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1 07:40:04

点击下载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试读:

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指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起义原因是英国当局急剧增加赋税,加强对印度人民的殖民压迫和剥削。到19世纪中叶,英殖民者在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之后,更加残酷地剥削印度人民。英国当局大幅度地提高印度农村公社占有土地的农民赋税,开始限制印度有产阶级、在此之前享有某些特权的西帕依以及新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利益,并取消了对婆罗门的税务优待。起义前不久,根据殖民当局的规定,西帕依的许多特权被剥夺,薪饷被削减了,职务只能晋升到中士。英国兵有自己的餐厅,住舒适的房屋,而印度兵及其家属只能住棚屋。

西帕依的强烈不满情绪曾多次以起义的形式表现出来。1857年2月和3月,在巴腊克普尔发生过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的主要动力是人民群众,首先是农村公社的农民;起义的突击力量是西帕依团队。但是,起义领导权为封建主所夺取。

1857年5月10日,北印军队的3个西帕依团在德里东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义。这次暴动成为孟加拉军队抗英起义的信号。起义的各团开到德里,在那里同警备部队的起义部分会合。他们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区农民的支持,起义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广大地区,发展成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成为起义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领导起义的政府。起义者宣布恢复大莫卧儿王朝政权,杀死英国的军政官吏、军官和民族叛徒,夺取武器、弹药和装备仓库,攻占各个要塞、设防区和居民点。英国人逃往比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击后,惊魂稍定,便开始了镇压。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从旁遮普向德里发动了第一次进攻。在巴赫特汗领导下,首都的英勇保卫战持续了4个多月。西帕依炮手表现出了出色的本领,其射击技术胜过英国人,起义军采取的战术是实施突然的翼侧突袭,围歼小股敌人,进行夜间出击和设置埋伏等。

但是,英国人终于占领了这座城市。在围攻德里的同时,讨伐者从加尔各答沿恒河河谷开始了第2次进攻。他们进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为奥德省起义领袖艾哈迈德沙赫指挥的5万多西帕依和义勇军守卫该城。讨伐军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军4.5万人再度进逼勒克瑙,3月14日开始围攻,19日占领。随着英军胜利而来的是骇人听闻的兽行,对起义军及其家属的大批枪杀。尽管如此,起义军仍然继续战斗。殖民者又分两路讨伐:一路从马德拉斯向班达,一路从孟买向瓜寥尔。占西成为起义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后在那里领导起义。尽管守军英勇奋战,该城仍于1858年4月被英军攻占。退到热带丛林的起义军在莫拉维·艾哈迈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领导下展开了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859年5月。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内部缺乏统一领导。这次起义发生在封建关系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尚未形成的国家里。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权看得高于国家从外国压迫下解放出来。英国殖民者在兵力上较起义军占优势。起义军没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性不强,各起义中心之间互不联系。起义军在军事组织上的不足之处是由装备低劣、未经训练的人组成的非正规部队数量过多。

事实证明,封建主没有能力领导民族解放战争。参加起义的印度大封建主和大地主都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在英国人的许诺和让步下,站到了殖民者一边。封建主领导者采用的防御战术使殖民者有时间动用各种手段,掌握主动权。尽管印度民族起义失败了,但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加速了东印度公司的灭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暴露了英殖民统治的虚弱。这次起义是印度人民驱逐殖民统治者以摆脱悲惨境遇的第一次尝试。此外,印度北部起义的规模与声势如此之大,使英国资产阶级为镇压起义不得不动员不列颠帝国的相当大的兵力。如马克思所说,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同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一样,是亚洲人民对资本主义大国,首先是对英国奴役他们的回答。马克思指出,这次起义“与亚洲各大国对英国统治的普遍不满同时发生”。

越法战争

越法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而发动的侵略战争。1858~1862年的越法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的开端。拿破仑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它进一步向亚洲,首先是向中国渗透的战略阵地。西班牙同法国结成同盟,参加了作战。1858年9月1日,由法国海军上将弋·德热努伊率领的远征军,在14艘战舰的支援下占领了土伦要塞和港口。随后,主力调去夺取主要产粮地区越南南圻。岘港只留少量军队驻守。经3天激战,法军于1859年2月18日占领西贡。

1860年3月,法军指挥部被迫撤退岘港守军。同年夏,法国因参加侵华战争,其远征军主要力量被调往中国战区。在越南南圻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备部队,据守西贡和堤岸两个城市之间的筑垒地域。可是,越军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几乎未对侵略者采取攻势。侵华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新的远征军于1861年1月开进西贡。至1862年夏,远征军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4省,以及美获、巴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越南正规军无力抗击殖民者的军队,但是,在被占领的土地上广泛开展了游击运动。一些游击队甚至大胆地袭击远征军大部队的行军纵队和兵力强大的守备队,击沉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活动的法国战舰。

此外,殖民军因患病和对气候不适应而大量减员。所有这些使法国和西班牙不得不开始同越南进行和谈。而越南统治集团本身担心解放运动发展成社会革命,也力图尽快缔结和约。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贡签署了“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按照这一条约,法国获得嘉定、定祥、边和3省和昆仑岛。越南承诺:未经法国同意不得将其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开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个港口供法国商船航行和进行贸易;允许基督教传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此外,越南需向法、西两国赔款2000万法郎。

第一次侵越战争后,法国进一步推行侵略政策,又迫使越南政府作出新的让步,鲸吞了越南南圻的许多地区。1882年春,一支近600人的法国部队不宣而战,在3艘战舰的支援下攻占了河内。至1883年5月底,法国人已占领了红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战略据点和鸿基煤矿地区。同年5月19日,法军的一个分队在河内近郊遭到伏击,全部被歼。法国即以此为借口,再次宣战。8月,一支4000人的远征军开到越南北圻海岸。8月19日,法国人攻占位于红河三角洲的海阳。20日,法国一支分舰队占领了掩护首都的屏障顺安要塞。越南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部分官员主张继续进行战争;但许多人却主张投降,期望在殖民制度下仍能保住自己的特权地位。

嗣德皇帝去世后,各派争夺皇位,局势愈加恶化。结果,投降派获胜。8月25日,在顺化初步签订了条约,越南政府同意法国拥有对越南的保护权。但是,反对殖民者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许多地区又重新爆发了游击运动,越军的一些正规部队也没有放下武器。北圻爱国者的实力特别强大。法国被迫将远征军增至1.7万人。即使如此,直到1884年夏,它才把主要基地的抵抗运动镇压下去。6月6日,越法在顺化签订了保护条约。

