多,对个人身心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内在心理认知活动与表层感觉也是相关的。它是表层感觉与个人的知觉、经验、记忆等各种信息充分融合,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加工,最终形成的某种感性观念。例如,当我们与某个人第一次交往的时候,我们通过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感觉”这个人很“友善”或者很“冷淡”。在这里,我们经由“感觉”得出的“友善”或“冷淡”等“观念”都是信息加工的结果。严格意义上说,内在认知活动是表层感觉的深度加工过程,是感性观念的制造者——这里的感性观念是区别于纯数理、逻辑等理性观念而言的。

正因为内在心理认知活动最终会形成一种感性观念,所以它对个人行为的驱动力也是巨大的——当我们感觉一个人友善的时候,无论这个人是否真的友善,我们都可以回报以热情;同样,当我们感觉一个人冷淡的时候,我们会表现出同等的冷淡之情。

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的霍桑实验充分地证实了人们的行为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相反,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直接被感觉(感性观念)所驱动的。

霍桑实验是一组实验,中间涉及多个实验项目,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访谈实验。

梅奥和他的研究小组拟定了详细的访谈提纲,而且工人们也并不知晓这是某种心理学实验。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做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出乎意料,工人们并不想就这些拟定好的问题深入交流。

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30分钟延长到1~1.5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而受访谈的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这个实验的结果让人迷惑不解。实验本身并没有改变工人的生产条件,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福利待遇,只是简单的倾听,就足以使工人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

这项研究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被随机抽取而又不知情的参与者,因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所以他们愿意付出努力改善生产效率,生产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工人们提高自身的产量的行为并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感觉或者说感性观念作用的结果。

所以,仅仅是感觉上的些许变化——无论是直观印象式的表层感觉,还是深层的感性观念,都能使人的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知觉 是非对错并非总是分明学心理,用心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知觉总是不一致的,而且常常是无所谓对错的。“错觉”是客观存在的,它表明我们人类确实存在着知觉上的局限性。

虽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看到了红色、摸到了光滑的果皮甚至闻到了苹果的味道,但是我们仍然不能确定放在面前的这个东西就是真实的苹果,它也有可能是一个仿真的模型。

知觉与感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对我们所感觉到的各种信息,在心智层面上进行再加工——我们认定摆在面前的是一个苹果,不是因为我们触摸时发现它光滑的果皮,不是因为我们闻到了它特殊的味道……我们认定这是一个苹果,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将这所有的感觉信息汇集起来,经过比较、分析等信息加工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加工过程就是知觉过程。

不同的人的知觉水平(信息加工水平)和知觉方式(信息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事物,人们的看法都会产生差异。例如:

待在同一间屋子里,有的人觉得冷,而有的人觉得热;有的人喜欢花露水的味道,而有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时候,有的人只看到了蒙娜丽莎嘴角的微笑,而有的人则只留意到了蒙娜丽莎背后的蜿蜒山水……

同样,知觉水平和知觉方式也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经验等密切相关。

基是居住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原住民,那里是个看上去像沙漠却又不是沙漠的地方,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是干旱无雨的,基和他的家人就生活在这里,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生存着。

虽然这里干旱缺水甚至没有什么动物,但是基及其家人却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们每天清晨收集树叶上的露珠来解渴。基负责打猎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虽然600英里(约966公里)以外就是现代化的都市,但是基及其家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卡拉哈里地区。

一天,一个到卡拉哈里探险的人从飞机上丢下一只可乐瓶子,刚好被基捡到了。这个部落的所有人开始对它感到新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透亮的东西,看起来像水,却非常坚硬。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个东西还可以用来吹出美妙的声音,还可以用来磨蛇皮。

于是,人们都对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神秘物件产生了兴趣,他们认为这是上帝所赐的最有用的、非常省力的工具。

这是电影《上帝也疯狂》为我们描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们不能认为这过于荒诞;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基及其家人对于可乐瓶子看法的真实性。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每个人的知觉对于他自身来说都是真实的。所以,基对于瓶子的知觉与我们对于瓶子的知觉虽然大相径庭,但两者都是知觉的真实产物。

了解知觉原理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承认我们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自己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和加工水平,所以我们总是会得出不一致的看法,表现出不一致的行为……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人是错的,或者自己是对的。例如,一部电影,有的人说很好看,有的人说很不好看……这些论断就无所谓对错,只不过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认识这部电影而已。

