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怀棠临床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30 04:28:46

点击下载

作者:杨晋翔、王成祥、魏汉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杜怀棠临床经验集

杜怀棠临床经验集试读:

杜怀棠临床经验集杨晋翔 王成祥 魏汉林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杜怀棠临床经验集/杨晋翔,王成祥,魏汉林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1

ISBN 978-7-5132-2050-7

Ⅰ.①杜… Ⅱ.①杨…②王…③魏…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19866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64405750廊坊市祥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16 印张9.75 彩插0.5 字数285千字2014年11月第1版 2014年11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2050-7*定价 28.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杜怀棠临床经验集》编委会

主 编 杨晋翔 王成祥 魏汉林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娜 王 双 王 静 王林洋

    王明哲 王建云 冯军安 邢恩龙

    刘 言 刘 宏 刘 婷 刘晓天

    安 丽 安 静 杜 丹 杨 萌

    李 猛 李 雁 李 磊 李志钢

    李爱茹 来要良 邱 岳 何云龙

    宋金华 张 倩 张 霞 张学智

    陈泽慧 孟 捷 赵 晨 赵旭东

    姜 永 贺梅娟 贾 玫 贾云飞

    顾雯静 徐红日 徐丽丽 高 岩

    黄大未 彭继升 韩海啸 程 淼

    童 浩 魏 明前 言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贤。在中医药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创新发展。为贯彻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我们总结和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代代相传。

杜怀棠教授从事中医事业五十余年,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勤求博采,在继承前贤经验基础上,又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等方面颇具心得和感悟,成为具有高深理论基础、独到学术思想、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大家。因此,我们整理和搜集杜怀棠教授的临床经验、医论医话及医案等,编写了本书,希望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杜怀棠教授的学术思想。

本书从医家传略、学术思想大要、临证治要、内科心得、医案精选五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传略简要介绍杜怀棠教授的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大要主要介绍杜怀棠教授寒温统一辨治热病的思想;临证治要方面,以内科病证为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证备要为目,介绍杜怀棠教授的辨证论治经验;内科心得方面记述了杜怀棠教授在长期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与感悟,内容涉及理、法、方、药等;医案精选部分,以病统案,将杜怀棠教授对具体病证的辨治方法展示出来,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有利于深刻领会杜怀棠教授临床经验之精髓。因此,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同时能够帮助读者领悟杜怀棠教授的辨证思路和学术内涵。《杜怀棠临床经验集》编委会2014年9月28日杜怀棠教授杜怀棠教授与秦伯未教授(中)杜怀棠教授与董建华院士杜怀棠教授与董建华院士(左一)一起诊治病人杜怀棠教授与董建华院士(左一)、王成祥教授(右一)一起调试专家诊疗系统杜怀棠教授与王子瑜教授杜怀棠教授与程士德教授(前排中间)杜怀棠教授与周平安(中)、郝瑞福(右)教授查房杜怀棠教授与杨晋翔(左三)、魏汉林(左四)、王成祥(左一)教授杜怀棠教授与王成祥博士(左二)杜怀棠教授与魏汉林博士杜怀棠教授会见外宾杜怀棠教授主持首届中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会杜怀棠教授在山西医疗队医家传略

杜怀棠,男,汉族,北京人,生于1935年12月,中医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留校在东直门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先后师从中医名家秦伯未教授、董建华教授。1973年9月至1974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心、肾、呼吸病专业。1985年至1993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院长兼中医系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临床医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机医学应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治病救人,感性认识源于乡间中医

杜怀棠教授出生于北京东郊小坝河畔的朝阳区楼梓庄村。该村位于首都机场与通州之间,距北京城区三十多华里,地理位置优越,但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周围数十里没有一家医院,想看病就要到城里医院求医,由于医院诊费高昂一般百姓也看不起病。所以当时村里人得病都去找村里面一名被称为康二先生的民间中医看病。康二先生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是个残疾人,但是他学习勤奋,上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并自学多种中医书籍,儒医兼通,乡里乡亲有病找他开个方,配药吃了就有效,在当地小有名气。此外,这位老先生医德高尚,为人看病从不要报酬,凡登门求医,不管贫富,他都会认真而耐心地诊治。所以康二先生在当地有着非常好的人缘,深受农民的尊敬。杜怀棠教授在上小学时常随兄长到康家请康二先生为侄子看病,老先生一搭脉,看看舌苔,望闻问切,然后就用毛笔开方。之后杜怀棠教授便拿着开好的方子,到东坝镇的泰和堂去配药。通过与康二先生的接触,杜怀棠教授在幼年便有了吃几剂中药就能解决拉肚子、感冒、脾胃不和等多种疾病的初步认识,感到中医药很奇妙。这位有着汉代名医董奉般高尚医德的康二先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因病求医,萌生学中医、做中医师的心愿