从此,越南南圻各省沦为法国殖民地,中圻各省获得了被保护国地位,虚有其名地保留了越皇政权。北圻的主权形式上仍归越皇所有,但与安南不同,北圻由法国官员管辖。保护条约使法国完成了把越南变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但当地人民的武装反抗却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大沽抗击英法联军之战

1857年底,英法联军侵占中国广州之后,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又于1858年2月照会清廷,要求派出全权代表到上海进行谈判。3月,清政府对此予以拒绝。4月20日,四国公使带领军舰在大沽口外会合。24日,再次照会清政府,要求在北京或天津谈判。与此同时,进至大沽口外的英法联军舰队频繁地派船侦察地形,窥探炮台,测量航道,立标打靶,并向出海巡逻的清军水师射击。当时,驻守大沽口地区的清军约8000人,由直隶总督谭廷襄统领。其布防情况是在海口北岸设置炮台1座,南岸设置炮台3座,炮兵约3000人,火炮200余门,但这些炮都很陈旧。

5月19日,停泊在白河口的有英军舰艇15艘、火炮185门、官兵2052人;法军舰艇11艘、火炮164门、官兵600人。此外,还有美舰3艘,俄舰1艘。当夜,英法联军16艘舰艇及20余只满载陆战队的舢舨侵入拦江沙内,美、俄军舰各1艘跟进助威,20日8时,英、法公使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清廷同意四国公使前往天津,并限令清廷在两个小时内交出炮台,否则以武力解决。10时,英法联军的6艘炮艇分成两队驶进大沽口内,同时炮击南、北炮台。接着,457名联军陆战队员向北岸炮台进攻,721名陆战队员攻打南岸炮台。

各炮台守军奋力抗击,击沉敌运兵舢舨4只,毙伤近百人。法军炮艇“霰弹”号遭重创,艇长被击毙,11人受伤。这时,清军水师向海口顺流放下50只大船、火筏,以攻击敌舰艇,结果被敌一一拨开,未能奏效。海口外边的联军舰只也用大口径炮轰击各炮台。北岸炮台的三合土顶盖被掀掉,南岸炮台的围墙被击塌,有的大炮被炸坏,清兵伤亡严重。11时许,两支陆战队都已强行登陆,逼近炮台,守兵冲出来同敌兵白刃格斗。在此危急关头,谭廷襄等将领乘轿逃走,后路清军溃散。防守北岸炮台的游击沙春元和防守南岸炮台的游击陈毅先后战死,各炮台相继失陷。敌炮艇趁势攻至东沽,焚毁了河上浮桥,并派兵占领了大沽东、西村。

5月26日,英法联军舰艇直抵天津城下,并扬言要进犯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员于6月中、下旬同俄、美、英、法四国代表订立了《天津条约》。7月,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为了防止英法联军卷土重来,清政府在大沽加强了防御: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到大沽主持军务;恢复了直隶海口水师2000人的编制;在南、北岸各建3座炮台,安置万斤以上的大铜炮11门,5000斤大铜炮2门,西洋铁炮23门,加上其他火炮共有60门;加固炮台防护,台外筑墙,墙外挖壕、树桩;在海口设置3道拦河铁链,安设木栅,配置铁戗;各营官兵加强训练,严密布防;另在双港驻兵,且修炮台13座,安设火炮81门;北塘驻兵1600人;招募团练、乡勇5万余众。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以“换约”为名再次驶至大沽口外。这支舰队由新任英国侵华海军司令贺布少将指挥,共有舰船21艘。其中有英国军舰17艘、运输船2艘、陆战队1200人,法国舰船2艘、陆战队100人。此外,还有美舰3艘随同行动。贺布发现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后,派人向守军要求撤除海口的一切障碍,清军未加理睬,清政府通知英、法、美三国公使从北塘上岸进京换约,但被其拒绝。联军连日在海口侦察、破障、抢劫商船和渔船,并开炮挑衅。炮台清军在直隶提督史荣椿及大沽协副将龙汝元指挥下不动声色地监视敌人动向。

6月25日拂晓,贺布率领13艘舰艇向海口开来,到离铁戗不远处停泊后,派兵拆除铁戗和木栅,开辟通道。陆战队换乘抢来的中国帆船待命。15时左右,海口第1道障碍被清除后,由英舰“负鼠”号为前导前行,旗舰“鸻鸟”号等舰艇随后跟进,并开炮轰击两岸炮台。守军也突然开炮还击。接战不久,敌旗舰舰长拉桑等人被击毙,贺布也负伤,改乘大汽艇“鸬鹚”号继续指挥。激战到16时,参战的联军舰艇多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旗舰“鸻鸟”号被击毁,“破风”号和“呼潮鸟”号2艘炮艇被击沉。“鸬鹚”号搁浅,贺布又换乘到法舰上,清军将“鸬鹚”号击毁。守军越战越勇,史荣椿、龙汝元等将土奋不顾身,相继阵亡。美舰也加入这场战斗,同样受到严惩,其旗舰“托依旺”号舰长被击伤。

17时,敌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分乘舢舨、帆船20余只在舰炮火力掩护下,冲向南岸。登陆后,他们直冲炮台,受到守军的拦阻射击,在泥泞中爬行,难以前进。黄昏后,敌陆战队利用夜暗,匍匐前移。有少数敌兵爬到第1道沟壕边,可是带来的便桥太短,无法架设。清军集中火力向敌猛射,终于将敌赶回。经过一昼夜激战,敌方损失舰艇4艘,另有6艘受伤,英军伤亡578人,法军伤亡14人。清军仅伤亡32人,炮台遭到轻度破坏。这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民抗击外国侵略军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但是,英、法等国殖民主义者不甘心失败,蓄谋扩大侵略战争。1859年11月,英、法两国分别任命陆军中将格兰特和孟托班为英、法远征军总司令,重建英法联军。其中,英军1.8万人,法军7000人。1860年3月22日,英、法舰船18艘侵入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8日,法军进占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此后,英法联军就以大连、烟台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7月26日,英法联军舰船在渤海会合后,向大沽口外开进。其中,英军出动舰船173艘、兵力1.05万人;法军动用舰船33艘、兵力6300人。29日,联军舰船抵达大沽——北塘之间的沙垒田岛附近,在距海岸约13公里的海面待机,并进行侦察和测量。但是,清政府因第2次大沽之战获胜后盲目乐观,僧格林沁等将领也骄傲轻敌,竟把2万清军全部放在大沽口,而在北塘却不设防。