另外,谈到知觉,我们还得了解另一种特殊的知觉——错觉。

试着看下面两幅图(图1-1、图1-2),看看我们的知觉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图1-1 帽针海胆图1-2 玛丽莲·爱因斯坦

图1-1是日本“错视”艺术大师北冈创作的帽针海胆,图片中的线条都是静止的,可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却是一条条向外延伸的动感线条。

图1-2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专家们制作的神奇的“玛丽莲·爱因斯坦”混合画——当我们近距离看这幅画的时候,画中的人是20世纪著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而当我们站在5米远的地方再重新看这幅画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画中人变成了美国已故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这是利用了大脑对清晰和模糊画面的反应差异形成的一种神奇的错觉。

错觉常常会带给人们某些错误的感知和观念。比如,火车在没有开动时,由于相邻列车的开动,人们会觉得自己所乘坐的列车也在移动。心理学家用一个特殊的情境指明了错觉容易造成的不利后果:如果与一个患斜眼症的人交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激怒,因为他从不会正眼看自己;当然,那些被斜眼的人,也可能被触怒,或者招致这个人的反感。

错觉现象表明,我们内在的“信息加工厂”所加工的信息有时也会欺骗我们。所以,明智的做法是时刻提醒自己在做出论断、采取行动的时候保持审慎的态度。记忆 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学心理,用心理我们之所以会忘记某件事物,只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存在着“不想记住”的动机或成分。按照大脑的遗忘规律,提高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记忆发生的最初一段时间,不断重复关键信息。

毫无疑问,记忆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曾经的痛苦会让我们遭逢类似的状态时,感受到压力;曾经的愉快会强化我们进一步寻找类似的体验。

所以,记忆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说到记忆,我们应该先说说“遗忘”。

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脸孔,于是很激动地指着屏幕说:“这个人我知道,叫什么来着……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遗忘”。

从前有一个人,他得了一种病。十分奇怪的是,这病一受刺激就会发作,彼时,他就会忘记所有的事情,连老婆儿子都不认得了。

有一天他独自骑马出去打猎,看到一只又大又肥的兔子穿梭而过。这人连忙催马直追,弯弓搭箭,向兔子射去。

可惜没有射中,兔子一溜烟儿闪到了树林里。这人追到近前不见了兔子的踪影,心中十分恼火。正在这个时候,他觉得内急,于是掉转马头进入树林,下马把箭插在地上,把马拴在树上。因为内急十分紧迫,于是他来不及选地方,就在马前两步之地解决了。

刚刚完事,忽听身后马嘶叫一声,这人受惊不浅,结果犯了失忆症。

他低头看到了身旁的箭,大叫:“哪来的飞箭,差点射中我,好险好险。”又回头看到一匹马拴在树上,心中大喜:“真是好运气!捡了一匹好马!”于是他急忙上马溜之大吉。

故事中的人虽然引人发笑,事实却是,遗忘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呢?

遗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病症引发的记忆缺失。例如,因为意外事故而导致的大脑损伤或疾病,从而造成人们无法回忆起自己本应该能够回忆起的事情。这体现为一种病理性的症状,即失忆症。

但是,除了生理上的问题,我们最常见的仍然是记忆力不足产生的遗憾,也就是我们想记住某个信息,却始终记不起来的那种感觉。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明了这种情况的原因。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会遗忘事情,是因为我们发起某种程度的动机去遗忘它们,从而使我们心灵曾经受到的伤害被压抑住了。

想想看吧:当你想要记住某堂课的内容——你的精神状态不错,但是你本能地对这堂课不感兴趣,你只是希望去记住它。然而,每次当你试图去记忆的时候,你心里就在排斥、抗拒,所以你最终不会记住这些内容。

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不想记住”,所以我们就会遗忘,我们的潜意识会自动左右我们的记忆效果——当我们内心没有遗忘动机、没有记忆抗拒的时候,记一件事物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如果你确实想提高对某些事物的记忆,也有方法。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是进行记忆力实验的第一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然后不断记诵这些音节,直到把所有的音节都十分准确无误地记住为止。

然后,依据实验资料,他总结出了一条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以百分比的方式呈现出他在实验中所记住的音节的数量。结果发现,一开始我们会遗忘得很快,然后,遗忘就慢了下来。