杜怀棠教授于1950年考入北京市第二中学学习。第二中学是百年老校,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很多老师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名校毕业,执教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好。杜怀棠教授与其他同学一样,伴随新中国的诞生跨入中学大门,心情振奋,学习努力,为今后学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的秋末冬初,北京流感暴发。由于穿着比较单薄,天气严寒,外加宿舍供暖严重不足,杜怀棠教授自11月起便反复感冒,迁延不愈。上午还相对好一些,每到下午便加重,出现发热怕冷、身痛、咳嗽、潮热等症状,校医室给些退热镇痛止咳药,服后前半夜感觉还好,到后半夜又开始发热怕冷,如此反复。从11月一直到期末考试结束,虽然多次用了西药治疗,但病情一直反复不愈,寒假回家过春节仍低热、咳嗽、不思饮食。这时杜怀棠教授的家人觉得应该找中医治疗,由于康二先生年事已高,不能应诊,便到东坝镇的联合诊所请张老中医诊治。他察看到有嗓子痛、发烧、脸红、舌红等症状,便按风热感冒治疗,使用银翘散辛凉解表。但是用药后,低烧、怕风、疲乏、食欲不振这些症状并未改善,且更加怕冷。距离开学只有一周多的时候,杜怀棠教授决定去东坝镇西边的另外一家诊所诊治。一名年轻医生了解病史以后,考虑到感冒反复不愈,且用药偏凉,有阳气虚表现,便改用了参苏饮益气解表、化痰止咳治疗。吃完第一剂药之后,症状就减少大半,低烧、怕冷等症状显著缓解,两剂药后,精神、体力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又饮食调养几天后就完全康复了。通过这次感冒,杜怀棠教授对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中医辨证治疗准确与否疗效截然不同,对中医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1955年底高三毕业体检时,胸片检查显示杜怀棠教授右上肺有片状阴影,后确诊为浸润性肺结核。这就是上一年长期反复感冒抵抗力下降,结核菌侵入所致,杜怀棠教授随即休学回老家农村养病。当时体温正常,不咳嗽,但午后烦热,颧红颊赤。开始服用西药雷米封、PAS三个月,症状不减。后来想到用神奇的中医药,恰巧杜怀棠教授的表兄刘锡文先生、刘锡章先生在东城庆仁堂中药店工作,通过他们的热情帮助,先请店内坐堂老中医把脉诊病,开了养阴清肺、培土生金的中药方,然后在店内制成蜜丸成药,每天两丸,梨汤送服。用了不到三个月药,午后烦热诸症尽解。停药后注意饮食、精神调养,坚持适度户外运动,十个月后到结核病防治所复查,肺部阴影吸收,病灶钙化,完全康复。医生通知杜怀棠教授可以复学并报考大学,在心情愉悦的同时,杜怀棠教授更加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宝贵,而且萌生了上中医大学,做一名人民中医师的念头。3.步入中医学府,实现行医梦想,积极投身于中医医、教、研事业

杜怀棠教授于1957年秋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第二届中医专业大学生。当年北京中医学院仅是建校一年多的新校,但国家和教育部、卫生部都很重视。除不断扩大校园,增加设备外,还从南京、上海、四川、辽宁等地调来数十位著名中医专家和西医教学骨干,可谓人才济济,设备完善,具备良好教学条件的中医学府。当时的课程设置以中医为主,先学中医,后期再学必要的西医。杜怀棠教授所在的班级,首先学《内经》选、本草学,然后是《伤寒论》、诊断、方剂、内科、针灸等课程,从基础、经典到证治方药,老师们由浅入深,精辟讲授,循循善诱,同学们很快进入中医学知识的海洋,专心致志,学习积极性很高。当时学生们除了有课堂大笔记本外,很多人还有小笔记本和卡片,记录经典词句、方药歌括,以便随身带、随时读,《汤头歌》《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是同学们最喜欢背诵的小书。忆想当年,在海运仓中医学院,教学楼前楼后,药圃里,操场边,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一般都会背诵百首以上汤头。

1958~1959年,在学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温病学及内科等课程以后,杜怀棠教授所在的五七级学生,在董建华教授、姜揖君教授、孔光一教授等的带领下到京西矿区教学实习。当时有三个实习点,分别是门头沟矿诊所、城子矿诊所和黑山医院。全班分三个组进入实习点,重点实习内科、针灸。当时内科实习每个学生一个诊桌,分别接诊患者。同学们运用中医四诊采集资料,写好病历,并进行辨证分析,提出初步治疗方药,最后由老师审核修订处方。初期为病人看病开药方,杜怀棠教授心里没底,忐忑不安,担心用药无效或有不良反应,但当病人药后复诊说咳喘轻了、胃不痛了,他心里就会特别高兴。针灸实习开始阶段也一样,理论、方法虽然知道,但拿起银针为患者针刺时,刺不进去,手发抖,头冒汗。矿工患者看到此景,就安慰学生们不要紧张,并加以鼓励说为培养新中国的中医师他们不怕痛。在患者的大力支持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杜怀棠教授的针刺技术愈发熟练,特别是看到通过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矿工患者腰腿痛明显缓解,他为自己能用银针为矿工解除病痛感到高兴。在教学实习期间,学生们住在矿工宿舍,吃在矿工食堂,每周每人还要下矿井劳动一班次,体验矿工生活,学习矿工师傅们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精神。艰苦的生产环境及矿工的劳动热情激励这些中医大学生们学习更加努力,大家都一致表示,学好医疗技能,做好矿工的医疗保健工作。当年这些中医大学生和矿工师傅建立了深厚感情,不少矿工师傅们喜称这些中医大学生是“红色小中医”,这从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师生医疗实践工作的良好影响和声望。

大学三年级后还先后到郊区农村、城市街道医院诊所临床实习,直至最后一年毕业系统临床实习,课堂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反复交叉进行,这样中医理论基础打得牢固深厚,临床技能必然熟练扎实。在深入矿山、农村实习的同时,还能学到工人、农民公而忘私的劳动精神,这有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医药学来源于实践,中医教学早临床、多临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确是成功的办学经验。

1963年8月,杜怀棠教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工作。作为一名住院医师,他到病房收治的第一位病人是肝癌晚期患者。该患者由于无法进行手术,从西医院出院后到东直门医院住院接受中医治疗。当时病人消瘦、黄疸、肝区痛、腹胀、纳呆、神倦乏力,病情危重,但病人精神状态好,能正视疾病。他对杜怀棠教授说:“你们放手治治看,治好了最好,不好也没关系。”在上级医师焦树德教授的带领下,杜怀棠教授与医护同道,团结协作,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生命又延长了三个月,受到患者家属好评。