8月1日,联军舰艇30余艘,护送陆军5000余人进攻北塘,因该地守备空虚而顺利登陆,并占领了北塘镇。后续部队也相继上陆,在大沽的僧格林沁没有及时派兵阻击,仅派马队“遥为屯扎”,并下令“不得先行还击”,以致坐失抗登陆的良机。

8月7日,清政府要求谈判。英、法公使予以回绝,并强令清军交出大沽各炮台。8月12日拂晓,联军万余人从北塘出发,途中分成左、右两路纵队分别攻击新河、军粮城。9时,新河清军马队2000人对敌右路部队进行反击。马队遭到敌炮火轰击后,又被其步兵包围。交战不久,马队伤亡近400人,只得突围。联军骑兵紧追不舍,清军马队大部被歼,新河失陷。

8月14日晨,联军由新河向塘沽进逼。塘沽是大沽口北岸炮台的侧后屏障,筑有高7米、长近2公里的围墙。墙上开有火炮射口和枪眼。加上新河清兵,共有守兵约3000人。6时,联军到达塘沽附近。白河中的清军水师战船立即开炮拒敌。双方炮战半小时,水师不支而退。7时30分,联军炮轰塘沽,随即发起总攻,守军拼死抵抗。2小时后,联军一部泅水从苇塘迂回到塘沽侧后,守军腹背受敌,退至大沽口北岸炮台,塘沽陷落。这时,英法联军舰艇在大沽口外云集,准备配合陆军夹击大沽炮台。清朝廷已丧失守卫海口信心,再次求和又遭拒绝。

8月21日5时,英法联军集中所有舰炮和野战炮一起向北岸炮台猛轰。守军虽开炮还击,但炮位上的射口多是朝海口方向开的,无法向侧后的联军回击。各炮台的弹药库先后中弹爆炸,守军炮声逐渐稀疏。8时之后,炮战告停。1万余名联军步兵分2路冲锋,以英军为左路,以法军为右路,首先进攻石头缝炮台。直隶提督乐善督众用鸟枪、抬枪和弓矛等奋勇杀敌。9时许,炮台被炸,乐善和守兵大部阵亡,炮台被敌夺占。北岸另外2座炮台也在激烈争夺后失守。北岸作战,清军损伤近1000人,联军死伤400人。

僧格林沁见到北岸炮台尽失,认为南岸也“万难守御”,当晚带兵撤往天津。直隶总督恒福把南岸炮台拱手交给英法联军。

大沽失陷后,贺布又率领5艘炮艇和80余名陆战队官兵,溯白河长驱直入。僧格林沁又带领双港、天津一带清军1.7万人退到通州。8月24日,敌炮艇驶至天津近郊,未经战斗,英法联军就占领了天津。9月18日和21日,英法联军又在通州附近的张家湾和八里桥击溃僧格林沁等部数万清军,兵临北京城下。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终于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指美国北部诸州同发动叛乱的南部各蓄奴州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北部同奴隶制度的南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激化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

1860年,反对奴隶制度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意味着奴隶主势力很强的民主党要在全国范围内失去政权。为回击林肯的当选,奴隶主们宣布南部各蓄奴州退出联邦,并开始准备内战,以图保住其权力。1861年2月,“南部同盟”成立,美国34个州中,有11个州参加。1861 年4月,“同盟”的军队举行叛乱,占领了南部的许多要塞和兵工厂,当时,联邦的大部分武器和弹药都集中在南部。只有南卡罗来纳州的萨姆特要塞,对叛乱分子进行了两天的抵抗,但亦于4月14日投降。1861年4月15日,林肯总统宣布南部诸州举行叛乱。南北之间的内战遂告爆发。南部叛乱分子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维护奴隶制的社会制度。

战争伊始,北部资产阶级就认为恢复联邦和防止奴隶制向新的地区扩展是其基本任务。北部各州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远比南部各州优越。北部23个州的人口达2200万,南部11个州的人口仅900万,其中400万是黑奴。美国全部工业企业的86%,军工生产的97%,国家银行资本的80%以上,均集中在北部。全长5万公里的铁路线,有3.5万公里在北部各州。战时,北部应征入伍者达270万人,而南部是110万人。北军舰队1861年拥有舰只90艘,到1865年增至700艘。双方军队的体制完全一样,都编有步兵师,每师辖3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团辖10个连,每连编制81~100人。每2~3个师组编为1个军,几个军组编为一个军团。

内战初期,军事优势在预先对战争有所准备的南部诸州一方。1861年初,还在林肯就任总统之前,在前总统布坎南政府的协助下,南部积聚了大量武器装备。南军拥有许多有经验的指挥官,因为在美国军队指挥官传统上都是由南部各州的代表补充。美国正规军的许多军官,包括后来成为南军总司令的李将军在内,内战一爆发便倒向“南部同盟”方面。南军官兵的军事素质也比北军官兵好得多。但南部奴隶主的优势是暂时的。他们的战争计划是冒险的,是建立在依靠突然性和大不列颠、法国援助的基础上的。他们计划迅速控制密苏里、田纳西、弗吉尼亚3个州,接着打击华盛顿,从而胜利地结束战争。北军的战争计划具有消极防御的性质,在完成军队的组建和进攻准备之前,他们仅限于防御和局部打击敌人。

战争第一阶段的特点是林肯政府的行动不果断,这是因为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奴隶主的态度动摇不定,反映了他们想用妥协的办法解决冲突和不允许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1年,主要战争行动在华盛顿、里士满方向展开。7月中旬,3.5万人的北军在麦克道尔将军指挥下进入弗吉尼亚州并到达布尔河。与此同时,3.1万人的南军在博雷加德将军指挥下也逼近河区。7月21日,南北两军在布尔河沿岸的马纳萨斯进行了首次大会战,结果北军败北,向华盛顿溃退。然而,南军未能乘胜追击麦克道尔部队。马纳萨斯的失败迫使林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扩编和加强部队,动用北方经济资源,清除军队和政府机构内暗藏的拥护叛乱的分子,构筑防御工事等。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计划规定用陆、海军兵力构成一个针对南部诸州的包围圈,并使之逐渐缩小,直至把叛乱彻底镇压下去。该计划是建立在已经过时的警戒线战略基础上的,它遭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锐批评。