实验表明,在最开始的20分钟内,我们会遗忘40%的信息,而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我们也只会遗忘25%的信息。事实表明,在记忆最初的20分钟内我们遗忘的内容要比在之后一个月所遗忘的内容还要多。

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在记忆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隔天又丢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如果我们想要一直记住某个信息,就要在记忆的最初阶段,不断地重复关键信息,避免“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情况出现。学习 进取精神需要细心呵护学心理,用心理如果人们能够实现行动的预期效果,那么类似的重复行为就更容易再次发生。相对而言,人们更喜欢在熟悉的领域不断发展,而非接受挑战——所以,挑战精神是少数人的品质,而非多数人的共性。

心理学发展史上一直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本能流派,一个是学习流派。持本能论的人认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出自本能的。例如,当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逃生,这是求生的本能。

但是,学习论者会认为,即使是求生这种看似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学习得来的——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某些灾难面前如果我们不跑动、不逃离,我们很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学习理论也有一些显著的事例可供支持。例如,在某些突发的灾难面前,经常会出现一些人并不是逃避,而是呆坐着——而训练有素(一种学习)的人则可能快速逃离现场。

无论是本能论还是学习论,对行为的解释都可能是正确的,但也都存在不足,这些暂不讨论。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人类的学习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是有规律的。桑代克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他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叫“饿猫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可以自由活动的饿猫。

桑代克把猫放入笼子,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猫可以看见的鱼、肉等食物,笼子中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猫只要一踏笼中的踏板,就可以打开笼子的门闩出来吃到食物。一开始猫被放进去以后,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无意中触动了机关,于是它就非常自然地出来吃到了食物。

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笼子所花的时间,然后又把它放进去,进行又一次尝试。桑代克认真地记下猫每一次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他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猫从笼子里逃出来所花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到最后,猫几乎是一被放进笼子就去启动机关,这意味着猫学会了开门闩这个动作。

由此,桑代克发现,动物,包括人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不断接受刺激,不断进行反应,形成一个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也就是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

现在想想看,在舞池中,不同的音乐声响起,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跳起不同的舞步,音乐是一种刺激,舞步是一种反应——我们在学跳舞、练习舞步的时候就将“不同的音乐”和“不同的舞步”联结在了一起。

所以,桑代克认为联结训练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练习乃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然要义。

但是,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使付出同等的努力练习,也有的人学得更好,有的人学得更糟,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

这就是桑代克提出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定律: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结果,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

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初学跳舞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能够增强他进一步投入练习的专注程度和决心,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那些没有获得预期效果的人,即使投入同样时间的练习,也会因为专注程度或压抑性而使学习效果受损。

效果律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比如学校里,那些对结果感到满意的学生会更容易获得好成绩;比如职业上,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在自己的专长上投入而不是在陌生领域去挑战,因为专长能够使他产生满意的结果,强化他继续努力的兴趣。

人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行为中获得快乐。也唯有快乐,才能让他们继续保持某种行为。所以,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是重要的;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尊重职员的工作成果,并给予赞赏也是重要的。同样,当我们自身处在学习过程中时,努力创造满足感也是重要的。那些没有造成满足感的行为会逐渐淡化及至消失,即使是某些看起来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也是如此。细心呵护我们从行为中可以得到的满足感,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的进取精神。

最后,我们听听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吧: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停止某个行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不闻不问。意识 难得糊涂还是难得清醒学心理,用心理敏锐的、清醒的意识状态是赋予我们理性行为的关键,是不可多得的行动力量。我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受无意识的干扰,而要避免无意识的消极干扰,关键是培养积极的意识习惯。

讨论行为,我们必然要讨论到“意识”。我们经常听到人们之间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这个问题都没有意识到吗?”“不要再说了,他已经意识到了。”当一个人意识到某件事物、某个问题时,也表明这个事物或问题已经进入了对方的大脑,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采取行动以便合理地处理事物、解决问题了。

由此我们发现,“意识”是与“思维”层面相对应的,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开始启动了。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拥有敏锐的、清醒的意识常常是不可多得的,它表明我们的行为能够拥有更多理性、理智的成分。