杜怀棠教授在病房工作期间,每周两个半天还跟随秦伯未教授在干部门诊出诊学习,采集病历,整理资料。当时临床以冠心病、高血压、溃疡病等多见。秦老治疗冠心病不单单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还考虑到患者年老体弱,病证多以心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所以治疗采用益心气、养心阴、化瘀止痛的方法,方用复脉汤合丹参饮。胸痹心痛症状缓解后,使用人参三七粉冲服善后,多数病人均能收到理想疗效。秦老辨证施治冠心病的思路与方药,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杜怀棠教授依然印象深刻,并有效地用之于临床。此外,秦老用黄芪建中汤温养中焦为主治疗虚寒性消化道溃疡病,用地黄饮子加减滋肾平肝、息风通络治疗脊髓痨、脊髓炎等神经系统疾患亦多切中病机,取得较好效果。秦老在病房查房时对两例同为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开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处方,引起年轻大夫的热议。秦老运用中医理法分析,一例患者为胆石症、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区绞痛,恶心呕吐,腹胀便闭,证属肝胆湿热,痰湿结阻,胆腑不通,故用大柴胡汤加减清肝利胆,化瘀通腑。另一例患者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区隐痛不适,躁热心烦,手心发热,腰酸腰痛,证属于肝肾阴虚,络脉不通,故用一贯煎加减,滋养肝肾,和络止痛。虽然两病例同属一种病,但病性症状不同,故立法处方迥异,均收到理想疗效。这既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特点,又表明了秦老临证论治之精细。此后杜怀棠教授将两例治验整理成文,发表在《中医杂志》上,一两个月后收到上百封人民来信,有的问病求方,有的讨论如何辨治等,杜怀棠教授均作了一一答复,受到群众好评。

“文革”十年,杜怀棠教授在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先后两次参加农村医疗队,深入基层,为农民送医送药。1966年7月参加了大学组派的第二批赴延庆医疗队,当年延庆县是北京远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缺医少药。杜怀棠教授所在的医疗分队,分管延庆县城南部的两个公社,约20个自然村。这两个公社虽处平原地区,但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平均收入仅一角多钱,所以农民的生活、卫生条件很差,咳喘病、胃肠病人很多。他们用简、便、验、廉的小方小药及针灸疗法治疗了大量病人。农民患者在家门口、炕头上即能得到治疗,既便捷又省钱,医疗队深受农民欢迎。此外,当地于1966年春节前后,还暴发过流行性脑膜炎,死了几个小孩,北京市卫生局也发过通告,故医疗队员除了做好日常的送医送药工作,还要吸取年初第一批医疗队防治流脑的经验教训,全力做好本年度预防宣传工作。杜怀棠教授组织医疗队员,两三人一组,分片包干,走村串户,宣传流脑防治知识,散发了大量宣传材料,并动员有小儿的农户,就地取材,自煮“三根红枣汤”(三根即大葱根、萝卜根、大白菜头根)代茶饮。11月中旬入冬后开始,每天每个小儿喝两杯,坚持两至三周。随访观察发现,当年冬春本地区小儿感冒少了,流脑也未发生。

1975年12月,杜怀棠教授又参加了卫生部直属医院组派的赴山西昔阳医疗队。他所带领的这支中医医疗分队由三个医院,两个研究所的十名专业骨干组成,既有中医师,又有西学中医师,还有药师、护师,涵盖内、外、妇、儿、针灸、骨伤、眼科、中药、护理等专业,可谓小而精干、多科联合的小分队,他们走遍了昔阳县东部以山区为主的两个公社,在送医送药的同时,也在卫生院病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一些难治病,还能开展部分手术。一年间,他们治疗了大量各科病人。一天下午,从山里送来一位急腹症病人,男性,五十多岁,持续腹痛腹胀一天,大便不通,时有呕吐呃逆,汗出肢冷,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诊为急性肠梗阻,应紧急手术。当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准备麻醉时,突然停电,工作无法进行,医护人员和家属非常着急。这时若点蜡烛、用手电照明进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想到中西医结合,杜怀棠教授抓紧开好中药,急煎加味大承气汤一剂,随后从胃管注入200mL,半小时后,病人腹胀腹痛减轻,汗出肢冷也好转,肠鸣音可听到,再观察十多分钟,腹胀腹痛未发作,且转矢气,欲大便,然后离开手术室,如厕排出干结粪便,梗阻情况已经缓解,回到病房用中药调治数天,痊愈出院。

此外,在完成医疗队的日常工作外,在当地公社领导的支持下,杜怀棠教授还组织医疗队开办了一期“赤脚医生临床培训班”,30名学员都是当地的赤脚医生,每个医疗队员就是老师,半脱产,培训三个月时间,以中医学院三年制教材为蓝本,各科老师结合当地发病情况,认真备课,每天上午轮流为学员授课,把各科常见病、急重病的中西医诊治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每天下午带领学员送医送药的同时,又能临床实习,边干边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学员普遍反映中医辨证治疗水平明显提高,诊断处理一些急重症也不慌张了。不少农民说:“你们医疗队到期走了,我们有病也不怕了,你们的小徒弟还真能解决问题。”医疗队员返京两三年后,还有山区农民写信或来北京看望医疗队员,感谢为他们留下“不走的医疗队员”。

1977年后,杜怀棠教授作为讲师、主治医师,在完成本职医疗、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周两个半天,跟随董建华教授出诊、学习和收集病例,并协助董建华教授做好招收热病、脾胃病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准备工作。为了收集更多病例,杜怀棠教授等陪同董建华教授先后赴江西星子县、河南商丘市义诊。由杜怀棠教授执笔整理的《董建华治疗胃病经验》一文发表在《中医杂志》1977年第10期上,整理的《董建华医案选》一册由大学教材科印制,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在此期间,由董建华教授挂帅,杜怀棠教授具体负责的中医病房也相继建立,因此,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从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将近20年的时间内,杜怀棠教授作为指导小组主要成员,协助董建华教授培养了数十位中医硕士生、博士生人才。杜怀棠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以热病、老年病为研究方向,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于199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也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多名中医硕士生、博士生人才。

此外,杜怀棠教授还协助董建华教授完善了急性热病证治纲要,在原有的“三期十七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邪热壅肺、膀胱湿热、肠道湿热和阴竭阳脱四个证候,形成“三期二十一候”的证治纲要,此纲要在全国热病学术会上交流讨论,并获得认可。此后由杜怀棠教授设计临床研究方案,组织七所兄弟医院,重点观察中医治疗风温肺热病临床疗效,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该研究项目获得1986年度卫生部乙等科技进步奖。