1862年,北军在次要方向取得了一些胜利。4月间,巴特勒将军的军团在海军的支援下从密西西比河口登陆并占领了新奥尔良。格兰特将军的军团从北部沿密西西比河顺利进攻。北部海军封锁了“同盟”的海岸和一些最大的港口,切断了“同盟”与向其提供军援的英法两国的联系。但是,在主要方向——东线,获胜的却是南军。在无能的麦克累伦将军指挥下的10万北军,企图打败南军和占领里士满的尝试未获成功。6月26日至7月2日,北军在契卡霍米尼河同8万南军的会战中失败,并撤至华盛顿。1862年9月,南军李将军企图攻占华盛顿,但在取得初步战绩之后,未能在9月16 ~17日的安提塔姆附近的会战中取胜,而被迫撤到波托马克河对岸。12月11~13日,北军胡克将军的波托马克河军团在弗雷德里克斯堡附近战败,因此,北军向里士满发动新的进攻的企图亦未成功。1862年6~11月间,杰克逊和司徒雷登的南军骑兵曾数次从后方袭击敌军,但亦未能奏效。

前线迭次失利和华盛顿有陷落的危险使北部的社会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要求林肯宣布对奴隶主进行全民战争,无情地惩治卖国贼和叛徒。国会迫于人民的压力,于1862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过渡到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颁布了没收叛乱分子财产的法案,清洗军队,委派林肯的忠诚拥护者到关键的指挥岗位任职。具有特殊意义的是1862年5月20日通过的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有权获得一块土地,同时还确定了发展农业的资本主义道路。林肯发表的关于解放南部叛乱诸州黑奴的宣言,也同样具有特殊意义。奴隶虽然不需交付赎金便获得解放,但却没有得到土地。

战争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国内的政治生活和联邦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北部各州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高涨,军队得到了新编部队的补充,约有19万黑人入伍,25万黑人在后方部队中服务。政府在战斗中组建和使用了黑人部队。南部后方爆发了多次起义,黑奴在起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北军中参加战斗的有许多侨居美国的欧洲革命者和国际部队:意大利“加里波第卫队”、“波兰军团”、爱尔兰“不死鸟联队”,以及以图尔恰尼诺夫将军为首的俄罗斯志愿军。美国北部人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得到了欧洲劳动人民和所有进步人士的支持。英国工人阶级极力反对大不列颠和法国统治集团策划的向参加“同盟”的各州提供武装援助的计划。俄国立场对阻止上述计划的实行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俄国基于对当时国际舞台上各种势力分布状况不容破坏的关注,这包括维护美国的统一在内,因此,它反对外国干涉南北之间的战争。1863年,俄国海军的两支分舰队到达纽约和旧金山,受到当局和居民的热烈欢迎。这两支分舰队留在美国,有助于联邦国际地位的巩固。

1863年上半年,战争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南军手中。5月2~4日,他们在昌斯洛斯维尔附近的会战中击败了北军。但是,战局很快发生了转折。南军1863年6月在弗吉尼亚州的攻势到7月1~3日终止,结果是李将军7.5万人的军团在葛底斯堡附近与米德将军的8.5万北军进行的遭遇战中,遭到惨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场会战是美国内战之顶点。7月4日,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北军攻占了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维克斯堡要塞。密西西比河全线被掌握在北军手中,至此,“同盟”的领土被分成两半。

到1864年4月前夕,在被任命为北军总司令的格兰特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该计划规定实施3次主要打击:米德将军12.2万人的波托马克河军团由北向南进攻,任务是歼灭李将军军团的主力并攻下里士满;薛尔曼将军10万人的军团的任务是由西向东进攻,从南面绕过阿勒格尼山脉,控制佐治亚州的南方主要经济区,继而前出到大西洋,然后从南面打击约翰斯顿将军军团的主力;巴特勒将军3.6万人的军团则由东部向里士满进攻。

联邦部队的进攻于1864年5月初开始。薛尔曼将军军团“向海洋进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此举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62年就已提出的占领佐治亚并肢解“同盟”的计划是相符的。薛尔曼的部队在挫败南军抵抗的同时,于9月2日攻下亚特兰大,于12月21日占领萨凡纳,抵达大西洋沿岸。接着,薛尔曼挥师北上,攻占了哥伦比亚并插到李军团主力的后方,使李军陷入绝境。1865年春,联邦部队在格兰特指挥下再次发动进攻,于4月3日占领里士满。南军向东南方向溃退,但被格兰特追上并包围。4月9日;李军团在阿波马托克斯附近投降。到6月2日前,南军其余部队均停止了抵抗。

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被演员布斯行刺身死,凶手布斯是奴隶主和北部反动势力的奸细。持续了4年之久的战争以奴隶主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这是一场牺牲惨重的战争。双方约有61.8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北部损失36万人,南部损失25.8万人,双方军队的伤残者约100万人。

战争过程中,军事学术得到了发展。这场战争的特点是规模大、目的性强、参战部队数量庞大。北部转而采用革命方式进行战争,使军事行动变得积极主动。双方都使用了庞大的骑兵集团,骑兵经常深入敌后进行袭击。这个时期出现了每分钟发射175发卡宾枪子弹的霰弹枪。使用经过改进的、有膛线的火器,使以纵队形式进攻的部队伤亡惨重,从而导致了散兵线战术的自然产生。阵地战方式和野战工程构筑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兵的近迫作业得到广泛运用。为了突破由工程掩体和障碍物加固的防线,运用了炮火准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装甲列车、海上和内河汽船。使用了电报,可以更有效地远距离指挥部队。在海上战斗中,封锁海岸及最重要港口的方法得到广泛采用。战争过程中,装甲舰队迅速发展起来,开始建造装甲炮舰,这些炮舰配备有安装在旋转式炮塔上的、后装弹的线膛炮。