一般来说,清醒时的意识通常包括那个时刻的知觉、思维、情感、表象和愿望——你正在集中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形容他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比如,一个盗窃犯,当他从头到尾一点一滴地、一步一棋地谋划偷窃活动时,我们会认为他是“有意识”地进行了犯罪。

但是,意识活动要比我们想象得复杂,而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真的赋予我们清醒的思维和理性。

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的实验:要求被试判断一个名字“Adrian Marr”是著名还是不著名。

在被试判断之前的某个时间,被试需要大声朗读一连串包括许多人名的单子,单子中就包括Adrian Marr这个名字,这些人的名字都是不著名的。

在被试朗读名单的时候,研究者并不让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张名单上,这使他们没有刻意去记住这个环节。

之后,当被试再次“偶然”(实验者故意安排的环节)看到一个他们在名单中见过的名字——Adrian Marr时,那些清楚地记得(有意识)自己以前朗读情况的人,会判断这个名字不著名。但是,那些不记得那次朗读的被试,产生了一种感觉:以前听过这个名字。于是,他们判定Adrian Marr这个名字是著名的。

测试的结果证明,被试更可能说Adrian Marr这个名字著名,这就说明无意识记忆对我们的判断构成了影响。

这项实验其实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除非我们明确地记住并知晓我们所经历过的任何一件事、一个具体的细节,否则我们就极容易受到无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我们在一种模模糊糊的状态中做出似是而非的判断。

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是我们无法记忆的,我们的大脑不允许我们记住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因而我们所能够记住的只有一小部分,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清晰意识到的常常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那么,那些我们没有记住的、没有关注到的事物,是否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呢?没有。就像实验中那些没有记住上一次朗读的人,朗读同样造成了影响,只不过潜藏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干扰。

所以,郑板桥有一句话说“难得糊涂”,我们也许同样“难得清醒”——绝对清醒的、理性的意识状态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有意识的行为很多时候也会转变为无意识的行为。

在生活中,还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第一次学开车的时候,一定十分关注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动作,而在慢慢熟练之后,这些动作就变成常规的、意识不到的了。我们还会注意到,抽烟的人最初可能是有意识地去排除某些困扰,麻痹自己。但是,到最后,抽烟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动作、一种习惯上的行为。

无意识并不一定就损害我们的判断力。实际上,无意识行为会加快我们处理事物的反应能力——因为意识常常意味着我们需要思维,需要大脑的深度分析和加工,而无意识是一种习惯性的反应,因而它省去了很多的思维时间。这一点在电脑输入上表现得很明显,那些熟练的输入员,他们并不需要思考每一个键盘符号在哪里,而是习惯性地直接输入成文字,这就是由最初的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转换,而且是有利的。

但是,无意识也会造成困扰,酗酒过度造成的无意识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避免无意识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的有效办法是注意你的生活习惯——任何一种无意识行为都可能是经由最初的意识行为转变而成的,当你的意识行为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模式时,无意识状态下也会遵循同样一种模式——就像有意识地练习正确的语言输入法,也会产生正确的无意识输入行为一样。潜意识 一股隐藏的神秘力量学心理,用心理潜意识会严格控制你的精神状态、身体行为,而且在它产生作用的瞬间,你是无法左右的。潜意识能够抑制我们的身体机能,也能唤醒我们的内在能量,好坏全凭你怎么运用它。

现在,我们要区分几个概念: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思维的部分;无意识,其实质是我们的外部行为动作的自动化——不需要经过思考的部分,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聆听”,我们仍然会感受到“无意识状态”。

那么,潜意识呢?潜意识是我们内心深入埋藏的原始欲望和内在人格,无论一个人如何清醒,潜意识都可能难以察觉。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去世,国王的弟弟在两个月后成了新国王,而原来的王后乔特鲁德也改嫁给了新国王。

一次,宫里来了个戏班子,为新国王、王后和王子演戏。

戏的内容是讲述一个妻子向她的丈夫再三表示她至死不渝的爱,她说:“倘若我的丈夫死了,我决不会再嫁。除了那些谋杀亲夫的淫妇,没有人会选择再嫁,这是要遭天谴的。如果我在丈夫死了之后再嫁,就让我遭受报应,死后下地狱。”

国王和王后乔特鲁德听了之后,都变了脸色。

过了一会儿,王后评论道:“我觉得那女人发的誓太重了。”