在多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常常听到有一些老中医反映“我们都七八十岁了,手里都有不少临床验方,苦于无人帮助整理,又怎能继承流传啊!”杜怀棠教授听后,确实感到搜集整理老中医经验迫在眉睫,于是在其老伴宋祖憼主任医师(原《中医杂志》社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组成编委会,着手进行搜集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他们收集了全国248位名老中医874则验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的五百九十多种病证,七十多万字,这本《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于1990年正式出版发行,实现了老中医的愿望,受到读者好评,对挖掘、整理、推广和传播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杜怀棠教授作为副主编还出版了《当代名医证治汇粹》《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1995年作为总主编之一出版了《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这些书已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基层中医常用的临床参考书籍。

1985~1993年,杜怀棠教授在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期间,带领全院师生员工,通力合作,使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打下了申请三级甲等医院的坚实基础。作为全国重点中医大学的附属医院,除了要搞好日常医、教、研工作,还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1987年春,董建华教授带来一封由《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转来的信函,该函是一位德国企业家写的,该企业家在参观巴黎中国展览会后对中国文化、中医针灸草药非常感兴趣,他有资金、有场所,急切地想找一个中国中医单位合作,在德国办一所中医院。杜怀棠教授抓住时机,即速回函并邀请他来东直门医院参观考察,商谈合作事宜。一个月后德国企业家竟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参观完门诊、病房及中药房后,对针灸、中药、推拿能治疗那么多病种更加好奇,他兴致勃勃。经过双方商谈,当日就签定了合作意向书。当年年底,应德国企业家之邀,杜怀棠教授和时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的王永炎教授赴德会谈,与德国企业家签订了合办德国中医医院合同。德方出资金,提供设施条件,中方派专家,提供技术,该院以中医(内科)、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为治疗特色,德方西医医护人员做配合。1988年,中方首先派出针灸专家组,开展针灸医疗和培训讲习三个月,试运行顺利,反应良好。1991年初,德国魁茨汀中医院举行开院典礼,德方卫生部长,我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及驻德大使均到场祝贺。该院设有中医内科、针灸、推拿门诊,80张住院病床,及中药房、煎药室。中方常年保持有15名各科专业技术人员在这里提供优质服务。不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病及胃肠病的洋患者前来求医,想吃点中草药,想体验一下中医针灸、推拿的神奇疗效,一时间病人愈来愈多,应接不暇,特别是在德国的报纸、电台、媒体不断报道中国医生的治疗事迹后,病人更多,不仅有德国病人,周边国家的患者也前来就诊。半年后,该医院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险系统,门诊患者很多,住院床位更紧张,有时为了住院治疗,需要排队等待五六个月。至今该院已开办二十多年,救治了大量各科患者,名震欧洲,博得好评,无疑是中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典范。

杜怀棠教授卸任医院院长后,为了履行本院的涉外合同,亦曾先后赴西班牙、美国和新加坡从事医疗工作,用中医药治疗不少难治病,同样取得了理想效果。4.退休后发挥余热,坚持门诊,做好传承工作

杜怀棠教授2003年退休后,仍坚持每周两个半天门诊。他的几位学生都已是带研究生导师,所以杜怀棠教授每次门诊他们都安排几名研究生随其应诊、实习,杜怀棠教授一般处理完病人后,都能结合病例,答疑解惑,介绍自己辨证立法用药经验,研究生们边听边记,认真仔细。有研究生说:过去只知道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证,现在明白了,感冒后反复咳嗽、缠绵不愈的患者,用小柴胡汤合杏苏散或小柴胡汤合桑杏汤化裁,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杜怀棠教授看到研究生们兴趣浓、收获大,自然感到由衷欣慰。

2006年后,杜怀棠教授应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所属的圣泽峰老年公寓之邀,每周又增加一个半天赴老年公寓义诊,他的老伴宋祖憼教授和学生也一同前去义诊。能走动的患者在公寓医务室诊病,对年迈多病或行动不便者杜怀棠教授便到房间床边查看,尽力为老人服好务。杜怀棠教授认为,自己虽然也是退休老人,但身体健康懂医术,为公寓老人义诊是理所应当的。这既体现了老有所为,也实现了老有所养。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具体实践。杜怀棠教授坚持义诊五年多,风雨无阻。在为公寓老人义诊的同时,不少周边村庄的农民患者也慕名前来求医,杜怀棠教授热心接诊,认真医治,深得老年公寓及当地农民的称赞。

杜怀棠教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自2011年起,先后带了五个徒弟,既有本院医师,还有远郊基层医院的医师。通过临床带教指导,把自己数十年的医疗经验传授给徒弟们,使他们成为中医基础理论雄厚、临床技能精湛的优秀中医人才,成为国家继承、创新、发展中医事业的中坚力量。学术思想大要——寒温统一,辨治热病

在《素问·热论》及阴阳寒热对立统一理论基础上,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开创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之先河,但其详寒略温,治法偏温,重在救阳,有失全面。后世医家在继承《伤寒论》基础上,又着重阐述充实了温热、湿热病内容,增加清凉救阴的治则,使伤寒、温病一脉相承,而相得益彰,这样即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外感热病学。正如温病大家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说:“是书虽为温病而作,实可羽翼伤寒……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一生致力于外感热病临床研究的董建华院士亦极力主张寒温统一,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八纲辨证为基础,综合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提出“三期十七候”的证治设想。在继承董建华院士热病学术思想基础上,杜怀棠教授等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充实完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制定外感热病“三期二十一候”的证治纲要,在全国推广。三期即表证期、表里证期和里证期。表证期是病邪尚浅,居于卫分,病在皮毛,以肺卫症状为主,包括表寒、表热、表湿、肺燥四个证候。表里证期指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属卫气之间,有半表半里、表寒里热、表里俱热、表里湿热四类证候。里证期包括了气、营、血等方面的病证,有气分热毒、热结肠腑、痰热阻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气营两燔、热入心营、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热盛动血、阴竭阳脱十三种证候类型。三期共计二十一候。