这场战争标志着北部进步力量战胜了南部奴隶制度,使黑奴获得了社会解放。

丹麦战争

丹麦战争指普鲁士、奥地利以及一些德意志联邦成员国为夺取什列斯维希公国和霍尔施坦公国对丹麦进行的战争。1863年11月,丹麦违反1850和1852年伦敦议定书,通过了新宪法,把什列斯维希合并到丹麦王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要求废除宪法,并于1863年12月由萨克森、汉诺威、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组成的一个2.2万人的军占领了已加入德意志联邦的霍尔施坦和劳恩堡大公国。

同时,普奥开始准备对丹麦发动战争。1864年7月16日,两国向丹麦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恢复什列斯维希的地位。在丹麦拒绝最后通牒后,普奥联军在普鲁士大元帅弗兰格尔指挥下,于2月1日越过什列斯维希边界。英法俄拒绝支持丹麦的领土要求,因而丹麦在外交上陷入孤立境地。2月6日,杰梅茨中将指挥的丹军在未坚守住什列斯维希附近的达涅维尔克阵地后,经弗伦斯堡,撤到久别利城附近的设防阵地上,其部分兵力撤向日德兰北部,以防守弗列杰里西要塞。3月初,普奥联军包围弗列杰里西;4月18日,实施强击,夺取了久别利阵地。4月29日,丹麦军队放弃弗列杰里西,退到阿利斯岛和和菲英岛。丹麦舰队与3月13日在留根岛附近击败普鲁士分舰队,于5月9日在格利戈兰德岛附近击败奥地利分舰队,但这些胜利都未能影响战争的结局。4月25日,英法俄及各交战国代表在伦敦开始和谈。5月12日,订立有效期到,6月26日止的停战协定。但和约谈判则毫无成效。6月29日,普奥联军重新开始进攻,到7月中旬为止占领了整个日德兰。7月16日,订立新的停战协定;10月30日,在维也纳签订和约。根据和约,丹麦放弃对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和劳恩堡的领土要求。普奥两国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共同统治。

丹麦战争是德意志统一在容克军国主义普鲁士的盟主权之下的重要阶段。在这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首次使用有膛线的后装填的撞针击发枪,其射速超过老式枪的3倍。所以,尽管普鲁土炮兵数量少,但他们在战场上的火力优势仍得到了保障。

奥意战争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已实现了统一。1861年3月建立了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继承了王位。只有罗马和威尼斯省仍归奥地利管辖。1861年4月,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2亿马克的援助,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6月17日战争爆发。6月20日,意大利参战,名义上由国王统率,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摩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在明乔河一线展开,于6月23日转入进攻,在曼图亚留有强大的预备队。

与此同时,查耳迪尼将军统率的一个军从波伦亚、弗拉拉地域向前开进,准备对奥军的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了一支南线军队,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于6月24日从维罗纳东南地域发起进攻,并在库斯托查附近的遭遇交战中击败意军。马尔摩拉损失1万多人后,撤退到克雷莫纳。查耳迪尼将军得知意军在库斯托查附近战败,立即回师后撤。

然而,奥军未能发展这一显著战果。因为奥地利与普鲁士作战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萨多瓦附近战败,必须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这就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在这期间,加里波第的部队作战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但是,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命令他们撤退,于是蒂罗尔再度为奥军占领。

至7月26日,威尼斯省实际上已经全部解放。7月20日,意大利海军在利斯岛附近战败。但这并没有改变已被奥普战争所决定了的这场奥意战争的结局。8月10日战事停止。意大利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1866年10月3日于维也纳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让给拿破仑第三,再由拿破仑第三将它交给意大利王国。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行动和革命热情,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民族解放与统一。这是武装斗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指反对土耳其在巴尔干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和近东地区的国际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从俄国方面说,客观上是具有进步性的。土耳其则是为确保其在巴尔干的军事封建统治,而极力镇压巴尔干各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俄国政府始终支持这些民族的解放运动,同时打算在巴尔干恢复由于克里木战争而丧失的威信和影响,并彻底解决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自由通航问题,以适应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始,沙皇政府打算通过外交途径给予巴尔干各民族以援助。但是,它提出的对斯拉夫人实行集体保护的建议却遭到受奥匈帝国支持的大不列颠的反对。随后,欧洲列强又根据俄国的倡议提出了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的建议。1877年4月初,土耳其政府根据大不列颠的旨意,拒绝了这一新建议,俄国政府遂于4月24日对土宣战。1877年5月21日,罗马尼亚宣布加入俄方;随后,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亦加入俄方。

战争开始前夕,俄国展开2个集团军:多瑙河集团军和高加索集团军。俄国将军斯托列托夫指挥的保加利亚民团加入了多瑙河集团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奥谢季亚等地的民团加入了高加索集团军。俄多瑙河集团军与阿布杜尔-克里姆-纳季尔-帕夏指挥的土军对峙,高加索集团军与艾罕默德·穆赫塔尔·帕夏指挥的土军对峙。俄军在军事组织、部队训练、指挥人员的素质以及部队士气诸方面均较土军占优势,但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却不如土军,因土军武器来自英德美三国。

宣战之后,俄多瑙河集团军各部队即开始向进攻出发地域——多瑙河运动。但由于铁路运输落后和河水泛滥,拖延了渡河时间,到6月22日,俄军多瑙河下游部队才在加拉茨和布赖洛夫强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德拉戈米罗夫将军指挥的步兵第14师以及跟随其后的集团军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区也相继渡过该河。多瑙河集团军从西斯托沃地区的登陆场兵分三路展开进攻:西路部队进攻尼科波尔和普列夫纳;东路部队进攻鲁舒克;先头部队进攻巴尔干山口。约有7万人留在战场接近路作为预备队。由于俄军兵力不足、兵力配置不当和指挥失误,致使战期延迟。西路部队占领尼科波尔之后,未能赶在由维丁出发的奥斯曼·帕夏的土军抵达之前占领普列夫纳,因此,俄多瑙河集团军的交通线受敌威胁。东路部队仅限于监视土军各要塞。

在此期间,古尔科将军的先头部队急速推进,于7月7日攻占保加利亚古都图尔诺沃城,并于7月14日越过巴尔干山脉迅速占领了希普卡山口,从而打开了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但已无兵力继续展开进攻。俄先头部队占领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后,遭到了从门的内哥罗开来的苏里曼·帕夏指挥的土军的反击,于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组建的南路部队来到这里,该部约有1/3是保加利亚民团。