王后乔特鲁德对于戏剧表演者所说台词的反应,其实就暴露了她的潜意识。看过《哈姆雷特》的人都知道,在王后的潜意识里,她对于老国王被新国王害死,而自己又改嫁新国王的事一直忐忑不安,生怕事情败露让自己身败名裂。戏子的话让她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才在潜意识的驱使下,说出了那番评论。但是,乔特鲁德在那个瞬间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潜意识在作祟,使她不自禁地说出了这番话。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这一著作中首先提出潜意识这一概念。他认为,潜意识是一种人类原本具备的能力,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之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是由潜意识完全控制的。

当你想要站立的时候,你身体的数千条肌肉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松紧活动,而肌肉与大脑的联络速度是每秒500万到1000万次,这么快的速度是我们的意识不可能处理的。在这里,意识通过将指令传达给潜意识,潜意识再发出指令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完成这个动作。所以,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已经在想其他的事情了。

经由潜意识的了解,你可能发现我们的身体内部机制是如何复杂和神秘了。但是,更神秘和更不容易理解的是下面这个事实:潜意识会严格控制你的精神状态、身体行为,而且在它产生作用的瞬间,你是无法左右的,除非你真正深入潜意识之中,由内而外地改变它。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吴桂英今年36岁,是河北阜城县人。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她经常呕吐,食量很小,而且吃啥吐啥。

母亲带着她去县城的几家医院看了,也没有查出确切原因来,再加上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又去世得早,所以,她的病就耽搁了下来。

打那以后,吴桂英就卧病在床,身边一直有人伺候,也不去学校上学了。这一卧就是20年。

今年,一直照顾她的母亲也去世了,于是四姐吴桂令就把小妹接到家中,悉心照顾。有一天,吴桂令和丈夫下地干活,没走多远,她突然想起忘拿一件工具,于是就返回家去取。

当她走进院子的时候,发现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她看见妹妹吴桂英正在堂屋走动!吴桂令被这突如其来的现象吓得叫了起来。正在行走的妹妹吴桂英转头看到院子里的姐姐,一下子就晕倒了,不省人事。吴桂令和丈夫把妹妹抱到了床上。

妹妹吴桂英下地走路让吴桂令感到很奇怪,于是带吴桂英到上海找到了心理学专家。

经过专家的分析发现,吴桂英多年来不能下地走路的原因其实是潜意识在搞怪。因为吴桂英小时候被溺爱惯了,小时候哥哥打了她一下,她就起不来床了。再加上她自己本身并没有站起来的强烈愿望,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躺着就会有家人的照顾和可怜,更是不愿站起来。

潜意识会抑制我们的身体机能,当我们认为我们快要生病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机能确实会给我们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但是反过来,潜意识也能唤醒我们的身体能量,比如一个在内心深处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他同样会在行为、身体能量上表现出超出一般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因而最终能够帮助这个人实现必胜的结局。

潜意识是一股神秘的力量,结果好坏全凭你自己怎么运用它。想象 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学心理,用心理想象力既可能让一个人死亡,也可以让一个人获得重生。经由想象,我们再造了潜意识中的图式,并经由潜意识对身体和心智能量的控制,让所想之事成为事实。

一个人经由想象,可以达成更有效的行为,开创更美好的人生——这个道理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

但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与潜意识有关。我们说潜意识具有左右个人行为的神秘力量,而且是不自觉地产生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潜意识无法被有效地、有目的地运用——想象,恰恰是打开潜意识力量之门的一把钥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在一名战俘身上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他们把战俘带到一间房子里,对他说,今天要折磨你,抽你的血,直到把你身上的血全部抽干,让你失血而死。他们把战俘捆绑在一把椅子上。

战俘看见他的旁边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个人端着一个脸盆,另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注射器,注射器的后面拖着一节橡皮管子。这时候又过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块黑布,走上来把他的眼睛蒙上。接着,战俘真切地感觉到一根针插进了自己的血管,血从身体里流了出来,紧接着就听到了血“啪嗒、啪嗒”滴到脸盆里的声音。战俘扭动着身体,拼命地挣扎,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十几分钟以后,战俘在一阵阵哀叹声中气绝而亡。在场的人都感到非常奇怪。其实,战俘并没有被抽出多少血,只抽了一小针管,那节橡皮管是被堵塞住的,“啪嗒、啪嗒”的滴血声是模拟的自来水声。战俘死了,他是怎么死的呢?战俘并非因被抽干了身体里的血而死,而是死于抽血之前的暗示,死于自己的心理作用,死于想象。