杜老在外感热病临床中,既不主张专病专药,也不停留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分型的框架内,而是运用娴熟的中医理论,分析疾病内在规律及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从病机分析入手,从总体上、动态上把握治疗。在临证诊治中,杜老发现风温病与肺热病症状相似,认为风温肺热病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四时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多发的急性外感热病。身热、咳嗽、烦渴为必见症。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根据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原则,结合风温肺热病病机特点,杜老认为:早期,邪犯肺卫,以表证为主,伴有咳嗽、咳痰。中期,邪热由卫入气,或入营血,以痰热之邪壅肺为主要病机。末期,症见余热未净、气阴两虚表现。治疗宜据证分段论治。

在治疗风温肺热病中,杜老认为,除了祛除外感六淫之邪气,更要注重其深层次的发病机制。并认为外感病多存在内结郁火的病机,外邪乘之,内外相引,合而为病。故在此病因病机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综合辨证分析,确定立法处方,提出通宣理肺、清热解毒、通腑降浊、和解平调之法。

下面重点介绍风温肺热病治疗之要。1.通宣理肺

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肺主宣肃,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医学实在易》)。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虚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所以,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有很好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也会影响正常的宣发。只有宣发和肃降正常,才能使气能出能入,气道畅通,呼吸调匀,保持人体内外气体之交换,使各个脏腑组织得到气、血、津液的营养灌溉,又免除水湿痰浊停留之患,使肺气不致耗散太过,从而始终保持清肃的正常状态。如果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产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前者以咳嗽为其特征,后者以喘促气逆为其特征。

正是由于肺脏具有以上的生理功能,因此在感受外邪时,外邪从口鼻而入,先犯上焦肺卫,肺主气的功能失调,一身之气与呼吸之气失其所主,一身之气不畅,则周身乏力,气短懒言,喜静不喜动;呼吸之气不调,清浊相混,清浊不分,则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之功衰减,可见气短不足以息,不耐久动。肺主宣降失衡,则更影响肺主气的功能,若宣散过度或肃降不及,则肺气上逆,可出现鼻塞、咳嗽等,进而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肺失宣发,卫气壅滞,腠理固密,毛窍闭塞,而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若肺肃降过度或宣散不及,则因机体正气不足,营不内守,卫不御外,抗病能力低下,极易感寒发病。

总之风温肺热病的病理机转大体是初起邪在肺卫,外而邪正相争,表现为发热恶寒;内而肺气不清,失于宣肃,则咳嗽咳痰。失治误治病势不解,则邪入卫气之间或入里而达气分,肺气壅塞,出现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咳痰带血等痰热壅肺之证,但病变重点始终在肺。故治疗上,选用通宣理气之法。“通”者,达其内外,祛热外散;“宣”者,复其升降,嗽痰自平;“理”者,条畅气机,疏调气血。此治法尤其针对风温肺热病之中期。2.清热解毒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称“娇藏”。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最易受到外邪侵袭。风热病邪,侵袭肺卫,郁久化热,热盛生毒。毒随热入,热毒愈炽;热灼津液,炼津成痰;毒热蕴肺,络脉损伤,经血外渗,因热致瘀,毒瘀互结。以上病机相连,使得热、毒、痰、瘀等病理产物交结凝滞,进而加重病情。

风热之邪,由肺卫内传入里,壅遏肺气,既可顺传,郁于胸膈或传入阳明,亦可直接内陷心营,扰动营血。就卫分而言,有风热犯肺、热毒壅卫;气分热毒可有热毒壅肺、痰热壅肺、肺胃热盛之不同;热毒侵入营血分,多因热成瘀,毒瘀交结,灼营耗阴,侵犯心脑,迫血损络,病重势危。在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热毒之邪始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其共同的病机,因此治疗风温肺热病,无论何期,均需重视清热解毒治法。但在临床并非一见发热或热毒之象,就一派苦寒清热药齐上,应依据中医理法,辨证施药。如表证期偏风热者当凉宣清解,偏风寒者当温宣清解;表里证期属少阳证者和解表里配解毒,属表里同病者当双解表里配解毒;里证期病情重、变化快,当随证选用清气解毒,或泄热通腑解毒,或清营透热解毒,或凉血化瘀解毒;若出现阴虚风动或阴竭阳脱之证,还应滋阴潜阳、息风解毒,或益气回阳、固脱解毒。总之,清热解毒法,可用于急性热病的各个阶段,但要把握病机,随证选用,灵活适度。

本法针对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周围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在辨证基础上,均可选用。但在运用清热解毒法要掌握两个法度:一是早用,在卫分阶段即可加入清热解毒之品;二是重用,用量要大,药力集中,救急截变。3.通腑降浊

肺与大肠相表里,《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即肺与大肠相配合。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一脏一腑,一阴一阳,由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其在生理上互相配合,即肺气肃降正常,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肃降顺畅而呼吸匀调。病理上互相影响,若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若大肠实热便秘,腑气不通,可影响肺气肃降而出现咳喘胸满。

杜老认为,“清肺需通腑,腑气通肺气宣”,且可“急下存阴”。故应治以通腑化痰,宣上通下,给邪以去路。脏腑同治,上宣肺气,使肺气通,以达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之效,下通腑实,使腑中积滞得以疏导,达到釜底抽薪的治疗效果。4.和解平调

杜老认为,和解法应广义理解,不单纯是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大凡内脏功能失调,介于表里之间、虚实之间、寒热之间、气血之间者,均可选用和解之法。《内经》云“谨察阴阳,以平为期”,即为和解之义。《重订广温热论》说:“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气血等方,皆谓之和解法。”

杜老认为,和解法在广义上包括调和营卫、双解表里、和解少阳、芳化疏表、透达膜原(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者,须用此法,方如达原饮)、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肠胃、分消上下等,用药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上下同治,升降合济,作用较为平和。但和解的方药毕竟是祛邪安正的一类方剂,平和之中都有针对性,切不可因其平和,在辨证不清的情况下率意而用,以免贻误病人。5.祛邪不忘扶正