高加索集团军于4~5月间占领了巴亚济特和阿尔达罕两要塞,并封锁了卡尔斯。但是,该集团军遭到艾罕默德·穆赫塔尔·帕夏军队有生力量的反击,于6月退至边境,转入防御。

8月,土军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率部在巴尔干开始反击。苏里曼·帕夏的部队企图在8月间夺取普希卡山口,但由于普希卡俄军英勇防御而未能得逞。土军对俄东路部队发动的进攻亦被击退。俄军对普列文进行了3次强攻,只是在9月3日夺取了洛夫恰并封锁了普列文之后,才迫使该城守军于12月10日投降。10月间,俄军在高加索阿弗利亚尔—阿拉扎战役中击溃土军。11月17日夜,俄军强攻占领了卡尔斯要塞,并向埃尔祖鲁姆发起攻击。

随着普列文的陷落,战争发生了转折。俄多瑙河集团军转入对土军的进攻。塞尔维亚于12月13日加入反土战争,并将军队调到尼什城。古尔科将军的西路部队由保加利亚居民和游击队员积极协助,在严冬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了巴尔干山脉,在索非亚方向击溃了土军4.2万人,并于1878年1月4日占领索非亚。拉杰茨基将军指挥的俄中路部队于1878年1月8~9日在舍诺沃战役中,包围并俘虏了魏塞尔一帕夏军队3万人。多瑙河集团军向巴尔干山以南展开了进攻,1月15~17日在菲利波波利战役中击败苏里曼·帕夏的军队,1月20日夺取亚得利亚那堡,一个月之后又向君士坦丁堡推进。在高加索,俄军封锁了埃尔祖鲁姆,并占领了巴统。

俄军的胜利引起了大不列颠和奥匈帝国统治集团的恐慌,英政府向马尔马拉海派出了一支分舰队。这迫使俄国放弃了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的计划。1月31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1878年3月3日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该条约无论是对俄国还是对巴尔干各民族都是有利的。后来,在柏林会议上和约条款在很大程度上被修改得有损于巴尔干各国的利益。战争的胜利使巴尔干地区各民族摆脱了土耳其的桎梏,保障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民族独立。保加利亚摆脱了土耳其的压迫,并建立了保加利亚民族政府。这一切都为这些国家的各民族开辟了社会经济政治复兴的途径。俄国收复了在1853~56年克里木战争中丧失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南部,并获得了巴统和卡尔斯地区。在战争过程中,巴尔干各族人民与为他们带来自由和独立的俄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得到了巩固。

俄土战争中,出现了大兵团,部队装备了有膛线的枪炮,并利用了铁路和战地电报通讯,因此,武装斗争的规模扩大了,其特点也有所变化。参加这次战争的有100余万人。两个战区的战斗行动均在宽大正面和大纵深展开,彼此紧密联系着,其特点是紧张激烈,持续时间长。19世纪初历次战争中产生的战役诸要素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部队指挥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战术方面,俄土战争显示了枪炮火力以及各兵种协同行动对夺取战役胜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转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队学会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次战争的经验还表明,必须用射程更远的火炮和能够发射重磅爆破弹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种工程器材装备部队,并训练部队掌握野战工程学。战区的特点促使产生了克服水障碍和翻越山脉,以及在这种条件下组织指挥部队的新方法。

英国——埃及战争

英国——埃及战争是英国为了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镇压埃及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而进行的侵略战争。战争爆发前,爱国力量为反对外国资本及与外资相勾结的地主集团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席卷了整个埃及。这场斗争是由阿拉比·巴夏为首的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所领导的。这些爱国者深得士兵群众和农民的拥护。他们的斗争口号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这次战争以英国分舰队于7月11日从海上炮击亚历山大港开始。

这支分舰队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和1艘驱逐舰组成,装备有69门大口径舰炮、88门中小口径舰炮和70门多管连珠炮,计有舰员5700人。

当时,亚历山大港的守备部队由7500名训练较差的士兵组成,工事陈旧简陋。结果,埃军伤亡2000人。市民和守军刚刚撤出这个燃烧着的城市,英军登陆部队立即占领和洗劫了该城。埃军在本国北部设防后,于7月28日,在阿拉比·巴夏指挥下,在达瓦尔村交战中阻止了英军的前进,但在苏伊士运河方面未能守住。

8月,英军大量兵力在运河区登陆;8月20日,占领伊斯梅利亚,并向开罗推进。9月13日,在开罗附近的特勒凯比尔,两军进行了一场决战。训练较差、纪律松弛的贝都英族民军被击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贝都英族的一些酋长被英国人收买叛变而造成的。阿拉比·巴夏曾试图以驻本国北部的埃军主力防守开罗,也因部分军官叛变而未果。

9月14日,英军占领开罗,接着又占领了整个埃及。侵略军屠杀了大批抵抗者,并向埃及索取大笔赔款。埃及从此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中日甲午海战

这是指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交战双方海军之间所发生的诸次战斗。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加紧扩军备战,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难为借口,派兵3000余人,在其“孟春”号、“日进”号、“筑波”号等军舰护送下,登上中国台湾岛,野蛮屠杀我高山族同胞。由于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加之日军实力当时还不太强,在其侵台部队中又瘟疫流行,遂被迫撤兵。清政府向日本赔款白银50万两,使日本政府初次尝到了“甜头”。1875年,日本的“云扬”号等军舰闯到朝鲜海域挑衅,并于次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一直向中国称臣的琉球王国。1882年和1884年,日本两次在朝鲜策划政变,并出兵朝鲜。1887年,日本在派间谍搜集大量中国情报的基础上,制定了《征讨清国策》。为了实现侵华野心,日本极为重视发展军队,特别是海军。1890年,日本海军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12.37%;1893年,天皇下谕节省内廷经费,文武宫员交纳1/10俸禄作为造舰费。日本军方认为,击败中国海军,夺取制海权,是侵华战争成功的关键。

到甲午战争开始时,日本海军已有新式海防舰3艘、巡洋舰8艘、炮舰7艘,加上其他舰只计31艘,另有鱼雷艇24艘,共近6万吨。日本的舰艇大部是新建的,其航速快,火力强,而且装有较多的速射炮;日海军官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那时的中国海军编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共有78艘军舰、24艘鱼雷艇,其排水量共为8万余吨。中国军舰多数舰龄较长,航速较慢,而且弹药不足,缺乏新式火炮。