一个正常的人不会犯上面这样疯狂的错误。我们要了解的是,既然想象力能够让一个人死亡,那么显然想象力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换句话说,想象力既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运用它。

我们再看一个事例:

病房里住着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她的床位是靠着窗户的,她很少说话,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

她每天只是望着窗外的那棵大树。秋天到了,大树开始落叶。她想,等到树叶落完,我的生命也该结束了吧。

于是,她每天守在窗前等着,看那叶子一片一片掉落。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她发现那树上始终有一片绿叶,顽强地依附着大树不肯掉下来。

她似乎找到了生的希望。她想,这一片小小的绿叶都这么顽强生存,我也不会那么轻易死掉的。于是,她不再消沉,最终她顽强地活了下来。

只是她一直都不知道,外面大树上的那片绿叶,是一个老画家悄悄地画上去的,不是真的树叶。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病人能够获得赖以活下去的坚定信念,正是由于她把那片假树叶想象成真的树叶,并且与自己的生命对应,从中受到了激励和鼓舞,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收获更加顽强的意志。

现在,我们想想看,想象力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

心理学研究证实:当一个人开始想象的时候,他所想象的情况,会像一幅幅图画一样栩栩如生,这个画面是一种暗示,它的那种强劲的刺激信息会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潜意识里那些与这一画面不符的信息进行修正或替换。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展开想象,我们的潜意识将受到鼓舞或者再造,你会发现真正的力量将从心底升起,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潜意识中的力量,是经由想象力唤醒的力量。

要提醒你的是,想象力的威力取决于你发自心底地相信你所想象的事能够成真。然后,你必须专注——不要质疑,不要思考,只要追随着你想象的情景,听从你心里的声音,你终会发现行动的力量将慢慢地积聚起来。内语言 信你所信,得你所信学心理,用心理你认为你行,你就确实能行;你认为自己不行,那就必然不行。重新建立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之间的反应模式,也就能够再造自己的行为模式。

生活中常有类似下面这样的情景:

一位未婚的小姐被问到她有什么样的目标。

她回答说:“我希望有美满的婚姻。”可是“希望”这个词常会给人无法控制的感觉。就像我们希望长命百岁,而事实是我们不太可能都长命百岁,于是就会有一种“希望”的心态,其实是表明了我们自己在命运和现实面前的无力之感。

于是这位小姐被要求重新换一种方式组织她的目标。这次她说:“我会找到美满的婚姻。”她用“找到”这个词替换了“希望”这个词,于是我们就会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理解,认为这位小姐所谓的美满婚姻似乎已经造好了,现在正摆放在某处,只等着被“找到”。

接着,她又被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婚姻才是美满的呢?”

这一次她的回答显然又加入一些新的信息:“有稳定的收入,丈夫和我都有固定的职业,有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

你从她两次的回答中发现差异了吗?很明显:上一次回答,她是不确定的,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而第二次,她是笃信不疑的,没有丝毫迟缓的。

现在,我们再试着看看另外一些情景:“这件事,大概是这样吧,尽力去做,应该就行了!”“这种事没有做不成的,关键是我们现在就开始!”

这两个人说出了各自的想法。但是,我们随后就会发现这两个人在同样一件事情上,其行为效果一定会截然不同。前者可能因为各种迟疑的态度而行动无力并造成各种各样的困惑,极大的可能是失败;而后者,因为行动有力,困难也许迎刃而解。

人的各式各样的行为,都会受到语言模式的影响。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不简单地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它的背后,实质上是我们潜意识中的信念系统,也就是“内语言模式”。

内语言模式是神经语言学(NLP)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影响个人行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不少人碰到难题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说:“这件事,你看能不能让他来做?”表面上看,这个人是推卸这份工作,而实际上他的内心里已经承认自己做不了。

从中你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模式反应现象:难题—畏惧—退缩—推卸。这个反应的过程是语言没有表达出来的,但对那些经常出现这种反应的人而言,则表明他们的潜意识中确实存在着固定的消极反应模式,神经语言学把这个反应模式称为“内语言模式”。