老年人或虚人,一般体质皆差,脏腑功能减退,有些人还有宿疾史,极易感染风温邪毒而发病,治疗当祛邪扶正兼顾,针对邪正盛衰病情,攻补适度,即能取得理想效果。杜老认为,祛邪务使邪有出路,扶正贵在不恋邪。邪之出路,可从汗解,亦可从二便下泄。此外,痰浊阻肺,排痰亦是一条祛除邪毒的途径。老年人及虚人,正气本虚,解表宣肺不可大汗,只需和解清透,助正达邪,小柴胡合清肺饮化裁,是杜老常用的验方。若风温肺热病,既有肺气不宣咳喘胸满,又伴肠燥便闭,应下也不可猛浪,严防损伤胃气,前胡、杏仁、牛蒡子、瓜蒌皮等宣降之品,适当加量,同样能收到宣上导下之功。故肺热便闭而腑不实者,未必尽选大黄、芒硝之辈。治疗风温肺热咳嗽,不可因老年人肺虚而过早采用敛肺止咳法,否则导致痰热胶结,留恋于肺,以致咳嗽缠绵难愈,法当以清宣止咳为主,佐以理气健脾化痰,这样既可收到热清痰除咳止效果,又可截痰源以收全功。若是身热咳嗽,咳黄痰,舌红苔黄腻,即使伴见气短、乏力、自汗等气虚症状,也不可早用参、术、芪之类,以防火上加油。甘寒养阴保津之品,基本可用于风温肺热病的各个阶段,但肥人痰湿体质者,虽见干咳烦热、口燥咽干等阴伤症状,也不可单纯养阴润肺,否则易助湿生痰碍胃。若患者脾胃虚弱,出现泛恶欲呕,服药即吐情况,可选用相应的肠道滴注液,从直肠缓慢持续滴入清肺解毒液,也能收到很好效果。一般直肠滴入中药液后半个多小时,大便通,呕吐止,发热亦渐退。

老年人及虚人,若有哮喘或肺胀宿疾史,又患风温肺热病,易引起暴喘、心悸等重证,有的甚至出现内陷心营,热厥神昏,阴竭阳脱危候,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在常规采用西医抢救措施的同时,选用中药生脉、参附及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入以挽垂危。通过多年观察发现,生脉、参附注射液,在稳定血压、改善症状方面疗效是可靠的。6.重视病后调治

外感热病后期患者常有口干咽燥,少气乏力,心烦喜呕,或有低热,尤其老年患者更见虚弱疲惫,形体羸瘦,脉虚数,这多是余热不尽,气阴两虚,此时除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避风寒外,还可用保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化裁,清热保肺,益胃生津,以善后调治,防止病情反复。有的身体极度虚弱,烦躁干咳等症难尽解,精神、体力、食欲恢复缓慢,可配用益气养阴、清肺止咳膏滋剂,缓图固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而外感邪热又易耗伤胃气,灼损阴津,所以作为外感热病临床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至理名言。临证治要感 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而引起以恶寒、发热、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全身不适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病因病机】1.感受六淫邪气

以感受风邪为主,风邪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易兼夹其他当令之时气而伤人,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外邪侵袭人体,卫外之气不能调节应变,或因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劳累,而致肌腠不密,正虚邪侵而发病。若体质偏弱,卫外不固,冒风受凉之后,则可见体虚感冒。另外,若肺经素有痰热、伏火,或痰湿内蕴,导致肺卫失于调节日久,形成宿根,则亦每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因而,在人体正气有所偏差失调的情况下,外因最易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发病。2.感受时邪疫毒

外感时邪疫毒,从皮毛、口鼻侵袭人体,导致肺卫失调,发为本病。

故外邪从口鼻、皮毛侵入,首先犯肺,导致肺卫失和,出现以卫表和肺系功能失调为主的症状。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开窍于鼻,肺失宣肃,而见鼻塞、流涕;肺气上逆,见咳嗽。但因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加之四时六气各异,故临床表现的证候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在病程中亦有寒从热化、热从寒化等寒热错杂之证。【辨证论治】1.风寒证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吐稀薄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生姜辛温散寒;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2.风热证

症状:身热重,微恶风,汗出不畅,咳嗽,咳痰色黄质黏,咽干,或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连翘、豆豉、薄荷、竹叶、桔梗、甘草疏表泄热,轻宣肺气;银花、芦根、牛蒡清热解毒;葱白、山栀清宣解表。3.暑湿证

症状:身热,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重如裹或胀痛,咳嗽,咳痰质黏,鼻流浊涕,烦躁,口渴,口黏,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香薷发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临证备要】1.把握治则

感冒,其基本病机为外感邪气,肺卫失和,因此其治疗也当着眼于解表达邪。然侵袭的外邪有轻重、性质的不同,必须加以区别。大概初起微觉恶风形寒,头胀鼻塞,偏寒偏热不明显,用防风、薄荷等轻泄,兼有低热者加荆芥、桑叶使其微汗。感受风寒较重,形寒头痛较剧者,不论已发热或未发热,均宜辛温发汗,或用紫苏、防风,或用豆豉、葱白,或用麻黄、桂枝,在夏季可用香薷。若是暑热夹风,仍宜轻泄法内加入佩兰、藿香。疏表虽为感冒的重要治法,一般只用一二味,并不多用。柴胡、葛根、独活等,非在特殊情况下也少使用。2.不离宣肺

因为肺主皮毛而司卫外,所以在疏表的同时不离宣肺,务使肺气调畅,而肺卫失和之证自然消散。一般治喉痒用蝉衣、僵蚕轻扬宣散,咳嗽用麻黄、牛蒡子、前胡、桔梗、苦杏仁、象贝母、橘红等宣化风痰,其余兼夹如湿重用半夏、陈皮温化,热重用桑白皮、地骨皮清热,痰多用贝母、瓜蒌化痰等。必须注意,感冒咳嗽忌用润肺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故枇杷叶、百部等不用于感冒初起。3.稍佐清热