1894年初,朝鲜爆发东学道农民起义,朝鲜政府无力镇压,请求清政府派兵。6月4日,北洋舰队的“济远”号、“扬威”号及“平远”号进驻仁川港。6月6日,中国首批陆军也到达朝鲜。日本见中国舰队出兵朝鲜,认为时机已到,决心与中国开战。6月5日,日军成立大本营,并于当天派出400名海军陆战队入朝。至同月16日,已有1个日本混成旅团在朝鲜登陆。到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1万人,军舰8艘,大大超过在朝的清军兵力。东学道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议双方都从朝鲜撤兵。但是,日本予以拒绝,并继续向朝鲜增兵。7月19日,日本海军编成联合舰队,随即开赴朝鲜海面,准备寻机对中国海军开战。

在这种情势下,清朝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仍把和平希望寄托于列强的调停上,未从军事上进行认真准备,甚至下令从朝鲜撤回军舰,以求避免与日本海军发生冲突。这样一来,日本海军便在朝鲜西海岸轻易地取得了前进基地。李鸿章的妥协退让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使驻朝清军处境危急。面对这种形势,在舆论的愤怒谴责下,李鸿章又不得不向朝鲜增派援兵。为此,清朝政府从陆海两路调兵入朝。7月23日,日军大本营密令其联合舰队司令长宫伊东祐亨,袭击丰岛附近的中国护航队。于是,7月25日发生了中日丰岛海战。日本海军初战得手,狂妄叫嚣:要“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

中国海军为了加强华北沿海各港回的防卫,自7月27日至8月9日,先后3次派舰队巡弋大同江口。8月10日,日舰队进至旅顺、威海海面进行袭扰,我北洋海军则决定将主力从朝鲜海域撤回。9月12~15日,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大连、成山角一带海面巡逻。李鸿章的意图是以北洋大舰在海上吓退日舰,根本没有决战的打算。而日本联合舰队已驶入黄海,正在寻找北洋舰队的主力,企图一决雌雄。

9月17日中午,在中国辽宁大东沟以南海面,北洋舰队再次遭到日本海军的袭击,发生中日黄海海战。这次海战后,北洋舰队撤人旅顺港,受伤各舰修复后返回威海卫。李鸿章夸大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损失程度,命令海军:“不得出大洋开战”。北洋各舰只能在威海、旅顺附近水域活动,日本海军从而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

10月24日,日本陆军第1军突破鸭绿江防线,侵入中国。日本陆军第2军也在海军联合舰队的护送下,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11月7日,大连守军溃逃,日军轻取大连。22日,日军又攻陷了旅顺。当旅顺告急时,丁汝昌亲自到天津谒见李鸿章,要求率北洋舰队驰援旅顺。李鸿章却严令丁汝昌“保船避战”,并称:“汝善在威海守卫,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日军占领辽东半岛之后,侵略军又把进攻矛头指向山东半岛,其主要目标在于消灭北洋舰队。

1895年1月18日,日军3艘巡洋舰驶至山东登州海面实施炮击,以转移清军视线。而日本陆军第2军却于1月19日至23日间分3批在荣城湾登陆。日本联合舰队全部出动,为其护航和掩护登陆。北洋舰队未能出海袭击登陆之敌,坐失战机。

1月25日,占领荣城之敌开始向威海卫进攻。30日,日军攻下威海卫南帮炮台群;2月2日,又占领了北帮炮台群和威海卫城。随后,日本陆海军联合进攻困守刘公岛的北洋舰队。面对敌军的海陆夹击,北洋舰队广大官兵孤军苦战,多次击退敌军舰艇的攻击。2月11日,在敌军连日进攻下,北洋舰队的“定远”号、“来远”号等舰艇先后被击伤或沉没,弹药将尽,伤亡激增,援兵无望,少数败类哗变,丁汝昌自尽殉节。此后,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炳交出残余舰艇11艘和刘公岛诸炮台,向日军投降。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侵华日军连续攻占山海关外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腐败的清廷惊恐万状,遂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出面议和,使日本侵略者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日军将他在这次战争中使用联合舰队实现战略任务的基本经验概括为3条:第一,黄海之决战,显示了海战的基本特点;第二,黄海一战夺得了制海权,从而保障陆上作战的顺利实施;第三,歼灭对方舰队,即可迫其放弃继续作战的信念。这3点经验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双方舰队的总决战来夺取制海权,从而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日本海军如此总结它的战争经验未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它首先忽视其中的政治因素。

显而易见,中国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道到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昏庸无能;只想求和,而不大力发动和组织军民坚决进行反侵略战争。其次是日本海军没有注意到当时的具体环境,即清廷政治上的投降主义必然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主义。李鸿章等人根本没有树立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强信念,始终执行消极防御方针。因而采取完全被动的战略战术。这些东西不仅捆住了北洋舰队广大爱国官兵的手脚,更重要的是束缚了他们的作战思想,使之不能机警而锐敏地抓住有利战机,主动而灵活地打击与消灭入侵之敌。谁人要把这些特定条件下的作战经验视为永恒不变的一般军事原则,是注定要吃大亏的。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指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的殖民掠夺战争。1870年,意大利国家刚统一就对外发动殖民战争。80~90年代,意大利扩张的对象是东北非。1885年,意大利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在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一带站住脚后,遂向埃塞俄比亚北部腹地推进,迫使埃塞俄比亚于1889年5月2日签订了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割让给意大利。根据补充协定,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得到200万里拉的赔偿。意大利随心所欲地解释条约的第17条,于条约签订的同年宣布将埃塞俄比亚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在红海沿岸占领的全部领土合并为它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埃塞俄比亚拒绝接受意大利的这一要求,不承认它的占领。1893年2月12日,埃皇曼涅里克二世向意政府宣布:从1894年5月2日起,埃塞俄比亚将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为了进行武装干涉,意政府组建了一个1.4万人的军团,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1894年7月17日,意军进入卡萨拉并对埃军展开战斗行动。据意大利人估计,埃军为10万人,其中有1万名骑兵。埃塞俄比亚的各大封建主同时也是他们所辖各省的司令官。曼涅里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埃军的核心力量。1895年1月,意大利远征军连续八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曼涅里克二世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拉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