内语言模式是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反应,而且总是发生在潜意识层面。这就像某些人被开水烫了一定会喊痛,碰到难处一定会悲观,都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也有些人被开水烫了不一定会喊痛,碰到难处也可能不悲观,反而从内心深处激起更大的勇气和能量。这是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语言模式是不同的,所以反应模式也不同,行为方式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消极的内语言模式,会让你过上不幸的人生。反之,积极的内语言模式会让你创造更大的成就。这就是内语言模式造成的差别。

对那些内语言模式比较消极的人来说,心理学给出的建议就是重新建立反应联结。方法如下:(1)强制改变反应行为:当一个事情出现的时候,如果你习惯性地退缩,那就勇敢一回,努力改变习惯性的反应模式,用一种积极的反应替代它。(2)寻求合理解释和体验:你必须从自己“改变”反应的过程中,给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保证自己获得愉快的体验。(3)强化自己的信念:在你产生了积极体验和解释的时候,把这种体验和解释转换为信念,并持续地巩固它。

常话说,习惯成自然。但是,永远不要让消极的习惯反应成自然。所以,打破这种习惯反应是必要的。体验 从体验开始,再回归体验学心理,用心理心理体验水平决定了你对事物是否能够敏锐地加以觉察,并深入到事物的真正内核。增进愉悦的体验会进一步强化我们行为的动力,而不愉悦的体验则会抑制行动的动力。

至此,我们了解了人的行为中各类重要的心理要素:感觉、知觉,又或者意识、潜意识、内语言模式等,我们了解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对一个信息加工,又如何受到潜意识深层意念的影响。

所有这些运作机制,最终都是协调进行的,它们完美地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感受,这个感受将决定我们做出怎样的判断、采取怎样的行动。

我们把这一“综合性的感受”称之为“体验”。

想想看吧,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潜意识中究竟在想什么,可是你仍然可能体验到了焦虑、恐惧;同样,你可能也不知道某件事究竟哪里有困难,哪里出了问题,可是你仍然会体验到某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体验,会经由我们身体与外部的各种感觉接触、知觉加工,并且将记忆、意识、潜意识等全部综合,然后传递给我们“好”与“坏”、“有利”与“不利”这样的信息,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体验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心理和行为能力。

看看下面这个情况:

无论是看电视还是读报纸,都有记者。记者的水平好坏,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有的人说的话,没有说到我们心里面,只能蜻蜓点水地过;有的人可能会深入到被采访人的内心深处,激起对方更大的反馈。

特别是名人访谈。

一名记者能抓住名人独有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而另一名记者只能采访名人表面的东西,不能对名人进行独到的采访。很显然,采访出色的记者对名人的新闻报道能够凸显名人灵魂深处的内核,而另一名记者的报道则是名人的一些皮毛的东西。

造成他们之间差异的核心因素就是心理体验水平。一个优秀的记者的心理体验水平明显会高于一般的记者。所以,在访谈的过程中,优秀的记者会根据访谈对象的言谈举止状态,及时将对方的心理体验转换为自身的某种体验——这种“转换”,有时候被称为“移情”,有时候也被称为“感知”。

但是,无论这个转换过程是怎样的,重要的是优秀的记者会通过转换立即进入与访谈对象同一情境的体验过程中,并在这个过程感受到某些心理上的变化,进而挖掘出真正切中访谈对象内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说心理体验水平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记者需要这种能力,管理者、商务工作人员,任何一种涉及社会交往的场所和事物,都需要这种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何来?或者说,心理体验水平如何才能够获得提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比较一下身边的一些情况。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一种状态是,当他做一件事或接触某一个信息时,他会立即用心去感受它,用心去聆听某件事、某个信息带给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这个人是用一种“体验”的状态去对待事物的,并从中发现自身所能“体验到的感受”——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敏锐状态”。

另一种状态是,当他做一件事或面对一项事务的时候,这个事情或事务并没有进入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在当时当事仍然是封闭的,他只不过按照事务的一般方式机械反应而已——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麻木状态”。

显然,时刻保持敏锐状态,是增加心理体验水平的一种必然途径。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灵,保持敏锐的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事务带给自身的点滴感受,当所有的感受都汇集起来,我们也就提升了“感受的能力”,也就是心理体验能力;麻木不仁无益于培养我们的行动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心理体验同样也是一种行为动力。