感冒后,外邪与正气交争,故常见化热趋势,因此当在解表宣肺的同时辨证选用清热药。常用连翘、银花、栀子、黄芩、石膏、知母、贝母、瓜蒌等。在暑湿季节可用青蒿、六一散之类以祛暑。4.汗法应用

对感冒而言,汗法是极重要的治疗手段,正如《内经》所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但对于汗法的应用,却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当何时发汗。当受外邪侵袭之时,特别是寒邪侵袭时,可见鼻塞、喷嚏、流涕,甚则头身肢节酸沉疼痛,此时当予发汗。而对于虚人,发汗时则当慎重,谨防汗出过多伤阴或伤阳,诸般禁忌当如仲景《伤寒论》所述,兹不赘言。此时当辨其气、血、阴、阳何种亏虚,在发汗的基础上佐以益气、养血、益阴、温阳之品,使其汗出邪去而正安。其二,发汗当适宜。《伤寒论》明确记载,宜“遍身微似有汗”,如此方为邪退正安之象。而在很多时候患者常常有自汗,此为“病汗”,服用药物后所发之汗为“药汗”,二者常使医者难以区分,近代曹颖甫曾对此有详细鉴别,他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5.发热的处理

对于感冒兼见发热患者,不可遽用清热解毒等苦寒之品,以防遏伏邪气,而使疾病缠绵难愈。此时当注意患者汗出与大便情况,务使患者身有微汗,大便通畅,使邪气有出路,而疾病也会向愈。在方药使用时,常在解表清热之时,稍佐轻清透散之品,如青蒿、薄荷等,使邪气外透,使热退邪祛而正安。咳 嗽

咳嗽是指由外感、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降,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还是自内而发,均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嗽。1.外感

在肺卫功能失调或减弱的情况下,如遇寒温失调、气候突变,六淫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导致肺气失于宣降,气机不利,上逆发为咳嗽。风为六淫之首,四时主气不同,所以风邪每多兼夹有寒、热、燥等邪侵袭人体,发为不同类型咳嗽。2.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内邪袭肺而致咳嗽。可分为他脏及肺和肺病自病两类。他脏及肺,可因情志刺激,肝气郁滞,气郁日久化火,循经上逆犯肺而咳;或饮食不当,嗜食烟酒,熏灼肺胃,或过食辛辣肥甘厚腻,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肺脏自病者,多由多种肺系疾病久病不愈或迁延日久,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而致咳。内伤咳嗽多虚实兼见,邪实多以痰和火多见,痰分寒热,火分虚实。痰可郁久化生火热,火能炼液为痰。

从上可知,外感或内伤咳嗽的发生,均由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所致,所以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辨证论治】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咽痒,多伴鼻塞,流清涕,头痛,周身酸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宣肺散寒;紫菀、白前化痰止嗽;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祛风宣肺,化痰利咽。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色黄黏稠,不易咳出,气粗,咽干咽痛,咳时汗出,多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3.风燥伤肺

症状:干咳,喉干痒或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难咳,或痰带血丝,初起可伴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桑叶、豆豉疏风解表;杏仁、象贝母化痰止咳;南沙参、梨皮、山栀生津润燥清热。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止,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多于晨起或食后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憋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化痰止咳。2.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色黄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贝母、瓜蒌、桔梗清肺止咳;麦冬、橘红、茯苓养阴化痰。3.肝火犯肺

症状:咳逆上气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咳随情绪波动增减,咽干,常感喉中有异物,咳之难出,痰少质黏,不易咳出,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芩、甘草清热泻火;桔梗、青皮、陈皮化痰顺气;青黛、蛤壳清肝化痰。4.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夹有血丝,时伴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滋养肺阴;桑叶清散肺热;扁豆、甘草甘缓和中。【临证备要】1.新发咳嗽治疗要点

对于咳嗽,究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或内伤原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而为咳,所以其治疗当以宣肺降气止咳为主。对于新感外邪引起的咳嗽,鉴于此时邪气尚在肺卫皮毛,遵循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以轻清宣散之品,开发肺气,宣畅气机,稍佐以解表之品,如为风寒则佐以荆芥、防风等辛温之品,如为风热则佐以银花、连翘等辛凉之品等等。对于燥咳,此时常常在感受燥邪之时兼有阴分受伤,故常以润燥与止咳并施,其辨证眼目为咳嗽声高亢清利,咳时少痰,或痰黏而难出,常伴见口咽干燥、舌干而少津等津液不足表现,其治疗常辨证选用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及沙参麦冬汤等方。三方相较,清燥救肺汤所治热邪最甚,而阴伤最轻,养阴清肺汤阴伤较重,而火热不甚,沙参麦冬汤所治阴伤最重,而火热最轻,临证时可以参考。对于暑湿咳嗽,因其常见于长夏,故其治疗以祛暑化湿为主,稍佐以止咳。若暑热尚轻,可选用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减,暑湿重者,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以化湿清热。2.感冒后咳嗽治疗要点

在当今,外感咳嗽迁延不愈不少见,感冒后咳嗽即是其中之常见者,对于此类患者,绝大多数患者以咳嗽为主症,迁延不愈,咳嗽呈阵发性,遇风冷刺激及异味时咳嗽明显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经肺功能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对于此,病程较长(超过1个月)时,杜老多用小柴胡汤加减。因外感渐消,邪气渐入里,可根据患者正气之强弱而辨证使用人参、生姜、大枣。此时处方常以小柴胡汤合杏苏散加减,若寒邪闭肺明显,可予小柴胡汤合三拗汤化裁,若燥热重,可予小柴胡汤合桑杏汤化裁。当咳嗽伴见喑哑声不能出或咽痒则咳者,常在调畅肺气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宣明论方》的诃子散来进行调治。杜老经验,对于咳嗽,一定要注意肺之开阖适宜,顺其气机,方能在治疗时取效迅捷。当久咳不愈波及血分时,可稍佐当归、川芎等血分药以养血和血,白芍收敛肺气,以防辛散太过。哮 证