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隔很远的意军纵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效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5000人,伤6000~10000人。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为向埃军士兵提供医疗救护,俄国于1896年在国内进行募捐。俄国红十字会向埃塞俄比亚派出了医疗队。根据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的条约,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的完整。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指重新瓜分殖民领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旨在攫取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富有重要原料产地的殖民地,并把它作为向拉丁美洲和亚洲进一步进行扩张的战略基地。这场战争是在古巴和菲律宾发生反对西班牙的大规模起义的情况下爆发的。这些起义动摇了西班牙在这些国家的殖民压迫。美国政府为了把古巴和菲律宾的起义者拉到自己方面来反对西班牙,伪善地许诺帮助他们争取独立的斗争。在西班牙拒绝了美国要求它放弃古巴的最后通牒后,美国未经宣战即于1898年4月22日对西班牙开始了军事行动,向古巴和菲律宾海岸派遣了分舰队。5月1日,美国分舰队驶入马尼拉湾,实施突然攻击,消灭了西班牙分舰队。接着,美国远征军在海湾沿岸登陆,与菲律宾起义者一起击溃了西班牙军的抵抗。8月13日被围的马尼拉失守。

与此同时,加勒比海地区的战斗也在展开。该海区成为美西战争的主要战场。美国两支分舰队封锁了古巴,西班牙在那里驻有20万军队和一支分舰队。在这以前,古巴的西部已被古巴解放军占领。6月,前去封锁要塞城市圣地亚哥的1.8万名美国远征军,在该城以东30公里处登陆。7月3日,在这里停泊的西班牙分舰队企图突破封锁而被歼。7月16日,美国远征军与舰队和起义者协同作战,占领了这座要塞。8月初,西班牙军在古巴被彻底击溃。7~8月,美军占领波多黎各岛西部。见于继续作战胜利无望,西班牙于8月12日与美方签订停战协定。美国在古巴和菲律宾能够打败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主要是由于古巴和菲律宾起义者的努力奋战。但美帝国主义背叛了同盟者,独吞了胜利成果。1898年12月10日,签订巴黎条约。条约规定,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割给美国;美国答应付给西班牙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美军占领下的古巴形式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成了美国的保护国。列宁认为,美西战争是标志帝国主义时代开始的一个主要历史关头。这场战争表明了经济因素和新的战斗技术装备对战争进程与结局的影响增大,证明了周密拟定舰队与登陆兵之间协同作战计划的必要性,标志着海军学术发展新阶段的开始,这一新阶段是伴随着装甲舰队的出现来到的。

美国——菲律宾战争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美国对菲律宾发动的一场殖民战争。在同西班牙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运动,通过驻菲美军当局与起义军首领于1898年 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认菲律宾独立为条件就共同作战问题达成协议。6月至7月间,西班牙军队被菲律宾革命军打得节节败退,美军登陆部队因此得以于8月13日占领马尼拉。但美国政府违背诺言,于12月10日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菲律宾群岛归美国管辖。

与此同时,美军2.5万人在菲律宾集结,于1899年2月4日对革命军发起攻击。美军尽管在数量上和技术装备上占优势,但半年内在马尼拉以北只前进100~120公里,而且损失惨重。由于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协助,美军当局分裂了菲律宾反帝运动,并在运动内部挑起激烈斗争。

1899年5月7日,共和国政府首脑马比尼被迫离职。7 月5日,共和国军总司令卢纳被杀。10月,美军再度开始进攻。在进攻中,菲律宾军队分散成若干独立支队,转入游击战争。1901年,民族解放运动被镇压下去,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

英布战争

英布战争是英国对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所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列宁把英布战争作为表明帝国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主要历史标志。19世纪末,由荷兰移民布尔人建立的这两个共和国,特别是发现蕴藏着大量黄金和钻石的德兰士瓦,开始成为英国进行扩张所攫取的目标,同时也是英国同当时在这两个布尔族共和国的已有很大经济和政治势力的德国展开角逐的目标。

英布战争是英国以德兰士瓦拒绝给英国移民以选举权为借口而开始的。1899年秋,英国开始在两个布尔族共和国边境附近集结军队。为防止英国入侵,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并展开军事行动。布尔军队采用民兵制补充兵员,一旦战争爆发,凡年满16岁~60岁的男子均需携带马匹、步枪、备用子弹和粮食到集合地点报到;经济困难的,由公家发给武器装备。两个布尔族共和国建立了一支人数为4万至4.5万的联军,装备有从德国购买的步枪、40挺机枪和80门速射炮。联军由儒贝尔将军指挥。布尔军队上气高昂,纪律严明。到战争开始时,英军约有3万人,它采用募兵制补充兵员,武器陈旧,训练很差,纪律松弛,因此在战争初期多次被布尔军队打败。

1899年10月,布尔军队攻克了纽卡斯尔和格伦科两个城市,包围了莱迪史密斯、马弗京和金伯利。布尔军队在进攻时采用了散开队形,射击准确,善于利用地形构筑野战工事。而英国军队则采用密集队形,作战时既不会实施机动,也不进行伪装,以致伤亡惨重。但是,布尔军队为了围攻城堡而占用了基本兵力,大大削弱了进攻能力,使英军得以聚集兵力。

至1900年1月底,英军已拥有20余万人。2月,罗伯茨将军率领英军转入进攻,解除了布尔军队对几个城市的包围,并于3月占领奥兰治共和国首都布隆方丹,5月31日又占领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

从此,这两个共和国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战争并未就此结束。同年10月,包达和狄维特率领的人数约2万人的布尔军队,化成小股“突击队”,展开了顽强的游击战。然而,布尔军队所作的努力,由于他们本身也是以殖民者的态度对待当地黑人而受到削弱。因此,他们的反英斗争没有取得土著居民的同情和支持。英军指挥部为了摧毁游击队的抵抗,将军队扩充到25万人,采取了“焦土”战术,广泛建立了筑垒发射点配系。1902年5月31日,布尔人被迫签订和约,承认德兰士瓦、奥兰治两个共和国并入英国。

英布战争使军事学术尤其是战术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无烟火药、弹仓式步枪、机枪、速射火炮的运用,火力密度的增大,均要求摒弃密集的战斗队形。步兵开始采用各种形式的机动,成散兵线实施进攻。防御战斗中,组织火力配系,构筑野战工事,实施近迫作业和进行伪装,已开始起重要作用。英布战争表明,后方和士气的作用增大,游击战大有可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