这与我们在学习中谈到的“效果律”息息相关。当一个人能够在行动中产生良好的体验时,也同时表明这个体验满足了或超过了预期结果,获得了满意的表现,这就会进一步增加我们投入的水平。反之,则会抑制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并最终导致个人在某些事物上的退化。

所以,那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他们的行为效能会提升,结果会更出色,而那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体验不到快乐的人,必会进一步沦为平庸之辈。第2章是什么让你软弱和强大:效能唤醒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动物的行为只遵循本能,而人有思想,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自己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目的捕获 目的越清晰,行动效能越高学心理,用心理明确的目的会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并引导内在心理能量运用在需要的地方。人们的行为目的有时候并不明确,这就会引发我们经常碰到的心智混乱现象。

对行为效能的研究是行为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影响个人行为效能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都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目的性——明确目的,对我们的行为效能是至关重要的。生活中,有很多情况能够解释目的的功能性意义。例如: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我们需要从中发现什么,我们就能够快速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而一个茫无目的的阅读者,通常抓不住书中的关键点。

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一个明确的目的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哪些具体的工作需要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做出合理计划。

心理学在“目的”这个内容上的研究涉及个人的生理特性。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面临着无数的外部信息、情境的刺激,并使我们的行为在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和情境刺激中丧失判断力。但是,明确的目的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需要的信息,识别需要采取的行动,等等,这就是生理心理学上的“目的捕获”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是关于行为目的研究的第一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目的引导和驱动的,并最终创建了“策动心理学”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目的是一个策动因素,是驱动我们获得较佳行为效能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目的对效能的影响,通常是从下面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1.方向性——增加选择性注意的效能。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面临复杂信息时,往往会降低行动的效能,这是因为个人很难在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判断——即使做出了判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而损害行动的效能。

但是,心理学研究同样发现,即使再复杂的信息和环境,人们最终也能够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做出较为恰当的判断。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类有天然的信息简化能力——选择性注意能力——面临复杂时,我们能够依照自己的目的,选择并时刻注意那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而不是被杂乱的信息干扰。

在选择性注意的过程中,目的是一个关键。因为我们有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排除其他信息,关注我们需要关注的,这便是目的的功能特征之一。2.专注性——优化心理能量的配置。

如果一个行动的目的是明确的,这个目的总是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并牢牢地占据着行动的支配地位。这会引发另一个增进行动效能的因素——心理能量的配置。

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是无限的——一个人同时能够做好两件事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所以,当我们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围绕目的展开,而不是去关注其他事物。专心致志总是能够提高效能。3.试误途径——给我们恰当的评估方法。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明确的行为目的会增进我们的学习效能,因而也能够给个人提供更好的行为效能基础——这背后是试误问题。

假设这样一种情况: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其中一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达成怎样的目的,而另一个人糊涂应付。我们马上会发现,前者能够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新方法。麦独孤曾提出,一个人通过某种方法没有达成目的,他必然会寻求新的途径——这个过程就是学习。但是,另一个人很可能得过且过,而且对自己所经历之事毫无有效性的判断力,因而也就不可能在下一次同类情境中表现出更好的水平。

这就是目的明确与否可能造成的差异。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做事都会目的明确呢?事实并非如此。哲学家、心理学家汉斯·维亨格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存在着“虚构目的论”的倾向——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行动看似目的明确,实则都是一种虚构的。“一旦我得到足够的钱,我就会十分幸福”“假如能娶一位贤妻,生儿育女,那就会给生活增添意义”“如果我能取得哲学博士学位,那就万事如意了”“如果我能写一本书,就能摆脱经济困境”。

最能表明虚构目的的一个事例,是人们经常谈到的那个寓言:

一个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劝一位渔翁买渔船,开上市公司,等等。渔翁最后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呢?”“可以有很多钱,可以度假,在海边玩,享受悠闲的生活。”渔夫的回答则是:“现在不正是这样吗?”

这个寓言故事包含着深刻的“目的性”思辨。客观地说,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追求,所以当讨论目的的时候,你需要问的问题是你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去除关于目的的假象仍然是重要的,这会让你心智更清晰,少走弯路,或至少更明确地知道你的路怎么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