哮证是由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患,临床表现为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

风寒、风热邪气侵袭人体,未能及时宣散,邪气内干于肺,肺气壅滞,津液不布,聚液生痰。另外,吸入花粉、烟尘,闻及异常刺激性气味,使肺失于宣降,津聚为痰,导致哮证。2.饮食不当

贪食饮凉,内生寒饮,嗜食辛辣,胃肠积热,或喜食肥甘厚腻,聚湿生痰,均可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肺气不利,导致哮证。3.体虚生痰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大病之后,或幼时患病留有宿根,以致肺气虚损,不能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虚火灼津为痰,痰热胶固,发为哮证。

本病若长期反复发作,伤及脾肾之阳或灼耗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出现脏气虚弱之候。肺虚,主气无权,不能化津,津聚为痰,加之卫外不固,外邪易侵,导致容易发病;脾虚津液失于输布,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肺失宣降;肾虚不能纳气,失于摄纳,肾不主水,水泛为痰,或肾阴虚,虚火灼津炼液为痰,上干于肺,导致肺气功能失常。三脏相互影响,日久导致肺、脾、肾俱伤,而在间歇期表现短气,疲乏,伴轻度哮证,一旦大发作,则邪实与正虚错杂而见,甚至累及心肾发生“喘脱”危候。【辨证论治】一、发作期1.寒哮

症状: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可不伴咳嗽,痰少难咯,面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每于寒冷季节或受凉后发作,恶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五味子收敛肺气。2.热哮

症状:喉中痰鸣如吼,气粗息涌,胸闷胀满,咳吐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不易咯出,伴心烦不安,汗出,面红,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代表方:定喘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宣肺定喘;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杏仁、苏子化痰降逆;白果敛肺气。二、缓解期1.肺虚

症状:自汗怕风,多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反复感冒,偶伴喉中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代表方:玉屏风散加减。

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2.脾虚

症状:平素食少脘痞,大便溏薄,或稍食油腻则腹泻,多因饮食不当诱发,乏力,气短不足以息,懒言少语,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治法:健脾化痰。

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3.肾虚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胸闷憋气,动则加重,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劳累后易发。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常用药:肉桂、附子温肾助阳;山药、山萸肉、茯苓、生地黄滋补肾阴,益肾纳气;五味子敛肺滋肾。【临证备要】1.祛邪勿忘固本

哮证多因外感风寒、风热诱发,故祛邪首当其冲,在辛温、辛凉解表的同时配合平喘化痰之品。但哮证日久耗伤肺气,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每每导致肺脾两虚,因此在哮证发作期祛除外邪的同时,应考虑到病人存在肺脾气虚的情况,酌加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等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化痰以治疗“宿根”之品。在其缓解期虽症状不明显,但肺脾肾虚损之候仍然存在,因此治疗应以固本为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尚需加入降气化痰之品,以祛除内伏之顽痰,以减少复发。2.辨风邪,提防传变

本病顽痰久存于肺,如若外感风邪诱发,因风性善行数变,具有起病快、病情多变等特性,往往发作迅速急迫,因此对于哮证应首辨风邪,治当祛风解痉,药如麻黄、苏叶、防风、苍耳草及虫类药物如僵蚕、蝉衣、地龙,等缓解症状之后,再治疗宿疾。3.辨寒热,防峻剂伤正

临证过程中寒证与热证往往互相兼夹与转化。寒痰冷哮久郁也可化热,尤其在感受外邪时更易如此。小儿、青少年阳气偏盛者,多见热哮,但久延而至成年、老年,阳气渐衰,每可转从寒化,表现为冷哮。因此临床用药当切忌过用辛燥或寒凉之品,以致病情转变,遣药时当用性平之品,或药物之间相互佐制,达到祛寒不助热,清热不生寒。喘 证

喘证是由外感、内伤等原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重者可致喘脱。本病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

风寒袭肺,内遏肺气,外闭皮毛,肺卫失调,肺气不得宣畅,或风热犯肺,壅滞肺气,或热邪炼液成痰,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喘。若表寒未解,内已化热,或素有肺热,遇寒邪外犯,内热不得宣泄,热被寒遏,肺气不宣,失于宿降,肺气上逆而喘。2.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肥甘,或嗜食辛辣腥膻之物,日久伤脾,脾失健运,内生痰浊,上干于肺,阻遏肺气,肺气不利,发为喘促。若湿痰郁久化热或素有肺火,炼液为痰,痰火相交,肺失清肃,上逆而喘。如内有痰饮,复感外邪,则见到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相合的错杂情况。3.情志不调

情志不遂,忧思抑郁,肺气痹阻,气机宣降不利,或平素暴躁,郁怒日久伤肝,肝气横逆于肺,肺气肃降无权,升多降少,气逆而喘。4.劳欲、久病

肺系疾病日久,或劳伤肺气,或他病及肺,导致肺气虚损,或脾气虚弱,无以输布津微于肺,肺失充养,皆可导致肺气不足,以致气失所主,发为短气喘促。若肾阳衰弱,肾不摄水,水饮凌心射肺,肺气上逆,心阳不振,而致虚实错杂之喘候。

喘证分虚实。实喘责于肺,多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等实邪壅遏肺气,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发为实喘;虚喘当责之于肺肾两脏,肺肾两脏气虚,出纳失常,发为虚喘。复杂者可见上实下虚之候。本证的严重阶段,除累及肺肾之外,每多影响到心。因心脉上通于肺,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既济,先天肾气影响着心脏阳气的盛衰。故此三脏相互影响。如肾阳衰微则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行血无力,血行瘀滞,出现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汗致脱,亡阳、亡阴的危局。【辨证论治】一、实喘1.风寒袭肺

症状:喘咳气急,胸部胀闷不适,痰多色白质稀,兼有恶寒,发热,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化痰利气。2.表寒里热

症状:喘逆上气,胸胀或痛,鼻扇息粗,痰黏难咯,伴有形寒,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